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手足口病诊治huangyanqing

合集下载

小儿手足口病中医证候特征及演变规律的研究

小儿手足口病中医证候特征及演变规律的研究

小儿手足口病中医证候特征及演变规律的研究胡燕;王孟清【期刊名称】《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年(卷),期】2011(3)1【摘要】目的分析小儿手足口病的中医证候学特点,总结中医证候演变规律.方法在两个临床中心同时进行调查,采集手足口病的中医证候类型、四诊信息及相关因素,填写临床观察表,建立数据库;将纳入病例根据证候表现分为风热犯肺证、邪犯肺脾证、湿热毒盛证、气阴两虚证、邪陷心肝证、水凌心肺证和阴阳两竭证;跟踪观察患儿在入院当天(基线点)、用药后第3、5、7、10天的临床表现,确定各观察点中医证型;应用证候演变概率法对小儿手足口病中医证候在不同观察点的演变规律进行系统分析.结果小儿手足口病患儿症状以手足疱疹、口痛拒食及发热多见,与其他症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风热证出现率多于其他证候,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初期以风热犯肺证、邪犯肺脾证为主;中期是由实证向虚证转移的关键时期;后期虽多见实证,但其持续存在概率均有所降低,并逐渐向气阴两虚证和正常转变.结论小儿手足口病证型分布以风热犯肺证最多,其次为邪犯肺脾证;其中医证候在不同观察点有着不同的演变规律.【总页数】4页(P29-32)【作者】胡燕;王孟清【作者单位】410007,长沙,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科;410007,长沙,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12.5【相关文献】1.310例小儿手足口病中医证候特征及证候演变规律的研究 [J], 王有鹏;刘璐佳;田春馨;陶翠玲;景伟超;施国善;刘志伟;谭杰军;曲婉莹2.北京地区中医医院急性心肌梗死住院病人中医证候特征研究 [J], 王玲;刘红旭;邹志东3.糖尿病湿热证候特征及演变规律的探讨——1 000例临床资料分析 [J], 李赛美;李易崇;李伟华;王志高4.糖尿病心脏病证候特征及演变规律探讨 [J], 李赛美;李易崇;李伟华;王志高5.冠心病(稳定性心绞痛)中医证候要素证候特征证候病机演变规律临床专家问卷的研制 [J], 林巾孝;张明雪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手足口病诊疗指南(2018版)

手足口病诊疗指南(2018版)

手足口病诊疗指南(2018年版)手足口病(Hand foot and mouth disease,HFMD)是由肠道病毒(Enterovirus,EV)感染引起的一种儿童常见传染病,5岁以下儿童多发。

手足口病是全球性疾病,我国各地全年均有发生,发病率为37.01/10万~205.06/10万,近年报告病死率在6.46/10万~51.00/10万之间。

为进一步规范和加强手足口病的临床管理,降低重症手足口病病死率,有效推进手足口病诊疗工作,根据手足口病诊疗新进展制定本指南。

《手足口病诊疗指南(2010版)》和《肠道病毒71型(EV71)感染重症病例临床救治专家共识》同时废止。

一、病原学肠道病毒属于小RNA病毒科肠道病毒属。

手足口病由肠道病毒引起,主要致病血清型包括柯萨奇病毒(Coxsackievirus,CV)A组4~7、9、10、16型和B组1~3、5型,埃可病毒(Echovirus)的部分血清型和肠道病毒71型(Enterovirus A71,EV-A71)等,其中以CV-A16和EV-A71最为常见,重症及死亡病例多由EV-A71所致。

近年部分地区CV-A6、CV-A10有增多趋势。

肠道病毒各型之间无交叉免疫力。

二、流行病学(一)传染源患儿和隐性感染者为主要传染源,手足口病隐性感染率高。

肠道病毒适合在湿、热的环境下生存,可通过感染者的粪便、咽喉分泌物、唾液和疱疹液等广泛传播。

(二)传播途径密切接触是手足口病重要的传播方式,通过接触被病毒污染的手、毛巾、手绢、牙杯、玩具、食具、奶具以及床上用品、内衣等引起感染;还可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饮用或食入被病毒污染的水和食物亦可感染。

