用亚里士多德《诗学》分析巴金的《家春秋》

用亚里士多德《诗学》分析巴金的《家春秋》
用亚里士多德《诗学》分析巴金的《家春秋》

摘要:利用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对悲剧的定义以及他所阐释的悲剧的情节、悲剧的冲突问题、悲剧的人物、悲剧的效用深入分析巴金的代表作《家春秋》中所蕴含的悲剧性。

关键词:悲剧情节、突转、发现、悲剧人物

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为“悲剧”下了一个定义:“悲剧是对一个严肃、完整、有一定长度的行动的摹仿。它的媒介是通过‘装饰’的语言,以不同的形式分别被用于剧的不同部分,它的摹仿方式是借助人们的行动,而不是叙述,通过引发怜悯和恐惧使这些情感得到疏泄。”[1]20同时,亚里士多德指出悲剧的六个成分:情节、性格、思想、言语、唱段和戏景,其中,“情节是悲剧的根本,用形象的话来说,是悲剧的灵魂。性格的重要性占第二位。”[1]65在此基础上,他对悲剧的情节、悲剧的冲突问题、悲剧人物、悲剧的效用展开了进一步阐释。

巴金的《家春秋》是以“五四”为一个时代的大背景,真实的描写了四川成都高家这个很有代表性的封建大家庭的溃败、腐烂的历史。用巴金自己的话说:“我自己就是在这样的家庭里长大的,我如实地描写了我的祖父和我的大哥——一个‘我说了算’的专制家长和一个逆来顺受的孝顺子弟,还有一些勾心斗角、互相倾轧、损人利己、口是心非的男男女女。——我的长辈们,还有那些横遭摧残的年轻生命,还有受苦、受压迫的‘奴隶’们。”(《文学生活五十年(代序)》)[2]它是一场新旧文化冲突而酿成的悲剧。而这正是巴金“所要展示给读者的乃是过去十多年间的一幅图画。”(《激流》总序)[2]

一、悲剧的情节

1、情节的取材

亚里士多德认为:“最好的悲剧都取材于少数几个家族的故事。”[1]98这些家族都是声名显赫的“大家族”,只有这样的艺术题材才能既激发作者的创作激情,又能引起读者的共鸣。

《家春秋》所描写的正式这样一个封建大家庭——高氏家族。一个外表上诗礼传家、书香门第,但遮掩在这一层帷幕之后的,却是内部的相互倾轧、明争暗斗、腐朽龌龊、荒诞无耻。为了维护这个作为封建制度的支柱而又面临崩溃的家庭,以高老太爷和克明为代表的一群卫道者,竭力奉持着礼教和家训,压制一切新的事物,甚至不惜以牺牲青年为代价。

亚里士多德又说:“当惨痛事件发生在近亲之间,比如发生了兄弟杀死或企图杀死兄弟,儿子杀死或企图杀死父亲,母亲杀死或企图杀死儿子,儿子杀死或企图杀死母亲或诸如此类的可怕事例,情况就不同了。”

[1]105

同样,在《家春秋》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诸如此类的一系列事例。四老爷克安和五老爷克定在外面偷偷的开小公馆,包养着他们所钟情的戏子和妓女,当这一切被高老太爷知道时,则是将高老太爷活活气死,这不正是“儿子杀死或企图杀死父亲”吗?当克安和克定得寸进尺,高老太爷孝道未满,克定公然纳丫环喜儿为妾并生下一子;克安邀请戏子张碧秀来高家演戏更是一步一步触犯礼教也是对高老太爷的不敬,同时也是对三哥也就是当时的长哥克明的挑战。而最后,三番四次的气焰嚣张的要求克明将公馆卖掉,正是导致克明病亡的主要原因。这不也正是“兄弟杀死或企图杀死兄弟”吗?克定对新妾喜儿的喜爱进一步激化了他与原配妻子沈氏的矛盾,两人终日吵架,而这样一场战争的受害者则是他们的女儿淑贞。每次沈氏吵完架,气怒难消,都会将淑贞喊过去骂上一晚上。长久如此,最终导致本来就自卑的淑贞跳井而亡,而这时的她才不过是一个15岁的小女孩就已经成为亡魂。这不更是“母亲杀死或企图杀死儿子”吗?这一系列发生在大家族中的苦难,才会使人产生畏惧与怜悯之情,才是完美的悲剧。

2、情节的艺术技巧

悲剧情节的结构是构成节奏紧凑、冲突激烈的戏剧情节饿一个关键因素。为了产生强烈的艺术效果,在情节的描述以及人物刻画上需要借助一些艺术技巧。亚里士多德认为最重要的技巧是突转和发现。他在《诗学》第11章分别对“突转”和“发现”下了定义。他认为,“突转,指行动的发展由一个方向转向相反的方向……此种转变,必须符合可然或必然的原则。”[1]89“发现,如该词本身所示,从不知到知的转变,即使置身于顺达之境或败逆之境的人物认识到对方原来是自己的亲人或仇敌。”[1]89

在《家春秋》中,这样的情节安排体现的尤为突出。巴金说,《家春秋》就是写他的家庭,而最着重写则是他大哥的缩影——高觉新。她是一个悲剧的人物,生活中的“突转”在他身上体现的最为明显。他爱梅,却终因他的继母和梅的母亲一时的矛盾和父亲随意为之的家长权威使他逆来顺受放弃了梅而选择了抓阄选出来的妻子李瑞钰。而梅则嫁了一个很坏的丈夫,并且不到一年就守了寡回到娘家,不久就忧郁而死。至此,觉新失去了生命中第一个所爱的女人,这是他的第一个“突转”。和瑞钰的婚后生活是相对甜蜜的,他们有一个可爱的儿子海臣。但待到瑞钰第二次生产时,觉新的祖父去世,祖父的陈姨太以毫无根据的“血光之灾”说法讲瑞钰安排到城外生产,以至于她在生下第二个儿子后死在乡下潮湿阴冷的房子中死去。这使得觉新失去了生命中第二个所爱的女人,这是他的第二个“突转”。但紧接着,他和瑞钰的第二个儿子病死后,他们的第一个儿子海臣也因脑膜炎死去。至此,在觉新生命中他认为重要的人都已死去,而儿子的死则更加深了他的悲痛,这对于他来说是第三个“突转”。在《春》中从外地回到成都的蕙表妹,成为觉新生命中的唯一亮光,然而这光亮本身也是凄楚而微弱的。蕙的父亲为她择定了一们大家都不满意的亲事,还让觉新帮忙操办婚礼。觉新亲手把蕙送进了她的新房、她的牢笼、同时也是她的地狱,同时这也是

觉新亲手将自己送进了自己给自己所造的地狱。婚后的蕙日日咽泪装欢,抑郁成疾,不久就撒手人寰。觉新也失去了他生命中第三个所爱的女人,同时这也是他的第四个“突转”。在《家春秋》中,通过对觉新生活中这四个“突转”的描写加深了觉新生活的悲剧色彩。

而亚里士多德认为最佳的突转和发现是同时发生的。这在《家春秋》中着重表现在五老爷一家。当无太太沈氏发现克定在外的小公馆后,这样一个小家庭的悲剧悄然开始。为了缚住克定,沈氏欣然接受了克定纳自己的丫环喜儿为妾的建议。然而事情远没有朝她所想象的方向发展。克定对喜儿是越来越好,喜儿甚至为他生下了一个儿子。同时,克定在外面依然在小公馆里养着妓女星期一。这一切导致沈氏与克定隔三差五的争吵。而这所有一切到最后真正的受害者却是克定与沈氏的女儿淑贞。沈氏每次吵架后都要责骂女儿,而家里的一系列丑事也同样刺激着淑贞。最后淑贞选择了跳井来结束生命。从发现丈夫在外的小公馆到女儿的自杀,“发现”与“突转”同时发生给了沈氏生活重大一击,也为她的生命增添了更多的悲剧色彩。这一系列的突转和发现,能够产生强烈的悲剧效果,使悲剧情节更富有冲突性与集中性。

