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系统疾病--小儿腹泻

消化系统疾病--小儿腹泻

一、易感因素1.婴幼儿消化系统(l)发育尚未成熟,胃酸和消化酶分泌少,酶活力偏低,不能适应食物质和量的较大变化。(2)婴幼儿水代谢旺盛,一岁以内每日摄人及排出的水分占体内总液量的1/2(成人为1/7),对缺水的耐受力差,一旦失水容易发生体液紊乱。(3)婴儿时期神经、内分泌、循环、肝、肾功能发育不成熟,容易发生消化道功能紊乱。

2.生长发育快所需营养物质相对较多,且婴儿食物以液体为主,进入量较多,胃肠道负担重。

3.机体防御功能差(1)婴儿胃酸偏低,胃排空较快,对进入胃内的细菌杀灭能力较弱。(2)血清免疫球蛋白(尤其是IgM、IgA)和胃肠道分泌型IgA均较低。

4.肠道菌群失调新生儿生后尚未建立正常肠道菌群时、改变饮食使肠道内环境改变时,或滥用广谱抗生素时,均可使肠道正常菌群的平衡失调,而患肠道感染。

5.人工喂养母乳中含有大量体液因子(SlgA、乳铁蛋白)、巨噬细胞和粒细胞、溶菌酶、溶酶体,有很强的抗肠道感染作用。家畜乳中虽有某些上述成分,但在加热过程中被破坏,而且人工喂养的食物和食具极易受污染,人工喂养儿肠道感染发生率明显高于母乳喂养儿。

二、病因(一)感染因素1.病毒感染(1)寒冷季节的婴幼儿腹泻80%由病毒感染引起。(2)主要病原为轮状病毒。(3)其次有星状和杯状病毒、肠道病毒(包括柯萨奇病毒、埃可病毒、肠道腺病毒)、诺沃克病毒、冠状病毒

2.细菌感染(不包括法定传染病)(1)致腹泻大肠埃希菌1)致病性大肠埃希菌(EPEC)①为最早发现的致腹泻大肠埃希菌。②EPEC侵入肠道后,黏附在肠黏膜上皮细胞,引起肠黏膜微绒毛破坏,皱襞萎缩变平,黏膜充血、水肿而致腹泻,可累及全肠道。2)产毒性大肠埃希菌(ETEC):可黏附在小肠上皮刷状缘,在细胞外繁殖,产生不耐热肠

毒素(LT)和耐热肠毒素(ST)。3)侵袭性大肠埃希菌(EIEC)①可直接侵入小肠黏膜引起炎症反应,也可黏附和侵入结肠黏膜,导致肠上皮细胞炎症和坏死,引起痢疾样腹泻。②该菌与志贺菌相似,两者抗原有交叉反应。4)出血性大肠埃希菌(EGEC):黏附于结肠产生与志贺杆菌相似的肠毒素(vero毒素).引起肠黏膜坏死和肠液分泌,致出血性肠炎。5)黏附-集聚性大肠埃希菌(eEAEC):以集聚方式黏附于下段小肠和结肠黏膜致病,不产生肠毒素,亦不引起组织损伤。

(2)空肠弯曲菌:与肠炎有关的弯曲菌有空肠型、结肠型和胎儿亚型3种,95%-99%弯曲菌肠炎是由胎儿弯曲菌空肠亚种(简称空肠弯曲菌)所引起。(3)耶尔森菌:除侵袭小肠、结肠黏膜外,还可产生肠毒素,引起侵袭性和分泌性腹泻。(4)其他。

3.真菌致腹泻的真菌有念珠菌、曲菌、毛蟊菌,小儿以白色念珠菌多见。

4.寄生虫常见为蓝氏贾第鞭毛虫、阿米巴原虫和隐孢子虫。

5.肠道外感染有时亦可产生腹泻症状,如患中耳炎、上呼吸道感染、肺炎、泌尿系感染、皮肤感染或急性传染病时,可由于发热、感染原释放的毒素、抗生素治疗、直肠局部激惹(膀胱感染)作用而并发腹泻。

6.滥用抗生素也可引起腹泻,称之为抗生素相关性腹泻(AAD)。

(二)非感染因素1.饮食因素(1)喂养不当可引起腹泻,多为人工喂养儿,原因为:喂养不定时,饮食量不当,突然改变食物品种,或过早喂给大量淀粉或脂肪类食品;果汁,特别是那些含高果糖或山梨醇的果汁,可产生高渗性腹泻;肠道刺激物(调料、富含纤维素的食物)也可引起腹泻。(2)过敏性腹泻,如对牛奶或大豆(豆浆)过敏而引起腹泻。(3)原发性或继发性双糖酶(主要为乳糖酶)缺乏或活性降低,肠道对糖的消化吸收不良而引起腹泻。

2.气候因素(1)气候突然变化、腹部受凉使肠蠕动增加。(2)天气过热消化液分泌减少或由于口渴饮奶过多等都可能诱发消化功能紊乱致腹泻。

三、发病机制(一)感染性腹泻1.病毒性肠炎(1)各种病毒侵入

肠道后,在小肠绒毛顶端的柱状上皮细胞上复制,使细胞发生空泡变性和坏死,其微绒毛肿胀,排列紊乱和变短,受累的肠黏膜上皮细胞脱落,遗留不规则的裸露病变,致使小肠黏膜回吸收水分和电解质的能力受损,肠液在肠腔内大量积聚而引起腹泻。(2)发生病变的肠黏膜细胞分泌双糖酶不足且活性降低,使食物中糖类消化不全而积滞在肠腔内,并被细菌分解成小分子的短链有机酸,使肠液的渗透压增高。

(3)微绒毛破坏亦造成载体减少,上皮细胞钠转运功能障碍,水和电解质进一步丧失。

2.细菌性肠炎(1)肠毒素性肠炎①各种产生肠毒素的细菌可引起分泌性腹泻,如霍乱弧菌、产肠毒索性大肠埃希菌。②病原体侵入肠道后,一般仅在肠腔内繁殖,黏附在肠上皮细胞刷状缘,不侵入肠黏膜。③细菌在肠腔释放两种肠毒素,即不耐热肠毒素(LT)和耐热肠毒素(ST),LT与小肠上皮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后激活腺苷酸环化酶,致使三磷腺苷(ATP)转变为环磷酸腺苷(cAMP),cAMP增多后即抑制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吸收Na+、Cl-和水,并促进肠腺分泌Cl-。④ST则通过激活鸟苷酸环化酶,使三磷酸鸟苷(GTP)转变为环磷酸鸟苷(cGMP),cGMP增多后亦使肠上皮细胞减少Na+和水的吸收、促进Cl-分泌。

⑤两者均使小肠液总量增多,超过结肠的吸收限度而发生腹泻,排出大量水样便,导致患儿脱水和电解质紊乱。

(2)侵袭性肠炎①各种侵袭性细菌感染可引起渗出性腹泻,如志贺菌属、沙门菌属、侵袭性大肠埃希菌、空肠弯曲菌、耶尔森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均可直接侵袭小肠或结肠肠壁,使黏膜充血、水肿,炎症细胞浸润引起渗出和溃疡等病变。②患儿排出含有大量白细胞和红细胞的菌痢样粪便。③结肠由于炎症病变而不能充分吸收来自小肠的液体,并且某些致病菌还会产生肠毒素,亦可发生水样腹泻。

(二)非感染性腹泻1.主要是由饮食不当引起。2.当进食过量或食物成分不恰当时,消化过程发生障碍,食物不能被充分消化和吸收而积滞在小肠上部,使肠腔内酸度降低,有利于肠道下部的细菌上移和繁殖。3.食物发酵和腐败,分解产生的短链有机酸使肠腔内渗透压增高,腐败性毒性产物刺激肠壁使肠蠕动增加导致腹泻,进而发生

脱水和电解质紊乱。

四、临床表现(一)急性腹泻指2周以内的腹泻。

1.腹泻的共同临床表现(1)轻型①常由饮食因素及肠道外感染引起。②起病可急可缓,以胃肠道症状为主,食欲不振,偶有溢乳或呕吐,大便次数增多,但每次大便量不多,稀薄或带水,呈黄色或黄绿色,有酸味,常见白色或黄白色奶瓣和泡沫。③无脱水及全身中毒症状,多在数日内痊愈。

(2)重型1)多由肠道内感染引起。2)常急性起病,也可由轻型逐渐加重、转变而来,除有较重的胃肠道症状外,还有较明显的脱水、电解质紊乱和全身感染中毒症状,如发热、精神烦躁或萎靡、嗜睡,甚至昏迷、休克。3)胃肠道症状①食欲低下,常有呕吐,严重者可吐咖啡色液体。②腹泻频繁,大便每日10余次至数十次,多为黄色水样或蛋花样便,含有少量黏液,少数患儿也可有少量血便。4)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5)由于吐泻丢失体液和摄人量不足,使体液总量尤其是细胞外液量减少,导致不同程度(轻、中、重)脱水。6)由于腹泻患儿丧失的水和电解质的比例不尽相同,可造成等渗、低渗或高渗性脱水,以前两者多见。7)出现眼窝、囟门凹陷,尿少泪少,皮肤黏膜干燥、弹性下降,甚至血容量不足引起的末梢循环的改变。8)代谢性酸中毒发生的原因是由于①腹泻丢失大量碱性物质。②进食少,肠吸收不良,热卡不足使机体得不到正常能量供应导致脂肪分解增加,产生大量酮体。③脱水时血容量减少,血液浓缩使血流缓慢,组织缺氧导致无氧酵解增多而使乳酸堆积。④脱水使肾血流量亦不足,其排酸、保钠功能低下使酸性代谢产物滞留体内。9)患儿可出现精神不振,口唇樱红,呼吸深大,呼出气凉有丙酮味等症状,但小婴儿症状可以很不典型。10)胃肠液中含钾较多,呕吐和腹泻丢失大量钾盐(腹泻时大便中含钾量约为17.9±11.8mmol/L)。11)进食少,钾的摄入量不足。