(三)易感人群婴幼儿和儿童普遍易感,以5岁以下儿童为主。

三、发病机制及病理改变(一)发病机制肠道病毒感染人体后,主要与咽部和肠道上皮细胞表面相应的病毒受体结合,其中EV-A71和CV-A16的主要病毒受体为人类清道夫受体B2 (Human scavenger receptor class B2,SCARB2)和P选择素糖蛋白配体-1(P-selectin glycoprotein ligand-1,PSGL-1)等。

重症手足口病的诊断与治疗2(谷强)

重症手足口病的诊断与治疗2(谷强)

重症病例肺水肿的危险因子
• 高血糖 • 白细胞升高 • 急性迟缓性瘫痪 三者共同构成神经源 性肺水肿高危因素
重症病例常见临床表现
1)年龄<3岁儿童 2)持续高热 3)外周血白细胞计数明显增高。 4)精神差、四肢肌阵挛、肌无力、反复呕吐、 抽搐 5)呼吸、心率明显增快 6)出冷汗、末梢循环不良 7)高血糖 8)cTnI增高 9)高血压或低血压。
治疗措施—呼吸系统受累
1、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吸引(及时气管插 管)气道分泌物;
吸氧:鼻导管、面罩;
2、确保2条静脉通道通畅,密切监测呼吸、心
率血压、血氧饱和度等生命体征。
气管插管和呼吸支持
• 有呼吸衰竭,特别是
肺水肿者早插管 • 气管导管、复苏囊等 配件有多种型号
治疗措施—呼吸系统受累
• 呼吸机参数根据血气、
普通病例: 需要与其他儿童发疹性疾病鉴别
1、疱疹性荨麻疹 2、水痘 3、不典型麻疹 4、幼儿急疹 5、风疹
重症病例:
1、与其它中枢神经系统感染鉴别 其它病毒所致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表现可与重症 手足口病相似,皮疹不典型者 ,应该尽快留取标本 进行肠道病毒。 以迟缓性麻痹为主要症状者应该与脊髓灰质炎鉴。 2、与重症肺炎鉴别 重症手足口病可发生神经源性肺水肿 3、 与循环障碍为主要表现者,应与暴发性心肌炎、感 染性 休克等鉴别.
注意气道分泌物,尽量早期停用激素,严密观察病情变化,
密切监护。
治疗---呼吸、循环衰竭
• 住PICU • 保持呼吸道通畅,吸氧 • 监测呼吸、心率、血压、 CVP和血氧饱和度 • 头肩抬高15-30度;插胃 管、导尿 • 开放两条静脉通道 • 保护重要脏器 • 限制液量 • 抑制胃酸分泌 西米替丁 • 监测血糖变化 胰岛素 • 继发细菌性肺炎 抗生素

重症手足口病住院患儿重点监护的效果比较

重症手足口病住院患儿重点监护的效果比较

重症手足口病住院患儿重点监护的效果比较作者简介:黄雅娟(1976—),女,主管护师。

重症手足口病住院患儿重点监护的效果比较黄雅娟(1.浙江省绍兴市人民医院小儿内科, 浙江绍兴312000;2.浙江大学绍兴医院, 浙江绍兴312000)手足口病(HFMD)是由多种肠道病毒感染引发的疾病,具有一定传染性,常见于5岁以下儿童,绝大部分通过抗病毒、对症处理预后效果较好\[1\]。

但一些重症患儿可出现脑炎、心肌损害、肺水肿等并发症,严重者可造成死亡\[2\]。

我们应用重点监护的方法,在患儿接受常规治疗同时,保证其从生理、心理以及社会等方面得到重点看护,缩短重症病程,从而降低患儿不适、不愉快程度,最大程度减少并发症发生。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11年10月—2012年10月在我院就诊的204例重症HFMD患儿,其中男110例,女94例;年龄9个月~4岁;口或臀部典型皮疹175例,不典型皮疹29例;所有患儿均发热,体温波动在37.6~39.0℃,实验室检查结果显示,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都明显增高,血糖升高;临床表现为烦躁不安,呕吐、易惊,频繁惊跳,肢体抖动等。

