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分类汇编---金属及其化合物

高考分类汇编---金属及其化合物
高考分类汇编---金属及其化合物

2010高考化学试题分类汇编

金属及其化合物

1.(2010全国卷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Li 在氧气中燃烧主要生成22Li O

B .将SO 2通入2BaCl 溶液可生成3BaSO 沉淀

C .将CO 2通入次氯酸钙溶液可生成次氯酸

D .将NH 3通入热的CuSO 4溶液中能使Cu 2+还原成Cu

【解析】A 错误,因为Li 在空气中燃烧只能生成Li 2O,直接取材于第一册课本第二章第三节; B 错误,酸性:HCl >H 2SO 3>H 2CO 3所以通入后无BaSO 3沉淀,因为BaSO 3+2HCl=BaCl 2+H 2O+SO 2↑;D 错误,溶液中该反应难以发生,先是:2NH 3+2H 2O+CuSO 4=Cu(OH)2↓+(NH 4)2SO 4,接着Cu(OH)2 △ CuO+H 20,溶液中NH 3不能还原CuO 为Cu,要还原必须是干燥的固态!C 正确,强酸制弱酸,酸性:H 2CO 3>HClO,反应为:CO 2+H 20+Ca(ClO)2=CaCO 3↓+2HClO ,直接取材于课本第一册第四章第一节;

【答案】C

【命题意图】考查无机元素及其化合物,如碱金属,氯及其化合物,碳及其化合物,硫及其化合物,氮及其化合物等A 、B 、C 选项直接取材于高一课本,D 取材于高二第一章氮族。

【点评】再次印证了以本为本的复习策略,本题四个选项就直接取材于课本,属于简单题,不重视基础,就有可能出错!

2.(2010全国卷1)能正确表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A .将铜屑加入3+Fe 溶液中:3+2+2+2Fe +Cu=2Fe +Cu

B .将磁性氧化铁溶于盐酸:+3+342Fe O +8H =3Fe +4H O

C .将氯化亚铁溶液和稀硝酸混合:2++33

2Fe +4H +NO =Fe +2H O+NO -+↑ D .将铁粉加入稀硫酸中:+322Fe+6H =2Fe 3H ++↑

【解析】A 正确,符合3个守恒;B 错误,电荷不守恒,Fe 3O 4中Fe 有两种

价态,正确应该为:Fe3O4+8H+=2Fe3++Fe2++4H2O;C错误,得失电子不守恒,电荷不守恒;正确的应为:3Fe2++NO3-+4H+=3Fe3++NO↑+2H2O;D错误,不符合客观实际,反应后铁只能产生Fe2+和H2;

【答案】A

【命题意图】考查离子方程式的正误判断方法!

【点评】离子方程式正误判断是个老生常谈的问题了,本题出得太没有创意了,如D这是个重现率很高的的经典错误,考生绝对做过原题!B项也见得多,一般考查不是用盐酸而是用氢碘酸,有些专家多次指出,磁性氧化铁不溶于任何酸,这样的典型错误在高考题中再次出现,这道题就没什么意思了!A直接取材于课本第二册,C选项,考生也绝对做过,都是太常见不过了!

(2010安徽卷)12.右图是一种稀硫对Fe-Gr合金随

Cr含量变化的腐蚀性实验结果,下列有关说法正确

的是

A.稀硫酸对Fe-Cr合金的腐蚀性比稀硫酸和稀盐酸的

B.稀硝酸和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Fe+6HNO3(稀)—

Fe(NO3)3+3NO2↑+3H2O

C.Cr含量大于13%时,因为三种酸中硫酸的氢离子

浓度最大,所以对Fe-Cr合金的腐蚀性最强

D.随着Cr含量增加,稀硫酸对Fe-Cr合金的腐蚀性减弱

答案:D

解析:A选项应该说铬的含量大于13%,稀硝酸对合金的腐蚀速率比盐酸硫酸弱。B应生成NO;C不能解释盐酸硝酸氢离子浓度相等,但硝酸腐蚀速度慢。(2010安徽卷)13.将0.01mol下列物质分别加入100mL蒸馏水中,恢复至室温,所得溶液中阴离子浓度的大小顺序是(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

①Na2O1 ②Na2O ③Na2CO3④NaCl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③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④

答案:A

解析:①②溶于水,溶质都是0.02moL,但前者有氧气生成,因此氢氧根浓度大,有①>②;③中碳酸根水解使得阴离子浓度稍大于④。因此有A正确。

(2010福建卷)9。下列各组物质中,满足下图物质一步转化关系的选项是X Y Z

A Na NaOH NaHCO3

B Cu CuSO4 Cu(OH)2

C C CO CO2

D Si SiO2 H2SiO3

解析:本题考察考生对常见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的掌握情况,可用代入法,即把各选项中的X,Y,Z带入又吐的圆圈中进行判断,C中CO2在一定条件下与单质钠反应可以生成金刚石和碳酸钠。

(2010上海卷)11.将0.4gNaOH和1.06g Na

2CO

3

混合并配成溶液,向溶液中滴

加0.1mol·L-1稀盐酸。下列图像能正确表示加入盐酸的体积和生成CO

2

的物质的量的关系的是

答案:C

解析:此题考查了元素化合物、图像数据的处理知识。向NaOH和Na

2CO

3

混合

溶液中滴加盐酸时,首先和NaOH反应生成水和氯化钠,当滴入0.1L时,两者恰

好反应完全;继续滴加时,盐酸和Na

2CO

3

开始反应,首先发生:HCl+ Na

2

CO

3

=

NaHCO

3

+NaCl,不放出气体,当再加入0.1L时,此步反应进行完全;继续滴加时,

发生反应:NaHCO

3+HCl =NaCl+H

2

O+CO

2

↑;此时开始放出气体,分析图像,可知

选C。

易错警示:解答此题的易错点是,不能准确理解向碳酸钠溶液中滴加盐酸的

反应。是分步进行的,首先发生的是HCl+ Na

2CO

3

= NaHCO

3

+NaCl;进行完全后,

再发生:NaHCO

3+HCl =NaCl+H

2

O+CO

2

(2010上海卷)21.甲、乙两烧杯中分别装有相同体积、相同pH的氨水和NaOH 溶液,各加入10mL 0.1 mol·L-1 AlCl

3

溶液,两烧杯中都有沉淀生成。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甲中沉淀一定比乙中的多 B.甲中沉淀可能比乙中的多

C.甲中沉淀一定比乙中的少 D.甲中和乙中的沉淀可能一样多

答案:BD

解析:此题考查了元素化合物知识。根据氢氧化铝的性质,其能溶于氢氧化钠但不溶于氨水,故此加入时,两烧杯中生成的都是氢氧化铝沉淀;相同体积相同pH的两溶液中的溶质氨水大于氢氧化钠,当两者均不足量时,生成的沉淀氨水多;氨水过量,氢氧化钠不足量时,生成的沉淀氨水多;氨水过量,氢氧化钠恰好时,生成的沉淀一样多;氨水和氢氧化钠都过量时,生成的沉淀氨水多;可知BD正确。

解法点拨:此题解答时,选用的是讨论法,其多用在计算条件不足,据此求解时需要在分析推理的基础上通过某些假设条件,加以讨论才能正确解答;故此在应用讨论法解题时,关键是先要分析条件与求解问题之间的联系,形成正确的解题方法。

(2010上海卷)22.由5mol Fe

2O

3

、4mol Fe

3

O

4

和3mol FeO组成的混合物,加

入纯铁1mol并在高温下和Fe

2O

3

反应。若纯铁完全反应,则反应后混合物中FeO

与Fe

2O

3

的物质的量之比可能是

A.4:3 B.3:2 C.3:1 D.2:l

答案:BC

解析:此题考查了化学计算知识。分析题给混合物和高温下发生的反应,可

知当Fe

2O

3

+Fe=3FeO时,反应后混合物中含有6molFeO、4molFe

2

O

3

,则FeO与Fe

2

O

3

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2;当发生反应:Fe

2O

3

+Fe+FeO=Fe

3

O

4

时,反应后混合物中

含有2molFeO、4molFe

2O

3

,则FeO与Fe

2

O

3

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当两反应均

存在时,FeO与Fe

2O

3

的物质的量之比处于两着之间,故BC可能。

知识归纳:极端假设法是指根据已知的条件,把复杂问题假设为处于理想的极端状态,站在极端的角度去分析、考虑问题,使其因果关系显得十分明显、简单,从而迅速地作出正确判断的方法。比如此题中我们就假设了两个极端,首先确定两个极端,然后确定范围,最后选择。

