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索绪尔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原则
论索绪尔的语言符号任意性原则

维普资讯
第1 第 1 9卷 期 20 06年 2月
南京理¨ 大学 学报 ( L 社会科学版 ) J un l f nig ies y f cec n eh oo y o rao j vri ine d c n lg Na n Un to S a T
否任意这 一原 则 ,语 言学 家们 展开 了讨论 与 争论 。最近 一二 十年来 关 于这一 问题 的争论 尤 为激 烈 ,语 言符
号 具有高度象似性的观点似乎占了上风。认知语言学家们基于语言的各个层面进行研究 , 从词语 的音 ,形
收 稿 日期 :2 0 —1 ~2 05 1 4
作者简介 :刘静雯 (17 一 ) ,浙江杭州人 ,南京理 1大学外语系讲 师。 9 3 ,女
而体现了语言的,际性。我们可以设想一下 ,假如语言不是任意性 的,人类将如何进行交际呢?至多也只 史
能像 动物 一样局 限 于 直接情 景下 的交 际 。
对语 言任意性原则 的质疑
索绪 尔提 的语 占符 号 任意性 原 则对后 来 的每一 个语 言学 派 几乎都 产生 了一 定 的影 响 。同绕 着语 言是
沦述的语青任意性原则进行探讨
索绪尔的语言符号任 意性观点
索绪尔的语 言观是符号学的语言观,他的语言理论 的独到之处是他首先提出了带有符号学性质的语言 理论。索绪尔 ( 90) 18 把语言符号定义为 “ 概念和音响形象的结合” ,其中 “ 语言符号所包含的两项要素都 : 心理的” 索绪尔建议把语言符号的两个组成部分分别改名为 “ 是 。… 所指 ”和 “ 能指” 。他进一步指 出, 概念 和音响形象之问的关 系也就是 “ 所指”和 “ 能指”之间的关 系是一种完全任意的联 系。索绪尔把这种任意 特性称为第一原则。他在论述这个问题时说 :能指和所指的联系是任意的,或者 ,因为我们所说 的符号是 能指和所指联接所产生的整体 ,我可以更简单地说 : 语言符号是任意的。例如 “ 姊妹”的概念在法语里同 用来做它的能指的 s —这串声音没有任何 内在的联系;它也可 以用任何别的声音来表示。语 言间的差别和 —r O 4同语言的存在就是汪明:“ 牛”这个所指的能指在国界的一边是 b —,另一边是 。 — -f o 一S k 。索绪尔 ( 90 18 ) 同时指出:任意l不 该使人想起能指完全取决于说话者的 自由选择 ( 生 我们在下面将可以看到 ,一个符号 在语言集体中确立后 ,个人是不能对它有任何改变的 ) 。我们的意思是说 ,它是不可论证的,即对现实中跟 它没有任何 自然联系的所指来说是任意的。l 卜 l l 面这段话我们可以发现索绪尔所说 的任意性是指语 言符号 从 不具有理据 l,而这种任意性得以继承及维持 ,即语言的不变性在很大程度_ 是南语言的丰会性造成的。 生 卜 十 索绪尔认为 “ 完全任意的符号 比其他符号更能实现符号疗式的理想;这就是为什么语 言这种最复杂 、 最广泛的表达系统 ,同时也是最富有特点的表达 系统 。 ”因为语言符号的任意性揭示 了语言的符号性 ,进
再谈索绪尔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原则

邢 台 学 院 学 报
J 0URNAL 0F XI NGTAIUNI RS TY VE I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Vo . 7 No 1 12 . .
