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利维坦》——霍布斯自然法思想
只有读懂了霍布斯的《利维坦》,我们才能理解人类的命运

只有读懂了霍布斯的《利维坦》,我们才能理解人类的命运利维坦托马斯·霍布斯是英国最伟大的政治思想家,也是用英文写作的最大胆无忌、最激动人心、最言之成理的政治理论家。
霍布斯所著的《利维坦》是迄今为止最优秀的英文作品之一。
文笔过人、思想独特让霍布斯的作品迅速传播,他的文章比所有他的批判者写得都好。
难怪他的反对者不得不说说“魔鬼唱的歌最悦耳”。
霍布斯饱受争议,饱受批判。
他毕业于牛津大学,但牛津大学却对这个毕业生丝毫没有任何好感。
牛津大学校长克拉伦登伯爵写了厚厚的一本书攻击《利维坦》,霍布斯死后,牛津大学本想烧掉他的尸首,但未能如愿,只好将他的所有著作堆在博德利图书馆的院子里付之一炬,以解心头之恨。
讽刺的是,三个世纪后,霍布斯仍为世人所铭记,而焚烧他著作的那些尸位素餐的反动派却早已烟消云散。
为什么霍布斯的学说如此遭人嫉恨?我们就从他的国家理论说起。
霍布斯对自己的学说充满信心,自称为政治学的开山鼻祖。
在他之前,西塞罗、马基雅维利和伊拉斯谟等历史学家和演说家或依据史实提出观点,或进行单纯的道德说教,或炫耀自己的演说技巧。
霍布斯说,他是第一个在科学的基础上解释政治的人。
霍布斯经历了英国两次内战。
他深刻反思内战的原因,提出一个重要的观点,只有国家掌权者掌握足够的权威,才能从根本上维护国家的统一。
为这个观点,霍布斯进行了令人叹为观止的缜密推理,堪称政治学著作的典范之作。
霍布斯在《利维坦》书中的第一页,他替《利维坦》下定义为:“一个共荣体或国家。
”他在《约伯记》中发现该词,该章中上帝以这个海中怪物(即利维坦)作为神圣力量的想象。
霍布斯把国家解释为为一个大有机体,它能吸收并指导一切人类的行为。
霍布斯认为国家类似于精密的机械装置,就像机械表一样。
要了解国家,就要了解国家的内在组成部分——了解人,了解人性。
接下来,霍布斯开始对人性进行精彩绝伦的描述。
按霍布斯的解释,权力是控制未来事态发展的能力。
人目前掌握的能够控制未来的资源就构成了权力。
利维坦

霍布斯的《利维坦》——关于《利维坦》的读书报告2010级科社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专业研究生阮鹏颖十七世纪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开辟了人类社会的新时代,把社会推向了近代史的阶段。
在那个风起云涌、革旧创新的大时代,在欧洲,造就了一批向旧制度冲击、为新制度呐喊的思想家,霍布斯就是其中最早、最重要的一个,他的代表作是《利维坦》。
“利维坦”,是《圣经》中述及的一种力大无穷的巨兽名字的音译。
霍布斯借用以命名本书,意在用以比喻一个强大的国家,这正说明《利维坦》主要是一本关于国家论的专著。
《利维坦》全书分为四部分。
第一部分开宗明义宣布了作者的彻底唯物主义自然观和一般的哲学观点,声称宇宙是由物质的微粒构成,物质是独立的客观存在,物质永恒存在。
第二部分是全书的主体,主要描述自然状态中人们在不幸的生活中都享有“生而平等”的自然权利,又都有渴望和平和安定生活的共同要求,于是出于人的理性,订立契约(即社会契约)。
通过社会契约而统一在一个人格之中的一群人就组成了国家。
霍布斯说:“这就是伟大的利维坦的诞生——用更尊敬的方式来说,这就是活的上帝的诞生。
”此外,还论述了主权者的权力——至高无上;国家制度的最佳形式——君主制;人民的义务——绝对服从。
主权者或国家的职责有:一是对外抵御敌人侵略,保障国家安全;二是对内维护社会的和平与安定;三是保障人民通过合法的劳动生产致富。
第三部分《论基督教国家》旨在否认自成一统的教会,抨击教皇掌有超越世俗政权的大权,坚决主张教会必须臣服于世俗政权,并且只能作为政权的一种辅助机构。
第四部分《论黑暗的王国》,其主要矛头是针对罗马教会,大量揭发了罗马教会的腐败黑暗,剥削贪婪的种种丑行劣迹,并呼吁教会势力撤出大学。
霍布斯从人性假设和自然权利出发,论证了自然状态之下个人的悲惨境遇并由此使得国家的产生成为必要。
国家的产生源自人的自我保全的自然权利,而自然法则是自然权利的保障法则。
权利的优先性在逻辑上由此被确立。
正是在这一意义上,霍布斯被视为自由主义的创始人。
利维坦

《利维坦》读书笔记《利维坦》是著名的启蒙思想家霍布斯的一本关于国家论的专著。
“大自然,是上帝用来创造和治理世界的艺术。
”人类则是大自然里最精美的艺术品,因为他们可以通过模仿大自然这一上帝的艺术,创造出人造的动物。
