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趣的乘法练习题

有趣的乘法练习题

有趣的乘法练习题

1、把下面的加法算式写成乘法算式:

6+6+6+6+6=()2+2+2+2+2+2+2=()

9+9+9+9+9+9=()8+8+8+8+8+8=()

3+3+3+3=()4+4+4+4+4=()

2、青蛙从0开始按箭头的样子跳4下,会跳到那个位置?把这个数圈起来。

3、兔子从0开始按箭头的样子跳5下,会跳到那个位置?把这个数圈起来。

4、3只小猫吃6条鱼,9只小猫吃()条小鱼。

5、3个小朋友吃了5斤葡萄,12个小朋友吃了()斤葡萄。

6、把下面的加法算式写成乘法算式:

3+3+3+3=()2+2+2+2+2+2=()

6+6+6+5=()4+4+4+4+4++9=()

8+8+8+8+5=()3+3+3+3+3+3+7=()

7+7+7+7+7+6=()3+3++3+3+3+9=()

4+4+4+9=()2+2+2+2+3=()

8+8+8+8+8+7=()8+8+8+6=()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有趣的乘法计算公开课教案

有趣的乘法计算 教学内容:“有趣的乘法计算”是苏教版三年级下册安排的“探索规律”的活动。 教学目标: 1、通过让学生经历观察、比较、发现,形成猜想、验证猜想、实践运用规律探究的过程,进一步加深对两位数乘两位数计算过程和方法的理解,培养学生初步分析能力和合情推理能力。 2、在归纳、推理、建模等思想的引领下,让学生初步体悟到规律探究的一般过程,并在实践运用中提升数学素养。 教学重点:探索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相关规律。 教学难点:综合并归纳出相应的规律。 教学过程: 一、直接引入 谈话:同学们,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听×老师说我们班的计算能力特别厉害,大家敢不敢一起挑战一下/比一比! 二、实验探究计算规律 (一)探究两位数乘11积的规律 出示:53×11,你能直接说出得数吗? 生口答。 师:他口算出来的结果对吗?我们一起用竖式来验证一下吧! 师:不错,算的又对又快。那换一道算式你还真的可以口能能一口报出答案吗?要不要再考考他。 出示:24×11 62×11 师:哎!这位同学算的这么快!这些算式里究竟隐藏着怎样的规律呢,下面我们就来一起探究一下! 【设计意图: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课的开始,设计了师生计算比赛,大部分学生认为必须通过竖式计算才能算出得数时,老师或少部分学生可以直接口算,使学生对其速算水平产生了无限的崇拜与羡慕之情,想要成为他一样的计算能手的愿望,一下子激发起他们强烈的探究并掌握计算规律的欲望,为下面环节的探索活动做好了心理铺垫。】1.观察

师:先请大家观察一下这些算式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生:都是两位数乘11。 师:我们一起来看一看!(教师教鞭指,引导学生注意)这是53×11,接着是24×11,最后62×11,确实都是“两位数乘11”。(板书:□□×11) 师:我们通过观察找出的乘数特点。【板书:观察】 2.发现 师:那这类算式的积又有什么特点呢?请大家把积的每一位上的数和第一个乘数每一位上的数比较,你有什么发现呢?快速的和你的同桌讨论一下。 反馈:谁愿意上来指着黑板上的竖式说一说你们的发现?(积个位、百位、十位的规律分别是什么?) 发现:积个位上的数,与原来两位数个位上的数一样; 积百位上的数,与原来两位数十位上的数一样; 积十位上的数,等于原来两位数个位与十位上数的和。 师:同学们你们真厉害,通过观察、比较,发现了两位数乘11积的规律。【板书:发现】师:但这么长的规律让你一下说出来感觉有点麻烦,有没有更简洁的表示方法呢?(停顿)我们以24×11为例,积个位和百位上的数就是把第一乘数中2和4往两头怎么样?给它四个字表示“两头一拉”。积中间十位上的6就是把个位和十位的2和4怎么样?(相加)给它四个字表示“中间相加”。所以,这个规律我们可以用“两头一拉、中间相加”来表示。 师:你们真了不起!不仅发现了规律,还能用简洁的语言来概括。把掌声送给自己。 3.验证 师:但是这个规律仅仅是我们通过3个例子发现的,那么“是不是所有的两位数乘11的积都符合这样的规律呢”?(有的认为是,有的认为不是) 师:那怎么办呢? 生:再举几个例子验证一下! 师:很好,举例子验证。【板书:验证】 要求:现在请每位同学在作业本上快速地写出一道两位数×11的算式,然后运用刚才发现的规律直接写出答案。 反馈:写好了吗,大家在写答案的时候有没有遇到困难的? 师:请你说一说你举的例子(29×11),用规律算出的结果是多少?你觉得哪里不符合? 生:运用规律积百位上的数应该与第一个乘数十位上的数一样,但这里不一样。

(完整版)四年级下册数学试题有趣的算式总结与练习北师大版.docx

第十讲有趣的算式 【要点梳理】 知识点一、根据算式和得数的特点发现计算规律 在乘加算式中,如果第一个乘数是由从 1 开始的连续自然数组成的,第二个乘数是9,加上是数比第 一个乘数的位数多1,则计算结果由若干个 1 组成, 1 的个数与算式中所加的数相同。 知识点二、运用归纳法解决巧算问题 一个数乘11 的巧算方法:头尾不变,左右相加放中间,哪两个数想加满十,向前一位进1。 知识点三、运用图示解决计算问题 一个两位数乘99,可用“去 1 添补” 法巧算:一个两位数乘999,在“去 1 添补” 两个结果中间放 1 个 9。【典型例题】 类型一、用计算器探索规律 例1、算一算,认真观察,你能发现什么规律? 1× 1=199× 99= 11× 11=999× 999= 111× 111=9999× 9999= 1111× 1111=99999× 99999= 11111×11111=999999× 999999= 举一反三: 用计算器算一算,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1× 9= 11× 99= 111× 999= 1111 × 9999= 11111 × 99999= 类型二、根据算式和得数的特点发现计算规律 例 2、照样子写算式,并找出规律。 1 × 9+2=11 12× 9+3=111 123× 9+4=1111 1234 × 9+5= 12345 × 9+□ =

