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色素的安全性调查论文

食用色素的安全性调查论文
食用色素的安全性调查论文

附件1

本科毕业论文

食用色素的安全性调查

何玉峰

201131161207

指导教师周琢强

学院名称公共管理学院专业名称公共管理类

论文提交日期2012年5月26号论文答辩日期年月日

一摘要

天然食品大多具有它本身的色泽与香味,是食品的重要感官指标,但在食品的加工、贮藏过程中常会使其不同程度根去或完全丧失原有的色泽。因此,为改善食品的感官性质,保持良好的色泽,在食品加工过程中通常加入食用色素来提高食品的商品性。然而近二十年来,随着食用色素安全性实验技术的发展,人们陆续发现合成色素与人类膀胱癌、脾肉癌、肝癌、淋巴癌的发生以及哺乳动物类细胞染色体异常相关联,某些合成色素还可损害人体亚细胞结构,干扰多种活动性酶的正常功能,引起腹胀、腹痛、消化不良等症状。由此引出的食用色素的安全性问题令人关注,下面我将以柠檬黄、姜黄素等几种食用色素作食用色素的安全性调查。

【关键词】:食用色素安全性柠檬黄姜黄素

二目录

三正文

1 前言

食品的色彩是食品感观品质的一个重要因素。人们在制作食品时常使用一种食品添加剂)——食用色素。目前使用的食用色素有天然食用色素和合成食用色素两大类。合成色素主要指用人工合成方法所制得的有机色素,我国允许使用的食用合成色素有苋菜红、胭脂红、赤藓红、新红、诱惑红、柠檬黄、日落黄、亮蓝、靛蓝这9种。天然色素中除藤黄外,其余的都是安全无毒害的,厂家只要按照生产需要就可以添加使用,但国家对每一种天然食用色素也都规定了最大使用量,以保证安全。而合成色素则都是一些合成的化学物质,这些物质并不是对我们人体有用的营养物质,过量地使用往往会表现出一定危害,所以我国制定了严格的使用规范,每一种人工合成色素都规定了使用量和使用范围。但食品中本身存在的天然色素,在加工保存过程中容易褪色或变色,在食品加工中人工添加天然色素成本很高,而且染出的颜色不明快,其化学性质也不稳定,容易褪色,因

此很多食品生产企业就选择一些合成色素来代替天然色素或者不合理、不合法的使用其他食用色素,这就导致了现在的食品安全问题。

1.1天然色素和人工合成色素之分

食用色素分为天然色素和人工合成色素两种,天然色素主要从植物组织中提取,也包括来自动物和微生物的一些色素。人工合成色素是指用人工化学合成方法所制造的有机色素。在添加色素的食品中,使用天然色素的不足20%,其余均为合成色素。

天然色素能促进人的食欲,增加消化液的分泌,因而有利于消化和吸收,是食品的重要感官指标。但食品中本身存在的天然色素,在加工保存过程中容易褪色或变色,在食品加工中人工添加天然色素成本很高,而且染出的颜色不明快,其化学性质不稳定,容易褪色,因此被很多食品生产企业弃之不用。相比之下,合成色素色彩鲜艳、着色力强、价格便宜,让生产者用起来得心应手,以至于人工合成色素在食品中被广泛应用。

1.2食用色素和有毒色素

食用色素可分为食用天然色素与食用合成色素,天然色素一般较为安全,合成色素有些可能具有毒性,但由于合成色素成本低廉、色泽鲜艳、着色力强、色调多样,仍被广泛应用。

食用合成色素又称为食用焦油色素,因为食用合成色素是以煤焦油为原料制成的。由于这类色素对人有害,故应严格管理,谨慎使用。

据研究,食用合成色素对人体的毒性作用可能有三方面,即一般毒性、致泻性与致癌性,特别是致癌性更为人们所关注。此外,许多食用合成色素在生产过程中还可能混入砷和铅,色素中还可能混入一些有毒的中间产物。因此必须对食用合成色素进行严格的卫生管理,如:要严格规定食用合成色素的种类、纯度、规格、用量、及允许使用的食品等。

我国允许使用的食用合成色素有苋菜红、胭脂红、赤鲜红、新红、柠檬黄、靛蓝、日落黄及亮蓝,允许使用的食品种类有果味水、果味粉,果子露、汽水、

配制酒、糖果、糕点上的彩装、罐头等。为了防止其危害,在使用上都作了严格的限制。

1.3色素不应该是非法添加物

苏丹红事件的恶劣影响使人们对原本名声不太好的色素更加产生了怀疑,认为都是不安全的,只有天然色素才安全。正可谓“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其实,苏丹红是一种工业染料,并非食用色素。很多人把食品中添加的色素和苏丹红等同起来,是错误的。色素并不是非法添加物,更不等同于“苏丹红”、“吊白块”、“铅铬绿”。

在食品中添加色素并不是现代人的专利。从1856年英国人帕金合成出第一种人工色素———苯胺紫之后,合成色素开始登上食品添加剂的舞台,扮演着改善食品色泽的角色。客观地说,色素对于现代食品工业的发展有巨大贡献,色素使食品的品种和花样大大增多,满足了人们对食品的追求。

1.4色素使用:反对滥用,更反对隐瞒

从安全来说,色素只要在国家许可范围和标准内使用,就不会对健康造成危害。但目前的问题是,食品中添加色素的行为过于普遍,即使某一种食品中色素含量是合格的,但消费者在生活中大量食用多种含有同样色素的食品,仍然有可能导致摄入合成色素过多,引起行为异常和学习障碍。有关试验结果也表明,大量摄入人工合成的色素可引起过敏症,如哮喘、喉头水肿、鼻炎、荨麻疹、皮肤瘙痒,以及神经性头痛等;某些人工合成的色素作用到人的神经,会影响神经冲动的传导,从而导致一系列的症状。

任何食物超过一定的摄入量时,都可能表现出副作用,反之,在一定的剂量下又不会表现毒性。这就是说,“剂量即毒物”。色素在一不定期的范围内摄入时,是不会表现出毒性的,只有在大量摄入时才可能成为不安全因素。因此,我们不反对食品中添加色素,但反对滥用色素,更反对隐瞒色素的使用。

1.5色素的使用已有明确范围和用量

为了保证人们的身体健康,国家对人工合成色素在食品中允许使用的品种、范围和添加量作了严格的规定,目前被批准使用于食品的常见人工合成色素有,胭脂红、苋菜红、柠檬黄、日落黄、亮蓝等。《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明确规定食品中添加食用色素的范围和用量,例如:日落黄、柠檬黄的最大使用量是0.1g/kg,胭脂红的最大使用量是0.05g/kg软饮料(如碳酸饮料)、蜜饯、糕点、糖果、果冻等可使用规定的食用色素;牛奶、纯水、肉制品(如肉干、肉脯、肉松)、炒货(如瓜子、松子)等禁止添加人工合成色素。并强调婴幼儿食品中严禁使用任何人工合成色素。

1.6辨别色素方法和预防措施

总有一些不法商贩为了追逐利润而过量添加色素。为降低色素给我们的健康造成的危害,除有关主管部门加大管理和打击力度外,消费者也可采取一些措施。

首先,要看清食品标签上的成分表,尽量少食用含有人工合成色素的食品。其次,对于我们不能分辨色素是否过量的食品,消费者可以选择那些名牌产品。再次,食物摄入要多样化,食物多样化不仅是营养均衡的保证,也是食品安全的保证。既然食品中的色素在一定的量下才有可能造成对人体的伤害,我们可以减少这些含色素食品的摄入量。

近年来,世界各国都趋向充分利用天然色素,凡是对热、光、氧化作用稳定,又不容易受金属离子或其他化合物质影响的天然色素,只要对人体确无危害,应当设法提取,为我所用。这样就可以弥补天然色素颜色不够鲜艳和色素浓度较低的不足

2调查

2.1华南农业大学跃进北、跃进南超市以及校外好当家超市的食品色素调查

本次的调查先后走访华南农业大学启林区与天河区部分超市,发现姜黄素、柠檬黄、萝卜素、紫菜色素、可可色素、叶绿素、葡萄皮红等是一些分常见的食品色素,广泛地被添加在各种食品之中。例如,姜黄素被广泛应用于咖喱粉、黄酒、糕点、饼干喷油、面粉、高级饲料、粒粒橙、彩珠饮料、腌制品、糖果、蛋类、肉类、罐头、调味品、儿童食品、豆制品等快速消费食品和医药保健、药品、保健品、烟草等产品中。姜黄素是一种天然的人工色素,属于我国食品添加剂中允许应用的食用色素。姜黄素也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和广泛的药理作用,如降血脂、抗氧化、抗发炎、抗动脉粥样硬化等。2004年时发现姜黄素能抑制HIV-1整合酶活性而用于艾滋病的临床试验。此外,抗癌是姜黄素的主要药理活性之一,其抑制肿瘤的作用已在许多动物实验中得到反复证实,其具体抗癌机制已成为近期研究热点。