霍布斯,自认为是近代政治科学的开端。
这样的说法也许是因为他受到了笛卡尔的强烈影响,进而试图通过一种“几何”的严密的逻辑推理方法来说明人类社会和政治生活的真理。
霍布斯在政治学家们中间受到如此的重视,关键在于霍布斯从难以辩驳的原初假设,推导出了最重要的要素即自然权利,从而奠定了现代政治学的基石。
读《利维坦》这本书,我觉得更多的是感触到了霍布斯深刻的思想,对于人、对于国家、对于宗教、对于社会的各种关系有了更深的认识,从政治追溯到了人类的本质和特性,也从人这一自然生物发展到造就“利维坦”,无论是从纵向还是横向,都让我的思维得到了拓展和深化。
《利维坦》的文字似乎有种魔力,霍布斯雄健的笔锋在思想之园中疾驰,他的语言和文字能吸引着你跟着他迈向思想深处,即便你一开始觉得他的观点和你的不同,甚至对立,但最终会让你觉得不得不服。
必须承认的是,霍布斯的一些观点是偏激的,即便是他本身也是一个颇有争议、不易理解的人物。
他的有些政治主张是很反动的,但是他在哲学上、神学上却是一名勇敢的斗士,在政治理论上也有杰出的贡献。
他一身矛盾丛集,唯物主义的自然观和唯心主义的社会观扭结在一起,资产阶级的社会经济要求又包容在封建专制制度的外壳之中。
一、论人类由于人是利维坦的材料和创造者,那么就必须先从人类说起。
《论人类》是全书的第一部分,开宗明义宣布了作者的彻底唯物主义自然观和一般的哲学观点声称宇宙是由物质的微粒构成,物体是独立的客观存在,物质永恒存在,既非人所创造,也非人所能消灭,一切物质都处于运动状态中。
接着他从“论人”入手,指出人的生命也不过是四肢的运动;作为一个自然的生物,人的自然本性首先在于求自保、生存,从而使自私自利、贪婪、恐惧、残暴无情,人对人互相防范、敌对、征战不已,像狼和狼一样处于可怕的自然状态中。
霍布斯利维坦读后感

霍布斯利维坦读后感《利维坦》是英国哲学家托马斯·霍布斯的代表作之一,也是西方政治哲学史上的经典之作。
这部著作以其深刻的洞察力和独特的思想观点,对政治、社会和人类本性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探讨,对于我们理解当代社会和政治制度有着重要的启示和指导作用。
霍布斯在《利维坦》中提出了“社会契约论”的理论,认为人们在原始状态下是自私的、自利的和暴力的,为了摆脱无尽的战争和混乱,他们自愿放弃一部分自由,将权力交给一个绝对的统治者,以换取社会秩序和安宁。
这一观点对当代社会政治制度的探讨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在当今世界,人们对于政府的合法性和权威性一直存在着争议,而霍布斯的社会契约论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思考角度。
他认为,政府的权力来自于人民的授权,而政府的任务就是维护社会秩序和保障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这一观点对于我们理解政府的本质和职责有着深远的影响,也为我们思考当代政治制度的改革和完善提供了新的思路。
另外,霍布斯在《利维坦》中还对人类本性进行了深刻的探讨。
他认为,人类天生自私、贪婪、好斗,追求自己的利益和权力,这种本性是人类社会无法避免的基本问题。
在当代社会,这一观点对我们理解人类行为和社会现象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我们可以从中看到,人类的自私和贪婪是社会问题的根源,而政府的任务就是通过法律和制度来约束和规范人们的行为,以维护社会的稳定和秩序。
同时,霍布斯的这一观点也为我们思考人类行为的动机和原因提供了新的视角,对于心理学和社会学的研究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
总的来说,《利维坦》是一部充满智慧和思想的著作,它对政治、社会和人类本性进行了深刻的分析和探讨,为我们理解当代社会和政治制度提供了重要的启示和指导。
通过阅读这部著作,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政府的本质和职责,认识到人类的自私和贪婪是社会问题的根源,从而为我们思考当代社会和政治制度的改革和完善提供了新的思路。
因此,我认为《利维坦》是一部不可多得的经典之作,它对我们理解当代社会和政治制度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和思考。
《利维坦》读后感

