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史展览解说词

校史展览解说词
校史展览解说词

校史展览解说词

今年是我校的百年华诞,也是中国国立农业高等教育开展的一百年纪念。作为曾经中国农业高等教育的策源地,今日中国农业高校的领头雁,农大百年沧桑,经历了晚清、北洋军阀、国民政府和新中国四个时期,校名和校址也屡经变迁,从我们面前的这张历史沿革表上,就可以清楚地看到。曲折的经历,坎坷的岁月,磨砺了农大坚韧顽强的精神,形成了农大情系民生的传统,也铸就了农大的世纪辉煌。

一、学基初奠京师大学堂——北京大学农学院(1905、12-1914、2)

中国农业大学的源头可以追溯至1905年,京师大学堂农科大学的筹建。也许是巧合,也正是那一年传统中国选拔人才的科举制被废除,现代教育真正正式登上了历史舞台。

农科大学择地建校

京师大学堂自1905年起建设分科大学。在这张珍贵的历史文献——学务大臣《奏请建设分科大学片》中,将瓦窑村地方已购土地留作建农科大学的字迹清晰可见。1908年,望海楼一带取代了瓦窑村成为学校新的落脚地,下面的两个历史文献(《奏请拨望海楼地方苇塘官地建设农科大学片》、《教育公报》)对改址的原因均有记载。

罗振玉,农大人不会忘记这个名字。他不仅是堪与梁启超、王国维比肩的中国近现代史上著名的文化名人,更是农科大学的创始人。1909年,罗振玉被任命为京师大学堂农科大学首任监督,他对将农科大学的创建极为重视,这份《复勘钓鱼台地亩情形报告》就是他当年亲力亲为的明证。报告意见被当局采纳以后,农科大学的校址就基本落实了,从望海楼到罗道庄,面积达1200亩,这给日后农科大学的建设和发展奠定了基础。从1908年算起到1958年迁校马连洼,农大在此办学达半个世纪之久。

农科大学校址的选择,严格遵循了四个原则,充分地体现了第一代高等农业教育者的良苦用心与严谨精神。

1912年11月,农科大学从马神庙京师大学堂旧址迁入北京阜成门外罗道庄(今北京玉渊潭公园)校址,石刻“农科大学”高悬于大门(第一张板的门头,回指对照1993年复制实物)。“农科大学”的大学的讲堂大楼(工字楼)和办事楼比赫赫有名的北大沙滩红楼还要早六年。尽管今日我们已无处凭吊,但在这些老照片中,我们依稀可以想像出它们当年的雄姿。

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5月,京师大学堂改称北京大学校,农科大学改称“北京大学校农科大学”。

1913年,农科大学的第一届毕业生走出校门,此时距1905年建校已经有8年之久,这也折射了中国现代农业高等教育创办的不易:大学堂1904年正式招收预备科第一班学生,1909年预科班毕业后,部分学生和一些同年毕业的师范第四类学生升入大学堂农科,成为农科大学的第一批学员。1913年,在经历时局动荡影响之后,农大的第一届毕业生在12月离校。

他们(指照片)就是中国现代农业科技的星星之火!

二、风雨前行国立北京农业专门学校(1914、2-1923、2)

1914年2月,北洋政府教育部以“教授高等农业学术,养成专门人才”为办学宗旨,将农科大学改组为独立的“国立北京农业专门学校”,成为与北京大学同属于教育部的当时北京国立八校之一。由于其时地方割据、军阀混战,学校在此后9年的发展历程,可以用“步履维艰、风雨飘摇”8个字来形容,但仍取得了可观的办学成就,师资力量不断加强,学科体系不断完善。

民国建立初期,中国教育模式“以美为师”取代“以日为师”的趋势十分明显,这张小小的学年历就是历史的见证。1921年,在校长吴宗栻(图片见第二板)主持下,改革学制:由3学年制改为4学年制;各学科采用单位制(相当于现在的学时制);设必修与选修课程。大家可以参看这个文献(教育部批准改革学制)。

1921年10月20日《晨报》上刊登的《添招女生广告》对我校而言有着不同寻常的意义,它标志着中国女性开始进入现代中国农业高等教育的视野中。可惜当年响应者寥寥,并没有招到学生,直到1926年才有第一名女生入学。从第一名女生于1930年毕业算起,解放前共有71名女生从农大毕业,而今天的农大,女生的比例已接近一半。

当年的校园农场“两岸苇花一溪水,新田千顷尽嘉禾”(1916年校友诗作),当年的农大人“愿学为农意岂奢,田间风味足桑麻”。

农专时期,学校教学改革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重视学生的实地调查研究,这些老照片生动的记录了当时的情景。从1916年起,每届毕业班(三年级)都利用假期到国内各地和日本、朝鲜考察实习。第一次考察团的带领者,即这位许璇教授(指照片中的许,再回指上一页照片)。他在农大四个不同时期任职累计长达20年,并四次出任院长、校长,为学校的建设与发展做出了卓越成就,为中国高等农业教育做出了杰出贡献。因此,他在中国近代高等农业教育史上享有崇高的声望,被当年教育界誉为“罕有人物”、“一代宗师”。许璇教授1934年积劳成疾而不幸去世后,北平大学为他举行校葬,为一位教授的逝世举行校葬,在北平大学尚史无前例。

这一时期,学校在极其困难的环境中挣扎图存,不断发展,九年时间里共有三百零五名学生从这里毕业。同时,在农专校园还成立了足球队、网球队,办起了杂志、丛刊,文化生活开展的红红火火。

五四运动中的农大

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这是中国革命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事件,它标志着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农专在“五四运动”中做出过重要贡献,是“五四运动”早期发起者之一,并始终站在运动前列(当年13院校,今天多已不存)。这是农大的光荣和骄傲,农大成为一所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学校,可以说即是从“五四运动”起。

农专的师生在5月4日和其他12所院校学生一起,齐集天安门举行大会,举行了反对帝国主义侵略和北洋政府投降卖国行径的示威游行,6月3日,学生运动遭到镇压,上千学生被捕,农专学生罗家楷等亦在其中,为了支援学生运动和营救被捕学生,农专学生发动捐款,并在北京第一舞台和北大、清华、高师三校举行募捐义演(义演、捐款启事和义演的剧

目单);1920年,农专学生会抗议日本政府就山东问题和中国政府“直接交涉”所印发传单;1920年5月,农专学生创办《醒农》半月刊,把目标朝向农民,《醒农》的发刊宗旨是:“促人民之觉悟”,“谋农业之改进,”它是“五四时期”有相当影响的刊物之一,发行国内外。

三、开拓奋进国立北京农业大学(1923、3-1928、11)

1923年3月,经过三年多时间的酝酿,北京农业专门学校改为国立北京农业大学。

章士钊在“改大”过程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当时他刚刚从欧美考察归来,即投身农专的建设中,并成为改大后的第一任校长。1922年12月,他到农专发表演说,阐述办学方针,声称愿作改造农专的“炮手”。1923年上任之后,章采取了一系列重大举措来推动农大的发展,他刊登在《晨报》上公开纳贤延聘国内外农业专家来校执教的《征聘农业专家特告》就是一例,这一举措在30年代开始显出成效。1925-1926,在他已任教育总长后仍兼任过一段时间国立北京农业大学的校长。章士钊不仅为农大发展规划蓝图,而且在他任校长期间,将每月工资捐赠农大购置参考书籍,至今图书馆仍有遗存。

这一时期,学校不仅学科体系完善,师资力量雄厚,这份经过当时的大总统黎元洪批准的《国立北京农业大学组织大纲》或可说明;学校当时拥有四个农事试验场,增添了大量试验器材和图书资料,学术活动异常活跃,农业化学学会、森林学会先后成立;而且一度经费充足,1923年学生人均经费为一千一百五十元,是当年北大学生人均经费的三倍还多。“不愧为吾国最著名之农业大学。”

这一时期农大革命组织的“萌芽”也值得我们关注。

“五四运动”以后,李大钊、邓中夏等在北京大学组织马克思学说研究会,组织“北京共产党小组”,积极探索救国救民之道。1921年初,在邓中夏的直接指导下,杨开智(杨开慧兄)、乐天宇、蒋文xiao(音同“孝”)三人组成了社会主义小组,这样的小组在当时北京高等学校中只此—家。半年后,根据邓中夏指示,在此基础上,建立农专第—个社会主义青年团支部,这也是北京高校最早建立的团支部之一。团支部的建立把农专的学生运动推向新的高潮。

1924年1月,根据中共北京地委的指示,农大青年团(此时已改称共青团)的全体团员转为共产党员,成立了农大历史上第—个中共支部,乐天宇为第一任支部书记。农大支部是北京高校中最早成立的中共支部之一。此后,革命运动在校内外迅猛发展,组织迅速扩大。党员人数由最初的十余人,到1926年发展到五十余人之多,最多时占在校学生总数的四分之一。农大支部还在京郊农民中发展党员,进行农民教育,开展农民运动。农大党支部是大革命时期北京地区一支有战斗力的革命队,—个坚强的战斗堡垒。

那个时期还有一些事值得我们铭记。“苟且偷生生同朽骨,为国而死死亦光荣。”这是1926年6月,写给三?一八惨案中死难的农大学生林孔唐烈士的挽联,在那场发生上世纪20年代中期的反帝运动中,农大学生用鲜血写就了不能忘却的纪念。这些文献和照片真实地记录了那段历史。

