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史展室解说词

校史展室解说词
校史展室解说词

界石铺中学校史展室解说词

刘娟

尊敬的各位领导:

大家早上(下午)好!欢迎你们来到学校校史展室参观!我校校史展室建于2008年初,于2016年7、8月份再进行补充扩建。

展室设计理念是:“尊重历史、注重现在、展示辉煌、昭示未来。”彰显“读史明志,继往开来”教育主题,大家看到的红色大字:“树立服务意识,构建和谐校园”是学校管理理念,“厚德、崇学、求实、奋进”是学校校训,“弘扬长征精神,创办农村名校”是学校奋斗目标,在色彩搭配中,突出红色,寓意“红色圣地,立本求真”核心教育理念。采用历史资料、图片、文字说明和各类实物等多种表现手法,集中展示了学校五十多年的历史文化、发展历程、教学科研及人才培养成果。展示共分十二个模块,下面请大家随我浏览。

模块一:界石铺中学创建于1958年8月,已经走过了五十多年的探索发展之路,它坐落于红色古镇---静宁界石,是静宁县西北片唯一的一所农村完全中学。大家请看第一个板块,我们学校的发展和取得的一些成就。

模块二:我们学校的发展离不开各级各界领导和校友的大力支持和热忱关怀,下面请看第二个模块。

模块三:看完了第二个模块,下面我们走进第三个模块。学校的发展稳定还离不开一支结构合理、师德高尚、业务精良、乐于奉献的

教师队伍。我们所看到的这个模块使我们这支队伍的优秀代表。

模块四:我们的教师不仅术业有专攻而且各有特长,他们组织学生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生活,我们下面所看到的是校园篮球赛及学校五十周年校庆的精彩剪影。

模块五:第五个模块是我们开展的各具特色、旗帜鲜明的社团艺术活动。

模块六:我们不仅在课堂上教育学生传授知识,还把教育的天地延伸到了课堂之外,比如我们的校刊红土地、校园广播、校园之声等等不仅拓宽了学生的视野,还提升了他们的学以致用的能力。

模块七:下面是我们的第七个模块。我们在开展各种活动的同时,重视师德师能的培养,本着“一年胜任,三年成熟,五年成骨干”的宗旨,贯彻并优化“学案导学六步教学模式”的运用,努力提高教学水平。

模块八:在这片红色而又神奇的土地上,我们培养并输送出众多优秀的学子,他们奔赴祖国大江南北,在各自岗位上挥洒汗水,建功立业。这是我们的校友。。。

模块九:我们有一支团结奋进的领导班子,界中一班人正以求真务实的态度,开拓创新的姿态,齐心协力的作风,铿锵有力的步伐迈向更美好的明天!这个模块主要是我们领导班子的合影。

模块十: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请看学生荣誉墙。

谢谢各位领导参观,请移步下个展室!

绵阳职业技术学院校史馆讲解部分

下面我们进入“走向辉煌”部分 学校精神校名是由中国美术协会副主席、全国首批百位名师称号获得者、原西安美术学院院长、第五套人民币百元版 该部分分为11个板块来介绍学校从2001年9月组建绵阳职业技术学院开始,到2013年学院在改革发展中所取得的突出成绩。 “重德、精业、求实、创新”是绵阳职业技术学院的校训,也是对学生成长成才的要求。它既是学校的核心价值理念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学校办学理念的深化。既要求学生技艺精湛,更注重学生不断完善思想品德,以踏实、勤奋、创新的精神上下求索。 办学理念和校训内涵相呼应,诚信、能力、特色、创新分别与重德、精业、求实、创新相呼应。彰显出学校的办学秉承的理念:以育人为本,培养社会所需要的高端技能型、创新型人才。 领导关怀在一个近百年的办学历程中,特别是近年来,学校的建设和发展得到了党和政府的情切关怀。这里展出的11副图片,着力反映绵阳职业技术学院在党和政府的亲切关怀下,历代学人为了国家建材行业的发展,上下求索。 人才培养人才培养是学校可持续发展地重心。在人才培养模式上,根据专业和市场对职业技能的需求,制定不同的任成才培养模式。如材料技术工程专业,选用需求定向、工学交替无缝对接模式。学校根据企业及行业的需求,安排理论和实践专业课程,通过校内外实操和定岗实习等方式,实现人才培养的无缝对接。 在人才培养的方式上,学校引企业入校园,引产品入实训,引工程入课堂,共建校内外实训基地,推广“厂中校、校中厂”模式。目前,学校共建有校内实训基地12个,拥有实验实训室138个,建有校外实训基地179个。如:学校与绵阳力道有限公司共建设计工作室,与北京欣利伟共建“校中厂”,与长虹集团共建校外实训基地等。同时,学校在校内建立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181所、国家建材行业特有工种技能鉴定站以及各类技能考核培训机构。技能鉴定、考核、培训面向校内学生,通过建立“双证书”制度,实现了毕业生“双证书”率达90%以上。 目前,学校共开设50余个高职专业,其中国家示范性专业5个。材料类特色专业群在全国建材类职业院校中处于领先地位,电子信息、机电等一批优势专业群支撑地方支柱性产业的发展。学校主编或参编各类专业教材150余部,其中国家规划教材30余部。 学校坚持以能力为核心,以工学结合为特征,校企共同构造了“能力本位+综合素质”的课程体系。现有国家级精品课程1门、省级精品课程14门、院级精品课程54门。 学校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建立了“一个体系、两个课堂、全员参与”培训机制,弘扬“两弹一星”和“抗争救灾”的伟大精神,实施综合素质工程,建立了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培养学生职业素质和人文素质,增强学习能力。交流沟通和团队协作能力,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和就业创造能力。在第二课堂中,通过组织学生开展各类文艺表演、作品展览等活动,引入高雅艺术进校园陶冶学生情操。在图片展示中,学校艺术系学生刘琴在2010世界华人创新设计大奖上获银奖。右下角的图片展示的是学校机电系代表队在全国3D大赛现场的图片,该团队荣获团体一等奖。 下面我们看的两组数据,第一组数据:学校历年的招生情况,自2005年以来,招生人数始终保持在3000人以上,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8%以上,这充分说明了学校所培养的高端技能型人才深受用人单位的欢迎,学校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连年攀升。 师资队伍展现在我们面前的三组灯箱翔实的勾画了学校的狮子情况。学校现有专任教师445人,副高以上职称155人,省级教育名师人(肖争鸣教授),荣获国家技能人才培育突出贡献奖1人(左明扬),荣获国家建材行业人才培育突出贡献奖1人(杨峰),拥有省级教学团队2个(材料技术工程专业、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拥有院级教学团队12个,拥