123456 ×□ +□ = 举一反三: 找规律,根据规律快速计算。 ( 1) 1× 8+1=()( 2) 2×5=()12× 8+2=()22× 55=() 123×8+3=()222× 555=() 1234× 8+4=()2222× 5555=()12345× 8+5=()22222× 55555=()123456× 8+6=()222222× 555555=()1234567× 8+7=() 12345678 × 8+8=() 123456789× 8+9=() 类型三、运用归纳法解决巧算问题 例 3、34×11=1256×11= 举一反三: 巧算下面各题。 43 × 11=54× 11=64× 11= 类型四、运用图示解决计算问题 例 4、38×99=38× 999= 举一反三: 巧算下面各题。 78 × 99=45× 99=27× 999= 【巩固练习】 一、巧算。 53 × 11=26×11=78× 11= 34× 99=65× 99=81× 999= 13× 11=12× 33=14× 55= 25× 11=12× 22=36× 11= 二、先计算左边式子,然后根据规律写出右边式子的结果。 1 、 9÷ 9=111105÷9= 108 ÷ 9=1111104÷9=

有趣的算式 (2)

《有趣的算式》教学设计 绿波小学傅燕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探索与发现(一)》教学目标: 1、通过有趣的探索活动,巩固计算器的使用方法。 2、在探索的过程中,体会探索的方法。 3、感受数学的奇妙,养成积极参与学习活动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鼓励学生对算式及其结果的特点进行比较,从中发现一些有趣的数学规律。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探究发现的能力和推理能力。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在数学运算中,有很多有趣的算式。在这算式的背后有很多有趣的规律,这一节课我们就去探索算式背后的规律,你愿意去吗?请带上你的计算器,让我们地起出发。 二、探索交流,发现规律 1、算一算,然后认真观察,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 (1)实物投影呈现:1×1,11×11,111×111三个算式与答案。 (2)请学生仔细观察这三个算式的答案有什么特点,它们与算式的两个因数之间又有什么关系。 (3)讨论:1111×1111的结果。 (4)反馈讨论的结果时,重点是让学生说一说写出结果的依据是什么,教师结合算式说明。 1111×1111=1234321 (5)依据规律填得数。 11111×11111=123454321 111111×111111=12345654321 1111111×1111111=1234567654321

(6)介绍回文数 (7)归纳:我们是如何学习这部分知识的? 计算观察发现应用 过渡:我们就用这种方法学习下面的算式 2、不计算,你能直接写出99999×99999,999999×999999的积吗? (1)让学生用计算器计算: 99×99=9801 999×999=998001 (2)猜一猜:9999×9999的结果。 学生根据以上两个算式,猜测规律得出: 9999×9999=99980001 (3)了现规律并归纳: (4)根据规律,直接写出以下算式的得数。 99999×99999 999999×999999 3、观察下面的算式和得数分别有什么特点,你能再写出几个这样的算式吗?用计算其验证结果。 (1)呈现算式: 1×9=2=11 12×9+3=111 123×9+4=111 让学生用计算器验证上面的计算是否正确,并在小组内交流算式的特点。 指明汇报发现的算式特点。 (2)让学生根据刚才发现的规律自主完成教材上的算式,并尝试直接写出计算的结果。 1234×9+5=() 12345×9+()=() 123456×()+()=() 学生独立用计算器验证自己填写的结果是否正确。 (3)了现规律并归纳:

新苏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有趣的乘法计算教案教学设计_1

新苏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有趣的乘法计算》教案教学设计 课题:有趣的乘法计算第 9 课时 教学目标: 1.探索两位数乘两位数中特殊数相乘所得得数的规律,并能初步运用这一规律进行一些计算。 2.让学生经历探索规律的过程,通过比较,理解并掌握找规律的方法,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观察并发现数学的秘密,找出事物的简单规律的方法,并学会运用规律。 教学难点:能利用所得的规律进行计算。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谈话:同学们,在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中,有很多有趣的规律。这节课,我们一起去发现这些有意思的规律。 二、交流共享 1.探究乘数是11的乘法计算。 (1)出示题目:24×11 53×11

谈话:一个两位数和11相乘的得数有什么共同的特点?我们先列式计算。 学生用竖式计算,指名板演。 2 4 5 3 × 1 1 × 1 1 2 4 5 3 2 4 5 3 2 6 45 8 3 提问:把积的每一位上的数和原来的两位数相比,你有什么发现?和小组内的同学互相说一说。 学生交流汇报: ①24×11=264,所得的积的个位上的数,与原来两位数个位上的数一样,是4;积百位上的数,与原来两位数十位上的数一样,是2;积十位上的数,等于原来两位数个位与十位上数的和,是2+4=6。 ②53×11=583,所得的积个位上的数,和原来两位数个位上的数一样,是3;积百位上的数,与原来两位数十位上的数一样,是5;积十位上的数,等于原来两位数个位与十位上数的和,是5+3=8。 (2)引导学生根据发现的规律,猜测62×11的积。 提问:猜一猜62×11等于几?

