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注射剂的制备-电子教材.

中药注射剂的制备-电子教材.
中药注射剂的制备-电子教材.

《中药制药技术》电子教材

中药注射剂的制备

一、中药注射剂制备的工艺流程

中药注射剂的生产流程包括容器的处理;中药原药材的净选、提取、浓缩、收药;注射液的配制、滤过、灌封、灭菌、质检与印字包装等步骤。中药注射剂生产工艺流程及环境区域布局见图1:

B 级洁净区级洁净区

图1 中药针剂生产工艺流程图

二、注射剂的容器与处理

注射剂所用的容器将直接与灌装药物接触,与注射剂成品的质量密切相关。因此,在注射剂的生产过程中,应特别注意其容器的选择及其处理,以确保注射剂的质量。

(一)注射剂容器的种类及样式

注射剂所用的容器一般是由硬质中性玻璃制成(如青霉素小瓶等),也有部分为塑料材质制成。安瓿的式样目前使用最多的为有颈安瓿与曲颈安瓿,其容量体积一般为1mL、2mL、5mL、10mL、20mL等规格。为了避免折断时所产生得一些玻璃碎屑、微粒等进入安瓿中污染药液,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CFDA)总局已强行规定一律采用曲颈易折安瓿(亦称易折安瓿)。

易折安瓿包括色环易折安瓿和点刻痕易折安瓿两种。色环易折安瓿是将一种膨胀系数高于安瓿玻璃两倍的低熔点粉末熔固在安瓿颈部成为环状,冷却后由于两种玻璃的膨胀系数不同,在环状部位产生一圈永久应力,用力一折即可平整折断,不易产生玻璃碎屑。点刻痕易折安瓿是在曲颈部位刻有一条细微的刻痕,在刻痕中心标有直径2mm的色点,折断时施力于刻痕中间的背面,折断后断面应平整。目前市场上使用的安瓿一般为无色,有利于对药液的澄明度进行相关检查。某些对光比较敏感的药物,需要避光贮存,此时可采用一些琥珀色的玻璃安瓿。琥珀色安瓿中因含有氧化铁,有可能被浸取从而进入药液中,所以产品中所含成分如果包含能被铁离子催化的,则不宜采用琥珀色的玻璃容器。

(二)安瓿的质量要求与检查

注射剂灌装于安瓿内,不仅需要在生产过程中经过高温的灭菌处理,而且还应适合不同环境条件下的长期贮存。玻璃的材质将一定程度上影响注射剂的稳定性,如导致pH值改变、沉淀、变色、脱片等。因此,注射剂玻璃容器应符合以下质量要求:①应无色透明,以利于检查药液的澄明度、杂质以及变质情况;②应具有低的膨胀系数、优良的耐热性,使之不易冷爆破裂;③熔点低,易于熔封;④不得有气泡、麻点及砂粒;⑤应有足够的物理强度,能耐受热压灭菌时产生的较高压力差,并避免在生产、装运和贮存过程中所造成的破损;⑥应具有高度的化学稳定性,不与注射液发生物质交换。若玻璃容器中含有较多的游离碱,则可能使注射液的pH值升高,导致胰岛素、酒石酸锑钾等对pH值敏感的药物发生变质。若玻璃容器在水中不耐腐蚀,则在盛装注射用水时会产生脱片的现象。若玻璃容器不耐碱,则在装入碱性较大的碳酸氢钠、磺胺嘧啶钠、枸橼酸钠等盐类注射液时,在灭菌后或长期贮存后会导致“小白点”、“脱片”或“混浊”等现象的产生。

目前用于制造安瓿的玻璃材质主要包括中性玻璃材质、含钡玻璃材质和含锆玻璃材质。中性玻璃是低硼酸硅盐玻璃,其化学稳定性较好,适合于灌装弱酸性或近中性注射液,如各种输液、注射用水、葡萄糖注射液等。含钡玻璃的耐碱性较好,适合于灌装碱性较强的注射液,如磺胺嘧啶钠注射液(pH10~10.5)。含锆玻璃是含少量氧化锆的中性玻璃,具有更好的化学稳定性,其不仅能够耐酸,还具有较好的耐碱性,适合于灌装如乳酸钠、碘化钠、磺胺嘧啶钠、酒石酸锑钠等注射液。除玻璃材质的组成外,安瓿的制作、贮存、退火等技术,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安瓿的质量。

为确保注射剂的质量,安瓿在使用前必须参照《中国药典》进行相关项目的检查:

1.物理检查

①外观检查安瓿的身长、身粗、丝粗、丝全长等符合规定;外观无歪丝、歪底、色泽、麻点、砂粒、疙瘩、细缝、油污及铁锈粉色等。

②清洁度检查将洁净烘干的安瓿,灌入合格的注射用水,封口。经检查合格者用121℃、30分钟热压灭菌,再检查澄明度应符合规定。

③耐热性检查将洗净的安瓿,灌注射用水,熔封,热压灭菌后检查安瓿破损率,1~2mL的安瓿不超过L%,5~20mL安瓿不超过2%。

2.化学检查

①耐酸性检查取安瓿110支,洗净,烘干,分别注入0.01moL/L盐酸液至正常装量,熔封,剔除含有玻璃碎屑、纤维及白点等异物的安瓿,置121℃下热压灭菌30分钟,取出检查,全部安瓿均不得有易见的脱片。

②耐碱性检查取安瓿220支,洗净,烘干,分别注入0.004%氢氧化钠溶液至正常装量,熔封,剔除含有玻璃碎屑、纤维及白点等异物的安瓿,置121℃下热压灭菌30分钟,取出检查,全部安瓿均不得有易见的脱片。

③中性检查取安瓿11支,用煮沸过的冷蒸馏水洗净。10支安瓿中注入甲基红酸性溶液至正常装量,熔封。另1支安瓿注入甲基红酸性溶液10mL与0.1moL/L氢氧化钠液0.1mL 混合液至正常装量,熔封。将上述10支安瓿置121℃下热压灭菌30分钟,放冷,取出,并与未经过热压灭菌处理的安瓿中溶液进行比较,其颜色不得相同或更深。

(三)安瓿的切割与圆口

安瓿的颈丝必须经过切割,使安瓿颈具有一定的长度,以便于后期的灌封和包装。切割好的安瓿,要求瓶口必须整齐,无缺口、裂口、双线等,且长短符合要求。如果切割效果不

佳,玻璃碎屑易掉入安瓿瓶中,,增加了洗涤的难度,且影响了药液的澄明度。安瓿切割好后,若颈口截面粗糙,留有细小玻璃碎屑,在搬运及洗涤的过程中易落入安瓿瓶内,因此需要对切割好的安瓿进行圆口处理。可利用强火焰喷颈口截面,使瓶口熔融光滑。目前,国内使用的易折安瓿,在生产过程中其瓶口已做相应处理,故不需要再进行切割与圆口。

(四)安瓿的洗涤

安瓿洗涤的质量对后期注射剂的成品质量具有较大的影响。可先往安瓿中灌满水(一般使用离子交换水,质量较差的安瓿需用0.5%的醋酸水溶液),以100℃蒸煮30分钟后再进行洗涤。蒸煮的目的是为了使安瓿瓶内的灰尘和附着的砂粒等杂质经过加热浸泡处理后落入水中,易于洗涤干净,同时还能水解玻璃表面的硅酸盐、溶解微量的游离碱和金属离子,提高其化学稳定性。目前国内药厂使用的安瓿洗涤设备有三种:

1.喷淋式安瓿洗涤机组

该机组由喷淋机、甩水机、蒸煮箱、水过滤器及水泵等机件组成。喷淋机主要由传送带、淋水板及水循环系统组成。这种生产方式设备简单,生产效率高,曾被广泛采用。但这种方式存在占地面积大、耗水量多、而且洗涤效果欠佳等缺点。

2.气水喷射式安瓿洗涤机组

该机组适用于大规格安瓿和曲颈安瓿的洗涤,是目前水针剂生产上常用的洗涤方法。气水喷射式洗涤机组主要由供水系统、压缩空气及其过滤系统、洗瓶机等三大部分组成。本法是利用已加压、滤净的纯化水与已滤净的压缩空气通过针头交替喷入安瓿内洗涤,洗涤时,利用洁净的洗涤水及经过过滤的压缩空气,通过喷嘴交替喷射安瓿内外部,将安瓿洗净,冲洗顺序一般为气-水-气-水-气,冲洗4~8次,最后一次洗涤,应采用通过微孔滤膜滤过的注射用水。整个机组的关键设备是洗瓶机,而关键技术是洗涤水和空气的过滤,以保证洗瓶符合要求。

3.超声波安瓿洗涤机组

该机组利用超声波技术来对安瓿进行清洗。在液体中传播的超声波与安瓿接触的界面处于剧烈的超声振动状态,将安瓿内外表面的污垢冲击剥落,从而达到清洗安瓿的目的,其洗涤效率及效果均很理想、特别是对盲孔和各种几何状物体,洗净效果独特。运用喷射气水洗涤技术与超声波清洗技术相结合的原理,制成连续回转超声波洗瓶机,该设备由针鼓转动对安瓿进行洗涤,每一个洗涤周期为进瓶→灌水→超声波洗涤→纯化水冲洗→压缩空气吹洗→注射用水冲洗→压缩空气吹净→出瓶。但有报道认为,超声波在水浴槽中易造成对边缘安瓿

的污染或损坏玻璃内表面而造成脱片,应值得注意。

(五)安瓿的干燥

安瓿洗涤之后,一般置于烘箱内在120~140℃条件下进行干燥。部分需无菌操作或低温灭菌的安瓿应在180℃条件下干热灭菌1.5h。隧道式烘箱在大生产过程中最为常用,由红外线发射装置和安瓿传送装置组成。其温度为200℃左右,有利于安瓿的烘干以及灭菌连续化处理。近年来,远红外加热技术因其节能减排的优势,正逐步取代电热红外线加热。

三、中药注射剂原料的准备

(一)中药注射剂的原料要求

中药注射剂的处方组成及其用量应与国家标准一致,必须提供相关的质量标准。

1.中药注射剂处方中的有效成分、有效部位、药材、饮片等应具有法定标准,如暂时不具有法定标准的应建立相应的质量标准。

2.应采取相应的有效措施以保证中药注射剂中原料质量的稳定。所选药材应固定其基源、药用部位、产地、采收期、产地加工、贮存条件及期限等,并建立相对稳定的药材基地,采用规范化种植的药材,以加强生产全过程的动态质量控制。如所选药材无人工栽培品,应明确保证野生药材质量稳定的措施及方法。

(1)基源明确并固定基原、药用部位等。药材标准中包含多种基原的,应固定使用其中一种基原的药材。如确需使用多个基原的,应固定不同基原药材之间的投料比例,保证投料用药材质量的相对稳定。

