矢量阵一种简单的相位误差校正方法

合集下载

矢量网络分析仪使用说明书

矢量网络分析仪使用说明书

矢量网络分析仪使用说明书第一章前言1. E836B网络分析仪具有以下技术特点:①高性能测量接收机E8362A网络分析仪采用基于混频器的实现方式,使该仪表具有当今微波网络分析仪中最高的测量灵敏度度。

测量频率范围:10M~20GHz;接收机数量:4台接收机测量灵敏度:-120dBm接收机测量参数;幅度和相位。

迹线噪声:0.005dB(在中频带宽为10KHz时)②完整的测量能力该网络分析可以工作在以下测量状态:频域扫描状态:测量激励信号为功率固定,频率变化信号。

考察被测在不同频率激励状态下等离子参数的变化;功率扫描状态:测量激励信号为频率固定,功率扫描变化信号。

考察被测在不同功率激励状态下参数的变化;连续波状态:测量激励信号为频率固定,功率固定信号。

考察被测等离子在固定激励状态下,响应状态参数的波动变化,E8362A最大测量时间长度可达到3000秒;时间域测量状态:通过将被测的频率响应通过IFFT变化到时间域得到其时域冲击响应,考察被测等离子响应信号的空中分布特性。

E8362AIFFT运算点数为160001点,可保证时域测量的分辨率和测量时间宽度。

③强大的分析能力E8362A基于PC的window2000操作平台,可内置各种分析软件,不需要外置PC 进行数据处理,编程方式为COM/DCOM,保证测试的速度。

仪表内置嵌入、去嵌入及端口延伸等功能,可直接消除测量天线对测量结果的影响,或进行其它补偿运算处理。

④高测量速度E8262A高性能接收机可确保高测量精度的同时具有快测量速度,具体指标为:35us/测量点,14ms/刷新(400点)。

保证对被测等离子的瞬态响应进行捕捉分析。

⑤多测试状态同时完成E8262A可支持16个测试通道,各通道可工作在不同的测量状态。

利用该功能,可以综合不同分析方法从不同角度来对一个现象进行研究。

⑥良好的可扩展性E8263A采用开放的发射/接收组成框架,用户可以根据测量的具体要求改变仪表的测量连接状态,还可以把需要的外部信号处理过程组合到仪表内部,例如:当被测需要更大激励功率时,可将推动方法器连接到仪表相应端口,该放大器引起的测试误差可以通过仪表的校准过程消除。

矢量网络分析仪的原理及测试方法

矢量网络分析仪的原理及测试方法
为了实现最大功率传输和最小反射,需要对传输线进行阻抗匹配。
矢量网络分析仪在通信测试中的应用
1 2
S参数测量
矢量网络分析仪可以测量散射参数(S参数), 用于描述线性微波网络的反射和传输特性。
阻抗测量
通过测量S参数,可以进一步计算得到设备的阻 抗特性,包括输入阻抗、输出阻抗和特性阻抗等。
3
相位测量
矢量网络分析仪可以测量信号的相位信息,用于 分析信号的传播延迟和相位失真等。
PART 04
矢量网络分析仪在通信领 域的应用
通信系统中的传输线效应
传输线的分布参数特性
传输线具有电阻、电感、电容和电导等分布参数,这些参数会影响 信号的传输性能。
传输线的反射和传输
当信号在传输线上传播时,会遇到反射和传输两种现象,反射系数 和传输系数是描述这两种现象的重要参数。
传输线的阻抗匹配
连接测试设备
将矢量网络分析仪、测试电缆、连接器 等设备和配件按照测试要求连接好,确
保连接稳定可靠。
进行测试
启动矢量网络分析仪,按照设定的测 试参数进行测试,记录测试结果。
设置测试参数
根据测试目标和要求,设置矢量网络 分析仪的测试参数,如频率范围、扫 描点数、中频带宽等。
重复测试
根据需要,对同一测试对象进行多次 重复测试,以获得更准确的测试结果。
接收机对反射信号和传输信号进行幅 度和相位测量,并将测量结果送至处 理器。
DUT对入射信号进行反射和传输,反 射信号和传输信号分别被定向耦合器 接收并送至接收机。
处理器对测量结果进行数字信号处理, 提取幅度和相位信息,并根据需要进 行校准和误差修正,最终输出测试结 果。
关键性能指标解析
频率范围
矢量网络分析仪能够测量的频率范围, 通常覆盖多个频段,如微波、毫米波 等。

