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四中高三 数学试卷

北京四中高三 数学试卷
北京四中高三 数学试卷

北京四中数学试卷(文)

一、选择题:

1.集合,

,则

( ) A .

B .

C .

D .

2.复数( )

A .

B .

C .

D .

3.曲线在点处的切线方程为( )

A .

B .

C .

D .

4.等比数列

中,

,前3项之和

,则数列

的公比为( )

A .1

B .

C .1或

D .或

5.若向量,,则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与垂直

6.已知函数,下面结论错误的是( )

A .函数的最小正周期为

B .函数在区间上是增函数

C .函数的图象关于直线对称

D .函数

是奇函数 7.如果

是定义在

的增函数,且,那么

一定是( )

A .奇函数,且在上是增函数

B .奇函数,且在上是减函数

C .偶函数,且在

上是增函数 D .偶函数,且在

上是减函数

8.若过定点)0,1(-M 且斜率为k 的直线与圆0542

2

=-++y x x 在第一象限内

的部分有交点,则k 的取值范围是( )

)(A 50<

9.将函数sin 2y x =的图象向左平移

4

π

个单位长度,向上平移1个单位长度,所得图象对应的函数解析式是( )

)(A 22cos y x = )(B cos 2y x = )(C cos 2y x =- )(D 22cos y x =-

10.给出下列命题 :①2

x x x ?∈,≥R ;②2

x x x ?∈,≥R ; ③43≥;

④“21x ≠”的充要条件是“1x ≠,或1x ≠-”, 其中正确命题的个数是 ( ))(A 0 )(B 1 )(C 2 )(D 3

二、填空题: 11.设点

是线段

的中点,点在直线

外,若

,则

__________。

12.函数

的图象与函数

的图象关于直线

对称,则

__________。

13.三个数成等差数列,其比为3:4:5,又最小数加上1后,三个数成等比数列,那么原三个数是___。 14.若二次函数满足

,则实数的取值

范围是____。 15.若、

是等腰直角

斜边

上的三等分点,则

__________。

三 解答题

16.(本小题满分13分)

已知:函数(其中)的图象与轴的交

点中,相邻两个交点之间的距离为,且图象上一个最低点为。

(1)求:的解析式;

(2)当,求:函数的值域。

17.(本小题满分13分)

已知:若是公差不为0的等差数列的前项和,且、、成等比数列。

(1)求:数列、、的公比;

(2)若,求:数列的通项公式。

18.(本小题满分13分)

已知:定义在R上的函数,其中a为常数。

(1)若,求:的图象在点处的切线方程;

(2)若是函数的一个极值点,求:实数a的值;

(3)若函数在区间上是增函数,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

19.(本小题满分13分)

已知:向量,向量,,

(1)若,求:的值;

(2)求:的最大值。

试论近三年高考数学试卷分析

HR Planning System Integration and Upgrading Research of A Suzhou Institution 近三年高考数学试卷分析 陈夏明 近三年的数学试卷强调了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突出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整套试卷遵照高考考试大纲的要求,从题型设置、考察知识的范围和运算量,书写量等方面保持相对稳定,体现了考查基础知识、基本运算方法和基本数学思想方法的特点.好多题都能在课本上找到影子,是课本题的变形和创新.这充分体现了高考数学试题“来源于课本”的命题原则,同时,也注重了知识之间内在的联系与综合,在知识的交汇点设计试题的原则。 2009年高考数学考试大纲与往年对比,总体保持平稳,个别做了修改,修改后更加适合中学实际和现代中学生的实际水平,从大纲来看,高考主干知识八大块:1.函数;2.数列;3.平面向量;4.不等式(解与证);5.解析几何;6.立体几何;7.概率与统计。仍为考查的重点,其中函数是最核心的主干知识. 考试要求有变化: 今年数学大纲总体保持平稳,并在平稳过渡中求试题创新,试题难度更加适合中学教学实际和现代中学生的实际水平;适当加大文理卷的差异,力求文理学生成绩平衡,文科试题“适当拉大试题难度的分布区间,试题难度的起点应降低,而试题难度终点应与理科相同”。 试题难度没有太大变化,但思维量进一步加大,更加注重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考查.注重通性通法,淡化特殊技巧,重视数学思想方法的考查.不回避重点知识的考查。函数、数列、概率(包括排列、组合)、立体几何、解析几何等知

识仍是考查的重点内容.保持高考改革的连续性、稳定性,严格遵循《考试大纲》命题. 针对高考变化教师应引导学生: 1.注重专题训练,找准薄弱环节 2.关注热点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 3.重视高考模拟试题的训练 4.回归课本,查缺补漏。 5.重视易错问题和常用结论的归纳总结 6.心理状态的调整与优化 (1)审题与解题的关系: 我建以审题与解题的关系要一慢一快:审题要慢,做题要快。 (2)“会做”与“得分”的关系: 解题要规范,俗话说:“不怕难题不得分,就怕每题都扣分”所以务必将解题过程写得层次分明,结构完整.这非常重要,在平时训练时要严格训练. (3)快与准的关系: 在目前题量大、时间紧的情况下,“准”字则尤为重要。只有“准”才能得分,只有“准”才可不必考虑再花时间检查,而“快”是平时训练的结果. (4)难题与容易题的关系: 拿到试卷后,应将全卷通览一遍,一般来说应按先易后难、先简后繁的顺序作答。近年来考题的顺序并不完全是难易的顺序,因此不要在某个卡住的题上打“持久战”,特别不要“小题大做”那样既耗费时间又未心能拿分,会做的题又被耽误了。这几年,数学试题已从“一题把关”转为“多题把关”,而且解答题都设置了层次分明的“台阶”,入口宽,入手易,但是深入难,解到底难。 因此,我建议答题应遵循: 三先三后: 1.先易后难 2.先高(分)后低(分) 3.先同后异。