(2)产地应建立相对稳定的药材基地。如确需使用多个产地药材的,应固定源于不同产地药材的饮片之间的投料比例,或采用质量均一化等方法保证投料用饮片质量的稳定。

(3)采收期应固定药材采收期,如采收期与传统采收期不符,应提供相关研究资料。

(4)产地加工应明确采收加工的方法及条件。

(5)贮存条件及期限应明确药材贮存的条件和期限,必要时提供相关研究资料。应明确药材的包装。药材对包装有特殊要求的,应提供药材包装材料的质量标准。

(6)药材生产药材生产应按规范化种植要求进行,并提供生产全过程质量控制的相关资料,包括药材生产的技术要求、管理制度及措施、生产记录及研究资料等。如采用《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AP)基地的药材,需提供相关证明文件及合同等。

(二)中药注射剂原液的制备

中药注射剂的原料形式有以下几种:①以中药中所提取的有效成分为原料;②以中药中

所提取的有效部位为原料;③以中药中所提取的总提取物为原料。中药注射剂原液的制备要求最大限度地除去杂质,并尽可能地保留其有效成分。

提取与纯化路线的选择依据是:①根据处方中药物所含成分的理化性质;②结合中医药理论确定的功能主治与现代药理研究;③处方的传统用法、剂量;④制成注射剂后应用的部位及作用时间。

1.提取与纯化

(1)蒸馏法

本方法主要用于提取挥发性的成分。如柴胡、野菊花、鱼腥草、艾叶、徐长卿、防风、细辛、大蒜、薄荷、荆芥等,均可采用此方法对其有效成分进行提取。具体操作方法是将药材粗粉或薄片放入蒸馏器内,加水适量,待充分吸水膨胀后,加热蒸馏或通水蒸气蒸馏,收集馏出液。若药材中有效成分为挥发油或其他挥发性成分,则可存在于馏出液内。为提高蒸馏效率和防止有效成分被热破坏,也可采用减压蒸馏法。

操作过程中需注意:①挥发油的饱和水溶液澄明度较差时,可加入少量精制滑石粉或硅藻土进行吸附滤过处理,或加入适量的增溶剂。②通过蒸馏法制得的注射剂原液,不得含有或少量含有电解质。○3若渗透压比较低时,需要加入适量的氯化钠对其渗透压进行调节后再进行配制。

(2)水提醇沉法

本方法系利用药材中的大多数有效成分(如生物碱盐、甙类、有机酸类、氨基酸、多糖等)既溶于水又溶于醇的特性,用水提取、浓缩后,加入适量的乙醇,可以改变其溶解度从而将药液中的杂质全部除去或部分除去。本方法的操作流程见图2:

3次,滤过

︰1~1︰2,

%冷藏,滤过

沉淀浓缩液(苷、生物碱盐、氨基酸、水溶性(脂溶性成分)有机酸、鞣质)

经精制后,供配注射液用

图2 水提醇沉法工艺流程图

当乙醇浓度达到60%~70%时,除了鞣质、树脂等,其他杂质可基本除去。如果先后分2~3次加入乙醇,浓度逐步提高,最终使乙醇浓度达到75%~80%时,则除杂效果更佳。

操作过程中需注意:往浓缩液中加乙醇时应“慢加快搅”,即缓缓加入乙醇并快速搅拌,使乙醇与药液充分接触、沉淀完全,以避免沉淀包裹药液,使杂质不易除尽。此外,“慢加快搅”的加醇方式还可以加快蛋白质的沉淀速度。药液醇沉以后,一般放置12~24小时或24小时以上,低温冷藏更有利于杂质的充分沉淀。往往水煎液还含有一些水不溶性杂质,醇沉也难以除去,应在醇沉、滤过、回收乙醇后,再加水混匀,冷藏24小时,又可除去一些杂质。如此醇、水交替处理,杂质除得完全,有利于提高注射液的澄明度。

(3)醇提水沉法本法系指中药材用一定浓度的乙醇以渗漉法、回流法进行提取,该方法可提取出药材中的生物碱及其盐类、苷类、挥发油类及有机酸类等;虽然多糖类、蛋白质、淀粉等无效成分不易溶出,但树脂、油脂、色素等杂质却仍可提取出来。因此,醇提取液经过回收乙醇之后,再加入一定量的水,并冷藏处理一定时间,可使杂质更好地沉淀而除去。当乙醇浓度达到40%~50%时,可有效提取强心苷、鞣质、蒽醌及其苷类、苦味质等;当乙醇浓度达到60%~70%时,可有效提取苷类;当乙醇浓度达到更高浓度时,则可有效提取生物碱、挥发油、树脂和叶绿素等。该法的操作流程见图3:

药渣

沉淀滤液(苷、生物碱盐、(主要为树脂、苷元、脂溶性色素、氨基酸、水溶油脂等)性有机酸、鞣质)

经精制后,供配注射液用

图3 醇提水沉法工艺流程图

(4)双提法

若处方中所含药材既需要提取其挥发性成分,又需要提取其不挥发性成分时,则可使用本方法对有效成分进行提取。先将药材以蒸馏法提出其挥发性成分后,再以水提醇沉法或其他方法提取其不挥发性成分,最后将两部分合并,以供配制注射液使用。双提法的一般工艺流程见图4:

按水醇法加乙醇处理2~3次,

必要时除鞣质

摇匀,放置半小时以上,滤过

经过精制供制注射剂

图4 双提法工艺流程图

(5)超滤法

中药水煎液中有效成分的分子量一般在1000以下,而无效成分(鞣质、蛋白质、树脂等)分子量一般较大,在常温和一定压力下(外源氮气压或真空泵压),将中药提取液通过一种装有高分子多微孔膜的超滤器,可达到有效去除杂质并保留有效成分的目的。

常用的高分子膜有醋酸纤维膜(CA膜)、聚砜膜(PS膜)、聚乙烯醇膜(PVA膜)等。通常选用截留蛋白质分子量为10000~30000的膜孔范围,用于中药注射剂的制备。

本方法的特点是:①以水为溶剂,保持传统的煎煮方法;②操作条件温和,不加热,不用有机溶剂,有利于保持原药材的生物活性和有效成分的稳定性;③易于除去鞣质等杂质,注射剂的澄明度和稳定性较好。

此外,尚有树脂吸附法、酸碱沉淀法、反渗透法、透析法、离子交换法、有机溶剂萃取法等可供选用。

2.除去注射剂原液中鞣质的方法

(1)鞣质的性质鞣质是一种多元酚的衍生物,广泛存在于植物药材中,既溶于水又溶于醇,具有较强的还原性,其在加热时或在酸、酶、强氧化剂中可发生氧化、水解、缩合反应,生成一些不溶性的物质。

(2)除去鞣质的目的一般纯化方法不易将鞣质除尽,经灭菌后会产生沉淀,影响注射剂的澄明度、稳定性;鞣质与蛋白质会形成不溶性的鞣酸蛋白,注入人体内会产生疼痛,在注射部位往往结成硬块。

(3)除去鞣质的方法

①明胶沉淀法本方法系利用蛋白质可与鞣质在水溶液中形成不溶性鞣酸蛋白从而沉淀的性质以有效除去鞣质。该反应在pH4.0~5.0时最为灵敏。在中药水煎浓缩液中,加入2%~5%明胶溶液,直至不产生沉淀为止,静置,滤过,除去沉淀,浓缩滤液后,加入乙醇使其含量达75%以上,以除去过量明胶。

②改良明胶沉淀法水煎液浓缩,加入2%~5%明胶后稍经放置,不须滤过即再加入乙醇至含酸量达70%~80%,静置过夜,滤过即得,该法可降低明胶对中药中黄酮类成分和蒽醌类成分的吸附作用。

③醇溶液调pH值法(碱性醇沉法)将中药的水煎液浓缩后加入乙醇使其浓度达80%以上,放置冷藏,滤除沉淀后,再用40%氢氧化钠调节pH8,此时鞣质生成钠盐且不溶于乙醇而析出,经放置,即可滤过除去。需要注意的是:醇浓度与pH越高,除去鞣越的效果越

好,但有些酸性成分会被同时除去。醇溶液的pH 值一般不超过8。

④聚酰胺除鞣质法 聚酰胺又称尼龙、锦纶、卡普隆,是由酰胺聚合而成的高分子化合物。分子内含有大量的酰胺键,可与酚类、酸类、醌类、硝基类化合物形成氨键而吸附这些物质,从而达到除去的目的。但要注意的是硝基化合物、酸类成分、醌类成分也可成氢键吸附。

四、注射剂的配液与滤过

(一)注射液的配制

1.原辅料的质量要求

以有效成分或有效部位为组分配制注射剂时,所用原料应符合该有效成分或有效部位的质量标准;以净药材为组分配制单方或复方注射液时,必须选用正确的药材品种。注射用原辅料生产前还需小样试制,检验合格后方能使用。有时甚至同一药厂的原料,由于批号不同,制成注射液的质量优劣就不同,所以小样试制是大生产前的必要步骤。

2.原辅料投料量的计算

中药注射剂的浓度根据原辅料的情况有以下几种表示方法:

①原料为已提纯的单体 通常用有效成分的百分浓度(g/100m1)表示。亦可用每毫升含单体多少毫克或微克来表示,如丹皮酚注射液每mL 含丹皮酚5mg 。

②原料为总提取物或有效部位 以总提取物的百分浓度或每毫升含总提取物的量来表示。如双黄连注射用无菌粉末,含金银花按绿原酸计为85%~115%,黄芩按黄芩苷计为85%~115%;又如毛冬青注射液每mL 含毛冬青提取物18mg ~22mg 。

③有效成分不明确的中药 以每毫升相当于中药(生药)的量来表示。

配制注射剂前,应按处方规定计算出原辅料的用量,如含结晶水的药物应注意换算;如果注射剂在灭菌后主药含量有所下降时,应酌情增加投料量;溶液的浓度,按原辅料的情况以上述方法表示。原辅料经准确称量,并经两人核对后,方可投料,以避免差错。

一般投料可按下式计算:

原料(附加剂)实际含成品标示量的百分数

量原料(附加剂)理论用量原料(附加剂)实际用?= 成品标示量百分数通常为100%,有些产品因灭菌或贮藏期间含量会下降,可适当提高成品标示量的百分数。

原料(附加剂)理论用量=实际配液数×成品含量%

实际配液数=计划配液数+实际灌注时耗损量

3.配液用具的选择与处理

配液用具必须采用化学稳定性好的材料制成,如玻璃、不锈钢、搪瓷或耐酸碱的陶瓷及无毒聚乙烯塑料等,不宜用铝制品。大量生产可选用夹层的不锈钢锅,并装有搅拌器。配液用具在使用前药用洗涤剂或清洁液处理,洗净并沥干。临用时再用新鲜注射用水荡洗或灭菌后备用。每次用具使用后,均应及时清洗。

4.配液的方法

(1)稀配法即将原料加入所需的溶剂中一次配成注射剂所需浓度,本法适用于原料质量好,小剂量注射剂的配制。

(2)浓配法即将原料先加入部分溶剂配成浓溶液,加热或冷藏、过滤等处理后,再将全部溶剂加入滤液中,使其达到注射剂规定浓度,本法适用于原料质量一般,大剂量注射剂的配制。为保证质量,原料药质量差或药液不易滤清时,可加入配液量0.02~1%针用活性炭,煮沸片刻,放冷至50℃再脱炭过滤。另外,活性炭在微酸性条件下吸附作用强,在碱性溶液中有时出现脱吸附,反而使药液中杂质增加。