二、悲剧的冲突论

亚里士多德认为,悲剧的效用是引起我们的怜悯,从而是心灵得到净化。最完美的悲剧取材于少数家庭的故事。悲剧的目的不在于摹仿人的品质,而在于摹仿某个行动,剧中人物的品质由他们的“性格”决定。而他们的幸福与不幸都取决于他们的行动。悲剧人物之所以陷入厄运,不是由于他们为非作恶,而是由于他们犯了错误。我们可以看出,最完美的悲剧冲突是发生在“亲属之间”或“家庭之中”,并且是由人物自己的“行动”和“过失”造成的,这种悲剧冲突可以理解为“内部冲突”,悲剧人物产生于“自己人”的相互残杀和自身各种行动的矛盾对立之中。

在《家春秋》中无时无刻不体现着生活的矛盾以及悲剧的冲突。《家春秋》写了在高家这样一个大家庭里新与旧、当权势力与被压迫者的矛盾,而使年轻人遭受着巨大的痛苦。这所有的悲剧都发生在“亲属之间”或“家族之中”。在《家》中,就有梅的忧郁而死、瑞钰的惨痛命运、鸣凤的投湖自杀、婉儿的被逼出嫁。在《春》中蕙的忧郁而亡,在《秋》中淑贞的自杀。这所有的一切都体现了旧制度对人们的摧害以及所酿成的一系列悲剧。但诚如亚里士多德所说,幸福与不幸都取决于他们的行动。所以我们在《家》中看到,作为青年一代代表的觉慧反对大哥觉新的“无抵抗主义”和“作揖主义”,反对旧家庭的种种“吃人”的制度而毅然离家出走远赴上海。为了反抗父亲给其订下的婚约而离家躲避在朋友家中的觉民,都只为了为自己争取幸福。我们也看到在《春》中,淑英从觉慧的出走引起了心灵的波动,从蕙的遭遇又深切地感到摆在自己面前的危机,于是在觉民、琴等人的鼓舞下走上了觉慧的道路。在《秋》中,淑华是作者主要描写的一个对象,这是一个性格单纯开朗的女孩,她的爽直快乐的声音常常调剂了某些场面的忧郁情调,给作品带来了一些明朗的氛围。她最终也成长起来,有了“战斗的欲望”,而且与旧势力进行面对面的争辩。而这一点尤其体现在淑华与陈姨太和王氏在花园里的那一段对话中,她当着旧势力的面公然指出了旧制度的种种弊端,她犀利的语言使得一向自以为是的陈姨太和王氏败下阵来。这一幕的痛斥是由淑华的性格决

定了他要采取反抗的行动。通过梅、瑞钰、鸣凤、婉儿、蕙和淑贞与觉慧、淑英、淑华的对比我们看到,悲剧之所以是悲剧,最重要的正是悲剧人物的性格以及他们的“无行动主义”而造成的。

三、悲剧人物

亚里士多德认为对悲剧人物性格的刻画应该做到四点:“第一,性格应该好;第二,性格应该适宜;第三,性格应该相适;第四,性格应该一致。”[1]112。也就是说性格应该复合人物的身份,与现实生活中的人物相似,性格应该前后一致,也应做到“寓一致于不一致中”即人物的“性格”基本上是一致的。亚里士多德突出强调了悲剧总是摹仿比我们今天好的人,这种好应该超出一般人。亚里士多德认为理想的悲剧人物应当是介乎好人和坏人之间的人,即犯过失的好人。“这些人不具十分的美德,也不是十分的公正,他们之所以遭受不幸,不是因为本身的罪恶或邪恶,而是因为犯了某种错误。”[1]97

巴金在《家春秋》中着重塑造了觉新这样一个悲剧人物形象。觉新性格最大的特点就是“无抵抗主义”和“作揖主义”,而这种性格的养成正是由于他作为长孙的身份决定了。他生来就被赋予了很多责任。中学毕业后,成绩优异的他放弃大学的梦想,遵从父亲的意志回家娶亲,按照父亲的安排工作。他甚至按照父亲的安排选择了瑞钰作自己的妻子而不是自己钟爱的梅。在以后的生活中,他对家里的旧俗恶事采取听之任之的态度,他宁愿自己在心里痛苦也不说一句反抗的话,只求息事宁人,甘愿把属于自己的幸福一一牺牲掉(瑞钰和海臣的死、蕙表妹的死)。巴金在这里将觉新安排成了一个彻头彻尾的悲剧人物,将觉新生命中仅存的一丝希望(儿子海臣)都给磨灭掉了。二弟觉民和三地觉慧一致认为导致觉新悲剧的就是他的“无抵抗主义”和“作揖主义”。殊不知,真正导致觉新悲剧的其实是作为长孙这样一个身份。觉新背负着的是一个家的责任,他也羡慕二弟和三地的自由、激进生活,但责任这样一把重担使得他一而再、再而三的放弃自己的梦想。在他生活中的梦想渐渐地转变为只求有一个安静的生活,所以他采取“作揖主义“。而这样的做法不仅没有使他得到自己想要的安宁,反而使他心里更加痛苦。他是整个高家公馆里公认的大好人,同时也是高家公馆里公认的最可怜的人,他甚至无法得到自己的亲弟弟的理解。所以,在高觉新的身上更印证了亚里士多德的观点,悲剧人物之所以不幸,不是因为本身的罪恶或邪恶,而是因为犯了某种错误。而在觉新身上所犯的错误则是他的“无抵抗主义”和“作揖主义”。

四、悲剧的效用

亚里士多德提出著名的“宣泄说“。他强调悲剧应当通过引发怜悯和恐惧使这些感情得到宣泄,引起怜悯与恐惧,是悲剧独特的快感,是”无痛的快感“。它使人们的思想感情得到升华与疏泄,产生好的影响和作用,使人身心健康,达到教育的目的。

《家春秋》所写的是一个封建大家庭的腐败和在“五四“的浪潮的冲击下青年一代的热情和理想,书中通过对克定、克安他们老一辈人着重批判了腐朽的封建制度。通过一系列封建女性所遭遇的不幸,对封建制度、礼教、迷信迫害发出了”我控诉“的呼声。通过对觉新这样一个贯穿始终的悲剧人物的“无抵抗主义”