2019年北京四中高考数学模拟试卷(文科)(二)(4月份)-解析版

2019年北京四中高考数学模拟试卷(文科)(二)(4月份)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共40.0分) 1.已知全集U=R,A={x|x>1},B={x|x2>1},那么(?U A)∩B等于() A. B. C. D. 2.在复平面内,复数z=对应的点位于() A. 第一象限 B. 第二象限 C. 第三象限 D. 第四象限 3.已知曲线C1:y=sin x,C2:,则下面结论正确的是() A. 把上各点的横坐标伸长到原来的2倍,纵坐标不变,再把得到的曲线向右平移个单位长度,得 到曲线 B. 把上各点的横坐标伸长到原来的2倍,纵坐标不变,再把得到的曲线向左平移个单位长度,得 到曲线 C. 把上各点的横坐标缩短到原来的倍,纵坐标不变,再把得到的曲线向右平移个单位长度,得到 曲线 D. 把上各点的横坐标缩短到原来的倍,纵坐标不变,再把得到的曲线向左平移个单位长度,得到 曲线 4.某工厂为提高生产效率,开展技术创新活动,提出了完成某项生产任务的两种新的生产方式.为比较 两种生产方式的效率,选取40名工人,将他们随机分成两组,每组20人,第一组工人用第一种生产方式,第二组工人用第二种生产方式.根据工人完成生产任务的工作时间(单位:min)绘制了如图茎叶图:则下列结论中表述不正确的是() A. 第一种生产方式的工人中,有的工人完成生产任务所需要的时间至少 80分钟 B. 第二种生产方式比第一种生产方式的效率更高 C. 这40名工人完成任务所需时间的中位数为80 D. 无论哪种生产方式的工人完成生产任务平均所需要的时间都是80分钟. 5.一个棱长为2的正方体被一个平面截去部分后,余下部分的三视图如图所示, 则截去部分与剩余部分体积的比为() A. 1:3 B. 1:4 C. 1:5 D. 1:6 6.若m,n是两条不同的直线,α,β是两个不同的平面,则下列命题正确的是() A. 若,,则 B. 若,,则 C. 若,,,则 D. 若,,,则7.《九章算术》中有如下问题:“今有勾五步,股一十二步,问勾中容圆,径几何?”其大意:“已知 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分别为5步和12步,问其内切圆的直径为多少步?”现若向此三角形内随机投一粒豆子,则豆子落在其内切圆外的概率是() A. B. C. D. 8.若函数f(x)在其图象上存在不同的两点A(x1,y1),B(x2,y2),其坐标满足条件:|x1x2+y1y2| 的最大值为0,则称f(x)为“柯西函数”,则下列函数:①f(x)=x+(x>0);②f (x)=ln x(0<x<e);③f(x)=cos x;④f(x)=x2-1.其中为“柯西函数”的个数为() A. 1 B. 2 C. 3 D. 4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30.0分) 9.曲线f(x)=xe x+2在点(0,f(0))处的切线方程为______. 10.若变量x,y满足则目标函数 , , , 则目标函数z=x+4y的最大值为______. 11.将数列3,6,9,……按照如下规律排列, 记第m行的第n个数为a m,n,如a3,2,如a3,2=15,若a m,n=2019,则m+n=______. 12.已知函数f(x)=|ln x|,实数m,n满足0<m<n,且f(m)=f(n),若f(x)在区间[m2,n]上的最大 值是2,则的值为______. 13.设D为△ABC所在平面内一点,=-+,若=λ(λ∈R),则λ=______. 14.若圆x2+y2=1与圆x2+y2-6x-8y-m=0相切,则m的值为______.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80.0分) 15.若数列{a n}的前n项和为S n,首项a1>0且2S n=+a n(n∈N*). (1)求数列{a n}的通项公式; (2)若a n>0(n∈N*),令b n=,求数列{b n}的前n项和T n. 16.设函数>,<<的图象的一个对称中心为,,且图象上最高点 与相邻最低点的距离为. (1)求ω和?的值;

北京四中高考数学总复习 对数与对数函数知识梳理教案

【考纲要求】 1.掌握对数的概念、常用对数、对数式与指数式互化,对数的运算性质、换底公式与自然对数; 2.掌握对数函数的概念、图象和性质. 3.正确使用对数的运算性质;底数a 对图象的影响及对数函数性质的作用. 4.通过对指数函数的概念、图象、性质的学习,培养观察、分析归纳的能力,进一步体会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 【知识网络】 【考点梳理】 考点一、对数概念及其运算 我们在学习过程遇到2x =4的问题时,可凭经验得到x=2的解,而一旦出现2x =3时,我们就 无法用已学过的知识来解决,从而引入出一种新的运算——对数运算. (一)对数概念: 1.如果()01b a N a a =>≠,且,那么数 b 叫做以a 为底N 的对数, 记作:log a N=b.其中a 叫做对数的底数,N 叫做真数. 2.对数恒等式:log log a b N a a N a N N b ?=?=?=? 3.对数()log 0a N a >≠,且a 1具有下列性质: (1)0和负数没有对数,即0N >; (2)1的对数为0,即log 10a =; (3)底的对数等于1,即log 1a a =. (二)常用对数与自然对数 通常将以10为底的对数叫做常用对数,N N lg log 10简记作. 对数与对数函数 图象与性质 对数运算性 质 对数函数的图 像 与 对 数 的 概 念 指对互化 运 算

