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混流装配线工位复杂性研究
混流装配线平衡问题与规划方法研究

混流装配线平衡问题与规划方法研究吴永明;罗利飞;戴隆州;徐艳霞;张晗【摘要】针对客户需求变化、产品设计不断升级演进、装配技术与设备更新等迫使装配线再次调整与演进平衡的问题,综述了现有装配平衡/演进平衡的主要内容及研究进展.首先从混流装配线平衡、混流装配线再平衡两方面总结了混流装配线研究进展与平衡规划方法;其次,对混流装配线平衡问题的分类和通用解决方法进行了归纳与总结;最后,在以上研究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产品演进驱动下装配线平衡的进一步研究方向.%Aiming at the balancing/rebalancing problem of mixed-model assembly line(MMAL) caused by customer demandchanges,product design development and assembly technology and equipment upgrades,the contents and research progress of MMAL are summarized.Firstly,the research progress and the planning methods are described in the balancing and rebalancing of MMAL.Then,the classification and general solution for MMAL balancing problems are summarized.Finally,this paper puts forwards the future research consideration on the balancing of MMAL.【期刊名称】《河北科技大学学报》【年(卷),期】2017(038)002【总页数】7页(P116-122)【关键词】机器装配工艺;混流装配线;平衡;再平衡;规划方法【作者】吴永明;罗利飞;戴隆州;徐艳霞;张晗【作者单位】贵州大学现代制造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贵州贵阳 550025;贵州省公共大数据重点实验室,贵州贵阳 550025;贵州大学机械工程学院,贵州贵阳550025;贵州大学现代制造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贵州贵阳 550025;贵州大学现代制造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贵州贵阳 550025;贵州大学现代制造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贵州贵阳 550025;贵州大学现代制造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贵州贵阳55002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245传统装配线是指把具有某些相同特性或者相似的产品运用传动装置在单边、双边或者U型线上集体加工的一种生产线,这种低成本、高效率的简单装配仅适用于品种单一、产品类型较少的通用装配线,已经很难满足快速、高质量且面向不同用户群体的个性化产品。
汽车装配线平衡方法的研究与应用的开题报告

汽车装配线平衡方法的研究与应用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汽车装配线的平衡是制造业中的一个重要的问题,它涉及到企业的生产效率和质量控制。
传统的汽车装配过程中,由于生产环境的复杂性和装配工艺的复杂性,会导致装配线的不平衡,进而降低企业的生产效率。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研究汽车装配线平衡方法成为汽车制造企业需要关注解决的问题之一。
二、选题意义1. 大大提升企业生产效率和质量控制。
2. 技术成果的应用,可以为汽车制造企业带来实际效益提升。
3. 进一步推动了汽车企业的制造智能化和自动化,提升了汽车制造业的技术水平和竞争力。
三、研究内容1. 分析汽车装配线的生产效率和质量控制问题,建立数学模型。
2. 根据数据分析和经验判断,确定每个装配工序的标准时间和工序间的步骤数,设计流程图。
3. 运用配对对比检验方法,研究并确定各工序之间的加工时间、涂装时间、检验时间等。
4. 结合流程设计和配对对比检验结果,确定装配线的生产节拍和生产数量。
5. 通过对装配线进行调整、优化和平衡来提升生产效率和质量控制。