(2010重庆卷)8.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铝制容器可盛装热的H 2SO 4

B .Agl 胶体在电场中自由运动

C .K 与水反应比Li 与水反应剧烈

D .红磷在过量Cl 2中燃烧生成PCl 3

8. 答案C

【解析】本题考察物质的性质。A 项,铝与热的浓硫酸反应,错误。B 项,AgL 胶体吸附电荷而带电,故在电场作用下做定向移动,错误。C 项,K 比Li 活泼,故与水反应剧烈,正确。D 项,P 与过量的2CL 反应,应生成2PCL ,错误。

【误区警示】铝在冷、热24H SO 中发生钝化,但是加热则可以发生反应,胶体自身不带电,但是它可以吸附电荷而带电。由此警示我们,化学学习的平时学生一定要严谨,对细小知识点要经常记忆,并且要找出关键字、词。

(2010全国卷1)28.(15分)有A 、B 、C 、D 、E 和F 六瓶无色溶液,他们是中学化学中常用的无机试剂。纯E 为无色油状液体;B 、C 、D 和F 是盐溶液,且他们的阴离子均不同。现进行如下实验:

①A 有刺激性气味,用沾有浓盐酸的玻璃棒接近A 时产生白色烟雾;

②将A 分别加入其它五中溶液中,只有D 、F 中有沉淀产生;继续加入过量A 时,D 中沉淀无变化,F 中沉淀完全溶解;

③将B 分别加入C 、D 、E 、F 中,C 、D 、F 中产生沉淀,E 中有无色、无味气体逸出;

④将C 分别加入D 、E 、F 中,均有沉淀生成,再加入稀HNO 3,沉淀均不溶。

根据上述实验信息,请回答下列问题:

(1) 能确定溶液是(写出溶液标号与相应溶质的化学式):

(2) 不能确定的溶液,写出其标号、溶质可能的化学式及进一步鉴别的

方法:

【解析】(I)由题干表述可知A和E不是盐,又由纯E为无色油状液体,推知E为硫酸(③步操作进一步确定);(II)由题干和①步操作可知A为氨水;(III)再由②步操作可知F中阳离子为Ag+发生的反应为:Ag++NH3·H2O=AgOH↓+NH4+;AgOH+2NH3·H2O=[Ag(NH3)2]++OH-+2H2O;而常见的盐中只有AgNO3可溶于水,故F为AgNO3;(IV)由③步操作可知B中阴离子应为CO32-,由于此无色无味的气体只能是CO2, B、C、D中能生成沉淀说明不能是HCO3-,而阳离子可是常见的K+、Na+、NH4+等待定(V)同样由②步操作D中能与氨水生成沉淀的无色溶液中常见的为阳离子为Mg2+或Al3+,而阴离子需待下步反应再确定;(VI)由④步操作生成的沉淀为可能为AgCl、AgBr、AgI、BaSO4、H2SiO3(不合理)等,但限于题干所述中学常用试剂,则沉淀应为AgCl和BaSO4,才不溶于HNO3,一个是与AgNO3结合生成的沉淀,一个是与硫酸结合形成的沉淀,故C 应该同时含有Ba2+和Cl-即,C为BaCl2,进而推出D中阴离子应该为SO42-,因为题干所述盐溶液中阴离子均不同,故D为Al2(SO4)3或MgSO4其他解析见答案【答案】(1)A NH3·H2O或NH3;E H2SO4 F AgNO3 C BaCl2若C作为不能确定的溶液,进一步鉴别的方法合理,同样给分

(2)B Na2CO3或K2CO3用洁净的铂丝蘸取少量B,在酒精灯火焰中灼烧,若焰色呈黄色则B为Na2CO3溶液;若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焰色呈紫色,则B为K2CO3溶液

D Al2(SO4)3或MgSO4 取少量D,向其中滴加NaOH溶液有沉淀生成,继续滴加过量的NaOH溶液,若沉淀溶解,则D为Al2(SO4)3溶液,若沉淀不溶解,则D为MgSO4溶液

【命题意图】考查学生的分析与综合能力,涉及到无机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离子反应,未知物的推断,物质的检验,常见物质量多与量少的反应不同,现象不同等,此题综合性强,难度大,区分度很好,是一道不可多得的经典好题!

【点评】此题一改过去每年元素推断的通病,思维容量显著增大能力要求高,与2008年全国卷I理综28题有得一拼,比2009年的第29题出得高超一些,相比以前的无机推断显然有质的飞跃,看到命题人在进步!但是此题是不是一点瑕疵没有呢?x显然不是,例如本题条件很宽广,没太明显的限制条件,因而答案

是丰富多彩的,这不会给阅卷者带来喜出望外,只会增加难度,不好统一评分标准,也就缺乏公平性!特别是B 和C 上就有争议,如B 还可能是(NH 4)2CO 3,C 还可能是BaBr 2、BaI 2等,当然限制一下沉淀颜色就排除了C 的歧义! (2010广东理综卷)32(16分)

碳酸锂广泛应用于陶瓷和医药等领域。以β-锂辉石(主要成分为Li 2O ?Al 2O 3?4SiO 2)为原材料制备Li 2CO 3的工艺流程如下:

已知:Fe 3+、Al 3+、Fe 2+和Mg 2+以氢氧化物形式完全沉淀时,溶液的PH 分别为3.2、

5.2、9.7和12.4;Li 2SO 4、LiOH 和Li 2CO 3在303K 下的溶解度分别为34.2g 、12.7g 和1.3g .

(1)步骤Ⅰ前,β-锂辉石要粉碎成细颗粒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

(2)步骤Ⅰ中,酸浸后得到的酸性溶液中含有Li +、SO 42-,另含有Al 3+、Fe 3+、Fe 2+、Mg 2+、Ca 2+、Na +等杂质,需在搅拌下加入_____________(填“石灰石”、“氯化钙”或“稀硫酸”)以调节溶液的PH 到6.0~6.5,沉淀部分杂质离子,然后分离得到浸出液。

(3)步骤Ⅱ中,将适量的H 2O 2溶液、石灰乳和Na 2CO 3溶液依次加入浸出液中,可除去的杂质金属离子有______________.

(4)步骤Ⅲ中,生成沉淀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

(5)从母液中可回收的主要物质是_____________.

解析:(1)粉碎可以增大接触面积,加快反应速率

(2) 要增强溶液的碱性,只能加入石灰石

(3) 22H O 可以氧化2+Fe 为3+Fe ,石灰乳和23Na CO 使得3+2+2Mg Fe Ca +、、沉淀

(4) 步骤Ⅲ生成的沉淀是23Li CO ,离子方程式为:+2-3232+=Li CO Li CO ↓

(5) 母液中的溶质是Na OH 、24Na SO ,可以回收Na OH 。

答案:(1)加快反应速率

(2)石灰石

(3)3+2+2Mg Fe Ca +

、、

(4)+2-3232+=Li CO Li CO ↓ (5)Na OH 。

(2010安徽卷)28.(13分)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在网上收集到如下信息:Fe (NO 3)3溶液可以蚀刻银,制作美丽的银饰。他们对蚀刻银的原因进行了如下探究:

[实验]制备银镜,并与Fe (NO 3)3溶液反应,发现银镜溶解。

(1)下列有关制备银镜过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边振荡盛有2%的AgNO 3溶液的试管,边滴入2%的氨水。至最初的沉淀恰好溶解为止

b.将几滴银氨溶液滴入2 mL 乙醛中

c.制备银镜时,用酒精灯的外焰给试管底部加热

d.银氨溶液具有较弱的氧化性

e.在银氨溶液配制过程中,溶液的pH 增大

[提出假设]

