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农村部通报2018年农资打假典型案件(涉及种植业部分)

合集下载

农业部通报13起假劣农资典型案件等5则

农业部通报13起假劣农资典型案件等5则

农业部通报13起假劣农资典型案件等5则作者:暂无来源:《兽医导刊》 2015年第4期农业部通报13 起假劣农资典型案件近日,农业部今天对外公布了13 起假劣农资典型案件,其中兽药、饲料案件4 件。

分别是福建省长汀县吴福福、吴华禄生产经营假兽药案;福建省长汀县邱腾顺生产经营假兽药案;重庆市永川区梁金瑜等人无证生产经营假兽药、饲料案;浙江省武义县雪涛粮食饲料经营部无证经营兽用生物制品案。

畜禽肉屡出问题商家清退出京严查混合肉卷肉片销售近日起,北京市食品药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将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为期6 个月的畜禽产品集中专项整治行动,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生产经营行为,规范首都畜禽产品市场秩序。

对监测发现危害较大的不合格产品和屡出问题的畜禽产品生产经营者要列入“黑名单”,并清退出首都市场,形成品种退市、企业退市和产区退市的惩戒机制。

根据分工,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将首先在生产环节,建立完善食品追溯、召回等制度,确保食品原料来源渠道清晰,销售去向明确,对问题食品要及时主动召回并依法处置。

在流通环节,禁止产销联合体以外的肉源进入市场,确保上游主渠道安全; 零售市场要严格落实“批零挂钩”制度,保证下游渠道安全可追溯。

严查销售混合肉卷、混合肉片等非单一原料畜禽肉制品行为。

监督过期畜禽产品的退市销毁。

在餐饮服务环节,严厉打击使用来源不明、病死、无检疫合格证、超过保质期、掺杂掺假、腐败变质以及回收使用畜禽产品的违法行为。

在稽查执法方面,重点打击畜禽产品“黑窝点”、“黑物流”。

湖北省畜牧兽医局处长因受贿被判无期近日,湖北省畜牧兽医局重大动物疾病防控处原处长施秋艳因涉嫌受贿1 485 余万元,经审计署移送查办,法院一审判处其无期徒刑,日前经湖北省高院二审裁定,维持原判。

据公诉机关指控,2006 年至2012 年间,施秋艳先后担任湖北省兽疫防治站站长、湖北省畜牧兽医局(省防治重大动物疫病指挥部办公室)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处副处长、处长。

其利用职务便利,多次收受姜某等人贿款为其谋取相关利益,用于个人理财、借给亲戚使用等。

全国农业系统查处37件侵权假种子案

全国农业系统查处37件侵权假种子案

全国农业系统查处37件侵权假种子案
佚名
【期刊名称】《粮食科技与经济》
【年(卷),期】2011(36)1
【摘要】从农业部获悉:自国务院开展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专项行动以来,农业部门扎实推进各项工作,行政执法已取得阶段性成果。

全国农业部门共查处了37件侵犯品种权和制售假冒伪劣种子案件,
【总页数】1页(P6-6)
【关键词】伪劣种子;农业系统;侵权;假冒伪劣商品;农业部门;知识产权;行政执法;国务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339.2
【相关文献】
1.前4个月全国查处侵权假冒案近8万起 [J], 万静
2.全国农业系统已查处37件侵权假冒种子案 [J], 冯华
3.真与假的较量——记全国首例法院判决的汽车销售商标侵权案 [J], 翟长青
4.经营应当审定而未经审定种子案件的查处技巧——对荆州市农业执法支队办理“宜丰8号”种子案的剖析 [J], 王珊清;汪发元
5.农业部公布2011年上半年全国农业系统查处的假劣农资典型案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农业部公布上半年查处假劣农资典型案件

