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病人合并肺结核的临床特点

合集下载

肺结核

肺结核
新生儿未接种卡介苗或儿童中接种卡介苗后免疫力自然消退 职业:粉尘、护理工作
药物与结核病:皮质激素类、免疫抑制剂
免疫力降低或缺陷:HIV 营养不良、过度劳累 流动人口、难民、移民 恶劣的社会环境因素
病因和发病机制
二、肺结核的传播
• 影响传染性的因素:排菌量、空间内含菌密度、
通风情况、接触密切程度、时间长短、个体免
实验室检查及其他检查
三、结核菌素实验 • 旧结素(OT):结核菌的代谢产物 • 纯结素(PPD):结素的纯蛋白衍生物
方法:在前臂屈侧中上部1∕3处皮内注射 0.1ml PPD (结核菌素的纯蛋白衍化物)
PPD判断标准
48-72h皮肤硬结直径——特异性变态反应
结果 阴性(-)
弱阳性(+) 阳性 (++)
痰菌结果评价:
阳性: 阴性: 影响因素 可确诊 不能除外结核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标本未来自病变部位
细菌浓度不够 技术员水平
实验室检查及其他检查
二、影像学检查
胸部 X 光、体层、支气管造影、C T 可发现病灶、 范围、性质、发展、效果判断 X线检查是发现早期肺结核的主要方法
常见 X 线表现
纤维钙化、硬结: 浸润性病灶 干酪性病灶 → 空洞 非活动性病灶 活动性病灶
2、结核病的免疫和迟发性变态反应 1)免疫力: 非特异性免疫力——先天或自然免疫力 特异性免疫力——接种卡介苗或感染结核分枝菌 免疫力强度:特异性免疫力﹥非特异性免疫力 人体对结核的免疫保护机制是细胞免疫。
非特异免疫 反应 吞噬细胞吞噬
结核菌入侵 淋巴细胞致敏 菌体蛋白 释放淋巴因子 巨噬细胞到达病灶
【熟悉】 1. 肺结核的流行病学、 2. 病因及发病机制、治疗方案。 【了解】 了解肺结核的病理、辅助检查

老年肺结核临床特点及护理干预论文

老年肺结核临床特点及护理干预论文

老年肺结核的临床特点及护理干预【摘要】目的:针对老年肺结核的临床特点,探讨其有效的护理干预。

方法:总结对老年肺结核住院病人从心理、环境、饮食生活、用药及出院指导等方面进行护理干预。

结果:住院老年肺结核病人通过护理干预起到最佳的治疗状态。

结论:加强老年肺结核的护理干预,提高老年肺结核患者的治愈率和生活质量。

【关键词】老年;肺结核;临床特点;护理干预【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6-0226-01随着社会经济条件的改善,医疗保健事业及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类平均寿命普遍延长,老龄化人群逐渐增多,使老年肺结核的发病率不断升高,成为我国严重突发且备受社会关注的公共卫生问题[1]。

1 临床资料2010年6月~2011年10月,我科收治60岁以上老年肺结核患者106例,其中男75例,女31例,年龄60~92岁,平均年龄67.4岁,60~69岁65例,70~79岁32例,80~89岁7例,90岁以上2例,均经细菌学或胸部x线,ct等检查诊断为肺结核,痰菌涂片阳性32例,涂片阴性74例。

2 临床特点老年肺结核的临床特点:(1)男性明显高于女性。

(2)临床表现不典型,往往为咳嗽、咳痰、发热、胸闷、气急、咯血为首发症状,而盗汗、纳差、乏力等结核中毒症状不明显。

(3)病变范围广泛,空洞型者多。

(4)排菌患者多,痰涂片阳性比例高。

(5)复治患者多,占59.3%[2]。

(6)并发症与合并症多,一种或多种疾病同时并存。

(7)结核菌试验多是一般阳性或阴性,病程迁延,病程最长可达20年以上[3]。

3 护理干预3.1 心理护理:尽管肺结核是由结核杆菌引起的传染性疾病,有确定的致病菌,但患者心理健康水平不容忽视,患者常表现为孤独寂寞、自卑、沮丧和恐惧心理,严重影响疾病的治疗和康复。

