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采后的预处理技术

苹果采后的预处理技术
苹果采后的预处理技术

苹果采后的预处理技术

苹果在采收后,储藏前,为保证储藏质量,对苹果进行预处理是十分重要和必要的,预处理的存在和好坏可直接影响储藏期间的果品品质变化。预处理包括:剔果、分级、浸果、预冷。

剔果:预处理的第一步,主要是严格地剔除病果、烂果,有日灼伤或机械伤的苹果。防止个别坏果影响到全部苹果的储藏品质。

分级:主要按果形、大小进行分级,即根据果实横径的最大部分直径分为若干等级。例如,我国出口的红星苹果,直径从65-90毫米,每相差5毫米为一级,分为5级。

浸果:目前水果的防腐处理在国外已经成为商品化不可缺少的一个步骤,我国许多地方也广泛使用杀菌剂来减少采后损失,可达到辅助储藏的作用。这里介绍两种简易的自配保鲜剂配方:⑴10千克水和0.5千克清洁的盐,充分搅拌溶化即可用。苹果放入10分钟即可。⑵10千克水和1克乙酸水杨酸(安全无毒、化学药品店有售),搅拌溶解后即可用,浸果时间也是10分钟。

预冷:预处理中最主要的一步,采后及时降温,也叫预冷。苹果采收正值高温季节(针对用于储藏的中晚熟品种),日灼温度在25℃左右,果实不仅有自身释放的呼吸热,还持有大量的田间热,果温高于气温。采后应散热降温,这样可以降低果品的生理活性,减少营养损失和水分损失,延长储藏寿命,改善储后的品质。

就苹果而言,较经济的预冷的方法是自然预冷,即将产品放在通风的地方使其自然冷却。常用的方法是在荫凉通风的地方做土畦,深15厘米左右,宽1.2米左右,把果实放入畦内,排放厚度从4至5层果为宜,白天遮荫,夜间揭去覆盖物通风降温,降雨时或有雾、露水时,应覆盖以防止雨水或雾水、露水接触果实表面,经1-2夜预冷后于清晨气温尚低时将果实封装入储或直接入储。若清晨露水较重,应于该天傍晚将覆盖物撑起至离果20-30厘米处,这样可达到预冷又防露的目的,次日清晨即可入储。

第2章 果蔬采收及采后商品化处理

第2xx果蔬采收及采后商品化处理 一、填空题(每空2分,总分16分) 1、目前,国际上通用的检验检疫杀虫处理技术有____、____和____。 2、用机械进行果蔬的采摘主要是利用____细胞的形成。 3、果实分级机械按工作原理可分为____分级机、____分级机和____分级机。 4、黄瓜的采收宜在____进行。 二、名词解释(每题5分,总分20分) 1、预冷 是指在果蔬贮藏或运输之前,迅速将其温度降低到规定温度的措施。 2、脱涩 涩果进行无氧呼吸时可产生乙醛、丙酮等中间产物,这些中间产物可与可溶性的单宁物质结合,使其溶解性发生变化,单宁物质变为不溶性,涩味就可脱除。根据以上原理,可以采取某种方法,使果实进行无氧呼吸,使单宁物质的溶解性变化而脱涩。 3、检疫杀虫 是针对检疫危险性有害昆虫除害防疫的有效手段,是进出口农产品的重要环节。农产品携带的检疫危险性有害昆虫通过国家或地区之间的农产品贸易而传播,进口国常常设置检疫关卡来检查。 4、真空冷却(Vacuum- and water spray vacuum-cooling)是将果蔬置于密闭容器内,通过真空泵,迅速抽出容器中的空气和水蒸气,强制水分从果蔬蒸发,并夺去果蔬中的汽化潜热,使果品温度降低。 一、填空题

1.低温杀虫处理、热处理杀虫技术、高能电子辐射杀虫技术 2.离层区 3.大小分级、重量分级、颜色分级 4.清晨或傍晚 二、名词解释(每题5分,总分20分) 1、预冷是指在果蔬贮藏或运输之前,迅速将其温度降低到规定温度的措施。 2、脱涩涩果进行无氧呼吸时可产生乙醛、丙酮等中间产物,这些中间产物可与可溶性的单宁物质结合,使其溶解性发生变化,单宁物质变为不溶性,涩味就可脱除。根据以上原理,可以采取某种方法,使果实进行无氧呼吸,使单宁物质的溶解性变化而脱涩。 3、检疫杀虫是针对检疫危险性有害昆虫除害防疫的有效手段,是进出口农产品的重要环节。农产品携带的检疫危险性有害昆虫通过国家或地区之间的农产品贸易而传播,进口国常常设置检疫关卡来检查。 4、真空冷却(Vacuum- and water spray vacuum-cooling)是将果蔬置于密闭容器内,通过真空泵,迅速抽出容器中的空气和水蒸气,强制水分从果蔬蒸发,并夺去果蔬中的汽化潜热,使果品温度降低。 三、问题题(每题8分,总分64分) 1、简述采收期与农产品的产量、品质和耐贮性的关系。 答: 采收期由产量、品质、耐贮性确定。最佳采收期由生物学特性、食用品质、采收后的用途。如果鲜销或短途运输,采摘通常在成熟度较高采收;如果长途运输或加工,通常选择在成熟度较低采收。 2、简述涩味的产生原理、脱涩原理及常用的脱涩方法。

果蔬采后处理与贮藏保鲜技术研究进展

果蔬采后处理与贮藏保鲜技术研究进展 院-系:理学院化学系 专业: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 年级:2013级 学生姓名:张府城 学号:2201301020703 导师及职称:樊爱萍(讲师)

