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国文学传统

最新中国文学传统
最新中国文学传统

一.抒情的智慧

1.与西方诗歌的根本区别:抒情诗传统与史诗传统的不同

2.源头:西方是由《荷马史诗》开始,中国是由《诗经》开始,

3.内容:西方是注重表现英雄,神,妖怪即超凡越俗的世界;而中国是以日常生活为素材,原则上不表现英雄,唯一的例外是后稷这一农业英雄。

4.原因:1)哲学观不同。西方哲学,世界被分成现象世界和本体世界这两个部分,同时认为本体世界高于现象世界,是有价值的。而中国哲学没有区分,并且现实世界的问题是其主流。

5.中国抒情诗告诉我们空想是建立在现实经验之上时,现实中也有美好的世界。

6.中国抒情诗特点:1)由偶然的事件激起,表现个人经验,通过叙写个别事例而广泛地提出社会问题而非像西方史诗把握客体的全部。但是同时也有着普遍性的意义,蕴含于个人经验的表象之中,具体的共相。鸟去鸟来山色里,人歌人哭水声中。2)形式短小。因为中国人往往注重选取最有感发意义的瞬间,表达自己的看法,而不是面面俱到,像汉大赋一样3)含蓄。力求引起言外之意,暗示文外曲致。4)1)的原因:○1时空意识的导入○2含蓄的写法,模糊了人物,地点

○3语言特征,不指名人物和主语,没有时态变化。

二.意象的智慧

1.中国诗歌的形象性和具体性;原因:中国诗人具有通过感觉把握事物的倾向。

2.单一意象与复合意象。

单一意象运用较多,是一个字或一个词。

3.意象的凝练性。直接表现事物的中心。重准确的描写,突出事物中心。柳色黄金嫩。

4.意象的丰富性。不是指铺陈细节而是指若干意向的巧妙组合。

5.意象的并置叠加。楼船夜雪瓜州渡。不需要语法联系,直接呈现在读者面前,读者可以直接接触到事物本身,留下鲜明的感觉。

6.常见地名人名的意象。通过语言唤起某种视觉效果。

7.象征:在意象的运用中,常赋予其象征意义。

8。人格象征意义:各种植物的象征。

三.时间观的智慧

1.只有既有生命又有思想的人类,才能既处于变化的过程当中,又能意识到这种变化的过程,从而产生时间意识。

2.时间意识乃是人类独有的东西

3.时间是客观的,因为万物和人的变化过程是客观存在的

4.时间也是主观的,当人们意识到自己也处于从过去经现在到未来的时间过程当中,应经进入了主观性时间意识当中。

5.从客观性时间到主观性时间的变化在中西方是不同的

中国:在形象的诗歌领域中进行的

西方:在抽象的思辨领域中进行并完成的

6.1)时间是一种会迅速带来死亡的东西(不断流逝性,一去不复返性),对时间强烈的流逝之感(今者不乐,逝者其耋)

担心时间的不断流失还会使理想和抱负化为泡影。

2)及时意识的产生,珍惜时间,珍惜青春,珍惜年华(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

枝)

3)时间是一种会突如其来带走幸福带来不幸的东西

相聚与别离(昔为鸳与鸯,今为参与辰);成功与失败;过去的友谊恩爱今天的背弃;过去的走红与现在的冷落

4)因为时间会突然带来不幸,因此常常对未来带有一种不祥的预感,对未来的不安意识(今年花落颜色改,明年花开复谁在)

5)对未来的不详,使得现在也蒙上了一层阴影。(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但使得当下痛苦的同时,也会使得当下的快乐更加珍贵

6)时间也会带来幸福,对时间抱着希望与信任,处于不幸之中,遥想今后的幸福。(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四.季节观的智慧

1.这一特色,大抵来源于中国的风土影响,因为中国的季风气候,使得四季分明。

2.也与中国诗人的时间意识与人生意识特别发达有关。从季节的变迁中,看到了时间的推移与生命的流逝。

3.春天。

1)是过渡,变化的季节。中国诗人往往感动于春天的变化,感动于时间的流逝,感动于人生的流逝(开到荼縻花事了,丝丝天棘出莓墙)

2)春天象征着新的一年的开始,也象征着人生新的流逝的开始(去年花里逢君别,今日花开又一年)

3)对春天失去的惋惜(惜春)(人生几何春已夏)

4.秋天

1)秋天向下的变化也能使诗人感到时间的流逝。

2)悲秋(满地芦花和我老)

5.四季与人生的变化是平行的又是对照的。

季节循环不已,而人生一去不复返(日出入安穷,时世不与人同,故春非我春,夏非我夏,秋非我秋,冬非我冬)

六.人生观的智慧

1.遵循世间万物有生必有死,有始必有终的规律。人类遵循着他,也意识到了这条规律。

2.人类作为整体,和世间万物一样,也是生生不息,循环不已的。

3.但是作为个体的生命确实短促的,有限的。这种个体意识产生了对死亡的恐惧。这种意识

的产生和时间意识的确立是同步的

4.死亡的解脱之道

1)追求荣名,精神财富较物质财富更容易流传下去。追求文化上的延续性,三不朽“立德立功立言”,使精神生命超过肉体生命的局限。(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

对于中国诗人来说,立言的诱惑更大。,文章乃不朽之盛事。

但是中国诗人仍抱有怀疑精神。对不朽的名声感到了怀疑。因为这条解脱之道是在精神生命方面完成的,对于肉体生命的局限没有什么功效。荣名正是因为死亡而失去意义的。2)服食求神仙,追求肉体上的长生不老。

魏晋时,皇帝与民间老百姓一起寻求长生不老之药和羽化登仙之术,出现了很多描写对于神仙长生的渴望的作品。(步出夏门行)

但也出现了对此的怀疑。,中国诗人也是不敢相信其存在的,因为这不符合一般的常识与理性。

3)追求爱情

人内心深处都有对于生命的不安感,这种不安感谁都不能理解时,就会产生寂寞感。因此需要寻求知音。爱情更多的被看作是解脱孤独的道路。(思为双飞燕)

但是中国诗人对于理想的爱情能否真的解脱因恐惧死亡而产生的孤独是有怀疑的。

一是分离会破坏爱情,相似的可怕(思君令人老)

二是理想的爱情只能缓解孤独。因为人终将只身死去。

4)谋求权力(先据要路津),并在接近权力与避开权力之间,中国诗人形成了矛盾的心理特征。

5)为乐当及时。(何以忘忧,弹筝酒歌)

但同时也隐藏着一种担忧,这种享乐是不会长久的。

6)顺应自然,委之大化。但其实这也不能真正解决生死问题(纵浪大化中

7)由于缺乏真正的宗教信仰,因而中国人在面对死亡的恐惧时,只能正面面对。“绝望之为虚妄,正与希望相同,”痛苦旷达,无奈超脱

六.历史观的智慧

1)历史意识是时间意识和人生意识的结合。诗人用历史来表现自己的生活意识。

2)自然的循环不已与无情,与人类历史的一去不复返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产生了历史的悲哀。(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

3)历史上的荣华,文治武功王道霸业都是过眼云烟(后之视今,亦由今之视昔)

4)历史于今天的现实之间形成了巨大的反差,出现了明显的反讽(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5)所有的恩怨,都会变成人们笑谈的话题(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6)关注历史,感慨历史,也就是关注自己,感慨自己。意识到自己也会成为历史(因为每个人都生活在世间之流上,为时间之流所带走,因而才会对曾经在时间之流上出现的人和事表现出强烈的关注)

七.乡土观的智慧

1.人们在故乡感到自己是环境的主人,有一种熟悉感,安定感和安全感。

2.这也给了人们历史延续感和生命延续感

3.客游生活的不安定感,寄人篱下之感,孤独寂寞之感常常使诗人感慨,只有身处异乡,才会产生思乡之情,只有体会了异乡的不便,在会动的故乡的好处。同时,也正是因为对故乡的眷恋,才会使游子对异乡生活做出微妙的反应。

4.到了节日时分,诗人们的思乡之情会更加强烈(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每逢佳节倍思亲)