信道状态信息的通道不一致性误差校正测向方法与相关技术

信道状态信息的通道不一致性误差校正测向方法与相关技术

图片简介:本技术介绍了信道状态信息的通道不一致性误差校正测向方法,属于室内定位技术领域。

实现步骤如下:对CSI测向算法进行建模;利用单天线数据计算直达波飞行时间ToF;成对天线间CSI数据平滑处理增加接收阵列孔径;利用直达波飞行时间ToF和直达波入射角度先验信息进行成对天线间幅相误差计算;根据离线数据建立不同来波方向情况下幅相误差表格,在线过程中对照表格动态选取Γ值,进行通道幅相误差校正和迭代测向。

本技术解决了商用Wi Fi网卡复杂的通道间幅相误差校正问题,保证了Wi Fi网卡CSI测向的精度,有效降低基于商用Wi Fi网卡的室内定位系统部署使用的复杂度和成本,应用前景广阔,而且操作简单、不需要专用设备、能有效适应室内多径环境。

技术要求1.信道状态信息的通道不一致性误差校正测向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信道状态信息获取;步骤二、接收信号模型建立,根据阵列信号处理相关知识,将接收信号建模为X(t)=AS(t)+N(t);步骤三、直达波飞行时间ToF的计算,使用CSI数据同一天线的各子载波间的相位差计算出直达波飞行时间ToF;步骤四、成对天线间CSI数据进行平滑处理增加天线孔径;步骤五、通道间幅相误差计算;步骤六、在线迭代测向,依据离线过程不同来波方向下幅相误差值,我们对在线数据迭代测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道状态信息的通道不一致性误差校正测向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直达波飞行时间ToF的计算具体为:ToF在子载波间引入可测量的相移,相邻子载波之间的相移函数可表示为可以得到阵列流型为A=[a(τ1),a(τ2),...,a(τN)],其中导向矢量为使用空间谱理论对CSI数据进行ToF值的求解。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道状态信息的通道不一致性误差校正测向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成对天线间CSI数据进行平滑处理以增加天线孔径具体为:选取两个天线进行空间平滑处理可以避免通道幅相误差值Γ与AoA、ToF的耦合,进行成对天线间通道幅相误差Γ的独立求解,同时增加接收天线孔径,设一个天线平滑之后阵元个数为L,则成对天线平滑之后CSI矩阵的快拍数为Nsub-L+1,天线1对与天线i平滑结果如下所示: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道状态信息的通道不一致性误差校正测向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通道间幅相误差计算具体为:根据信号子空间与噪声子空间的正交关系构造目标优化函数,其中,θ0为已知直达波的入射角度AoA,τ0为权利要求2中计算得到的直达波飞行时间ToF,基于信号子空间与噪声子空间的正交原理,可以利用谱峰索或解析法对目标函数解得到两个通道幅相误差参数Γ,遍历所有天线就可以得出接收阵列对于参考天线的幅相误差,使用已知角度入射信号计算得到的通道幅相误差值建立不同来波方向对应的通道幅相误差表。

六角图的原理分析

六角图的原理分析

C三 IM、 I:HJα 为 高 压 侧 A、 B、
相 电流 ;
C三 I铡 、I:M、 I("为 中 压 侧 A、 B、
相 电流
6、 结 语
用负荷 电流和工作 电压检验是差动型继 电保护装置投入运行前的最后一次检查 ,这 不仅是 对变压器差动保护及其重要 ,对 于带有方向性的继电保护装置也是非常重要的。长期 以来,继
4、 “六 角 图 ” 的 画 法
在 以互成120度 的相对称 电压坐标系统中,分 别根据实际所测得的数据进行画线 。但在画六
角图前 ,我 们首先需要 了解有功功率的输送情况 ,功 率因数或无功功率的大致数值 ,才 能得出 正确的判断。如果这些参数没有 了解清楚,比 如说两端有 电源的线路 ,在 通过线路输送的有功 功率很少 ,或 摆动不定时,很 难进行六角图的测试 。进行六角图测试一般应选择输送功率非常
误 ,及 时对 电流回路进彳亍检查更正。
~丨
ˉ
「 J步
" 9