果蔬采后处理与贮藏保鲜技术研究进展摘要:国内外已经对蔬菜的物理、化学和生物保鲜技术做了大量的研究。他们的共同点都是通过减缓蔬菜的呼吸作用、抑制微生物的生长来达到贮藏保鲜的目的,但是物理、化学保鲜方法分别存在设备昂贵、有毒副残留等缺陷。面对经济全球化浪潮的到来和加入WTO后的激烈竞争,我国的果蔬产业如何通过发展冷链物流,以最小的代价、最短的时间赢得国际农产品市场应有的地位,早日走上科学化、规范化、产业化、国际化道路,实现从果蔬生产大国向果蔬产销强国的历史性跨越,是一个重大课题,需要一系列配套的政策措施。 关键词:采后热处理、纳米技术、机械损伤、预冷、贮藏保鲜、研究进展一:果蔬采后采后处理研究进展: 蔬菜采摘后由于其旺盛的呼吸、微生物的活动及水分的蒸发作用,很容易出现变质和腐烂等现象。若在采摘、运输和贮藏过程当中没有采取适当的贮藏保鲜措施,会导致蔬菜品质下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据统计,我国每年蔬菜的损耗率在25%~30%。而且,我国大部分的蔬菜是在采摘期上市,应季时供过于求,而在淡季由于气候、贮藏等缘故,往往供应短缺。因此,有效延长蔬菜采摘后的贮藏保鲜期,避免蔬菜腐烂现象的发生,减小蔬菜供应和需求间的矛盾是当前亟需解决的重要问题。 1.采后热处理:采后热处理作为一种无毒无残留的物理处理方法,能控制多种果蔬的侵染性病害、虫害,提高抗冷性降低冷害,延缓衰老,保持贮藏品质。从上个世纪90 年代开始,热处理技术受到世界范围内的广泛关注,部分已经进入商业化应用。进入21 世纪,随着消费者对食品安全性要求的提高,农药和化学试剂的使用受到越来越多的限制;同时,随着世界范围内有机农业的大发展,寻找安全无毒的采后防虫抗病处理方法显得尤为迫切[17]。在这样的背景下,采后热处理理论和技术的研究和应用进一步迅猛发展,出现了热水喷淋(Hot water brushing,HWB)处理、射频(Radio frequencies,RF)加热等新型热处理方法以及多种处理相结合的复合热处理方法,热处理对果蔬品质、营养价值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也得到了较为深入和广泛的研究。 1.1 热水喷淋技术(HWB):热水喷淋处理,采用高温水作为介质,对果蔬

苹果贮藏技术

苹果贮藏保鲜技术 苹果采后基本处理过程包括采收、挑选分级、清洗打蜡、包装、预冷、保鲜处理、贮藏、运输等。采后商品化处理对保证果品质量、方便贮运、促进销售、便于食用和提高产品的竞争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采收 采收成熟度与果实贮藏品质有极大的相关性,果品应结合品种特性、采后用途、贮运条件、市场需求和天气情况综合考虑而决定其适宜的采收期。 (一)最佳采收期的确定 苹果采收太早,其外观色泽、风味都不够好,容易发生虎皮病、苦痘病、褐心病、二氧化碳伤害、失水萎蔫等生理病害;采收过晚,也容易发生果肉发绵(裂果)、衰老褐变、斑点病、水心病及微生物引起的腐烂等病害。优质苹果到达采收成熟期时,呼吸高峰到来的较快,果实的贮藏性较差,在呼吸高峰期和呼吸高峰后期采收的果实不耐贮藏。应根据品种特性、贮藏条件、预计贮藏期长短而确定适宜的采收期。常温贮藏或预计贮藏期较长时,应适当早采;低温贮藏、气调贮藏、预计贮藏期较短时,可适当晚采。一般长期贮藏的苹果在生理成熟前10d 左右采收,这时采收的果硬度大、品质好、耐贮藏。 确定苹果的最佳采收期,不仅要看果实的色泽、成熟度和品种特性,还要看当地当年的市场需求和天气情况,多方面综合考虑,具体的确定方法有:①果实色泽。苹果各品种从幼果到成熟的过程中,果皮的颜色一般都发生规律性的变化,果皮底色由深绿色逐渐变为浅绿色或浅黄色。有些着色品种往往上色较早,但果皮底色仍是绿色,只有果皮底色由绿变黄时才是果实成熟的表现;②果柄。果实真正成熟时,果柄基部与果枝间形成离层,果实稍被扭动或抬高即会脱落;③

果实的生长期。在正常的气候条件下,不同品种在一地区都有比较稳定的生长发育时期,由盛花期到成熟期所需时间也比较固定,一般早熟品种在盛花后60-100天成熟,中熟瓶中为100-140天,中晚熟品种为140-160天,晚熟品种为160-190天;④种子颜色。在果实发育过程中,种子颜色有逐渐变褐的规律。剖开果实,若种子变成褐色,表明已经成熟;⑤果实硬度。随着果实的成熟,果肉变松软,硬度逐渐降低,果实成熟时硬度相对稳定;⑥果实的采收成熟期和食用成熟期。果实成熟期可分为采收成熟期和食用成熟期。采收成熟期是指果实体积和重量都不再增大,果柄基部已形成离层,稍扭或抬高即会脱落;食用成熟期是指果实达到完全表现本品种典型性状,而且是食用品质最好的时期。为了贮藏和长途外运往往需要提前采收;⑦当年的气候与市场需求。如果临近采收期有冰雹、狂风等自然灾害,应马上组织人力突击抢救;大雨过后可暂停数天再采摘。还要根据当年的市场需求情况,适当早采或晚采,以求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二)采收时间的确定 果实采前的温度和当地气温相一致,如能在果温最低时采收可获得很好的预冷效果。此外,由于入贮果的温度不一样,入贮后小包装袋内气体成分变化也不相同,早晨采收入贮的果由于果温低,贮后呼吸度变弱,而中午采收的果由于果温较高,呼吸加强,使袋内O2降低,CO2迅速升高,易造成CO2中毒。因此,果实采摘要在每天早6~8点进行,最晚不超过10点。再是根据天气状况,若气象部门预报近期有大风、暴雨、冰雹等灾害性天气,应提前采收,以减轻经济损失。 (三)采收要求 1、采收工具