西安工程大学校史馆解说词 (新稿)

西安工程大学校史馆解说词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 大家好,欢迎参观西安工程大学校史馆! 前言 西安工程大学是我国西部地区唯一一所以纺织服装为特色的高等学校,现为中央和陕西省共建、以陕西省政府管理为主的学校。 学校具有悠久的办学历史,其前身是1912年成立的北京高等工业专门学校机织科,其后历经北平大学工学院机织工程系、西北联合大学机织工程系、西北工学院纺织工程系等多个办学阶段。1978年独立建校,成立西北纺织工学院,隶属纺织工业部。1998年,学校划转为中央与地方共建,以陕西省管理为主。2006年,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西安工程大学。经过百年风雨历练,学校不断发展壮大,为国家培养出各类高级专门技术人才8万余名,为地方、行业和社会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校史展分“实业报国负重奋进”(初创阶段1912—1978年)、“务实开拓砥砺前行”(学院阶段1978—2006年)、“秉承传统再创辉煌”(大学阶段2006—至今)三个部分,讲述了西安工程大学风雨沧桑一百载,自强不息、开拓进取的办学历程。 一、独立建校前阶段 实业报国负重奋进(1912—1978年) 1912年,鉴于发展我国纺织工业的重要意义,北京工业专门学校筹设了机织科,这是我国高等院校中创办最早的纺织系科之一,也是我校前身纺织工程系办学历史的开端。 1924年北京工业专门学校更名为北京工业大学,1927年北京工业大学更名为京师大学工科,1928年京师大学工科更名为北平大学第一工学院,1929年北平大学第一工学院更名为北平大学工学院。虽然学校多次更名,但机织科一直是学校的主要系科,并于1928年改名为机织工程系。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机织工程系随北平大学工学院迁至陕西,先后隶属于西安临时大学和国立西北联合大学。1938年,西北工学院成立,以原北平大学工学院机织工程系为基础,组建成纺织工程系,成为西北工学院的主干系之一。

2020年村史馆解说词

村史馆解说词 村史馆解说词 欢迎各位领导和来宾来到五一村史馆,迎面看到的是我们制作的五一村的一分钟宣传短片。建这个村史馆,既是为了纪念30年改革开放,也是为了向国庆60周年献礼,更是为了铭记五一历史、教育青年儿童、共创美好明天。从常州市的地图上我们可以清楚的发现五一村位于常州市武进区东北部,南靠沪宁高速横山道口,交通出行还是十分便捷的。。五一村由8个自然村和一个新村组成,户籍人口2526人,占地2.5平方公里,各个自然村和重点企业的分布能在五一村地图上反映出来。五一村的发展离不开我们党组织和村委会的领导,下面请大家了解下五一村的党组织和村委会的演变史。1958年初建立了村党支部;1988年5月升格为村党总支;1993年5月18日建立村级党委,下设8个党支部,党员有220人。五一村党委被评为江苏省先进基层党组织。五一村委会的发展道路和全国各地大致是一样的,经历了从高级合作社到生产大队再到建立革委会,直到1983年成立村民委员会。1997年,五一村委被评为全国模范村民委员会。在我们左手方的马头墙上,记录了一些对五一昨日的回忆。昔日的五一村是“芦花白茫茫,野鸭满天飞”的芦苇滩,地理条件闭塞,村级经济落后,百姓生活贫困。穷则思变,如何变。五一村人认准一个理,大力发展经济。正是由于经济的发展才有五一村今日的喜人局面。首先从农业做起,五一村于1951年起进行土地改革;1982年开始实行农业生产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并在1996年率先推进“一田制”改革,办起了12个小型农场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随着农业的发展,富余劳动力的增加,当时村党支部一班人紧紧抓住改革开放的机遇,大力兴办工业企业,不断加快创新投入,促进了五一村工业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五一村现有年销售收入5000万元以上规模企业4家,分别为:江南集团、兰陵集团、合成材料厂、华耐衬里厂。2008年全村完成工业总产值55.9亿元、销售收入55.8亿元,经济实力可谓是“常州市第一村”。创业之初,面临着资金短缺、项目缺乏、销路面窄的困难局面,村委一班人处处发挥带头作用、迎难而上,创办了横山五一刀模厂、武进防腐材料厂和五一钢球厂。现在村里2个大型集团公司分别是江南集团和兰陵集团。江苏江南实业集团有限公司:成立于1994年7月,是首批全国乡镇集团之一。集团多年来一直保持着较高的增长态势,至2008年底,集团拥有固定资产20亿元,流动资金16亿元,年销售收入达50亿元,是全国500强企业,江南集团现有4个总厂,员工3250余人。江苏兰陵化工集团有限公司:创立于1980年,占地25万平方米,员工近600人。2008年,集团完成工业总产值4.36亿元。旗下的“兰陵”牌涂料是中国驰名商标,被广泛用于人民大会堂、火箭发射架等防腐工程。另外,五一村还有合成厂和华耐厂等10多家企业。接下来请跟着我走,这个房间内放置着我们五一村五、六十年代生产和生活器具的实物和图片。能更直观的了解下旧时的生活,大家可以随意看看。看完请继续跟我走,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五一村民生活如芝麻开花节节高,逐步过上了全面小康生活,大家从墙上村民运动、住房、出行等照片就能看出来(用光束笔来指),真正实现了吃讲科学营养、穿着气派时尚、住房舒适宽敞、行有机动车辆、文化娱乐多样、生活社会保障。2008年,村民人均纯收入达15488元。幸福的笑容时时展现在村民的脸上,成为五一村一道独特的风景线。五一村有今天的成绩,离不开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和帮助。(手势)这边是领导视察五一时留下的照片,其中有: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铁木尔达瓦买提、国家副总理回良玉、政协副主席王文元等。大家这边走。五一村通过努力,取得了一系列的成绩,受到各级领导和百姓的肯定,在提高知名度和美誉度的同时也成为五一村继续奋进的新起点。这边是五一村近年来获得的部分荣誉。成绩的取得离不开村民的努力,也离不开为五一发展作出杰出贡献的村民代表。我们选择了一些典型代表,大家可以简略看一看。经济的发展,村级财政收入的增加,为村委大力投入社会事业建设提供了物资保证。五一村成为常州市首批通过五化三有的行政村之一,道路硬化达到100%并成为常州市第一个实现村级主干道路“白改黑”村。还把村里的河塘建成了天然泳池和免费垂钓区。大力实施村庄绿化,绿化率达到了30%。积极推行垃圾袋装化村,并成立专门的物管中心,成为常州第一个全村物业管理化村。大型的公园和广场美化了五一村的环境。村委还投入1.6亿元努力打造了新农村和城乡一体化建设的新亮点——五一新苑。同时大力支持教育事业和老年人活动的开展,真正做到学有所教和老有所乐。2005年,五一村成为使用管道天然气“全国第一村”,长江水、数字电视、电话等基础设施都是一应俱全。五一村在加快发展一、二产业的同时,高度重视第三产业发展,建立了“江南一条街”,既完善了农村功能,又方便了村民生活,更打造了新的经济增长点。五一村在开展物质文明建设过程中,同时也牢抓精神文明建设。在推进学习型村、学习型企业创建的同时,深入开展了“十星级学习型文明家庭”评比活动,并成为了常州市第一个全国文明村。接下来请大家看一个电视宣传片,能更好的加深对五一村情况的了解,看完各位领导这边请。回眸历史、展望未来。五一村将牢牢把握推进城乡一体化这条主线,努力把五一村建设成为五一特色的新农村,更加美丽的“江南一枝花”。感谢各位领导的参观,您的每一次光临都是对五一村的关心与厚爱,衷心祝愿你们身体健康、工作顺利、万事如意。我的解说就到这里,谢谢大