1928年5月,“济南惨案”发生后,北京各界掀起了反日运动。农大全体教职工和学生们立即行动起来,集会、游行、宣传、成立反日济案后援会,抗议日军的暴行。8月,为了唤起人们永不忘国耻,在校园里建起“毋忘国耻”纪念碑。“七七事变”后,北平沦陷,农大校园被日军占据为兵营,纪念碑被毁。这座“毋忘国耻”纪念碑的建立,足见当年农大师生爱国热忱。

四、发展壮大国立北平大学农学院(1928、11-1937、9)

1928年,国民政府进入北京,改北京为北平,实行大学区制,再提国立九校合并改组,几经抗议反复,北大、北师大各自独立,但农大却从此开始了她作为国立北平大学农学院的历史。这是解放前农大历史上继农专时期后第二段较长的稳定期,也是学校不断发展壮大的时期。

北平大学农学院校门两侧墙壁上有四个醒目大字:教民稼穑。全校师生也用实际行动为这四个字做了最生动的注脚,他们秉承了农专农大的优良传统,近一步加强了同农民群众的联系,在全国各地农村参加劳作,进行农事推广,设立农村建设试验区,开展面向农村、服务农民的教育活动。据记载,1935年,西郊农民赠农学院七尺大木匾一块,上书“福利农民”。此匾曾高悬生物大楼之上,后屡经战火动乱,不知所终。这一时期每年举办的“与农民同乐大会”,正是自农科大学建立起,一代又一代的农大人坚持走面向农村,为农业、农民服务的道路中的一种有效尝试,是不断思考与摸索得到的成果。

北平大学农学院任职较长的刘运筹院长,虽然政治上不够明智(阻碍学生运动的开展),但其办学业绩不容抹杀。他提出了心理建设、物质建设和社会建设三大建设计划,对学校的发展有着巨大的影响。提出并推行“农村建设实验区”,别具匠心倡议以每年11月11日为“中国农民节”,其“双十一”的含义,即为“士”与“土”两字的组合,意为知识、知识分子与土地、农民相结合。

这一时期,学校的学术科研活动渐成规模,各种学会组织多达九个,学术会议不断,农业刊物也有十余种,尤其是随《世界日报》出板发行的《农学周刊》具有广泛的社会影响。到20世纪30年代,经过学校二十余年的建设,教学设施逐年增加,原先“水涸已无鱼可钓,池塘只有鸟堪罗”的荒芜校园也是“红桃白李,争风河岸,绿柳青松点缀全境”,风光秀丽,景色怡人,时有“东方小瑞士”之称。

在学习之余,学校的体育运动也是开展的有声有色。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全国抗日救亡运动如火如荼地展开,北平大学农学院的学生和教职工也迅速地投入到了救国运动中。10月,农学院抗日救国会在校内外连续举行救国宣传,演出自编自演的新剧,观看演出人数达1500多人。11月时,在突破当局再三阻挠,赴南京请愿的北平各校2000多人大学生队伍中,就有农学院90余名学生的身影。同时,农学院师生还积极进行军事训练,准备投身救国战斗中。这为他们日后从事农业科研活动,为抗战中的颠沛流离、艰苦西迁进行了必要的体力上的准备。

在1935年“一二?九”学生运动中,平大农学院学生同样以巨大的爱国热情汇入抗日救亡的时代洪流之中。

五、共赴国难西安临时大学、西北联合大学农学院(1937、9-1938、7)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偌大的中国已容不下一张安静的书桌。

国民政府将北平大学等北京数所大学几经辗转,迁至陕西,组成国立西北联合大学,学校成为西北联大农学院,后又与西北农林专科学校合并组建国立西北农学院。国难时艰中,平大农学院因国土沦丧而消失,新的国立西北农学院建立起来,这对大西北地区高等农业教育而言无疑是一大贡献,但却是以取消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所国立农科大学为代价的。

20世纪90年代初,当时已是百岁老人的原北平大学校长兼农学院院长徐诵明教授,在与农大研究校史的老师讲起当年的经历仍十分激动,谈到他极力反对教育部肢解北平大学,甚至当面和教育部部长陈立夫争论。农学院校友胡子昂等也纷纷致函致电陈立夫,表示反对,要求保存农学院建制,以便战后复员。但农大的百年发展还是在这里一度中断。从京师大学堂一路走过,中国最早的农科大学三十三年的起落沉浮,也是中国高等农业教育发展史的艰难开篇。

抗战期间,华北伪政府在北京建立了北大农学院,抗战胜利后,其中的部分人员经过甄别,也并入后来的重建的赓续血脉的北大农学院中。

六、浴火重生国立北京大学农学院(1946、6-1949、9)

1945年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决定,国立北京大学在北平复校,农大也同饱经忧患的中华民族一起开始了她的重生之路。

抗日战争胜利后,西迁的学校大多开始复员原地办学,而原来的平大农学院,因为被拆散、并迁,已经不复存在。但在校友会的不断努力下,多次与北大校长胡适联系、协商,达成共识,原北平大学农学院得以在原址恢复重建,改属北京大学,农大被中断的历史得以延续。这份当时被刊载于北平各报的历史文献(胡适亲笔致函答复北农校友总会)就是复校的见证,在答复中胡适明确表达了对北大农学院继承原先北农历史的肯定和支持,称“现在之北大农学院,即为延续北农历史之学院。”

在院长俞大绂的主持下,李先闻、李景均、熊大仕、林传光、周明牂、黄瑞纶、陈华癸、李连捷、应廉耕、李荫桢、汪振儒、汪国舆、吴仲贤……一大批学界才俊从四面八方汇聚而来。宏大的规模、广阔的教学实习场所和优美的校园环境,北大农学院拥有当时北京大学各学院中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北大农学院设系之多,分科之细为当时全国农业院校之冠,当时北大有六个学院三十三个学系,农学院就占十个。

从1945年到1948年12月(罗道庄解放)的三年间,农学院的进步力量,在党地下组织的领导下不断发展。从反“甄审”斗争到抗暴斗争,到“五二○”反饥饿反压迫斗争,再到“八一九”大逮捕,到处可见北大农学院师生反抗、斗争的身影。1948年12月17日,北大农学院所在的罗道庄地区获得解放。农学院在历经苦难之后,怀着对光明的热切期待,冲破了黎明前的黑暗,迎来了更大的新生。

1949年7月,辅仁大学农学院并入北大农学院。农业大学最粗壮的源流就此形成了。

下面,让我们把目光再次回到风雨如磐的现代中国历史中,梳理农业大学另一个主要源头:清华大学农学院。

一、学科草创清华学校农科与清华大学农学院筹办(1921-1933)

二十世纪初作为留美预备学校的清华,因为当时学生“多有志向学习农科者”,就以开始设置农学方面的课程,不少学生经由清华赴美学习农学或生物学,学成后即归来报效祖国,他们中的大多数成为中国现代农学研究和农业高等教育的中坚。

1921年,清华学校开办农科学校,又有许多有志学农的青年从这里走出国门;1928年清华改为大学,30年代初即已开始积极筹建农学院,当时的国民政府甚至已将圆明园故址

拔归清华办农事试验场。

二、人才辈出清华大学农业研究所(1934-1946)

1934年,作为农学院过渡的农业研究所在清华创立,由校长梅贻琦担任主任,在有限的条件下在河北做了大量的科学研究。但是,很快的抗战爆发了,正常的发展被迫终止,清华也开始了颠沛流离的转移和在大后方昆明艰难办学的历程。农业研究所克服了种种困难,为我国西南地区的农业、生物研究打下了深厚的基础。

更为可贵的是,这一时期的农研所为国家培养储备了一批农业科学技术人才,如展览中所写名单,一个只有60人的队伍,有这么多的院士先后产生,实属罕见。所以说清华农研所是一所英才库,毫不夸张。这是清华农研所对国家最大的历史性贡献。

三、志存高远清华大学农学院(1946、6-1949、9)

抗战胜利后清华复员北平。1946年,清华农学院成立,汤佩松任院长。汤佩松奉命筹备清华大学农学院时,设计了一幅崭新蓝图,拟订了农学院的发展目标。

对于清华大学农学院要办成什么样,培养目标是什么,要如何实现这样的目标等等,汤佩松在当年的《筹备方案》和日后的回忆中阐述的十分清晰。(汤佩松谈办学目标中的划线部分)这样的设想和全盘筹划,在我国农业教育中可以说独树一帜。

由于不久新中国建立,清华农学院被合并组建北京农业大学,汤佩松的抱负未得实现,但他的办学理念,并没有全被埋没。农大应当办成什么样的学校?这个问题,一直是农大人思考、议论、关注的问题,今日的农大,以国内最高、世界一流的高等农业学府为目标,已经是我们的共识了。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走近汇成农业大学第三支源流是华北大学农学院。

一、筚路蓝缕延安自然科学院生物系(1940、8-1946、3)

华北大学农学院的前身是1940年中共中央创办的延安自然科学院生物系,主任是农科大学的老毕业生乐天宇。

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岁月中,延安自然科学院生物系为陕甘宁边区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大家每次听到熟悉的《南泥湾》的旋律时,都会想到王震和他领导的三五九旅。但历史不会忘记,是乐天宇和他领导的延安自然科学院生物系深入细致的考查和科学的研究报告,促成了南泥湾的开发。

