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礼貌的概念

(1)礼貌的概念
(1)礼貌的概念

礼貌、礼节、礼仪

一、礼貌

(1)礼貌的概念

礼貌是人与人在接触交往中,相互表示敬重和友好的行为规范,是文明行为的最起码要求。

(2)礼貌的主要内容:

A、遵守社会公德

公德是指一个社会的公民为了维护整个社会生活的正常秩序而共同遵循的最起码的公共生活准则,公德的内容包括:爱护公物、遵守公共秩序,尊重妇女、关心老人,救死扶伤等。

B、遵时守信,遵时就是遵守规定或约定的时间。守信就是要讲信用,不可言而无信。

C、真诚友善

所谓人际交往时的真诚,是指交往时必须做到诚心待人,心口如一。

D、理解宽容

理解,就是懂得别人的思想感情,理解别人的观点立场和态度,宽容就是宽容大量,能容人,能原谅别人的过失。

E、热情有度

热情是指对人要有热烈的感情,使人感到温暧。有度是指对人热情要有一定尺度,既不可显得过于热情,也不能缺乏热情。

F、互尊互帮

互尊就是人与人之间要互相尊重,互帮就是人与人之间要互相帮助。

G、仪表端庄(指对对方的服务态度)

讲究卫生(指要有一定的职业道德,注意个人卫生)

H、女士优先

即要遵循凡事“先女后男”的原则。不问及女士、小姐的个人私事,指年龄、胖瘦、收入等。

(3)基本礼貌行为

1、微笑,与客人保持眼光接触;

2、主动向客人问好;

3、尽量称呼客人的姓氏;

4、主动让路、让位给客人,请客人先行;

5、三人以上对话,须用相互都能听懂的语言;

6、不可询问客人私人问题(如年龄、收入、婚姻)

7、复述客人要求;

8、不能满足或不明白客人时必须立即道歉, 同时给客人一个解决的建议可主动协助联系解决;绝对不可以将客人当成皮球!

9、在工作岗位时-精神饱满,不可聊天,吃东西;随时留意客人是否需要服务;

10、走路时-切勿太慢/太快/奔跑或摆动太大而引起客人注意;

11、和客人应对时-站在客人面前约一手臂距离,注意力集中,耐心聆听,不可作忙碌状;不可在客人背后突然说话:如遇另一客人有事,应点头微笑示意,不可视而不见,让客人知道你尽快为他服务。

(4)礼貌修养

1、礼貌修养的定义

礼貌修养是指一个人在待人接物方面的素质和能力。修养是指一个人在道德,学问、技艺等方面通过自己的刻苦学习、艰苦磨练以及长期陶治,逐渐使自己具备某一方面的素质和能力。

2、怎样培养礼貌修养

①自觉学习礼貌礼节方面的知识

②广泛涉猎科学文化知识、用丰富的知识充实自己

③努力进行自我性情陶治,纠正自己不文明不讲礼貌的不良习气。

④积极参加社会活动在实践中养成礼貌待人的习惯。

(5)怎样才能做到礼貌服务

①了解你的客人

②了解你的商品

③举止温文尔雅

④注视聆听

⑤笑口常开

⑥整齐清洁

⑦谈吐得体

⑧乐于助人

二、礼节

(1)礼节的概念

礼节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特别是在交际场合,相互问候,致意、祝愿、慰问以及给予必要协助和照料时惯用的形式。礼节是关于对他人态度的外在表现行为规则,是礼貌在语言行为、仪表等方面的具体规定。礼节往往从向他人表示敬意的仪式方面表现出来,像点头致敬、鞠躬、握手、吻手和接吻等均属于礼节的各种形式。

(2)日常服务礼节

日常服务礼节最为基本的应该熟悉和掌握的“一、称呼礼节二、问候礼节三、应答礼节四、迎送礼节五、操作礼节。其中称呼礼节,问候礼节。应答礼节是体现在语言上的礼节,迎送礼节、操作礼节具体体现在举止上的礼节”。

(3)日常服务礼节

1、握手礼节

在交际场合中,握手是很常有的一种礼节,也是国际通行的礼仪。一般在相互见面,离别、祝贺、慰问等情况下使用。

标准的握手姿势是,伸出右手,手掌与地面呈垂直状态,然后五指并用,稍许一握,时间以3 秒钟左右为宜。此时需双眼注视对方,面带微笑,上身要略微前倾,头要微低,与他人握手时,手应该是洁净的。

握手要注意先后顺序,一般是主人,年长者,身份高者和女士先伸手。客人、年轻者,身份低者见面先问候,待对方伸手再握手。若一个人要与许多人握手,那么最有礼貌的顺序应该是:先上级后下级;先长辈后晚辈,先主人后客人;先女士后男士。

与他人握手,有以下几种情况是很不礼貌的,所以应避免。

①男士戴着帽子或手套同他人握手。男士握手前一定要脱下帽子和手套,实在来不及的话,应该向对方道歉。女士与他人握手时不必脱去帽子和手套。军人与他人握手时也不必脱下军帽,标准的做法是先行军礼,然后再握手。

②长久地握着异性的手不放开。男士与女士握手时,时间要更短一些,用力要更轻一些。一般握一下女士的手指就可以了,不要拉住对方的手忘了松开或用劲显示自己的热情。

③用左手去同他人握手。握手一定要用右手,除非右手受伤或太脏不能使用,用左手与人相握是不合适的。在特殊情况下用左手与相握应当说明或道歉。

④交*握手。当两人正握手时,跑上去与正握手的人相握,这是失礼的,应该等别人握完再伸手。

⑤握手时目光他顾,心不在焉。与别人握手时东张西望是不礼貌的。

2、鞠躬礼节:

鞠躬,意即弯腰行礼,是表示对他人敬重的一种郑重礼节。它既适用于庄严肃穆或喜庆欢乐的场合,又适用于一般的社交场所。

在我国,鞠躬常用于下级向上级,学生向老师,晚辈向长辈表达由衷的敬意,也常用于演讲者、表演者向听众、观众致意,服务员向宾客致意。为向他人表达深深的感激,也可以用鞠躬礼。

鞠躬礼分为两种,一种是三鞠躬;另一种是一鞠躬,几乎适用于一切社交场合。鞠躬的基本做法是:欲施鞠躬礼时,首先应该立直站立,背部伸直,保持身体的端正,同时双手在体前搭好,右手搭在左手上,面带微笑。鞠躬时,以腰部为轴,整个腰及肩部向前斜15°至30°,目光应该向下,同时问候“您好”、“早上好”、“欢迎光临”等。

鞠躬礼是日本最为常用的礼节,日本人见面时一般不握手,而习惯于相互鞠躬。日本的鞠躬礼是将双手搭在双腿上,鞠躬时,双手向下垂的程度越大,所表示的敬意就越深。

行鞠躬礼时应当注意:

①,必须脱帽。戴帽鞠躬不礼貌,同时还会使帽子掉下来。

②,鞠躬时目光应该向下看,表示一种谦恭的态度,不可以一面鞠躬一面翻起眼睛看对方。

③,嘴里不要吃着东西、嚼着口香糖或含着香烟。

④,礼毕抬起身,双眼应礼貌地注视着对方。否则视线移向别处即使行了弯腰最深的鞠躬礼,也会让人觉得缺乏诚意。

⑤,若是迎面碰上对方鞠躬时,则在鞠躬过后,应向右边跨出一步,给对方让开路。

3、谈话时的礼节:

a、语言简洁、清楚、明白

b、不要粗声大气

c、要摆正自己和对方的关系

d、要和别人谈话时,应该先打招呼,用右手挡住自己的嘴,客人和别人说话时,不要上前旁听

e、谈话时,要尊重对方

f、要注意口腔卫生(上班不吃带异味的食品)

