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优质课一等奖反证法
反证法 优秀公开课

课题:反证法教学目标(1)体会对“反证法”的含义,了解反证法证明一个命题的思路和步骤.(2)能应用“反证法”证明一些简单的数学命题.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对反证法证题的几个步骤的理解和掌握.难点:反证法证题中在推理过程中发现矛盾.教学过程设计(一)复习导入:小明同学在求一个三角形的两个内角时,算出一个角是90度,一个角是95度,你们认为他算的对吗?学生回答:略这就是我们本节课要学习的一种新的重要的证明命题的方法:反证法(二)知识探究“反证法”是一种间接证法,对一些从正面进行推理困难的命题,我们经常用“反证法”去进行证明.例题1求证:两条直线相交,只有一个交点.已知:两条直线l1和l2.求证:l1和l2只有一个交点.证明:假设l1和l2不止一个交点,不妨设有两个交点A和B,因为两点确定一条直线,即经过A和B的直线只有一条,与已知两条直线矛盾.所以两条直线相交,只有一个交点.用“反证法”证明命题的步骤是:(1)假设命题的结论不成立,我们假设命题的反面成立;(2)从假设命题的反面成立出发,应用已知条件及公理、定理、法则进行推理论证,产生矛盾.(与已知条件矛盾,与已知的公理、定理矛盾,推理过程中自相矛盾)(3)由矛盾判定假设不正确,从而推断命题的结论正确.例题2.用反证法证明:在△ABC中,若∠C是直角,那∠B一定是锐角.分析:结论∠B一定是锐角的反面是∠B是直角,或∠B是钝角,从这两个假设出发推出矛盾证明:在△ABC中,假设∠B一定不是锐解,即∠B是直角或钝角.假设∠B一定不是锐角不成立.故∠B一定是锐角.(三)巩固练习1、用反证法证明一个三角形中不能有两个角是直角的第一步是假设这个三角形中_______________.2、用反证法证明:圆的两条不是直径的相交弦不能互相平分.[讲评]已知:如图,在⊙O中,弦AB、CD交于P,且AB、CD不是直径.求证:弦AB、CD不被P平分.分析:连接OP,如果AB、CD被P点平分,即P为弦AB和弦CD的中点,这样推出AB、CD都与OP垂直,出现矛盾证明:假设弦AB、CD被P点平分,连结OP后,由于P点一定不是圆心O,根据垂径定理.OP⊥AB,OP⊥CD,这样过点P有两条直线与OP都垂直,这与垂线性质矛盾.故弦AB、CD不被P点平分.3、课本82页练习题1、2.(四)小结小结“反证法”的三个步骤:(五)作业:课本82页习题29.2.。
1.3 反证法一等奖创新教案

1.3 反证法一等奖创新教案14.1.3 反证法1.掌握反证法的定义;2.理解并掌握反证法证明命题的一般步骤;3.会利用反证法证明简单命题.体会反证法证明命题的思路方法,掌握反证法证明命题的步骤;用反证法证明简单的命题.一、情景导入感受新知问题情境: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在一个三角形中,如果两个角不相等,那么这两个角所对的边也不相等.你认为这个结论成立吗?如果成立,你能证明吗?二、自学互研生成新知【自主探究】阅读教材P114~P115,完成下面的内容:问题:在△ABC中,AB=c,BC=a,AC=b,如果∠C≠90°,请问结论a2+b2≠c2成立吗?请说明理由.探究:假设a2+b2=c2,由勾股定理可知△ABC是直角三角形,且∠C=90°,这与已知条件∠C≠90°矛盾.假设不成立,从而说明原结论a2+b2≠c2成立.【合作探究】归纳:从命题结论的反面出发,引出矛盾,从而证明原命题成立,这样的证明方法叫做反证法.(一)反证法证明命题的一般步骤:(1)假设命题的结论不成立,即假设结论的反面成立;(2)从假设出发,经过推理,得出矛盾;(3)由矛盾判定假设不正确,从而肯定命题的结论正确.