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艺技术)食品工艺学知识点

(工艺技术)食品工艺学知识点
(工艺技术)食品工艺学知识点

一.软饮料

1.概念:酒精含量小于0.5%(m/v),以补充人体水分为主要目的的流质食品,包括固体。

2.分类:安国评标GB10789-1996分为10类:(1)碳酸类饮料(2)果汁及果汁饮料类(3)

蔬菜汁饮料类(4)含乳饮料类(5)植物蛋白饮料类(6)瓶装饮用水类(7)茶饮料类(8)固体饮料类(9)特殊饮料(10)其他咖啡软饮料

按加工工艺分为:1采集型2提取型3配制型4发酵性

二.软饮料用水处理

1.水的硬度:硬度是指水中离子沉淀肥皂的能力。一般质水中钙离子和镁离子盐类的含量。硬度分为总硬度,碳酸盐硬度,非碳酸盐硬度。总硬度,碳酸盐硬度和非碳酸盐硬度,单(mg/l)2水的碱度:水中的碱度取决于天然水中于H+结合的OH-,碳酸根离子和碳酸氢根离子的含量。水中的OH-和碳酸氢根离子不共存。OH-,碳酸根离子和碳酸氢根离子分别对应氢氧化物碱度,碳酸盐碱度,重碳酸盐碱度。三者之和为总碱度。

3.常规处理的方法

(1)混凝:是指在水中加入混凝剂使水中细小悬浮物及胶体物质相互吸附结合呈较大颗粒而从水中沉淀出来的过程,包括:1)凝聚:胶体压缩脱稳2)絮凝:脱稳后程絮状颗粒

常用混凝剂:1铝盐如明矾2)铁盐:硫酸盐铁,三氯化铁硫酸铁

(2)过滤:细沙,无烟煤常在结合混凝石灰软化和水消毒的综合水处理中作初级水过滤材料。

对原水水质基本满足软饮料用水要求者,可采用砂棒

为除去水中的色和味,用活性炭过滤

要达到精滤效果还可采用微孔滤膜过滤。

(3)石灰软化法:水中加入化学药剂(石灰),在不加热的条件,除去Ca2+、Mg2+达到水质软化的目的。

(4)电渗析:通过具有选择透过性和良好导电性的离子交换膜在外电场的作用下是水中的阴阳离子定向迁移,分别透过阴阳离子交换膜而与溶剂分离的过程。

工作原理{阳离子交换膜:阳离子可过,阴离子不可通过。阴离子交换膜:阴离子可过,阳离子不可。

应用:1)海水和咸水的淡化2)用自来水制备初级纯水。

(5)反渗透法:利用半透膜选择性地只通过溶剂的性质,通过对溶液施加一个大于该溶液渗透压的压力,迫使溶液中的溶剂透过半透膜而从溶液中分离出来的过程。

(6)离子交换法:利用离子交换剂把原水中人们所不需要的离子暂时占有,然后再释放到再生溶液中,从而使原水得以软化的方法。

分类:阳离子交换树脂:本体中常有酸性交换离子基团H+,可与水中的阳离子交换,按交换基团的酸性强弱又可分为强酸性、中酸性和弱酸性三类。

阴离子交换树脂:本体带有碱性的交换离子,可分为强碱性、弱碱性。

(7)水的消毒:1)氯消毒:有效成分HclO和ClO-。HclO为中性分子,可以扩散到带负电的细菌表面,并渗入菌体内,借氯的氧化作用破坏菌体内的酶而使细菌死亡,而ClO-带负电荷,消毒作用为HclO的1/8。常用的氯消毒剂:漂白粉(有效氯一般为25%)氯胺:在水中有氯和氨生成,慢慢释放HclO,比例2:1~5:1。次氯酸钠:杀菌能力强,本身较纯净、稳定,但制备成本高。

2)紫外线消毒:微生物受紫外光照射后,营养细胞中的蛋白质和核酸吸收了紫外光谱的能量,可导致蛋白质变性,引起微生物死亡,对透明的水有一定的穿透力。

特点:消毒时间短,杀菌力强,设备简单,操作管理方便,连续生产,不可持续杀菌,灯管使用寿命较短,成本略多。紫外线饮水消毒装置:低压灯管。

4)、调味糖浆的投料顺序。

原糖将、防腐剂、其它甜味剂、酸味剂、果汁、色素(用热水溶化)香精(常用水溶液)、加水到规定容积

5)、碳酸化中CO2的作用及影响其溶解度的因素。

1、清凉作用:当CO2从体内排放出来时,会把体内的热带出来。

2、抑制微生物生长,延长货架期。

3.、突出香味,并使碳酸饮料具有特有的甜、酸味度。

4、适当的刹口感。

因素影响:1、气液体系的操作压力和温度:温度不变压力上升则CO2含量上升,压力不变温度下降则CO2含量上升。2、CO2的纯度和杂质含量:CO2纯度上升,杂质下降则CO2含量上升。3、气液接触面积和时间:S上升温度上升则CO2含量上升。4、水中空气的影响,恐慌期含量上升,碳酸化程度上升,CO2含量下降。

提高溶解度措施:1、CO2的净化及水的脱气。2、增加气液接触面积和时间。3、降温加压。

4、及时检修管理,防止泄露。

5、合理设计管路,防止空气窝存。

6)、灌装包括哪些机械设备?等压灌装。

机械设备:洗瓶机、轧盖机、糖浆加料机、灌装机、检验机、贴标机、盖上打印机、色装机、传送带。

等压灌装:基本组成(气管、液管、排气管)。气管阀门有两种安装位置:一种是装于料槽下,一种是装于气管顶部。前一种的优点是气管中残余汽水少,液面控制准确,但常易发生气管打开时有小量液体冲下,造成下一瓶产生泡沫,为此在操作上采取在第一屏装满排气后,而第二瓶尚未进入前,瞬间开放气管将残余汽水在两次灌装瓶之间冲下。后一种是大多数机器应用的方法,在大气排气时,气管中的液体都可以在此时流入第一瓶中,控制液面时将这些产品计算在内,在第二瓶得到的等压则几乎是不带水的。

三、碳酸饮料

1、定义和分类:碳酸饮料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充入二氧化碳的制品,俗称“汽水”,不包括由发酵法自身产生CO2的饮料。成品中CO2的含量(20℃的体积倍数)不低于2.0倍。

分类:果味型:以果香型食用香精为主要赋香剂,原果汁含量低于 2.5%。如桔子汽水。果汁型:原果汁含量不低于2.5%,如桔汁汽水。可乐型:含可乐香精、焦糖色素、碳酸的饮料。低热量型:以甜味剂全部或部分代替糖类,成品热量低于75kj/100mol,如健怡可口可乐,轻怡可口可乐。其他型:含植物抽提物或非果香型的食用香精为赋香剂以及补充人体运动后失去的电解质、能量等的饮料,如盐汽水、姜汁汽水、沙士汽水。

2生产工艺:碳酸饮料是由糖浆和碳酸水定量配制而成,分为三个工序:糖浆调配、碳酸水制备、洗瓶灌装封口。

一次灌装法又称预调式:水和果味糖浆按一定比例先调和,再经冷却和碳酸化将达到一定含气量的汽水灌入容器中的方式。

工艺流程:砂糖、溶解、过滤、糖浆调和(酸味剂、香精等)、定量调和机(饮用水、水处理、脱气机)、带冷却的混合机、装瓶机(瓶、洗净、空瓶检查、自动检瓶机)、轧瓶机、制品检查、成品

工艺特点:1、产品质量一致2灌装时起泡小3碳酸化,控制一次,只需控制一次含气量4应用有局限性,带果肉的不宜

调和机构:1配比原法2空板控制法3注射器法

二次灌装法又称现调式:水先经过冷却和碳酸化,再与调味糖浆分别灌入容器中成汽水的方式。

工艺流程:砂糖、溶解、过滤、糖浆调和(酸味剂、香精等)、冷却、灌浆机(瓶、洗净、

空瓶检查)、装瓶机(饮用水、水处理、冷却、混合机(CO2))、轧瓶机、混匀机、制品检查、成品

工艺特点:1设备结构简单2糖浆和碳酸水各有自己的管路,易于清洗3糖浆损失少4由温差引起灌装碳酸水时起泡沫5调和好的汽水含气量降低6汽水的质量有差异,由于瓶、水量等因素,差异只能减小不能消除。

应用:对水含有果肉的汽水应用较多,适用于小型汽水生产线

3糖浆浓度的换算

糖浆浓度单位:1白利度(Bx):即重量百分比浓度,白利度随温度而变化2波美度(BAUME)3比重(相比密度)

换算:白利度=波美度*1.8 15℃的比重=144.3/(144.3-BAUME)

测定糖度时应注意:碳酸饮料中CO2全逸出后方可测定,否则不准,注意温度的影响。

例1:生产55o Bx的糖浆1kg需水多少?

解:设需水x,糖与水的质量比例为55:(100—55)=1:x x=055o Bx x=0.818kg

例2:糖浆23L,其浓度为55o Bx,其中糖与水各是多少?