12)肾脏保钾功能比保钠差,缺钾时仍有一定量钾继续排出,腹泻病时常有体内缺钾。13)但在脱水未纠正前,由于血液浓缩,酸中毒时钾由细胞内向细胞外转移,尿少而致钾排出量减少等原因,体内钾总量虽然减少,但血清钾多数正常。14)随着脱水、酸中毒被纠正、排尿后钾

排出增加、大便继续失钾以及输入葡萄糖合成糖原时消耗钾等因素使血钾迅速下降,出现不同程度的缺钾症状,如精神不振、无力、腹胀、心律紊乱、碱中毒。15)腹泻患儿进食少,吸收不良,从大便丢失钙、镁,可使体内钙镁减少,活动性佝偻病和营养不良患儿更多见。16)但是脱水、酸中毒时由于血液浓缩、离子钙增多等原因,不出现低钙的症状,待脱水、酸中毒纠正后则出现低钙症状(手足搐搦和惊厥)。

17)极少数久泻和营养不良患儿输液后出现震颇、抽搐。18)用钙治疗无效时应考虑有低镁血症可能。

2.常见类型肠炎的临床特点(1)轮状病毒肠炎①是秋、冬季小儿腹泻最常见的病原。②呈散发或小流行,经粪-口传播,也可通过气溶胶形式经呼吸道感染而致病。③潜伏期l一3天,多发生在6-24个月婴幼儿,4岁以上者少见。④起病急,常伴发热和上呼吸道感染症状,无明显感染中毒症状。⑤病初l-2天常发生呕吐,随后出现腹泻。⑥大便次数多、量多、水分多,黄色水样或蛋花样便带少量黏液,无腥臭味。⑦常并发脱水、酸中毒及电解质紊乱。⑧近年报道,轮状病毒感染亦可侵犯多个脏器,可产生神经系统症状,如惊厥。⑨150%左右患儿血清心肌酶谱异常,提示心肌受累。⑩本病为自限性疾病,数日后呕吐渐停,腹泻减轻,不喂乳类的患儿恢复更快,自然病程约3-8天,少数较长。⑨大便镜检偶有少量白细胞,感染后I-3天即有大量病毒自大便中排出,最长可达6天。⑩血清抗体一般在感染后3周上升。⑩病毒较难分离,有条件可直接用电镜检测病毒,或用EUSA法检测病毒抗原、抗体,或PCR及核酸探针技术检测病毒抗原。

(2)诺沃克(Norwalk)病毒性肠炎①主要发病季节为9月-4月,发病年龄l-10岁,多见于年长儿和成人。②潜伏期l-2天,起病急慢不一。③可有发热、呼吸道症状。④帔泻和呕吐轻重不等,大便量中等,为稀便或水样便,伴有腹痛。⑤病情重者体温较高,伴有乏力、头痛、肌肉痛。⑥本病为自限性疾病,症状持续l-3天。⑦粪便及周围血象检查一般无特殊发现。

(3)产毒性细菌引起的肠炎①多发生在夏季。②潜伏期1-2天,起病较急。③轻症仅大便次数稍增,性状轻微改变。④重症腹泻频繁,

量多,呈水样或蛋花样混有黏液,镜检无白细胞。⑤伴呕吐,常发生脱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⑥自限性疾病,自然病程3-7天,亦可较长。

(4)侵袭性细菌(包括侵袭性大肠埃希菌、空肠弯曲菌、耶尔森菌、鼠伤寒杆菌等)性肠炎①全年均可发病,多见于夏季。②潜伏期长短不一。③常引起志贺杆菌性痢疾样病变。④起病急,高热甚至可以发生热惊厥。⑤腹泻频繁,大便呈黏液状,带脓血,有腥臭味。⑥常伴恶心、呕吐、腹痛和里急后重,可出现严重的中毒症状如高热、意识改变,甚至感染性休克。⑦大便镜检有大量白细胞及数量不等的红细胞。⑧粪便细菌培养可找到相应的致病菌。⑨其中空肠弯曲菌常侵犯空肠和回肠,且有脓血便,腹痛甚剧烈,易误诊为阑尾炎,亦可并发严重的小肠结肠炎、败血症,肺炎,脑膜炎,心内膜炎,心包炎。⑩研究表明吉兰-巴雷综合征与空肠弯曲菌感染有关。⑪耶尔森菌小肠结肠炎,多发生在冬季和早春,可引起淋巴结肿大,亦可产生肠系膜淋巴结炎,症状可与阑尾炎相似,也可引起咽痛和颈淋巴结炎。⑫鼠伤寒沙门菌小肠结肠炎,有胃肠炎型和败rfL症型,新生儿和

(6)抗生素诱发的肠炎1)金黄色葡萄球菌肠炎①多继发于使用大量抗生素后,病程与症状常与菌群失调的程度有关,有时继发于慢性疾病的基础上。②表现为发热、呕吐、腹泻、不同程度中毒症状、脱水和电解质紊乱,甚至发生休克。③典型大便为暗绿色,量多带黏液,少数为血便。④大便镜检有大量脓细胞和成簇的G+球菌,培养有葡萄球菌生长,凝固酶阳性。2)伪膜性小肠结肠炎①由难辨梭状芽孢杆菌引起。②除万古霉素和胃肠道外用的氨基糖甙类抗生素外,几乎各种抗生素均可诱发本病。③一般在用药l周内或迟至停药后4-6周发病。

④亦见于外科手术后,或患有肠梗阻、肠套叠、巨结肠等病的体弱患

者。⑤本菌大量繁殖,产生毒索A(肠毒素)和毒素B(细胞毒素)致病。⑥表现为腹泻,轻症大便每日数次,停用抗生素后很快痊愈。⑦重症频泻,黄绿色水样便,可有伪膜排出,为坏死毒素致肠黏膜坏死所形成的伪膜。⑧黏膜下出血可引起大便带血,可出现脱水、电解质紊乱和酸中毒。⑨伴有腹痛、腹胀和全身中毒症状,甚至发生休克。⑩对可疑病例可行结肠镜检查。⑩大便厌氧菌培养、组织培养法检测细胞毒素可协助确诊。3)真菌性肠炎①多为白色念珠茵所致,2岁以下婴儿多见。②常并发于其他感染,或肠道菌群失调时。③病程迁延,常伴鹅口疮。④大便次数增多,黄色稀便,泡沫较多带黏液,有时可见豆腐渣样细块(菌落)。⑤大便镜检有真菌孢子和菌丝,如芽孢数量不多,应进一步以沙氏培养基作真菌培养确诊。

(二)迁延性和慢性腹泻腹泻2周至2个月为迁延性腹泻;腹泻2个月以上者为慢性腹泻。人工喂养和营养不良小儿患病率高原因有以下几点。1.重症营养不良时胃黏膜萎缩,胃液酸度降低,使胃杀菌屏障作用明显减弱,有利于胃液和十二指肠液中的细菌和酵母菌大量繁殖。2.营养不良时十二指肠、空肠黏膜变薄,肠绒毛萎缩、变性,细胞脱落增加,双糖酶尤其是乳糖酶活性以及刷状缘肽酶活性降低,小肠有效吸收面积减少,引起各种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不良。3.重症营养不良儿腹泻时小肠上段细菌显著增多,十二指肠内厌氧菌和酵母菌过度繁殖,由于大量细菌对胆酸的降解作用,使游离胆酸浓度增高,损害小肠细胞,同时阻碍脂肪微粒形成。4.营养不良患儿常有肠动力的改变。5.长期滥用抗生素引起肠道菌群失调,使正常肠道菌群在消化系统的积极作用不能发挥。6.重症营养不良儿免疫功能缺陷,抗G-杆菌有效的IgM抗体、起黏膜保护作用的分泌型IgA抗体、吞噬细胞功能和补体水平均降低,因而增加了对病原和食物蛋白抗原的易感性。

五、实验室和其他检查1.粪便常规、肠道菌群分析、大便酸度、还原糖和细菌培养。2.十二指肠液检查,分析pH、胰蛋白酶、糜蛋白酶、肠激酶及血清胰蛋白酶原以判断蛋白质的消化吸收能力,测定十二指肠液的脂酶、胆盐浓度以了解脂肪的消化吸收状况,还可进行

细菌培养和寄生虫卵的检测。3.小肠黏膜活检是了解慢性腹泻病理生理变化的最可靠方法。4.必要时还可做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和脂肪的吸收功能试验,X线,结肠镜等检查综合分析判断。5.根据发病季节、病史(包括喂养史和流行病学资料)、临床表现和大便性状可以作出临床诊断。6.必须判定有无脱水(程度和性质)、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失衡。