而柠檬黄则广泛的用在红牛、芬达等饮品,康师傅咸酥夹心饼干、各种柠檬味饼干,旺旺、喜之郎果冻以及一些其他糖果中。柠檬黄是一种人工合成的色素,属于我国食品添加剂中允许应用的食用色素。按照中国的《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规定,柠檬黄可用于果汁饮料、碳酸饮料、糖果、果冻等食物,但用量有严格限制。柠檬黄它是一种水溶性合成色素,鲜艳的嫩黄色,单色品种。可安全地用于食品、饮料、药品、化妆品、饲料、烟草、玩具、食品包装材料等的着色。中国允许使用的合成色素有苋菜红、胭脂红、柠檬黄、日落黄和靛蓝。它们分别用于果味水、果味粉、果子露、汽水、配制酒、红绿丝、罐头,以及糕点表面上彩等。这些合成色素的确把食品表面装扮的格外惹人喜爱,但是,它们禁止用于下列食品:肉类及其加工品(包括内脏加工品)、鱼类及其加工品、水果及其制品(包括果汁、果脯、果酱、果子冻和酿造果酒、调味品、婴幼儿食品、饼干等。

其他的食用色素:

叶绿素:叶绿素镁,用有机溶剂萃取植物的叶子而得。属卟啉类,包括叶绿素a和b。在食品中

被于干酪、果酱、胶姆糖、糕点、饮料、配制酒等。但实际生活中实际直接使用植物的叶或干燥粉末,如茶、艾蒿、菠菜。

胡萝卜素油脂、起酥油、人造奶油、饮料、果冻、糖果、糕点、保健食品等葡萄皮红:属酚类色素,别名葡萄皮色素,由葡萄果皮经过精制、真空浓缩而得。

用作食品着色剂(红至红紫色),供饮料、冷饮、酒精饮料、蛋糕、果酱等用

可可色素:属酚类色素,别名可可壳色素,由梧桐科可可属植物可可树果实的种子及外皮制取。用做食用巧克力色素,用于汽水、配制酒、碳酸型饮料、糖果、糕点上彩装、豆奶饮料、冰淇淋、饼干等。

2.2各国关于食用色素的规定

世界各国尤其是西方发达国家不仅在色素对人体健康影响方面做了大量调查和研究,而且在食用色素的管理、合成色素的使用方面均有严格的规定,多种合成色素已被禁止或严格限量使用。

在丹麦,研究人员建议,与其禁止在食品中添加色素,不如在食品标签上标明添加色素的类型。通过这种方法,消费者可以对食品作出是否购买的决定。此外,丹麦政府还决定禁止在基本食物中使用色素,并要求所有添加的色素都必须在食品标签上注明。丹麦采取这种行动是为了保证那些对某种色素过敏的人群食用没有色素的基本食物。

其他国家则更严格地限制某些色素,特别是偶氮类色素在食品中的使用。据有关资料显示,经过努力,可以合法使用的食用合成色素品种已经大为减少。据有关资料显示,在世界各国使用合成色素最多时,品种多达100余种,日本曾批准使用的合成色素有27种,已禁止使用其中的16种。美国1960年允许使用的合成色素有35种,仅剩下7种。瑞典、芬兰、挪威、印度、丹麦、法国等早已禁止使用偶氮类色素,其中挪威等一些国家还完全禁止使用任何化学合成色素。此外还有一些国家已禁止在肉类、鱼类及其加工品、水果及其制品、调味品、婴儿食品、糕点等食品中添加合成色素。

中国限制使用,中国对在食品中添加合成色素也有严格的限制:凡是肉类及其加工品、鱼类及其加工品、醋、酱油、腐乳等调味品、水果及其制品、乳类及

乳制品、婴儿食品、饼干、糕点都不能使用人工合成色素。只有汽水、冷饮食品、糖果、配制酒和果汁露可以少量使用,一般不得超过1/10000。[15] 中国批准使用的食用合成色素有6个品种,即苋菜红、胭脂红、柠檬黄、日落黄、靛蓝和亮蓝。虽然对这6种食用合成色素的危害性仍然没有定论,但它们没有任何营养价值,对人体健康也没有任何帮助,能不食用就尽量不要食用。

事实上,在巨大的经济利益的驱使下,我国食品中合成色素的超标、超范围使用现象屡禁不止,大家在购买食品时一定要小心,不要过分追求食品的色泽。

2.3食用色素与食品安全

天然着色剂食用天然着色剂主要是指由动、植物组织中提取的色素,多为植物色素,包括微生物色素、动物色素及无机色素。绝大部分来自植物组织,特别是水果和蔬菜。安全性高,有的还兼具营养作用(如β-胡萝卜素)。

天然食用色素的最大特点是安全性高,市场巨大,国内从事研究、开发的单位也日益增多。有关天然食用色素的新资源、新品种及生产新技术的报道和专利每年都有几十篇。特别是在寻找色素新资源方面,已经取得了一些成果,发现了一些好的苗头,如从海洋生物中提取天然色素。所以如上诉提到的姜黄素的天然食用色素,大部分是很安全的。

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对于在食品中使用合成色素会不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提出了疑问。与此同时,大量的研究报告指出,几乎所有的合成色素都不能向人体提供营养物质,某些合成色素甚至会危害人体健康。

前苏联在1968-1970年曾对苋菜红这种食用色素进行了长期动物试验,结果发现致癌率高达22%。美、英等国的科研人员在做过相关的研究后也发现,不仅是苋菜红,许多其它的合成色素也对人体有伤害作用,可能导致生育力下降、畸胎等等,有些色素在人体内可能转换成致癌物质。科研人员说,合成色素是以煤焦油为原料制成的,通称煤焦色素或苯胺色素,对人体有害。危害包括一般毒性、

致泻性、致突性(基因突变)与致癌作用。

特别是偶氮化合物类合成色素的致癌作用更明显。偶氮化合物在体内分解,可形成丙种芳香胺化合物,芳香胺在体内经过代谢活动后与靶细胞作用而可能引起癌肿。此外,许多食用合成色素除本身或其代谢物有毒外,在生产过程中还可能混入砷和铅。过去用于人造奶油着色的奶油黄,早已被证实可以导致人和动物患上肝癌,而其它种类的合成色素如橙黄能导致皮下肉瘤、肝癌、肠癌和恶性淋巴癌等。

科学家早就发现,长期摄入生产糖果和软饮料时经常使用的人工添加剂会导致多动症等行为障碍。英国食品标准管理局(FSA)对这一研究结果拨款75万英镑委托南安普敦大学的研究者进行进一步的研究,研究结果显示,有6种人工色素包括人们所熟知的柠檬黄、日落黄会影响儿童的智力,严重时可导致儿童的IQ值下降5.5分。研究者还在对另一种添加剂苯甲酸纳的危害性进行进一步研究。

下面就以柠檬黄为例具体说明:

2.3.1人工色素会导致儿童智商降5分。

以往的研究显示,食品中的人工添加剂会引发儿童行为障碍。英国南安普敦大学的一项研究结果更发现,食用人工色素会影响儿童智力发育。新华网引述英国《每日电讯报》报导,英国南安普敦大学应英国食品标准局请求,进行食用人工色素对儿童发育影响的研究,整个研究耗资75万英镑。研究结果发现,包括柠檬黄和日落黄在内的7种人工色素可能会使儿童智商下降5分。英国食品行业监管机构、食品标准局有内部人士提出,应当禁止食品制造商在产品中添加6种人工色素,并要求他们用天然色素替换这6种人工色素。食品标准局理事会将召开会议讨论这一建议。南安普敦大学的研究报告于去年9月发表,但食品标准局并未立即采取措施,因为毒理学会发表言论说,食品添加剂只对部分儿童有一定影响。研究专案负责人吉姆?史蒂文森教授上个月致信食品标准局,呼吁尽快采取行动。他形容人工食用色素的毒性堪比含铅汽油。

虽然还未有确定的关于柠檬黄的致癌性的证据,但由柠檬黄导致的过敏和其他反应也是十分著名的。对柠檬黄的过敏症状通常包括:焦虑、偏头痛、忧郁症、视觉模糊、哮喘、发痒、四肢无力、荨麻疹、窒息感等。

