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纤维]功能纤维研究现状及发展前景
纤维素溶剂研究现状及应用前景

纤维素溶剂研究现状及应用前景纤维素是一种重要的天然生物质资源,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然而,纤维素的高结晶度和高度聚合程度使其难以溶解和利用。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研究人员们不断探索纤维素新溶剂的应用和研发。
纤维素新溶剂是指用于溶解纤维素的新型溶剂,可以将纤维素转化为可溶性纤维素或纤维素衍生物,从而实现纤维素的高效利用。
纤维素新溶剂的研发旨在降低纤维素的结晶度和聚合度,提高纤维素的可溶性和活性。
近年来,纤维素新溶剂的应用实例逐渐增多。
其中之一是利用离子液体作为溶剂溶解纤维素。
离子液体是一种特殊的液体,具有低熔点、宽电化学窗口、可调性等特点。
研究人员发现,某些离子液体可以有效溶解纤维素,使其转化为可溶性纤维素或纤维素衍生物。
这为纤维素的高效利用提供了新的途径。
例如,利用离子液体可以将纤维素转化为纤维素醚、纤维素酯等可溶性化合物,用于制备生物基材料、生物能源等。
另一个纤维素新溶剂的应用实例是利用超临界流体溶剂溶解纤维素。
超临界流体是介于气体和液体之间的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具有较高的溶解能力和扩散性。
研究人员发现,某些超临界流体可以有效溶解纤维素,使其转化为可溶性纤维素或纤维素衍生物。
这为纤维素的高效利用提供了另一种选择。
例如,利用超临界二氧化碳可以将纤维素转化为纤维素酯、纤维素醚等可溶性化合物,用于制备生物基材料、生物能源等。
纤维素新溶剂的研发目前仍处于探索阶段,但已取得了一些进展。
目前,研究人员已经发现了多种具有潜力的纤维素新溶剂,并对其进行了深入研究和应用探索。
例如,除了离子液体和超临界流体外,还有一些有机溶剂、水溶性聚合物等也被发现可以溶解纤维素。
此外,一些新型溶剂的设计和合成也成为当前的研究热点。
例如,一些研究人员通过调整离子液体的结构和性质,设计出具有高效溶解纤维素能力的离子液体。
另外,一些研究人员通过改性纤维素表面,使其更易溶解于传统溶剂中,提高纤维素的可溶性。
总的来说,纤维素新溶剂的应用和研发在不断取得进展。
新型纤维ppt课件

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 思想和 党的十 九大精 神,贯彻 全国教 育大会 精神,充 分发挥 中小学 图书室 育人功 能
2、聚合体和纤维结构
改进低熔点聚合物作为结合体,纤维构成基体材料纤 维,可显著改善其抗压性能。对低熔点聚合物有如下 要求: ——形成牢固的混合结构;
——增大延展性和增大强度; ——容易变形并且易于恢复原状。 Elk低熔点聚合物的成形能够保持网状结构中的结合 点,因此获得了更高的弹性并增大了强度,而且变形 后容易恢复原来的初始状态,从电子显微镜照片可观 察疲劳试验后纤维结构中的结合点的稳定性。疲劳试 验后Elk没有变形,具有抗压性能,而传统的纤维材料 的结合点则发生了明显的破坏。另一方面,由于其线 性构造,基体材料纤维的结构能产生约束力以抵抗变 形载荷。在这方面,由于其随机分布的弹性结构能够 分散载荷而改善了纤维的弹性,而其疏松的纤维构造 则能得到极好的透气性和很高的透湿性。
(3)、无机紫外线散射剂或有机紫外线吸收剂, 单独或混合使用,与成纤高聚物进行共混后纺丝而 制得防紫外线纤维。
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 思想和 党的十 九大精 神,贯彻 全国教 育大会 精神,充 分发挥 中小学 图书室 育人功 能
4、应用
用防紫外线纤维制成的服装,特别适合夏天野 外作业时间长的人员,如军人、交警、地质人员、 建筑工人等,他们穿上这种服装,就可防紫外线穿 透。因此,防紫外线材料是一种极具开发前景的具 有防护功能的服装用材料。
