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物理竞赛讲义第6讲.教师版

Congratulations, younglings! 我们今天开始学习静力学了,英文叫statics 。一看就知道,我们研究的是静止,或者更加广泛的平衡情况下所满足的力学。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可以掌握最基本的力学的物理量的描述和计算推演方法。这些当然也是后面学习其他知识的基础。

1.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

包括施力物体,受力物体,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方向、作用点,作用效果这几方面的概念、 单位:牛顿N

作用效果改变物体的运动效果(涉及动力学)改变物体的形状.

关于力的定义:很多种说法,比如用加速度来定义,用动量的变化率来定义,等等。 思考:如果我们用加速度来定义力,那么我们如何定义力的大小呢? 思考:如何确定两个力相等呢?

2.重力:由于地球吸引产生的力.

施力物体:地球. 大小:G mg =, 2g 9.8/m s = 受力物体:在地球上的任何物体. 方向:竖直向下 反作用力:物体对地球的吸引力. 等效作用点:重心 质心和重心:质心是质量的等效中心.其计算方法: ∑∑=

i

i

i c m

x m x

∑∑=

i

i

i c

m

y

m y ∑∑=i

i i c

m

z m z

其中(c x ,c y ,c z )是质心的坐标,i m 是系统中第i 个质点的质量,(i x ,i y ,i z )是第i 个质点的坐标.注意质心不仅和物体几何形状有关,还与其质量分布相关.

重心是重力的等效作用点.当物体所在位置处的重力加速度g 是常量时,重心就是质心.若物体

很大,以致各处的g 并不能认为相同,则重心不等同于质心.

另外,质心也有很多其他的用途,比如在研究惯性力的过程中,在研究动量的过程中等,我们后面会有学习

知识点睛

温馨寄语

第6讲 力的基本性质

【例1】 求一块均匀三角板的重心位置,三边长a 、b 、c . 【解析】 在三条中线的交点上.证明方法:微元法,把三角形分成无数个小条。每个小条都是重心是

中点,都连起来就是中线。

【例2】 求由三根均匀杆构成的三角形的重心位置,其中三杆长度为a ,b ,c ,

其中222a b c +=

【解析】 设密度为λ,并以直角边建立坐标系,把三根棒可以看成三个质点

a 棒:02a a λ⎛

⎫ ⎪⎝

⎭,

b 棒:02b b λ⎛⎫

⎪⎝⎭,

c 棒:22b a c λ⎛⎫

⎪⎝⎭

重心:201222c b b

a b c b bc x a b c a b c λλλλλλ⋅+⋅+⋅

+==⋅++++

201222c a a a b c a ac y a b c a b c

λλλλλλ⋅+⋅+⋅

+==⋅++++

思考如果,a 、b 、c 不能组成直角三角形呢?

重心将在三边中点组成的小三角形的内心上。证明略。

【例3】 求下面阴影的重心. 【解析】 设面密度为σ

解:假定大圆是实心,质心在O 点,质量为2πR σ,小圆的质量为负的(即控去的)2πr σ-,质量心在O '点,两质心相距l ,设O 点为原点. 2:πO R σ,()00, 2:πO r σ'-()0l -,

∴质心:

()()

2222222π0πππR r l r l R r R r

σσσσ

⋅+-⋅-=-- 222

0r l R r ⎛⎫

⎪-⎝⎭,.

【例4】 (RDF 分班考试题)已经知道均匀分布质量的圆板,切割成如图的太极形状的一半.实线通

过它的重心。已经知道原来的圆板半径为R ,求圆中心到重心的水平方向的距离x (如图)。

例题精讲

【例5】已知一个质量为M的没有盖子的圆柱形的杯子。里面开始是空的,然后往里面慢慢的注水。

进入了杯子的水和杯子的总重心会发生变化。请问重心如何变化?是否有最值?是多少?

(已知杯子底面积为S,水的密度为r,原来空杯子重心高度为H)

【例6】(RDF分班考试题)已知一个均匀质量的圆球壳,半径为R,现在将球壳上端高度为h的部

分切下,然后粘贴在圆球的最下面,形成一个“杯子”。求这个杯子的重心。

【例7】已知俄罗斯方块基础版中的图形是由四个完全一样的匀质正方形平板组成.进阶的有用五个板子组成的,请求出下列图形的重心(已知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为a)

3.弹力:

当相互接触的物体发生形变时所产生的恢复形变的力称为弹性力,胡克定律表明,当物体形变不太大时,弹性力与形变成正比,弹簧的弹性力F 与弹簧相对于原长的形变(拉伸或压缩)x 成正比,方向指向平衡位置,即 F kx =-

式中比例系数k 称为弹簧的倔强系数,也叫劲度系数,负号表示弹性力与形变反方向.

对于弹性力须说明三点:

① 绳子的张力是一种弹性力.绳子和与之连接的物体之间有相互作用时,不仅绳子与物体之间有弹性力,而且在绳子内部也因发生相对形变而出现弹性力.这时,绳子上任一横截面两边互施作用力,这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称为绳子的张力,一般情况下,与绳子相应的比例系数k 很大,因而形变很小,可以忽略.所以绳子的张力不是由绳子的形变规律确定,而是由求解力学问题时确定.因而,在物理中,我们一般抽象出柔软不可伸长的轻绳.

② 在光滑面(平面或曲面)上运动的物体受到的支撑力也是一种弹性力.这种由物体与支撑面相互作用而发生形变产生的弹性力,也是一种使物体约束在该支撑面上运动的约束力,通常把物体所受到的约束力称为约束反力,约束反力的方向总是与支撑面垂直.与绳子的张力一样,由于相应的k 很大,因而形变很小,可以忽略,约束反力的大小由求解物体的运动来确定,若支撑面是粗糙的,则物体除受约束反力外,还要考虑该表面的摩擦力.

③ 弹簧串连:12

1111

n

k k k k =+++串

当然这两个公式在实际解题中往往会变形,关键要抓住各弹簧是弹力一致还是形变量一定. 弹簧并连:12n k k k k =+++并

知识点睛

牛顿和胡克

牛顿和胡克本来是学术交流的好哥们,相互通信,讨论问题。胡克对牛顿的最巨大的帮助就是纠正了牛顿关于天体运行的理解。牛顿开始时候认为天体的运行是在引力和离心力两个力作用下进行的(没错,牛顿不知道惯性力的概念,他不知道离心力不是实际的力。)胡克提示了之后,牛顿才开始尝试平方反比力和椭圆轨道关系的研究。

(形变量一定)

【例8】 如图所示,两根劲度系数分别为1k 和2k 的轻弹簧竖直悬挂,下端用光滑细绳连

接,把一光滑的轻滑轮放在细绳上,求当滑轮下挂一重为G 的物体时,滑轮下降的距离多大?

【解析】 12222

G

k x k x ⋅=⋅=

∴下降,12121124x x G k k ⎛⎫

+=⋅+ ⎪⎝⎭

【例9】 如图所示的一个升降机,体重为160kg P =的人在升降机中,手执一绳使自己

平衡于空中,升降机底坐重230kg P =,求这人手中应使多大的力?