M a. r 201 2
再 谈 索 绪 尔语 言 符号 的任 意性 原 则
贾锦锦
摘
( 中国海洋大 学文 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山东青 岛 26 0 ) 6 10 要 :任 意性原 则是 索绪 尔整个语 言符 号理论 的基础 ,是根本 性原则 。在索绪尔的语 言理论 中具有本体论 的地位。
一 一
一
、
一
[ 收稿 日期 ]0 卜O —7 2 1 92 [ 者 简介 ] 锦锦 (9 7 ), 山东泰 安人 ,0 0级汉语 言 文字 学研 究生 , 作 贾 18一 女, 21 主要 从 事词汇 学 的研 究. -a lj j j O0 0@ 13 o Em i :ai i l2 3 6 . m i nn t
中图分类号:H00 .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 1 7.6 82 1)10 7 -3 6 24 5 (0 20 -1 10
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是 2 0世纪最伟大的思想 明显地看 出:一方面,任意性和约定性之间是 一种 家之一,也是最著名 、最具影响力的语言学家之一。 脉相承 的关系,约定性 即语 言内在 的规约性;另 11 9 6年在 日内瓦 出版 的 普通语言学教 程 一书 方面,任意性原则和本质论之 间存在着根本上 的 是他 的代表作,该书是现代语言学的一部经典著作。 区别,本质论 强调语言的理据性 ,强调语言和客观 它的出版标志着现代语言学的诞 生,索绪尔也 因此 事物之间的直接的 自然联系。 被誉为 “ 现代语言学之父”。 三 、任意 性原 则 的否定 之否 定 任意 性原 则 的提 出 语言学界 中质疑甚至直接否定任意性原则的语 在 普通语言学教程 一书中,索绪尔首先批 言学观 点并不罕见,正如 “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 判 了将语言看作 一种分类命名集这一基本原则 。所 哈姆雷特”一样。否定也好,肯定也罢 ,在语言学 谓传 统的分类命名集就是指语言是 一份跟 同样多的 界都是 正常现象。在这里,我针对种种否定观加 以 事物相 当的名词术语表。索绪尔认为这 一原则假定 否定 ,试 图在否定、分析批判者 的观 点的基础上间 有现成的,先于词而存在的概念,却没有告诉 我们 接地论证索绪尔提 出的语言符号任意性原则 的合理 名称按本质来说是声音的还是心理 的。与此同时, 性和科学性。 它还会使人想到名称和事物之 间存在一种非常简单 ( )普 通用 例 一 的联 系。在批判这一传统观 点的基础上,索绪尔提 索绪尔在提 出 语言符号任意性这一基本原则后, 出 “ 语言符号连结 的不是事物和名称,而是概念和 紧接着举 了两个简单但却十分典型的例子来论证这 音响形象。”… 接着 ,他解释道 “ 后者不是物质的 观 点。例证一: “ ‘ 姊妹’的观念在法语里同用 声音,纯粹物理的东西,而是这声音的心理 印迹 , 来做它的能指 的 s0 r 串声音没有任何 内在的关 一一 这 我们 的感觉给我们证明的声音表 象。它是属 于感觉 系;它也可以用任何别的声音来表示。” 例证二: 的,我们有 时把它叫做 ‘ 物质的’ ,那只是 在这个 “ ‘ 牛’这个所指的能指在国界的一边是 bo f -— , 另一边却是 。k s 一- 。”… 这两个例子反映出索绪尔 意义上说的,而且是 跟联想的另一个要素,一般更 抽象的概念相对立而言的”…。 所说 的任 意性指的是不可论 证性。 二 、任 意性 原则 的 内容 针对这两个普通用例 ,语言学界 的一些从事语 索绪尔认为语言符号是 一种两面的心理实体, 言学研 究的工作者包括一些著名 的语言学家开始否 形 象地讲就是 一张纸的正反 两面,其概念和音响形 定它们的信服力 ,认为 同一概念在不同的语言 中具 象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互相影响,彼此呼应。他把 有与之相对应的不同的语音形 式只是源于不 同理据 概念和音响形象的结合叫做符号。为 了有效地避免 的音义联 系的一种表现。