二、不畏时艰北方大学农学院(1946、3-1948、7)

1946年,为了“开展农村大生产运动,为战争和人民服务”,延安自然科学院生物系经延安大学农业系的短暂过渡后,在山西长治成立了北方大学农学院。学院在参加生产的同时积极开展研究工作,尤其是兽医研究,被国际学界认为是“现代中兽医学”的开端。

三、高歌猛进华北大学农学院(1948、7-1949、9)

1948年7月,北方大学与华北联合大学合并成立华北大学,农学院随之称为华北大学农学院,并从太行山上搬迁到石家庄办学,对华北地区的农业实践发挥了科学的指导作用。

新中国成立以后,北大、清华、华大的三所大学的农学院,在中央的支持下,开始酝酿大的调整。三院合并已是大势所趋。从9月中筹备起,只用一个半月,合并与搬迁工作就顺利完成了。12月17日,新领导班子宣布就职,乐天宇任校委主任。钱俊瑞(时任教育部副部长兼农大筹委主任)在就职大会上讲话说:“今天全中国范围内以这样大的力量办这样的学校是头一个。中央人民政府对这个学校方针与实施给以重大注意,我们建设这个学校,对中国农业及农业教育要树立新的榜样”。1950年4月8日,北京农业大学校名确定,农大历史的新篇章就此展开。

“三位一体”办学方针

乐天宇提倡“生产、教育、研究三位一体”,其实早在40年代初就有实践。当时,延安自然科学院生物系师生在大生产运动中,到农村去与群众密切结合,边生产、边教学、边研究,在完成群众生产任务的同时,完成学习和研究任务。“三位一体”在北方大学农学院、华北大学农学院一直延续下来。

就当时的形势而言,实行“三位一体”办学方针的华北大学农学院为解放区的农业生产做出了很大的贡献,积累了宝贵的办学经验。新中国建立后,乐天宇在主持北京农业大学工作时仍坚持这一构想。1950年起举办的农耕学习班,正是“三位一体”论的重要实践。后来,由于三位一体方针不够明确、具体,又在实践中发生了单纯强调生产的狭隘实用主义的偏向,渐渐地就不再被提起了。

农大建立之初的教改回顾

三院合并成立的北京农业大学后是新中国第一所多科性农业大学,既肩负着历史赋予的重任,又面临着严峻的考验,首先遇到的是如何把具有不同历史传统与特点的三所农学院真正团结起来,统一思想、统一行动、为建设新型的社会主义农业大学而共同奋斗。建校初期所采取的一系列各项教育改革的尝试,有的取得了显著成效,积累了宝贵经验,为中央和师生们所肯定,但也有失误,尤其在课程改革上,出现了有违党中央的方针与政策的现象,以致出现了“农大风波”问题。这也是新中国的高等农业教育者们在探索中前进时所付出的代价。在毛泽东、周恩来等中央领导人的直接关怀下,农大纠正了错误,重新步入正轨。为“配合国家经济建设培养高级农业建设人才”,学校建立较为齐全的教学和学科结构,一面进行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一面积极投身于社会主义建设。

1954年北京农业大学被国务院列为全国六所重点院校之一。

农大的院系调整

从1952年下半年开始,在中央的部署下,全国性的高等学校院系调整展开。农大原有的11个系调整为6个系、9个专业。(展览所列机构表)。而此次调整中分离出去的森林系与河北农大森林系合并建立了北京林学院,现在是北京林业大学,已经别立新宗;分离出去

的农机系,则与华北农业机械专科学校、北京双桥机耕学校合并成立了北京机械化农业学院,成为新中国高等农业教育的一所重要学府,1960年,北农机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院校。北京农业机械化学院后来改为北京农业工程大学又于1995年与北农合并成立中国农业大学,它位于清华东路北侧的校址,是现在的东校区。

五年学苏

在教学上,这一时期的北京农业大学和北京农业机械化学院都进行了很多探索和改革。如全面修订教学计划,精简课程,减少学时(见计划表的对比);如在学习苏联取得的经验上,遵循“学习苏联先进经验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方针,对教学大纲进行修订;建立生产实习制度(有图片);改革考试制度;请进苏联专家;引进、翻译苏联教材等等。

1954年以前学校的科研工作,重在恢复和整顿,为日后大规模开展科学研究工作做好准备。1954年之后,在农业合作化高潮中,吹响了向科学进军的号角,从各个方面(展览有说明)加强科研工作。全校的学术水平、科研水平有了显著提高,农业调查、品种选育、植物保护、兽医、植物生理等方面均有大量建树。

这些珍贵的图片与文献,真实地记录了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

探索中的曲折发展

从1958年到1966年“文化大革命”全面开始前夕,农大走过了曲折发展的道路,经过了“教育大革命”、全校下放锻炼——调整,贯彻《高教六十条》——试行半农(工)半读等几个重要的发展阶段,这十年是学校在曲折中前进的十年,学校工作既遇过挫折,也有迅速发展,在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克服环境的艰苦,取得了令人称道的丰硕成果。

1958年,北京农业大学搬离了走过半个世纪风雨的罗道庄老校区,新校址位于圆明园西北面的马连洼,就是我们现在所处的西校区。

遵照毛主席指示,1958年北农大和北农机全体师生均下放锻炼一年,这一年的实践有得有失,获得了不少经验,也付出了代价。但正如1961年中共中央关于讨论和试行《高教六十条》的指示中所说:“不论是成功的经验或者是错误的经验,都是我们宝贵的财富”。

认真总结1958年前后的“教育革命”经验与教训,贯彻执行中央关于“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和《高教六十条》,学校工作得到迅速恢复与发展。建立了正常的、稳定的教学秩序,调整了对知识分子的政策,甄别了冤假错案,调动了广大教师的积极性,特别是老教师受到应有的尊重,充分发挥他们在教学与科研工作中的主导作用。全校科学研究工作有了很大的发展,为农业建设做出了应有的贡献。学生中认真读书努力学习蔚然成风,教学质量显著提。全校师生员工团结一致,共同战胜暂时困难,学校的领导工作,学校的风气和教学质量出现了继五十年代之后,第二个辉煌时期。

文革罹难,坚韧求卓

在文革十年中,中国农业高等教育受到严峻的考验,北京农业大学和北京农机学院都遭受了那个年代特有的苦难与艰辛。

两所学校受到的远大于其他高校的冲击,学校几近瘫痪,甚至面临被解散的境地。学校

分别被迁出北京,从东到西,从北到南经历了数次辗转,颠沛流离,甚至几次更改校名,陕西甘泉县的深山沟,重庆山城,河北的涿州和邢台都留下了它们的足迹。许多宝贵的历史文物也因此劫难而散失无踪,那块“农科大学”的石刻门头原本在1958年随校从罗道庄移到马连洼,现在也只能在发黄的相片中看到,永远成为记忆中的风景。

农大是“抗棍棒的种子”,即使在那样的环境中,农大人怀着报国忧民的胸怀,以顽强坚韧的精神,在教学和科研上孜孜不倦。开展贫下中农再教育,进行调查研究,为当地农民培训技术人才。尤其是具有特色的短训班,对普及农业技术,推动当地农业生产起了一定作用;小麦育种工作评选出了适应陕北旱塬地区种植的10多个品种,比当地原有品种增产20%~50%。另外,学校开办的兽药厂、赤霉素厂也陆续投入生产。

1972年、1974年,北农机和北农大分别开始招收工农兵学员。1978年3月召开的全国科技大会上,北农大有6名代表(沈其益、蔡旭、李连捷、俞大绂、沈隽、汤逸人)出席,12项科技成果获科学大会奖,获得6面奖状。

文革结束后,《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河北日报》等纷纷发表报道农大的文章,这是对农大极大的支持,也寄托了全国人民对办好这所高等农业学府的殷切希望。

迁回原址,拨乱反正

1978年,经历了文革浩劫之后的短暂调整,共和国拨正了航向,科教事业迎来了春天,农业高等教育的发展也迎来了转机。北京农业大学和北京农业机械学院也在邓小平等中央领导同志的亲切关怀下,两校分别从河北涿县、邢台先后搬回北京原址办学。

(这一段说明作参考)1977年8月4日,沈其益在邓小平召开的科学和教育工作者座谈会上发言,高鹏先、王明远、沈其益联名给中央写信,时任副主席的邓小平同志于8月9日作了批示,并建议国务院派专人调查和处理。稍早的时候,俞大绂、沈其益、熊大仕等著名教授就曾先后联名上书邓副主席、华国锋主席,另外以华北农大全体教职工名义写信给中央军委及军委副主席聂荣臻元帅,请求退还马连洼校舍,恢复北京农业大学校名。1978年11月29日,国务院正式下发了《国务院关于华北农业大学搬回马连洼并恢复北京农业大学名称的通知》,在通知发表的第二天,1978年11月30日,《光明日报》发表题为《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文章,这恰是经历严寒、迎来春天,农大又获新生的真实写照。