《利维坦》读后感读完一本名著以后,你有什么领悟呢?需要写一篇读后感好好地作记录了。
是不是无从下笔、没有头绪?以下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利维坦》读后感,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利维坦》读后感1利维坦是传说中的一种食人海兽,后被比喻专制政府模式。
政府有双面性格:由人组成,又由人运作,因此也就具有了人性的那种半神半兽的品质,在保护人的同时又在吃人。
吃人的专制政府称为利维坦,所以,就有了人类社会最高理想就是把利维坦关进笼子里一说。
霍布斯的《利维坦》意在用以比喻一个强大的国家,借此论证君权至上,反对“君权神授”。
他重新发现了“人自身”,看到古典政治理想的不现实性。
对霍布斯来说,“最佳政制”并不是最首要的,而是人的“生存”、自保。
必须重建政治,确保人的生存。
霍布斯首先要为政制寻找一个正当性的根基,这是因为,除了对古典理想主义的不满,他似乎也同样反对马基雅维里过分的现实主义路线。
因此,霍布斯保留了古典“道德政治”的理想,但又把目光转向政治的“开端”进行思考。
如果说古典政治依据目的论的自然观,发掘的是手段——目的的过程;而霍布斯把这一方式颠倒为原因,结果,历史主义的方式。
霍布斯重建道德的政治的方式是重构“自然法”理论。
他发明了“自然状态”,这一状态就是人与人的战争状态,一切人为了自保在自然状态对一切事物具有权利的结果,人与人的冲突,自然欲望的激情的个体。
基于此,霍布斯得出了“自然权利,就是每一个人按照自己所愿意的方式运用自己的力量保全自己的天性,也就是保全自己的生命的自由。
”“自然权利”是霍布斯的新发明,也是现代政治哲学的核心观念。
从此,洛克、卢梭、康德等哲政治哲学家无不从接受霍布斯的“权利”概念而思考政治问题。
他发现了“特殊性”,自私的个体。
现代性就是特殊性、个体的发现。
由此,政治哲学从以自然目的为依据转换成以人的目的建立。
自然权利从古典的自然正义、正当转变为现代人的自然权利。
政制的本质就是基于人的意志的人为创造,政制就是人造物。
《利维坦》读后感

《利维坦》读后感《利维坦》是英国哲学家托马斯·霍布斯的代表作,也是西方政治哲学史上的经典之作。
在这本书中,霍布斯提出了他对政治权力、社会秩序和人类本性的独特见解,引起了广泛的讨论和争议。
首先,霍布斯在《利维坦》中提出了“社会契约论”的思想,认为人们为了摆脱自然状态下的恶性竞争和混乱,自愿放弃部分个人自由,将权力交给一个绝对的统治者,即“利维坦”,以确保社会秩序和稳定。
这种权力的集中和集权统治的理念,对于当时英国的政治局势和社会状况有着深刻的启示意义。
同时,霍布斯对于政治权力的理性和合法性的思考,也为后来的政治哲学和社会学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其次,霍布斯对人类本性的观点也是《利维坦》的重要内容之一。
他认为人类天生自私、贪婪、好斗,追求自身利益和权力的最大化,因此在自然状态下会陷入无休止的战争和混乱之中。
为了避免这种恶性循环,人们需要通过社会契约来建立一个有序的社会,限制个人的自由,服从统治者的权威,以实现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这种对人性本质的深刻洞察和分析,对于理解人类社会的运行规律和政治制度的建设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此外,霍布斯在《利维坦》中还探讨了政治权力的合法性和正当性的问题。
他认为政府的权力源自人民的授权和委托,只有在人民的意愿和利益之内行使权力,才能被视为合法和正当。
同时,政府的权力应当受到法律和规范的约束,不能任意滥用和侵犯人民的权利和自由。
这种对政治权力合法性和正当性的思考,为建立现代民主制度和法治社会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总的来说,《利维坦》是一部充满智慧和洞察力的政治哲学巨著,对于理解政治权力、社会秩序和人类本性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霍布斯的思想和观点在当今社会依然具有深刻的启示意义,我们应当认真阅读和思考,以便更好地理解和应对当代社会和政治挑战。
希望通过这篇读后感,能够激发更多人对《利维坦》这部经典之作的兴趣和思考,共同探讨人类社会的未来发展方向和道路。
《法学经典著作选读》第五讲霍布斯《利维坦》的主要内容.

