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影像技术《高频电疗法-实训》

高频电疗法

【目的和要求】

1 熟练掌握高频电疗法常用设备的临床操作方法,掌握高频

电疗法适应证和禁忌证。

2 要求熟悉超短波、微波疗法的临床最根本的治疗作用。

3 了解高频电疗法的作用机制。

【实验器材】

玻璃真空电极蕈状、梳状,短波治疗机,超短波治疗机,微波治疗仪,各种形状的微波辐射器

【操作步骤】

一短波疗法操作步骤

1.常用治疗方法

1电缆电极法:电缆电极线是用高压绝缘电线,根据不同治疗要求将2~3m 的电缆盘绕成各种形状置于治疗部位。在肢体部位治疗时须向同一方向旋转,以免方向不同的磁力线相互干扰而减弱。电缆一般盘绕1~4 圈,线圈间的距离不宜过近,为了使磁力线作用于深部,人体与电缆间应保持一定的距离,一般为1~2 5cm 左右,其间垫以毡垫、棉垫等衬垫物,不得使电缆直接贴近皮肤,以免浅层组织过热,影响作用深度和均匀度。当高频电流通过线圈导体时,就产生电磁场感应。

2涡流电极法:涡流电极有大涡流电极及小涡流电极两种,大

涡流电极的直径为14cm,输出功率为2021,适用于较大部位的治疗。小涡流电极直径为,输出功率为70W,适用于头、颈、腋下和小关节的治疗。

3电容电极法:电容电极由薄金属片或金属网外包以橡皮毡子制成。根据病变深浅可调节金属片的距离以调节皮肤电极间隙的距离。用于较大、较深部位的治疗仪功率为250~300W,附有矩形或圆形电容电极。用于五官或较小、较表浅部位的治疗仪功率为50~80W,附有圆形电容电极。电容电极法治疗时电极的放置方法有4 种,但常采用对置法或并置法。

1对置法:两个电极相对放置,电力线集中于两极之间,横贯治疗部位,主要用于深部病变的治疗。

2并置法:两个电极并列放置于治疗部位外表,电力线分散,只通过表浅组织,多用于表浅病变的治疗。

3交叉法:两对电极分别对置于相互垂直的位置上,先后给予输出,使病变部位先后接受不同方向的两次治疗,以加大深部的作用强度、均匀度和治疗时间。

4单极法:治疗时只使用一个电极,作用范围小而表浅,只限于电极下中央部位的浅层组织。治疗时应将不用于治疗的另一个电极置于远离治疗部位处,并且使两极相背。

因单极法治疗时有大量电力线散向四周空间,故大功率治疗机不宜采用单极法治疗;小功率治疗机也应尽量少用单极法,以免加重环境的电磁波污染。

2 治疗剂量及疗程

1治疗剂量:短波疗法治疗剂量按患者的主观温热感觉程度分为四个剂量等级。

1级剂量:为无热量,患者无温热感,适用于急性疾病。

2级剂量:为微热量,有刚能感觉的温热感,适用于亚急性、慢性疾病。

3级剂量:为温热量,有明显而舒适的温热感,适用于慢性疾病。

4级剂量:为热量,有明显强烈热感,但能耐受,适用于肿瘤。

电极与皮肤间隙的调节:大功率治疗仪治疗时电极间隙较大,小功率治疗时电极间隙较小,病灶较深时间隙宜适当加大,较浅时间隙较小,无热量治疗时间隙大于微热量、温热量治疗

〔2〕疗程:治疗急性伤病时采用无热量,5~10 分钟,每日1~2 次,5~10 次为1疗程;治疗亚急性伤病时采用微热量,10~15 分钟,每日1次,15~2021为1个疗程;治疗急性肾衰竭时采用温热量,30~60 分钟,每日1~2 次,5~8 次为1 个疗程。

二超短波疗法操作步骤

1 电极电容电极按照其形状可分为:板状电极长方形、正方形、长条形、圆形电极和体腔电极3 种,主要采用电容场法治

疗。

2.电极的放置操作方法对置法、并置法、交叉法、单极法,其中以对置法、并置法最常用。

1对置法:两个电极相对放置,电力线集中于两极之间,作用较深,放置电极极时应注意两个电极之间的距离不应小于一个电极的直径。两肢体同时治疗时,应于两肢体骨突接触处垫以衬垫物以免电力线集中于骨突处造成烫伤或影响作用的均匀度。

2并置法:两个电极并列放置,电力线分散,多用于表浅组织的病变。放置电极时还应注意两点:1电极与皮肤之间的间隙不宜过大;2两极之间的距离不应大于电极的直径,并且不应小于3cm。电极间距离过大,电力线分散。如电力线过于集中会引起皮肤烫烫伤,影响疗效。

3单极法:治疗时只使用一个电极,一般只适用于小功率治疗仪,而且另一个不使用的电极应远离而且相背而置,否那么会使电力线大量散发至四周空间,易造成电磁污染。

3 治疗剂量与疗程

1剂量分级:同短波疗法。

2疗程:根据病情而定。急性病疗程短,慢性病疗程可适当延长。一般每次治疗10~15 min。1急性炎症早期、水肿严重时应用无热量8~10 分钟,水肿减轻时改用微热量,每次8~12 分钟;2亚急性炎症一般用微热量,每次10~15 分钟;3慢性炎症和其他疾病一般用微热量或温热量,每次15~2021钟;4急性肾衰竭的

治疗用温热量,每次30~60 分钟。一般治疗每日或隔日1 次,10~2021为1 个疗程。急性炎症的治疗每日1~2 次,5~10 次为1 个疗程。

三微波疗法操作步骤

1 各种辐射器的应用方法

1有距离辐射法:适用于非接触式辐射器,如采用圆形、圆柱形及矩形辐射器,照射时辐射器与人体外表有一定的距离,一般辐射距离为7~10cm。

2接触辐射法:适用于接触式体表辐射器。使辐射器口紧贴治疗部位皮肤。用体腔辐射时,适用于阴道、直肠腔内治疗。患者取截石位或侧卧位,先在辐射器外套以消毒的耐热乳胶套,套外涂少量消毒液状石蜡或凡士林等润滑剂后伸人阴道或直肠内,治疗完毕后弃去橡皮套,以减少外套消毒手续。用体腔辐射器时,由于接触面积较少,反射消耗也少,使用功率不宜过10w。

3〕隔沙辐射法:在辐射器与皮肤之间用沙子替代空气间隙,可以降卑微波辐射在空气间隙的反射和散射,由于介电常数的特征,微波经沙时,更易于集中成束,散射显著减少,因而到达人体的功率比不用沙子时大一倍,故治疗剂量通常少一半。

4微波体腔内辐射器加温疗法:采用单极同轴微波天线辐射头,直径0 7cm 左右,低位腰麻,取膀胱截石位尿道扩张,插入膀胱镜冲洗膀胱后经镜鞘入微波辐射极于精阜近端,按前列腺大

小、输出功率50~100w,照射60~90 秒,按后尿道长度照射1~3 次,术后留置导尿7~10 天。适用于慢性前列腺增生50~100W 、子宫出血、脑瘤加温十切除、微波刀切除肝癌、腔内及口腔血管瘤、心肺癌症、食管肿瘤、胃息肉、直肠内肿瘤、内痔、声带息肉等。

2 治疗剂量与疗程微波疗法的治疗剂量决定于辐射器的类型、辐射距离、输出功率和治疗时间。

〔1治疗剂量:根据病情而定, 一般规律是急性期剂量宜小,慢性期剂量可稍大些,微波疗法治疗剂量的分级法与短波、超短波疗法相同,剂量的大小需参考患者的主观感觉和机器输出功率。1根据患者主观感觉将大小剂量分为四级。