解:先查出55o Bx糖浆的相对密度为1.26,则23L糖浆质量为23*1.26=28.98kg

按浓度关系换算,糖和水的质量为糖:28.98*55%=15.939kg 水:28.98*45%=13.041kg

四、果汁和蔬菜汁饮料分类。

1)、分类:1果汁2果浆3浓缩果汁4浓缩果浆5果肉饮料6果汁饮料7果粒果汁饮料8蔬果饮料浓浆9蔬果饮料

2)工艺。1、原材料的选择和洗涤。2榨汁和提取。3、果汁的澄清和过滤。4、果汁的均质和脱气。5、果汁的糖酸调整和混合。6、果汁的浓缩。7、果汁的杀菌和包装

重点工艺:①自然澄清②明胶单宁澄清法③加酶澄清法④冷冻澄清法⑤加热凝聚澄清法

3糖酸化:绝大多数果汁成品的糖酸比例在(13:1)~(15:1)为宜

酸低糖高:先加水稀释使糖度合乎标准,再根据果汁加水后的质量和含酸量,加酸补足。酸高糖低先算出稀释多余酸量所需要的加水量,再根据果汁的糖度算出缺糖量,将糖溶于水中,过滤后,与果汁充分混合。

酸高糖高:表示果汁有良好的品质,为了产品标准化,加以稀释,如先使糖合乎标准。同一酸低糖低:先算出缺糖量,再根据果汁和糖的总量,算出缺酸量,将应加的糖和酸用少量的果汁溶解,然后混合在一起。

4浓缩:真空浓缩法,冷冻浓缩法,反渗透浓缩法,

5杀菌方式:目前杀菌巨虎全部采用高温瞬时杀菌法UHTS。条件为93±2℃,保温15`30S,t 特殊情况下采用120℃以上3~10S,原则上是果汁在装填之前进行杀菌,装填方式为高温填装和低温装填法。

瞬间杀菌器有片式、多管式,和圆筒搅拌式。

6澄清和浓缩的工艺流程:

浓缩:原料→清洗→捡果→清洗→破碎→榨汁(同时果汁排出)→超滤→浓缩→灭菌→灌装→入库

五、其他软饮料

乳饮料:以鲜乳或乳制品为原料(经发酵或未经发酵),加水或其它辅料调制而成的液状制品。

植物蛋白饮料:用蛋白质含量较高的植物的果实,种子或核果类,坚果类的果仁为原料,经加工制得的制品。成品中蛋白质含量不低于5g/L。

茶饮料:茶叶用水浸泡之后经抽提,过滤,澄清等工艺制成的茶汤或在茶汤中加入水,糖,酸,香精,果汁或植(谷)物抽提液等调制加工而成的制品。

固体饮料:以糖,食品添加剂,果汁或植物抽提物等为原料,加工制成的粉末状或块状制品。成品水分含量不低于5%。

第八篇第三章焙烤食品

1 面包

1)工艺流程:一次发酵,二次发酵,及发酵过程中的影响因素,面包工艺流程可分为三个程序:和面,发酵及焙烤。

2)一次发酵又称直捏法,该方法是将所有原材料一次混合成成熟的面团,然后进行发酵,再将发酵好的面团分块,揉圆,成形,放入烤盘中醒发达到所要求的尺寸后,至于烤炉后烘烤。工艺流程图:添加所有原料——混合到最适温度——发酵100min后敲打——发酵55min后分块——中间醒发25min钟后成形与装盘——醒发55min后烘烤

3)二次发酵又称为中种法,预发酵法。现将部分面粉(30%-70%),部分水和全部酵母调成的面团(酵头)在28-30摄氏度下发酵3-5h,然后与剩下的配方原辅料全部混合,调制成成熟面团后,静置醒发30min,使面团松弛,在想直捏法那样分块,成形,烘烤

工艺流程:一次和面(部分水,面粉,酵母及酵母食品)和成疏松的面团(不成熟)——发酵3-5h后二次和面(加入剩下的原料和成成熟面团)——静置醒发40min后分块——中间醒发20min后成形与装盘——醒发55min后烘烤。

比较一次与二次发酵:(1)一次发酵制成的面团有良好的风味,口感,但蜂窝壁厚,结构较粗糙,易老化,对时间敏感,大批量生产时可能是生产过程难以处理。(2)二次的优点:面色柔软,蜂窝壁不厚,体积大,老化速度慢,制成面团后仅需短时间发酵,借助于中种法的长时间发酵可增加产品风味,若材料中含有大量糖及油脂会抑制酵母菌的生长,用此法时在还没有加糖和油脂时已经发酵完成,发酵酵母需要量少(3)二次缺点:要两次搅拌,费时费力。

影响面团的主要因素;1面粉中蛋白的质与量,2面团温度3面团粗细度4糖5油脂6不同品质的面粉饼干;以水麦粉糖油脂为主要原料经面团调制辊轧成行烘焙等工序制成的方便食品。韧性饼干(面团调制-静置-辊轧-冲印成型-烘焙冷却输送-整理-包装-成品-入库,投料次序1面粉淀粉奶制品蛋碳酸钠2碳酸氢铵糖水香料水面团改良剂3油脂)酥性饼干(面团调制-辊轧-冲印成型-烘焙-冷却输送-整理-包装-成品-入库,1油脂糖粉香料2碳酸氢铵水油3面粉淀粉奶制品碳酸钠)梳打饼干(第一次调面(面粉鲜酵母水)-第一次发酵(面粉鲜酵母水)-第二次调面(精盐面粉油脂奶制品)-第二次发酵(水疏松剂改良小配料)-辊轧包油酥(精盐面粉油)-辊切成型-烘焙-冷却输送-整理-包装-成品-入库)

面粉调制顺序:韧性面团调制时将面粉水等原料投入和面机中再加入油脂搅拌。使面团充分吸水,有利于面筋形成。酥性面团调制时将油糖水等在调粉机中预混均匀,再投入面粉淀粉等原料继续调制成面团,可以缩短调制时间,使面粉在一定浓度糖浆和油脂吸水胀润,从而限制面筋蛋白的吸水,控制其形成。

3方便面

方便面工艺流程:

带汤料的油炸方便面:和面(面粉,辅料,水,添加剂)——熟化——复合——轧片——切条折花——蒸煮——定量切割——折叠——入模——油炸——脱模——冷却——检测——整列——包装(加汤料)——入库

调味碗装油炸方便面:和面(面粉,辅料,水,添加剂)——熟化——复合——轧片——切条折花——蒸煮——浸调味液——拉伸——定量切割——入模——油炸——冷却——装碗(加汤料)——加盖——包装——入库

热风干燥方便面:和面(面粉,辅料,水,添加剂)——熟化——复合——轧片——切条折

花——蒸煮——定量切割——热风干燥——冷却——检测——整列——包装——入库

工艺重点:

油炸脱水:1 面条的变化:a.水分和油脂的易位b.蛋白质产生或不可逆变性c.淀粉继续a化

d.面条外观变化,脱水膨化,颜色略带透明的蛋黄色

2 油炸工艺条件:高温短时间(水分含量高,易发霉,易发生美拉德反应)和低温长时间(水分含量低,易折断,蛋白质不可逆变性度增加)

3 高温对优质的影响:油脂酸价过高,过氧化值增加,粘度增加,颜色变深,产生苦味,应严格控制油脂的液位。

4 油脂的补充更替

5 炸油的配比:一般用棕榈油或棕榈油和猪油的混合油

热风干燥脱水:干燥时间随面块大小,厚薄而异。一般70到90度,35~45min为宜。时间不足,水分多,易霉变。水分少,发黄,脆断,龟裂,增加断头量,增加成本能耗。

挂面的四个干燥阶段

预干期:(冷风定条阶段)湿度85%~90% 温度20~30度

除去湿面条表面的部分水分,失水收缩,由单纯塑性体转化为弹性塑性体,初步定形。只排风,不加热,自然蒸发。水分由33%~35降至27%~28%

干燥前期:(保湿出汗阶段)湿度85%~90% 温度35~40度

温度梯度和湿度梯度起作用。不排风,少排风。水分由27%~28降至25%。

主干燥(衡率阶段)湿度55%~60% 温度45~50度

内部水分移至表面。升温,降低湿度。水分由25%降至16%~17%

干燥后期:(降温散热阶段)大部分水分已被排除,仅需排风,主要作用为调质,使水分温度分布趋于一致,降低内应力,增强韧性及弹性。降温速度控制合适,2~3min降1度。水分降至13%~14%。

辊扎的目的:辊扎工序可以排除面团中部分气泡,改善制品内部组织,疏松的面团经辊扎后,形成具有一定粘结力的坚实面片,不易断裂,同时也可提高面品表面光洁度,重要的是将面团辊压成形状,规则,厚度符合成形要求的面片,便于成形操作。

韧性面团:表面光滑,断面结构有层次

酥性面团:给成形工序创造有利条件,以获得表面光滑,平整,厚度符合要求的面片。

梳打饼干面团:将多余的CO2气体排出,使留在面团中的气体分布均匀,并使面带产生多层次结构,达到梳打饼干的质量要求。

成形的差别:

面团成形方式有冲印,辊切,辊印,挤条成形等。

冲印:噪音大,占地面积大,机械复杂,造价贵,产量小,适用于多种面团,工艺操作要求高,成品表面光滑,不易破碎。

辊印:噪音很小,占地面积小,简单,价廉,产量大,适用于酥性面团,操作简易,成品表面粗糙,易破碎。

辊切:前两者合为一体

湿度调控:烘烤前期高温,后期只需维持一定的烘烤温度。

总纲二部分

一、肉

酱卤工艺(核心工艺)

定义:畜禽肉及可食用副食产品加调味料和香辛料,以水加热介质煮制而成的熟肉类制品,分为白煮肉类、酱卤肉类、糟肉类。酱卤制品的加工特点,一是调味,二是煮制。

1、调味:1) 基本调味:在加热前原料整理后,经过加盐、酱油或其他配料腌制,奠定产品叫基本咸味。2)定性调味:在原料下锅后加热煮制或红烧时,随同加入主要配料如酒、香

料等,决定产品的基本口味3)辅助调味:在加热煮熟之后或即将出锅时加入糖、味精等,以增进产品的色泽、鲜味。

2、五香和红烧:加工中用较多酱油。酱汁制品:红烧中以红米为着色剂,产品为殷桃红色,鲜艳夺目,稍带甜,产品酥润。蜜汁制品:在辅料汇总加入多量的糖分,产品色浓味甜。糖醋制品:辅料加入糖醋,是产品具甜酸滋味

3、煮制:对形成产品的色香味形有决定性的影响。目的:使产品成熟。清煮(白烧):汤中不加任何调味料,只用清水煮制是否加入调味剂。红烧:加入各种调味料进行煮制。

肉水比:宽汤:≥1:1。紧汤:肉出水1/2-1/3,易收汁。

火(温度):大火:95-98℃,气泡很大。中火:85-90℃,气泡小而均匀。小火:85℃以下,吐泡。

4、减少蒸煮损失的方法:降低温度,油炸,腌制,增大肉块(结构保持相对完整);带包装煮制;注射肢体/蛋白/磷酸盐;不采用热,如超高压。

5、肉的收缩:由于胶原蛋白在肌肉组织中的分布不为各不相同,在肉的煮制过程中,产生收缩变形的情况也不同,肉在煮制是收缩变形的大小与肌肉间结缔组织密切相关。在煮制中随着时间的延长,胶原的机械强度减低,并逐渐转变成明胶。胶原转变为明胶的速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升高,在接近10℃时转变得最快,同时亦与沸腾的状态有关,剧烈则转变快。