vx|彳η 彡ˇ炉冫冫拶
文》囱‘二
5、 实例 说 明
表 1 1号 主 变 高 、中 压 侧 电 压 、电 流 数 据
高压侧 中压 侧
U^
59.66V 59.86V
电压 tJB
5996Ⅴ 59.14V
Uc
59.90V 59.25V
o.782A 1.528A
A相 电流 120度 。
1、 “六 角 图 ” 的 定 义
“六角图”法就是借用相位表、电流表、电压表等测量工具 ,在 向量图上画出各个被测量
与选定参考量的相位关系,进 而判断误接线的一种方法 ,它 是一种简单有效的相位检测方法。
利用 “六角图”能正确的判断出:(1)同 一组 电流互感器三相 电流之间的相位是否正确 ;lz)功

基于GA的数字单脉冲雷达相位误差的校正

基于GA的数字单脉冲雷达相位误差的校正

Ke r s mo o us drp ae r r gn t loi m; rc o Ar v lD ywo d : n p l r a; h s r ; e e c g rh Di t nOf r a( OA) ea eo ia t ei i
摘 要: 为校正数字单脉冲雷达跟踪 系统各通道存在的相位误差 , 针对传统遗传算法在对 目 标来波方位和相 位误差进行估计时可能存在早熟等缺 点, 出了将改进的遗传算法运用到估测阵列相位误差的方法中。在对 提
C m u r n i ei d p l ao s o p t gn r ga A pi t n 计算 机 工程 与应 用 eE e n n ci
基于 G A的数字单脉冲雷达相位误差 的校正
王 韬 , 张庆 乐 , 付连庆 , 马亚 宁, 汤 鹤
WANG T o Z ANG Qige F i qn , a , H n l, U La ig MA a ig T NG H n Y nn , A e 重庆 大学 通 信 与测控 中心 , 重庆 4 04 00 4
TheCe e Co ntr of mmu c to n r c i lmee i niain a d T a kngTee trng& Co mm a d, o g i gUnie st , o g i g4 0 4 , i a n Ch n q n v r i Ch n q n 0 0 4 Ch n y
r d r r c igsse b sdo a a a kn tm a e nGA. mp tr n iern n piain, 0 2 4 ( 1 :2 —2 . t y Co u e gn eig dAp l t s 2 1 , 8 2 ) 1 61 9 E a c o

干涉仪相位差测量标量积累与矢量积累的特性分析与对比

干涉仪相位差测量标量积累与矢量积累的特性分析与对比

在干涉仪相位差测量过程中没有任何误差。于是在 不同信噪比A/σN条件下,fβ (β)的概率密度分布曲 线如图3所示。需要说明的是:图3中的横坐标虽然 标注的是[α−π,α+π)范围,如前所述,由于fβ (β)具 有 以 2π 的 周 期 性 , 所 以 在 长 度 为2π 的 任 意 区 间 [α−π+ε, α+π+ε)内来表示均是可以的。
=
2 √
∫x
exp
( −γ
2)

(7)
π
0
显然,erf (∞) = 1成立。如果纯粹从式(6)来
讲,函数fβ (β)具有周期性,而且具有关于α的对称
性,即有如式(8)、式(9)两式成立,其中k 属于任意
整数
fβ (β) = fβ (β + 2π · k)
(8)
fβ (α − ε) = fβ (α + ε)
SHI Ro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n Electronic Information Control Laboratory, Chengdu 610036, China)
Abstract: It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approaches to improve the direction finding accuracy of interferometer to reduce the measurement error by averaging the signal phas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channels in the interferometer. In this process, there are two methods: scalar accumulation and vector accumulation. In order to analyze on these two methods, after a brief introduction to the direction finding model of interferometer and the formation process of phase difference, the statistical characteristics of phase difference are deduced by using the signal vector method. Then a detailed contrast between scalar accumulation and vector accumulation of phase difference is made by using the probability distribution results derived. This not only reveals the threshold effect in scalar accumulation, but also the infinite approximation process of vector accumulation to the real value is theoretically proved. Finally, the validity and correctness of the theoretical analysis are verified by simulations. It provides an important theoretical guidance on the data processing of interferometer phase difference measurement for engineering application. Key words: Direction finding by interferometer; Phase difference measurement; Scalar accumulation; Vector accumulation;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 of phase difference