将患儿按就诊顺序的单双号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02例,两组性别、年龄、病情等基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两组施以基本相同的治疗方法,如除抗病毒治1.2.1消毒隔离重症患儿应单独隔离治疗,就诊区域增加清洁消毒次数,用具以含氯消毒毛巾擦拭,医护人员在诊疗每位患儿时严格执行消毒隔离措施,防止交叉感染。

1.2.2控制体温体温持续在39℃以上者或伴有惊厥史者可物理降温,如温水浴、酒精浴,并遵医嘱给予退热药,鼓励多喝水。

由于患儿的语言交流存在困难,因此要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如发现惊厥、嗜睡、呕吐或呼吸困难要及时通知医师采取措施。

1.2.3颅内高压处理颅内压升高头部疼痛导致患儿情绪变化大,在使用药物降压的同时,可以协助患儿采取仰卧位,摇高床头20~30°,促进静脉血液回流,降低颅内压。

重症手足口病的诊断和治疗

重症手足口病的诊断和治疗
过等

查体时注意皮疹、生命体征、神经系统及心
肺体征
重症病例早期识别
年龄:3岁以下 症状: 持续高热不退 精神差、嗜睡、头痛、呕吐 易惊、肢体抖动、肌阵挛 无力或急性弛缓性麻痹 少数重症病例皮疹不典型,应仔细检查
重症病例早期识别

体征

呼吸浅促、心率增快
肢体抖动,眼球震颤、共济失调 末梢循环不良
重症手足口病治疗原则
早发现、早治疗最为关键
对症处理,(降温、降血压)无特效抗病毒药,
可给利巴韦林和中药制剂。 保持内环境稳定,营养支持。 降低颅内压。 呼吸支持。
循环支持。
酌情应用激素 酌情应用丙球
神经系统受累治疗

控制颅内高压

限制入量 甘露醇降颅压

每次0.5~1.0g/kg


心率增快或减慢,脉搏浅速或减弱甚至消失
血压升高或下降

• 呼吸系统表现
– 呼吸浅促、呼吸困难或节律改变
– 口唇紫绀,咳嗽,咳白色、粉红色或血 性泡沫样痰液
– 肺部可闻及湿啰音或痰鸣音
重症病例的早期识别是关键
发病机制——神经源性肺水肿
EV71 肺出血 血性泡沫痰
口腔疱疹 皮疹发热 精神差 嗜睡 易惊