六、诊断和鉴别诊断(一)大便无或偶见少量白细胞者1.生理性腹泻(1)多见于6个月以内婴儿,外观虚胖,常有湿疹,生后不久即出现腹泻,除大便次数增多外,无其他症状,食欲好,不影响生长发育。

(2)近年来发现此类腹泻可能为乳糖不耐受的一种特殊类型,添加辅食后,大便即逐渐转为正常。

2.导致小肠消化吸收功能障碍的各种疾病如乳糖酶缺乏,葡萄糖一半乳糖吸收不良,失氯性腹泻,原发性胆酸吸收不良,过敏性腹泻等,可根据各病特点进行粪便酸度、还原糖试验等检查方法加以鉴别。

(二)大便有较多的白细胞者1.细菌性痢疾(l)常有流行病学病史,起病急,全身症状重。(2)便次多,量少,排脓血便伴里急后重,大便镜检有较多脓细胞、红细胞和吞噬细胞,大便细菌培养有志贺痢疾杆菌生长可确诊。

2.坏死性肠炎(1)中毒症状较严重,腹痛、腹胀、频繁呕吐、高热,大便暗红色糊状,渐出现典型的赤豆汤样血便,常伴休克。(2)腹部立、卧位X线摄片呈小肠局限性充气扩张,肠间隙增宽,肠壁积气。

七、治疗(一)急性腹泻的治疗1.饮食疗法(l)以母乳喂养的婴儿继续哺乳,暂停辅食。(2)人工喂养儿可喂以等量米汤或稀释的牛奶或其他代乳品,由米汤、粥、面条等逐渐过渡到正常饮食。(3)有严重呕吐者可暂时禁食4-6小时(不禁水),待好转后继续喂食,由少到多,由稀到稠。(4)病毒性肠炎多有继发性双糖酶(主要是乳糖酶)缺乏,对疑似病例可暂停乳类喂养,改为豆制代乳品,或发酵奶,或去乳糖配方奶粉以减轻腹泻,缩短病程。(5)腹泻停止后逐渐恢复营养丰富的饮食,并每日加餐一次,共2周。

2.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及酸碱失衡(l)口服补液①ORS可用于腹泻时预防脱水及纠正轻、中度脱水。②轻度脱水口服液量50-80ml/kg,中度脱水80-100ml/kg,于8-12小时内将累积损失量补足。③脱水纠正后,可将ORS用等量水稀释按病情需要随意口服。④因ORS为2/3张液,新生儿和有明显呕吐、腹胀、休克、心肾功能不全等患儿不宜采用口服补液。

(2)静脉补液(适用于中度以上脱水、吐泻严重或腹胀的患儿)输用溶液的成分、量和滴注持续时间必须根据不同的脱水程度和性质决定,同时要注意个体化,结合年龄、营养状况、自身调节功能而灵活掌握。1)第1天补液①总量:包括补充累积损失量、继续损失量和生理需要量,一般轻度脱水约为90-120ml/kg,中度脱水约为120-150ml/kg重度脱水约为150-180ml/kg,对少数营养不良,肺炎、心、肾功能不全的患儿尚应根据具体病情分别作较详细的计算。②溶液种类:溶液中电解质溶液与非电解质溶液的比例应根据脱水性质(等渗性、低渗性、高渗性)分别选用,一般等渗性脱水用1/2张含钠液、低渗性脱水用2/3张含钠液、高渗性脱水用1/3含钠液。若临床判断脱水性质有困难时,可先按等渗性脱水处理。③输液速度:主要取决于脱水程度和继续损失的量和速度,对重度脱水有明显周围循环障碍者应先快速扩容,20ml/kg等渗含钠液,30-60分钟内快速输入。累积损失量(扣除扩容液量)一般在8-12小时内补完,约每小时8-10ml/kg。脱水纠正后,补充继续损失量和生理需要量时速度宜减慢,于12-16小时内补完,约每小时5ml/kg。若吐泻缓解,可酌情减少补液量或改为口服补液。④纠正酸中毒:因输入的混合溶液中已含有一部分碱性溶液,输液后循环和肾功能改善,酸中毒即可纠正。对重度酸中毒可用1.4%碳酸氢钠扩容,兼有扩充血容量及纠正酸中毒的作用。

⑤纠正低钾:有尿或来院前6小时内有尿即应及时补钾;浓度不应超过0.3%;每日静脉补钾时间,不应少于8小时;一般静脉补钾要持续4-6天。能口服时可改为口服补充。⑥纠正低钙、低镁:出现低钙症状时可用10%葡萄糖酸钙(每次l-2ml/kg,最大量≤10ml)加葡萄糖稀释后静注。低镁者用25%硫酸镁按每次0.Img/kg深部肌内注射,每6

小时一次,每日3-4次,症状缓解后停用。2)第二天及以后的补液①经第一天补液后,脱水和电解质紊乱已基本纠正,第二天及以后主要是补充继续损失量(防止发生新的累积损失)和生理需要量,继续补钾,供给热量。②一般可改为口服补液。③若腹泻仍频繁或口服量不足者,仍需静脉补液。④补液量需根据吐泻和进食情况估算,并供给足够的生理需要量,用1/3-V5张含钠液补充。⑤继续损失量是按“丢多少补多少”“随时丢随时补”的原则,用l/2-V3张含钠溶液补充。

⑥将这两部分相加于12-24小时内均匀静滴。⑦仍要注意继续补钾和纠正酸中毒的问题。

3.药物治疗(1)控制感染1)水样便腹泻患者(约占70%)多为病毒及非侵袭性细菌所致,一般不用抗生素,应合理使用液体疗法,选用微生态制剂和黏膜保护剂。如伴有明显中毒症状不能用脱水解释者,尤其是对重症患儿、新生儿、小婴儿和衰弱患儿(免疫功能低下)应选用抗生素治疗。2)黏液、脓血便患者(约占30%)①多为侵袭性细菌感染,应根据临床特点,针对病原经验性选用抗菌药物,再根据大便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进行调整。②大肠埃希菌、空肠弯曲菌、耶尔森菌、鼠伤寒沙门菌所致感染常选用庆大霉素、卡那霉素、氨苄西林、红霉素、氯霉素、头孢霉素、诺氟沙星、环丙沙星、呋喃唑酮、复方新诺明。③金黄色葡萄球菌肠炎、伪膜性肠炎、真菌性肠炎应立即停用原使用的抗生素,根据症状可选用万古霉素、新青霉素、利福平、甲硝唑或抗真菌药物治疗。④婴幼儿选用氨基糖苷类及其他副作用较为明显的抗生素时应慎重。

(2)微生态疗法①有助于恢复肠道正常菌群的生态平衡,抑制病原菌定植和侵袭,控制腹泻。②常用双歧杆菌、嗜酸乳杆菌、粪链球菌、需氧芽孢杆菌、蜡样芽孢杆菌制剂。

(3)肠黏膜保护剂:能吸附病原体和毒索,维持肠细胞的吸收和分泌功能,与肠道黏液糖蛋白相互作用可增强其屏障功能,阻止病原微生物的攻击,如蒙脱石粉。(4)避免用止泻剂,如洛哌丁醇,因为它抑制胃肠动力的作用,增加细菌繁殖和毒素的吸收,对于感染性腹泻有时是很危险的。

(二)迁延性和慢性腹泻治疗1.积极寻找引起病程迁延的原因,针对病因进行治疗,切忌滥用抗生素,避免肠道菌群失调。

2.预防和治疗脱水,纠正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

3.营养治疗(l)继续母乳喂养。(2)人工喂养儿应调整饮食①<6个月婴幼儿用牛奶加等量米汤或水稀释,或用发酵奶(即酸奶),也可用奶-谷类混合物,每天喂6次,以保证足够热卡。②大于6个月的婴儿可用已习惯的平常饮食,如选用加有少量熟植物油、蔬菜、鱼末或肉末的稠粥、面条等,由少到多,由稀到稠。(3)双糖不耐受患儿:由于有不同程度的原发性或继发性双糖酶缺乏,食用含双糖(包括蔗糖、乳糖、麦芽糖)的饮食可使腹泻加重,其中以乳糖不耐受最多见,治疗宜采用去双糖饮食,可采用豆浆(每l00ml鲜豆浆加5-10g葡萄糖)、酸奶、或去乳糖配方奶粉。(4)过敏性腹泻:这患儿在应用无双糖饮食后腹泻仍不改善时,需考虑对蛋白质过敏(如对牛奶或大豆蛋白过敏)的可能性,应改用其他饮食。(5)要素饮食:是肠黏膜受损伤患儿最理想的食物,系由氨基酸、葡萄糖、中链三酰甘油、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组合而成。(6)静脉营养:少数严重病儿不能耐受口服营养物质者,可采用静脉高营养。通过外周静脉输入,好转后改为口服。

4.药物治疗(l)抗生素:仅用于分离出特异病原的感染患儿,并根据药物敏感试验选用。(2)补充微量元素和维生素:如锌、铁、烟酸、维生素A、维生素B2、维生素B1、维生素C和叶酸等,有助于肠黏膜的修复。(3)应用微生态调节剂和肠黏膜保护剂。