也是在1977年8月,华北农业机械学院王永波、万鹤群、唐文霞、乔东生等十九位教职员工曾给邓小平副主席写信,汇报学院情况,陈述了文革外迁中,学院遭受的损失,反映了广大教职员工要求改变现状的迫切愿望。邓小平接到信后不久就做了重要批示。1979年,胡耀邦和邓小平同志批示同意农机学院迁回北京原址恢复原校名,十五位总理、副总理也批示同意。这两个文件清楚的记载了这一事件。农工大也终于回到了发展的航道中。

迁回北京办学后,北农大和北农机首先面临的就是收回校园的问题。这是当时校园校舍被外单位占用,学生无处读书,教学、科研和住宿能只能在临时搭建的棚子里和厕所里进行的惨状(指收回校园迫切要求一组照片)。经过多年的努力,直到20世纪90年代初,学校才收回大部分北占用的校舍。今天,中国农大的两个校区中还能清晰地看到那段特殊历史留下的印迹。

十年浩劫也是人才的浩劫,北农大和农工大在80年代中期基本完成了落实政策、平反冤假错案的工作,同时进行的队伍整顿与建设和也经过十年的努力取得了显著成效,对照这些图表,我们可以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致力建设,成果斐然

1984年,国务院将北京农业大学列为全国重点建设的十所高等院校之一。1988年北京农业机械化学院更名为北京农业工程大学。

本科、研究生招生自1980年起开始恢复,且规模不断扩大,学校在教育教学改革上成绩巨大,学科设置日臻完善,教学研究成果斐然。研究生教育方面也获得了较大发展,可以称作中国现代农业科技人才的摇篮。(指招生数字及硕士点、博士点及博导数字)育天下英才是学校的宗旨,学校不仅重视本、专科及研究生的培养,还十分重视成人教育及干部的培训,为国家的农业建设输送不同层次的人才。这是学校继续教育的情况(指继教图片、文字)

农大人以解民生之多艰为己任,在科学研究领域取得了辉煌的成果。在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为“三农”服务,解决农业生产建设的实际问题方面农大的老师们辛勤奉献,孜孜以求,1978—1995年间,取得科研成果国家级、省部级奖励约280余项(指科研成果统计数字和奖状)。许多具体细节,我们在一楼的参观中都有了了解。

学校在国际交往与合作方面也取得了显著成绩,这是与德国、美国、日本、澳大利亚建立校级关系的情况(指64板上半部分图片)。这是与以色列、德国、泰国、韩国建立国际合作项目情况(指64板下半部分图片)。1980—1995年,北京农业大学、北京农业工程大学主办国际学术会议50多次,这几项是主要的,涉及到土壤改良、动物、农业工程、生物技术、可持续农业综合管理等诸多方面。(指65板上半步图片)。国际交往增多,打开了师生的国际视野,派出留学、进修、接触外国留学生、聘请外国专家数量多、地域广。获得了国际资助,这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学校的发展(指65—66板图片)。对照一楼的关于交流与合作的介绍,我们会对中国农业大学近年来的发展有更深刻的认识。

这是这一时期校园风貌及文化活动(指67页板面作部分介绍即可)。

两校合并,宏图大展

1995年10月,北京农业大学与北京农业工程大学(北京农机学院)合并,一所规模更大、学科设置更趋综合化的新型农业大学——中国农业大学正式形成。国家主席、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欣然为学校题写的校名。

1998年,学校被列入国家重点建设“211工程”高校;2003年,学校被列入国家重点建设的高水平大学“985工程”高校行列。

合校后的十年,中国农业大学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这一点您在一楼展区已有较深刻的了解。三届领导班子(指六位领导人照片)在实现学校平稳过渡、逐步地推进学校实质合并、机构改革与创新、提高教职工待遇、校园综合治理等等方面,带领全校师生员工,努力拼搏进取,迎来了今天中国农业大学生机勃发、欣欣向荣等大好局面。

天地玄黄,中国农业大学从20世纪初中国教育现代化的源头一路走来;百年沧桑,学校的命运与国家现代化的命运息息相伴。百年发展铸就了她的辉煌,百年积淀造就了她的品格。“长风破浪正当时”,中国农业大学正以开阔的胸襟、开放的眼光,开创属于自己更为光辉灿烂的未来!

绵阳职业技术学院校史馆讲解部分

下面我们进入“走向辉煌”部分 学校精神校名是由中国美术协会副主席、全国首批百位名师称号获得者、原西安美术学院院长、第五套人民币百元版 该部分分为11个板块来介绍学校从2001年9月组建绵阳职业技术学院开始,到2013年学院在改革发展中所取得的突出成绩。 “重德、精业、求实、创新”是绵阳职业技术学院的校训,也是对学生成长成才的要求。它既是学校的核心价值理念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学校办学理念的深化。既要求学生技艺精湛,更注重学生不断完善思想品德,以踏实、勤奋、创新的精神上下求索。 办学理念和校训内涵相呼应,诚信、能力、特色、创新分别与重德、精业、求实、创新相呼应。彰显出学校的办学秉承的理念:以育人为本,培养社会所需要的高端技能型、创新型人才。 领导关怀在一个近百年的办学历程中,特别是近年来,学校的建设和发展得到了党和政府的情切关怀。这里展出的11副图片,着力反映绵阳职业技术学院在党和政府的亲切关怀下,历代学人为了国家建材行业的发展,上下求索。 人才培养人才培养是学校可持续发展地重心。在人才培养模式上,根据专业和市场对职业技能的需求,制定不同的任成才培养模式。如材料技术工程专业,选用需求定向、工学交替无缝对接模式。学校根据企业及行业的需求,安排理论和实践专业课程,通过校内外实操和定岗实习等方式,实现人才培养的无缝对接。 在人才培养的方式上,学校引企业入校园,引产品入实训,引工程入课堂,共建校内外实训基地,推广“厂中校、校中厂”模式。目前,学校共建有校内实训基地12个,拥有实验实训室138个,建有校外实训基地179个。如:学校与绵阳力道有限公司共建设计工作室,与北京欣利伟共建“校中厂”,与长虹集团共建校外实训基地等。同时,学校在校内建立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181所、国家建材行业特有工种技能鉴定站以及各类技能考核培训机构。技能鉴定、考核、培训面向校内学生,通过建立“双证书”制度,实现了毕业生“双证书”率达90%以上。 目前,学校共开设50余个高职专业,其中国家示范性专业5个。材料类特色专业群在全国建材类职业院校中处于领先地位,电子信息、机电等一批优势专业群支撑地方支柱性产业的发展。学校主编或参编各类专业教材150余部,其中国家规划教材30余部。 学校坚持以能力为核心,以工学结合为特征,校企共同构造了“能力本位+综合素质”的课程体系。现有国家级精品课程1门、省级精品课程14门、院级精品课程54门。 学校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建立了“一个体系、两个课堂、全员参与”培训机制,弘扬“两弹一星”和“抗争救灾”的伟大精神,实施综合素质工程,建立了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培养学生职业素质和人文素质,增强学习能力。交流沟通和团队协作能力,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和就业创造能力。在第二课堂中,通过组织学生开展各类文艺表演、作品展览等活动,引入高雅艺术进校园陶冶学生情操。在图片展示中,学校艺术系学生刘琴在2010世界华人创新设计大奖上获银奖。右下角的图片展示的是学校机电系代表队在全国3D大赛现场的图片,该团队荣获团体一等奖。 下面我们看的两组数据,第一组数据:学校历年的招生情况,自2005年以来,招生人数始终保持在3000人以上,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8%以上,这充分说明了学校所培养的高端技能型人才深受用人单位的欢迎,学校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连年攀升。 师资队伍展现在我们面前的三组灯箱翔实的勾画了学校的狮子情况。学校现有专任教师445人,副高以上职称155人,省级教育名师人(肖争鸣教授),荣获国家技能人才培育突出贡献奖1人(左明扬),荣获国家建材行业人才培育突出贡献奖1人(杨峰),拥有省级教学团队2个(材料技术工程专业、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拥有院级教学团队12个,拥

西安工程大学校史馆解说词 (新稿)

西安工程大学校史馆解说词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 大家好,欢迎参观西安工程大学校史馆! 前言 西安工程大学是我国西部地区唯一一所以纺织服装为特色的高等学校,现为中央和陕西省共建、以陕西省政府管理为主的学校。 学校具有悠久的办学历史,其前身是1912年成立的北京高等工业专门学校机织科,其后历经北平大学工学院机织工程系、西北联合大学机织工程系、西北工学院纺织工程系等多个办学阶段。1978年独立建校,成立西北纺织工学院,隶属纺织工业部。1998年,学校划转为中央与地方共建,以陕西省管理为主。2006年,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西安工程大学。经过百年风雨历练,学校不断发展壮大,为国家培养出各类高级专门技术人才8万余名,为地方、行业和社会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校史展分“实业报国负重奋进”(初创阶段1912—1978年)、“务实开拓砥砺前行”(学院阶段1978—2006年)、“秉承传统再创辉煌”(大学阶段2006—至今)三个部分,讲述了西安工程大学风雨沧桑一百载,自强不息、开拓进取的办学历程。 一、独立建校前阶段 实业报国负重奋进(1912—1978年) 1912年,鉴于发展我国纺织工业的重要意义,北京工业专门学校筹设了机织科,这是我国高等院校中创办最早的纺织系科之一,也是我校前身纺织工程系办学历史的开端。 1924年北京工业专门学校更名为北京工业大学,1927年北京工业大学更名为京师大学工科,1928年京师大学工科更名为北平大学第一工学院,1929年北平大学第一工学院更名为北平大学工学院。虽然学校多次更名,但机织科一直是学校的主要系科,并于1928年改名为机织工程系。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机织工程系随北平大学工学院迁至陕西,先后隶属于西安临时大学和国立西北联合大学。1938年,西北工学院成立,以原北平大学工学院机织工程系为基础,组建成纺织工程系,成为西北工学院的主干系之一。