4、介绍礼节

介绍是人与人之间相识的一种手段,日常交往中的介绍可以使不相识的人相互认识,通过正确的落落大方的介绍和自我介绍,足以显示一个人良好的交际风度。

介绍的角色分为介绍者和被介绍者,自我介绍则是把介绍者和被介绍者两种角色集于一身了。

作为介绍者,是为他人作介绍,其规矩是:把晚辈介绍给长辈,把男士介绍给女士、把未婚者介绍给已婚者,把职位低者介绍给职位高者。介绍者作介绍时,对双方都不直呼其名,而应采用敬词。比如“鲁小姐,请允许我向你介绍一下……“或者较随便的可以说:”张先生,我来介绍一下,这位是……“。为人介绍时,应该把手掌伸直并掌心向上,向着被介绍一方的肩与背。

作为被介绍者,应该表现出结识对方的热情。被介绍时,应该面向对方并注视对方,不要东张西望,心不在焉,或是羞怯得不敢抬头。

介绍完毕,被介绍的双方应该互相以礼貌语言向对方问候或微笑点头致意,可说“很高兴认识你!”等,这种客套话是需要的,但不要太过分;像“不胜荣幸”、“幸甚幸甚”等就过于单调干巴和做作了。

为他人做介绍时,有一些特殊的情况应当注意:介绍家人给他人,一般不加称呼。如家里来了很多客人,一般是把晚到的客人介绍给早到的客人,如果来宾甚多,那么主人不必一一介绍,只要介绍附近的客人们认识就行了。向父母介绍客人时,应先把客人介绍给母亲。

在一些场合还需要作自我介绍,比如求职和新到一个新环境中。自我介绍或许在一个面前,或许是在几个人、众多人面前进行。自我介绍基本内容是自己的姓名、身份、单位,如果对方表现出结识的热情,还可以进一步介绍一下自己的学历、专长、兴趣和经历等。

不论在什么场合,自我介绍要做到自然大方,讲到自己时可将右手放在自己左胸上。不要慌慌张张,毛手毛脚,不要用手指指着自己说话,介绍时的表情应该坦然、亲切、大方,眼睛应该看着对方或是大家,不可面红耳赤,显得不知所措或者随随便便、满不在乎。

在自我介绍中既要表现了自信友好和善解人意,又要力戒粗俗。如果与别人认识不到3 分钟,就向人家诉苦、发牢骚,甚至粗话连篇地骂街,必定丑化了自己的形象。

在自我介绍之后开始交谈中,主动做自我介绍的一方要对对方谈起的一切都表示出耐心和兴趣。不要只把对方当成一听众,只顾自己夸夸其谈。

(理论讲完后,让员工示范,再进行反复练习),日常服务礼节训练。

△介绍礼节的顺序

(1)先把宾客向我方人员介绍之后,随即将我方人员再介绍给宾客。

(2)在一般情况下,应先把男士介绍给女士,之后,再把女士介绍给男士。

(3)应先把年轻的、身份低的介绍给年长的、身份高的,再把年长的、身份高的介绍经年轻的、身份低的。

(4)在一般情况下,先把男士介绍给女士,先把低者介绍给高者,先把年幼者介绍给年长者,先把未婚者介绍给已婚者。

(5)同级、同身份、同年龄时,应将先者介绍给后者。

(6)介绍时,要把被介绍者的姓名、职衔(学位)说清楚。

(7)向双方做介绍时,应有礼貌地以手示意。手向外示意时手心向外,手向里示意时,手心向着身体。身体稍向介绍者。切勿用手指划,更不能拍打肩膀或胳膊。

(8)介绍双方姓名时,口齿要清楚,说得慢一些,能让双方彼此记住。

三、礼仪

(1)礼仪的概念

礼仪是一个区域内人们交往时所认同的准则和行为规范,是在较大的较隆重的场合,为表示礼貌和尊重而举行的礼宾仪式,是在国际交往接待时,在礼遇规格和礼宾次序方面应遵循的礼貌礼节要求。

(2)交际中常用的一些礼仪用语

1、初次见面:久仰

2、好久未见:久违

3、问年龄:高寿(对老人)、贵庚(一般人)

4、问姓名:贵姓、宝号

5、赞美别人主意:高见

6、请求原谅:包函

7、请出主意:赐教

8、请求批示:请教

9、请人让路:借光

10、请人帮助:费心劳驾

11、要先离去:失陪

12、让人勿送:留步

13、送客回家:请慢走

14、请客人来:光临

15、表示等候:恭候

四、礼貌、礼节的意义:

(1)讲究礼貌礼节是建设高度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需要;

(2)讲究礼貌礼节是保障社会安定团结,促使人际关系和谐的需要;(3)讲究礼貌礼节是文明公民应有的行为规范;

(4)讲究礼貌礼节是娱乐业员工的基本素质要求之一。

五、风度

(1)风度的定义

风度是一个德才、常识等方面的修养。包括:

①谈话时的全部特征。

②人所特有的举止(坐、走、看等方面的表现)。

③服饰

④工作作风

⑤礼貌行为

(2)服务人员应具有的风度

①不卑不亢

②落落大方

会话含义与语言选择顺应性下合作原则对礼貌原则的背离

会话含义与语言选择顺应性下合作原则对礼貌原则的背离 语用学的研究离不开语境,而语境藏于会话之中。从语用学的定义出发,它是研究话语的使用,在使用中注意它的语境意义,以及在话语交际中选择和使用恰当的形式的学科。而实际应用当中,“恰当”这一准则却被使用者经常违背。会话含义,简称含义有四个主要特征,语境依赖性,可取消性,不可分离性以及可推导性,在一定情况下,对合作原则和礼貌原则是一种违背,而这种违背在话语的实际应用当中都有所体现。本论文将结合语境,会话含义主要特征以及语言选择顺应性的观点,对合作原则违背礼貌原则的原因加以阐述。 标签:语境;会话含义;合作原则;礼貌原则;语用照应选择 合作原则和礼貌原则是语用学研究的两个很重要的原则。合作原则是美国著名语言学家格莱斯于1976年提出,而礼貌原则是杰弗里·里奇于1983年提出。礼貌原则是对合作原则的补充,因为合作原则无法解释清楚人们为什么习惯用间接的方式表达自己所说的话,而这正是礼貌原则的作用,而里奇认为这正是礼貌原则促进了它的形成。 里奇认为反讽原则是说人们说话时为了避免对听话者的直接批评,而采用说反话的方式,而逗乐原则为了表示与对方的亲密关系,说一些明显不真实和不礼貌的话语。至于逗趣原则与乐观原则则是与它们自身的名字直接相关的,在此对其解释不做赘述。 可是在现实生活中有很多例子违背了以上任何标准,要注意的是这些标准虽然能找到符合的例子,但有很多情况下是违反的,也就是说无论格莱斯还是里奇提出的这些原则都是建立在一定的假设的基础之上的,并且提出这些理论的目的是为了让人们的交际朝着更有效的方向发展。可如果违背了这两者其中的任何一点,交际是否无法发展,或者说人际关系会不会因此破裂,这些问题都值得思考。研究这样的问题不得不谈到会话含义,这个定义的四个特征里就有一条是说明话语含义离开不了语境。而以上疑虑产生的话语效果的原因就应该从认知语用学的一些理论加以探讨。 一、格莱斯的会话含义与合作原则 格莱斯的合作原则当中的关联最大化是一条“无穷尽”条款,也是语用学研究者的众矢之的,对于合作原则的违反叫做flouting,这个词的原本意思就是藐视,是对于最大原则的藐视。 在Gillian Brown和George Yule编写的Discourse Analysis一书中对会话含义有这样的定义: “我们应该注意到这个事实,会话含义指的是语用中的语义,并且有着特定的自身特点。它们有一部分来自于约定俗成的或者话语的直接表达,在语境中由

