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窒息临床路径

新生儿窒息临床路径
新生儿窒息临床路径

新生儿窒息临床路径

(2016年版)

一、新生儿窒息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新生儿窒息(ICD-10: P21.900)

(二)诊断依据。

根据《实用新生儿学(第四版)》(人民卫生出版社),《临床诊疗指南-小儿内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诸福棠实用儿科学(第七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1.有导致窒息的高危因素;

2. 出生时有严重呼吸抑制、至生后1min仍不能建立有效自主呼吸且Apgar评分≤7分;包括持续至出生后5min仍未建立有效自主呼吸且Apgar评分≤7分或出生时Apgar评分不低、但至出生后5min降至≤7分者;

3.脐动脉血气分析:pH<7.15;

4. 除外其他引起低Apgar评分的病因。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实用新生儿学(第四版)》(人民卫生出版社),《临床诊疗指南-小儿内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诸福棠实用儿科学(第七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1.窒息复苏治疗:根据出生窒息情况进行合理复苏,包

括气管插管。依照具体流程图进行。

2.基础治疗:维持适中环境温度、合理给氧、呼吸支持;

3.多器官功能损害的治疗:改善脑、心、肾、肺、胃肠、肝等组织脏器损伤,并对症支持治疗。

4.控制并减轻脑水肿;

5.维持血糖正常水平;

6.预防或治疗DIC;

7.评估及随访组织脏器损伤程度及预后,尤其神经系统。

(四)标准住院日为10-15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新生儿窒息ICD-10: P21.900疾病编码。

2.当患儿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只要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住院期间的检查项目

1.必需检查的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

(2)监测动脉血气、电解质和血糖;

(3)血生化全套、凝血功能、心电图、胸片、头颅超声。

2.根据患儿病情可选择的检查项目:

(1)脑电图、头颅MRI、脑功能监测、腹部超声。(七)治疗方案与药物选择。

1.维持良好的通气换气功能,根据患儿情况选择合适的呼吸支持方式及用氧浓度;

2.维持良好的循环,必要时应用血管活性药物;

3.维持血糖正常高值;维持电解质平衡;

4.控制惊厥:首选苯巴比妥,负荷量为20 mg/kg, 静脉缓慢注射或肌注,负荷量最大可达30 mg/kg,12 h后予维持量5 mg/ kg/d, 一般用到临床症状明显好转停药。

5.降低颅内压:适当限制静脉输液量,必要时应用药物降低颅内压;

6.胎龄≥35周,出生6小时内的中重度窒息建议亚低温治疗;

7.评估及随访组织脏器损伤程度及预后,尤其神经系统。

(八)出院标准。

1.生命体征平稳,各组织脏器损害好转;

2.能自行完成奶量,体重增长良好。

(九)变异及原因分析。

1.体重<2500g;

2.出现其他严重并发症,如肾功能衰竭、肝功能衰竭、

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等。

二、新生儿窒息临床路径表单

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新生儿窒息(ICD-10: P21.900)患者姓名:性别:年龄:门诊号:住院号:

出生时间:年月日时分

新生儿黄疸应用早期护理干预的临床观察

新生儿黄疸应用早期护理干预的临床观察 发表时间:2018-03-06T12:00:22.970Z 来源:《航空军医》2017年29期作者:史细芳 [导读] 早期护理干预能够有效降低新生儿的黄疸指数,缩短新生儿首次胎便排出时间和胎便转黄时间。 (湖南省郴州市桂阳县第一人民医院 424400) 摘要:目的探究新生儿黄疸应用早期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06月~2017年06月期间在我院成功分娩的120例新生儿的临床资料,根据采取的护理方案的不同将新生儿分为对照组(60例)和观察组(60例)。对照组新生儿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新生儿应用早期护理进行干预。结果观察组新生儿的黄疸指数为7.38±1.98,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1.08±2.19,观察组新生儿首次胎便排出时间和胎便转黄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护理干预能够有效降低新生儿的黄疸指数,缩短新生儿首次胎便排出时间和胎便转黄时间,具有临床使用及推广价值。 关键词:新生儿黄疸;早期护理干预;临床观察 新生儿黄疸(neonaltal jaundice)又称新生儿高胆红素症,是指因胆红素在体内积聚而出现的皮肤、巩膜及黏膜的黄染,分为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是新生儿期最常见的表现之一。未结合胆红素增高是新生儿黄疸最常见的表现形式[1],严重者可引起胆红素脑病造成新生儿神经系统永久性损伤,甚至死亡。为此我院通过观察采取不同护理的两组新生儿来探究早期护理干预对新生儿黄疸的影响效果,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临床资料 将2015年06月~2017年06月期间在我院成功分娩的120例新生儿作为观察对象,排除ABO或Rh溶血患儿,根据采取的护理方案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男性患儿33例,女性患儿27例,日龄1~6日,体重2450~4100g,平均体重(3450±300)g;观察组男性患儿31例,女性患儿29例,日龄1~5日,体重2500~4000g,平均体重(3500±250)g。 1.2护理措施 对照组新生儿进行常规护理干预[2],观察组新生儿应用早期护理进行干预:①围产期护理:认真做好产前检查,避免产妇出现早产和难产的情况,尤其是母亲RH血型为阴性或者父母血型不合(如母亲为O型血,父亲为A、B或AB型)产前检查能够有效预防新生儿溶血症的发生;有肝炎并使或生过病理性黄疸婴儿的妇女,可采取相应的预防性服药措施[3];完善医院的接生技术,加强对产程的监督,新生儿一旦被确诊为黄疸,及时采血化验来明确临床诊断,根据新生儿的临床表现、检查结果及病情程度给予相应的诊治及早期护理干预。 ②预防感染护理:新生儿的病房要干净、整洁,温度及湿度要适中,要阳光充足、空气流通,根据具体环境及气候对新生儿适时进行阳光照射。保持新生儿脐部的清洁干燥,当新生儿脐部出现脓性分泌物是使用3%的过氧乙酸进行清洗,擦干后涂抹碘酊。护理操作过程中护理人员要严格遵守无菌技术操作制度,做好新生儿眼睛、口腔、鼻腔、及外耳道的清洁工作,尿布的选择上,材料要舒适柔软,吸水性要强,防止发生擦伤感染。做好皮肤清洁工作,用温水擦洗新生儿的皮肤,预防红臀的发生,新生儿的衣物要轻柔、舒适、易穿易脱,根据气候增减衣物,防止新生儿发生呼吸道感染。 ③合理喂养;健康的新生儿提倡早喂养,一般与娩出30min后实施和母亲早接触、早吮吸,母婴24h同室,行母乳喂养,新生儿每天吮吸10次以上,来刺激新生儿的消化吸收和排泄;同时要加强母亲的营养支持,保证充足的睡眠及休息,以促进乳汁的分泌,指导初产妇哺乳技巧,及时添加辅乳[4],防止新生儿因早期母乳喂养不足发展成病理性黄疸。 ④新生儿病情观察:严密观察新生儿的体温、心率、脉搏、呼吸等生命体征及黄疸的病情变化,及时了解黄疸的出现时间、病情变化及消失时间,结合辅助检查区分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一旦新生儿病情加重,判断病理性黄疸的发病原因,根据病因选择黄疸的治疗方案,主要治疗方案有药物治疗、光照及换血疗法[5],病情严重的患儿可转上级医院进行治疗。 1.3观察指标 观察比较两组新生儿的黄疸指数、首次胎便排出时间及胎便转黄时间。 1.4数据处理 使用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数据资料用(±S)和率(%)表示,若P<0.05,表示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新生儿的黄疸指数为7.38±1.98,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1.08±2.19,观察组新生儿首次胎便排出时间和胎便转黄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细数据见表1: 3.讨论 早期护理干预中的围产期护理,通过产前检查和有效的预防措施,能够有效减少新生儿溶血症、败血症等疾病的发生,降低因肝炎或胆道闭锁引起的黄疸发生率;感染预防护理为新生儿创造了一个良好的住院环境,加强了母婴早期接触,有效刺激了新生儿的生长发育,减少了黄疸的发病率;早期喂养既能够缩短新生儿首次胎便排出时间,又能使新生儿体内的胆红素及时随胎便排出体外,降低体内胆红素水平;通过病情观察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能够有效减少黄疸对新生儿造成的病理性损伤。 综上所述:早期护理干预能够有效降低新生儿的黄疸指数,缩短新生儿首次胎便排出时间和胎便转黄时间,早期护理干预能够有效预

3新生儿窒息临床路径

新生儿窒息临床路径 (2016年版) 一、新生儿窒息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新生儿窒息(ICD-10: P21.900) (二)诊断依据。 根据《实用新生儿学(第四版)》(人民卫生出版社),《临床诊疗指南-小儿内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诸福棠实用儿科学(第七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1.有导致窒息的高危因素; 2. 出生时有严重呼吸抑制、至生后1min仍不能建立有效自主呼吸且Apgar评分≤7分;包括持续至出生后5min仍未建立有效自主呼吸且Apgar评分≤7分或出生时Apgar评分不低、但至出生后5min降至≤7分者; 3.脐动脉血气分析:pH<7.15; 4. 除外其他引起低Apgar评分的病因。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实用新生儿学(第四版)》(人民卫生出版社),《临床诊疗指南-小儿内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诸福棠实用儿科学(第七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1.窒息复苏治疗:根据出生窒息情况进行合理复苏,包

括气管插管。依照具体流程图进行。 2.基础治疗:维持适中环境温度、合理给氧、呼吸支持; 3.多器官功能损害的治疗:改善脑、心、肾、肺、胃肠、肝等组织脏器损伤,并对症支持治疗。 4.控制并减轻脑水肿; 5.维持血糖正常水平; 6.预防或治疗DIC; 7.评估及随访组织脏器损伤程度及预后,尤其神经系统。 (四)标准住院日为10-15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新生儿窒息ICD-10: P21.900疾病编码。 2.当患儿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只要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住院期间的检查项目 1.必需检查的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 (2)监测动脉血气、电解质和血糖; (3)血生化全套、凝血功能、心电图、胸片、头颅超声。