有趣的乘法计算教案

有趣的乘法计算教案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第一单元两位数乘两位数 课题:有趣的乘法计算第 9 课时 教学目标: 1.探索两位数乘两位数中特殊数相乘所得得数的规律,并能初步运用这一规律进行一些计算。 2.让学生经历探索规律的过程,通过比较,理解并掌握找规律的方法,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观察并发现数学的秘密,找出事物的简单规律的方法,并学会运用规律。 教学难点:能利用所得的规律进行计算。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谈话:同学们,在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中,有很多有趣的规律。这节课,我们一起去发现这些有意思的规律。 二、交流共享 1.探究乘数是11的乘法计算。 (1)出示题目:24×11 53×11 谈话:一个两位数和11相乘的得数有什么共同的特点?我们先列式计算。 学生用竖式计算,指名板演。 2 4 5 3 × 1 1 × 1 1 2 4 5 3 2 4 5 3 2 6 4 5 8 3 提问:把积的每一位上的数和原来的两位数相比,你有什么发现?和小组内的同学互相说一说。 学生交流汇报: ①24×11=264,所得的积的个位上的数,与原来两位数个位上的数一样,是4;积百位上的数,与原来两位数十位上的数一样,是2;积十位上的数,等于原来两位数个位与十位上数的和,是2+4=6。 ②53×11=583,所得的积个位上的数,和原来两位数个位上的数一样,是3;

积百位上的数,与原来两位数十位上的数一样,是5;积十位上的数,等于原来两位数个位与十位上数的和,是5+3=8。 (2)引导学生根据发现的规律,猜测62×11的积。 提问:猜一猜62×11等于几? 追问:我们的猜测是否正确?请用竖式验证一下。 师小结:两位数与11相乘,积的规律可以概括为“两头一拉,中间相加”。(3)出示题目:比一比,看谁算得快。 23×11 16×11 43×11 让学生根据发现的规律快速地说出答案。 (4)出示题目:64×11 提问:试着算一算,有什么发现? 学生用竖式计算,指名板演。 追问:说说你有什么发现? 再问:为什么百位上的数“6”变成“7”,多了1是从哪里来的? (5)试一试:59×11 67×11 2.小结:一个两位数与11相乘时,可以把这个两位数的十位上的数字写在积的百位上,个位上的数字写在积的个位上,再把两个数字之和写在积的十位上,十位上的数如果满10,要向百位进1。 3.提问:你能出一些像这样的算式考考大家吗? 学生出题,指名回答,集体订正。 三、反馈完善 1.探究两个乘数十位相同,个位相加是10的两位数乘两位数乘法。 (1)出示题目:22×28 35×35 56×54 让学生观察这些算式,在小组交流说说算式里的两个两位数的特点。 引导:像这样的算式,老师能直接算出得数,即22×28=616、35×35=1225、56×54=3024,请同学们用竖式计算,验证老师的计算是否正确。 学生列竖式计算,教师板书相应过程。 (3)你随便出这样的算式老师还能一下子说出得数。 让学生试着出题。 (4)追问:究竟这里面藏着什么秘密呢观察这些得数,它们有什么特点把你

四年级数学上册乘法知识点归纳

四年级数学上册《乘法》知识点归纳 四年级数学上册《乘法》知识点归纳 【知识点】:估算方法。用四舍五入法进行估算。利用竖式计算三位数乘两位数。注意,第二个因数的十位要乘三遍,第二步的乘积末尾写在十位上。补充【知识点】时、分、日之间的单位互化。1时=60分 1日=24时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三位数乘两位数。中间有0也要和因数分别相乘;末尾有0的,要将两个因数0前面数的末位对齐,用0前面的数相乘,乘完之后在落0,有几个0落几个0。体育场(实际生活中的估算)【知识点】: 估算的方法及注意事项:要将因数估成整十、整百或整千的数。估算时注意,要符合实际,接近精确值。神奇的计算工具【知识点】:在学生原有基础上进一步认识并会使用计算器。利用“M+”存储键,“MR”提取键,计算四则运算的题目。了解计算机中使用的是二进制计数法,就是满2进1。补充【知识点】:了解两个因数越接近(即差越小),积越大,两个因数相等时,积是最大的;两个因数的差越大,积越小。探索与发现(一)(有趣的算式)【知识点】:第一组算式:积的位数是两个因数位数之和-1,积的最高位和最低位都是1,中间的数字为因数的位数,两边的数字相同并依次减1。(此为回文数)第二组算式:积都由1、4、2、8、5、7几个数字组成,而且前后排列的顺序不变,只需要确定末位数字就可以算出积(如果能直接推算出首位数字则更好)第三组算式:积的个位都是1,首位都是9;积的位数正好是两个因数位数之和;积的每一位都是由9、8、0、1组成,只要在首位补9,倒数第二位补0就可以了,只有一个8和一个1。第四组算式:在0~9的十个数字中,任意选择四个数字,组成数字不重复的最大的四位数和最小的四位数。然后两数相减,并把结果的四个数字重现组成一个最大的四位数与最小的四位数。再次相减??????在这样不断重复的过程中,最后得到数字4176。探索与发现(二)(乘法结合律) 【知识点】: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再和第三个数相乘,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和第一个数相乘,它们的积不变。用字母表示是:(a×b)