关于亚里士多德_诗学_中的净化

2012年第 2期 安徽文学 A N H U I W E N X U E 关于亚里士多德《诗学》中的净化 向妮娅 数百年来,净化是怎样的一个概念、以什么为净化的对象,有很多关于这些的研究和讨论,至今研究者们都未能达成一致。本文主要以亚里士多德的悲剧理解为基础,探讨《诗学》中有关净化的解释。一、《诗学》中提到悲剧和净化的地方 在第一章中说诗作是模仿,在第二章中说诗作中悲剧把韵律、歌曲、语言作为媒介使用。悲剧的对象是优秀的好人。悲剧起源于狄苏朗勃斯歌队领队的即兴口诵,此种活动至今仍流传于许多城市(第4章),以格律文的形式模仿严肃的人物,尽量把它的跨度限制在“太阳的一周”内,这是悲剧和史诗的不同(第5章)。悲剧的特征可以总结如下:悲剧是对一个严肃、完整、有一定长度的行动的模仿,它的媒介是经过“装饰”的语言,以不同的形式分别被用于剧的不同部分,它的模仿方式是借助人物的行动,而不是叙述,通过引发怜悯和恐惧使这些感情得到宣泄。 继这处之 后,情节起因于行动者的性格和思想,这个性格在第 15章、思想在第19章中被提出来考察。情节的长度以能容纳足够表现人物命运变化的篇幅为宜(第7章),情节应该模仿一个完整的行动(第8章),既能使 人惊异又能表现因果关系的事件最能引发怜悯和恐惧(第9章)。复杂的情节里伴随突转、发现和苦难(第 10、11章),悲剧由开场白、场、退场及合唱等组成(第12章)。 但是,第13章中关于优秀的情节应该表现有缺点或犯了某种后果严重的错误的好人由顺达之境转入败逆之境的论述,给了一个有用的启示。可以认为说明了与净化有关的引发怜悯和恐惧使这些感情得到宣泄。关于“怜悯和恐惧”在第14、15章中有进一步研究。 二、关于净化的解释 如上所述,书中提及净化的地方较少,特别是几乎没什么进一步的说明。净化这个词在原文中写作卡塔西斯,而它的意义也是历来争论不休的一个问题。卡塔西斯这个词在希腊语中大致有三个意思:(1)医学用语,是“宣泄”的意思;(2)宗教用语,是“涤罪”的意思;(3)道德用语,则是“净化”的意义。一直以来,西方文艺史上对于卡塔西斯在悲剧中的作用有两种解释,首先是净化说,第二种是“宣泄说”。回想一下自身的情感经验,在面对可怕或有威胁的景象、事物时,我 们是否意识到自我的安全对崇高感或美感产生的至关重要性。当我们站在屋内隔着玻璃看到电闪雷鸣中远处的一棵大树被闪电劈断时,与当我们身处暴风骤雨中看到身边的一棵大树刚被闪电劈断时的感受是否一样呢?显然不同。一般来说,前者的感受会是感叹自然之伟大,而后者则是赶快逃离以保安全,至于审美或是感叹的情绪,则并不重要。当然,并不能说此时就没有惊讶或崇敬,只是它们的存在几乎被危险完全掩盖,只有在找到了容身之所后再来抒发了。也就是说悲剧是引发怜悯和恐惧之情使之高涨,把这样郁积的感情发泄出来。 三、净化在悲剧观里的运用 悲剧的作用在于根据出色的梗概,引发恰当的怜悯和恐惧之情的净化。所谓恰当可以解释为“有节度”、“把过度的感情中庸化”。 在被《诗学》称赞的《俄狄浦斯王》中,俄狄浦斯因如神所预言杀父娶母,便自残双眼,流浪国外。知道这个传说的观众,神谕和自己杀人都不考虑一边诅咒先王杀人犯一边诅咒自己,激烈地谴责说事实的预言者忒瑞西阿斯,看到这个感到恐惧和怜悯。俄狄浦斯王的行为不是恶劣的行为,不过也不能说他自己完全没有责任。 亚里士多德认为“怜悯是由一个人遭受不应遭受的厄运而引起的,恐惧是由这个这样遭受厄运的人与我们相似而引起的”,因此,他认为悲剧主人公第一不应该是极好的人,因为好人遭厄运令人反感;第二不应是极恶的人,因为极恶的人遭厄运是应该的,既不令人怜悯也不令人恐惧;第三也不应与一般人太相似,因为这样的人无足轻重。而最好的悲剧主人公应该是比极好的人坏而又比一般人好,这样的人因自身的某些过失或弱点而遭受厄运。悲剧的最终目的在于通过引起人们的怜悯与恐惧之感来净化人的情感。注释 ①亚里士多德,著.诗学[M].陈中梅,译.商务印书馆,1999:63. ②朱立元,袁晓琳.亚里士多德悲剧净化说的现代解 读[J].天津社会科学,2008(2). ③亚里士多德,著.诗学[M].罗念生,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38.(作者单位:中山大学外国语学院) 文学研究 14

亚里士多德《诗学》读后感

美学史上的启明星 ——读亚里士多德《诗学》有感 沈星辰5091309005 在高中的时候我对朱光潜老先生非常崇拜,那种“出世的精神”深深打动了我,而对于他致力一生的那个神秘的美学事业也让我十分的好奇。因此在这个学期我选读了美学这门课程,也开始读一些美学的著作。这次我选择了西方美学的奠基之作——《诗学》。 《诗学》是亚里士多德的美学著作,是欧洲美学史上第一篇最重要的文献,并且是马克思主义美学产生以前主要美学概念的根据。阿里斯托芬和柏拉图的文艺理论不成系统;亚里士多德才是第一个用科学的观点、方法来阐明美学概念,研究文艺问题的人。在《诗学》中,他先确定研究的对象是诗,指出诗和其他艺术的异同,然后把诗分类,分析各种诗的成分和各成分的性质,逐步找规律,搜索各种诗的创作原则。当时古希腊文艺已经过一段黄金时期,成就已很可观,因此他有可能根据已发展的科学和哲学理论,对古希腊的文学实践和成就作出精细的分析和扼要的总结,提出一套有系统的美学理论。 亚里士多德在《诗学》第一章就开宗明义:“史诗的编制,悲剧、喜剧、狄苏朗勃斯的编写以及绝大部分供阿洛斯和竖琴表演的音乐,这一切总的说来都是摹仿。”“摹仿”是《诗学》的中心概念和出发点,是亚氏文艺理论的基础与核心。他认为诗之为诗,不在于它压韵、分行与文采,而是因为它是摹仿的产物。但是,“摹仿”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对描写对象简单的描摹和照抄,其实质在于按照创作者对于世界的理解去摹仿。亚里士多德根本否认了柏拉图的“理念论”,而认为只有具体存在的事物才是“第一实体”,肯定了艺术摹仿的对象本身是真实的存在。“诗人的职责不在于描述已经发生的事,而在于描述可能发生的事,即根据可然或必然的原则可能发生的事。”(第9章)这样,艺术描写的对象本身就带有了普遍性,就富于了哲学意味。亚里士多德指出艺术家必须从“(一)过去的或当今的事,(二)传说或设想中的事,(三)应该是这

亚里士多德诗学分析

论亚里士多德的《诗学》 亚里士多德(公元前384/383-322年)在西方文化史上首次构建了系统的美学理论,即他的诗学。他从哲学高度提炼魅力永恒的希腊艺术精神,铸成了西方美学的开山杰作. ?早期希腊以来,毕泰戈拉、赫拉克利特、德谟克利特、苏格拉底等哲人,都只从自己的自然哲学或道德原则出发,零散地论断美学思想。柏拉图的对话篇中较多地讨论了美的本质、诗人的灵感、审美主体“厄罗斯”以及文艺的社会功用问题,但它们是“理念”论原则的推演,附属他的政治哲学,并且表现了他对荷马以来众多诗人及其优秀作品的敌视、排斥态度。他的对话篇才华横溢、别具艺术风格,在西方文学史上颇有地位与影响,但是并未构成一种总结艺术创作经验、自成严谨体系的美学理论。亚里士多德的哲学研究作为存在的存在,艺术作为创制知识表现现实的存在,美学是他的博大精深的哲学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他和先哲们迥然不同,采取现实主义观点,探索希腊艺术的历史演变,剖析宏美的希腊艺术杰作,从中提炼美学范畴,总结艺术发展规律和创作原则,高度肯定艺术的社会功用,焕发出深刻的艺术哲学思想。他的诗学,堪称为希腊古典文明中辉煌艺术成就的哲学概括。结合他的知识论和伦理思想来探讨他的诗学,可以深化对他的美学理论包括一些有争论的问题的理解。?一、诗学的涵义 亚里士多德并不热衷于只是对美作抽象思辩,像柏拉图在《大希庇阿斯篇》中对美是什么所作的玄理论辩.希腊爱琴文明和古典文明中绚丽多彩的艺术作品耀射着迷人光彩,特别是荷马史诗之后,希腊古典艺术绽开多样奇葩,希腊悲剧作为古典文明中的最高艺术形式,更以震慑人心的感染力,表现希腊人追求真、善、美的艺术精神。希腊古典文明中丰盈壮美的艺术成果,吸引亚里士多德去总结希腊艺术的历史与现实,思索艺术的本性,探究艺术美的意义与价值,创建系统的美学理论即诗学。?《诗学》此书原名的意思是“论诗的技艺”(Poietike Techne)。从希腊文的词源意义来说,“诗"有“创制”的含义。创制的技艺本来也包括制作实用物品。而“诗”的创制,则指一切艺术创作.诗人创造艺术形象,不同于实用事物,只存在于作品之中。诗即艺术创造。艺术属于创制知识,它不同于理论知识、实践知识,是以塑造形象方式,再现特殊事物,从中显示普遍的活动、情感和意义。而诗学就是研究艺术即创制知识的学问。对“诗”也可狭义地理解:从荷马时代至希腊古典文明时期,文学作品包括颂诗、讽刺诗、史诗、悲剧、喜剧等,都以韵文形式创作。《诗学》着重研究文学创作,特别是处于希腊古典文学峰巅的悲剧.简言之,亚里士多德的诗学是研究艺术的美学,和他的第一哲学、知识论及伦理思想有内在联系,是他的哲学体系的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诗学》成书在亚里士多德游历外邦归来雅典之后,是他成熟时期的美学思想结晶。现存的文本是他在吕克昂学园的讲义或其门生的笔记,论证严密、风格简洁,但可能未经整理加工,有的论述较晦涩,引起不同的解释。据第欧根尼·拉尔修(Diogenes Laertius)记载,《诗学》共有两卷.可惜第二卷已失传,第一卷中说到后面还要展开讨论喜剧,可能就在第二卷。《诗学》和亚里士多德的其它著作遭到同样的命运,曾在地窖沉埋百余年,后经安德罗尼珂(Andronicus)整理、校订后,得以流传。公元6世纪译成叙利亚文,10世纪译成阿拉伯文,现存最早的抄本是拜占庭人在11世纪所抄的.至文艺复兴时期,从15世纪末叶起,《诗学》对西欧文学与美学思想的影响愈益强烈,西欧古典主义美学与文学尤其将它奉为圭臬。西方近代与现代的多种美学理论建构,也往往不能越过对它的研究,以不同态度与方式从中汲取思想养料。现代西方研究《诗学》的著作不少,较有影响的是:布乞儿(S.H.Butcher)的《亚里士多德的诗学与艺术的理论》,毫斯(E。House)的《亚里士多德的诗学》,厄尔斯(G。F。Else)的《亚里士多德的诗学:论证》等.《诗学》有数种中文译本:傅东华先生译本(商务印书馆,1936年);天蓝先生译本(东北牡丹江书店,1948年);罗念生译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本及1980年修订本);苗力田先生主持翻译《亚里士多德全集》第九卷中书名为《论诗》的译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年);最新的陈中梅先生的译注本(商务印书馆,1996年),有较详细的注释和解释有关术语及古希腊美学思想问题等的附录。?现存《诗学》共二十六章,内容大体分三部分:(1)第一至五章,论述艺术的本性是摹仿,据以区别各种艺术形式,追溯艺术的起源和历史发展。(2)第六至二十四章及第二十六章,论述悲剧的特征及构成要素,比较史诗和悲剧。(3)第二十五章,分析批评者对待人的一些指斥,提出反驳的原则与方法.《诗学》主要论述了三个艺术哲学问题:艺术的本性,悲剧的意义,艺术的功用。