简言之,“利维坦”就是一个根据 社会契约和人们的授权,运用全体 人民的力量和手段来进行共同防卫 和维护和平的人格。
人创造一个拟制的国家,如同上帝 创造人。
一、全书内容简介
第一部分:论人类
(从人性出发,对自然状态、自然 法和社会契约进行论述,建立其自 然法理论)
一、人性-人性恶的自然状态论
C、在政治权力的最终目的上,认为 政治的首要问题是确保现实的利益, 实现人类社会的和平与秩序。为了 达到这一目的,政治行为可以不受 伦理道德的约束。
3、提出实在主义法律观。
对霍布斯学说的指责
霍布斯之所以为人憎恶,倒不
在于他的政治理论中的可怕的和错误
的东西,反而在于其中真实的东西。
-卢梭《社会契约论》
法律是一种命令,而这种命令是通 过语言文字或其他同样充分的形式 宣布或表达的。国家的命令,仅仅 对于能了解的人说来才是法律。对 于天生的白痴、儿童或疯人说来, 法律是不存在的
五、自由理论
(一)自由的涵义 任何事物的运动,如果不受外界的阻碍,
那么就处于自由的状态中。 自由就是人可以不受阻碍地做他愿意做
(一)可怕的无政府状态 人的自然本性是自我保存 自保、生存、自私自利、野蛮残忍 自然状态是一种人人互相为战的战
争状态 人与人的关系是豺狼的关系
产生互相为敌的混乱局面的原因
(一)人类是自私自利的,因此便 存在导致人们互相斗争的种种因素: 造成人类之间争斗的三个原因
竞争:人们为了自己的利益而侵害他人
自然法原则
寻求和平,信守和平; 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遵守契约;与人为善;不要自傲;要合群; 要宽恕取和;放眼未来,不要只看到过去的罪恶; 秉公处理人们之间的纠纷; 分配东西要按比例原则; 以和平为目的的自然法,应采用调解的手段。
利维坦

《利维坦》读书报告——论霍布斯的自然状态2013709016 丁佳彤英国政治学家奥克肖特说:“《利维坦》是用英语写作的最伟大的——也许是独一无二的——政治哲学杰作。
我们的文明史上只有少数几部著作在视野和成就上可与之相比。
因此,就只能用最高的标准来评判它。
”“Leviathan”,在《圣经》中关于利维坦的记载紧跟在《约伯记》中的下一章,耶和华在提到利维坦的时候,把它誉为骄傲之王,说它是水族之中的至高无上之物,万物与之无与伦比,万事万物均在它的下面,受他管辖支配。
书中描述的利维坦实际上就是一条巨鳄,拥有坚硬的鳞甲,锋利的牙齿,口鼻喷火,腹下有尖刺,令人生畏。
在霍布斯的著作中,被描述为一个强力的、拥有绝对主权的国家,从而形象地表述了霍布斯的政治学说观点。
霍布斯生活在16 世纪末和17 世纪,那时候英国社会正经历着动荡和剧烈的变革。
从1640 年开始,英国国会为争取更多的权力而开始与国王作斗争。
1642 年国会提出了《大抗议书》,遭到查理一世拒绝,于是,查理一世宣布讨伐国会,内战终于爆发。
1640 年,霍布斯从个人的自然权利出发,论证了只有至高无上的王权才能保卫国内和平与安宁。
这种保守甚至是倒退的主张激起了国会中资产阶级的极大愤怒和反抗。
1640 年11 月,霍布斯害怕国会将对其进行惩罚,于是就悄悄逃往法国巴黎,并在那里隔岸观火,继续观察国内政治局势的发展动态。
于是,在巴黎的十年间,他集中精力写作政治学方面的著作。
霍布斯的全部政治理论是从他的人性观和自然法学说两个出发点推导出来的。
①他认为人性本恶,人总是想要追求自己想要的东西,因此自私自利、凶狠残暴,同时互相猜忌,担心别人的陷害。
霍布斯在《论公民》中提出了两条“关于人性的绝对肯定的假设,一条是人类贪婪的假设,它使人人都极力要把公共财产据为己有。
另一条是自然理性的假设,他是人人都把死于暴力作为自然中的至恶努力予以避免”。
②这就引出了他所谓的自然状态理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利维坦》
——霍布斯自然法思想
发表时间:
2020-01-16T10:23:49.077Z 来源:《知识-力量》2019年12月59期 作者: 杨亚楠