5.可配合中药、推拿、捏脊、针灸和磁疗。八、预防1.合理喂养,提倡母乳喂养,及时添加辅助食品,每次限一种,逐步增加,适时断奶。2.对于生理性腹泻的婴儿应避免不适当的药物治疗,或者由于小儿便次多而怀疑其消化能力,而不按时添加辅食。3.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注意乳品的保存和奶具、食具、便器、玩具和设备的定期消毒。4.气候变化时,避免过热或受凉,居室要通风。5.感染性腹泻患儿,尤其是大肠埃希菌、鼠伤寒沙门菌、轮状病毒肠炎的传染性强,集体机构如有流行,应积极治疗患者,做好消毒隔离工作,防止交叉感染。6.避免长期滥用广谱抗生素,对于因败血症、肺炎等肠道

外感染必须使用抗生素,特别是广谱抗生素的婴幼儿,即使无消化道症状时亦应加用微生态制剂,以防止难治性肠道菌群失调所致的腹泻。7.轮状病毒肠炎流行甚广,接种疫苗为理想的预防方法,口服疫苗已见诸报道,保护率在80%以上,但持久性尚待研究。

小儿腹泻

腹泻 英文名:diarrhea科室:儿科,小儿消化科,普外科,消化内科,胃肠外科 常用药物:症状:中毒严重,乏力,代谢性低钾,代谢性碱中毒,代谢性酸中毒,休克,低钙血症,低钾血症,低镁血症,体温变化,免疫损害,免疫缺陷,全身代谢低下,全身各脏器血流缓慢,全身感染中毒症状,出血,发热,发热伴出血,发热伴有腹痛、腹泻. . . 腹泻病(diarrhea),是一组由多病原、多因素引起的以大便次数增多和大便性状改变为特点的消化道综合征。是我国婴幼儿最常见的疾病之一。6个月至2岁婴幼儿发病率高,1岁以内约占半数,是造成儿童营养不良、生长发育障碍甚至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婴幼儿容易患腹泻病,主要与下列易感因素有关。 1.消化系统发育尚未成熟,胃酸和消化酶分泌少,酶活力偏低,不能适应食物质和量的较大变化。婴幼儿水 代谢旺盛,婴儿每日水的交换量为细胞外液量的1/2,而成人仅为1/7,对缺水的耐受力差,一旦失水容易发生体液紊乱。婴儿时期神经调节、内分泌、循环、肝功能、肾功能发育不成熟,容易发生消化道功能紊乱。 2.生长发育快,所需营养物质相对较多,且婴儿食物以液体为主,入量较多,胃肠道负担重。 3.机体防御功能差: 1.婴儿胃酸偏低,胃排空较快,对进人胃内的细菌杀灭能力较弱; 2.血清免疫球蛋白(尤其是IgM、IgA)和胃肠道分泌型IgA(SIgA)均较低。肠黏膜的免疫防御反应及口服 耐受(oral tolerance)机制均不完善。 4.肠道菌群失调:正常肠道菌群(normal intestind microflora)对入侵的致病微生物有拮抗作用,新生儿生 后尚未建立正常肠道菌群、改变饮食使肠道内环境改变,或滥用广谱抗生素,均可使肠道正常菌群平衡失调而患肠道感染。同时,维生素K的合成有赖于肠道正常菌群的参与,故小婴儿肠道菌群失调时除易患腹泻外,还可有呕吐或大便中带血。 5.人工喂养:母乳中含有大量体液因子(SlgA、乳铁蛋白)、巨噬细胞和粒细胞、溶菌酶、溶酶体等,有很 强的抗肠道感染作用。家畜乳中虽有某些上述成分,但在加热过程中被破坏,而且人工喂养的食物和食具易受污染,故人工喂养儿肠道感染发生率明显高于母乳喂养儿。 目录 1病因及发病机制 2临床表现 3检查 4诊断

44系统精讲-消化系统-第六节 小儿腹泻的护理

1.小儿腹泻的发病年龄多见于 A.7岁以上 B.6~7岁 C.3~5岁 D.2岁以下 E.6月以内 【答案】:D 【解析】:考察小儿腹泻的好发年龄。小儿腹泻或称腹泻病多发生在2岁以下小儿。 2.小儿,8个月。近3天来腹泻每天达10多次,为黄绿色稀水样大便,且伴呕吐就诊。医生诊断除腹泻外,尚有酸碱失衡,需住院治疗。婴儿腹泻时,常见的酸碱平衡失调是 A.代谢性碱中毒 B.代谢性酸中毒 C.呼吸性酸中毒 D.呼吸性碱中毒 E.混合性酸中毒 【答案】:B 【解析】:考察小儿腹泻的临床表现。其中代谢性酸中毒是较为常见。 3.小儿,8个月。近2天来腹泻每天7~8次黄色稀水样大便,家人带其就医,诊为轻型腹泻。对轻型婴儿腹泻患儿的首要护理 A.管理好粪便及呕吐物 B.加强口腔护理 C.详细记录出入量 D.加强臀部护理 E.调整与限制饮食 【答案】:E 【解析】:考察轻型腹泻的临床表现。根据其临床表现可推出护理措施。

4.1岁的小儿,因腹泻引起脱水需静脉补液,每250ml葡萄糖溶液中加10%氯化钾溶液最多不得超过的量是 A.6ml B.6.5ml C.7ml D.7.5ml E.8ml 【答案】:D 【解析】:考察补钾原则。氯化钾要稀释成0.15%~0.3%的浓度才能使用,最高浓度是0.3%。那么250ml中含氯化钾最多是0.75ml,10%氯化钾溶液7.5ml才能达到0.75ml。 5.9个月的小儿,腹泻2天,每天3~4次,大便呈黄绿色、稀糊状,内有奶瓣及泡沫,闻之有腐臭味。为防止患儿发生脱水应采取的方法是 A.少量多次喂温开水 B.少量多次喂米汤水 C.少量多次喂服ORS液 D.静脉补充5%葡萄糖溶液 E.静脉补充0.9%氯化钠溶液 【答案】:C 【解析】:考察小儿腹泻的治疗原则。口服ORS液适用于轻、中度脱水而无严重呕吐者。一般每1~2分钟喂5ml(约1小勺),稍大的患儿可以用杯子少量多次饮用。若呕吐,可停10分钟再喂,每2~3分钟喂5ml。 6.高渗性脱水的临床特点错误的是 A.烦躁,面色潮红 B.血清钠>150mmol/L C.惊厥 D.口渴极明显 E.血压明显下降 【答案】:E

儿科护理学小儿腹泻

儿科护理学小儿腹泻 小儿腹泻或称腹泻病,是由多病原、多因素引起的以大便次数增多和大便性状改变为特征的儿科常见病。 有生理性腹泻、胃肠道功能紊乱导致的腹泻、感染性腹泻等。 腹泻病多见于婴幼儿,2岁以下小儿约占75%。 一年四季均可发病,在夏季(6、7、8月)及秋冬季(10、11、12月)有2个发病高峰。 根据病程小儿腹泻可分为: 急性腹泻(病程在2周以内) 迁延性腹泻(病程在2周~2个月) 慢性腹泻(病程在2个月以上) 根据病情可分为: 轻型(无脱水及中毒症状) 中型(轻、中度脱水或有轻度中毒症状) 重型(重度脱水或有明显中毒症状)腹泻 一、病因及发病机制 (一)易感因素 1.婴幼儿消化系统发育不完善胃酸及消化酶分泌少,且消化酶活性低,容易消化道功能紊乱。 2.小儿生长发育快需要营养物质相对多,消化道负担重。 3.胃肠道防御功能较差婴儿胃酸偏低,婴儿血清免疫球蛋白IgG、IgA和胃肠道sIgA 均较低。 4.肠道菌群失调新生儿生后尚未建立正常肠道菌群,或因使用广谱抗生素可使肠道正常菌群失调。 5.人工喂养母乳中含有大量体液因子(sIgA、乳铁蛋白)、巨噬细胞和粒细胞、溶菌酶、溶酶体,有很强的抗肠道感染作用。牛乳中虽含部分上述成分,但在加热过程中被破坏,而且人工喂养的食具极易被污染,所以说人工喂养小儿肠道感染发生率明显高于母乳喂养小儿。 (二)病因 引起婴儿腹泻的主要病因有感染因素与非感染因素两类。其中感染性约占85%以上,又分为肠道内感染和肠道外感染。 1.感染因素感染性腹泻病原体有细菌、病毒与原虫等,肠道内感染以轮状病毒和致病性大肠埃希菌最常见;肠道外感染如肺炎等疾病,可由于发热及病原体毒素作用而导致腹泻。 2.非感染因素主要由饮食不当引起的食饵性腹泻、过敏性腹泻;乳糖酶、双糖酶缺乏或气候突然变化等因素所致腹泻。 二、临床表现 (一)腹泻的临床表现 1.胃肠道症状 轻型腹泻患儿有食欲不振,偶有呕吐,大便每日数次或10余次,呈黄色或黄绿色,稀薄或带水,有酸臭味,可有奶瓣或混有少量黏液; 中、重型腹泻患儿常有呕吐,严重者可吐出咖啡渣样液体,每日大便可达十余次至数十次,每次量较多,呈蛋花汤或水样,可有少量黏液。 侵袭性大肠埃希菌、空肠弯曲菌引起者大便呈脓血样; 出血性大肠埃希菌引起者大便可由水样转为血性。