(二)根据假设推出结论除了可以与已知条件矛盾以外,还可以与我们学过的定理、公理矛盾;(三)用反证法证明命题时,应注意的事项:(1)周密考查原命题结论的否定事项,防止否定不当或有所遗漏;(2)推理过程必须完整,否则不能说明命题的真伪性;(3)在推理过程中,要充分使用已知条件,否则推不出矛盾,或者不能断定推出的结果是错误的.【师生活动】①明了学情:关注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对反证法的理解和掌握情况.②差异指导:对学生在探究过程中产生的疑惑及时引导与点拨.③生生互助: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讨论,相互释疑,达成共识.三、典例剖析运用新知【合作探究】例1:在△ABC中,AB≠AC,求证:∠B≠∠C.证明:假设∠B=∠C,则AB=AC.这与已知AB≠AC矛盾,假设不成立.∴∠B≠∠C.例2:用反证法证明:等腰三角形的底角是锐角.证明:假设等腰三角形两底角不是锐角,则有两种情况:(1)当两底角都是直角时,此时三内角的和大于180°,这与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矛盾,所以两底角都是直角不成立;(2)当两底角都是钝角时,此时三内角的和大于180°,这与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矛盾,所以两底角都是钝角不成立.∴等腰三角形的底角都是锐角.四、课堂小结回顾新知通过本节课学习,你有了哪些新的收获?还有哪些疑惑?【师生共同归纳】(1)反证法(2)反证法证明命题的一般步骤(3)用反证法证明命题时,应注意的事项五、检测反馈落实新知1.“a<b”的反面应是(D)A.a≠b _ B.a>bC.a=b D.a=b或a>b2.用反证法证明“若a⊥c,b⊥c,则a∥b”时,应假设(D)A.a垂直于c B.a,b都不垂直于cC.a⊥b D.a与b相交3.用反证法证明命题“在一个三角形中,如果两条边不相等,那么它们所对的角也不相等”时,应假设__两条边所对的角相等__.4.用反证法证明“若|a|<2,则a2<4”时,应假设__a2≥4__.5.请说出下列结论的反面:(1)d是正数;(2)a≥0;(3)a<5.解:(1)d是非正数;(2)a<0;(3)a≥5.6.如图,直线AB,CD相交,求证:AB,CD只有一个交点.证明:假设AB,CD相交于两个交点O与O′,那么过O,O′两点就有两条直线,这与“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矛盾,所以假设不成立,则AB、CD只有一个交点六、课后作业巩固新知见学生用书.。
反证法优质课市公开课一等奖省优质课获奖课件

已知:如图所表示, △ ABC. 求证:在△ ABC中,假如它含直角, 那么它只能有一个直角.
证实:假设△ ABC中有两个(或三个)直角,不 妨设∠A=∠B=90°, ∵∠A+∠B=180°, ∴∠A+∠B+∠C=180°+∠C>180°, 这与“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相矛盾, 所以三角形有两个(或三个)直角假设是不成立.所以假 如三角形含直角,那么它只能有一个直角.
第9页
3.用反证法证实“三角形三个外角中最少有两 个钝角”时,假设正确是( ) D A.假设三个外角都是锐角 B.假设最少有一个钝角 C.假设三个外角都是钝角 D.假设三个外角中只有一个钝角
解析:∵“最少有两个”反面为“至多有一个”,而反 证法假设即原命题结论不成立,∴应假设:三角形三个 外角中至多有一个钝角,也能够假设:三个外角中只有 一个钝角.故选D.
用反证法证实平行线性质定理一:两条平行线
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位角相等.
已知:如图所表示,直线AB∥CD,
直线EF分别与直线AB,CD交于点
G,H,∠1和∠2是同位角.
求证:∠1=∠2.