6、补充:1、白煮肉类:未经过酱制或卤制,保持原料肉固有的色泽和风味。酱油,麻油,葱花,姜丝,香醋等调味。

2、酱卤肉类:酱制(红烧/五香)、酱汁(+红曲米)、蜜汁(熬汁,浇汁)糖醋,卤制品

糟肉类:以广义的肉为原料,根据种类的不同添加香辛料、调味粉、淀粉、其他蛋白原料(乳、蛋、植物蛋白)以及护色剂、抗氧化剂、品质改变剂、防腐剂、着色剂等所加工制得的外观、风味各异的制品。

腌腊制品

1、腌制的基本组分:食盐(1.5%--2%最多5-8%)。亚硝(抑制肉毒梭状杆菌)/硝酸盐,磷酸盐(焦磷酸盐/三聚/六偏)、香辛料、糖、vc(助色)

2、各组分基本作用:①食盐:a、增加咸味b、抑菌c、抑酶d、提高盐溶性蛋白的溶出率(离子强度>0.3mol/L) 。e、提高保水性。f、降低Aw。②磷酸盐:a、ph增大,抑制发色b、提高离子强度c、促进盐溶性蛋白溶解d、(类似atp)解离肌动球蛋白e、螯合金属离子。

③vc:a、营养剂b、发色助剂c、酸味剂d、螯合金属离子④糖:a、甜味b、促进微生物生长c、增加保水性(嫩度)d、代谢成酸(改善嫩度) e、氧化有利于风味物质及成色。

3、实例(1)咸肉,以猪肉或冻猪肉为原料用食盐腌制而成。为了加速腌制,可在肉上割出刀口(2)板鸭的加工:腊板鸭:小雪-立春春板鸭:立春-清明。

原料:3.5斤以上活鸭育肥:稻谷白油板鸭米糠、玉米色泽、肉质差。

腌制、干腌:1/15-1/16 盐(去水)+3‰八角,t<10℃经12h,抠卤,经8h 二次抠卤。食卤(湿腌)鸭肉:卤水(1:1.5-1)经24h 抠卤堆叠经4d 堆坯(阴干)二次排坯。

食用:泡洗上通水煮(抽丝、提汤、到小)。

熏烧烤

1、烟熏目的:a、促进发色,形成茶褐色b、改善质地,30-50℃,升温过程诱发组织蛋白酶活性c、改进风味d、杀菌、防腐f、抗氧化

2、保藏原理:热杀菌、防腐组分、树脂膜、水分活度降低、抗氧化

3、熏制方法:冷熏15-25℃,温熏30-50℃,热熏50-80℃,焙熏90-120℃直接烟熏法、间接烟熏法:流动加热法/湿热/湿热分解法液熏法:吸附法、浸渍法、添加法点熏法:15-30kv,静电

4、烟熏成分:酚:酸:醛:=0.81:0.32:0.37(风味良好)醇多环烃

5、安全问题:多环烃(致癌)芽孢菌

6、如何评价多环烃含量:a、烟气T:200-400℃b、过滤c、尽量不选用针叶林d、包装材料e、液熏法安全性较高f、湿腌法

肠衣

凝胶机理: 蛋白质凝胶形成发可以定义为蛋白质分子的聚集现象,在这种聚集过程中,吸引力和排斥力处于平衡。以至于能形成保持大量水分的高度有序的三维网络结构或基体。如果吸引力占主导,则形成凝结物,水分从凝胶基体排除出来。如果排斥力占主导,则难以形成网络结构。

香肠质量问题:1肠衣破裂a肠衣质量差b热处理初期升温流速过快2肠体松软a热处理前一步控制不当致使蛋白质变性b热处理不到位腌制不充分导致乳化性能差c原料肉质量不佳3颜色不均a肠体直径粗,发色不均,热加工问题4泡肠a自身水分含量高,盐量不足,肠体直径粗b肠体间距太小,环境湿度大4表皮发硬

斩拌:不仅起剁细搅拌作用,还使足量水分于肉馅充分结合。有利于提高制品出品率和质量。时间一般为5min。斩拌时由于强烈的机械作用会使肉温升高,所以向肉中加7%-10%肉重的冰屑,使温度最好保持在8-10C以下。在斩拌时加0.3%-0.5%的磷酸盐可改善肠馅结构和稠度,使制品在蒸煮时避免出水现象。

西式火腿基本工艺:1原料肉的选择与处理:ph在5.8~6.3之间;以瘦肉块为主;最好用鲜肉,PH低的PSE肉和色暗干硬的dfd肉不能用于制作火腿。盐水注射量10~15%不能超过30%,温度保持在10C左右。2腌制:腌料中添加多糖胶体,VC,大豆分离蛋白。盐水浓度由产品含盐量,含水率,总注射量等因素决定。3嫩化与揉滚:嫩化在注射前或后或同时采用敲打等机械处理来破坏肌肉纤维,筋键和结缔组织。从而有利于盐溶性蛋白的提取和筋键中胶原蛋白的吸水;滚揉:腌制后的肉块,在滚揉机内通过转动的圆筒或桨叶进行抛掷,撞击,碾压等物理加工过程。另一种较为缓和的处理称为按摩或揉摩。在加工过程中用真空法能排除肉原料及渗出物的空气,避免热加工时空气膨胀破坏产品结构,还有助于改善外观颜色。在5c下,间歇式真空滚揉机能取得最佳效果4充填,装模5烟熏蒸煮:制品中心温度达65C以上30min或最终温度达72C甚至82C常采用变动式加热方法。90~100C加热30min,在调至70~75C,最新“t式加热”即差温温度调节法。当加热温度与制品中心温度相差温度为5~25c产品质量最佳6冷却:采用二段式冷却水冲淋或浸浴产品30~50min降至室温。第二段在冷库中降至0~4C。

嫩化滚揉作用:降低肌纤维结缔组织的抵抗力,肌纤维内部蛋白质松弛,并有一定破坏。盐溶性蛋白的提取提高蛋白质的水化作用,改善了腌制效果,同时也明显改善了产品局部外观。火腿肠工艺流程:原料肉整理-》绞碎》腌制》斩拌》混合》充填》杀菌》冷却》干燥》包装。西式香肠:肠衣分为天然肠衣(不可食用)人造肠衣(胶原肠衣,塑料肠衣,纤维肠衣)2、干制品(肉松的加工)

分类:根据加工方法和配料不同分为太仓肉松和福建肉松(加糖较多甜味大,油性重,保存期短)加工工艺:原料选择(新鲜猪肉,只取瘦肉)—肉料焖煮—除浮油(最关键,必须掌握时间将浮油洗净。油不净则不易炒干,易焦锅,使成品发硬、颜色发黑)—炒制—成品的储藏和包装炒制:炒好的肉松要揉擦松散,搓前不能冷冻,冷冻会使肉松发脆。成品水分含量不大于20% (2)肉干:肉干是用新鲜牛肉或瘦猪肉经蒸煮,并根据产品要求加入各种辅料,烘干而制成的产品工艺:原料处理—初煮(清煮30min)—配料—复煮—烘烤(50-55C)—保藏(包装好后置于干燥通风处)(3)肉脯:肉脯是烘干的肌肉薄片,与肉干不同。不经煮制,经烘烤成熟—原料处理(新鲜的猪后腿肉/ 牛肉除去骨腱和脂肪,切成小块,洗去油污,装入肉模,送到速冻车间冷冻至肉中心温度-2c,再用切片机切成薄

片)—配料—烘制干制品保藏:①降低水分活度②包装方式③降低温度+抗氧化剂+干燥剂+避光+防腐剂质量问题:掺杂,霉味/斑,酸败,脂肪氧化,重金属,激素3、肠类(中西式的差异)(罐头工艺、排气、真空度的方法等—小题)

消毒乳

1、市乳指以鲜乳为原料经标准化,经标准化,均质,杀菌,冷却,灌装,封口等处理后制成的供直接应用的乳。

均质:均质机(高压式、离心式、超声波式)的强力机械作用使脂肪球破碎,有效防止脂肪上浮,并改善消毒如品风味,促进乳脂肪,如蛋白质的消化吸收,最佳条件:60~65℃14~21MPa 杀菌或灭菌:低温长时间杀菌法(LTLT)62-65℃带有搅拌装置的冷热杀菌。

高温短时间(HTST):72~75℃,板式杀菌器

高温保持灭菌法间歇灭菌只适用于小规模生产

UHT灭菌法130~150℃0.5-15S必须用玻璃瓶或纸容器进行无菌包装。

冷却:应立即冷却至4℃

灌装封口

2、UHT灭菌乳生产工艺分为:直接加热与间接加热-----热媒与乳胚直接接触

直接和间接优劣比较:直接法,温和、生产产品加工品质好,结构小,工作持续时间长,间接法工作简单,持续6~10/14h 投资小,设施简单,费用小,除有效赖氨酸,直接优于间接。乳清蛋白含量直》间,赖氨酸损失量直》间

UHT灭菌乳最佳食用期在产后3~4周,巴氏乳应靠近生产日期。

3乳粉:用加热或冷冻的方法,除去乳中几乎全部小分子制成的粉末产品,1脱水---真空浓缩(非必须)+喷雾干燥。就产品质量而言,经浓缩后喷雾干燥的乳粉颗粒较大,具有良好的疏水性,分散性,可湿性,冲溶性,乳粉色泽也较好,并且由于真空浓缩大大降低了乳粉颗粒内部空气含量,颗粒致密坚实,不仅有利于乳粉的保藏性而且有利于包装。

优点:降低水份,提高干物质浓度,颗粒变大,多孔性上升。能够提高乳粉密度,包装体积小,便于粉尘回收。

经济性分析:1多效升膜式蒸发器(效数上升,耗能下降)一般采用4,5,6,7效

2喷雾干燥:采用二段式/多段式,可降低干燥塔容积,提高热效率,节约基本建设

3二次利用蒸汽降、升膜式对比:两者均为封闭体系

降膜式:单程,泡沫少,不循环,完成干燥只2-3min,壁温度3-5摄氏度,条件温和营养保留好,可多数,耗能低。升:泡沫多,循环,完成干燥只1h,壁温度15-20摄氏度,与降膜式相反。最多二效耗能高

流化床:由网孔的不锈钢组成,热空气有网孔下方面通入将颗粒悬浮,能增加热空气与乳粉的接触面积乳粉的接触面积。

速溶乳粉:接触角》90°全脂20°脱脂50°。1)多孔大颗粒(吸潮)2)喷除乳化剂(卵磷脂)增强亲水性。生产建设乳粉的方法:1.喷雾干燥法(间接润润湿法,直通法)2.真空薄膜法3.真空跑沫干燥。