新生儿黄疸的观察

新生儿黄疸的观察 一、病因 1、感染性①新生儿肝炎;②新生儿败血症、尿路感染等 2、非感染性①新生儿溶血;②胆道闭锁;③胎粪延迟排出;④母乳性黄疸; ⑤遗传性疾病;⑥药物性黄疸;⑦其他:如低血糖、酸中毒、 缺氧、体内出血和失水等 二、实验室检查血清胆红素主要是未结合胆红素增高,其增高的生理范围随日龄 而异。 24h 48h内 72h内及以后(mg/dl) 足月儿 <6 <9 <12.9 早产儿 <8 <12 <15 红细胞、血红蛋白、网织红细胞都在正常范围。尿中无胆红素或过多的尿胆原,肝功能正常。但个别早产儿血清胆红素不到204μmol/L(12mg/dl)也可发生胆红素脑病,对生理性黄疸应有警惕以防对病理性黄疸的误诊或漏诊。 三、新生儿黄疸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要考虑为病理性黄疸: 1、生后24小时内出现黄疸,TCB>6mg/dl; 2、足月儿TCB>12.9mg/dl,早产儿>15mg/dl; 3、血清结合胆红素>1.5mg/dl; 4、TCB每天上升>5mg/dl,有体温不正常、食欲不佳、呕吐等表现者。 5、黄疸持续时间较长,超过2-4周,或进行性加重 胆红素脑病:当血清胆红素〉342μmol/L (20mg/dl),可引起胆红素脑病(核黄疸)。患儿出现精神反应差,食欲不振,拒乳,以后出现尖叫、凝视、角弓反张甚至抽搐等症状。

四、新生儿黄疸的观察 1、皮肤黄染是本病早期的唯一症状,新生儿是一特殊的群体,不能自我表达,完全 依赖我们细致的观察。黄疸患儿注意观察黄疸出现的时间、皮肤颜色、范围以及大小便颜色,最重要是注意观察有无神经系统反应,如原始反射、吸吮吞咽及肌张力情况。 2、精神状态:新生儿一般精神状态良好,若出现嗜睡、反应差、拥抱反应减弱 等,要注意防止胆红素脑病的发生,严重可致婴儿死亡。 3、皮肤颜色:新生儿黄疸的颜色、部位变化,可判断黄疸的严重程度。若新生 儿黄疸从巩膜、头面部,逐渐扩散到四肢、手足心,且颜色加深,说明黄疸 逐渐加重,应引起临床的高度重视。 4、吃奶情况:生理性黄疸和母乳性黄疸不影响婴儿的饮食,这一点也是婴儿家长不重视的原因,认为小儿吃奶正常,身体没有病,其实是家长缺乏黄疸的相关知识,应引起广大婴儿家长注意。新生儿在生理性黄疸高峰期有时吃奶差,但随着黄疸的消退,很快恢复正常。若发现婴儿反应差、吃奶差,应及时查找原因,排除新生儿败血症的可能。若婴儿出现拒乳、喂养困难、吮吸无力等,应予以重视,及时治疗,防止核黄疸发生。 5、粪便、尿液:新生儿溶血病引起的黄疸,尿液呈酱油色;粪便由浅黄转为白色, 应考虑胆道闭锁引起的黄疸。所以,粪便、尿液观察有助于查找病因及时诊断和治疗。 6、生命体征:观察体温、脉搏、呼吸等变化,判断有无感染以及有无核黄疸的发 生。 7、了解母儿情况: 了解母亲有无糖尿病等合并症, 有无早产、宫内窘迫、感染以 及父母是否ABO血型等易诱发新生儿黄疸、甚至溶血的高危因素。对于存在上述因素的新生儿早期加强观察

全国2013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儿科护理学(二)试题汇总

绝密★考试结束前 全国2013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儿科护理学(二)试题 课程代码:03011 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1.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试课程名称、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 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有关器官系统发育不平衡性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生殖系统发育较早B.神经系统发育领先 C.淋巴系统到青春期开始发育D.肌肉组织的发育到幼儿期开始加速 2.一正常小儿,体重8kg,身长68cm,前囟1cm,有乳牙3颗。其运动能力能达到的水平是 A.会坐B.会爬 C.会走D.会自己进食 3.进行听力筛查最佳的年龄期是 A.新生儿期B.婴儿期 C.幼儿期D.学龄前期 4.小儿能添加饼干、面包片的月龄是 A.4~6个月B.7~9个月 C.10~12个月D.13~15个月 5.按计划免疫程序,小儿接种甲肝减毒活疫苗的适宜年龄是 A.1个月B.6个月 C.12个月D.18个月 6.目前小儿常用的口服退热药物是