因此要关心、理解、同情并给予治疗上的支持及心理上的抚慰。

生活上照顾以帮助病人树立信心,消除患者的自卑和紧张心理,同时加强与家属的沟通和配合,使得患者从家属的鼓励和支持中吸取力量,增加战胜疾病的信心[4]。

艾滋病合并结核病与单纯性结核病的临床特点分析

艾滋病合并结核病与单纯性结核病的临床特点分析
Meh d T eosrai ru ( ru A) a 0csso umoaytb ruoi pt nswt H V(+) A D , h eeamt di to s h bevt ngop Go p w s ae f l n r uecls a et i I o 9 p s i h / I S w ow r d ie n t or optl ic 07 T ecnrl ru ( ru B w s 0 css f um nr bruoi pt nswtot I u si ne20 . h ot op G op ) a ae l o a t ec l s ai t i u V(+) AISamie t h as og 9 op yu s e h H / D d t da t
e a r u B;T b r u o i x r y s o d dfu ei fl a i n o l r h d ws a d c n oi a in o mp y r t s g o p d g o p r rt n g o p h u e c l ss -a h we if s n t t rmi a s a o n o s l t f i r o iy d o e t ae , r u A a r u B we n e 1 i i c n i e e c s T e c e fp e r le f so n t e g u A s i i c ty h s e h r u 1 s f a tdf r n e . h a s o l u a fu in i r p Wa sg f a l i h r t a g o p B;T e p o a i t fe t — o g i n s h e n in n h r b l y o x r b i a

肺结核

肺结核
(二)痰菌检查记录格式 涂(+) 涂(-) 培(+) 培(-) 无痰 未查
诊断和鉴别诊断
治疗状况记录 初治 尚未开始抗结核治疗的患者 正在进行标准化疗方案未满疗程者 不规则化疗未满一个月者 复治 初治失败 规则用药满疗程后痰菌又复阳 不规则化疗超过一个月者 慢性排菌者
临床表现
二、体征 早期或病灶小时,可无异常体征 1.好发于上叶的尖后段和下叶背段,锁骨上下、肩
胛区叩诊浊音,咳嗽后闻及湿罗音对诊断有意义 2.以渗出为主的肺实变范围广时,语颤 增强、
叩诊浊音、听诊闻及支气管呼吸音、细湿啰音。 3.肺部病变发生广泛纤维化:气管向患侧移位,患
侧胸廓塌陷、叩呈浊音、呼吸音减弱。
实验室及其他检查
二、影像学检查:
胸部X线是早期发现肺结核的重要方法。肺结 核病的影像特点是病变多发生在上叶尖后段和下 叶的背段,密度不均匀、边缘较清楚和变化较慢, 易形成空洞和播散病灶,也是肺结核分型的主要 依据。
CT有助于微小或隐蔽性肺结核病灶的发现和 结节性病灶的鉴别,特别是粟粒性肺结核
实验室及其他检查
临床表现
一、症状
(一)全身症状:
发热为最常见的全身中毒症状,多为长期低热, 每于午后或傍晚开始,次晨可降至正常,可伴有 倦怠、乏力、盗汗、纳差和体重减轻等。当肺部 病灶急剧进展播散或合并感染时,可有高热,呈 稽留热或弛张热。妇女于月经前体温升高,月经 后也不能回复正常,可伴有月经失调或闭经、易 激惹、心悸、面颊潮红等轻度毒性症状和植物神 经功能紊乱的症状。
诊断和鉴别诊断
肺结核记录方式 1、结核病分类 2、部位 3、范围 4、痰菌 5、化疗史
如:原发型肺结核 右中涂(—),初治 继发型肺结核 双上涂(+),复治

