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术后大分割放疗--百度文库
早期乳腺癌保乳术后大分割放疗与常规放疗安全性和近期疗效比较

早期乳腺癌保乳术后大分割放疗与常规放疗安全性和近期疗效比较早期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早期发现并进行治疗对于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至关重要。
保乳术是早期乳腺癌患者常见的手术方式之一,术后放疗是常规的辅助治疗手段。
近年来,大分割放疗在早期乳腺癌保乳术后的应用逐渐增多,与常规放疗相比,其安全性和近期疗效成为了研究的热点之一。
本文将就早期乳腺癌保乳术后大分割放疗与常规放疗的安全性和近期疗效进行比较和分析。
我们将从大分割放疗的安全性方面进行分析。
大分割放疗是一种精准放射治疗技术,相比于常规放疗,其能够更精确地定位肿瘤区域,减少对周围正常组织的伤害,从而减轻放疗的毒副作用。
研究表明,大分割放疗在保护心脏和肺部组织方面具有明显优势,降低了放疗对心脏和肺部的损伤风险。
大分割放疗能够更好地避免对皮肤和软组织的损伤,更加符合保乳术后患者对美观的要求。
从安全性角度来看,大分割放疗相比于常规放疗具有更佳的优势。
我们将从近期疗效方面进行对比分析。
近期疗效主要包括肿瘤的控制和患者的生存率。
研究发现,大分割放疗在肿瘤的控制方面与常规放疗并无明显差异,两者的肿瘤控制率相近。
而在患者的生存率方面,一些研究表明,大分割放疗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尤其是在降低心脏剂量的情况下,其生存率优势更加显著。
这与大分割放疗在保护心脏和肺部组织方面的优势密切相关。
从近期疗效的角度来看,大分割放疗在一定程度上具有优于常规放疗的表现。
在对比分析的基础上,我们可以得出结论:早期乳腺癌保乳术后大分割放疗与常规放疗相比,具有更佳的安全性和近期疗效。
需要指出的是,大分割放疗相对于常规放疗来说,其费用较高,治疗周期相对较长,需要更多的专业技术和设备支持。
在具体选择治疗方式时,需综合考虑患者的个体情况、医疗资源的分配以及医疗团队的技术水平等因素。
早期乳腺癌保乳术后大分割放疗与常规放疗相比,具有更佳的安全性和近期疗效。
具体选择治疗方式需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以期获得最佳的治疗效果。
乳腺癌术后大分割放疗的临床研究进展

乳腺癌术后大分割放疗的临床研究进展李锁银;艾秀清;王义海;木妮热·木沙江【摘要】In recent years,the incidence of breast cancer in China has increased significantly,one of the most common malignancies in women,and the age of onset was younger,a serious threat to women′s health.Surgery combined with radio-therapy,chemotherapy,endocrine therapy and targeted drug therapy is still the main treatment,among which postoperative radiotherapy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breast cancer treatment,the most adopted mode was conventional hypofractionated radio-therapy.With our deep research on radiobiology and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radiotherapy,hypofractionated radiotherapy mode is more and more applied to clinical,there is also increasing concern about the safety and effectiveness of hypofrac-tionated radiotherapy.%目前我国乳腺癌的发病率逐年上升,为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且发病年龄亦呈年轻化趋势,严重威胁女性健康.手术联合放疗、化疗、内分泌治疗及靶向药物治疗的综合治疗是乳腺癌的主要治疗手段,其中术后放疗是其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采用最经典的传统常规分割放疗模式.随着放射生物学研究的不断深入以及放疗技术的飞速发展,大分割放疗模式亦被更多地应用于临床,随之对大分割放疗模式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面的关注也越来越多.【期刊名称】《医学综述》【年(卷),期】2017(023)021【总页数】5页(P4215-4219)【关键词】乳腺癌;大分割放疗;乳腺癌术后【作者】李锁银;艾秀清;王义海;木妮热·木沙江【作者单位】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乳腺放疗科,乌鲁木齐830011;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乳腺放疗科,乌鲁木齐830011;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乳腺放疗科,乌鲁木齐830011;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乳腺放疗科,乌鲁木齐83001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0.55在乳腺癌的综合治疗中,放疗患者所占的比例不断增加,研究证实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辅以放疗可降低乳腺癌的局部复发率,并提高长期生存率[1]。
乳腺癌保乳术后大分割放疗的临床研究进展