表 具有吸收紫外线的有机化合物
有机化合物
有效吸收波长(nm)
苯基水杨酸酯
290~330
水杨酸系 二苯甲酮系 苯并三唑系
P-tert-对丁苯基水杨酸酯
290~330
聚丙烯腈纳米纤维的发展现状与展望

聚丙烯腈纳⽶纤维的发展现状与展望聚丙烯腈纳⽶纤维的发展现状与展望关键词:聚丙烯腈;静电纺丝;纳⽶纤维;活化;纳⽶碳纤维摘要:聚丙烯腈(PAN),⼀种以良好的稳定性和机械性能著称的聚合物,已经⼴泛应⽤于碳纳⽶纤维(CNFs)的⽣产中,由于其环境友好性和商业可⾏性等诸多优良特点,近来很受关注。
在⽣产碳纳⽶纤维(CNFs)的众多单体中,由于聚丙烯腈的⾼含碳量和加⼯中的灵活性,以及腈类聚合物的阶梯型结构组成,碳纳⽶纤维(CNFs)也很容易获得稳定的产品。
由此可见,它们在电⼦、组织⼯程膜、过滤材料和⾼性能复合材料等领域有⼴泛的应⽤。
本⽂综述了PAN和PAN 预聚体是⽣产PAN碳纳⽶纤维(CNFs)聚合物原料中的混合物和各种复合材料。
各种PAN的改性和PAN未来的前景在不同的科学技术学科领域都将得以研究。
1. 介绍聚丙烯腈(PAN)和聚丙烯腈的共聚物已经⼴泛地地在商业/技术开发领域研究了近⼀个世纪。
PAN可被交联,但也可能存在不交联。
PAN的交使其产⽣了⼀些重要的物理性能。
⽐如不溶性和耐普通有机溶剂溶胀性。
近来,相当⼤的努⼒⼀直致⼒于研究聚丙烯腈(PAN)的加⼯和纤维成型技术。
在⽤于⽣产碳纳⽶纤维(碳纳⽶纤维)的各种不同预聚体中,聚丙烯腈是最常⽤的聚合物,由于梯形结构的腈类通过聚合形成;主要是由于其⾼的碳产率(⾼达56%)、弹性剪切最终使碳纳⽶纤维(CNF)产品容易获得稳定的结构。
PAN的化学性质是⾮常重要,因为其在形成纳⽶碳纤维的不同应⽤中,包括⾼多孔结构化纳⽶碳纤维的预聚体的使⽤中表⾯存储电⼦和能量应⽤,以及在⽯墨增强丝线⽤于⾼强度和⾼刚度的有机复合材料中的应⽤。
最近Inagaki等;介绍了化学和纳⽶碳纤维的应⽤科学技术发展研究主要限于⽇本。
Barhate和罗摩克⾥希发表了纳⽶纤维作为过滤微⼩材料的过滤介质。
李霞讨论关于静电技术⽣产纳⽶纤维的发展趋势。
然⽽,据我们所知,关于PAN-based CNFs研究的不同的技术和PAN-based CNFs 在诸多不同领域中的应⽤,如图1,对PAN基碳纳⽶纤维的整体批判性的评价没有过评论。
浅析新型服装面料的功能性开发与趋向

浅析新型服装面料的功能性开发与趋向[摘要] 服装面料是服装业的发展载体,服装设计不断发展,新的服装面料不断出现,服装面料的未来发展,是以生态化以及舒适健康为主要的方向,这也是服装面料的功能趨势。
各类功能的服装面料,需要顺应国际的趋势,功能多样化的新服装面料,成为服装行业的重要竞争因素。
分析新服装面料的功能性开发以及取向。
[关键词] 新型服装面料;功能性;开发与趋向科技进步让新的化学纤维不断出现,催生出很多新的服装面料。
新的服装面料体现出工业科技的进步,同时为了迎合人们对服装面料的要求,需要服装面料具备更多的功能,提升服装面料的舒适度以及健康性。
一、新型服装面料的功能性开发(一)通过加工工艺开发新型服装面料的功能性新面料功能性开发,借助各类的工艺,实现对服装面料的改进,让服装面料具备更多的功能。
比如涤棉三层合成纱结构,以细涤纶为纱芯,并辅以外涤混纺纱层,在服装面料的最外面是纯棉纱。
这样的结构,轻薄并且舒适,有良好的排汗功能,通常用在运动服饰中。
借助各类的工艺技术,对服装面料进行适当的改进,增加服装面料的性能以及功能。
纱线与纤维材料可以进行搭配,这样可以制作出不同类型的功能性面料。
织物的形式也是可以进行组合,不同功能性的制作需求可以得到满足[1]。
(二)通过天然性纤维开发新型服装面料的功能性自然风是现阶段服装面料非常流行的一种风格,用天然纤维制作服装面料,成为一种时尚潮流。
中国国际纺织面料博览会上上海纺织展位,展示了里奥竹纤维,受到广泛的关注,这是一种新的纤维。
是对涤纶进行的改良,但是在性能以及品质上都是要比涤纶更加优秀[2]。