肺 结 核

肺 结 核
肺 结 核
Pulmonary tuberculosis
西南医院呼吸科 胡建林
2016/11/11 1
主要内容
一、 概述 二、病因及发病机理 三、病理特点 四、临床表现 五、诊断与分类 重点 六、鉴别诊断 重点 七、治疗 重点
2016/11/11 2
一、概述
结核病是结核杆菌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病。可 累及各个脏器,以肺结核多见 20世纪60年代前-卫生营养疗法 20世纪60年代后-化学疗法,治疗里程碑

痰结核分枝杆菌检查 1)痰标本收集:多次查痰可提高阳性率 初诊送3份痰标本-清晨痰、夜间痰和即时痰,如 无夜间痰,宜在留清晨痰后2~3小时再送一份标本 复诊患者每次送两份痰标本 无痰患者可采用痰诱导技术获取痰液 2)痰涂片检查: 简单、快速、易行和可靠,欠敏感。检查阳性 只能说明痰中含抗酸杆菌,不能区分是结核分枝杆 菌还是非结核分枝杆菌,但非结核性分枝杆菌少
6


2016/11/11
流行病学

6.中青年患病多:15-59岁年龄段的涂阳肺结核患 者占全部涂阳患者的61.6% 7.地区患病差异大:西部地区活动性、涂阳及菌阳 肺结核的患病率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而东部 地区则低于平均水平 8.实施DOTS的地区患病率低:我国自1992年在广 东、新疆的13个区域实施DOTS战略,成效明显 中国结核病病人占全世界结核病患者的四分之一!
T、V、Y字型以及丝状、球状、棒状等 抗酸性:耐酸染色呈红色,可抵抗盐酸酒精的脱色作用 生长缓慢:增代时间为14-20h,在液体培养基中增代时 间比固体培养基短。对营养有特殊要求(需氧菌、37℃、 5%-10%CO2)。培养时间2-8周)
2016/11/11
10

艾滋病合并肺结核27例临床特点分析

艾滋病合并肺结核27例临床特点分析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3年第 13卷第 1期
65
艾滋病合 并肺 结核 27例临床 特点分析
张 成诗
(河南省信 阳市 固始县人 民医院 内科 ,河南 信 阳 465200)
摘要 :目的 探 讨艾滋病合并肺结核 患者 临床 的特 点。方 法 对我院 2006年 1月至 2012年 10月间 27例 艾滋病合 并肺 结
核的 临床表现 、实验 室检查、x线、CT表现及 治疗等进行 综合 分析 。结果 咳嗽 10例、发热 3例 ,纳差、乏力 25例 ,盗汗 8
例 ,消瘦 、贫血 15例。x 线及 CT表现 均呈斑 片状、云絮状 高密度影 ,以肺 尖部 锁骨上 下 区为主者 25例 ,下叶背段 2例 ,
D4+T淋 巴细胞在 100cell/ 1~200cell/ 1者 15例 ,小于 100cell/ l者 12例 。结论 艾滋病合 并肺 结核 患者结核 中毒症
状不典 型 ,临床容 易忽视 ,以消瘦、贫血、纳差、乏 力、咳嗽 为主 ,病 变分布及影像 学表现 尚符合常见肺 结核 分布特 点 ,治疗
仍 以常规化疗 为主 ,艾滋病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并肺结核如能及早发现并及 时救 治,可明显降低患者死亡率 。
关 键 词 :艾 滋 病 ;肺 结 核 ;临床 特 点
中 图 分 类 号 :R512.91 R521
艾 滋病 合 并肺 部 感染 具有 多 样性 、混 合 性和 难治 性 的特 点 ,其 中最常见的是肺结核 ,结核病是人类免疫缺 陷病 毒(HIV) 感染者 和获得性免疫 缺陷综合征 (AIDS)患者最常见 的机会性 感染 ,也是导致艾滋病 患者死亡 的主要的原 因,约 30% 的 AIDS 患者死 于结 核病 ,AIDS也是促使结核 发展 的重要 因素 ,二者在 一 定情 况下 可互 为 因果 。 目前 。艾滋病 毒感 染合并 结核 已被 作为最 显著 的全球 公共 健康 问题之 一 _l_。本文 收集我 院 2006 年 1月 一2012年 10月 间 27例 住 院治疗 的 HIV 感染 合并结 核 感染的临床病例 ,分析如下 :