新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有趣的算式》教学设计

新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有趣的算式》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有趣的探索活动,体会计算器不仅是计算工具,而且也是探索数学、学习数学的工具。 2.能发现有趣的乘法算式中蕴含的规律,并有条理的进行归纳概括,发展合情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体会探索数学规律的方法。 教学难点:发现、归纳算式特点。 教学过程: 一、导入谈话,提示课题 同学们,在数学运算中,有很多有趣的算式。,这一节课教师要带你去探索算式背后的规律,你愿意去吗?请带上你的计算器,让我们地起出发。 二、探索交流,发现规律 1. 第一关:奇妙的宝塔。 (1)实物投影呈现:1×1,11×11,111×111三个算式与答案。 (2)请学生仔细观察这三个算式的答案有什么特点,它们与算式的两个因数之间又有什么关系。 (3)讨论:1111×1111的结果。 (4)反馈讨论的结果时,重点是让学生说一说写出结果的依据是什么,教师结合算式说明。 1111×1111=1234321 (5)依据规律填得数。 11111×11111=123454321 111111×111111=12345654321 1111111×1111111=1234567654321 2. 第二关:神奇的9。

(1)让学生用计算器计算: 99×99=9801 999×999=998001 (2)猜一猜:9999×9999的结果。 学生根据以上两个算式,猜测规律得出: 9999×9999=99980001 (3)了现规律并归纳: (4)根据规律,直接写出以下算式的得数。 99999×99999 999999×999999 9999999×9999999 99999999×99999999 3.第二关:奇怪的142857 (1)让学生用计算器计算142857分别乘1、2、3、4 (2)反馈计算结果。 142857×1=142857 142857×3=428571 142857×2=285714 142857×4=571428 (3)观察积的结果特点及与因数的关系。 (4)根据发现规律,写出“乘以5、6”的得数。 三、趣味练习 让学生互相提供一些趣味计算题进行练习。(在课前,教师布置学生准备) 板书设计: 有趣的算式 1×1=1 11×11=121

(原创教学设计)张贤宏(有趣的乘法计算)

《有趣的乘法计算》教学设计 执教者:全椒县第二实验小学张贤宏 教学目的: 1. 经历规律的探究过程,体会数学知识的“有趣”。 2. 掌握两位数乘11,以及“头同尾合十”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规律,并能又对又快地进行计算。 3. 经历观察、计算、验证的过程,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教学重点: 经过探索规律的过程,掌握规律熟练计算。 教法、学法:发现规律一一验证规律一一运用规律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活动1 :一个两位数乘11的计算规律 1. 活动探索:一个两位数乘11的得数有什么共同特点?先用竖式计算,再分别把积的每一位上的数和原来的两位数比较。 2 4 5 3 6 2 X 1 1X 1 1X 1 1 2 4 5 3 6 2 2 4 5 3 6 2 2 6 4 5 8 3 6 8 2 2. 观察每个算式里的积与第一个乘数,说说你有什么发现?

(1)积个位的数与原来的两位数个位的数一样; (2)积百位上的数与原来的两位数百位上的数一样; (3)积十位的数等于原来两位数个位与十位上数的和。 3. 一个两位数与11相乘的计算规律 一个两位数乘11,积十位和百位上的数与这个两位数的个位和十位上的数分别相等;积十位上的数是这个两位数个位和十位上的数的和,当个位和十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应向前一位进一。(可简单地概括为“两头一拉,中间相加;十位满十,百位加一” ) 4. 应用规律计算,并用竖式计算验证。 23 x 11= 64 x 11= 59 x 11 = 二、活动2:“头同尾合十”乘法计算规律 1. 活动探究:你能找出下面每题中乘数的特点吗? 22 x 28= 35 x 35= 56 x 54= 2. 说说每道算式的特点?两个乘数十位上的数相同,个位上的数相加都 等于10,我们称这两个数为“ 头同尾合十”。 3. “头同尾合十”的计算规律 后两位个x个 前部分十X哥 4. 应用规律计算

四年级上册数学一课一练有趣的算式北师大版含答案

四年级上册数学一课一练-3.4有趣的算式 一、单选题 1.[238+(294-100)]÷36=() A. 89 B. 14 C. 12 D. 390 2.×6+10=58,里的数是()。 A. 36 B. 48 C. 8 D. 7 3.□×(54÷6)=72,那么□=() A. 6 B. 7 C. 8 4.4除900的商减224,差是多少?() A. (900-224)÷4 B. 900÷4-224 C. 900-224÷4 二、判断题 5.小括号可以改变算式的运算顺序。 6.130-(89+540÷18) =130-(89+30) =130-30-89 =11 7.25×4÷25×4=100÷100=1 8.学校第一次买6个电子计算器,第二次又买了5个同样的电子计算器。第一次用去360元,第二次用去300元。 三、填空题 9.小军把28×(□+2)错算成28×□+2,这样得到的结果与正确答案相差________。 10.填上“>”、“<”或“=” 7+6×5________40 11.计算24×(27-27)÷16,应先算________,再算________,最后算________,计算结果是________。 12.(16+8)×(70-50)=________ 16+8×(70-50)=________ (16+8)×70-50=________ 四、解答题

13.小明的打字速度是152个/分,小华的打字速度是180个/分。他们各打了15分钟后,小华比小明多打了多少个字? 14.收萝卜.灰兔收了8车萝卜,每车25千克,小白兔收了12车萝卜,每车25千克, (1)小灰兔和小白兔共收了多少千克萝卜? (2)小灰兔比小白兔少收了多少千克萝卜? 五、应用题 15.一张桌子65元,一把椅子35,学校要买40套桌椅一共需要多少钱?