展馆参观解说词中英对照

妙文翻译公司翻译样稿 现在您即将进入“历史区”。在这里,您将详细了解到开发区的发展历程。右手边是“发展速度板”,那些不断变换的数字会告诉您开发区在短短的20几年间发生了怎样翻天覆地的变化,内容包括:GDP(亿元)、工业总产值(亿元)、出口创汇(亿美元)、外商投资项目数(个)、外商投资实际使用外资(亿美元)、财政总收入(万元)、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设施投资(万元)、土地出让(公顷)、年末总人口,从发展速度板上我们可以看到,发展速度最快的是出口创汇、工业总产值和GDP,而增长最慢的是人口,其中GDP在1984年建区之初只有0.36亿元,到2006年的时候达到了562.5亿元。 Now you are entering the “History Section”. Here you will understand every detail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zone. On the right side is the “Development Pace Board”. Those ch anging figures will tell you about the huge changes that have taken place in the development zone in a short span of two decades, concerning: GDP (hundred million Yuan), gross industrial output value (hundred million Yuan), foreign exchange earnings by export (hundred million US dollars), number of foreign-invested projects, actual amount of foreign investment utilized (hundred million US dollars), total financial revenue (ten thousand Yuan), investment in infrastructure and public facilities (ten thousand Yuan), area of land transferred (hectares) and total population at the year end. According to the figures shown on the Development Pace Board, we can see that the foreign exchange earnings by export, gross industrial output value and GDP have witnessed the fastest growth, while the population the slowest. Among them, GDP grew to 56.25 billion Yuan in 2006 from only 36 million Yuan in 1984 when the development zone was just set up. 我们的左手边是“大事链墙”,记述的是开发区从建区后每一年发生过的一些重大事件。 On our left side is the “Wall of Chronicle of Major Events”, which lists some of the annual major events in the development zone ever since its establishment. 我们迎面看到的“拓荒牛”雕塑由96只组成,“拓荒牛”是大连开发区早期建设者的象征和真实写照。1994年10月大连市委、市政府为表彰在开发区建设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各界先进人物,决定授予他们“大连开发区十年建设“老开发”荣誉称号“并向他们颁发铜牛雕塑。拓荒牛是开发区 的“纪念碑”,是开发区凝固的历史。透过历史,我们可以看到未来的发展。您现在所在的这个 展区内墙上的壁纸和地上的投影,是大连开发区的第一份报纸,于1990年8月27日正式出版发行。在您身后投影正在播放的是开发区同一地点不同年份拍摄的新旧对比照片,这些照片无声的诉说着沧海桑田的巨变。在这里您可以看到开发区的原始地貌和现在成熟期的开发区、建成前和建成后的银帆宾馆、铜牛岭的新旧貌等十余副对比照片。在您转身左手边的五台电脑触摸屏是我们的“电子档案台”。 The “Pioneer Cattle” sculpture head-on consists of 96 cattle. “Pioneer Cattle” is the symbol and true portrayal of early workers in Dalian Development Zone. In October 1994, to commend the leading figures that had made outstanding contributions to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development zone, Dalian City Committee and Government decided to award them the honorary titles of “Senior Pioneers in the Decade-long Development of Dalian Development Zone” and also the copper c attle sculptures. The pioneer cattle is the monument of the development zone and a concretionary historic symbol. Based on the history, we can look into the future development. The wallpaper and projection on the ground in the

2020年村史馆解说词

村史馆解说词 村史馆解说词 欢迎各位领导和来宾来到五一村史馆,迎面看到的是我们制作的五一村的一分钟宣传短片。建这个村史馆,既是为了纪念30年改革开放,也是为了向国庆60周年献礼,更是为了铭记五一历史、教育青年儿童、共创美好明天。从常州市的地图上我们可以清楚的发现五一村位于常州市武进区东北部,南靠沪宁高速横山道口,交通出行还是十分便捷的。。五一村由8个自然村和一个新村组成,户籍人口2526人,占地2.5平方公里,各个自然村和重点企业的分布能在五一村地图上反映出来。五一村的发展离不开我们党组织和村委会的领导,下面请大家了解下五一村的党组织和村委会的演变史。1958年初建立了村党支部;1988年5月升格为村党总支;1993年5月18日建立村级党委,下设8个党支部,党员有220人。五一村党委被评为江苏省先进基层党组织。五一村委会的发展道路和全国各地大致是一样的,经历了从高级合作社到生产大队再到建立革委会,直到1983年成立村民委员会。1997年,五一村委被评为全国模范村民委员会。在我们左手方的马头墙上,记录了一些对五一昨日的回忆。昔日的五一村是“芦花白茫茫,野鸭满天飞”的芦苇滩,地理条件闭塞,村级经济落后,百姓生活贫困。穷则思变,如何变。五一村人认准一个理,大力发展经济。正是由于经济的发展才有五一村今日的喜人局面。首先从农业做起,五一村于1951年起进行土地改革;1982年开始实行农业生产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并在1996年率先推进“一田制”改革,办起了12个小型农场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随着农业的发展,富余劳动力的增加,当时村党支部一班人紧紧抓住改革开放的机遇,大力兴办工业企业,不断加快创新投入,促进了五一村工业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五一村现有年销售收入5000万元以上规模企业4家,分别为:江南集团、兰陵集团、合成材料厂、华耐衬里厂。2008年全村完成工业总产值55.9亿元、销售收入55.8亿元,经济实力可谓是“常州市第一村”。创业之初,面临着资金短缺、项目缺乏、销路面窄的困难局面,村委一班人处处发挥带头作用、迎难而上,创办了横山五一刀模厂、武进防腐材料厂和五一钢球厂。现在村里2个大型集团公司分别是江南集团和兰陵集团。江苏江南实业集团有限公司:成立于1994年7月,是首批全国乡镇集团之一。集团多年来一直保持着较高的增长态势,至2008年底,集团拥有固定资产20亿元,流动资金16亿元,年销售收入达50亿元,是全国500强企业,江南集团现有4个总厂,员工3250余人。江苏兰陵化工集团有限公司:创立于1980年,占地25万平方米,员工近600人。2008年,集团完成工业总产值4.36亿元。旗下的“兰陵”牌涂料是中国驰名商标,被广泛用于人民大会堂、火箭发射架等防腐工程。另外,五一村还有合成厂和华耐厂等10多家企业。接下来请跟着我走,这个房间内放置着我们五一村五、六十年代生产和生活器具的实物和图片。能更直观的了解下旧时的生活,大家可以随意看看。看完请继续跟我走,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五一村民生活如芝麻开花节节高,逐步过上了全面小康生活,大家从墙上村民运动、住房、出行等照片就能看出来(用光束笔来指),真正实现了吃讲科学营养、穿着气派时尚、住房舒适宽敞、行有机动车辆、文化娱乐多样、生活社会保障。2008年,村民人均纯收入达15488元。幸福的笑容时时展现在村民的脸上,成为五一村一道独特的风景线。五一村有今天的成绩,离不开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和帮助。(手势)这边是领导视察五一时留下的照片,其中有: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铁木尔达瓦买提、国家副总理回良玉、政协副主席王文元等。大家这边走。五一村通过努力,取得了一系列的成绩,受到各级领导和百姓的肯定,在提高知名度和美誉度的同时也成为五一村继续奋进的新起点。这边是五一村近年来获得的部分荣誉。成绩的取得离不开村民的努力,也离不开为五一发展作出杰出贡献的村民代表。我们选择了一些典型代表,大家可以简略看一看。经济的发展,村级财政收入的增加,为村委大力投入社会事业建设提供了物资保证。五一村成为常州市首批通过五化三有的行政村之一,道路硬化达到100%并成为常州市第一个实现村级主干道路“白改黑”村。还把村里的河塘建成了天然泳池和免费垂钓区。大力实施村庄绿化,绿化率达到了30%。积极推行垃圾袋装化村,并成立专门的物管中心,成为常州第一个全村物业管理化村。大型的公园和广场美化了五一村的环境。村委还投入1.6亿元努力打造了新农村和城乡一体化建设的新亮点——五一新苑。同时大力支持教育事业和老年人活动的开展,真正做到学有所教和老有所乐。2005年,五一村成为使用管道天然气“全国第一村”,长江水、数字电视、电话等基础设施都是一应俱全。五一村在加快发展一、二产业的同时,高度重视第三产业发展,建立了“江南一条街”,既完善了农村功能,又方便了村民生活,更打造了新的经济增长点。五一村在开展物质文明建设过程中,同时也牢抓精神文明建设。在推进学习型村、学习型企业创建的同时,深入开展了“十星级学习型文明家庭”评比活动,并成为了常州市第一个全国文明村。接下来请大家看一个电视宣传片,能更好的加深对五一村情况的了解,看完各位领导这边请。回眸历史、展望未来。五一村将牢牢把握推进城乡一体化这条主线,努力把五一村建设成为五一特色的新农村,更加美丽的“江南一枝花”。感谢各位领导的参观,您的每一次光临都是对五一村的关心与厚爱,衷心祝愿你们身体健康、工作顺利、万事如意。我的解说就到这里,谢谢大