著名语言学家 洪堡特 曾经 歧义, ( ( 普通语言学教程 中用彼 此呼应 同时又相 提 出的一个例子便是持这一否定的观点: “ 月亮在 互对立的名称来表示这 三个概念,即 “ 用符号这个 希腊语的词音是 m n e ,在拉丁语 的词音是 ln u a和 词表 示整体 ,用所指和能指分别代替概 念和音响形 1c n ,我们却不能说 ‘ u- a 月亮’的音义结合是任意 象 ” n。 的,因为这两个词分别强调或突出 了月亮某方面的 符号的任意性原则 即能指和所指之间的联 系是 特征。m n 的意思是 ‘ e 度量之物’ ,取义月亮衡量 任意的,是 由社会成员共 同约定俗成的,而不是它 时间的功 能;ln u a的意思是 ‘ 发光之物’,取 义 月亮的澄明状况。它们各有各 的理据。”” 们之间有什 么本质 的、必然的联系。简言之,语言 符号是任意的。从对任意性原则 的这一界定 中可以 从表 面 上看 ,希腊语 的 m n 以及拉 丁语 的 e
简论索绪尔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原则

简论索绪尔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原则近年来,随着人类语言研究的进步,语言学家对语言学的理论上的探索与发展也更加深入。
其中,“索绪尔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原则”(Saussure’s Principle of Arbitrariness of Language Symbols)便成为当代语言学家研究的重要内容。
索绪尔是欧洲语言学家中最杰出的,他创立了现代结构语言学,1916年他的代表作《语言的结构》(Cours de linguistique generale)大大地推动了语言学的发展,他曾提出“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原则”的理论,即语言符号是人为设置的,没有必然性。
首先,索绪尔认为语言符号是构成语言的基础,他说,语言符号是一种人类创造的,自然没有任何必然性。
这是因为“语言符号”一词可以指任何形式:它可以是词汇、句子,或者是句子中的元素,比如单词、音素,例如“dog”可以译为“狗”,也可以译为“犬”。
此外,“狗”和“犬”本身就是一种语言符号,它们之间也没有必然性。
其次,索绪尔也指出,语言符号的任意性也表现在语言的变化中,他指出,语言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发展变化,语言中的新概念和新词汇即可以来源于现有的旧字的创新拼写和新意,也可以新颖地将两个单词结合在一起构成一个新的字,甚至会发明新词。
这种不断变化的过程正是语言符号任意性的体现。
最后,索绪尔也认为,任意性也表现在语言的意义上。
他认为,每一个语言符号都有自己独特的意义,但它们之间没有任何必然联系。
例如,在英语中,单词“dog”的意思是“狗”,而在法语中,相同的单词“chien”的意思是“犬”,它们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
索绪尔的任意性原则告诉我们,语言是人类创造的,它的任意性体现在语言符号的形式、变化以及语义上。
索绪尔本人也被认为是语言学史上杰出的理论家,他的“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原则”为后来的语言学家进行深入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
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原则

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原则提到语言符号,我们会自然而然想到现代语言学和符号学之父——索绪尔,他是第一位正式将语言纳入符号学视野的语言学家。
在《普通语言学教程》中他明确指出语言学是符号学的一部分。
在回答什么是语言符号这一语言学、符号学的根本问题时,索绪尔把语言符号定义为“能指(意义载体)和所指(概念或意义)的结合”。
而在语言符号的几个特性中,索绪尔特别强调任意性原则,他把语言符号的任意性看成是“头等重要的原则”,它“支配着整个语言学”,“事实上,整个语言系统都是以符号是任意的这一不合理原则为基础的”。
(索绪尔1985) 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原则也就成了全面理解索绪尔语言思想理论体系的关键。