监测血糖变化,高血糖时可应用胰岛素
剂量:负荷量 0.1u/kg,维持量 0.05 ~ 0.1u/kg.h

注意防止低血糖——比高血糖更危险

抑制胃酸分泌

西咪替丁 奥美拉唑

继发感染时给予抗生素治疗。
预后

重型病例预后尚好 危重型病例预后差 可留长期后遗症

吞咽功能紊乱 颅神经瘫痪 肺换气不足 肢体无力和萎缩

手足口病2010年指南

手足口病2010年指南

(2)危重型:出现下列情况之一者 )危重型: 频繁抽搐、昏迷、脑疝。 ①频繁抽搐、昏迷、脑疝。 呼吸困难、紫绀、血性泡沫痰、肺部罗音等。 ②呼吸困难、紫绀、血性泡沫痰、肺部罗音等。 休克等循环功能不全表现。 ③休克等循环功能不全表现。
五、鉴别诊断
(一)其他儿童发疹性疾病。 其他儿童发疹性疾病。 手足口病普通病例需要与丘疹性荨麻疹、水痘、 手足口病普通病例需要与丘疹性荨麻疹、水痘、 不典型麻疹、幼儿急疹、带状疱疹以及风疹等 不典型麻疹、幼儿急疹、 鉴别。可根据流行病学特点、皮疹形态、部位、 鉴别。可根据流行病学特点、皮疹形态、部位、 出疹时间、 出疹时间、有无淋巴结肿大以及伴随症状等进 行鉴别,以皮疹形态及部位最为重要。 行鉴别,以皮疹形态及部位最为重要。最终可 依据病原学和血清学检测进行鉴别。 依据病原学和血清学检测进行鉴别。
(五)病原学检查。 病原学检查。 CoxA16 、EV71等肠道病毒特异性核酸阳性或 等肠道病毒特异性核酸阳性或 分离到肠道病毒。咽、气道分泌物、疱疹液、 分离到肠道病毒。 气道分泌物、疱疹液、 粪便阳性率较高。 粪便阳性率较高。 血清学检查。 (六)血清学检查。 急性期与恢复期血清CoxA16、EV71等肠道病 急性期与恢复期血清 、 等肠道病 毒中和抗体有4倍以上的升高 倍以上的升高。 毒中和抗体有 倍以上的升高。
(三)脑电图。 脑电图。 可表现为弥漫性慢波,少数可出现棘( 可表现为弥漫性慢波,少数可出现棘(尖)慢 波。 心电图。 (四)心电图。 无特异性改变。 无特异性改变。少数病例可见窦性心动过速或 过缓, 间期延长, 改变。 过缓,Q-T间期延长,ST-T改变。 间期延长 改变
四、诊断标准
(一)临床诊断病例。 临床诊断病例。 1.在流行季节发病,常见于学龄前儿童,婴幼儿 在流行季节发病, 在流行季节发病 常见于学龄前儿童, 多见。 多见。 2.发热伴手、足、口、臀部皮疹,部分病例可无 发热伴手、 臀部皮疹, 发热伴手 发热。 发热。 极少数重症病例皮疹不典型,临床诊断困难, 极少数重症病例皮疹不典型,临床诊断困难, 需结合病原学或血清学检查做出诊断。 需结合病原学或血清学检查做出诊断。 无皮疹病例,临床不宜诊断为手足口病。 无皮疹病例,临床不宜诊断为手足口病。

重症手足口病早期临床特点及救治

重症手足口病早期临床特点及救治

重症手足口病早期临床特点及救治发表时间:2012-11-22T13:01:44.123Z 来源:《医药前沿》2012年第23期供稿作者:乃远福1 李永新2[导读] 探讨小儿重症手足口病的早期临床特点、救治体会及患儿转归,为重症手足口病的早期诊断和治愈率的提高提供临床依据。

乃远福1 李永新2(1百色市人民医院急诊科广西百色 533000)(2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急诊科广西百色 533000)【摘要】目的探讨小儿重症手足口病的早期临床特点、救治体会及患儿转归,为重症手足口病的早期诊断和治愈率的提高提供临床依据。

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收治的86例重症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资料,对患儿的早期临床表现及救治方法进行统计和分析,同时与普通手足口病的患儿资料进行比较。

结果重症手足口病好发于5~7月之间(占79.1%)。

发病早期主要临床表现为高血压(46.5%),高血糖(51.6%)以及肢体抖动和无力(58.8%)。

持续高热伴精神萎靡(79.1%),呕吐及惊厥(75.6%),精神烦躁及头痛(70.9%)和出现颈项抵抗征(72.1%)是神经系统受损的早期表现。

90.7%的患儿神经系统受损症状出现于病程前4天。

较普通手足口病,重症手足口病患儿的典型症状出现早且频率高,二者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

同时,重症手足口病患儿的住院时间较普通患儿明显延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

重症手足口病的主要治疗方法为静脉输注人免疫球蛋白、甲基泼尼松龙及甘露醇。

出现肺水肿前兆时积极进行机械通气。

结论持续高热伴精神萎靡及头痛,呕吐或精神烦躁,肢体抖动和无力,颈抵抗征等神经系统症状是重症手足口病的早期临床表现。

早期识别重症患儿的危象表现,及时进行降低颅内压,静脉输注人免疫球蛋白和激素治疗是提高抢救成功率和降低患儿死亡率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重症手足口病儿童早期诊断治疗【中图分类号】R72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2)23-0089-02手足口病(hand-foot-mouth, HFMD)是由柯萨奇病毒A16(CV,A16)和肠道病毒71(EV71)引起的儿童急性传染病,主要表现为发热和手足口部位的丘疹、斑丘疹[1]。