乳腺癌保乳术后大分割放疗的临床研究进展Nannan Wei;Duojie Li【摘要】乳腺癌保乳术后行全乳腺放疗在降低局部肿瘤复发同时也可改善患者生存情况.虽然全乳腺标准放疗可以实现良好的肿瘤控制及美容效果,且具有不良反应轻的特点,但5~7周的治疗时间对患者相对较长,甚至可能造成医疗资源浪费,因此临床上越来越倾向大分割放疗和加速部分乳腺照射的短疗程放疗.短疗程放疗与常规分割放疗均为安全有效的治疗模式,具有与常规放疗相似的生存和局部肿瘤控制效果,不良反应可以耐受.相较于常规分割放疗,短疗程放疗具有缩短治疗总时间,减少治疗费用,节约医疗资源,改善患者生存质量的显著优势.%Breast-conserving surgery plus adjuvant whole-breast irradiationmay reduce the risk of local tumors and improve living con-ditions of patients. Conventional whole-breast radiotherapy confers good tumor control and esthetic effects with lower toxicity. How-ever, treatment periods of 5-7 weeks are inconvenient for patients and may lead to the wastage of medical resources. Thus, increasing-ly more individuals tend to choose a short-term radiotherapy mode, such as hypofractionated radiotherapy or partial breast irradia-tion. Many published reports suggest that short-term radiotherapy is safe and effective, similar to conventional fractionation, with comparable tumor control and fewer side effects than noted with conventional fractionation. Therefore, in contrast to conventional whole-breast radiotherapy, short-time radiotherapy shows remarkable advantages in shortening the total treatment duration, reduc-ing medical costs, saving medical resources, and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life of patients.【期刊名称】《中国肿瘤临床》【年(卷),期】2019(000)004【总页数】4页(P208-211)【关键词】乳腺癌;保乳术后;全乳腺照射;大分割放疗;部分乳腺照射【作者】Nannan Wei;Duojie Li【作者单位】Department of Radiotherapy,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Bengbu Medical College, Bengbu 233000, China;Department of Radiotherapy,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Bengbu Medical College, Bengbu 233000, China【正文语种】中文乳腺癌是女性中最常见的癌症,2018年全球癌症统计报告显示在女性中癌症发病率最高的类型为乳腺癌[1]。
湖北省乳腺癌术后放射治疗规范

湖北省乳腺癌术后放射治疗规范1.放疗适应症1.1保乳术后放疗保乳手术后的乳腺癌患者,原则上术后均要接受放疗。
对于同时满足以下特定条件的患者,权衡放射治疗的绝对和相对获益,充分考虑患者的方知呈度、全身伴随疾病及患者意愿,可以考虑豁免放疗。
⑴患者年龄≥70岁。
⑵病理学分期为TINOMO O⑶激素受体阳性。
⑷切缘阴性且可以接受规范的内分泌治疗的患者。
1.2乳腺癌乳房切除术后放疗:1)原发肿瘤最大直径≥5cm,或肿瘤侵及乳房皮肤、胸壁。
2)腋窝淋巳结转移≥4枚。
3)T1-2且N1的患者,包含以下危险因素的患者中获益较大:年龄“0岁,A1ND数目<10枚时转移比例>20%,激素受体阴性,HER2过表达,组织学分级高,以及1V1阳性等。
1.3新辅助化疗后放疗1)新辅助治疗前初始分期为In期及新辅助治疗前后明确淋巴结持续阳性的患者,推荐术后放疗。
2)新辅助治疗前腋窝淋巴结阳性患者,在新辅助治疗后达到病理学完全缓解(PCR)可推荐术后放疗。
1.4放疗开始时间无辅助化疗指征的患者术后放疗建议在手术后8周内进行。
接受辅助化疗的患者应在末次化疗后2-4周内开始。
2.模拟定位及定位CT2.1定位前准备工作术后伤口愈合良好(皮钉已拆除)双手可以上抬至头顶。
2.2模拟定位要求(根据各单位实际情况调整)1)保乳术后单纯照射乳腺的患者,乳腺托架固定,双手上举握柱(根据各单位实际情况调整J2)保乳术后需要照射乳腺及区域淋巴结的患者,一体化膜固定,患侧手上举握头柱;3)改良根治术后照射胸壁及区域淋巴结的患者,一体化膜固定(患侧胸壁放0.5∙1cm腊膜)患侧手上举握头柱;健侧手放体侧。
2.3定位CT要求1)保乳术后单纯照射乳腺或照射乳腺+内乳淋巴结的患者,建议中心点放在患侧乳腺的中心,行CT平扫定位,层厚3mm,上界至喉,下至膈肌下5cm(包全肺及肝脏)2)保乳术后需要照射乳腺及锁骨上淋巴结或者改良根治术后照射胸壁及区域淋巴结的患者,建议中心点放在患者乳腺/胸壁及锁骨上的中心,行CT平扫+增强定位,层厚3mm,上至乳突水平,下至膈肌下5cm(包全肺)3.靶区勾画及正常组织勾画要求3.1全乳靶区勾画(建议结合术前影像)上界:临床边界+第2肋间下界:临床边界+CT所见腺体下Icm内界:胸骨旁外界:临床边界+CT所见腺体前界:皮下3-5mm后界:胸大肌/肋骨前方乳腺瘤床靶区内勾画:根据术后的血清肿、手术银夹、手术瘢痕勾画瘤床;瘤床外放ICm形成CTV,瘤床CTV在皮肤和胸壁方向不超过全乳CTV。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大分割放疗与常规分割放疗毒性比较

3讨论 .