5.配液时需注意的问题

为进一步提高注射剂的澄明度和稳定性,配制时,常根据需要可采取以下措施:

水处理,冷藏即将中药提取液加一定量注射用水后,破坏了原提取液中成分之间所形成的增溶体系,而使部分被增溶的杂质进一步沉降。

②热处理,冷藏即将配制的注射液加热至95℃以上,保温30min,冷却后再冷藏,使呈胶体分散状态的杂质沉淀。

③活性炭处理选用针用活性炭,用前经150℃干燥活化3~4h,使用量宜少不宜多,一般为0.1%~1.0%,并注意考察其对有效成分吸附的影响。

④加入附加剂如pH调节剂、抗氧剂和止痛剂等。配制注射用油性溶液时,应先将注射用油在150℃干热灭菌1~2h,并放冷至适宜温度后使用。

配液所用注射用水,贮存时间不得超过12小时。此外,药液配制后,应进行半成品质量检查,检测项目主要包括pH值、相关成分含量等,检验合格后才能滤过和灌装。已经调配好的注射液应在当日完成滤过、灌封、灭菌的操作。

(二)注射液的滤过

1.滤过机理

(1)介质滤过①表面截留作用(筛析):粒径大于滤过介质孔径的固体粒子被截留在滤过介质的表面。常用的筛析作用的滤过介质有微孔滤膜、超滤膜、反渗透膜等。②深层截留作用:粒径小于滤过介质孔径的固体粒子在滤过中进入到介质的内部,被截留在介质的深层而分离的作用。如砂滤棒、垂熔玻璃滤器、石棉滤过板等遵循深层截留作用机理。

(2)滤饼滤过固体粒子聚集在滤过介质的表面之上,滤过的拦截作用主要由所沉积的滤饼起作用。

2.常用滤器

滤过是保证注射液澄明的重要操作,一般分为初滤和精滤。如药液中沉淀物较多时,特别加活性炭处理的药液须初滤后方可精滤。以免沉淀堵塞滤孔。常用于初滤的滤材有:滤纸、长纤维脱脂棉、绸布、绒布、尼龙布等。常用的滤器有:三角玻璃漏斗、布氏漏斗、滤棒。精滤常用滤器有:垂熔玻璃漏斗、微孔滤膜及滤器等。砂滤棒适用于大生产初滤;垂熔玻璃滤器G3常压过滤,G4加压或减压过滤,G6除菌过滤,此类滤器可热压灭菌,用后要用水抽洗,并以清洁液或1%~2%硝酸钠硫酸液浸泡处理;微孔滤膜用于精滤(0.45μm~0.8μm)或无菌过滤(0.22μm~0.3μm);板框过滤器用于大生产预滤。

3.滤过方式

(1)高位静压滤过装置此种装置适用于楼房,配液间和储液罐在楼上,待滤药液通过管道自然流入滤器,滤液流入楼下的贮液瓶或直接灌入容器。利用液位差形成的静压,促使经过滤器的滤材自然滤过。该法简便、压力稳定、质量好,但滤速慢。

(2)减压滤过装置是在滤液贮存器上不断抽去空气,形成一种负压,促使在滤器上方的药液经滤材流入滤液贮存器内。

(3)加压滤过装置系用离心泵输送药液通过滤器进行滤过。其特点是:压力稳定、滤速快、质量好、产量高。由于全部装置保持正压,空气中的微生物和微粒不易侵入滤过系统,同时滤层不易松动,因此滤过质量比较稳定。适用于配液、滤过、灌封在同一平面工作。

不论采用何种滤过方式和装置,由于滤材的孔径不可能完全一致,故最初的滤液不一定澄明,需将初滤液回滤,直至滤液澄明度完全合格后,方可正式滤过,供灌封。

五、注射剂的灌封、灭菌、质检、印字与包装

(一)注射剂的灌封

注射剂的灌封系指灌装和封口两个步骤,封口有拉封和顶封两种,现生产上均采用拉封。注射剂的灌封生产时采用安瓿自动灌封机。药液在检查合格后,应立即进行灌封操作,避免

污染,灌封室洁净度要求达到A级。

灌封在全自动灌封机上进行,药液灌装时要注意以下问题:

①灌装标示量不大于50mL的注射剂时,应按表(1)适当增加装量,以保证注射时药

量不少于标示量,同时注意灌装时剂量准确;除另有规定外,多剂量包装的注射剂,每一容器的装量不得超过10次注射量,增加装量应能保证每次注射用量。

②药液不得沾瓶颈口;

③对某些不稳定药品,安瓿内要通入惰性气体(N2、CO2)以置换空气,灌注药液后再通气,1~2mL安瓿可先灌装药液后通气。要根据品种选择适合的惰性气体,如碱性药液或钙制剂不能使用CO2。

已灌装好的安瓿应立即熔封。目前国内药厂常用的是拉丝灌封机,示意图和实物图见图5和6。

图5 安瓿自动灌封机结构示意图

图6 安瓿自动灌封机

目前,我国已设计制成多种规格的洗、灌、封联动机,该种机器将多个生产工序在一台机器上联动完成,见图7。

图7 洗灌封联动机

(二)注射剂的灭菌和检漏

1.灭菌灭菌的目的是杀灭微生物,保证用药的安全。除无菌操作制备的注射剂外,灌封后应及时灭菌。一般在避菌条件较好的情况下,可采用流通蒸汽灭菌,1~5mL安瓿通常在100°C条件下灭菌30min,10~20mL安瓿通常在100°C条件下灭菌45min。为保证灭菌效果,F0值应大于8。需要指出的是,灭菌时既要保证成品完全达到灭菌的要求,又要保持相关药物稳定性,往往二者又是相互矛盾的,因此要注意选择适宜的灭菌方法和条件,必要时采用几种灭菌方法连用。

2.检漏灭菌后需要立即检查安瓿漏气情况。漏气现象主要是由于熔封不严密引起,而封口不严直接导致的问题是药液易被污染变质或泄漏,因此应及时检出漏气的安瓿。大批量生产中的检漏通常采用灭菌和检漏两用灭菌锅,见图8。具体的方法是灭菌后稍开锅门,放入冷水淋洗安瓿使其温度降低,之后关闭锅门抽气使灭菌器内压力逐渐降低,如果安瓿漏气则安瓿内的气体将被抽出,当真空度为640~680mmHg (85.326 ~90.657 kPa)时停止

抽气,开色水阀加入有色溶液(如0.05%曙红或酸性大红G溶液)至浸没安瓿,关色水阀,开放气阀,在压力作用下,有色溶液将进入漏气安瓿,接下来抽回色液,开启锅门,淋洗安瓿后检查,剔除带色的漏气安瓿。

图8 灭菌检漏两用锅

(三)注射剂的质量检查

1.装量

注射液及注射用浓溶液照下述方法检查,应符合规定。

检查法单剂量供试品标示装量不大于2ml 者,取供试品5 支(瓶);2ml以上至50ml 者,取供试品3 支(瓶)。开启时注意避免损失,将内容物分别用相应体积的干燥注射器及注射针头抽尽,然后缓慢连续地注入经标化的量入式量筒内(量筒的大小应使待测体积至少占其额定体积的40%,不排尽针头中的液体),在室温下检视。测定油溶液、乳状液或混悬液时,应先加温摇匀,再用干燥注射器及注射针头抽尽后,同前法操作,放冷,检视。每支(瓶)的装量均不得少于其标示量。

生物制品多剂量供试品:取供试品1 支(瓶),按标示的剂量数和每剂的装量,分别用注射器抽出,按上述步骤测定单次剂量,应不低于标示量。

标示装量为50ml 以上的注射液及注射用浓溶液照最低装量检查法(通则0942)检查,应符合规定。

也可采用重量除以相对密度计算装量。准确量取供试品,精密称定,求出每1ml 供试品的重量(即供试品的相对密度);精密称定用干燥注射器及注射针头抽出或直接缓慢倾出供试品内容物的重量,再除以供试品相对密度,得出相应的装量。

预装式注射器和弹筒式装置的供试品标示装量不大于2ml 者,取供试品5支(瓶);2ml

以上至50ml 者,取供试品3 支(瓶)。供试品与所配注射器、针头或活塞装配后将供试品缓慢连续注入容器(不排尽针头中的液体),按单剂量供试品要求进行装量检查,应不低于标示量。

2.装量差异

除另有规定外,注射用无菌粉末照下述方法检查,应符合规定。

检查法 取供试品5 瓶(支),除去标签、铝盖,容器外壁用乙醇擦净,干燥,开启时应注意气压平衡并避免玻璃屑等异物落入容器中,分别迅速精密称定,容器为玻璃瓶的注射用无菌粉末,首先小心开启内塞使容器内外气压平衡,盖紧后精密称定。然后倾出内容物,容器用水或乙醇洗净,在适宜条件下干燥后,再分别精密称定每一容器的重量,求出每瓶(支)的装量与平均装量。

每瓶(支)装量与平均装量相比较如有标示装量,则与标示装量相比较,应符合表2规定,如有1 瓶(支)不符合规定,应另取10 瓶(支)复试,应符合规定。

凡规定检查含量均匀度的注射用无菌粉末,一般不再进行装量差异检查。

2.渗透压摩尔浓度

除另有规定外,静脉输液及椎管注射用注射液按各品种项下的规定,照渗透压摩尔浓度测定法(通则0632)检查,应符合规定。

3.可见异物

除另有规定外,照可见异物检查法(通则0904)检查,应符合规定。

4.不溶性微粒

除另有规定外,用于静脉注射、静脉滴注、鞘内注射、椎管内注射的溶液型的注射液、注射用无菌粉末及注射用浓溶液照不溶性微粒检查法(通则0903)检查,均应符合规定。

5.中药注射剂有关物质

按各品种项下规定,照中药注射剂有关物质检查法(通则2400)检查,应符合有关规定。

6.重金属及有害元素残留量

除另有规定外,中药注射剂照铅、镉、砷、汞、铜测定法(通则2321)检查,按各品种项下每日最大使用量计算,铅不得超过12μg ,镉不得超过3μg ,砷不得超过6μg ,汞不得

超过2μg,铜不得超过150μg。

7.无菌

照无菌检查法(通则1101)检查,应符合规定。

8.细菌内毒素或热原

除另有规定外,静脉用注射剂按各品种项下的规定,照细菌内毒素检查法(通则1143)或热原检查法(通则1142)检查,应符合规定。

(四)注射剂的印字与包装

注射剂的容器上必须有药名、规格、批号等。注射剂的外包装盒、标签上必须印有药物名称、数量、规格、含量、适应症、用法用量、禁忌症、不良反应、生产日期、厂名、厂址、生产批文、注册商标、附加剂名称及其用量等。目前生产中已有印字、装盒、贴签及包扎等联动的印包联动机,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见图9。说明书和标签是临床用药的重要参考资料。