A.安乃近B.消炎痛 C.阿司匹林D.对乙酰氨基酚 7.Wong-Baker疼痛评估脸谱表用于评估小儿的疼痛程度,其开始适用的年龄是 A.1岁以下B.3岁以上 C.6岁以上D.10岁以上 8.新生儿败血症最常见的感染途径是 A.宫内B.产道 C.脐部D.呼吸道 9.32周早产儿,生后5小时出现呼吸困难,进行性加重,呼气时呻吟,时而发生呼吸暂停,两肺呼吸音低,未闻湿啰音,诊断为新生儿肺透明膜病,最紧急的抢救措施是 A.保暖B.纠正酸中毒 C.持续正压供氧D.使用激素 10.维生素D缺乏致血钙降低,可刺激机体增加分泌的是 A.降钙素B.胰岛素 C.甲状腺素D.甲状旁腺素 11.哮喘时机体发生慢性炎症的本质原因是 A.细菌感染B.病毒感染 C.免疫反应D.支原体感染 12.诊断肺炎最有价值的辅助检查方法是 A.肺功能测定B.胸部X线检查 C.血常规检查D.病原学检查 13.患儿5个月,腹泻2天。查体:精神萎靡,皮肤弹性差,前囟凹陷,口腔粘膜干燥, 血压正常,四肢稍凉。该患儿脱水程度为 A.轻度B.中度 C.重度D.极重度 14.在观察脱水患儿补液效果时,若患儿出现眼睑水肿,则提示输入 A.葡萄糖溶液过多B.电解质溶液过多 C.葡萄糖溶液过少D.电解质溶液过少 15.有关等渗性脱水的描述,不正确 ...的是 A.水和电解质成比例丢失B.丢失的体液主要是细胞内液 C.表现为一般脱水症状D.多见于急性腹泻、呕吐等导致的脱水 16.法洛四联症的心脏畸形中对患儿病理生理和临床表现最有影响的是 A.室间隔缺损B.主动脉骑跨 C.肺动脉狭窄D.右心室肥厚 17.正常胎儿血液循环中血氧含量最高的部位是

儿科诊疗指南与操作规范标准

费县人民医院 儿科疾病诊疗常规及操作规范 科室: 住院病人诊疗规范 (2)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3) 新生儿颅内出血 (3) 新生儿ABO血型不合溶血病 (4) 感染性疾病: (5) 先天性感染 (5) 新生儿败血症 (6) 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 (6) 小儿重症肺炎的诊治 (6) 支原体肺炎的诊治 (8) 小儿出血性疾病: (10)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诊治 (10)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诊治 (10) 血友病 (11) 血尿诊断与鉴别诊断 (12) 急性肾小球肾炎诊治 (13) 慢性肾炎综合征治疗 (15) 急性呼吸衰竭的诊疗常规 (17) 先天性心脏病 (19) 一、室间隔缺损 (19) 二、房间隔缺损 (20) 三、动脉导管未闭 (21) 四、法洛四联症 (21) 五、大动脉转位 (22) 六、主动脉缩窄 (23) 七、肺动脉瓣狹窄 (23)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24)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25) 儿童期糖尿病 (26) 川崎病 (30) 心肌炎的诊治 (31) 哮喘的诊治 (32) 小儿结核的诊断 (33) 操作规范: 气管插管术 (34) 腰推穿刺 (35) 腹腔穿刺 (35) 胸膜腔穿刺抽液 (36)