农业部公布上半年查处假劣农资典型案件
农 农 业 部 公 布 了2 0 1 3 年 上半
情况 特殊 可延 长工作年 限。 《 通 知 》要 求 , 各地 应 当采取 先预 拨 、后 结算 的方式 发 放 乡村 医 生补 助 , 由县级 财政部 门直接将 补助经 费 的8 0 % 以上按 月拨 付 给乡村 医生 , 余 额经 考核 后发 放, 不得 挪用 、截 留 。为落 实乡村 医生 补偿 政策 , 原则 上将 4 0 %左右 的基 本公共卫生服务任务交 由村卫 生室承担, 考核后将 相应 的服务经费拨付 给村卫 生 室 。合理制定村卫生 室一般诊疗 费标准, 原则 上 为1 0 元 左 右, 并 确定 新农 合支 付 标准和办法。
国家卫计委: 进一步完善 乡村医生养老政策
国家卫计 委2 0 1 3 年8 月3 0 日印发 了 《 关于进一 步完善 乡村 医生 养老政策 提 高 乡村 医生待遇 的通知 》。 《 通知 》要 求各地要 加快制定 并完善 乡村医生养 老 政策 , 采取 多种形 式提 高 乡村 医生养 老 待遇 , 确保其 养 老金 收入不 低 于当地 居 民最低 生活保 障水 平 。有条 件 的地 方可 结合 乡村 卫生服务 一体化管 理 ,将取 得 执业 ( 助 理) 医师 资格 的乡村 医生 纳入 乡 镇卫 生 院编制 统一 管理 。同时, 建立 乡 村 医生 到龄退 出机 制, 原则 上年满 6 O 周 岁 的 乡村 医生 不再 在村 卫生 室执 业, 如
可繁母 羊的饲养场 ,每场 ( 户 )投放1 只 种公 羊 ,山羊 、绵 羊、种公 羊一 次性每
只补 贴 8 0 0 元
’ o 参百 通 之 音 《 农 村 百 事 通 》 的 编 辑 方 针 是 : 真 情 推 荐 致 富 项 目 , 竭 诚 介 热 门 技 术 , 快 速 传 递 市 场 信 息 。

2019年农资打假十大典型案件公布

2019年农资打假十大典型案件公布

一、江苏省连云港市农业农村局查处连云港保丰种业有限公司生产经营假种子案 2018年11月8日,连云港市农业农村局接到举报,反映连云港保丰种业有限公司涉嫌经营假种子。

经初步调查,当事人销售的种子部分没有标签,部分与标签标注的品种不符,种子数量总计2.2万斤,销售金额5.28万元。

2019年4月,经认定,保丰种业公司已构成经营假种子违法行为,依法对其没收违法所得5.28万元,并处罚款52.8万元。

二、云南省普洱市孟连县农业和科学技术局查处王美莲经营假农药案 2018年4月17日,孟连县农科局农业综合执法大队接到实名举报,称王美莲经营假农药。

执法人员随即进行调查并发现,在当地某酒店出租房仓库发现王美莲库存的20%敌草快水剂3,314瓶,检测结果显示,该批次农药样品检测出百草枯6.4%的含量,没有检测出敌草快成分含量,依法认定为假农药,没收该批次农药3,314瓶,并对当事州康大饲料有限公司生产过程中使用限制使用的药物饲料添加剂的行为进行立案调查。

经调查核实,该公司在2018年4月12日生产“肉兔母兔配合饲料同创883”过程中使用了金霉素预混剂,涉案产品数量5吨,货值金额和违法所得均为14,750元。

2019年4月9日,成都市农业农村局依据《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第三十九条第一项,对该公司做出没收违法所得14,750元、并处罚款11.8万元的行政处罚。

四、湖南省常德市汉寿县农业农村局查处深圳某种业有限公司生产经营劣种子案 2019年3月,汉寿县农业农村局执法人员在汉寿县科裕隆种业经营部开展例行检查,对该经营部销售的标称为湖南某种业公司生产的“绿银占”水稻种子抽样检测发现,该种子发芽率为76%,判定结果不合格,认定为劣种子。