散射参量(S参量)设计与应用

散射参量(S参量)设计与应用

散射参量(S参量)设计与应用王绍金编写散射参量(S参量)设计与应用 (1)一、二端口网络参数 (2)1)Z参数 (2)2)Y参数 (3)3)h参数和ABCD参数 (3)二、散射参量的定义 (3)三、散射参量的物理意义 (6)五、Z参量与S参量之间的转换 (9)六、散射参量的测量 (9)网络仪系统组成原理 (10)标量网络分析仪 (10)矢量网络分析仪 (11)网络分析的校准方法 (11)1)误差修正基本概念 (11)2)单端口的反射测量的误差 (12)3)三项误差修正 (13)4)双端口误差修正 (14)七、散射参量测量实例(HP4195A) (15)一般的测量顺序 (15)HP4195A发送/反射测试装置 (15)MEASURING S-PARAMETERS(测量S-参数) (16)八、参考文献: (20)一、二端口网络参数为了有效地减少无源、有源器件的个数,避开电路的复杂性和非线性效应,简化电路输入、输出特性关系,可用网络模型来代替基本电路。

在射频电路设计中,最常用的就是双端口网络,包括衰减器、移相器、放大器、滤波器、匹配电路甚至混频器之内的很多电路都可以用它来描述。

下面将对它进行简单的介绍,并给出它的各种参数。

图1.1给出了二端口网络模型。

图1.1二端口网络在图1.1中,已经确定了一些电压、电流的方向和极性相关的基本规定。

正确的描述一个二端口网络需要确定其输入输出阻抗、正向和反向传输这四个参数。

根据不同的需要,人们定义了等价的几套参数来描述二端口网络。

1)Z 参数22212122121111i z i z v i z i z v +=+=矩阵形式为:⎥⎦⎤⎢⎣⎡⎥⎦⎤⎢⎣⎡=⎥⎦⎤⎢⎣⎡212221121121i i z z z zv v (1-1) 式中的每一个阻抗元素可以通过下面规则求得()m k i i v z k m nnm ≠==0 (1-2)这表明第m 个端口的输入电流i m 而且其它端口均处与开路状态(即 i k =0)时,第n 个端口测得的电压是v n 。

自动控制原理第6章

自动控制原理第6章

Z=P–N=0
1 0
Re
0
例4
Gk
s
K
s 2 Ts
1
判断稳定性。
Im
0
0
1 0
Re
P=0
N= -2(2次负穿越)
Z=P–N=2
Gb(s) 有两个极点在右半平面,系统不稳定。
5.4.4 已知开环伯德图时稳定判据 将伯德图转为奈氏曲线再判断。
5.5.1 最小相位系统的稳定裕量
20 lg150 20 lg 2 40 lg10 40 lg 2 20 lg c 20 lg10
20 lg150 20 lg 2 20 lg10 20 lg c
150 10c
2

c 30 rad/ s
Gk j
1500.1 j 1 j0.5 j 10.02 j 10.005 j 1
2、由于 f(s )的幅角改变量为 f s 2 P Z ,如果
P Z 0 ,则 f(s ) 一定围绕原点绕行。
我们是要用幅角原理来判断系统的稳定性,即 Gb(s) 极点的分 布情况,而且要用 Gk(s) 来判断,因此一定要涉及Gb(s) 的特征
多项式,不妨设 f s 1 Gk s
特点: 1. f(s ) 的零点是 Gb(s) 的极点,即 1+ Gk(s) 的 Z 是 Gb(s) 的极 点 P , f(s ) 的 Z 未知。
闭环系统不稳定时的情况:
c
1
1
Im 0, h 1
0 Re
0
Gk ( j1)
Gk ( jc )
当 c 对应的交点在Ⅲ象限时,
Gk jc
0
当 c 对应的交点在Ⅱ象限时,
Gk jc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 7 第8 2卷 期
文 章 编号 :06— 3 8 2 1 ) 8— 3 1 4 10 9 4 (0 0 0 0 5 —0