校史馆解说词

黄 冈 职 院 校 史 馆 解 说 词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校友们,欢迎你们来到黄冈职业技术学院,我是今天的讲解员某某。我们即将参观的是黄冈职业技术学院的校史馆,下面就让我带领大家一起去了解一下。请跟我往里面走。在参观之前提醒大家:校史馆是我们全校师生的智慧结晶,希望大家在观看的同时保护好我们的各项财产。 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可以说是与共和国同行,走过了 65年的辉煌历程,65年春华秋实,喜育桃李十万,65年斗转星移,旧貌已换新颜。大家请往这边看。首先映入眼帘的这9个鲜红的大字就是我校经过多年的探索总结出来的一套办学战略,我校在 树品牌,创特色,建示范 这样的办学战略下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辉煌成就。而分列其两边的就是我校的校训了,我校在这样的校训精神指引下,已经形成了 以崇德为方向,以强能为目的,以务实为方法和手段,以创新为动力 的办学思想。 大家在理解完校训之后,请往上面看,这个圆形的图标就是我院额校徽了,大家是不是觉得很耐人寻味呢?整个校徽是以寓意着充满希望的绿色为底色,同时以黄冈两个汉语拼音的第一个大写字母,H和G为基本框架的,H在这里衍生成一条成才之路,是学院为学生成人成才就业创业铺就的通向社会谋求发展的阳光大道,而在我们看到H中间这一横时,是不是感觉像是看到了一只展翅飞翔的大鹏呢?同时它也寓意着一本翻开的书,代表着全院师生正在追求知识,探求真理。看完这些请往这边看: 扬子江为我们欢快奔腾,大别山为我们引吭高歌。 现在我们看到的就是我校的校歌了,我校校歌是由原任书记涂普生作词,胡耀武作曲的情况下共同完成的,更值得黄职学子骄傲的是,我校校徽以及校歌在2008年1月份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举办的首届 校歌、校徽、校训 展评颁奖大会上,均荣获了一等奖的好成绩。 我们学院在各个历史发展时期,都得到了各级领导的关怀与支持,李先念、江泽民、温家宝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也都曾来我校实习基地视察,并给予了高度评价,教育部以及省市级各级领导,也多次来