以e 为底的对数叫做自然对数, log ln e N N 简记作. (三)对数式与指数式的关系 由定义可知:对数就是指数变换而来的,因此对数式与指数式联系密切,且可以互相转化. 它们的关系可由下图表示. 由此可见a ,b ,N 三个字母在不同的式子中名称可能发生变化. (四)积、商、幂的对数 已知()log log 010a a M N a a M N >≠>,且,、 (1)()log log log a a a MN M N =+; 推广:()()12 1212log log log log 0a k a a a k k N N N N N N N N N =+++>、、、 (2)log log log a a a M M N N =-; (3)log log a a M M αα=. (五)换底公式 同底对数才能运算,底数不同时可考虑进行换底,在a>0, a ≠1, M>0的前提下有: (1) )(log log R n M M n a a n ∈= 令 log a M=b , 则有a b =M , (a b )n =M n ,即n b n M a =)(, 即n a M b n log =,即:n a a M M n log log =. (2) )1,0(log log log ≠>= c c a M M c c a ,令log a M=b , 则有a b =M , 则有 )1,0(log log ≠>=c c M a c b c 即M a b c c log log =?, 即a M b c c log log =, 即)1,0(log log log ≠>=c c a M M c c a

近5年高考数学试卷分析

近几年高考数学试卷分析从江西高考来说,总体题型与分值大致不变。近几年高考试卷变化不是很大,分,60分,总计5道选择题,每题12年考卷依然属于大纲版。2010年到2006分,其中只有两到选择题难度中等,其他客观4道题,每题4分,共16填空题4大题一共六道题。题都是简单题。两到难题,分。48共分,12每题道基础题,,圆锥曲线三者选其分。一般来说难题都是数列,函数(包括导数)14分加12 二。剩下的一部分会出一个比较简单的大题。难度系数大致如下表格。年江西省六年数学高考卷难度系数2010年~2005一、理科文科年份难度系数平均分难度系数平均分 0.51 76.42 0.39 58.13 2005 0.46 69.22 0.44 65.6 2006 0.59 89.24 0.49 73.58 2007 0.46 69.37 0.42 62.98 2008 0.46 69.01 0.42 63.1 2009 0.55 81.99 0.52 77.43 2010 每年最后一题难度较难度相对其他省份来说较大些,从表格看,2生建议放弃第高。非超好学问。 二、六年高考考点分布(理科)2010 2009 2008 2007 2006 2005 ①复数的①复数的①复数的①集合 ②①集合②概念②复复数的概概念②复概念②弧交集 ③函补集③并1 数的乘法念数的乘法度制数集与除法和除法①复数的①复数的①集合②函数的极

概念②复概念②复交集③函函数集合2 限数的乘 法数的乘法数和除法和除法①点到直线的距离① 集合②圆的标两角和差准方程与含绝对值②补集③ 不等式的函数余的正弦、3 的不等式并集④交解 法一般方程弦、正切集③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①正弦①平面向函数、量的数量余弦函数的图积② 抛物数列的极函数的极二项式定二项式定像与性质线 及其标4 限限理理②同角三准方程③角函数的抛 物线的基本关系简单几何 性质①不等式的解法②正弦函数、导数的概基本 导数导数的几余弦函数念③利用数列周期函数5 公式何意义的图像与导数研究性质函数的单调性 和极值①正弦函①向量②①椭圆及余弦函数、向量 的加其标准方数的图像①集合②二项式定法与减法程 ②椭圆与性质②简单的线函数6 理③平面向的简 单几正切函数性规划量的数量何性质的图像和积性质①三垂线定理及其①函数的①平面向逆定理②① 向量②奇单调性、量的数量直线和平余弦定二项式定等差数列偶性②导积②椭圆面垂直的7 n 理理项的前数的概念的简单几判定与性和公式③导数的 何性质质③直线几何意义和平面所成的角①点到 直线的距离二项式定二项式定函数的极①球②棱数

2017北京四中高二(下)期中数学(理)含答案

2017北京四中高二(下)期中 数学(理) 卷(I)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 1. 复数= A. +i B. +i C. 1-i D. 1+i 2. 下列求导正确的是 A. (3x2-2)'=3x B. (log2x) '= C. (cosx) '=sinx D. ()'=x 3. 曲线y=x·e x在x=1处切线的斜率等于 A. 2e B. e C. 2 D. 1 4. 等于 A. -21n 2 B. 21n 2 C. -ln 2 D. ln 2 5. 函数f(x)=3+x lnx的单调递增区间为 A. (0,) B. (e,+∞) C. (,+∞) D. (,e] 6. 在复平面内,复数(i是虚数单位)的共轭复数对应的点位于 A. 第四象限 B. 第三象限 C. 第二象限 D. 第一象限 7. 函数f(x)=在区间[0,3]的最大值为 A. 3 B. 4 C. 2 D. 5 8. 已知f(x)=1+(1+x)+(1+x)2+(1+x)3+…+(1+x)n,则f '0)= A. n B. n-1 C. D. n(n+1) 9. 函数f(x)=x3+ax2+(a+6)x+1有极大值和极小值,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 A. (-1,2) B. (-3,6) C. (-∞,-3)∪(6,+∞) D. (-∞,-1)∪(2,+∞) 10. 方程x2=xsinx+cosx的实数解个数是 A. 3 B. 0 C. 2 D. 1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11. 复数(2+i)·i的模为__________. 12. 由曲线y=x2,y=x3围成的封闭图形的面积为__________.