证实:假设∠1≠∠2.过点G作直线MN,使得
∠EGN=∠1.
∵∠EGN=∠1,∴MN∥CD(基本事实).
又∵AB∥CD(已知), ∴过点G,有两条不一样直线AB和MN都与直线CD平行.
即∠C'<∠A'DB'<90°(三角形外角大于和 它不相邻内角). 这与∠C'=90°相矛盾. 所以,BC≠B'C'假设不成立,即△ ABC与△ A'B'C'不全等假设不成立. 所以△ ABC≌ △ A'B'C'.
21反证法一等奖创新教案

21反证法一等奖创新教案反证法在数学推理中是一种重要的证明方法,也是一种基础的逻辑思维方法。
通过假设错误来推导出与已知条件矛盾的结论,从而证明所要证明的命题是正确的。
一、引入反证法是一种证明方法,它是通过假设命题的否定然后推导出矛盾的结论,从而证明命题的正确性。
在数学推理中,经常使用反证法来证明一些重要的命题,它具有简洁、明确和直观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各个数学领域的研究中。
二、反证法的基本原理1.原理反证法的基本原理是排除剩余的所有可能性,通过对除所要证明的命题外的其他情况进行反证,从而得出所要证明的命题是正确的结论。
2.步骤反证法的推理步骤一般分为以下几步:(1)先假设所要证明的命题的否定是正确的。
(2)通过推导得出其中一矛盾的结论。
(3)由此可推出假设的否定是错误的,即所要证明的命题是正确的。
三、反证法的具体应用1.证明存在性命题反证法常用于证明存在性命题。
对于一些存在性命题,一般通过反证法,假设不存在该命题的解,然后推导出矛盾的结论,从而说明该命题的解是存在的。
2.证明唯一性命题反证法也常用于证明唯一性命题。
假设两个不同的解都存在,然后通过推导得出两个解相矛盾的结论,从而说明该命题的解是唯一的。
3.证明其中一引理反证法在证明引理时也经常被使用。
通过假设引理不成立,推导出矛盾的结论,从而证明引理的正确性。
四、反证法的优缺点1.优点反证法具有简洁、明确和直观的特点,通过假设命题的否定然后推导出矛盾的结论,可以直接证明所要证明的命题是正确的。
2.缺点反证法的主要缺点是不能给出具体的解决方法和过程,只是通过推理得出结论,对于一些复杂问题来说,可能不如直接证明方法具有说服力。
五、后续拓展反证法在数学推理中是一种常用的证明方法,不仅可以用于证明存在性命题、唯一性命题和引理,还可以用于证明一些重要的数学定理和结论。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可以灵活运用反证法来解决问题,并结合其他证明方法来加强推理的逻辑性和严谨性。
全国优质课一等奖反证法

B
C
证明:假设结论不成立,即:
∠A___ 60°, ∠B ___ 60°, ∠C ___ 60°,
则∠A+∠B+∠C>180 °.这与 三角形内角和等于 180 ° _____________________相矛盾 . 假设 所以______不成立,所求证的
<
< <
试一试:
已知:∠A ,∠B ,∠C是△ABC的内角(如图) 求证:∠A ,∠ B ,∠ C中至少有一个角 大于或等于60 ° B
反设
归谬
结论
四、巩固新知
1、试说出下列命题的反面: (1)a是实数。 a不是实数 (2)a大于2。a小于或等于2 没有两个 a大于或等于2 (3)a小于2。 (4)至少有 2个 (5)最多有一个 一个也没有 (6)两条直线平行。 两直线不平行 2、用反证法证明“若a2≠ b2,则a ≠ b”的第一步是 假设a=b 。 3、用反证法证明“如果一个三角形没有两个相等的角,那么 这个三角形不是等腰三角形”的第一步 假设这个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 。
球染色问题 将9个球分别染成红色或白色无论怎样 染色,至少有5个球一 定是同色的。正 确吗?
