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发动机机油泵NVH分析

机油泵的结构与分解见图1

机油泵的结构与分解见图1-128和图1-129所示,机油泵所用油为SAE20号润滑油,在温度为80℃、转速为1000r/min,进口压力为0.01Mpa,出口压力为0.6MPa的条件下,最小流量应为8.3L/min,实测可达到10L/min。低压压力开关报警压力为30kPa;发动机转速为2150r/min时报警压力为0.18MPa。 图1-128 AFE型发动机的机油泵 1-密封垫片(0.1mm) 2-分电器轴 3-中间轴驱动齿轮 4-分电器从动齿轮 5-定位销6-机油泵轴上支承座 7-定位螺孔 8-机油泵轴 9-机油泵轴下支承及定位套 10-机油泵壳体 11-机油泵从动齿轮 12-机油泵的主动齿轮 13-从动齿轮轴 14-衬垫(0.2mm)15-吸油管 16-吸油管支承套 17-集滤器 18-O形密封圈 19-机油泵盖 20-短螺栓21-垫片

图1-129 机油泵分解图 l-机油泵壳体 2-主动轴 3-从动轴 4-从动齿轮5-机油泵泵盖 6、7、8-螺栓 9-机油集滤器 10-密封垫 11-阀弹簧 1、机油泵的拆卸 (l)旋松分电器轴向限位卡板的紧固螺栓,拆下卡板。 (2)拔出分电器总成。 (3)旋松并拆下两个机油泵壳与发动机机体的连接长紧固螺栓,将机油泵及吸油部件一起拆下。 (4)拧松并拆下吸油管组紧固螺栓,拆下吸油管组,检查并清洗滤网。 (5)旋松并取下机油泵盖短螺栓,取下机油泵盖组,检查泵盖上限压阀(旁通阀)。观察泵盖接合面的磨损情况。 (6)分解主从动齿轮,再分解齿轮和齿轮轴。 2、机油泵的检修 (l)检查齿轮啮合间隙。检查时,将机油泵盖拆下,用厚薄规在互成 120度角三个位置处测量机油泵主、从动齿轮的啮合间隙,如图1-130所示。新机油泵齿轮啮合间隙为0.05mm,磨损极限值为0.20mm。 (2)检查机油泵主从动齿轮与机油泵盖接合面的间隙。主从动齿轮与机油泵盖接合面间隙为检查方法如图1-131所示,正常间隙应为0.05mm,磨损极限值为0.15mm。

汽车NVH综合技术

汽车NVH综合技术 前言 第一篇汽车NVH概述 第一章汽车NVH介绍 第一节汽车NVH设计思路 一、主观评价的重要性 二、现场感受的重要性 三、理解发生原理 四、CAE的应用 五、实验的应用 第二节NVH基础知识 一、声音的基础理论 二、人类的听觉特性 三、等响度曲线 四、计权网络 五、倍频程 六、人体的振动感觉特性 第三节NVH设计项目及评价标准 参考文献 第二篇汽车行驶工况与NVH现象 第二章发动机起动时车体振动 参考文献 第三章发动机起动时噪声 第一节发动机噪声 一、发动机噪声对整车噪声的贡献 二、发动机噪声目标 三、发动机噪声测试 第二节发动机音质 一、曲轴系弯曲振动引起的半阶次振动 二、转矩变动引起的半阶次振动 三、其他的半阶次振动 参考文献 第四章怠速振动 第一节怠速时车身振动 第二节空档加速时车身振动 第三节怠速品质 参考文献 第五章怠速噪声 第一节车外噪声 第二节变速器噪声 第三节辅助机构噪声 一、链条噪声

二、传动带噪声 三、机油泵噪声 四、燃油泵噪声 五、风扇噪声 六、空调压缩机噪声 参考文献 第六章车辆起步时车身振动 第一节过渡转矩变动 第二节驱动系统振动 一、缠绕振动 二、离合器抖动 参考文献 第七章车辆起步时车内噪声 第一节车内轰鸣噪声 第二节驱动系统异响 一、差速器异响 汽车NVH综合技术二、差速器异响的解决方法参考文献 第八章正常行驶时车体振动 第一节随机路面 一、汽车基本参数对乘坐舒适性的影响 二、车轴布置的区别、形态的背景和乘坐舒适性 三、轴距和载重量对乘坐舒适性的影响 第二节起伏不平路面 第三节路面接缝 第四节驱动系统弯曲振动 第五节轮胎不平衡 一、转向盘摆振 二、车身抖动 第六节传动轴夹角 参考文献 第九章正常行驶时车内噪声 第一节结构传播噪声 第二节空气传播噪声 第三节车内噪声 参考文献 第十章减速和制动时车体振动 第一节制动抖动 一、制动盘产生厚度不均的原因 二、制动抖动的测试 三、预防及解决制动抖动问题 第二节驱动系统引起的车体振动 参考文献 第十一章减速和制动时噪声

摩托车发动机润滑机油泵的调整

二冲程分离润滑发动机,其机油泵操纵钢索与化油器节气门操纵钢丝索是同步的,以实现在不同油门开度下按比例供给发动机各部分润滑油,若朵油泵供给过多润滑油,则使用权发动机起动困难,易形成积炭而导致发动机工作粗暴,反之,则因发动机润滑不良而加快磨损,严重时学会导致发动机运动零件的损坏.因此,必须经常检查机油泵的工作情况,特别是化油器经保养之后,调整或更换油门钢索,拆装机油泵,凡是经过大修后的摩托车,均须对机油泵进行检查调整,其调整方法: 1、对标记 不同的发动机,其标记的形式和位置及节气门开度均有所不同,发动机在对标记时,一般是以各自使用说明书刊号上所规定的节气门开度进行调整的,具体方法是: 一、在怠速时,将油门转反牌怠速状态,旋开调整螺母,提升或降下机油泵钢索,使用权标记对齐,然后旋紧调整螺母.