3结果与分析

虽然天然色素安全和自然,但也存在着不少阻碍其发展的问题。如下

3.1 天然色素的稳定性问题

天然食用色素化学结构大多含有不饱和双键及其它可氧化基团,在空气中氧的

作用下会发生氧化作用而造成褪色;天然色素对光、热、金属等因素也非常敏感,稳定性较差。例如多数的天然色素在紫外光照射下都会发生褪色,有的甚至放在室内受散射光照射也会褪色。

3.2 天然色素着色力差

相对于合成色素绝大多数天然色素着色力较差 ,着色不均匀。若着色力强 , 天然色素使用量小而色泽不褪 ,反之则需要量大而且易受外界环境影响而褪色。3.3 天然色素对 p H 值变化敏感

天然色素对 pH 值变化敏感,色调会随之发生很大变化。例如花青素类物质的颜色随 pH 值的变化而改变, pH < 7 时呈红色,pH 在 7~8 时呈紫色,pH > 11 时呈蓝色[5]。

3.4 天然色素应用范围窄

天然色素种类繁多 ,按来源不同可分为植物色素动物色素、微生物色素三大类。而按照化学结构的差异则可分为四吡咯类色素、类胡萝卜素、花青类色素黄酮类色素、醌类色素、其它色素以及单宁等。天然色素因其来源或化学结

构差异导致其性质复杂 ,单种天然色素相对于合成色素其应用范围比较窄小。3.5针对天然色素工业现存的问题所提出的对策

3.5.1天然色素综合利用问题的对策

利用丰富的辣椒资源,采用超临界 CO2 萃取技术提取天然辣椒红色素,同时

生产辣椒精、辣椒碱和辣椒籽油,国内已开发成功,经济效益显著。另一方面,还可开发各种剂型,如水溶性、油溶性及乳化剂等新剂型,发产品并开发各种调配产品,提高产品的附加值。

3.6 合成色素的安全性问题

食用色素是一种非常重要的食品添加剂 ,但绝大多数合成色素主要成分是偶氮化合物 ,如苋菜红、胭脂红、日落黄、新红、柠檬黄等 ,系萘胺、硝酸、磺基、萘、萘酚、对氨基苯磺酸等化合而成。在体内经代谢生成β- 萘酚、α- 氨基 -1- 萘酚等具有强烈致癌性的物质。此外 ,产品中还可能混入色素中间体 ,或产生有毒副产物 ,如苯酚、苯胺等,对健康影响也极大。因此 ,今后的研究重点是如何提高合成色素的安全性。

3.6.1合成色素的安全性问题对策

现已研究出一类新的不被人体吸收的聚合色素其原理为:人体对物质的吸收在分子量上有一定限制如分子量大于 1000 时 ,无法被肠道吸收而直接排出这样不会或大大降低其对人体的危害。

4结语

天然食用色素原料资源广泛 ,如何选择那些资源丰富、成本低廉、色素稳定、色调艳丽、无毒无害、市场需求的品种,是科研人员面临的迫切任务。利用新的资源提取新的色素品种 ,开发高效经济的天然色素提取分离技术 ,提高现有天然色素对光、热、 p H、金属离子的稳定性等方面均需要大量研究工作。而对合成色素而言 ,开发一些快速的、准确可靠的、适用于现场定性分析的检测方法以及如何提高合成色素的安全性 ,成为了今后的研究重点。

参考文献

《食品—色素食品调查·解析篇—有些彩色食品最好别沾》

《食品“透明”的新衣食品添加剂柠檬黄》

《每日电讯报》

《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

致谢

感谢周老师这半个学期以来的教导,也感谢我的同学和朋友,在论文的撰写和排版灯过程中提供热情的帮助。

(整理)食品中的天然色素

第9章食品中的天然色素 食品的品质,除了营养价值和卫生要求外,还应该包括食品的色泽和风味。颜色不仅通过视觉给人以美感,增加食欲,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反映食品质量的优劣和新鲜程度。不自然、不均匀、不正常的食品颜色通常被认为是劣质、变质或工艺不良的标志。因此,在生产食品时,如何采用合理的加工工艺和贮存方法,以保持食品的天然色泽,以及使用食品着色剂改进食品的颜色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食品中的天然色素按其来源不同可分为三类:植物色素,如叶绿素、胡萝卜素、花青素等;动物色素,如血红素、胭脂虫红等;微生物色素,如红曲色素、核黄素等。 大多情况下,食品中的天然色素按其化学结构进行分类,如表9–1所示。 表9–1 天然色素分类 9.1 色素的发色原理 自然光是由不同波长的光组成的,波长在380~770nm之间的电磁波叫可见光,波长小于380nm的紫外区域的光和波长大于770nm的红外区域的光均为不可见光。在可见光区内,不同波长的光能显示不同的颜色。 颜色是通过色素对自然光中的可见光的选择吸收及反射而产生的。能够吸收可见光激发而发生电子跃迁的食物成分称为食品色素。食品原料中天然存在的色素叫食品固有色素,专门用于食品染色的添加剂称为食品着色剂。 食品所显示出的颜色,不是吸收光自身的颜色,而是食品反射光(或透射光)中可见光的颜色。若光源为自然光,食品吸收光的颜色与反射光的颜色互为补色。例如,食品呈现紫色,是其吸收绿色光所致,紫色和绿色互为补色。食品将可见光全部吸收时呈色黑,食品将可见光全部通过时无色。 各种色素都是由发色基团和助色基团组成的。凡是有机化合物分子在紫外及可见光区域内(200~700nm)有吸收峰的基团都称为发色基团,如—C═C—、—C═O、—CHO、—COOH、

交通安全法论文:论《道路交通安全法》理解与适用

交通安全法论文:论《道路交通安全法》理解与适用 摘要:《道路交通安全法》颁布实施以来,纷争不断。对于正确理解与适用该法而言,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对于第三者责任保险与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之间的关系问题,特别是在司法实践中可能出现的情形,如何理解与适用关系重大;《答复》回答的问题不妥当,也不全面,应当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关键词:《道路交通安全法》;问题;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答复》 一、问题的提出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以下简称《道路交通安全法》)自颁布以来,引起了社会各界关注。尤其对该法第76条关于机动车与非机动车、行人之间发生交通事故,民事责任承担方式的规定,存在不同的理解,争议不断。支持者从不同的角度出发,认为该法充分体现了人本主义的立法思想,充分保护了作为弱者的非机动车和行人利益;反对论者则认为该法对行人的"偏袒"和对机动车的"苛刻"损害了社会公平,削弱了法律的权威性。于是,侵权法学者纷纷在各大报纸上撰写文章,以表明自己观点和态度,同时,对其他观点进行了评析。这些观点无疑对我们从宏观上正确理解和适用该法第七十六条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问题远没有解决,因为该条及第17条规定,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造成人身伤亡、财产损失的,由保险公司在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责任限额范围内予以赔偿。我国将实行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制度。该制度与原有的第三者责任保险的关系,就成为一个需要正确理解与适用的问题。 更重要的是,随着《道路交通安全法》于2004年5月1日起施行,原有的《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随之废止。《办法》规定的人身损害赔偿范围、项目和标准也随之失去法律效力。《道路交通安全法》又没有规定人身损害赔偿的范围、项目的标准。于是,因道路交通事故引发的人身损害赔偿,从特别法步入了普通法,在审判实践中就适用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解释》)规定的生命、健康、身体遭受侵害的赔偿范围、项目和标准。众所周知,《办法》规定的赔偿范围、项目和标准,远低于《解释》的相关规定,同时,《解释》规定2004年5月1日后新受理的一审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本解释的规定,也就是说,不管事故是发生于2004年5月1日前,还是发生于2004年5月1日后,只要是2004年5月1日后受理的,均适用《解释》的规定。由此,2004年5月1日后受理,就成为适用《解释》赔偿范围、项目和标准的惟一标准,而对事故发生的时间,特别是对车辆所有人(即车主)与保险人签订的保险合同中第三者责任保险的赔偿范围、项目和标准的约定等均在所不问。这就引发了另一个问题,即新的人身损害赔偿审理标准是否适用于未到期机动车第三者责任保险问题。对该问题,已引起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的关注。该委就此问题向最人民法院咨询,最高人民法院研究室以法研[2004]81号《关于新的人身损害赔偿审理标准是否适用于未到期机动车第三者责任保险的答复》(以下简称《答复》),称"投保人与保险人在保险合同中有关'保险人按照《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办法》规定的人身损害赔偿范围、项目和标准以及保险合同的约定,在保险单载明的责任限额内承担赔偿责任'的约定只是保险人应承担的赔偿责任的计算方法,而不是强制执行的标准,它不因《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办法》的失效而无效。《解释》施行后,保险合同的当事人既可以继续履行2004年5月1日前签订的机动车第三者责任保险合同,也可以经协商依法变更保险合同。"《答复》对该问题的回答是否适当与全面,就成为另一个需要正确理解与适用的问题。 二、第三者责任保险与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的关系 《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以下简称《保险法》第50条第2款规定:"责任保险是指以被保险人对第三者依法应负的赔偿责任为保险标的的保险。"故在我国法上,责任保险即为第