苹果采后贮藏保鲜技术简介_王新民

2010年第07期(总第245期) 吉 林 农 业 JILIN AGRICULTURAL NO.07,2010 (CumulativetyNO.245) 0前言 众所周知,苹果产业己成为我国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但采后的贮藏加工技术的相对落后使苹果的商品价值及品质大打折扣,同时也制约了果农和苹果经营者收入的增加。 1国外的采后贮藏技术 1.1美国 在美国,苹果采后大部分都贮藏起来以满足季后供应,贮藏量占产量的比重高达80%,人们常年可以吃到新鲜如初的苹果。贮藏保鲜主要采用气调贮藏和冷库贮藏,冷库常用氨制冷,气调库则使用燃烧丙烷循环降氧,用活性炭脱除二氧化碳。准备贮藏的苹果是经过挑选的优质苹果,首先要经过特定的药剂处理,比如用二苯胺整箱冲洗,其目的是为防止苹果虎皮病。若是较长时期贮藏的苹果,人们非常注重及时处理,通常要求其在采后的48h 内进入冷库或气调库,而且在送入冷库时,要贮藏的苹果需装入大木箱并用苯雷特(Benomyl)药液冲洗。若是只贮藏至年底以前出售的苹果,人们通常将其装入冷库贮藏。另外,需要贮藏五个月以上的苹果,大多都被装入气调库。 1.2加拿大 据加拿大农业部门2007年提供的数据显示,该国的苹果采后主要采用冷藏、气调贮藏和普通贮藏,其贮藏时期长达9个月,通常是当年9月至下年7月。在使用气调库贮藏苹果时,为使这一技术极大地发挥作用,须保证运用气调储藏的苹果的品质是极佳的,同时库房在开始贮藏苹果后应尽快地被关闭。在采用贮藏方式上,加拿大主要采用气调储藏,普通冷藏次之,很少或几乎不用普通储藏。制汁用的苹果通常采用普通方式储藏,而鲜食、作削皮苹果用的苹果则很少或几乎不采用这种方式贮藏。另外,用于鲜食的苹果基本上都采用气调储藏。 1.3墨西哥 奇瓦瓦州是墨西哥的主要苹果产区,该国科学家在其进行防霉烂研究时发现,有些发酵剂能防止苹果腐烂。研制此项苹果保鲜技术的科学家特比索说,她在苹果切口处撒上一种发酵剂,苹果存放5周后,切口处不仅没有发生霉变或腐烂,反而切口都比原来小了很多。经过分析,这种发酵剂中含有一些特殊物质,这些物质能与土壤中的弱寄生真菌发生“对抗”,使苹果产生一种特别的“免疫力”。因此,苹果在冷库中长期贮藏时大幅度减少了霉变或腐烂变质现象的发生,苹果保鲜发酵剂为苹果长期贮藏保鲜提供了有效的解决方法。 2国内的采后贮藏技术 2.1 FK保鲜王 FK保鲜王是国内众多保用鲜专家研制的新型液体保鲜剂,作用机理是抑制乙烯的产生和作用。经过几年的应推广表明,效果与一些进口产品一样,而且使用更方便,价格便宜,是进口产品的1/2左右。能很好地抑制虎皮病的发生,保持苹果的硬度、脆度、及风味,延长了贮藏期和货架期。流通商也愿意以高于常规贮藏苹果的价格采购。 这种FK保鲜王使用起来也简单,苹果采后用塑料布做个简易的气帐,然后把苹果贮藏于气帐中,再把保鲜王注射于气帐内或滴加其内后一熏即可。白天摘,晚上熏,第二天放入地沟埋贮。贮存到翌年2-3月份还新鲜如初。总之,保鲜王加地埋贮藏的效果接近冷风库,保鲜王加冷风库的效果接近气调库,保鲜王加气调库可降低气调成本。如果按目前全国每年平均贮藏25亿kg苹果计算,此技术全面推广后每年大约可增加效益10亿元左右。2.2过碳酸钠 在采收苹果的当天,用1%的过碳酸钠溶液对树冠进行全面喷施,可起到防止贮藏期间青霉菌和轮纹病菌浸染的作用。也可在采后用0.5%碳酸钠溶液浸泡果实2-3min。作为常温贮果的防腐剂,过碳酸钠的效果稳定而明显。在配制药液时,宜用35℃的水,药液最好即配即用,1t果实约需1kg的过碳酸钠。 2.3钙处理 用钙处理采摘后的苹果可提高其硬度,并能相对降低果实生理病害的发生率。处理时,可用3-6%的氯化钙溶液或5%的碳酸钙溶液浸果,也可用波尔多液在采摘前对果树进行喷施。为进一步提高防病效果,在用氯化钙溶液浸果时可加入多菌灵,以30g40%多菌灵/l00kg果实为准。 2.4应用保鲜纸 保鲜纸是在造纸过程中添加防腐剂,或在纸上涂布防腐剂、杀菌剂制成的。其有很好的弹性和韧度,质地柔软,可以较好地保护被包的果实,并有效杀灭果实表面的各种病原菌,还可对撞击所形成的创伤起到有效的吸收和缓和作用,减轻装箱及运输中擦碰挤压形成的机械伤。 2.5节能气调贮藏 节能气调贮藏库结构较简单,即窑洞加塑料大帐。其机理是利用外界的自然冷源来调节贮藏场所内的温度,同时通过塑料大帐改变贮藏场所中氧气与二氧化碳浓度的比例,达到保鲜作用。调节帐内的氧气浓度时,可采用自然降氧、半自然降氧和快速降氧等方法。如果把硅橡胶扩散窗设置在大帐上,则可以起到自然调整账内气体成分的作用,使用和管理也方便。另外,稳定帐内温度是降低帐内温度的关键。 节能气调贮藏库宜于集体、农户建造。因其贮藏效果好,节约能源,且造价低,易形成规模,也便于推广和管理。在经济条件落后、人均收入较低的农村地区,用此方法对苹果进行贮藏保鲜, 苹果采后贮藏保鲜技术简介 王新民 (山西省保德县国土资源管理局,山西保德 036600) 摘要:文章提供了一些有关苹果采后的贮藏保鲜技术和方法,以期对果农和苹果经营者在运用保鲜技术和方法时起到借鉴意义,进一步提高苹果产业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苹果;贮藏;保鲜;技术 中图分类号:S60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0)-07-0121-2 (下转第141页)