【解析】 座底:2413P F F F +=+ 人:134P F F =+ 轮B :132F F = 轮A :212F F = ()3121

22.5kg

4

F P P =+=

例题精讲

牛顿和胡克

然而“天下大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两个人的合作基本也就到此为止了。两个人同时宣布自己证明了平方反比力就是椭圆轨道的原因。然而两个人都没有提出材料证明自己的观点。后来,牛顿发表了《论运动》,也就是《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的前身,彻底的论证了这个论点。胡克就悲剧了,他不会微积分,用平面几何证明太繁琐,不被认同;在皇家科学院中,地位跌入低谷。 。

4.摩擦力

摩擦力也是一种接触力,当相互接触的物体作相对运动或有相对运动趋势时,接触面间会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的力,这种力称为摩擦力,前者称为滑动摩擦力,后者称为静摩擦力.

摩擦定律指出:

①滑动摩擦力与正压力成正比,与两物体的接触面积无关 ②当相对速度不太大时,滑动摩擦力与速度无关

③静摩擦力的大小为0与最大值(称为最大静摩擦力)之间的某一值,此值由相对运动趋势的程度而定,最大静摩擦力也与正压力成正比. 摩擦定律可 f N μ=滑 0max f N μ=静

式中μ和0μ分别称为滑动摩擦系数和静摩擦系数,0μ与μ近似相等,一般情况下,可认为0μ与μ

相等,统称为摩擦系数.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力也可以分成两种:

第一类叫做主动力。例如重力、弹簧的弹力、滑动摩擦力等。这些力的特点是,受力由当前系统的位置或者外界条件直接给定。

第二类叫做约束力。这些力是由约束条件引起的,不由外界条件直接确定,只能通过体系内部的平衡方程解得。例如支持力、静摩擦力、铰链对杆的作用力、绳子的拉力等。每个约束都会使得描述约束力的变量加1。

例如支持力带来一个约束,描述支持力需要一个参数:支持力的大小(因为支持力的方向垂直于接触面);静摩擦力带来一个约束,描述静摩擦力需要一个参数;二维空间里的铰链带来两个约束,描述铰链的作用需要两个参数(Fx ,Fy )。滑动摩擦不带来约束,所以滑动摩擦力不作为约束力处理,其大小由正压力和摩擦系数决定,一定意义上是“由外界条件直接给定”,所以滑动摩擦力被当作主动力。如果绳子一端是用手拉着,那么相当于没有约束,拉力大小由手决定,这种情况绳子的拉力就被当作主动力。

【例10】 如图所示,木板A 质量为M ,以相对地面的速度v 在水平面上向北运动,木板上放一质量

为m 的板B ,各接触面间滑动摩擦因数均为μ,当木块B 也有相对地面向东的速度v 时,试分析木块B 的受摩擦力的情况.

【解析】 B 相对于A 有速度2v 向东南方向

所以B 受A 对B 的摩擦力向西北方向 摩擦力阻碍的是相对运动.

例题精讲

知识点睛

1.力作为矢量和速度一样,可以作矢量的合成与分解. 三角形法则:12F F F +=合,如图

平行四边形法则:12F F F +=合,如图

特别注意力的正交分解,建立直角坐标系()x y ,,可以把任意一个力分解到x 、y 方向.

【例11】 如图所示,有五个力1F 、2F 、3F 、4F 、5F 作用于一点O ,松成一个正六边形的两邻边和三

条对角线.设310N F =,试求这五个力的合力

.

【解析】依据正六边形的几何性质及平行四边形定则,不难看出1F 和4F 这两

个力的合力一定与3F 重合,2F 和5F 这两个力的合力也与3F 重合,如图.这样,所求五个力的合力,就等效为求三个方向相同、大小相等且同一直线上的三个力的合力,即五个力的合力大小为3330N F =,方向与3F 相同.

例题精讲

知识点睛

摩擦力产生的原因

所有的表面,即使是看起来很光滑的表面,从微观上看都是粗糙的。如果你通过扫描隧道显微镜看放大的石墨晶体的照片,那么在原子层次上晶体表面的不规则性就会暴露无遗。当两个表面接触的时候,每个表面上的突出点就会碰到并暂时粘合在一起,这就是静摩擦力和动摩擦力的起因。这个过程的详细情形目前还不清楚,因而它仍然是物理学和工程学上面研究的一个课题。

【例12】 求挡板在何角度时对小球的支持力最小.

【解析】

此时支持力最小,90θ=︒时

2.力合成分解应用

摩擦角:滑动摩擦角定义为arctan

f N

ϕ=滑

.把支持力和滑动摩擦力考虑成一个力(即全反力),则F f N =+合滑,由于f N μ=滑.∴F 合与N 夹角arctg θμ= 这个角度的特点是大小保持不变,虽然这个“全反力”的大小可能根据情况的变化而变化

【例13】 筷子夹鸡蛋,摩擦紧锁问题,设筷子与鸡蛋的摩擦系数为μ,求筷子多大角度时在不平桌面

上始终不会把鸡蛋滑出.

【解析】 筷子夹住鸡蛋给鸡蛋两个力,支持力N 和摩擦力f 、用全反力

考虑,此时鸡蛋仅受两个全反力,F 与N 夹角为arctg μ,N 与y 轴夹角为α,若arctg μα>,则两全反力的合力始终指向x -方向,则鸡蛋不会滑出,筷子夹2arctg μ时,鸡蛋始终不会滑出.

例题精讲

知识点睛

牛顿和胡克

后来矛盾加剧,牛顿发表了《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把各种前人的成果总结起来,运用微积分,建立了经典力学。胡克因为没有领会微积分这个工具,尝试运用平面几何,虽然方法巧妙,但是逐渐被人们遗忘了。后来《原理》卖的太好了,不断再版,内容也不断修改。一方面迫于教会的压力,牛顿加入了上帝的概念;另一方面,牛顿对胡克的贡献也采取了逐渐抹杀的态度。从“令人尊敬的胡克先生”到后来的“胡克”。其实看过《原理》的人都知道,

里面大部分的东西的证明方法都是仿照《几何原本》的公理体系,也运用了 很多胡克的平面几何证明方法。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1. 不要和数学比自己好,而且心眼小的人争论。 2.平面几何不如微积分,前者太巧妙,不好用,不好想;后者好想好用。

【例14】 木箱重为G ,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用斜向上的力F 拉木箱使之沿水平地面匀速前

进,如图所示,问角α为何值时拉力F 最小?这个最小值为多大?

F

α

【解析】这个题目可以讲解的非常精彩!

方法1三角函数公式法:

对木箱进行受力分析如图所示,由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平衡条件有: cos N F F αμ=………………① sin N F F G α+=……………②

①②联立得:cos sin F F G αμαμ+=,sin cos G

F μμαα=+

令tan μϕ=(摩擦角)代入得:

tan sin tan sin cos cos()

G G

F ϕϕϕααϕα==

+- 当tan arc αϕμ==时,F 有最小值min 2

sin 1F G G μ

ϕμ==+.