改善了涤纶容易起球的缺陷,并增加了亲肤性以及柔软性,但是在悬垂性方面,优势有所保留,受到人们的认可。
用天然的植物作为加工原材料,生产出的纤维面料,经过全新的设计,保留的是原本材料的纤维外观,但是新的功能特性被融入进来。
(三)通过装饰性设计开发服装面料的功能性对服装面料进行装饰性设计,其中除了一般的色彩设计,也可以对服装面料的结构进行改变,让装饰性的功能体现出来。
Lyocell纤维的国内外研发现状与发展方向

Lyocell纤维的国内外研发现状与发展方向王乐军;刘怡宁;房迪;李增俊;吕佳滨【摘要】Lyocell fiber becomes an extremely potential new fiber in the 21st century because of its green production technology and renewable raw material.The paper briefly introduced the domestic and oversea development history of Lyocell fiber,made a comparison with normal viscose fiber in the aspects of investment and operation cost,process flow and fiber properties,and drew conclusions that compared with viscose fiber,the production efficiency of Lyocell fiber increased by about 8 times,the production process was green and eco-friendly,the investment cost increased by above 3 times,the raw material and production cost were both much higher than Lenzing,and its performance meets wearing needs better.The research status of cellulose fiber produced by the solvent process was mainly introduced,including raw material,spinning dope preparation,spinning process and N-methylmorpholine-N-oxide (NMMO)solvent recovery.It was considered that the key and difficult point for Lyocell fiber industrialization was spinning dope continuous preparation and efficient solvent recovery,and the cloths and industry application prospect of Lyocell fiber was wide.%Lyocell纤维以其环保生产技术及原料可再生的可持续发展优势,成为极具发展潜力的新型纤维,为此,回顾了Lyocell纤维的国内外发展史,并在投资及运行成本、工艺流程、纤维性能3方面与普通粘胶纤维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相比粘胶纤维Lyocell纤维的生产效率提高了约8倍,且生产过程环保;投资成本提高了3倍以上,原料和生产成本均远高于兰精公司;性能更能满足服用要求.重点介绍了新溶剂法纤维素纤维制备工艺研发现状,包括原料、纺丝原液的制备、纺丝工艺、N-甲基吗琳-N-氧化物溶剂回收等,认为Lyocell纤维产业化的重点和难点在于纺丝原液的连续制备和溶剂的高效回收技术,其服用和产业用前景广阔.