我国果蔬采后商品化处理现状及发展趋势_李继兰

即菇床上密度大的地方先采,而出菇疏的则迟采。 3.2 严格消毒管理,严防病原菌侵染。采收前已经潜伏的病原菌在采收后,往往由于环境条件的改变,菇体耐贮性和抗病力的降低,使病害泛滥成灾,导致保鲜失败,所以在采收前,就要做好采菇工人、器具及场所的消毒工作,严防病原菌侵染。 3.3 低温预冷,降低呼吸强度,延缓蘑菇变色。据测定,蘑菇在贮藏过程中,营养物质的损耗和菇体变色是导致其品质劣变的主要原因,所以在贮藏过程中,尽可能采取提供适宜的贮藏条件,蘑菇采收后立即送进保鲜库中,在0—5℃贮藏,以降低呼吸强度,延缓变色过程,减少营养物质的损耗,从而获得良好的保鲜质量。 3.4 运输。采用冷藏车运输时,可调至2℃左右,纸箱包装时宜采用该运输方式。包装保鲜 我国是果蔬生产大国,2010年底全国果蔬总产量达7亿多吨,但产量大,附加值低,经济效益差的现状多年来一直未能根本解决。我国重采前轻采后的传统一方面导致果蔬采后商品化处理技术水平差,内销和出口价格都很低;另一方面精深加工技术产品缺乏,果蔬的附加值未能很好地体现出来。 目前,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们对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国内消费者对新鲜水果蔬菜的消费需求已从“数量型”转向“质量型”,不仅花色品种要多,还要求产品新鲜、干净和精美。因此,大力开展以提高果蔬质量为中心的采后商品化处理工作,美化产品,使其对消费者更具有吸引力,提高果蔬产品的附加值和资源的充分合理利用,减少 我国果蔬采后商品化处理现状及发展趋势 李继兰 葛玉全 (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济南果品研究院 山东 济南 250014) 摘 要:本文着眼于我国是果蔬产品生产和消费大国的现状,阐述了采后商品化处理技术环节,分析技术现状,对我国果蔬采后商品化处理技术发展趋势提出自己的一点看法。关键词:果蔬;商品化处理技术;现状;发展趋势整理、分级后的鲜菇,温度在1—2℃范围时,可放入硅窗袋中,由于特殊的制作技术,袋内CO 2浓度则高达25%,该条件下鲜菇呼吸量极小,故可达到保鲜的目的。 采后损失,逐步实现果蔬采后流通保鲜产业化可谓是当务之急。 1、商品化处理技术环节 果蔬采后商品化处理是为了保持或改进果蔬产品质量并使其从农产品转化为商品所采取的一系列再加工再增值措施的总称,包括水果蔬菜采收后所经过的挑选、修整、分级、清洗、打蜡抛光、包装等技术环节。 1.1 挑选 挑选是果蔬采后处理的首要环节,即剔除果蔬产品中不符合商品要求的产品,以利于流通过程中后续分级、包装和贮运等环节的顺利进行。因挑选涉及到病虫、伤、残、色、畸形等多项指标,综合 48

苹果的常见贮藏方法

苹果的常见贮藏方法 ①简易贮藏 指不具备固定贮藏库设施,而是利用自然环境条件来进行的沟埋藏、堆藏、窖藏等。这种贮藏多数是在产地进行,贮藏操作简便易行,贮藏成本低,若遇到某些年份气候条件适宜,贮藏效果较好。但总的讲受自然气候条件影响较大,贮藏期间温湿度条件不能有效控制,所以,贮期较短,贮藏质量较差,损耗较大,有时甚至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热烂或冻损。这些贮藏方法应注意苹果采收后,一般不要直接入沟(窖),或进行堆堆。应先在阴凉通风处散热预冷,白天适当覆盖遮荫防晒,夜间揭开降温,待霜降后气温降下时再行入贮。贮藏期间应根据外部自然条件的变化,利用通风道、通风口,通过堆码时留有空隙,在早晚或夜间进行曲通风降温防热。利用草帘、棉被、秸秆等进行覆盖保温防冻。一般可贮至来年3月。主要适用于国光、红富士等晚熟苹果。对金冠、元帅各级党委等中熟苹果不适宜。 ②通风库贮藏 通风库条件因贮藏前期温度偏高,中期又较低,一般也只适宜贮晚熟苹果。入库时就分品种、分等级码垛堆放,堆码时,垛底要垫放枕木(或条石),垛底离地10~20厘米,在各层筐或几层纸箱间应用木板、竹篱笆等衬垫,以关轻垛底压力,便于码成高垛,防止倒垛。码垛要牢固整齐,码垛不宜太大,为便于通风,一般垛与墙、垛与垛之间应留出30厘米左右空隙,垛顶距库顶50厘米以上,垛距门和通风口(道)1.5米以上,以利通风、防冻。贮期主要管理是根据库内外温差来通风排热。贮藏前期,多利用夜间低温来通风降温。有条件最好在通风口咱加装轴流风机,并安装温度自动调控装置,以自动调节库温尽量符合其贮藏要求。贮藏中期,减少通风,库内应在垛顶、四周适当覆盖,以免受冻。通风库贮果,中期易遭受冻害。贮藏后期,库温会逐步回升,期间还需要每天观测记录库内温度、湿度,并经常检查苹果质量;检测果实硬度、糖度、自然损耗和病、烂情况。出库顺序最好是先进的先出。

苹果采后生理及加工综述

苹果采后生理及加工综述 指导老师:赵博 姓名:王春雨 专业班级:园艺1101 学号:20113338

苹果采后生理及加工综述 西南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王春雨 摘要:本文主要简述了苹果采摘后的生理变化过程,如其呼吸作用、乙烯作用、果肉营养成分的变化等,以及苹果采后的一些贮藏保鲜技术和方法,苹果的加工等。 关键词:苹果;采后生理;乙烯;加工 The summary of apple’s post-harvest physiology and processing Abstract:This paper is described apple picked of physiological changes process,such as the change of the pulp nutrients, in the domestic and foreign apple after some fresh-keeping techniques and methods,apple processing. Key words: apple post-harvest physiology ethene fruit processing 苹果(Malus pumila mill.)是蔷薇科苹果属,属于落叶乔木,通常树木可高至15米,但栽培树木一般只高3-5米。苹果是中国第一大果种,至 2010 年,中国苹果栽培面积和产量分别达到 214.0 万 hm2和 3 326.3万 t,占中国水果栽培面积的 18.5%、产量的 25.9%。每年有 800~900 万 t 苹果用于加工,苹果可以加工成苹果果酱,苹果果酒,苹果果干脆片,苹果果汁等,其中 500~700万 t 用于生产浓缩苹果汁,已成为世界最大的浓缩苹果汁生产国和出口国。 1 苹果的果实的特点