5.秋天和黄昏时分最容易触发乡情。发现了人生与自然的微妙联系(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6.月亮与思乡有着特殊的联系(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但是西方却把月亮看作是不祥之物

7.近乡情更怯(由于久别重返本身造成的,以及其造成的违和感)

8.长期客居之地会被看做是第二故乡。对于一个长期客居之地的感情,往往要通过离开才能感受到。

9.中国诗人有些喜欢旅行,为了人生不断的充实与更新。只有身在旅途,才能获得新的感受。

八.爱情观的智慧

1.中国诗歌中具有强大的吟咏男性友谊的传统,使得吟咏异性爱情的传统不像在西方那么引人注目,中国诗歌的爱情表现比较曲折含蓄。

2.西方诗歌的爱情常常是理想化的,神化的,精神性的。而中国诗歌中的爱情常常是现实的,人间性的,灵肉不分的。

3.原因:1)来生观念的不同

2)中国诗人喜欢将爱情置入自然背景中来表现。

诗人在表现爱情时,常会写一些曾与恋人有关的自然景物,通过景物的依旧与恋人的消失为对照。(同来望月人何处,风景依稀似去年)。

使得爱情相比之下更容易失落,造成现世性的感受

4.喜欢用委婉含蓄的方式来表达爱情(无题)

5.内容主要是表现相似的苦恼与相间的欣喜,有日常和朴实的性质。

6.闺怨与宮怨诗极多。大多以男性诗人用第三人称客观态度表现女性对于男性的相思与苦恼。

九.生活观的智慧

1.中国诗人是世界上最擅长表现对于生活的热爱的诗人。

2.在悠闲和平和的生活观念的指导下,发现了生活的种种生趣与美丽。

3.中国人认为只有在自然中,才有安居之地,只有在自然中,才存在着真正的美。(陶渊明)

4.生活要与家人一起享受天伦之乐。不拒绝充满温情的人际交往。

且人际交往往往是回避利害关系,没有功利目的的。

交往中,最频繁的就是请客吃饭了(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5.中国诗人的人际交往讲究尽兴,把看望朋友看作是最愉快的事情之一。看重兴致而非效果(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6.生活中睡眠的乐趣

春宵不适合睡觉,而春晨适于睡觉。因为春晨常伴有一种慵懒的氛围。

秋天适于卧听的是压板的雨声。

夏日午睡是一种生活艺术。

冬日睡觉的乐趣在于拥不起。

7.中国诗人把酒看作是人际交往之物。用酒来增进友情。(陶渊明)

多人饮酒,共有的酩酊感觉,产生群体的协调感。

两人对酌,产生两人之间的亲密感。酒逢知己千杯少

十.自然观的智慧

1.中国人爱好自然,中国文学擅长表现自然。

2.中国诗人把自然当做独立的审美对象。

3.中国诗人把自然看作是与人生同一的东西,自然本身就是有生命的,而西方诗人把自然看作是与人生对立的东西,自然是无生命的。

4.原因:西方哲学强调人与自然的分离

中国强调天地人的三位一体。

5.中国诗歌中,描写人生的变化,常常伴随着描写自然的变化,通过描写自然的变化,加深了对于人生变化的必然性的感悟。

人事的变化与自然的变化也有统一性,(白露沾野草,时节忽复易。昔我同门友,高举振六翮。不念携手好,弃我如遗迹。)

6.自然最为人生的对照物的一面。

7.把自然当做人来看,移情,使自然拟人化人格化。(已是黄昏独自愁)因为诗人把人和自然看作是相通的。

8.自然的变化也会引起诗人的情感的变化。(闺中少妇不知愁,闺中凝妆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9.中国诗人体会到了艺术与自然的关系,诗人以自然为“美学沉思的对象和艺术创作的灵感”(春江有佳句)

10.自然的双重性:从自然整体来看,呈现出永恒循环的特性,而从每一部分来看,又处于不断变化的过程当中。(河水)

一年级下学期月考测试题

一、我比电脑算得快。(16分)

30+4=60+2=4+30=2+60=

34-4=62-2=34-30=62-60=

70+3=48-8=5+70=60+3=

66-6=60-30=50+7=20+8=

二、看一看,想一想,填一填。(33分)

2.100里面有()个百,有()个十,有()个一3.46里面有()个十和()个一。

4.()里面有5个十和9个一。

5.十位上是5,个位上是2的数是()。

6.有一个两位数,个位上是3,十位上的数比个位上的数多2,这个数是()。

7. 分针指向12,时针指向3就是()。

分针指向6,时针指在3和4中间就是()。8.47○74 59○55 100○97 60○70 9.把80、36、63、56、37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起来:()<()<()<(

中国古代文学史终极笔记 2

《中国古代文学史》终极笔记 总纲与原则 在你开始这份笔记的学习之前,我想先让你明白一件事:文学史不是死的文学史,它是活生生的我们的伟大作家们在文学的园地上辛勤耕耘的成果,同时更是他们心力的凝结。他们的所思所想,所喜所恶都原原本本地出现在了我们眼前的书上。当时活生生的感情,我希望大家在复习的过程中能够融入自己的感情,以作者当时的情境、身世、性格能真实处境来还原历史、还原作品本来面目、最后珠串而成文学史,简言之:你们学习文学史和背诵文学史的途径和目标只有一个:用自己的理解描绘文学史的轮廓,或者说叫做重写文学史。 其实所有的学习和记忆方法都是相通的,归纳总结、联想记忆、滑稽谐音等等,文学史当然也不例外。我们要以最真诚的态度来对待文学史,同样的,在其中要贯穿自己对文学史中文学家、文学思想、文学流派、文学现象的理解。我说的重写文学史当然不是摒弃各位先贤的文学史研究成果,而是形成自己独到的理解,敏锐地体察到那些文学史书籍上不能言传出来的关于某位作家或事件的精髓,这是理解层面的。也就是说:重写文学史是一个在研读文学史书籍的基础上更深入一层的理解,而非解构文学史或者否定文学史。 在记忆层面更是这样。我曾经接触到过部分考生,他们笃信的只有一条,就是“只要我把文学史上的内容都背会了,考试肯定就没问题了”,我告诉他们有的考研题目综合性非常强,像一套试卷最后的论述题,常常会让你横向比较两部作品或两位作品中的人物等等,更有类似于诗词赏析之类的题目,这些都是文学史中所没有的。然而他会告诉我“那我找本文学史真题答案的参考书,把那上面的所有题目都背会了,不是就行了吗?”想要说的是,我曾经也走过同样的弯路,出于对自己记忆力的高度自信,我们常常忽略了理解知识的重要性。其实不管是专业课还是公共课,我们文科的东西从来不是死记硬背能够了事的,当然脑子里要有大量的书本知识,但是这些都需要先理解了然后吸收,只有这样,你的知识才是你自己的,不但容易记住,而且更能由死的知识变换为活的能力。