胸膜腔穿刺抽气 (37) 胸骨穿刺 (37) 住院病人诊疗规范 1、诊断规范 (1)医师熟练掌握本专科疾病疾病诊疗规范和诊疗指南。 (2)诊断依据必须符合诊疗规范。 (3)一般病例由主管医师诊断,疑难病例由主治或主治以上医师确诊。 (4)重大疾病或特殊病人须会诊讨论确诊。 (5)死亡病例应全科讨论确立最后诊断和死亡原因。 (6)非本科疾病诊断不明时,须由专科医师会诊确定。 (7)特殊或有创检查须副主任以上医师批准,诊断性治疗由科主任审批。 (8)普通病例三日内确诊,疑难病例原则上7日内确诊。 (9)禁止滥用检查手段和过度检查行为,根据病情选择适宜的临床检查。 (10)有创检查需征得患者或家属同意并签字认可。 (11)按时完成入院常规检查:必须做的常规检查入院后三天内完成,必须的特检五天内完成,危急重病人的必要检查急诊完成。 2、治疗规范 (1)医师熟悉本科疾病治疗常规和疗效标准。 (2)一般病例治疗方案由主管医师制定,疑难危重病例治疗方案由主治或主治以上医师制定。 (3)非本科疾病治疗效果不佳时,须由专科医师会诊确定治疗方案。 (4)重大疾病和特殊病人治疗方案应会诊讨论决定,必要时实施多科联合会诊。 (5)治疗方案和主要治疗措施有明确记录。 (6)有创性治疗措施应由上级医师审批。 (7)造成器官功能损害的治疗措施须经科主任和医务科审批。 (8)修改治疗方案应有上级医师指示。 (9)因治疗出现的副作用应明确记录并报上级医师。 (10)主要治疗措施应在确诊后及时实施。 (11)禁止滥用药物或过度操作(按规范使用抗菌药物、激素类药物及血液制剂)。 (12)抢救病人时,值班医师应立即到达现场开展工作并报告上级医师,二线医师15分钟内到达现场,需要会诊讨论的应于1小时内实施。 (13)抢救病例须经上级医师指导,重大抢救由科主任直接指导,多科抢救由院医务科协调。 (14)抢救记录应于抢救完成后6小时内完成。 手术科室治疗规范 (1)认真执行手术及有创操作分级管理规范,严禁超越权限实施手术。 (2)择期手术术前应有上级医师查房意见,手术方案有上级医师审批意见。 (3)重大手术须经会诊讨论决定手术方案和时机。 (4)严格执行术前谈话和签字制度。 (5)当日术前术后病人应有口头或书面交班。 (9)术者及麻醉师手术前一日查看病人,检查术前准备情况。 (10)中、大型手术必须实施术中监护。 (11)术中更改手术方案、麻醉方式或出现紧急情况,应报上级医师或紧急会诊决定,并通报病人家属签字认可。 (12)择期手术住院 5日内实施(特殊情况除外),急诊手术当日实施。 (13)传染病病人手术应严格实行隔离措施。 (14)手术后生命体征不稳定者,必须在手术室或ICU稳定生命体征后方可送回病房。 (15)按时完成手术记录、麻醉记录及术后记录。 (16)禁止擅自实施非本专科手术。 围手术期管理规范 (1)术前诊断明确。 (2)术前应完成相关检查。 (血常规、血型、感染筛查、交叉配血、凝血功能、电解质酸碱平衡、肝肾功 能、心电图、胸片、专科特殊检查)。

新生儿窒息32例的临床分析

新生儿窒息32例的临床分析 【摘要】目的:探讨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及产科原因,提出预防措施。方法:回顾分析2009年2月~2011年2月我院住院分娩的32例新生儿窒息的产科原因,观察患儿情况。结果:脐带因素、羊水过少为主要原因,分别占31.3%、25%,重度窒息中羊水过少、早产、有妊娠合并症者居前三位。结论:新生儿窒息的产科因素分别是胎盘功能状况和脐带因素,产时对具有窒息高危因素的孕妇做胎儿重点监护,及时防治胎儿窘迫。 【关键词】新生儿窒息;脐带;胎儿窘迫 新生儿窒息(asphyxia of newborn)是指由于产前、产时或产后的各种病因,使胎儿缺氧而发生宫内窘迫或娩出过程中发生呼吸、循环障碍,导致出生后1min 内无自主呼吸或未能建立规律呼吸,以低氧血症、高碳酸血症和酸中毒为主要病理生理改变的疾病。新生儿窒息是产科临床中最常见的新生儿危象,是围产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为了降低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和围产儿病死率,提高产科质量,本文回顾性分析32例新生儿窒息的临床资料,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2009年2月~2011年2月在我院分娩的无畸形新生儿568例,孕周37~44孕周,年龄22岁~35岁,发生新生儿窒息32例,窒息发生率5.6%。其中轻度窒息24例、重度窒息8例、无死亡病例。 1.2 窒息诊断标准出生后1min Apgar评分4~7分为轻度窒息,0~3分为重度窒息,若出生后1min评分8~10分,而数分钟后又降到7分以下者,也属窒息[1]。 1.3 方法对本组32例新生儿窒息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 2 结果 2.1 新生儿窒息的原因各因素的判断标准分别是:(1)脐带因素,脐带过短、脱垂、缠绕、扭转打结等;(2)羊水过少(除外胎膜早破),临产前B超提示羊水暗区≤2cm,或产时见羊水160次/min,或羊水有胎粪污染,或胎儿监护出现变异减速,晚期减速。其中本组脐带因素10例,占31.3%;羊水过少8例,占25%;臀牵引4例,占12.5%;第二产程延长5例,占15.6%;过强宫缩:指急产(总产程<3 h)或(和)第二产程短(<20 min),包括静脉点滴催产素引、催产所致,4例,占12.5%。胎膜早破1例,占 3.1%。 2.2 结果分析上述几种导致新生儿窒息的主要临床因素以脐带因素、羊水过少、早产、产程异常、胎膜早破、妊高征为主。但各种临床因素分娩的病例中,发生新生儿窒息的轻重情况则有所不同,以羊水过少、妊高征、早产、产程异常、

