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课程建设汇报
【优质文档】精品课程建设讲座的心得体会-word范文 (4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精品课程建设讲座的心得体会篇一:精品课程建设讲座的心得体会作为一名刚走出校园时间不长的年轻教师,我很荣幸的参加了今天的关于精品课程建设的讲座。
虽然只有短短的一天时间,但聆听了专家教授的精彩讲授,对我的启发很大,使我开阔了眼界。
对精品课程的建设,申报有了进一步深刻、全面地理解和认识;通过培训使我解决了曾经困惑了许久的精品课程建设方面的问题,同时使我了解了目前省内的大多数精品课程建设的经验,学到了许多我目前还没有接触到的知识,也听到了更多宝贵精品课程申报及建设的经验。
早上的讲座侧重于根据实际案例来讲解整个精品课程的申报以及建设的过程,而下午的讲座侧重于精品课程建设的过程中的努力、经验以及做完之后的长远意义。
专家的侧重点不同,但我却明白了一个内容,那就是目前我们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都很匮乏,需要以后长期努力充实自己,提高自己,以此为目标,并一起提高学生的学习和应用能力。
通过今天一整天的学习,我深深地体会到,精品课程的建设不只是一个教师一个人的事,它是一个团队努力合作的结果,而且每一个团队成员都要付出自己的最大的努力才能有好的收获,不仅仅是精品课程的收获,可能是教师这个岗位的收获,如可以收获更多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有更丰富的实践经验,更能有力的掌握课堂!因此,每位教师都应该不断学习,不断提高,努力提升自己的教学方面的知识和经验,才能有更好地教学成果。
我会更加努力地提高自己,让自己变成一个合格的XX教师!汇报人:XXXXX年X月X日篇二:学习新课程标准心得体会开学后,学校组织对新课程标准进行又一次学习,感觉受益匪浅,现略谈几点体会:一、新的课程教材不拘泥于一种教学方法,而是采取综合的教而是采取综合的教,帮助学生发展多元智能帮助学生发展多元智能仅仅依据某一种教学方法编写的教材是不适合现阶段学生的学习的。
院级精品课自 评 报 告

自评报告大学外语部2004年10月6日根据校级精品课建设标准,参照国家级、省级精品课的范例,大学外语部在课程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授课教案、教学内容与方法、考核方法、教学效果测评和课程资源上网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卓有成效的成果,基本达到校级精品课的要求。
现汇报如下:一、课程建设(一)课程建设目标:通过课程改革与建设,把大学英语建设成体现现代教学理念和创新精神的,具有一流教师队伍、一流教学内容、一流教学方法、一流教材、一流教学管理的示范性课程。
大面积提高学生的四、六级通过率和考研通过率,争取把本门课程建成省级精品课。
(二)课程设置:渤海大学大学英语课程分为两个模块。
第一模块为基础课程,其目的是使学生通过前四个学期的英语打好扎实的语言基础,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并形成良好的学习方法。
第二模块为选修课。
通过在第五、六学期为学生开专题选修课,进一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及语言应用技能,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也为考研的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机会。
(三)教学实施:1.因材施教新生入学后参加大学英语入学摸底考试。
通过测试了解学生的英语实际水平,教师在教学中因材施教,调动每个人的学习热情及兴趣,使学生的综合英语运用能力都有进一步的提高。
2.教学目标按教育部《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中推荐的听、说、读、写、译能力一般指标和较高指标的要求开展教学,力争让学生的四、级通过率和考研通过率逐年提高,向《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中推荐的更高要求方向发展。
3.实施办法本门课程有具体的课程描述和教学大纲,其内容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要求、教学进度、评估方法等。
我们将按照《教学大纲》要求进行授课。
努力开设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语言技能型课程和文化型课程,满足学生选课的要求,提高学生应用英语的能力和人文素养。
六、教学方法与手段改革综述外语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地探索新的教学方法,不断地积累和总结好的教学经验。
特别是大学英语方面在教学上有了长足的进步。
体育教研室创新成果汇报(3篇)