二、节气门部分开启,调整时,气下发动机链轮盖,机油盖和化油器检查盖,拧松机油泵钢索锁紧螺母,将油门转把向内转动,提起节气门,使用其上的标记对准化油器喉管上沿,然后,通过调整钢索,使用油泵上的标记对准.最后,拧紧机油泵钢索锁紧螺母. 三、节气门全开,调整时,先缺陷下发动机链轮罩盖,机油泵盖化油器检查盖,然后,拧公机油泵钢索的调整器调到感觉拉线牌松弛状态并有松余量为止,接着,将油门转把转到底,或使节气门上的记号处于旱进气口的最高边沿,调整机油泵钢索上的调整器,使控制拉杆的记号与机油 泵体上的记号对齐.调完后,将所有的锁紧螺平拧紧.

2、检查机油泵最小行程 机油泵最小行程即为机油泵怠速行程,它随着油泵零件的不断磨损而起变化.因此须定其检查,在调整时,发动机处于怠速成运转状态,按方法一将标记对齐,然后停车,用厚薄规检查一下大垫圈与控制轮之间的间隙,若不符合要求,可在大垫圈左侧通过增减调整垫片,使间隙达到期 要求值.常见摩托车机油泵高速数据见表.

机油泵概述

概述 通常我们认为润滑油是一种减少运动面之间摩擦的物质,但是在发动机内部循环流动的润滑油还具有其它的作用。总之,润滑系统必须: 1、在运动部件之间提供光滑的油膜 2、xx活塞环和气缸壁之间的间隙 3、带走发动机部件过多的热量 4、清洁发动机内部部件 部件系统 发动机润滑系统主要部件有: 1、机油盘或油底壳金属制成的油底壳安装在气缸体下面,用来存放发动机机油,同时机油的热量通过油底壳向外界空气散发。 2、机油泵集滤器从油底壳中吸取机油供给机油泵。集滤器中有一过滤网,可过滤出机油中较大的杂质。 3、机油泵的作用是使机油在发动机内循环流动。 4、主油道气缸体中的主油道将机油送至各个需要润滑的地方。 5、机油压力指示器当机油压力过低时,警告驾驶员的装置。这个功能要求有两个独立的装置: 安装在气缸体上的机油压力传感器(探测机油压力)和仪表板上的指示灯或机油压力表(警告驾驶员)。 6、油封或密封垫用来阻止发动机内部和外部的机油泄漏。 7、机油深度尺用来测量机油油面高度的可拆式金属制测量工具。从机油尺导管中取出机油尺,检查其端部的油迹可知道机油油面高低。机油尺端部有刻度线,以决定是否需要添加机油。

系统如何工作 油底壳加入发动机的机油流到油底壳中,油底壳中的挡板可防止集滤器周围缺油。放油塞通常安装在油底壳的最下部。 机油尺测量油底壳中机油的油面高度,机油尺上的刻度线可以准确地标记机油油面高度,并显示是否需要添加机油。 集滤器通常有两种方法从油底壳中吸取机油至机油泵: 浮动式集滤器 一些发动机采用浮动式集滤器,其随油底壳中的机油浮动。当汽车转弯时,机油从一侧流向另一侧,集滤器就随机油浮动。为使集滤器浮动,就必须保证油底壳中有足够的机油。当机油油面下降时,集滤器随之下降,以保证恒定的机油流量。固定式集滤器 一些发动机采用固定式集滤器,它是一根插入油底壳的油管。由于不是伸向油底壳底部的所有方向,因此可避免吸取油底壳底部的沉淀物。 上面两种集滤器都有过滤网,以过滤出较大的沉淀物。一些过滤网具有旁通阀,当过滤网阻塞后,旁通阀打开,机油泵直接通过旁通阀吸取机油,而不是通过过滤网。 机油泵汽车发动机使用的机油泵通常有两种结构型式: 转子式和齿轮式。福特汽车的机油泵都是转子式。 转子式机油泵 内转子装在外转子里,外转子具有几个齿面。内、外转子之间有一定的偏心距,因此当转子转动时,内、外转子之间的工作腔容积发生变化,机油被吸入(容积变大时),然后压出(容积变小时)。 齿轮型机油泵齿轮式机油泵壳体内装有一对互相啮合的齿轮,齿轮与壳体内壁之间的间隙非常小,机油从进油口吸入,然后转动的齿轮将齿间的机油送至另一侧的出油腔内。

四冲程摩托车机油泵简介

四冲程摩托车机油泵简介 目前,国内外四冲程摩托车机油泵普遍采用齿廓为渐开线的外啮合齿轮泵和摆线内啮合转子泵,这两种泵各有自己的长处和不足,以下就它们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及其特点作一简单介绍。 1外啮合齿轮泵1.1基本结构及工作原理外啮合齿轮泵通常由一对齿形参数完全相同的渐开线齿轮、一个具有“8”字型内腔的泵体、上下泵盖及主、从动齿轮轴等组成。因摩托车油泵较小,一般泵体与下泵盖制成整体结构,如所示。装在泵体内的主、从动齿轮通过啮合的轮齿将泵体“8”字型内腔的腰部分成左右不相通的两个工作空间,即吸油腔和排油腔。当主动齿轮绕中心,逆时针旋转时,其从动齿轮便由主动齿轮驱动以相反的方向等速转动,快速旋转的轮齿在吸油腔产生一定的真空,使被吸入轮齿间的油液由主、从动轮齿输送至排油腔压出。 1.2齿轮泵特点渐开线外啮合齿轮泵的主要优点是工艺的成熟34摩托车技术2002/10性及结构简单、制造方便、对油中杂质和油液的粘度变化不甚敏感等。其缺点是齿间油液在离心力的作用下会造成齿根处压力下降,且转速越高压力下降越大,当降到低于油液饱和蒸气压时,会因气蚀而使齿面出现斑点麻面。离心力使得由吸油腔径向进油的外啮合齿轮泵很难将齿间充满油液,即油液不易进人,进入后又易被甩出,从而使容积效率较低。