80例老年肺结核临床特点分析

80例老年肺结核临床特点分析
2 讨 论
近年来 , 随着 全球 人 口老 年化 趋势 , 老年 (0岁 6 以上 ) 肺结 核发病 率 不 断上 升 … 。现 将 武 汉市 江 夏 区疾控 中心结 防科 2 0 0 5年 6月 ~20 06年 6月收 治 的8 0例老年肺 结核病人 的I 床特点分 析如下 。 } 缶
参 考 文献
14 合并 症与 并发 症 本 组 有合 并 症 的 4 . 8例 , 其 中伴 有 2种或 2种 以上 的 1 1例 。其 中慢性 支 气 管 炎1 8例 、 高血压 5例 、 心病 4例 、 冠 糖尿 病 8例 、 慢 性 肝炎及 肝硬 化 3例 、 气 管扩 张 5例 、 癌 3例 、 支 肺
1 何 家 荣 .实用 结 核 病 学 [ .北 京 : 学 技 术 文 献 出 版 M] 科
社 ,0 0 3 5 2 0 :5 .
2 肖燕 , 刘荣波 . 2 10例老年肺 结核 的 x线分 析 [ ] J .实用 放射学杂志 ,9 7 1 ( )4 -3 19 ,3 1 :2 . 4 3 谢惠安 , 阳国太 , 林善 梓编 .现代结核 病学 [ .北京 : M]

7 ・ 0
8 O例 老 年肺 结核 临床 特 点 分 析
刘 瑾 刘永 刚 彭 院爱
【 关键词】 肺结核 ; 老年 【 中图分类号】 51 R2 【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04 51 (09 m 一 00 0 10 — 5 120 ) 07 — 1
患者根 据既往 用 药 、 核 菌药 敏 试 验 等 因素 制定 抗 结 结核 治疗 方 案 。治疗 后 随 访 2年 , 治病 例 明显 吸 初 收 9例 ( 57 ) 吸收好转 1 例 ( 14 ) 无变化 7 2.% 、 8 5.% 、 例 (0 0 ) 恶化 1 ( . % ) 复治病例 明显吸收 8 2.% 、 例 29 ; 例 ( 78 ) 吸收好 转 2 1. % 、 0例 (44 ) 无变化 l 例 4.% 、 1 (4 4 ) 恶化 5例 ( 1 1 )死 亡 1 ( . % ) 2 .% 、 1. % 、 例 22 。

重症肺结核合并肺部真菌感染166例临床分析

重症肺结核合并肺部真菌感染166例临床分析

珠菌感染 1 , 8例 克柔念珠菌 3例 , 光滑念 珠菌 2例。2 1例对
氟康唑 、 酮康唑 、 曲康 唑均 敏感 , 例对酮 康唑 耐药 , 例对 伊 1 1
酮 康 唑 中敏 。
体抵抗力 低下 , 尤其是细胞免疫功能降低 , 且反 复合并普通细 菌感 染 , 以致长期使用抗 生素 治疗 , 造成 菌群失 调 , 条件 致病
菌感 染绝 大多数为 白色念珠 菌感 染。复治病人 、 病程 长 , 病变 广泛 , 肺组织及支气管损 害严重 , 痰液 引流不 畅者 易于感 染。
四、 治疗方法
初治病例采用 H Z R E方案 , 发热和结核性
脑膜炎患者加用左 氧氟 沙星 ,其 中合 并结核性胸膜炎早期加 , 用激 素泼 尼松 3 / , 核性 脑 膜 炎 用地 塞 米松 1 0 mgd 结 0—1 5 m/ , g d 病情好 转 开始 递 减。复 治病 例 选 用 H L V H方 案 。 K PT 真菌感染大 多数 选 用氟 康 唑 , 者 口服 , 轻 重者 静 脉滴 注 20 0
点可提高对两病并存的诊 治水平 。
随着测定方法 的增多 发现肺结核 合并肺部 念珠菌感 染有增多趋 势 , 了解其 临床特
【 关键词 】 肺结核 ; 念珠菌 ; 葡聚糖
收集 21 0 0年 1月 ~2 1 0 1年 5月我 院 收治 肺结 核 病 人 92 4 4例 , 中发热或 咳乳 白色粘 粥状 或乳 酪块 状 痰 , 其 粘痰 多
例, 为探讨肺结核合并念珠菌感染 的临床特 点 , 现分析报告 如
下。
或乳酪块状痰 , 量粘 痰者 咳嗽 减轻 , 大 7d咯 痰停 止 , 情好 病
转。16例用氟康唑后葡聚糖均降至正常 ,3 6 10例痰抗酸杆菌 阴转 , 阴转率 7 . % 83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 01 7年1 2]第1卷第1期 精神病人合并肺结核的临床特点 顾亚敏 ,王文明 (1常州市武进第三人民医院精神科 江苏 常州 2 1 3 1 6 8) (2常州市武进中医医院结核病防治门诊 江苏 常州 2 1 3 1 6 1) 