及半 年后 的 晚期 放 射损 伤。统计 方法 为 统 计描 述 和 K p n—M r al a e e生存
分析。 2 结 果 .
2 1 急性损伤 。依据 C C . . T 30毒性评价 标准 , 全组 2级 以上 急性皮肤
反应发生率为 93 , . % 2级以上血液学毒性为 2 . %, 5 6 常规分割组有 2例为 3 级以上血象下降 , 没有出现与放疗相关 的肝肾毒性 , 急性皮肤 反应在放疗后 1 个月以 内基本 恢复 , 两组病例 的急性损伤 ,详 见表 I 。 ( ) 2 2 晚期损伤。除大分割治疗组在放疗后 6 月出现 1 . 个 例放射性肺炎
Y rMJ2 0 3 0: 7. .a ,0 5, 3 21
3 讨 论 .
[ ] Hu i C,e ma 1 aeg ,t 1 Sq et oe—dnedxrb— 2 d Sl nA,3slaJ e a . euni d s s d N es oou i
c n, a l x l a d e co h m e fr r s e t b e h g i p cha e , n y lp a d o e p ca l ih—rs r a tc / e : ik b e aI r s c
近年来 , 乳腺癌的治疗疗效大为改观 , 中放疗在乳腺癌治疗 中的应用 其 价值更是不可忽略。研究结 果表 明, 腺癌根 治术 后放疗 不仅能 降低局部 乳 区域复发率 , 还能提高总生存率 ¨ 。乳腺癌是 一个全身性的疾病 , J 绝大多数 病人术后需要接受辅助放疗 、 化疗 以及 内分泌治疗 , 放疗和化疗何 者为先一 直是争论的话题 。过 去术后辅 助放疗 多采用 常规分 割方案 ,Gy次 , 2 / 5次/ 周, 总剂量 5 G , O y 常规分割方案疗程较 长 , 花费较多 , 病人很 不方便 ; 年来 近 大分割方案 的放疗在多种肿瘤 中都 已开展 应用 , 为进一 步探讨 大分割放 疗 在乳腺癌 的可行性 , 我们进行了大分割放 疗与常规分割放疗对 比研究 , 结果 显示大分割放疗的毒副作用并未增加 , 与常规 分割放疗 无显著差异 , 是可 以 替代过去 常规分割方案的短疗程 治疗方法 。这 一方案 能缩短治疗 疗程 , 为 后续化疗和 内分泌治 疗创造 治疗 时机 , 降低患 者治疗 费用 , 节约 了医疗 资 源。目前 国内卢冰 J彭纲 【 、 、 吴君心 【 等进 行过乳腺癌 根治术或 改 良根 治术后的大分 割放疗研究 , 他们 的结论 基本一致 , 认为 : 大分 割放射治疗 是 种短疗程、 安全 、 有效 的乳腺癌术后放疗方案 , 局部复发率 、 总生存率 和治 疗后晚期 并 发 症 与 常 规 放 射 治 疗 无 差 异 , 有 替 代 常 规 放 疗 的 可 能 具 性 。因此 , 我们认为 2 9 y次 , . G / 每周五次 , 总剂量 4 . G 的大分割 放 35y 疗是可以替代过去常规分割放疗的安全放疗方案。
局部晚期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行大分割放疗的临床效果观察

局部晚期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行大分割放疗的临床效果观察尤鑫;张秀珍;苏娜【期刊名称】《临床合理用药杂志》【年(卷),期】2018(11)35【摘要】目的观察局部晚期乳腺癌行改良根治术后大分割放疗的近期疗效及不良反应。
方法收集48例符合入组条件的患者,给予患侧胸壁及锁骨上野大分割照射,处方剂量43. 5 Gy/15 f,2. 9 Gy/f,观察放疗后近期疗效及早、晚期放射性损伤。
结果全组中位随访时间19个月,1年局控率及生存率为100. 0%,远处转移率16. 7%。
放疗后4例(8. 3%)出现2级放射性皮肤反应,12例(25. 0%)出现2级放射性食管黏膜反应,3例(6. 2%)出现1级急性放射性肺炎,4例(8. 3%)出现2级以上血液毒性,无发生肝肾损害的病例。
至随访结束,未发生晚期放射性心脏病、肺炎及肺纤维化。
结论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的局部晚期患者,放疗采用单次剂量2. 9 Gy,总剂量43. 5 Gy的剂量分割,近期疗效及患者耐受性均良好,可考虑作为替代常规分割的方案选择。