礼貌礼节礼仪强化培训方案

礼貌礼节礼仪强化培训内容 一、培训目的:灌输服务从业人员的礼貌礼仪、行为规范、服务意识思想,培养良好 的精神面貌,树立良好的仪容仪表形象,使员工的举手投足更好地满足顾客的心理要求,以达到优化服务质量为目的,美化提升企业整体形象。在员工懂得如何“礼貌待人” 前提下,强化员工的“礼貌意识” 二、培训内容:以专业知识为主,综合礼貌用语,规范仪容、仪表、仪态,分别讲授 站姿、行姿、坐姿、蹲姿、手势、笑容等礼仪内容,让员工体现“主动、热情、礼貌、周到”的服务风格,让客人真正体验“消费者就是上帝”的真谛。 (一)笑 1.笑是人的一种生理现象,也是人们思想感情的外露。它具有沟通感情、传递信息的作用。笑容能够消除人与人之间的陌生感,使人产生心理上的安全感、亲切感和愉悦感。初次见面,笑容是问候语;逢年过节,笑容是祝贺歌;交往有误解,笑容是道歉语;送别友人,笑容是欢送词。笑容是人们相互交融、相互感染的过程,能够创造出融洽、和谐、互尊、互爱的气氛,能够减轻人们身体上和心理上的压力。 2.微笑。是对人的尊重和理解,微笑是一种礼节,见面时点头微笑,人们会意识到这是尊重和欢喜的表示。微笑是最富魅力的体态语言之一。发自内心的微笑是渗透情感的微笑,包含着对人的关怀、热忱和爱心。感情是微笑的一种重要内力,它赋予微笑以色彩、能量而形成强烈的感染力。 3. 微笑是指不露牙齿,嘴角的两端略向上翘起,眼神中有笑意。人际交往中为了表示尊重,相互友好,微笑是必要的。微笑是一种健康的、文明的举止,一张甜蜜的带着微笑的脸总是受人喜爱的。 4.轻笑。是指嘴唇轻启,露出牙齿,眼神中笑意更深的笑容。在表示热情的欢迎、愉快的会谈、高兴与某人相识等情境下会使用轻笑。 也许你没有娇好的面容,也许你没有傲人的身材,但是你可以展示你的笑容。 在礼仪工作中,笑容是至关重要的,请时刻记住把笑容挂在脸上。 (二)站姿礼仪 要求:站立端正身姿挺拔体态优雅端庄典雅 1.标准动作:A抬头,挺胸,收腹,提臀立腰,双腿挺直,两脚跟并拢 B目视前方,下颚微收,宽肩下沉,双臂自然下垂贴于身体两侧,虎口向前,手指自然弯曲,中指贴于裤缝,脚尖分开(女士30度,男士45度) C身体重心落于两腿之间 2.站姿姿势: (1)双臂侧方式(男士) 同标准姿势 (2)双臂后背式(男士) 以标准动作为基础, A两腿分开,同肩宽;两脚平行; B双手在背后轻握放于后腰处(臀部以上十厘米范围之内都可以); C右手握住左手手指部位; D两臂肘关节自然内收。 (3)单臂后背式(男士) 以左臂后背式为例。

《合作原则、会话含义及礼貌原则》

合作原则、会话含义及礼貌原则 摘要:“合作原则”(cooperative principle)是美国哲学家Grice 提出的一套假想的原则,合作原则这条根本原则可以具体体现为四条准则,即数量准则,质量准则,关联准则和方式准则。但是在实际的日常生活中人们并不总是遵循这四条准则,其实也就是因为对合作原则下的这四条准则的违反才产生了“会话含义”(conversational implicature)。但是Grice 并没有解释人们为什么要违反“合作原则” (cooperative principle)。在此之后,Leech 又提出了“礼貌原则”(politeness principle),作为对合作原则的补充。Leech 认为在日常会话中,人们往往因为遵守礼貌原则而违反了合作原则。但是实际上,人们并不总是因为礼貌才违反合作原则的。 关键词:合作原则;会话含义;礼貌原则 一.合作原则和它的四个准则 合作原则(cooperative principle)是Grice1967年在哈佛大学的一次演讲中提出的,他认为,合作原则是一切成功的语言交际活动的基础,所以我们可以这样认为,所有参加交谈的人在他们进行交谈活动时采取的是合作的态度。 首先让我们来搞清楚什么是合作原则。它是一套设想的准则,如果在交谈过程中交谈双方都希望更好的理解对方的话语意思,就得遵循合作原则,Grice把它具体化为四条准则。 质量准则(quality maxim)——也就是说要尽量说真话 (1)不要说自己认为是不真实的话; (2)不要说缺乏足够证据的话 例1: A:你认为他适合做这个工作吗? B:当然了,完全适合。 数量准则(quantity maxim) A:使自己所说的话达到现时的交际目的所要求的详尽程度; B:不能使自己所说的话比要求的更详尽。

礼貌礼仪行为规范

礼貌礼仪行为规范 一、语言礼仪 1、谈话礼仪 (1)说普通话,语调自然、柔和、亲切,诚恳,音量适度。不讲粗话,不使用蔑视或污辱性语言, 不开粗俗不雅、侮辱他人的玩笑。尽量使用对方能听懂的语言。不模仿他人的语言语调。 (2)不要随意打断他人讲话或心不在焉,切记打听他人隐私和贸然提问。 (3)目视交谈对方,适时点头、应答,说话时间长短适中,切记滔滔不绝。 2、礼貌用语 (1)对不知姓名和职务者应称呼先生或女士、同事。 (2)见到领导、同事和外来访客得主动问好,并面带微笑,例如“李总好”、“您好”。 (3)对他人要多用敬语,如“您、请、谢谢、对不起”等。 2、 形象礼仪 1、仪表规范 (1)上班着装要整洁,着西服正装,不穿奇装异服,不卷起衣袖和裤脚,服装口袋不装过多的物品,保持外表的整洁美观。男士需打领带,女士需穿黑色高跟鞋、戴头花。上班期间不得在办公区域内着工服以外的服装。不得在办公区域内戴帽子、围巾、手套等。 (2)上岗时须佩带工作牌,工作牌按规定佩带。不穿拖鞋或赤脚上班。 (3)讲究个人卫生,勤洗澡、勤换衣物、勤剪指甲,男同志不留过长的头发,女同志不浓妆艳抹,不染异发,时刻保持良好形象。 2、仪态规范 (1)保持良好的心情,面对他人应随时保持微笑。 (2)在他人面前不做不雅或不尊敬的动作,如双手叉腰、交叉胸前、手