中国文学传统

时间观 1松浦友久《中国诗歌原理》(孙昌武、郑天刚译)第39页“人是可以认识时间之为物的唯一存在”。P3“伴随着时间意识的逐渐明晰,人才形成为人。” 只有既有生命又有思想的人类,才能既处于变化的过程之中,又能意识到这种变化的过程,从而产生时间意识。 主观性时间意识成为人类文化(宗教、哲学、历史与文学)所关注的对象。 2松浦久友《李白——诗歌及其内在心象》P88“中国古典文学,尤其是诗歌,其感情的核心,正是通过对时间的推移,作出敏感的反映而产生出来的。” 人生忽如寄 时间流逝带来死亡,届时会剥夺人行乐的权利——“今我不乐,日月其除”“今我不乐,日月其迈”(《秦风·车邻》)——及时行乐 时间流逝带来死亡,从而使理想和抱负化为泡影——“老冉冉其将至兮,恐修名之不立”(《离骚》)——及时建功立业 时间流逝带来死亡,人生因而如朝露或远行客一般匆促——“浩浩阴阳移,年命如朝露。人生忽如寄,寿无金石固。”(《驱车上东门》)——悲观情绪 “惊风飘白日,光景驰西流。盛时不再来,百年忽我遒。生存华屋处,零落归山丘。”(曹植《箜篌引》)——从头认识生命的虚妄与死亡的必然。 有花堪折直须折 时间会使人生不断走向衰败,激发了中国诗人对于年岁的特殊敏感。——少壮能几时,鬓发各已苍(杜甫《赠卫八处士》 “及时”意识——“伤彼蕙兰花,含英扬光辉。过时而不采,将随秋草萎”《冉冉孤生竹》暮去朝来颜色故——怀疑现在 过去的相聚与现在的别离对比——“昔为形与影,今为胡与秦。胡秦时相见,一绝逾参辰”(傅玄《豫章行苦相篇》) 过去的成功与现在的失败对比——“力拔山兮气盖世,是不利兮骓不逝。”(项羽《垓下歌》)过去的友谊恩爱与今天的背弃对比——“锦衾遗洛铺,同袍与我违”(《凛凛岁云暮》) 过去的走红与现在的冷落对比——“弟走从军阿姨死,暮去朝来颜色故” 明年花开复谁在——恐惧未来 未来不属于自己,而由冥冥命运去支配——“生当复来归,死当长相思”苏武——重大变故生命本身的脆弱性——“明年此会知谁健,醉把茱萸仔细看”“砌下梨花一堆雪,明年谁此凭阑干”(杜甫) 吉川幸次郎“自己也不清楚在等待什么的对未来的不安” 此生此夜不长好——趁时而为 单纯的幸福感——“今夕何夕?见此良人!子兮子兮,如此良人何!”(《唐风·绸缪》)——其快乐是纯粹的快乐,并不同时伴有明天的阴影。“且极今朝乐,明日非所求”陶渊明《游斜川》——尽情地享受眼下的快乐的同时,保留智者的冷静。 眼下快乐难以久持恃,使得良辰美景变色。“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苏轼)眼下的快乐不过是一次偶尔遇到的生之高潮,时间的流逝转瞬间便会把它带走,人生便重又会坠入到那无边的空虚之中,去等待那也许永远不会再来的“又一次”。因此对快乐持一种有所保留的迟疑态度。 却话巴山夜雨时 时间会带走不幸带来幸福——“风雨如晦,鸡鸣不已。既见君子,云胡不喜?”《郑风·风雨》普希金《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①古往今来的中国文学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①古往今来的中国文学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构建民族精神的使命。它不仅对个人品行养成发挥了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更对我们民族意志的锻造,起到价值观的奠基与导引作用。 ②文学对民族精神的构建,要从个人品行的养成和提高入手。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既是“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更有“智者歌其恩”寓于其间。所思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运用文学的手段,塑造当时社会朴实的理想人格。如《诗经》涉及玉的篇目多达三十余首,以玉之高洁,比附人品之典范。人品之如玉,不惟高贵,更体现为不容玷污,拒绝同流舍污。周敦颐的《爱莲说》更是将这种文学手段进一步升华:真正高尚之人格,恰似莲花,出淤泥而不染。这种人格,经得起各种挫折和磨难,在任何威逼利诱前都不变节,永葆本色。翻看上下几千年的文学作品,赞美梅、兰、竹、菊四君子等的篇章随处可见。这种文学实践及其对民族精神的构建,既是上古到当代的中国文学中的艺术要素,更是融入文学活动全过程的经纬线。 ③中华文明史上的典范人物,其品行无不与文学构建的要旨相契相合。像“斯是陋室,惟吾德馨”的刘禹锡、“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的于谦,他们千百年来之所以为后人景仰,就在于人格的高尚与坚定:无论何时何地,无论面对怎样的威胁和诱惑,他们心中的信念决不动摇,自身节操稳如磐石。 ④文学对民族精神的构建,更体现在对民族意志的锻造上。民族意志是众多个体精神品格的凝聚。历史上,中华民族面临强敌入侵时,总能升华坚韧的民族意志可歌可汪的人物与事迹不计其数,相伴而生的诗篇,惊天地动鬼神。岳飞的《满江红》所代表的民族意志就是面对强敌,毫不畏惧,精忠报国。文天祥的《正气歌》千古传唱,它所代表的民族意志则是身陷囹固,决不屈服,视死如归。历史发展到今天,我们的视野与思维,足以在高度肯定历史人物的同时,对其当代意义予以重新阐释。金庸的武侠小说正是在继承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将评价历史人物与事件的角度,转为对天下苍生是否真正脱离苦难、是否得到休养生息、是否能够安居乐业的关注和思考。这些文学作品都是在铸造民族精神,通过感召广大民众,化育普通百姓,为熔铸民族意志,打下广泛而坚实的基础。 ⑤中华民族的精神构建,已绵延数千年。文学在新世纪履行构建使命时,厘为我们的民族精神注入新内涵.既要弘扬传统文学之精华,又要符合我们国家在当今世界格局中的身份地位。我们要让文学顺应潮流,大展身手,勇挑民族精神构建使命的重担。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20.选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7(4分) 21.请分析选文第②段与第④段不能调换的原因。(4分) 22.选文第④段画线句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4分) 23.对选文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4分) A.《诗经》中,智者所思的重要内容之一是运用文学手段塑造当时社会朴实的理想人格。B.在中国历史上,文学作品中所有人物的品行,无不与文学构建的要旨相契相合。 C.选文中“面对强敌,精忠报国”“身陷圈圄,视死如归”是中华民族意志的体现。 D.选文最后段号召我们,要让文学顺应潮流,肩负起构建中华民族精神的使命。 24.请从下面备选人物中,任选两个,结合其作品一言照下面例句的句式,为选文第③段补~据:(4分) 例句:“斯是陋室,惟吾德馨”的刘禹锡“粉身砰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的于谦 备选人物杜甫范仲淹辛弃疾 20.中国文学肩负着构建民族精神的使命。 21.第②段论述了文学对民族精神的构建,要从个人品行的养成和提高入手,第④段论述了文学对民族精神的构建更体现在对民族意志的锻造上。两段是递进关系,所以不能调换。(第②段和第④段的内容与第①段中“它不仅对个人品行养成发挥了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更对我们民族意志的锻造,起到价值观的奠基与导引作用”的句子相对应。) 22.举例论证,具体地论证了“历史发展到今天,我们的视野与思维,足以在高度肯定历史人物的同时,对其当代意义予以重新阐释”的观点。 23.B 24.答案示例:“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土俱欢颜”的杜甫、“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范仲淹、“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的辛弃疾

最新中国文学批评史笔记-整理--名词资料

美刺说: ①出自《诗经》。美是赞美,刺是讽刺。 ②当时的人已经认识到了文学作品有批判和歌颂两大功能,尤其是认识到文学的批判功能。 ③这种用诗歌来颂美匡恶的思想,到了汉代《诗大序》中就发展成为“美刺说”。 言志说: ①出自《尚书?尧典》和《左传.襄公二十七年》。 ②原文为:“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 ③是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对诗歌社会作用的普遍认识。 ④所谓的赋诗言志是指借“诗三百”中现成的诗篇表达自己的看法。而所谓“志”主要是指政治上的理想抱负。赋诗言志时,经常出现断章取义的情况。 观志观风说: ①出自《左传》、《国语》。 ②观志就是通过诗歌观察作者的思想感情;观风就是通过诗歌观察民风民情。 ③实际是与言志说和美刺说紧密相连的,是从统治者的角度对前两种学说的解释。 三不朽: ①出自《左传》。 ②原文是:“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以其为不朽。” ③立德,指建立一个民族、一个政权,主要是指治国;立功,即立边功和武功;立言之“言”指有关政教的言辞,后世泛指文化学术类。 ④其中“立言”又在“立德”、“立功”之下。这一认识成为后世儒家文学价值观的理论基础。 诗教 ①出自《礼记·经解》,“孔子曰:入其国,其教可知也。其为人也,温柔敦厚,诗教也。” ②“诗教”是古代文学理论术语。意谓《诗经》中虽然对君主的政治弊病有所讽刺,但态度温和委婉,即所谓的“温柔敦厚”。 ③孔子的文学思想以“诗教”为中心,其实强调了三方面的内容,其一是诗歌宣达心志;其二是诗歌的政治功用;其三是诗歌的教化功能。 “兴观群怨”说: ①孔子在谈学诗的重要性时提出“兴观群怨”说。 ②即诗有启发感染的作用;诗有认识社会,了解政治得失的作用;诗在社会生活中有交流感情的作用;诗有讽刺和批评不良政治的作用。 “文质彬彬”: ①出自《论语》。 ②原文:“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③意思是:质朴胜过文采,就显得粗野,文采胜过质朴,就显得虚浮。文采和质朴兼