校史馆建设方案讲解学习

校史馆首先是学校的编年史,是以陈列学校发展历史、展示学校办学过程和不同时代学校面貌的场馆;其次是学校传统与校园文化的集中表现的舞台,即以一定的平台和形式,将学校的优良传统与校园文化精粹充分展示的场所;第三是学校博物馆,能把学校的文博全景陈列;第四是学校的荣誉室,是学校教育教学成果的荣誉展览室;第五是学生德育教育基地,即通过校史馆的陈列与展示,成为学生德育教育和人文教育的基地。 校史馆目前还没有一个严格的定义。从性质上看,属于收藏、研究、陈列和开展教育活动的场所。她具有博物馆的部分属性,也有研究院的部分属性,从本质上看,应是博物馆的一种。它在收藏、研究、陈列、展览的同时,更大的作用是校园文化的建设,是学校研究和产生思想、汲取和形成精神、积淀和创造文化的摇篮,是激励师生共同成长的重要土壤,是对师生开展德育教育、人文教育的重要场所。 校史馆的意义:是学校发展历史的陈列室。她是学校办学思想不断发展的源泉,是学校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基地。校史馆的建设,有利于促进学校传承和发扬优良的教育教学传统,有利于学校不断积淀校园文化、创新校园文化和形成办学特色 [1]1、校史写作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要建校史馆,最难的还是校史的编写。在编写校史的过程中,要建立一个写作班子,设计好写作的主线,规划写作的框架,突出重点和亮点,每所学校在发展过程中要注意把学校有特色的地方加以宣传。主线确定后,在写作的过程中,要注意不要面面俱到,不分重点什么都包括进去。对于合并的院校,原来学校的历史和现在学校的发展这两块写作比例如何分配要充分论证。 在写作的过程中,要建立一个审稿的机制,请学校退休的老领导来做顾问团,同时征求有关职能部门的意见,最后请学校现任的一二把手终审,这样几上几下,保证展出校史的满意度。 2、校史馆选址、展版设计中的注意事项 校史馆的建设是学校的文化工程之一,学校在选择校史馆地址时,要有前瞻性的考虑。要显得大气、庄重,便于参观,要彰显学校的文化氛围,不要临时安排一个地方建设校史馆,过几年又换位置,这样装修的开销非常大,同时也浪费人的精力;同时在安排校史馆房间的时候,要有预留的空间,为以后续写校史留下空间。 3、充分运用现代化的手段,展示校史馆的内容 现代技术的运用,给校史馆带来视觉上的冲击力,他的图像、声音等的加入,使得展出更加生动、有趣,不枯燥。在校史馆的展出中,有条件的学校,充分运用多媒体的手段,穿插于展览中,以此达到提高办馆质量的目的。 我们在写校史内容时,要全部做成电子版,对于征集到的照片、文字等史料性的资料全部扫描数字化,为以后校史馆后期的制作打下基础。 河南省智博展览设计公司在做校史馆的规划设计中尤其重视这一点,因为声光电在展览馆中的应用确实能够从一般的校史叙述中突显亮点,增加高科技含量。 4、校史馆建设要纳入到学校的整体建设中,加强管理,完善相应的规章制度

校史编写方案

淮阳中学校史编写工作方案(草稿) 2018年,淮阳中学将迎来建校115周年纪念,根据学校制定的“五年一小庆,十年一大庆”的原则,届时淮阳中学将举行一系列的纪念庆祝活动,撰写校史已经列入纪念活动的一部分。 校史的编写是校园文化的组成部分,编写《校史》,对于回顾和总结学校发展历程和成功经验,继承弘扬一直以来学校坚持的宝贵精神和优良学风、教风、班风校风,促进校园文化建设,进一步树立学校的社会形象,振奋精神,增强广大师生员工的凝聚力和自豪感,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和意义。为推动校史编辑工作稳步推进,确保质量,结合学校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校史编撰工作是一项非常必要非常有意义的工作,它记载历史、教育后人,传承历史,激励未来。我校校史将记录学校风风雨雨中演变的历程,应是一部厚重的历史、光荣的历史,也应是一部有特色的历史,它将成为淮阳县及淮阳中学宝贵的教育资源。因此,校史编写将在学校领导的正确领导下,以编写校史为主要任务,存史立鉴,为学校今后的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二、校史编写原则:

尊重历史,实事求是;述而不论,科学规范;全面记录,远略近详;经纬结合,时段分割;以志为主,图表为辅。三、校史系列编辑分工: 《淮阳中学校史简明读本》负责人() 《淮阳中学大事记》负责人() 《淮中骄傲》(知名校友辑录)负责人() 《图说淮中》(画册)负责人() 《淮阳中学教师作品选》负责人() 《淮阳中学校友及学生作品选》负责人() 《校庆专题片》脚本撰写( ) 《校史展室文字解说词》负责人() 《淮阳中学知名教师名录》负责人()配发照片事迹简介 四、组织机构 1.领导小组: 组长:副组长: 组员:全体校委会成员 2.特邀顾问:(建议县志办领导和政协文史委领导) 3.工作小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校史馆讲解员招募通知及相关校史馆事项

关于江西理工大学校史馆招募讲解员的 通知 各学院: 我校校史馆始建于2008年50周年校庆之际,至今正式运行已将近6年时间,接待各级领导、专家、校友等超过万人。校长办公室聘请了多批校史馆讲解员,他们为推介宣传学校、展示学校成就做出了重要贡献,也较好地锻炼和提升了自己。目前,担任讲解员的部分同学即将毕业,为建设一支人员稳定、结构合理的高素质讲解员队伍,继续做好校史馆讲解工作,特补充招募若干名讲解员志愿者。现就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招募对象 学校全日制2012级、2011级在校本科生。 二、招募数量 校史讲解员拟招募7人。 三、招募条件 1.热爱学校,了解学校,有志于弘扬宣传学校光荣历史。 2.刻苦学习,乐于奉献,能够较好处理学习与讲解工作关系。 3.普通话标准,口才较好。有诗歌朗诵、演讲基础,英语口语能力较强者优先。 4.身体健康,形象气质佳。男生身高要求170cm以上,女生身高要求160cm以上。 四、招募办法 本次招募报名采用自愿报名和学院推荐相结合的方式(名额不限)。望各位同学积极参与,踊跃报名。 有意者请登录校长办公室网站浏览相关通知并认真填写“校史馆讲解员报名表”,于2013年5月15日前发至 438035449@https://www.360docs.net/doc/b814778950.html,(校办陈老师邮箱)。

校办将组织招聘工作小组进行面试、筛选产生入选名单。 五、讲解员培训 校办将组织对入选人员进行有关校史知识、讲解技能培训。 六、奖惩机制 1.正式录用的讲解员服务满一年,经考核合格,将颁发“校史馆讲解员”证书。考核优秀,将授予“优秀讲解员”荣誉称号。 2.参照校内勤工助学岗标准,结合讲解工作时间计算发放酬金。 3.择优推荐参与评优评先。 4.择优向学院推荐德育素质加分。 5.每学年考核一次,对考核“不合格”者,予以解聘。 附件:江西理工大学校史馆讲解员报名表 校长办公室 2013年5月4日