【总页数】2页(P170-171)【作者】尤鑫;张秀珍;苏娜【作者单位】河北工程大学附属医院肿瘤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7.9【相关文献】1.低分割三维适形放疗联合化疗治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临床效果评估2.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诱导化疗后行前程适形联合后程调强适形放疗效果观察3.三维适形大分割放疗联合TP方案治疗老年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观察4.同步推量与常规分割调强放疗治疗局部晚期肺癌的临床观察5.同步推量与超分割调强放疗同步化疗靶向治疗局部晚期鼻咽癌的临床效果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早期乳腺癌保乳术后大分割放疗与常规放疗安全性和近期疗效比较

早期乳腺癌保乳术后大分割放疗与常规放疗安全性和近期疗效比较1. 引言1.1 概述在本文中,我们将对早期乳腺癌保乳术后大分割放疗和常规放疗进行安全性和近期疗效的比较。
通过对这两种放疗方式的定义、安全性比较、近期疗效比较以及影响因素的分析,我们希望能够为临床医生和患者提供更为权威的治疗选择参考。
我们还将展望大分割放疗在早期乳腺癌保乳术后的临床前景,探讨其在未来的发展方向和应用前景。
通过本研究,我们希望为早期乳腺癌的治疗提供更为全面和有效的指导,为患者的康复和生存提供更多选择和希望。
1.2 研究背景保乳术后放疗是乳腺癌治疗的重要环节,其目的是杀灭残留的癌细胞,减少局部复发率,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传统的常规放疗方式包括整个乳房或者乳腺区域的放疗,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有效,但也存在一些局限性,如辐射面积大、毒副作用严重等问题。
1.3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探讨早期乳腺癌保乳术后大分割放疗与常规放疗在安全性和近期疗效上的差异。
通过比较两种放疗方式的安全性和疗效,我们希望能够找到更有效、更安全的治疗方案,为乳腺癌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疗选择。
具体而言,我们的研究目的包括:评估大分割放疗和常规放疗在术后安全性上的差异,包括术后合并症率、生活质量等指标;比较两种放疗方式对乳腺癌患者近期治疗效果的影响,包括局部控制率、生存率等指标;探讨影响两种放疗方式疗效差异的因素,为临床决策提供依据。
通过这些研究目的,我们希望能够为早期乳腺癌的治疗提供更具有说服力和前瞻性的临床证据,为患者的治疗选择提供科学依据和指导。
2. 正文2.1 早期乳腺癌保乳术后大分割放疗和常规放疗的定义早期乳腺癌是指肿瘤局限于乳腺,未侵犯胸壁肌肉或淋巴结的一种乳腺癌,是乳腺癌中最常见的类型之一。
保乳术是治疗早期乳腺癌的一种手术方式,通过保留患侧乳房来达到治疗的目的。
而保乳术后的放疗是为了进一步杀灭可能残留的癌细胞,减少复发的风险。
大分割放疗是相对于传统放疗而言的一种新型放疗方式。
早期乳腺癌保乳术后大分割放疗与常规放疗安全性和近期疗效比较

早期乳腺癌保乳术后大分割放疗与常规放疗安全性和近期疗效比较1. 引言1.1 研究背景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早期乳腺癌患者可以选择保乳手术进行治疗。
然而,保乳手术后的放疗方案一直是临床上争议的焦点之一。
传统的常规放疗方案存在一些局限性,例如对心脏、肺部和皮肤造成的放射性损伤等。
而大分割放疗作为一种新型的放疗技术,已经在一些研究中显示出较好的应用前景。
目前关于大分割放疗与常规放疗在保乳术后的安全性和疗效比较的研究还比较有限。
因此,有必要进行一项系统性的研究来评估这两种放疗方案的优劣势,为临床实践提供更为科学的依据。
本研究的开展旨在探讨早期乳腺癌患者在接受保乳术后大分割放疗和常规放疗的安全性和近期疗效,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可靠的治疗方案选择。
通过本研究,我们将能够更加全面地了解大分割放疗在保乳术后的应用可行性,并进一步比较它与常规放疗的优劣势,为未来的临床实践提供更科学的指导。
希望通过这项研究,能够为乳腺癌患者的治疗带来更多的希望和进步。
1.2 研究目的规放疗两种不同治疗方案的安全性和近期疗效。
具体目的包括:评估大分割放疗在保乳术后的可行性,比较大分割放疗与常规放疗的优劣势,为临床提供更准确的治疗选择依据。
通过对两组患者的并发症情况、治疗疗效进行对比分析,旨在揭示大分割放疗在早期乳腺癌保乳术后的应用价值,为进一步改进治疗方案和提高患者生存率提供参考。
本研究的开展将有助于优化早期乳腺癌保乳手术后的放疗策略,减少患者的治疗风险,提高治疗效果和生存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和实践价值。