1级剂量:为无热量,患者无温热感

2级剂量:为微热量,有刚能感觉的温热感·;

3级剂量:为温热量,有明显而舒适的温热感;

4级剂量:为热量,有明显强烈热感,但能耐受

2根据机器功率计上的读数划分:对于马蹄形、矩形、直径的圆形辐射器,在距离10cm 左右情况下:小剂量:约在20210W;中剂量:约在50~90w;大剂量:约在90~12021 在应用耳、聚焦、体腔等小型辐射器时不能采用上述剂量的,采用最大功率不应超过10W。对于8cm 直径圆柱辐射器,最大功率不应超过25W。

2疗程:依病情而定,急性病3~6 次,慢性病10~2021为1 个

疗程。每次治疗持续时间为5~2021钟,每天或隔天治疗1 次。

〔四〕高频电热疗法

1射频电热疗法:〔1〕电容场电热法:治疗时使肿瘤置于高频电容场中,适用于部位较深的内脏器官肿瘤,多用8MH、短波、超短波。〔2〕电感点热法:治疗时使用肿瘤处于有短波通过的线圈或金属环内,适用于治疗较表浅的肿瘤,多用短波。〔3〕组织间电热法:治疗时将金属针插入瘤内,适用于表浅肿瘤,多用500H~10MH短波。

2微波电热疗法:〔1〕体表辐射法:适用于体表或部位较浅的肿瘤。〔2〕体腔内辐射法:适用于食管癌、直肠癌、宫颈癌等,多用915MH、2450MH,功率﹤50W。〔3〕组织间电热法:适用于治疗肿瘤及内脏肿瘤的术中电热疗法。

3治疗剂量、时间和疗程

〔1〕治疗剂量:剂量指标是电热温度和持续时间,应用热量级〔Ⅳ级〕剂量,使肿瘤温度到达43℃以上。

〔2〕时间和疗程:每次治疗30~60分钟,尽可能在电热疗法开始20215分钟内到达有效温度,每周1~3次,5~15次为一个疗程。

【考前须知】

一短波疗法的考前须知

1 治疗室需用木地板、木制床椅,暖气等金属制品要加隔离罩,

治疗仪必须接地线。

2.除去患者身上所有金属物包括金属织物,禁止在身体有金属异物的局部治疗。

3 治疗部位应枯燥,潮湿衣服、伤口的湿敷料应除去,汗液和伤口的分泌物应擦干净。

4 治疗时患者采取舒适体位,对治疗不平整的局部应适当加大治疗间隙。

5 对膝、踝对置治疗时宜置衬垫于膝、踝间,以免电力线集中于突起处,以保证电力线的均匀

6 电极面积应大于病灶,且与体表平行。

7 两电极电缆不能接触交叉或打卷,以防短路,电线与电极的接头处及电缆与皮肤间需以衬垫隔离,以免烫伤。

8 治疗中患者不能触摸仪器及其他物品;治疗过程中要经常询问患者尤其是感觉障碍者的感觉,以免患者烫伤。

二超短波疗法的考前须知

1 治疗室应铺绝缘地板,安木制床、椅,治疗仪应接地线。

2 患者治疗期间不可触及其他导体,电缆、电极下方垫以棉垫或橡胶布。

3 治疗时两电缆不能交叉或打圈,以免引起短路。

4 治疗前应检查治疗部位有无皮肤破损或感觉障碍,过热可引起损伤,故不宜采用大剂量治疗。

5 治疗部位有汗水应擦干,以免引起皮肤烫伤。

6 小儿骨骺、眼、睾丸、心脏、神经节、神经丛对超短波敏感,不宜采用大剂量。

7 大功率超短波治疗不宜采用单极法头部、小儿和老年人的心前区不宜进行大功率超短波治疗。

8 慢性炎症、慢性伤口及粘连患者不宜进行过长疗程的超短波治疗,以免引起结缔组织增生过度而使局部组织变硬、粘连加重。

三微波疗法的考前须知

1 仪器启动前,须检查输电缆各接头是否已拧紧,否那么可出现没有输出、接头处发生高热、甚至损坏磁接管等情况。

2 治疗时皮肤不必裸露,但必须脱除潮湿的衣服、易燃的衣服、湿敷料、局部油药膏等,防止灼伤。

3 对感觉障碍者治疗或患者存在血液循环障碍的部位时,不应依靠患者的感觉来凋节剂量,治疗剂量宜稍小。

4 治疗操作时需注意保护工作人员及患者眼部,防止微波直接辐射眼部或由金属物反射至眼部,或戴微波专用防护眼镜,以免引起白内障。

5 治疗区域及附近不应有金属物品,当体内有金属固定钉、片等存留又必须治疗时,应用很小剂量照射。

6 不宜进行眼部、男性会阴部位的照射,如需要在其附近区域治疗时,使用防护镜或防护罩对眼部和睾丸进行保护。

7.老年人和儿童患者慎用,因老年人血管调节机制较差,脆性增大;儿童对热不敏感,易致烫伤。

8 微波对生长中的骨和骨骺有损害,能破坏骨髓,因此生长中的骨骺及骨折后骨痂形成前,不宜在该局部照射。

以上的短波、超短波、微波治疗剂量的输出,在临床上多用日光灯管,氖管的亮度来调谐输出治疗剂量。

〔四〕高频电热疗法的考前须知

1 严格执行治疗仪的操作规程并注意保护,不准无负载开机,切勿向四周空间、机器主机、电子装置、金属材料照射。

2 在治疗区域内不得有金属物品;置入心脏起搏器或心脏电极的患者和孕妇应禁止使用并远离机器;切勿对眼及睾丸照射。

3 热疗时必须使肿瘤局部温度在教分钟内到达43℃以上。治疗过程中要严密观察,防止皮肤烫伤。

医学影像检验技术学

医学影像检验技术学 医学影像检验技术学是医学影像学专业的一门重要课程,主要介绍医学影像检验技术的原理、方法和应用。医学影像检验技术是现代医学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患者进行影像检查,可以帮助医生诊断疾病、评估治疗效果和指导手术等。本文将从医学影像检验的概念、常见的医学影像检验技术以及其应用领域等方面进行阐述。 一、医学影像检验的概念 医学影像检验是指通过对患者进行影像检查,获得患者内部结构和功能信息的一种诊断方法。通过医学影像检验,医生可以观察患者的内部器官、组织和细胞结构,了解其形态、位置和功能状态,从而发现疾病的存在、发展和变化。医学影像检验技术主要包括放射影像学、超声影像学、核医学影像学和磁共振影像学等。 二、常见的医学影像检验技术 1. 放射影像学 放射影像学是利用射线穿透物质的特性,通过对患者进行放射线检查,获得患者内部结构和功能信息的一种医学影像检验技术。常见的放射影像学技术包括X线摄影、CT扫描和数字化摄影等。放射影像学技术广泛应用于骨骼系统、胸部、腹部等器官的检查和诊断。 2. 超声影像学

超声影像学是利用超声波在人体组织内的传播和反射特性,通过对患者进行超声检查,获得患者内部结构和功能信息的一种医学影像检验技术。超声影像学技术无辐射、操作简单、成本低廉,被广泛应用于妇产科、心脏病学、肝脏病学等领域的检查和诊断。 3. 核医学影像学 核医学影像学是利用放射性核素在人体内的分布和代谢特性,通过对患者进行核素检查,获得患者内部结构和功能信息的一种医学影像检验技术。核医学影像学技术广泛应用于肿瘤学、心脑血管病学等领域的检查和诊断。 4. 磁共振影像学 磁共振影像学是利用磁场和无线电波相互作用的原理,通过对患者进行磁共振检查,获得患者内部结构和功能信息的一种医学影像检验技术。磁共振影像学技术具有无辐射、多参数成像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神经科学、骨骼系统等领域的检查和诊断。 三、医学影像检验技术的应用领域 医学影像检验技术在临床医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首先,医学影像检验技术可以用于疾病的早期诊断和筛查,帮助医生尽早发现疾病并采取治疗措施。其次,医学影像检验技术可以用于评估治疗效果,通过对患者进行连续的影像检查,观察治疗前后的病变变化,评估治疗的疗效。此外,医学影像检验技术还可以用于手术指导,通过