四、研究方法1. 数据收集和分析方法:根据生产数据和现场调查,收集车辆出厂数据、制造各工序数据和产能情况等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2. 数学模型和模拟仿真方法:建立汽车装配线平衡模型,进行模拟仿真、计算优化。
3. 配对对比检验方法:根据实际数据,通过配对对比检验方法,确定各工序之间的加工时间、涂装时间、检验时间等,为装配线平衡优化提供数据支持。
4. 现场调整和优化方法:通过实际操作和现场调整,对装配线平衡进行优化和调整,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控制。
五、预期成果1. 完成汽车装配线平衡方法的研究与应用,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控制。
2. 实现汽车制造智能化和自动化,提升汽车制造业的技术水平和竞争力。
3. 形成相关成果,为汽车制造企业提供可实现的技术支持。
六、研究难点与挑战1. 汽车装配线的复杂性,需要考虑多种因素的影响。
2. 研究过程需要大量的数据支持,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是关键。
基于复杂网络度值的混流生产线稳定性研究方法

基于复杂网络度值的混流生产线稳定性研究方法针对混流生产线特点,引入复杂网络,提出了一种分析混流生产线稳定性的方法。
构建了混流生产线的制造节点网络,用网络的度值找出关键节点即关键制造单元,并分析节点失效对混流生产线的稳定性的影响。
标签:复杂网络;混流生产线;制造节点网络;稳定性TB1制造节点网络的构建混流生产线是在同一条生产线上生产多种不同类型、但具有相近的加工工艺的产品,并且不需要改变现有的生产条件。
可用G(V,E)形式的有向网络模型对包含m种零件和n个制造节点的多品种混流生产线进行以下形式的数学描述:零件:以零件集合P{Pi},(i=a,…,m)表示生产线中的m种零件对象。
制造节点:生产线中在生产能力上不存在差别且具有互换性的同类型制造单元一般不止一个,可以把同类型的一组制造单元定义为逻辑意义上的制造节点,作为能够承担并完成生产任务的基本单位。
因此,可以用制造节点集合V(Vi)(i=1,…,n)描述生产线中的n个制造节点。
制造工艺:制造工艺是生产线运行的动力,驱动零件在制造节点之间流动以完成其生产过程。
按照前面给出的m种零件和n个制造节点的定义,分别用1~m和1-n的正整数对零件和制造节点进行编码,并把零件的制造工艺中每道工序所对应的制造节点按照制造节点的编码进行转换。
这样通过对所有零件制造工艺的转换就形成了制造工艺矩阵Pr{Prij|Prij=Vk},(i=1,…,m,j=1,…Ni,k=1,…n)(其中Nj为零件Pi制造工艺的总工序数)。
矩阵的第i行表示第i种零件的加工,矩阵的第j列表示制造节点j上加工的所有零件。
制造节点网络:在工艺矩阵中一个零件经过多个制造节点加工,而相邻的制造节点就存在紧前或者紧后工序的关系,根据工艺矩阵中制造节点的工序关系,构建制造节点的关系矩阵来描述制造节点网络,其中wgh表示节点g连向节点k 的权重,且2度值分析在制造节点网络中,相应的节点的度分为出度和入度,一般节点的度值越大,在一定程度上说明该节点相对重要。
基于纯电动汽车总装混线生产的工艺研究 卢兵

基于纯电动汽车总装混线生产的工艺研究卢兵摘要:在工业化进程中,我国的汽车生产技术有着巨大提升。
在汽车市场上,存在着传统的内燃机汽车的同时,也存在着纯电动汽车产品,两者之间有着一定的相似之处,同时也有着不同之处。
为了加快工业化进程的脚步,应采用总装混线生产模式进行生产。
因此需要了解纯电动汽车产品的内装饰线、底盘线等实际需求,不断地创新生产工艺,进而落实纯电动汽车总装混线生产模式,提升纯电动汽车的生产质量。
关键词:纯电动汽车;总装;混线生产;工艺引言汽车行业不断发展,促使汽车的生产技术不断改进,纯电动汽车被生产,其与传统内燃机汽车相比较,具有较大的不同之处,汽车产品结构的安装存在着明显的差距,两者的总装装配工艺也存在着明显的不同之处[1]。
现阶段,为了更好地满足纯电动汽车的实际需求,往往采取临时线下装配模式,这种模式所生产的纯电动汽车无法满足市场的需求,需了解纯电动汽车的产品结构,不断优化汽车装配工艺,采用混线生产模式进而实现纯电动汽车量化生产,满足市场需求。
1 内燃机汽车和纯电动汽车产品结构的分析1.1 传统内燃机汽车较之纯电动汽车来说,传统内燃机汽车与之区别在于发动机、变速箱以及传动轴等部位。
动力系统与纯电动汽车存在着差距。
内燃机汽车需要通过发动机将燃料进行燃烧,且将产生的热能作为机械能,其通过汽车的传动系统将其传递到车轮上,驱动车轮的前进,实现内燃机汽车的行驶[2]。
传统内燃机汽车通过燃料的收集、储存,最终经过汽车的动力系统,将燃料转换为动力。
1.2 纯电动汽车相比较于传统内燃汽车,纯电动汽车的产品结构较为简单,纯电动汽车以电池代替发动机。