方法2二次方程法:

设这个力的水平分量为x F ,竖直分量为y F

则有:222x y x

y F N F N G F F F μ⎧=⎪⎪

+=⎨⎪+=⎪⎩由前两个方程消掉N 得到:x y F G F μ=(-)带入第三个方程后

我们得到关于y F 的一元二次方程:

2222()y y G F F F μ-+=化简得到:222222(1)20y y F G F G F μμμ+-+-=

一定有解,则有:2

4

2

2

2

2

4(1)()0G G F μμμ∆=4-+-≥

解得222

21G F μμ≥+因此有min 21F G μ

μ

=+

方法3二次函数法:

前面同方法2,得到222222(1)2y y F F G F G μμμ=+-+把这个当成关于y F 的二次函数,显

然它在2

22(1)

y b G F a μμ=-=+时候有极值 2

22

22222

min

22

242222222(1)2(1)(1)(1)(1)(1)

G G F G G G G G μμμμμμμμμμμμμ⎛⎫=+-+ ⎪++⎝⎭-++==

++

因此得到min 2

1F G μ

μ

=

+

F f

F

α

F N

G

方法4微元扰动法:

在极值附近的一个角度α变化一个很小合适的角度α∆一定可以满足()()F F ααα=+∆ 由于sin cos G F μμαα

=+所以只要分母保持不变即可 因此有

sin cos sin()cos()

sin cos sin cos cos sin cos cos sin sin cos sin sin sin tan μααμααααμααμααμααααααμαααα

μα

+=+∆++∆+=∆+∆+∆-∆∆=∆= 代入回原来的式子得到:min 21F G μμ=

+ 方法5矢量分析法:

把支持力和摩擦力合成成一个力,则这个力的大小未知,但是方向确定,和竖直方向成夹角 arctan ϕμ=

因此原来的问题就转化成三力平衡问题

显然当支持力和摩擦力的合力与拉力互相垂直的时候拉力最小,并且最小值为: min 2sin 1G F G μϕμ==

+

由此可见,数学方法和物理方向相比起来,繁琐程度不是一个量级的……

ϕ

G min F

1. 求由彼此相切的球组成的系统的质心位置(如图),所有球具有同样直

径3cm d =,而它们的质量按规律增加,1m m =,23m m =,35m m =,

…,()21N m N m =-.500N =,各球的密度均匀.

【解析】 ()()()()()()2222121121211112322122

i i c i N N

d m x i i N N N d i i x N N N m i --++-++-====- 24110m N d bN

-=≈ 华山论剑

动摩擦力公式f N μ=

大家都学过了动摩擦力的公式。其实在历史上很多科学家都自然而然的认为摩擦力和支持力是应该有正比例关系的,然而真正做实验证实这个公式的却是我们著名的“库伦定律”的发现人:库伦。他一生成就很多,库伦定律和f N μ=是他最大的成就。其中前者如此的重要,

库伦在关于库伦定律的证明的实验等等方面的贡献如此之大,大家就忽略了他对于摩擦力的研究了。

为了保证竞赛班学习的质量,请同学们花1分钟填写下面内容:

学习效果反馈:

代课教师:

通过今天学习,你觉得:

1.本讲讲义内容设置:

A.太难太多,吃不透

B.难度稍大,个别问题需要下去继续思考

C.稍易,较轻松

D.太容易,来点给力的

2.本节课老师讲解你明白了:

A .40%以下

B .40%到80%

C .80%以上但不全懂

D .自以为都懂了

3.有什么东西希望老师下节课再复习一下么?(可填题号,知识点,或者填无)

高一上物理竞赛辅导

高一上物理竞赛辅导第1讲-----运动学专题 1.隧道长550 米,一列火车车厢长50 米,正以36 千米/时的速度匀速行驶,车厢中某 乘客行走的速度为1 米/秒,当列车过隧道时,乘客经过隧道的时间至少为( ) A.5 秒 B.50 秒 C.55 秒 D.60 秒 2.甲乙两人同时从A 点出发沿直线向B 点走去.乙先到达B 点,然后返回,在C 点遇 到甲后再次返回到B 点后,又一次返回并在D 点第二次遇到甲.设整个过程甲速度始终为v,乙速度大小也恒定保持8v.则AC:CD为:( ) A.8:7 B.8:6 C.9:8 D.9:7 3.一辆卡车以 40 千米/时的速度从甲站开往乙站,当它出发时恰好一辆公共汽车从 乙站开往甲站,以后每隔15 分钟就有一辆公共汽车从乙站开往甲站,卡车在途中遇到6 辆公共汽车,则甲乙两站之间的距离可能为( ) A.45 千米 B.55 千米 C.65 千米 D.75 千米 4.(选讲)一质点沿直线向Ox方向做加速运动,它离开O点的距离x随时间t变化的关 系为x=5+2t3(m),它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为v=6t2(m/s),该质点在t=0到t=2s 内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在t=2s到t=3s内的平均速度大小是__________ *5.一物体做加速直线运动,依次通过A、B、C三点,AB=BC。物体在AB段加速度为 a1,在BC段加速度为a2,且物体在B点的速度为 2C A B v v v + =,则( )(本 讲重点图像法) A.a1> a2 B.a1= a2 C.a1< a2 D.不能确定 **6.一辆火车从A站出发到B站停止,共行驶20min,其中加速运动时间为3min,减速运动时间为2min,其余15min为匀速运动.若火车的加速和减速都是匀变速,AB两站路程为42km,求火车匀速行驶那段路程时的平均速率.

学而思高中物理竞赛讲义6

1. 学习动量冲量的概念,动量定理的推导与应用 2. 学习连续体与瞬时过程中使用动量定理的方法 动量这一章无论在高考,竞赛,自主招生中都是典型的出压轴题的章节,学习难度大,高考主要考一维的动量定理与守恒,而自主招生与竞赛主要考察二维的动量定理与守恒,相对而言更强调熟练运用矢量分解原理的数学能力。 知识点睛 一.概念引入 1.动量 ⑴ 定义:运动物体的质量和速度的乘积叫做动量,p mv =. ⑵ 动量表征物体的运动状态,是矢量,其方向与速度的方向相同,两个物体的动量相同必须是大小 相等、方向相同. 2.动量的变化量 ①0t p p p ?=-. ②动量的变化量是矢量,其方向与速度变化的方向相同,与合外力冲量的方向相同,跟动量的方 向无关. ③求动量变化量的方法:021t p p p mv mv ?=-=-,p Ft ?= 3.冲量 ⑴ 定义:力和力的作用时间的乘积,叫做该力的冲量,I Ft =. ⑵ 冲量表示力在一段时间内的累积作用效果,是矢量,其方向由力的方向决定,如果在作用时间内 力的方向不变,冲量的方向就和力的方向相同. ⑶ 求冲量的方法:I Ft =(适用于求恒力的冲量);I p =?(适用于恒力和变力). 二.动量定理 内容:物体所受合外力的冲量,等于这个物体动量的变化量. (')I Ft p p m v v '==-=- 合 三.知识理解 1.动量变化p ? :不指动量大小的变化,仍然必须用矢量计算,这个量是衡量动量大小方向总变化的一个物理量,大部分时候我们会把复杂的动量变化分解到几个独立的方向上进行计算。 2.动量定理可以认为是牛顿第二定律的过程式。 3.相互作用力的冲量等大反向。 4.对一个整体,内力总冲量为零。 本讲导学 第7讲 动量 动量定理