医学影像技术《高频电疗法-实训》

高频电疗法 【目的和要求】 1 熟练掌握高频电疗法常用设备的临床操作方法,掌握高频 电疗法适应证和禁忌证。 2 要求熟悉超短波、微波疗法的临床最根本的治疗作用。 3 了解高频电疗法的作用机制。 【实验器材】 玻璃真空电极蕈状、梳状,短波治疗机,超短波治疗机,微波治疗仪,各种形状的微波辐射器 【操作步骤】 一短波疗法操作步骤 1.常用治疗方法 1电缆电极法:电缆电极线是用高压绝缘电线,根据不同治疗要求将2~3m 的电缆盘绕成各种形状置于治疗部位。在肢体部位治疗时须向同一方向旋转,以免方向不同的磁力线相互干扰而减弱。电缆一般盘绕1~4 圈,线圈间的距离不宜过近,为了使磁力线作用于深部,人体与电缆间应保持一定的距离,一般为1~2 5cm 左右,其间垫以毡垫、棉垫等衬垫物,不得使电缆直接贴近皮肤,以免浅层组织过热,影响作用深度和均匀度。当高频电流通过线圈导体时,就产生电磁场感应。 2涡流电极法:涡流电极有大涡流电极及小涡流电极两种,大

涡流电极的直径为14cm,输出功率为2021,适用于较大部位的治疗。小涡流电极直径为,输出功率为70W,适用于头、颈、腋下和小关节的治疗。 3电容电极法:电容电极由薄金属片或金属网外包以橡皮毡子制成。根据病变深浅可调节金属片的距离以调节皮肤电极间隙的距离。用于较大、较深部位的治疗仪功率为250~300W,附有矩形或圆形电容电极。用于五官或较小、较表浅部位的治疗仪功率为50~80W,附有圆形电容电极。电容电极法治疗时电极的放置方法有4 种,但常采用对置法或并置法。 1对置法:两个电极相对放置,电力线集中于两极之间,横贯治疗部位,主要用于深部病变的治疗。 2并置法:两个电极并列放置于治疗部位外表,电力线分散,只通过表浅组织,多用于表浅病变的治疗。 3交叉法:两对电极分别对置于相互垂直的位置上,先后给予输出,使病变部位先后接受不同方向的两次治疗,以加大深部的作用强度、均匀度和治疗时间。 4单极法:治疗时只使用一个电极,作用范围小而表浅,只限于电极下中央部位的浅层组织。治疗时应将不用于治疗的另一个电极置于远离治疗部位处,并且使两极相背。 因单极法治疗时有大量电力线散向四周空间,故大功率治疗机不宜采用单极法治疗;小功率治疗机也应尽量少用单极法,以免加重环境的电磁波污染。

医学影像技术学

医学影像技术学 一、医学影像技术学概念: 医学影像技术学:是研究借助于某种介质(X线、电磁场、超声波)与人体相互作用,把人体内部组织器官结构、密度以影像方式表现出来,供诊断医师根据影像提供的信息进行判断,从而对人体健康状况进行评价的一门科学。 二、内容: 1.普通X线成像技术(X线摄影学)和数字X线成像技术. 2.DSA(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技术. ●3.CT成像技术. ●4.MRI(磁共振)成像技术. ●5.超声成像技术. ●6.核医学成像技术. 第一篇普通X线成像技术 一. 普通X线成像技术概念 它是一门研究如何利用特殊的X线介质与人体相互作用,获取一幅富含人体内部组织结构信息的优质X线影像,为诊断医师提供清晰可辨的影像信息,从而对人体内部组织器官健康状况作出正确判断的一门学问。 二.学习普通X线成像技术的重要性 1. 获取优质X 线影像是准确诊断的前提。 2. 诊断医师可指导、评价技术人员工作。 3. 新世纪数字影像时代来临,诊断医师、技术、工程人员 工作有交叉、融合趋势,应建立技术、诊断、工程三融合观点。 三.发展与展望:(三个阶段) 1.传统X线诊断阶段(1895年——1976年) ●(1)成像设备:小容量单功能机—大容量多功能机; 中频机—高频机发展。透视:老式荧光屏、暗室操作。小 容量中频机无增感屏阶段:成像时间长,输出不稳定,图 像质量差,机器寿命短,不利于防护,限制了X线检查范 围。多功能高频机、增感屏、造影剂应用,使成像时间缩短, 造影剂增加了人体天然对比度,扩大了X线检查范围。(2)影像加工技术:手工操作,环境差、功效低、冲洗条件不恒定,难以保证图像质量。 (3)影像资料保存:X光照片为主。体积大、占用空间多、保存时间有限(5——10年),查阅不便。 2. 现代医学影像学建立阶段(80年代——90年代中期) ●(1 )、成像设备: 计算机科学和微电子技术向医学领域广 泛渗透,新技术不断涌现(2——3 年)。 ● A :影像增强器:暗室透视变明室操作,X 线剂量减小, 图像质量明显提高。 ● B :CT 、MRI 、DSA 、ECT 等,极大地拓展了影像诊 断、治疗应用范围。(天然对比度小的实质器官)诊断从解 剖形态变化向功能代谢变化转变;出现了诊断和治疗相结合 的介入治疗;成像板及平板探测器的研发,为数字影像时代 的来临奠定了坚实基础。 (2)、影像加工技术:自动洗片机取代手工冲洗。条件恒定、速度快、工效高、环境舒适、图像质量显著提高。CT、MRI等配备多幅相机或激光相机与自动洗片机相连,实现了明室操作。 (3)、影像资料保存:磁盘、光盘存储,体积小、容量大、可永久保存,便于随时拷贝和检索。 3. 21世纪未来医学影像数字化阶段(21世纪展望) ●21 世纪初叶:医院信息一体化格局:病人信息系统(PIS ) + 医院信息系统(HIS )+ 放射科信息系统(RIS )+ 图 像存储传输系统(PACS )形成;传统模拟影像被数字影 像全面取代,无胶片化和网络信息资源共享,综合信息使诊 断更加客观准确。环境舒适,工作更加得心应手。 第一章X线成像基本理论 ●第一节:优质X线影像条件、影像 ●评价方法、相关概念●(X 线产生及特性自学) 一.优质X线照片影像条件: ●1、尽量少的斑点。 ●2、无划痕或系统伪影。 ●3、密度适当、对比度良好、锐利度(清晰度)鲜明。 ●4、正确的几何投影。 ●5、体位标准。 ●6、标记整齐无误。 二.影像质量评价方法: (一)、主观评价法:通过视觉观察对影像质量作出评判。(三种) 1.Bureger评价法:又称对比度——清晰度曲线法。金属网测定 法及解像力法亦属此法。 ●特点:视觉感受影像细节评价像质。 ●优点;简单易行。 ●缺点:因人而异,不全面。 2. ROC曲线:以通讯工程学中的信号检出理论为基础,以受信者操作特性曲线的解析和数理统计为手段的评价方法。 ●特点:既可对某一检查方法效果作出评价,亦可对几种检 查方法作出比较。还可对医师诊断的准确性作出评判。 3. 模糊数学评价法:用模糊集合代替经典集合的新型数学方 法评价影像质量。国内尚处于起步阶段。 (二)客观评价法:用构成影像中的一些物理属性的特性量来进行测定的评价方法。 1. MTF(调制传递函数):评价影像锐利度(清晰度)。是评价像质的主要方法。 2.威纳频谱:评价影像粒状度。 ●(三)、综合评价法:把主观和客观两种评价法有机结合,根 据诊断要求及受检者的必须剂量要求综合评价影像质量的方 法。80年代WHO倡导的QA(放射诊断质量保证)和QC(质量控制)要求叙述为:以诊断要求为依据,用物理参量作客观评价手段,以成像技术条件作保证。三者有机结合,且注意尽量减少病人受检剂量的综合评价像质的方法。 (四)、实际工作中评价图像质量的等级标准(根据优质X线影像的六个条件) ●甲级:符合全部六个条件。 ●乙级:其中一项不符合,但无碍诊断。 ●丙级:其中两项或两项以上不符合。但仍可作出诊断。 ●丁级:无论几项不符合,图像信息无法满足诊断要求,需重 新获取图像。俗称废止图像。 三.相关概念: (一)、照片斑点 1. 概念:带增感屏的胶片经均匀X 线照射,暗室加工后照片 上发现其密度并不均匀,有不规则斑点出现。又称照 片颗粒性或粒状度。 2. 对图像质量的影响:观阅图像有―粗糙‖的视觉感受,严重 时湮没微小信息,造成诊断困难。它是影响图像质量 的初始因素。斑点越严重,图像质量越差。 3. 构成:由量子斑点、胶片斑点、屏斑点三部分构成。量子 斑点通过增感屏放大更加突出, 所占比重最大。 (1)量子斑点: ●是X线量子―统计涨落‖的照片记录。 ●X线量子的产生以及穿透人体到达屏-片系统的空间分 布具有随机性和不均匀性,遵循统计学几率定律的―统计涨落‖法则。人体对X线衰减亦遵循该法则。 A:X线量子的统计涨落:假定X量子无限多,可认为到达像面上单位面积内的量子数处处相等。实际工作中用mAs表示的X线量子数总是有限的,因而像面上单位面积内的量子数则因位置不同而不