【摘要】 目的:探讨精神病人合并肺结核在症状、痰细菌学检查和化疗依从性方面的临床特点。方法:对比分析精 神病人合并肺结核与正常人患肺结核各38例的症状、痰涂片细菌性检查和抗痨化疗依从性。结果:精神病人并发肺结 核无明显结核症状者占55.3%,正常人患肺结核无明显症状者占10.5%,两组对比有显著差异;痰涂片细菌学检查,精 神病人合并肺结核痰涂片找抗酸杆菌阳性率为7.9%,正常人患肺结核痰涂片找抗酸杆菌阳性率为28.9%,两组对比有明 显差异;精神病人合并肺结核抗痨化疗全程规律治疗率为52.6%,正常人患肺结核抗痨化疗全程规律治疗率为92.1%, 两组对比有明显差异。结论:精神病人合并肺结核后常常无明显咳嗽、咳痰、发热、盗汗等主诉,症状不典型;痰涂片 找抗酸杆菌阳性率低,应加强常规胸片检查;抗痨化疗依从性差,应多方共同努力,加强宣教,加强督导。 【关键词】精神病;肺结核;症状;痰涂片;化疗依从性 【中图分类号】R7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3807(2017)01—0157—02 

目前肺结核仍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传染病,精神病 人合并肺结核除了给患者和家属身心带来巨大痛苦,同时 也对肺结核的预防、诊断、治疗和管理增加了难度。本文 主要对精神病人合并肺结核在症状、痰细菌学检查和抗痨 化疗依从性方面的一些特点进行探讨。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调查对象为2009年1月1日一20l5年12月31日于 本院住院期间发现的38例精神病合并肺结核患者,其中 精神分裂症30例,精神发育迟滞5例,心境障碍3例。 精神病诊断标准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3》 (CCMo一3)u 。肺结核诊断标准符合《肺结核诊断和治疗指 南》 。 1.2方法 观察组为精神病合并肺结核患者,所有患者均行x线 胸片检查,发现为疑似肺结核后经常州市武进区中医医院 (结核病防治定点机构)确诊;对照组为正常人患肺结核 患者,资料来源于武进区中医医院结核病防治门诊,随机 从2015年度610例肺结核病人中抽取38例。分别对两组 资料的症状、痰涂片找抗酸杆菌、抗痨化疗依从性进行比 较分析。 2结果 2.1精神病人并发肺结核与正常人患肺结核症状对 比,两组无症状患者占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见 表1。 

表精神病人与正常人肺结核患者症状对比 咳嗽咳痰 发热 胸痛 咯血 其他 观察组 12 3 l 3 2 对照组 29 3 3 5 8 

无症状(%) 21(55.3%) 4(1O.5%) 