最新高中物理竞赛讲义(完整版)

最新高中物理竞赛讲义 (完整版)

目录 最新高中物理竞赛讲义(完整版) (1) 第0部分绪言 (5) 一、高中物理奥赛概况 (5) 二、知识体系 (5) 第一部分力&物体的平衡 (6) 第一讲力的处理 (6) 第二讲物体的平衡 (8) 第三讲习题课 (9) 第四讲摩擦角及其它 (13) 第二部分牛顿运动定律 (15) 第一讲牛顿三定律 (16) 第二讲牛顿定律的应用 (16) 第二讲配套例题选讲 (24) 第三部分运动学 (24) 第一讲基本知识介绍 (24) 第二讲运动的合成与分解、相对运动 (26) 第四部分曲线运动万有引力 (28) 第一讲基本知识介绍 (28) 第二讲重要模型与专题 (30)

第三讲典型例题解析 (38) 第五部分动量和能量 (38) 第一讲基本知识介绍 (38) 第二讲重要模型与专题 (40) 第三讲典型例题解析 (53) 第六部分振动和波 (53) 第一讲基本知识介绍 (53) 第二讲重要模型与专题 (57) 第三讲典型例题解析 (66) 第七部分热学 (66) 一、分子动理论 (66) 二、热现象和基本热力学定律 (68) 三、理想气体 (70) 四、相变 (77) 五、固体和液体 (80) 第八部分静电场 (81) 第一讲基本知识介绍 (81) 第二讲重要模型与专题 (84) 第九部分稳恒电流 (95) 第一讲基本知识介绍 (95) 第二讲重要模型和专题 (98) 第十部分磁场 (107)

第一讲基本知识介绍 (107) 第二讲典型例题解析 (111) 第十一部分电磁感应 (117) 第一讲、基本定律 (117) 第二讲感生电动势 (120) 第三讲自感、互感及其它 (124) 第十二部分量子论 (127) 第一节黑体辐射 (127) 第二节光电效应 (130) 第三节波粒二象性 (136) 第四节测不准关系 (139)

新版高一物理竞赛讲义

高中物理《竞赛辅导》力学部分 目录 第一讲:力学中的三种力 第二讲: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 第三讲:力矩、定轴转动物体的平衡条件、重心 第四讲:一般物体的平衡、稳度 第五讲:运动的基本概念、运动的合成与分解 第六讲:相对运动与相关速度 第七讲:匀变速直线运动 第八讲:抛物的运动 第九讲:牛顿运动定律(动力学) 第十讲:力和直线运动 第十一讲:质点的圆周运动、刚体的定轴转动 第十二讲:力和曲线运动 第十三讲:功和功率 第十四讲:动能定理 第十五讲:机械能、功能关系 第十六讲:动量和冲量 第十七讲:动量守恒 《动量守恒》练习题 第十八讲:碰撞 《碰撞》专题练习题 第十九讲:动量和能量 《动量与能量》专题练习题 第二十讲:机械振动 《机械振动》专题练习 第二十一:讲机械波 第二十二讲:驻波和多普勒效应

第一讲: 力学中的三种力 【知识要点】 (一)重力 重力大小G=mg ,方向竖直向下。一般来说,重力是万有引力的一个分力,静止在地球表面的物体,其万有引力的另一个分力充当物体随地球自转的向心力,但向心力极小。 (二)弹力 1.弹力产生在直接接触又发生非永久性形变的物体之间(或发生非永久性形变的物体一部分和另一部分之间),两物体间的弹力的方向和接触面的法线方向平行,作用点在两物体的接触面上. 2.弹力的方向确定要根据实际情况而定. 3.弹力的大小一般情况下不能计算,只能根据平衡法或动力学方法求得.但弹簧弹力的大小可用.f=kx(k 为弹簧劲度系数,x 为弹簧的拉伸或压缩量)来计算 . 在高考中,弹簧弹力的计算往往是一根弹簧,而竞赛中经常扩展到弹簧组.例如:当劲度系数分别为k 1,k 2,…的若干个弹簧串联使用时.等效弹簧的劲度系数的倒数为: n k k k 1...111+=,即弹簧变软;反之.若以上弹簧并联使用时,弹簧的劲度系数为:k=k 1+…k n ,即弹簧变硬.(k=k 1+…k n 适用于所有并联弹簧的原长相等;弹簧原长不相等时,应具体考虑) 长为0L 的弹簧的劲度系数为k ,则剪去一半后,剩余 2 L 的弹簧的劲度系数为2k (三)摩擦力 1.摩擦力 一个物体在另一物体表面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时,产生的阻碍物体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的力叫摩擦力。方向沿接触面的切线且阻碍物体间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 2.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由公式f=μN 计算。 3.静摩擦力的大小是可变化的,无特定计算式,一般根据物体运动性质和受力情况分析求解。其大小范围在0<f≤f m 之间,式中f m 为最大静摩擦力,其值为f m =μs N ,这里μs 为最大静摩擦因数,一般情况下μs 略大于μ,在没有特别指明的情况下可以认为μs =μ。 4.摩擦角 将摩擦力f 和接触面对物体的正压力N 合成一个力F ,合力F 称为全反力。在滑动摩擦情况下定义tgφ=μ=f/N ,则角φ为滑动摩擦角;在静摩擦力达到临界状态时,定义tgφ0=μs =f m /N ,则称φ0为静摩擦角。由于静摩擦力f 0属于范围0< f≤f m ,故接触面作用于物体的全反力F '同接触面法线的夹角

物理竞赛讲义(六)抛体运动

郑梁梅高级中学高一物理竞赛辅导讲义 第六讲:抛体运动 【知识要点】 1.竖直上抛运动: v =v 0-gt ,s =v 0t -gt 2/2。 2.平抛运动: 水平方向匀速运动:v x =v 0,x=v 0t ;竖直方向自由落体运动:v y =gt ,y =g t 2。 3.斜抛运动(抛射角为α,初速为v 0): 水平方向:v x =v 0cos α,x =v 0cos αt ;竖直方向:v y =v 0sin α,y = v 0sin αt - 2 1gt 2; 物体运动到最高点的时间:g v t αsin 01=;射高:g v y 2sin 220α=; 射程:g v t v x αα2sin 2cos 200=⨯=,当α=45︒时X 最大。 抛体运动是一般匀变速曲线运动的一个特例,其求解方法也是求解一般匀变速曲线运动的基本方法。尽管物体速度方向是在不断变化的,但其速度变化的方向只能在合力即重力的方向上,因此其速度变化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 抛体运动的共同特点是加速度相同,因此,当研究多个抛体的运动规律时,以自由落体为参照物,则各物体的运动均为匀速直线运动,这种选择参照物的方法,能大大简化各物体运动学量之间的联系,使许多看似复杂的问题简单、直观。 【典型例题】 【例题1】在地面上的同一点分别以v 1和v 2的初速度先后竖直向上抛出两个可视作质点的小球,第二个小球抛出后经过∆t 时间与第一个小球相遇,改变两球抛出的时间间隔,便可改变∆t 的值,已知v 1