医学影像技术《中频电疗法实训指导-实训》

中频电疗法 【目的和要求】 1 熟练掌握中频电疗法常用设备的临床操作方法,掌握中频电疗法的适应证和禁忌证。 2 要求熟悉中频电疗法的治疗作用。 3 了解中频电疗法的作用机制。 【实验器材】 音频电疗机、超音频电疗机、电脑调制中频治疗仪、干扰电疗机、音乐电疗机、波动电治疗仪。 【操作步骤】 一音频电疗法操作步骤 1单纯音频电疗法 1翻开电源开关。 2根据临床需要选择大小适宜的电极,根据电极的使用要求将电极放置在损害部位或治疗部位的上下两端或两侧并固定。 3缓慢调节输出调节旋钮调节电流强度,同时观察患者反响,通常以患者舒适度或耐受度为宜。 4治疗结束,将电流调至0有的仪器在结束后自动复位〕,取下电极,关闭开关。 5治疗时间:每次持续20210 min,1~2 次/日,15 次为1 个疗

程。 2音频-直流电药物离子导人疗法 1操作同直流电药物离子导入疗法。开始治疗时先接通直流电,调节直流电量,然后接通音频电,以免引起患者不适。治疗结束时,先关音频电,再关直流电。 〔2〕治疗时间15~30 min/次,每日1次,15 次为1 个疗程。瘢痕及粘连时可连续治疗数个疗程。 二超音频疗法操作步骤 治疗时玻璃电极与人体皮肤或体腔黏膜接触。发生火花放电时有热感,无局部疼痛和不适感。每次治疗5~10 分钟,每日治疗1次,6~10 次为1 个疗程。 三调制中频电疗法操作步骤 1 传统干扰电疗法 1操作流程与音频电疗法相似 2电流强度:以患者的感觉与耐受程度来调节电流量,一般为~c ㎡, 3治疗时间15~2021n/次,10~15次一个疗程 2.电脑调制中频电疗法 操作流程与普通中频电疗相似。操作时需根据仪器处方进行选择,参数设置固定,操作简单。临床上进行躯体后部治疗时宜

医学影像技术

医学影像技术 医学影像技术在现代医学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随着科技的 不断发展和创新,各种医学影像技术的应用范围也得到了极大的拓展。这些技术不仅可用于疾病的早期筛查和诊断,还可用于手术导航、治 疗方案的制定和疗效的评估等方面。下面将就医学影像技术的原理、 分类和应用等方面进行介绍。 医学影像技术主要利用物理学的原理和方法,通过对人体进行各 种成像手段的应用,生成影像图像,以供医生进行诊断和疗效评估。 这些成像手段可以分为实物构影像和功能成像两类。实物构影像主要 包括X线摄影、CT、MRI等技术,它们通过对人体内部不同组织和器官的吸收、散射或反射射线或磁共振信号的测量和分析,生成对应的影像。而功能成像则主要是通过对特定生理或代谢过程的测定,以揭示 人体内部的结构和功能信息。常见的功能成像技术包括PET、SPECT等。 医学影像技术的应用范围广泛,涵盖了多个医学领域。首先是临 床影像学,它利用各种影像技术对疾病进行检测和诊断。比如,在放 射科中,医生可以通过观察X线影像、CT扫描或MRI图像来发现肿瘤、骨折等病变。其次是外科导航系统的应用,通过将医学影像技术与导 航技术结合,可以帮助医生在手术中准确定位和定位。此外,医学影 像技术还可以用于治疗方案的制定和疗效的评估。比如,在放射治疗中,医生可以利用影像技术来确定肿瘤的位置和形状,从而制定更加 精确的放疗方案。 医学影像技术的发展也带来了一些挑战和问题。首先是辐射剂量 的控制。由于某些影像技术需要使用辐射,如X线和CT,不当的使用 会对患者的健康造成潜在风险。因此,我们需要在保证影像质量的前 提下,尽量减少剂量的使用。其次是影像的解读和诊断。由于医学影 像技术生成的图像包含大量的信息,医生需要进行准确的解读和判断,这需要医生具备专业的知识和经验。此外,随着影像技术的不断进步 和更新,医生也需要不断学习和更新自己的知识。

医学影像技能操作

医学影像技能操作 医学影像技能操作是医学领域中至关重要的一项技能。通过对患者 进行医学影像检查,医生可以更准确地进行诊断和治疗。本文将介绍 一些常见的医学影像技能操作,包括CT扫描、MRI、超声波和放射治疗。 一、CT扫描 CT扫描是一种无创的影像检查方法,通过使用X射线和计算机技 术来生成身体横截面图像。在进行CT扫描时,医生需要使用计算机软 件来控制扫描参数和图像重建技术。此外,医生还需要准确放置患者,并告知患者如何正确呼吸以避免图像模糊。在操作过程中,医生应时 刻关注患者的安全,确保辐射剂量在可接受范围内。 二、MRI MRI是一种利用磁场和无线电波来生成身体内部图像的医学影像技术。在进行MRI检查时,医生需要将患者放置在磁共振仪中,并确保 患者保持平静和舒适。医生还需要选择适当的扫描参数,以获得清晰 的图像。在操作过程中,医生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并与技术人 员合作以确保图像质量的优化。 三、超声波 超声波是一种通过使用高频声波来生成身体图像的无创检查方法。 在进行超声检查时,医生需要将超声探头置于患者的身体部位,并将 适量的凝胶应用于探头和皮肤之间,以优化声波传播。医生需要调整