果品采后处理及贮藏保鲜技术

果品采后处理及贮藏保鲜技术园林- 果品采后处理及贮藏保鲜技术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更注重水果的新鲜度和营养价值,但水 果生产却存在着较强的季节性,而且水果本身也比较容易腐烂。据相关统计,,而发达国家平均损耗率不到现阶段我国新鲜水果的腐烂损耗率已达30%。因此对水果采后预处理、贮藏保鲜,以保持良好的感官品质和营养价值,7% 是水果生产者及消费者普遍关注的问题。采收及预冷 1 果品采收的基本原则为“适时”和“无损”。用于贮藏的果实通常在成熟 成采收,成熟度的判定可根据生长期或经验判断,还可根据硬度、固形度7~8 物、糖酸比、淀粉含量等理化指标判断。由于机械采收易造成机械伤,故用于贮藏的果品主要以人工采收为主,采收时避免手指、果梗、采收容器等压伤、刺伤果实。预冷可以快速除去水果的田间热,最大限度保持果实原来的新鲜品质和延 长果实的贮藏期。常用的预冷方法有水预冷和空气预冷。水预冷中冷却水的循、漂白B、氯腈T环使用易受微生物的污染,可在冷却水中结合杀菌剂如氯腈粉、次氯酸钙等使用,预冷后要充分沥水。冷库预冷无需特殊设备,但预冷速度较慢,强制通风预冷可明显缩短预冷时间,但这两种空气预冷方式都存在预冷过程中的果实失水问题和预冷温度的均匀性问题,可通过包装与堆叠方式的优化来尽可能避免。简易贮藏 2 简易贮藏是一种利用自然低温来尽量维持贮藏适温的贮藏方式,可基本达

到贮藏要求,并且简单经济。在不同地域结合本地的气候条件发展成具体的贮藏方法,如山东的沟藏、山西的土窑洞贮藏在苹果贮藏中已大规模应用,新疆的窖藏在葡萄上也有应用等。由于这些贮藏方式没有有效的控温设施,因此适当的入贮时间对于贮藏成功非常重要,避免气温过高引起的腐烂和过低气温引起水果的田间受冻;贮藏过程中还应做好覆盖物的调节、通风的调节,以合理利用夜间低温和做好换气。另外在棚窖基础上发展而来的通风库贮藏及根据经济条件与机械制冷、自发气调等贮藏相结合的简易冷库在苹果、梨、柑橘等水果上的应用,既充分利用产地的自然条件,又符合农村的经济条件,为一种比较简易的节能贮藏技术。 3 冷库贮藏冷库贮藏是目前我国果品现代化贮藏的主要形式。冷藏使果品在低温条件 下,降低呼吸速率、减少微生物的侵染和降低果实的腐烂率,延缓果实衰老、延长果实贮藏期,从而在一定的气温下延长果实的供应周期。各种水果都有自己的最适贮藏温度,这个温度既能使呼吸及其生命过程保 持在最缓慢的速度下,又不会导致冷害,同时也使微生物活动处于最低水平。冷藏过程中应避免产生果品的冷害和冻害,以免果品因不适宜的低温而缩短贮藏寿命甚至丧失商品价值。对果实进行预冷处理、严格控制冷库温度在果品最适贮藏温度以及化学药剂如氯化钙处理等措施均能起到减轻冷(冻)害的作℃以上,这一温度往往不能对用。一般热带、亚热带水果的适宜贮藏温度在5 微生物活动形成有效抑制,因此这类水果较难贮藏。温带水果如苹果、葡萄℃左右。另外温度波动对细胞的刺激会促进水果的呼吸0 等,适宜贮藏温度在作用,因此贮藏过程中保持贮藏温度的稳定非常重要。. 较高湿度会减少贮藏过程中水果的水分蒸发和减少萎蔫,而大多数真菌孢

2果蔬采后商品化处理与运输练习题及答案果蔬贮运与加工

第二章果蔬采后商品化处理与运输 第一部分果蔬采后商品化处理 一、名词解释 1.预贮 2. 预冷 3. 热处理 二、填空 1. 果实的成熟度可划分为:( )、()、()。 2. 常用的确定果实成熟度的方法有:()、()、()。 3. 采收原则是:();采收分为:()和()。 4. 采后处理方法主要有:()、()、()、()、()、()。 5. 果蔬采后商品化处理的主要程序是()、()、()、()、()、()、()、()、()。 三、判断题(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1.用于长期贮藏的果实最好是在食用品质最佳的时候采收。() 2.只要果实的面色变红,就说明该果实已经成熟。() 3.果实的硬度越高,说明果实的成熟度越低。() 4.糖酸比过高或过低都不是果蔬的最佳采收期。() 5.由于蔬菜供食的器官不同,贮藏、运输、加工对产品的要求也不同,因此对成熟度的要求很难一致。 6.无论果品还是蔬菜,凡是淀粉含量多的都比较耐贮藏。 7.用于长期贮藏的果蔬,采收时应轻拿轻放;用于短期贮藏或加工的品种没必要轻拿轻放。 8.预贮的主要作用是使柑橘果实降温、回软、愈伤。 9.马铃薯采收后保持在18.5℃以上两天,然后在7.5~10℃和90%~95%的相对湿度下,保持10~12天,促进伤口愈合。