小儿腹泻的治疗与护理

小儿腹泻 一、定义 腹泻病是由多病原、多因素引起的,以腹泻、呕吐为主要症状,并造成水和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失调的临床综合征。6个月~2岁婴幼儿的发病率较高,是造成小儿营养不良、生长发育障碍及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腹泻病可分为感染性及非感染性两大类。 二、病因与发病机制 1.病因 (1)感染因素分肠道内和肠道外感染。 ①肠道内感染:常见的有致泻性大肠埃希菌、志贺菌、沙门菌等。细菌感染以大肠埃希菌为主,能引起腹泻的大肠埃希菌分为四型:致病性大肠埃希菌、肠出血性大肠埃希菌、肠产毒性大肠埃希菌及肠侵袭性大肠埃希菌。空肠弯曲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变形杆菌、产气荚膜杆菌、耶尔森菌等均可引起感染性腹泻。病毒感染主要有轮状病毒,是婴幼儿秋季腹泻的主要病因;其次有肠道病毒,如柯萨奇病毒、埃可病毒、脊髓灰质炎病毒、腺病毒、小圆形病毒中的诺瓦克病毒、冠状病毒、星状及杆状病毒等。 ②肠道外感染:婴幼儿在消化道外感染(如中耳炎、咽炎、肺炎)时也可并发腹泻。过去认为是肠外感染引起的腹泻,现在很多情况下发现肠道内也有该病原感染的存在。

(2)饮食因素如饮食过量、加辅食过快、突然改变食物的性质等。 (3)其他因素如牛奶过敏引起的过敏性腹泻、由于双糖酶缺乏引起的糖原性腹泻、药物过敏引起的腹泻及气候突变不适应所致的腹泻等。 2.发病机制 (1)细菌及病毒的致病作用 ①细菌黏附在肠黏膜上繁殖,如大肠埃希菌有含丝状膜蛋白的 纤毛,可附着在肠黏膜上,并可通过其运动穿透覆盖在肠黏膜上的黏液胶层,而损伤肠黏膜的微绒毛,影响其吸收功能。 ②某些细菌如肠产毒性大肠埃希菌可产生耐热及不耐热的毒素,分别激活腺苷酸及鸟苷酸环化酶,通过一系列作用兴奋细胞膜上的蛋白激酶,而促进Cl-分泌,抑制Na+吸收。另一些细胞毒素则可直接 损伤肠黏膜细胞,影响其功能。 ③微生物的侵袭性:轮状病毒、肠侵袭性大肠埃希菌可侵袭肠 黏膜,引起其结构破坏、功能不全。 (2)婴幼儿胃肠道抵抗力差,代谢旺盛,消化系统负荷重,而 消化系统发育不完善,消化酶活力差,神经体液调节功能较差。 三、临床表现 ①轻型腹泻:表现为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大便次数增多及

腹泻病

腹泻病 概述 在未明确病因前,大便性状改变与大便次数比平时增多,统称为腹泻病(diarrheal disease)。腹泻病是多病因、多因素引起的一组疾病,是儿童时期发病率最高的疾病之一。 根据病程腹泻病分为:急性腹泻病:病程在2周以内;慢性腹泻病:病程在2个月以上。按病情分为:轻型:无脱水,无中毒症状;中型:轻度至中度脱水或有中毒症状;重型:重度脱水或有明显中毒症状(烦躁、精神萎靡、嗜睡、面色苍白、高热或体温不升、白细胞计数明显增高等)。根据病因分为:感染性,如痢疾、霍乱、其他感染性腹泻等;非感染性,包括食饵性(饮食性)腹泻;症状性腹泻,如过敏性腹泻;其他腹泻病如乳糖不耐症、糖原性腹泻等。 病因 有多种病因、多种因素所致,分内在因素、感染性及非感染性三类。 1.内在因素 (1)消化系统发育不成熟:婴幼儿时期,胃酸及消化酶分泌不足,消化酶的活性较 低,神经系统对胃肠道调节功能较差,不易适应食物的质和量,且生长发育快,营养物质的需要相对较多,胃肠道负担较大,消化功能经常处于紧张状态,易发生消化功能紊乱。 (2)机体防御功能较差:婴幼儿时期免疫功能相对不够成熟,血液中的免疫球蛋白 和胃肠道个秒均较低,胃肠屏障功能较弱,胃酸分泌量少,胃肠排空较快,对感染因素防御功能差。

(3)体液分布特点:婴儿细胞间质液较多,且水代谢旺盛,肾功能调节差,易发生 体液紊乱。 2.感染因素 (1)肠道感染:主要由细菌和病毒引起: ①细菌:除法定传染病外,有: a.大肠埃希杆菌 b.空肠弯曲菌。 c.耶尔森菌。 d.其他:鼠伤寒沙门菌、变形杆菌、 绿脓杆菌、克雷伯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难辨梭状芽孢杆菌等。 ②病毒: a.轮状病毒,是引起婴幼儿腹泻的主要病原。 b.诺沃克病毒。 c.肠道腺病毒。 ③真菌和原虫:真菌感染主要为白色念珠菌,一些原虫的感染如阿米巴原虫等。 (2)肠道外感染:小儿患上呼吸道感染、肺炎、肾盂肾炎、中耳炎、皮肤感染及其 他急性感染性疾病时可伴有腹泻,这是由于发热及病原体毒素的影响,使消化功能紊乱,酶分泌减少,肠蠕动增加所致。 3.非感染因素主要为饮食因素、气候因素和过敏因素。喂养不当是引起腹泻的主 要原因之一。过多过早喂哺大量淀粉类、脂肪类食物,突然改变食物品种和断奶等均可导致腹泻。气候的突然变化,使肠蠕动增加,消化酶和胃酸分泌减少,可诱发腹泻。一些吸收不良综合征如乳糖不耐受症、糖原性腹泻。牛奶蛋白过敏者,吃牛乳后48h发生水样泻。 临床表现 1.消化道症状腹泻时大便次数增多,量增加,性质改变,大便3次/d以上,甚至 10~20天,可呈稀便、糊状便、水样便,或是黏液脓血便。判断腹泻时粪便的性状

小儿腹泻病名词解释(一)

小儿腹泻病名词解释(一) 小儿腹泻病 1. 定义 •小儿腹泻病是指儿童在短时间内排便频繁、质稀、量多,并伴随腹部疼痛、体温升高等症状的一种消化系统疾病。 2. 相关名词解释 腹泻 •腹泻是指排出稀薄粪便的症状,通常每日排便次数增多,粪便呈水样或半水样,体质量减轻。 •例:小儿腹泻病的主要表现就是腹泻,即儿童每天排便次数明显增多,粪便呈现水样或半水样。 腹泻病原体 •腹泻病原体是引起小儿腹泻病的病菌或病毒,包括细菌、病毒、寄生虫等。 •例:小儿腹泻病的腹泻病原体可能是细菌感染引起的,比如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等。

水电解质紊乱 •水电解质紊乱是指在腹泻过程中,由于水分和电解质的丢失,导致体内水分和电解质的平衡被打破的状态。 •例:小儿腹泻病一旦发生,容易导致水电解质紊乱,如低钠血症或低钾血症等。 肠炎 •肠炎是指肠道黏膜的炎症,导致胃肠道功能紊乱,引起腹泻等症状。 •例:小儿腹泻病多数情况下是由肠炎引起的,常见的肠炎包括病毒性肠炎、细菌性肠炎等。 补液疗法 •补液疗法是通过给予适量的液体来纠正水电解质紊乱,保持患儿体液平衡的治疗方法。 •例:小儿腹泻病在治疗过程中常使用补液疗法,通过口服补液或静脉输液来纠正水电解质的失衡。 乳糖不耐受 •乳糖不耐受是指人体缺乏乳糖酶,导致不能完全消化乳糖的一种疾病。 •例:小儿腹泻病中有些孩子可能是由乳糖不耐受引起的,即食用含乳糖的食物后引发腹泻。

•抗生素是一类可以抑制或杀灭细菌生长的药物,常用于细菌感染的治疗。 •例:对于小儿腹泻病,如果是由细菌感染引起的,医生可能会使用抗生素进行治疗。 病毒性感染 •病毒性感染是指由病毒引起的感染,常表现为呼吸道、消化道等症状。 •例:小儿腹泻病中一部分病例是由病毒性感染引起的,如轮状病毒、腺病毒等引起的腹泻。 干扰素 •干扰素是一类具有抗病毒、抗细胞增殖等作用的天然蛋白质,可用于治疗病毒感染等疾病。 •例:对于某些病毒性腹泻,医生可能会使用干扰素进行治疗。排除病因 •排除病因是指通过医学检查和分析,排除可能导致腹泻的各种病因,确定病情的原因。 •例:小儿腹泻病的确诊需要先进行排除病因,确定是感染性腹泻还是其他原因引起的腹泻。

小儿腹泻及其护理

小儿腹泻及其护理 小儿腹泻(infantlediarrhea)或称腹泻病,是由多种病原5!起的以腹泻和电解质紊乱为主的一组临床综合征。发病年龄以2岁以下为主,其中1岁以下者约占50%。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但夏秋季发病率最高。 一、病因: (一)易感因素 1.消化系统特点小儿消化系统发育不良,胃酸和消化酶分泌不足及对营养物质的需求相对较多,因此,在受到不良因素影响时,易引起消化道功能紊乱。 2.机体防御功能较差血液中免疫球蛋白、胃肠道5以人及胃内酸度均较低,对感染的防御能力差。 3.人工喂养者由于不能从母乳中得到SIgA等某些成分,加上食物、食具易被污染等因素,其发病率明显高于母乳喂养者。 (二)感染因素 1.肠道内感染可由病毒、细菌、真菌、寄生虫引起。尤其以病毒、细菌为多见。病毒感染以轮状病毒引起的秋冬季小儿腹泻最为常见,其次是埃可病毒和柯萨奇病毒等。细菌感染(不包括法定传染病)以致病性大肠埃希菌(致病性大肠杆菌)为主,其次是产毒性大肠埃希菌(产毒性大肠杆菌)和弯曲菌等。真菌和寄生虫也可引起急慢性肠炎。 2.肠道外感染由于发热及病原体毒素作用使消化功能紊乱,故当患中耳炎、肺炎、上呼吸道、泌尿道、皮肤感染或急性传染病等,可伴有腹泻。肠道外感染的病原体(主要是病毒)有时可同时感染肠道。