图9 安瓿印字包装联动机

六、举例

例1 灯盏细辛注射液

【处方】灯盏细辛 800g

【制法】灯盏细辛加水煎煮二次,第一次加水10倍量,煎煮2小时,第二次加水5倍量,煎煮2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5~1.25(70℃)的清膏。取清膏加3倍量水稀释,加5%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值至7.5~8.5,滤过,滤液加10%硫酸溶液调节pH值至2~3,滤过,得滤液和沉淀。取沉淀,用等量水溶解,加10%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值至5~6,滤过,滤液加20%硫酸溶液调节pH值至1~2,滤过,沉淀用90%乙醇等量洗涤4次,再用适量的65%乙醇溶解,加0.5%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值至

5~6,滤过,滤液加10%盐酸溶液调节pH值至1~2,滤过,沉淀用90%乙醇等量洗涤4次,真空干燥,干膏粉备用;取滤液,通过聚酰胺柱,分别用4倍量水、4倍量40%乙醇、2倍量70%乙醇洗脱,弃去水洗脱液,收集40%乙醇洗脱液、70%乙醇洗脱液,回收乙醇并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03~1.08(70℃)的清膏,加5%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值至7.5~8.5,用乙酸乙酯萃取2次,木材3倍量,取碱水层用10%盐酸溶液调节pH值至2~3,用乙酸乙酯萃取2次,每次3倍量,收集乙酸乙酯提取液,减压回收乙酸乙酯溶液,剩余稠膏加5倍量水,煮沸,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0~1.30(45℃)的清膏,与上述备用的干膏粉,分别加注射用水适量,用5%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值至7.5~8.5,滤过,滤液备用;另取氯化钠8g、活性炭0.2g,加适量注射用水溶解煮沸,滤过,滤液与上述备用滤液合并,混匀,再加注射用水至1000mL,滤过,灌封,灭菌,即得。

【性状】本品为棕色的澄清液体。

【功能与主治]】活血祛瘀,通络止痛。用于淤血阻滞,中风偏瘫,肢体麻木,口眼歪斜,言语謇涩及胸痹心痛;缺血性中风、冠心病心绞痛见上述证候者。

【用法与用量】肌内注射,一次4mL,一日2~3次。穴位注射,每穴0.5~1.0mL,多穴总量6~10mL。静脉注射,一次20~40mL,一日1~2次,用0.9%氯化钠注射液250~500mL稀释后缓慢滴注。

例2 清开灵注射液

【处方】胆酸猪去氧胆酸黄芩苷珍珠母(粉)水牛角(粉)栀子板蓝根金银花

【制法]】以上八味。板蓝根加水煎煮二次,每次1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200mL,加乙醇使含醇量达60%,冷藏,滤过,滤液回收乙醇,加水,冷藏备用。栀子加水煎煮二次,第一次1小时,第二次0.5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25mL,加乙醇使含醇量达60%,冷藏,滤过,滤液回收乙醇,加水,冷藏备用。金银花加水煎煮二次,每次0.5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60mL,加乙醇使含醇量达75%,滤过,滤液调节pH值至8.0,冷藏,回收乙醇,再加乙醇使含醇量达85%,冷藏,滤过,滤液回收乙醇,加水,冷藏备用。水牛角粉用氢氧化钡溶液、珍珠母粉用硫酸分别水解7~9小时,滤过,合并滤液,调节pH值至3.5~4.0,滤过,滤液加乙醇使含醇量达60%,冷藏,滤过,滤液回收乙醇,加水,冷藏备用。将栀子液、板蓝根液和水牛角、珍珠母水解混合液合并后,加到胆酸、猪去氧胆酸的75%乙醇溶液中,混匀,加乙醇使含醇量达75%,调节pH值至

7.0,冷藏,滤过,滤液回收乙醇,加水,冷藏备用。黄芩苷用注射用水溶解,调pH值至7.5,加入金银花提取液,混匀,与上述各备用液合并,混匀,并加注射用水至1000mL,再经活性炭处理后,冷藏,灌封,灭菌,即得。

【性状】本品为棕黄色或棕红色的澄明液体。

【功能与主治】清热解毒,化痰通络,醒神开窍。用于热病,神昏,中风偏瘫,神志不清;急性肝炎、上呼吸道感染、肺炎、脑血栓形成、脑出血见上述证候者。

【用法与用量】肌内注射,一日2~4mL。重症患者静脉滴注,一日20~40mL,以10%葡萄糖注射液200mL或氯化钠注射液100mL稀释后使用。

中药药剂学

中药药剂学实验 目录 实验一散剂的制备 实验二益母草煎膏的制备 实验三黄芩软膏剂的制备 实验四黄芩苷提取工艺优化及其注射剂的制备 实验五复方丹参片的制备 实验六复方丹参片溶出度的测定 实验七八珍丸的制备 实验八三黄栓的处方设计与制备 实验九鱼肝油微型胶囊的制备 实验十薄荷油包合物的制备

实验一散剂的制备 一、实验要求 (1)掌握一般散剂、含毒剧药散剂及含共熔成分散剂的制备方法 (2)熟悉“等量递增混合法”及“打底套色法” (3)熟悉散剂的质量检查和包装方法 二、实验原理 散剂是指一种或数种药物经粉碎、混合均匀而制成的粉末状制剂。 散剂属于古老的剂型之一,散剂的特点为“散者散也,去急病用之”,意即其发挥药效较快,宜于治疗急证。这是因为散剂比表面积较大,从而具有易分散,奏效快的特点;散剂也能产生一定的机械保护作用;此外散剂在制备方面又具有制备设施简单,剂量可随病症轻重而增减,若当患者不便服用丸剂、片剂、胶囊剂等剂型时,均可采用散剂给药。 散剂亦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由于药物粉碎后,比表面积较大,故嗅味,刺激性,吸湿性的化学活动性等也相应地增加,致使某些易挥发,化学性质不稳定的药物极易损失。因此,腐蚀性强,挥发性强及吸潮性强且易于变质的药物,不宜采用散剂剂型。 散剂根据医疗用途的不同可分为内服散剂和外用散剂。 散剂的制备过程一般包括:药材的前处理(净选、洗涤、干燥、炮制),投入净料、粉碎、过筛、混合,分剂量,质量检查及包装等过程。其制备要点主要在混合环节上,散剂混合均匀与否,不仅影响产品的外观形态(一般指散剂的细度,颜色等是否一致),而且直接影响产品的疗效。常用的混合方法有二种: (1)打底套色法:此法是中药丸剂、散剂等剂型对药粉进行混合的一种经验方法.所谓“打底”是指将量少的,质重的、色深的药粉先放入乳钵中(混合之前应首先用其它色浅的、量多的药粉饱和乳钵),即为“打底”,然后将量多的、质轻的、色浅的药粉逐渐地、分次地加入乳钵中轻研、使之混合均匀,即是“套色,此法的缺点是侧重色泽,而忽略了粉体粒子等比容积易混合均匀的机理。 (2)等量递增法:根据粉体粒子等比容积易混合均匀的机理,将比例相差悬殊的药物采用“等量递增法”混合,习惯上称之为“配研法”。 散剂中的药物均应粉碎,除另有规定外,应通过六号筛,儿科和外科用应通

中药药理学-复习资料-最新

中药药理学复习提纲 第一章 1、中药药理学: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运用现代科学方法研究中药与机体相互作用及其作 用的规律。 2、中药药效学--运用现代科学理论与方法,研究和提示中药药理作用的机理与物质基础。 3、中药药动学:中药及其化学成分在体内过程(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 4、中药药理学发展简史:第一个时期:(20年代—1949年) 从本草学进入化学与药理研究阶段,标志:陈克恢等对麻黄进行研究,发现麻黄碱具有拟肾上腺素作用。 第二章中药药效学 1 (损其偏盛,补其偏衰 ) 何谓中药的四气(四性)、五味、升降浮沉、归经? 寒性或凉性:能减轻或消除热证的药物,即具有清热、凉血、泻火、清虚热、滋阴等功效。热性或温性:能减轻或消除寒证的药物,即 具有祛寒、温里、助阳功效。 5种不同的药味。③升降浮沉:药物性能在体内呈现的一种走向与趋势。④归经:是药物作用选择性地归属于一定的脏腑经络。 (归经所属脏腑与其有效成分分布最多的脏器基本一致。) 对中药四气的研究目前主要集中在哪些方面?你认为还有哪些方面值得去探讨? 中枢神经系统自主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基础代谢寒凉药的抗感染作用 寒凉药:中枢抑制作用。DA、NA 下降。温热药:中枢兴奋作用。 2、中药四气的现代研究P9 4 的研究目前有哪些方法?

广义的毒:指药物的毒性反应及其它不良反应。 中药不良反应:熟悉并熟悉例子 副作用:中药在治疗量时产生的与治疗目的无关的作用。 麻黄——止咳平喘(药效)中枢兴奋、失眠等(不良反应) 大黄------通便(药效)月经量多(不良反应) 附子------止关节痛(药效)心慌胸闷(不良反应) 毒性反应:剂量过大或时间过长而产生的对机体组织器官造成的危害,一般后果比较严重,有时较难恢复。 变态反应:少数人对某些中药产生的病理性免疫反应,最常见的为过敏反应。 致畸胎、致突变及致癌作用 5 1.多效性---- 化学药----单一的化学物质与靶点.如阿斯匹林(PG)与阿托品(M受体) 中药----多成分与多靶点.如人参含的皂苷与其他成分,作用多个系统 2.量效关系的相对不规则性 与中药成分的复杂性有关.一定范围有协同作用,超出范围有对抗作用 3.双向调节性,指的是同一种中药,同时具有抑制亢进的机体功能又有兴奋低下的功能,调 节完全相反的二种病理状态. 如麝香–镇静安神(中枢抑制)、醒脑开窍(中枢兴奋)山楂---消胀(收缩胃肠肌)、止泻止痛(松弛胃肠肌) 机理与机体的功能状态和中药化学成分的复杂性有密切的关系如人参皂苷 Rb(镇静)、Rg(兴奋) 6掌握并举例 1.与中药功效的相关性:中药功效的描述与现代研究的药理作用一致.如解表药.活血药,芳香化湿药 2.与中药功效存在差异性:传统功效没证实及新的药理作用.如葛根(解毒没证实、扩冠、强心、降压为新的作用) 3.丰富对中药功效的认识。如 第四章 中药配伍的原则是什么? 配伍目的:增强药物的疗效,调节药物偏性,减低毒性或副作用。 单行、相须、相使、相畏、相杀、相恶、相反。熟悉原则:①充分利用相须、相使配伍,产生协同增效作用。 ②应用烈性、有毒药物时,采用相畏、相杀配伍,以消除或减弱毒性。 ③避免相恶配伍导致药效拮抗而削弱原有功效。 ④避免相反配伍增强毒性或导致不良反应。 中药七情中,何者是“协同”?何者属“拮抗”?何者“减毒”? 协同:相须、相使拮抗:相恶、相反减毒:相畏、相杀 产地:“道地药材” --特定产地--名贵药材:四川——贝母附子黄连内蒙——甘草云南——三七、茯苓、木香山西——黄芪、党参西藏——红花吉林——人参1、炮制的影响作用P28 消除或降低药物毒性或副作用