纯电动汽车可以通过外界连接电源装置,能够获得充足的能量。
在汽车内部合理的运用电动装置,其符合现代环保所倡导的要求。
电动装置是汽车的主要动力源,电机控制器可以实现对电池包能量的输入。
纯电动汽车(如图1所示)未安装进气管、排气管等部件,但是在电子电器、内外装饰等方面,纯电动汽车和内燃机汽车相同,且装配流程也相同[3]。
混流汽车装配线物料配送优化策略研究的开题报告

混流汽车装配线物料配送优化策略研究的开题报告一、项目背景和意义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车成为了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交通工具之一。
然而,传统的汽车装配线物料配送方式存在着诸多问题,如配送效率低下、成本过高、易出现人为疏漏等问题。
因此,针对混流汽车装配线物料配送优化策略进行研究,不仅可以提高装配线的运行效率和生产效益,降低企业的成本,还能提升企业在竞争市场中的竞争力。
二、研究内容和方法本研究主要针对混流汽车装配线物料配送进行优化策略研究,具体包括以下内容:1. 混流汽车装配线物料配送流程分析,掌握整个配送流程中相关的工作环节和具体流程。
2. 现有物料配送方式的分析与研究,发现铺货方法、分配时间、分配频率等方面的问题及存在的优化方案。
3. 制定混流汽车装配线物料配送的优化方案,运用流水线平衡方法进行优化,优化铺货方式,调整分配时间,降低分配频率。
4. 建立模型辅助方案的优化和设计,包括模型的建立、参数的确定及模拟分析等。
5. 通过仿真实验,分析和验证优化方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研究方法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实地观察法和模拟仿真法。
在调研和分析现有物料配送方式、制定优化方案等方面使用文献资料法和实地调查法,建立模型和仿真实验则采用模拟仿真法。
三、研究目标和预期成果本研究旨在提高混流汽车装配线物料配送的效率和质量,降低企业的成本,并具备以下预期成果:1. 深入掌握现有物料配送方式的存在问题,制定针对性的优化方案,提高装配线物料配送效率。
2. 通过建立模型和仿真实验验证方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为企业提供指导意见,降低企业运营成本。
3. 在优化物料配送的实践过程中具有较高的实用性和推广价值,可以为其他企业物料配送方案的设计提供参考。
四、研究进度与计划本研究计划周期为6个月,预计完成以下工作:第一阶段(1个月):开展文献资料法和实地调查法,收集现有物料配送方式分析及其存在问题。
第二阶段(2个月):初步制定物料配送优化方案,建立混流汽车装配线物料配送模型。
混合品种汽车装配线平衡与排序问题研究的开题报告

混合品种汽车装配线平衡与排序问题研究的开题报告
一、选题背景
汽车装配线的平衡与排序问题一直是制造业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随着汽车种类越来越多样化,装配线上不同种类的汽车混合生产成为了一种趋势。
在这种生产模式下,如何有效地平衡装配线,使得不同种类的汽车能够平稳、高效地生产,成为了一个重
要的问题。
二、研究意义
混合品种汽车装配线的平衡和排序问题,涉及到了工程优化、制造管理等多个领域。
在实际应用中,解决这一问题可以有效提高汽车生产线的效率和品质,减少成本
和浪费,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市场份额。
三、研究内容及方法
本研究将重点研究混合品种汽车装配线平衡及排序问题,并针对该问题进行建模和分析。
具体研究内容包括:
1. 研究汽车装配线生产过程中的影响因素,包括装配工序、作业时间、员工休息时间等。
2. 建立混合品种汽车装配线平衡的数学模型,将生产线各个工序的时间、人力和设备资源等因素纳入考虑。
3. 设计混合品种汽车装配线调度排序算法,根据不同种类汽车的生产需求和生产线的情况进行合理的排产和调度。
4. 对研究结果进行模拟实验验证,并分析模型和算法的优缺点。
五、研究进度及计划
目前,我们已经完成了前期文献阅读和问题调研,并开始了建立数学模型和算法设计的初步工作。
下一步,我们将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案例研究,并对研究结果进行仿
真实验验证。
预计本研究将于2022年完成。
最后,我们对该研究的成果和应用前景充满信心,我们相信通过不断的努力,必将取得丰硕的研究成果和实际应用效果。
汽车混流装配线的混合布谷鸟算法排序研究