北京四中高考数学总复习 三角函数的图象和性质(基础)知识梳理教案

【考纲要求】 1、会用“五点法”画出正弦函数、余弦函数的简图;熟悉基本三角函数的图象、定义域、值域、奇偶性、单调性及其最值;理解周期函数和最小正周期的意义. 2、理解正弦函数、余弦函数在区间[0,2]π的性质(如单调性、最大和最小值、与x 轴交点等),理解正切函数在区间(,)22 ππ -的单调性. 【知识网络】 【考点梳理】 考点一、“五点法”作图 在确定正弦函数sin y x =在[0,2]π上的图象形状时,最其关键作用的五个点是(0,0), (,1)2π,(,0)π,3(,-1)2 π ,(2,0)π 考点二、三角函数的图象和性质 名称 sin y x = cos y x = tan y x = 定义域 x R ∈ x R ∈ {|,} 2 x x k k Z π π≠+ ∈ 值 域 [1,1]- [1,1]- (,)-∞+∞ 图象 奇偶 奇函数 偶函数 奇函数 应用 三角函数的图象与性质 正弦函数的图象与性质 余弦函数的 图象与性质 正切函数的 图象与性质

要点诠释: ①三角函数性质包括定义域、值域、奇偶性、单调性、周期性、最大值和最小值、对称性等,要结合图象记忆性质,反过来,再利用性质巩固图象.三角函数的性质的讨论仍要遵循定义域优先的原则,研究函数的奇偶性、单调性及周期性都要考虑函数的定义域. ②研究三角函数的图象和性质,应重视从数和形两个角度认识,注意用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考点三、周期 一般地,对于函数()f x ,如果存在一个不为0的常数T ,使得当x 取定义域内的每一个值时,都有(+)=()f x T f x ,那么函数()f x 就叫做周期函数,非零常数T 叫做这个函数的周期,把所有周期中存在的最小正数,叫做最小正周期(函数的周期一般指最小正周期).

教育部考试中心权威评析:2020年高考数学全国卷试题评析

教育部考试中心权威评析:2020年高考数学全国卷试题评析 2020年高考数学全国卷试题评析(考试中心权威解析) 2020年高考数学试题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贯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教育方针,坚持素养导向、能力为重的命题原则,体现了高考数学的科学选拔和育人导向作用。试题重视数学本质,突出理性思维、数学应用、数学探究、数学文化的引领作用,突出对关键能力的考查。试题展现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成就与科学防疫的成果,紧密联系社会实际,设计真实的问题情境,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试卷体现了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和创新性的考查要求,难度设计科学合理,很好把握了稳定与创新、稳定与改革的关系,对协同推进高考综合改革、引导中学数学教学都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1 发挥学科特色,“战疫”科学入题 一是揭示病毒传播规律,体现科学防控。用数学模型揭示病毒传播规律,如新高考Ⅰ卷(供山东省使用)第6题,基于新冠肺炎疫情初始阶段累计感染病例数的数学模型的研究成果,考查相关的数学知识和从资料中提取信息的能力,突出数学和数学模型的应用;全国Ⅲ卷文、理科第4题以新冠肺炎疫情传播的动态研究为背景,选择适合学生知识水平的Logistic模型作为试题命制的基础,考查学生对指数函数基本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以及使用数学模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是展现中国抗疫成果。全国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后,各地有序推进复工复产复学。新高考Ⅱ卷(供海南省使用)第9题以各地有序推动复工复产为背景,取材于某地的复工复产指数数据,考查学生解读统计图以及提取信息的能力。 三是体现志愿精神。如全国Ⅱ卷理科第3题(文科第4题)是以志愿者参加某超市配货工作为背景设计的数学问题,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的掌握程度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北京四中10-11第一学期高一数学期中测试

北京四中2010-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测试高一年级 数学试卷 卷(Ⅰ)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 1. 若集合{}0123A =, ,,,{}124B =,,,则集合A B =( ) A .{}01234, ,,, B .{}1234,, , C .{}12, D .{}0 【解析】 A {}01234A B =,,,, 2. 函数()lg(1)f x x =-的定义域是( ) A .(2)+∞, B .(1)+∞, C .[)1+∞, D .[)2+∞, 【解析】 B 10x -> ∴1x > 3. 下列各选项的两个函数中定义域相同的是( ) A .2 ()f x = ,()g x = B .()x f x x = ,()1g x = C .()2f x x =-,()g x = D .()f x =()0g x = 【解析】 C 对于A ,()f x 的定义域为0x >,()y x 的定义域为R 对于B ,()f x 的定义域为0x ≠,()y x 的定义域为R 对于D ,()f x 的定义域为1x =,()y x 的定义域为R 4. 下列函数中值域是(0)+∞,的是( ) A .2()32f x x x =++ B .21()4 f x x x =++ C .1 ()|| f x x = D .1 ()12 f x x = + 【解析】 C 对于A , 2231()32()24f x x x x =++=+-,()f x 的值域为1 [,)4 -+∞. 对于B ,2211 ()()42 f x x x x =++=+,()f x 的值域为[0,)+∞. 对于C ,()f x 的值域为 (0)+∞,. 对于D ,()f x 的值域为 R . 5. 函数4 y x = 是( ) A .奇函数且在(0)-∞,上单调递增