1.3 研究意义早期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逐年增加,给患者的身心健康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和负担。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保乳手术已经成为早期乳腺癌患者的主要治疗方式之一。
在进行保乳手术后,放疗仍然是必不可少的治疗手段,可以有效减少复发和提高生存率。
对于早期乳腺癌患者进行放疗治疗时,选择合适的放疗方案至关重要。
大分割放疗是一种相对较新的治疗方式,相比于常规放疗具有更精准的照射范围和更高的放射剂量,可以有效减少肿瘤残留细胞,提高治疗的疗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乳腺癌术后大分割放疗简介杨毅,张芬,张凯恋,林菲,(云南省肿瘤医院、昆明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放疗中心)目前、临床放射肿瘤学应用的正常组织和不同肿瘤的α/β值均来源于在体水平的实验,而离体细胞水平所得到的α/β值却不能用于临床放射生物剂量的计算,在体和离体细胞水平所得到的α/β值之间有较大的差异。
肿瘤放射治疗应采取何种分割方法主要取决于肿瘤组织的α/β值,如果某肿瘤组织的α/β值较高,说明这种肿瘤细胞增殖较快,针对这种肿瘤的放射治疗应选用较小分次剂量的放射治疗模式;如果某肿瘤组织的α/β值较低,说明这种肿瘤细胞增殖较慢,应选用较大分次剂量的放射治疗模式,这一理论已成为肿瘤放射治疗一个普遍公认的观点。
QL模式虽然存在着许多局限性,并有待于在临床实践中不断的验证和完善,但目前仍是一个很好的生物等效剂量换算公式。
临床常用的常规分割放射治疗所需总剂量主要取决于周围正常组织耐受量或周剂量率,常规放射治疗的周剂量率一般为9~10Gy/周,这已经被10多年来的临床放射肿瘤学实践所证明。
当大分割放射治疗(即每周生物效应仅通过1~2次照射完成)时,每次大分割放射治疗照射剂量对肿瘤细胞所产生的生物效应明显大于常规分次放射治疗剂量的生物效应,但要求大分割放射治疗照射剂量对正常组织的损伤不能超过或略超过正常组织的耐受性,否则就会产生比较严重的并发症(尤其是对于晚期反应正常组织)。
当然,在某些姑息性治疗情况中,可以加大治疗的周剂量率。
I:乳腺癌大分割放疗的生物学基础大分割放疗就是在保证与常规放疗相对生物总剂量相当或增加的前提下,增加单次照射剂量至>2Gy/次,减少照射总剂量,从而缩短治疗疗程,减少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并有可能提高疗效的一种放疗分割模式。
一般认为:肿瘤组织的α/β值为8~10Gy,但临床研究表明乳腺癌α/β值比本研究预期的低。
放射生物学研究认为乳腺癌α/β值约为4Gy,正常乳腺组织的α/β值约为3Gy,从生物学角度上分析,大分割放疗(>2Gy/次)对乳腺癌的治疗是有益的,临床实践也表明乳腺放疗单次剂量在2.6~4Gy之间是安全并可以接受的,因此近年来国内外都有乳腺癌大分割放疗的研究报道,尤其是在保乳术后部分乳腺照射的病例,各家研究报道认为乳腺大分割放疗与常规分割放疗疗效相当,治疗毒性没有增加,有关局部晚期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大分割放疗的研究报道相对较少,但结论也基本一致。
国内报道乳腺癌根治术或改良根治术后的大分割放疗研究,他们的结论也基本一致,研究表明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2.6~4.0Gy的大分割放疗安全有效。
认为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大分割放疗疗效与常规分割方案相似,治疗毒性可以接受,认为大分割放射治疗是一种短疗程、安全、有效的乳腺癌术后放射治疗方案,局部复发、生存率和疗后晚期并发症与常规放射治疗无差异,具有替代常规放射治疗的可能性。
建议临床可以推广应用。
II:乳腺癌根治术或改良根治术后的大分割放疗研究在乳腺癌术后的标准放射治疗中,Whelan等报告指出在女性早期乳腺癌伴淋巴结阴性的放射治疗中,标准的分割方式即50Gy/25 次与HOFRT 42.5 Gy/16次,2.66Gy/次,有着相同的结果,即关于局部控制、幸存以及放射后作用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英国曼彻斯特克里斯蒂医院采用的是:HOFRT 40Gy/15次,2.67Gy/次,而此治疗模式已经被英国默认为“标准”放射治疗。