外嗤合齿轮泵的另一缺点是存在“困油现象”。 所谓困油现象是当前一对轮齿还没脱离啮合状态,而后一对轮齿便开始啮合时,在两对轮齿的啮合线之间将与前后泵盖形成一叫做“闭死容积”的封闭空间,该空间随齿轮的旋转先逐渐缩小,尔后逐渐扩大恢复到初始封闭容积,该封闭容积直到前一对轮齿脱离啮合时才会消除。在上述过程中,随闭死容积逐渐缩小会使该容积内的油压升高,从而使齿轮轴和轴承产生径向附加载荷,同时导致油液泄漏;而在闭死容积逐渐扩大时,又因该容积内油压会降到低于油液饱和蒸汽压时而出现气蚀现象。实际上在第一对轮齿还没分离之前,第二对轮齿便与第三对轮齿之间又形成了新的闭死容积,也就是说闭死容积将不断重叠出现,这会对泵产生冲击载荷,并易引起振动和噪声3为了消除或减轻上述现象,通常须采取在两端泵盖上加卸荷槽和减少齿轮齿数等措施。 2摆线转子泵2.1结构及工作原理摩托车用摆线转子泵的常见结构如所示。它由内外转子、泵体、泵盖、内转子驱动轴等组成。内转子的齿廓为摆线(实际全称应为短幅外摆线圆内等距线),内转子的齿数Z,―般为4~7个,而外转子总是比内转子多一个齿,即石=Z,+1,其齿形是由圆弧构成;泵体常与驱动轴侧泵盖制成一体,泵体上外转子工作腔与传动轴孔有一偏心距心内外转子以偏心距e套装在泵体中;泵盖上布有月牙状进油腔和排油腔。 是一内转子为6齿的摆线转子泵工作原理示意图,由图可见,内外转子的全部轮齿始终处于啮合状态,并形成若干空腔。当驱动轴驱

qc289-2001汽车发动机机油泵技术条件

本标准是对QC/T 289-1999的修订,主要修订处: 1)取消了 QC/T 289-1999中的重要性分等。 2)增加了对机油泵行业常用术语的定义。 3)增加了技术条件要求。 4 )对原常用标准进行了更新。 5)增加了试验方法要求。 6)统一了机油泵的检验规则。 7)增加了机油泵的包装,标识要求。 本标准自实施之日起,代替 QC/T 289-1999《汽车用机油泵总成质量分等》本标准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由东风汽车泵业有限公司负责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黄海波。 中华人民共和国汽车行业标准 QC/T 289-2001 代替QC/T 289-1999 汽车发动机机油泵技术条件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汽车发动机机油泵总成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标志、包装、运输、贮存等。 本标准适用于汽车发动机用的机油泵(简称机油泵)。 2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 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T 2828-1987 逐批检查计数抽样程序及抽样表 GB/T 3821-1983 JB/T 8886-1999 JB/T 9774-1999 中小功率内燃机清洁度测定方法内燃机机油泵试验方法中小功率内燃机清洁度限值 3定义 3.1流量Q(L/min ):单位时间内,从泵的出口处输出的液体量 3.2 压力P( kPa):泵出口处的压力

3.3 容积效率n v (%):实际流量与理论流量的比值: n v =Q /Q t 。 3.4 限压阀开启压力P k (kPa):限压阀溢油口开始喷油时之压力值。 3.5 吸油高度h(mm :油箱液面至主动齿轮(或内转子) 中心的高度差。 3.6 工作特性 3.6.1 转速特性 在规定试验油粘度和一定压力时,表示供油量与转速的函数关系。 4.5 的规定;安装在发动机内部的机油泵,还应测定其外表面的清洁度,清洁度限值由主机厂与配 件厂协商确定 4.6 在发动机额定转速时的容积效率,齿轮泵应不小于 76%,转子泵应不小于 85%。 4.7 总成可靠性试验后性能复试流量值应不低于可靠性试验前性能试验流量值的 90%,且 总成各零件不得有过度磨损或擦伤。 5 仪器仪表精度要求 5.1 温度计(表):误差不大于±°c 。 5.2 压力表:压力表精度不低于 1 级 5.3 转速表:误差不大于± 0.5%。 5.4 流量:流量误差不大于 0.5%。 5.5 计时秒表:误差不大于 1/100 s 4.8 o o 3.6.2 压力特性 在规定试验油粘度和一定转速时,表示供油量与压力的函数关系。 4 技术要求 4.1 要求。 机油泵总成各零件的制造及装配应符合按规定程序批准的产品图样和有关技术文件的 4.2 机油泵总成图或有关技术文件中应规定产品的性能指标和可靠性指标。 4.3 象。 总成装配完毕后,用手或专用工具使机油泵的齿轮转动,应转动平滑,不得有卡滞现 4.4 机油泵总成应表面光整,无锈蚀,毛刺,磕碰伤。 安装在发动机外部的机油泵,解体测定其内表面的清洁度,清洁度限值按 JB /T 9774 试验合格后的总成应有良好的防尘保洁措施。