展览厅解说词

发展是学校生存的唯一道理 ——射阳外国语学校办学掠影 前言 2003年,射阳教育掀开了浓墨重彩的一页,一所充盈着生命律动的民办学校,在射阳这块人杰地灵的土地上翻开了发展的篇章。她,就是射阳外国语学校。 七年来,睿智而进取的外国语人将“以人为本,和谐发展”这闪烁着人性光华和素质教育思想的八个大字豪迈地写在自己的旗帜上,坚守“为每一个孩子负责,为孩子的全面发展负责”的办学理念,践行着“让普通变得优秀,让优秀变得杰出”的诺言。 七年来,学校高起点搭建硬件平台,高层次构筑办学理念,高规格打造师资队伍,高标准推进质量建设。在艰苦卓绝的实践历炼中,实现了学校发展的快速跨越。 今天,我们已形成初中、小学、幼稚园在内91个班级5000名在校生,346名教职员工的办学规模,成为鹤乡大地上的一艘教育航母。 今天,我们的办学质量稳居市县一流,我们用无可争辩的事实,把“让普通变得优秀,让优秀变得杰出”的诺言诠释得具体而生动。 今天,我们已成为响誉盐阜的一张教育名片,成为莘莘学子心仪神往的求知殿堂。 一、创新管理理念,优化机制效能。办学以来,我校注重健全科学民主的决策和管理机制,保证了事关学校发展方向、师生员工切身利益等重大决策的正确性。在行政管理领域,建立以级部为主线、以班级为核心的管理机制扁平化的运行体系,做到“权力下放,责任上移”,学校各项工作系统严密,运转规范高效。 二、构建校园文化,深刻精神内涵。我校坚持“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办学理念,将文化的碎片上升为文化的整体并积淀成为文化底蕴,逐渐形成了融精神、物质、制度与课程文化为一体的和谐的校园文化生态。 三、加强队伍建设,锻造精良团队。 我校始终坚持把教师的自我蜕变与提高、教师间的优化组合与凝聚作为队伍建设的着眼点,积极激发、聚集、释放教师的潜能,形成合力,成为学校发展的强劲势能。 四、打造办学特色,凸显品牌形象。没有最好,只有最特。办学以来,我校在传统中

校史馆讲解员招募通知及相关校史馆事项

关于江西理工大学校史馆招募讲解员的 通知 各学院: 我校校史馆始建于2008年50周年校庆之际,至今正式运行已将近6年时间,接待各级领导、专家、校友等超过万人。校长办公室聘请了多批校史馆讲解员,他们为推介宣传学校、展示学校成就做出了重要贡献,也较好地锻炼和提升了自己。目前,担任讲解员的部分同学即将毕业,为建设一支人员稳定、结构合理的高素质讲解员队伍,继续做好校史馆讲解工作,特补充招募若干名讲解员志愿者。现就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招募对象 学校全日制2012级、2011级在校本科生。 二、招募数量 校史讲解员拟招募7人。 三、招募条件 1.热爱学校,了解学校,有志于弘扬宣传学校光荣历史。 2.刻苦学习,乐于奉献,能够较好处理学习与讲解工作关系。 3.普通话标准,口才较好。有诗歌朗诵、演讲基础,英语口语能力较强者优先。 4.身体健康,形象气质佳。男生身高要求170cm以上,女生身高要求160cm以上。 四、招募办法 本次招募报名采用自愿报名和学院推荐相结合的方式(名额不限)。望各位同学积极参与,踊跃报名。 有意者请登录校长办公室网站浏览相关通知并认真填写“校史馆讲解员报名表”,于2013年5月15日前发至 438035449@https://www.360docs.net/doc/928568603.html,(校办陈老师邮箱)。

校办将组织招聘工作小组进行面试、筛选产生入选名单。 五、讲解员培训 校办将组织对入选人员进行有关校史知识、讲解技能培训。 六、奖惩机制 1.正式录用的讲解员服务满一年,经考核合格,将颁发“校史馆讲解员”证书。考核优秀,将授予“优秀讲解员”荣誉称号。 2.参照校内勤工助学岗标准,结合讲解工作时间计算发放酬金。 3.择优推荐参与评优评先。 4.择优向学院推荐德育素质加分。 5.每学年考核一次,对考核“不合格”者,予以解聘。 附件:江西理工大学校史馆讲解员报名表 校长办公室 2013年5月4日

校史馆解说词

黄 冈 职 院 校 史 馆 解 说 词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校友们,欢迎你们来到黄冈职业技术学院,我是今天的讲解员某某。我们即将参观的是黄冈职业技术学院的校史馆,下面就让我带领大家一起去了解一下。请跟我往里面走。在参观之前提醒大家:校史馆是我们全校师生的智慧结晶,希望大家在观看的同时保护好我们的各项财产。 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可以说是与共和国同行,走过了 65年的辉煌历程,65年春华秋实,喜育桃李十万,65年斗转星移,旧貌已换新颜。大家请往这边看。首先映入眼帘的这9个鲜红的大字就是我校经过多年的探索总结出来的一套办学战略,我校在 树品牌,创特色,建示范 这样的办学战略下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辉煌成就。而分列其两边的就是我校的校训了,我校在这样的校训精神指引下,已经形成了 以崇德为方向,以强能为目的,以务实为方法和手段,以创新为动力 的办学思想。 大家在理解完校训之后,请往上面看,这个圆形的图标就是我院额校徽了,大家是不是觉得很耐人寻味呢?整个校徽是以寓意着充满希望的绿色为底色,同时以黄冈两个汉语拼音的第一个大写字母,H和G为基本框架的,H在这里衍生成一条成才之路,是学院为学生成人成才就业创业铺就的通向社会谋求发展的阳光大道,而在我们看到H中间这一横时,是不是感觉像是看到了一只展翅飞翔的大鹏呢?同时它也寓意着一本翻开的书,代表着全院师生正在追求知识,探求真理。看完这些请往这边看: 扬子江为我们欢快奔腾,大别山为我们引吭高歌。 现在我们看到的就是我校的校歌了,我校校歌是由原任书记涂普生作词,胡耀武作曲的情况下共同完成的,更值得黄职学子骄傲的是,我校校徽以及校歌在2008年1月份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举办的首届 校歌、校徽、校训 展评颁奖大会上,均荣获了一等奖的好成绩。 我们学院在各个历史发展时期,都得到了各级领导的关怀与支持,李先念、江泽民、温家宝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也都曾来我校实习基地视察,并给予了高度评价,教育部以及省市级各级领导,也多次来

学院校史馆展馆解说词

请解说员对照展厅实际情况和个人语言习惯作出修改。 学院校史馆展馆解说词 各位来宾,大家好! 我是讲解员×××。 欢迎参观河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校史馆。 河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创建于1953年,其前身为国家级重点中专——河南省交通学校。2004年经河南省人民政府批准晋升高等教育系列,隶属河南省交通省运输厅,是培养公路交通技术与管理人才的高等职业技术学院。 2013年10月,我院迎来了六十周年的寿诞,为铭记先贤教诲,发扬交院之精神,延续今日交院之辉煌,特组织建设“河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校史馆”,全馆约774平方米,分为序厅、历史厅、现代厅、学子厅和未来厅,从不同角度,全面展示了学院六十年来的奋斗历程和发展成就,现在就让我们一起展开时光的翅膀,漫塑历史的长廊,追忆交院逝去的沧桑,感受交院新世纪创造的辉煌! 序厅 我们首先来到的是校史馆的第一部分——序厅,序厅在设计上撷取了交通文化、公路文化、交院文化等,营造了现代开阔、明朗大气的展览氛围。大家可以先感受一下序厅厚重的艺术氛围。序厅主要包括形象墙、学院文化和领导关怀。序厅的左侧为“领导关怀部分”,六十年来河南交通学院的快速发展,离不开各级领导和各界人士的大力支持与关怀。我们所迈出的每一步,都凝聚着众多的关爱和期待;我们所取得的每一次成功,都辉映着各级领导的心血和汗水。一次次亲临指导,一句句殷殷叮咛,让交院人深受鼓舞,信心倍增。 序厅中央的形象墙上篆刻的是著名诗人王怀让老师,为我校五十周年校庆而作的诗歌“一条大路”,这首诗将学院五十年代的诞生、六十年代的坎坷、七十年代的涅槃、八十年代的成长、九十年代的壮大和新世纪的辉煌淋漓尽致的表现