插口袋、挠头、挖耳、抠鼻孔、拍桌子、玩弄物品等。咳嗽、打喷嚏时应转身向后,并说对不起。不当众整理个人衣物、化妆。不要在他人面前经常看手表。 (3)与人交谈时应全神贯注,注视对方,不得东张西望、心不在焉。 (4)站姿:腰身挺直,不随意扶、拉、倚、靠、趴等姿势,双腿不可不停地抖动。 (5)坐姿:上身挺直稍向前倾,摆正肩头,两脚着地,坐椅子2/3处。离座稳重,不弄响椅子或桌的的声音。不得随意把头向后靠。 (6)走姿:上身保持正直,双肩放松,目光平视。行走时不要勾肩搭背,与他人相遇应靠边而走,不得从二人中穿行, 请人让路要讲对不起。 (7)工作期间了不得无故离岗、串岗,不得闲聊、吃零食、大声喧哗,确保办公室环境安静有序。 三、岗位行为规范 1、上班时不做影响他人或自身形象的与工作无关的动作,不哼歌曲、吹口哨、跺脚,不高声说话、谈笑、喊叫、乱丢乱碰物品。 2、讲卫生,不随地吐痰、丢纸屑、烟头和杂物。保持工作环境整洁,各类用品摆放整齐。 3、爱护办公楼的一切设备设施、工作用具,妥善保管,节约用水、用电,降低易耗品消耗,杜绝浪费。 4、如有来访者走近,应立即起身打招呼或点头示意。接待来访或办事群众时要严格遵守“首问责任制”,接待中做到热情大方、耐心细致、不卑不亢。 5、正直诚实,信守承诺;不相互推卸责任,不拉帮结派。上下级之间要密切配合,下级应当服从上级,正确领会上级的意图。 6、未经批准,不得向外界传播或提供本部门、本单位的一切重要内部资料。 四、电话礼仪

(完整版)合作原则与礼貌原则之间的关系

试论会话中合作原则与礼貌原则之间的关系 一.会话中的合作原则 会话含义理论是理解自然语言的一种学识,它是由格莱斯于1967年在哈佛大学的讲座中提出。这个理论提出,谈话的参与者都必须有把谈话进行下去的愿望。所谓成功的言语交际需要会话双方互相合作互相配合,要求每一个交谈参与者在整个交谈过程中,所说的话符合这一次交谈的目标或方向。正是交谈者的这种配合,使得他们能够持续地进行有意义的语言交际。交谈者在交际中所遵循的那些原则和准则就是所谓的“合作原则”,即Cooperative Principle,简称CP。 合作原则又可以具体体现为四条准则 1)质量准则( The Maxim of Quality): A.不要说自已认为是不真实的话。 B.不要说自己缺乏足够证据的话。 2)量的准则( The Maxim of Quantity): A.使自己所说的话达到(交谈的现实目的)所要求的详尽程度。 B.不能使自己所说的话比所要求的更详尽。 3)关联准则( The Maxim of Relation): 说话要贴切。 4)方式准则(The Maxim of Manner) 表达要清楚 A.避免晦涩的词语 B.避免歧义

C.说话要简要(避免赘述) D.说话要有条理 但是,后来人们发现,在实际交往中,人们不可能时时刻刻都遵循这四条准则,甚至有时是故意违反这些准则。那么我们就可以从人们故意违反这些准则中来,探究隐含在语言之下的那些言外之意,有时会达到幽默的效果,有时却会引起听者的误解,以至于有时说话者不得不额外的注以解释。例如在(1)对话中: 女孩:我漂亮吗? 男孩:你带眼镜的时候很漂亮。 在这个对话中女孩所期待的回答是:是的,你很漂亮。这样也遵守了合作原则。但偏偏男孩没这样回答,也就是说他违反了合作原则,所以令女孩产生了误解,她完全有理由这样想:“那就是说我不带眼镜的时候很丑了”。而男孩为了不让女孩误解,赶紧接着说“你不带眼镜的时候更漂亮。”以此来消除前句话有可能带来的负面的效果。 例(2)He is a machine. (3) Tom has wooden ears. 上面这两句话都违背了质量准则里的第一条,因为人不可能是机器,人的耳朵也不可能是木制的。但是我们却可以从中推导出特殊的会话含义。比方说,说他是个机器,可能是想描述“他工作努力”,“他只知道干活”,“他不理解女孩的心”等,视具体情景而定。而(3)则可能说他对音乐,或其他的能用耳朵来听的东西没有鉴赏能力等等。 (4)A: Where does John live?

仪容仪表礼貌礼节培训内容

仪容仪表、礼貌礼节培训内容 第一:仪容仪表 酒店给宾客的第一印象就是员工的仪容仪表,我们永远没有第二次机会来给我们的宾客第一印象。所以说作为酒店从业人员我们必须树立酒店的职业形象。它包括: 一、个人外表: 1、制服: ⑴、确保你的制服干净,否则,立刻换掉; ⑵、剪断露出的线头,不要把它们拉出来,以免将线抽出; ⑶、确保制服合身; ⑷、常换洗衣服,只穿着洗好烫平的衣服; ⑸、保持制服和衬衫烫平整,没有污点和斑点; ⑹、总是全套穿着制服,制服要穿着得体。 穿着制服的举止: ⑴、不要卷起外衣袖子; ⑵、不要在衬衣领子和外衣领子没有扣好的情况下,到处走动; ⑶、确保制服的扣子都扣好,特别是领口和袖口; ⑷、确保制服的标签没有外露; ⑸、男士不要让内衣内裤从制服里露出来,女士要经常检查,别让长袜边从裙下露出来; (6)、不要在制服口袋里乱放东西,以免变形; (7)、随身携带的物品要放在较低的口袋里,以免弯腰时掉出来,造成不必要的麻烦。 2、工号牌: ⑴、工号牌应佩带在正确的位置和方向(左胸口正上方10cm处);

⑵、保持工卡的干净、清洁、没有任何污损;损坏立即更换 3、袜子: ⑴、要穿酒店要求或提供的工袜,检查袜子是否有洞或拉丝,及时更换; ⑵、男员工要穿黑色或深色的袜子; ⑶、女员工穿肉色丝袜,同时应避免露出袜口,避免出现划痕。 4、鞋子: ⑴、穿着酒店要求或提供的工鞋,工鞋的颜色应该是深色的; ⑵、确保鞋带系好,鞋是擦亮的; ⑶、不要光脚穿鞋。 二、个人卫生: 1、头发: A男士:1、前发是否过眉B女士:1、前发是否遮眼 2、侧发是否过耳2、侧发是否盖耳 3、后发是否压领(打者喱)3、后发是否披肩(盘起) 4、发型是否稀奇古怪,是否将头发染成其他颜色; 5、头发是否清洁、没有头皮屑; 6、头发是否梳理整齐。 1、化妆:是否有化淡妆,口红颜色是否合适、恰当。(最后讲) 2、牙齿:保持口腔清洁,口气清新,经常漱口,去除食物的残留物,上班前不要吃有刺激性气味的食物(大蒜、白酒等)。 3、手的清洁:经常洗手,不能留长指甲(0.5MM),不可用指甲油。 4、身体的清洁:每天洗澡。经常更换内衣;不能使用过浓的香水;