苏教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 两位数乘两位数 有趣的乘法计算》教案_1

课题:有趣的乘法计算第9 课时 教学目标: 1.探索两位数乘两位数中特殊数相乘所得得数的规律,并能初步使用这个规律实行一些计算。 2.让学生经历探索规律的过程,通过比较,理解并掌握找规律的方法,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推理水平。 教学重点:观察并发现数学的秘密,找出事物的简单规律的方法,并学会使用规律。 教学难点:能利用所得的规律实行计算。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谈话:同学们,在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中,有很多有趣的规律。这节课,我们一起去发现这些有意思的规律。 二、交流共享 1.探究乘数是11的乘法计算。 (1)出示题目:24×11 53×11 谈话:一个两位数和11相乘的得数有什么共同的特点?我们先列式计算。 学生用竖式计算,指名板演。 2 4 5 3 × 1 1 × 1 1 2 4 5 3 2 4 5 3 2 6 4 5 8 3 提问:把积的每一位上的数和原来的两位数相比,你有什么发现?和小组内的同学互相说一说。 学生交流汇报: ①24×11=264,所得的积的个位上的数,与原来两位数个位上的数一样,是4;积百位上的数,与原来两位数十位上的数一样,是2;积十位上的数,等于原来两位数个位与十位上数的和,是2+4=6。 ②53×11=583,所得的积个位上的数,和原来两位数个位上的数一样,是3;积百位上的数,与原来两位数十位上的数一样,是5;积十位上的数,等于原来两位数个位与十位上数的和,是5+3=8。 (2)引导学生根据发现的规律,猜测62×11的积。 提问:猜一猜62×11等于几? 追问:我们的猜测是否准确?请用竖式验证一下。 师小结:两位数与11相乘,积的规律能够概括为“两头一拉,中间相加”。 (3)出示题目:比一比,看谁算得快。 23×11 16×11 43×11 让学生根据发现的规律快速地说出答案。 (4)出示题目:64×11 提问:试着算一算,有什么发现? 学生用竖式计算,指名板演。 追问:说说你有什么发现? 再问:为什么百位上的数“6”变成“7”,多了1是从哪里来的? (5)试一试:59×11 67×11

二年级奥数.计算.巧填算式

小朋友们,你听过“江南四大才子”之一祝枝山的故事吗?他写得一手好字。有一次过年,一个人请祝枝山写了一张条幅:“今年正好晦气全无财帛进门。”主人一看:“今年正好晦气,全无财帛进门。”差一点气昏过去,大骂祝枝山是个“大混蛋”。祝枝山不慌不忙,笑嘻嘻地说:“你听我念:‘今年正好,晦气全无,财帛进门。’这是多么好的好彩。”主人一听,马上转怒为喜。 古人的断句,体现了标点符号的作用。数学中的运算符号也能发挥类似的作用。 根据题目给定的条件和要求添运算符号和括号,没有固定的法则。解决这类问题,一般的方法有试验法、凑整法、逆推法。如果题中的数字较简单,可以采用试验的方法,找到答案。如果题中结果较大,可以把数字先分组,然后每组再试验。 凑整法常用于题中数字较多、结果较复杂的时候。这时要先凑出一个与结果较接近的数,然后再对算式中算式的数字做适当的安排,即增加或减少,使等式成立。 【例1】 在( )里填上合适的“+”、“_ ”、“?”、“÷”符号,使等式成立: 18()35()1= 【例2】 下面有两道有趣的算式,每道算式左、右两边的数字相同,运算符号不同,但计算结果相同。 (1)2222?=+; (2)123123??=++; 请你在下面的( )中填上和左边不同的运算符号使等式成立: (1)2412()4()1++= (2)2832()8()3?-= 【例3】 请你在下面的( )中填数,在□里填“+”、“-”、“×”、“÷”,使算式成立。 (1)()□()= 6 ......1 (2)()□ 5 =() (2) 【例4】 在下面4个4中间,添上适当的运算符号+、-、×、÷和( ),组成3个不同的算式,使得数 都是2。 4 4 4 4 = 2 4 4 4 4 = 2 4 4 4 4 = 2 知识框架 巧填算式 例题精讲

苏教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 两位数乘两位数 有趣的乘法计算》教案_3

课题:有趣的乘法计算第 9 课时 教学目标: 1.探索两位数乘两位数中特殊数相乘所得得数的规律,并能初步使用这个规律实行一些计算。 2.让学生经历探索规律的过程,通过比较,理解并掌握找规律的方法,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推理水平。 教学重点:观察并发现数学的秘密,找出事物的简单规律的方法,并学会使用规律。 教学难点:能利用所得的规律实行计算。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谈话:同学们,在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中,有很多有趣的规律。这节课,我们一起去发现这些有意思的规律。 二、交流共享 1.探究乘数是11的乘法计算。 (1)出示题目:24×11 53×11 谈话:一个两位数和11相乘的得数有什么共同的特点?我们先列式计算。 学生用竖式计算,指名板演。 提问:把积的每一位上的数和原来的两位数相比,你有什么发现?和小组内的同学互相说一说。 学生交流汇报: ①24×11=264,所得的积的个位上的数,与原来两位数个位上的数一样,是4;积百位上的数,与原来两位数十位上的数一样,是2;积十位上的数,等于原来两位数个位与十位上数的和,是2+4=6。 ②53×11=583,所得的积个位上的数,和原来两位数个位上的数一样,是3;积百位上的数,与原来两位数十位上的数一样,是5;积十位上的数,等于原来两位数个位与十位上数的和,是5+3=8。 (2)引导学生根据发现的规律,猜测62×11的积。 提问:猜一猜62×11等于几? 追问:我们的猜测是否准确?请用竖式验证一下。