中药药理学教材--------第十四章---安神药

第十四章安神药 第一节概述 一、中医传统理论 定义:凡具有安定神志功效的药物称为安神药。 功效:安神养心、平肝潜阳 分类:根据药物来源及应用特点不同,安神药可分为重镇安神药(多为矿物类药,如朱砂、磁石、琥珀、龙骨)和养心安神药(多为种子类植物药,如酸枣仁、柏子仁及远志等)两类。 适应证:心悸、烦燥不安等引起的失眠症状。 二、失眠 失眠是指外邪扰动或正虚失养,导致神不安舍,临床以经常性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病症。失眠可由多种因素引起,如感受外邪、情志失常、饮食不节、久病体虚等。临床常见入睡困难,或早醒,或醒后不易入睡。病人自觉多梦,醒后感到疲乏,白天思睡,常对失眠感到焦虑或恐惧。睡眠脑电波表现为进入睡眠的潜伏期延长,睡眠时间缩短,入睡过程中生理性觉醒增多,快动眼睡眠时相相对增多。 三、主要药理作用 1、镇静催眠 本类药物具有“养精神、定魂魄”、“益智宁神”等功效。动物实验表明,酸枣仁能使小鼠、大鼠、猫、狗等多种动物的自主活动减少,呈现镇静催眠作用。酸枣仁、远志还能延长戊巴比妥钠所致小鼠的睡眠时间,表现为协同作用。琥珀的有效成分琥珀酸对中枢神经也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经药后也能减少动物的自主活动、延长催眠药的作用时间而出现镇静催眠效果。 2、抗惊厥 安神药有“定惊安神”的功效。实验证明:酸枣仁和远志能对抗士的宁或戊四氮所引起的惊厥。琥珀酸能对抗大鼠听源性惊厥、小鼠电惊厥、脊髓兴奋药士的宁所引起的惊厥。琥珀酸的化学结构与中枢抑制性递质γ-氨基丁酸相似,故认为其中枢抑制作用可能与γ-氨基丁酸有关。 此外,酸枣仁和琥珀酸还有一定降温作用。 3、增强免疫功能 4、对心血管系统作用 [归纳总结]

中药注射剂基本知识

中药注射剂基本知识 一、概述 (一)概念 注射剂(Injectiones)俗称针剂。指药物制成的供注入人体内的灭菌溶液、乳状液和混悬液,以及供临用前配成溶液或混悬液的灭菌粉末或浓缩液。 (二)类型 1、无菌溶液(如参麦、生脉等); 2、无菌乳浊液(如莪术油注射液、鸦胆子油静脉乳); 3、无菌混悬液; 4、无菌粉末(如穿琥宁)。 (三)组成 药物+附加剂+溶媒+特制容器 (四)给药途径 1、皮内; 2、皮下; 3、肌肉; 4、穴位; 5、静脉; 6、脊椎腔等。 (五)优点 1、药效迅速,作用可靠,药物立即进入组织、血管或器官,不受消化系统及食物的影响。 2、适于不宜口服给药的患者,如神昏、抽搐、痉厥、消化功能障碍等。 3、适于不宜口服的药物,如不易被胃肠道吸收的药物;具刺激性的药物;易被消化道破坏的药物,如天花粉结晶蛋白粉针等。 4、定位发挥药效,如消痔灵注射液用于痔核注射。 5、穴位注射发挥特有疗效,如鱼腥草注射液,利水消肿,抗菌消炎,用于鼻炎的治疗。 6、较其它液体制剂容易贮存(因无菌、隔离空气)。 (六)缺点

1、部分药物注射时疼痛; 2、给药不方便; 3、由于不经过机体的消化吸收而直接进入静脉,使用不当易发生危险,故对质量要求高; 4、制造工艺复杂,造价高。 (七)中药注射剂的发展概况 中药注射液已有60多年历史,最早为30年代的柴胡注射液,用于感冒、发烧的治疗。60年代研制出抗601注射液,茵桅黄注射液,201-2(板兰根)注射液等20多个品种。70年代进入大发展时期,有关资料报道总数达700多种,由于多数质量不过关,副作用大,文革后渐受冷落,给医生留下了不好印象。1977年版《中国药典》共收载了疗效确切的中药注射液23种,也有一些被纳入省市药品标准中,例如单方制剂莪术油、穿心莲、人参、丹参、山豆根总碱、丁公藤注射液。复方制剂用于静脉给药的,据不完全统计约有30余种。 中药注射剂具有高效、安全、低毒的特点,是发展中医药,解决中医急症用药的方向,已愈来愈受到人们的重视。由于中药注射剂的根本问题是质量问题,因此,1993年卫生部出台了《中药注射剂研究指导原则》,说明国家也越来越重视、规范中药注射液的研究、生产。95版《中国药典》及《卫生部药品标准》中收载了多种中药注射剂,且许多中药注射剂被列为《全国中医医院急诊科室必备中成药》,如鱼腥草、生脉、参麦、清开灵、参附、灯盏花、血塞通注射液等。 二、中药注射剂的基本知识 (一)分类 1、按物态分: (1)液体注射液(包括水针和油溶液) (2)注射用粉针(灭菌粉末) 2、按给药部位分:

中药药剂学A卷(带答案)

《中药药剂学》模拟卷(A) 一、名词解释: 1.中药药剂学:是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研究中药药剂的配制理论、 生产技术、质量控制与合理应用等内容的综合性应用技术科学。 2.缓释制剂:系指用药后能在较长时间内持续释放药物以达到长效作用的剂。 3.浸出制剂:用适当的浸出溶剂和方法,从动植物药材中浸出有效成分,经适当精制与浓缩 得到的供内服或外用的一类制剂。 4.热原:是微生物的代谢产物或尸体,是一种能引起恒温动物体温异常升高的致热性物质。 5.胶剂:是指用动物皮、骨、甲、角等为原料,用水煎取胶质,浓缩成干胶状的内服制剂。 二、单项选择题: 1. 制备含有毒性药材的散剂,剂量为0.05g,一般应配成多少比例的散剂?A A、1:10 B、1:100 C、1:5 D、1:1000 2. 二相气雾剂为:A A、溶液型气雾剂 B、O/W乳剂型气雾剂 C、W/O乳剂型气雾剂 D、混悬型气雾剂 E、吸入粉雾剂 3. 不宜制成软胶囊的药物是B A、维生素E油液 B、维生素AD乳状液 C、牡荆油 D、复合维生素油混悬液 E、维生素A油液 4. 制备胶剂时,加入明矾的目的是:B A、沉淀胶液中的胶原蛋白 B、沉淀胶液中的泥沙等杂质 C、便于凝结 D、 增加黏度E、调节口味 5.红丹的主要成分为( A )。 A.Pb3O4 B. PbO C.KNO3 D.HgSO4 E. HgO 6. 单冲压片机增加片重的方法为:A A、调节下冲下降的位置 B、调节下冲上升的高度 C、调节上冲下降的位置 D、调节上冲上升的高度 E、调节饲粉器的位置 7. 下列关于栓剂的叙述错误的是A A、栓剂是由药物与基质混合制成的供腔道给药的半固体制剂 B、栓剂在常温下为固体,纳入人体腔道后,在体温条件下能迅速软化、熔融 或溶解于分泌液中 C、栓剂既可用于局部治疗,也可以发挥全身治疗作用 D、栓剂基质有油脂性和水溶性基质两种 E、肛门栓一般为圆锥形、圆柱形、鱼雷型,阴道栓一般为球形、卵形、鸭嘴 形。

(完整版)五中药注射剂的制备

实验五中药注射剂的制备 一、实验目的 1.掌握中药注射剂的制备工艺过程及其操作注意事项。 2.熟悉中药注射剂常规质量要求及其检查方法。 二、实验提要 1.中药注射剂的制备工艺流程为:原、辅料的准备→药料的提取、精制→配液→滤过→灌注→熔封→灭菌→质量检查→印字包装→成品。 2.中药注射剂处方组分可以是有效成分、有效部位或药材,由于历史的原因,目前仍以后者为多。为确保和提高质量,注射剂的原、辅料必须符合《中国药典》或卫生部(药监局)药品标准中有关规定,现已开始逐步实施指纹图谱控制注射剂质量的方法。 3.水醇法是该类注射液提取纯化常用方法之一,根据有效成分既溶于水又溶于乙醇的性质,采用水提取,乙醇沉淀,以达到除去杂质,保留有效成分。 4.注射液配液方法有浓配法和稀配法两种。经初滤、精滤、质检合格后,注射液应立即灌封。对主药易氧化的注射液,配液和灌注时可通人惰性气体。灌注时药液不能粘附在安瓿颈壁上,以免熔封时出现焦头,且应按《中国药典》规定增加附加量,以保证注射用量不少于标示量。 5.注射剂灌封后应立即灭菌。常用灭菌方法有流通蒸汽灭菌、煮沸灭菌和热压灭菌法。可根据灌装容量、成分稳定性等因素选择。 三、实验内容 (一)注射剂的制备 1.柴胡注射液 【处方】柴胡1000g 氯化钠9g 聚山梨酯80 5m1 注射用水适量

共制成1000m1 【制法】取处方量的1/2。柴胡500g,洗净,粉碎成粗粉,用水蒸气蒸馏法蒸馏,收集馏液1000m1。所得馏液重蒸馏,收集重蒸馏液475 ml。加入氯化钠4.5g、聚山梨酯-80 2.5ml,搅拌溶解,用G4垂熔玻璃漏斗滤过至澄明,灌封,100℃, 30分钟灭菌,即得。 本品为无色澄明液体。 【功能与主治】升阳散热,解郁疏肝。用于普通感冒及流行性感冒。 【用法与用量】肌内注射,一次2~4m1,一日2-3次。 【质量要求】 (1)定性鉴别取本品2m1加品红亚硫酸试液2滴,摇匀,5分钟后即显玫瑰红色。 (2)含量测定精密吸取本品5m1置50m1容量瓶中,加蒸馏水稀释至刻度,摇匀。另 精密吸取本品5ml,置蒸发皿中,于水浴上蒸发至干,再加蒸馏水稀释至50m1。将两稀释 液分别置于1 ml比色杯中,以后者为空白。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在240~300nm波长 之内测定吸收曲线,其最大与最小吸收峰应分别在270nm±lnm及247nm±1 nm处,在276±1 nm处的光密度应为0.45以上。 【附】 安瓿瓶的处理:切割→圆口→洗涤(以0.1 % HC1灌满安瓿瓶,流通蒸汽加热20分钟,甩去水,灌蒸馏水,反复甩洗数次,注射用水冲洗,至水呈中性)→干燥(150℃烘3小时)。2.双黄连粉针剂 【处方】金银花2500g 连翘5000g 黄芩2500g 制成1000瓶 【制法】取金银花提取物和连翘提取物,用注射用水约8000m1加热溶解,并添加注射用水至10000m1,冷藏24小时,上清液滤过,超滤,超滤液中加人黄芩苷粉末,调至Ph6.5~7.0,加热煮沸15分钟,冷藏48小时,上清液滤过,滤液浓缩至密度为1.35(热测),分装成1000瓶,冷冻干燥,压盖,密封,即得。 【性状】本品为黄棕色无定形粉末或疏松固体状物;味苦、涩;有引湿性。 【功能与主治】清热解毒,辛凉解表。用于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支气急性扁桃