【期刊名称】《纺织学报》【年(卷),期】2017(038)004【总页数】7页(P164-170)【关键词】Lyocell纤维;粘胶纤维;N-甲基吗琳-N-氧化物溶剂回收;纺丝工艺【作者】王乐军;刘怡宁;房迪;李增俊;吕佳滨【作者单位】恒天纤维集团有限公司,北京100020;恒天纤维集团有限公司,北京100020;中国纺织科学研究院,北京100025;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北京100022;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北京10002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S102.511随着20世纪中期石油工业的飞速发展,涤纶、腈纶、锦纶等合成纤维以其优良的力学性能和低成本生产优势占据了纺织纤维材料的主要市场。
功能纤维的概念、分类及发展方向

功能纤维的概念、分类及发展方向作者:戴福文来源:《中国纤检》2013年第13期摘要:提出功能纤维的概念、分类,综述已开发的功能纤维品种、技术措施,指出功能纤维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功能纤维;改性纤维;高性能纤维;分类;发展方向1 功能纤维的概念功能纤维(Functional fiber)是指除一般纤维所具有的物理机械性能以外,还具有某些特殊功能或某些应用性能的新型纤维[1-2]。
2 功能纤维的分类功能纤维分为三大类:第一类是对常规合成纤维改性,克服其固有缺点,也称差别化纤维;第二类是针对天然纤维和化学纤维原来没有的性能,通过化学和物理手段赋予其蓄热、导电、吸水、吸湿、抗菌、消臭、芳香、阻燃、紫外遮蔽等附加性能,也称功能性纤维;第三类为具有特殊性能,如高强度、高模量、耐高温、耐化学药品、耐气候等优异性能,也称高性能纤维[3]。
2.1 差别化纤维(differential fiber)[4]2.1.1 异型纤维用异形喷丝孔纺制的具有特殊横截面形状的化学纤维。
异形纤维具有特殊的光泽、蓬松性、耐污性、抗起球性,可以改善纤维的弹性和覆盖性[4]。
2.1.2 超细纤维纤维直径在5μm或线密度在0.44dtex以下的纤维,具有质地柔软、光滑、抱合好、光泽柔和等特点,可制成具有山羊绒风格的织物或表面极为光滑或透气防水的超高密织物。
2.1.3 高收缩纤维沸水收缩率为35%~45%的纤维,常见的有高收缩型聚丙烯腈纤维(腈纶)和聚酯纤维(涤纶)两种。
制成的织物受到摩擦时,不易出现纤维端伸出布面,形成绒毛或小球状凸起的纤维。
常见的抗起球腈纶纤维是运用物理改性方法,改变纤维的结构性能,使由于摩擦引起的毛、球很快脱落,达到抗起球的效果。
2.1.5 三维卷曲纤维螺旋形卷曲或者立体形卷曲的纤维,利用聚合物熔体挤出时产生湍流、内应力不匀的原理形成纤维径向不对称结构而达到卷曲效果,在长毛绒玩具上应用广泛。
2.1.6 吸湿排汗功能纤维为超细、多孔结构,将毛细孔原理应用到纺织物表面,截面为花瓣形状的五沟槽纤维具有虹吸功能,能够快速吸水、输水、扩散和挥发,达到排汗速干的功能。
纤维的分类及发展PPT课件

20世纪初,合成纤维开始出现并逐渐取代天然纤维。随着科技的进步,合成纤 维的性能不断优化,如强度、耐磨性、耐热性等方面的提升,使其在纺织、工 程、航空航天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高性能纤维的研发和应用
高性能纤维
是指具有高强度、高模量、耐高温、耐化学腐蚀、低密度等一系列优异性能的纤 维。常见的有碳纤维、玻璃纤维、芳纶等。
天然纤维发展
随着人们对自然环境的日益关注,天然纤维因其环保、可持续的 特点而受到重视。植物纤维如亚麻、大麻等逐渐被更多人认识和 应用,动物纤维如羊毛、蚕丝等也因其独特的性能而受到研究和 开发。
合成纤维的发明和发展
合成纤维
是指用天然的或人工合成的高分子物质为原料、经过化学加工和纺丝而制得的 纤维。常见的合成纤维有涤纶、锦纶、腈纶、维纶、丙纶、氯纶等。
05