什么是礼貌礼节礼仪

什么是礼貌礼节礼仪 一、礼貌、礼节、礼仪的定义及内容(礼仪、礼貌就是酒店从业人员通过一定的语言、行为和程式向客人表示的尊重、热情和感谢) 1. 礼貌:是指向他人敬意的一种仪式,也是表示敬意的统称,待人恭敬的态度,礼是由风俗习惯形成的礼节,礼貌是处理人与人之间的道德规范。 2.礼节:是指人们之间的相互尊敬的形式,由待人接物的规则和方式,人们在公共场所的举止、风度和衣着等。 3. 礼仪:是由风俗和传统逐渐演变再经过专门规定而形成的一种行为,如鞠躬、拥抱等。包括:着装的打扮、容貌梳理、姿态、分度、举止行为。 二、礼貌用语 语言是人们交流思想、达到相互了解的工具,也可以说是思想的外壳。通过人的语言,还可以看到一个人的精神境界、道德情操、志向爱好等。所以,优美、文雅的语言是搞好餐厅服务的一项重要内容。礼貌用语的基本要求: 餐厅服务员工作在餐厅的第一步,用礼貌语言接待宾客介绍饭菜,解答询问,不仅有助于提高服务质量,而且有助于扩大语言的交际功能。所以服务员必须讲究礼貌语言,做到态度从容、言词委婉、语气柔和。服务员要达到语言美,必须注意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1) 说话要有尊称,声调要平稳。凡对就餐来宾说话,都应用“您”等尊称,言词上要加“请”字,如“您请坐”,“请等一下”。对来宾的要求,无法满足.应加“对不起”等抱歉话。说话声调要平稳、和蔼,这样使人感到热情。 (2) 说话要文雅、简练、明确,不要含糊、噜苏。文雅就是彬彬有礼;简练,就是要简洁、明了,一句话能说清楚,不用两句话;明确是要交待清楚,使人能一听就懂。 (3) 说话要委婉、热情,不要生硬、冰冷。尤其是解释话,态度更要热情。 (4) 讲究语言艺术,说话力求语意完整,合乎语法。有时,服务员本出于好意,但因为讲话意思不完整、不合乎语法,反而会使宾客误解,如服务员看到宾客的米饭吃完了,想给宾客添点饭便问:“您还要饭吗?”这样的话容易引起反感。如果稍加修改,说:“我再给您添点米饭吧”,客人听了会觉得舒服。 (5)与宾客讲话要注意举止表情。服务员的良好修养,不仅寓于优美的语言之中,而且寓于举止和神态中,如宾客到餐厅用餐,服务员虽然说了声“您好!请坐”,可是脸上不带微笑,而且漫不经心,这样就会引起宾客的不满。由此可见,不仅要用语言,还要用表情、动作来配合。 礼貌用语是礼貌服务用语的基础,在人际交往中,使用礼貌用语已成为衡量语言美的重要标志。 三、礼貌服务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礼仪与礼貌、礼节的关系

礼仪与礼貌、礼节的关系 礼仪与礼貌、礼节的关系 礼貌、礼节和礼仪都是人们在相互交往中表示尊重、友好的行 为,三者是相互联系、相辅相成的。从本质上说,三者是一致的,但又各有其自身的特殊含义和要求。 礼貌是指人们在日常交往中,相互表示敬重和友好的品质和行 为。礼貌体现了时代的风尚和道德规范,体现了人们的文化层次和 文明修养。礼貌总是在一个人接人待物的过程中,通过仪表、仪容、仪态及言谈举止来体现的。礼貌是文明行为的基本要求,是维护社 会生活正常秩序的客观条件。在日常社会生活中,人们总是难免发 生这样或那样的矛盾,如果能够讲究礼貌,相互尊重,相互谅解,矛盾就容易得到化解,生活就会充满友好和温馨。在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民族,处于不同的时代和不同的行为环境中,表达礼貌的形式会有所不同,但在相互尊重、友好相处这一点上却是相同的,在诚恳、谦恭、和善、适度的要求上也是一致的。如果一个人衣冠不整、出言不逊、冷漠自负、动作粗俗,就是对他人的不尊重,那么他肯定是没有礼貌的。礼貌应当是一个人良好道德品质的真实体现,对人的尊重友好

必须是发自内心的,表面虚伪的客套不是礼貌。讲礼貌应当做到彬 彬有礼、落落大方,热情过度、过分殷勤、低声下气,并不是礼貌。礼节是人们在相互交往中相互表示问候、致意、祝愿等惯用的规 则和形式。礼节是表示对他人尊重与友好的外在行为规范,是礼貌 在语言、行为、仪态等方面的具体体现。与礼貌相比,礼节处在表层,礼节总是表现为一定的动作、行为。但这并不是说,礼节仅仅是一种表面形式,而是说尊重他人的内在品质总是通过一定的形式才能表 现出来。比如,尊重师长,可以通过见到长辈和教师问安行礼的礼节来体现;欢迎他人的到来,可以通过见到客人时起立、握手等礼节来表示;得到别人帮助,可以说声谢谢来表示感激的心情。借助这些礼节,对他人尊重与友好的礼貌得到了适当的表达。不懂得礼节,在与别人交往时,心中虽有对别人尊重的愿望却无法表达。因此,礼节不单纯是表面上的动作,而是一个人尊重他人的内在品质的外化。 礼仪与礼貌、礼节三者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如果说礼貌侧 重于强调个人的道德品质,那么礼节强调的就是这种品质的外在表 现形式。有礼貌而不懂礼节就容易失礼,虽有对他人尊敬友好的心意,却不知怎样去表达,因而在与人交往时往往会出现尴尬、紧张、手

谈英语四级考题会话中的礼貌原则和合作原则.docx

谈英语四级考题会话中的礼貌原则和合作原则如何更加有效地改革听力教学,提高考生听力理解力,是摆在每位英语教师和专家面前的研究课题。鲍继平从心理学的角度,注意力集中的时间,精听和泛听相结合的方法等方面进行了探讨;任丽卿认为语言是人们进行交流的手段,社会生活的变化,科技的普及发展,一国的历史与文化传统,生活方式,地理气候环境以及人们的思维方式都要反映到语言中,因此,具备一定的文化背景知识对所听的对话和短文会有更深刻的理解,甚至能弥补语言上的一些不足(任丽卿,2013)。有的教师认为考生必须熟练的掌握英语语法特征,英语句子的不同结构,再经过大量的对比练习,就可以解决单句易懂,长句难听的问题。在实践教学中,一些考生反馈最多的信息是:仿佛每个单词都听懂了,也抓住了一些关键词,但整个会话含义都似懂非懂,缺乏一定的推理判断能力,文章将重点探析这一困扰着考生的问题。为避免纯理论研究的空洞和纯方法研究的单薄,从大学英语四级历年真题中选出一些经典例证,结合合作原则和礼貌原则,从中探索出一些规律的东西,以馈读者。(本篇“英语论文”由学术堂提供,转载注明) 一、Grice 提出的合作原则概念 Grice 于 1967 年提出了会话的合作原则。 Grice 认为,人们的正常语言交流不是一系列毫无联系之话语的组合,说话人是互相合作的。对话的双方(或各方)有着共同的目的,最起码有着互相接受方向。为了达此目的,对话的各方就要共同遵守一个原则,使自己的话语符合各方共同目的之需要。Grice 称这一原则为“合作原则”(CooperativePrinciple)。他指出言语交际双方为了使交际能顺利进行,在交际中会遵循合作原则。如果说话人故意违反了合作原则,听话人应该根据当时的语境推断出说话人的隐含意义 , 即会话含意 . (Conversational Implicature)。Grice 归纳了四条准则: 1、数量准则(Maxim of Quantity )。规定说话者所说的话应该包含交谈目的所需要的信息,信息量应该与交谈目的相吻合。 2、质量准则(Maxim of Quality )。规定说话者所说的话应该是真实可信的。不应该说自知是虚假的话,也不应该说缺乏充足证据的话。 3、关联准则(Maxim of Relation )。规定说话者所说的话应该与交流的目的有明确的关系。 4、方式准则(Maxim of Manner )。规定说话者所说的话应该清楚明白,尤其应该避免晦涩,避免歧义。应该简练通达,井井有条。 格莱斯的会话准则描述的是一种会话的理想状态。在实际生活中,人们谁也不会像遵守法律或交通规则那样去严格遵守以上准则。人们在言语交际中常常会