汽车混流装配线的混合布谷鸟算法排序研究余方平;刘坚;马灿【摘要】For the solution of the unbalance workload in mixed-model automobile assembly line, an optimization model, in which the limit of violating assemble frequency is minimized, is constructed and a hybrid method based on cuckoo search algorithm and genetic algorithm is proposed. In the proposed method, by integrating the selection and crossover theory of genetic algorithm into the iteration process of cuckoo search, the problem of cuckoo search algorithm, where the convergence rate has been slowed down and local optimal is easily resulted, is avoided. The results of standard test functions and an application example of cooperation automobile verify that the proposed hybrid method has higher accuracy and faster convergence rate. Therefore, the proposed hybrid method can effectively solve the problem of sequencing optimiza-tion in large-scale automobile assembly.%为解决汽车混流装配线作业者工作负荷不均衡的问题,构建了最小化违背装配频率上限次数的优化模型,提出了布谷鸟算法与遗传算法相结合的混合算法.该方法将遗传算法的选择与交叉思想引入布谷鸟算法的迭代过程,以克服布谷鸟算法寻优过程中收敛速度慢和容易陷入局部最优的问题.测试函数的对比求解和合作汽车企业的优化实例表明该改进算法具有更高的求解精度和更快的收敛速度,能有效地解决大规模的汽车混流装配线排序优化问题.【期刊名称】《计算机工程与应用》【年(卷),期】2017(053)008【总页数】6页(P240-245)【关键词】混流装配线;负荷均衡;排序;布谷鸟算法【作者】余方平;刘坚;马灿【作者单位】湖南大学汽车车身先进设计制造国家重点实验室,长沙 410082;湖南大学汽车车身先进设计制造国家重点实验室,长沙 410082;湖南大学汽车车身先进设计制造国家重点实验室,长沙 41008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P391YU Fangping,LIU Jian,MA Can.Computer Engineering andApplications,2017,53(8):240-245.混流装配线是指产品特性相似的不同产品类型混合生产的装配线,它可以在一条生产线上同时生产多种产品,这样不仅能满足客户需求还能降低库存[1]。
基于人因混流装配线平衡问题的研究

独创性声明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和取得的研究成果,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之处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天津大学或其他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
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签字日期:年月日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天津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
特授权天津大学可以将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并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汇编以供查阅和借阅。
同意学校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磁盘。
(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适用本授权说明)学位论文作者签名:导师签名:签字日期:年月日签字日期:年月日中文摘要为了满足顾客的个性化需求,许多先进的生产制造企业已经抛弃了传统的大批量单一品种生产线,而是逐渐采用可以同时装配多种型号产品的混流装配线。