数学中常见实例分析:
1.a 0, b 0, a b 1, 求证:a, b中至少有 1 一个不大于 2 2.a, b, c不全为零,a b c 0, 求证:a, b, c 中至少有一个大于 0
先假设结论的反面是正确 的,然后通过逻辑推理,推出 与公理、已证的定理、定义或 已知条件相矛盾,说明假设不 成立,从而得到原结论正确.
这种证明方法叫做
一、探究定义
间接证明是不同于直接证明的又一类证明方法.
反证法:先假设命题不成立,
从这样的假设出发,经过推理得出和已知条件矛盾,或者与定 义,公理,定理等矛盾,从而得出假设命题不成立,是错误的, 即所求证的命题正确.这样的证明方法叫做反证法
勾股定理反证法 (3) 公开课一等奖课件

14.1.3 反证法
探究新知
活动1 知识准备 命题“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 的条件是_____直__线__及__直__线__外__一__点_________, 结论是_过__这__个__点__只__有___一__条__直__线__与_.已知直线平行
14.1.3 反证法
有读有思
我们可以安静一点吗?(节选)
• 德国摄影记者在东京旅行,拍下一辑东京地铁挤拥的照 片。许多日本人默默承受挤拥,不论西装笔挺,脸孔压在车 厢门的玻璃上,鼻扁嘴凸,面容扭曲,就是一副死忍,绝不 吭声半句。这个照片系列,成为日本国民性格的代表作。 • 日本人乘搭公共交通工具,不论地铁还是飞机,其恬静 是一大景观。手机不会响,为他人着想,固不必说,车厢里 鲜有交谈,即使有,声音也自觉低下来,令西方记者称奇。 • 日本火车与瑞士和欧洲各国的火车类似,就是乘客自觉 恬静,读书看报,或者上网工作。这方面,难怪日本早身在 西方文明国家之列,公共交通,首重一个“公”字,国民无 公德,国家再强,GDP再高,没有人心中真正看得起你。
14.1.3 反证法
重难互动探究
探究问题 用反证法进行证明 例 1 用反证法证明:等腰三角形的底角是锐角. 证明:假设等腰三角形的底角不是锐角,则大于或等于 90 °. 根据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可知两个底角的和大于 或等于 180°, 则该三角形的三个内角的和一定大于 180°,这与三角形的 内角和定理相矛盾,故假设不成立. 所以等腰三角形的底角是锐角.
14.1.3 反证法
[归纳总结] 原则上来说,当直接证明问题有困难时考 虑采用反证法.一般地,当求证的结论出现“最(至) 多”“最(至)少”“不(相等、平行、垂直、相交)”,就需要 运用反证法.其次,证明一个数是无理数通常也采用反证法.
《证明与反证法》(第1课时) word版 公开课一等奖教案 (2)

当我们在日常办公时,经常会遇到一些不太好编辑和制作的资料.这些资料因为用的比拟少,所以在全网范围内,都不易被找到.您看到的资料,制作于2021年,是根据最|新版课本编辑而成.我们集合了衡中、洋思、毛毯厂等知名学校的多位名师,进行集体创作,将日常教学中的一些珍贵资料,融合以后进行再制作,形成了本套作品.本套作品是集合了多位教学大咖的创作经验,经过创作、审核、优化、发布等环节,最|终形成了本作品.本作品为珍贵资源,如果您现在不用,请您收藏一下吧.因为下次再搜索到我的时机不多哦!2.2.3 证明与反证法预设目标 1.使学生初步掌握反证法的概念及反证法证题的根本方法.2.培养学生用反证法简单推理的技能 ,从而开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学重难点重点:反证法证题的步骤.难点:理解反证法的推理依据及方法.教具准备三角尺教法学法讲练结合教学教学过程提问:共分三步:(1 )假设命题的结论不成立 ,即假设结论的反面成立;(2 )从假设出发 ,经过推理 ,得出矛盾;(3 )由矛盾判定假设不正确 ,从而肯定命题的结论正确.反证法是一种间接证明命题的根本方法 .在证明一个数学命题时 ,如果运用直接证明法比拟困难或难以证明时 ,可运用反证法进行证明 .二、探究P57例题2 :∠A ,∠B ,∠C是△ABC的内角 .求证:∠A ,∠B ,∠C中至|少有一个角大于或等于600课本上这种证明方法与前面的证明方法不同 ,它是首|先假设结论的反面成立 ,然后经过正确的;逻辑推理得出与、定理、公理矛盾的结论 ,从而得到原结论的正确 .象这样的证明方法叫做反证法 .三、应用新知例1 在△ABC中 ,AB≠AC,求证:∠B ≠∠ C证明:假设 ,∠B =∠C ,那么AB=AC这与AB≠AC矛盾.假设不成立.∴∠B ≠∠ C小结:反证法的步骤:假设结论的反面不成立→逻辑推理得出矛盾→肯定原结论正确例2 :如图有a、b、c三条直线 ,且a//c,b//c. 