[导读] 《利维坦》一书著于1651年,中文版迄今共有四版,其作者霍布斯是西方近代唯物主义法哲学的代表人物之一。他总是站在哲学家
的传统立场上,试图系统地回答人类生活中最令人困惑的问题,虽然他的一些哲学问题的结果并不充分,但检查评估他的论点能让我们更
好的进行哲学研究。所以此文就是要对他的主要著作《利维坦》中的主要思想之一的自然法进行梳理并进一步思考评析。
(西南大学,重庆
北碚 400715)
摘要:《利维坦》一书著于
1651年,中文版迄今共有四版,其作者霍布斯是西方近代唯物主义法哲学的代表人物之一。他总是站在哲学家
的传统立场上,试图系统地回答人类生活中最令人困惑的问题,虽然他的一些哲学问题的结果并不充分,但检查评估他的论点能让我们更
好的进行哲学研究。所以此文就是要对他的主要著作《利维坦》中的主要思想之一的自然法进行梳理并进一步思考评析。
关键词:霍布斯;自然状态;自然权利;自然法
一、明晰自然权利与自然法定义
在探究自然法之前我们需要理解两个概念,即自然权利与自然法,在一般意义上二者极易混淆,普遍将权利等同于法,但在霍布斯这
里,二者的概念是不同的。在《利维坦》这本书中,霍布斯明确指出自然权利
“就是每一个人按照自己所愿意的方式运用自己的力量保全自
己的天性
——也就是保全自己的生命——的自由。”,换句话说,自然权利指的就是一种自由,这种自由是指人们只要以自我保存为目的,
就可以使用一切自己在内心所愿意使用的方式的自由。而这里还要明确的一点是,霍布斯的自然权利并不是一种绝对权利。虽然可以解读
为每个人不受强制权力的约束可以根据自己愿意的、最有利的方式来保全自己,但其中蕴含着行使这种权利的首要前提,即必须以保全自
己为目的,否则就不能行使这种自然权利。
同时霍布斯还将自然法定义为“理性所发现的戒条或一般法则。”他紧接着指出这个法则就是以自我保存为终极目标,禁止人们做出伤
害或是毁灭自己性命的事情,同时人们还必须去做最有利于自我保存的事情,采取相应的手段来实现自我保存。虽然从两者的定义还不能
明确的看出二者的不同,但继续阅读文本霍布斯对两者是做出了区分的。
在文本中霍布斯指出了权与律的区别,相对应的就是自然权利与自然法的不同,他说权是一种做或不做的自由,而法就是一个令人们
做出万千求存方式之一的约束。首先,自然法与自然权利有一个共同的目的,即自我保存;其次,自然法与自然权利又是相区别的,自然
法约束人们去做或不做某事,自然权利则使人们有做或不做任何事的自由。也就是说,自然法和自然权利都是以自我保存这个目的为基础
的,自然法是为了更好地实现自我保存这个目的,它是理性给我们指示出的更好实现目的的方式。如果不对任何人的自然权利加以任何限
制,人们就会互相制造障碍,使得所有人都无法实现生命本来的长度。所以自然法就是对所有人的自然权利构成一定的限制,以更好地实
现自我保存这个最根本的目的。
二、自然法何以为理性发现的法则
霍布斯认为在自然状态下,由于人们互不信任,又没有一个共同权力来强制人们守约,所以任何契约都无法成立,在这种情况下,所
有人都保有对一切事物的权利,他们有自由在理性的指示下做任何事情来保全自己。这时候,每个人为了保全自己,或者由于争夺资源,
或者由于预防威胁,或者由于扩大权势,他们彼此之间会发生战争,但只要这种战争是出于自我保存的需要,人们发动它就是符合理性
的,因为这是他们的自然权利。但是,当人们处于战争状态之下,他们的生活是无比悲惨的,他们不仅无法生存至大自然通常允许他们生
活的那个时间点,也就是说他们是短寿的,而且他们的生活还会是贫穷的、孤独的、卑污的。所以为了避免这种糟糕的状态,人们就需要
和平,因为在和平的环境中,人们受到攻击的可能性很小,所以人们的生命安全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得到保障。也就是说,理性给我们指示
出一种能够更好地实现自我保存这一目的的路径,那就是力求和平。
上述的解释似乎会存在一点小小的争议,因为可能会出现这样的疑虑——理性似乎既导致战争又将人们带向和平。对此我们可以做出