商务礼仪礼仪礼貌常识

(商务礼仪)礼仪礼貌常识

礼仪礼貌常识 礼貌礼仪小常识 壹、和人交往时,要养成使用礼貌用语的良好习惯。 1.称呼语:先生、女士或职务等; 2..欢迎语:欢迎光临、指导、见到您很高兴等: 3..问候语:您好、早上(晚上)好; 4..祝贺语:祝您新春快乐、祝您身体健康等; 5..告别语:再见、明天见等; 6..道歉语:对不起、非常抱歉、请原谅、失礼了等; 7..道谢语:谢谢、让您费心了、非常感谢等; 8..应答语:好的、不客气、不要紧、.我能为您做点什么?请稍侯等; 9.请求语:请、麻烦您了、拜托了等。 二、电话礼仪: (壹)接听电话基本程序:电话铃响,应立即去接,壹般电话铃响不超过2声应拿起电话,其程序如下:

1、致以简单问候,语气柔和亲切,简洁、礼貌,自报家门、名称或个人姓名(外线电话报单位名称、内线报部门或岗位名称); 2、认真倾听对方的电话事由,如需转呼他人,应请对方稍候,然后轻轻放下电话去找他人; 3、问清且记下对方通知或留ZYB可调式渣油泵言的事由、时间、地点和姓名且简单复述,以求准确无误; 4、待对方放下电话后,自己再轻轻放下。 (二)电话接听中的注意事项: 1、正确使用称呼(按年龄、职务、身份称呼); 2、正确使用敬语(如;劳驾您、麻烦您、拜托您、请稍候、再见等); 3、接听电话语言要简练、清楚、明了,不拖泥带水,浪费时间,壹面引起对方的烦感; 4、接听或打电话时,无论对方是可调压式渣油泵熟人仍是陌生人,应严肃庄重,有礼有节,尽量少开或不开玩笑; 5、接听电话中要尽量不失礼节地设法辨明对方身份、姓名、工作单位,如对方实于不愿透露姓名和个人资料,也不要失礼; 6、对方拨错电话时,要耐心地告诉对方:对不起您拨错电话号码了!如果自己拨错了,壹定先道歉,然后挂线重拨;

会话含义与合作原则

会话含义与合作原则 来源:英语专业论文 介绍了格赖斯地合作原则和会话含义学说,并通过汉英两种语言中地实例,探讨了合作原则在话含义解读中地作用.b5E2R。 语用学;合作原则;会话含义 引言首先把人们地交际行为系统地归结为规律地是美国伯克利加州大学地哲学教授格赖斯().他于年在哈佛大学地一次讲演中,论述了“合作原则”()地具体内容,及其制约“会话含义”()产生地过程.这篇演讲所提出地会话含义学说,在语言学界引起了巨大反响.此后,对这一学说地研究经久不衰,研究成果纷至沓来.p1Ean。 年,英国语言学者及分别在其新作《语用学》与《语用学原则》中,把格赖斯地会话含义学说誉为语用学地一个重要理论.DXDiT。 我国学者程雨民、陈融较为详细地介绍了格赖斯地合作原则和会话含义学说. 其后,钱冠连对格赖斯地合作原则和下属各条会话准则提出不同地看法,表现出我国学者在理论探索方面地勇气.另外,刘福长、钱冠连分别从不同地角度,使用合作原则下不同地会话准则,解释一、二个实际问题,起到了理论和实际相结合地示范作用.笔者试图从汉语和英语两个方面、从实证地角度,进一步探讨合作原则在会话含义解读中地作用.二、合作原则和会话含义格赖斯指出,会话是受到一定条件制约地.人们交谈之所以能够顺利进行,是以为双方都遵循一定地目地,相互配合默契.他把说话者和听话者在会话中应该共同遵守地原则称为合作原则.RTCrp。 合作原则包含以下个准则: .量地准则( )()所说地话应包含当前交谈地目地所需要地信息;()所说地话不应包含超出需要地信息. .质地准则( ):要说真话()不要说自知是虚假地话;()不要说缺乏证据地话. .关系准则( ):要有关联,要切题

礼节礼貌、礼仪的表现

酒店是礼貌行业,礼貌礼节贯穿在酒店接待服务活动的全过程中。可以说,它在酒店和宾客之间架起了友谊的桥梁。在酒店硬件条件确定的前提下,酒店员工素质是决定接待服务能否达到一流水平的关键,而酒店员工素质高低很大程度上表现在他们的仪表和礼节上面。 一礼节及表现 礼节是对他人态度的外表表现和行为规则,是礼貌在语言行为、仪态等方面的具体规定。如在酒店服务中服务员要仪表端庄,对客人要主动问候,适当称呼,热情迎送,清熟操作,规范服务。 二礼貌及表现 礼貌是文明服务的起码要求,是人们之间相互表示敬重和友好的行为规范。它是酒店深层文化的重要表现,第一要素就是尊敬之心。服务员内心对客人有尊敬之心,礼貌就会自然而生,就会在语言、态度、行为上有所表现。表现在外表上,要讲究仪表、风度;表现在语言上,要谈吐文雅、言语亲切;表现在行为上,要落落大方、彬彬有理;表现在态度上,则要诚恳、热情、和蔼、耐心。礼貌和客套在本质上有不同:礼貌是发自内心,客套则是故作姿态,表里相悖的。

三礼仪及表现 礼仪一般指的是在较大或较隆重的场合为表示礼貌和尊重而举行的礼宾仪式;是人们在社会交往中,在礼遇规格、礼宾次序等方面应遵循的礼节、礼貌要求。 酒店礼仪属于职业礼仪,它是指在酒店服务中形成并得到共同认可的礼节和仪式,是酒店的礼节、礼貌规范的总称。它渗透在酒店服务的方方面面,贯穿于服务过程的始终。无论是经理还是员工,无论是服务员还是保安员、工程维修人员,首先都必须是“礼仪大使”,把顾客放在“宾客”的位置上来对待,讲究接待服务的礼节、礼貌的规定。其目的是使客人有宾至如归的感觉,从而更好地树立个人和酒店的形象。 酒店礼仪围绕全心全意为客人服务的思想展开,讲究接待服务的方法和艺术,符合本国国情、民族文化和当代道德习俗。酒店礼仪无处不在,渗透在服务人员的言行举止之中。如接待或与人见面时的称呼、握手;与人相处或在公共场所的举手投足、站立姿势;不同工作中的仪表、仪态、着装等。

服务员的礼仪礼节礼貌培训(1)教学内容

服务员的礼仪礼节礼貌培训 一、培训目的:灌输服务从业人员的礼貌礼仪、行为规范、服务意识思想,培养良好精神面貌,树立良好的仪容仪表形象,使员工的举手投足更好地满足顾客的心理要求,以达到优化服务质量为目的,美化提升企业整体形象。在员工懂得如何“礼貌待人”前提下,强化员工的“礼貌意识” 二、礼节、礼仪、礼貌常识 1、礼节:是指人们日常生活中,特别是在交际场合中,相互之间问候、致意、祝愿、慰问以至于给予必要的协助与照料的惯用形式,礼节是礼貌的具体表现。 2、礼仪是在人际交往中,以一定的,约定俗成的程序、方式来表现的律己、敬人的过程。涉及仪表、穿着、交往、沟通、语言、情商等内容,礼仪规范的对象是个人行为修养,它适用于人与人之间,团体与团体之间的交往,礼仪是一个人内在修养和素质的外在表现。 3、礼貌:是指人与人之间接触交往中相互表示尊重和友好的行为,它体现了时代的风尚和优良的道德品质,体现了人们的文化城市和文明程度。 礼貌服务主要标准: ⑴主动:无论多忙一样照顾,无论闲忙一样待客。 ⑵热情:待人礼貌,面带微笑,态度友好,语言亲切,工作热心周到。 ⑶耐心:做到白问不厌,遇事不急,处事果断。 ⑷周到:一事同仁,待客诚恳,安排细致,服务热情达到标准。 讲究礼貌的意义: 讲究礼貌是提高酒店服务质量的一个重要方面,因为酒店除了住宿、餐饮、康乐外,还必须提供优质的服务,一个高水平,高质量的酒店,一定待客有礼,服务热情周到。微笑服务不仅能体现服务员的责任感,而且还能体现酒店服务的质量。