因此,语言符号“任意性”问题一直是语言学界的热点问题。
研究者们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各自发表对语言符号任意性的理解。
但是,直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得出明确的结论。
对于语言符号是否具有“任意性”这一问题的理解仍然存在各种分歧。
本文提出了几点关于如何看待索绪尔的任意性原则的观点,从而对正确理解索绪尔的任意性原则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一、索绪尔的语言符号任意性原则1 索绪尔对语言符号任意性的论述索绪尔(1985)指出:“能指和所指的联系是任意的,或者,因为我们所说的符号是指能指和所指相联接时所产生的整体,我们可以更简单地说:语言符号是任意的。
”随后他又进一步指出,“任意性这个词还要加上一个注解:它不应该使人想起能指完全取决于说话者的自由选择。
我们的意思是说,它是不可论证的,即对现实中跟能指没有任何自然联系的所指来说是任意的。
”为了更加全面阐述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原则,索绪尔进一步区分了绝对任意性和相对任意性。
他指出,“符号任意性的基本原则并不妨碍我们在每种语言中把根本任意的,即不能论证的,同相对任意的区分开来。
只有一部分符号是绝对任意的;别的符号中却有一种现象可以使我们看到任意性虽然不能取消,却有程度的差别:符号可能是相对地可以论证的。
”下面我们具体看一下索绪尔的绝对任意性和相对任意性。
对索绪尔语言符号任意性的再认识

对索绪尔语言符号任意性的再认识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原则是索绪尔语言理论的基石。
而在对索绪尔语言符号的再次思考认识却是一门相当深奥的学术研究,这可能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多少专家都没能确定自己的认识,我就更不敢大加评论了。
以下是我对它的一些看法,为了更好的完成本次作业,有些是查资料所得。
首先,我必须搞清楚索绪尔语言符号任意性是什么。
它是指语言符号的音义联系并非是本质的,必然的,而是由社会成员共同约定的,一种意义为什么要用这个声音形式,而不用那种声音形式,这中间没有什么道理可言,完全是偶然的、任意的。
语言符号和客观事物之间没有必然联系。
语言符号的形式对于语言符号的意义而言,完全是任意的,人为规定的,没有逻辑联系,不可论证,不可解释。
语言符号语音形式和意义内容的这种任意性联系,其根源就在与语言是社会性的,是社会的产物,是社会现象,由一定的社会决定的。
它的表现是这样的,第一,音义的结合是任意性的,即什么样的语音形式表达什么样的意义内容,什么样的意义内容用什么样的语音形式表现是任意的。
第二,不同语言有不同的音义联系。
第三,不同语言音义联系不对等,同样的语音形式,在不同的语言中可以表达不同的意义,而同样的意义,在不同的语言中可以用不同的语音形式表达。
第四,同一语言的音义关系也有任意性,同一语言中不同方言的语言差别,也说明了音义联系是具有任意性的,不然就不会存在什么方言差别了。
那么我们是不是就这么认识索绪尔的语言符号任意性?如果稍做思考,也会发现很多问题,难怪那么多的专家对此争论不休。
索绪尔所说的语言符号的任意性指出语言符号的能指和所指在现实中没有任何必然联系,然后后面他的推论中又引入了第三个关系项,事物本身。
另外,索绪尔的例证之一就是在两种不同语言里,人们用不用的符号来指同一个概念,他把这一现象视为语言符号任意性的表现。
有人曾这样略显顽皮地说:“这就等于说葬礼的观念是任意性的,因为在欧洲它以黑色为象征,而在中国则用白色。
语言符号任意性原则视角下的辞格应用——以莫言《蛙》为例

语言符号任意性原则视角下的辞格应用——以莫言《蛙》为例一语言符号的任意性索绪尔指出:“语言是一种表达概念的符号系统”。
他强调语言符号的能指和所指之间联系的任意性,实质上是要研究语言使用的底层系统和惯例体系,意义在于探索形成纷繁的语言现象的原因。
研究发现,并非全部语言现象都遵循任意性原则,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存在绝对任意性和相对任意性之分。