英国START A实验报告:① 41.6Gy/13次,3.2Gy/次;② 39Gy/13次,3Gy/次;③ 50Gy/25次,2Gy/次;在局部肿瘤的控制和晚期正常组织的反应都是类似。
英国START B 实验报告:① 40Gy/15次,2.67Gy/次;② 50Gy/25次,2Gy/次;在局部控制、复发率和生存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本实验中HOFRT 组对整个乳房的放射量45Gy,对于早反应细胞生物有效剂量相当于55Gy,对于晚反应细胞生物有效剂量相当于78Gy。
传统总的50Gy的照射,对于早反应细胞生物有效剂量相当于60Gy,对于晚反应细胞生物有效剂量相当于83Gy。
这说明我们应用HOFRT尽管单次照射剂量稍大,但可以有效减少总的以及早、晚反应细胞辐射剂量,节约了医疗资源同时还获得与传统标准相类似的治疗结果。
所以从生物学角度上,HOFRT(>2Gy/次)对乳腺癌的治疗可能更为有效。
赵淑红等报道:大分割放疗(大分割组)DT42.56Gy/16f,DT2.66Gy/f,总疗程22-24天;44例行常规分割放疗(常规组)DT50Gy/25f,总疗程33~35天。
观察肿瘤的局部控制率、远处转移率及急性放疗反应的发生率。
认为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大分割放疗的近期疗效与常规分割相似,急性毒副反应可以接受。
周华宁等报道:大分割放疗组(HOFRT组)第1、3天为5.0 Gy/次,第15、17天为6.5Gy/次,共23Gy分4次17d完成。
常规放疗组(CRT组)2.0~2.5 Gy/次,共45~50Gy分20~25次4~5周完成。
结论:大分割放疗是一种短疗程、安全、有效的乳腺癌术后放疗方案,局部复发、生存率和晚期副反应与常规放疗无差异,值得进一步研究。
毕利萍等报道: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大分割放射治疗组:总剂量43.5Gy,2.9Gy/次,15次;常规分割治疗组:总剂量50Gy,2Gy/次,25次。
结论是大分割放射治疗缩短了治疗时间,其总生存率及局部复发率、疗后毒副作用与常规分割放射治疗无明显差异,可作为局部晚期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常规辅助放疗的替代放疗方案。
成芳等报道常规分割放疗组(A组): 总剂量50Gy,2.0Gy/次,1次/d,5次/w;3Gy分割组(B组): 总剂量45Gy,3Gy/次,1次/d,5次/周,15次;大分割组(C 组): 总剂量23Gy,5Gy第1d、第3d;6.5Gy第15、第17d。
结论:B 、C 两组放疗方法可获得与常规方法相似的效果,特别是C 组方式,明显减轻了放疗反应,缩短了治疗时间。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对于根治术后常规辅助放疗HOFRT在有效减少放疗辐射剂量的同时,减少了医疗的费用,节省了医疗资源,得到了与CRT 类似的治疗效果,且没有增加相应的放疗后毒性作用,不失为CRT 的有效替代方案。
III:乳腺癌保乳术后术后的大分割放疗研究近年来乳腺癌保乳术开展越来越多,保乳术配合术后的辅助放化疗使乳腺癌保乳术得到了与根治术同样的疗效。
但乳腺癌保乳术后常规分割方案的辅助放疗疗程持续时间较长,给患者带来了很大不方便,近年来乳腺癌保乳术后全乳大分割辅助放疗开展越来越多。
英国一项Ⅲ期临床随机研究患者接受保乳术后随机分为术后辅助放疗50Gy/25次、39Gy/13次、42.9Gy/13 次,3组放疗疗程均为5周,中位随访近10年,10年后局部区域肿瘤复发率分别为12.1%、14.8 %和9.6%,3组疗效和治疗毒性无统计学差别,认为乳腺癌保乳术后适合大分割方案放疗。
Whelan等对1234例保乳手术后切缘阴性、腋淋巴结阴性的乳腺癌患者进行研究,比较了短程大分割放疗(42.5Gy/16f,22d)和常规方案放疗(50.0Gy/25f,35d)的肿瘤局部控制率和乳腺美容效果,中位随访12 年后,随访结果显示缩短疗程的大分割放疗能取得与常规方案放疗同样的疗效,并且治疗毒性没有增加。
Osako总结了乳腺癌保乳术后接受大分割放疗和常规分割放疗,377例接受常规分割放疗(50Gy/25次),66例接受了大分割放疗(40Gy/16次),认为乳腺癌保乳术后大分割放疗是安全的,其放疗毒性甚至比常规方案更轻微其他相关的研究报道亦对此有证实。