经调查,该批水稻种子共1,500公斤,实际由深圳某种业有限公司生产,并以送货方式销售至汉寿县科裕隆种业经营部。

2019年6月,汉寿县农业农村局对深圳某种业有限公司做出没收劣种子,并处3万元罚款的行政处罚。

农业部公布13起假劣农资典型案例资料

农业部公布13起假劣农资典型案例资料

农业部宣布13起假劣农资典型事例法制网北京3月27日讯记者韩乐悟农业部宣布2011年全国农业系统依法查处的假劣农资典型事例13起。

2011年全国农业系统共立案查处假劣农资案件万余件,为农民挽回直接经济损失9亿元。

依据2011年全国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电视电话会讲和《2011年全国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实行方案》以及全国打击入侵知识产权和制售冒充伪劣商品专项行动的安排部署,农业部踊跃会同公安、工商、质检等部门展开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据统计,2011年全国农业系统共立案查处假劣农资案件万余件,捣毁制假售假窝点155个,移送司法机关86人,查处5万元以上案件81件,货值万元。

此次宣布的13起案件案值和社会影响较大,包含5起种子案件,4起肥料案件,3起农药案件和1起兽药案件。

这13起案件详细是:安徽省合肥益群种子有限公司生产、经营假种子案;湖北省沙洋县张茂林生产销售假种子案;河南省上蔡县和睦马铃薯栽种农民专业合作社违纪经营未经审定低质马铃薯种薯案;山东省青岛金升泰种子有限公司生产、经营低质种子案;河南省滑县八里营乡王月兵经营假小麦种子案;江苏省泰兴市东风农药化工厂生产经营假劣农药案;江苏省兴化市宏发有机化工有限公司生产经营假农药案;牛明丽、麻超杰销售假农药案;湖北省随州市麦达尔肥业有限公司、湖北史丹利肥业有限公司和随州祥丰化肥有限公司生产经营低质肥料案;湖南省华容县陈建军、陈新和、陈坤林经营低质复合肥料案;湖北中圣化肥有限公司生产销售低质肥料案;山东省寿光市羊口镇李家坞村徐存平销售未获得登记证肥料案;江苏省盐城市白先超经营假兽药案。

(完)附13起案件详情:一、安徽省合肥益群种子有限公司生产、经营假种子案。

2011年5月,连云港市农委依法查处了安徽省合肥益群种子有限公司经营假种子案。

经查,连云港东辛农场栽种的“8424”西瓜种子为假种子。

该批种子是南京林发种子有限公司从合肥益群种子有限公司购进后,销售给连云港苏垦农友种苗有限公司,再由苏垦农友种苗有限公司育苗后销售给60户西瓜栽种户,栽种总面积亩,直接经济损失697万元。

开展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

开展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

开展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作者:暂无来源:《中国食品》 2018年第9期3月29日,国务院在河北正定召开全国春季农业生产工作会议,李克强总理作出重要批示,强调要扎实开展春耕备耕,特别强调要统筹做好农资供应保障工作。

3月30日,农业农村部、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七部门联合召开全国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电视电话会议,会议总结了2017年及过去5年农资打假工作情况,部署了2018年农资打假重点任务。

一、关于2017年及过去五年农资打假工作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启动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各地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紧紧围绕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进农业可持续发展这一重大任务,统筹推进集中打击与源头治理,加强监管队伍能力建设,健全完善监管机制,上下联动,齐抓共管,农资打假工作取得明显进展。

农资产品质量稳中有升,2017年全国“两杂”种子、兽药、饲料产品抽检合格率分别达到98%、97%和97.4%,比2013年提高0.5、3.8和1.4个百分点。

农民权益得到较好维护,2017年中消协共收到农用生产资料类投诉2505件,仅占商品服务类投诉的0.35%,投诉数量较2013年减少4000多件。

制假售假势头得到明显遏制,农业、工商、质检与公检法部门高效配合,5年来累计立案查处假劣农资案件26.4万件,检查企业590万次、市场102万次,为农民挽回直接经济损失34亿元。

能取得这样的成效,是因为相关部门主要开展了以下工作。

一是坚持问题导向,深入推进专项治理。

紧盯重要农时季节,针对农兽药、种子、化肥、饲料、农膜等重要产品,假冒伪劣、有效成分不足、隐性添加等突出问题,组织开展农资打假保春耕、夏季百日行动、红盾护农、利剑等专项行动,查处了一批大案要案,摧毁了犯罪网络,端掉了大量制假售假窝点,斩断了假劣农资的生产销售链条。

(整理)农业部公布13起假劣农资典型案例.