商丘市第一中学校史馆解说词1

商丘市第一中学校史馆解说词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亲爱的校友们: 大家好!欢迎您到商丘市第一中学校史馆参观。 前言 一九四九年,豫东大地,陇海线畔,“朱集市市立中学”诞生了,并从此开始了她的征程。她路途坎坷,几度风雨,几度辉煌,一路拼搏,一路高歌,历练了颗颗师心,培育了代代学子,,展现了一中的无限风采,也辉映了祖国大地。她今天的名字是商丘市第一中学,这个名字翘然秀出群伦。而学校也坚贞地履行着传承人类的文明与梦想,延续对知识和道德的追求,播种着明天的希望的神圣使命。敬业乐群、博习通达的校训,敬业慎行、严谨善导的教风等等。这就是商丘市第一中学的传统与现在,也是未来的希望之所在。 历史回眸 校史馆展示了商丘市第一中学60年来的发展历史和巨大变化。 (大事记)1949年,鲁光中学、私立豫东中学与私立道德中学一部及私立道德小学印染班合并,称为朱集市市立初级中学,由朱集市市长王飞霄兼任校长。1951年,改称商丘市市立初级中学。1953年,再次更名为商丘市第一初级中学。1957年被河南省教育厅评定为省级重点中学。1958年更名为商丘市第一中学,招收第一届高中生,学制三年。1987年9月,新教学楼落成,全校所有班级搬入教学楼,告别平房。1998年,因97年商丘撤地设市,学校上划直属市教育局。1999

年,遵国家、省教育行政部门要求,商丘市第一中学高、初中两部实行分离分设,高中部迁出独立办学,初中部仍然留在原址办学,并沿用“商丘市第一中学”校名至今。2005年8月,逸夫科技楼落成。9月,市一中分校成立高中部并开始招生。 商丘市第一中学的历史是一部“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创业史,是一部精神家园的坚守史,更是一部数代师者的耕耘史。 (历任校首)学校的发展和壮大凝聚了历任领导的心血和汗水。这是建校60年来的历任校首,其中王飞霄校长当时是市长兼任校长,由此可见学校在当时的地位之高。李德樵校长是任职时间最长的一位校长…… 这是学校各个时期的校址变动、以及毕业生合影,不知上面可有您或您熟悉的身影? 校友撷英 进入新世纪的十年间,学校规模扩大了近十倍,教学业绩和办学水平在全省遥遥领先,毕业生人数最高记录达一年5000人,为国家培养了大批优秀学子,这里曾经走出:石秀诗全国人大财经委员会主任,张树田上将……由于校庆时间紧迫,以及线索的限制,我们在展板上只登录了部分照片,如果您或您所熟悉的校友已经有所建树,我们热情的欢迎您留下宝贵的资料,我们将不断丰富展板。 以史为镜,在这些史料里,我们能看到学校展示出的社会知识的源泉、思想的动力、道德的良心;看到了一所中学所具备的心系人类、

“档案管理”功能操作说明:

同济大学档案管理系统 操作手册 同济大学档案馆 二○○八年五月

目录 第一章系统简介 (1) 第二章档案管理 (3) 1.档案信息录入 (3) 2.档案查询与打印 (9) 3.文件调整 (11) 4.档案实体销毁 (12) 5.辅助立卷与批量修改 (12) 6.文件识别 (13) 7.邮件系统管理 (15) 第三章名词解释 (16)

第一章系统简介 本系统采用浏览器/服务器结构,具有维护方便,不需要安装客户端软件,客户端只需要一台联网(局域网、校园网、互联网)的计算机就可以应用,具有操作简单、维护方便、安全可靠、功能齐全等特点。 该系统包括档案管理(科技档案、文书档案、会计档案、声像档案、实物档案管理等)、收发文管理、全文自动著录与标引等子系统,其主要功能特点如下: 一、系统构架及运行平台 浏览器/服务器(B/S)结构作为客户机/服务器(C/S)的替代技术已经成为目前各类网络管理系统的主流技术。本系统正是基于浏览器/服务器(B/S)结构,具有易安装、易维护、易操作,与操作系统,后台数据库无关等特点。 二、系统主要功能 1. 全文自动著录与标引 系统设计了面向21世纪的办公自动化过程中形成电子文件全文自动采集,自动著录(即自动从电子文件全文提取各个著录项),自动标引分类号、档号、主题词、保管期限与全文任意关键词自动检索。实现了档案文件的采集、著录与标引自动化和人工智能化,对办公自动化过程中形成的电子文件的利用十分方便,大大提高了档案工作效率和自动化程度。 2. 全文管理与全文检索 本系统的全文管理通过高效的全文检索算法,实现了全文的高速检索。系统还支持用户远程上载各种格式的电子文件全文、纸质文件扫描图像,从而实现了对档全文检索、打印、下载、上传、备份等的全方位管理。 3. 图像、录像、录音等多媒体档案管理 系统对扫描图像、录像、录音等多媒体档案进行统一管理,用户可以远程上载图像、多媒体文件到系统中,对于录音录像档案还可以进行在线点播。 4. 档案信息统计 系统可以对各类档案资料进行灵活的统计,并且可以绘出个直方图、统计表等各种统计图表。 5. 档案借阅利用 系统实现了档案管理借阅利用的网络化,用户只需要通过身边的计算机远程登录到系统中就可以查阅馆藏档案信息,确定所要借阅的档案实体,系统即可纪录完整的借阅利用信息,并可以进行借出档案实体的催还,借阅利用信息的统计等操作。