师小结:两位数与11相乘,积的规律能够概括为“两头一拉,中间相加”。(3)出示题目:比一比,看谁算得快。 23×11 16×11 43×11 让学生根据发现的规律快速地说出答案。 (4)出示题目:64×11 提问:试着算一算,有什么发现? 学生用竖式计算,指名板演。 追问:说说你有什么发现? 再问:为什么百位上的数“6”变成“7”,多了1是从哪里来的? (5)试一试:59×11 67×11 2.小结:一个两位数与11相乘时,能够把这个两位数的十位上的数字写在积的百位上,个位上的数字写在积的个位上,再把两个数字之和写在积的十位上,十位上的数如果满10,要向百位进1。 3.提问:你能出一些像这样的算式考考大家吗? 学生出题,指名回答,集体订正。 三、反馈完善 1.探究两个乘数十位相同,个位相加是10的两位数乘两位数乘法。 (1)出示题目:22×28 35×35 56×54 让学生观察这些算式,在小组交流说说算式里的两个两位数的特点。 引导:像这样的算式,老师能直接算出得数,即22×28=616、35×35=1225、 56×54=3024,请同学们用竖式计算,验证老师的计算是否准确。 学生列竖式计算,教师板书相对应过程。 (3)你随便出这样的算式老师还能一下子说出得数。 让学生试着出题。 (4)追问:究竟这里面藏着什么秘密呢?观察这些得数,它们有什么特点?把你们的发现和小组里的同学说一说。 根据学生的汇报,教师小结:当两个两位数,十位上的数相同,个位上的数之和为10时,它们的乘积的末两位等于两个乘数个位上的数相乘,积的末两位前面的数等于十位上的数同其本身加1之和的积。 2.试一试。 (1)先直接写出下面各题的得数,再用竖式计算验证。

小学四年级上册《乘法》知识点归纳

四年级上册《乘法》知识点归纳 四年级数学教案 卫星运行(三位数乘两位数) 【知识点】: 估算方法。用四舍五入法进行估算。 利用竖式计算三位数乘两位数。注意,第二个因数的十位要乘三遍,第二步的乘积末尾写在十位上。 补充【知识点】 时、分、日之间的单位互化。 1时=60分 1日=24时 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三位数乘两位数。 中间有0也要和因数分别相乘;末尾有0的,要将两个因数0前面数的末位对齐,用0前面的数相乘,乘完之后在落0,有几个0落几个0。 体育场(实际生活中的估算) 【知识点】: 估算的方法及注意事项:要将因数估成整十、整百或整千的数。估算时注意,要符合实际,接近精确值。 神奇的计算工具 【知识点】: 在学生原有基础上进一步认识并会使用计算器。

利用“m+”存储键,“mr”提取键,计算四则运算的题目。 了解计算机中使用的是二进制计数法,就是满2进1。 补充【知识点】:了解两个因数越接近(即差越小),积越大,两个因数相等时,积是最大的;两个因数的差越大,积越小。 探索与发现(一)(有趣的算式) 【知识点】: 第一组算式:积的位数是两个因数位数之和-1,积的最高位和最低位都是1,中间的数字为因数的位数,两边的数字相同并依次减1。(此为回文数)第二组算式:积都由1、4、2、8、5、7几个数字组成,而且前后排列的顺序不变,只需要确定末位数字就可以算出积(如果能直接推算出首位数字则更好)第三组算式:积的个位都是1,首位都是9;积的位数正好是两个因数位数之和;积的每一位都是由9、8、0、1组成,只要在首位补9,倒数第二位补0就可以了,只有一个8和一个1。 第四组算式:在0~9的十个数字中,任意选择四个数字,组成数字不重复的最大的四位数和最小的四位数。然后两数相减,并把结果的四个数字重现组成一个最大的四位数与最小的四位数。再次相减······在这样不断重复的过程中,最后得到数字4176。 探索与发现(二)(乘法结合律) 【知识点】: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有趣的乘法计算苏教版

有趣的乘法计算 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一些特殊的两位数乘两位数计算规律的过程,能应用发现的规律进行一些简便计算,进一步加深对两位数乘两位数计算过程和方法的理解。 2.在观察、比较、归纳、类推等活动中,进一步感受探索和发现规律的一般过程,培养初步的分析能力和合情推理能力。 3.在发现规律和应用规律的过程中,进一步感受数学学习的趣味性和挑战性,获得一些成功的体验,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 经历探索一些特殊的两位数乘两位数计算规律的过程。 教学难点: 对算式及其结果的特点进行比较,从中发现、归纳一些数学规律。 教学过程: 一、旧知导入 1.旧知引出新问题。 小朋友们还记得《练习与测试》上的这道阅读题吗? 在计算一个数与15相乘时,有一种简便的算法——“加半添0”法。例如,计算24×15,先用24的一半(即12)与24相加,得36;再在36的末尾添0,得360。 师:这里的“加半添0”法与竖式计算相比,感觉如何? 生:更加简便 师:在乘法计算中还有没有其它的巧算方法呢?咱们今天就一起来研究《有趣的乘法计算》。

二、探究有趣的乘法计算 1.两位数和11相乘。 (1)自主探索。 我们要找出这个规律,我们得先怎么样?观察什么? 仔细观察、比较积的每一位上的数与原来两位数有什么关系,同桌讨论、商量。已经发现的小朋友思考一下,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规律? (2)比较发现。 谁愿意到上面来指着竖式说说你们的发现。 ①积“个位上”的数与原来两位数“个位上”的数一样。 ②积“百位上”的数与原来两位数“百位上”的数一样。 ③积“十位上”的数呢?它又和谁有关系呢?(等于原来两位数个位与十位上数的和。) (3)小结,表述规律:我们班的小朋友可真厉害,在观察比较积与乘数的过程中,发现了两位数乘11的积与一个乘数之间的特殊关系。 不过,这么长的3个发现,咱们能不能想个办法用简短的语言记住它呢? 我们以24乘11为例。 小结概括:“两头一拉,中间一加”。 那刚刚我们发现的规律实际上还只是我们的猜想,它到底是不是正确呢?我们还需要怎么样?(验证) (4)完善理解。 ①请小朋友用我们刚刚发现的规律直接完成下面的填空。