求证:a//b证明:假设a与b不平行 ,那么可设它们相交于点A .那么过点A 就有两条直线a、b与直线c平行 ,这与 "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直线平行矛盾,假设不成立 . ∴a//b.小结:根据假设推出结论除了可以与条件矛盾以外 ,还可以与我们学过的定理、公理矛盾三、练习1、求证:在一个三角形中 ,至|少有一个内角小于或等于60° .:△ABC , 求证:△ABC中至|少有一个内角小于或等于60°证明:假设△ABC中没有一个内角小于或等于60°那么∠A>60°,∠B>60°,∠C>60°∴∠A +∠B +∠C>60°+60° +60° =180°即∠A +∠B +∠C>180°,这与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度矛盾.假本课教学反思本节课主要采用过程教案法训练学生的听说读写 .过程教案法的理论根底是交际理论 ,认为写作的过程实质上是一种群体间的交际活动 ,而不是写作者的个人行为 .它包括写前阶段 ,写作阶段和写后修改编辑阶段 .在此过程中 ,教师是教练 ,及时给予学生指导 ,更正其错误 ,帮助学生完成写作各阶段任务 .课堂设不成立.∴△ABC 中至|少有一个内角小于或等于60°2、试证明:如果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平行 ,那么这两条直线也平行.(学生完成 ,教师引导 ): ;求证: ;证明:假设 ,那么可设它们相交于点A .那么过点 A 就有 条直线与直线c 平行 ,这与 "过直线外一点 〞 .矛盾,那么假设不成立 .∴ .四、课时小结本节重点研究了反证法证题的一般步骤及反证法证明命题的应用 .对于反证法的熟练掌握还需在今后随着学习的深入 ,逐步加强和提高 .板书设计证明与反证法 (2 )1.反证法证明命题的步骤 . 法应用:例题 . 作业 P60 B 组 9教学反思是写作车间, 学生与教师, 学生与学生彼此交流, 提出反应或修改意见, 学生不断进行写作, 修改和再写作.在应用过程教案法对学生进行写作训练时, 学生从没有想法到有想法, 从不会构思到会构思, 从不会修改到会修改, 这一过程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学生由于能得到教师的及时帮助和指导,所以,即使是英语根底薄弱的同学,也能在这样的环境下,写出较好的作文来,从而提高了学生写作兴趣,增强了写作的自信心.这个话题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比拟贴近生活,能激发学生的兴趣, 在教授知识的同时,应注意将本单元情感目标融入其中,即保持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同时要珍惜生活的点点滴滴.在教授语法时,应注重通过例句的讲解让语法概念深入人心,因直接引语和间接引语的概念相当于一个简单的定语从句,一个清晰的脉络能为后续学习打下根底.此教案设计为一个课时,主要将安妮的处境以及她的精神做一个简要概括,下一个课时那么对语法知识进行讲解.在此教案过程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通过辅导学生掌握一套科学的学习方法,才能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进一步提高.再者,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教案效果,才能防止在以后的学习中产生两极分化.在教案中任然存在的问题是,学生在"说〞英语这个环节还有待提高,大局部学生都不愿意开口朗读课文,所以复述课文便尚有难度,对于这一局部学生的学习成绩的提高还有待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
试一试
已知:如图,直线a,b被直线c所截, ∠1 ≠ ∠2
c
1
a b
求证:a∥b
2
证明:假设结论不成立,则a∥b
∴∠1=∠2 (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这与已知的∠1≠∠2矛盾 ∴假设不成立 ∴a∥b
二、应用新知 例1 证明:如果a b 0, 则 a否定要全面 b
证明: 假设
a 不大于 b 则 a< b 或 a= b 因为 a > 0,b > 0 所以
球染色问题 将9个球分别染成红色或白色无论怎样 染色,至少有5个球一 定是同色的。正 确吗?