本规范规定了化妆品安全性和功效评价的人体检验项目和

一、总则 General principle 1 范围 本规范规定了化妆品安全性和功效评价的人体检验项目和要求。 本规范适用于化妆品终产品的人体安全性和功效性评价。 2化妆品人体检验的基本原则 2.1 选择适当的受试人群,并具有一定例数。 2.2 化妆品人体检验之前应先完成必要的毒理学检验并出具书面证明,毒理学试验不合格的样品不再进行人体检验。 2.3 化妆品人体斑贴试验适用于检验防晒类、祛斑类和除臭类化妆品。 2.4 化妆品人体试用试验适用于检验健美类、美乳类、育发类和脱毛类化妆品。 2.5 防晒化妆品防晒指数(SPF值)测定方法适用于检验防晒类化妆品。

二、人体斑贴试验 Human Patch Test 1 范围 本规范规定了人体斑贴试验的基本原则、要求和方法。 本规范适用于检测化妆品终产品对人体皮肤的不良反应。 2引用标准 化妆品皮肤病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总则(GB 17149-1-1997) 化妆品接触性皮炎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GB 17149-2-1997) 3 试验目的 检测受试物引起人体皮肤不良反应的可能性。 4 试验基本原则 4.1 选择合格的志愿者作为试验对象。 4.2 应用特制的斑试材料进行人体斑贴试验。 4.3 根据化妆品的不同性质,斑贴试验时可选用化妆品终产品原物、或将其稀释成不同浓度 作为受试物,稀释方法参见《化妆品皮肤病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总则》(GB 17149- 1-1997)附录A。 4.4 对除臭、祛斑、防晒类产品,要求先完成动物多次皮肤刺激试验试验并出具书面证明, 然后方可安排人体斑贴试验。 5 受试者的选择 5.1 选择18~60岁符合试验要求的志愿者作为受试对象。 5.2 不能选择有下列情况者作为受试者 5.2.1 近一周使用抗组胺药或近一个月内使用免疫抑制剂者; 5.2.2 近两个月内受试部位应用任何抗炎药物者; 5.2.3 受试者患有炎症性皮肤病临床未愈者; 5.2.4 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患者; 5.2.5 正在接受治疗的哮喘或其它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患者; 5.2.6 在近6个月内接受抗癌化疗者; 5.2.7 免疫缺陷或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 5.2.8 哺乳期或妊娠妇女; 5.2.9 双侧乳房切除及双侧腋下淋巴结切除者; 5.2.10 在皮肤待试部位由于瘢痕、色素、萎缩、鲜红斑痣或其它瑕疵而影响试验结果的判定者; 5.2.11 参加其它的临床试验研究者; 5.2.12 体质高度敏感者; 5.2.13 非志愿参加者或不能按试验要求完成规定内容者。

安全性评价

安全性评价简介 安全性评价在国外也称为危险性评价或风险评价,安全性评价的定义是:综合运用安全系统工程的方法,对系统的安全性进行度量和预测,通过对系统存在的危险性或称之谓不安全因素进行辨识定性和定量分析,确认系统发生危险的可能性及其严重程度,对该系统的安全性给予正确的评价,并相应地提出消除不安全因素和危险的具体对策措施。通过全面系统,有目的,有计划地实施这些措施,达到安全管理标准化、规范化,以提高安全生产水平,超前控制事故的发生。 我国的安全评价制度根据《安全生产法》的有关规定和国务院颁布的《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2004年1月7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国家对矿山企业、建筑施工企业和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民用爆破器材生产企业实行安全生产许可证制度。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为此制定和发布了《安全现状评价导则》、《安全预评价导则》和《安全验收评价导则》。从事安全评价需由具备国家规定资质的安全评价机构承担。 安全性评价方法的分类 1、定性安全性评价 定性安全性评价是对系统的危险性、事故或故障发生的可能性大小,由具有不同专业知识并且熟悉评价系统的专家凭借各自理论知识、丰富经验,以及掌握的同类或类似系统事故资料共同讨论确定的。定性安全性评价方法的结果的准确性可能较差一些。国内制定的安全性评价方法大多属于这一类。 2、半定量安全性评价 这种评价方法是对系统的各种危险有害因素按照一定的原则给予适当的指数(或点数),根据指数或所属等级确定其安全程度。 3、定量安全性评价 定量安全性评价方法是以系统发生事故的概率为基础,求出风险率,以风险率的大小衡量系统的安全度,也称概率评价法, 定量安全性评价这种评价法能够准确地描述系统危险性大小,我国由于缺乏各类事故、故障数据 ,实际应用中尚有一定困难。安全性评价中,有时一种评价方法不能满足评价系统的需要,可同时采用几种方法进行危险性分析和安全性评价。 安全性评价的基本程序 该基本程序既适用于企业自评,也适用于专业安全评价机构的安全评价。 1、熟悉系统 广泛收集有关资料并熟悉这些资料,包括工艺流程、物料的危害特性、操作条件、设备结构、平面立面布置、环境状况等,以及有关的法规、标准、制度、相似事故案例。为了防止发生漏错,一般将系统划分成若干子 系统(称为单元)进行评价。 2、识别危险 采用科学的方法和手段充分地辨识和查找系统内存在的各种危险因素, 包括固有的、潜在的,以及可能出现的和在一定条件下转化的新的危险。 3、危险的量化 将找出来的危险因素,尽可能给予量化,并以数量大小说明其危险程度。对于定量安全性评价,还要求给出事故的概率和可能造成的损失。 4、计算危险度或风险率

合理用药论文安全用药论文

合理用药论文安全用药论文: 浅论医院药师在合理用药中的职能和作用[摘要] 据世界卫生组织的资料显示:全球有1/3的患者死于用药不当,有1/7因病死亡的患者不是死于自身所患的疾病,而是死于用药不合理。面临如此现状,作为医院药师,职责要求我们要顺应药师职能的转变和药学工作的转型,积极主动地学习药物相关知识、临床医学知识,运用药学专长,推动临床合理用药,为人们的身体健康和医疗事业的发展尽一份应尽之责。 [关键词] 药师; 合理用药;职能和作用 [中图分类号] R192.8[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5-0515(2011)-01-144-01 1 当前临床不合理用药的主要表现 1.1 滥用抗生素 在临床上,选用药物不当的现象相当普遍,特别是抗生素的滥用最为严重,这是全球都非常关注而令人担忧的问题。临床医师忽视抗生素的用药指导原则和指针,在没有做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的情况下,试验性选用抗生素,常见一种抗菌药物用几天,疗效不好就换其它的抗菌药物,整个治疗过程一个患者可换三至四种或更多的抗菌药

物,既耽误了治疗,又加重了患者的经济负担,严重增加了细菌耐药和不良反应的发生。 1.2 盲目用药 临床医师不熟悉药物或忽视药物的不良反应,例如我们常见医师们轻率地给孕妇选用洛美沙星、给小儿静脉滴注诺氟沙星,这两个药物均属喹诺酮类药,在未成年动物实验中可影响骨骼发育。说明书中明确规定孕妇、哺乳期妇女及未成年儿童禁止使用该类药物。又如,医师在同一张处方上,开具同一药品的商品名和通用名,说明医师缺乏对药物的了解导致开具处方的不规范性和用药的盲目性。 1.3 超剂量用药 例1:一消化道出血的病人,医生为其开具如下处方: 5%GS500ml+Vc2g+Vk140mg+西味替丁0.8g静滴。根据说明书要求:维生素K1的正确用量为每次10mg,一天不能超过20mg。 例2:一名83岁老人术后预防感染用药,选用头孢他啶,每次4gq12h,一天的总剂量高达8g,而该药正常用量对一些重度感染每次2gq8h,每天最大量为6g,对于65岁以上的老年患者,应减少至正常用量的2/3~1/2,每日剂量应不超过3g。超剂量用药,许多患者不能耐受,更有甚者会导致严重的不良反应,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不仅给患者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又造成药品资源的浪费。

道路交通安全法论文

学习道路交通安全法的心得论文 院系: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班级:130703班 姓名:陈柯旭学号:20134070303