学院校史馆展馆解说词

请解说员对照展厅实际情况和个人语言习惯作出修改。 学院校史馆展馆解说词 各位来宾,大家好! 我是讲解员×××。 欢迎参观河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校史馆。 河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创建于1953年,其前身为国家级重点中专——河南省交通学校。2004年经河南省人民政府批准晋升高等教育系列,隶属河南省交通省运输厅,是培养公路交通技术与管理人才的高等职业技术学院。 2013年10月,我院迎来了六十周年的寿诞,为铭记先贤教诲,发扬交院之精神,延续今日交院之辉煌,特组织建设“河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校史馆”,全馆约774平方米,分为序厅、历史厅、现代厅、学子厅和未来厅,从不同角度,全面展示了学院六十年来的奋斗历程和发展成就,现在就让我们一起展开时光的翅膀,漫塑历史的长廊,追忆交院逝去的沧桑,感受交院新世纪创造的辉煌! 序厅 我们首先来到的是校史馆的第一部分——序厅,序厅在设计上撷取了交通文化、公路文化、交院文化等,营造了现代开阔、明朗大气的展览氛围。大家可以先感受一下序厅厚重的艺术氛围。序厅主要包括形象墙、学院文化和领导关怀。序厅的左侧为“领导关怀部分”,六十年来河南交通学院的快速发展,离不开各级领导和各界人士的大力支持与关怀。我们所迈出的每一步,都凝聚着众多的关爱和期待;我们所取得的每一次成功,都辉映着各级领导的心血和汗水。一次次亲临指导,一句句殷殷叮咛,让交院人深受鼓舞,信心倍增。 序厅中央的形象墙上篆刻的是著名诗人王怀让老师,为我校五十周年校庆而作的诗歌“一条大路”,这首诗将学院五十年代的诞生、六十年代的坎坷、七十年代的涅槃、八十年代的成长、九十年代的壮大和新世纪的辉煌淋漓尽致的表现

校史陈列室导游词

校史陈列室导游词

校史陈列室导游词 各位专家、各位领导: 上午好,欢迎来到江西工贸学院校史陈列室,我们工贸学院经过了45年发展,四易校址,从520名学生到今天的7016人,从简易粮食仓库改造成的教室到今天现代风格的新校园,几代人的不懈努力,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大家面前看到的翻开的书本浮雕便象征着工贸学院的历史掀开了新篇章,发展迈入了新纪元。 大家可以看到浮雕两侧是国家粮食局、教育部、省粮食局、省教育厅、省政法委、省劳动厅、省农业厅领导到学院调研和检查指导工作时的照片和题词。 请各位随我这边参观,红墙上写的是我们学院的简介,我们学院现有全日制在校生7016人,高职统招生5029人,占地面积630亩,总投资3亿多元,现有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3160万元。学院有各类教师448人,专任教师330人,其中硕士、研究生89人,教授、副教授高级职称121人,双师型的教师有191人。 我院设有五系一部,分别是:机电技术系、信息科学系、工程技术与艺术设计系、经济贸易

育厅授予“江西省大中专院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单位”,毕业生也深受社会和用人单位的好评。 学院还积极推进校企合作,工学交替等有利于人才培养的办学模式,实现人才培养和企业需求零距离接触,积极开拓毕业生就业市场,大力实施“校企联姻、校企共建”,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先后和省内外几百家用人单位建立了长期稳定的毕业生供求关系,涵盖各个行业企业,其中有摩托罗拉、富士康、海尔这些世界五百强企业,也有TCL集团、科龙集团、美的集团、联想集团等上市公司。 这边的图片就是我们学院组织的招聘活动现场、部分培训基地和校企合作的用人单位。 请各位专家领导随我继续往前面参观,我们学院以面向市场、兼顾行业、服务社会、开门办学为原则,各专业根据“新生入学志愿填报率、毕业生就业率及毕业生就业对口率”进行考核,进行专业的整合和优化,学院专业数量从2003年升格之初的6个发展到现在的34个,加上我们9月份通过审批的两个专业就是36个。这里

展览馆影片解说词

郑各庄展览馆影片解说词 恢弘大气的皇城王府,小桥流水的红楼岛; 现代时尚的温都水城,古朴典雅的南牌楼。 这是京郊大地一朵奇葩,这是北京最美的乡村,这里是壮志满怀、阔步向前的郑各庄! 郑各庄展览馆概念设计方案 一、主题主线 展览以“北京最美的乡村”为主题,突出在党的亲切关怀和正确领导下,郑各庄人在黄福水同志带领下,忠实践行“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这条主线,艰苦奋斗、兴村富民、开拓创新,促进村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建设不断发展进步。 二、设计构思 致力运用淬炼后的东方美学来诠释郑各庄的发展之道,使整个展厅同时具有古典精髓与现代特征,让时尚简约与深厚底蕴相得益彰。 三、平面布局 整个展览由五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村庄概况、第二部分创业初期(1986-1996)、第三部分励精图治(1996-2006)、第四部分发展壮大(2006-今)、第五部分继往开来。 四、参观路线 宽敞的通道结构,合理的人流走线,舒适的观赏视角,前进后出的出口设置,符合一般参观习惯。 五、整套设计方案,独具匠心的构造了十大看点—— 1、主题鲜明的序厅 2、区位优势电动图表 3、史话郑各庄立体卷轴影像系统 4、1949-1986村庄多媒体互动查询 5、时光隧道 6、印象郑各庄魔幻光影沙盘 7、三维立体弧幕影院 8、新闻媒体报道互动魔镜墙 9、高科技VR自驾游 10、多媒体互动触摸桌 六、设计方案