四年级数学第三单元乘法

四年级数学上册《乘法》知识点归纳 【知识点】: 估算方法。用四舍五入法进行估算。 例如:49×21 ===>50×20 ; 42×30 ===>40×30 利用竖式计算三位数乘两位数。注意,第二个因数的十位要乘三遍,第二步的乘积末尾数写在十位上。 2 1 ×26 1 2 6 4 2 5 4 6 分解: 21 ×(20 +6 )>>21×6+21 ×20= 5 4 6 补充【知识点】 时、分、日之间的单位互化。 1分= 60秒;1刻= 15分钟;1时=60分; 1日=24时;1季= 3个月;1年= 4季

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三位数乘两位数。 一,末尾有0的,要将两个因数0前面数的末位对齐,用0前面的数相乘,乘完之后在落0,有几个0落几个0。

估算的方法及注意事项:要将因数估成整十、整百或整千的数。估算时注意,要符合实际,接近精确值。 神奇的计算工具 【知识点】: 在学生原有基础上进一步认识并会使用计算器。 利用“M+”存储键,“MR”提取键,计算四则运算的题目。 了解计算机中使用的是二进制计数法,就是满2进1。 补充【知识点】:了解两个因数越接近(即差越小),积越大,两个因数相等时,积是最大的;两个因数的差越大,积越小。 探索与发现(一)(有趣的算式) 【知识点】: 第一组算式:积的位数是两个因数位数之和-1,积的最高位和最低位都是1,中间的数字为因数的位数,两边的数字相同并依次减1。(此为回文数) 第二组算式:积都由1、4、2、8、5、7几个数字组成,而且前后排列的顺序不变,只需要确定末位数字就可以算出积(如果能直接推算出首位数字则更好) 第三组算式:积的个位都是1,首位都是9;积的位数正好是两个因数位数之和;积的每一位都是由9、8、0、1组成,只要在首位

四年级上册数学《探索与发现(一)有趣的算式》教案及教学反思

四年级上册数学《探索与发现(一)有趣的算式》教案 及教学反思 探索与发现(一)(第43-44页) 教学目标: 1、通过有趣的探索活动,巩固计算器的使用方法。 2、在探索的过程中体会探索的方法。 教学重点: 在探索的过程中巩固计算器的使用方法,体会探索的方法。 教学准备: 教学挂图、学生每人准备一个计算器。 教学过程: 一、第一关:奇妙的宝塔 1、出示题目:1×1= 11×11= 111×111= 1111×1111= 2、观察与发现 让学生观察前三个算式的因数与他们的结果有什么特点。 3、使用规律快速说出答案 让学生根据发现的规律迅速说出第四个算式的答案。请学生自己出类似的算式并说出答案。 二、第二关:奇怪的142857 1、出示题目:142857分别乘1、 2、 3、4你发现了什么? 2、小组内计算,并找规律。

3、全班交流所发现的规律 4、使用发现的规律写出乘 5、6的得数。 三、第三关:神奇的9 1、出示题目:99×99= 999×999= 的得数有什么特点。 2、小组内计算,并找规律。 3、全班交流所发现的规律 4、使用发现的规律写出9999×9999,99999×99999的得数。 四、第四关:寻找神秘的数 1、出示题目。 2、小组内计算,并找规律。 3、全班交流所发现的规律 4、使用发现的规律 教案二 教学目标: 1、通过有趣的探索活动,使学生巩固计算器的使用方法。 2、使学生在探索过程中,体会探索的方法。 3、通过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感悟数学知识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维灵活性。 教学重点: 在学习过程中体会探索数学规律的方法。 教学难点:

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3.4有趣的算式》习题

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 《3.4有趣的算式》习题 一、基础过关 1.奇妙的宝塔(1-3题用计算器算,后两题按规律直接写出) 1×1=1 11×11= 111×111= 1111×1111= 11111×11111= 2.奇怪的142857。(1-3题用计算器算,后三题按规律直接写出) 142857×1= 142857×3= 142857×2= 142857×4= 142857×5= 142857×6= 二、综合训练 1.神奇的9。 9×9= 99×99= 999×999= 9999×9999= 99999×99999= 999999×999999 = 2.寻找神秘的数。 在0、1、2、3、4、5、6、7、8、9这十个数字中,随意选取4个数字。 运算规则:将四个数字组成数字不重复的最大四位数和最小的四位数。 如:1、3、7、8 最大四位数:8731 最小四位数:1378 然后两数相减,并把结果的四个数字重新组成一个最大的四位数与最小的数,再次相减……,在这样不断重复的过程中,你能找到一个神秘的数吗?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三、拓展应用 1.从山脚到山顶有2222222层,每一层有5555555级台阶,要走多少级台阶才能到达山顶? 2 2×5= 22×55= 222×555= 2222×5555= 22222×55555= 222222×555555= 2222222×5555555= 22222222×55555555= 2.用计算器算:按规律直接写: 999×11= 999×14= 999×12= 999×15= 999×13= 999×16=