校史陈列室导游词

校史陈列室导游词

校史陈列室导游词 各位专家、各位领导: 上午好,欢迎来到江西工贸学院校史陈列室,我们工贸学院经过了45年发展,四易校址,从520名学生到今天的7016人,从简易粮食仓库改造成的教室到今天现代风格的新校园,几代人的不懈努力,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大家面前看到的翻开的书本浮雕便象征着工贸学院的历史掀开了新篇章,发展迈入了新纪元。 大家可以看到浮雕两侧是国家粮食局、教育部、省粮食局、省教育厅、省政法委、省劳动厅、省农业厅领导到学院调研和检查指导工作时的照片和题词。 请各位随我这边参观,红墙上写的是我们学院的简介,我们学院现有全日制在校生7016人,高职统招生5029人,占地面积630亩,总投资3亿多元,现有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3160万元。学院有各类教师448人,专任教师330人,其中硕士、研究生89人,教授、副教授高级职称121人,双师型的教师有191人。 我院设有五系一部,分别是:机电技术系、信息科学系、工程技术与艺术设计系、经济贸易

育厅授予“江西省大中专院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单位”,毕业生也深受社会和用人单位的好评。 学院还积极推进校企合作,工学交替等有利于人才培养的办学模式,实现人才培养和企业需求零距离接触,积极开拓毕业生就业市场,大力实施“校企联姻、校企共建”,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先后和省内外几百家用人单位建立了长期稳定的毕业生供求关系,涵盖各个行业企业,其中有摩托罗拉、富士康、海尔这些世界五百强企业,也有TCL集团、科龙集团、美的集团、联想集团等上市公司。 这边的图片就是我们学院组织的招聘活动现场、部分培训基地和校企合作的用人单位。 请各位专家领导随我继续往前面参观,我们学院以面向市场、兼顾行业、服务社会、开门办学为原则,各专业根据“新生入学志愿填报率、毕业生就业率及毕业生就业对口率”进行考核,进行专业的整合和优化,学院专业数量从2003年升格之初的6个发展到现在的34个,加上我们9月份通过审批的两个专业就是36个。这里

校史馆解说词

校史馆解说词

解说词(南风门——校史主题公园——校史馆) 南风门 各位领导,各位来宾,亲爱的同学们我们现在位于四川师范大学成龙校区的南风门。成龙校区目前有南风门、南云门和西岑门三个校门。南风门宽60米,高19.46米,将门柱设计为净高19.46米寓意四川师范大学建校于1946年。门柱造型的设计加入了传统元素,“F”形相向对立,构成繁体汉字“门”字,强调了鲤鱼跳龙门的象征意义。门柱俯视为“><”状,如一本书的开启状,寓意知识智慧之书开启。门柱体面相互交织的线条,是由个体汉字、字母、数字、符号、公式、定理等内容组合排列而成,寓意川师大文史艺数理化科系完备,互相关联,突出了综合类师范大学的特点。 龙湖大道 南风门正对着的就是龙湖大道。龙湖大道宽38米,长178米,是学校形象集中展示的窗口,它始于入口的铭记广场并经过一系列广场空间延伸至中心湖面,最终越过水面及中心标志以图书馆为对景。硬质铺地为学生和老师提供了开阔的聚会场地,两侧的林荫道树荫浓密、树影婆娑,树下的草坪提供了活动、欣赏沿池风景的场所。池水倒影周围景色,有汀步连接池水两侧。 道路左方的是第一教学楼。总建筑面积43200平方米,共有教室186间;针对教育建筑“人流大且集中”的特色,除西侧设主要入口

外,沿建筑周边还设置了多个入口,以“立体疏散”的方法,多方向、多层次地快速疏散人流。道路右边的是第一实验楼。总建筑面积为23503平方米,主要由物理实验室和公共计算机教室构成。第二、三实验楼位于校园西南侧, 在第一教学楼的后面,建筑面积43200平方米;二、三实验楼由通过架空天桥和构架连接组合而成。 第一实验楼的前面是艺术大楼。总建筑面积为12850平方米,主要由音乐学院教学楼、音乐厅和龙湖剧场构成。其中,“龙湖剧场”的音响设施是按照高标准建设的,其音响效果在西部高校堪称一流,可与成都市锦城艺术宫以及娇子艺术中心媲美。 龙湖大道的尽头有一个湖是龙湖。作为校园景观的核心,龙湖是在保留规划地块内自然山丘地形的前提下,利用原有水系(东风渠南支七渠)形成的中心水面。中心湖面宽约六十亩,北浅南深,从校园东南角流入,流经学院行政楼和一教学楼,从西南角流出。湖名的由来有三:一校区地处成都市龙泉驿区,二刘禹锡《陋室铭》:“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三取“望子成龙”之意,寄托了对莘莘学子的一种美好期望。 桫椤岛:位于龙湖湖心,因洪雅市政府捐赠的十棵桫椤树而得名。桫椤,又名树蕨、蕨树,其树形美观,叶如凤尾,是现今仅存的木本蕨类植物;它的出现距今约三亿多年,比恐龙的出现还早一亿五千万年,故有植物“活化石"之称,被列为国家一类保护植物。岛上的石头刻有“花半坞”,取自于古诗中的“半坞白云耕不尽”,“花自飘零水自流”。

规划展览馆讲解稿

许昌市规划展览馆解说词 (核心内容) 开始语: 各位领导你们好:欢迎来到许昌市规划展览馆。 我们常说:“眼睛是人类心灵的窗户”,每座城市也都有着它自己独特的鲜活生命,我们眼前的这座展馆可以说是许昌这座城市的“眼睛”,同时也是我们了解这座城市的窗口,通过接下来的介绍,我们将共同感受许昌这座城市的魅力。 展馆共分为四层五大部分。首先请看主题浮雕墙的下半部分,由古代的马车和现代的动车车组,展示了许昌从古老的辉煌当中一路走向更为昌盛的明天。 中间是一只眼睛的造型,点出了许昌市规划展览馆是许昌这座城市的眼睛,同时也是市民了解规划动态的窗口。中间是许昌的市花莲花。周围环绕着的是许昌的城市荣誉:三国文化之乡、钧瓷文化之乡、腊梅文化之乡中国花木之都、华夏之源、中医药材之都、曹魏故都等城市荣誉。 前沿墙: 各位领导这边请现在我们将要看到的是展馆的前沿墙,主要通过四字短句赋的形式将许昌的发展脉络融汇其中,包括历史文化,未来的发展规划,以及所要展示的魅力等等,前十六句概括了许昌的历史,地势,区位;中间概况了许昌改革开放以后所取得的成就以及产业和特色;(“带

状宏图,东移北上,一心五团,向心列张,四级体系,统筹城乡,一轴双城,未来之光”点出了许昌市“带状,组团,中轴,统筹”的规划特色),下半部分概括了许昌未来城市发展的战略布局。(叫古韵新城,智慧许昌) 印象许昌主展厅: 在这里我们看到的是印象许昌主展厅,首先请看我们右手边的这面墙,以古、宜、中、魅、活,这五个字展示了许昌历史悠久、生态宜居、中原之中、魅力无穷、活力无限的城市特质。 古韵之风: 古韵之风主要讲述了从上古尧帝时代至今的发展脉络。在这里我们看到的是许昌人头盖骨的发掘现场,2007年考古专家在灵井遗址发掘出距今8——10万年期间的古人类头盖骨化石,2007年位居年度中国十大考古发现之首,2008年1月23日被考古专家命名为“许昌人”。 “东亚各国现代人类起源”当中一直有两种说法,一种是“非洲迁徙说”,一种是“大陆本土起源说”,大陆本土起源学说中100万年的证据有,200万年的证据也有,但是缺乏8——10万年期间的有力证据,因为在这一时期是非洲智人向世界各国开始扩散的一个关键时期,如果拿不出来证据的话,就证明我们都是非洲智人的后代,刚好许昌人的发现正处于这一关键时期,所以它有望打破“非

商丘市第一中学校史馆解说词1

商丘市第一中学校史馆解说词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亲爱的校友们: 大家好!欢迎您到商丘市第一中学校史馆参观。 前言 一九四九年,豫东大地,陇海线畔,“朱集市市立中学”诞生了,并从此开始了她的征程。她路途坎坷,几度风雨,几度辉煌,一路拼搏,一路高歌,历练了颗颗师心,培育了代代学子,,展现了一中的无限风采,也辉映了祖国大地。她今天的名字是商丘市第一中学,这个名字翘然秀出群伦。而学校也坚贞地履行着传承人类的文明与梦想,延续对知识和道德的追求,播种着明天的希望的神圣使命。敬业乐群、博习通达的校训,敬业慎行、严谨善导的教风等等。这就是商丘市第一中学的传统与现在,也是未来的希望之所在。 历史回眸 校史馆展示了商丘市第一中学60年来的发展历史和巨大变化。 (大事记)1949年,鲁光中学、私立豫东中学与私立道德中学一部及私立道德小学印染班合并,称为朱集市市立初级中学,由朱集市市长王飞霄兼任校长。1951年,改称商丘市市立初级中学。1953年,再次更名为商丘市第一初级中学。1957年被河南省教育厅评定为省级重点中学。1958年更名为商丘市第一中学,招收第一届高中生,学制三年。1987年9月,新教学楼落成,全校所有班级搬入教学楼,告别平房。1998年,因97年商丘撤地设市,学校上划直属市教育局。1999