氨基酸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观察分析

氨基酸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观察分析 发表时间:2014-01-22T14:53:10.107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3年第34期供稿作者:魏德萍杨洁 [导读] 新生儿期,尤其在各种病理因素的影响下,红细胞的破坏增多,肝酶活性受到抑制。 魏德萍杨洁 (云南省玉溪市妇幼保健院儿保科云南玉溪 653100) 【摘要】目的探讨氨基酸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本院儿科2012年12月以来收治的164例新生儿黄疸患儿随机分为三组。A组给予常规治疗和蓝光照射,适当补液。B组在光疗基础上给予小儿复方氨基酸注射液滴注。C组光疗加用人血白蛋白滴注。结果三组治疗前血清胆红素比较无统计学意义;治疗72h及治疗完成后B、C两组总胆红素水平下降明显超过A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住院时间上A组较B、C两组明显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小儿复方氨基酸联合光疗治疗新生儿黄疸具有较好的疗效,可以缩短黄疸持续时间,快速补充蛋白质,降低血清胆红素,临床应用安全有效。 【关键词】新生儿黄疸胆红素氨基酸 【中图分类号】R722.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2013)34-0109-01 新生儿黄疸亦称为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由新生儿的代谢特点或其他疾病引起,若不及时治疗,严重高胆红素血症可能导致胆红素脑病,遗留后遗症,给社会和家庭带来沉重负担。因此,及时治疗新生儿黄疸,促使胆红素水平维持在相对安全的范围内具有临床意义,应用小儿复方氨基酸治疗新生儿黄疸获满意疗效,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2年12月—2013年11月我院共收治164例新生儿黄疸,其中男89例,女75例,患儿均为足月儿,首诊治疗。入院后检测其血清胆红素超过新生儿生理性黄疸标准[1]。随机将患儿分为A组60例,B组68例,C组36例。三组患儿在病因,性别,日龄,胎龄,喂养,治疗前血清胆红素水平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差异详见表一,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A组:给予蓝光照射治疗,适当补液(5%葡萄糖注射液+氯化钠注射液);蓝光治疗方法采用XHZ型新生儿黄疸治疗箱,黑棉布遮盖新生儿双眼,会阴,肛门部位,其余部位裸露,双面持续照射8—12h。B组:在蓝光照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6%小儿复方氨基酸注射液(18AA-Ⅱ)10ml/(kg.d)(上海长征富民金山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号:H10920127)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以比例为1:1静脉滴注,1次/d。C组:在蓝光照射的治疗基础上联合应用20%人血白蛋白注射液(江西博雅生物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S1*******)剂量为2g/d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比例为1:1,缓慢静脉滴注,1次/d,连用3天。 1.3 疗效评价:分别在治疗前,第3天(治疗72h)和第5天(治疗完成),这三个观察期采血送检血清胆红素水平,比较各组治疗后胆红素下降的情况。另外在这三个观察窗口之间每日监测经皮胆红素水平。观察三组患儿黄疸消退时间,并统计住院时间。 2 结果 2.1 3组患儿治疗前血清胆红素比较无差异(p值>0.05),治疗72小时及治疗完成后B、C组的总胆红素水平明显低于A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住院时间的比较,A组黄疸消退时间明显较BC组延长(p值<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B组与C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值>0.05)。见表1 表1 3组患儿治疗前后血清胆红素变化及住院时间的比较 注:*与A组相比p<0.01,#与C组比较p>0.05。 3 讨论 新生儿黄疸及高胆红素血症是新生儿临床常见的症状,我国正常足月儿出生后胆红素水平的峰值出现在日龄第4-5天[2],本研究的164例患儿平均入院日龄为4.175天,与此报道一致。且27%血清胆红素水平超过300μmol/L,其黄疸产生原因复杂,发生机制包括胆红素形成过多,肝胆对胆红素摄取、结合排泄障碍和肝内外胆管闭锁等。新生儿期,尤其在各种病理因素的影响下,红细胞的破坏增多,肝酶活性受到抑制,肠肝循环增加,使胆红素的生成增多,重吸收的胆红素亦增多,但是不论什么原因导致的高胆红素都可能导致神经系统损伤:由于血液中的间接胆红素可以通过血脑屏障,并通过抑制脑细胞的能量代谢从而导致脑细胞的损伤。其中以大脑基底节、下丘脑及第四脑室底部损伤最为明显。一旦出现了新生儿胆红素脑病必然会影响新生儿神经系统发育,可能会出现智力障碍,神经系统发育迟缓,脑瘫等,特别严重者甚至会出现呼吸衰竭,甚至死亡。 目前治疗新生儿黄疸临床最常用的干预治疗方法为光疗[3]。治疗原理主要是依靠高谱光线照射皮肤,使得未结合胆红素在光的作用下,分子结构发生改变,由非水溶性的游离胆红素转变成水溶性双吡咯进而随胆汁及尿液排出体外,进而降低血浆胆红素水平。光疗的副作用包括:发热、腹泻、皮疹,核黄素缺乏、青铜症贫血等。另外药物治疗如茵栀黄口服液等都可以使大便次数增加和水分增多。本研究中,采用小剂量的复方氨基酸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新生儿黄疸。本品为18种氨基酸配置而成的灭菌水溶液,含有亮(异亮)氨酸,醋酸赖氨酸,甲硫氨酸,苯丙氨酸,苏氨酸,色氨酸,缬氨酸,盐酸半胱氨酸,组氨酸,酪氨酸,丙氨酸,精氨酸,脯氨酸,丝氨酸,门冬氨酸,谷氨酸,甘氨酸,牛磺酸。氨基酸为人体合成蛋白质和其他组织提供氮源,部分经氧化分解可作为供能物质,另少量氨基酸转化变成一些生理活性物质,从而维持一些组织及器官的功能,各种氨基酸可通过血液在各组织之间转运,以保证组织中的氨基酸代谢。新生儿的蛋白均偏低50~60g/L,生长发育快,氨基酸的摄入需要较多。因此,应用氨基酸提供营养,可补充合成蛋白质的原料,加速胆红素的代谢,能显著减轻新生儿黄疸的程度,从而缩短黄疸的持续时间,且无明显并发症和药物的不良反应。另外本研究中应用氨基酸与人血白蛋白治疗新生儿黄疸比较无明显差异。氨基酸是否能直接与游离胆红素结合需进一步待研究。氨基酸与人血白蛋白相比,较易获得,副反应较少。综上所述,应用氨基酸联合光疗治疗新生儿黄疸临床疗效明显,基层医院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金汉珍,黄德珉,官希吉.实用新生儿学[M].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269. [2] 董小玥,韩树萍,余章斌,等.新生儿小时胆红素百分位曲线图的制备及早期预测高胆红素血症的初步探讨[J].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新生儿败血症(修)