假设1:Fe 1+具有氧化性,能氧化Ag 。

假设2:Fe (NO 3)3溶液显酸性,在此酸性条件下NO 3能氧化Ag 。

[设计实验方案,验证假设]

(2)甲同学从上述实验的生成物中检验出Fe 3+,验证了假设1成立。请写出Fe 3+氧化Ag 的离子方程式: 。

(3)乙同学设计实验验证假设2,请帮他完成下表中内容(提示: NO 3-在不同

条件下的还原产物较复杂,有时难以观察到气体产生)。

[思考与交流]

(4)甲同学验证了假设1成立,若乙同学验证了假设2也成立。则丙同学由此

得出结论:Fe (NO 3)3溶液中的Fe 3+

和NO 3-都氧化了Ag 。 你是否同意丙同学的结论,并简述理由: 。 答案(1)ade

(2)Fe 3++Ag= Fe 2++Ag +

(3)①将银镜在硝酸铜溶液中

(4)同意 4Fe 3++6H 2O+9Ag+3NO 3-=4Fe (OH )3+9Ag ++3NO

解析:本题第(1)小题是考查学生实验,最后2小题具有较大的开放度。 (2010福建卷)25. 工业上常用铁质容器盛装冷浓酸。为研究铁质材料与热浓硫酸的反应,某学习小组进行了以下探究活动:

[探究一]

(1)将已去除表面氧化物的铁钉(碳素钢)放入冷浓硫酸中,10分钟后移人硫酸铜溶液中,片刻后取出观察,铁钉表面无明显变化,其原因是 。

(2)另称取铁钉6.0g 放入15.0ml .浓硫酸中,加热,充分应后得到溶液X 并收集到气体Y 。

①甲同学认为X 中除3Fe +外还可能含有2Fe +。若要确认其中的2Fe +,应先用 选填序号)。

a .KSCN 溶液和氯水

b .铁粉和KSCN 溶液

c .浓氨水

d .酸性4KMnO 溶液

②乙同学取336ml (标准状况)气体Y 通入足量溴水中,发生反应:

2222422SO Br H O HBr H SO ++=+

然后加入足量2BaCl 溶液,经适当操作后得干燥固体2.33g 。由于此推知气体Y 中2SO 的体积分数为 。

[探究二]

分析上述实验中2SO 体积分数的结果,丙同学认为气体Y 中还可能含量有2H 和Q 气体。为此设计了下列探究实验状置(图中夹持仪器省略)。

(3)装置B 中试剂的作用是 。

(4)认为气体Y 中还含有Q 的理由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5)为确认Q 的存在,需在装置中添加M 于 (选填序号)。 a . A 之前 b .A-B 间 c .B-C 间 d .C-D 间

(6)如果气体Y 中含有2H ,预计实验现象应是 。

(7)若要测定限定体积气体Y 中2H 的含量(标准状况下约有28ml 2H ),除可用测量2H 体积的方法外,可否选用质量称量的方法?做出判断并说明理由 。

解析: (1)铁钉(碳素钢)放入冷浓硫酸中,浓硫酸有较强的氧化性能使铁钉钝化阻止反应进一步进行

(2)+2价亚铁离子能使算话的高锰酸钾褪色,溶液中已经有+3价铁离子,选择a 会造成干扰,选c 会造成两种沉淀,受氢氧化铁颜色的影响无法辨别

(3)A 除去2SO ,B 可以检验A 中是否完全除去2SO

(4)242222()22C H SO CO SO H O +↑+↑+@浓

(5)Q 为2CO ,他与二氧化硫一样都能使澄清石灰水便浑浊,选择a 或b 受二氧化硫的影响无法判断Q 的存在;选择d ,Q 被碱石灰吸收

(6)氢气还原氧化铜会生成水蒸气能使白色的硫酸铜粉末变蓝

(7)中学阶段的质量称量选择托盘天平,分度值0.1g ,无法精确称量出差量。 答案:

(1)铁钉表面被钝化(或其他合理答案)

(2)①d ②66.7%(或其他合理答案)

(3)检验2SO 是否除尽

(4)242222()22C H SO CO SO H O +↑+↑+@浓

(5)c (6)D 中固体由黑变红和E 中固体由白变蓝

(7)否,用托盘天平无法称量D 或E 的差量

可,用分析天平称量D 或E 的差量

(2010重庆卷)26.(15分)金属钙线是炼制优质钢材的脱氧脱磷剂,某钙线的主要成分为金属M 和Ca ,并含有3.5%(质量分数)CaO .

(1)Ca 元素在周期表中位置是 ,其原子结构示意图 .

(2)Ca 与最活跃的非金属元素A 形成化合物D ,D 的电子式为 ,D 的沸点比A 与Si 形成的化合物E 的沸点 .

(3)配平用钙线氧脱鳞的化学方程式:

P+ FeO+ CaO ()342Ca PO + Fe

(4)将钙线试样溶于稀盐酸后,加入过量NaOH 溶液,生成白色絮状沉淀并迅速变成灰绿色,最后变成红褐色n M(OH).则金属M 为______;检测n+M 的方法是_____(用离子方程式表达).

(5)取1.6g 钙线试样,与水充分反映,生成224ml.2H (标准状况),在想溶液中通入适量的2CO ,最多能得到3CaCO g .

26.答案(5分)

(1)第四周期第ⅡA 族,

(2)

,高 (3)2P+5FeO+3CaO 高温

Ca 3(PO 4)2+5Fe

(4)Fe;Fe+3SCN -=Fe(SCN)3

(5)1.1

【解析】本题考查钙、铁的知识。(1)Ca 为20号,位于第四周期,第IIA 族。

(2)最活泼的金属为:F, 2CaF 为离子化合物,4SiF 为分子晶体,故2F Ca 的沸点高。(3)P 从0价升至+5价,F e 从+2价降至0价,根据得失电子守恒有,P 前配

2,F 0e 前配5.(4)有颜色变化可知,红褐色2()N OH 为3F (OH)e ,3F e 与KSCN 变血红色。(5)Ca 与F e 中只有Ca 与水能反应生成2H ,由Ca ~2H 得,n(Ca )=0.224/22.4=0.01mol 。n(O Ca )=1.6×3.5%/56=0.01MOL 。由钙守恒得,m(2CO Ca )=(0.01+0.001)×100=1.1g 。

2018年高考文科数学分类汇编:专题九解析几何

《2018年高考文科数学分类汇编》 2 x —2?y 2 =2上,贝U △ ABP 面积的取值范围是 和d 2,且d 1 d 2 =6,则双曲线的方程为 2 2 x ■丄=1 4 12 2 x D — 9 、选择题 1.【2018全国一卷 4】 已知椭圆C : 第九篇:解析几何 X 2 V 2 評廿1的一个焦点为(2 ,0),则C 的离心率为 1 A.- 3 2.【2018全国二卷 6】 1 B.- 2 2 x 2 双曲线 2-爲=1(a 0,b 0)的离心率为,3,则其渐近线方程为 a b A . y 二 2x B . y = 3x D . y 3 x 2 3.【2018全国 11】已知F , F 2是椭圆C 的两个焦点,P 是C 上的一点,若PR_ PF 2 , 且.乙PF 2F 1 =60,则C 的离心率为 A . J 2 B . 2-3 C. D . .3-1 4.【2018全国 三卷 8】直线x y *2=0分别与x 轴,y 轴交于A , B 两点,点P 在圆 A . 2,61 B . 4,8〕 D . 5.【2018全国三卷10】已知双曲线 C : 三卷 =1(a 0 , b 0)的离心率为 .2 ,则点(4,0) 到C 的渐近线的距离为 B . 2 C. 2 D . 2,2 2 x 6.【2018天津卷7】已知双曲线 — a =1(a 0, b 0)的离心率为2,过右焦点且垂直 于x 轴的直线与双曲线交于 A , B 两点. 设A ,B 到双曲线的同一条渐近线的距离分别为 d 1 12 4 =1