索绪尔对于这一点有精彩的描述:“一切都是不能论证的语言是不存在的,一切都可以论证的语言,在定义上也是不能设想的。
在最少的组织性和最少的任意性这两个极端之间,我们可以找到一切可能的差异。
”相对任意性的实现是句子段落和联想的联接,而绝对任意性更多的是与词汇相关联。
在此基础上,他认为绝对任意性和相对任意性所占比例,在不同语言或同一语言的不同层面都是不同的。
索绪尔描述的语言符号学是基于能指和所指联结后产生的整体,能指和所指之间存在任意性,如:父母,这个名词概念在英语里面的能指用(parent)的音响形象表示;花,能指可以是fleur,也可以是flower。
这两个例子说明事物的能指和所指本身没有任何内在的联系,一个所指可以用其他的能指来表示,这也就能说明同一种事物用不同种语言表示的原因。
或许这个论证还不能全面地传达思想,他进一步补充到,任意性并不是指完全取决于说话者的自由选择,也就是说,当一个语言符号在语言使用中习惯性地确立后,个人是不能对它有任何改变的。
索绪尔在复杂的语言事实基础上总结了语言符号间的任意性,进一步将任意性的联系视作语言学的根本问题。
二语言符号任意性原则下的辞格应用陈望道《修辞学发凡》中提到了修辞学的一个重要问题,即“内容与形式的关系,修辞上所说的内容和形式,就是文章和说话的内容和形式。
”[5]结合任意性原则,“内容”对应于语言符号的所指,“形式”则对应于能指。
至此,我们找到了从语言角度分析修辞的切入点。
特定的情景决定着特定的形式,影响着意义的设定。
能指可选择不同的所指形成不同的所指,修辞具备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原则,比喻、借代、夸张、双关等可以进入研究的范围。
谈索绪尔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原则

谈索绪尔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原则
何英
【期刊名称】《新疆财经大学学报》
【年(卷),期】2010(000)004
【摘要】索绪尔在其<普通语言学教程>中提出的语言符号任意性原则是一个内涵丰富的原则,但由于其对任意性原则的表述简单而造成了人们对任意性原则的误解,因而这一原则一直都是语言学界讨论的热点.当我们对任意性原则进行研究与讨论时,应把它界定在索绪尔的范围之内并在深度和广度上进行深入研究,只有这样才能准确把握其真正内涵.本文从能指与所指之间"没有自然联系"、"任意性"与"约定俗成"、单纯符号与合成符号这几个方面探讨索绪尔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原则.
【总页数】4页(P75-78)
【作者】何英
【作者单位】新疆财经大学,新疆,乌鲁木齐,83001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H0-06
【相关文献】
1.索绪尔语言符号任意性原则争议三十年之我观 [J], 刘新飞
2.不可动摇的语言符号任意性原则——再读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 [J], 王永祥
3.语言符号任意性原则的所指--关于索绪尔语言符号任意性的思考 [J], 赵刚
4.评《语言符号是约定俗成的吗》——兼论语言的起源、索绪尔语言符号任意性原
则及其他 [J], 岑运强;张鹏
5.索绪尔语言符号学与皮尔斯符号学两大理论系统的要点——兼论对语言符号任意性的置疑和对索绪尔的挑战 [J], 郭鸿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索绪尔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及社会性研究

索绪尔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及社会性研究苏芳【摘要】索绪尔提出的语言符号的任意性问题是长期以来学术界最有争议的问题之一,也是西方语言学思想史中长期受到关注的一个基本问题。
语言符号的任意性与社会性存在着内在的联系,语言的社会性是任意性的结果,这一点证实任意性使语言系统的建立成为必然,同时也证实某一语言的变化不是个人所造成的。
语言的社会性说明语言系统不但能使个体说话人使用其语言实现各种言语行为,同时个体说话人的言语行为要受到语言系统的限制。