(整理)摩托车发动机构造原理照片图解

摩托车发动机构造原理照片图解 气缸、活塞: 6-2 气缸的另一视角图 GY6气缸如图6-1所示。我们从图6-1可以看到,在气缸体边上有槽(或叫正时链条通道),正时链条从此通过到达气缸头,其中还要安装链条的导板片(图6-3a)、链条张紧器(图6-3b)。图6-1中我们可以看到气缸正前方有一个孔,它是用来安装正时链条的链条调整器总成的,链条调整器总成如图6-3所示。当正时链条发生磨损松动及异响时,我们可以通过链条调整器来对其进行一定的调整。 6-3a 导板片图6-3b 链条张紧器 6-3 GY6链条调整器总成 我们在前面已经了解过曲轴箱,在实际的安装中,图6-1所示的气缸,应该是反过来朝下安装在曲轴箱上的。在图6-1中,气缸中间圆形的缸套部分,就是活塞在气缸中上下运动的空间。我们没有找到GY6活塞的专门图片,但图6-4给出了一些活塞的照片,图6-5给出了一组活塞环的照片。 6-4 一组活塞图片图6-5 一组活塞环图片 见图6-4,活塞上有环槽部,用来安装活塞环。活塞环分气环、油环。GY6有二道气环,一道油环。气环是用来防止燃烧室气体进入曲轴箱,而油环是用来防止润滑机油窜入燃烧室的。在这里给大家提一个问题,为什么活塞顶部有两个倾斜凹坑?你想一想吧,答案是:避免活塞位于气缸上止点时与进排气门相撞而设置的。国产上述GY6配件零售价格:缸体大约是¥200多块,国产的活塞价格大约是¥40左右,活塞环¥70左右。合资的和进口的就贵许多,甚至数倍。 BH GY6强制风扇:在上述的文章中,我们看到了躲在屁股下座垫下发动机里的某些真面目,但是也许会有超级菜鸟问,我还是看不到呀!是的,气缸头和气缸是被包围起来的,像巴基斯坦的妇女,永远戴着一层面纱,这个面纱就是:发动机风扇导风罩,如图7-1所示。图7-2是风扇盖。图7-3是各种冷却风扇。 7-1 风扇导风罩图7-2 风扇盖 7-3 各种冷却风扇 在上文中我们看到了气缸头、气缸的图片,为了带走燃烧产生的大量热量,我们可以看到它们外周覆盖的巨大散热片,但是还是不行啊,热啊,于是就用塑料罩包起来,用风扇不停地吹,塑料罩的功用就是形成冷却气流流动的气道。风扇是固定在右曲轴箱盖上,和磁电机转子一同运动旋转,一刻不停地吹向气缸、气缸头。 连杆、曲轴:

如何更换摩托车弯梁车机油泵传动轮

如何更换摩托车弯梁车机油泵传动轮 来源:本站整理作者:佚名 2012-10-12 11:19:37 我们在平时的维修作业中发现,摩托车机油泵出现故障,除了内、外转子严重磨损造成机油流量急剧减少外,机油泵主动轮损坏也是其中之一。对于大部分跨骑式摩托车发动机的机油泵,拆卸机油泵主动轮不太复杂,若遇到弯梁摩托车就比较麻烦了。我经过多年摸索和总结,找到了一种很巧妙的方法,可以在不分解发动机的情况下,更换损坏的弯梁车发动机机油泵主动轮,现介绍如下,供大家参考。 机油泵的作用是为润滑系统提供动力。四冲程发动机机油泵有两种形式,即齿轮泵和次摆线型机油泵(亦称内外转子式)。机油泵的结构是将内转子固定在油泵腔内转动。当内转子随着油泵转动时,外转子也随着转动,在两个转子之间形成的空间容积就会发生变化。机油从空间变大的一侧被吸入,而被该空间挟住并被送到相反的一侧。随着空间逐渐变小,机油就从输出侧挤出。内、外转子的齿数越多,脉冲幅度就越小;转子的厚度越大,其流量也就越大。由于内、外转子泵结构简单,体积小,供油可靠和维修方便等特点,现已成为摩托车四冲程发动机机油泵的主要型式。

一辆行驶两万多千米的隆鑫弯梁摩托车XL100-31(如图1所示),由于机油泵的主动轮损坏造成没有机油到达缸头,送来进行维修。首先用17号梅花扳手将机油放出,拆下车子两侧的下挡风扳,拔掉火花塞上的高压帽,用T型10mm扳手拆下配气正时盖锁紧杆(如图2所示),取下配气正时盖。拆下磁电机外盖上观察孔的两个小铝盖(如图3所示),用14mmT型扳手从配气正时观察孔伸入至转子紧固螺帽上转动,使转子上的配气正时“T”字符对准铝盖上的凹槽,同时使缸头上的配气正时齿的小圆点对准缸头上的小凹槽(如图4所示)。检查正常后,用9mmT型扳手拆下缸头配气正时齿轮上的锁紧螺杆(如图5所示)并将其取下,然后用8mmT型扳手将磁电机的外盖锁紧。螺杆拆下来取下外盖后,将风枪调至R挡装上14mm套筒头拆下转子紧固螺帽(如图6所示),用专用拉马将转子拆下(如图7所示),再用8mmT型扳手拆下超越离合器大齿限位片紧固螺杆(如图8所示),持卡簧钳拆下电机齿卡簧(如图9所示),用尖嘴钳把启动小链条压条拆下,然后取下电机齿和超越离合器大齿及电启动小链条。 用冲击起子拆下转子底板紧固螺杆后将其取下(注意收好紧固螺杆槽内的两只小O 型圈),就看到已损坏的机油泵传动齿,将损坏的齿轮和机油泵的传动杆取下来(如图10所示)。我看到机油泵传动齿是内圈与外圈橡胶脱落,所以可直接拿下来,若

发动机机油泵的检修

发动机机油泵的检修 机油泵的功用 机油泵的功用就是使一定数量的机油产生一定的压力后,输送到发动机各运动零件的摩擦表面进行润滑。 目前,发动机上采用的机油泵有齿轮式和转子式两种。 齿轮式机油泵的结构 齿轮式机油泵主要由主动齿轮、从动齿轮、泵体、机油泵盖、从动轴、主动轴推力轴承和传动齿轮等零件组成。主动轴经半圆键安装在主动轴承上,主动轴承固定在泵体与机油泵的前盖上。从动齿轮经从动轴安装在泵体内。泵体