亚里士多德的《诗学》

亚里士多德的《诗学》 一、题解 亚里士多德(Aristotle,公元前384—前322),古希腊大哲学家、逻辑学家、科学家。他生于斯塔吉拉,父亲是马其顿王国的宫廷御医。亚里士多德从小受到良好的教育,十八岁至三十八岁在雅典的柏拉图学园跟老师柏拉图学习哲学。二十年里,亚里士多德勤奋钻研,并努力收集各种图书资料,甚至为自己建立了一个图书室,被柏拉图称为“学园之灵”。 公元前345年,亚里士多德在柏拉图逝世后离开学园,游历各地。前343年,他受马其顿国王腓力二世的聘请,担任13岁的太子亚历山大的老师。前335年起,他在雅典郊区建立了自己的吕克昂学园并开始执教。因为习惯于和学生在走廊或者花园中边散步边讨论问题,亚里士多德学派被后人称为“逍遥学派”。亚里士多德把他当时认识到的科学分为三类:一是理论性科学,包括数学、物理学和形而上学;二是实践性科学,包括政治学和伦理学;三是制作或制造性科学,包括诗学和修辞学。 公元前323年雅典发生了反马其顿的运动,亚里士多德和苏格拉底一样,被控以“亵渎神灵”的罪名。“为了不让雅典人对哲学第二次犯罪”,亚里士多德离开雅典,前往母亲的出生地,欧波亚岛的卡尔基斯,次年因病逝世。 亚里士多德一生的著作数量很大,内容几乎涉及科学的各个领域,一类是他生前公开发表供一般人阅读的,深受柏拉图影响,多为对话体,如《智者篇》、《米纳仁纳篇》、《会饮篇》等。但亚里士多德并没有把这类文体贯彻到底,因为他心中不具备老师柏拉图对先师苏格拉底的那种深切感受,因此他更多的作品是以论文体体的形式存在的。 亚里士多德与柏拉图尽管都生活在神学氛围中,可是两人的思想有明显差异。亚里士多德说:“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柏拉图认为理式是实物的原型,它不依赖于实物而独立存在。亚里士多德则认为实物本身包含着本质;柏拉图断言感觉不可能是真实知识的源泉,亚里士多德却认为知识起源于感觉;亚里士多德和柏拉图一样,认为理性方案和目的是一切自然过程的指导原理,可是亚里士多德对因果性的看法比柏拉图的更为丰富,他提出了事物的“四因说”:第一种是质料因,即形成物体的主要物质。第二种是形式因,即主要物质被赋予的设计图案和形状。第三种是动力因,即为实现这类设计而提供的机构和作用。第四种是目的因,即设计物体所要达到的目的。其中形式因高于质料因,同时兼有动力

浅谈亚里士多德《诗学》

亚里士多德《诗学》读后感 亚里士多德的《诗学》在西方文化史上首次构建了系统的美学理论,第一次界定了古希腊悲剧,为悲剧从理论上下了第一个定义,也成为了西方悲剧美学理论的源头。《诗学》此书原名的意思是“论诗的技艺”。从希腊文的词源意义来说,“诗”有“创制”的含义。创制的技艺本来也包括制作实用物品。而“诗”的创制,则指一切艺术创作。对“诗”也可狭义地理解:从荷马时代至希腊古典文明时期,文学作品包括颂诗、讽刺诗、史诗、悲剧、喜剧等,都以韵文形式创作。《诗学》着重研究文学创作,特别是处于希腊古典文学峰巅的悲剧。简言之,亚里士多德的诗学是研究艺术的美学,和他的第一哲学、知识论及伦理思想有内在联系,是他的哲学体系的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诗学》的译者这样说到“《诗学》理论精辟,内容深刻,虽然篇幅不长,但气度不小,无疑是一篇有分量、有深度的大家之作。” 在这里我想首先谈谈对《诗学》中关于摹仿学的理论的理解。在亚里士多德看来,所谓艺术之“属”,就是摹仿。而这里所说的“属”来自于亚里士多德的定义理论,他的定义理论是在他批判了他的导师柏拉图经验定义法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由此发展起的逻辑学说开创了西方二千多年的科学理论精神。“史诗和悲剧、喜剧和酒神颂以及大部分双管乐和竖琴——这一切实际上都是摹仿。”(第一章),这里不限于悲剧,而是指所有的艺术种类。摹仿是专门相对于艺术而言的,我们知道古希腊的自然哲学家的著作也是用韵文写的,习惯上也称为“诗人”但实际上并不合适,荷马与哲学家恩培多克勒除了所用的都是格律之外,并没有什么共同之处,所以我们称荷马是诗人并不为过,但后者,“与其称为诗人,毋宁称为自然哲学家”。我们知道任何一种学说的起源均来自于对前人的成果的总结并发展,谁都没有能凭空创造了一门学问。那么这样说来,亚里士多德的艺术摹仿学说是怎样依附于前人的呢? 艺术范畴的本质是摹仿,那么划分艺术门类之“种”的则是“种差”。“种差”有三:摹仿所用媒介不同,所取的对象不同,所采的方式不同。而这三者的不同可以决定艺术的种类。如悲、喜的划分是:“喜剧总是摹仿比我们今天的人坏的人,悲剧总是摹仿比我们今天的人好的人”(第二章),这是根据不同的对象进行划分的。这种好坏人的划分,我们可以嗅到柏拉图的气味,这就是道德主义的气味。在这一点上,柏拉图的目的论与亚里士多德的目的论是相同的。在亚里士多德看来,现实的事物包括人的活动,就是真实的存在,具有多样的意义;诗摹仿人的活动,在作品中创制出艺术真实的存在;“摹仿”不只是映象外在的形象,更指表现人的本性与活动,显示人的这种存在的意义。 通过对《诗学》的仔细研读,我总结出了关于摹仿学理论的几个个重要观点,可以概括为三个点。首先,一切艺术产生于摹仿;其次,摹仿是人的本性,艺术在实现人的本性中进化和完善;最后,摹仿应表现为必然性、或然性和类型。 我认为《诗学》中最重要的内容当属是亚里士多德对悲剧理论详尽、深入而系统的阐述。他提出了悲剧史上第一个悲剧概念,他在《诗学》第六章里说到:悲剧是对于一个严肃、完整、有一定长度的行动的摹仿;他的媒介是言词,具有各种悦耳之音,分别在剧的各部分使用:摹仿方式是借人物的动作来表达,而不是采用叙述法;引起怜悯与恐惧来使这种情感得到陶冶。亚里士多德还给悲剧制