(三)非感染因素当喂养的时间、食物的性质、量及气候突然改变等因素均可引起腹泻。 二、发病机制: (一)感染性腹泻 大多数病原微生物通过食入污染的水、食物或通过污染的手传播而进入消化道。当机体的防御功能下降、大量的微生物侵袭并产生毒力时可引起腹泻。如轮状病毒侵入肠道后,使小肠绒毛细胞受损,小肠粘膜回收水、电解质能力下降引起腹泻;同时,继发的双糖酶分泌不足,使肠腔内的糖类消化不完全并被肠道内细菌分解,使肠液的渗透压增高,进一步造成水和电解质的丧失,加重腹泻。细菌感染所致腹泻包括肠毒性肠炎、侵袭性肠炎。而致病性大肠埃希菌不产生肠毒素及侵袭力,发病机制尚不清楚。 (二)非感染性腹泻 主要是由饮食不当引起,以人工喂养的患儿为主。当摄入食物的量、质突然改变超过消化道的承受能力时,食物不能被充分消化吸收而堆积于小肠上部,使局部酸度减低,肠道下部细菌上移和繁殖,造成内源性感染和消化功能紊乱,肠蠕动增加,引起腹泻及水电解质紊乱。 三、临床表现: 不同病因引起的腹泻常具有相似的临床表现,但各有其特点。 (一)腹泻相似的临床表现 1.轻型腹泻多为饮食因素或肠道外感染引起。主要表现为食欲不振,腹泻,偶有恶心或呕吐。一般无全身症状。一天大便可达十次左右,每次大便量少、呈黄色或黄绿色,粪质不多,水分略多时大便呈“蛋花汤”样。大

小儿腹泻

小儿腹泻病因学 小儿腹泻分类 (一)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分为 1.轻型腹泻:有胃肠道症状。全身症状不明显,体温正常或有低热。无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 2.重型腹泻:此型除有严重的胃肠道症状外,还伴有重度的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明显的全身中毒症状[1]。 (二)根据病程分为 1.急性腹泻:病程< 2周。 2.迁延性腹泻:病程2周~ 2月 3.慢性腹泻:病程>2月。 (三)根据病因分类 1.感染性腹泻:霍乱、痢疾、其它感染性腹泻(除霍乱弧菌和志贺氏菌外的细菌、病毒、寄生虫、真菌等引起) 2.非感染性腹泻:食饵性腹泻、症状性腹泻、过敏性腹泻、内分泌性腹泻、先天性或获得性免疫缺陷、炎症性肠病、肠白塞、小肠淋巴管扩张症等。 病因 (一)感染因素 肠道内感染:可由病毒、细菌、真菌、寄生虫引起,以前两者多见,尤其是病毒。 1、病毒感染:寒冷季节的小儿腹泻80%由病毒感染引起。病毒性肠炎主要病原为轮状病毒,其次有诺如病毒、星状病毒、科萨奇病毒、埃可病毒、冠状病毒等。 2、细菌感染: (1)致腹泻大肠杆菌:包括:致病性大肠杆菌,产毒性大肠杆菌,侵袭性大肠杆菌,出血性大肠杆菌及粘附-聚集性大肠杆菌。 (2)弯曲菌:与肠炎有关的弯曲菌属有空肠型、结肠型和胎儿型3种,95%-99%

弯曲菌肠炎是由胎儿弯曲菌及空肠弯曲菌引起的。 (3)其他:包括耶尔森菌,沙门菌(主要为鼠伤寒和其他非伤寒、副伤寒沙门菌)、嗜水气单胞菌、难辨梭状芽孢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变形杆菌等。 3、真菌:致腹泻的真菌有念珠菌、曲菌、毛霉菌等。婴儿以白色念珠菌多见。 4、寄生虫:常见为蓝氏贾第鞭毛虫、阿米巴原虫和隐孢子虫等。 肠道外感染:有时引起消化功能紊乱,亦可产生腹泻症状,即症状性腹泻。年龄越小越多见。腹泻不严重,大便性状改变轻微,为稀糊便,含少许粘液,无大量水分及脓血,大便次数略增多,常见于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肺炎、中耳炎等,随着原发病的好转腹泻症状渐消失。 使用抗生素引起的腹泻:常表现为慢性、迁延性腹泻。由于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一方面使肠道有害菌,耐药金葡菌、难辨梭状芽孢杆菌、绿脓杆菌等大量繁殖,另一方面使双歧杆菌等有益菌减少,微生态失衡而出现腹泻,大便的性状与细菌侵袭的部位有关,病情可轻可重。 (二)非感染因素 1、饮食护理不当多见于人工喂养儿。喂养不定时、不适当或以淀粉类食品为主食,或饮食中脂肪过多以及断奶后突然改变食物品种,均能引起轻~中度腹泻(消化不良)。气候突然变化,腹部受凉使肠蠕动增加;天气过热,消化液分泌减少;由于口渴,吸乳过多,增加消化道负担,均易诱发腹泻。大便为稀薄或蛋花汤样,无脓血和酸臭味,如不及时控制,易并发肠道感染。 2、过敏性腹泻:如对牛奶或大豆制品过敏而引起的腹泻。 3、原发性或继发性双糖酶(主要是乳糖酶)缺乏或活性降低,肠道对糖的吸收不良引起腹泻。 4、气候因素:气候突然变化、腹部受凉使肠蠕动增加;天气过热消化液分泌减少或由于口渴饮奶过多等都可以诱发消化功能紊乱导致腹泻[2]。

小儿腹泻的护理

小儿腹泻的护理 小儿腹泻或称腹泻病,是由多病原、多因素引起的以大便次数增多和大便性状改变为特点的一组临床综合征,严重者可伴有脱水、酸碱失衡及电解质紊乱,是婴幼儿时期的常见病,多发生在2岁以下小儿,一年四季均可发病,夏秋季发病率最高。 一、病因和发病机制 (一)病因 1.感染性腹泻 病原体产生毒素,使小肠液分泌增加,超过结肠的吸收能力导致腹泻。 2.非感染性腹泻 主要由饮食不当引起。当摄入食物的量过多——消化不了——食物腐败发酵——腹泻 二、临床表现 根据病因:分为感染性腹泻和非感染性腹泻; 根据病程: 分为急性腹泻(病程<2周) 迁延性腹泻(病程在2周~2个月) 慢性腹泻(病程>2个月) 1.脱水 (1)由于吐、泻丢失体液和摄入量不足,使体液总量减少,导致不同程度的脱水

(2)由于水和电解质丢失的比例不同而导致不同性质的脱水,以等渗性、低渗性脱水多见 3.低钾血症: ①神经肌肉兴奋性降低:精神不振、无力、腱反射减弱或消失,腹胀、肠鸣音减弱或消失; ②心脏损害:心音低钝,心律失常,心电图出现U波等。 4.低钙和低镁血症: 腹泻患儿进食少,吸收不良,从大便丢失钙、镁 出现低钙症状,表现为抽搐或惊厥。 (三)不同病因所致腹泻的临床特点 三、辅助检查 1.粪便检查 2.血液生化检查:

血钠测定:可提示脱水性质 血钾测定:可反映体内缺钾的程度 血气分析:可了解酸碱失衡性质和程度 四、治疗原则 (一)调整饮食:继续饮食,满足生理需要,补充消耗 (二)预防和纠正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 1.口服补液盐(ORS)溶液: 氯化钠2.6g,枸橼酸钠2.9g、氯化钾1.5g、葡萄糖13.5g加水到1000ml配成总渗透压245mOsm/L(如不计葡萄糖渗透压为1/2张)。 一般用于轻、中度脱水无明显呕吐者,新生儿和有明显呕吐、腹胀、心肾功能不全等患儿不宜采用。 2.静脉补液:适用中度以上脱水、呕吐或腹胀明显的患儿。 (1)常用液体种类、成分及配制 1)非电解质溶液:常用5%或10%葡萄糖溶液,主要供给水分和供应部分能量 2)电解质溶液:主要用于补充损失的体液、电解质和纠正酸碱失衡。含钾溶液不能静脉推注,注入速度过快可发生心肌抑制而死亡。 (2)补液原则:第一天的补液总量包括累计损失量、继续损失量和生理需要量三方面。 1)补充累计损失量: 确定补液种类:滴速——每小时8~10ml/kg 2)补充继续损失量:继续损失量是补液开始后继续丢失的液体量。补充继续损失量一般用1/2~1/3张含钠液。 3)供给生理需要量: 供给基础代谢需要的水60~80ml/kg,用1/5~1/4张含钠液补充。 继续损失量和生理需要量在后12~16小时内输入。滴速约为5ml/(kg·h)。 3.药物治疗 五、护理问题