北京四中0910学年高二下期末考试数学(理)doc高中数学

1 1 9 18 9 20 北京四中0910学年高二下期末考试数学(理)doc 高中数学 试卷分为两卷,卷〔I 〕100分,卷〔II 〕50分,总分值共计 150分 考试时刻:120分钟 卷〔I 〕 一 ?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题5分,共50分 6 1?设i 为虚数单位,那么1 i 展开式中的第三项为〔 〕 A . 30i B . 15i C . 30 D . 15 4个,那么所取4个球的最大号码是6的 概率为〔 〕 1 1 2 3 A.— B.— C _ D .- 84 21 5 5 2?从编号为1,2,…,10勺10个大小相同的球中任取 3. (1 ,x)4(1 .、x)4的展开式中x 的系数是〔 〕 A . 4 B . 3 C . 3 球且A 、B 两个球不能放在同一盒子中, 那么不同的放法有〔 〕 A . 15 B . 18 C . 30 D . 36 5 .假设(1 mx) 6 a 0 a 1x a 2x 2 川 a 6X .且 a 〔 a ? III a 6 63,那么实数m 〔 〕 A . 1 B . 1 C . 3 D . 1或3 4 .将A 、B 、C 、D 四个球放入编号为1、2、3的三个盒子中,假设每个盒子中至少放一个 6.假设随机变量 X 的分布列如下表, 那么E(X) 〔 〕 C . 20 9

7.某电视台连续播放5个不同的广告,其中有3个不同的商业广告和2个不同的奥运宣传广告,要求最后播放的必须是奥运宣传广告,且两个奥运宣传广告不能连续播放,那么不同的 播放万式有〔〕 A. 120种 B. 48 种 C. 36种 D. 18 种 8.假设函数f(x)(x 1)(x 2)(x 3)(x 4)(x5),且f (x)是函数f(x)的导函数,那么f (1) 〔〕 A. 24 B. 24 C. 10 D. 10 9.假设复数z满足|z 4 3i| 3,那么复数z的模应满足的不等式是〔〕 A. 5 |z| 8 B. 2|z| 8 C. |z|5 D. |z| 8 10.设是离散型随机变量,p(xj 2,p(X2)1,且捲 4 X2,假设E -,D2 3339那么x1X2的值为〔 5711 A. B C. 3 D.— 333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题5分,共20分 11?假设二项式(1 2x)n的展开式中第七项的二项式系数最大,那么n ___________ ;现在2n 4除以7的余数是__________ 。 12.如图O的直径AB 6cm,P是AB延长线上的一点, 过P点作。O的切线,切点为C,连接AC, 假设CPA 30°, PC _____________ 。 13.甲、乙、丙、丁四个公司承包8项工程,甲公司承包3项,乙公司承包1项,丙、丁两 公司各承包2项,共有承包方式的种数是___________ 。

北京四中数学高考总复习:数列的应用之知识讲解、经典例题及答案

北京四中数学高考总复习:数列的应用之知识讲解、经典例题及答案

北京四中数学高考总复习:数列的应用之知识讲解、经典例题及答案 知识网络: 目标认知 考试大纲要求: 1.等差数列、等比数列公式、性质的综合及实际应用; 2.掌握常见的求数列通项的一般方法; 3.能综合应用等差、等比数列的公式和性质,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4.用数列知识分析解决带有实际意义的或生活、工作中遇到的数学问题. 重点: 1.掌握常见的求数列通项的一般方法; 3.用数列知识解决带有实际意义的或生活、工作中遇到的数学问题 难点:

用数列知识解决带有实际意义的或生活、工作中遇到的数学问题. 知识要点梳理 知识点一:通项与前n项和的关系 任意数列的前n项和; 注意:由前n项和求数列通项时,要分三步进行: (1)求, (2)求出当n≥2时的, (3)如果令n≥2时得出的中的n=1时有 成立,则最后的通项公式可以统一写成一个形式,否则就只能写成分段的形式. 知识点二:常见的由递推关系求数列通项的方法1.迭加累加法: , 则,,…, 2.迭乘累乘法:

, 则,,…, 知识点三:数列应用问题 1.数列应用问题的教学已成为中学数学教学与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解答数学应用问题的核心是建立数学模型,有关平均增长率、利率(复利)以及等值增减等实际问题,需利用数列知识建立数学模型. 2.建立数学模型的一般方法步骤. ①认真审题,准确理解题意,达到如下要求: ⑴明确问题属于哪类应用问题; ⑵弄清题目中的主要已知事项; ⑶明确所求的结论是什么. ②抓住数量关系,联想数学知识和数学方法,恰当引入参数变量或适当建立坐标系,将文字语言翻译成数学语言,将数量关系用数学式子表达. ③将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问题,将已知与所求联系起来,据题意列出满足题意的数学关系式(如

近5年高考数学全国卷23试卷分析

2013----2017年高考全国卷2、3试卷分析 从2012年云南进入新课标高考至今,已有六年时间,数学因为容易拉分,加上难度变幻不定,可以说是我省考生最为害怕的一个学科,第一天下午开考的数学考得如何直接决定着考生第二天的考试情绪。近5年全国卷数学试题从试卷的结构和试卷的难度上逐渐趋于平稳,稳中有新,难度都属于较为稳定的状态。选择、填空题会以基础题呈现,属于中等难度。选择题在前六题的位置,填空题在前二题的位置;解答题属于中等难度,且基本定位在前三题和最后一题的位置。 一、近五年高考数学考点分布统计表:

从近五年数学试题知识点分布及分值分布统计表不难看出,试题坚持对基础知识、数学思想方法进行考查,重点考查了高中数学的主体内容,兼顾考查新课标的新增内容,在此基础上,突出了对考生数学思维能力和数学应用意识的考查,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具体

来说几个方面: 1.整体稳定,覆盖面广 高考数学全国卷2、3全面考查了新课标考试说明中各部分的内容,可以说教材中各章的内容都有所涉及,如复数、旋转体、简易逻辑、概率等教学课时较少的内容,在试卷中也都有所考查。有些内容这几年轮换考查,如统计图、线性回归、直线与圆、线性规划,理科的计数原理、二项式定理、正态分布、条件概率等。 2.重视基础,难度适中 试题以考查高中基础知识为主线,在基础中考查能力。理科前8道选择题都是考查基本概念和公式的题型,相当于课本习题的变式题型。填空题前三题的难度相对较低,均属常规题型。解答题的前三道题分别考查解三角形,分布列、数学期望,空间线面位置关系等基础知识,利用空间直角坐标系求二面角,属中低档难度题。 4.全面考查新增内容,体现新课改理念 如定积分、函数的零点、三视图、算法框图、直方图与茎叶图、条件概率、几何概型、全称命题与特称命题等。 5.突出通性通法、理性思维和思想方法的考查 数学思想方法是对数学知识的最高层次的概括与提炼,是适用于中学数学全部内容的通法,是高考考查的核心。数形结合的思想、方程的思想、分类讨论的思想等在高考中每年都会考查。尤其数形结合,每年还专门有一道“新函数”的大致图象问题 6.注重数学的应用和创新

北京四中高一数学上学期期末试题

高中数学精品资料 2020.8 【人教版高一数学模拟试卷】 北京市四中上学期高一年级期末测验数学试卷 试卷分为两卷,卷(I )100分,卷(II )50分,共计15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 卷(I )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 1. ?210cos = A. 2 1 B. 2 3 C. 2 1- D. 2 3- 2. 设向量()?? ? ??==21, 21,0,1,则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A. ||||= B. 2 2= ? C. 与-垂直 D. ∥ 3. 已知?? ? ??- ∈0,2πα,53cos =a ,则=αtan A. 43 B. 4 3- C. 3 4 D. 3 4- 4. 已知向量a 、b 满足2||,1||,0===?,则=-|2| A. 0 B. 22 C. 4 D. 8 5. 若 2 4 π θπ < <,则下列各式中正确的是 A. θθθtan cos sin << B. θθθsin tan cos << C. θθθcos sin tan << D. θθθtan sin cos << 6. 设P 是△ABC 所在平面内的一点,且2=+,则 A. 0=++PC PB PA B. 0=+PC PA C. 0=+PC PB D. 0=+PB PA 7. 函数14cos 22 -?? ? ? ?- =πx y 是 A. 最小正周期为π的奇函数 B. 最小正周期为π的偶函数

C. 最小正周期为π2的奇函数 D. 最小正周期为π2的偶函数 8. 若向量()()1,1,4,3-==d AB ,且5=?AC d ,则=?BC d A. 0 B. -4 C.4 D. 4或-4 9. 若函数()?? ? ? ?<≤+=20sin 3cos πx x x x f ,则()x f 的最小值是 A. 1 B. -1 C. 2 D. -2 10. 若()()m x x f ++=?ωcos 2,对任意实数t 都有()t f t f -=??? ? ?+4π,且18-=?? ? ??πf ,则实数m 的值等于 A. 1± B. 3± C. -3或1 D. -1或3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 11. 已知ααcos 3sin =,则=ααcos sin _________。 12. 已知向量()()()2,1,,1,1,2-=-=-=c m b a ,若() c b a ∥+,则=m ________。 13. ??? ? ? + 6tan πα21=,316tan -=??? ? ? -πβ,则()=+βαtan _________。 14. 若函数()x x f 2 sin =,则=?? ? ??12πf _________, ,单调增区间是_________。 15. 如图,在△ABC 中,AD ⊥AB ,BD BC 3= ,1||=AD ,则=?AD AC _________。 16. 定义运算b a *为:()()? ??>≤=b a b b a a b a *。例如:12*1=,则函数()x x x f cos *sin =的值域为_________。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26分) 17. (本小题满分6分) 已知:如图,两个长度为1的平面向量和,它们的夹角为3 2π ,点C 是以O 为圆心的劣弧AB 的中点。

2019-2020学年北京四中高二(上)期中数学试卷-含详细解析

2019-2020学年北京四中高二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数学试卷 2019.11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3小题,共62.0分) 1.不等式x?3 x+2 <0的解集为() A. {x|?23} D. {x|x>3} 2.已知数列{a n}满足a n+1=a n+n,且a1=2,那么a3=() A. 4 B. 5 C. 6 D. 7 3.下列命题中的假命题是() A. ?x∈R,x3>0 B. ?x∈R,使tanx=2 C. ?x∈R,2x>0 D. ?x∈R,使lgx=0 4.已知等差数列{a n}中,a1=?1,公差d=2,则{a n}的前5项和等于() A. ?15 B. ?17 C. 15 D. 17 5.若a1 b 6.“x2=4”是“x=2”成立的() A. 充分不必要条件 B. 必要不充分条件 C. 充要条件 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7.若a,b∈R,且ab>0,则下列不等式中,恒成立的是() A. a2+b2>2ab B. a+b≥2√ab C. 1 a +1 b > √ab D. b a +a b ≥2 8.等差数列{a n}前n项和为S n,a4+a6=?6,a1=?11.则当S n取最小值时,n=() A. 6 B. 7 C. 8 D. 9 9.函数y=tanx+9 tanx (π 2