三、什么是服务: 它是现代社会分工与合作的一种方式,服务者以自己的劳动知识和技能去满足被服务者对自己的劳动知识和技能的需求,从而达到双方获益,它是劳动价值的一种体现方式。 1.服务员的工作态度: ①责任心②守时③效率勤勉④友善⑤服从⑥礼貌⑦微笑 2.服务员职责:服务礼仪礼仪礼节礼貌 作为一名合格的服务员,首先要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观,对本职工作充满热情与自信,还要不断提高充实自己文化修养,加强技能的操作,熟悉工作环境和特点,为客人提供餐饮服务的快速度,高质量为标准,问成每项人。 3.服务员的素质标准:①思想素质的要求。②业务素质的要求。 思想素质的要求А:热爱本职工作,敬业乐业。 Б:培养良好的组织纪律修养。 С:树立高尚的职业道德观。 4.业务员素质的要求:А:熟练掌握和使用日常礼貌用语和服务专业用语 Б:掌握餐厅服务技能包括工作范围,操作规程。 С:扩大知识面。 礼貌、礼仪的实践原则 1、自律原则,从俗原则——“以我为主,尊重他人”。学习、应用礼仪,最重要的就是要自我要求、自我约束入手,从我做起,同时以我国的礼貌语言,礼貌行动,礼宾规程为行为准则,去接待宾客特别是外宾。在此前提下,还要充分考虑到国情、民族、文化前景的不同,在对外交往中存在的“十里不同风,百里不

人际交往礼仪礼节礼貌与禁忌

人际交往礼仪礼节礼貌与禁忌 (一)介绍的基本规范 介绍是人际交往中互相了解的基本方式,正确的介绍可以使不相识的相互认识,也可以通过落落大方的介绍和自我介绍,显示出良好的交际风度。介绍分为自我介绍和他人介绍。 1.自我介绍 自我介绍的基本程序是:先向对方点头致意,得到回应后再向对方介绍自己的姓名、身份和单位,同时递上准备好的名片。自我介绍时,表情要坦然、亲切,注视对方,举止庄重大方,态度镇定而充满信心,表现出渴望认识对方的热情。如果见到陌生人就紧张、畏怯、语无伦次,不仅说不清自己的身份和来意,还会造成难堪的场面。 做自我介绍,应根据不同的交往对象内容繁简适度。自我介绍总的原则是简明扼要,一般以半分钟为宜,情况特殊的也不宜超过3分钟。如果对方表现出有认识自己的愿望,则可在报出本人姓名、供职单位、职务(即自我介绍三要素)的基础上,再简略地介绍一下自己的籍贯、学历、兴趣、专长及与某人的关系等。自我介绍应该实事求是,既不能把自己拔得过高,也不要自卑地贬低自己。介绍用语一般要留有余地,不宜用“最”、“第一”“特别”等极端的词语。 自我介绍有一些忌讳需要注意和避免: ①不要过分夸张热诚。如大力握手或热情拍打对方手背的动作,可能会使对方感到诧异和反感。 ②不要中止别人的谈话而介绍自己,要等待适当的时机。 ③不要态度轻浮,要尊重对方。无论男女都希望别人尊重自己,特别是别人尊重他的优点和成就,因此在自我介绍时,表情一定要庄重。

④如果一个以前曾经介绍过的人,未记起你的姓名,你不要做出提醒式的询问,最佳的方式是直截了当地再自我介绍一次。 2. 他人介绍 他人介绍是经第三者为彼此不相识的双方引见、介绍的一种介绍方式。他人介绍通常是双向的,即将被介绍者双方各自均作一番介绍。做介绍的人一般是主人、朋友或公关人员。他人介绍的顺序: 为他人作介绍时必须守“尊者优先”的规则。把年轻者介绍给年长者;把职务低者介绍给职务高者;如果双方年龄、职务相当,则把男士介绍给女士;把家人介绍给同事、朋友;把未婚者介绍给已婚者;把后来者介绍给先到者。 由他人做介绍,自己处于当事人之中,如果你是身份高者、长者或主人,在听他人介绍后,应立即与对方互致问候,表示欢迎对方的热忱;如果你是身份低者或宾客,当尚未被介绍给对方时应耐心等待;当将自己介绍给对方时,应根据对方的反应做出相应的应对,如对主动方伸手,你也应及时伸手相握,并适度寒暄。扩展阅读《谈吐之间透露你是怎样性格及心迹的人》 介绍时应注意事项: ①介绍者为被介绍者介绍之前,一定要征求一下被介绍双方的意见,切勿上去开口即讲,显得很唐突,让被介绍者感到措手不及。 ②被介绍者在介绍者询问自己是否有意认识某人时,一般不应拒绝,而应欣然应允。实在不愿意时,则应说明理由。 ③介绍人和被介绍人都应起立,以示尊重和礼貌;待介绍人介绍完毕后,被介绍双方应微笑点头示意或握手致意。 ④在宴会、会议桌、谈判桌上,视情况介绍人和被介绍人可不必起立,被介绍双方可点头微笑致意;如果被介绍双方相隔较远,中间又有障碍物,可举起右手致意,点头微笑致意。

礼貌原则

浅析语用学中的礼貌原则 姓名:李思瑶 学院:文学院 班级:汉教10 级 学号:2010124099

浅析语用学中的礼貌原则 李思瑶 摘要:礼貌是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的意念和行为,是言谈举止对别人尊重与友好的体现。礼貌原则也是言语行为中最重要的准则。本文通过从语用学的角度出发,结合具体语境,对礼貌原则进行了简要的介绍。 关键词:礼貌原则语用学语境 一、引言 自古以来,汉语或者其它语言,尽管表达形式不尽相同,但表达礼貌和敬意的思想却是如出一辙。为了使言语行为在更融洽和谐的氛围下进行,说话者通常使用礼貌原则以便更容易达成交流的目的。而礼貌本身,不仅凸显了个人的言语能力,也深层地反映了个人的道德和素质。 中国历朝历代都对“礼”极为重视。历代皇家法律中一般都有“大不敬”罪。“大不敬”罪源于汉朝,迄于民国建立。所谓“大不敬”,指的是臣民对皇帝或皇室有不恭的言辞、行为。此罪是重罪,臣民一旦触犯,绝对都会判死。礼貌不止在君臣君民中的地位突出,在亲朋好友中也是如此。《三国演义》中的许攸和曹操从小就是好友,且许攸是官渡大战中曹操的功臣,两人一直亲密无间,但许攸仍然在大庭广众之下直呼曹操小名,甚至因曹操的主意不太正确而当众骂曹操很蠢,令曹操在自己的那些臣子面前大失颜面。对此曹操怀恨在心。曹操曾下令许昌城内不许饮酒,而许攸却不以为意,公然反对曹操的命令,大喝特喝。至此,曹操不得不借许褚之后杀了许攸。古人亦云:“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理。四海之内,皆兄弟也。”由此可以看出,礼貌及礼貌原则举足轻重的地位。每个人每天的生活及言语行为都涉及着礼貌原则,本文通过对礼貌原则的简单介绍,结合实际语境,以寻求一种更有助于提高语用能力,增强人际关系,促进和谐生活的人际交往方式。 二、礼貌原则的由来 (一)、礼貌的定义