新生儿败血症 (NeonatalSepticemia) 【诊断要点和诊断标准】 1.诊断 (1)易感因素①母亲病史:母亲妊娠及产时有感染史,如泌尿道感染、绒毛膜羊膜炎;母 亲产道特殊病原菌 的定植,如B组溶血性链球菌(GBS)、淋球菌等。②产科因素:胎膜早破,产程延长,羊水混浊或发臭,不洁接生史,产前产时侵入性操作等。③胎儿或新生儿因素:多胎,宫 内窘迫,早产儿、小于胎龄儿,长期动静脉插管,气管插管, 外科手术;对新生儿的不良行为,如挑“马牙”、挤乳房、挤痈疖等;新生儿皮肤感染,如脓疱病、 尿布皮炎及脐炎;肺部感染。 (2)病原菌 ①在我国以葡萄球菌和大肠埃希菌为主;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CNS)感染主要见于早产儿, 尤其是长期动静脉插管者;产前或产时感染以大肠埃希氏菌为主的革兰氏阴性菌较常见;气 管插管机械通气者,以革兰氏阴性杆菌如绿脓杆菌、肺炎克雷伯菌、沙雷菌多见;皮肤化脓 性感染引起的败血症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多见。 ②医源性感染通常由多重耐药菌引起(如肺炎杆菌、肺炎克雷伯菌、阴沟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 菌)。 ③念珠菌在晚发型败血症也可见。 2.临床表现 (1)全身表现 ①早期表现精神差,自发性活动减少,吸吮无力,哭声减弱,很快可进入不吃不动,面 色差,精神萎靡,嗜睡,四肢凉。 ②体温改变:发热(多见于体壮儿)或体温不升(多见于早产儿)。③黄疸:有时是败 血症的唯一表现,生理性黄疸消退延迟或退而复现,黄疸迅速加重与无法解 释的黄疸;严重时可发展为胆红素脑病。 (2)各系统表现①皮肤粘膜:硬肿,皮下坏疽,脓疱疮,脐周或其他部位蜂窝织炎,甲床 感染,淤点淤斑,口 腔粘膜有挑割伤等。 ②消化系统:厌食、腹胀、呕吐、腹泻或便秘。严重时出现中毒性肠麻痹或NEC,后期可出现 肝脾肿大。 ③呼吸系统:气促、青紫、呼吸不规则或呼吸暂停。 ④神经系统症状:易合并化脓性脑膜炎,表现为嗜睡、激惹、惊厥和烦躁不安、前囟紧张及四 肢肌张力增高。 ⑤心血管系统:心律异常、感染性心内膜炎、感染性休克,表现为面色苍白,皮肤出现大理石 纹,脉细速,毛细血管再充盈时间延长,尿少、无尿,肌张力低下。血压降低。 ⑥血液系统:可合并血小板较少、出血倾向,表现为淤点淤斑,甚至弥漫性血管内溶血(DIC)。 ⑦泌尿系统感染,脓尿。 ⑧其他:可合并骨关节化脓性炎症,表现为某一肢体自主活动减少和一个关节的红、肿、 热、痛;骨髓炎及深部脓肿。 3.实验室检查 (1)细菌学检查: 1