8. 4 2 7. 【 2018 浙江卷2 】双曲线「宀的焦点坐标是 之和为() D.4魂 二、填空题 【2018全国一卷15】直线y =x ? 1与圆x 2 y 2 2^^0交于A ,B 两点,则 A ? (- 2 , 0), ( .2 , 0) B ? (-2, 0), (2, 0) C . (0, - . 2 ), (0 , ,2) D . (0, -2), (0, 2) 8.【2018上海卷13】设P 是椭圆 呂+以=1 5 3 上的动点,贝U P 到该椭圆的两个焦点的距离 1. 2. 【2018北京卷10】已知直线I 过点(1,0)且垂直于 轴,若 I 被抛物线 y 2 = 4ax 截得的线 3. 段长为4,则抛物线的焦点坐标为 2 2 【2018北京卷12】若双曲线 笃-丿 1(a 0)的离心率为 a 4 -1,则 2 4.【2018天津卷1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经过三点( 0,0) 1),( 2,0)的圆 的方程为 5. 2 x 【2018江苏卷8】在平面直角坐标系 xOy 中,若双曲线 2 与=1(a 0,b 0)的右焦点 b 6. F (c,0)到一条渐近线的距离为乜 2 1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 则其离心率的值是 【2018江苏卷 xOy 中,A 为直线I: y = 2x 上在第一象限内的点, B(5,0),以 AB 为直径的圆C 与直线 l 交于另一点D .若AB CD =0,则点A 的横坐标 7. 【2018浙江卷 17】已知点P (0,1),椭圆^+y 2=m (m>1)上两点A ,B 满足AP =2"P B ,则 4 当m= 时,点B 横坐标的绝对值最大.

高中高考物理试卷试题分类汇编.doc

2019年高考物理试题分类汇编(热学部分) 全国卷 I 33. [物理—选修 3–3]( 15 分) (1)( 5 分)某容器中的空气被光滑活塞封住,容器和活塞绝热性能良好,空气可视 为理想气体。初始时容器中空气的温度与外界相同,压强大于外界。现使活塞缓慢移动,直 至容器中的空气压强与外界相同。此时,容器中空气的温度__________ (填“高于”“低于”或“等于”)外界温度,容器中空气的密度__________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外界空气 的密度。 (2)( 10分)热等静压设备广泛用于材料加工中。该设备工作时,先在室温下把惰性 气体用压缩机压入到一个预抽真空的炉腔中,然后炉腔升温,利用高温高气压环境对放入炉腔 中的材料加工处理,改善其性能。一台热等静压设备的炉腔中某次放入固体材料后剩余的 容积为 m3,炉腔抽真空后,在室温下用压缩机将10瓶氩气压入到炉腔中。已知每瓶氩气的 容积为×10-2 m3,使用前瓶中气体压强为×107Pa,使用后瓶中剩余气体压强为×106Pa;室温温度为 27 ℃。氩气可视为理想气体。 (i)求压入氩气后炉腔中气体在室温下的压强; (i i )将压入氩气后的炉腔加热到 1 227 ℃,求此时炉腔中气体的压强。 全国卷 II 33. [ 物理—选修 3-3] ( 15 分) (1)( 5分)如 p-V 图所示, 1、2、 3三个点代表某容器中一定量理想气体的三个不同 状态,对应的温度分别是 T1、T2、 T3。用 N1、N2、N3分别表示这三个状态下气体分子在单位 时间内撞击容器壁上单位面积的次数,则N1______N2, T1______T3, N2 ______N3。(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高考地理真题分类汇编 专题16 环境保护 word版含解析

(2016?新课标Ⅰ卷)44.【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10分) 我国部分沿海地区人们为了追求更大的经济效益,在陆上修建高位养虾池(图8)。高位虾池底部铺设隔水层,引海水养虾,养虾过程中要投饵料、换海水,废水多经地表流入海洋。引水、蓄水、排水过程都有渗漏。 分析高位虾池对当地环境的不利影响。 【答案】养殖过程海水渗漏,导致地下淡水碱化,附近表土盐碱化,影响农作物和地表植物的生长,影响当地居民的生活。废水造成附近海域污染,海水富营养化。 考点:水污染及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名师点睛】该题以我国部分沿海地区引海水养虾为背景材料,通过图文信息,分析高位虾池对当地环境的不利影响。解答此题关键是获取有用的材料信息“引水、蓄水、排水过程都有渗漏”、“废水多经地表流入海洋”,分析海水对当地生态环境会产生怎样的影响。 (2016?新课标Ⅱ卷)44. [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10分) 随着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我国快递业保持高速发展的趋势。2015年我国快递业务量完成206亿件,同比增长48%,快递业务收入完成2760亿元。与此同时,由快递业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也日益突出。 说明废弃的快递外包装可能带来的主要环境污染问题,并提出解决措施。 【答案】 环境污染问题:快递外包装会产生大量的包装盒(袋)、胶带等固体废弃物;不可降解的包装塑料袋和胶带等会对环境造成污染。(4分) 解决措施:推广使用环保的外包装材料,实行绿色包装;(2分)在确保货物不受损坏的情况下,实行适度

包装;(2分)对外包装中的纸张(纸盒)等可利用废弃品,实行分类回收。(2分)(其他合理答案可酌情评分,但本部分不得超过6分。) 考点:环境污染与保护 【名师点睛】快递业务迅猛增长的当前,快递包装垃圾的处理迫在眉睫。该题以快递包装为背景考查环境污染与保护,随着网购的日益普及一个共同的烦恼就是要面对堆积如山的快递包装。这些包装不能及时处理,造成大量的垃圾堆放,同时伴随的还有难以降解的塑料袋和胶带污染。针对此问题的措施作答时,观点要切实可行,并符合可持续发展即可。这道题考查实现生活,学生容易思考,难度小。只是注意答题语言组织即可,学生选此题得分率会较高。 (2016?新课标Ⅲ卷)44.【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10分) 长江刀鱼是洄游性鱼类,每年春天从长江口进入长江干流,直流以及通江湖泊湿地产卵、孵化。长江刀鱼曾经是寻常百姓家餐桌上的美味佳肴。近年来长江刀鱼资源严重衰竭。 分析导致长江刀鱼资源衰竭的原因并提出保护措施。 【答案】 原因:过度捕捞,河湖湿地减少;水体污染。(6分)(其他合理答案可酌情评分) 措施:禁止过度捕捞,规定休渔期;保护湿地;治理河流污染;人工孵化,放养育苗等。(4分)(答出一项得2分,答出两项即可得满分,其他合理答案可酌情评分) 【解析】 试题分析:刀鱼数量的减少主要和过度捕捞以及湿地减少、水体污染等造成刀鱼生存环境破坏有关。针对刀鱼资源减少的原因,可从禁止过渡捕捞、加强人工养殖,保护湿地和治理河流污染等角度说明保护措施。考点:生物资源减少的原因和保护措施。 【名师点睛】近年来,“鱼”成为高考地理特别青睐的对象。长江刀鱼味道鲜美,价格昂贵,其数量近年来不断减少,因此其保护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基于这一实事,出题人设置了“长江刀鱼衰竭的原因和保护措施”这一问题,旨在考查学生“分析环境问题成因并提出解决措施”的能力。刀鱼数量减少一方面应“归罪”于人类的过度捕捞,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刀鱼生存环境的破坏。地理问题的解决措施一般应根据其形成原因来回答,例如,针对过度捕捞,可采取的保护措施是禁止过度捕捞;针对河流污染,可采取的保护措施是治理河流污染等等。 (2016?江苏卷)D. [环境保护]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0 分) 材料一图21 为库布齐沙漠和巴丹吉林沙漠位置示意图。