婴儿乳粉

1基本原理:人乳与牛乳的差别,婴幼儿不同阶段营养需求;不同国家人群基本要求。

2调整方法;1蛋白质:添加脱盐的甜性乳清或乳清粉,使酪蛋白和乳清蛋白比例接近人乳1:1,或者添加酪蛋白的酸水解物,以提高酪蛋白的消化性。2脂肪:采用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的植物调整脂肪酸组成,使不饱和脂肪酸与饱和的比例为1:1. 3碳水化合物:牛乳中缺乏贝塔乳糖,可添加一些滋养糖和可溶性多糖。4矿物质:牛乳中相当于人乳的3.5倍会增加肾脏负担,大量添加乳清粉加以稀释,需加Fe等微量元素,并控制Ca/p=1.2-2.0,K/Na=2.88左右为宜。5维生素:一般添加VA VB VB6 VB12 叶酸,VC VD VE

3质量控制:水分(3-5%),Pro,乳糖,颗粒大小,脂类氧化,色泽,细菌,杂质度,冰激凌

配料:脂肪8-14% 砂糖(蔗糖)13-15% 稳定剂0.2-0.5% 无脂剂固体8-12% 总固形物32-38% 乳化剂3-5%

1干酪是在乳中加入适量的发酵剂和凝乳糖,使蛋白质凝固后,排除乳清,将凝块压成块状的产品,大体上为天然,融化干酪。

储存8-12度,相对湿度85-87%,运输2-8度,

2,发酵剂分为细菌,霉菌发酵剂;以乳酸菌为主体,乳糖变为乳酸和柠檬酸变成多种化合物。

目的:促进凝乳酶作用形成凝块,是凝块收缩排除乳清,在制造中及成熟时防止有害微生物后污染,使制品形体和组织形态良好。并且在成熟过程中调节适合酶作用的酸度,更由于菌体内外的酸作用分解酪蛋白,脂肪等,使才生风味。

添加量:1-3,%,并在30-32条件下拌3-5分,然后在此条件下发酵。

3,凝乳酶30-35,20-40分;邹胃酶测定。

食品工艺学考试重点及复习完整版

食品工艺学考试重点及 复习 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

食品工艺学考试重点 一、干藏 食品的复水性:指新鲜食品干制后能从新吸会水分的程度。 复原性:干制品重新吸收水分后在重量、大小和性状、质地、颜色、风味、结构、成分以及可见因素(感官评定)等各个方面恢复原来新鲜状态的程度。 水分活度:食品表面测定的水蒸汽压(p)与相同温度下纯水的饱和蒸汽压(p0)之比,Aw值的范围在0~1之间。 Aw = P/P。 导温性:由于水分梯度,使食品水分从高水分处转移或扩散的现象,即导湿现象。 导湿温性:在物料内部会建立一定的温度梯度,温度梯度会促使固态和液态水分从高温处向低温处转移的现象。 1.影响原料品质的因素主要有哪些? ①微生物的影响;②酶的作用;③呼吸;④蒸腾与失水;⑤成熟和后熟;⑥动植物组织的龄期与其组织品质的关系。 2.常见食品的变质主要由哪些因素引起如何控制 影响因素:(1)微生物;(2)天然食品酶;(3)物化因素:热、冷、水分、氧气、光、时间。 ①若短时间保藏,有两个原则: (1)尽可能延长活体生命;(2)如果必须终止生命,应该马上洗净,然后把温度降下来。 ②长时间保藏则需控制多种因素 (1)控制微生物:加热杀灭微生物、巴氏杀菌灭菌、冷冻保藏抑制微生物、干藏抑制微生物、高渗透、烟熏、气调、化学保藏、辐射、生物方法。 (2)控制酶和其它因素 控制微生物的方法很多也能控制酶反应及生化反应,但不一定能完全覆盖比如:冷藏可以抑制微生物但不能抑制酶。加热、辐射、干藏也类似 (3)其他影响因素包括昆虫、水分、氧、光可以通过包装来解决。 3.干燥的机制是什么? 简单情况下,食品表面水分受热后首先由液态转变为气态(及水分蒸发),而后水蒸气从食品表面向周围介质中扩散,于是食品表面水分含量低于它的内部,随即在食品表面和内部区间建立了水分差或水分梯度,会促使食品内部水分不断减少。但在复杂情况下,水份蒸发也会在食品内部某些区间或甚至于全面进行,因而食品内部水分就有可能以液态或蒸汽状态向外扩散转移。同时,食品置于热空气的环境或条件下。食品一与热空气接触,热空气中的热量就会首先传到食品表面,表面的温度则相应高于食品内部,于是在食品表面和内部就会出现相应的温度差或温度梯度,随着时间延长,食品内部的温度会达到于表面相同温度,这种温度梯度的存在也会影响食品干燥过程。 4.干制条件主要有温度、空气流速、空气相对湿度、大气压和真空度、蒸发和温度。A温度:对于用空气作为干燥介质时,提高空气温度,干燥加快。 由于温度提高,传热介质和食品间的温差越大,热量向食品传递的速率越大,水分外逸速率因而加速。对于一定湿度的空气,随着温度的提高,空气相对饱和湿度下降,这会使水分从食品表面扩散的驱动力更大。另外,温度高,水分扩散速率也加快,使内部干燥也加速。

水产食品工艺学试题库(完整版)

一、填空题 1、红肉鱼比白肉鱼含有较多的P38 色素蛋白质、脂质、糖原、维生素和酶 2、鱼类鲜度的化学测定方法有几种P137 挥发性盐基氮(VBN或T-VBN)、三甲胺(TMA)、K值、pH值; 3、鱼类糖原代谢的产物,贝类糖原代谢的产物P40 乳酸;琥珀酸 明矾在加工海蜇中的作用机理P285 明矾的作用主要是利用硫酸铝在水溶液中解离形成的弱酸性和三价铝离子对新鲜蛰体组织有很强的凝固力,使组织收缩脱水;初矾和二矾其间的脱水及弱酸性的抑菌作用和维持质地挺脆尤为重要 4、鱼体在僵硬过程中,肌肉发生的主要生化变化是:P130 1、肌肉收缩变硬,失去弹性或伸展性 2、持水性下降 6、热风干燥工艺,影响水产品烘干速度的因素:P264 温度、湿度、空气风速及方向、物料的厚度、形状和排列 7、三大海藻食品胶,P328 琼胶、卡拉胶、褐藻胶 8、鱼类腌制过程的物理变化:P287 1、重量变化:干盐渍法:重量减少。盐水渍法:在食盐浓度10%-15%以下,重量增加;在以上,重量减少。 2、肌肉组织收缩:由于吸附在蛋白质周围的水分失去后,蛋白质分子间相互移动,使静电作用的效果加强所致。 9、水产调味料分类(课件)及P339 分解型、抽出型、干燥粉碎型、反应型 10、构成鱼体肌肉色素P47 肌红蛋白、血红蛋白 11、捕捞的鱼如不采取保鲜措施,鱼体变化P129 僵硬、解僵、自溶、腐败 12、水产品加工常遇到的蛋白质变性课件 冷冻变性、加热变性、腌渍变性、高压变性、水分活度过低变性、辐照变性、干制过程中的变性 13、列出三种常用的水产品速冻设备 P205 空气冻结设备、平板冻结设备、浸渍冻结设备、单体冻结设备 14、海藻胶在应用中如何增加凝胶强度 加碱处理、提高温度;加盐、相互协同 15、乌贼类中呈美味含量多的游离AA P56 甘氨酸 16、牛磺酸, 高度不饱和脂肪酸,是水产原料的生物活性 17、常用防止鱼糜冷冻变性添加物P234 糖类、山梨醇、聚合磷酸盐(三聚磷酸钠、焦磷酸钠) 18、测定鱼早期鲜度质量指标,P137 K值 19、主要海洋生物毒素种类有哪几种P112 海洋鱼类毒素(河豚毒素、鲭鱼毒素、西加毒素、鱼卵和鱼胆毒素)、贝类毒素(麻痹性贝类毒素、腹泻性贝类毒素、神经性贝类毒素、失忆性贝类毒素)、其他毒素(蟹类毒素、螺类毒素、鲍毒素、海参毒素、海兔毒素、蟾蜍毒素) 20、A级绿色食品中不允许使用的防腐剂有哪些课件 苯甲酸、苯甲酸钠;(省略后面)过氧化氢(或过碳酸钠)、乙氧基喹、仲丁胺、桂醛、噻苯咪唑、乙萘酚、联苯醚、2-苯基苯酚钠盐、4-苯基苯酚、五碳双缩醛、十二烷基二甲基溴化胺(新洁而灭)、 2、4-二氯苯氧乙酸、

0709《食品工艺学》教学大纲

《食品工艺学课程》教学大纲(108学时) 一、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编号: 0111009 2.课程名称:食品工艺学 3.学时/学分:108学时/6学分实训:2周/2学分 4.先修课程:食品生物化学、食品添加剂、食品微生物、食品营养与卫生等课程 5.面向对象: 07级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专科生 6.开课系(部):食品与化工系 7.教材、教学参考书: 教材:《食品工艺学》赵晋府主编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教学参考书:《食品工艺学》夏文水主编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二、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本课程是我院食品检验专业一门重要的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必修课。本课程的任务是通过各种教学环节,使学生掌握食品加工的基本原理及操作。 本课程为本专业学生将来从事食品科研、产品开发、工业生产管理及相关领域的工作等奠定理论基础和提供基本方法。 三、教学内容和要求 《食品工艺学》课程教学内容分为七章,对不同章节的教学要求分别叙述如下: 第一章绪论(3学时) 教学内容: 1.食品加工、食品工艺学的概念 2.我国食品工业的发展现状以及食品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性 3.食品工艺学的学习方法 教学要求: 1.掌握食品加工、食品工艺学的概念