亚里士多德诗学分析 2

论亚里士多德的《诗学》 亚里士多德(公元前384/383—322年)在西方文化史上首次构建了系统的美学理论,即他的诗学。他从哲学高度提炼魅力永恒的希腊艺术精神,铸成了西方美学的开山杰作. ?早期希腊以来,毕泰戈拉、赫拉克利特、德谟克利特、苏格拉底等哲人,都只从自己的自然哲学或道德原则出发,零散地论断美学思想。柏拉图的对话篇中较多地讨论了美的本质、诗人的灵感、审美主体“厄罗斯"以及文艺的社会功用问题,但它们是“理念"论原则的推演,附属他的政治哲学,并且表现了他对荷马以来众多诗人及其优秀作品的敌视、排斥态度.他的对话篇才华横溢、别具艺术风格,在西方文学史上颇有地位与影响,但是并未构成一种总结艺术创作经验、自成严谨体系的美学理论.亚里士多德的哲学研究作为存在的存在,艺术作为创制知识表现现实的存在,美学是他的博大精深的哲学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他和先哲们迥然不同,采取现实主义观点,探索希腊艺术的历史演变,剖析宏美的希腊艺术杰作,从中提炼美学范畴,总结艺术发展规律和创作原则,高度肯定艺术的社会功用,焕发出深刻的艺术哲学思想。他的诗学,堪称为希腊古典文明中辉煌艺术成就的哲学概括.结合他的知识论和伦理思想来探讨他的诗学,可以深化对他的美学理论包括一些有争论的问题的理解. ?一、诗学的涵义 亚里士多德并不热衷于只是对美作抽象思辩,像柏拉图在《大希庇阿斯篇》中对美是什么所作的玄理论辩。希腊爱琴文明和古典文明中绚丽多彩的艺术作品耀射着迷人光彩,特别是荷马史诗之后,希腊古典艺术绽开多样奇葩,希腊悲剧作为古典文明中的最高艺术形式,更以震慑人心的感染力,表现希腊人追求真、善、美的艺术精神.希腊古典文明中丰盈壮美的艺术成果,吸引亚里士多德去总结希腊艺术的历史与现实,思索艺术的本性,探究艺术美的意义与价值,创建系统的美学理论即诗学。?《诗学》此书原名的意思是“论诗的技艺"(Poietike Techne)。从希腊文的词源意义来说,“诗”有“创制”的含义。创制的技艺本来也包括制作实用物品。而“诗"的创制,则指一切艺术创作。诗人创造艺术形象,不同于实用事物,只存在于作品之中。诗即艺术创造。艺术属于创制知识,它不同于理论知识、实践知识,是以塑造形象方式,再现特殊事物,从中显示普遍的活动、情感和意义。而诗学就是研究艺术即创制知识的学问.对“诗”也可狭义地理解:从荷马时代至希腊古典文明时期,文学作品包括颂诗、讽刺诗、史诗、悲剧、喜剧等,都以韵文形式创作。《诗学》着重研究文学创作,特别是处于希腊古典文学峰巅的悲剧。简言之,亚里士多德的诗学是研究艺术的美学,和他的第一哲学、知识论及伦理思想有内在联系,是他的哲学体系的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诗学》成书在亚里士多德游历外邦归来雅典之后,是他成熟时期的美学思想结晶。现存的文本是他在吕克昂学园的讲义或其门生的笔记,论证严密、风格简洁,但可能未经整理加工,有的论述较晦涩,引起不同的解释.据第欧根尼·拉尔修(D iogenes Laertius)记载,《诗学》共有两卷。可惜第二卷已失传,第一卷中说到后面还要展开讨论喜剧,可能就在第二卷。《诗学》和亚里士多德的其它著作遭到同样的命运,曾在地窖沉埋百余年,后经安德罗尼珂(Andronicus)整理、校订后,得以流传.公元6世纪译成叙利亚文,10世纪译成阿拉伯文,现存最早的抄本是拜占庭人在11世纪所抄的。至文艺复兴时期,从15世纪末叶起,《诗学》对西欧文学与美学思想的影响愈益强烈,西欧古典主义美学与文学尤其将它奉为圭臬。西方近代与现代的多种美学理论建构,也往往不能越过对它的研究,以不同态度与方式从中汲取思想养料。现代西方研究《诗学》的著作不少,较有影响的是:布乞儿(S。H。Butcher)的《亚里士多德的诗学与艺术的理论》,毫斯(E。House)的《亚里士多德的诗学》,厄尔斯(G.F.Else)的《亚里士多德的诗学:论证》等。《诗学》有数种中文译本:傅东华先生译本(商务印书馆,1936年);天蓝先生译本(东北牡丹江书店,1948年);罗念生译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本及1980年修订本);苗力田先生主持翻译《亚里士多德全集》第九卷中书名为《论诗》的译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年);最新的陈中梅先生的译注本(商务印书馆,1996年),有较详细的注释和解释有关术语及古希腊美学思想问题等的附录。 现存《诗学》共二十六章,内容大体分三部分:(1)第一至五章,论述艺术的本性是摹仿,据以区别各种艺术形式,追溯艺术的起源和历史发展。(2)第六至二十四章及第二十六章,论述悲剧的特征及构成要素,比较史诗和悲剧。(3)第二十五章,分析批评者对待人的一些指斥,提出反驳的原则与方法。《诗学》主要

第十讲亚里士多德的《诗学》

第十讲亚里士多德的《诗学》 免费免费免费免费 第十讲亚里士多德的《诗学》 一、《诗学》的地位与影响 《诗学》是西方历史上第一部较为系统而全面地探讨美学和文艺理论问题的专著。在欧洲文艺理论和美学发展史上,《诗学》是巍峨高耸的具有开创先河、法典权威性和重大范式意义的一座里程碑,它提出的定义、原则、方法、范畴等等对后世都产生了深远而深刻的影响,乃至跨跃了国界和民族区域在世界范围内彰显风采,即使在今天看来其亦有重要的史料价值和资鉴、启示意义。俄国民主主义文学批评家、美学家车尔尼雪夫斯基曾说过:“《诗学》是第一部最重要的美学论文,也是迄之至前世纪末叶一切美学概念的根据。”鲁迅先生则曾将《诗学》与刘勰的《文心雕龙》相提并论。 二、亚里士多德的文艺价值观 首先,文艺可以给人以知识。 其次,文艺可以给人以快感。 第三,文艺可以陶冶人的心灵。 三、亚里士多德的悲剧理论 《诗学》在很大程度上是对古希腊已获得繁荣发展并达到了辉煌的、不可企及的艺术高峰的史诗和悲剧的探讨,其中关于悲剧的研究又占有更大的比重。在这个意义上我们也可以说,《诗学》是西方戏剧理论的濫觞。其对悲剧的性质、来源、演变、创作特点、欣赏效果等等都提出了相当具体细致的认识,给与后世的戏剧发展和戏剧理论建设以强大的范导和推动作用。 (一)悲剧的性质