但是,由于同时生产多个产品,若装配线没有得到合理的规划,则很容易造成成本的增加以及不必要的浪费。
而在混流装配线平衡问题里面,操作者作为混流装配线的主要组成部分,其各方面的因素限制,都会对混流装配线平衡结果产生影响。
因此,本文针对混流装配线中的操作者展开分析,充分考虑了可能对混流装配线平衡结果产生影响的来源于操作者的各方面的因素。
本文首先考虑了不同混流装配线平衡目标,一个是在已知循环时间的条件下求得最少的工作站数,一个是在已知工作站数的情况下求得最小的循环时间,然后针对这两类混流装配线平衡问题,分别引入了操作者变量,在第Ⅰ类混流装配线平衡问题里面,考虑的是操作者在既定循环时间内的心理忍受和体力消耗,并在对混流装配线进行平衡时加以约束,以满足操作者的心理需求和体力需求。
在第Ⅱ类混流装配线平衡问题里面,考虑的是工作站上的操作者在待求循环时间内的疲劳和恢复过程,并对操作者的人体负荷进行合理分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汽车混流装配线工位复杂性研究□ 常建娥 口 涂春慧 口 莫易敏
□张峰
武汉理工大学机电工程学院武汉430070
摘要:在汽车混流装配线中,由于产品多样化会造成操作者面临更多选择,
进而出现错装、漏装现
象,影响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针对这一问题,对汽车混流装配线的工位复杂性进行研究。
基于信息爛理
论,提出一种适用于汽车混流装配线的工位选择复杂性度量模型,
用以量化各工位操作者进行选择操作
的复杂性。应用这一模型进行了实例演算,确认这一模型是有效的,
具有可操作性。
关键词:汽车装配线工位复杂性研究中图分类号:TH16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 -
4998(2019)07-0094-04
Abstract: In the automobile
mixed flow assembly line, due to product diversification, the operator is
faced with more choices, which leads to mis -assembly and missing assembly, which
may affect
product
quality and production
efficiency. In
response
to this
problem, the complexity in the station of
the
automobile mixed flow assembly line was investigated. Based on the information entropy theory, a complexity
metric model for station selection suitable for
automobile mixed-flow assembly line was proposed
to
quantify
the complexity of operator * s selection at each station. This model was applied to the example calculation. It
confirms that this model is effective
and
operable.
Key Words: Automobile Assembly
Line Station
Complexity Study
1研究背景为应对越来越多样化的市场需求,企业研发、生产
了越来越多类型的产品,混流生产方式成为众多企业 的首选。以汽车装配为例,实践和仿真结果都表明,汽 车产品种类的增加对混流装配过程的性能,
如质量和
生产率等有显著的负面影响国内外学者从复杂性角度研究制造系统的优化问 题oFujimoto等m提出基于产品结构信息爛的复杂性测 度,表明通过降低复杂性可以减小产品种类对制造系 统的影响。Hu等⑶将复杂性定义为产品多样性的爛函 数,并建立了描述多级装配系统和多级供应链复杂性 传播的模型。Zhu *提出一种操作者选择复杂性的度量 方法,开发了适用于串行结构的多级混流装配系统复 杂性模型。王贺⑼提出基于信息爛的混流装配系统复 杂性广义评价模型,这一模型适用于串联、并联和混联 系统结构模型。何非等回对装配系统结构的复杂性进 行分类,基于信息爛给出了装配关系复杂性的度量方 法,并将其应用于装配线动态平衡问题的研究中。 Wang等⑺针对有多条平行装配线的并行装配系统,提 出通过选择最优任务分配的方法来降低制造系统的复 收稿日期:2018年12月|[94] 2019,57(7)杂性。Alkan等⑷将装配工位所包含的基本模特动作的 难度与所包含三类动作数量的信息爛的乘积定义为工 位任务的复杂性。刘汝坤等⑼从产品模块化角度出发, 以模块化的种类和数量作为测量装配系统复杂性的重 要依据,并应用信息爛理论,建立了装配系统复杂性评 价模型。综上所述,产品多样性提高了制造系统的复杂性, 进而降低了制造系统的效率。信息嫡是一种有效的复