中国文学传统课程笔记.docx

中国文学传统 汪涌豪 传统:构成文学背后的东西,大本大宗、传的下来、统的下去、基本的内涵特性。生存样态、言说方式、用园诗意、精神梦境。 总论:关注现世的文学 中国文学最重要的传统:关注现实(以《诗经》为代表) 日本汉学家百川静:辞书、诗经、神话研究大家,认为中国神话不成体系,因为中国人把神话历史化。“游仙诗”不是对宗教本身感兴趣,而是表达长生久视的现实渴望,—但现实渴望无法满足,神话体系即分解。西洋文学则发端于超现实文学,古希腊始,到近代宗教题材也是主流。 东西方不同的哲学文学观来源于不同的生存环境(文化生态理论) 第一节生存环境的制约 一、社会地理环境 活方式文化产生认同。江河、湖泊众多,交通发达,从而语言、思想、生活习惯流通。 地域封闭:心理上保守因循。 材料1 古人重视道路的建设(陆路为主,海仅为浴盐之利) 《诗经·小雅·大东风》:“周道如砥,其直如矢” 大陆性意识:以海为田,补贴农耕。而非重视航海。 周振鹤,曾撰文认为郑和航海是孤立的事件, 历代皇帝不允许存在超出自己理性掌控的东西。康熙帝下令:“片帆不得入海”——出现“锁国”。 《礼记》:“三王之祭川也,,皆先河而后海”(海,吞吐日月之地,是一可怕的存在) 材料2 地势优势,漠视海洋——缺乏信仰,“人定胜天” 相比之下,腓尼基人、希腊、罗马人,都是海洋文明,扩张侵略,出航前的祷告变为上帝信仰; 日本同样是大海文明,由于灾害频繁,故有宿命意识,认为自然力不可控,视生命如樱花般脆弱,不惜死。神社遍布,宗教情结强烈。 二、物质生产方式 农耕:夏商周三代耕种只为裹腹不为交换,土地公有,集体劳作,不可买卖; ↓

小农经济:私有出现,男耕女织小生产,可以买卖,解放生产力。 原材料→生产→销售;距离短→产品低廉→商品经济不发达 “贤而多财则损其志,愚而多财则益其过”——司马光《资治通鉴》官本位思想 ↓ 资本主义萌芽 三、社会组织形式 氏族社会解体不充分,宗法意识大量留存:嫡长子继承制、分封制、严格的祭祀仪式。 等级森严,上下亲和的超稳定结构。 家国同构,群体意识发达,最期望有一个统一的天下存在。 辜鸿鸣:基督教强调个人本身对个人的价值,做个好人。儒家强调个人本身对全体的价值,做个中庸的顺民。 第二节社会意识的影响 文化是人和自然的分离程度以及掌握自然程度的总和。 一、崇尚伦理 宗法社会,重视血缘(350个称谓,隆重的祭祀) “万恶淫为首,百善孝为先” 从双亲到君主,国家政治也蒙上了礼、仁的色彩“德主刑辅” 材料3 二、务实精神 农耕生活:“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利无悻悻,力不虚掷”“大人不华,君子务实” 章太炎、朱希祖《研究孔子文艺思想及其影响》:人比神重要,生比死重要。传统中国人不太会关注空空精神,会在不可验出止步。 材料4 鲁迅:中国人重实际,黜玄想。因此在中国难以形成全民族的宗教。 儒家让人做好一个群众,基督教让人做好一个“我”。 中国人也重视过天,但是以天人之际(天人感性说)为视野。汉代用天来象征人事,如下雪代表瑞兆等。看似敬天,实把天当傀儡。 中国经验理性vs.西方科学理性 三、循环观念 因为务实,会从周而复始的自然中(播种-收割)得出循环——万物循环,朝代更替——万事循环。 这使得中国人更追求现在,安于现状,不思变革(一定程度上会阻碍进步)。

中国文学批评史剖析

中国文学批评史听课笔记 第一讲:中国文学批评史的学科发展 一、学科建立之前的发展概况: 作为一门学科,中国文学批评史是上世纪初开始形成的,但此前的学术史也不容漠视。正是由于前人成果的点滴积累,这门学科才能在本世纪的学术氛围中汇成江河,并形成滔滔奔涌之势。 关于中国文学批评学术的研究史,我们至少可以追溯到刘勰的《文心雕龙》。刘勰在《序志》篇中对曹丕、曹植、应瑒、陆机、挚虞、李充、桓谭等古人的批评理论进行过评价。钟嵘《诗品序》对前人与时人的文学批评也有简要的评断。历代对于文学批评家和批评著作的研究持续不断,从中可以清晰地看出批评学术史的发展。不过,研究文学批评学术史最为简捷的路径,是从目录学入手。 中国文学批评的自觉时代,一般认为开始于魏晋南北朝时期,而作为“自觉”的标志之一就是两部批评名著——刘勰《文心雕龙》和钟嵘《诗品》的出现。因为它们不同于一般的文学创作,所以从它们的分类归属可以看出目录学家对这类著述的基本态度。 最初著录它们的正史《隋书?经籍志》将之与《文选》、《玉台新咏》同归入集部总集类。《隋志?总集后叙》认为总集是作为一种创作范本而汇聚成钞的。《隋书》约成于公元656年,因此可以说在一千四百多年前,古代的目录学家对于文学批评类著作已经予以重视。以今人之眼光,将《文心雕龙》与《诗品》归入集部总集类不免庞杂,但由于早期的文学批评著作大多结合大量的文学作品进行演绎,如钟嵘《诗品》对汉魏至齐梁五言诗的品骘,刘勰文体论的“原始以表末”、“选文以定篇”,都是与作品同步进行的。所以《隋志》将之划入总集类,反映了当时学术界对于文论著作性质的认识。 自《隋志》将刘、钟二氏著述列入集部后,传统目录学便一直把文学批评著作作为集部的一个分支。但是归类却是不断趋于细密和科学,唐开元年间编定的《崇文目开元四库书目》,首次将文学批评著作从总集中厘析出来,而别立“文史”之名。“文史”类是后来诗文评的先驱,它第一次把文学批评著作从文学作品中分离出来,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对于文学批评独立性的自觉意识,其学术意义是不可低估的。 清代史学家章学诚分析设立“文史”之目的缘由说:“唐宋以后,纪闻随笔,门类实繁;诗话文评,牵连杂记,是则诸子之中,别立文史专门也。”这种说法是大体符合实际的。正是诗话文评著作大量出现,才促使“文史”类在目录学中的确立。宋代的目录著作也纷立“文史”之目,而所收的著作数量更多且范围也更为明确。值得注意的是,宋代目录学家除了在分类上渐趋纯粹和周密外,对于分类的原因和各类的特点也多有阐释。宋人对文史类著作的评论,标志着他们对古代文学批评著作的性质和特点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宋人对古代文学批评著作又有了进一步的区分。如郑樵《通志》就分列“文史”与“诗评”二类,将综合各体文学批评的《文心雕龙》、《翰林论》等归入“文史”,而“诗评”类则专收诗话诗格著作,像钟嵘《诗品》、王昌龄《诗格》等均在其中,一些明显带有批评倾向的诗歌总集如《河岳英灵集》也包括在内。稍后的章如愚在其《山堂考索》中更细分“文史”为“文章缘起”、“评文”、“评诗”三类,“评诗”类全文收录钟嵘的《诗品》,“评文”类主要引述经部、诸子、史传及文集中有关评论文章之语,“文章缘起”类则以任昉的《文章缘起》为主。诗评、文评类的出现对明代“诗文评”类的确立,无疑是一种有益的启迪。 明代是社会经济和文学创作发展比较迅猛的时代,明代的图书业也因为印刷技术的提高而空前发达。一些有名望的藏书家几乎都撰有家藏书目,如高儒的《百川书志》、赵用贤、赵琦美父子的《赵定宇书目》等不下十数种,再加上官方的《文渊阁书目》、《内阁藏书目录》等,