展馆看点之一:主题鲜明的序厅 序厅提取郑各庄典型特征作为设计元素。米色地砖和黄色光韵凸显皇城气运;荷叶造型与顶部云纹交相辉映,恰如“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契合水城特质;主背墙体利用立体钻石造型形成黄金分割,象征村庄璀璨夺目的支柱产业。 序厅右侧领导关怀区域,设置超高清LCD液晶播放系统,循环演示郑各庄人在跨越一切障碍的历程中,受到国家、北京市、昌平区等各界政府和领导亲切关怀视频图文。 展馆看点之二:区位优势电动图表 区位优势超大电动图表,动态演绎郑各庄位于京畿龙脉、亲山近水的独特区位优势;与前方触摸屏实现有机互动,拓展展示内容。 第一部分一级标题“村庄概况”简洁醒目;展示空间通畅大气,配合图案成像灯光,烘托空间氛围;借助灯箱图文,展示村庄历史沿革、皇城史话、水城神韵。 展馆看点之三:史话郑各庄立体卷轴影像系统 郑各庄北望绵绵燕山,南延京城龙脉,自明代成村至今已有600余年历史,灿烂的历史文脉吸引着海外宾朋络绎而来,古朴典雅的卷轴造型从展示墙体一直延伸到顶部,仿佛打开的历史画卷,结合投影播放系统,向人们娓娓阐述郑各庄的悠久历史。 展馆看点之四:1949-1986村庄多媒体互动查询 观众伫立多媒体互动查询系统前,轻点屏幕循环变幻的年份数字,即可深入了解对应年份郑各庄的生产生活情况。 第二部分“创业初期”,集中展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在以黄福水为村书记的党总支部领导下,郑各庄人白手起家、艰苦奋斗,开创了一条不同寻常的发展之路。 展区借助图文内容、触摸屏展现昔日郑各庄破败不堪的村容、穷困辛酸的苦日子,突显今日的化碟之变,幸福来之不易。借助液晶电视播放当年组建土方施工队、集资购买运输车的酸甜苦辣。 展区辅助展线阵列的展示结构,手法细腻的历任党支部书记人物雕塑,配合简要介绍,见证村庄往昔历程。 展馆看点之五:时光隧道 时光隧道总长30米,在设计过程中,巧妙借助艺术灯光,营造光影随行、科技现代的空间氛围,时光隧道两侧发光字集中展示宏福集团下属企业、村企荣誉、重点工程内容,形成强烈的视觉冲击,化劣势为亮点,

延安中学教育史馆解说词

延安中学教育史馆解说词 (一) 各位领导:欢迎大家来到延安中学教育史馆参观! 延安中学教育史馆建成于2015年12月,展陈面积1300多平方米。延安中学教育史馆以延安中学的创建与发展为线索,采用编年和专题结合布展的方法,分两个展区、四个单元,全面展示延安中学光荣的历史、优良的传统和丰硕的办学成果。 这里是延安中学教育史馆的序厅。序厅背景浮雕以延安的宝塔和延安中学师生学习、生活、战斗的场景为元素进行艺术创作,突显延安中学是“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所中学”这一主题。 序厅中央摆放的是蔡子伟校长的雕像,蔡子伟校长,陕西蓝田人,延安中学首任校长,建国后曾担任农业部常务副部长。 延安中学创建于1938年8月,是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所中学,从创办之日起,就深深地烙上了红色的印记,是一所红色的学校,干部的摇篮。 建校至今,学校已走过了70多个春秋,经历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的洗礼,经受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考验,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发展壮大,现已成为陕北教育战线上一颗璀灿的明珠。

延安中学从创办之日起,就自觉担当起为党和国家培养和储备干部的使命,坚持把培养青年学生树立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首位,坚持教育为人民服务的办学宗旨,实行教育与革命战争相结合、生产劳动相结合,在干部教育、师范教育、职业教育、工农教育、特别是中学教育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为党和国家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延安中学是新民主主义中等教育的雏形,延安中学是新民主主义中等教育的成功典范,延安中学是新民主主义中等教育的试验田,延安中学的历史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我国中等教育发展史的缩影。 大家现在看到的是延安中学发展变化序列图,中间是延安中学发展的主线,学校由最早的陕甘宁边区中学到今天的延安中学,先后15次易名,14次搬迁校址,办学历程从未间断。 抗日民主根据地的建立主要介绍延安中学创建的时代背景。 1935年中央红军到达陕北吴起镇,1937年1月党中央进驻延安,从此延安成为党中央所在地,陕甘宁边区的建立,延安处于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为发展教育,培养干部创造了条件。1938年4月11日,国防教育研究会第一次代表大会在延安召开,各界代表400余人出席了大会,毛泽东主席指出:“我们的民族是一个缺乏教育的民族…… 应该用全力应付抗战,用教育来支持抗战。目前的抗战是规定一切的东西,我们的教育也要听抗战的命令,这就叫抗战教育。” 下面我们参观第一单元:新民主主义中等教育新起点,这

校史馆解说词

校史馆解说词

解说词(南风门——校史主题公园——校史馆) 南风门 各位领导,各位来宾,亲爱的同学们我们现在位于四川师范大学成龙校区的南风门。成龙校区目前有南风门、南云门和西岑门三个校门。南风门宽60米,高19.46米,将门柱设计为净高19.46米寓意四川师范大学建校于1946年。门柱造型的设计加入了传统元素,“F”形相向对立,构成繁体汉字“门”字,强调了鲤鱼跳龙门的象征意义。门柱俯视为“><”状,如一本书的开启状,寓意知识智慧之书开启。门柱体面相互交织的线条,是由个体汉字、字母、数字、符号、公式、定理等内容组合排列而成,寓意川师大文史艺数理化科系完备,互相关联,突出了综合类师范大学的特点。 龙湖大道 南风门正对着的就是龙湖大道。龙湖大道宽38米,长178米,是学校形象集中展示的窗口,它始于入口的铭记广场并经过一系列广场空间延伸至中心湖面,最终越过水面及中心标志以图书馆为对景。硬质铺地为学生和老师提供了开阔的聚会场地,两侧的林荫道树荫浓密、树影婆娑,树下的草坪提供了活动、欣赏沿池风景的场所。池水倒影周围景色,有汀步连接池水两侧。 道路左方的是第一教学楼。总建筑面积43200平方米,共有教室186间;针对教育建筑“人流大且集中”的特色,除西侧设主要入口