摘要 汽车的出现,不但方便了人们的出行,运输,还成为社会结构中身份认同的一个不可或缺的元素。很难想象,没有了汽车,我们的世界会是什么样子,可能就会停止不前,任何事情就会变得效率变低,甚至瘫痪,很多事情都不会顺利的完成。时至今日,不可否认的是,汽车推到了人类文明的发展,随着汽车逐渐普及之后,汽车和我们的生活密不可分。但是,一直以来,交通事故时有发生,一次次的给人们带来悲痛和学的教训。遵守交通规则已经成为现代公民的必修课。 关键词:汽车车祸交通规则 一幕幕悲惨的画面虽然只在交通安全教育的宣传片以及新闻电视中看到,但是,我们都知道这一切在现实中确在真实的发生着,悲剧继续着。每天有多少人丧命于那无情的飞奔的车轮底下,有多少人因为交通事故而失去自己宝贵的生命,在血的家训的照应下,让我感到了生命尽如此的脆弱,如此的不堪一击,交通事故关乎生命,生命没有彩排。全世界每6分钟就有一人死于车祸,全世界每一分钟就有一人伤于车祸,全世界死于车祸比世界大战死的人都多。触目惊心的数字让我看到了车祸的可怕。那么到底因为什么造成如此悲痛的后果呢? 下面就来谈一下造成交通事故主要原因。 1.超载:超载对汽车使用寿命危害极大,可以导致车辆油耗增加,爆胎,引起车辆突然变向,还会严重影响汽车转向性能,造成翻车。为了一个蝇头小利和一时的方便漠视了自己和他人的人身安全。真不值得。 2.酒后驾车:酒后驾车,害人害己,“杯中一滴酒,亲人两行泪”,目前造成的交通事故中50%以上都与酒后驾车有关。酒后人的判断能力和操作能力明显降低,视像不稳,甚至心理变态。喝酒不开车,开车不喝酒,很有道理啊。

药学专业毕业论文

药学专业毕业论文Revised on November 25, 2020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 毕业设计(论文) 论文题目:浅谈药品不良反应及用药安全 省级电大:四川电大分校:成都铁路分校教学点:直属部 指导老师:李培职称:副教授 学生姓名:黄凤学号: 专业:药学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制 2016年03月21日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如何安全、有效、合理的用药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近年来关于药物不良反应的报道和讨论比较多,已引起了各方面的注意。临床上对药品的要求不仅仅局限于对疾病的治疗作用,同时也要求在治疗疾病的同时,所使用的药品应当尽可能少地出现ADR。根据WHO报告,全球死亡人数中有近1/7的患者是死于不合理用药。在我国,据有关部门统计,药物不良反应在住院患者中的发生率约为20%,1/4是抗生素所致。每年由于滥用抗生素引起的耐药菌感染造成的经济损失就达百亿元以上。合理用药始终与合理治疗伴行,是一个既古老又新颖的课题,也是医院药学工作者永恒的话题。医院药学工作的宗旨是以服务患者为中心、临床药学为基础,促进临床科学用药,其核心是保障临床治疗中的安全用药。目前

公认的合理用药的基本要素:以当代药物和疾病的系统知识和理论为基础,安全、有效、经济及适当的使用。 关键词:用药合理;药品抗生素;不良反应;中药不良反应分析 目录

浅谈药品不良反应与安全用药下面浅谈一下常见的药品不良反应与安全用药问题。 一、抗生素滥用,导致药物的不合理应用 现如今医疗纠纷频发、医源性或药源性事件居高不下、医疗以及用药成本过高等,已成为多数国家、地区面临的问题,我国在这些方面也有许多相似之处。合理用药的实践步履艰难,进展迟缓,远未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实际上,药物已成为危及人类健康的主要杀手,而抗生素的滥用现象在我国临床中已非常普遍。有资料表明,我国三级医院住院患者抗生素使用率约为70%,二级医院为80%,一级医院为90%[3]。抗生素的滥用,不仅使药物使用率过高、导致医药费用的急剧上涨,同时也给临床治疗上带来了严重的后果。现在,很少有医生对抗生素进行过系统、全面的了解,使用的盲目性很大,在选择抗生素时不加思考,不重视病原学检查,迷恋于“洋、新、贵”,盲目的大剂量使用广谱抗生素,或几种抗菌药同时应用,致使大量耐药菌产生,使难治性感染越来越多,医疗费用也越来越高。临床上很多严重感染者死亡,多是因为耐药感染使用抗生素无效引起的。ADR以抗生素位居首位。 比如说上呼吸道感染,有90%以上是由病毒引起的,但临床上使用抗生素的却不在少数。滥用的后果是在宏观上造成细菌的抗药性增强,抗生素的效力降低甚至丧失,最终导致人类无药可用;在微观上会对患者的身体造成药源性损害。由于人体内部有许多菌群,正常情况下他们相互制约,形成一种平衡,抗生素的滥用就可能对某些有益菌群造成破坏,使一些有害菌或病毒乘虚而入

天然色素

众所周知日本是个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大国、也是天然色素应用技术非常成熟和先进的国家之一。日本也是个非常宗尚天然志向的国家、因此特别是在食品加工中所使用的添加剂特别是着色剂方面、都喜欢使用天然色素。日本的传统文化是从中国古代传播过去的,所以,日本的饮食文化同中国的饮食文化有着非常相似的可比拟性。特别是食品加工业的发展和消费者的嗜好对中国的同行业来说都有很好的可参照性。如从方便面、到茶饮料等等都是日本几十年前就已经非普及了的食品,而在中国则是刚刚开始流行。所以本文就目前人们所关心的天然色素的特性和应用、安全问题以及今后的发展趋势作一个简单的分析。 一.中日两国食用色素市场规模及其发展变化和趋势 日本市场的食用色素的市场规模从2000年的21940吨和销售金额315.8亿日元到2008年达22545吨1)、年销售金额将近330亿日元(按1元人民币=15日元换算、相当于22亿元),将近10年的时间里,不算其它价格的上涨因数,只维持了略微增加的趋势。然而,就2008年的数据来看,其中合成色素部分产量上只占了0.42%, 绝大部分都是天然色素。可见天然色素在日本的市场应用有多么广泛和普及。而且在日本已经是一个非常稳定和饱和的市场。不同的品种之间稍有波动之外,总的市场规模没有太大的变化。而在中国则刚好相反,从2000年的产量2.8万吨发展到2007年33万吨,不到十年的时间里,生产量扩到了将近10倍。销售金额也将近27亿人民币。单从这数据上来看,确实是中国的食用色素市场发生了天翻复地的变化,也说明中国的市场是一个新兴的市场,发展前景是非常巨大。另外也说明一个问题,就是中国的天然色素的生产量是上来了,但是实际的使用还没有真正的开始。中国的大多数食品加工企业所用的食用色素都还是合成色素为主。所以天然色素在中国的应用前景是非常广阔的,但是其道路也不会是一帆风顺的。 二.天然色素的主要分类和性质 天然色素的主要可以按其分子结构和功能分为以下六大类 1.类胡萝卜素类(Carotenoids):胭脂树橙色素、栀子黄色素、胡萝卜素、辣椒红色素、叶黄素、蕃茄红色素等

交通安全工程论文

交通安全工程论文 中外道路交通安全对比分析

中外道路交通安全对比分析 摘要 随着世界科技以及创新技术的发展,我国经济也获得快速发展,交通行业不断繁荣,国内汽车数量猛增,但是,国内每天都会出现多起交通事故,小则人员受伤,大则车毁人亡,给社会带来沉重的灾难。我通过列举影响道路交通安全的影响因素、分析我国交通事故情况、比较国内外交通安全发展现状,并就国内外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措施的比较研究做重点分析。综合分析后更加清晰的认识到我国目前交通安全的特点和缺陷,从而针对各种缺陷提出找出相对应的措施,旨在提高我国交通安全发展水平。 关键词 中外;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措施 一.道路交通安全的影响因素 1.人为因素 就世界范围内的道路交通安全而言,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人,人的出行便带来了交通需求。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由于人为原因造成的安全事故均占整个交通事故的很大部分,其中最显著的表现便是驾驶员不科学的驾驶。人们的生活质量越来越好,轿车走进千家万户,驾驶员的质量参差不齐,新的驾驶员缺乏驾驶经验,在驾驶的过程中,会由于各种情况导致交通事故。