【例题2】如图所示,从高H处的同一点先后平抛两球1和2。球1直接经竖直挡板的顶端落到水平地面B点,球2与地面的A点碰撞后经竖直挡板的顶端,第二次落到水平地面B点。设球2与地面的碰撞是弹性碰撞,求竖直挡板的高度h。 【例题3】如图所示,弹性小球从高为h处自由下落,落到与水平面成α角的长斜面上,碰撞后以同样的速率反弹回来。求: (1)每相邻两点[第一点和第二点、第二点和第三点⋅⋅⋅⋅⋅⋅⋅第n点和第(n+1)]间的距离。(2)当小球与斜面发生碰撞前瞬间,斜面以v的速度竖直向上作匀速直线运动,求第一点和第二点间的距离。

高一物理竞赛讲义第6讲.教师版

Congratulations, younglings! 我们今天开始学习静力学了,英文叫statics 。一看就知道,我们研究的是静止,或者更加广泛的平衡情况下所满足的力学。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可以掌握最基本的力学的物理量的描述和计算推演方法。这些当然也是后面学习其他知识的基础。 1.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 包括施力物体,受力物体,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方向、作用点,作用效果这几方面的概念、 单位:牛顿N 作用效果改变物体的运动效果(涉及动力学)改变物体的形状. 关于力的定义:很多种说法,比如用加速度来定义,用动量的变化率来定义,等等。 思考:如果我们用加速度来定义力,那么我们如何定义力的大小呢? 思考:如何确定两个力相等呢? 2.重力:由于地球吸引产生的力. 施力物体:地球. 大小:G mg =, 2g 9.8/m s = 受力物体:在地球上的任何物体. 方向:竖直向下 反作用力:物体对地球的吸引力. 等效作用点:重心 质心和重心:质心是质量的等效中心.其计算方法: ∑∑= i i i c m x m x ∑∑= i i i c m y m y ∑∑=i i i c m z m z 其中(c x ,c y ,c z )是质心的坐标,i m 是系统中第i 个质点的质量,(i x ,i y ,i z )是第i 个质点的坐标.注意质心不仅和物体几何形状有关,还与其质量分布相关. 重心是重力的等效作用点.当物体所在位置处的重力加速度g 是常量时,重心就是质心.若物体 很大,以致各处的g 并不能认为相同,则重心不等同于质心. 另外,质心也有很多其他的用途,比如在研究惯性力的过程中,在研究动量的过程中等,我们后面会有学习 知识点睛 温馨寄语 第6讲 力的基本性质

高一物理竞赛讲义六——静力学平衡多种方法

静力学问题解答技巧 一、巧用矢量图解 1、如图所示,三角形ABC 三边中点分别为D 、E 、F ,在三角形中任取一点O ,如果DO 、 OE 、OF 三个矢量代表三个力,那么这三个力的合力为( ) (A) A O (B) OB (C) C O (D) DO 2、如图所示,一个重为G 的小环,套在竖直放置的半径为R 的光滑大圆环上.有一劲度系数为k ,自然长度为L (L <2R )的轻弹簧,其上端固定在大圆环的最高点A ,下端与小环相连,不考虑一切摩擦,则小环静止时弹簧与竖直方向的夹角θ为多大? 3、如图所示,倾角为θ的斜面与水平面保持静止,斜面上有一重为G 的物体A 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且μ

高中物理竞赛讲义全套

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内容提要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内容提要 一、理论基础 力学 1、运动学 参照系。质点运动位移和路程,速度,加速度。相对速度。 矢量和标量。矢量合成和分解。 匀速及匀速直线运动及其图象。运动合成。抛体运动。圆周运动。 刚体平动和绕定轴转动。 2、牛顿运动定律 力学中常见几种力 牛顿第一、二、三运动定律。惯性参照系概念。 摩擦力。 弹性力。胡克定律。 万有引力定律。均匀球壳对壳内和壳外质点引力公式(不要求导出)。开普勒定律。行星和人造卫星运动。 3、物体平衡 共点力作用下物体平衡。力矩。刚体平衡。重心。 物体平衡种类。 4、动量 冲量。动量。动量定理。 动量守恒定律。 反冲运动及火箭。 5、机械能 功和功率。动能和动能定理。 重力势能。引力势能。质点及均匀球壳壳内和壳外引力势能公式(不要求导出)。弹簧弹性势能。 功能原理。机械能守恒定律。 碰撞。 6、流体静力学 静止流体中压强。 浮力。 7、振动 简揩振动。振幅。频率和周期。位相。

振动图象。 参考圆。振动速度和加速度。 由动力学方程确定简谐振动频率。 阻尼振动。受迫振动和共振(定性了解)。 8、波和声 横波和纵波。波长、频率和波速关系。波图象。 波干涉和衍射(定性)。 声波。声音响度、音调和音品。声音共鸣。乐音和噪声。 热学 1、分子动理论 原子和分子量级。 分子热运动。布朗运动。温度微观意义。 分子力。 分子动能和分子间势能。物体内能。 2、热力学第一定律 热力学第一定律。 3、气体性质 热力学温标。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普适气体恒量。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微观解释(定性)。 理想气体内能。 理想气体等容、等压、等温和绝热过程(不要求用微积分运算)。 4、液体性质 流体分子运动特点。 表面张力系数。 浸润现象和毛细现象(定性)。 5、固体性质 晶体和非晶体。空间点阵。 固体分子运动特点。 6、物态变化 熔解和凝固。熔点。熔解热。 蒸发和凝结。饱和汽压。沸腾和沸点。汽化热。临界温度。 固体升华。

高中物理奥赛讲义全套

目录 中学生全国物理竞赛章程 (2) 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内容提要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内容提要 (5) 专题一力物体的平衡 (10) 专题二直线运动 (12) 专题三牛顿运动定律 (13) 专题四曲线运动 (16) 专题五万有引力定律 (18) 专题六动量 (19) 专题七机械能 (21) 专题八振动和波 (23) 专题九热、功和物态变化 (25) 专题十固体、液体和气体的性质 (27) 专题十一电场 (29) 专题十二恒定电流 (31) 专题十三磁场 (33) 专题十四电磁感应 (35) 专题十五几何光学 (37) 专题十六物理光学原子物理 (40)