在《诗学》第六章,亚里斯多德提出了西方戏剧理论史上第一个完备的悲剧定义: 悲剧是对一个严肃、完整、有一定长度的行动的摹仿,他的媒介是经过“装饰”的语言,以不同的形式分别被用于剧的不同部分,它的摹仿方式是借助人物的行动,而不是叙述,通过引发怜悯和恐惧使这些情感得到疏泄。 要准确理解亚里斯多德关于悲剧的定义,即应从这“三点差别”入手。 第一,媒介上的差别。第二,对象上的差别。第三,方式上的差别。 上述悲剧定义中所说的“长度”、“完整”,亚里斯多德比较于史诗及根据当时的悲剧创作实际,亦有特殊的认识和具体说明。 关于“长度”,亚里斯多德认为,“在长度方面,悲剧尽量把它的跨度限制在…太阳的一周?或稍长于此的时间内。 免费免费免费免费 免费免费免费免费 关于“完整”,亚里斯多德有着三重所指,一是情节的完备。二是情节的整一。这是强调一部悲剧只写一个事物或事件、行动。三是情节的严密。 (二)对悲剧构成因素的抽象概括 包括如下六个决定其性质的成分,情节、性格、言语、思想、戏景和唱段。 (三)亚里士多德说明“情节”在悲剧中的地位和作用 (P158)因为悲剧摹仿的不是人,而是行动和生活,人的幸福与不幸均体现在行动之中;生活的目的是某种行动,而不是品质;人的性格决定他们的品质,但他们的幸福与否却取决于自己的行动。,所以,人物不是为了表现性格才行动,而是为了行动才需要性格的配合。由此可见,事件,即情节是悲剧的目的,而目的是一切事物中最重要的。此外,没有行动即没有悲剧,但没有性格,悲剧却可能依然成立。……因此,情节是悲剧的根本,用形象的话来说,是悲剧的灵魂。

亚里士多德《诗学》读后感

亚里士多德《诗学》读后感 《诗学》是亚里士多德做诗论诗的学问、研究诗歌创作规律的著作。主要探讨了史诗和悲剧两大主题。身为古希腊哲学家,他似乎比任何一位哲学家都更加地敏感多才,更为亲切地感受到悲剧的存在。他在创作的成就上似乎远远超过了他的老师——那位试图创造理想国的伟大哲学家柏拉图。 亚里士多德的《诗学》是他阐释美学的开始,也是阐述诗与悲剧关系的开始。他用这本书为我们打开了美学世界和诗意的悲剧世界的大门。身为柏拉图的学生、亚历山大的老师,他似乎有足够能力做到这一点。 浏览一遍他的著作,会发现他的写作涉及伦理学、形而上学、心理学、经济学、神学、政治学、修辞学、自然科学、教育学、诗歌、风俗,以及雅典宪法等等众多种形式。我想,在著名的古希腊哲学家中,能够够同时涉及这些科目的怕也是没有几人了吧。亚里士多德著名的一句名言:求知是人的本能,甚至被学者吉剑当做网站“心海时空”的灵魂语句,由此可知他的求知欲是多么强烈。 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主要探讨了悲剧与史诗的关系,如果他的后半部分没有遗失的话,想必就是喜剧与史诗的优劣了吧。这倒是纯属臆测了。《诗学》代表了亚里士多德的个人浪漫主义悲剧情怀,它像自由女神高举的宝剑,呼唤着更多的人进入诗的世界。古往今来,我们对美女的标准可能有所改变,但是我们对于艺术之美的态度却是永远不会改观。因为美女会老,会死,而艺术,却是永恒。 亚里士多德是个诗人,所以他对于悲剧有着属于诗人的浪漫情怀。这成就了他的艺术之梦,美之梦。也许当初他在诗的世界里探寻摸索悲剧时,就已经隐隐约约感受到了艺术的存在,只是他还来不及抓住,这些东西便消失地无影无踪。他这时候才意识到,诗学跟悲剧是相通的,彼此都蒙着一层如同蒙娜丽莎般的微笑。 我国著名文学家鲁迅先生说过,“悲剧,就是把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不知道鲁迅先生是否看过亚里士多德《诗学》中关于悲剧的论点。或者,我们能否这样换个概念:悲剧是诗,诗是在悲剧的气氛中形成的。那么,鲁迅先生谈悲剧的本意是不是其实是想谈诗呢?当然,关于这一点,相比我们是永远不能得知了。 《诗学》立论精辟,内容深刻,虽然篇幅不长,但气度不小,无疑是一篇有分量、有深度的大家之作。《诗学》探讨了一系列值得重视的理论问题,如人的天性与艺术摹仿的关系,构成悲剧艺术的成分,悲剧的功用,情节的组合,悲剧和史诗的异同,等等。似乎很多时候一直在和悲剧纠缠不清。 从希腊文的词源意义来说,“诗”有“创制”的含义。创制的技艺本来也包括制作实用物品。而“诗”的创制,则指一切艺术创作。诗人创造艺术形象,不同于实用事物,只存在于作品之中。诗即艺术创造。艺术属于创制知识,它不同于理论知识、实践知识,是以塑造形象方式,再现特殊事物,从中显示普遍的活动、情感和意义。而诗学就是研究艺术即创制知识的学问。对“诗”也可狭义地理解:从荷马时代至希腊古典文明时期,文学作品包括颂诗、讽刺诗、史诗、悲剧、喜剧等,都以韵文形式创作。《诗学》着重研究文学创作,特别是处于希腊古典文学峰巅的悲剧。简言之,亚里士多德的诗学是研究艺术的美学,是研究悲剧的美学,和他的第一哲学、知识论及伦理思想有内在联系,是他的哲学体系的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诗和悲剧难舍难分。诗所营造的悲剧气氛和诗人本身的悲剧。是不是从一写诗开始,就注定了这一生与悲剧如影相随?当然不是。诗首先是美的成分居多,其次才是悲剧成分。换句话说,就是我们要享受美,就要不怕悲剧的后果。在诗的世界,有舍有得,似乎这才是亚

亚里士多德 诗学总结 英文

Aristotle's Poetics Summary Aristotle's Poetics seeks to address the different kinds of poetry, the structure of a good poem, and the division of a poem into its component parts. He defines poetry as a 'medium of imitation' that seeks to represent or duplicate life through character, emotion, or action. Aristotle defines poetry very broadly, including epic poetry, tragedy, comedy, dithyrambic poetry, and even some kinds of music. According to Aristotle, tragedy came from the efforts of poets to present men as 'nobler,' or 'better' than they are in real life. Comedy, on the other hand, shows a 'lower type' of person, and reveals humans to be worse than they are in average. Epic poetry, on the other hand, imitates 'noble' men like tragedy, but only has one type of meter - unlike tragedy, which can have several - and is narrative in form. Aristotle lays out six elements of tragedy: plot, character, diction, thought, spectacle, and song. Plot is 'the soul' of tragedy, because action is paramount to the significance of a drama, and all other elements are subsidiary. A plot must have a beginning, middle, and end; it must also be universal in significance, have a determinate structure, and maintain a unity of theme and purpose. Plot also must contain elements of astonishment, reversal (peripeteia), recognition, and suffering. Reversal is an ironic twist or change by which the main action of the story comes full-circle. Recognition, meanwhile, is the change from ignorance to knowledge, usually involving people coming to understand one another's true identities. Suffering is a destructive or painful action, which is often the result of a reversal or recognition. All three elements coalesce to create "catharsis," which is the engenderment of fear and pity in