2019年全国高考文科数学分类汇编---概率统计

2019年全国高考文科数学分类汇编---概率统计 1(2019北京文科).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支付方式发生了巨大转变.近年来,移动支付已成为主要支付方式之一.为了解某校学生上个月A,B两种移动支付方式的使用情况,从全校所有的1000名学生中随机抽取了100人,发现样本中A,B两种支付方式都不使用的有5人,样本中仅使用A和仅使用B的学生的支付金额分布情况如下: 支付 金额 支付方式 不大于 (Ⅰ)估计该校学生中上个月A,B两种支付方式都使用的人数; (Ⅱ)从样本仅使用B的学生中随机抽取1人,求该学生上个月支付金额大于2000元的概率; (Ⅲ)已知上个月样本学生的支付方式在本月没有变化.现从样本仅使用B的学生中随机抽查1人,发现他本月的支付金额大于2000元.结合(Ⅱ)的结果,能否认为样本仅使用B的学生中本月支付金额大于2000元的人数有变化?说明理由. 【答案】(Ⅰ)400人; (Ⅱ)1 25 ; (Ⅲ)见解析. 【解析】 【分析】 (Ⅰ)由题意利用频率近似概率可得满足题意的人数; (Ⅱ)利用古典概型计算公式可得上个月支付金额大于2000元的概率; (Ⅲ)结合概率统计相关定义给出结论即可. 【详解】(Ⅰ)由图表可知仅使用A的人数有30人,仅使用B的人数有25人,由题意知A,B两种支付方式都不使用的有5人, 所以样本中两种支付方式都使用的有1003025540 ---=,

所以全校学生中两种支付方式都使用的有 40 1000400100 ?=(人). (Ⅱ)因为样本中仅使用B 的学生共有25人,只有1人支付金额大于2000元, 所以该学生上个月支付金额大于2000元的概率为 125. (Ⅲ)由(Ⅱ)知支付金额大于2000元的概率为1 25 , 因为从仅使用B 的学生中随机调查1人,发现他本月的支付金额大于2000元, 依据小概率事件它在一次试验中是几乎不可能发生的,所以可以认为仅使用B 的学生中本月支付金额大于2000元的人数有变化,且比上个月多.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古典概型概率公式及其应用,概率的定义与应用等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转化能力和计算求解能力. 2.(2019全国1卷文科)某学校为了解1 000名新生的身体素质,将这些学生编号为1,2,…,1 000,从这些新生中用系统抽样方法等距抽取100名学生进行体质测验,若46号学生被抽到,则下面4名学生中被抽到的是 A. 8号学生 B. 200号学生 C. 616号学生 D. 815号学生 【答案】C 【解析】 【分析】 等差数列的性质.渗透了数据分析素养.使用统计思想,逐个选项判断得出答案. 【详解】详解:由已知将1000名学生分成100个组,每组10名学生,用系统抽样,46号学生被抽到, 所以第一组抽到6号,且每组抽到的学生号构成等差数列{}n a ,公差10d =, 所以610n a n =+()n *∈N , 若8610n =+,则1 5 n = ,不合题意;若200610n =+,则19.4n =,不合题意; 若616610n =+,则61n =,符合题意;若815610n =+,则80.9n =,不合题意.故选C .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系统抽样. 3.(2019全国1卷文科)某商场为提高服务质量,随机调查了50名男顾客和50名女顾客,每位顾客对该商场的服务给出满意或不满意的评价,得到下面列联表:

高考数学文科分类--集合与简易逻辑

2014年高考数学文科分类------集合与简易逻辑 (安徽)2命题“0||,2 ≥+∈?x x R x ”的否定是( ) A.0||,2<+∈?x x R x B. 0||,2≤+∈?x x R x C. 0||,2000<+∈?x x R x D. 0||,2000≥+∈?x x R x 北京1.若集合{}0,1,2,4A =,{}1,2,3B =,则A B =I ( ) A.{}0,1,2,3,4 B.{}0,4 C.{}1,2 D.{}3 5.设a 、b 是实数,则“a b >”是“22a b >”的( ) A.充分而不必要条件 B.必要而不必要条件 C.充分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不必要条件 (福建卷)1若集合}42|{<≤=x x P ,}3|{≥=x x Q ,则=Q P I 等于( ) A .}43|{<≤x x B .}43|{<

物理高考题分类汇编

2019高考物理题分类汇编 一、直线运动 18.(卷一)如图,篮球架下的运动员原地垂直起跳扣篮,离地后重心上升的最大高 度为H 。上升第一个4H 所用的时间为t 1,第四个4H 所用的时间为t 2。不计空气阻力,则21 t t 满足() A .1<21t t <2 B .2<21 t t <3 C .3<21t t <4 D .4<21t t <5 25. (卷二)(2)汽车以某一速度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司机忽然发现前方有一警示牌立即刹车。从刹车系统稳定工作开始计时,已知汽车第1s 内的位移为24m ,第4s 内的位移为1m 。求汽车刹车系统稳定工开始计时的速度大小及此后的加速度大小。 二、力与平衡 16.(卷二)物块在轻绳的拉动下沿倾角为30°的固定斜面向上匀速运动,轻绳与斜面平行。已知物块与斜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3,重力加速度取10m/s 2。若轻绳能承受的最大张力为1500N ,则物块的质量最大为() A .150kg B .1003kg C .200kg D .2003kg 16.(卷三)用卡车运输质量为m 的匀质圆筒状工件,为使工件保持固定,将其置于 两光滑斜面之间,如图所示。两斜面I 、Ⅱ固定在车上,倾角分别为30°和60°。重力加速度为g 。当卡车沿平直公路匀速行驶时,圆筒对斜面I 、Ⅱ压力的大小分别为F 1、F 2,则() A .1233= =F mg F mg , B .1233==F mg F mg , C .121 3== 2F mg F mg , D .1231==2 F mg F mg ,

19.(卷一)如图,一粗糙斜面固定在地面上,斜面顶端装有一光滑定滑轮。一细绳跨过滑轮,其一端悬挂物块N。另一端与斜面上的物 块M相连,系统处于静止状态。现用水平向左的拉力 缓慢拉动N,直至悬挂N的细绳与竖直方向成45°。已 知M始终保持静止,则在此过程中() A.水平拉力的大小可能保持不变 B.M所受细绳的拉力大小一定一直增加 C.M所受斜面的摩擦力大小一定一直增加 D.M所受斜面的摩擦力大小可能先减小后增加 三、牛顿运动定律 20.(卷三)如图(a),物块和木板叠放在实验台上,木板与实验台之间的摩擦可以忽略。物块用一不可伸长的细绳与固定在实验台上的力传感器相连,细绳水平。t=0时,木板开始受到水平外力F的作用,在t=4s时 撤去外力。细绳对物块的拉力f随时间t变化的关 系如图(b)所示,木板的速度v与时间t的关系如 图(c)所示。重力加速度取g=10m/s2。由题给数 据可以得出() A.木板的质量为1kgB.2s~4s内,力F的大小为 C.0~2s内,力F的大小保持不变D.物块与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四、曲线与天体 19.(卷二)如图(a),在跳台滑雪比赛中,运动员在空中滑翔时身体的姿态会影响其下落的速度和滑翔的距离。某运动员先后两次从同一跳台 起跳,每次都从离开跳台开始计时,用v表示他在竖直方向 的速度,其v-t图像如图(b)所示,t1和t2是他落在倾斜雪 道上的时刻。() A.第二次滑翔过程中在竖直方向上的位移比第一次的小 B.第二次滑翔过程中在水平方向上的位移比第一次的大 C.第一次滑翔过程中在竖直方向上的平均加速度比第一次 的大 D.竖直方向速度大小为v1时,第二次滑翔在竖直方向上所受阻力比第一次的大

2020年高考地理真题分类汇编(解析版):专题10+交通

2015年高考地理试题分项版解析专题10 交通 (2015?新课标全国1)甘德国际机场(图2)曾是世界上最繁忙的航空枢纽之一,当时几乎所有横跨北大西洋的航班都要经停该机场补充燃料,如今,横跨北大西洋的航班不再需要 经停此地。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4. 导致甘德国际机场成为世界上最繁忙机场的主要因素是() A. 位置 B. 经济 C. 地形 D. 人口 5. 甘德国际机场失去国际航空枢纽地位的主要原因是() A. 地区经济发展缓慢 B . 横跨北大西洋航班减少 C. 飞机飞行成本降低 D. 飞机制造技术进步 6. 一架从甘德机场起飞的飞机以650千米/小时的速度飞行,1小时候后该飞机的纬度位置可能为() A. 66.5°N B. 60°N C. 53°N D. 40°N 4、A 5、D