第1篇尊敬的领导、各位同事:大家好!今天,我非常荣幸地向大家汇报体育教研室在过去一年中取得的一系列创新成果。
体育教研室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以提升教学质量为目标,积极探索教育教学改革,现将我们的创新成果汇报如下:一、创新背景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体育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受到重视。
为适应新时代教育改革的要求,体育教研室积极响应国家号召,紧密结合学校实际情况,以创新为动力,以改革为手段,努力提高体育教学质量,为学生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体育教育服务。
二、创新成果1. 课程体系改革(1)优化课程设置:针对传统体育课程内容单一、教学方法陈旧等问题,我们重新梳理了课程体系,增加了新兴体育项目,如瑜伽、跆拳道、羽毛球等,以满足学生多样化的需求。
(2)实施模块化教学:将课程分为基础模块、技能模块、拓展模块,让学生根据自身兴趣和特长选择课程,提高学习积极性。
(3)引入翻转课堂:将课堂学习与课外实践相结合,通过线上平台推送教学视频,让学生课前预习,课堂上进行互动讨论,提高学习效率。
2. 教学方法创新(1)情景模拟教学:通过模拟实际体育比赛场景,让学生在实战中学习技能,提高学生的应变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2)案例教学:结合实际案例,分析体育教学中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培养其批判性思维。
(3)体验式教学:组织学生参加各类体育活动,如马拉松、足球赛等,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体育精神,感受运动乐趣。
3. 师资队伍建设(1)开展教师培训:定期组织教师参加各类学术研讨会、培训班,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
(2)鼓励教师参与科研项目:支持教师申报科研项目,提升科研水平,为教学提供理论支撑。
(3)实施教师考核制度:建立科学合理的教师考核体系,激发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4. 实践教学改革(1)加强校企合作:与企事业单位合作,为学生提供实习实训机会,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2)建立校内实践基地:利用校内场地资源,为学生提供实践平台,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戏曲表演精品专业项目年度建设情况报告书

戏曲表演精品专业项目年度建设情况报告书经湖南省职业院校教育教学评估与咨询专家委员会评估遴选,我院戏曲表演专业入围2008年度湖南省职业教育“十一五”省级重点建设项目,建设周期三年。
依据省教育厅关于年度检查的通知,现将我院戏曲表演专业2008—2009年度建设情况汇报如下:一、项目年度建设规划概述本年度,我们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服务于湖南“文化强省、教育强省”的发展战略,紧扣省文化厅和学院发展的战略目标,紧扣区域文化艺术发展的需求,坚持“围绕舞台,造就人才”的办学理念,和“适度超前、系统优化、主动服务”三项原则,使本专业获得快速发展。
建设规划包括:实施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依据学院“课堂+舞台”的人才培养模式和实践教学运行机制,创新和完善“导读、导学、导人”三位一体的“导师制”;进一步加强“戏曲创演工作室”的内涵与外延建设;构架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合理的课程体系,加强优质核心课程建设,重点建设花鼓声腔这一省级精品课程;进一步推进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以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建设为基础,通过对全体专业教师进行实践教学能力培训,建设一支高水平“双师型”专业师资队伍。
二、年度建设项目落实情况概述以及项目年度建设所取得的效果自08年本专业争取省级精品课程建设立项以来,我们在发扬原有专业教学优势的基础上,按照高职教育“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结合发展道路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的培养目标,对本专业教学实行改革。
并采取边建设边实践的办法,从教学资源整合着手,有步骤地对教师队伍、教学设施、课程结构、配套教材、教学实践、网站建设等主要内容进行建设。
经过一年的努力,总体进展情况良好,基本上按规划完成了本年度的任务。
(一)加大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力度1、继续深化院团结合、校企合作,努力实现“剧团全过程参与职教、职教全方位服务剧团”。
首先,努力引进各大剧团先进的设施、设备装备系部,用科学的理论和技能武装老师,用先进的企业文化和管理教育学生。
一体化精品课程建设研讨会培训心得体会