2.车辆因素 车辆是道路交通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在交通事故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如今,国内外车辆在不断变多,给交通道路增加了负担,严重影响行车安全。不仅如此,车辆的质量和交通事故的出现也有直接的联系,事实上有很多不符合标准的车辆在公路上行驶,一些出租车司机为了多挣钱不及时修理车辆,导致其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3.外界环境因素 在交通体系里,除了车辆和人为两个因素外,外界也严重影响交通安全。如当地的气候、环境、道路的状况、天气等,遇到雨雪天气,道路湿滑,车辆很容易打滑;大雾天气,能见度有限,极易发生车辆追尾情况等。 二.国外道路交通安全研究现状 1.英国的道路交通安全法规体系发展比较完善,早在1555年英国就颁布了第一部内容较为简单的道路交通管理法规之后一直不断完善。英国的交通事故率较低。在2007年英国整个国家的汽车保有量3300余万辆,交通死亡人数为2946。属于比较安全的国家。 2.美国作为发达国家,机动车保有量和道路密度均较大。其公路最为发达,道路网完善。汽车运输在美国交通中占很大的比例,但是大型货运车辆发生事故所造成的人员伤亡和损失也很大。针对这一现象,美国道路交通研究者具体研究了驾驶人连续驾驶时间与事故发生率

药物不良反应与用药安全毕业论文

药物不良反应与用药安全毕业论文 目录 引言 (10) 一、研究背景及目的 (10) (一)研究背景 (10) (二)研究目的 (10) 二、药物不良反应类型 (11) 三、药物不良反应产生原因 (11) (一)药物方面 (11) (二)机体方面 (11) 四、研究背景及目的 (12) (一)安全性 (12) (二)有效性 (12) (三)经济性 (13) (四)适当性 (13) 结语 (13) 参考文献 (14) 致谢 (15)

引言 当今社会,随着科学技术尤其是医药技术的飞速发展,各种新药层出不穷,药瓶数量和种类的不断增多。用药复杂性越来越高,用药引起的社会问题也越来越多,应避免不合理使用药物,防止不良反应的发生,处方药一定不要不合理使用。正确选择药物在治疗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要求临床医师在诊断明确的基础上对症下药,要求对药物有全面的了解,特别对药物的不良反应及药物相互作用,长期使用以后或用量较大时,更容易在患者身上出现毒性反应的药物,要全面掌握、充分考虑药物作用的各种因素,制定合理的用药方案。合理使用药物不仅可以减少、降低药物的不良反应,还能避免药品乃至医药资源的浪费。本文旨在引导合理用药保障用药安全。 一、研究背景及目的 (一)研究背景 药品是双刃剑,药品如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纵观国外药物不良反应发生都是很普遍的。据报道,WHO评估:中国每年约有5000万人住院,其中至少有250万人是因ADR 而住院,50万人是严重的ADR,每年约死亡19万人,从而增加医药费40亿。美国每年约有14万人死于药物的不良反应,为死因的第四位,其中死于不良反应约有20万人,这些数据都是很惊人的。 (二)研究目的 为减少不良反应发生,临床医生必须做到对症下药,配伍合理,避免误用、滥用药物。比如在使用抗生素时,尽量使用首选药物,做到足量、规律、按疗程用药,防止耐药性产生,在联合用药时,必须考虑药物有效性、安全性、适当性、经济性四要素,防止二重感染发生。

化妆品安全性评价程序和方法GB7919—87

化妆品安全性评价程序和方法GB7919—87 1 1 目的 2 3为向广大消费者提供符合卫生要求的化妆品,防止化妆品对人体产生近期和远期危害,特制定本程序和方法。 4 5 2 适用范围 6 7本程序和方法适用于在我国生产和销售的一切化妆品原料和化妆品产品。 8 9 3 化妆品安全性评价程序 10 11 3.1第一阶段急性毒性和动物皮肤、粘膜试验 12 13 3.1.1急性毒性试验 14 15 3.1.1.1急性皮肤毒性试验。 16 17 3.1.1.2急性经口毒性试验。 18 19 3.1.2动物皮肤、粘膜试验 20 21 3.1.2.1皮肤刺激试验。 22 23 3.1.2.2眼刺激试验。 24 25 3.1.2.3皮肤变态反应试验。 26 27 3.1.2.4皮肤光毒和光变态反应试验。 28 29 3.2第二阶段亚慢性毒性和致畸试验 30 31 3.2.1亚慢性皮肤毒性试验。 32 33 3.2.2亚慢性经口毒性试验。 34 35 3.2.3致畸试验。 36 37 3.3第三阶段致突变、致癌短期生物筛选试验 38 39 3.3.1鼠伤寒沙门氏菌回复突变试验(Ames试验)。 40 41 3.3.2体外哺乳动物细胞染色体畸变和SCE检测试验。 42

43 3.3.3哺乳动物骨髓细胞染色体畸变率检测试验。 44 45 3.3.4动物骨髓细胞微核试验。 46 47 3.3.5小鼠精子畸形检测试验。 48 49 3.4第四阶段慢性毒性和致癌试验 50 51 3.4.1慢性毒性试验 52 53 3.4.2致癌试验。 54 55 3.5第五阶段人体激发斑贴试验和试用试验。 56 57 4 对化妆品原料和化妆品产品安全性评价的规定 58 59 4.1凡属于化妆品新原料,必须进行五个阶段的试验。 60 61 4.2凡属于含药物化妆品必须进行动物急性毒性试验、皮肤与粘膜试验和人体试验,但 是根据化妆品的含成分的性质、使用方式和作用部位等因素,可分别选择其中几项甚至全部试验项目。 62 63 4.3凡属于化妆品新产品必须进行动物急性试验、皮肤与粘膜试验和人体试验,但是根 据化妆品所含成分的性质、使用方式和使用部位等因素,可分别选择其中几项甚至全部试验项目。 64 65 4.4凡进口化妆品应由进口单位提供安全性评价资料。 66 67 5.化妆品安全性评价试验方法 68 69 5.1急性皮肤毒性试验 70 71人体接触化妆品主要途径是皮肤。当评价化妆品及其成分对人体健康的可能危害时,进行皮肤毒性的研究是必不可少的。 72 73 5.1.1目的:确定受试物是否经皮肤渗透和短期作用所产生的毒性反应,并为确定亚慢性 试验提供实验依据。 74 75 5.1.2定义:系指受试物涂敷皮肤一次剂量后所产生的不良反应。 76 77剂量表示方法:以敷用受试物的质量(g、mg)或以实验动物平均单位体重敷用受试物的质量(mg/kg)来表示。 78 79一次敷用受试物引起50%受试动物死亡的剂量,称之为半数致死量(LD50)。LD50

药学专业毕业论文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 毕业设计(论文) 省级电大:四川电大分校:成都铁路分校教学点:直属部指导老师:李培职称:副教授 学生姓名:黄凤学号:1451001457646 论文题浅谈药品不良反应及用药安全 专业:药学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制 2016年03月21日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如何安全、有效、合理的用药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近年来关于药物不良反应的

报道和讨论比较多,已引起了各方面的注意。临床上对药品的要求不仅仅局限于对疾病的治疗作用,同时也要求在治疗疾病的同时,所使用的药品应当尽可能少地出现ADR根据WHo 报告,全球死亡人数中有近1/7 的患者是死于不合理用药。在我国,据有关部门统计,药物不良反应在住院患者中的发生率约为20%,1/4 是抗生素所致。每年由于滥用抗生素引起的耐药菌感 染造成的经济损失就达百亿元以上。合理用药始终与合理治疗伴行,是一个既古老又新颖的课题,也是医院药学工作者永恒的话题。医院药学工作的宗旨是以服务患者为中心、临床药学为基础,促进临床科学用药,其核心是保障临床治疗中的安全用药。目前公认的合理用药的基本要素:以当代药物和疾病的系统知识和理论为基础,安全、有效、经济及适当的使用药物。 关键词:用药合理;药品抗生素;不良反应;中药不良反应分析 目录 一、抗生素滥用,导致药物的不合理应用 (1) 二、提高自我保护意识,防止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 (2) 2.1 药品因素 (2) 2.2 患者自身的原因 (2) 2.3 其他因素 (3) 三、怎样做到安全用药 (3) 四、抗生素的药物不良反应 (4) 4.1 过敏反应 (4) 4.2 毒性反应 (5) 4.3 特异性反应 (6) 4.4 二重感染 (6) 4.5 抗菌药物与其他药物合用时可引发或加重不良反应. (6) 五、中药不良反应分析 (8) 5.1 中药引起不良反应的原因 (8) 5.2 提高中药安全应用的途径 (9)