工作中如何规范运用礼貌礼节礼仪

工作中如何规范运用礼貌礼节礼仪 出色、规范的礼节礼貌礼仪修养,是销售人员必须具备的基础素质,作为公司对外窗口的一线员工,举手投足均代表着公司的形象。 为配合公司未来发展的需求,为向顾客提供高质量、高品位的增值服务,必须对全体员工的礼节礼貌礼仪修养素质作统一的行为规范: 形象规范: 男员工着装整洁,系带颜色沉稳的领带,工作场所须正确配带工作牌,发型简洁大方,皮鞋保持完好、清洁、 光亮,面带微笑。 禁忌:衣装不整、领带结松或歪、发型怪异或染异色、留胡须、留长指甲、系带颜色花哨的领带、手插裤袋、 双手叉腰、口叼牙签、抽烟、接待顾客时嚼口香糖。 女员工着装整洁端庄,工作场所须正确配带工作牌,化淡妆,发型简洁大方,皮鞋保持完好、清洁、光亮, 面带微笑。 禁忌:衣装不整、头发散乱、发型怪异或染异色、浓妆艳抹、涂艳色指甲油、丝袜穿着松弛或明显破损、在 顾客视线范围内补妆、双手叉腰、接待顾客时嚼口

香糖。 ●形体规范: 站姿:站立时收腹挺胸,保持优雅的姿势和动作,双手自然下垂,不耸肩,重心在两脚间。不得背手或将手 交叉在胸前。 坐姿:坐姿端正,双腿平放,不得懒散松跨。 行姿:行走时收腹挺胸,两眼平视前方,双手自然摆动,步伐平稳,不可左顾右盼或是过分摇晃身体;遇到 熟人需讲话时,应先停下来,切忌边走边说话。 ●语言规范: 任何场合,任何状况下必须使用礼貌的语言。 使用普通话,语调轻柔,态度亲切。 严禁说脏话。 称呼对方尽量使用“您”而不是“你”。 同事之间就工作问题争论时,应注意方法与态度,围绕重点,不可因为情绪激动而出语伤人。 ●礼貌规范: 最基本的礼貌是真诚地尊重对方,这尊重必须发自内心,口是心非的“尊重”,对方是能瞬间察觉的。 恰当而顺口地说“请”。 及时说“对不起”。

礼仪礼貌的基本知识

礼仪礼貌的基本知识 定义: 礼貌----在交际过程中应具有的相互敬意、友善和得体的气度与风范。 礼节----人们在交际中表现出的尊敬、祝颂、迎送、问候、致意、慰问等所惯用的规则和形式。 礼仪----在大型或隆重的场合,为表示重视、尊重、敬意所举行的合乎礼貌、礼节要求的仪式。 礼仪的原则 遵守、自律、敬人、宽容、平等、从俗、真诚、适度 礼貌修养的基本准则 1、良好的服务态度 什么是服务?服务是一种关系。服务是一个过程。服务是一种意识。服务是一种态度。服务是一种习惯。 a、认真负责、 b、积极主动、 c、热情耐心、 d、细致周到 2、备受重视的个人形象 1、每一个人的个人形象,都真实地体现着他的个人教养和品味。 2、每一个人的个人形象,都客观地反映了他个人的精神风貌与生活态度。 3、每一个人的个人形象,都如实地展现了他对待交往对象所重视的程度。 4、每一个人的个人形象,都是其所在单位的整体形象的有机组成部分。 5、每一个人的个人形象,在国际交往中还往往代表着其所属国家、所属民族的形象。 镜铭 面必净,发必理,衣必整,钮必结; 头容正,肩容平,胸容阔,背容直;

颜色忌傲、忌燥、忌怠, 气象宜静、宜庄、宜和。 着装的“TPO”原则 Time(时间)、Place(地点)、Occasion(仪式); 六合(合身、合意、合时、合礼、合俗、合规) 正确的使用礼貌用语 礼貌用语范例 1.基本礼貌用语十一字及其运用要点 十一字:请、您、您好、谢谢、对不起、再见 口诀:“请”字当头,“谢”字随后,“您好”不离口。 2.灵活应用“五声”,杜绝“四语” “五声”——问候声、招呼声、致歉声、致谢声、道别声 七声:客人到来有欢迎声;见到客人有称呼问候声;打扰客人有道歉声;得到客人协助或认可有道谢声;遇到客人询问有应答声;接受客人吩咐有重复、肯定声;客人离开有道别声。 四语:否定语、斗气语、烦躁语、蔑视语 1.礼貌服务用语的正确使用 (1)用词文雅,合乎规范 ①.选择文雅礼貌适当的词语 表达同一种意思时,由于选择词语的不同,会给对方不同的感受. 例如应该用“贵姓”来代替“你姓什么?”;用“洗手间”来代替“厕所”;用“添饭”来代替“要饭”;用“上齐了”代替“上完了”在对方乘飞机时要用“一路平安”来代替“一路顺风 ②.回避不雅之语,也就是“三不讲”

会话含义与合作原则 (1)

会话含义与合作原则 美国语言哲学家格赖斯为了保证谈话顺利进行,谈话双方必须共同遵守一些准则,特别是在1967年提出的“合作原则”。当谈话一方不遵守合作原则而又不是为了说谎为目的即故意违反准则,于是就产生会话含义。会话含义就是一种超出语句本身意义范围的意义,即说话者的“言外之意”。一般来说,人们可以通过违反合作原则中的质、量、关系原则和利用方式准则来表达或推导出会话含义,来表达与字面意思不同的没有说出来的含义,回避志杰说出想表达的意思,含蓄的表达自己的真实意图。会话含义一般可以分为两类:一般含义和特殊含义。一般含义是指在遵守合作原则中的默想准则是带有的含义。特殊含义是指在有意违反合作原则中的某项原则,在特定的语境中推导出来的含义。会话含义的特征可以归纳为:可取消性、不可分离性、可推导性、非规约性和不确定性。 概要: 一、会话含义的由来 二、合作原则的几项原则: 质的原则 量的原则 关系原则 礼貌原则 三、会话含义的产生方法: 违反质的原则:故意提供不足的信息,提供没有必要的信息 违反量的原则:说一些不符合事实的话;说一些荒唐的话 违反关系原则 利用礼貌原则:使用有歧义的词语:使用不必要的词语;打乱叙述顺序 四、会话含义的种类: 一般会话含义和特殊会话含义 五、会话含义的特点: 可取消性、不可分离性、可推导性、非规约性和不确定性 关键词:会话含义合作原则违反谈话

C onversational Implicature and Cooperative Principle American linguistics H.P.Grice once gave in 1967.In the speech, Grice said, the two sides of the conversation must obey some basic rules, especially the “cooperative principle”, to ensure that the conversation can go on propitiously. When one side of the principle doesn’t want to lie, conversational implicature comes out. Conversational implicature is a kind of meaning, which is beyond the sentence itself. Generally speaking, people can violate the maxim of quality, quantity, and relation and use the maxim of the manner to produce conversational implicature, which send the unsaid meaning of the words. Generally speaking, conversational implicature can be divided into two kinds: generalized implicature and particularized implicature. Generalized implcature refers to an implicature, which obeys the cooperative principle and also has the meaning. Particularized implicature refers to the implicature that violates some of the cooperative principle and makes the meaning in some specially context. The features of the conversational implicature: cancelability, no detachability, calculability, non-conventionality and indeterminacy: Key words: Conversational implicature cooperative principle violate conversation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