亚里士多德_诗学_中的悲剧理论综述_李恒

2016 年第 4 期 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 Vol.15 No.4 第 15 卷(总第 85 期) JOURNALOFSHANGQIUVOCATIONALANDTECHNICALCOLLEGE , Aug.2016 亚里士多德《诗学》中的悲剧理论综述 李 恒 (辽宁师范大学 外国语学院,辽宁 大连116029) 摘 要: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批判地继承了前人的思想并形成自己的美学理论 。在其 《诗学》中,亚里士多德花费了众 多章节论述其悲剧理论,对悲剧给出了自己的定义,并阐述了模仿说、净化说、过失说、情节论等理 论。本文将对亚里士多德的《诗学》及悲剧理论进行论述。 关键词:亚里士多德;《诗学》;悲剧理论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志码: 文章编号: ( ) I06 A 1671-8127201604-0080-03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被称为欧洲美学思 学、历史学等观点和方法应用于其文艺理论之中。 想的奠基人。师从柏拉图的20年学习生活为亚里 《诗学》是亚里士多德现存为数不多的文学理论著 士多德后来的思想理论发展奠定了基础,但其并非 作,他和柏拉图一样将诗歌定义为模仿,准确地说 盲目地崇拜柏拉图,而是对其哲学观点进行了批判 是“行为的模仿”。 式的继承。作为学者,亚里士多德用科学的观点对 《诗学》原名为“ ”,译为“论诗的 PoietikeTekhne 前人思想成果进行分析、总结,形成其美学思想,并 艺术”。“从希腊文的词源意义来说,…诗?有 …创制? 集中体现于其美学著作《诗学》中。《诗学》是西方 的含义。诗即艺术创造。艺术属于创制知识,它不 最早的一部具有系统美学理论的著作,对西方文艺 同于理论知识、实践知识,是以塑造形象方式,再现 批评理论发展历史有着极深的影响。《诗学》大部 特殊事物,从中显示普遍的活动、情感和意义。而 分的章节都在论述亚里士多德的悲剧理论学说体 诗学就是研究艺术即创制知识的学问”[1]16。 系,包括悲剧的定义、性质、功用等。本文将主要对 《诗学》是现存最早的悲剧理论著作,在文学及 亚里士多德《诗学》中的悲剧理论进行详细综述。 哲学史上都有重要地位。这本著作影响了西方的 一、亚里士多德及其《诗学》简介 文艺思想,对于从古至今的学者们研究美学理论有 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伟大的哲学家、科学家、 着极其重要的参考价值。经历了两千多年的传承, 逻辑学家、教育学家,其思想推动了西方哲学及科 如今《诗学》只存留26章,主要讨论的就是如何创造 学中几乎所有学科的发展。亚里士多德在继承其 诗和悲剧。其中诗的本质与起源、诗与悲剧的异 老师柏拉图的思想的同时,更对其一些观点进行批 同、模仿占了5章,而悲剧论部分占了17章。《诗 判。与柏拉图相比,亚里士多德更倾向于按照事物 学》关注悲剧的定义、成分及悲剧的影响,下文将对 原本样子进行描述、分类;柏拉图谴责纯粹的模仿, 于亚里士多德的悲剧理论进行全面概述。 而亚里士多德则认为模仿是人类的一种自然的、健 二、《诗学》及其悲剧理论的国内外研究 康的冲动。但是亚里士多德认为世界是由生物有 亚里士多德的《诗学》距今已有上千年的历史, 机体主宰的,其论著是系统的、理智的,其中不含柏 现存只有26章,但其在《诗学》中的文艺思想影响了 拉图的唯心主义。《诗学》中的思想可以被看作是 后来西方乃至整个世界的文学理论。国内外学者 亚里士多德对于柏拉图关于诗歌态度的一种反驳: 将《诗学》译成多种语言版本并对其中阐述的悲剧 他认为诗是理性的,主张对诗进行科学理性的分 理论进行探究。 析。亚里士多德的《诗学》《修辞学》《形而上学》《物 意大利文学批评家 LodovicoCastelvetro 于 理学》《伦理学》《政治学》这些著作都或多或少地包 1570年将《诗学》译成意大利语并对其进行注释,继 含其美学思想,他将其他科学,例如生物学、心理 承了亚里士多德的模仿说和想象说并提出 “三一 收稿日期: 2016-03-17 作者简介:李 恒(1992-),女,黑龙江哈尔滨人,辽宁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语言文学专业硕士研究生 ,主要从事英语语言学研 究。 ·80·

论亚里士多德《诗学》的美学思想

皖西学院 课题论文 论亚里士多德《诗学》的美学思想——悲剧的“灵魂”,情节的净化 姓名: 学号: 系别: 专业: 年级: 指导教师:

摘要: 《诗学》是古希腊著名美学家亚里士多德所著,原名为《论诗》,据说是亚里士多德的讲义。有佚失,现存二十六章,主要讨论悲剧和史诗。《诗学》里亚里士多德表达了对艺术及悲剧的观点,认为艺术的本质是摹仿;而悲剧是对于一个严肃、完整、有一定长度的行动的摹仿。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认为悲剧由于史诗,因为——除了别的原因外——它能比史诗更好地实现严肃诗歌的功效和目的①。同时,亚里士多德也说明了决定悲剧性质的六个成分:情节、性格、思想、言语、唱段和戏景。并指出,情节是悲剧的根本和“灵魂”②。在《诗学》中,亚里士多德多次提出情节的重要性,并多次提到一个词“卡塔西斯”。对于这个词的解释可分为两大类,第一类主张净化说,第二类主张宣泄说。我国学者朱光潜先生,也是主张净化说的,他也将“卡塔西斯”译为净化。但朱光潜先生的净化说,也包含有宣泄的意思。本文在净化说方面,以朱光潜先生的净化说为据。作为悲剧的“灵魂”——情节,从它的编制、设计,引发读者的怜悯和恐惧。使读者得到净化和宣泄,感受到悲剧美。车尔尼雪夫斯基也曾说过“《诗学》是第一篇最重要的美学论文,也是迄至前世纪末叶一切美学概念的根据”③ 关键词:亚里士多德诗学悲剧情节净化

一、悲剧的定义 要了解悲剧,首先就要明确悲剧的起源。西方的悲剧艺术最早诞生于古希腊,它起源于古希腊人每年秋季举行的祭祀酒神的歌舞表演,及“酒神送”。在悲剧中,主人公不可避免地遭受挫折,受尽磨难,甚至失败丧命,但他们合理的意愿、动机、理想、激情预示着胜利、成功的到来。悲剧“是从即兴表演发展而来的,悲剧起源于狄苏朗伯斯歌队领队的即兴口诵。”④ 看到悲剧二字,第一反应就是悲惨的剧目。而事实却并非如此,悲剧并非指结局的悲惨,而是指严肃剧。亚里士多德最早对悲剧下了定义:“悲剧是对一个严肃、完整、有一定长度的行动的模仿,他的媒介是经过‘装饰’的语言,以不同的形式分别被用于剧的不同部分,它的模仿方式是借助人物行动,而不是叙述,通过引发怜悯和恐惧使这些情感得到疏泄”⑤。而后人也大都认同这个定义,并延续至今。 鲁迅先生曾说过在《再论雷峰塔的倒掉》一文中写到“悲剧就是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⑥。那么首先,悲剧要表现出“价值”让人感受到美好,而后再进行毁灭,令这种美好破灭。让人产生怜悯,让情感得以宣泄,心灵得到净化,从而体会到悲剧所带给人的独特美感。古往今来,无数学者都在研究悲剧美学,探索悲剧所能给人带来的美学感受。悲剧究竟如何归类,有何作用,能给人带来怎样的情感寄托、宣泄以及净化,都是众多学者一直在探讨研究的话题。作为美学范畴或妹的特殊表现形态的悲剧,一颗称为悲、悲剧性或悲剧美。它是指现实生活或艺术中那些肯定性的社会力量在矛盾斗争中