要正确理解语言符号的任意性需将其置于西方语言学思想史中,并探寻其思想根源、认识论根源及方法论内涵等。
【期刊名称】《内蒙古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年(卷),期】2012(021)002【总页数】4页(P60-63)【关键词】任意性;社会性;语言;言语【作者】苏芳【作者单位】内蒙古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8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H315.9语言符号是任意的还是有理据的,是语言学家及学者们一直试图回答的问题,也是西方语言学思想史中长期争论却尚未达到共识的问题。
任意性概念是索绪尔语言学理论中的一个最核心的内容。
正如索绪尔在其《普通语言学教程》所述,他的全部语言理论都是建立在语言符号任意性基础之上的。
然而,任意性概念好像一个古老的美丽传说,人人都喜欢讲述它的故事,但真正懂得其中奥妙的人并不多。
人们从不同的角度和目的出发,对索绪尔的语言符号任意性进行解释,得出了不同的结论,这也是导致任意性成为有争议的问题的原因所在。
在我国,由于近年来对象似性研究的深入,任意性常常作为象似性的对立面存在。
索绪尔是如何解释任意性的?后人该如何正确理解索绪尔的语言符号的任意性?语言符号的任意性与社会性之间有何联系?本文将对以上问题进行分析。
一、语言符号的任意性费尔迪南·德·索绪尔被誉为现代语言学之父,他留下的最珍贵的思想遗产是他的《普通语言学教程》。
该著作于1916年问世,是由索绪尔的同事和学生根据他在日内瓦大学1907至1911年间三次开设普通语言学课程的课堂笔记和手稿,经过加工整理、编辑出版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么自然的联系, 我们还可以一直向上追溯。 例如, 他认为berger (1993) “互构语言学纲要” 在 中也指出:语言的结构最初与存 “
说 文 解 字
谈索绪尔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原则
◎王雨欣
(中国地质大学 (武汉) 研究生院外国语学院 湖北・武汉 430074)
摘 要 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学说是索绪尔创建结构主义的理论支柱, 是全面理解索绪尔思想理论体系的关键。本文全面 考察了索绪尔对于语言符号任意性的有关论述及其有关讨论, 以及我们现在所了解的语言现象, 讨论了语言符号是否具 有任意性这一重要理论问题。在讨论语言符号的任意性问题时, 还存在着一些概念上的混淆, 有待进一步深入地研究。 关键词 索绪尔 语言符号 任意性
动词及物性系统是再现人类外部经验过程的模式。辜正坤 在同构, 或者可以说, 语言的结构最初模拟了存在的结构” 。 (二) 象形文字 象形文字正好是和象声词相对, 前者诉诸视觉符号, 后者 诉诸听觉符号来建立能指和所指的关系。 而这种关系的可论 证性正是对语言符号任意性的挑战。 汉字是世界公认的象形 文字, 只是由于多少年来的演变, 在许多情况下, 我们很难看 出其象形特征, 但这并不能否认其象形文字的起源。 另外, 汉 语的其他重要造字方法, 如形声和指示, 大多都是建立在与外 部世界有自然联系的理据上的。 (三) 新词的理据性 从我们对所知的语言现象的观察和分析看, 语言中的词 汇是有理据的。首先, 从命名说起。 在中国, 起名字多是有根 据的。 例如, 有个叫李川的人, 他说, 由于他已经有两个哥哥, 于是, 父亲说, 他排行第三,“三” 把 竖起来, “李川” 可 就叫 吧。 见, 起名字时是有所根据的, 只是他人不容易看出。 再看语言 中新增加的词汇。 如现在流行的 “硅谷” 一词。 美国的科学家 们将高科技转化为产品, 使斯坦福大学 (Stanford University) 的周边地带成为高科技中心, 为美国创造了极大的经济效益。 其主要科技产品是使用了一种硅片 (silicon) 。另外, 斯坦福 大学的周边地带是山谷, 于是得名 “硅谷” (Silicon Valley) 中 。 国目前力争将地处北京中关村地带的北京大学、 清华大学和 中国科学院周边地带也建成高科技中心, 于是将这一带称为 中关村 “硅谷” 地带。 