韩彦辉等报道常规分割放疗(CRT)组接受常规分割放疗,即接受2Gy/次,1次/d,5次/周,总量50Gy,25次,5周完成照射,大分割放疗(HOFRT)组接受大分割放疗,即接受3.4Gy/次,1次/d,5次/周,总量44.2Gy,13次,2.5周完成照射,结论是两组患者无病生存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的不良反应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HOFRT组患者不良反应严重。
郝福荣等报道常规分割调强放疗(IMRT) 全乳腺50Gy/25次,2Gy/次,瘤床区用X射线同步加量至60Gy/25次,2.4Gy/次,或全乳腺放疗结束后行电子线补量(9/12MeV电子线予瘤床区补量10Gy/5次,2Gy/次);大分割调强放疗(h-IMRT) 全乳腺42.5Gy/16次,2.66Gy/次,瘤床区同步X射线加量至48Gy。
随访结果显示早期乳腺癌保留乳房术后大分割调强放疗组可以明显缩短放疗时间,未加重血液系统及皮肤急性毒副作用,未增加局部复发风险,未降低总生存,未降低美容效果,很有可能成为中国女性早期乳腺癌保留乳房术后安全有效的放疗模式。
赵淑红等探讨早期乳腺癌保乳术后大分割放疗大分割放疗DT42.56 Gy,共16 次,后续瘤床X 线或电子线推量DT7.98Gy,共3次总疗程25~27d;常规分割放疗DT50 Gy,共25次,后续瘤床X 线或电子线推量DT10Gy,共5 次,总疗程40~42d。
结论保乳术后大分割放疗的疗效与常规分割相似,美容效果相当且未加重皮肤反应。
2010年ASTRO指南上已经确定保乳术后的大分割放疗适应证为①≥50岁、T1~2N0;②没有接受化疗;③接受相对均匀的放疗剂量、设野能较好避开心脏等。
最近的随机临床试验证明适当的大分割放疗在早期乳腺癌辅助性全乳放疗中运用是可行的。
英国的大分割放疗方案40Gy/15次与常规放疗50Gy/25次相比,大分割放疗的正常组织反应更小,而肿瘤的局部控制率并不下降。
大分割放疗(40Gy/15次或42.5Gy/16次)可被推荐作为根治术后患侧胸壁放疗或保乳术后患侧全乳照射的另一种放射治疗分割模式。
参考文献:[1]王丽,冯炎.关于常规分割及大分割放疗的关系问题[J].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2006,15(5):429.[2]毕利萍.乳腺癌术后低分次大分割放疗研究进展[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2,16(1): 117-119.[3]Pinitpatcharalert A,Chi tapanarux I,Euathrongchit J,et al.A retrospect ive study comparing hypofractionat ed radiotherapy and convent ional radiotherapy in postmastectomy breast cancer[J].J Med Assoc Thai,2011,94(Suppl 2):S94 .[4] Shahid A,Athar MA,Asghar S,et al.Post mastect omy adjuvant radiotherapy in breast cancer:a comparision of three hypofractionat ed protocols[J].J Pak Med Assoc,2009,59(5):282 .[2]Baltas D,Lymperopoulou G,Lof fler E,et al.A radiobiological investigation on dose and dose rate for permanent implant brachytherapy of breast using 125I or 103Pd sources[J].Med Phys,2010,37(6):2572.[3][Clarke M,Collins R,Darby S,et al.Ef fects of radiotherapy and of diff erences in the ext ent of su rgery for early breast cancer on local recurrence and 15-year survival:an overview of the randomised t rials[J].Lancet,2005,366(9503):2087.[4]卢冰.乳腺癌术后大分割短疗程放射治疗的临床研究[J].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2004,13(2):93.[5]彭纲,张弓,谢丛华,等.乳腺癌术后胸壁放射治疗剂量分割方案的探讨[J].