与泵盖之间的配合由两个定位销定位,在两者之间装有垫片并可通过改变厚度的方法来调整齿轮端面的间隙。 若间隙过大,会导致机油压力降低;反之,若间隙过小,则会导致机油泵转动时摩擦阻力增大,加速齿轮的磨损,。在正常情况下,泵体与泵盖之间的间隙应在0.05~0.115mm之间。传动齿轮通过半圆键和螺母固定在主动轴的前端,主动轴的后端安装有钢丝挡圈,以防止主动轴脱落。传动齿轮与泵盖之间装有推力轴承。 齿轮式机油泵的工作原理 当发动机运转时,曲轴齿轮通过中间齿轮带动机油泵传动齿轮旋转,机油泵内部安装的主动齿轮随主动轴转动,同时带动从动齿轮向反方向转动。主动齿轮与从动齿轮的齿牙啮合,把泵体内部隔成两个独立的密封空间。随着齿轮的高速转动,轮齿间的机油被带到压油腔处,使压油腔处的机油不断增多,压力升高并从出油口压送出去。吸油腔内的机油被带走,产生局部真空,油底壳内的机油便不断地被吸入补充到吸油腔中。机油泵的输油压力一般由机油滤清器上的限压阀控制,若机油压力过高,则限压阀打开,使机油直接流入油底壳内,以防止油路中的压力过高和机油泵出现故障。

齿轮式机油泵易产生的故障 在正常情况下,机油泵由于润滑条件较好,各种磨损速度还是比较慢的。但经过长期使用后,齿轮端面间隙和齿面、轴颈与轴承孔、泵体和泵壳内壁也会产生不同程度的磨损现象。随着磨损的加剧,各种配合间隙增大,当磨损量达到一定限度时,就会导致供油量减小,供油压力下降等。 齿轮式机油泵的检修方法 发动机在使用中若发现润滑系统供油量不足、机油压力过低或运转中听到不正常响声,一般要作以下几方面的检查。 1、检查机油管路及接头部位是否有漏油现象。若没有漏油现象,应休憩其他方面的检查。 2、检查机油的黏度。 3、调整机油压力。若在调整过程中机油压力未能升高,应再检查其他方面。机油压力的调整方法如图8-5所示。 4、检查摇臂之间的机油铜管是否断裂, 5、检查吸油盘进油粗滤网是否有堵塞现象等。在经一切检查没有发现故障隐患的情况下,再拆下机油泵分解后进行检修。 齿轮式机油泵分解后的检修 1.轮端面间隙过大的检修 齿轮端面与泵盖之间的间隙称为齿轮泵的端面间隙。这种间隙的逐渐增大一般是由于齿轮在轴向上与泵盖或泵体的磨损所造成的。检验时可选用直尺和塞尺进行测量。此间隙一般为0.05~0.14mm,极限值为0.15mm。 端面间隙的大小对机油泵的工作指标影响较大。齿轮的端面间隙过大时,可通过减薄泵体与泵盖之间的垫片,使端面间隙恢复到规定技术范围之内。若通过减薄垫片的方法不能使端面间隙恢复到规定的范围内时,可在平台上涂以

摩托车发动机维修小窍门

发动机维修是一门精细的技术活,但是不代表它深不可测,有很多维修小窍门,只要你认真学习和积累,修理发动机也不是什么难的事情。 1 1.检查缸体、活塞组件磨损 缸体与缸盖、活塞共同形成可燃混合气压缩、燃烧膨胀的空间,当车子使用时间一长,活塞环、活塞裙部与气缸壁反复摩擦,缸体、活塞组件出现磨损,磨损严重时,导致密封性能下降,车辆起动困难、动力性下降。以下分别对二冲程发动机和四冲程发动机的缸体、活塞组件磨损故障检修进行论述。

2 二冲程发动机:拆掉排气管,左手慢慢地压起动杆让曲轴旋转,使第2道活塞环或活塞裙部正好堵住缸体排气口。从缸体排气口朝里看,如果能看见第2道环及活塞的裙部留有窜气痕迹━━黑色积炭,说明缸体、活塞组件出现较大磨损,需更换活塞组件和缸体等部件。 四冲程发动机:1)起动发动机冷车怠速运转,测试尾气排放温度。手接近排气管尾部感受尾气温度。如果尾气温度较高,说明缸体、活塞组件磨损,有窜气现象;缸体、活塞组件正常使用。2)起动发动机,将曲轴箱上安装的橡胶通气软管插入水中,如果水中出现较大气泡,说明缸体、活塞组件出现较严重的磨损,密封性能差,缸压下降。 2.检查发动机的负压 二种程发动机在压缩过程中,活塞向上运行,下方密封的曲轴箱容积逐渐扩大,从而形成真空,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新鲜的可燃合混合气在负压的作用下自动吸入曲轴箱(曲柄室)。当缸体、活塞组件严重磨损、曲轴油封损坏、曲轴箱密封垫破损、曲轴箱漏气时,曲轴箱无负压或负压较小,可燃混合气无法进入曲轴箱,发动机出现不能起动或起动困难、力性下降等故障。 四冲程发动机进排气门漏气,缸体、活塞组件严重磨损,导致负压下降,混合气无法自动吸 入缸体,会出现起动困难或不能起动、动力性下降、油耗增大等故障。