数学中常见实例分析:
1.a 0, b 0, a b 1, 求证:a, b中至少有 1 一个不大于 2 2.a, b, c不全为零,a b c 0, 求证:a, b, c 中至少有一个大于 0
推理 合情推理 (归纳、类比) 证明 直接证明 (分析法、综合法) 间接证明 (反证法) 演绎推理 (三段论)
数学—公理化思想
反设
归谬
结论
四、巩固新知
1、试说出下列命题的反面: (1)a是实数。 a不是实数 (2)a大于2。a小于或等于2 没有两个 a大于或等于2 (3)a小于2。 (4)至少有 2个 (5)最多有一个 一个也没有 (6)两条直线平行。 两直线不平行 2、用反证法证明“若a2≠ b2,则a ≠ b”的第一步是 假设a=b 。 3、用反证法证明“如果一个三角形没有两个相等的角,那么 这个三角形不是等腰三角形”的第一步 假设这个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 。
≤1 至多有(n-1) >1 至少有n个—— 个 最多有一个—— 至少有两个
准确地作出反设(即否定结论)是非常重要的,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结论的否定形式.
原词语
等于
否定词
不等于 不是
原词语 任意的
至少有一个
否定词
某个
是 都是 大于 小于
一个也没有 不都是 至多有一个 至少有两个 不大于 至少有n个 至多有(n-1)个 大于或等于 至多有n个 至少有(n+1)个 存在某x, 成立
用反证法证明(填空):在三角形的内角中, 至少有一个角大于或等于60 ° A
证明:假设所求的结论不成立,即 < 60 ° ,∠ B__60 < ∠A__ ° ,∠ C < __60 ° 则∠A+∠ B+∠ C<180 ° 180 °” 这与“三角形的三个内角之和等于 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矛盾 假设 不成立, 所求证的结论成立 所以______
对所有x, 存在某x, 对任何x, 不成立 成立 不成立
写出下列结论的反面情况:
(1)a∥b; (2)AB=CD;
(3)x是负数;
(4)a>b; (5)∠A是锐角;
写出下列结论的反面情况: (6)三角形的外角中,至少
有两个钝角.
(7)三角形中最多有一个角
是直角.
试一试
求证:在一个三角形中, 至少有一个内角小于或等 于60°. A
小故事
路边苦李
古时候有个人叫王戎,7岁那年 的某一天和小伙伴在路边玩,看见 一棵李子树上的果实多得把树枝都 快压断了,小伙伴们都跑去摘,只 有王戎站着没动。他说:“李子是 苦的,我不吃。”小伙伴摘来一尝, 李子果然苦的没法吃。
小伙伴问王戎:“这就怪了!你又 没有吃,怎么知道李子是苦的啊?”
王戎说:“如果李子是甜的, 树长在路边,李子早就没了! 李子现在还那么多,所以啊, 肯定李子是苦的,不好吃!”