中学生全国物理竞赛章程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对外可以称中国物理奥林匹克,英文名为Chinese Physic Olympiad,缩写为CPhO)是在中国科协领导下,由中国物理学会主办,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自愿参加的群众性的课外学科竞赛活动,这项活动得到国家教育委员会基础教育司的正式批准。竞赛的目的是促使中学生提高学习物理的主动性和兴趣,改进学习方法,增强学习能力;帮助学校开展多样化的物理课外活动,活跃学习空气;发现具有突出才能的青少年,以便更好地对他们进行培养。 第二条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要贯彻“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精神,竞赛内容的深度和广度可以比中学物理教学大纲和教材有所提高和扩展。 第三条参加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者主要是在物理学习方面比较优秀的学生,竞赛应坚持学生自愿参加的原则.竞赛活动主要应在课余时间进行,不要搞层层选拔,不要影响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 第四条学生参加竞赛主要依靠学生平时的课内外学习和个人努力,学校和教师不要为了准备参加竞赛而临时突击,不要组织“集训队”或搞“题海战术”,以免影响学生的正常学习和身体健康。学生在物理竞赛中的成绩只反映学生个人在这次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水平,不应当以此来衡量和评价学校的工作和教师的教学水平。 第二章组织领导 第五条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由中国物理学会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委员会(以下简称全国竞赛委员会)统一领导。全国竞赛委员会由主任1人、副主任和委员若干人组成。主任和副主任由中国物理学会常务理事会委任。委员的产生办法如下: 1.参加竞赛的省、自治区、直辖市各推选委员1人; 2.承办本届和下届决赛的省。自治区、直辖市各推选委员3人。 3.由中国物理学会根据需要聘请若干人任特邀委员。 在全国竞赛委员会全体会议闭会期间由主任和副主任组成常务委员会,行使全国竞赛委员会职权。 第六条在全国竞赛委员会领导下,设立命题小组、组织委员会和竞赛办公室等工作机构。命题小组成员由全国竞赛委员会聘请专家和高等院校教师担任。组织委员会由承办决赛的省、自治区、直辖市物理学会与有关方面协商组成,负责决赛期间各项活动的筹备与组织工作,组织委员会主任兼任本届全国竞赛委员会副主任。竞赛办公室是全国竞赛委员会的常设工作机构,负责处理有关竞赛的日常事务。

物理竞赛 第6讲.近轴成像.教师版

1. 折射定律近似计算 2. 折射成像问题 知识点拨 一:近轴折射光线近似计算原理 引入:视深视高问题 学过光学的人都知道的基本常识,我们从水面看水中的鱼,看到的像要比实际深度浅,那么具体值是多少呢?不妨研究一下:如图所示,一个物点位于折射率为n 的媒质中h 0深处,当在媒质界面正上方观察时,物体的视深为:h= n h 0。 证:根据光路可逆和折射定律:n=r i sin sin 一般瞳孔的线度d=2~3毫米,因此i 和r 都非常小,则 sini ≈tani=h a ,sinr ≈tanr=0 h a 。故有n=r i sin sin =h h 0 可见:视深比实深小。 反过来: 如果从折射率为n 的媒质中,观察正上方距液面高为h 0的物点,则视高为h=nh 0。 当然,以上的结论并不具有普遍意义,都谈不上是公式。但是推导的过程给了我们一些提示,对于近轴的光线,入射角度和折射角度都是非常小的,所以我们在使用折射定律的时候不妨“无赖”一点,根据数学计算的方便把正弦,正切,弧度角随意互换使用,我们还会经常使用正弦定理,把角的正弦比等效为边长之比。给一些定义后,我们来导一个有指导意义的公式。 几个重要概念: ①像与物的概念:发光物体上的每个发光点可视为一个“物点”即“物”。一个物点上发出的光束,经一系列光学系统作用后,若成为会聚光束,则会聚点为物的实像点;若成为发散光束,则其反向延长线交点为物的虚像点;若为平行光束则不成像。 ②实物与虚物:发散的入射光束的顶点(不问是否有实际光束通过此顶点)是实物;会聚的入射光束的顶 知识体系介绍 第6讲 近轴成像

点(永远没有实际光束通过该顶点)是虚物。 ③焦点与焦距:平行光线射向光学器件后,实际汇聚的点叫实焦点,反向延长汇聚的点叫虚焦点。光具到焦点的距离叫焦距。焦距可以看成无穷远的实物对光具成像的相距。 例题精讲 【例1】在一个曲率半径为R 的左右两侧面各有折射率为n 1, n 2的两种透明介质,证明球介面折射的成像公式为: R n n v n u n 1)(2121-=+。当入射光从顶点射向球心时,R 取正值,当入射光从球心射向顶点时,R 取负值。 【证明】略 公式应用:从以上成像公式推导入手,令u →∞或者v →∞可以得到焦点公式,令R →∞则得到平界面成像公式,前面表述的视深问题是这个公式一个特例。如果我们把前一次的像当作下一次的物,利用多次成像的原理可以得到多界面成像公式。 类似的,也容易推导球面反射公式。 【例2】一束近主轴的平行光线,经凹镜反射后将会聚于主轴上一点F ,这F 点称为凹镜的焦点。一束近主轴的平行光线经凸面镜反射后将发散,反向延长可会聚于主轴上一点F ,这F 点称为凸镜的虚焦点。焦点F 到镜面顶点O 之间的距离叫做球面镜的焦距f 。可以证明,球面镜焦距f 等于球面半径R 的一半,即2 R f = 知识点拨 O

高中物理奥赛讲义全套

高中物理奥赛讲义全套 名目 中同学全国物理竞赛章程 (2) 全国中同学物理竞赛内容提要全国中同学物理竞赛内容提要 (5) 专题一力物体的平衡 (10) 专题二直线运动 (12) 专题三牛顿运动定律 (13) 专题四曲线运动 (16) 专题五万有引力定律 (18) 专题六动量 (19) 专题七机械能 (21) 专题八振动和波 (23) 专题九热、功和物态变化 (25) 专题十固体、液体和气体的性质 (27) 专题十一电场 (29) 专题十二恒定电流 (31) 专题十三磁场 (33) 专题十四电磁感应 (35) 专题十五几何光学 (37) 专题十六物理光学原子物理 (40) 中同学全国物理竞赛章程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全国中同学物理竞赛(对外可以称中国物理奥林匹克,英文名为Chinese Physic Olympiad,缩写为CPhO)是在中国科协领导下,由中国物理学会主办,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自愿参与的群众性的课外学科竞赛活动,这项活动得到国家训练委员会基础训练司的正式批准。竞赛的目的是促使中同学提高学习物理的自动性和爱好,改进学习方法,添加学习力量;挂念学校开展多样化的物理课外活动,活跃学习空气;发觉具有突出才能的青少年,以便更好地对他们进行培育。 其次条全国中同学物理竞赛要贯彻“训练要面对现代化、面对世界、面对将来”的精神,竞赛内容的深度和广度可以比中学物理教学大纲和教材有所提高和扩展。 第三条参与全国中同学物理竞赛者次要是在物理学习方面比较优秀的同学,竞赛应坚持同学自愿参与的准绳.竞赛活动次要应在课余时间进行,不要搞层层选拔,不要影响学校正常的教学次序。 第四条同学参与竞赛次要依靠同学平常的课内外学习和个人努力,学校和老师不要为了预备参与竞赛而临时突击,不要组织“集训队”或搞“题海战术”,以免影响同学的正常学习和身体健康。同学在物理竞赛中的成果只反映同学个人在这次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水平,不应当以此来衡量和评价学校的工作和老师的教学水平。 其次章组织领导 第五条全国中同学物理竞赛由中国物理学会全国中同学物理竞赛委员会(以下简称全国竞赛委员会)统一领导。全国竞赛委员会由