重症手足口病合并神经源性肺水肿的诊治进展

重症手足口病合并神经源性肺水肿的诊治进展

m a ( N P E ) , t h e N P E i s a l s o t h e i m p o r t a n t c a u s e o f d e a t h i n c h i l d r e n . T h e p r o g n o s i s o f t h e p a t i e n t s w i t h s e v e r e H F M D
中 国 当 代 医 药2 0 1 4 年1 月 第 2 1 卷 第 3 期
・ 综
述 ・
重症手足 口病合并神经源性肺水肿 的诊治进展
韦开 才
广 西 壮族 自治 区宾 阳县妇 幼保 健 院儿科 . 广西 宾 阳
5 3 0 4 0 0
【 摘要】 手足 口病 ( H F MD ) 是近年来婴幼儿常见 的急性流行性传染病 , 重症患儿可引发神经系统受 累, 并发神经
【 中图分类号】 R 7 文章编号】 1 6 7 4 — 4 7 2 1 ( 2 0 1 4 ) 0 1 ( c ) 一 0 1 8 3 — 0 3
Di a g n o s i s a n d t r e a t me n t p r o g r e s s o f s e v e r e h a n d- f o o t - mo u t h d i s e a s e c o mb i n e d wi t h n e u r o g e n i c p u l mo n a r y e d e ma
c o m b i n e d w i t h N P E a r e c l o s e l y r e l a t e d t o t r e a t me n t me a s u r e s , d e g r e e o f b r a i n i n j u r y a n d o t h e r c o m p l i c a t i o n s , t h e r e f o r e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11/4
9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严密监测心肺系统症状与征候
出现下列情形,告病危,宜在PICU监护治疗: 1)神经系统症状:除肌跃型抽搐外,还可能
出现意识障碍(木僵、谵妄、呆滞、昏睡、 昏迷)、持续昏睡、持续呕吐、抽搐、肢 体麻痹、非自主性眼球动作(眼球往上看、 眼球固定偏向一侧、眼球乱转、眼球震颤、 斗鸡眼)、神经失调、脑神经功能异常等。
2020/11/4
7
认识交感神经系统症状
• EV71感染后,脑干受犯引起进一步休克之 前常见交感神经兴奋症状,包括: 脸色苍白;血压上升;体温正常时心动过 速;全身冒冷汗;神情紧张;肢体颤抖; 高血糖等。
2020/11/4
8
细致观察神经系统受累的症状与征候
• 清醒时有无故惊吓、烦躁不安;头痛、 呕吐;颈部僵硬与疼痛、复视;睡眠 状态改变(嗜睡、睡眠中断、无法入 睡);意识状态异常(说话不清、视 听幻觉、胡乱说话);肢体运动异常 (肌张力减低或增强、步态不稳、肢 体麻痹、运动失调、变换体位会有惊 惶失措状抽搐)。
2020/11/4
20
治疗措施
插管建议指征
出现呼吸急促或血氧下降 气道分泌物 胸片示肺渗出(即使单侧) GCS<8分 休克复苏无效
2020/11/4
10
严密监测心肺系统症状与征候
2)心肺系统症状 常见症状包括 呼吸急促;心跳过 速或过慢;轻微运动导致呼吸急促; 脸色苍白;皮肤发绀;手脚冰凉; 血压上升或下降;脉搏微弱等。
2020/11/4
11
重症病例的监护内容
动态监测,特别注意血压、血糖、血象的变化。
1.生命体征:T,P、R测量(每次至少1分钟),BP测 量,根据病情变化2~8小时1次。
岁 2020/11/4
14
重症病例治疗
早捡出重症病例、早治疗阻断各期进展 是治疗最为关键的内容!!
2020/11/4
15
治疗措施
• 心肺复苏 • 五大关键治疗措施
-降颅压、止惊 – 大剂量丙种球蛋白 – 激素 – 呼吸支持 – 心血管保护
2020/11/4
16
治疗措施
限制入量,维持液量60~80ml/kg.d,