常用天然色素的主要性质用途及蔬菜面配方

常用天然色素的主要性质和用途及蔬菜面配方 天然色素应用技术推广实验室aingw@https://www.360docs.net/doc/c34706974.html, @精制辣椒红色素 性质:深红色黏性油状液体,有特殊气味,熔点176℃。溶于油脂,不溶于水;有较好的耐酸性和耐热性(160℃加热2h几乎不褪色),但耐光性较差;着色力强,色调因稀释浓度不同由浅黄色至橙黄色。用途:可用于罐头、冰淇淋、糕点上彩装、雪糕、冰棍、饼干、熟肉制品、人造蟹肉、酱料和糖果等的着色,还可用于医药和化妆品的着色,如药品糖衣的着色,为红色着色剂。 @精制萝卜红色素 性质:深红色无定型粉末,味微酸,易吸潮,吸潮后结块,但不影响食用效果;易氧化。易溶于水和含水乙醇。水溶液的色调随PH值而变化,在PH=2.0-8.0时,色调以此为橙红、粉红、鲜红、紫罗兰,PH=5.0时,颜色最浅。水溶液对热不稳定,随温度的升高,降解速度增快。 用途:用于酸性饮料、糖果、配制酒、果酱、调味酱、蜜饯、糕点彩装、糕点、冰淇淋、雪糕、果冻等的着色,为红色着色剂。 @精制红米红色素 性质:红色粉末或液体,溶于水、乙醇、丙二醇。稳定性好,耐热、耐光、耐储存,但不耐氧化剂。PH=1-6时呈红色,pH=7-12时变为淡褐色。长时间加热变为黄色。 用途:用于冰淇淋、糖果、配制酒、风味如饮料、饮料、焙烤食品等

的着色,为红色着色剂。 @精制红曲红色素 性质:红色或暗红色液体或粉末或糊状物,略带异臭。熔点165-192℃,易溶于水、乙醇,在PH4.0以下时溶解度降低。溶液为薄层呈鲜红色,厚层时呈黑褐色,并带有荧光。色调在PH=2-14内稳定,遇氯易褪色。耐热和耐酸性强,但经阳光直射可褪色。对蛋白质着色性能极好,一旦染着,虽经水洗,亦不掉色。 用途:可用于酒、糖果、熟肉制品、腐乳、雪糕、冰棍、冰淇淋、饼干、果冻、膨化食品、调味类罐头、酱菜、糕点、火腿的着色,也可用于医药和化妆品的着色,为红色着色剂。 @精制胭脂虫红色素 性质:在PH=4.5呈黄色;PH=5.0呈橙色;PH=5.5呈红色;PH=6.0呈紫红色;色素呈橙红色、红至紫色的区间的耐光性较好,而PH值约为4.5和7.0-7.5时耐光性较差。对热稳定性良好。 用途:可用作酒、水果浆、冷饮等液体饮料、糖果、糕点以及肉类、香肠等的着色剂,也可用在医药和化妆品中。 @精制紫草红色素 性质:紫褐色或紫红色外状晶体或黏稠状浸膏,带有紫草根药气味;若以软紫草为原料,则带有氨气味。溶于油脂及碱性水溶液,不溶于水。色调随PH值而变化,PH=4-6呈红色,PH=7层红紫色,PH=8呈紫色,PH=9呈蓝紫色PH=10呈蓝色。在碱性溶液中呈蓝色,在酸性溶液中呈红色。在油脂中呈鲜红色。有一定的抗菌作用。

关于交通安全的论文:范文3篇

关于交通安全的论文:范文3篇 关于交通安全的论文范文一:摘要:安全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前提和必备条件,没有安全,一切都无从谈起;安全管理,其核心是围绕人这个主题而开展的.人的不安全行为是影响道路交通安全最直接最重要的因素.因此,本文就人的不安全行为进行分析,并对消除安全隐患的对应措施进行了思考. 关键词:交通安全主体管理hse 安全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前提和必备条件,没有安全,一切都无从谈起;安全管理,其核心是围绕人这个主题而开展的.人的不安全行为是影响道路交通安全最直接最重要的因素.因为在人与车之间,不论是人驾驶车还是管理车,人都始终处于主体地位.一个驾驶员在驾车行驶中,其心理是否正常、判断是否正确、操作是否得当、行为是否规范,直接关系到车辆的安全行驶;一个车辆安全管理者在实施管理监督过程中,其监管责任是否到位、预防措施是否到位、教育培训是否到位、制度落实是否到位、全过程监控是否到位,直接关系到车辆能否安全运行.所以,如何有效地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是保证道路交通安全的关键.因此,本文就人的不安全行为进行分析,并对消除安全隐患的对应措施进行了思考. 一、交通安全“主体”的不安全行为的主要表现 分析近几年来的道路交通事故,大部分是因为人的不安全行为而造成的,其主要表现:

1、麻痹大意、盲目自信.部分司机人员,仅凭自己的经验和自信心,有章不循,又法不尊,把安全监督视为找麻烦,自以为绝对安全,思想麻痹,违章肇事. 2、情绪波动,注意力分散.受工作环境、家庭事务和外部环境等因素的影响,部分驾驶人员产生烦操情绪,思想分散,手忙脚乱,顾此失彼,或者高度喜悦、兴奋,得意忘形,导致不安全行为. 3、业务生疏,遇事惊慌.部分驾驶人员由于驾驶技术不熟练或心理因素,对突如其来的异常情况,束手无策,惊慌失措. 4、骄傲自大,争强好胜.自己工作能力不强,但自信心过强,总认为自己工龄长、驾龄长,虽然有时也感觉到自己力不从心,但为了在众人面前不失面子,争强好胜,图虚荣,不计后果,违章行驶. 5、盲目从众,心存侥幸.部分驾驶人员看见别人行车违章,自己也跟着违章;在他们看来,违章不一定出事.存有侥幸心理的人偏不按规定执行,明知故犯. 6、惰性心理.部分驾驶人员工作图省事,能凑合就凑合,宁愿冒点险,也不愿按操作程去办事,即就是发现车辆有毛病,也让它带病继续工作. 7、环境复杂,判断失误.在行车过程中,由于天气、地形、路面、灯光照明等因素复杂时,会导致人的判断失误和操作失误而引发交通事 二、控制交通安全“主体”不安全行为的几点对策 (一)以人为本,牢固树立“只要认真一切事故都是可以预防的”安全管理理念,增强全员安全危机意识,切实提高超前预防能力. 我们应牢固树立“只要认真一切事故都是可以预防的”安全

化妆品中安全性物质风险评估指南

关于印发化妆品中可能存在的安全性风险物质风险评估指南的通知 日期:2010-8-26 来源: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国食药监许[2010]339号2010年08月23日发布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监督管理局): 为指导开展化妆品安全性评价工作,我局组织制定了《化妆品中可能存在的安全性风险物质风险评估指南》,现予印发,请遵照执行。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二○一○年八月二十三日 化妆品中可能存在的安全性风险物质风险评估指南 一、化妆品中可能存在的安全性风险物质的含义 化妆品中可能存在的安全性风险物质是指由化妆品原料带入、生产过程中产生或带入的,可能对人体健康造成潜在危害的物质。 二、风险评估基本程序 (一)危害识别:根据物质的理化特性、毒理学试验数据、临床研究、人群流行病学调查、定量构效关系等资料来确定该物质是否会对人体健康造成潜在的危害。 (二)危害特征描述(剂量反应关系评估):分析评价该物质的毒性反应与暴露之间的关系。对有阈值的化学物质,确定“未观察到有害作用的剂量水平(NOAEL)”或“观察到有害作用的最低剂量水平(LOAEL)”。对于无阈值的致癌物,可根据试验数据用合适的剂量反应关系外推模型来确定该物质的实际安全剂量(VSD)。 (三)暴露评估:一般可通过申报化妆品的产品类型和使用方法,结合化妆品中可能存在的安全性风险物质的含量或检出量,在充分考虑可能的化妆品使用人群(包括特殊人群,如婴幼儿、孕妇等)的基础上,定性和定量评价化妆品中可能存在的安全性风险物质对人体可能的暴露剂量。 (四)风险特征描述:确定该物质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的概率及范围。对具有阈值的物质,计算安全边际(MOS)。对于没有阈值的物质(如无阈值的致癌物),应确定暴露量与实际安全剂量(VSD)之间的差异。 三、评估资料的提交形式 申请人可按以下两种形式提交化妆品中可能存在的安全性风险物质评估资料: (一)申请人通过危害识别,判断产品中不含可能存在的安全性风险物质的,可以提交相应的承诺书。承诺书应当陈述申请人对产品进行危害识别的分析过程及该产品不含可能存在的安全性风险物质的理由等。(二)经危害识别后申请人认为产品中含有可能存在的安全性风险物质的,则应当提交相应的风险评估资料。 四、风险评估资料要求 我国化妆品相关规定中已有限量值的物质,不需要提供相关的风险评估资料;国外权威机构已建立相关限量值或已有相关评价结论的,申请人可以提供相应的安全性评价报告等资料,不需要另行开展风险评估。 申请人提交的风险评估资料,应包括以下内容: (一)化妆品中可能存在的安全性风险物质的来源。 (二)可能存在的安全性风险物质概述,包括该物质的理化特性、生物学特性等。 (三)化妆品(或原料)中可能存在的安全性风险物质的含量及其相应的检测方法,并提供相应资料。(四)国内外法规或文献中关于可能存在的安全性风险物质在化妆品和原料以及食品、水、空气等介质(如果有)中的限量水平或含量的简要综述。 (五)毒理学相关资料: 1.化妆品中可能存在的安全性风险物质的毒理学资料简述,至少包括是否被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纳入致癌物。 2.参照现行《化妆品卫生规范》毒理学试验方法总则的要求,提供相应的毒理学资料摘要。根据可能存在的安全性风险物质的特性,可增加或减少某些相应项目的资料。