亚里士多德诗学思考

阅读亚里士多德《诗学》的思考 前几天,有幸拜读了中国戏剧出版社出版的《诗学》一书,书中亚里士多德对悲剧的论述,给我以极大的启示。本文试从此角度谈谈自己的感想。 作为古希腊著名哲学家和文学家的亚里士多德,他以渊博的学识和深刻的理论对后世产生了多方面的影响。恩格斯称他是古代“最博学的人”。他的《诗学》是西方第一部较为全面的文艺理论著作,影响极为深远。 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论述悲剧时。提出了悲剧具有卡塔西斯的作用。他在该书第六章给悲剧下定义时写道:“悲剧是对于一个严肃、完整、有一定长度的行动的摹仿;它的媒介是语言,具有各种悦耳之音,分别在戏剧的各部分使用;摹仿方式是借人物的动作来表达,不是借用叙述法;借引起怜悯与恐惧,来使这种情感起卡塔西斯作用。”定义中最后一句的“卡塔西斯”一词即涉及到悲剧的作用。但现存《诗学》已为残篇,书中不能找到对这一词的详细论述。这使后来的西方学者对这一概念的解释众说纷纭、争执不休。我国学者罗念生把这些观点概括为两类七派,并对其一一进行了驳斥。在此,本文不再详述西方各派学者的观点及解释。而是在对我国学术界的观点进行梳理、分析的基础上,论述亚里士多德的“卡塔西斯”说的含义。 我国学术界对“卡塔西斯”的解释主要有两种代表性的观点。一是以罗念生先生为代表的“陶冶”说。罗先生在1961年撰写了一篇《卡塔西斯笺释》,来论述自己的“陶冶”说。后来。他又在自己翻译的亚里士多德《诗学》的译后记中概述了自己的观点。罗先生认为“卡塔西斯”是“医疗”的同义语,悲剧的医疗作用可以从亚里士多德的伦理思想中得到解释。亚里士多德伦理学的中心思想是“中庸之道”,美德须求适中,情感需求适度。悲剧的卡塔西斯作用就是使我们的情感达到适度。该过程是:悲剧引起的怜悯与恐惧之情是受理性指导的、是适度的。观众每看一次悲剧。他们的情感都受一次锻炼;经过多次锻炼,即能养成一种新的好习惯,能在实际生活中控制自己的感情,使它们发生得恰如其分。这样,悲剧就对社会道德有良好影响。因此。罗先生认为卡塔西斯可以解释为“陶冶”。可见罗先生主要是从亚里士多德的伦理观来考察“卡塔西斯”的含义,把“卡塔西斯”说成是亚里士多德的伦理思想在文学艺术观上的曲折反映。强调“卡塔西斯”这个文艺观点的道德培养功能和社会意义。 第二种观点是以朱光潜为代表的“净化”说。他认为:“净化”的要义在于通过音乐或其他艺术,使某种过分强烈的情绪因渲泄而达到平静。因此恢复和保持住心理的健康”Ⅲ。朱光潜主要是从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卷八关于音乐的论述中寻得“卡塔西斯”的解释。他认为《政治学》中所说的“净化”和《诗学》中的“净化”是一回事。与罗念生先生相同的是,朱光潜先生也认为“卡塔西斯”说“带有社会的、道德的考虑”。悲剧和诗净化情绪,使观众的心理保持健康,进而有益于整个社会。二者的不同在于,罗先生强调“卡塔西斯”是使怜悯与恐惧经过一次次的激起而得到锻炼,日久就会达到适度。朱先生强调使怜悯与恐惧得到渲泄而达到平静。 我们认为,亚里士多德的“卡塔西斯”说并不含有道德教化之意。这可以从亚里士多德在《政治学》中的论述里找到证据。现引原文如下:“音乐应该学习,并不是为着某一个目的,而是同对为着几个目的,那就是(1)教育,(2)净化(关于‘净化’一词的意义,我们在这里只约略提及,将来在《诗学》里还要详细说明),(3)精神享受,也就是紧张劳动后的安静和休息”。由此,我们可以看到“净化”和“教育”是并列的、不同的两项。亚里士多德把艺术的道德教化功能归在了艺术的“教育”目的一项里。也就是说,“净化”一项的目的就不能再包括道德教化功能了。因此,我们就可以不从道德、社会的角度来理解“卡塔西斯”,而应从文艺的审美角度来理解。下面就是对这一问题的论述。 我们从文学艺术的审美角度来考察“卡塔西斯”,就会发现它是指悲剧所特有的艺术魅力——悲剧快感的获得。悲剧激起观众的怜悯与恐惧,使这种情感得到表现、释放。并在这种情感的释放中感受到悲剧艺术的审美效果,体味到悲剧快感,这就是悲剧的“卡塔西斯”作用。这种观点也可以从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中找到证据:“某些人特别容易受到某种情绪的影响,他们也可以在不同的程度上受到音乐的激动,

读亚里士多德《诗学》有感

亚里士多德《诗学》莫晓茵20140901025 亚里士多德《诗学》中的哲学是从批判柏拉图的"理念论"开始的,而他对于文艺的观点同样也与柏拉图的文艺理论观有很大的出入。 亚里斯多德所用的“摹仿的艺术”一词与柏拉图的不同。他把职业性的技艺与今日称之为美的艺术加以区别,称史诗、戏剧、音乐、绘画、雕刻等美的艺术是“摹仿”或“摹仿的艺术”。柏拉图则将两者都看成技术制作,认为只有来自神的灵感的艺术才与技术有区别。 他认为.诗比历史更富有哲学意味,历史所写的是个别的业已发生的事,而诗所写的事可能发生的事,即合乎可然律或必然律带有普遍性的事。认为诗比历史更有必然性或普遍性,更能显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因此有更高的真实性。 “悲剧是对于一个严肃的、完整的、有一定长度的行动的摹仿;它的媒介是语言,具有各种悦耳之音,分别在剧中的各部分使用;摹仿方式是借人物的动作来表达,而不是采用叙述法;借引起怜悯和恐惧来使这种情感得到陶冶。”(《诗学》第六章) 亚里士多德认为悲剧与其它种类艺术相比有以下差别:“摹仿所用的媒介不同,所取的对象不同,所采用的方式不同。”即第一,悲剧和其他艺术模仿对象所使用的媒介不同。和喜剧一样用演员、歌曲和韵文交替使用来摹仿。第二,悲剧和其他艺术摹仿的对象不同,它摹仿的是好人的严肃行动。第三,悲剧和其他艺术摹仿的方式不同。用“动作摹仿”的方式。第四,悲剧“借以引起怜悯和恐惧来使这种感情得到陶冶”。 他提出悲剧有六个成分:情节、性格、思想、言词、形象和歌曲。认为最重要的是情节,因为他认为,第一,情节重于性格,是由悲剧模仿的对象决定的,在他看来,悲剧摹仿的不是人,而是人的行动。“悲剧中没有行动,则不成为悲剧。但没有‘性格’,仍然不失为悲剧。”第二,情节重于性格是由悲剧的目的决定的。他认为悲剧艺术的目的在于使人引起怜悯与恐惧之情,达到“惊心动魄”的效果。要达到这种效果,关键是组织情节,主要靠“突转”与“发现”来实现。 亚里士多德认为悲剧人物的性格特点是:1.性格必须善良;2.性格必须合适;3.性格必须与一般人相似;4.性格必须一致。 他认为情节安排是“悲剧艺术的第一事,而且是最重要的事。” “悲剧力图以太阳的一周为限。” 所谓突转是指要安排一些行动,是主人公突然由顺境急转为逆境;所谓“发现”是指让行动揭示主人公由顺境转为逆境的潜在的秘密的原因,这样才能使观众惊奇,形成怜悯与恐惧的心理,达到悲剧的效果。 悲剧冲突的本质——“过失说”。在他看来,悲剧人物必须善良,不善良不能引起观众的怜悯和恐惧之情。悲剧冲突的本质是好人犯了错误,这就是“过失说”希腊悲剧人物的错误有两种,一种是明知故犯,如《美狄亚》中的美狄亚,一种是不知误犯,如俄狄浦斯。他推崇后者的写法。 在他看来,人性中总有理性与情欲两个部分,放纵情欲会犯错误。同时,认为人的认识和实践有时会发生矛盾,以普遍性的知识处理特殊性的事物就可能犯错误。悲剧人物的错误,或者是因为缺乏“贤明的判断和敏锐的智慧”,情欲失去了理性的控制,或是以常识处理特殊事物,结果自觉不自觉地违反了道德准则。 悲剧通过人物动作“借引起怜悯和恐惧来使这种情感得到陶冶。” “怜悯界定为一种痛苦的感觉,其原因是由于人看见一种足以引起破坏或痛苦的灾祸落到不应受难的人的头上,并且认为这种灾祸也会在最近期间落到自己或亲友头上。” “恐惧可以界定为一种痛苦或恐慌的感觉,其原因是由于想象有某种足以引起破坏或痛苦的灾祸即将发生。”这种特殊的感情,被他称为悲剧快感或悲剧效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