手足口病
• 潜伏期3 ~5天; • 肠道病毒(以柯萨奇A组16型和肠道病毒71型
多见)引起的常见传染病,多发生于学龄前儿 童; • 主要表现为发热和手、足、臀等部位的皮疹, 口腔溃疡; • 无合并症的患儿预后良好,一般5~7天自愈。
2020/11/4
1
2020/11/4
2
合并症
• 重症病例常合并脑干脑炎、脑脊髓炎、 脑膜炎、循环衰竭、神经源性肺水肿等 重要器官的功能损害;
2020/11/4
5
重视早期危重病例的三大重症前兆
• 持续昏睡; • 持续呕吐; • 抽动(全身肢体突发式颤抖而有点类似受
到惊吓的动作,于睡觉时发作特别频繁, 这种动作正常儿童时偶尔可见,但若每小 时发作数次则为异常)。
2020/11/4
6
早期危重病例的前驱表现
• 在发疹2~4天后出现嗜睡、意识不清、活动力降低、全身无力或肢体 无力应及早就医。
2.神经系统:意识状态,瞳孔大小、对光反应、脑 神经、小脑征候检查,检查脑CT或MRI。
3.感染标志物:血常规,CRP,PCT,ESR。
4.血生化:电解质,血糖,肝肾功能,心肌酶。
5.相关检查:动脉血气分析,胸片,心电图,心脏 彩超,脑脊液检查,脑电图。
6.留标本:做病毒学检查。
2020/11/4
12
• EV71感染较CoxA16更易发生中枢神经 系统症状,以2岁以内患儿多见。
2020/11/4
3
死亡原因
1)神经源性肺水肿 2)循环功能衰竭 3)脑干脑炎、脑水肿、脑疝
2020/11/4
4
早期重症表现
年龄小于3岁、持续高热不退具有以下特征之一 的患者都有可能在短期内发展为危重病例。
1)末梢循环不良; 2)呼吸、心率明显增快; 3)精神差、呕吐、抽搐、肢体抖动或无力; 4)外周血白细胞计数明显增高; 5)高血糖 ; 6)高血压或低血压。
严重高血压
年龄
收缩压 舒张压 年龄 (mm (mmH
Hg) g)
收缩压 舒张压 (mm (mm
Hg) Hg)
新生儿 106 <7天
8~20天 110
<2岁 118 82
3~5岁 2020/11/4 118
84
6~9岁 130
10~12 134 岁 13~15 144 岁 16~18 150 岁
86 90 92 96 13
初期可酌情扩容:可采用3%NaCl(3ml/kg)、0.9%NS (10ml/kg),白蛋白等
20%甘露醇
2.5~5ml/kg.次
病重病例q4~8h,病危病例 q2~4h
速尿
1~2mg/kg.次
必要时可考虑高通气降低血CO2或亚低温
2020/11/4
17
治疗措施
抗惊厥 鲁米钠:首剂10~15kg/kg,维持4~6mg/kg.d,分二次 10%水合氯醛:0.5~1ml/kg.次 安定:0.1~0.3mg/kg.次 咪唑安定: 首剂0.1~0.2mg/kg,维持0.03~0.3mg/kg.h 氯硝安定:0.05~0.1mg/kg.次
各年龄层的正常血压范围
年龄 收缩压 舒张压 年龄 收缩压 舒张压
(mmHg) (mmH
(mmHg) (mm
g)
Hg)
新生 儿
婴儿 (<6 月)
60~90 87~105
20~60 55~66
2~7 97~112 57~71 岁
7~15 112~128 66~80 岁
6月~2 95~105 53~66
注意气道分泌物和尽量早期停用
2020/11/4
18
治疗措施
大剂量丙球 第一天 1g/kg.d,静滴12小时, 总量:2g/kg,分2~3天给与 。
2020/11/4
19
治疗措施
激素治疗(酌情使用) 甲基强的松龙:1~2mg/(kg·d)或 地塞米松:0.2~0.5mg/(kg·d);
病危病例(III期)或进展快速,冲击疗法 甲基强的松龙:10~30mg/kg.d或 地塞米松:0.5~1.0mg/(kg·d) 三天后减量使用
出现以下表现应当下病危通知: • 抽动(类似受到惊吓的突发式全身肌肉收缩动作); • 持续呕吐; • 持续发热(体温超过39度、发热时间超过3天); • 头痛;意识变化(烦躁不安、嗜睡);颈部僵硬;肢体麻痹; • 呼吸急促; • 心跳加快或心律不齐; • 高血糖(〉8.4mmol/l); • 血常规WBC计数增高(17500/mm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