6、C 【解析】 试题分析: 4、该机场位于北大西洋空中航线的必经之地,该机场位于纽芬兰岛上。该岛是北美洲的最东端,飞机飞离北美洲,飞往欧洲地区最后的补给点。也是由欧洲飞往北美洲地区航线上,在飞近北美大陆时第一个补给点。故其独特的地理位置让其成为最繁忙的机场。A正确。 5、随着飞机制造业技术的发展,飞机载油量增加,单位距离能耗降低,飞机携带的燃油可满足航渡大西洋的需要,已无必要经过该航空港。D正确。 6、机场位于50°N附近,假设该飞机沿经线飞行,在1小时内飞过650千米,大约6个纬度。因此飞机所在纬度最高约56°N,最低约44°N。故C正确。 考点:航空运输、距离计算。 【名师点睛】本组试题取材现实生活,以甘德国际机场位置图为载体,以航空运输发展为背景,考查交通运输行业的变化对某地地理位置重要性的影响,及利用经纬网计算距离的主干知识。试题强调考查考生获取、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注意对材料中的关键词“补充燃料”的理解,即加油。 (201 5?重庆卷)图中的曲线示意中国、日本、意大利和法国四个国家的城镇化率变化情况,曲线上的圆点表示各国不同高铁线路开始运营的年份。读图,回答以下问题。

三年高考(2017-2019)各地文科数学高考真题分类汇总:概率

概率 1.(2019全国II文4)生物实验室有5只兔子,其中只有3只测量过某项指标,若从这5只 兔子中随机取出3只,则恰有2只测量过该指标的概率为 A.2 3 B. 3 5 C. 2 5 D. 1 5 2.(2019全国III文3)两位男同学和两位女同学随机排成一列,则两位女同学相邻的概率是 A.1 6 B. 1 4 C. 1 3 D. 1 2 3.(2018全国卷Ⅱ)从2名男同学和3名女同学中任选2人参加社区服务,则选中的2人都是女同学的概率为 A.0.6B.0.5C.0.4D.0.3 4.(2018全国卷Ⅲ)若某群体中的成员只用现金支付的概率为0.45,既用现金支付也用非现金支付的概率为0.15,则不用现金支付的概率为 A.0.3B.0.4C.0.6D.0.7 5.(2017新课标Ⅰ)如图,正方形ABCD内的图形来自中国古代的太极图,正方形内切圆中的黑色部分和白色部分关于正方形的中心成中心对称.在正方形内随机取一点,则此点取自黑色部分的概率是 A.1 4 B. 8 π C. 1 2 D. 4 π 6.(2017新课标Ⅱ)从分别写有1,2,3,4,5的5张卡片中随机抽取1张,放回后再随机抽取1张,则抽得的第一张卡片上的数大于第二张卡片上的数的概率为 A. 1 10 B. 1 5 C. 3 10 D. 2 5 7.(2017天津)有5支彩笔(除颜色外无差别),颜色分别为红、黄、蓝、绿、紫.从这5支彩笔中任取2支不同颜色的彩笔,则取出的2支彩笔中含有红色彩笔的概率为

A .45 B .35 C .25 D .15 8.(2018江苏)某兴趣小组有2名男生和3名女生,现从中任选2名学生去参加活动,则恰 好选中2名女生的概率为 . 9.(2017浙江)从6男2女共8名学生中选出队长1人,副队长1人,普通队员2人组成4 人服务队,要求服务队中至少有1名女生,共有 种不同的选法.(用数字作答) 10.(2017江苏)记函数()f x =的定义域为D .在区间[4,5]-上随机取一个 数x ,则x D ∈ 的概率是 . 11.(2018北京)电影公司随机收集了电影的有关数据,经分类整理得到下表: 好评率是指:一类电影中获得好评的部数与该类电影的部数的比值. (1)从电影公司收集的电影中随机选取1部,求这部电影是获得好评的第四类电影的概率; (2)随机选取1部电影,估计这部电影没有获得好评的概率; (3)电影公司为增加投资回报,拟改变投资策略,这将导致不同类型电影的好评率发生变化.假设表格中只有两类电影的好评率数据发生变化,那么哪类电影的好评率增加0.1,哪类电影的好评率减少0.1,使得获得好评的电影总部数与样本中的电影总部数的比值达到最大?(只需写出结论) 12.(2018天津)已知某校甲、乙、丙三个年级的学生志愿者人数分别为240,160,160.现 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从中抽取7名同学去某敬老院参加献爱心活动. (1)应从甲、乙、丙三个年级的学生志愿者中分别抽取多少人? (2)设抽出的7名同学分别用A ,B ,C ,D ,E ,F ,G 表示,现从中随机抽取2名同学承担敬老院的卫生工作. (i)试用所给字母列举出所有可能的抽取结果; (ii)设M 为事件“抽取的2名同学来自同一年级”,求事件M 发生的概率. 13.(2017新课标Ⅲ)某超市计划按月订购一种酸奶,每天进货量相同,进货成本每瓶4元, 售价每瓶6元,未售出的酸奶降价处理,以每瓶2元的价格当天全部处理完.根据往年销售经验,每天需求量与当天最高气温(单位:℃)有关.如果最高气温不低于25,需求

历年高考物理试题分类汇编

历年高考物理试题分类汇编 牛顿运动定律选择题 08年高考全国I理综 15.如图,一辆有动力驱动的小车上有一水平放置的弹簧,其左端固定在小车上,右端与一小球相连,设在某一段时间内小球与小车相对静 止且弹簧处于压缩状态,若忽略小球与小车间的 摩擦力,则在此段时间内小车可能是AD A.向右做加速运动 B.向右做减速运动 C.向左做加速运动 D.向左做减速运动 08年高考全国II理综 16.如图,一固定斜面上两个质量相同的小物块A和B紧 挨着匀速下滑,A与B的接触面光滑。已知A与斜面之间 的动摩擦因数是B与斜面之间动摩擦因数的2倍,斜面倾 角为α。B与斜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是A A. 2 tan 3 α B. 2 cot .3 α C. tanαD.cotα 08年高考全国II理综 18.如图,一很长的、不可伸长的柔软轻绳跨过光滑定滑轮,绳 两端各系一小球a和b。a球质量为m,静置于地面;b球质量为 3m,用手托往,高度为h,此时轻绳刚好拉紧。从静止开始释放 b后,a可能达到的最大高度为B A.h B.1.5h C.2h D.2.5h 08年高考北京卷理综 20.有一些问题你可能不会求解,但是你仍有可能对这些问题的解是否合理进行分析和判断。例如从解的物理量单位,解随某些已知量变化的趋势,解在一跸特殊条件下的结果等方面进

行分析,并与预期结果、实验结论等进行比较,从而判断解的合理性或正确性。 举例如下:如图所示。质量为M 、倾角为θ的滑块A 放于水平地面上。把质量为m 的滑块 B 放在A 的斜面上。忽略一切摩擦,有人求得B 相对地面的加 速度a=2 sin sin M m g M m θθ++,式中g 为重力加速度。 对于上述解,某同学首先分析了等号右侧量的单位,没发现问题。他进一步利用特殊条件对该解做了如下四项分析和判断,所得结论都是“解可能是对的”。但是,其中有一项是错误的。请你指出该项。D A. 当θ?时,该解给出a=0,这符合常识,说明该解可能是对的 B. 当θ=90?时,该解给出a=g,这符合实验结论,说明该解可能是对的 C. 当M ≥m 时,该解给出a=gsin θ,这符合预期的结果,说明该解可能是对的 D. 当m ≥M 时,该解给出a=sin B θ,这符合预期的结果,说明该解可能是对的 08年高考山东卷理综 19.直升机悬停在空中向地面投放装有救灾物资的箱子,如图所 示。设投放初速度为零.箱子所受的空气阻力与箱子下落速度的平方成正比,且运动过程中箱子始终保持图示姿态。在箱子下落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 A.箱内物体对箱子底部始终没有压力 B.箱子刚从飞机上投下时,箱内物体受到的支持力最大 C.箱子接近地面时,箱内物体受到的支持力比刚投下时大 D.若下落距离足够长,箱内物体有可能不受底部支持力而“飘起来” 08年高考宁夏卷理综 20.一有固定斜面的小车在水平面上做直线运动,小球通 过细绳与车顶相连。小球某时刻正处于图示状态。设斜面对小球的支持力为N ,细绳对小球的拉力为T ,关于此时刻小球的受力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