2.了解我国食品工业的发展现状及食品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性 第二章食品的原料和材料(8学时) 教学内容: 1.植物性食品原料(果蔬、谷物)的组成成分及其对加工品质量的影响 2.动物性食品原料(肉、乳)的组成成分及其对加工品质量的影响 教学要求: 1.掌握植物性食品原料的组成成分及其对加工质量的影响 2.掌握动物性食品原料的组成成分及其对加工质量的影响 第三章罐藏食品工艺(12学时) 教学内容: 1.罐藏食品的发展与分类 2.罐藏食品的加工工艺流程,每道加工工序与罐藏食品质量的关系 3.各种果蔬类罐头和肉禽类罐头的加工工艺及其操作要点 教学要求: 1.了解罐藏食品的分类 2.掌握各种果蔬类罐头和肉禽类罐头的加工工艺及其操作要点 第四章软饮料工艺(12学时) 教学内容: 1.软饮料的概念和分类及其发展简史 2.软饮料用水、各种软饮料的配料、包装容器及材料等的具体要求 3.碳酸饮料的生产工艺流程和操作要点 4.果汁和蔬菜汁饮料的生产工艺流程及各操作单元对本饮料的影响 教学要求: 1.掌握软饮料的概念和分类 2.掌握各类软饮料用水的处理方法 3.掌握碳酸饮料及果蔬汁饮料的生产工艺流程和操作要点 第五章乳制品工艺(12学时) 教学内容:

成教本科函授学位考试课程《食品工艺学》知识点

继续教育学院本科学位考试课程《食品工艺学》知识点 一、必须掌握的基本概念(可能的题型为名词解释) TDT值、F值、D值、Z值、食品罐藏、冷点(罐头食品)、杀菌规程、顶隙、反压冷却、水分活度、干燥介质、平衡水分、回软、压块、糖制品返砂、硬化处理、保脆处理、鲜切果蔬、超微粉、新含气调理食品、果蔬功能因子、 二、一般掌握的知识点(可能的题型为填空、单选和判断等题目) 1、罐头食品按酸性大小分成哪几类? 2、影响罐头食品传热的因素有哪些? 3、罐藏对果蔬原料有何要求? 4、按照不同的分类方法,果蔬汁可以分成哪几类? 5、果蔬中水分存在的状态? 6、果蔬干制原料选择的基本要求? 7、果蔬干制品后处理的内容、概念、目的 8、干燥新技术有哪些? 9、果蔬糖制品的种类和特点 10、糖制品低糖化的原理和措施 11、果蔬糖制的方法、优缺点 12、蜜饯、果酱加工中常见的问题及解决的方法 13、腌制蔬菜的种类和主要特点 14、速度食品包装对食品质量的影响 15、常见的食品速冻方法设备 16、二氧化硫处理在葡萄酒酿造中的作用 17、葡萄酒澄清与稳定处理的方法 18、不同种类葡萄酒对原料的要求及合适的品种 19、葡萄酒酿造原理

20、影响酒精发酵的因素 21、果蔬超微粉的特点 22、超微粉碎的方法与设备 23、鲜切果蔬的加工保藏基础 24、果蔬中精油提取方法及特点 三、重点掌握的知识点(可能的题型为名词解释、填空、简答和论述等题目) 1、果蔬原料分级、清洗、去皮、烫漂、抽空的目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2、果蔬变色的原因及护色措施 3、半成品保存方法及原理 4、罐头杀菌有哪些影响因素 5、果蔬罐头加工工艺过程 6、罐头食品排气、密封、杀菌、冷却的概念、作用、方法、注意点 7、为什么果汁压榨前要进行热处理和酶处理 8、果蔬汁澄清的方法、原理 9、果蔬汁脱气的目的、方法 10、怎样保持混浊果蔬汁的均匀稳定 11、澄清果蔬汁混浊的原因 12、影响干制速度的因素 13、传统干制的方法、干制设备的种类及特点 14、冷冻干燥的原理及优缺点 15、食糖的保藏作用 16、不同果胶的胶凝原理及影响因素 17、果脯类和果酱类的加工工艺 18、食盐的保藏作用 19、微生物发酵作用对蔬菜腌制品品质的影响 20、蔬菜腌制品色香味的形成机理 21、影响蔬菜腌制的因素有哪些

食品工艺学知识点总结

食品工艺学知识点总结 食品工艺学是根据技术上先进、经济上合理的原则,研究食品的原材料、半成品和成品的加工过程和方法的一门应用科学。 食品工艺学研究内容 ①食物资源利用②食品科学原理③食品工艺生产④食品安全 ⑤废弃物利用、“三废”处理 食品按原料来源分类:植物性、动物性 引起食品腐败变质的因素(填空/简答) ①微生物污染是引起食物原料变质的第一因素 食品中的高分子物质被分解为各种低分子物质,使食品品质下降,进而发生变质和腐败; 有些微生物会产生气体.使食品呈泡沫状; 有些会形成颜色,使食品变色; 有少数还会产生毒素而导致食物中毒。 ②酶会引起食品品质的严重下降 酶是食品工业不可缺少的重要材料,在食品工业上具有两重性:利用和抑制 使食品中大分子物质发生分解,为细菌生长创造条件。 果蔬类等蛋白含量少的食品,由于氧化酶的催化,促进了其呼吸作用,使温度升高,加速了食品的腐败变质。 ③化学反应 油脂与空气直接接触后发生氧化酸收。 维生素C易被氧化脱氢,并进一步反应生成二酮基古洛糖酸,失去维生素C的生理功能。 类胡萝卜素因其有较多的共轭双键,易被氧化脱色并失去生理功能。 △食品保藏中的品质变化 1、脂肪酸败 2、褐变(酶促褐变、非酶褐变) 3、淀粉老化 4、食品新鲜度下降 5、维生素的降解 食品的保藏方法/途径(填空/简答) 1、维持食品最低生命活动的保藏方法(此方法在冷库的高温库中进行) 2、抑制食品生命活动的保藏方法 3、利用生物发酵保藏的方法 4、利用无菌原理的保藏方法 食品干藏:脱水制品在它的水分降低到足以防止腐败变质的水平后,始终保持低水分进行长期贮藏的过程。 干燥是在自然条件或人工控制条件下促使食品中水分蒸发的工艺过程。 脱水是为保证食品品质变化最小,在人工控制条件下促使食品水分蒸发的工艺过程。 干制过程中食品的变化(填空/简答)P43 物理变化:干缩与干裂,表面硬化,多孔性,热塑性,溶质的迁移 化学变化:营养成分损失(碳水化合物的分解与焦化,油脂的氧化与酸败,蛋白质的凝固、分解,维生素的损失),风味与色泽(褐变)

食品工艺学复试题库(附详细答案)

食品工艺学复试题库 《食品工艺学》复试题库-罐藏部分 (1) 《食品工艺学》复试题库-干制部分 (16) 《食品工艺学》复试题库-冷藏部分 (21) 《食品工艺学》复试题库-气调贮藏部分 (27) 《食品工艺学》复试题库-辐射与化学保藏 (32) 《食品工艺学》复试题库-腌渍题库部分 (41) 食品工艺学-综合试卷一 (47) 食品工艺学-综合试卷二 (50) 食品工艺学-综合试卷三 (54)

《食品工艺学》复试试题库-罐藏部分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共10分) 1.罐头食品(Canned Food/Tinned Food):是指将符合标准要求的原料经处理、调味后装入金属罐、 玻璃罐、软包装材料等容器,再经排气密封、高温杀菌、冷却等过程制成的一类食品。 2.商业无菌: 罐头食品经过适度的热杀菌后,不含有对人体健康有害的致病性微生物(包括休眠 体),也不含有在通常温度条件下能在罐头中繁殖的非致病性微生物。 3.铁溶出值(ISV): 指一定面积的镀锡薄板在一定温度的酸液中保持一定时间浸出的铁的数量。 4.酸浸时滞值:指镀锡板的钢基在保持一定温度的酸液中达到一定的溶解速度时为止所需要的时 间。 5.真空膨胀:食品放在真空环境中,食品组织间隙内的空气膨胀导致的食品体积膨胀现象。 6.真空吸收:真空密封好的罐头静置20-30min后,其真空度下降(比刚封好时的真空度低)的现象。 7.平盖酸坏:指罐头外观正常而内容物却在平酸菌活动下发生腐败,呈现轻微或严重酸味的变质 现象。 8.平酸菌:导致罐头食品出现平盖酸坏变质腐败的细菌。即该类细菌代谢有机物质产酸而不产气。 9.D值:指在一定的条件和热力致死温度下,杀死原有菌数的90%所需要的杀菌时间。 10.Z值:在一定条件下,热力致死时间呈10倍变化时,所对应的热力致死温度的变化值。 11.TDT值:(Thermal Death Time,TDT)热力致死时间,是指热力致死温度保持不变,将处于一定 条件下的食品(或基质)中的某一对象菌(或芽孢)全部杀死所必须的最短的热处理时间。 12.TRT值:热力指数递减时间(Thermal Reduction Time,TRT)在任何热力致死温度条件下将细菌或 芽孢数减少到某一程度(如10-n)时所需的热处理时间(min)。 13.顶隙:罐头食品上表面表与罐盖之间的垂直距离。 14.叠接率:指卷边内身钩与盖钩重叠的程度。 15.二重卷边:用两个具有不同形状的槽沟的卷边滚轮依次将罐身翻边和罐盖沟边同时弯曲、相互 卷合,最后构成两者紧密重叠的卷边,达到密封的目的。 16.临界压力差:杀菌时开始形成铁罐变形或玻璃罐跳盖时罐内和杀菌锅间的压力差。 17.假封:是指盖钩自行折迭并紧压在折迭的身钩上,但两者并没有相互钩合起来形成二重卷边。 18.暴溢:是采用高速真空封罐机进行罐头食品的排气密封时,因罐内顶隙的空气压力瞬间降低, 罐内汤汁突然沸腾,汁液外溢的现象。 19.反压冷却:为防止玻璃罐跳盖或铁罐变形,而需增加杀菌锅内的压力,即利用空气或杀菌锅内 水所形成的补充压力来抵消罐内的空气压力,这种压力称为反压力。 20.硫臭腐败:是由致黒梭状芽孢杆菌(Clostridium nigrificans)分解含硫蛋白质并产生唯一的H2S气 体,H2S与罐内壁铁质反应生成黑色的FeS,沉积于罐内壁或食品上,使食品发黑并呈有臭味,此现象称黒变或硫臭腐败。 三、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分) 1.根据原料类型,可将罐头食品分为肉类、禽类、水产品、水果、蔬菜等五种主要类型。 2.对罐藏容器的要求有对人体无害、良好的密封性、良好的耐腐蚀性能、适合工业化生产。 3.镀锡薄钢板的抗腐蚀性能包括:铁溶出值、酸浸时滞值、合金-锡电偶值、锡层晶粒度、锡层与合金层厚度等五项指标。 4.罐头内壁涂料中最重要的组分是树脂和溶剂。 5.杀菌锅上排气阀的作用主要是排除空气,它应在升温灭菌时关闭;泄气阀的作用是促进蒸汽对流,它可在降温时关闭。