药品不良反应与安全用药(药学毕业论文)之令狐文艳创作

药品不良反应与安全用药 令狐文艳 摘要:合理用药始终与合理治疗伴行,是一个既古老又新颖的课题,也是药学工作者永恒的话题。药学工作的宗旨是以服务患者为中心、临床药学为基础,促进临床科学用药,其核心是保障临床治疗中的安全用药。目前公认的合理用药的基本要素:以当代药物和疾病的系统知识和理论为基础,安全、有效、经济及适当的使用药物。结合文献,浅谈一下临床常见的药品不良反应与安全用药问题。 关键字:不良反应合理用药 药物的不良反应是临床用药中的常见现象。它不仅指药物的副作用,还包括药物的毒性、特异性反应、过敏反应、继发性反应等。抗菌药物是临床上最常用的一类用药,包括抗生素类、抗真菌类、抗结核类及具有抗菌作用的中药制剂类。其中以抗生素类在临床使用的品种和数量最多。目前临床常用抗生素品种有100多种。抗生素挽救了无数生命,但其在临床应用也引发了一些不良反应。抗生素药物不良反应的临床危害后果是严重的。在用药后数秒钟至数小时乃至停药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均可发生不良反应。常见的有过敏性休克、固定型药疹、荨麻疹、血管神经性水肿等过敏性反应、胃肠道反应、再生障碍性贫血等,严重的甚至会引起患者死亡。因此,加强临

床用药过程中的监督和合理使用抗生素对减少临床不良反应的发生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随着社会的发展,如何安全、有效、合理的用药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近年来关于药物不良反应的报道和讨论比较多,已引起了各方面的注意。临床上对药品的要求不仅仅局限于对疾病的治疗作用,同时也要求在治疗疾病的同时,所使用的药品应当尽可能少地出现ADR。根据WHO报告,全球死亡人数中有近1/7的患者是死于不合理用药[1]。在我国,据有关部门统计,药物不良反应在住院患者中的发生率约为20%,1/4是抗生素所致。每年由于滥用抗生素引起的耐药菌感染造成的经济损失就达百亿元以上[2]。 合理用药始终与合理治疗伴行,是一个既古老又新颖的课题,也是药学工作者永恒的话题。药学工作的宗旨是以服务患者为中心、临床药学为基础,促进临床科学用药,其核心是保障临床治疗中的安全用药。目前公认的合理用药的基本要素:以当代药物和疾病的系统知识和理论为基础,安全、有效、经济及适当的使用药物[2]。 下面结合文献,浅谈一下临床常见的药品不良反应与安全用药问题。 1药品使用现状 1.1 抗生素滥用现象普遍 现如今医疗纠纷频发、医源性或药源性事件居高不下、医疗以及用药成本过高等,已成为多数国家、地区面临的问

食物中的合成色素范文

食物中的合成色素 合成色素即人工合成的色素,其优点不少,如色泽鲜艳,着色力强,色调多样,但它有一个大缺点,即具毒性(包括毒性、致泻性和致癌性)。这些毒性源于合成色素中的砷、铅、铜、苯酚、苯胺、乙醚、氯化物和硫酸盐,它们对人体均可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我国1982年公布了《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其中规定了只能使用5种合成色素,并定出了最大使用量,如合成色素的纯色素含量不得低于85~99%,1公斤合成色素中砷的含量应在1毫克以下,铅在10毫克以下,铜在20毫克以下,每100克色素中,苯酚不应超过5毫克,苯胺不应超过4毫克,各种氯化物不应超过0.5%等,这些规定是为了限制色素中的杂质,以减少对人体的毒害。 1、色素分类 按化学结构可分为偶氮类色素和非偶氮类色素。 按溶解性又可分为油溶性色素和水溶性色素。 2.合成色素特点 人工色素的特点:色泽鲜艳、色调多、性能稳定、着色力强、坚牢度大、调色易、使用方便、成本低廉、应用广泛;但它有一个大缺点,即具毒性(包括毒性、致泻性和致癌性)。这些毒性源于合成色素中的砷、铅、铜、苯酚、苯胺、乙醚、氯化物和硫酸盐,它们对人体均可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现在国家出台的相关规定,促使食用色素生产商更加严格规范化,但用量和使用范围还是受到严格限制。 3.我国允许的色素 我国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GB2760-1996)列入的合成色素有胭脂红、苋菜红、日落黄、赤藓红、柠檬黄、新红、靛蓝、亮蓝、二氧化钛(白色素)等等。截止1998年底,国家批准允许使用的合成色素有:觅菜红、觅菜红铝色淀、胭脂红、胭脂红铝色淀、赤藓红、赤藓红铝色淀、新红,新红铝色淀。柠檬黄、柠檬黄铝色淀、日落黄、日落黄铝色淀、亮兰;亮兰铝色淀、靛兰、靛兰铝色淀,叶绿素铜钠盐、B-胡萝B卜素、二氧化钛、诱惑红;酸性红等,共21种。国内使用的较多的合成色素有9种,包括苋菜红、胭脂红、新红、柠檬黄、日落黄、靛蓝、亮蓝、赤红、诱惑红等。

浅论我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的缺陷和完善

国家开放大学开放教 育法学专业本科毕业 论文(设计) 论文题目浅论我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的缺陷和完善 学校名称: 姓名: 学号: 专业: 教育层次: 入学时间: 指导教师:

论文提纲 绪论 一、《道路交通安全法》概述 (一)《道路交通安全法》概述 1、<道路交通安全法> 简介 2、道路交通安全法的产生 (二)《道路交通安全法》的制度分析 1、道路交通安全法的立法目的 2、道路交通安全法的适用范围 3、道路交通安全法的基本原则和根本目标 二、《道路交通安全法》的缺陷分析 (—)机动车损害赔偿责任的欠缺 (二)交通事故的过失判断标准的不完善 三、《道路交通安全法》的完善对策 (一)交通事故赔偿责任的完善 1、法经济学观点与机动车损害赔偿 2、建立具有中国特色并与国际接轨的损害赔偿处理体制(二)《道路交通安全法》实际实施中的完善 1、加强道路安全设施的建设,给行人提供安全的道路交通环境 2、完善交通法规、整顿车辆状况 参考文献

浅论我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的缺陷和完善 【摘要】:当前,我国机动车工业正方兴未艾,处于蓬勃发展的阶段,国家经济发展政策对国民消费的诱导,必然会使我国在不久的将来进入机动车社会。在这种形势下,进行全面的、跨学科的共同研究,集中各方面的才智和力量,全力扑灭交通灾害,以避免其酿成危害国家的严重社会问题,就成为摆在我们国家面前的一项迫切需要解决的历史任务。其中,填补因机动车交通事故造成的损害,救济受害人,提高机动车驾驶员的法律意识和履职的自觉性,以利于机动车事故的减少和抑制。不仅如此,对于已出台的《道路交通安全法》,全社会都要严格贯彻实施。本文拟以机动车损害赔偿领域理论与实务,道路交通法实际实施问题即对于道路交通事故的判断认定的若干问题为中心加以探讨,提出一些个人见解。。 《道路交通安全法》自实施以来,在司法实践中发现存在机动车损害责任赔偿欠缺、交通事故过失判断标准不完善等方面的问题和缺陷,而且许多学者对于事故赔偿责任的争议是很强烈的,若在安全问题赔偿责任和效力判定作出详细的规划,既可以避免触犯到法律的普遍问题,又可以充分考虑到道路交通事故的特殊性,是一种可取的立法体例,诸如此类的缺陷都需得到进一步完善。 【关键词】:道路交通安全法;事故赔偿缺陷;立法完善;公民权利;道路建设; 制度完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