未来纤维的发展趋势和挑战
高性能纤维的进一步研发和应用
高性能纤维是指具有优异力学性能、 耐高温、耐腐蚀等特性的纤维,如碳 纤维、芳纶纤维等。随着科技的进步 和应用领域的拓展,高性能纤维的需 求量不断增长,未来将有更多的高性 能纤维被研发出来,应用于航空航天、 汽车、体育器材等领域。
VS
碳纤维是一种高性能纤维,具有高强 度、高模量、轻质等优点,广泛应用 于航空航天、汽车、体育器材等领域。 未来,随着碳纤维生产技术的不断改 进和成本的不断降低,碳纤维的应用 领域将进一步拓展。
THANK YOU
感谢聆听
02
纤维的分类
天然纤维
定义
天然纤维是从自然界中获取的纤维,如棉花、羊毛 、亚麻等。
特点
天然纤维具有良好的透气性、保暖性和舒适性,对 人体无害,且易于生物降解。
应用
天然纤维广泛应用于纺织、服装、家居用品等领域 。
新型再生纤维素纤维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新型再生纤维素纤维的现状及发展趋势杨明霞;沈兰萍【摘要】综述了天丝、莫代尔纤维、竹浆纤维、圣麻纤维、丽赛纤维等几种新型再生纤维素纤维的发展现状,简述了我国再生纤维素纤维的发展趋势.【期刊名称】《纺织科技进展》【年(卷),期】2011(000)002【总页数】6页(P16-20,23)【关键词】再生纤维素纤维;竹浆;圣麻;丽赛【作者】杨明霞;沈兰萍【作者单位】河南工程学院纺织工程系,河南郑州450007;西安工程大学纺织与材料学院,陕西西安71004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S102.51纺织行业是十分依赖纤维原料的加工行业。
但由于耕地的减少和石油资源的日益枯竭,天然纤维、合成纤维的产量将会受到越来越多的制约。
再生纤维素纤维原料来源丰富,可再生,易降解。
人们在重视纺织品消费过程中环保性能的同时,对再生纤维素纤维的价值进行了重新认识和发掘。
目前再生纤维素纤维的开发和应用处在一个空前的黄金时期。
天丝是近30年来研究和开发最为成功的人造纤维,被誉为21世纪的绿色纤维,其系列产品的研制与开发受到国内纺织服装业的广泛关注与青睐。
其原料取自木材,可不断自然再生,采用NMMO纺丝工艺,将木浆溶解在氧化铵溶剂中直接纺丝。
氧化铵溶剂可循环使用,回收率达99%以上,整个生产系统形成闭环回收再循环系统,无废排放,且天丝产品使用后可生化降解,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故被称为绿色纤维。
天丝纤维独特的分子结构,使得它与其他种类纤维的物理机械性能有很大的不同,其强度高于以前生产的纤维素纤维,最重要的特性是湿态时也保持其强度。
天丝纤维具有良好的吸水性和吸湿性,其纱线缩水率仅为0.44%,干态及湿态的断裂伸长较小,其织物水洗后变形较小。
较高的湿模量赋予纤维在小至中等负荷作用下产生的变形较小,使织物具有较高的尺寸稳定性和抗皱性,机织物缩水率仅为1%,经多次洗涤保持尺寸稳定,形状不变,因此,由天丝纤维织物做成的服装可洗性好。
天丝纤维为圆形截面,表面光泽度较好、无条纹,其织物具有丝绸般的光泽、优良的手感、悬垂性和飘逸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功能纤维的定义及分类
功能纤维Functional fiber是指除一般纤维所具有的物理机械性能以外,还具有某种特
殊功能的新型纤维。例如纤维具有卫生保健功能(抗菌、杀螨、理疗及除异味等);防护功能
(防辐射、抗静电、抗紫外线等);热湿舒适功能(吸热、放热、吸湿、放湿等);医疗和环保
功能(生物相容性和生物降解性)。
现今,各种功能纤维层出不穷,功能纤维按其属性可分为四大类:
1.物理性功能纤维 其中电学功能有抗静电性、导电性、电磁波屏蔽性、光电性以及信息
记忆性等;热学功能有耐高温性、绝热性、阻燃性、热敏性、蓄热性以及耐低温性等;光学
功能有光导性、光折射性、光干涉性、耐光耐候性、偏光性以及光吸收性等; 物理形态功能
有异形截面形状、超微细和表面微细加工性等。