汽车发动机机油泵技术条件

汽车发动机机油泵技术条件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汽车发动机机油泵总成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标志、包装、运输、贮存等。 本标准适用于汽车发动机用的机油泵(简称机油泵)。 2 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T 2828-1987 逐批检查计数抽样程序及抽样表 GB/T 3821-1983 中小功率内燃机清洁度测定方法 JB/T 8886-1999 内燃机机油泵试验方法 JB/T 9774-1999 中小功率内燃机清洁度限值 3 定义 3.1 流量Q(L/min):单位时间内,从泵的出口处输出的液体量。 3.2 压力P(kPa):泵出口处的压力。 3.3 容积效率η v (%):实际流量与理论流量的比值:η v =Q/Q t 。 3.4 限压阀开启压力P k (kPa):限压阀溢油口开始喷油时之压力值。 3.5 吸油高度h(mm):油箱液面至主动齿轮(或内转子)中心的高度差。 3.6 工作特性 3.6.1 转速特性 在规定试验油粘度和一定压力时,表示供油量与转速的函数关系。 3.6.2 压力特性 在规定试验油粘度和一定转速时,表示供油量与压力的函数关系。 4 技术要求 4.1 机油泵总成各零件的制造及装配应符合按规定程序批准的产品图样和有关技术文件的要求。 4.2 机油泵总成图或有关技术文件中应规定产品的性能指标和可靠性指标。

4.3 总成装配完毕后,用手或专用工具使机油泵的齿轮转动,应转动平滑,不得有卡滞现象。 4.4 机油泵总成应表面光整,无锈蚀,毛刺,磕碰伤。 4.5 安装在发动机外部的机油泵,解体测定其内表面的清洁度,清洁度限值按JB/T 9774的规定;安装在发动机内部的机油泵,还应测定其外表面的清洁度,清洁度限值由主机厂与配件厂协商确定。 4.6 在发动机额定转速时的容积效率,齿轮泵应不小于76%,转子泵应不小于85%。 4.7 总成可靠性试验后性能复试流量值应不低于可靠性试验前性能试验流量值的90%,且总成各零件不得有过度磨损或擦伤。 4.8试验合格后的总成应有良好的防尘保洁措施。 5 仪器仪表精度要求 5.1 温度计(表):误差不大于±℃。 5.2 压力表:压力表精度不低于1级。 5.3 转速表:误差不大于±0.5%。 5.4 流量:流量误差不大于0.5%。 5.5 计时秒表:误差不大于1/100 s。 6 试验方法 6.1 试验条件 6.1.1 试验用油自选,粘度应达到(16.5±0.8)×10-6 m2/s。 6.2 总成性能试验 6.2.1 机油泵总成台架性能试验时,其吸油高度应与机油泵总成装在主机上的吸油高度基本一致。最低不小于150 mm。 6.2.2 机油泵性能试验应在专用的试验台上进行,试验项目应包括转速特性(图1),压力特性(图2),带有限压阀的还应有限压阀工作特性(图3),具体指标应符合图纸的要求。

汽车振动噪声(NVH)控制——汽车工业面临的新问题

汽车振动噪声(NVH)@制——汽车工业面临的新问题 黄遵国,王 彦 (东风汽车有限公司商用车技术中心,湖北武汉430056) 摘要:汽车NVH(Noise,Vibration,Harshness)特性是汽车五大重要性能之一,是汽车行业与相关汽车零部件行业关注的综合性问题。本文分析了车内振动、噪声的产生原因及传递路径,并给出了汽车主要的减振、降噪、密封零部件(如动力总成悬置、底盘村套、悬架系统、筒式减振器等)的结构形式,工作原理、发展趋势等,并展望了汽车NVH控制技术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汽车NVH;汽车NVH零部件;汽车密封件中图分类号:TQ 153 文献标志码:A ImprovingVehicleNVHPerformance--ANewProblemEncounteredbyAutomobileIndustry HUANG Zunguo,WANGYan (CommercialVehicleTechnologyCenter,Dongfeng MotorCo.,Ltd,Wuhan430056,China) Abstract:NVH is one ofthefivemostimportantcharacteristicsofvehiclewhichhasbeengot muchattention byauto‘ mobileindustry.The reason andtransmissionpathofvehicleNVHwasanalyzed in thepaper.Alsothe structure and oper— ating principleofsomesubsystemforoptimizingvehicleNVHperformancewerepresented,such as power trainmount, chassisbush,and suspension systemetc.Finally,thefutureofoptimizingNVHtechnologywascommented. Key words:VehicleNVH,NVHsubsystem。Sealingunit 汽车NVH是指在汽车驾乘过程中,驾乘人员感受到的噪声(Noise)、振动(Vibration)和声振粗糙度(Harshness)。由于以上三者是同时出现且密不可分的,因此常把它们放在一起进行研究,其中噪声的频率范围为30Hz一-40kHz,主要指驾乘人员听到的车内噪声。振动的频率范围为1~200 Hz, 主要是驾乘人员感受到的来自于转向盘、地板和座椅的振动。声振粗糙度是指噪声和振动的品质,是描述人体对振动和噪声的主观感受的指标,不能直接用客观测量方法来度量。由于声振粗糙度描述的是振动和噪声使人不舒适的感觉,因此又称Harsh-ness为不平顺性,又因为声振粗糙度经常用来描述冲击激励产生的使人极不舒适的瞬态响应,因此也称Harshness为冲击特性。 车内振动主要来自于2个方面,其一是由动力总成振动向车内的传递;其二是由路面激励通过轮胎向车内的传递。 车内噪声通常也来自2个方面,其一是由动力总成及附件噪声、轮胎噪声、风噪声等空气噪声向车内的传递;其二是由底盘、车身等结构件振动传递到车厢而引起的结构噪声。如图1所示,由车内振动和噪声的传递路径可知,振动问题和噪声问题往往是耦合在一起的。 由于振动和噪声源往往无法改变或很难在短时间内进行优化改进,因此在一款新车型的开发过程中,工程人员往往通过设计优化NVH零部件来控 发动机激动}r.1动力总成振动卜————叫悬J霞系统 五亟卜——趣圃I 孰挫 k——_叫主塑些!l I!堕堡垫l 圈1车辆振动噪声传递路径 制振动和噪声的传递路径,从而实现对整车NVH目标的控制。 NVH零部件通常分为减振产品和降噪产品两大类。减振产品主要包括橡胶减振产品、弹簧阻尼减振产品,其中,橡胶减振产品在车内的分布最为广泛,用于动力总成、车身、底盘等各类结构件之间的弹性连接和缓冲。弹簧阻尼减振器主要包括各类悬架弹簧及液压筒式减振器,轮胎和车身的弹性连接起到阻尼的作用。 降噪产品主要包括隔音吸音产品(通常简称为隔音产品)和密封产品,隔音产品涵盖范围很广,主要分布于发动机舱、乘员厢、行李厢和底盘,其中顶棚、主地毯等在内的大部分内饰件同时也是车内噪声控制的重要零部件。因此,在NVH领域往往被作为隔音产品进行考虑。密封产品主要是指各类门、窗密封条,其目的是通过密封来隔绝空气噪声的 传递。如图2所示。 《新技术新工艺》?数字技术与机械加工工艺装备 2011年 第7期 ?73? ;墓Ik 塑丽