超声仪器的参数,以获得所需的图像。此外,医生还需要具备观察和解读超声图像的技能,以做出准确的诊断。 四、放射治疗 放射治疗是一种用于治疗癌症等疾病的方法,它利用高能射线来杀死和控制异常细胞的增长。在进行放射治疗时,医生需要使用放射治疗设备,如加速器或外加速线装置。医生需要准确计划放射剂量和治疗时间,并在治疗期间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和副作用。此外,医生还需要遵循严格的质量控制标准,并与放射物理学家和技术人员合作,确保治疗的成功。 总结: 医学影像技能操作对于医学工作者来说是至关重要的。通过熟练掌握CT扫描、MRI、超声波和放射治疗等技能操作,医生能够更准确地诊断和治疗疾病,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存率。医学影像技能的操作不仅需要医学知识和技术,还需要医生具备关注患者安全和病情的能力。因此,医生在日常实践中应不断学习和提高自己的医学影像技能,以更好地为患者服务。

医学影像技术实习心得范文5篇

医学影像技术实习心得范文5篇 医学影像技术实习心得1 转眼之间,两个月的实习期即将结束,回顾这两个月的实习工作,感触很深,收获颇丰。这两个月,在领导和同事们的悉心关怀和指导下,通过我自身的不懈努力,我学到了人生难得的工作经验和社会见识。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总结医学影像学岗位工作实习这段时间自己体会和心得。 一、努力学习,理论结合实践,不断提高自身工作能力。 在医学影像学岗位工作的实习过程中,我始终把学习作为获得新知识、掌握方法、提高能力、解决问题的一条重要途径和方法,切实做到用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思想上积极进取,积极的把自己现有的知识用于社会实践中,在实践中也才能检验知识的有用性。在这两个月的实习工作中给我最大的感触就是:我们在学校学到了很多的理论知识,但很少用于社会实践中,这样理论和实践就大大的脱节了,以至于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找不到方向,无法学以致用。 同时,在工作中不断的学习也是弥补自己的不足的有效方式。信息时代,瞬息万变,社会在变化,人也在变化,所以你一天不学习,你就会落伍。通过这两个月的实习,并结合医学影像学岗位工作的实际情况,认真学习的医学影像学岗位工作各项政策制度、管理制度和工作条例,使工作中的困难有了最有力地解

决武器。通过这些工作条例的学习使我进一步加深了对各项工作的理解,可以求真务实的开展各项工作。 二、围绕工作,突出重点,尽心尽力履行职责。 在医学影像学岗位工作中我都本着认真负责的态度去对待每项工作。虽然开始由于经验不足和认识不够,觉得在医学影像学岗位工作中找不到事情做,不能得到锻炼的目的,但我迅速从自身出发寻找原因,和同事交流,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以至于迅速的转变自己的角色和工作定位。为使自己尽快熟悉工作,进入角色,我一方面抓紧时间查看相关资料,熟悉自己的工作职责,另一方面我虚心向领导、同事请教使自己对医学影像学岗位工作的情况有了一个比较系统、全面的认知和了解。 根据医学影像学岗位工作的实际情况,结合自身的优势,把握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尽心尽力完成医学影像学岗位工作的任务。两个月的实习工作,我经常得到了同事的好评和领导的赞许。 三、转变角色,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工作中。 从大学校门跨入到医学影像学岗位工作岗位,一开始我难以适应角色的转变,不能发现问题,从而解决问题,认为没有多少事情可以做,我就有一点失望,开始的热情有点消退,完全找不到方向。但我还是尽量保持当初的那份热情,想干有用的事的态度,不断的做好一些杂事,同时也勇于协助同事做好各项工作,慢慢的就找到了自己的角色,明白自己该干什么,这就是一个热

医学影像学技术

医学影像学技术 医学影像学技术 一、引言 医学影像学技术是现代医学领域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通过使用各种成像设备和方法,能够对人体内部的结构和功能进行非侵入性的观察和诊断。本文将详细介绍医学影像学技术的各种方法和设备,以及其在临床诊断中的应用。 二、X射线成像技术 X射线成像技术是最早也是最常用的医学影像学技术之一。它通过使用X射线机产生高能量的电磁辐射,并通过人体组织对这种辐射的吸收程度来获得图像。X射线成像技术可以用于检查骨骼、内脏器官以及血管等。常见的X射线成像设备包括传统的X射线机、CT扫描仪以及数字化X射线系统。 三、超声波成像技术 超声波成像技术是一种利用超声波在人体组织中传播和反射的原理来生成图像的方法。它通过将高频声波引入人体,并接收回波信号来构建图像。超声波成像技术可以用于检查胎儿、心脏、肝脏等。常见的超声波成像设备包括超声波探头和超声波仪器。 四、核磁共振成像技术 核磁共振成像技术是一种利用人体内的原子核在强磁场和射频场的作用下发出信号,并通过对这些信号的处理来生成图像的方法。核磁共

振成像技术可以用于检查脑部、关节以及肌肉等。常见的核磁共振成像设备包括核磁共振仪和电脑工作站。 五、放射性同位素成像技术 放射性同位素成像技术是一种利用放射性同位素在人体内部发出的辐射来生成图像的方法。它通过将放射性同位素引入人体,并使用探测器来测量辐射水平,从而获得图像。放射性同位素成像技术可以用于检查甲状腺功能、骨髓活动以及肿瘤等。常见的放射性同位素成像设备包括γ相机和PET扫描仪。 六、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 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是一种利用X射线和计算机技术来生成人体断层图像的方法。它通过旋转的X射线源和探测器对人体进行扫描,并使用计算机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从而生成具有高分辨率的图像。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可以用于检查头部、胸部以及腹部等。常见的计算机断层扫描设备包括CT扫描仪和工作站。 七、其他影像学技术 除了上述常见的医学影像学技术外,还有许多其他的影像学技术被广泛应用于临床诊断中。磁共振成像引导下的介入手术技术可以在手术中实时观察患者内部结构;数字化乳腺X射线摄影技术可以提高乳腺癌早期诊断的准确性;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技术可以用于眼科疾病的检查等。 八、结论 医学影像学技术在现代医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它能够为医生提供丰富而准确的图像信息,帮助他们进行疾病诊断和治疗。本文对医学影

《医学影像技术》练习题(附参考答案)

《医学影像技术》练习题(附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共100题,每题1分,共100分) 1、机洗照片出现黄色污染、有水迹的原因是 A、鼓风机风量不足 B、显影温度高 C、水洗不够 D、定影温度低 E、普通片冲洗 正确答案:C 2、影响X射线“质”的因素是 A、以上都不是 B、管电压 C、高压波形 D、滤过 E、以上都是 正确答案:E 3、第一斜位又称为 A、左侧位 B、右后斜位 C、左前斜位 D、右前斜位 E、左后斜位 正确答案:D 4、有关中心线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一定通过病灶中心 B、多与被检部呈切线关系 C、中心线即X线束 D、代表摄影方向 E、一定与胶片垂直 正确答案:D 5、x线照射到直接FPD.上时,X线光子使非经晒激发出 A、低能X射线 B、电子空穴对 C、可见光

D、荧光 E、正电子 正确答案:B 6、疑胃溃疡患者最初选检查方法是 A、B超 B、CT C、MRI D、X线平片摄影 E、口服钡剂造影 正确答案:E 7、关于腕关节正位摄影,错误的是 A、手成半握拳状掌面向下 B、桡腕关节面清晰 C、可用于观察小儿发育情况 D、中心线对准第三掌骨近端 E、多用于外伤检查 正确答案:D 8、影响照片密度值的因素不包括 A、曝光量 B、增感屏 C、摄影距离 D、胶片感度 E、观片灯亮度 正确答案:E 9、不属于面颅骨的是 A、腭骨 B、犁骨 C、颧骨 D、颞骨 E、泪骨 正确答案:D 10、X线最易透过的组织顺序使怎么样排列的: A、肌肉、肺、脂肪、骨 B、肺、肌肉、骨、脂肪