这样的理解,霍布斯认为两利相权取其重,那也就是说和平更加有利于我们的自我保存。并且,这里能够得到的文本支持是,霍布斯认为
每个人只要有获得和平的机会时,就应该力求和平,但在不能得到和平时,他就可以寻求并利用战争的一切有利条件和助力。也就是说相
比于战争,和平的确是更好的选择,所以有获得和平的希望和可能时,理性就把我们带向和平;但是当和平不可能实现时,我们就只能通
过次之的战争来保卫自己,而这时候理性就会把我们带向战争。所以理性既导致战争,又把我们带向和平,这两者之间如此理解便是不矛
盾的。
还需要关注的一点是,理性既导致战争又导向和平其实类似于囚徒困境向我们揭示的个人理性和集体理性的冲突。在自然状态下,发
动先发制人的战争是符合个人理性的,当每个人根据个人理性行动,就会导致战争状态。而和平则是集体理性的选择,和平的结果无疑是
好于战争状态的,问题只是在于如何能够使集体理性发挥作用。不仅人为了自我保全的理性会将人们带入战争状态,在堕入战争状态这个
过程中,人们的激情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比如恐惧的激情使人们互相猜疑进而发动先发制人的战争,追求荣誉的激情使人们为了获得尊
重和权势而发动战争,追求财富的激情使人们为了争夺利益而发动战争等等。所以有时候,人们甚至会仅仅因为激情而发动违背理性的战
争,比如那些虚荣的人,他们常常为了眼前的利益而不顾长期的自我保存也要发动战争。所以,在说到理性导致战争状态和激情导致战争
状态两者也是有矛盾时,如此理解也是可以化解其矛盾的。因为在堕入战争状态的过程中,人类的理性和激情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三、自然法之总体评述
对于自然法霍布斯对其有几条总体论述。首先他将十九条自然法则总结为一条根本法则,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条总则说明,认
识自然法时要做到将他人和自己放在同一水平上加以比较,要达到双方的平衡。也就是说霍布斯的自然法思想强调人们的自然权利是平等
的,人们通过契约的方式让渡对等权利,而不是非法地剥夺某人的权利。其次,他提出自然法在人的内心范畴中是有约束力的。但在外部
范畴中,也就是真正放在实际活动中就不一定具备约束力了。因为如果一个人在他人都不履行诺言时坚持履行自己的诺言,那他就将会成
为牺牲品,这与保全自我为目的的自然法则相违背。不义、忘恩、骄纵、自傲等都不可能合乎自然法,自然法要求人们一定要努力的去履
行它,只有努力履行了它的这些人才是真正的实现了它们,而这些人也就会被称作是正义的。最后,霍布斯认为研究自然法的科学是唯一
真正的道德哲学,因为它主要研究的是人与人交往沟通中的善与恶。善恶是表示人们欲望和嫌恶的名词,善恶在每个人的价值观念里都是
不同的,当个人的欲望就是善恶的尺度时,人们就会处于自然的战争状态,所有人都同意和平是善,所以达成和平的方式手段,即自然法
也是善。
霍布斯提出的自然法尽管还存在一些巨大的争议,就其究竟是明知规则还是道德规则也还有待商榷,但不可否认的是自然法思想所涉
及的问题都是现世颇有价值的问题,给后世的哲学家以讨论的空间,也为后世的政治思想理论建设做了奠基。
参考文献
[1]
霍布斯.利维坦[M].黎思复黎廷弼,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7年.
[2]
周冠宇.论霍布斯自然法理论的哲学基础[D].上海师范大学,2019.
[3]
尚新建.霍布斯的人性论之自然法[C].外国哲学(第三十六辑):商印文津文化(北京)有限责任公司,2019:141-166.
作者简介:杨亚楠(
1995.10-),女,甘肃兰州人,研究生,西南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研究方向:西方近现代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