先假设结论的反面是正确 的,然后通过逻辑推理,推出 与公理、已证的定理、定义或 已知条件相矛盾,说明假设不 成立,从而得到原结论正确.
这种证明方法叫做
一、探究定义
间接证明是不同于直接证明的又一类证明方法.
反证法:先假设命题不成立,
从这样的假设出发,经过推理得出和已知条件矛盾,或者与定 义,公理,定理等矛盾,从而得出假设命题不成立,是错误的, 即所求证的命题正确.这样的证明方法叫做反证法
• 反证法常常是解决某些“疑难”问题的有 力工具,英国近代数学家哈代这样赞美他: “归谬法(反证法)是数学家最有力的一 件武器,比起象棋开局时牺牲一子以取得 优势的让棋法,他还要高明。象棋对弈者 不外牺牲一卒或顶多一子,数学家索性把 全局拱手让予对方。”
数学史上有很多经典证明 (如质数有无限多个的证明) 就采用了反证法。
反证法是一种常用的间接证明方法.
肯定条件p 否定结论 q
导致逻辑矛盾
归缪矛盾:
“﹁q”为假 “q”为真
正确的推理
(1)与已知条件矛盾;
(2)与已有公理、定理、定义矛盾; (3)自相矛盾。
常用的互为否定的表述方式: ≥1 <1
3 < 3 至少有一个≥ —— 一个也没有 ≥n <n 至多有两个 至少有三个——
例 2
求证: 2 是无理数。
证:假设 2是有理数,
m 则存在互质的整数m,n使得 2 = , n
∴ m = 2n
2 2
∴ m = 2n
2 2
2
2
∴m 2 是偶数,从而m必是偶数,故设m = 2k(k∈N)
从而有4k = 2n ,即n = 2k
∴n2也是偶数,
这与m,n互质矛盾!
所以假设不成立,2是有理数成立。
反思与收获
1、你能谈谈举反例与反证法 的联系和区别吗?
同学们,学了这节课, 你们有何体会? ---德国数学家希尔伯特说, 禁止数学家使用反证法, 就象禁止拳击家使用拳头。
总结提炼 1.用反证法证明命题的一般步骤是什么? ①反设 ②归谬 ③结论
2.用反证法证题,矛盾的主要类型有哪些?
用反证法在归谬中所导出的矛盾可以 是与题设矛盾,与假设矛盾,与已知定义、 公理、定理矛盾等.
与已知a b 0矛盾
(1)若 a < b a b
与已知a b 0矛盾 (2)若 a = b a = b,
所以假设错误,故原命题
a b
成立
反证法的一般步骤:
(1)假设命题的结论不成立,即假 设结论的反面成立; (2)从这个假设出发,经过推理 论证,得出矛盾; (3) 由矛盾判定假设不正确, 从而肯定命题的的学习,你 们觉得哪些题型宜用反证法 ?
我来告诉你(经验之谈)
(1)以否定性判断作为结论的命题;
(2)以“至多”、“至少”或“不多于”等形 式陈述的命题; (3)关于“唯一性”结论的命题;
注意:用反证法证题时,应注意的事项 :
(1)周密考察原命题结论的否定事项,防止 否定不当或有所遗漏; (2)推理过程必须完整,否则不能说明命题 的真伪性; (3)在推理过程中,要充分使用已知条件, 否则推不出矛盾,或者不能断定推出的结果是 错误的。
B
C
证明:假设结论不成立,即:
∠A___ 60°, ∠B ___ 60°, ∠C ___ 60°,
则∠A+∠B+∠C>180 °.这与 三角形内角和等于 180 ° _____________________相矛盾 . 假设 所以______不成立,所求证的
<
< <
试一试:
已知:∠A ,∠B ,∠C是△ABC的内角(如图) 求证:∠A ,∠ B ,∠ C中至少有一个角 大于或等于60 °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