C、肺、脂肪、肌肉、骨 D、脂肪、肺、肌肉、骨 E、肺、肌肉、脂肪、骨 正确答案:D 11、用原始数据经计算而得到影像数据的过程成为 A、模数转换 B、数模转换 C、滤波 D、量化 E、重建 正确答案:E 12、一般人眼的模糊阈值是 A、0.2nm B、0.2 C、0.2μm D、m E、0.2km F、0.2mm 正确答案:F 13、第三腰椎的体表定位标志是 A、脐上3 B、剑突与肚脐连线中点 C、脐下3 D、脐下5 E、m F、m G、脐水平 H、m 正确答案:A 14、关于X线强度分布的叙述,错误的是 A、近阳极端X线强度弱 B、X线管短轴方向两侧对称 C、与靶面倾斜角度有关 D、在照射野内分布是均匀的

医学影像技术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 第一篇总论 1.穿透作用:是指X线穿过物质时不被吸取的本领,X线的穿透力与管电压相关,与物质的密度和厚度相关。穿透性是X线成像的基础。 2.荧光作用:X线能激发荧光物质产生荧光,它是进行透视检查的基础。 3.感光作用:由于电离作用,X线照射到胶片,使胶片上的卤化银发生光化学反映,出现银颗粒沉淀,称X线的感光作用。感光效应是X 线摄影的基础。 4.电离作用:物质受到X线照射,原子核外电子脱离原子轨道,这种作用称为电离作用。 5.造影检查:用人工的方法将高密度或低密度物质引入体内,使其改变组织器官与邻近组织的密度差,以显示成像区域内组织器官的形态和功能的检查方法。 6.对比剂:引入人体产生影像的化学物质。 7.阴性对比剂:原子序数低、吸取X线少,是一种密度低、比重小的物质。影像显示低密度或黑色。涉及空气、氧气、二氧化碳等。 8.阳性对比剂:原子序数高、吸取X线多,是一种密度高、比重大的物质,影像显示高密度或白色。涉及钡制剂和碘制剂 9.直接引入法:通过人体自然管道、病理瘘管或体表穿刺等途径,将

对比剂直接引入造影部位的检查方法。涉及口服法、灌注法、穿刺注入法。 10.间接引入法:通过口服或静脉注射将对比剂引入体内,运用某些器官的生理排泄功能将对比剂有选择性地排泄到需要检查的部位而达成造影检查的目的。如静脉肾盂造影、膀胱造影。

第二篇普通X线成像技术 1.实际焦点:X线管阳极靶面实际接受电子撞击的面积称之为实际焦点。 2.有效焦点:实际焦点在X线摄影方向上的投影。 3.标称焦点:实际焦点垂直于X线长轴方向的投影。X线管规格特性表中标注的焦点为标称焦点。其焦点的大小值称为有效焦点的标称值。 4.听眶线:外耳孔上缘与眼眶下缘的连线。 5.听眦线:外耳孔中点与眼外眦的连线。 6.听鼻线:外耳孔中点与鼻前棘的连线。 7.瞳间线:两侧瞳孔间的连线。 8.听眉线:外耳孔中点与眶上缘的连线。 9.眶下线:两眼眶下缘的连线。 10.中心线:X线束居中心的那一条线。 11.斜射线:X线中心线以外的线。 12.焦-片距:X线管焦点到胶片(探测器)的距离。 13. 焦-物距:X线管焦点到被照体的距离。 14.物-片距:被照体到胶片(探测器)距离。 第三篇数字X线成像技术

医学影像技术实习大纲

医学影像技术实习大纲

第一章实习生守则 ➢忠实履行《医学生誓言》。 ➢尊重师长,团结同学,关爱病人,尊重病人隐私,耐心、细致解答病人问题。➢严格遵守医院各种制度,不得迟到、早退、串岗、换岗。 ➢服从科室安排,虚心向带教老师学习,积极参与科室各项活动。 ➢严守设备的操作规程及注意事项,注意维护病人及家属的人身安全。 ➢爱护设备,做好机房及设备清洁卫生,增强设备维护保养意识与技能。 ➢实习中务必做好笔记,记录每天实习情况,学到知识、遇到问题、解决方法。➢衣着整洁,礼貌待人,不玩手机,多看书。 ——《医学生誓言》—— 健康所系,性命相托。 当我步入神圣医学学府的时刻,谨庄严宣誓: 我志愿献身医学,热爱祖国,忠于人民,恪守医德,尊师守纪,刻苦钻研,孜孜不倦,精益求精,全面发展。 我决心竭尽全力除人类之病痛,助健康之完美,维护医术的圣洁和荣誉,救死扶伤,不辞艰辛,执着追求,为祖国医药卫生事业的发展和人类身心健康奋斗终生。

第二章实习纲要 【实习目的与要求】 毕业实习是医学影像技术专业教学中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通过实习进一步巩固医学影像技术相关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培养独立工作的能力和熟练的专业技能。培养学生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热爱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勇于创新,乐于奉献。 具体要求如下: ✓具备与患者及家属进行良好沟通的能力和意识。 ✓熟练掌握X线摄影、特殊X线检查、CT、MRI、乳腺摄影、胃肠造影、DSA、放射治疗、核医学等医学影像检查的操作技能。 ✓熟练掌握CT、MRI三维图像后处理技术。 ✓掌握X线及CT检查中对病人及家属的辐射防护措施。 ✓掌握造影剂使用的禁忌症、并发症,具备一定的急救常识。 ✓熟悉各系统常见疾病的X线、CT、MR影像表现及诊断。 ✓熟悉各种影像设备的质量管理及保养维护。 ✓熟悉PACS/RIS工作流程,图像的传输、存储、查询功能。 ✓熟悉肿瘤放射治疗技术的临床应用及操作技能。 ✓熟悉核医学检查的临床应用及操作技能 ✓熟悉医学图像处理的原理及matlab软件平台的应用。 【实习内容】 根据遵义医学院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培养目标及教学计划要求,实习内容包括,《医学影像检查技术》、《医学影像诊断学》、《医学影像设备学》、《放射治疗技术》、《介入放射技术》、《核医学》等。具体要求及实习内容如下: 一、X线检查技术 1.掌握X线摄影操作流程:RIS登记、划价、检查准备、开机、设备登记、X线摄影检 查、图像传送打印处理、关机等; 2.熟悉病人接待与沟通; 3.掌握X线机的基本组成结构及操作注意事项; 4.掌握X线摄影的适应症及禁忌症; 5.掌握各检查部位的X线摄影的注意事项、投照体位、曝光条件; 6.掌握X线的防护知识; 7.掌握X线摄影中危急值表现及处理流程;

医学影像技术《实训一 肌力的评定》

实训一肌力的评定 1掌握徒手肌力测定MMT的方法。 2掌握斜方肌、三角肌、肱二头肌、臀大肌、股四头肌、胫前肌、腓肠肌徒手肌力评定的操作技术。 人体在卧位、抗重力体位、抗阻力情况下,肌力会有很大的差异。徒手肌力检查法是通过被检者自身重力和检查者用手施加阻力而产生主动运动,是评定肌肉或肌群的力量和功能的方法,该方法只能说明肌力的大小不能代表肌肉收缩的耐力。 手法肌力测定是肢体运动功能检查的最根本内容之一,也是目前临床上最常用的肌力测定方法。通过对肌肉功能的检查有助于了解患者肌肉和神经的损害程度和范围,康复治疗前的检查和治疗后的定期复查可作为评定康复治疗效果、评价康复治疗方案有效性和判断预后的指标。 1实训的学生本人。 2肌肉萎缩或肌力下降的患者。 3中枢神经损伤如脑卒中、脑外伤等导致的肢体运动功能障碍者。