外,沿建筑周边还设置了多个入口,以“立体疏散”的方法,多方向、多层次地快速疏散人流。道路右边的是第一实验楼。总建筑面积为23503平方米,主要由物理实验室和公共计算机教室构成。第二、三实验楼位于校园西南侧, 在第一教学楼的后面,建筑面积43200平方米;二、三实验楼由通过架空天桥和构架连接组合而成。 第一实验楼的前面是艺术大楼。总建筑面积为12850平方米,主要由音乐学院教学楼、音乐厅和龙湖剧场构成。其中,“龙湖剧场”的音响设施是按照高标准建设的,其音响效果在西部高校堪称一流,可与成都市锦城艺术宫以及娇子艺术中心媲美。 龙湖大道的尽头有一个湖是龙湖。作为校园景观的核心,龙湖是在保留规划地块内自然山丘地形的前提下,利用原有水系(东风渠南支七渠)形成的中心水面。中心湖面宽约六十亩,北浅南深,从校园东南角流入,流经学院行政楼和一教学楼,从西南角流出。湖名的由来有三:一校区地处成都市龙泉驿区,二刘禹锡《陋室铭》:“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三取“望子成龙”之意,寄托了对莘莘学子的一种美好期望。 桫椤岛:位于龙湖湖心,因洪雅市政府捐赠的十棵桫椤树而得名。桫椤,又名树蕨、蕨树,其树形美观,叶如凤尾,是现今仅存的木本蕨类植物;它的出现距今约三亿多年,比恐龙的出现还早一亿五千万年,故有植物“活化石"之称,被列为国家一类保护植物。岛上的石头刻有“花半坞”,取自于古诗中的“半坞白云耕不尽”,“花自飘零水自流”。

校史馆英文讲解稿件

校史馆英文讲解稿件 The first floor The hall Ladies and gentlemen, welcome to the history museum of Shanghai Customs College. I’m your museum announcer today. As you can see, the architecture of this building is Spanish styled and it is a copy/replica of the original building on Fenyang Road. The (邬达克洋行) order to make the young generations remember the history, we copied the unique and and our visit will begin in this hall. 百舸争流). The Chinese words on the wall tell the spirit of our college-- patriotic, ambitious, open, and versatile. You can take photos here after the visit. Well, ladies and gentlemen, let’s proceed to the first room. Room1 In 2007, Mr inaugurated a new period for our school—from a junior college to a regular college. It was a memorable and historic moment. Mr. Han Zheng, the former Shanghai mayor, also attended the ceremony. Now let’s go back to 1908. Our university grew from a tax school. At that time, the headmaster was Mr Let's look at this photograph taken on Fen yang Road. This is our former campus.Now, what you can see is the People’s Daily in 1953, recording the founding of the Shanghai Custom School, a historic moment for our college. You may see the number of the enrolled students is much bigger than before. We have cultivated many excellent talents and outstanding figures, for example, Qian Guanlin and Duan Mujun, they served as

校史馆建设

常熟理工学院校史馆创建 及校史图录编纂的介绍 党委宣传部吴春年 一、总体介绍: 常熟理工学院校史馆位于学校东湖校区中心位置——图书馆的底层东部,实用面积880平方米。校史馆运用翔实的资料和丰富的图片,以校史时间轴为主线,较为系统地再现了常熟理工学院五十年来艰难而又辉煌的发展历程,展示了当今学校改革发展的巨大成就,是学校文化建设的标志性工程。整馆分为六大空间部分,即老苏州师专、地区师范、新苏州师专、常熟职业大学、常熟高等专科学校、常熟理工学院六大时期。展出内容以图片为主、实物为辅,展出的形式有平面版面、场景复原、实物展柜等等。校史馆的建立为常熟理工学院校庆50周年献上了一份厚礼,如今已成为来宾、校友来访的参观亮点,建设文化校园的一道风景。 二、建设步骤: 1.成立机构:学校领导早在2006年就筹划建立专门的校史编写机构,2007年春季,特邀原常熟高专党委书记李椿、原人文学院赵平教授等组成校史编写工作组,设立专门办公室,校史办,正式开始编写校史。校史馆的筹划也紧锣密鼓开展,确立了以党委宣传部为主开展校史馆建设工作。校领导带队,发展处牵头,在各地分设校友会。 2.规划场地:学校领导根据东湖校区的实情,决定在图书馆大厅东侧展厅建设校史馆。主要考虑到文化氛围和人流量的需要。共性的

东西就是文化底蕴深、文化氛围浓,相得益彰。展厅实用面积达到880平米,可以满足需要。本来是卖书的书店规划,因为位置好,但是学校领导以大局为重,做通各方面工作,将经济利益让位于文化校园建设需要。 3.参观考察:由党委宣传部、艺术学院、校史办组成考察团赴上海复旦大学校史馆、上海交通大学校史馆、上海同济大学校史馆考察调研,拍摄了大量的图片资料,与校方有关部门沟通交流学习取经,分别整理出考察报告。通过考察发现,各学校定位不同,理念不同,比如,复旦大学校史馆资料详实,采用传统展览方式布展,历史厚重感强烈,但由于空间有限,显得很局促。属于传统型。同济大学校史馆为体现出现代理念,大量采用新材料、新工艺,布展方式一改传统,大量采用悬挂、结构、造型等现代建筑元素来体现大学的时代精神,属于时尚型。交大校史馆相对比较中庸,人文色彩比较浓厚,由于建设时期与前二者不同期,显得比较陈旧,但是结合交大的古老校园,却很有底蕴,注重成果的展示。 因此,综合各家的特点,结合我校的实际,决定采用介于期间的风格,将传统与时尚元素相结合,用时尚元素做传统文化,将传统元素嵌入时尚形式。 4.收集素材:主要渠道,整理学校档案室图片资料,辅助渠道:向广大师生、校友征集,到苏州档案馆、离退休教师、校友个人家登门收集、翻拍资料。聘用临时人员整理资料,按照阶段分门别类,补充图片说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