食品工艺学课后思考题

第二章食品的脱水 水分活度的概念 游离水和结合水可用水分子的逃逸趋势(逸度)来反映,食品中水的逸度与纯水的逸度之比为水分活度Aw。 食品中水分含量和水分活度有什么关系?说明原因 食品中水分含量(M)与水分活度之间的关系曲线称为该食品的吸附等温线。 水分活度对微生物、酶及其它反应有什么影响? 对微生物:大多数细菌为0.94~0.99,大多数霉菌为0.80~0.94,在Aw<0.6时,绝大多数微生物就无法生长;对酶:酶活性随Aw的提高而增大,通常在Aw为0.75~0.95的范围内酶活性达到最大。在Aw<0.65时,酶活性降低或减弱,但要抑制酶活性,Aw应在0.15以下;对其它反应:①Aw下降时,以水为介质的反应难以发生②Aw下降时,离子型反应的速率减小③Aw 下降时,水参加的反应速率下降④Aw下降时,水影响酶的活性及酶促反应中底物的输送。食品水分活度受到哪些因素影响? 食品种类、水分存在的量、含量、温度、水中溶质的种类和浓度、食品成分或物化特性、水与非水部分结合的强度 简述吸附和解吸等温线的差异及原因。 食品在脱水过程中水分含量和水分活度之间的关系就是水分解吸的过程,为解吸的吸附等温线;若将脱水后的食品再将这部分水加到食品中去即复水的过程,这就是吸附;在这两个相反的过程中,吸附和解吸之间的水分吸附等温线两者之间不能重合(有差异),形成了滞后圈。原因:1.食品解吸过程中的一些吸水部分与非水组分作用而无法释放出水分。 2.食品不规则形状产生的毛细管现象,欲填满或抽空水分需要不同的蒸汽压 (要抽出需要P内>P外,要填满即吸着时需P外>P内)。 3.解吸时将使食品组织发生改变,当再吸水时就无法紧密结合水分,由此可 导致较高的水分活度。 简述食品干燥机制 干制是指食品在热空气中受热蒸发后进行脱水的过程。在干燥时存在两个过程: 食品中水分子从内部迁移到与干燥空气接触的表面(内部转移),当水分子到达表面,根据空气与表面之间的蒸汽压差,水分子就立即转移到空气中(外部转移)——水分质量转移;热空气中的热量从空气传到食品表面,由表面再传到食品内部——热量传递。干燥是食品水分质量转移和热量传递的模型。 简述干制过程特性 食品在干制过程中,食品水分含量逐渐减少,干燥速率变大后又逐渐变低,食品温度也在不断上升。 如何控制干燥过程来缩短干燥时间? (1)温度:空气作为干燥介质,提高空气温度,在恒速期干燥速度加快,在降速期也会增加(2)空气流速:空气流速加快,食品在恒速期的干燥速率也加速,对降速期没有影响(3)空气相对湿度:空气相对湿度越低,食品恒速期的干燥速率也越快;对降速期无影响。(4)大气压力和真空度:大气压力影响水的平衡,因而能够影响干燥,当真空下干燥时,空气的蒸汽压减少,在恒速阶段干燥更快。但是,若干制由内部水分转移限制,则真空干燥对降率期的干燥速率影响不大。适合热敏物料的干燥 干制条件主要有哪些?它们如何影响湿热传递过程的?(如果要加快干燥速率,如何控制干制条件) 温度:温度提高,传热介质与食品间温差越大,热量向食品传递的速率越大;水分受热导致产生更高的汽化速率;对于一定水分含量的空气,随着温度提高,空气相对饱和湿度下降,

食品工艺学-知识点

一.软饮料 1.概念:酒精含量小于0.5%(m/v),以补充人体水分为主要目的的流质食品,包括固体。 2.分类:安国评标GB10789-1996分为10类:(1)碳酸类饮料(2)果汁及果汁饮料类(3) 蔬菜汁饮料类(4)含乳饮料类(5)植物蛋白饮料类(6)瓶装饮用水类(7)茶饮料类(8)固体饮料类(9)特殊饮料(10)其他咖啡软饮料 按加工工艺分为:1采集型2提取型3配制型4发酵性 二.软饮料用水处理 1.水的硬度:硬度是指水中离子沉淀肥皂的能力。一般质水中钙离子和镁离子盐类的含量。硬度分为总硬度,碳酸盐硬度,非碳酸盐硬度。总硬度,碳酸盐硬度和非碳酸盐硬度,单(mg/l)2水的碱度:水中的碱度取决于天然水中于H+结合的OH-,碳酸根离子和碳酸氢根离子的含量。水中的OH-和碳酸氢根离子不共存。OH-,碳酸根离子和碳酸氢根离子分别对应氢氧化物碱度,碳酸盐碱度,重碳酸盐碱度。三者之和为总碱度。 3.常规处理的方法 (1)混凝:是指在水中加入混凝剂使水中细小悬浮物及胶体物质相互吸附结合呈较大颗粒而从水中沉淀出来的过程,包括:1)凝聚:胶体压缩脱稳2)絮凝:脱稳后程絮状颗粒 常用混凝剂:1铝盐如明矾2)铁盐:硫酸盐铁,三氯化铁硫酸铁 (2)过滤:细沙,无烟煤常在结合混凝石灰软化和水消毒的综合水处理中作初级水过滤材料。 对原水水质基本满足软饮料用水要求者,可采用砂棒 为除去水中的色和味,用活性炭过滤 要达到精滤效果还可采用微孔滤膜过滤。 (3)石灰软化法:水中加入化学药剂(石灰),在不加热的条件,除去Ca2+、Mg2+达到水质软化的目的。 (4)电渗析:通过具有选择透过性和良好导电性的离子交换膜在外电场的作用下是水中的阴阳离子定向迁移,分别透过阴阳离子交换膜而与溶剂分离的过程。 工作原理{阳离子交换膜:阳离子可过,阴离子不可通过。阴离子交换膜:阴离子可过,阳离子不可。 应用:1)海水和咸水的淡化2)用自来水制备初级纯水。 (5)反渗透法:利用半透膜选择性地只通过溶剂的性质,通过对溶液施加一个大于该溶液渗透压的压力,迫使溶液中的溶剂透过半透膜而从溶液中分离出来的过程。 (6)离子交换法:利用离子交换剂把原水中人们所不需要的离子暂时占有,然后再释放到再生溶液中,从而使原水得以软化的方法。 分类:阳离子交换树脂:本体中常有酸性交换离子基团H+,可与水中的阳离子交换,按交换基团的酸性强弱又可分为强酸性、中酸性和弱酸性三类。 阴离子交换树脂:本体带有碱性的交换离子,可分为强碱性、弱碱性。 (7)水的消毒:1)氯消毒:有效成分HclO和ClO-。HclO为中性分子,可以扩散到带负电的细菌表面,并渗入菌体内,借氯的氧化作用破坏菌体内的酶而使细菌死亡,而ClO-带负电荷,消毒作用为HclO的1/8。常用的氯消毒剂:漂白粉(有效氯一般为25%)氯胺:在水中有氯和氨生成,慢慢释放HclO,比例2:1~5:1。次氯酸钠:杀菌能力强,本身较纯净、稳定,但制备成本高。 2)紫外线消毒:微生物受紫外光照射后,营养细胞中的蛋白质和核酸吸收了紫外光谱的能量,可导致蛋白质变性,引起微生物死亡,对透明的水有一定的穿透力。 特点:消毒时间短,杀菌力强,设备简单,操作管理方便,连续生产,不可持续杀菌,灯管使用寿命较短,成本略多。紫外线饮水消毒装置:低压灯管。

水产食品工艺学试题库完整版

水产食品工艺学试题库完 整版 The following text is amended on 12 November 2020.

水产食品学试题库 一、填空题 1、红肉鱼比白肉鱼含有较多的P38 色素蛋白质、脂质、糖原、维生素和酶 2、鱼类鲜度的化学测定方法有几种P137 挥发性盐基氮(VBN或T-VBN)、三甲胺(TMA)、K值、pH值; 3、鱼类糖原代谢的产物,贝类糖原代谢的产物P40 乳酸;琥珀酸 4、明矾在加工海蜇中的作用机理P285 明矾的作用主要是利用硫酸铝在水溶液中解离形成的弱酸性和三价铝离子对新鲜蛰体组织有很强的凝固力,使组织收缩脱水;初矾和二矾其间的脱水及弱酸性的抑菌作用和维持质地挺脆尤为重要 5、鱼体在僵硬过程中,肌肉发生的主要生化变化是:P130 1、肌肉收缩变硬,失去弹性或伸展性 2、持水性下降 6、热风干燥工艺,影响水产品烘干速度的因素:P264 温度、湿度、空气风速及方向、物料的厚度、形状和排列 7、三大海藻食品胶,P328 琼胶、卡拉胶、褐藻胶 8、鱼类腌制过程的物理变化:P287

1、重量变化:干盐渍法:重量减少。盐水渍法:在食盐浓度10%-15%以下,重量增加;在以上,重量减少。 2、肌肉组织收缩:由于吸附在蛋白质周围的水分失去后,蛋白质分子间相互移动,使静电作用的效果加强所致。 9、水产调味料分类(课件)及P339 分解型、抽出型、干燥粉碎型、反应型 10、构成鱼体肌肉色素P47 肌红蛋白、血红蛋白 11、捕捞的鱼如不采取保鲜措施,鱼体变化P129 僵硬、解僵、自溶、腐败 12、水产品加工常遇到的蛋白质变性课件 冷冻变性、加热变性、腌渍变性、高压变性、水分活度过低变性、辐照变性、干制过程中的变性 13、列出三种常用的水产品速冻设备 P205 空气冻结设备、平板冻结设备、浸渍冻结设备、单体冻结设备 14、海藻胶在应用中如何增加凝胶强度 加碱处理、提高温度;加盐、相互协同 15、乌贼类中呈美味含量多的游离AA P56 甘氨酸 16、牛磺酸,