新苏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有趣的乘法计算 第 9 课时

新苏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有趣的乘法计算第 9 课时 教学目标: 1.探索两位数乘两位数中特殊数相乘所得得数的规律,并能初步运用这一规律进行一些计算。 2.让学生经历探索规律的过程,通过比较,理解并掌握找规律的方法,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观察并发现数学的秘密,找出事物的简单规律的方法,并学会运用规律。 教学难点:能利用所得的规律进行计算。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谈话:同学们,在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中,有很多有趣的规律。这节课,我们一起去发现这些有意思的规律。 二、交流共享 1.探究乘数是11的乘法计算。 (1)出示题目:24×11 53×11 谈话:一个两位数和11相乘的得数有什么共同的特点?我们先列式计算。 学生用竖式计算,指名板演。 2 4 5 3 × 1 1 × 1 1 2 4 5 3 2 4 5 3 2 6 4 5 8 3 提问:把积的每一位上的数和原来的两位数相比,你有什么发现?和小组内的同学互相说一说。 学生交流汇报: ①24×11=264,所得的积的个位上的数,与原来两位数个位上的数一样,是4;积百位上的数,与原来两位数十位上的数一样,是2;积十位上的数,等于原来两位数个位与十位上数的和,是2+4=6。 ②53×11=583,所得的积个位上的数,和原来两位数个位上的数一样,是3;积百位上的数,与原来两位数十位上的数一样,是5;积十位上的数,等于原来两位数个位与十位上数的和,是5+3=8。 (2)引导学生根据发现的规律,猜测62×11的积。 提问:猜一猜62×11等于几?

追问:我们的猜测是否正确?请用竖式验证一下。 师小结:两位数与11相乘,积的规律可以概括为“两头一拉,中间相加”。 (3)出示题目:比一比,看谁算得快。 23×11 16×11 43×11 让学生根据发现的规律快速地说出答案。 (4)出示题目:64×11 提问:试着算一算,有什么发现? 学生用竖式计算,指名板演。 追问:说说你有什么发现? 再问:为什么百位上的数“6”变成“7”,多了1是从哪里来的? (5)试一试:59×11 67×11 2.小结:一个两位数与11相乘时,可以把这个两位数的十位上的数字写在积的百位上,个位上的数字写在积的个位上,再把两个数字之和写在积的十位上,十位上的数如果满10,要向百位进1。 3.提问:你能出一些像这样的算式考考大家吗? 学生出题,指名回答,集体订正。 三、反馈完善 1.探究两个乘数十位相同,个位相加是10的两位数乘两位数乘法。 (1)出示题目:22×28 35×35 56×54 让学生观察这些算式,在小组交流说说算式里的两个两位数的特点。 引导:像这样的算式,老师能直接算出得数,即22×28=616、35×35=1225、56×54=3024,请同学们用竖式计算,验证老师的计算是否正确。 学生列竖式计算,教师板书相应过程。 (3)你随便出这样的算式老师还能一下子说出得数。 让学生试着出题。 (4)追问:究竟这里面藏着什么秘密呢?观察这些得数,它们有什么特点?把你们的发现和小组里的同学说一说。 根据学生的汇报,教师小结:当两个两位数,十位上的数相同,个位上的数之和为10时,它们的乘积的末两位等于两个乘数个位上的数相乘,积的末两位前面的数等于十位上的数同其本身加1之和的积。 2.试一试。 (1)先直接写出下面各题的得数,再用竖式计算验证。 15×15 43×47 69×61 (2)直接写出下面各题的得数,并比较每组的两道题,说说有什么发现,和同学交流。

有趣的算式教案

《有趣的算式》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有趣的探索活动,使学生巩固计算器的使用方法。 2、使学生在探索过程中,体会探索的方法。 3、通过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感悟数学知识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维灵活性。 教学重、难点 重点是在学习过程中体会探索数学规律的方法。 难点是发现、归纳算式的特点。 教学准备 电脑课件,计算器 教学方法 引导发现法,自主探究讨论法。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教师:同学们,你们平时喜不喜欢看闯关类型的电视节目? 这节课我们将通过闯关的形式去探索、发现一些有趣的算式,准备好你的计算器,让我们一起出发吧! 二、探究新知 (一)奇妙的宝塔 1、教师出示一组算式:1×1= 11×11= 111×111= , 请同学们利用手中的计算器快速计算出它们的得数。

(学生动手计算,快速写出算式的得数。) 2、学生汇报答案 3、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三道算式,你发现了什么?这三道算式有什么特点? (我发现这三道算式都是由1组成的。我发现下面的算式中的每个乘数都比上一个算式的每个乘数多了一个数字1。比如:第一个是1×1=,下一个就是11×11=……) 老师:你们真是善于观察的好孩子!在这三道算式中,第一道是一位数和一位数相乘;第二道是两位数和两位数相乘;第三道是三位数 和三位数相乘。 4、仔细比较观察这三个算式的答案有什么特点?它们与算式的两个乘数又有什么关系?谁能用自己的话把你的发现表述出来。 (我发现答案里都有1,最高位和最低位都是1。我发现积是以中间数字对称的,而且乘数是三位数,积中间最大的数就是3,如果因数是四位数,积中间最大的数就是4。我发现两个乘数的和的位数比积的位数多一个。我发现一个乘数有几个数字1,就从1排到数字几,然后再接着倒排到1。) 教师:你们真是火眼金睛,一下子有这么多的发现。 5、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规律:在这三道算式中,通过观察积与乘数中1的个数,我们可以发现每一个乘数中数字1的个数有几个,积就从1起按顺序写到几,再反顺序写到1。例如:算式111×111=,乘数111中有3个1,所以及就从1起按顺序写到3,再反顺序写到1,所以积就为12321。 6、现在同学们能根据我们发现的积的规律直接写出第一个问号代表的得数吗?(能) 7、谁愿意汇报你的答案?你是怎样得到这个结果的? (1234321,乘数111中有4个1,所以积就从1起按顺序写到4,再反顺序写到1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