2.化学性功能纤维 如光降解性、光交联性、消异味功能和催化活性功能等。
物质分离性功能纤维 如分离性功能有中空分离性、微孔分离性和反渗透性等;吸附交换功
能有离子交换性、高吸水性、选择吸附性等。
3.生物适应性功能纤维 其中医疗保健功能如防护性、抗菌性、生物适应性等;生物功
能如人工透析性、生物吸收性和生物相容性。
国外功能纤维的发展概况
日本
目前,日本的功能纺易品占全部纺织品的39%,其中差别化纤维的产量已占日本全部
合50%,最近日本新开发了一种消臭功能纤维,消臭范围广,效果持久,耐洗涤,可染色
加工,广泛用于棉被、运动服等生活和服装领域。该产品由于消臭剂直接渗入纤维中,赋予
织物吸汗,拒水、防污等特性,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此外日本还实用全同立构的聚丙烯树
脂,在高于结晶温度的加热条件(145℃)下,用大于10倍的拉伸比进行拉伸,开发出强
度高达1.04GP、模量高达12.74 Gpa、热收缩率为4.5%的高强高模聚丙烯长丝,该纤维
还具有更强的耐化学药品性。
根据东洋纺在过去22年的调查资料。日本开发服用及装饰用功能新材料,与新材料织
物风格外观有关的品种以聚醋仿真丝项日比较多。其他品种,如抗苗、消臭、弹性、透湿防
水、保温、抗静电、导电等健康、安全、舒适性有关的功能纤维已开发上市的共约有l 800
多个品种.又根据日本帝人公司近10年来的统计,已报道了的具有透湿、防水、抗菌、防
臭、吸汗、发敢、轻量、保温、消臭、抗静电、导电等与健康、安全、舒适性有关的上市功
能纤维新材料约有400种。
美国
美国在功能纤维的开发方面不及日本活跃,但其产业用纤维的开发,尤其是中空分离
膜纤维的开发却毫不逊色,气体分离膜纤维及液体分离膜纤维早已工业化。美国通用汽车公
司、道化学公司和盂山都公司等在该领域占据着很重要的地位。据报道,美国的纺织品中有
28%是功能纺织品,近年来美国的FFT公司使用了获美国EPA批准的安全性抗菌剂
Mjcroban制造出SALUS纤维,该抗菌剂布满整个纤维的截面,可耐重复洗涤。
其它国家和地区
西欧各国的功能纤维研究与开发也相当活跃,纺织品中21%为功能纺织品,其导电纤
维、电热纤维、生物降解纤维均得到了成功的开发。目前韩国是第四大合成纤维的生产国,
韩国的合成纤维企业开发了微孔、多孔中空、抗菌、除臭、芳香、抗紫外线和热辐射、吸热、
吸水等多种功能的纤维。
国内功能纤维的发展状况
主要种类
日前我国已成功生产变色、荧光、抗静电、阻燃、导电、抗紫外线、抗菌、芳香、远红
外、药物、气燃、导电、抗紫外线、抗菌、芳香、远红外、药物、气体分离膜、液体中空分
离膜、离子交换、活性炭、超吸水、防辐射、水溶性、生物吸收降解和热粘结纤维等,其中
阻燃、远红外、抗紫外线、抗菌纤维等品种已有一定的生产规模。
近年来主要投产的功能纤维
20世纪90年代研究开发的远红外涤纶、丙纶和粘胶纤维等现已在国内多家企业生产,
随着仪征化纤股份有限公司、天津石油化工公司等国有大型企业的参与,此类产品的产量近
年来有较大程度的增加。天津市是我国远红外制品生产基地之一。远红外纤维制品和远红外
涂层织物的生产均具有一定的规模。仪征化纤股份有限公司和天津石油化工公司及一些中小
企业进行了抗紫外线纤维和抗菌纤维及芳香纤维等的研究开发,东华大学用自行研制的新型
高聚物抗菌添加剂(ABD),制得了抗菌效果显著、单丝线密度小于1.2 dlex的抗菌聚丙烯纤
维。其它如中空分离膜纤维、离子交换纤维、活性炭纤维等也都在国内形成了一定的生产能
力。
发展现状
我国化纤工业经过了40多年的发展,现已形成了各大类品种基本齐全、技术装备基本
齐全、技术装备初步配套、质量品种有一定水平的化纤生产开发体系。近年来,随着身缠水
品的提高,设备条件的改善,尤其是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带来的市场需求,一些功能纤维相
继研制成功。如阳离子染料可染聚酯、异形纤维、多孔中空三维卷曲纤维、高收缩、蓄热保