食品工艺学作业

附表6:考试试卷模板 生命科学学院、系2014/2015学年(2)学期试卷 《食品工艺学》试卷 专业生物科学年级2班级姓名学号 一、填空(共26分,每空0.5分) 1.食品工艺学是根据技术上先进、经济合理的原则,研究食品的原材料、半成品 和成品的加工过程和方法的一门应用科学。 2.食品工艺学所研究的内容包括加工或制造过程及过程中每个环节的具体方法。 3.在速冻食品中,蔬菜类一般不采用自然解冻,而是将解冻和烹煮同时进行。 4.在速冻食品中,果蔬组织会积累羰基化合物和乙醇等,会发生酶促褐变的色泽变化。 5.在果脯蜜饯加工中,由于划皮太深,划纹相互交错,成熟度太高等,煮制后易产生煮烂现象,“吃糖”不足易产生皱缩现象。 6.在肉中,决定持水性的重要因素是凝胶结构和蛋白质所带静电荷的数量。 7.肉的成熟有僵直前期,僵直期和解僵期三个阶段。 8.食品加工过程中必须注意到以下几个方面食品的安全性、食品的营养性、感官的嗜好特性。 9.在蔬菜腌制过程中微生物发酵主要是乳酸发酵、其次是酒精发酵,醋酸发酵极 其轻微。 10.果蔬干制过程中,水分的蒸发主要是依赖两种作用,即水分扩散和渗透作用。 11.山梨酸抑制微生物尤其是霉菌细胞内脱氢酶系统活性,并与酶系统中的巯基 结合,使多种酶失活。 12.肉的持水性最低的pH是等电点。 13.食品腐败变质常常由微生物、酶的作用、物理化学因素引起的。

14.常用于干制品的速化复水处理的方法有压片法、刺孔法、刺孔压片法。 15.影响冻结食品储藏期和质量的主要因素储藏温度、空气相对湿度和空气流速。 16.食品加工的三原则安全性、营养价值、嗜好性。 17.肉类的腐败主要包括蛋白质的腐败、脂肪的腐败、糖的发酵几种作用。 18.肉类在加热过程中色泽的变化原因主要有色素蛋白质的变化、焦糖化作用、美拉德反应等。 19.腌制是用食盐、硝酸盐、亚硝酸盐、糖及其他辅料对原料肉进行处理的工艺。 20.食品添加剂按来源可分为两类:天然食品添加剂和化学合成食品添加剂。 21.我国GB2760-1996规定允许使用的抗氧化剂有14种,主要有BHA、BHT、没食子酸酯和异抗坏血酸钠。 22.速冻蔬菜生产和贮藏过程中防止变色的措施有:_降低pH值_、添加抗氧化 剂_、亚硫酸盐处理。 二、选择题(以下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请将正确答案填入空栏中,共20分,每题1分) 1.在奶粉生产中,一般选用D法干燥,具有良好的速溶性。 A.滚筒干燥 B.真空干燥 C.空气对流干燥 D.喷雾干燥 2.肌肉组织中,营养价值最高的是A组织。 A.肌肉组织 B.结缔组织 C.淋巴组织 D.骨骼组织 3.在鱼见类中,形成肌肉鲜味的原因是含有D。 A.丙氨酸 B.氧化三甲胺 C.甜菜碱 D.肌苷酸 4.B干燥方法,使食品具有轻微膨化。 A.滚筒干燥 B.真空干燥 C.冷冻升华干燥 D.空气对流干燥 5.在果脯蜜饯加工中,蔗糖含量过高而转化糖不足,会引起A现象。 A.返砂 B.流汤 C.煮烂 D.皱缩 6.形成肌肉甜味的原因B A.亮氨酸 B.甘氨酸 C.苏氨酸 D.谷氨酸 7.下列食品在冻藏的过程中最容易冻结的食品是A A.猪肉 B.牛肉 C.鸡肉 D.鱼肉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发酵食品工艺学课程教学大纲

发酵食品工艺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发酵食品工艺学(Fermented Food Technology) 课程编号:FFT205 课程类别:专业课程课程性质:选修 总学时:44,其中(理论学时,20 ;实践学时:24 )学分:2 适用专业:食品科学与工程责任单位:生物食品学院 先修课程: 一、课程性质、目的 发酵食品工艺学是以食品微生物学、食品发酵基础为支撑,利用微生物细胞的特定性状,通过现代化工程技术,生产食品、保健品或添加剂的一门科学技术。它不但是支撑现代食品工业的重要技术,同时也是生物技术产业化的重要手段。为此,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开设《发酵食品工艺学》课程,该课程为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专业必修课之一。《发酵食品工艺学》以发酵和酿造食品的工业化生产为主,注重现代生物技术在该领域的应用,对各类产品的发酵、酿造技术和食品工业废弃物的生物学处理进行了论述,为学生从事该领域的生产和科学研究提供必要的基础知识。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们熟悉食品发酵与酿造的生产的一般过程,掌握发酵与酿造食品,如酒精发酵与酿酒、氨基酸与有机酸发酵、发酵豆制品、酶制剂等生产的基本理论和技术,了解食品发酵与酿造工业的发展状况及新技术、新设备的应用情况。 二、课程主要知识点及基本要求 第一章绪论 一、发酵食品的概念二、发酵食品的种类三、发酵食品的特点四、发酵食品的发展历史 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发酵食品的概念、种类、特点及发展历史。明确学习这门课程的目的和任务。 重点:发酵、发酵食品的概念 第二章发酵食品与微生物 第一节发酵食品与细菌 一、乳酸菌二、醋酸菌三、枯草杆菌四、棒杆菌 第二节发酵食品与酵母 一、酵母的繁殖方式二、酵母的糖代谢三、常见的酵母种类 第三节发酵食品与霉菌 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食品发酵过程中的主要微生物的形态、特征及生理特性,掌握发酵食品中常见微生物的判别方法和用途,生产出优质发酵食品。 重点:发酵食品常用微生物的形态、特征及生理特性。

食品工艺学复习总结

畜产品加工:对畜牧业初级产品的人工处理过程。 畜产品加工学:关于畜牧业产品加工的科学理论知识和加工工艺技术及新产品开发的学问。 研究领域:肉品、乳品、蛋品及皮毛加工,与食品有关的主要是前三类。 1、胴体:即畜禽屠宰放血后,除去皮、毛、头、蹄、骨及内脏后的可食部分(组织),俗称白条肉。 2、瘦肉(精肉):骨骼肌,不包括平滑肌和心肌。 3、冷却肉:经冷加工处理,处于低温但不冻结的肉。 6、肉的结构形态:肌肉组织、脂肪组织、骨骼组织、结缔组织。 7、肌肉组织(微观结构): (1)肌纤维由肌原纤维和其它成分构成,肌原纤维是肌肉特有收缩成分,约占肌纤维固形成分的60~70%。(2)肌节:肌原纤维上的一个重复结构单位,即两个相邻Z线之间的区域结构。 (3)组成:肌原纤维由更细微的肌微丝即超原纤维所组成。 8、结缔组织类型:疏松结缔组织、致密结缔组织、胶原纤维结缔组织 11、蛋白质类型:肌原纤维蛋白质、肌浆蛋白质、肌质蛋白质。 15、影响肉嫩度的因素: (一)种类、品种、性别、个体和肌肉部位。 (二)年龄。 (三)宰后因素的影响。 (四)pH值的影响 (五)热加工的影响。 16、保水性:指肌肉在一系列加工处理过程中(例如压榨、加热、切碎、斩拌)能保持自身或所加人水分的能力,这种特性与肉的嫩度、多汁性和加热时的液汁渗出有关。 1.尸僵的类型:酸性尸僵(僵直)、碱性尸僵(僵直)、中间型僵直。 2.僵直与肉保水性的关系(了解)保水性下降的原因: (1)肉中糖酵解的进行, pH值下降至极限值,此pH值正是肌原纤维多数蛋白质的等电点附近,所以,这时即使蛋白质没有完全变性,其保水性也会降低。 (2)ATP的消失和肌动球蛋白而形成的,使肌球蛋白纤维和肌动蛋白纤维丝之间的间隙减小,肉保水性下降。 (3)肌浆中蛋白质在高温低pH值作用下沉淀变性,不仅失去了本身的保水性,而且由于沉淀到肌原纤维

食品工艺学在线作业2

食品工艺学_在线作业_2 交卷时间:2016-01-30 14:38:48 一、单选题 1. (5分)肉冷冻时,根据冻结的速度和时间分为快速冻结和慢速冻结。以单位时间内肉的冻结厚度,即结冰前沿(-5℃)向中心延伸的距离区分,则速冻是指:_______。 ? A. 8Cm/h ? B. 1Cm/h ? C. 3Cm/h ? D. 5Cm/h 得分: 5 知识点:食品工艺学 展开解析 答案 D 解析 2. (5分)检验低温巴氏杀菌是否彻底,通常采用_______试验。 ? A. 磷酸酶 ? B. 过氧化物酶 ? C. 解脂酶 ? D. 蛋白酶 得分: 5 知识点:食品工艺学 展开解析 答案 A 解析 3.

(5分)肉基质蛋白质为结缔组织蛋白质,是构成肌纤维膜、肌束膜、肌膜、腱的主要成分。其中_______在加水加热70-100℃时可变成明胶。 ? A. 网状蛋白 ? B. 胶原蛋白 ? C. 肌动球蛋白 ? D. 弹性蛋白 得分: 5 知识点:食品工艺学 展开解析 答案 B 解析 4. (5分)面粉的国家标准中规定面粉的水分为_______。 ? A. 10±0.5% ? B. 8±0.5% ? C. 16±0.5% ? D. 13±0.5% 得分: 5 知识点:食品工艺学 展开解析 答案 D 解析 5. (5分)面包在烘焙后生成特有的焙烤色泽和特殊香气,是利用了_______原理。 ? A. 酶促反应 ? B. 焦糖化反应 ? C. 蛋白质分解反应

? D. 美拉德反应 得分: 5 知识点:食品工艺学 展开解析 答案 D 解析 6. (5分)酪蛋白是典型的含_______蛋白质,白色、无味,属于两性电解质。 ? A. 钙 ? B. 钠 ? C. 磷 ? D. 铁 得分: 5 知识点:食品工艺学 展开解析 答案 C 解析 7. (5分)发酵损失是指面团经过发酵后,由于酵母分解糖分为二氧化碳、酒精等挥发成分所造成的面团重量的损失,一般为:_______。 ? A. 1%-2% ? B. 2%-2.5% ? C. 3% ? D. 0.5%-1% 得分: 5 知识点:食品工艺学 展开解析 答案 A 解析 8.