3讨论 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症状一般为心慌、胸闷等,发于 中老年人,主要是因为中老年人的机体情况曰益退行性变 化,从而导致患者患病的几率逐渐增加,若不及时对其进 行治疗干预,很有可能会缩短患者的生存期限。 本文研究中,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显效率为88.00% (44/50),心脏每搏输出量为70.54±5.99毫升; 每分输出量为4.59±0.54分钟;左室射血分数为 69.11±5.69%;动脉收缩压为25.54±9.14mmHg,其结果 与对照组患者的结果相对比,差异显著,P小于0.05。 在中医学中,一般认为冠心病属于心痛的范畴,需要 采用中药进行调理,从而进一步改善患者的心绞痛情况, 而使用中医益气活血通络方进行治疗,效果较为显著,主 要是以葛根、红花、党参、黄芪、山楂、当归、元胡、白 芍等药物煎熬而成进行治疗,红花、当归具有通经活络、 活血化瘀的功效,党参可以起到温肾助阳的功效,黄芪可 以增益心气,葛根含有较为丰富的总黄酮以及葛根素,可 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患者的心肌耗氧量 ,还能够起到 一定的抑制血小板聚集的作用,多种药物进行联合熬制使 用,可以有效改善患者心脏的血流动功效,进一步增强患 者的血流量,加速血流的速度,还可改善患者的心绞痛症 状。另外,与西药进行联合使用,更能够巩固患者的病情, 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 综上可知,中西医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效果显著, 具有降压、扩张血管、改善患者微循环的作用,从而通经 活络、活血祛瘀,进一步的彻底清除患者的症状,效果较佳。 

【参考文献】 [11徐彩飞,周立军.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临床观察[J]. 中国中医急症,2O15,24(6):1 062—1 064. . [2】王师菡,王阶,李霁等.丹蒌片治疗痰瘀互阻型冠心病心绞痛 的疗效评价[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12,32(8):1051—1055. [3]王大伟,刘庶珠,李耕慧等.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 的疗效观察[J].临床研究,2O16,24(10):74—75. [4]席久龙,张继红.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观察[J].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O16,4(9):47—48. 