中国文学史笔记(宋元)

古代文学复习资料 名词解释 1西昆体 是宋初试探上声势最盛的一个诗歌派别。因《西昆酬唱集》而得名,代表诗人有杨亿刘筠,钱惟演。内容大都是点缀升华歌功颂德应酬唱和,多使用七律等近体诗,对仗工整,文字华美呈现出整饬,典丽的艺术特征。但是西昆体在艺术上也有很严重的缺点,西昆体大多专门效仿李商隐诗艺术外貌而,缺乏真挚的感情和深沉感概,往往徒有其表华丽外表而缺乏内在意蕴。(西昆体衰败的真正原因是诗歌题材范围狭窄,缺乏时代气息且诗歌立于模仿缺乏自主精神但西昆体对后世创作有一定影响) 2江西诗派 是北宋末出现的一个诗歌流派,代表人物以黄庭坚,陈师道为核心,及陈与义,吕本中等人,代表作有吕本中作的《江西诗社宗派图》。该诗派在诗歌创作的题材取向和风格倾向上受到黄诗的影响,主张自成一家,夺胎换骨,点铁成金,多吟咏书斋生活,推敲文字技巧,就因为这样导致脱离了现实。靖康事变使诗派风气发生转变,负面影响较大,但它们仍是宋诗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3辛派词人 南宋时期,受辛弃疾的影响而形成的一个诗词流派,。其成员主要有陈亮、刘过、刘克庄。共同点是:1爱国主义的思想内容,坚定的爱国主义者2.注重内容表达大胆冲破词的格律和音律限制以文为诗进一步发展了词散文化议论化的倾向3继承了稼轩词的豪放词风。缺点:辛派词人虽极力师承辛弃疾但缺乏战斗经历又无辛弃疾胸怀抱负文学素养,因而学习辛词往往流于表面得其豪放失其沉郁不免有粗疏率直之弊。 4四灵派(永嘉四灵) 南宋中后期出现的诗歌流派,代表人物四位,因为四人都出自叶适之门四人的字号中都带有一个灵字,所以称为“四灵”该诗派以贾,姚为宗。反对江西诗派晦涩诗风,要求以清新刻露之词,写野逸清瘦之趣。诸多作品内容多为题咏景物,专攻五律,以萧散野逸,平淡简远相雕榜,诗歌表现出清新恬淡,平易。写作手法上多使用精炼语言,白描刻画景物,很少用典。该派诗歌题材的主题多由于寄情山水反映失意文人的隐逸和闲适情趣,故作品多脱离现实,该诗派对此后的江湖诗派的创作产生一定影响。 5话本 说话活动的兴盛在书场中流播的故事越来越多,而以口传故事为蓝本的文字记录以及受说话体式影响而衍生的其他故事文本等,也日见其多,后世统之为话本 6南戏 南曲戏文的简称,最初流行于浙东沿海一带,称温州杂剧或永嘉杂剧。南戏是在宋杂剧角色体系完备后,在叙事性说唱文学高度成熟的基础上出现的,它是民间艺人以代言体的形式搬演长篇故事,从而创造出一种新兴艺术形式。 7四大传奇 即指元末南戏《荆钗记》、《白兔记》、《拜月亭》、《杀狗记》(“荆、刘、拜、杀”)。“四大传奇”是以爱情婚姻和家庭纠葛为题材的戏文,侧重写封建社会妇女对纯真爱情、美好生活的追求,表现她们在封建礼教禁锢和熏陶下形成的富有时代特征的性格。四剧的主要人物都是妇女,剧本内容方面的共通之处是:不仅在婚爱纠葛或家庭矛盾的描述中表现了女主人公们对爱情的忠贞,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她们受到的封建礼教的迫害和对其进行的抗争,还在人物的交往或事件的处理中,展示了她们正直善良的精神世界和高尚纯美的道德情操。她们大多性格坚毅,处世有主见,无论对个人婚爱的处理或家庭纠纷的解决,都表现得有胆有识,不屈从于命运的安排。

中国古代文学理论的民族特色

中国古代文学理论的民族特色有哪些 中华民族有自己的文化传统,在体现世界各民族文化发展的共性中,又有自己鲜明的个性。受此影响,中国古代的哲学、历史学、文学等人文科学各领域,也各自表现出中华民族的文化特色。但是在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体系现代化的过程中,却表现出越来越明显的西方化的色彩。自“五四”以来,我们的文学理论体系逐渐西方化了,现当代文学批评体系西方化了,古代文学批评体系也在不自觉中西方化了。在古代文学研究著作中的表述语言,表面看起来还有一定的传统色彩,但是基本的理论术语却是西方的。这些西方的理论有助于我们在世界范围内认识中国文学,但是从根本上却不可能很好地解释中国古代文学现象,反而使人们对于中国古代文学规律的认识越来越模糊,越来越偏离历史的事实和民族的传统,失去了民族的特色。新世纪的中国古代文学研究如何坚持中国文化传统?这应该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任务。要改变现在的古代文学研究模式,不仅需要我们在理论方面进行充分的探讨,更重要的还是结合中国文学的特色而进行认真的研究和实践。最近,有幸拜读了杨树增教授的《中国历史文学史》,给了我极大的启发,我想以此为题谈一点自己的看法。 在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中,历史与文学始终有着不解之缘。无论哪种形式的文学,总是一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说起具有悠久历史的中国文学,我们也总是习惯于按朝代或时代来对其进行划分,如先秦文学、两汉文学、唐宋文学、近代文学等等。中国人早就认识到了文学的发展和时代变化之间的关系,刘勰在《文心雕龙·时序篇》中说得好:“时运交移,质文代变”,自“昔在陶唐”到“皇齐驭宝”,“蔚映十代,辞采九变”,于是,“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学”的说法,就不仅仅是人们描述中国文学发展史的常用话语,同时也成为对其进行研究的重要思想指导。 但是要说起中国文学与历史的关系,还远远不是如此简单。文学的产生与发展不但受制于历史的变化,其内容和形式有时竟也与史学不分,亦文亦史,亦史亦文。在中国的上古时期亦即先秦时期,以《春秋》、《左传》等为代表的中国早期的历史著作,同时也被我们称之为“历史散文”或曰“史传文学”;反过来,像《诗经》这样的文学作品,也被历史研究者视为最珍贵最可靠的上古历史文献,其中有些作品就直接被后世称之为“史诗”,正所谓“六经皆史”、“六经皆文”。到了汉代以后,虽然随着学术的分化而使中国的正统史学与文学的关系越来越远,但是用文学来演绎历史或者把历史作为文学题材的现象并没有消失。从远在先秦的《穆天子传》、《晏子春秋》开始而形成的杂史杂传传统,到汉代以后蔚为大观,出现了袁康、吴平的《越绝书》、赵晔的《吴越春秋》、佚名的《汉武帝故事》、刘向的《列女传》等一系列著作。由此而往,魏晋南北朝有轶事类小说;隋唐以后有历史人物传奇;宋代有讲史话本;元代有历史戏剧;明代有历史演义小说;清代有历史题材的说唱;现当代有历史回忆录、历史题材的电影和电视剧等等。它们的内容是“历史”的,形式是“文学”的,“文”与“史”在它们身上如水乳交融一般,永远也不可能分开,这无疑是一种重要的中国文化现象。 遗憾的是,多年来我们虽然在断代文学史和分体文学史的研究中不断地涉及这种现象,其中一些作品,也是传统文学研究的重要对象,可是我们并没有把它们当