高考物理真题分类汇编(详解)

高中物理学习材料 (马鸣风萧萧**整理制作) 2011年高考物理真题分类汇编(详解) 功和能 1.(2011年高考·江苏理综卷)如图所示,演员正在进行杂技表演。由图可估算出他将一只鸡蛋抛出的过程中对鸡蛋所做的功最接近于 A .0.3J B .3J C .30J D .300J 1.A 解析:生活经验告诉我们:10个鸡蛋大约1斤即0.5kg ,则一个鸡蛋的质量约为 0.5 0.0510 m kg = =,鸡蛋大约能抛高度h =0.6m ,则做功约为W=mgh =0.05×10×0.6J=0.3J ,A 正确。 2.(2011年高考·海南理综卷)一物体自t =0时开始做直线运动,其速度图线如图所示。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 .在0~6s 内,物体离出发点最远为30m B .在0~6s 内,物体经过的路程为40m C .在0~4s 内,物体的平均速率为7.5m/s D .在5~6s 内,物体所受的合外力做负功 v/m ·s -1 10

2.BC 解析:在0~5s,物体向正向运动,5~6s向负向运动,故5s末离出发点最远,A错;由面积法求出0~5s的位移s1=35m, 5~6s的位移s2=-5m,总路程为:40m,B对;由面积法求出0~4s的位移s=30m,平度速度为:v=s/t=7.5m/s C对;由图像知5~6s过程物体加速,合力和位移同向,合力做正功,D错 3.(2011年高考·四川理综卷)如图是“神舟”系列航天飞船返回舱返回地面的示意图,假定其过程可简化为:打开降落伞一段时间后,整个装置匀速下降,为确保安全着陆,需点燃返回舱的缓冲火箭,在火箭喷气过程中返回舱做减速直线运动,则 A.火箭开始喷气瞬间伞绳对返回舱的拉力变小B.返回舱在喷气过程中减速的主要原因是空气阻力 C.返回舱在喷气过程中所受合外力可能做正功D.返回舱在喷气过程中处于失重状态 3.A 解析:在火箭喷气过程中返回舱做减速直线运动,加速度方向向上,返回舱处于超重状态,动能减小,返回舱所受合外力做负功,返回舱在喷气过程中减速的主要原因是缓冲火箭向下喷气而获得向上的反冲力。火箭开始喷气前匀速下降拉力等于重力减去返回舱受到的空气阻力,火箭开始喷气瞬间反冲力直接对返回舱作用因而伞绳对返回舱的拉力变小。 4.(2011年高考·全国卷新课标版)一质点开始时做匀速直线运动,从某时刻起受到一恒力作用。此后,该质点的动能可能 A.一直增大 B.先逐渐减小至零,再逐渐增大 C.先逐渐增大至某一最大值,再逐渐减小 D.先逐渐减小至某一非零的最小值,再逐渐增大 4.ABD 解析:当恒力方向与速度在一条直线上,质点的动能可能一直增大,也可能先逐渐减小至零,再逐渐增大。当恒力方向与速度不在一条直线上,质点的动能可能一直增大,也可能先逐渐减小至某一非零的最小值,再逐渐增大。所以正确答案是ABD。

历年高考地理真题分类汇编

历年高考地理真题分类汇编 专题城乡规划 (?天津卷)图4、图5表示城市人口密度和城区在15年间的变化。读图回答6-7题。 6.结合图4中的信息推断,该市人口状况发生的变化是() A.其北部人口增加的数量最多 B.全市人口密度增加 C.市中心的人口密度有所降低 D.东部人口增长较慢 7.结合图5中信息推断,该城市空间结构发生的变化是() A.商业区的分布更加集中 B.新工业区向老工业区集聚 C.住宅区向滨湖地区聚集 D.中部、南部路网密度增大 【答案】6. B 7. D 【解析】 试题分析: 6.从图示中人口密度的图例分析,该市东部人口密度增加较大,人口增加较快;增加数量的多少还取决于面积的大小,所以不能判断各方向人口增加数量的多少;而全市的人口密度都增加。故选B。

(?四川卷)图3反映我国某城市某工作日0:00时和10:00时的人口集聚状况,该图由手机定位功能获取的人口移动数据制作而成,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5、按城市功能分区,甲地带应为() A、行政区 B、商务区 C、住宅区 D、工业区 6、根据城市地域结构推断,该城市位于() A、丘陵地区 B、平原地区 C、山地地区 D、沟谷地区 【答案】5、C 6、B

(?江苏卷)“国际慢城”是一种具有独特地方感的宜居城镇模式,要求人口在5万人以下、环境质量好、提倡传统手工业、无快餐区和大型超市等。下图为“国际慢城”桠溪镇的大山村土地利用今昔对比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21.与“国际慢城“要求相符合的生产、生活方式是() A.骑单车出行 B.经营手工业作坊 C.去速食店就餐 D.建大型游乐场 22.大山村在成为“国际慢城”前后,产业结构的变化是() A.从传统农业到现代农业 B.从种植业到种植业与服务业相结合 C.从水稻种植业到商品谷物农业 D.从较单一的农作物到多种经济作物

高考文科数学试题解析分类汇编

2013年高考解析分类汇编16:选修部分 一、选择题 1 .(2013年高考大纲卷(文4))不等式 222x -<的解集是 ( ) A .()-1,1 B .()-2,2 C .()()-1,00,1U D .()()-2,00,2U 【答案】D 2|2|2 <-x ,所以?????->-<-222222 x x ,所以402 <2, 则关于实数x 的不等式||||2x a x b -+->的解集是______. 【答案】R 考察绝对值不等式的基本知识。函数||||)(b x a x x f -+-=的值域为:

2020年高考物理试题分类汇编 普通高校招生考试 精品

θ F 2020普通高校招生考试试题汇编-相互作用 1(2020安徽第1题).一质量为m 的物块恰好静止在倾角为θ的斜面上。现对物块施加一个竖直向下的恒力F ,如图所示。则物块 A .仍处于静止状态 B .沿斜面加速下滑 C .受到的摩擦力不便 D .受到的合外力增大 答案:A 解析:由于质量为m 的物块恰好静止在倾角为θ的斜面上,说明斜面对物块的作用力与物块的重力平衡,斜面与物块的动摩擦因数μ=tan θ。对物块施加一个竖直向下的恒力F ,使得合力仍然为零,故物块仍处于静止状态,A 正确,B 、D 错误。摩擦力由mg sin θ增大到(F +mg )sin θ,C 错误。 2(2020海南第4题).如图,墙上有两个钉子a 和b,它们的连 线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45°,两者的高度差为l 。一条不可伸长 的轻质细绳一端固定于a 点,另一端跨过光滑钉子b 悬挂一质量 为m1的重物。在绳子距a 端2 l 得c 点有一固定绳圈。若绳圈上悬挂质量为m2的钩码,平衡后绳的ac 段正好水平,则重物和钩 码的质量比12 m m 为 A.5 B. 2 C. 52 D.2 解析:平衡后设绳的BC 段与水平方向成α角,则:tan 2,sin 5 αα== 对节点C 分析三力平衡,在竖直方向上有:21sin m g m g α=得:1215sin 2 m m α==,选C 3 (广东第16题).如图5所示的水平面上,橡皮绳一端固定,另一端连 接两根弹簧,连接点P 在F 1、F 2和F 3三力作用下保持静止。下列判断正 确的是 A. F 1 > F 2> F 3 B. F 3 > F 1> F 2 C. F 2> F 3 > F 1 D. F 3> F 2 > F 1 4(北京理综第18题).“蹦极”就是跳跃者把一 端固定的长弹性绳绑在踝关节等处,从几十米高 处跳下的一种极限运动。某人做蹦极运动,所受 绳子拉力F 的大小随时间t 变化的情况如图所示。 将蹦极过程近似为在竖直方向的运动,重力加速 度为g 。据图可知,此人在蹦极过程中最大加速