杂性度量,通过信息爛对制造系统进行优化成为许多
学者研究的热点。然而,在现有研究中,并没有一种复
杂性模型能切实将汽车企业实际混流装配过程中的复 杂性体现出来。笔者基于信息爛理论,结合汽车产品模
块的实际装配情况,建立混流装配线工位复杂性度量
模型。
2复杂性度量方法
笔者所研究的复杂性是由产品多样化造成的装配 系统复杂性,具体体现为操作者进行各种选择时的操
作复杂程度,由此,笔者研究的复杂性度量为在混流装 配线工位内操作者选择的复杂性度量。2.1 信息爛定义
1948年,美国著名数学家香农提出了信息爛概
机械制造总第659期 崗J火 JJE IS 1ZE 1
念,解决了对信息的量化问题
。
信息爛定义为信息中排
除冗余后的平均信息量何,表达式为
:
n'(1) e = 1式中:p,为系统中出现第
e种状态的概率,e=l,2,,
tPr=l;n'为系统中所有可能出现的状态数;
e = 1H(X)为系统复杂度的平均不确定性大小。
2.2 复杂性度量
笔者提出的适用于汽车混流装配系统的复杂性度 量模型为,操作者在完成某一产品装配过程中,进行的
所有选择活动的不确定性之和。
基于香农提出的信息
爛理论,结合信息爛的计算式,
给出操作者选择复杂性
度量模型:KC=£ akH(Xy
k = 1 “、
K (2
)
X a*=lk = 1
式中:c为操作者选择复杂度丛为操作者需要进行的 选择活动的种类,k=l,2,...,K;ak为第k种选择过程的 权重;H(X)*为系统中第A;种选择过程时复杂度的平 均不确定性大小。
3工位复杂性研究3.1 混流装配过程
汽车装配由若干个作业任务组成,作业任务由分 配在混流装配线上各工位的操作者在一定的生产节拍 内按顺序完成,最终实现整车的装配。不同车型对应的 作业任务并不相同,对于相同的作业任务,工位操作者
在进行相应作业任务的过程中,需要根据所装配的不
同车型,选择与各车型相对应的零件进行装配活动
。
某产品的混流装配线如图1所示。图1中方框中 的数字表示作业任务的编号,圆圈中的数字表示零件 编号,如匕2表示作业任务1中的第2种可选零件。这
一产品的装配由三个作业任务组成,根据产品的不同
类型,在完成每项作业任务过程中都有不同的零件可
供选择。其中
,零件的种类和数量与车型的种类和需求
量相关。作业任务1中有三种零件可供选择,作业任务
2中有两种零件可供选择,作业任务
3中有三种零件
可供选择。图1中不同零件的组合,
理论上可形成
18
种不同类型的产品。图1中显示的某定制产品由零件
Vl2.V2i
和“
32
组合而成。实现零件匕2装配的作业任务
1和实现零件v
2,
装配的作业任务2
被分配在第一个
工位,由该工位操作者按照先完成作业任务2后完成
作业任务1的顺序进行装配操作。
实现零件卩32装配
的作业任务3被分配在第二个工位,由第二个工位的
操作者进行装配操作。3.2 工位复杂性度量模型
在汽车混流装配过程中,对于装配每种车型所对
应的作业任务,每个工位的操作者必须在众多的替代 方案中做出正确的选择。为方便描述
,笔者选取具有相
同作业任务、不同零件选择的车型为研究对象。
假设每
个工位只配备一名操作者,各车型装配由
N个作业任
务组成,作业任务用j表示,7=1,2,--./V,则所有作业
任务组成任务集一般一个工位会 分配若干个作业任务,
操作者需按既定的顺序来完成
这些作业任务。根据前文叙述的操作者选择复杂性概 念,
笔者将工位复杂度定义为完成该工位的所有作业
任务复杂度之和,即
:
C ⑴=2Cj V;eA(/) (3)
式中:C(/)为第/个工位的复杂度;C,为完成作业任务 j的复杂度;A(/)
为分配到工位/的作业任务集。
上述研究表明,工位复杂度由位于该工位的所有 作业任务复杂度组成,
如何确定各作业任务复杂度是
笔者研究的重点。
3.3 作业任务复杂度
操作者在实现单个作业任务过程中,
需要根据装
配的车型对完成该作业任务的零件进行选择,除此之 外,操作者还需要根据选择的零件类型,
选择相应的工
具、夹具和作业流程等来完成这一作业任务。根据实地 考察调研,发现汽车混流装配线上的操作者在进行单
个作业任务过程中主要进行零件和工具这两种选择。
根据客户需求选择不同的零件,组合为不同的车型。操
作者根据选择的零件,需要进一步选择与之对应的装
配工具,来实现该零件的装配。作业任务复杂度由进行
该项作业任务过程中的零件选择复杂度和工具选择复 杂度所构成。根据式
(2),将零件和工具选择活动分别
用上标1和2表示,则完成作业任务J的复杂度为:G=CJ+C: jeA (4)
C,=a/H(Xy (5)
馬机械制造总第659期
2019,57(7)
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