高一物理竞赛第6讲 刚体力学.学生版

第六讲刚体动力学 1.刚体动力学描述方式。 2.转动惯量的理解以及转动定律的运用。 3.寇尼西定理的运用。 说明: 学习刚体力学最重要的是把刚体的几个基本概念建立起来:转动惯量,质心,力矩,力矩冲量,角加速度。质心动能,相对质心动能等等。概念清晰了,对于公式的记忆和使用并不难,完全类比质点力学体系就可以了。某种程度上本讲也是对质点力学体系的一次很好的复习。 比较难的问题是联立平动方程与转动方程处理的问题,不过初学的同学做起来不痛快仅仅是因为不熟练而已,本讲整体上不算难。 第一部转动惯量描述刚体运动的方法与参数 引入: 刚体就是不考虑形状改变的物体,生活中刚体旋转的例子很多,我们本讲带领大家学习这些现象背后的规律。首先我们注意观察刚体的旋转的描述方式,不难发现刚体上每一个点都在绕着一个轴运动,所有的点角速度一致。 进一步的分析陀螺的运动我们会发现,我们用鞭子抽打,让陀螺越转越快,刚体的动力学也可以用伽利略的观点“力是改变运动状态的原因”去理解。只不过,我们如何去定量描述呢? 知识模块本讲提纲

知识点睛 1. 转动惯量: 先研究一个很简单的问题:一跟长为L 的轻杆,一段可以围绕着固定点O 无阻力的转动,另一端用一个外力F 垂直作用在上面,现在在距离O 点r 远处固定一个质量为m 的质点,质点的运动情况如何? 首先我们去描述这种运动,质点做圆周运动,F 的作用点与质点位移x ,速度v ,加速度a 并不一样,但是它们的转动角度θ,角速度ω,角加速度β(有些参考书用α,不过这个字母太容易和a 弄混)是一样的。 复习一下它们的关系: r v ω= 且 r a β= 注意r 为到圆周运动圆心的距离。 那么解答这个问题并不难,可以使用牛顿定律进行计算,注意到轻杆受合外力为零,所以质点对杆的力必然向下,设这个力大小为N ,根据力矩平衡:Nr FL = (想不起为什么了?) 再隔离质点,由牛顿定律知道: N=ma 代入得: β2 mr FL = 写成这样的式子原因是因为这根杆角加速度一致,用这个参数更加能高效率的描述这种加速转动。从这个方程我们可以看出来,F 实质是一个转动体系的外作用,但决定转动加速度的是其力矩。同时mr 2这部分是转动体系的一种属性量,其大小会牵制外力矩的导致的角加速度。形象的结论就是质点距离圆心越远,相同的力矩对质点的角加速度就越小。这种性质和质点力学中的质量很相似,所以我们也把mr 2叫做质点相对与一个点的转动惯量。显然相同的质点对不同位置的转动惯量一般不同。 总结就是:质点相对于某点的惯量(用J 表示)定义为: J=mr 2 对于很多质点的情况,我们不妨看成上面的轻杆上有很多质点 每个质点{m i }依次对杆的力为{Ni},同样的推导有:∑=i i r N FL 每一个质点有: N i =m i a i 最后得到:∑=2 i i r m FL β 对于质量连续分布的钢体,上面的求和会变为积分,设总外力矩为M ,则: ⎰=dm r M 2β (这个式子与F=ma 逻辑结构完全一样) 其中⎰ dm r 2 部分为惯量J ,实际计算一般都是把dm 转化为密度ρ与dr 的关系,再对含着r 的式子积分。 2. 描述转动问题

2018年高一物理竞赛完整讲义(word版)含答案解析第6讲 刚体力学.教师版

第六讲刚体动力学 本讲提纲 1.刚体动力学描述方式。 2.转动惯量的理解以及转动定律的运用。 3.寇尼西定理的运用。 说明: 学习刚体力学最重要的是把刚体的几个基本概念建立起来:转动惯量,质心,力矩,力矩冲量,角加速度。质心动能,相对质心动能等等。概念清晰了,对于公式的记忆和使用并不难,完全类比质点力学体系就可以了。某种程度上本讲也是对质点力学体系的一次很好的复习。 比较难的问题是联立平动方程与转动方程处理的问题,不过初学的同学做起来不痛快仅仅是因为不熟练而已,本讲整体上不算难。 知识模块 第一部转动惯量描述刚体运动的方法与参数 引入: 刚体就是不考虑形状改变的物体,生活中刚体旋转的例子很多,我们本讲就是带领大家学习这些现象背后的规律。首先我们注意观察刚体的旋转的描述方式,不难发现刚体上每一个点都在绕着一个轴运动,所有的点角速度一致。 进一步的分析陀螺的运动我们会发现,我们用鞭子抽打,让陀螺越转越快,刚体的动力学也可以用伽利略的观点“力是改变运动状态的原因”去理解。只不过,我们如何去定量描述呢?

知识点睛 1. 转动惯量: 先研究一个很简单的问题:一跟长为L 的轻杆,一段可以围绕着固定点O 无阻力的转动,另一端用一个外力F 垂直作用在上面,现在在距离O 点r 远处固定一个质量为m 的质点,质点的运动情况如何? 首先我们去描述这种运动,质点做圆周运动,F 的作用点与质点位移x ,速度v ,加速度a 并不一样,但是它们的转动角度θ,角速度ω,角加速度β(有些参考书用α,不过这个字母太容易和a 弄混)是一样的。 复习一下它们的关系: r v ω= 且 r a β= 注意r 为到圆周运动圆心的距离。 那么解答这个问题并不难,可以使用牛顿定律进行计算,注意到轻杆受合外力为零,所以质点对杆的力必然向下,设这个力大小为N ,根据力矩平衡:Nr FL = 再隔离质点,由牛顿定律知道: N=ma 代入得: β2 mr FL = 写成这样的式子原因是因为这根杆角加速度一致,用这个参数更加能高效率的描述这种加速转动。从这个方程我们可以看出来,F 实质是一个转动体系的外作用,但决定转动加速度的是其力矩。同时mr 2这部分是转动体系的一种属性量,其大小会牵制外力矩的导致的角加速度。形象的结论就是质点距离圆心越远,相同的力矩对质点的角加速度就越小。这种性质和质点力学中的质量很相似,所以我们也把mr 2叫做质点相对与一个点的转动惯量。显然相同的质点对不同位置的转动惯量一般不同。 总结就是:质点相对于某点的惯量(用J 表示)定义为: J=mr 2 对于很多质点的情况,我们不妨看成上面的轻杆上有很多质点 每个质点{m i }依次对杆的力为{Ni},同样的推导有:∑=i i r N FL 每一个质点有: N i =m i a i 最后得到:∑=2 i i r m FL β 对于质量连续分布的钢体,上面的求和会变为积分,设总外力矩为M ,则: ⎰=dm r M 2β (这个式子与F=ma 逻辑结构完全一样) 其中⎰ dm r 2 部分为惯量J ,实际计算一般都是把dm 转化为密度ρ与dr 的关系,再对含着r 的式子积分。 2. 描述转动问题

高中物理竞赛讲义全套(完整)