小儿腹泻疾病诊疗指南

小儿腹泻疾病诊疗指南 小儿腹泻是儿童常见的疾病之一,由于儿童的消化系统尚未完全发育 成熟,免疫系统功能较弱,容易受到各种病原微生物的感染,引起腹泻。 本文将介绍小儿腹泻的诊疗指南,以帮助家长更好地了解和处理这一问题。 一、腹泻的定义和病因 腹泻是指儿童每天大便次数增加,通常超过3次,并伴有稀便或水样便,且持续时间超过3天。腹泻的病因非常多样化,可分为感染性腹泻和 非感染性腹泻两类。常见的感染性腹泻病原包括病毒、细菌、寄生虫等, 而非感染性腹泻则可以由过敏、消化不良、肠道功能异常等因素引起。 二、腹泻的临床表现 1.大便次数增多:通常超过3次/日; 2.大便异常:常为稀便或水样便,有时伴有脓血; 3.腹部不适:常伴有腹痛、腹胀等症状; 4.全身症状:可能出现发热、食欲不振、嗜睡等; 5.其他症状:如呕吐、脱水、体重下降等。 三、腹泻的诊断 1.详细病史询问:对发病时间、症状表现、饮食情况、生活环境等进 行了解; 2.客观检查:包括体温、心率、呼吸、血压等生命体征的检查,腹部 触诊、听诊等体格检查;

3.实验室检查:首先进行常规血常规、尿常规等基本检查,如有必要,可进一步进行粪便常规、粪便培养、病毒抗原检测等。 四、腹泻的治疗 腹泻的治疗主要分为对症治疗和病因治疗两个方面。对症治疗包括以 下几个方面: 1.补充液体:腹泻会导致严重的体液丢失,因此,要及时补充足够的 水分和电解质。可以给儿童口服葡萄糖盐水、果汁水、补液盐、口服补盐 液等。对于重度脱水的患儿,应及时就医住院治疗。 2.适当饮食调整:在腹泻期间,要避免食用油腻、刺激性食物,可适 当增加米汤、稀饭、面条等清淡易消化的食物。 3.增加益生菌摄入:益生菌可以增强肠道正常菌群,调节肠道功能, 有助于恢复肠道微生态平衡,减少腹泻症状。 病因治疗则需要根据具体病因进行相应的治疗: 1.病毒性腹泻:目前还没有特效药物可以抑制病毒,一般通过对症治疗,促进机体康复。 2.细菌感染性腹泻:根据细菌药敏试验结果选用敏感药物进行治疗。 3.寄生虫感染性腹泻:根据具体寄生虫种类选用相应的抗寄生虫药物 进行治疗。 五、腹泻的预防 腹泻的预防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儿科常用中成药的合理使用-消化系统继续教育

儿科常用中成药的合理使用-消化系统继续教 育 引言: 儿科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包括腹泻、便秘、消化不良等。在治疗 这些疾病时,合理使用中成药可以发挥一定的疗效。以下将介绍几种 常用的中成药及其合理使用方法。 一、小儿腹泻 小儿腹泻是儿科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之一。辨证施治是治疗腹泻 的基本原则,中成药可以起到辅助疗效。常用的中成药包括黄连素、 安宫牛黄丸、太和消食片等。黄连素具有抗菌、抗炎等作用,适用于 湿闷热病因所致的腹泻。安宫牛黄丸可以清热解毒,适用于湿热病因 引起的腹泻。太和消食片可以理气消食,适用于气滞病因引起的腹泻。在使用中成药时,应根据具体病因进行个体化治疗,适当调整剂量, 避免过量使用,以免造成药物依赖或药物不良反应。 二、小儿便秘

小儿便秘是儿科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之一。中成药可以起到通便润肠的作用。常用的中成药包括小柴胡汤、大承气汤、麻仁丸等。小柴胡汤具有调肝气、和胃降逆的作用,适用于肝郁脾虚所致的便秘。大承气汤可以通利肠胃,适用于气滞病因引起的便秘。麻仁丸具有润肠通便的作用,适用于肠燥便结所致的便秘。在使用中成药时,应注意便秘的病因,选择合适的中成药进行治疗,辅以饮食调理和运动,提高治疗效果。 三、小儿消化不良 小儿消化不良是儿科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之一。中成药可以调理胃肠功能,促进消化。常用的中成药包括香砂养胃丸、保和丸、六神丸等。香砂养胃丸具有健脾和胃、调理肠胃的作用,适用于脾胃虚弱所致的消化不良。保和丸可以健脾开胃,适用于脾胃不和所致的消化不良。六神丸可以调理胃肠功能,适用于脾胃气虚所致的消化不良。在使用中成药时,应注重调理脾胃功能,配合饮食调理和生活习惯改善,提高治疗效果。 四、小儿胃炎

小儿腹泻病复习资料

小儿腹泻病(掌握) 是一组由多病原、多因素引起的以大便次数增多和大便性状改变为特点的儿科常见病。腹泻为儿童主要的死亡原因,5岁以下婴幼儿发病率高。 (一)病因(熟悉): 1.内在因素:包括消化系统发育不成熟;机体防御功能较差;体液分布特点(易发生体液紊乱); 2感染因素:细菌和轮状病毒引起的肠道感染;上呼吸感染等肠道外感染;消化道感染时,肠内细菌或毒素容易进入血液,易发生全身感染或变态反应性疾病。母乳喂养者以双歧杆菌及乳酸杆菌为主;人工喂养则以大肠杆菌为主。 3非感染因素:主要指喂养不当,过多过早的喂哺大量淀粉类食物或突然改变食物品种和断奶易造成腹泻 (二)病理生理与临床表现关系:病程在2周以内为急性腹泻,病程2周~2月为迁延性腹泻,慢性腹泻的病程为2个月以上。 1.轻型腹泻:常由饮食因素及肠道外感染引起。以胃肠道症状为主,无脱水及全身中毒症状。 2.重型腹泻:多为肠道内感染所致。除有较重的胃肠道症状外,还有较明显的脱水和电解质紊乱及发热等全身中毒症状。 (1)消化系统特点:①消化系统发育不良,对食物的耐受力差;②生长发育快,所需营养物质多,消化道负担重。 (2)机体防御功能较差:①胃内酸度低,胃排空较快,对胃内细菌杀灭能力弱;②血液中免疫球蛋白和胃肠SgIA均较低;③新生儿生后尚未建立正常肠道菌群时或由于使用抗生素等引起肠道菌群失调时,均易患肠道感染。 临床表现: (1)胃肠道症状:食欲低下,常有呕吐;大便每日10至数10次,多为黄色水样或蛋花样便,含有少量粘液,少数患儿也可有少量血便。 (3)全身症状:严重者可有烦躁不安、精神萎靡、 (2)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 ①脱水:轻、中、重度脱水。等渗、低渗或高渗性脱水,以前两者居多。 ②代谢性酸中毒:轻度HCO318-13mmol/L;中度13-9mmol/L;重度<9mmol/L。 ③低钾血症:血钾低于3.5mmol/L。 ④低钙和低镁血症:活动性佝偻病和营养不良患儿更多见,脱水、酸中毒纠正后易出现低钙症状(手足搐搦和惊厥);极少数患儿搐搦或惊厥用钙治疗无效时应考虑有低镁血症可能。*常见几种不同病原所致腹泻的临床特点如下: (1)病毒性肠炎:“秋季腹泻”。起病急,常伴有上感症状,先吐后泻,大便呈水样或蛋花汤样,无腥臭,为自限性疾病,病程3-8天,轮状病毒是最常见的病原,多见于6个月至2岁的婴幼儿。 (2)三种类型大肠杆菌肠炎:夏季5~8月多见。 1)致病性大肠杆菌肠炎:大便呈黄绿色蛋花汤样伴粘液,有腥臭味,大便镜检偶见白细胞。2)侵袭性大肠杆菌肠炎:大便粘冻样含脓血,可出现全身中毒症状甚至休克。大便镜检与菌痢不易区别。 3)出血性大肠杆菌肠炎:大便开始为黄色水样便,后转为血性。大便镜检有大量红细胞,常无白细胞。 (3)鼠伤寒沙门菌小肠结肠炎:夏季多发,<2岁小儿多见。大便次数多,性质多变,有特殊臭味,大便检查有红白细胞,可引起败血症、脑脊髓膜炎,病程迁延,带菌率高。 (4)金黄色葡萄球菌肠炎:继发于长期大量应用广谱抗生素之后。起病急,发热、频泻、

小儿腹泻病情观察规范

小儿腹泻病病情观察规范 1 2 一、按病因分类: 3 1自身因素: 1)、婴幼儿消化系统发育尚未成熟,胃酸和消化酶分泌少,酶活力偏4 5 低,不能适应食物质和量的较大变化,易发生消化道功能紊乱。 6 2)婴幼儿水代谢旺盛,对水的耐受力差,易发生体液紊乱. 7 3)婴儿时期神经、内分泌、循环系统、肝、肾功能发育不成熟,易8 发生消化道功能紊乱。 9 2感染因素:1)肠道内感染,可有病毒、细菌、真菌、寄生虫引起,以前二者多见,尤其是病毒,最主要病原为轮状病毒。 10 11 2)肠道外感染. 3)抗生素相关性腹泻 12 3非感染因素:1)饮食因素:①人工喂养;喂养不当。②过敏性腹泻;③原发性或继发性双糖酶缺乏或活性丧失. 13 14 2)气候因素 15 二、腹泻的症状,体征、临床表现: 16 (1)胃肠道症状:轻型腹泻患儿有食欲不振,偶有呕吐,大便每日17 达数次或10余次,呈黄色或黄绿色,稀薄1或带水,有酸臭味,可18 有奶瓣或混有少量黏液;中、重型腹泻患儿常有呕吐,严重者可吐出咖啡渣样液体,每天大便可达10余次以上,每次量多,呈蛋花汤或 19 20 水样,可有少量黏液。﹙2﹚全身中毒症状:轻型腹泻患儿偶有低热,21 中、重型腹泻患儿有发热,精神萎靡或烦燥不安、意识朦胧甚至昏迷等。 22 23 2.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表现:脱水:主要为口渴、眼窝及前