摩托车发动机构造原理图

摩托车发动机构造原理图 气缸、活塞: 图6-2 气缸的另一视角图 GY6气缸如图6-1所示。我们从图6-1可以看到,在气缸体边上有槽(或叫正时链条通道),正时链条从此通过到达气缸头,其中还要安装链条的导板片(图6-3a)、链条张紧器(图6-3b)。图6-1中我们可以看到气缸正前方有一个孔,它是用来安装正时链条的链条调整器总成的,链条调整器总成如图6-3所示。当正时链条发生磨损松动及异响时,我们可以通过链条调整器来对其进行一定的调整。 图6-3a 导板片图6-3b 链条张紧器 图6-3 GY6链条调整器总成 我们在前面已经了解过曲轴箱,在实际的安装中,图6-1所示的气缸,应该是反过来朝下安装在曲轴箱上的。在图6-1中,气缸中间圆形的缸套部分,就是活塞在气缸中上下运动的空间。我们没有找到GY6活塞的专门图片,但图6-4给出了一些活塞的照片,图6-5给出了一组活塞环的照片。 图6-4 一组活塞图片图6-5 一组活塞环图片 见图6-4,活塞上有环槽部,用来安装活塞环。活塞环分气环、油环。GY6有二道气环,一道油环。气环是用来防止燃烧室气体进入曲轴箱,而油环是用来防止润滑机油窜入燃烧室的。在这里给大家提一个问题,为什么活塞顶部有两个倾斜凹坑?你想一想吧,答案是:避免活塞位于气缸上止点时与进排气门相撞而设臵的。国产上述GY6配件零售价格:缸体大约是¥200多块,国产的活塞价格大约是¥40左右,活塞环¥70左右。合资的和进口的就贵许多,甚至数倍。 BH GY6强制风扇:在上述的文章中,我们看到了躲在屁股下座垫下发动机里的某些真面目,但是也许会有超级菜鸟问,我还是看不到呀!是的,气缸头和气缸是被包围起来的,像巴基斯坦的妇女,永远戴着一层面纱,这个面纱就是:发动机风扇导风罩,如图7-1所示。图7-2是风扇盖。图7-3是各种冷却风扇。 图7-1 风扇导风罩图7-2 风扇盖 图7-3 各种冷却风扇 在上文中我们看到了气缸头、气缸的图片,为了带走燃烧产生的大量热量,我们可以看

NVH性能是什么

NVH性能是什么 NVH是指Noise(噪声),Vibration(振动)和Harshness(声振粗糙度),由于以上三者在汽车等机械振动中是同时出现且密不可分,因此常把它们放在一起进行研究。声振粗糙度是指噪声和振动的品质,是描述人体对振动和噪声的主观感觉,不能直接用客观测量方法来度量。由于声振粗糙描述的是振动和噪声使人不舒适的感觉,因此有人称Harshness为不平顺性。又因为声振粗糙度经常用来描述冲击激励产生的使人极不舒适的瞬态响应,因此也有人称Harshness为冲击特性。文献[12]认为当汽车通过接缝或凸包时将产生瞬态振动(Harshness),它包括冲击和缓冲两种感觉。系统刚度越大,车身瞬态振动的幅值越大,冲击越严重,同时固有频率增加使振动衰减变快,缓冲的效果变好。同时它还给出了利用多元回归模型得到的冲击和缓冲方面感觉等级的经验公式。总的说来,声振粗糙度描述是振动和噪声共同产生的使人感到极度疲劳的感觉。简单地讲,乘员在汽车中的一切触觉和听觉感受都属于汽车NVH特性研究的范畴,此外,还包括汽车零部件由于振动引起的强度和寿命等问题。从NVH的观点来看,汽车是一个由激励源(发动机、变速器等)、振动传递器(由悬挂系统和边接件组成)和噪声发射器(车身)组成的系统。汽车传动系统NVH特性研究是以汽车传动系统作为研究对象的,是属于于汽车整车NVH特性研究的子系统。目前的研究来看,汽车传动系统NVH特性研究主要是研究由发动机作为一个激励源产生的或汽车处于某种工况下的传动系统NVH特性。国外对动力传动系振动特性的研究起步较早,国外先进的汽车厂家从80年代以来已经将汽车结构的动态特性纳入产品开发的常规内容。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丰田(Toyota)、通用(GM)、福特(Ford)、克莱斯勒(Chrysler)等大汽车公司的工程研究中心专门设立了NVH 分部,集中处理汽车的噪声(Noise)、振动(Vibration)和来自路面接触冲击的噪声声振粗糙度(Harshness)。 1.汽车的NVH特性 NVH是指Noise〔噪声)、Vibration(振动)和Harshness〔声振租糙度),由于它们在车辆等机械中是同时出现且密不可分的,因此常把它们放在一起进行研究。声振粗糙度是指噪声和振动的品质,是描述人体对振动和噪声的主观感觉的,不能直接用客观测量方法来度量。由于声振粗糙度描述的是振动和噪声使人不舒适的感觉,因此有人称Harshness为不平顺性。又因为声振粗糙度经常用来描述冲击激励产生的使人极不舒适的瞬态响应,因此也有人称Harshness为冲击特性。 简单地讲,乘员在汽车中的一切触觉和听觉感受都属于NVH研究的范畴,此外,还包括汽车零部件由于振动引起的强度和寿命等问题。从NVH的观点来看,汽车是一个由激励源(发动机、变速器等)、振动传递器(由悬挂系统和边接件组成)和噪声发射器〔车身)组成的系统。汽车NVH特性的研究应该是以整车作为研究对象的,但由于汽车系统极为复杂,因此经常将它分解成多个子系统进行研究,如底盘子系统(主要包括前、后悬架系统)、车身子系统等,也可以研究某一个激励源产生的或某一种工况下的NVH特性。 根据1996年对欧洲汽车市场的调查,由于汽车的性能、质量等方面均已达到较高的水平,因此顾客对乘坐舒适性的要求明显提高,仅次于汽车款式。对于中小