4周围神经损伤导致的肢体运动功能障碍者。 5肌肉骨骼损伤导致的肢体运动功能障碍。 6正常人。 1运动后、疲劳时或饱餐后,不宜做徒手肌力检查。 2采取正确的测试姿势,对3级以下不能抗重力者,应将被测肢体置于除重体位。 3测试时应做左右两侧比照。 4测试动作应标准化,方向正确,近端肢体应固定于适当姿势,防止代偿动作。 5假设受检肢体肌肉伴有痉率或孪缩时,应做标记。 6生命体征不稳定、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所致的痉挛性瘫痪、关节不稳、骨折愈合不良、急性渗出性滑膜炎、严重疼痛、关节活动范围极度受限、急性扭伤、骨关节肿瘤、精神病患者禁用肌力检查。 7对4级以上肌力的受检肌肉,在检查时所施加的阻力应为持续性,且阻力方向与肌肉用力方向相反。

Lovett分级法 0级未触及肌肉的收缩。 1级可触及肌肉的收缩,但不能引起关节运动。 2级解除重力的影响,能完成全关节活动范围的运动。 3级能抗重力完成全关节活动,不能抗阻力。 4级能抗重力及轻度阻力,完成全关节活动。 5级能抗重力及最大阻力,完成全关节活动正常。 一、上肢关键肌群肌力测试 一肩关节前屈肌群的测试 1肌力5级、4级、3级的测试 1被检者坐位,上肢置于体侧。 2嘱被检者做上肢前平屈动作掌心向下,允许肘部轻度屈曲。 3阻力加于上臂远端、肘关节近端向下压。 4嘱被检者对抗阻力屈曲肩关节。 5评定标准: 肩关节完全抗阻状态下屈曲达90°为5级,局部抗阻状态下屈曲达90°为4级,不加阻力肩关节屈曲达90°为3级。 *肌力缺乏时,上臂应保持中立位,防止肩代偿动作。 2肌力2级的测试

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实习报告3篇

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实习报告3篇 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实习报告篇1 我喜欢在三维彩超实习,因为那里很多孕妇做产前诊断,我喜欢体会那些准妈妈的喜悦,看到她们开心的表情,我也会跟着高兴。但是也会遇到伤心的妈妈,比如胎儿有畸形,有时看到她们伤心的眼泪,也会跟着难过,特别是有的孕产妇差不多到了预产期才来做三维彩超,发现畸形是比较残忍的,所以产前诊断的宣传力度还有待加强,而我们肩上的责任越来越重。 良好的医患关系也是医生生活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患者本来就是弱势群体,作为义务工作者,我们不仅要医治他们身体的疾病,也要关注他们精神的痛苦。我们应该关爱他们,尊重他们,比如说我们在收单时要跟患者说清楚,做肾输尿管膀胱需要使膀胱充盈,而做肝胆脾胰之前不宜进餐,对于患者的问题我们要耐心解答并语气轻柔。有一次那也是我第一次遭遇到患者家属的误会,说我们不公平,排号晚的患者反而先做,其实那个患者只是进诊室交票排号而已,并没有先做,而那个家属吵得好大声,我当时都懵了,但是我镇定并耐心的解释才化解那位家属的误会,我想只要真诚的对待患者,跟患者也可以相处的很愉快。超声的发展越来越快,使得超声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在辅助检查中已经占有不可代替的地位,而超声诊断知识的日新月异,让每

个超声诊断医师时时刻刻不放松自己的学习,我会更加努力的为自己充电,早日成为合格的超声诊断医师,为更多的患者服务。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实习报告篇2 进入实习后才发现,超声远没有想象中的容易,在学校里学的理论知识主要是诊断,然而临床上所见的并非都是标准的声像图表现,不同的患者即时是正常结构形态也是各有千秋,开始的时候真的很困难,图像很多不认识,我的带教老师要求我先认识正常图像,正常图像认清之后,再记异常声像图表现,只有这样看到了异常图像才能准确的诊断出来,这就需要长期大量的接触病患,多看、多记,才能提高自己的诊断水平。 超声还有一个关键就是手法,深入的手法必须靠在临床上的实践才能不断进步,手法的重要性在于有时即使你能诊断,若手法不到位打不到关键的理想的切面,病变未能清晰显示,诊断就无从谈起了,这就在于超声的实时显像的特点,尤其是心脏超声,婴幼儿的导管未闭,常常是很细微的,需要轻微的转动探头,仔细观察,手法稍一不到位,就会导致漏诊。手法确实是一个艰难的学习过程,手力、臂力,都要用的,特别遇到脂肪层较厚的患者,有时需要双手加压才能获得比较理想的图像,不然根本诊断不了,刚开始操作时只压个几分钟,手就开始使不上劲发起抖来,我想我也许应该像针灸推拿医师一样,练手力、指力等等的肢体力量练习,我以后一定加强手法练习。

医学影像技术 与 医学影像学

医学影像技术与医学影像学 医学影像技术与医学影像学 医学影像技术是一门通过使用各种设备和技术手段来获取和处理医学影像,以帮助医生进行疾病诊断和治疗的学科。而医学影像学是研究和应用医学影像技术的学科,旨在通过对医学影像的解读和分析来确定疾病的类型、位置和程度。 医学影像技术的发展已经成为现代医学领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为医生提供了一种无创的方法来观察人体内部的结构和功能,从而帮助他们进行准确的诊断和治疗计划。目前常见的医学影像技术包括X射线、计算机断层扫描(CT)、磁共振成像(MRI)、超声波和核医学等。 X射线是最早应用于医学影像学的技术之一。它通过将X射线束穿过人体,然后使用感光片或数字探测器来记录通过身体各部分的射线量,从而生成人体内部的影像。X射线透视能够显示骨骼结构,对于骨折、肺部感染和肿瘤等疾病的诊断非常有帮助。 CT扫描是一种通过旋转X射线机器围绕身体进行连续拍摄,然后使用计算机将这些拍摄得到的切片图像重建成三维影像的技术。相对于传统的X射线检查,CT扫描能够提供更为详细的图像,对于复杂的疾病诊断有重要意义。它广泛应用于头部、胸部、腹部和盆腔等区域的检查。

MRI是一种利用磁场和无线电波来生成图像的技术。它通过让人体暴露在强大的磁场中,然后使用无线电波来激发人体内的水分子发出信号,从而生成高分辨率的图像。MRI对于软组织的显示效果更好,对于肌肉、脑部和关节等疾病的诊断有很高的准确性。 超声波检查是一种通过将高频声波传入人体,然后通过接收器记录声波的回声来生成图像的技术。超声波能够显示人体内部的器官和组织,对于胎儿的观察和妇科疾病的诊断非常有帮助。它是一种无辐射、无创伤的检查方法,已经成为临床常用的影像技术之一。 核医学是一种通过使用放射性示踪剂来观察人体内部器官和组织功能的影像技术。核医学常用的方法包括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和单光子发射断层扫描(SPECT)。核医学可以用于诊断和评估许多疾病,如心脏病、癌症和神经系统疾病。 医学影像学作为一门学科,主要研究和应用医学影像技术来解读和分析医学影像,以帮助医生做出准确的诊断。医学影像学家通常需要对医学影像进行解剖学、生理学和病理学等多方面的分析和研究。他们需要掌握各种影像技术的原理和应用,以及对不同疾病和病变的不同影像特征进行识别和解释。 医学影像技术和医学影像学的发展已经极大地促进了医学领域的进步。它们不仅提供了一种准确、无创的方法来观察人体内部结构和