年,遵国家、省教育行政部门要求,商丘市第一中学高、初中两部实行分离分设,高中部迁出独立办学,初中部仍然留在原址办学,并沿用“商丘市第一中学”校名至今。2005年8月,逸夫科技楼落成。9月,市一中分校成立高中部并开始招生。 商丘市第一中学的历史是一部“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创业史,是一部精神家园的坚守史,更是一部数代师者的耕耘史。 (历任校首)学校的发展和壮大凝聚了历任领导的心血和汗水。这是建校60年来的历任校首,其中王飞霄校长当时是市长兼任校长,由此可见学校在当时的地位之高。李德樵校长是任职时间最长的一位校长…… 这是学校各个时期的校址变动、以及毕业生合影,不知上面可有您或您熟悉的身影? 校友撷英 进入新世纪的十年间,学校规模扩大了近十倍,教学业绩和办学水平在全省遥遥领先,毕业生人数最高记录达一年5000人,为国家培养了大批优秀学子,这里曾经走出:石秀诗全国人大财经委员会主任,张树田上将……由于校庆时间紧迫,以及线索的限制,我们在展板上只登录了部分照片,如果您或您所熟悉的校友已经有所建树,我们热情的欢迎您留下宝贵的资料,我们将不断丰富展板。 以史为镜,在这些史料里,我们能看到学校展示出的社会知识的源泉、思想的动力、道德的良心;看到了一所中学所具备的心系人类、

校史馆英文讲解稿件

校史馆英文讲解稿件 The first floor The hall Ladies and gentlemen, welcome to the history museum of Shanghai Customs College. I’m your museum announcer today. As you can see, the architecture of this building is Spanish styled and it is a copy/replica of the original building on Fenyang Road. The (邬达克洋行) order to make the young generations remember the history, we copied the unique and and our visit will begin in this hall. 百舸争流). The Chinese words on the wall tell the spirit of our college-- patriotic, ambitious, open, and versatile. You can take photos here after the visit. Well, ladies and gentlemen, let’s proceed to the first room. Room1 In 2007, Mr inaugurated a new period for our school—from a junior college to a regular college. It was a memorable and historic moment. Mr. Han Zheng, the former Shanghai mayor, also attended the ceremony. Now let’s go back to 1908. Our university grew from a tax school. At that time, the headmaster was Mr Let's look at this photograph taken on Fen yang Road. This is our former campus.Now, what you can see is the People’s Daily in 1953, recording the founding of the Shanghai Custom School, a historic moment for our college. You may see the number of the enrolled students is much bigger than before. We have cultivated many excellent talents and outstanding figures, for example, Qian Guanlin and Duan Mujun, they served as

淮中校史馆解说词(修改朗读)

沧桑砥砺百十载薪火传承谱新篇——江苏省淮安中学校史馆内容解说 各位来宾,欢迎大家光临参观江苏省淮安中学校史馆!巍巍文通塔,悠悠运河水,是我们淮安中学的标志。我们面对着的,我们头顶上的灯,我们脚下的河,都是它的体现。 大家右手位置是我们校史馆的“前言”和我们学校的校风、教风和学风。 在多年的办学历程中,我校得到了各级领导的关心和支持。许嘉璐委员长、曹卫星省长、胡金波厅长等多位领导都对我校给予了关照和指导。 这里的浮雕、历任校长显示了我校百年办学的轨迹。我校主要由国民政府办的江苏省立淮安中学、淮安县立中学和民主政权办的淮安县中学这三脉传承汇聚而来。 淮安府中学堂 110年前,在举国上下“兴学校、办学堂、废科举”的浪潮中,晚清淮安知府汪树堂领时代风气之先,将淮城东长街真武桥东南的丽正书院改建为淮安府中学堂,这是淮安第一所官办中学堂,该学堂即江苏省淮安中学的前身。 江苏省立第九中学 1912年,南京临时政府教育部颁布了《普通教育暂行办法》,据此,淮安府中学堂更名为江苏省立第九中学。周钧、何其焯、李更生等曾任校长。为适应社会需要,李更生在高中一年级分设数理化及银行理财两系,为全省首创。他为办学兴教,不惜变卖家产,将住所改为教室。毛泽东称赞他“毁家办学,高风亮节”。 江苏省立淮安中学

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1928年,江苏省立第九中学更名为江苏省立淮安中学。1939年3月,淮安沦陷,学校被迫迁往淮安东乡一带,后因战事不断而解散。抗战胜利后,学校于1945年10月在镇江师范附小内复校,后迁至扬州何家花园一所私立学校内。1947年迁回淮安校本部。1948年12月,学校又迁往镇江七里甸镇江中学内,后又迁往吴江芦墟等地。 淮安县立中学 在江苏省立淮安中学办学期间,1923年,淮安县政府在淮城镇南隅天妃宫万柳池畔另外开办了淮安县立初级中学。1928年,学校迁至文通塔下的奎文书院旧址,并将县立甲种师范并入,更名为淮安县立中学。1939年,学校迁往曹甸、庞王一带,不久因战乱被迫解散。1946年,国民政府在淮城察院街复建淮安县立初级中学。 淮阜联立中学 1940年秋,淮安建立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民主政权。1942年,经盐阜行政公署批准,抗日民主政权在苏嘴街彤华宫另办淮安县中学。时任新四军三师副师长的张爱萍将军到校向全体师生作了“学以致用”的报告。1944年,与阜宁中学合并为阜淮联立中学。1945年,抗战胜利,民主政权在淮城西门香渠巷福荣女子学校原址重建淮安县中学。1948年初,学校更名为淮阜联立中学,辗转于淮阜边境,坚持游击办学。 当时教材奇缺,语文教材往往就是战报新闻稿和领导同志的文章。 两淮市第二联合中学 1948年12月9日,两淮市成立。1949年1月,共产党领导下的新政府在淮城察院街,将原国民政府办的江苏省立淮安中学、淮安县立初级中学和民主政权办的淮阜联立中学三所中学合并为两淮市第二联合中学,开启了淮安教育的新篇章。 新政府以校长谭稚成和副校长汪育才名义发布的《两淮市第二联合中学招生简章》明确省立淮安中学和县立淮安中学的学生都到二联中登记入学。

创新展厅解说词

解说词 大家好!欢迎参观安徽大学学生创新实践成果展示厅。现在由我为各位作简要解说。 首先,在展厅门口,我们可以看到,我们的展厅整体是以船为造型的,这些柱子就是船柱,整个展厅就是船舱。展厅以蓝色为主色调,代表着海洋。这一设计理念寓意着扬帆起航。 一、文化艺术节、学术科技节,各类竞赛奖项展示 各位这边请,这里展示的就是我校文化艺术节和学术科技节的相关情况。我校每学年的第一学期举办文化艺术节,第二学期举办学术科技节。迄今为止,文化艺术节已成功举办过21届,每届文化艺术节都主题鲜明、特点突出、创新不断。在文化艺术节期间,我校会举办迎新晚会,主持人大赛,舞蹈大赛等各类文艺活动。其中,最有特色的就是跨年晚会。每年的跨年晚会都会持续到新年第一天的凌晨。校领导、老师和同学们一起跨年,喜迎新年。文化艺术节活动,同学们参与度高,校园文化艺术氛围浓厚,高层次的校园文化取得了显著成效。 在注重文化艺术的同时,我校也十分重视创新实践教育。这边,就是我校创新实践教育成果的展示。我校现有创新实验室11个。这边是我校本科生在各类国家级竞赛中的获奖情况。从表中可以清楚的看到,我校同学在各类国家级大赛中表现优异,与此同时,我校同学在大学生科研训练项目中也取得了不俗的成绩。这边就是其中四个优秀项目的展示。 再往后面便是对我校大学生学术科技节的相关介绍。我校自2004年起,至今已连续举办了11届大学生学术科技节,活动赢得了省内兄弟高校的广泛赞誉。每届学术科技节设计的项目都紧密围绕为大学生搭建创新创业平台,提高学生学

术创新能力。在今年的第十一届学术科技节中,我校开展了各项结合“趣味性、专业性、科普性”的学术科技活动,如徽文化展示、无线电测向比赛、科普基层行等,寓学于乐,广受学生一致好评。 二、学生团体展示(一) 请看这边,我校目前有七个校级学生团体,分别是学生会、研究生会、社团联合会、青年媒体中心、青年艺术中心、创新创业服务中心、勤工俭学中心。各个组织职能明确,工作有条不紊。 学生会坚持和完善学生代表大会制度,努力构建校、院(系)、班级三级联动的工作格局。在“为学生服务”的宗旨下,举办过文化艺术、学术科技、社会实践、校园服务等各类精品活动。在社会实践方面:校学生会实践与志愿服务部运营的“青年家园”大学生社会实践平台即致力于整合志愿服务资源,为我校同学的志愿服务追求提供了更多机会。当然,除了线下的实体活动,学生会还运营有线上的网络平台,及时传达校园里各个方面的最新动态。 这里是我校的研究生会展示区,在研究生代表大会闭会期间,研究生会主席团行使大会职权、执行上级组织的指示和研究生代表大会的决议,在任期内组织开展各项服务于研究生广大群体的具体工作。比如博明论坛,吸引着校内外学生积极投稿,每年都会从中选出很多优秀的论文,为营造安大浓厚的学术氛围添砖加瓦。 除此之外,我校的青年传媒中心在我校宣传方面的工作也十分突出。不仅负责“安青在线”网站,还与时俱进推出微信、微博等多种新媒体宣传方式,做到对学校团学工作的全方位多角度宣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