机油泵试验方法

机油泵性能试验 1.0目的 1.1测量机油泵泵出流量随着转速,油压和油温(n,P D,T oil)变化而变化的关系。 1.2 评估机油泵是否有气蚀。 1.3 计算机油泵的体积效率。 1.4 计算机油泵的总效率。 1.5 分析泄压阀特性。 1.6 发现功能问题。 1.7 采用专门的油泵试验台,用电机驱动油泵。 1.8 根据特定的机油泵设计和实际项目要求,将机油泵安装在发动机上比将机油泵夹在专用试验台上进行这些试验要好。在这种情况下下面的测试要综合机油压力分配和机油流量测试进行改进和测量。 2.0试验准备 2.1 试验前测量相关的机油泵部件,见附录A 2.2 必须考虑产品公差的影响。如果需要,可以采用中等间隙的或特定间隙的机油泵样品。为了估计最严重的机油泵内部泄漏(例如,怠速低压)而需要采用最大间隙机油泵。 2.3 试验用油必须是发动机要用的机油或适合原发动机的机油,可以考虑采用发动机运行后的机油(例如在磨合后的发动机中再加入后运行50到100小时的机油)。 2.4 因为本试验不考虑机油泵的耐久性,机油泵不需要链条,皮带或齿轮驱动系统而直接驱动。所以必须算出曲轴和机油泵之间的速比。 2.5最好采用原发动机的机油收集系统从储油罐中抽机油。如果没有可能,试验台的机油收集系统尽可能接近的模拟原发动机的部件。根据最少装油量的发动机原状态来确定机油泵与储油罐中机油液面之间的距离。 2.6 根据 3.2在机油泵和机油收集系统上钻出测量温度和压力的螺纹孔。 3.0 仪器和设备 3.1 机油泵试验台由下面的部件组成: ·合适的用来装夹机油泵和可以满足机油泵转速范围的驱动系统。 ·带加热和冷却设备的可以将油温控制到要求范围的储油罐,储油罐的容积必须满足储油罐中的机油在最大油泵转速下每分钟内不会被循环5次。 ·在机油循环回路高压油管中有一个变流量控制阀用来调节机油泵出口压力P D。可以采用手动流量控制阀,但采用电气或气压驱动阀是最理想的。他要求有2种工作模式:a) 阀位置控制, b)整合在一起的过压控制回路。 ·流量计见3.5 ·合适的控制和数字记录系统 ·仪表见3.2

2汽车NVH测试技术

Automotive NVH Testing Technology 曾宪棣, 2012年5月20日

Automotive NVH Outline Testing Technology 曾宪棣 2012年5月20日 1. Fundamentals of Auto. NVH Testing 2. Automotive Noise Testing 3. Automotive Vibration Testing 4. A Few Typical Cases 5. Summary

Automotive NVH Testing Technology 曾宪棣 2012年5月20日 1. Fundamentals of Automotive NVH Testing 1.1 Automotive NVH 1.2 Automotive NVH testing facility 1.3 NVH transducers 1.4 Typical NVH measurement system 1.5 Time domain and frequency domain 1.6 Basics of 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

Testing Technology 1.1 Automotive NVH 曾宪棣 2012年5月20日 NVH =Noise, Vibration, and Harshness Automotive NVH: Road/Tire, powertrain, wind Power components: pumps, motors Squeak/rattle/buzz Door closing sound of closures NVH Related Performance Data Absorption, STL, DPDS,P/F (sometimes, P/V, and V/F), A/F, A/T, normal modes

汽车发动机可变排量机油泵

汽车发动机可变排量机油泵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汽车发动机可变排量机油泵的术语和定义、基本要求、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识、包装、运输、贮存及质量承诺。 本标准适用于汽车发动机可变排量机油泵(以下简称油泵)。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2828.1 计数抽样检验程序第1部分:按接收质量限(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划 GB/T 3821 中小功率内燃机清洁度限值和测定方法 GB/T 9439 灰铸铁件 GB/T 15115 压铸铝合金 GB/T 30512 汽车禁用物质要求 JB/T 8413.7-2015 内燃机机油泵第7部分:总成产品可靠性考核方法 ISO 3746-2010 声学用声压进行噪音源的声功率级测定在反射面上使用包围测量表面的调查方法 (Acoustics - Determination of sound power levels and sound energy levels of noise sources using sound pressure - Survey method using an enveloping measurement surface over a reflecting plane) ISO 5755-2012 烧结金属材料规范(Sintered metal materials –Specifications)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流量 flow 在给定的泵出口压力、转速和温度条件下,单位时间从油泵的出口处输出的液体体积。单位为升每分钟(L/min)。 3.2 泵出口压力 outlet pressure of oil pump 油泵出口处的压力,单位为千帕(kPa)。 3.3 主油道压力 pressure of engine main oil gallery 发动机缸体主油道的压力,单位为千帕(kPa)。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