北京四中:高一《数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和答案

高一数学(必修1)期中模拟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12小题,合计60分) 1、 下列几个关系中正确的是( ) A 、0{0}∈ B 、 0{0}= C 、0{0}? D 、{0}?= 2、设:f M N →是集合M 到集合N 的映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M 中每一个元素在N 中必有输出值。 b 、N 中每一个元素在M 中必有输入值。 c 、N 中每一个元素在M 中的输入值是唯一的。 d 、N 是M 中所有元素的输出值的集合。 3、下列函数与y x =有相同图象的一个是( ) A 、y = B 、2 x y x = C 、 log (0,a x y a a =>且1)a ≠ D 、log (0,x a y a a =>且1)a ≠ 4、集合11 {|,},{|,}2442 k k M x x k Z N x x k Z == +∈==+∈,则( ) A 、M N = B 、M N ? C 、N M ? D 、M N =? 5、已知53()2f x x ax bx =-++且(5)17f -=,则(5)f 的值为( ) A 、19 B 、 13 C 、 -19 D 、 -13 6、若0a <,则函数(1)1x y a =--的图象必过点( ) A 、(0,1) B 、(0,0) C 、(0,-1) D 、(1,-1) 7、要得到函数(2)1y f x =-+的图象,只需将函数()y f x =的图象( ) a 向右平移2个单位,向下平移1个单位。 b 向左平移2个单位,向下平移1个单位。 c 向右平移2个单位,向上平移1个单位。 d 向左平移2个单位,向上平移1个单位。 8、定义集合A 、B 的一种运算:1212{,,}A B x x x x x A x B *==+∈∈其中,若{1,2,3}A =,{1,2}B =,则A B *中的所有元素数字之和为( ) A .9 B. 14 C.18 D.21 9、已知函数()312f x ax a =+-在区间(-1,1)上存在0x ,使得0()0f x =,则( ) A 、115a -<< B 、15a > C 、1a <-或1 5 a > D 、1a <- 10、对任意实数x 规定y 取1 4,1,(5)2 x x x -+-三个值中的最小值,则函数y ( A 、有最大值2,最小值1, B 、有最大值2,无最小值, C 、有最大值1,无最小值, D 、无最大值,无最小值。 11、如图所示的是某池塘中的浮萍蔓延的面积(2m )与时间t (月) 的关系:t y a =,有以下叙述: ① 这个指数函数的底数是2;② 第5个月时,浮萍的面积就会超过230m ; ③ 浮萍从2 4m 蔓延到2 12m 需要经过1.5个月; t/月

北京四中高考数学总复习 函数的基本性质(提高)知识梳理教案

【考纲要求】 1. 了解函数的定义域、值域,并能简单求解. 2. 理解函数的单调性、最大(小)值及其几何意义;结合具体函数,了解函数奇偶性的含义. 3. 会运用函数图象理解和研究函数的性质. 【知识网络】 【考点梳理】 1.单调性 (1)一般地,设函数()f x 的定义域为I 如果对于定义域I 内某个区间D 上的任意两个自变量的值12,x x ,当12x x <时,若都有12()()f x f x <,那么就说函数在区间D 上单调递增,若都有12()()f x f x >,那么就说函数在区间D 上单调递减。 (2)如果函数()y f x =在区间D 上是增函数或减函数,那么就说函数()y f x =在这一区间具有严格的单调性,区间D 叫做()y f x =的单调区间。 (3)判断证明函数单调性的一般方法:单调四法,导数定义复合图像 定义法: 用定义法证明函数的单调性的一般步骤是①设D x x ∈21,,且12x x <;②作差 )()(21x f x f -;③变形(合并同类项、通分、分解因式、配方等)④判断)()(21x f x f -的 正负符号;⑤根据定义下结论。 复合函数分析法 设()y f u =,()u g x =[,]x a b ∈,[,]u m n ∈都是单调函数,则[()]y f g x =在[,]a b 上也是单调函数,其单调性由“同增异减”来确定,即“里外”函数增减性相同,复合函数为增函数,“里外”函数的增减性相反,复合函数为减函数。如下表: 函数的基本性质 奇 偶 性 单 调 性 周 期 性