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2004,24(6):557.[6]吴君心,惠周光,李晔雄,等.早期乳腺癌根治术后不同剂量分割方案的放射治疗[J].中华肿瘤杂志,2003,25(3):285.[7]董克锐.早期乳腺癌术后大分割放疗及传统放疗的对比研究[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2,12(5):648-650.[8]赵淑红,曹席明,刘国强,等.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大分割放疗的研究现代肿瘤医学2014,(9):2120-2123.[9]周华宁,卢冰,栗惠芹.乳腺癌术后大分割短疗程放射治疗的远期结果分析[J].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2007,16(6):23-25 .[10] 毕利萍,李玉军,宫学华,等.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大分割放疗的临床研究[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1,15(13):21-23.[11]成芳,王霞,艾秀清,等.Ⅱ、Ⅲ期乳腺癌术后三种放疗方式的比较研究[J].现代肿瘤医学,2010,18(8):1538-1540[12]郁志龙,赵建国,张保祯,等.乳腺癌根治术后不同方法放疗长期疗效研究[J]内蒙古医学杂志,2011,43(12):1414-1417.[13] 姚春萍.乳腺癌术后放射治疗的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肿瘤学分册,2005,32(5):377 -381.[14]郁志龙,索志敏,诺拉,等.乳腺癌术后不同方法放疗的疗效观察[J].内蒙古医学院学报,1998,20(1):37-38.[15]李玉军,杨玉军,宫学华,等.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大分割放疗与常规分割放疗毒性比较[J].医学信息,2011,8:3923-3924 .[16] Yarnold J,Haviland J.Pushing the limi ts of hypof ract ionation for adjuvant whole breast radiotherapy [J].Breast,2010,19(3):176.[17]Owen JR,Asht on A,Bliss JM,et al.Eff ect of radiotherapy fract ion size on tumou r cont rol in patient s w ith early–stage breast cancer aft er local tumour excision :long -t erm results of a randomised t rial[J] .Lancet Oncol,2006,7(6):467.[18][Whelan TJ,Pignol JP,Levine MN,et al.Long-term results of hypof ract ionated radiationtherapy for breast cancer[J].N Engl J Med,2010,362(6):513.[19][Osako T,Oguchi M,Kumada M,et al.Acute radiati on dermatit is and pneumonit is in Japaneseb reast cancer patient swith whole breast hypof ract ionated radiotherapy compared to convent ional radiotherapy[J].Jpn J Clin Oncol,2008,38(5):334.[20]韩彦辉,李向平,贺会江,等;浸润性乳腺癌保乳术后常规分割放疗与大分割放疗的疗效比较[J].山西医药杂志,2014,(23):2727-2729.[21]郝福荣,吕春燕,刘杰,等.乳腺癌保留乳房术后大分割调强放疗初步临床观察[J].中华肿瘤防治杂志2013,(24):1912-1916.[22]赵淑红,王宏,张润莉,等早期乳腺癌保乳术后大分割放疗的研究[J].中国医药导报,2013,10(24):17-19.[23]王升晔综述,杜向慧审校.早期乳腺癌大分割放疗进展[J].肿瘤学杂志,2013,19(9):671-6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