(完整版)食品工艺学复习重点

食品工艺学复习提要 热烫:生鲜的食品原料迅速以热水或蒸气加热处理的方式,称为热烫。其目的主要为抑制或破坏食品中酶以及减少微生物数量。 巴氏杀菌:在100℃以下的加热介质中的低温杀菌方法,以杀死病原菌及无芽孢细菌,但无法完全杀灭腐败菌,因此巴氏杀菌产品没有在常温下保存期限的要求。 商业杀菌:將病原菌、产毒菌及在食品上造成食品腐敗的微生物杀死,罐头内允许残留有微生物或芽孢,不过,在常溫无冷藏狀況的商业贮运过程中,在一定的保质期内,不引起食品腐败变质,这种加热处理方法称为商业灭菌法。 胀罐:加工工艺不合理或违章操作而使罐头的罐盖或罐底向外凸出的现象。 平盖酸坏:外观正常,内容物变质,呈轻微或严重酸味,pH可能可以下降到0.1-0.3 D值:在一定的处理环境中和在一定的热力致死温度条件下某细菌数群中每杀死90%原有残存活菌数时所需要的时间。 Z值:热力致死时间按照1/10,或10倍变化时相应的加热温度变化(℃) F值:在一定的致死温度(通常为121.1℃)下杀死一定浓度的细菌所需要的时间。 顶隙:罐盖内表面到食品内容物上表面之间的距离。 杀菌公式:(t1-t2-t3)P/T (t1-升温时间、t2-恒温时间、t3-冷却时间、T-杀菌温度、p-反压) 超高温杀菌(UHT):采用132-143℃温度对未包装的流体食品短时杀菌。 复水性:新鲜食品干制后能重新吸回水分的程度,一般用干制品吸水增重的程度来表示 复原性:干制品重新吸收水分后在重量、大小和性状、质地、颜色、风味、结构、成分以及可见因素(感官评定)等各个方面恢复原来新鲜状态的程度 水分活度:食品中水的逸度和纯水的逸度之比称为水分活度。或食品在密闭容器内测得的蒸汽压(p)与同温下测得的纯水蒸汽压(p0)之比。 导温性:水分扩散一般总是从高水分处向低水分处扩散,亦即是从内部不断向表面方向移动。这种水分迁移现象称为导湿性。 导湿温性:温度梯度将促使水分(无论是液态还是气态)从高温向低温处转移。这种现象称为导湿温性。 冻藏:就是采用缓冻或速冻方法将食品冻结,而后再在能保持食品冻结状态的温度下贮藏的保藏方法 冷藏:将食品的品温降低到接近冰点,而不冻结的一种食品保藏方法。 冷害:在冷却贮藏时,有些水果、蔬菜的品温虽然在冻结点以上,但当贮藏温度低于某一温度界限时,果、蔬的正常生理机能受到障碍,失去平衡,称为冷害 寒冷收缩:宰后的牛肉在短时间内快速冷却,肌肉会发送显著收缩,以后,即使经过成熟过程,肉质也不会十分软化,这现象就是寒冷收缩 回热:出货前或运输途中,保证空气中水分不会在食品表面上冷凝的情况下,逐渐提高食品温度,最后达到与外界空气相同的温度的过程,即冷却的逆过程 速冻:迅速冷冻使食物形成极小的冰晶,不严重损伤细胞组织,从而保存了食物的原汁与香味,且能保存较长时间 返砂:当糖制品中液态部分的糖在某一温度下浓度达到过饱和时,呈现结晶现象,亦称晶析,流汤:如果糖制品中转化糖含量过高,在高温高湿季节,形不成糖衣而发粘。 转化糖:蔗糖、麦芽糖等双糖在稀酸与热或酶的作用下,可以水解为等量的葡萄糖和果糖栅栏技术:把存在于肉制品中的这些起控制作用的因子,称作栅栏因子。栅栏因子共同防腐作用的内在统一,称作栅栏技术 半干半湿食品:水分含量20-25%,Aw0.70-0.85,处于半干半湿状态,中等水分含量食品 卤水:在食盐的渗透压和吸湿性的作用下,使食品组织渗出水分并溶解其中,形成食盐溶液

食品工艺学作业

附表6 :考试试卷模板 生命科学学院、系2014/2015 学年(2 )学期试卷 《食品工艺学》试卷 专业生物科学年级2班级姓名学号 一、填空(共26分,每空0.5分) 1. 食品工艺学是根据技术上先进、经济合理的原则,研究食品的原材料、半成品 和成品的加工过程和方法的一门应用科学。 2?食品工艺学所研究的内容包括加工或制造过程及过程中每个环节的具体方法。3?在速冻食品中,蔬菜类一般不采用自然解冻,而是将解冻和烹煮同时进行。4?在速冻食品中,果蔬组织会积累羰基化合物和乙醇等,会发生酶促褐变的色泽变化。 5?在果脯蜜饯加工中,由于划皮太深,划纹相互交错,成熟度太高等,煮制后易产生煮烂现象,“吃糖”不足易产生皱缩现象。 6?在肉中,决定持水性的重要因素是凝胶结构和蛋白质所带静电荷的数量。 7.肉的成熟有僵直前期,僵直期和解僵期三个阶段。 8?食品加工过程中必须注意到以下几个方面食品的安全性、食品的营养性、感官—

的嗜好特性。 9?在蔬菜腌制过程中微生物发酵主要是乳酸发酵、其次是酒精发酵,醋酸发酵极其轻微。 10. 果蔬干制过程中,水分的蒸发主要是依赖两种作用,即水分扩散和渗透作用。 11. 山梨酸抑制微生物尤其是霉菌细胞内脱氢酶系统活性,并与酶系统中的巯基 _ 结 合,使多种酶失活。 12. 肉的持水性最低的pH是等电点。 13. 食品腐败变质常常由微生物、酶的作用、物理化学因素引起的。 14. 常用于干制品的速化复水处理的方法有压片法、刺孔法、刺孔压片法。 15. 影响冻结食品储藏期和质量的主要因素储藏温度、空气相对湿度和空气流速。 16. 食品加工的三原则安全性、营养价值、嗜好性。 17. 肉类的腐败主要包括蛋白质的腐败、脂肪的腐败、糖的发酵几种作用。 18. 肉类在加热过程中色泽的变化原因主要有色素蛋白质的变化、焦糖化作用、 美拉德反应等。 19. 腌制是用食盐、硝酸盐、亚硝酸盐、糖及其他辅料对原料肉进行处理的工艺。 20. 食品添加剂按来源可分为两类:天然食品添加剂和化学合成食品添加剂。 21. 我国GB2760 —1996规定允许使用的抗氧化剂有14种,主要有BHA、BHT、没食子酸酯和异抗坏血酸钠。 22. 速冻蔬菜生产和贮藏过程中防止变色的措施有:降低pH值、添加抗氧化 剂_、亚硫酸盐处理。

(完整版)食品工艺学大纲

d高纲1140 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大纲 03280食品工艺原理 江南大学编 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委员会办公室

一、课程性质及其设置目的与要求 (一)课程性质和特点 食品工艺原理课程是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一门主干专业课程和学位课程。食品工艺原理是研究食品加工和保藏的一门科学,主要任务是探讨食品资源利用、原辅材料选择、保藏、加工、包装、运输以及上述因素对食品质量、货架寿命、营养价值和安全性等方面的影响。其教学目的,是使学生掌握最基本的食品保藏与加工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技能,了解国内外食品工业的最新发展动态,为今后进一步学习食品领域的各类专业课程或从事食品科研、产品开发、工业生产管理及相关领域的工作打下理论基础。 食品工艺原理是研究食品的原材料、半成品和成品的加工过程和方法的一门应用科学,它是食品科学与工程学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具体地说,食品工艺学(食品工艺原理)是应用化学、物理学、生物学、生物化学、微生物学、营养学、药学以及食品工程原理等各方面的基础知识,研究食品的加工与保藏,研究加工对食品质量方面的影响以及保证食品在包装、运输好销售中保持质量所需要的加工条件,应用新技术创造满足消费者需求的新型食品,探讨食品资源利用以及资源与环境的关系,实现食品工业生产合理化、科学化和现代化的一门应用科学。 (二)本课程的基本要求 本课程选用由夏文水主编的“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食品工艺学》(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9年版)作为教材,全书共分8章,教材体系完整、知识新颖、理论先进。为便于自学考生学习,首先说明考生不要求掌握的章节,具体为:教材第八章《典型食品的加工工艺》的具体内容不作要求,涉及的保藏原理结合在相应章节中掌握。 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应考者应掌握食品加工与保藏的基本原理和应用方法,了解食品加工工艺、以及与食品质量的关系。要求应考者对食品工艺原理总体上应达到以下要求: 1.了解食品分类方法、食品加工的目的,掌握食品的质量因素及其控制;。 2.了解食品中水分含量与水分活度之间的关系,掌握食品干藏原理和干燥机制以及干制对食品品质的影响。 3.了解食品pH值与腐败菌的关系,掌握影响微生物耐热性的因素和热加工原理,及热烫、巴氏杀菌、商业杀菌技术;掌握热力致死时间曲线、热力致死速率曲线、Z值、F值、D值,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和计算;掌握罐头食品的主要腐败变质现象及原因。 4.了解冷藏与冻藏、冷链、冷害及最大冰晶生成带的概念;掌握低温对微生物、酶活性、非酶反应速率常数的影响;掌握低温保藏延长食品货架期的原理与技术。重点:常用的食品冷却和冻结方法及其优缺点;影响冻制食品的品质及其耐藏性的因素。 5.了解腌渍、发酵和烟熏的类型,掌握腌渍、发酵和烟熏的保藏原理;以及腌渍和发酵对食品品质的影响。重点:腌制剂、熏烟的作用;控制食品发酵的因素。 6.了解化学保藏的概念,在学习食品常用的防腐剂和抗氧化剂及其应用特性的基础上,掌握以防腐和抗氧化为主的食品化学保藏原理。 7.在了解食品辐射保藏的概念、辐射源、辐射用单位的基础上,掌握辐射的化学效应及生物学效应、食品辐射的应用类型及对应剂量、辐射食品的主要检测方法及其的依据。 (三)本课程与相关课程的联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