(整理)农业部公布13起假劣农资典型案例.

农业部公布13起假劣农资典型案例法制网北京3月27日讯记者韩乐悟农业部公布2011年全国农业系统依法查处的假劣农资典型案例13起。

2011年全国农业系统共立案查处假劣农资案件2.4万余件,为农民挽回直接经济损失9亿元。

按照2011年全国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电视电话会议和《2011年全国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实施方案》以及全国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专项行动的安排部署,农业部积极会同公安、工商、质检等部门开展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据统计,2011年全国农业系统共立案查处假劣农资案件2.4万余件,捣毁制假售假窝点155个,移送司法机关86人,查处5万元以上案件81件,货值1277.6万元。

这次公布的13起案件案值和社会影响较大,包括5起种子案件,4起肥料案件,3起农药案件和1起兽药案件。

这13 起案件具体是:安徽省合肥益群种子有限公司生产、经营假种子案;湖北省沙洋县张茂林生产销售假种子案;河南省上蔡县和谐马铃薯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违法经营未经审定劣质马铃薯种薯案;山东省青岛金升泰种子有限公司生产、经营劣质种子案;河南省滑县八里营乡王月兵经营假小麦种子案;江苏省泰兴市东风农药化工厂生产经营假劣农药案;江苏省兴化市宏发有机化工有限公司生产经营假农药案;牛艳丽、麻超杰销售假农药案;湖北省随州市麦达尔肥业有限公司、湖北史丹利肥业有限公司和随州祥丰化肥有限公司生产经营劣质肥料案;湖南省华容县陈建军、陈新和、陈坤林经营劣质复合肥料案;湖北中圣化肥有限公司生产销售劣质肥料案;山东省寿光市羊口镇李家坞村徐存平销售未取得登记证肥料案;江苏省盐城市白先超经营假兽药案。

(完)附13 起案件详情:一、安徽省合肥益群种子有限公司生产、经营假种子案。

2011年5月,连云港市农委依法查处了安徽省合肥益群种子有限公司经营假种子案。

经查,连云港东辛农场种植的“8424”西瓜种子为假种子。

该批种子是南京林发种子有限公司从合肥益群种子有限公司购进后,销售给连云港苏垦农友种苗有限公司,再由苏垦农友种苗有限公司育苗后销售给60户西瓜种植户,种植总面积1228.2亩,直接经济损失697万元。

农业部关于开展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的通知-农市发[2005]2号

农业部关于开展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的通知-农市发[2005]2号

农业部关于开展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的通知正文:---------------------------------------------------------------------------------------------------------------------------------------------------- 农业部关于开展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的通知(农市发[2005]2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农业(农林、农牧、农机、农垦)、畜牧兽医、渔业厅(局、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业局:2004年,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按照全国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领导小组的总体部署,各地积极主动,扎实工作,农资打假工作取得了新的进展,有力地促进了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

为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工作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若干政策的意见》(中发[2005]1号)文件精神,全面落实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全国农业工作会议要求,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农业生产资料等各种坑农害农行为,我部决定2005年深入开展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

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目前,从总体来看,尽管农资打假工作不断深入,但市场秩序尚未取得根本性好转,非法制售假劣农资问题尚未得到彻底解决。

开展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是实现今年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目标的迫切需要,是维护农民群众根本利益的直接体现,是加强农业系统驾驭市场经济能力的内在要求,对于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保持粮食稳定增产,实现农民持续增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各级农业行政部门要站在服务“三农”的高度,切实增强开展专项治理行动的紧迫感和责任感,转变职能和工作方式,进一步加强对专项治理行动的领导。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农业行政部门要明确主要负责同志为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同志为分管责任人,业务处室负责同志为联系人。

二、明确工作思路和目标开展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要坚持“着力治本、标本兼治、打防结合、综合治理”和属地化管理原则,上下联动,打假扶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
农业农村部通报2018年农资打假典型案件
(涉及种植业部分)
2018年,各地农业农村部门认真履行农资打假牵头职责,不断加
大执法力度,会同有关部门严厉打击假劣农资违法犯罪行为,查处了
一批违法犯罪案件,端掉了一批制假窝点,有力维护了农资市场秩序,保障了农业生产和农产品质量安全。