高考地理试题分类汇编

高考地理试题分类汇编02-宇宙中的地球含答案 一、单选题 (2017高考题)福建某中学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了可调节窗户遮阳板,实现教室良好的遮阳与采光。图5示意遮阳板设计原理,据此回答11~12题。 11 图5.遮阳板收起,室内正午太阳光照面积达一年最大值时 A.全球昼夜平分 B.北半球为夏季 C.太阳直射20°S D.南极圈以南地区极昼 12.济南某中学生借鉴这一设计,若两地窗户大小形状相同,则应做的调整是 ①安装高度不变,加长遮阳板②安装高度不变,缩短遮阳板 ③遮阳板长度不变,降低安装高度④遮阳板长度不变,升高安装高度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017高考题)6.北京时间2017年12月21日19:18,北半球迎来冬至。此刻,日期为2017年12月22日的地区约占全球面积的 A.0 B.1/3 C.1/2 D.2/3 (2017高考题)一艘海轮从上海出发驶向美国旧金山。当海轮途经图1中P点时正值日出,图中EF线表示晨昏线。读图回答1~2题。 1.此时太阳直射点的位置最接近 A.15°N,135°E B.15°S,135°W

C.23°26′N,0° D.23°26′S,180° 2.下列现象发生时间与海轮途经P点的日期相近的是 A.江淮平原地区正播种冬小麦 B.长江中下游地区正值梅雨季 C.北京一年中昼长最短 D.塔里木河一年中流量最大 (2017高考题)图5是亚洲中纬度地区一种适应环境、别具地方特色的民居,称为土拱。这种民居较高大,屋顶为拱顶或平顶,墙体由土坯砌成,厚度很大。据此回答9~10题。 图5 9.这种民居所处环境的突出特点有 A.昼夜温差大 B.秋雨绵绵 C.气候湿热 D.台风频繁 10. 6月8日当地地方时15时,照射土拱的太阳光来自 A.东北方向 B.东南方向 C.西北方向 D.西南方向 (2017高考题).晨昏圈上有5个等分点,若其中一点地方时正好为12时,则不相邻两点之间的球面最短连线可能 A.同时出现日落 B.经过太阳直射点 C.是纬度固定的一段纬线 D.为两个日期的分界线 (2017高考题 )某海洋考察船的航行日志记录:北京时间8时太阳从正东方海面升起;桅杆的影子在正南方时,太阳高度为60°;日落时北京时间为19时45分。据此完成15~17题。15.日志记录当天,该船航行在() A.北太平洋 B.南太平洋 C.北印度洋 D.南印度洋 16.日至记录当天,该船的航向可能是() A.正北 B.东北 C.正南 D.西南 17.日志记录当天考察船经过的海域,当月的天气状况多为() A.阴雨绵绵、风微浪缓 B.晴朗少云、风急浪高 C.晴朗少云、风微浪缓 D.雷雨频发、风急浪高

2020年高考文科数学分类汇编:专题九解析几何

《2018年高考文科数学分类汇编》 第九篇:解析几何 一、选择题 1.【2018全国一卷4】已知椭圆C :22 214 x y a +=的一个焦点为(20), ,则C 的离心率为 A .1 3 B .12 C D 2.【2018全国二卷6】双曲线22 221(0,0)x y a b a b -=>> A .y = B .y = C .y = D .y = 3.【2018全国二11】已知1F ,2F 是椭圆C 的两个焦点,P 是C 上的一点,若12PF PF ⊥, 且2160PF F ∠=?,则C 的离心率为 A .1 B .2 C D 1 4.【2018全国三卷8】直线20x y ++=分别与x 轴,y 轴交于A ,B 两点,点P 在圆 () 2 222x y -+=上,则ABP △面积的取值范围是 A .[]26, B .[]48, C . D .?? 5.【2018全国三卷10】已知双曲线22 221(00)x y C a b a b -=>>:,,则点(4,0) 到C 的渐近线的距离为 A B .2 C . 2 D . 6.【2018天津卷7】已知双曲线22 221(0,0)x y a b a b -=>>的离心率为2,过右焦点且垂直 于x 轴的直线与双曲线交于A ,B 两点. 设A ,B 到双曲线的同一条渐近线的距离分别为1 d

和2d ,且126d d +=,则双曲线的方程为 A 22 1412 x y -= B 22 1124 x y -= C 22 139 x y -= D 22 193 x y -= 7.【2018浙江卷2】双曲线2 21 3=x y -的焦点坐标是 A .(?2,0),(2,0) B .(?2,0),(2,0) C .(0,?2),(0,2) D .(0,?2),(0,2) 8.【2018上海卷13】设P 是椭圆 25x + 23 y =1上的动点,则P 到该椭圆的两个焦点的距离之和为( ) A.2 B.2 C.2 D.4 二、填空题 1.【2018全国一卷15】直线1y x =+与圆22230x y y ++-=交于A B ,两点,则 AB =________. 2.【2018北京卷10】已知直线l 过点(1,0)且垂直于x 轴,若l 被抛物线24y ax =截得的线 段长为4,则抛物线的焦点坐标为_________. 3.【2018北京卷12】若双曲线2221(0)4x y a a -=>的离心率为 5 2 ,则a =_________. 4.【2018天津卷1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经过三点(0,0),(1,1),(2,0)的圆的方程为__________. 5.【2018江苏卷8】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若双曲线22 221(0,0)x y a b a b -=>>的右焦点

高考试题文科数学分类汇编导数

2012年高考试题分类汇编:导数 1.【2012高考重庆文8】设函数()f x 在R 上可导,其导函数()f x ',且函数()f x 在2x =-处取得极小值,则函数()y xf x '=的图象可能是 【答案】C 2.【2012高考浙江文10】设a >0,b >0,e 是自然对数的底数 A. 若e a +2a=e b +3b ,则a >b B. 若e a +2a=e b +3b ,则a <b C. 若e a -2a=e b -3b ,则a >b D. 若e a -2a=e b -3b ,则a <b 【答案】A 3.【2012高考陕西文9】设函数f (x )=2x +lnx 则 ( ) A .x=12为f(x)的极大值点 B .x=12 为f(x)的极小值点 C .x=2为 f(x)的极大值点 D .x=2为 f(x)的极小值点 【答案】D. 4.【2012高考辽宁文8】函数y=12 x 2-㏑x 的单调递减区间为

(A)(-1,1] (B)(0,1] (C.)[1,+∞)(D)(0,+∞) 【答案】B 5.【2102高考福建文12】已知f(x)=x3-6x2+9x-abc,a<b<c,且f(a)=f(b)=f(c)=0.现给出如下结论: ①f(0)f(1)>0;②f(0)f(1)<0;③f(0)f(3)>0; ④f(0)f(3)<0. 其中正确结论的序号是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C. 6.【2012高考辽宁文12】已知P,Q为抛物线x2=2y上两点,点P,Q 的横坐标分别为4,-2,过P,Q分别作抛物线的切线,两切线交于点A,则点A的纵坐标为 (A) 1 (B) 3 (C) -4 (D) -8【答案】C 7.【2012高考新课标文13】曲线y=x(3ln x+1)在点)1,1(处的切线方程为________ 【答案】3 4- =x y 8.【2012高考上海文13】已知函数() y f x =的图像是折线段ABC,其 中(0,0) A、 1 (,1) 2 B、(1,0) C,函数() y xf x =(01 x ≤≤)的图像及x轴围成 的图形的面积为【答案】 4 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