【9A文】中国文学批评史笔记及习题

绪论 基本知识 1.儒家的文学教化论是从先秦到汉代逐渐形成的。 2.一般而言,儒家思想主要影响文学的外部规律方面,而道家思想主要影响文学的内部规律方面。 3.中国古代文学理论的概念和范畴主要受到中国古代传统感悟式直觉思维方式和辩证法思想因素的影响。 4.意境说和教化说是中国古代文学理论体系的两大支柱。 5.诗话的源起,应以欧阳修的《六一诗话》为最早。 6.何文焕的《历代诗话》,丁福保的《历代诗话续编》、《清诗话》,郭绍虞等的《清诗话续编》是重要的诗话资料的汇编。 7.《词话丛编》的编者是唐圭璋。 8.最早运用评点的批评方法的批评家是南宋末年的刘辰翁。 9.金圣叹把评点的批评方法推向了高峰。 10.重要的文学评点有毛宗岗的《三国演义》评点、张竹坡的《金瓶梅》评点和脂砚斋的《红楼梦》评点。 思考题 1.简述中国古代文论的民族特色。 中国古代文论的民族特色与中国古代的社会形态、中华民族的文化背景与思维方式,以及中国文学的特点及其演变发展等因素的影响有关。 (1)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历史悠久,独具体系,有其深刻性与正确性,但变革缓慢,也有保守落后的一面。 (2)由于受到古代社会农业性和宗法性的影响,中国古代文学理论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一致,重视道德实践,强调文学的社会内容及其教化作用。 (3)中国古代文学理论的概念、范畴往往是抽象与具体、概括与体验的统一,其内涵既有确定性,又有多义性。 (4)受中国古代文学传统的影响,中国古代文论偏重于表现(抒情言志),发展为义意境说和教化说为两大支柱的文学理论体系,不同于西方偏重于再现(摹仿),发展为以典型说为核心的文学理论体系。 (5)由于汉语独特的结构和声律特点,中国古代文学理论也从中总结出一套结构形式和使用技巧。“古雅”的审美范畴和“复古”的文学思潮也是中国古代文论的一个重要特色。 (6)由于中国古代文学家和批评家往往一身二任,故其理论批评文字也往往也具有浓烈的文学性。 2.简述中国古代文学理论的表现形态。 中国古代具有系统性的文论专著不多,主要的表现形态为: (1)散见于子书中的某些章节和片段的文论。 (2)笔记体的诗话和词话。 (3)文人间来往的书信和各种文集的序跋。 (4)小说和戏曲评点。 (5)散见于诗词、笔记、小说、戏曲、经传训诂、艺人谚语中有关文学的言论。 (6)古代一些选集和总集的编撰也具有一定的理论倾向。 第一章先秦两汉文学理论 基本知识 1.先秦两汉的诗论往往与乐论互通。 2.“文学”一词,最早大约见于《论语·先进篇》,为孔门四教之一。 3.先秦诸子提到的“文学”都是泛指学术与学问,文学只是其内涵之一。 4.汉儒将文学与学术区别开来,大致把学术称为“学”,把文学称为“文”。 5.现存篇幅较长、较为完整的最早的文论资料是《左传·襄公二十九年》中所载吴公子季札观乐而发的一大段议论。 6.先秦诸子中最重视文艺的是儒家,道、墨、法三家对文艺都有不同程度的否定。 7.孔子提出的“文质彬彬”、“尽善尽美”说,被后人引申为关于文学内容与形式关系的基本原则,和道德标准与审美标准相统一的思想。 8.孟子在文学批评方面首创了“以意逆志”和“知人论世”的方法。

《中国文学史》的读书笔记

《中国文学史》的读书笔记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郑振铎的这套书写于1930年代,所以整体上,有着明显的时代感,措辞、情绪,生发着“五四”后的感觉,用词新颖又古典,不经意地流露着除旧迎新的热烈,不太同于现代的书写方式。 上卷读完,极能感受到“郑氏风格”的特点,正如作者所说,有的文学史的写作是多人完成的,可能体例纷杂不统一,而一个人完成的作品会明显带有个人风格,体现个人学识态度。是的,透过他这本书,感受很深。 不知别人写文学史是否都会如此布置,但郑振铎的铺陈实在是过于全面摊开了,基本上是按人来一个个陈述,此人生平,代表词句,有名的人多说点,没什么名气的三两句带过,一个一个又一个人地这么平铺直叙着,颇有堆砌之感,看久了,会觉得累,觉得这些人都差不多,各人的代表性词句也都差不多的样子,作者怎么也不嫌累,还是在絮絮地介绍着。 但他并不是无自己喜好的,遇到喜爱的作家和文体风格,一连串的排比倾泻而下,反复比喻,言辞

轻快,喜爱之情满溢而出。他是抒情的、个人化的,能感受到他对陶渊明、杜甫、新乐府、变文等作者和形式的喜爱,比如他单拎出杜甫成一个小章节,详写他的遭际和不同时期的诗,在别的作者是没有这个待遇的,比如他用了快一页的奔腾不息的各种新奇美好比喻来表现新乐府的清新自然,滔滔不绝不加修整的情感铺面而来。这些时候的他是从漫无边际的陈列里蹦跳出来歌唱着的。 对大大小小诗人、词人、文章作者和作品,历来有很多的评论集囊括点评,所以郑振铎几乎是博采古代的评论来评价一个人,左一句诗品右一句诗话,文白夹杂,细碎分裂,而不是全然地出于他自己的感想。可以看得出他很下工夫,搜集了不同朝代的人的评述相互参照,当然,有时他也会对前人的定论持不同意见,直言他自己的见解。 只是,述那么多作者的生平,他的表达方式几乎都是凝结史书记载的“官位变迁”,三两句讲完一个人都做了哪些官,卒于什么官位和地方,什么谥号,有的会摘一点逸事趣闻讲一下。遇到一大串不太有名的作者,每个人都这么讲,连篇累牍的,读过以后,满脑子都是“著作郎、知制诰、吏部员外郎、翰林学士、左拾遗、编修、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参知政事”……一

中国现当代文学整理笔记教学文稿

中国现当代文学整理 笔记

中国现当代文学整理笔记 (以钱理群版《中国文学三十年》和朱栋霖版《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为基础)第一章 20年代文学思潮与运动(依钱版名称) 一、名词解释: 1、晚清文学革新运动: 1、在维新运动直接促助下,出现了突破传统的观念和形式,以适应社会改良与变革要求的尝试,其中包括提出“我手写我口,古岂能拘牵”的新诗派,让诗歌“适用于今,通行于俗”的“诗界革命”,将小说的政治宣传与思想教化功能极大提高,企求达到“改良群治”和“新民”目标的“小说界革命”。以及要求打破桐城派古文藩篱,推广平易畅达的“新文体”的“文界革命”。 2、在晚清,裘廷梁呼吁提倡过白话文,为后来的文学革命大力倡导白话文造成一种蓄势。 3、清末民初,域外小说翻译大盛,打破思想封闭状态,开始参与世界文学“对话”,晚清域外小说输入造成的开放态势被文学革命承续并扩展。 2、“人的文学”: 1、1918年12月,《新青年》刊登了周作人的《人的文学》,对当时的文学革命影响很大。 2、周作人从个性解放的要求出发,充分肯定人道主义,强调一种“利己而利他,利他即是利己”的“理想生活”,提出以“人道主义为本,对于人生诸问题,加以记录研究的文字,便谓之人的文学”,认为新文学即人的文学,应充分表现“灵肉一致”的人性。这深深影响了五四时期表现个性解放主题的创作,“人的文学”成为五四时期文学的一个中心概念。