10. 果蔬预冷是果蔬入库前的重要环节,预冷可以降低果蔬的呼吸强度,散发田间热,降低果温,有利于贮藏。 11. 化学处理的目的是抑制病菌的侵染,防止腐烂,延长贮藏寿命。 12. 果品和蔬菜食用的部位不同,分级标准各异。 13. 在苹果的分级中,果个在65mm以上,不允许有病虫果、梨园介壳虫伤、裂果等。 14. 清洗的目的是除去果蔬表面的污物和农药残留以及杀菌防腐。 15. 在果蔬表面涂上一层食用蜡、胶等,形成一层薄膜,阻碍了果蔬与环境的接触,从而起到了抑制果蔬的呼吸强度,防止水分蒸发,减少病菌感染的作用。 四、选择填空(将其中一个正确的题号填在括号内) 1.决定果实风味的依据是:(1)糖酸比(2)糖含量(3)酸含量 2.香蕉催熟时,温、湿度是关键因素,尤其是湿度不能 (1)大于90% (2)小于80% (3)90~95% 3.用于长期贮藏的果实最好在(1)可采成熟度(2)食用成熟度(3)生理成熟度采收为适。 4.确定果实成熟度的关键因素是(1)底色(2)面色(3)面色比底色重要 5.黄瓜、茄子、丝瓜等蔬菜的适宜采收期应该在(1)叶片枯黄(2)种子膨大硬化之前(3)果皮硬化的时候。 6.葡萄采收的适宜时期为:(1)晴天上午晨露消失(2)太阳曝晒(3)阴雨连绵、浓雾未散 7.在果蔬商品化处理过程中,切分能够(1)延长果蔬的贮藏寿命(2)提高果蔬的商品价值(3)既能提高果蔬的商品价值,又能延长果蔬的贮藏寿命。 8.涂膜可以保持果蔬的新鲜状态,增加光泽,改善外观品质,提高商品价值,延长贮藏寿命。该项措施最先在(1)马铃薯和胡罗卜(2)柑橘和苹果(3)菜花和菠菜上使用。

苹果的采后处理及贮藏

苹 果 的 采 后 处 理 及 贮 藏 班级:园艺09-1班 姓名:王纪广 学号:0919101024

苹果为蔷薇科落叶乔木,叶椭圆形,有锯齿,花白微红,果实圆形,味甜,是植物类水果,多次花果,具有丰富营养成分,有食疗、辅助治疗功能。为世界四大水果之一。苹果采后商品化处理包括挑选、分级、清洗、打蜡、包装等环节。经过处理后的苹果,果实表面光洁,果个大小均一,色泽度基本一致,商品性状明显提高,其常温保鲜期大大延长,满足苹果市场对高档苹果的需求,同时可提高销售价格,增加苹果生产者和经营者的经济效益,提高苹果的国际市场竞争力。 1 苹果采后的商品化处理 1.1挑选 挑选是苹果采后处理的第一个环节。目的是剔除有机械伤、病虫危害、着色度不够、外观畸形等不符合商品要求的产品,以利于下一步的分级、包装和贮运。挑选由于涉及到病虫、伤、残、色、畸形等多项指标,综合判断较复杂,目前还难做到机械化操作,所以无论是技术先进的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基本靠手工完成,但必须根据不同苹果品种的特点制定相应的标准。 1.2分级 分级就是将收获的苹果,根据其形状、大小、色泽、质地、成熟度、机械损伤、病虫害及其他特性等,依据相关标准,分成若干整齐的类别,使同一类别的苹果规格、品质一致,果实均一性高,从而实现果实商品化,适应市场需求,有利于贮藏、销售和加工,达到分级销售,提高销售价格,满足不同层次的消费者的需要。 目前在国内主要采取人工分级法。分级时,果实大小通常用分级板来确定。分级板上有80毫米、75毫米、70毫米等不同规格的横径,由此可将果实按大小分成若干等级。而果形、色泽、果面等项标则完全凭目测和经验来判断和确定。因此,选果分级人员务必熟练掌握分级标准。分级时注意力要集中,以高度负责的态度,做到果果过目过分级板,严格按标准执行。 机械分级已在国外一些发达国家如美国、新西兰、加拿大、日本等国普遍应用。分级机构有构造简单的果品分级机。即按果实大小、重量,借传送带分出若干等级;有较为先进的光电分级机,既能确定果色,又能分果重。利用机构分级,工作效率高,分级准确。目前国内在机械分级方面已有所重视并开始动作。 1.3清洗和打蜡

蔬菜采后处理及简易贮藏加工技术

蔬菜采后处理及简易贮藏加工技术 第一节采后处理 蔬菜采后处理作业,包括适时收获、按等分级、清洗加工、包装、预冷、短期贮藏、运输、市场销售的系列过程。其最终目的是使蔬菜从产地到市场,在一定时间内保持蔬菜新鲜、不变质,并维持各种蔬菜特有的风味。蔬菜经采后处理,既便于蔬菜上柜销售,又方便消费者携带,有利于增强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提高经济效益。 一、采收前各种因素对蔬菜贮藏保鲜的影响 采前因素包括蔬菜种类、气候、施肥、灌溉、病虫害防治等。 1、蔬菜种类 不同种类的耐贮性差异很大,各种蔬菜适宜贮藏的条件和要求也各不相同。这里列举部分蔬菜的最适贮藏条件及贮藏期,具体请参见表16—1。 表16—1 部分蔬菜的最适贮藏条件与贮藏期 种类温度℃相对湿度% 贮藏期冻结温度℃含水率% 番茄 12.8—27.1 85—90 7—21天-0.6 93.0 (绿熟) 番茄 7.2—10.0 85—90 4—7天-0.5 94.1 (完熟) 茄子7.2—10.0 90 7天-0.8 92.7 青椒7.2—10.0 90—95 14—21天-0.7 92.4 青豌豆0 90—95 7—21天-0.6 74.3 白菜0 90—95 2个月-1.1—0 95.0 菠菜0 90—95 10—14天-0.3 92.7 洋葱0 65—70 1—8个月-0.8 87.5 大蒜0 65—70 6—7个月-0.8 61.3 胡萝卜0 90—95 4—5个月-1.4 88.2 南瓜10.0—12.8 70—75 2—3个月-0.8 90.5 马铃薯 10.0 90 2—3个月-0.6 81.2 (春收) 马铃薯 3.3— 4.4 90 5—8个月-0.6 77.8 (秋收) 黄瓜7.2—10.0 90—95 10—14天-0.5 96.1