医学影像技术课程

医学影像技术课程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影像技术在临床医学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医学影像技术是指通过各种成像设备获取人体内部结构、组织和功能的图像信息,以帮助医生做出诊断和治疗方案。医学影像技术课程是医学院校中的必修课程,也是医学影像学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 一、医学影像技术的发展历程 医学影像技术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期,当时医生们开始 使用X射线进行诊断。20世纪初期,放射学成为医学影像学的重要 分支。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医学影像技术得到了飞速的发展。20世纪80年代,MRI技术的出现进一步促进了医学影像技术的发展。 随着数字化技术的不断完善,医学影像技术已经成为临床医学中必不可少的工具。 二、医学影像技术的分类 医学影像技术可以分为放射学影像技术和非放射学影像技术两 大类。放射学影像技术包括X线、CT、MRI、PET等技术,主要是通 过放射线或磁场来获取图像信息。非放射学影像技术包括超声、内窥镜、光学成像等技术,主要是通过声波、光线等非放射性物质来获取图像信息。 三、医学影像技术的应用 医学影像技术在临床医学中应用广泛,可以用于诊断、治疗和研究。其中,诊断是医学影像技术的主要应用领域。医生通过对患者进行影像学检查,可以了解患者内部结构、组织和功能的情况,从而做

出正确的诊断和治疗方案。医学影像技术还可以用于治疗,如放射治疗、介入治疗等。此外,医学影像技术还可以用于研究,如脑功能成像、分子影像等。 四、医学影像技术课程的内容 医学影像技术课程是医学院校中的必修课程,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 影像学基础知识:包括放射学和非放射学影像学的基本原理、成像技术的分类和特点等。 2. 影像学解剖学:包括各个部位的解剖学结构和影像学表现。 3. 影像学诊断:包括各种疾病的影像学表现和诊断方法。 4. 影像学治疗:包括放射治疗和介入治疗等。 5. 影像学研究:包括脑功能成像、分子影像等。 五、医学影像技术课程的教学方法 医学影像技术课程的教学方法主要包括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理论教学主要是通过讲解、讨论、演示等方式传授基本知识和技能。实践教学则是通过实验、临床实习等方式让学生掌握实际操作技能和临床应用能力。 六、医学影像技术课程的教学目标 医学影像技术课程的教学目标主要是让学生掌握以下能力: 1. 掌握影像学基础知识和技能,了解影像学的基本原理和成像 技术分类。 2. 掌握影像学解剖学知识和技能,了解各个部位的解剖学结构 和影像学表现。

医学影像技术模拟题(附参考答案)

医学影像技术模拟题(附参考答案) 1、屏/片系统成像与数字平板X线摄影的共同之处是 A、图像存储 B、成像能源 C、转换介质 D、成像方式 E、传输方式 答案:B 2、影像照片影像密度的因素,错误的是 A、正常曝光时,密度与照射量增加,影像密度增加 B、管电压增加,照片密度增加 C、被照体厚度、密度的增加,影像密度增加 D、摄影距离的增大,密度降低 E、与照片的显影加工条件有关 答案:C 3、眼球异物定位最主要的目的是 A、确定有无异物 B、确定异物大小 C、确定异物位置 D、确定异物性质 E、确定手术方案 答案:C 4、显影液中促进液的作用是 A、维持显影液中pH值相对稳定 B、防止污染 C、微粒显影 D、避免显影液氧化 E、促进坚膜过程 答案:A 5、关于腰椎前后位摄影的叙述,哪项错误 A、是常规位置 B、必须使用虑线器 C、常与侧位片一同摄取 D、脐下3cm对准胶片中心 E、屈髋屈膝

答案:D 6、肱骨穿胸侧位,适用的病变是 A、肱骨骨折 B、巩固骨疣 C、巩固骨髓炎 D、肱骨成骨肉瘤 E、肱骨外科颈骨折 答案:E 7、属两次曝光的摄影体位是 A、足前后位 B、足侧位 C、足内斜位 D、足外斜位 E、全足正位 答案:E 8、X线管放置较长时间再次使用前,须做的工作是 A、冷高压实验 B、老化训练 C、管电流测试 D、管电压测试 E、空间电荷低偿测试 答案:B 9、胸部右前斜位检查,冠状面与胶片夹角应呈 A、10°~15° B、20°~25° C、30~35° D、45°~55° E、65°~70° 答案:D 10、以下物理量及其单位表述,正确的是 A、照射量----拉德 B、剂量当量----希沃特(Sv) C、吸收剂量----库仑每千克 D、?Kg-1 E、比释动能----戈瑞每秒Gy?S-1

医学影像技术

医学影像技术 医学影像技术 肘关节侧位摄影要点: 病人应坐于摄影床一侧,手掌朝上,肘部弯曲成90度,前臂近端及肘部和肱骨远端贴在暗盒面上,肘关节至于暗盒中心处。中心线应经肘关节垂直射入。 头颅骨后前正位摄影要点: 病人应立在摄影架前,右前胸转向前,紧贴立位摄影架面板或暗盒面,使冠状面与面板呈45度。右手背放于臀部,曲肘内收,左手上举抱头。暗盒前缘应包括左侧胸部中心线,经左腋后线,肩胛骨下角高度水平射入。 心脏右前斜位摄影要点: 病人应俯卧在摄影床上,前额及鼻尖贴在床面上,两上肢弯曲放于胸部旁边,两手扶床面保持身体稳定,头部正中失状面与床面正中线重合并垂直。听眦线垂直于床面,暗盒上缘超

过颅骨顶部,下缘超过颏部。中心线应经枕外隆突垂直射入暗盒。 腰椎前后位摄影要点: 病人应仰卧于摄影床上,将身体正中失状面于床面正中线一致并垂直,两上肢放于身旁躺平,使冠状面与床面平行,下肢弯曲,脚踏于床面并分开,脚尖多并拢。中心线应经脐上 3CM垂直射入。 肺后前位X线摄影要点: 病人应立于摄影架前,双脚分开,前胸紧贴摄影架面板,头稍后仰,下颌置片盒上缘,双肩部自然下垂,两手背放于髂骨处,上臂及肘部内旋,将肩胛骨移向外侧,身体正中失状面与摄影架面板正中线重合并垂直。中心线应经两侧肩胛骨下角连线中心水平射入,深吸气屏气后曝光。 医学影像技术中的相关概念: 1.CT值:对于某组织,若具有线衰减系数为CT=(组织-水)X k/水,组织,则该组织的CT值定义。水表示水的线衰减系数,k是分度系数,一般定为1000.

2.窗口技术:选择整个灰阶中所需要的一部分CT值进行 显示,被显示的这一部分CT值称为窗口,选择窗口的操作过程,称为窗口技术。 3.窗宽和窗位:窗口中心的CT值称为窗中心,又称为窗位;窗口的CT值范围称为窗宽。 4.层厚:由准直器设定的扫描野中心处X线束的厚度。 5.层间隔:相邻两扫描层面中点之间的距离。 6.重建矩阵:图像重建时所采用的代数矩阵。 7.视野(FOV):根据原始扫描数据重建CT断面图像的 范围。 8.螺距:床速与准直宽度的比值。 9.重建间隔:被重建的相邻两层断面之间的距离。 10.空间分辨力:又称为高对比度分辨力,是物体与均质 环境的X线线衰减系数差别的相对值大于10%时CT图像能分辨该物体的能力。 核医学是一门研究核素及核射线在医学诊断、治疗以及医学基础理论研究中应用的边缘学科。随着核科学技术、电子计算机技术、医学生物学技术的发展,核医学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