3、在《平民文学》中,周作人进一步阐述“人的文学”的主张,强调文学须应用于人生上,提出“普遍”与“真挚”的原则,并申明“以真为主,以美即在其中”的文学观念,这对五四时期尤其是为人生派的创作影响很大。 3、鸳鸯蝴蝶派: 1、始于20C初,盛行于辛亥革命后,得名于清之狭邪小说《花月痕》中的诗句“卅六鸳鸯同命鸟,一双蝴蝶可怜虫”。因其内容多写才子佳人情爱,又因鸳蝴派刊物中以《礼拜六》影响最大,故又称“礼拜六派”。主要作家有包天笑、徐枕亚、周瘦鹃、李涵秋、李定夷等。主要刊物有《礼拜六》《小说时报》《眉语》等。 2、他们的文学主张,是把文学作为游戏、消遣的工具,以言情小说为骨干、情调和风格偏于世俗、媚俗的总体特征。代表作有徐枕亚的《玉梨魂》、李涵秋的《广陵潮》。 3、这股文学思潮存在时间较长,到1949年才基本消失。这一流派的出现有社会和文学自身原因,在从古代小说到现代小说的过渡期间起过一定的承前启后作用。 4、文学研究会: 1、1921年1月在北京成立,是文学革命后第一个纯文学团体,主要成员有周作人、沈雁冰、郑振铎、王统照、许地山、叶绍钧等12人,后来发展到170多人。以《小说月报》为阵地,积极倡导新文学。 2、其文学宗旨为"研究介绍世界文学,整理中国旧文学,创造新文学",明显表现出对"为人生而艺术"的现实主义倾向。他们以人生和社会问题为题材,特别

【中国文学史_袁行霈_超全笔记】第三卷

中国古代文学史笔记(第三卷) 第五编宋代文学 绪论 宋文学基本沿中唐的方向发展: 一.古文运动。道统与文统更紧密结合,形成具很强政治功能又实用宋代古文。 二.诗歌。重反映现实,题材风格倾向通俗化。三.词达到巅峰。 四.戏弄、说话等通俗文艺。形成以话本和诸宫调、杂剧、南戏等戏为代表的通俗叙事文学,改变了古代文学长于抒情短于叙事、重视正统文学轻视通俗文学的局面。 第一节高度繁荣的文化及其对诗文的影响 一.崇文抑武的国策,士大夫社会责任感和参政热情空前高涨。 二.理学在元明清是官方意识形态。 (一)理学思想主要是士大夫阶层主体意识的理论表现; (二)宋士大夫较自觉的卫道意识,积极著书弘己斥人。北宋后期有王安石与司马光、二程等的新、旧学之争,旧学内部有以苏轼为首的蜀学与以二程为首的洛学之争,及朱熹与叶适、陈亮之争。 三.政治上和学术的使命感,重视政治教化功能。 (一)儒家重“文”“道”关系,“道沿圣以垂文,圣因文而明道”《文心?原道》。 (二)韩愈“文以贯道”思想,重视文学社会政治功能。 (三)宋代。 1.宋初柳开、穆修石介等观点矫激偏颇,欧阳修观点平正通达,总体认同“文以贯道”思想; 2.理学家:周敦颐率先提出“文所以载道”(《周子通书?文辞》)新命题,强调“道”的第一性,“文”仅被视为负载工具;朱熹反对“文以贯道”说,对“文以载道”说作更深入的理论阐述。 3.苏轼蜀学文道观与“文以载道”接近,但其“道”内容较宽泛。 4.“文以载道”说把文学的社会政治功能置于审美功能之上。推向极端即是“作文害道”,从根本上否定文学;但宋作家强调“道”,未放松“文”。 四.印刷业和教育事业空前发展。 (一)私人藏书丰富;《郡斋读书志》、《直斋书录解题》等以私人藏书为对象的目录学专书宋首次出现。 (二)学校数量和种类增加:除官办学校外,私立学校兴盛。如白鹿洞书院等。 (三)宋士人学术水平高度空前。欧阳修、王安石、苏轼、陆游等是学者型作家,学养提高使作家更善于深刻地思考社会和人生,也更善于细密周详地议论。 五.宋文学家普遍关注国家社会。 (一)宋文学作品,尤其被视为正统的诗文,反映社会、干预政治是最重要主题。 (二)继承杜甫、白居易等传统,描写民瘼或抨击时弊成为整个文坛的创作倾向。虽缺少名篇,但普遍程度高。 (三)社会政治功能加强使宋诗文具鲜明的时代气息和刚健的骨力,负面影响是严肃有馀、灵动不足,有时还因过于注重社会性而削弱个体抒情意味。 六.上述历史背景对宋代文学的另一个影响——诗文中议论成分加强。 (一)奏议文总数多,单篇奏议篇幅扩展。 (二)不宜说理的题材如亭台记类,也多有议论。 (三)影响: 1.大量出现在诗歌中,会削弱诗歌抒情功能,如理学家诗歌往往变成押韵语录; 2.适度议论为诗歌开辟新题材范围和美学境界,如王安石咏史诗和苏轼哲理诗; 3.宋诗所以有重意倾向,议论成分增强是重要因素。 第二节忧患意识与爱国主题的弘扬 内忧外患的局面和忧患意识,影响: 一.少歌功颂德,多反映现实;二.表达个人抱负时拘谨收敛。 三.爱国主题的高扬。 第三节宋代作家的性格特征和审美情趣 一. 儒释道三家思想的有机融合。对宋人文化性的格影响: (一)整合传统处世方式,承担社会责任与追求个性自由不再互相排挤。 (二)采取新型生活态度: 1.传统观念和集体意识强,结盟结党得到普遍认同。 2.认为个人努力和贡献是传统或阶层中一部分,应受到理性和道德制约。 3.个体意识倾向理智、平和、稳健和淡泊,以平淡美为艺术极境。 二.审美情趣转变。 (一)佛教: 1.禅宗是中国化、世俗化的佛教宗派,尤其慧能创南宗禅,经南岳、青原一二传后,更将禅味渗透在日常生活中,形成了随缘任运的人生哲学; 2.以内心顿悟和超越为宗旨,轻视甚至否定行善、诵经等外部功德。 (二)儒学。弘扬韩愈把儒家思想与日用人伦结合的传统,更重视内心道德修养。 (三)认为雅俗之辨应该注重大节而非小节,应体现在内心而非外表。 (四)审美态度世俗化;认为审美活动中的雅俗之辨关键在主体是否具高雅的品质和情趣,而不在于审美客体高雅还是凡俗。 三.审美情趣转变促成宋文学转向以俗为雅,扩大了诗歌的题材范围,增强了诗歌的表现手段,也使诗歌更加贴近日常生活。 第四节城市的繁荣与词的兴盛 一. 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与城市的繁荣。 二.宋朝财政措施是用物质享受笼络官员,使纵情享乐之风盛行。 三.宋文人社会责任感和个性自由的整合的人生态度:用诗文表现有关政治、社会的严肃内容,用词抒写纯属个人私生活的幽约情愫;诗文述志,词娱情。 四.词是宋代社会文化消费的热点;社会对词作的需求,刺激了词人的创作热情,也促进了词的繁荣和发展。 第五节宋代文学的独特成就与历史地位 宋代古文对唐代古文的继承与发展:文体的多样化古文的实用价值与审美价值的整合风格的变化古文的普及宋诗对唐诗的因革:题材向日常生活倾斜以平淡为美的美学追求唐诗之外又一美学范式的创建宋词在词史上的巅峰地位辽金诗文的成就