中药药理学-《中药药理学》.doc

《中药药理学》 实验教学大纲 (供四年制中药学本科学生使用) Ⅰ前言 本大纲适用于四年制中药学本科学生使用。编写本大纲的目的是要求学生在学习中药药理学基础课的过程中,通过实验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必要的中药药理实验原理、方法和技能,能正确、合理地使用仪器,奠定良好的专业课基础;其次培养学生严肃认真的工作作风、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观察和分析实验现象的能力,巩固与加深对中药药理学理论课知识的理解,并能运用专业知识独立设计实验。现将大纲使用中有关问题说明如下: 一、为了使教师和学生更好地掌握教材,大纲中每一个实验均由教学目的与要求、教学内容和思考题组成。教学目的与教学要求分掌握、熟悉和了解三个级别,教学内容与教学要求级别对应,便于学生把握重点学习内容。 二、教师在保证大纲核心内容的前提下,可采用多种教学手段,讲授重点内容和介绍一般内容。 三、总教学参考学时为18学时。 四、使用教材:《中药药理学实验讲稿》,由药理学教研室自编。 Ⅱ正文 实验一炮制对延胡索镇痛作用的影响(热板法、扭体法) 一、教学目标与基本要求: 1.掌握热板法与扭体法的原理。 2.掌握热板法中小鼠痛阈值的测定方法及合格小鼠的筛选标准。 3.掌握小鼠扭体疼痛反应的评价方法。 4.掌握中药药物的剂量换算及配制方法。 5.熟悉实验结果的统计学处理方法。 6.了解实验数据坐标图示法。

二、教学内容 (一)动物选择原则。 (二)测量正常痛阈值。 (三)筛选,分组。 (四)给药。 (五)测量不同时间的痛阈值。 (六)实验数据的处理与图示法。 (七)实验报告的书写要求。 三、思考题: 1.根据实验结果讨论延胡索与醋炒延胡索的镇痛作用。 2.阐述醋制对延胡索镇痛作用的影响原因? 3.比较两种镇痛实验方法。 实验二、炮制对附子毒性的影响 一、教学目标与基本要求: 1.掌握制附子和生附子毒性作用的差异。 2.掌握小鼠附子中毒的表现。 3.掌握中药药物的剂量换算及配制方法。 4.熟悉实验结果的统计学处理方法。 5.了解药物毒性实验方法。 二、教学内容 (一)讲解制附子和生附子化学成分的差异、药理作用 (二)分组,给药,观察动物附子中毒的表现,以及中毒潜伏期、死亡率(三)实验数据的处理与动物中毒表现的描述 (四)实验报告的书写要求 三、思考题: 1.根据实验结果讨论炮制对药物毒性的影响? 2.阐述制附子和生附子毒性作用的差异?

中药注射剂用法用量、临床适应症及使用注意事项(最新修订)

中药注射剂用法用量、临床适应症及使用注意事项鉴于目前中药注射剂在临床上出现较多不良反应,国家于2008年12月24日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中药注射剂生产和临床使用管理的通知》,并附件《中药注射剂临床使用基本原则》。 为加强我院在临床合理使用中药注射剂,现就我院现有中药注射剂用法用量、临床适应症以及注意事项归纳总结如下: 通用名用法用量适应症注意事项 1、丹红注射液 【成份】丹参、红花静脉滴注:一次20~40ml, 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 100~500ml稀释后缓慢滴 注,一日1~2次。 活血化淤,通脉舒络。用于 淤血闭阻所致的胸痹及中 风、冠心病、心绞痛、心肌 梗塞,淤血型肺心病,缺血 型脑病、脑血栓。 1 出血倾向患者禁用,孕妇忌 用。 2 不宜与其他药物同瓶滴注。 3 出现浑浊后禁止使用。 2、香丹注射液 (丹参、降香)。静脉滴注:一次10-20ml, 用5-10%葡萄糖注射液 250-500ml稀释后使用,一 日1-2次。 活血化淤,通脉舒络。用于 淤血闭阻所致的胸痹及中 风、冠心病、心绞痛、心肌 梗塞,淤血型肺心病,缺血 型脑病、脑血栓。 1 浑浊后不宜使用。 2 出血倾向患者禁用。 3 不宜与其他药物同瓶滴 注。 3、疏血通注射液 (水蛭、地龙)。静脉滴注:每日6ml或遵医 嘱,加于5%葡萄糖注射液 (或0.9%氯化钠注射液) 250-500ml中,缓慢滴入。 活血化瘀,通经活络。用于 瘀血阻络所致的中风络急 性期,症见半身不遂、口舌 歪斜、言语蹇涩。急性期脑 梗塞。 1 孕妇忌用。 2 无瘀血症者禁用。 3 出血倾向患者禁用。 4、注射用血栓通 【成分】三七总皂苷静脉滴注:一次250-500mg, 用10%葡萄糖注射液 250-500ml稀释。一日1次。 肌肉注射:一次150mg,用 注射用水稀释至40mg/ml。 一日1-2次,或遵医嘱。 活血祛瘀,通脉活络。用于 瘀血阻络,中风偏瘫,及视 网膜中央静脉阻塞症。 1 孕妇慎用。 2 连续使用不超过15天。 3 对酒精过敏的患者禁用。 4 人参、三七过敏患者禁用。 4 禁用于急性脑溢血期。 5、参麦注射液 (红参、麦冬)静脉滴注:一次20-100ml(用 5%葡萄糖注射液250-500ml 稀释后应用) 益气固脱,养阴生津,生脉。 用于治疗气阴两虚型之休 克、冠心病、病毒性心肌炎、 慢性肺心病、粒细胞减少 症。(能提高肿瘤病人的免 疫机能,并能减少化疗药物 所引起的毒副反应--网上 查)。 1 本品含有皂苷,不要与其他 药物同时滴注。 2 该药用量过大,可引起心动 过速,晕厥等症。 3 本品含人参,不宜与含藜 芦、五灵脂的药物同时使用。 4 用药期间不宜喝茶和吃萝 卜,以防影响药效。 5 用药期间,忌烟酒,忌食辛 辣油腻之物。 6、生脉注射液静脉滴注:一次20-60ml, 用5%葡萄糖注射液 益气养阴,复脉固脱作用, 用于气阴两亏,脉虚欲脱的 1 寒凝血瘀胸痹心痛者不宜 应用。

中药药剂学试题及答案(1)

中药药剂学试题及答案 第九章注射剂(附滴眼剂) 一、选择题 【A型题】 1.注射剂按下列给药途径,不能添加抑菌剂的是 A.肌肉注射 B.皮内注射 C.皮下注射 D.穴位注射 E.静脉注射2.供脊椎腔注射的注射剂pH值应为 A.酸性 B.偏酸性C.中性 D.偏碱性 E.碱性 3.在下列有关热原检查法的叙述中,错误的为 A.法定检查方法为家兔致热试验和鲎试验法 B.鲎试验法比家兔试验法更灵敏 C.鲎试验法操作简单,结果迅速可靠 D.鲎试验法特别适用于生产过程中的热原控制 E.鲎试验法对一切内毒素均敏感,可代替家兔试验法 4.注射用油的精制方法应为 A.除臭→脱水→中和→脱色→灭菌 B.脱水→除臭→中和→脱色→灭菌 C.中和→除臭→脱水→脱色→灭菌 D.中和→脱色→脱水→除臭→灭菌 E.脱色→脱水→除臭→中和→灭菌 5.下列表面活性剂中,可用作注射剂增溶剂的是 A.吐温-80 B.月桂醇硫酸钠 C.硬脂酸钾 D.鲸蜡醇硫酸钠 E.硬脂醇硫酸钠 6.适用于注射剂偏碱性药液的抗氧剂应为 A.焦亚硫酸钠 B.亚硫酸氢钠 C.硫脲D.硫代硫酸钠 E.抗坏血酸7.为防止注射剂中药物氧化,除加入抗氧剂、金属络合剂外,可在灌封时向安瓿内通入 A.O2B.N2 C.Cl2 D.H2 E. O 2 CH2 8.在下列注射剂常用的抑菌剂中,既有抑菌作用又有止痛作用的应为

E.硝酸苯汞 9.用水醇法制备中药注射剂时,为除去中药注射用原液中的蛋白质和多糖,应将含有醇量调整为 A.45% B.55% C.65%D.75% E.85% 10.当归注射剂的制备宜选用 A.渗漉法 B.蒸馏法C.双提法 D.水醇法 E.醇水法 11.注射剂最显著的优点为 A.药效迅速、作用可靠 B.适用于不能口服给药的病人 C.适用于不宜口服的药物 D.可发挥局部定位作用 E.比较经济 12.注射用水从制备到使用不得超过 A.5h B.10h C.12h D.10h E.20h 13.在水中溶解度低或为了延长作用时间的药物可制成 A.粉针剂 B.注射用片剂 C.水溶性注射剂 D.乳浊型注射剂E.混悬型注射剂 14.溶液不稳定的药物可制成 A.粉针剂 B.注射用片剂 C.水溶性注射剂 D.乳浊型注射剂 E.混悬型注射剂 15.热原的主要成分是 A.胆固醇 B.生物激素 C.磷脂 D.脂多糖 E.蛋白质 16.药典规定制备注射用水的 A.澄清滤过法 B.电渗析法 C.反渗透法D.蒸馏法 E.离子交换 法 17.下列能彻底破坏热原的的是 A.60℃加热120min B.100℃加热60min C.150℃加热30min D.180℃ 加热30min E.250℃加热30min