一体化精品课程建设(jiànshè)研讨会培训心得体会2013年3月27日,在学校(xuéxiào)领导的安排下我参加(cānjiā)了由省教研室组织的“一体化精品课程建设(jiànshè)研讨会”,听完本次(běn cì)研讨会感到受益匪浅。
同时本次研讨会是由省教研室陈志刚主任做主持,并阐述了这次研讨会主要有两方面内容:第一是指导如何开展精品课程;第二是推进第二批精品课程的评选,而精品教材的最终目的就是推广使用。
同时也可以作为示范校建设的一个审核项目。
现将本次研讨会主要内容如下:一、一体化精品课程评审指标解读(徐伟专家——主讲)(一)一体化精品课程申报应注意的主要问题1.透彻理解省教研室所发一体化精品课程评选通知;2.透彻理解“广东省技工院校一体化精品课程评审指标”;3.在填写“广东省技工院校一体化精品课程申报表”时,紧密围绕“广东省技工院校一体化精品课程评审指标”进行文字描述。
(二)一体化精品课程评审指标解析1.课程性质与作用;2.课程设计的理念与思路;3.教学内容的针对性与适用性;4.教学内容的组织与安排;5.教学模式设计与创新;6.多种教学方法的应用;7.校内实训设备(shèbèi)和实训环境;8.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jiànshè)与利用;9.现代教学(jiāo xué)技术手段应用;10.网络(wǎngluò)教学资源和硬件环境;11.校外专家、行业企业专家、校内督导及学生(xué sheng)评价;12.社会认可度;13.特色与创新点;14.课程建设规划。
二、技工院校精品课程开发之“经验”交流(程森——主讲)(一)精品课程申报工作计划1.成立工作组;2.选定课程;3.解读评审标准;4.任务分工;5.资料收集;6.对照评审标准逐条撰写申报资料(申报表);7.汇总相应佐证材料;8.汇总整理教案、课件、工作页、题库、视频等素材;9.制作课程汇报PPT;10.制作课程介绍录像;11.15分钟示范课录像;12.资料打印装订。
关于集团市场营销教材建设总结报告

关于集团市场营销教材建设总结报告关于集团市场营销教材建设总结报告关于《集团市场营销》教材建设总结报告上海对外贸易学院国际经贸学院沈玉良《集团市场营销》在国内还是比较新兴的学科,也是国内一些商科院校市场营销专业开设的学科专业课。
在国外这门学科已经有70多年的历史了,但即使在国外《集团市场营销》的研究方面,也是20世纪80年代以后的事情。
特别到了20世纪90年代以后,由于企业外包的兴起,集团市场营销的研究文献又开始活跃起来。
上海对外贸易学院《集团市场营销》课程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开设,主要对象是国际营销专业本科生,到20xx年以后,为国际管理专业作为选修课开设。
我们编写的《企业营销》(复旦大学出版社)教材的特点是:将国外经典文献和最新成果运用于教材写作中,同时,根据我国经济发展阶段和经济体制的特点,通过项目咨询和案例制作将集团市场营销理论运用于我国集团市场营销的分析中。
本书出版后,在市场的发行量超过3000册,明年准备出第二版。
一、《集团市场营销》国内外的发展情况集团市场营销的概念提出于20世纪30年代,当初使用了IndustrialMarketing的概念,一直到80年代,国外的教科书都采用这一概念,90年代起,使用BusinessMarketing或BusinesstoBusinessMarketing的概念。
在集团市场营销的内容研究方面,真正开始对集团市场营销研究是20世纪70年代,在企业购买行为领域,舒尔茨(Sheth,1973)对企业购买的概念、企业购买模型和经验实证方面提出了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被称为OBB理论(Organizationalbuyingbehavior),随着OBB理论的研究深入,与企业购买行为有联系的市场细分理论也成为集团市场营销理论的另一个重点,形成了威恩德、卡多佐(Wind,YandCardozo,R,1974)宏观-微观变量的两层面分析法和格雷夫和波尔(Griffith,R.L,andPol.I.A,1994)五步分析法。
关于精品课程建设的意见和建议