逐渐地,硅谷” “ 成为高科技的代名词, 有 些公司便以 “硅谷” 命名, 如北京中关村地带的 “硅谷电脑城。 ” 另外, 音译词也是很多的,“克力架” 如 (由英语 cracker 音译而 来) 、 “奔驰” Bentz 音译而来) 只是受到了汉语意义系统 (由 , 的影响。但这并不能说 “奔驰” 的起名是无理据的。 对于新词 的理据性, 恐怕没有多少人会提出疑义。 五、 结论 以上通过对索绪尔有关任意性的论述及其对其理论的评 论和质疑, 我们不难发现, 到目前为止, 还没有支持索绪尔提 出的语言符号任意性原则的强有力的论据。相反, 一些事实 倒是可以说明语言符号是有理据的, 即非任意的。 当然, 这是 一个重大的课题, 需要更进一步的深入研究。
一、 引言 语言符号的任意性 (arbitrariness) 是Saussure 语言哲学思 想的核心内容之一。根据 Saussure 的观点, 符号的任意性原 (Saussure,1980: 103) 。但自索绪尔 1961 年在其 《普通语言 学程》 中提出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原则以来, 语言学界对此一直 争论不休究其原因, 一方面, 由于索绪尔对任意性的论述过于 模糊, 没有给任意性以明确的定义, 同时也由于有些学者在讨 论时并没有把自己的讨论界定在索绪尔所给定的范围之内。 对任意性原则的论证不够完备, 使得后来者必然对其理论提 出质疑。 二、 问题的界定 任意性, 索绪尔是怎样论述的呢?索绪尔在提出语言符号的 任意性后指出:不应该将这个术语 “ (任意性) 理解为, 说话者 体中被接受,个体没有任何权力改变这一符号) 。我的意思 是, 它是无理据的, 即任意的, 因为它实际上与其所指没有任 何自然的联系” (1949/1980: 114) 。在这里, 索绪尔已经清楚 地说明, 语言符号的所指与能指之间没有任何自然的联系, 因 此是无理据的, 即任意的。 但是, 语言中一旦确立了能指与所 指的关系, 操该语言的人就毫无选择, 只得将它们这样联系起 来。 换句话说, 语言符号是 “先任意” 后非任意” 萨丕尔 “ , 的。 先提到语言的任意性, 又说语言是 “非直觉的功能” 是 ;“约定 俗成的系统” 反映的是语言符号 等, “先任意” “后非任意” 和 两 个方面。因此可以说, conventional,self-conscious,institutional 等词和 arbitrary 一词反映了语言符号的两个方面。它 们之间不存在矛盾。关于语言符号的 “后非任意” 一面, 恐怕 没有人不承认。 巴尔特 (1985/1999: 41-2) 和雅柯布森 (Jakobson) (Holdcroft,1991:53)都不约而同地引用本维尼斯特 (Benveniste) 的观点来支持上述命题。 他们认为, 作为心理再 现的概念所指和语言符号的能指是一种必然的关系, 它们的
参考文献: [1] Halliday, A. K.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 LonM. don: Edward Arnold, 1994. 畴与概念范畴一致--名词指物质, 动词指行为/动作, 形容词指 [2] Holdcroft, David. Saussure: Signs, Systems, Arbitrariness. and 1991. 方式等; 句子结构与思维结构一致。 换句话说, 语法范畴和句 CUP, [3]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高名凯译.北京: 商务印书馆, 2001. 子结构是与逻辑范畴和思维结构一致的 (Robins, 1967) 。莱 [4] 王寅. 论语言符号象似性---对索绪尔任意说的挑战与补充. 北 可夫 (Lakoff) 也指出: 概念是隐喻的, 活动是隐喻的, 因此, 语 京: 新华出版社, 1999. [5]许国璋.语言符号的任意性问题-语言哲学的探索.论语言和语 言也是隐喻的 (1980: 。这就是说, 5) 语言范畴反映的是人的 言学.北京: 商务印书馆, 2001. 认知结构和人类所从事的活动, 即语言范畴是有理据的。这 [6]李葆嘉.论索绪尔语言符号任意性原则的失误与复归.语言文字 正如 Halliday 1994: ( 106-107) 在他的系统功能语法中指出的: 应用, (3) 1994, .