据统计,2018年各级农业农村部门共查处假劣农资案件3878件,移送司法机关106件,捣毁制假窝点75个,为农民挽回经济损失1.25亿元。


经研究,农业农村部决定公布具有代表性的十个典型案件(涉及种植业的为七个)。

希望各地认真学习借鉴相关省份查处假劣农资案件的经验做法,进一步提高执法能力和水平,加大案件信息报送和公开力度,有效震慑不法分子,切实保障消费者合法权益。

2017年6月,黄冈市红安县农业局在辖区抽检农药产品发现,当地农药经销商销售的商标为“比刀快”和“枯啦”62%草甘膦异丙胺盐水剂农药不符合产品质量标准,系劣质农药。

经调查,以上两种农药均是从江苏裕廊化工有限公司业务员叶某处购进。


初步调查涉案金额达6.2万元。

2017年12月11日,红安县公安局正式立案。

2018年9月4日,红安县公安局联合农业局在河南新郑市新村镇周垌村一猪场
内抓获主要犯罪嫌疑人叶某、凡某等人,现场查获3吨各类农药原料、农药成品及大量生产设备、产品包装、农药图册,扣押“江苏裕廊化工有限公司”等假印章5个,冻结违法资金800余万元,一举打掉以叶某为首的特大制售伪劣农药犯罪团伙。

/要闻/
2017年8月,江西省抚州市南丰县农业局行政
综合执法大队接到投诉,称该县市山镇梅溪村黄某龙等17
户农民通过网络购买到假劣农药“代森锰锌”。

经标称生产企业确认,涉案农药产品为假冒其包装产
品,产品检测结果为不合格。

经江西博中司法鉴定中心鉴定,因使用上述农药,该村南丰蜜桔经济损失达
44.4万元。

南丰县农业局将案件移送公安机关立案
调查。

2018年7月,被告人王某胡因销售伪劣农药
2018年3月,上海电视台《新闻透视》栏目报道了崇明区港沿镇上海卫康蔬菜专业合作社芦笋种植户购买的进口芦笋种子种植后田间出现散头分叉及商品性差等问题。

上海市农业农村委员会立即成立专案组进行调查。

经查,2016-2018年期间,上海市某种子公司业务员陈某从北京某种子公司贾某处购进标称为“WB-210”的芦笋种子,私自换成“格兰德”种子标签后,销售给24户芦笋种植户,涉及种植面积317.7亩,造成种植户经济损失300万元以上。

目前,陈某因生产销售伪劣种子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三年,缓
2018年1月,丽江市种子管理站在执行农业农村部年度企业监督抽查任务中,抽取了丽江某农业科
技有限责任公司仓库中“金玉2号”杂交玉米种子样
品。

经检测,该样品真实性不合格,判定为不同品种。

2018年8月30日,丽江市古城区农业局立案调查。

经查,丽江某农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销售该批假冒“金
玉2号”的杂交玉米种子共5000公斤,违法所得20
万元。

9月25日,丽江市古城区农业局对该公司作
出行政处罚,因该公司具有减轻处罚情节,最终没收
2018年5月,河北省承德市围场满族蒙古族自
治县农牧局接到群众投诉举报称该县刘某军在销售假
种子。

县农牧局立即组织调查,发现刘某军自承德百
茂薯业有限公司购进“冀张薯12”“荷兰十五”“希
森6号”“荷兰十四”商品薯共计110余吨,以种薯
名义销售给农户,共获违法所得30.7万元。

目前该
2017年6月,湖北省十堰市农业局、湖北省农
业厅及两级公安部门历时16个月,破获陈某等人涉
嫌生产销售伪劣农资产品案。

经查,陈某为非法获利,
2012-2017年,以岳西县六家肥料生产企业业务员、
代理商身份,通过发名片、宣传册等方式,在湖北、
湖南、江西等13个省115个县市区的185家农资店
销售假劣肥料。

目前,被告人陈某因销售伪劣产品罪
被判处有期徒刑9年,并处罚金56万余元。

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