中国文学批评史 读书笔记

水调歌头(题剑阁) 崔与之 万里云间戍,立马剑门关。乱山极目无际,直北是长安。人苦百年涂炭,鬼哭三边 锋镝,天道久应远。手写留屯奏,炯炯寸心丹。 对青灯,搔白发,漏声残。老来勋业未就,妨却一身闲。梅岭绿阴青子,蒲涧清泉 白石,怪我旧盟寒。烽火平安夜,归梦到家山。 冯川《死亡恐惧与创作冲动》 首先,冯老师的书写的实在太好了。 冯老师在书名中即明确指出了自己的结论——死亡恐惧是创作的冲动。在得出这个结论之后,整本书便开始讨论与死亡相关联的许多概念。于是在这本书中,我们看到了一个十分尴尬的现象——结论与原因(冯川在书中论述的原因)并没有太大关系,或者说,结论在臆想或认定之后便被撇置一旁没有太多可说的。这种自结论到原因的思辨方式曾被罗素批评过。所以我们只能看到关于原因的种种阐释——对死亡的辨析。而死亡确实已经被太多的人谈论过了。实际上冯川只是将弗洛伊德的性欲升华理论纳入到了死亡,逃避死亡,反抗死亡的序列,其关系是死亡——英雄主义、偶像崇拜、不朽、自恋、性欲等等(在这等等之中,冯川并没有谈到对死亡的终极反抗——自杀,这不得不说是一个遗憾了),而弗洛伊德的理论正是其在序言中说要反驳的。这在人类的生命历程中是可以解释的,对死亡的恐惧总是出现在性欲之前,对死亡的恐惧是人性的原始图腾,与生命相伴而来。对弗洛伊德来说,则是将死亡的理论往前推进了一步,解释到了性冲动这一点上,所以现在大谈死亡恐惧所造成的机械运动在弗洛伊德面前只能算作是一种退步了。这样就出现了一个显而易见的逻辑漏洞,当甲包括乙而得出丙时。我们说甲可以得出丙而乙也可以得出丙,如果不论证甲乙之间的关系,这种争辩是毫无意义的。冯川并没有像荣德一样对弗洛伊德入室操戈,而是将弗洛伊德的理论吸纳为自己的理论,这是书中的又一个遗憾。我在读书之前一直期待的灵的逆袭并没有出现,因为我一直认为弗洛伊德的理论在其主要解决的伦理问题方面并不是万能的。 冯川解释创作动机时说,但这一说法(指弗)却很难令人信服,因为在性压抑并不那么厉害的中国古代文人身上,以及性压抑已经得到解放的今日西方学者如福科等人身上,创作冲动都并没有因性欲的满足而消除。性压抑在中国古代文人身上并不那么厉害,这更是值得人怀疑的。 注:我关于弗洛伊德的理论,全是道听途说。所以以上全是胡说八道。

中国现代文学史考研笔记(完整版)

中国现代文学史 几本《中国现代文学史》教材 1、《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钱理群温儒敏吴福辉著北京大学出版社 2、《中国现代文学史》(1917—1997上册)朱栋霖丁帆 朱晓进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3、《中国现代文学发展史》黄修己著中国青年出版社 4、《中国现代文学史简明教程》许祖华主编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中国现代文学” 学科的建构历史(一) ?1922年,胡适的《五十年来中国之文学》的最后一节,是“略述文学革命的历史和新文学的大概”,可视为最早的以“史”的角度研究现代文学的尝试。 ?20年代末期始,少数高校以开设了新文学研究的课程和讲座。陈子展、周作人、朱自清、李何林等都讲授过现代文学的课程,并出版过文学史著作,如周作人的《中国新文学之流源》、李何林的《近二十年来中国文艺思潮论》等。因此,现代文学的早期研究有很强的“当代性”。 ?现代文学作为一个完整的学科,是1951年王瑶《中国新文学史稿》(上册)的出版和他在北京大学所开的课。王瑶可以说是中国现代文学学科的奠基者。 “中国现代文学” 学科的建构历史(二) ?1955年,作家出版社出版了丁易的《中国现代文学史略》。这本文学史建构了一种激进的写作框架。在文学运动部分,用革命运动统摄文艺运动和现象;在作家作品部分,简单地使用了阶级划分的方法。 ?同年10月,作家出版社出版了东北大学张毕来的《新文学史纲》第一卷。作家都被纳入“革命作家”、“进步作家”、“小资产阶级作家”、“右翼作家”等范畴进行评价。 ?1956年,作家出版社又出版了刘绶松的《中国新文学史初稿》上下卷,作者阐发了研究现代文学的三大目的:第一,叙述“五四”以来先驱者使用文艺武器与统治阶级进行不屈不挠的斗争的实况;第二,把各个历史时期的战斗史实和经验加以正确的叙述和总结;第三,全面深入地考察和研究各个历史时期的重要作家和作品。 ?文学史的“历史建构”在这样一种政治文化背景下有了“主流”和“非主流”的区别。“非主流”的作家在不断的过滤和批判的过程中被逐渐淘汰。 绪论 一、中国现代文学的含义 1、1917年1月《新青年》杂志刊出的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为标志,发生的文学革命,在中国文学史上树起一个鲜明的界碑,标志着古典文学的结束,现代文学的起始。 2、什么是现代文学? 所谓“现代文学”,不仅是时间概念上所划定的1917——1949年这一通常所说的“现代”阶段的文学,更是“现代”性质意义上所指的区别于传统文学的新的文学。即是用现代文学语言与文学形式,表达现代中国人的思想、感情、心理的文学。从性质来看,“现代”是相对于“传统”中国文学而言的。“现代”作为时间的标志,表明了中国现代文学与中国传统文学的联系性,说明了中国现代文学是中国文学发展到20世纪出现的一种形态的文

《古往今来的中国文学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练习及答案

(二)阅读议论文,完成11~15题。(共12分) ①古往今来的中国文学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构建民族精神的使命。它不仅对个人品行养成发挥了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更对我们民族意志的锻造,起到价值观的奠基与导引作用。 ②文学对民族精神的构建,要从个人品行的养成和提高入手。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既是“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更有“智者歌其恩”寓于其间。所思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运用文学的手段,塑造当时社会朴实的理想人格。如《诗经》涉及玉的篇目多达三十余首,以玉之高洁,比附人品之典范。人品之如玉,不惟高贵,更体现为不容玷污,拒绝同流合污。周敦颐的《爱莲说》更是将这种文学手段进一步升华:真正高尚之人格,恰似莲花。这种人格,经得起各种挫折和磨难,在任何威逼利诱前都不变节,永葆本色。翻看上下几千年的文学作品,赞美梅、兰、竹、菊四君子等的篇章随处可见。这种文学实践及其对民族精神的构建,既是上古到当代的中国文学中的艺术要素,更是融入文学活动全过程的经纬线。 ③中华文明史上的典范人物,其品行无不与文学构建的要旨相契相合。像“斯是陋室,惟吾德馨”的刘禹锡,“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的于谦,他们千百年来之所以为后人景仰,就在于人格的高尚与坚定:无论何时何地,无论面对怎样的威胁和诱惑,他们心中的信念决不动摇,自身节操稳如磐石。 ④文学对民族精神的构建,更体现在对民族意志的锻造上。民族意志是众多个体精神品格的凝聚。历史上,中华民族面临强敌入侵时,总能升华坚韧的民族意志,可歌可泣的人物与事迹不计其数,相伴而生的诗篇,惊天地动鬼神。岳飞的《满江红》所代表的民族意志就是面对强敌,毫不畏惧,精忠报国。文天祥的《正气歌》千古传唱,它所代表的民族意志则是身陷囹固,决不屈服,视死如归。历史发展到今天,我们的视野与思维,足以在高度肯定历史人物的同时,对其当代意义予以重新阐释。金庸的武侠小说正是在继承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将评价历史人物与事件的角度,转为对天下苍生是否真正脱离苦难、是否得到休养生息、是否能够安居乐业的关注和思考。这些文学作品都是在铸造民族精神,通过感召广大民众,化育普通百姓,为熔铸民族意志,打下广泛而坚实的基础。 ⑤中华民族的精神构建,已绵延数千年。文学在新世纪履行构建使命时,应为我们的民族精神注入新内涵。既要弘扬传统文学之精华,又要符合我们国家在当今世界格局中的身份地位。我们要让文学顺应潮流,大展身手,勇挑民族精神构建使命的重担。 11.用一句话概括本文的中心论点。(2分) 答: ▲ 12.请分析文章第②段与第④段不能调换的原因。(3分) 答: ▲ 13.选文第④段画线句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何作用?(3分) 答: ▲ 14.对选文内容理解不正确... 的一项是(2分) 【 ▲ 】 A .《诗经》中,智者所思的重要内容之一是运用文学手段塑造当时社会朴实的理想人格。 B .在中国历史上,文学作品中所有人物的品行,无不与文学构建的要旨相契相合。 C .选文中“面对强敌,精忠报国”“ 身陷囹圄,视死如归”是中华民族意志的体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