暖、防紫外线、抗静电、抗菌防臭、导电纤维等等。国外现有的功能纤维,我国大部分都有,
且在数量上不断增长。
同时,我国高性能的装饰用和产业用纺织品发展迟缓。相关的高技术、高性能、高仿真纤维
的生产开发工作还相当薄弱,特别是一些高技术的功能纤维,国内仍处于科研状态,不少品
种还处于空白。这些都直接影响我国化纤在国内及国外市场上的竞争能力。
功能纤维的发展前景
5千年前人类依靠天然纤维,19世纪末出现了纤维素纤维,1992年开发了有机溶剂的
纤维素纤维Lyocell。20世纪后半期陆续出现了聚酰胺纤维、聚醇纤维、聚丙烯腑纤维、聚
乙烯醇纤维、聚丙烯纤维。1988年出现。新合纤”(感性纤维和功能纤维)。在功能性纤维领
域,抗静电、消臭、导电、吸湿防水、吸水、保温、防虫、紫外线遮藏用纤维等相继问世。
用于产业的高性能纤维,如碳纤维、芳香纤维、高强聚乙烯纤维、光纤维等也巳在产业等方
面应用。对功能纤维的极大展望。
(1)功能纤维是高科技纤维的重要品种,对缓解和解决水资源短缺、环保、节能、提
高工作效率、维护身体健康、开发纺织品的新领域等有着及其重要的作用。
(2)我过许多沿海地区,有必要发展海水淡化产业,建议加大对杭州水处理中心和天
津海水淡化研究所开发海水淡化的支持力度,尽快实现中空OR膜的国产化。
(3)在当前世界经济不景气的外贸出口受限的新形式下,应加大传统化纤厂家产品结
构调整的力度,发展多功能产品,或一机多用发展某些高性能纤维产品,例如有的企业利用
涤纶VC-405纺丝机纺制聚苯硫醚(PPS)纤维等,以提高附加值,并有助于推动我国产业
结构的调整,发展高科技产业。
(4)纳米纤维是功能纤维中的新品种,东华大学等也在研制,其中有机纳米高性能纤
维尚处于空缺产品,值得开展基础研究工作。
(5)在当今新能源短缺的情况下,开发各种新能源是各国刻不容缓的政策,日本原子
能研究所和厦门大学研究过利用球状离子交换纤维不集,浓缩在海洋中存在上亿顿吨的铀络
合物,进而实现海水提轴作为核工业的原料,这项工作值得进行下去,因为我国将来是核电
大国之一。
(6)有些高性能纤维加碳纤维也兼具功能纤维的特点,可以通电而发热,属节能型产
品,其中石墨纤维的导电度可达到铜线的等级,而密度比铜线小的多,将来在航空航天领域
可望得到应用。
(7)利用碳纤维对微生物,鱼类及贝类的亲和功能,开发新型而又简便的水环境污染
的治理及繁殖鱼贝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建议多方位开展使用话实验及应用。
(8)21世纪功能纤维更趋向于智能纤维,包括生物素纤维、仿生纤维、超高功能纤
维、超高性能纤维。
(9)纳米技术开发的功能涉及远红外、紫外屏蔽、抗辐射、抗菌消臭、负离子、抗静
电、导电、防老化、拒水拒油等。日本帝人公司公司开发的混入纳米zno和纳米sio的化学
纤维具有除臭及净化空气的功能,这种纤维被用于长期卧床病人和医院的消臭敷料、绷带、
睡农等;日本仓敷公司将纳米zno加入聚酯纤维中,制得了防紫外线纤维,该纤维还具有
抗菌、消毒、防臭的功能;同样,将金属纳米粒子添加到化纤中可起抗静电作用,将银的纳
米粒子添加到化纤中有除臭、灭菌的作用。
近年来,随着各种家电、手机、电视机、电脑、微波炉等的使用越来越普遍,电磁波
对人体的影响已明确定论,目前美国、日本、韩国等已有抗电磁波的服装上市,国内采用纳
米材料制备抗电磁波纤维的研究正在进行中。
(10)负离子功能纤维是继远红外功能纤维之后的又一种新型高科技保健型功能纤
维,利用高新技术把宝石级电气石或奇冰石粉末经特殊的表面处理,将其制成具有产生负离
子功效的化纤超细添加剂,再采用特殊工艺技术把负离子功能微粉添加到纤维中,生产出能
释放负离子的功能纤维。这种纤维的最大功能是使周围空气产生负离子,同时释放远红外线,
长期使用该纤维制品可以理疗支气管炎,风湿性关节炎,冠心病,老血管,颈椎炎神经衰弱,
心绞痛等许多疾病。在此方面有待于更大的发展,开发出功能更多,更有益于人们身体健康
的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