目录 中学生全国物理竞赛章程……………………………………………………………… 2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内容提要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内容提要……………………… 5专题一力物体的平衡……………………………………………………………… 10专题二直线运动…………………………………………………………………… 12专题三牛顿运动定律………………………………………………………………… 13专题四曲线运动……………………………………………………………………… 16专题五万有引力定律………………………………………………………………… 18专题六动量…………………………………………………………………………… 19专题七机械能………………………………………………………………………… 21专题八振动和波……………………………………………………………………… 23专题九热、功和物态变化……………………………………………………………

25专题十固体、液体和气体的性质…………………………………………………… 27专题十一电场………………………………………………………………………… 29专题十二恒定电流…………………………………………………………………… 31专题十三磁场………………………………………………………………………… 33专题十四电磁感应…………………………………………………………………… 35专题十五几何光学…………………………………………………………………… 37专题十六物理光学原子物理……………………………………………………… 40 中学生全国物理竞赛章程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对外可以称中国物理奥林匹克,英文名为Chinese Physic Olympiad,缩写为CPhO)是在中国科协领导下,由中国物理学会主办,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自愿参加的群众性的课外学科竞赛活动,这项活动得到国家教育委员会基础教育司的正式批准。竞赛的目的是促使中学生提高学习物理的主动性和

高一物理竞赛课程1-6次课讲义

高一物理竞赛课程1-6次课讲义 1. 固体,液体的热胀冷缩 2. 液体的表面张力,浸润非浸润 3. 分子运动论,理想气体的压强,温度 4.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知识精讲 一.固体的热膨胀 几乎所有的固体受热温度升高时,都要膨胀。在铺设铁路轨时,两节钢轨之间要留有少许空隙,给钢轨留出体胀的余地。一个物体受热膨胀时,它会沿三个方向各自独立地膨胀,固体的温度升高时,它的各个线度(如长、宽、高、半径、周长等)都要增大,这种现象叫固体的线膨胀。我们把温度升高1℃所引起的线度增长跟它在0℃时线度之比,称为该物体的线胀系数。线膨胀系数α的意义是温度每改变1K 时,其线度的相对变化。 即: t l l l a t 00 -= 式中a 的单位是1/℃,0l 为0℃时固体的长度,t l 为t ℃时固体的长度,一 般金属的线胀系数大约在510-/℃的数量级。 上述线胀系数公式,也可以写成下面形式:)1(0at l l t += 对于各向同性的固体,当温度升高时,其体积的膨胀可由其线膨胀很容易推导出。为简单起见,我们研究一个边长为l 的正方体,在每一个线度上均有:T al l ∆=∆ )331()1()1(33223333T a T a T a l t a l l V t ++∆+=∆+=∆+= 因固体的α值很小,则T a T a T a ∆∆∆3,33 322与相比非常小,可忽略不计, 则)31(3T a l V t ∆+= 即:T aV V ∆=∆3 第一讲 物质的热性质 知识体系介绍

式中的3α称为固体的体膨胀系数。 随着每一个线度的膨胀,固体的表面积和体积也发生膨胀,其面膨胀和体膨胀规律近似是 )1(0t S S t γ+= )1(0t V V t β+= 考虑各向同性的固体,其面胀系数γ、体胀系数β跟线胀系数α的关系为γ=2α,β=3α。 例题精讲 【例1】 有一摆钟在0℃时走时准确,它的周期是1s ,摆杆为钢质的,其质量与摆锤相比可 以忽略不计,仍可认为是单摆。当气温是25℃时,摆钟周期如何变化?一个昼夜 24小时误差多少?已知钢的线胀系数 5 102.1-⨯=a ℃-1。(已知摆钟的周期公式 g l T π 2=) 知识点睛 二.液体的表面张力和表面张力系数 液体下厚度为分子作用半径的一层液体,叫做液体的表面层。表面层内的分子,一方面受到液体内部分子的作用,另一方面受到气体分子的作用,由于这两个作用力的不同,使液体表面层的分子分布比液体内部的分子分布稀疏,分子的平均间距较大,所 以表面层内液体分子的作用力主要表现为引力,正是分子间的这种引力作用,使表面层具有收缩的趋势。 液体表面的各部分相互吸引的力称为表面张力,表面张力的方向与液面 相切,作用在任何一部分液面上的表面张力总是与这部分液面的分界线垂直。表面张力的大小与所研究液面和其他部分的分界线长度L 成正比,因此可写成 L f σ= 式中σ称为表面张力系数,在国际单位制中,其单位是N/m , 表面张力系数σ的数值与液体的种类和温度有关。 表面能 由于液面有自动收缩的趋势,所以增大液体表面积需要克服表面张力做功,由图可以看出,设想使AB 边向右移动距离△x ,则此过程中外界克服表面张力所做的功为: S x AB x f x F W ∆=∆⋅=∆=∆=σσ22外 式中△S 表示AB 边移动△x 时液膜的两个表面所增加的总面积。若去掉外力,AB 边会向左运动,消耗表面自由能而转化为机械能,所以表面自由能相当于势能,凡势能都有减小的趋势,而S E ∞,所以液体表面具有收缩的趋势,例如体积相同的物体以球体的表面积最

高中物理竞赛讲义

高中物理竞赛讲义 目录 最新高中物理竞赛讲义(完整版) .....................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0部分绪言 . (4) 一、高中物理奥赛概况 (4) 二、知识体系 (4) 第一部分力&物体的平衡 (5) 第一讲力的处理 (5) 第二讲物体的平衡 (7) 第三讲习题课 (8) 第四讲摩擦角及其它 (12) 第二部分牛顿运动定律 (14) 第一讲牛顿三定律 (15) 第二讲牛顿定律的应用 (15) 第二讲配套例题选讲 (23) 第三部分运动学 (23) 第一讲基本知识介绍 (23) 第二讲运动的合成与分解、相对运动 (25) 第四部分曲线运动万有引力 (27) 第一讲基本知识介绍 (27) 第二讲重要模型与专题 (29)

第三讲典型例题解析 (37) 第五部分动量和能量 (37) 第一讲基本知识介绍 (37) 第二讲重要模型与专题 (39) 第三讲典型例题解析 (52) 第六部分振动和波 (52) 第一讲基本知识介绍 (52) 第二讲重要模型与专题 (56) 第三讲典型例题解析 (65) 第七部分热学 (65) 一、分子动理论 (65) 二、热现象和基本热力学定律 (67) 三、理想气体 (69) 四、相变 (76) 五、固体和液体 (79) 第八部分静电场 (80) 第一讲基本知识介绍 (80) 第二讲重要模型与专题 (83) 第九部分稳恒电流 (94) 第一讲基本知识介绍 (94) 第二讲重要模型和专题 (97) 第十部分磁场 (106)

第一讲基本知识介绍 (106) 第二讲典型例题解析 (110) 第十一部分电磁感应 (116) 第一讲、基本定律 (116) 第二讲感生电动势 (119) 第三讲自感、互感及其它 (123) 第十二部分量子论 (126) 第一节黑体辐射 (126) 第二节光电效应 (129) 第三节波粒二象性 (135) 第四节测不准关系 (138)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