仿

21年8 0 0 月
矢 量 阵 一 种 简 单 的 相 位 误 差 校 正 方 法
刘 云 . 贝利 金
( 西北工业大学航海学 院, 陕西 西安 70 7 ) 10 2 摘要 : 分析 了矢量水听器 阵的阵列 流型和误差模型 , 针对矢量水听器 阵列声压和振速通道存在相位误 差问题 , 应用常规波束
w a e h e lp a e e rri h y r p o e a a .T e smu ai n r s l r r s n e o s o te f a i i t e c n g tt e ra h s r n t e h d o h n r y o h i lt e ut ae p e e t d t h w h e s l y o s b i
L U Yu JN B i i I n.I e —l
( c o l f r e n ie r g o t e t n P l e h ia U ie i , i n S a x 7 0 7 ,C ia S h o o Ma n gn e n ,N r w s r o tc nc l nvr t X ’ h n i 10 2 hn ) i E i h e y sy a
s r e h n p a e e r re i si h e trh d o h n ra .T v ro h s p o l m,a smp e me h d i p o c b d w e h s ro xs n t e v co y r p o e a y i t o o ec me t i r b e i l t o s r —
的估 计精度和分辨能力是建立在理想 的数 学模 型 的基础 上 ,
1 引言
随着对 空域信 号检测 和参数估计 的要求越来 越高 , 为 作 空域处理 的主要 手段 阵列 信号 处理… 发展 极其 迅速 。空 间 谱估计技术是阵列信号处理 的主要 内容之一 , 主要 目标是 其 研究在处理带宽 内提高空 间信号角度 的估计精度 、 角度分辨 率 和提高运算速度 的各种算法 。 传统 的声 压 水 听器 仅 利 用 了 声 压 信 息 , 矢 量 水 听 而 器 ’则可 同时拾取声场 中的声压 和振速 信息 , 。 能联合 处理 和理解声压和振速所共同携带的环境 和 目标信息 。因此 , 矢
形 成 方 法 和 MU I 法 进 行 方 位 估 计 误 差 大 。并 对通 道 存 在 估 计 性 能 下 降 的 问 题 , 出 了 一种 简 单 的相 位 误 差 校 正 方 法 。 SC方 提
利用阵列流型向量在信号子空间的投影 , 出存在相位误差的阵列流 型向量就是信号子空间 的特征值 为“ 的特征 向量 , 得 一” 通过与精确的阵列流型向量 比较求 出矢量阵的相位误差。最后 , 修正矢 量阵的相位 误差 , 到准确 的方位估 计能力。通过 得 计算机仿真 , 验证了算法的可行性和准确性。
psd y s gte r et no ear a il i a sbpc ,ts on a te r y n o i hs oe .B i o co fh r ym nf di s nl u sae iifu dt th r i l wt p ae un hpj i t a o n g h a a ma f d h
e o s tear a i l w ihe e v le ns n l u s a ei o e C m ae ec r c a a a i l , r r s u t h r y m n o hc i n a i a s b p c n … o p rdt t or t r ym nf d ij a fd g u i g s oh e o
cnet nl em fr n C F e o n eM SC m to r i c o f r vl sm t n( O ovni a ba mig( B )m t dadt U I e df r tno r a et a o D A)aed- o o h h h odei ai i i r e
ABS TRACT :n ti a e ,t ea r y ma i l n h ro d l ft ev co y rp o e a r y a e a ay e I h sp p r h ra n f d a d te e r rmo e e trh d o h n ra r n lz d,t e o o h h
a d v ldi ft l o t n a i t o he ag r hm o s d. y i prpo e
KEYW ORDS:Ve trh d o h n ra ; h s ro ; ra n fl C r c in co y r p o e a y P a e e r Ar y ma i d; o e t o o
关键 词 : 量 水 听 器 阵 ; 位误 差 ; 矢 相 阵列 流 型 正 校 中 图分 类 号 :B 6 T 5 文献标识码: A
A i pl e h d f r p s r o o r c i n sm e m t o o ha e e r r c r e to i he v c o y o ho r a n t e t r h dr p ne a r y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