赣南脐橙采后商品化处理规程【模板】

本标准的格式根据GB/T 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编制。本标准由XX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 本标准由《赣南脐橙保鲜与采后商品化处理关键技术的研究与示范》课题组负责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XXX。

赣南脐橙采后商品化处理规程 1 范围 本规程规定了赣南脐橙采收、贮藏、保鲜、分级、打蜡、包装、标志、运输等技术。 本规程适用于赣南脐橙的采后商品化处理(postharvest commercial handling果实采收后的再加工再增值过程,包括挑选、分级、清洗、预冷、打蜡、催熟、包装等技术环节)、贮藏和运输。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的条款通过本规程的引用而成为本规程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规程,然而,鼓励根据本规程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标准。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规程。 GB/T 13607 苹果、柑橘包装 GB/T 19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T 20355 地理标志产品赣南脐橙 NY/T 1189 柑橘贮藏 NY/T 2389 柑橘采后病害防治技术规范 3 采收 3.1 采收工具 3.1.1 果篮:大小适中,内壁光滑或内垫柔软物。 3.1.2 果剪:圆头平口,刀口锋利。 3.1.3 人字形梯凳。 3.2 采收条件 3.2.1 鲜销果在果实正常成熟,表现出本品种(variety经人类培育选择创造的经济性状及农业生物学特性符合生产和消费要求,在遗传上相似且稳定的植物群体)固有的品质特征,果面全面着色,可溶性固形物含量(soluble solid果汁中含有的糖类、盐等有机酸、可溶性蛋白、维生素、果胶等物质,是衡量果品品质的多重指标)≥10.0%时采收。贮藏果比鲜销果宜早7d~10d采收。

苹果采后生理研究

苹果采后生理研究 罗桂杰,于泽源*,李兴国 东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哈尔滨(150030) E-mail:yzy@https://www.360docs.net/doc/944946477.html, 摘要:本文主要从呼吸变化、乙烯释放量、营养物质含量、酶活性等几方面阐述了苹果采后生理生化变化。 关键词:苹果;呼吸作用;乙烯产生;营养成分;酶 1. 引言 苹果在田间生长发育到一定阶段,达到鲜食、贮藏、加工的要求后,就需要进行采收。采收后,苹果失去了来自树体的水分和养分供应,成为一个利用自身已有贮藏物质进行生命活动的独立个体。苹果采后的生命活动既是采前田间生长发育过程的继续,与采前的新陈代谢有着必然的联系;又由于采后的生存环境条件发生了根本改变,而发生一系列不同于采前生命活动的变化,进行了重新组织和调整,以便在贮藏条件下保存生命活力和延长寿命。因此,了解苹果的采后生理特点及其影响因素是研究苹果贮藏保鲜的一个很重要的方面。本文就目前国内外有关苹果的贮藏生理变化进行综述,以期为进一步研究苹果贮藏保鲜技术提供理论依据。 2. 呼吸作用的变化 呼吸作用是基本的生命现象,分为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并且采后园艺产品的呼吸作用与采后品质变化、成熟衰老进程、贮藏寿命、货架寿命、采后生理性病害以及果蔬的商品处理方法等密切相关。由于果实呼吸时吸收O2、放出CO2使环境中的气体成分比例发生改变,O2浓度降低,CO2浓度升高,使有氧呼吸受到抑制,会出现果实无氧呼吸,产生异味,从而造成果实生理失调。英国学者Kidd和West于20世纪30年代提出,园艺产品采后初期,其呼吸强度逐渐下降,达到完熟时,呼吸强度急剧上升,并出现高峰,随后迅速下降。这种现象称为“呼吸跃变”。并根据果实成熟前有无呼吸上升现象,将果实分为呼吸跃变型和非跃变型[1]。经国内外科学家研究发现,苹果果实属于呼吸跃变型。孙希生等[2]、Fan等[3]研究表明,乔纳金、金冠、“Deli-cious”、津轻和红富士的对照果实在常温下(20±1℃),除红富士的呼吸高峰不显著外,剩余4个品种果实的呼吸均属于典型的呼吸跃变型,采后呼吸强度由弱逐渐增强,达到高峰后逐渐下降并趋于稳定。但石建新等[4]的研究表明红富士具有独特的采后生理特点,采后呼吸作用水平比较低,呼吸强度变化曲线平稳,呼吸峰不但出现晚而且峰值小,因而红富士苹果比青香蕉、国光、红星等品种耐藏。 呼吸跃变发现以后,呼吸跃变机理成为人们研究的热点。目前人们的研究方向集中在果实的呼吸途径的变化上。敬兰花等[5]研究表明,在苹果成熟前期,呼吸作用主要通过细胞色素途径传递电子,交替途径传递电子也占一定比例,接近成熟期则抗氰呼吸途径逐渐变为主要途径。梁厚果、梁铮等[6]研究结果也证实了抗氰呼吸参与了呼吸途径。吕忠恕[7]、张国树[8]在研究柿子后熟过程中呼吸动态时,并没有测到有抗氰交替途径,故他们认为呼吸跃变不依赖于抗氰交替途径,因此还不能确定抗氰途径是否真正的在果实体内运行。 3. 乙烯释放量的变化 乙烯作为一种成熟衰老的激素,对果蔬采后的成熟和衰老起着重要的调控作用,它影响

采后苹果贮藏保鲜的研究进展

* * 大学 课程论文(设计) 题目:采后苹果贮藏保鲜的研究进展学号:** 姓名:** 年级:20**级 学院:**学院 系别:*******系 专业: 指导教师: 完成日期:20** 年** 月** 日