中药注射剂制备要点总结

中药注射剂制备要点总结 注射剂容器的种类与规格 (1)注射剂容器的种类按原材料分为玻璃容器和塑料容器。 (2)规格分为单剂量、多剂量和大剂量。 (3)注射剂容器的质量要求注射剂容器主要由硬质中性玻璃制成。玻璃应无色透明,不得有气泡、麻点及砂粒;应具有低的膨胀系数这种优良的耐热性;熔点较低,易于熔封;要有足够的物理强度;应具有高度的化学稳定性。 安瓿的处理方法 处理工序为:切割、圆口、灌水蒸煮、洗涤、干燥灭菌。在烘箱内用120~140℃干燥;灭菌170℃干热灭菌2小时,装无菌操作或低温灭菌药液的。 安瓿的质量检查 安瓿在应用前必须经外观、清洁度、耐热性、耐酸性、耐碱性等检查,合格品经处理后,方能使用。 注射剂的配制与滤过 (1)注射液的配制:有稀配法和浓配法。为提高澄明度和稳定性,配制时常进一步采取以下措施:①水处理,冷藏;②热处理冷藏;③活性炭处理;④加入附加剂 (2)注射剂的滤过:先粗滤再精滤,精滤常用G3常压,G4减压;G6滤过除菌;微孔滤膜常用0.8μm、0.45μm,0.22μm可滤过除菌。 注射剂概念及其分类 现对执业药师药剂学中注射剂概念及其分类作如下总结: 注射剂(injection)系指药物制成的供注入人体内的灭菌溶液、乳浊液或混悬液,以及供临用前配成溶液或混悬液的无菌粉末或浓缩液。包括: (1)水溶液型注射剂:易溶于水或增加其溶解度后易溶于水,且在水溶液中稳定或经用稳定化措施后稳定的药物,可制成水溶液型注射剂,如氯化钠、氨茶碱、维生素C等注射剂。 (2)油溶液型或非水溶液型注射剂:油溶液性药物可制成油或其他非水溶液型注射剂,如维生素E、黄体酮等注射剂。 (3)混悬型注射剂:在水中微溶、极微溶解或几乎不溶的药物,在一般注射容量内其溶液浓度达不到治疗要求的剂量时,可制成水性或油性的混悬液,如醋酸可的松、普鲁卡因、青霉素等。 (4)乳浊型注射剂:油类或油溶性药物,可制成乳浊型注射剂,如静脉注射用脂肪乳注射剂。 (5)注射用无菌粉末:亦称粉末针剂。医学教育|网收集整理为药物的无菌粉末或疏松的冻干块状物,临用前加溶剂溶解或混悬后注射。

中药药理学复习资料

中药药理学复习资料 中药四性得现代研究:1:对中枢神经系统得影响(寒凉抑制,温热促进) 2:对植物神经系统得影响(寒凉抑制,温热促进) 3:对内分泌系统得影响(寒凉抑制,温热促进) 4:对基础代谢得影响(寒凉抑制,温热促进) 5:寒凉药抗感染与抗肿瘤作用 寒凉药长时间给药:痛阈值,惊厥阈值,5-HT,酪氨酸羟化酶抑制,其余均降低。 中药五味得现代研究: 中药有毒无毒得认识: 中枢神经系统:马钱子,附子,雪上一枝蒿,细辛,川乌,草乌,生南星,黄药子 心血管系统:1—乌头碱类:川乌,草乌,附子,雪上一枝蒿 2—强心苷类:蟾酥,罗布麻叶,黄花夹竹桃,万年青 呼吸系统:苦杏仁,桃仁,郁李仁,枇杷仁,白果,商陆 肝毒性:苍耳子,川楝子,黄药子,雷公藤 肾毒性:斑蝥,关木通,马兜铃,青木香,广防己 长期毒性所致毒性损伤得靶器官中,以肝,肾,胃肠发生率最高。 中药药理作用得影响因素: 1:药物因素:品种与产地,采收与贮藏,炮制,制剂与煎煮方法,配伍与禁忌 2:机体因素:1):生理状况:年龄,性别,体质,情绪,遗传等。 2):病理状况 3):肠道内微生态环境 3:环境因素:地理条件,气候冷暖,居住条件,饮食条件等 中药药理作用得特点:1:中药药理作用与中药功效得相关性 2:中药作用得双向性 3:中药作用得差异性 4:中药作用得时效关系 5:中药作用得量效关系 中药药理作用与中药功效得相关性: 研究与认识与中药功效相关得药理作用,就是中药药理学得基本任务。大量研究结果表明,中药药理作用与中药功效往往一致。如解表药“发表散寒,解除表证”得功效与抗病原微生物,抗炎解热,镇痛以及提高机体免疫功能等作用有关。另外,中药药理作用与中药功效之间还存在差异性。其一,中药药理研究结果未能证实与某些中药相关得药理作用。如苦参具有利尿作用,但未见与之有关得药理作用报道。其二,通过现代研究发现了某些与传统中药功效无明显关系得药理作用。如五味子得肝脏保护作用,地龙得溶栓作用,枳实升压作用也未见中医文献记述。 解表药:

中药药理学教材--------第十二章---活血化瘀药

第十二章活血化瘀药 第一节概述 一、中医传统理化 定义:活血化瘀药是指具有疏通血脉、祛除瘀血作用,用以治疗血瘀证的药物。 功效:疏通血脉、祛除瘀血。 适应证:血瘀证。 按作用程度分为和血、活血、破血三类。和血类药系指有养血、和血脉作用者,包括当归、丹参、生地、鸡血藤、赤芍等;活血类药系指有作用者,包括川芎、蒲黄、红花、牛膝、延胡索等;破血类药系指有破血消瘀、攻坚作用者,包括水蛭、桃仁、土鳖虫等。 二、血瘀证的本质 1、按中医的认识,血行应“如水之流”,“行有经纪”,如血行失去了“如水之流”的正常之度,而变为“血凝而不流”或“血泣则不通”或失去了其“行有经纪”的正常之度,而变为“血不归经”或“离经之血”都属于血瘀证。在临床上主要是以疼痛、肿块、瘀斑为主要特征。活血化瘀就是使血行失度恢复正常。 中医学认识:血在脉中循行,正常之度时或如水之流,或行有经纪,当血瘀时或血凝而不流,血泣则不通,或血不归经,离经之血。称为血瘀证。 现代认识:研究表明血瘀证是一个与血液循环障碍有关的病理过程。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血液流变学异常 血液流变学是一专门研究血液和其组成成分流动变形规律的科学。 血瘀证患者常有“浓、粘、凝、聚”的血液流变学异常。 浓:指血液的浓度增高,表现为血球压积增加,血浆蛋白、血脂浓度增高。粘:指血液粘稠,表现为全血及血浆粘度增加。 凝:指血液凝固性增加,表现为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增加,凝血速度加快。聚:指血细胞聚集性增加,表现为红细胞和血小板在血浆中电泳缓慢,血小板凝集性增高,红细胞沉降率加快。 由于此种种变化,故血瘀证患者血液运行不畅,易致血栓形成,血管栓塞。 2)微循环障碍 微循环一般是指微动脉与微静脉间的循环。主要功能是进行物质交换。

山东中医药大学 中药药剂学 第十章 注射剂

一、填空题: 1. 注射剂俗称 。系指药物制成的供注入体内的灭菌溶液、乳状液、混悬液,以及供临用前配成溶液或混悬液的 。 2.注射剂中热原的检查方法包括 和 。 3.注射剂由 、 、 和特制的容器组成。 4. 是热原致热活性中心。 5. 2000版《中国药典》规定注射用水的制备方法为 。 6.等张溶液是指与 张力相等的溶液。 7.通常采用 和 来调整注射液的渗透压。 8.中药注射剂配料原料的形式有单体有效成分、 、总提取物。 9.注射剂的生产包括原辅料的准备与处理、 、灌封、 、质量检查和包装等步骤。 10.一般注射剂的配制到灭菌,应在 内完成。 11.一般1~5ml的注射剂可用流通蒸气100℃灭菌 分钟,10~20ml 的注射剂可用流通蒸气100℃灭菌 分钟,凡对热稳定的产品,也可采用 值应大于 。 灭菌方法。灭菌效果的F 12.眼部手术或眼外伤的滴眼剂宜制成 剂型,保证完全无菌且不允许采用 附加剂。 13.粉针剂的制备方法有无菌粉末直接分装法和 。 14.一般注射剂,混悬颗粒应小于 ,15~20μm的颗粒应不超过10%。供静脉注射用的注射剂,其混悬颗粒应更小, 以下的颗粒应占99%。 15.供静脉注射用的乳剂的微粒大小一般应小于 。 二、判断题: 1.注射剂首选的除热原方法为热压法。( ) 2.正常人血浆有一定渗透压,过高过低都会出现生理不适应,但调节等渗就可以避免。( ) 3.肌内注射需调整pH在 4.0~9.0之间。( ) 4.静脉注射或脊椎腔注射均不得加入抑菌剂。( )

5.三氯叔丁醇既可以用作止痛剂,又可以用作抑菌剂。( ) 6.离子交换树脂法处理原水应采用阴床、阳床、混合床的顺序串联树脂。( ) 7.滴眼剂多在无菌条件下操作所以一般无需加入抑菌剂。( ) 8.血浆代用液可以维持血压或增加血容量故可以代替全血使用。( ) 9.乳浊液型注射剂用于调整渗透压的附加剂除了氯化钠与葡萄糖外,还可以选用甘油,山梨醇。( ) 三、单项选择题: 1.热原是指( ) A LPS B蛋白质复合物 C磷脂多糖 D LPS与蛋白质复合物 2.下列( )需要加入抑菌剂 A药物的灭菌溶液 B药物的灭菌粉末 C无菌操作眼用溶液 D脊椎腔注射液 3.Vc注射液中可应用的抗氧剂是( ) A焦亚硫酸钠或亚硫酸钠 B焦亚硫酸钠或硫酸钠 C亚硫酸钠或硫代硫酸钠 D硫代硫酸钠或焦亚硫酸钠 4.下列( )论述是正确的 A5%与10%葡萄糖输液均为等渗溶液 B5%与10%葡萄糖输液均为等张溶液 C5%葡萄糖输液为等渗溶液,10%葡萄糖输液为等张溶液 D5%葡萄糖输液为等张溶液,10%葡萄糖输液为等渗溶液 5. 制备碳酸氢钠输液,需通入( )惰性气体 A不充气 B CO 2 C CO 2 或N 2 D N 2 6.脂肪乳剂输液中含有甘油2. 5%(g/ml),它的作用是( ) A保湿剂 B增粘剂 C溶媒 D等渗液 7.眼药水与溶液型注射剂在质量要求方面相同点为( ) A pH值 B渗透压 C无菌性 D澄明度 8.关于输液剂的质量要求错误的是( )

中药注射剂的制备方法

中药注射剂的制备 【实例分析】中药注射剂的制备 例1 热解解毒注射液 [处方]金银花134g 黄芩67g 连翘67g 龙胆67g 板蓝根67 g 知母54g 玄参107g 生石670g 地黄80g 麦冬54g 甜地丁67g桅子67g [制法] (1)金银花用水蒸气蒸馏,收集初馏液600ml,馏液中加蒸馏水200毫升,再重蒸馏,收集馏液300ml另存,药渣另存; (2)玄参、地黄按照渗漉法,用90%-95%乙醇作溶剂,浸渍4h后,进行渗漉,收集漉液750ml另存,药渣备用; (3)其余黄芩等九味与上述药渣合并,加水于60℃温浸2h后,煎煮三次,每次1.5h,合并煎液,滤过,滤液减压浓缩至约400ml,与上述渗漉液合并,用乙醇沉淀处理三次,第一次溶液中含乙醇量为50%,第二次为60%,第三次为75%,每次均放置24h,滤过,滤液减压浓缩至约200ml,加适量注射用水,加活性炭1g,置水浴加热lh,放冷,冷藏24h,滤过,加入上述蒸馏液,搅匀,用5%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值至 6.5~7.0,最后加人苯甲醇20ml与适量注射用水使成1000ml,滤过,灌封,灭菌,即得。 本品肌内注射,用于流感、轻型脑膜炎、外感发热等症。 例2 柴胡注射液 [处方] 北柴胡1000g 吐温80 10ml 氯化钠8.5g 注射用水加至1000ml [制法] 取柴胡(饮片或粗粉)1000g,加10倍量的水,。加热回流6h后蒸馏,收集初蒸馏液6000ml后,重蒸馏至1000ml.含量测定(276nm处光密度为0.8)后,加氯化钠和吐温80,使全部溶解,过滤、灌封,100℃灭菌30min即得。 本品为柴胡挥发油的灭菌溶液,用于流行性感冒的解热止痛。 [分析] (1)本品所用原料为伞形科柴胡属植物。 (2)柴胡根及果实中含微量挥发油并含脂肪酸约2%,挥发油为柴胡醇。 (3)柴胡中挥发油用一般蒸馏法很难提尽。故先加热回流6h后二次蒸馏,使得组织细胞中的挥发油在沸腾状态下溶于水中,提高了含量。重蒸馏后的残液还可套用于下批药材。 (4)吐温80为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对挥发油的增溶效果并不强,可用丙二醇代替;氯化钠为等渗调解剂。 (5)也可以将柴胡重蒸馏后的蒸馏液用乙醚抽提,乙醚液经无水硫酸钠脱水后,回收乙醚,得到柴胡油,将柴胡油溶于注射用油配成4%的柴胡油注射液。