157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 01 7年1月第1卷第1期 2.2痰涂片找抗酸杆菌,观察组阳性3例(7.9%); 对照组阳性11例(28.9%)。两组对比有显著性差异 (P<0.05)。 2.3观察组中断治疗6例,不规律服药l2例,仅2O 例(52.6%)全程规律治疗;对照组全程规律治疗35例 (92.1%),仅有3例因并发症或合并症中断治疗或不规 律服药。两组对比有显著性差异(JD<O.05)。 3讨论 肺结核病是精神病患者比较常见的合并症之一。有 资料显示,精神病人合并肺结核的发病率约为0.935%~ 18%,且以长期住院的精神病患者并发肺结核为甚 , 2010年全国第五次结核病流行病学抽样调查报告15 岁 及以上人群活动性肺结核的患病率为459/10万 ,精神 病人肺结核的患病率明显高于正常人群。主要的原因有: (1)精神病患者发病后,生活自理能力下降,饮食起居 困难,营养缺乏,卫生状况差; (2)精神病病人血清中 I gG、I gM含量比健康人偏低,其细胞免疫功能测定结果 与健康人差别非常显著,抗精神病药物对各种免疫功能 都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抗精神病药物的不良反应 可导致部分患者食欲减退、粒细胞减少、肝功能异常等, 再加上长期住院,活动减少,机体防御功能下降; (3) 精神病住院患者居住拥挤,接触密切,控制感染隔离措 施较差,容易造成交叉感染; (4)精神病患者因精神症 状和长期服用抗精神病药物,感染结核病后,其临床症 状不典型,无主诉或主诉能力差,不能及时发现、诊断 和治疗,甚至误诊误治; (5)精神病医院对结核病防治 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够,精神科医护人员缺乏结核病防 治知识,新病人未能及时进行结核病筛查,长期住院病 人也未能定期进行复查,造成部分病人不能早发现、早 诊断、早隔离、早治疗。(6)精神病患者合并肺结核后, 督导监控工作比较困难,其治疗依从性差,治愈率低, 复发率高,容易成为慢性传染源。 本文精神病人并发肺结核与正常人患肺结核相比,无 症状患者占比有明显差异,一半以上精神病人并发肺结核 无主诉。这一方面是由于精神病人存在一定的认知障碍, 因精神症状和药物干扰,躯体不适常常不会引起相应的反 应,缺乏主诉能力,极少主动就医;另一方面也由于家属 对精神病患者的关注度不够,以及精神科医师对结核病某 些不典型症状的忽视。大部分病人是通过常规体检摄片时 才发现,而部分精神病专科医院精神病患者人院时只给予 精神科相关的辅助检查,忽略了对结核病的排查。因此, 精神病患者入院应常规行胸部x线掇片,对于长期住院的 慢性精神病患者,也应定期复查胸片,利于早期发现肺结 核病人,及时隔离治疗,避免传染他人。 本文观察组的痰涂片抗酸杆菌阳性率明显低于对照 组,并非表明观察组病情较对照组轻,传染性较对照组小。 精神病患者由于机体抵抗力下降,极易感染肺结核,且病 灶迅速播散;由于他们缺乏主诉或否认有病,所以一旦发 158 现病变时,结核病引起的全身毒性症状已十分严重,有些 病人同时伴有高热、大咯血、严重感染、糖尿病、心肺功 能不全、多器官功能衰竭等严重并发症和伴发症,治愈率 低而死亡率高 J。精神病人合并肺结核x线表现以双肺并 发、新旧病灶并存、范围广泛、病变复杂为主要特点,片 状影居多,易形成空洞,干酪坏死多,易形成支气管播散…。 病变严重程度高于正常人群肺结核患者,痰检阳性率低主 要是由于精神病人不配合留痰,痰标本合格率低造成。所 以建议临床上应对精神病人增加痰检次数,尽量行痰集菌 和痰培养检查。 精神病合并肺结核病的治疗不容乐观,不规范现象 很普遍,主要是不配合完成全程规律抗痨化疗。本文全 程规律治疗率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主要原因有:精 神病患者合作度差,家属重视程度差,流浪乞讨精神病 患者较多:精神病医院是结核病归VI管理的薄弱地带, 精神病合并肺结核时,于传染病医院或精神病医院住院 都比较困难,而门诊治疗往往精神症状控制不理想,肺 结核病也不能得到很好的督导治疗;服用抗精神病药物 同时服用抗结核药物进一步加重肝脏等的损害,副作用 较多,从而导致治疗中断。因此,精神病院对医护人员 应加强肺结核病等相关知识的培训,发现肺结核或疑似 肺结核患者应积极主动与结核病防治机构沟通,依据患 者病情,共同协商制定最佳治疗方案;对患者需加强心 理干预,医生在治疗的过程中要了解患者的心理,及时 疏导,使患者保持良好的心态;医院必须配备隔离病房, 加强病人住院期间的督导,并严密观察有无药物副反应, 及时处理;对患者及家属要加强肺结核知识和传染病防 治法的宣传教育工作,出院后也应有专人督导服药。多 方需共同努力,提高精神病人并发肺结核的治愈率,有 效控制结核病的传播,提高精神病人并发肺结核患者的 生存质量。 

【参考文献】 [1]陈彦方.中国精神疾病分类与诊断标准(CCMD一3)[M].3 版.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卜344. [2]中华医学会结核病学分会.肺结核诊断和治疗指南【J].中 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1,24(2):70-72. [3]龚劭工,刘红,苏建宁.对精神病患者感染肺结核管理工作 的思考[J].中国民康医学,2008,20(23):2802. [4]全国第五次结核病流行病学抽样调查技术指导组,全国第五 次结核病流行病学抽样调查办公室.2010年全国第五次结核病流 行病学抽样调查报告[J].中国防痨杂志,2012,34(8):491. [5]陈松,唐晓芳.慢性精神病人合并肺结核原因及防治探讨[J]. 中国民康医学,2006,18(23):1 047. [6]陈文忠,金志兴,袁炳荣.精神分裂症伴肺结核患者的抗结 核疗效[J].临床精神医学杂志,2001,11(4):208. [7]王小群,张映莲,陈林俊,等.住院精神病人合并肺结核x 线影像学表现及临床分析[J].内蒙古中医药,2011,30(1):9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