()u g x = ()y f u = [()]y f g x = 增 增 增 增 减 减 减 增 减 减 减 增 导数证明法: 设()f x 在某个区间(,)a b 内有导数'()f x ,若()f x 在区间(,)a b 内,总有'()0('()0)f x f x ><,则()f x 在区间(,)a b 上为增函数(减函数);反之,若()f x 在区间(,)a b 内为增函数(减函数) ,则'()0('()0)f x f x ≥≤。 图像法: 一般通过已知条件作出函数图像的草图,从而得到函数的单调性。 2、奇偶性 (1)定义: 如果对于函数f(x)的定义域内的任意一个x,都有f(-x)=-f(x),则称f(x)为这一定义域内的奇函数;如果对于函数f(x)的定义域内的任意一个x,都有f(-x)=f(x),则称f(x)为这一定义域内的偶函数. 理解: (Ⅰ)上述定义要求一对实数x,-x 必须同时都在f(x)的定义域内,注意到实数x,-x 在x 轴上的对应点关于原点对称(或与原点重合),故知f(x)的定义域关于原点对称是f(x)具有奇偶性的必要条件. (Ⅱ)判断函数奇偶性的步骤: ①考察函数定义域; ②考察f(-x)与f(x)的关系; ③根据定义作出判断. (Ⅲ)定义中条件的等价转化 ①f(-x)=-f(x)?f(x)+f(-x)=0;或f(-x)=-f(x) ? ) () (x f x f -=-1 (f(x)≠0) ②f(-x)= f(x) ?f(x)-f(-x)=0;或f(-x)=f(x) ? ) () (x f x f -=1 (f(x)≠0)

北京四中2011-学年高一数学上学期期末试题

北京市四中2011-2012学年上学期高一年级期末测验数学试卷 试卷分为两卷,卷(I )100分,卷(II )50分,共计15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 卷(I )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 1. ?210cos = A. 21 B. 23 C. 21 - D. 23 - 2. 设向量()??? ??==21,21,0,1b a ,则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A. ||||b a = B. 22 =?b a C. b b a 与-垂直 D. b a ∥ 3. 已知??? ??-∈0,2π α,53 cos =a ,则=αtan A. 43 B. 43- C. 34 D. 34 - 4. 已知向量a 、b 满足2||,1||,0===?b a b a ,则=-|2|b a A. 0 B. 22 C. 4 D. 8 5. 若24π θπ<<,则下列各式中正确的是 A. θθθtan cos sin << B. θθθsin tan cos << C. θθθcos sin tan << D. θθθtan sin cos << 6. 设P 是△ABC 所在平面内的一点,且BC BP BA 2=+,则 A. 0=++PC PB PA B. 0=+PC PA C. 0=+PC PB D. 0=+PB PA 7. 函数14cos 22-??? ??-=πx y 是

A. 最小正周期为π的奇函数 B. 最小正周期为π的偶函数 C. 最小正周期为π2的奇函数 D. 最小正周期为π2的偶函数 8. 若向量()()1,1,4,3-==d AB ,且5=?AC d ,则=?BC d A. 0 B. -4 C.4 D. 4或-4 9. 若函数()??? ? ?<≤+=20sin 3cos πx x x x f ,则()x f 的最小值是 A. 1 B. -1 C. 2 D. -2 10. 若()()m x x f ++=?ωcos 2,对任意实数t 都有()t f t f -=??? ? ?+4π,且18-=?? ? ??πf ,则实数m 的值等于 A. 1± B. 3± C. -3或1 D. -1或3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 11. 已知ααcos 3sin =,则=ααcos sin _________。 12. 已知向量()()()2,1,,1,1,2-=-=-=c m b a ,若() c b a ∥+,则=m ________。 13. ??? ? ?+6tan πα21=,316tan -=??? ??-πβ,则()=+βαtan _________。 14. 若函数()x x f 2sin =,则=?? ? ??12πf _________,,单调增区间是_________。 15. 如图,在△ABC 中,AD ⊥AB ,BD BC 3=,1||=AD , 则=?AD AC _________。 16. 定义运算b a *为:()() ???>≤=b a b b a a b a *。例如:12*1=,则函数()x x x f cos *sin =的值域为_________。

北京四中2011-201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测试数学试卷(文)

北京市第四中学2011-2012学年下学期高二年级期中测试数学试卷(文科) (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试卷分为两卷,卷(Ⅰ)100分,卷(Ⅱ)50分 卷(Ⅰ)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复数 i ?12 等于A.1+i B.1-i C.-1+i D.-1-i 2.在复平面内,复数i i z ?=1(i 是虚数单位)对应的点位于A.第一象限 B.第二象限 C.第三象限 D.第四象限 3.下列推理所得结论正确的是 A.由ac ab c b a +=+)(类比得到y x y x a a a log log )(log +=+ B.由ac ab c b a +=+)(类比得到y x y x sin sin )sin(+=+ C.由)()(c b a c b a ++=++类比得到)()(yz x z xy = D.由n n n b a ab =)(类比得到n n n y x y x +=+)(4.若x x x f sin 1)(2 ?=,则)(x f 的导数是 A. x x x x x 22sin cos )1(sin 2??? B. x x x x x 22sin cos )1(sin 2?+?C. x x x x sin )1(sin 22?+? D. x x x x sin )1(sin 22???5.复数i z +=1,z 为z 的共轭复数,则=??1z z z A.-2i B.–i C.i D.2i 6.已知函数)(x f y =,其导函数)('x f y =的图象如下图,则对于函数)(x f y =的描述正确的是

A.在)0,(?∞上为减函数 B.在0=x 处取得最大值 C.在),4(+∞上为减函数 D.在2=x 处取得最小值 7.函数x x x f ln 3)(+=的单调递减区间为A.?? ????e 1,0 B.? ? ????∞?e 1, C.? ? ????+∞,1e D.? ? ????e e ,18.函数2 16x x y +=的极大值为A.3 B.4 C.2 D.5 9.函数1)(3++=x ax x f 有极值的充要条件是A.0 >a B.0 ≥a C.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