中药药理学复习资料

中药药理复习提纲 1、中药四性的药理作用表现在哪些方面? (1)对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的影响 许多寒凉药具有抗惊厥、解热、镇静、镇痛等中枢抑制作用,如钩藤、羚羊角等具有抗惊厥作用。温热药,如五味子、麻黄、麝香等有中枢兴奋作用。(0.5(2)对自主神经系统功能的影响 温热药能纠正寒证、阳虚证病人副交感神经-M受体-GMP系统的功能亢进。寒凉药能降低热证、阴虚证病人的交感神经-β受体-cAMP系统的功能偏高。(3)对内分泌系统功能的影响 长期给予动物温热药可使其甲状腺、肾上腺皮质、卵巢等内分泌系统功能增强。而寒凉药则使这些内分泌系统功能受到抑制。 (4)对物质代谢的影响 温热药表现为提高机体的基础代谢率。寒凉药可降低基础代谢率。 (5)寒凉药有抗感染及抗肿瘤作用 2、中药药理作用的特点。 (1)中药药效的多效性; (2)量效关系的相对不规则性; (3)双向调节性; (4)作用相对温和、缓慢。 3、炮制对中药药理作用的影响。 ①消除或降低药物毒性或副作用 如烈性中药大多要经过漂、浸、煮等炮制过程,使有毒成分溶出或分解,从而达到消除或减少毒成分或毒副作用目的。如:附子炮制(乌头碱无强心作用,分解破坏,而消旋去甲乌药碱,强心成分,因耐热而仍保留,故熟附片保留强心作用而毒性较生附子大大降低。 ②增强药物的作用; 延胡索的有效成分为生物碱,水煎液溶出量少,醋炒后,延胡索中生物碱与醋酸结合成溶于水的醋酸盐,水煎液中溶出的总生物碱增加,镇痛作用加强。 ③改变药物的性能和功效。 如生大黄主要有泻下作用,也有抗菌作用,炮制后的炙大黄泻下作用减弱,抗菌作用增强。 4、中药药理作用与中药功效的关系如何 ①中药药理作用与功效具有相关性 ②中药药理作用与功效存在差异性 ③中药药理作用研究丰富了对中药功效的认识 5、中药含药血清药理方法概念及优点:

中药注射剂制备过程中常见问题及对策

摘要:本文从制备过程的中草药原料选取、处理以及生产过程两个方面论述了中药注射剂制备过程的常见问题,并且针对每个问题,结合笔者的经验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和方法。 关键词:中药注射剂制备对策 0引言 中药的应用历史悠久,不但有一套完整而成熟的理论和方法,中药先后也被制成多种剂型应用于临床,为中华民族的健康做出了巨大贡献。今天,中药越来越受到全球的青睐,所以,按照现代制药技术要求,结合中医药理论,研制新的适应广大患者要求的中药新剂型不仅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而且还有巨大的社会意义。由于中药注射剂研制时间短,研制技术尚未成熟,存在许多问题,诸如质量不稳定、不良反应多等。这些问题与中药注射剂的制备过程有着很密切的关系。本文旨在探讨中药注射剂制备过程中常见的问题以及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 1中药注射剂的定义 “中药注射剂是指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采用现代科学技术和方法,从中药或天然药物的单方或复方中提取的有效物质制成的无菌溶液、混悬液或临用前配成液体的灭菌粉末供注人体内的制剂。”[1]。从这个定义来看,中药注射剂的药品来源比西药注射剂成分多、复杂,这就使得中药注射剂的制备过程比西药的注射剂制备过程更容易出现问题,解决的难度也较大。 2中药注射剂制备过程常见问题及解决的对策 2.1原料选用和处理过程虽然目前有少数人工栽培出的质量较稳定可靠的中药药材供给生产少数的中药制剂,但数量较少,远远不能满足多数中药生产的需要,更不用说中药注射剂的需要。天然中药材的质量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包括品种、产地、生长环境、生长年限、采收时间、产地加工、储存、炮制等等。所以在选用中药材制备中药注射剂时应该严格按照《中药注射剂研究的技术要求》的附件二《质量标准的内容及项目要求》的标准来选原料,而且,每一批原料药都应按照统一的标准筛选,以保证中药注射液的稳定性、安全性和有效性。这是中药注射液制备成功、减少其不良反应的前提[2]。如果出现不合格的原料药,坚决不能采用。筛选到所需的原料药后,在制备以前,需要对中药材原料进行预处理,烘干备用。 在中药注射剂工艺设计之前,还要考虑中药原料是否含有皂甙、草酸等溶血成分,凡能产生溶血作用的中草药,不能制成供静脉注射用的注射剂,或者要除去能诱发溶血的成分[3]。其次,还要考虑其是否含有过敏原,如果有还要做除过敏原的处理。 2.2生产过程中药注射液的生产除严格按照西药注射液生产过程进行之外,达到药品生产企业GMP认证要求,还有其自身的特点和要求,这就使得中药注射剂在生产过程中更容易出现稳定性、安全性等问题。 2.2.1澄明度问题:澄明度问题是整个中药注射剂质量中较为突出的问题。中药注射剂往往在灭菌后或储藏过程中产生浑浊或沉淀,这些问题的产生原因及解决方法如下: 2.2.1.1除杂质:成分不明的中药注射剂按常规方法制备后,澄明度往往不易合格。因为注射液中含有未彻底清除的淀粉、树胶、蛋白质、鞣质、树脂、色素等杂质,以胶体状态存在,当温度、PH值等因素改变后,胶体老化而产生浑浊或沉淀,其中尤以鞣质与树脂对澄明度的影响较大。除去鞣质最常用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①明胶沉淀法:利用蛋白质与鞣质在水溶液中形成不溶性鞣质蛋白沉淀后将其除去的方法。②醇溶液调PH法:在水煎的药材浓缩液中加入约4倍量的乙醇,静置、滤液除去沉淀后,用40%的氢氧化钠溶液调至PH 值8.0,则鞣质成盐,不溶于醇而析出,静置、过滤。③聚酰胺除鞣质法:鞣质是一种多元酚化合物,很容易被聚酰胺吸附。故可应用此原理进行吸附以去除鞣质。 2.2.1.2调节pH中药某些成分的溶解性与溶液的PH值有很大的关系,如果pH值不适,中药注射剂容易产生沉淀。为保证有效成分溶解,使注射液稳定,应选择合适的pH值。一般有效成分是碱性的,药液PH值宜调至偏碱性(pH值约4-5);有效成分为酸性或弱酸性的,药液pH值宜调至碱性(pH值约7.5-8.5)。 2.2.1.3热处理冷藏法中药注射剂中如果含有高分子杂质并呈胶体分散,且不能用一般的除杂质方法除去,则可用高温或低温均可破坏胶体的原理,先用高温处理然后在低温保存的方法,使中药注射剂凝结析出除去这种杂质。 2.2.2刺激性问题 2.2.2.1中药有效成分本身具有刺激性。药材中的挥发油可能对局部产生刺激作用,从而引起头痛等症状。因此,可在不影响疗效的前提下,降低药物浓度,调节PH值以及通过酌加止痛剂来解决。 2.2.2.2含杂质较多。应尽量设法除去,比如加活性炭、过滤等。 2.2.3复方配伍问题中药注射剂与其他输液或西药一起配伍时,配伍不当可造成沉淀、不溶性微粒增加、pH改变、渗透压改变等情况,故在配伍使用时要谨慎。如果出现问题可参照2中的做法处理。中药复方注射剂中,各种中药所含的有效成分往往不同,如果按常规用一种方法提取纯化,就可能影响提取结果,而使某些有效成分损失;或者由于配伍,使提取成分之间产生作用,而影响成分的质量和作用。为了避免或减少复方配伍出现的问题,要不断加强复方中药注射剂的药理毒理研究,而且还要在制备过程中不断探索,以期找到制备各种中药复方注射剂的理想工艺。 2.2.4中药有效成分的溶解问题有效成分溶解度较低不仅会给制备注射液带来困难,而且还会影响该药的临床疗效。可通过制成可溶性盐、采用非水溶媒、加增溶剂、助溶剂等方法解决有效成分的溶解问题。例如,为了增加溶解度加聚山梨酯80助溶,但在加入这些化学物质时要慎重,以避免其带来的不良反应。聚山梨酯80有轻度溶血作用,供静脉注射的注射剂最好不加。采用水提取时,其水应为蒸馏水或新鲜离子交换水,用自来水煎煮的制品,热原往往难过关,且无机盐含量较高。所用的乙醇应注意对甲醇的检查,否则会增加毒性。 总之,相对于西药注射剂而言,中药注射剂研制应用历史短、经验较缺乏,对中药的现代认识不足,这些使得中药注射剂在其制备过程中出现众多在西药注射剂制备过程中未曾碰到的新问题。而目前主要问题就是中药注射剂的质量标准,在制备中药注射剂的过程中应该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①严格控制杂质限度;②按要求进行中药注射剂的相关安全性试验;③积极进行中药注射剂的有效成分检测;④加强中药注射剂的药理试验及疗效观察;⑤严密监测上市后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不断加强中药注射剂制备前的基础研究,合理设计中药注射剂制备工艺路线,通过不良反应反馈制备过程出现的问题不断完善制备,减少在制备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切实提高中药注射剂的质量安全,为使中草药更好地发挥防治疾病的优势提供技术保障。 参考文献: [1]赵新先.中药注射剂学[M].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2003:1. [2]林育华.中药注射剂若干问题刍议.中国现代中药.2006.8(9):4-6. [3]王克山,张曙光.中药注射液在生产及临床应用中的问题.职业与健康教育.2005.21(8):1241. 中药注射剂制备过程中常见问题及对策 殷永新(威海职业(技术)学院) 科学实践 25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