摘要 苹果为我国栽培的主要果树品种,在我国北方,每年产量为果品生产第一位。同时苹果以果肉紧脆、细嫩、汁多、酸甜适口、香气浓郁,富含丰富维生素C、糖类和其他营养素,深受人们喜爱。但由于苹果采摘后有病菌附着在果子上,采后容易遇到高温多湿气候,还有因其本身生理特点在采后成分发生变化,容易引起腐败变质,且不同品种苹果保鲜条件也不相同,很难在较长时间得到新鲜供应,从而造成苹果供应的产地与非产地、收获旺季与淡季间差距较大,使得苹果产业发展受到限制。因此有针对性的研究苹果各项生理特征,寻找出最适合保藏苹果的相关条件的,从而研发出低成本、高效率、实用的贮藏保鲜方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而研发出绿色无污染、对品质无损害、方便快捷的贮藏保鲜方法更是当前热点课题之一。 本论文对苹果采后的各项生理变化、影响贮藏的主要因素及相关病害做出了简介。主要介绍了物理与化学两种保鲜方法,同时简介了生活中现有的8种实用保鲜方法。 关键词:苹果;贮藏;保鲜

Abstract Apple is the main varieties of planting fruit trees,its’output is the primary every year of fruit production in north China.Apple is greatly welcomed for good state as succulent、a good balance of sweet and sour ,srong flavor and be rich in vitamin and carbohydrate and so on.Apple is perishable after picked because of bacteria on it,high temperature ang humidity environment and its’ physiological reaction.The preservation conditions are different of different varieties,we also hardly provide with fresh apples all the time,so there is large gap between the apple origin and not,the harvest season and not which hinger the development of apple industry.In view of those,it is great meaningful to study a storage-fresh method which is low-cost,high efficient and feasible by studying apple’s phys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most suitable storage conditions.At present,it is one of the most popular topics of research in stoage-fresh method which is unpollutional and profiet for apple’s quality. Th is paper is about the introduction of the apple’s physiological reaction,factors of influence apple preserve and storage-freshness and related diseases,which conclude chemical and physics storage-fresh methods and eight solutions we offen use now. Key word:Apples; to store up ;fresh-keeping effect

第2章 果蔬采收及采后商品化处理

第2章果蔬采收及采后商品化处理 一、填空题(每空2分,总分16分) 1、目前,国际上通用的检验检疫杀虫处理技术有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2、用机械进行果蔬的采摘主要是利用_______细胞的形成。 3、果实分级机械按工作原理可分为_______分级机、_______分级机和_______分级机。 4、黄瓜的采收宜在_______进行。 二、名词解释(每题5分,总分20分) 1、预冷是指在果蔬贮藏或运输之前,迅速将其温度降低到规定温度的措施。 2、脱涩涩果进行无氧呼吸时可产生乙醛、丙酮等中间产物,这些中间产物可与可溶性的 单宁物质结合,使其溶解性发生变化,单宁物质变为不溶性,涩味就可脱除。根据以上原理,可以采取某种方法,使果实进行无氧呼吸,使单宁物质的溶解性变化而脱涩。 3、检疫杀虫是针对检疫危险性有害昆虫除害防疫的有效手段,是进出口农产品的重要环节。农产品携带的检疫危险性有害昆虫通过国家或地区之间的农产品贸易而传播,进口国常常设置检疫关卡来检查。 4、真空冷却(Vacuum- and water spray vacuum-cooling)是将果蔬置于密闭容器内,通过真空泵,迅速抽出容器中的空气和水蒸气,强制水分从果蔬蒸发,并夺去果蔬中的汽化潜热,使果品温度降低。 一、填空题 1.低温杀虫处理、热处理杀虫技术、高能电子辐射杀虫技术 2.离层区 3.大小分级、重量分级、颜色分级 4.清晨或傍晚

二、名词解释(每题5分,总分20分) 1、预冷是指在果蔬贮藏或运输之前,迅速将其温度降低到规定温度的措施。 2、脱涩涩果进行无氧呼吸时可产生乙醛、丙酮等中间产物,这些中间产物可 与可溶性的单宁物质结合,使其溶解性发生变化,单宁物质变为不溶性,涩味就可脱除。根据以上原理,可以采取某种方法,使果实进行无氧呼吸,使单宁物质的溶解性变化而脱涩。 3、检疫杀虫是针对检疫危险性有害昆虫除害防疫的有效手段,是进出口农产 品的重要环节。农产品携带的检疫危险性有害昆虫通过国家或地区之间的农产品贸易而传播,进口国常常设置检疫关卡来检查。 4、真空冷却(Vacuum- and water spray vacuum-cooling)是将果蔬置于密 闭容器内,通过真空泵,迅速抽出容器中的空气和水蒸气,强制水分从果蔬蒸发,并夺去果蔬中的汽化潜热,使果品温度降低。 三、问题题(每题8分,总分64分) 1、简述采收期与农产品的产量、品质和耐贮性的关系。 答:采收期由产量、品质、耐贮性确定。最佳采收期由生物学特性、食用品质、采收后的用途。如果鲜销或短途运输,采摘通常在成熟度较高采收;如果长途运输或加工,通常选 择在成熟度较低采收。 2、简述涩味的产生原理、脱涩原理及常用的脱涩方法。 答:水果中的涩味主要是单宁等多酚化合物。涩果进行无氧呼吸时可产生乙醛、丙酮等中 间产物,这些中间产物可与可溶性的单宁物质结合,使其溶解性发生变化,单宁物质变为 不溶性,涩味就可脱除。根据以上原理,可以采取某种方法,使果实进行无氧呼吸,使单 宁物质的溶解性变化而脱涩。(1)温水脱涩(2)冷水脱涩(3)石灰水脱涩(4)食盐、明矾溶液脱涩(5)酒精脱涩(6)高二氧化碳脱涩(7)冻结脱涩法(8)保鲜膜包装脱涩(9)混果脱涩(10)乙烯脱涩(11)乙烯利脱涩 3、为什么不同种类的果蔬(农产品)不宜混合在一起贮藏? 答:收获后的果蔬,虽然脱离了母体和栽培的环境条件,同化作用已基本停止,但仍然是 活的有机体,还在继续进行生命活动,如呼吸代谢、蒸腾作用、成熟衰老变化等。故不同 类果蔬混在一起有可能导致品质下降,更容易变质腐败。 4、简述果蔬采后处理的主要工序。 答:a分选;b分级;c清洗;d风干;e杀菌处理;f预冷;g检疫杀虫;h涂蜡;i 脱涩;j催熟;k包装;l封箱;m临时贮藏;n运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