囟凹陷、眼泪及尿量减少、黏膜及皮肤干燥、皮肤弹性减弱、烦躁、 24 25 嗜睡甚至昏迷休克等。 26 三、病情观察: 1、根据脱水程度分为轻、中、重3度以下几方面观察: 27 28 轻度中度重 29 度 30 精神状态无明显改变烦躁或萎靡昏睡 31 或昏迷 32 皮肤弹性稍差差极 差 33 34 口腔黏膜稍干燥干燥极 35 干燥 眼窝及前囟凹陷轻度明显极 36 37 明显 38 眼泪有少 39 无 40 尿量略减少明显减少 41 少尿或无尿 周围循环衰竭无不明显 42 43 明显 44 酸中毒无有 严重 45 46 失水占体重百分比5%以下5%-10%

小儿腹泻疾病诊疗指南

小儿腹泻疾病诊疗指南 简介 本文档是针对小儿腹泻疾病的诊疗指南,旨在帮助医生和家长更好地了解和处理小儿腹泻疾病。 定义 小儿腹泻是指婴幼儿每日排便次数增多,粪便稀溏,甚至可带有水样,且伴有腹痛或呕吐的症状。 病因 小儿腹泻的病因多种多样,主要包括: - 感染性原因:如病毒、细菌或寄生虫感染。 - 饮食原因:如进食不洁食物或不耐受某些食物。 - 药物原因:如使用某些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 - 其他原因:如消化系统疾病或免疫系统问题。 诊断 小儿腹泻的诊断需综合考虑以下因素: - 病史:了解患儿的相关病史,如症状出现的时长和频率等。

- 体格检查:观察患儿的体温、精神状态、腹部触诊等。 - 粪便检查:进行粪便常规和病原微生物检查,以确定病因。 治疗 小儿腹泻的治疗应根据具体病因进行针对性治疗: - 感染性腹泻:根据细菌、病毒或寄生虫的不同,采用相应的 抗生素、抗病毒药物或抗寄生虫药物治疗。 - 饮食性腹泻:建议停食1-2天,饮食过程逐渐恢复,避免进 食刺激性食物。 - 药物性腹泻:停用导致腹泻的药物,并根据需要采用相应的 对症治疗。 - 其他原因腹泻:根据病因进行相应的治疗,如对消化系统疾 病进行调理或对免疫系统问题进行干预。 预防 预防小儿腹泻的方法主要包括: - 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生食熟食分开、避免接触传染源等。 - 合理饮食:饮食清洁卫生,避免过多进食刺激性食物。 - 防止交叉感染:避免接触患有传染性腹泻的人。 - 接种疫苗:按照医生建议进行相关疫苗接种。

注意事项 在处理小儿腹泻疾病时,注意以下事项: - 及时补充水分和电解质:腹泻导致水分和电解质的流失,需及时通过口服或静脉途径补充。 - 注意营养均衡:饮食应包含适量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和脂肪,确保患儿的营养需求。 - 根据病情进行就医:如果腹泻持续时间长、严重程度加重或伴有其他严重症状,应及时就医。 以上为小儿腹泻疾病的诊疗指南,仅供参考。具体治疗方案应根据医生的指导和患儿的实际情况而定。

中医执业医师考点:小儿腹泻

中医执业医师考点:小儿腹泻 小儿腹泻,是多病原、多因素引起的以腹泻为主的一组疾病。主要特点为大便次数增多和性状改变,可伴有发热、呕吐、腹痛等症状及不同程度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病原可由病毒(主要为人类轮状病毒及其他肠道病毒)、细菌(致病性大肠杆菌、产毒性大肠杆菌、出血性大肠杆菌、侵袭性大肠杆菌以及鼠伤寒沙门氏菌、空肠弯曲菌、耶氏菌、金葡菌等)、寄生虫、真菌等引起。肠道外感染、滥用抗生素所致的肠道菌群紊乱、过敏、喂养不当及气候因素也可致病。是2岁以下婴幼儿的常见病。 【小儿腹泻的中西医病因病机】 1.中医病因病机中医学认为:泄泻之本,无不由于脾胃。小儿脾胃薄弱,运化功能不足,感受外邪,或乳食不当,调护不当。久病久泻,致使宿食停滞,损伤脾胃阳气。脾虚则运化失司,胃弱则不能腐熟水谷,中阳之气下陷而为泄泻。 2.西医病因病机可分感染因素与非感染因素。 感染因素又分消化道内和消化道外感染,非感染因素主要有内在因素和气候因素。消化道内感染包括细菌、病毒以及原虫感染。常见的细菌感染为大肠杆菌(包括致病性、产毒性和侵袭性大肠杆菌等),其次为空肠弯曲菌、耶尔森氏菌、沙门氏菌、变形杆菌、绿脓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肠道菌群失调常引起白色念珠菌肠炎,病毒感染则以人类轮状病毒、诺沃克病毒为主要病因,其他如埃可病毒、柯萨奇病毒、腺病毒、冠状病毒。原虫感染如肠滴虫及肠梨形鞭毛虫、结肠小袋虫可引起急性或慢性肠炎。消化道外感染如呼吸道感染、泌尿道感染、中耳炎及其他急性感染性疾病。内在因素主要是小儿消化系统发育不成熟。气候因素,如寒冷使腹部受凉,肠蠕动亢进。 【小儿腹泻的`临床表现】 1.轻型腹泻多为饮食因素或肠道外感染所致。一般仅有腹泻症状,一日数次或十余次。 2.中等型腹泻胃肠道症状较重,常伴轻至中度脱水、电解质紊乱及全身中毒症状。 3.重型腹泻腹泻频繁,每日十余次至数十次,每次量多,常有呕吐,一日数次至数十次。同时伴有不同程度水、电解质紊乱症状。 (1)脱水:因吐泻频繁和摄入量不足使体液总量减少,造成不同程度的脱水。

小儿腹泻的主要原因

小儿腹泻的主要原因 小儿腹泻是指婴幼儿排便次数增多,粪便变稀或呈水样,常伴有腹痛、腹胀、食欲不振等症状的一种消化系统疾病。其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种: 1.感染性腹泻:感染性腹泻是最常见的小儿腹泻原因。细菌、病毒、 寄生虫等病原体通过进食受到污染的食物或水源进入儿童消化系统,引起 感染性腹泻。常见的病原体有大肠杆菌、沙门氏菌、霍乱弧菌、副溶血性 弧菌、轮状病毒等。 2.饮食不当:由于儿童的免疫系统尚未完善,消化系统功能不成熟, 对食物的消化吸收能力较弱,饮食不当会引起肠道对食物的正常消化功能 发生紊乱,导致腹泻。饮食不当的原因包括过食、吃生冷食物、过量喂养等。 3.过敏性腹泻:过敏性腹泻是由于一些食物或药物引发儿童过敏反应 而引起的腹泻。常见的过敏食物包括牛奶、鸡蛋、海鲜、花生等。此外, 一些药物如青霉素、头孢菌素等也可能引起过敏性腹泻。 4.肠道功能异常:儿童的肠道功能发育尚未完全,如果肠道蠕动过快 或过慢,会导致腹泻。蠕动过快会使肠液分泌增多,粪便无法充分吸收水分,从而形成水样便。蠕动过慢则会使粪便在肠道内停留时间过长,导致 水分被过度吸收,粪便变干。 5.消化道解剖结构异常:如婴儿先天性胆总管囊肿、肠粘连等导致消 化道蠕动不畅,影响食物的正常消化吸收,引起腹泻。 6.其他原因:还有一些其他因素也可能引起儿童腹泻,如长时间暴露 于寒冷或炎热环境、药物引起的副作用、精神因素导致的神经性腹泻等。

对于小儿腹泻的治疗,首先应确定腹泻的原因。对于感染性腹泻,主 要通过补充水分和电解质来防止脱水,并根据病原体的不同选择适当的抗 生素或抗病毒药物治疗。对于过敏性腹泻,需要避免过敏食物或药物,适 当进行药物治疗。对于饮食不当引起的腹泻,需要调整饮食结构,避免过 食和吃生冷食物。对于肠道功能异常,可以通过药物调节肠道蠕动来治疗。对于消化道解剖结构异常引起的腹泻,可能需要手术干预治疗。对于其他 原因引起的腹泻,需要针对具体的原因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总之,小儿腹泻的主要原因有感染性腹泻、饮食不当、过敏性腹泻、 肠道功能异常、消化道解剖结构异常等。了解腹泻的具体原因对于正确诊 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如果遇到婴幼儿腹泻,请及时就医以获取专业的 医疗指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