‘牛’ 这个所指的能指在国界的一边是 b-o-f 而另一边是 o-k完全可以自己选择 (下面我们将看到, 一旦符号已经在语言群 “
2008 年第
7期
安徽文学
303
说 文 解 字
况就未必如此了。 而且即使在拉丁语中看不到他们之间有什 “牧童” 在现代法语中是任意的。其实, 语言是处于不断的演 变之中的。如果我们看一看法语的发展演变历程, 我们会看 到 berbicarius→berbicarium→bergier→berger 这样一个演变 过程, berbicarius 牧羊人” berbix 而 “ 与 “绵羊” 是有关的。至 此, 我们还能说 berger “牧童” 的能指与所指没有任何联系吗? 索绪尔所谓的能旨与所指的结合是任意的, 只能说是在目前 的共时态下有些语言符号无法证实其所指与能指之间是否存 在着自然联系。而随着人们对语言研究的不断深入, 现在无 法证实的东西, 在将来极有可能得到证实。 这里, 索绪尔重共 时轻历时的观点给他带来了麻烦。只从共时的角度考虑问 题, 忽视词语的历时演变, 显然使他对任意性的论述无法令人 信服。既然 “在任何时代, 哪怕追溯到最古的时代, 语言看来 都是前一时代的遗产。那么, ” 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去追溯这遗 产的来源呢?我们有什么理由只考虑现在的共时态而不考虑 历时的演变呢? 索绪尔的这一 “绝对任意性” 原则, 遭到了其他学者的反 对。对此, 许国璋评论说:用不同的语言里的词来说明任意 “ 性, 其实这是不必要的。语言学家的责任是在说明能指与所 指之间有没有自然的联系。这个联系存在与否, 凭一种语言 即可以说明,不需要比较几种语言” 。雅柯布森对索绪尔的 “绝对任意性” 原则的批评更是尖刻:这个理论与索绪尔语言 “ 学最有价值和最具有创新思想的理论存在着明显的矛盾。 这 个理论使我们相信, 不同的语言用不同的能指来指示同一不 变的所指。 ” 四、 对语言符号任意性的其他挑战 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到, 索绪尔在试图阐释语言符号的 任意性的同时, 已经认识到了其非任意性的一面。而正是那 些他轻视的语言现象成为威胁他所提出的语言符号任意性的 原则的重要因素。此外, 挑战还来自其他方面。 (一) 范畴和句法的理据性以及其他学派的挑战 索绪尔所谓的理据性, 简单地说就是在选择这一语言符 号时 “是否有根据” 。如, 在讨论声词和感叹词是否具有任意 性时, 所谓的理据性指的是语言符号与其所指之间有无内在 的自然联系。而当他在论述复合符号的可证性时, 理据性指 的又是语言的内部规则 (参阅 1949/1980: 。理据性的范 181) 围如此扩展后, 恐怕威胁语言符号的任意性的论断就很多了。 法国保尔・罗瓦雅尔 (Port Royal) 理性主义学派认为语言范
结合是集体操练的结果, 丝毫不具有任意性。这种必然关系 在韩礼德的系统功能思想中体现为 “自然语法” 的观点, 即词 汇语法作为表意系统和意义本身有一种自然的非任意性关系 森引用本维尼斯特所支持的观点和索绪尔所论述的语言符号 的 “后非任意” 性是一致的。 可以得出结论: 语言符号是 “后非 任意” 的。 三、 索绪尔对语言符号任意性的论述及其有关讨论 索绪尔的 “绝对任意性” 原则及对此的评论索绪尔关于语 个原则” 即语言符号的 , “绝对任意性” 原则: 能指和所指的联 系是任意的, 或者, 因为我们所说的符号是能指和所指相联结 所产生的整体,我们可以更简单地说:语言符号是任意的 后, 我们不能不对其正确性提出质疑。 索绪尔认为 “语言之间 的差别和不同语言的存在” 可以证明他的任意说。他举例说 s。 以此来证明能指与所指结合的任意性。我们认为同一所 ” 指在不同语言中有不同的能指只能说明不同语言中的人们是 从不同角度考虑问题的。 正如赫尔德在其名著 《语言的起源》 中所说: 一个人看见一只羊---白色的, 多毛的, 驯良的, 可他印 象最深的是羊 “咩咩” 的叫声。 那么他会从这个角度给 “羊” 这 个所指确定一个能指。 而客观事物一般会有不同的多方面的 特征。 因此我们不能排除其他人从其它角度,“白色的” 如 “多 毛的” 等角度, 来确定 “羊” 的能指, 从而得到不同的语言符号。 索绪尔认为在同一语言系统中的讨论也可以证明他的任 意说。他指出‘姊妹’ “ 的观念在法语里同用来做它的能指的 s-o-r 这串声音没有任何内在的关系; 它也可以用任何别的声音来表示。以此来证明能指和所 ” 指结合的任意性。对此, 我们认为索绪尔只看到了语言的共 时态, 而没有考虑到语言的历时演变。我们知道法语曾经是 拉丁语的一种方言, 在现代法语中我们看不到 “姊妹” 的概念 和 s-o-r 这串声音有什么联系, 但如果我们追溯到拉丁语, 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