简称质量工程 ),是教育部正在制订的《 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 》的重要组成部分,精品 课程建设是“质量工程” 的重要内容之一,教育部 计划用五年时间 (2003-2007年)建设1500门国家 级精品课程, 利用现代化的教育信息技术手段将精
品课程的相关内容上网并免费开放, 以实现优质教
实验教师;
2.
教学内容建设,教学内容要具有先进性、科学性, 要及时反映本学科领域的最新科技成果; 要使用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手段,相关的教学大纲、 教案、习题、实验指导、参考文献目录等要上网
3.
并免费开放,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
4.
教材建设;
5.
实验建设。要大力改革实验教学的形式和内容,
鼓励开设综合性、创新性实验和研究型课程,鼓
① 在内容体系方面,要处理好经典与现代的关系; ② 在教学方法上要协调传统教学手段和现代教育技术应
用的关系,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参与性为 目的;
③ 坚持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并重,重视在实践教学中培
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4. 本方案采取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的方法,
以提高评价结果的可靠性与可比性。评估方案分 为综合评估与特色及政策支持两部分,采用百分 制记分,其中综合评估占70%,特色及政策支持 项占30%。
学术水平、 教学水平与 教师风范
课程负责人或主讲教师师德好, 学术造诣高,教学能力强,教 学经验丰富,教学特色鲜明。
8分
教 学 队 伍 20 分
1-2 教学队 伍结构 及整体 素质
知识结构、 年龄结构、 人员配置与 中青年教师 培养
教学团队中的教师责任感强、 团结协作精神好;有合理的知 识结构和年龄结构,并根据课 程需要配备辅导教师;中青年 教师的培养计划科学合理,并 取得实际效果。
龚沛曾报告-VBNET

同济大学精品课程
20
两个解决方案, 两个解决方案,适合不同院校
较高要求(2004,8)
一般要求(2006,8)
同济大学精品课程
21
知识模块
1 计算机与信息社会 2 计算机基础知识 3 微型计算机硬件组成 4 系统软件及常用操作系统 5 应用软件及常用办公软件 6 网络基础 Internet与 7 Internet与Intranet 8 数据库基础 9 多媒体技术基础 L0 信息系统安全与社会责任 11 程序设计基础
x
2
大学计算机基础
9
同济大学精品课程
新课程体系意义
新课程体系的确立为新世纪初的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和发 展奠定了基础,促使计算机基础教育跃上一个新台阶。 展奠定了基础,促使计算机基础教育跃上一个新台阶。 新课程体系得到学校各院系的大力支持: 新课程体系得到学校各院系的大力支持: 在总学时压缩的情况下, 在总学时压缩的情况下,增加了计算机基础课程数和 上机时数 偏文类专业将“VB程序设计”列入必修课程 偏文类专业将“VB程序设计” 程序设计 选修“ 门课程的院系人数大大增加 选修“X”门课程的院系人数大大增加 每位学生免费300机时, 每位学生免费300机时,为课外上机实践提供保证 300机时 学校批准了多项重点课程建设项目 同济大学精品课程
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与精 品课程建设
汇报人: 汇报人:同济大学 龚沛曾
同济大学精品课程
1
一、概述 二、计算机基础课程体系 三、教学改革和精品课程建设 四、精品课程建设思考
同济大学精品课程
2
一、概述
当前教学面临的问题 自进入21世纪以来, 21世纪以来 自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高等教育的规模有了空前 的增长和发展,目前在校2300 2300万 的增长和发展,目前在校2300万,我国是一个教育 大国,但不是教育强国,高等教育已由过去的“ 大国,但不是教育强国,高等教育已由过去的“精 英教育” 大众化教育”转变。 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转变。 大学生的总量急剧增加, 大学生的总量急剧增加,总体水平下移 学生间的差距明显增大 计算机技术发展迅速、 计算机技术发展迅速、社会对大学生计算机能 力要求高 学时压缩、内容的增加、大班教学、 学时压缩、内容的增加、大班教学、大屏幕教 学的特点 同济大学精品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