儿科规培制度

一、培训目标 通过规范化培训,使住院医师打下扎实的新生儿内科临床工作基础,能够掌握正确的临床工作方法,准确采集病史、规范体格检查、正确书写病历,对新生儿内科的常见病、多发病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及鉴别诊断、治疗与预防等有较详细的了解,并能独立处理;熟悉新生儿内科诊疗常规(包括诊疗技术)和临床路径。培训结束时,住院医师能够具有良好的执业道德和人际沟通能力,具有独立从事新生儿内科临床工作的能力。 二、培训方法 通过在新生儿内科管理病人、参加门、急诊工作和各种教学活动,完成规定的病种和基本技能操作数量,学习新生儿内科的专业理论知识;认真填写《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登记手册》;规范地书写病历,参加危重病人的抢救,参与见习/实习医生和住院医师的新生儿内科临床教学工作。 三、培训内容与要求 新生儿(2~3个月) 1. 轮转目的 掌握:新生儿的分类;足月儿、早产儿、小于胎龄儿、过期产儿、巨大儿等的解剖生理特点及护理特点;新生儿的病史询问及病历书写;新生儿常见病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及防治。 熟悉:新生儿、早产儿的喂养及用药(包括抗生素)及补液特点、新生儿输血适应证。 2. 基本要求 (1)学习病种及例数要求: (2)基本技能要求: 正确进行新生儿全面的体格检查不少于 3 例。 四、参考书刊 胡亚美等主编.诸福棠实用儿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最新版. 刘湘云等主编.儿童保健学.南京:江苏科技出版社.最新版. 朱宗涵等主编.小儿内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最新版. Nelson Textbook of Pediatrics.最新版. 中国医师协会编著.国家执业医师、护师“三基”训练丛书——临床医师分册、医学检验和医学影像分册.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最新版.

40例新生儿窒息产科临床治疗分析

40例新生儿窒息产科临床治疗分析 目的:对新生儿窒息产科的临床治疗方法作一分析。方法:选择医院产科2014年2月-2015年2月出生的40例新生儿窒息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均严格遵循抢救步骤进行抢救,并对抢救效果进行评价。结果:40例窒息患儿有33例属于轻度窒息,通过积极抢救成功复苏,另7例患儿属于重度窒息,在进行积极、有效、严格的复苏抢救后及时转往儿科行对症支持治疗,资料随访可见此7例重度窒息患儿的临床症状也得到理想改善,无死亡病例。结论:新生儿窒息程度越轻,发现时间越早,抢救效果越佳,产科临床应该加强对新生儿各项指标的监测,以便能早期发现并有效防控窒息,以促进患儿的生命安全。 标签:新生儿窒息;产科;治疗;效果 新生儿窒息是产科常见病与多发病,若新生儿窒息得不到及时、有效纠正,会诱发患儿血糖异常,易导致患儿死亡或致残,因此,早期对窒息患儿给予科学、合理、有效的抢救治疗措施尤为重要[1]。本研究便将医院产科出生的40例新生儿窒息患儿作为研究对象,详细分析窒息患儿的临床抢救措施与抢救效果,现作如下报道,以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资料选择医院2014年2月-2015年2月出生的40例新生儿窒息患儿,根据患儿窒息严重程度(新生儿窒息患儿的窒息严重程度根据第7版《实用新生儿学》中关于Apgar评分进行判断,轻度窒息:1 min Apgar评分在4~7分之间;重度窒息:1 min Apgar评分在0~3分之间)分为轻度窒息33例,重度窒息7例。男女比例23∶17,出生体重2750~4280 g,平均体重(3170±440)g;其中自然分娩17例,胎吸产8例,剖宫产15例。40例新生儿窒息患儿在接受本次研究前,均已排除孕产妇妊娠期有高血压病史者、有服药史,因其他疾病造成脑损伤的新生儿。 1.2 新生儿窒息高危因素 通过本次实践研究,总结出如下几点导致新生儿窒息的高危因素:(1)胎位异常。胎位异常不仅易造成新生儿窒息,还会导致难产,例如持续性枕横(后)位,经常会引起新生儿窒息,临床需提高重视。(2)脐带因素。脐带过短、脐带绕颈、脐带脱垂、脐带扭转、脐带打结、脐带受压等脐带异常现象,均有可能导致胎儿在宫内因供血不足或供血中断,出现不同程度的急性缺氧状态,进而发展成为新生儿窒息。因此,在产前完善各项检查,密切观察胎心和羊水状态异常,也是临床产科需注意的重点。(3)胎盘功能不全。胎盘功能不全主要指胎盘绒毛间发生老化、血栓、梗死等症状,导致血、氧、营养等循环发生障碍,最终引起胎儿缺氧,胎儿娩出后便会发展为新生儿窒息。针对胎盘功能不全者,在产前做

新生儿出科自我鉴定

新生儿科实习鉴定 神经外科实习轮转结束后,就来到了新生儿科。现在在新生儿科的三周实习时间差不多结束,有点不舍,不舍得这里的小病人和老师们。 在这段时间里,我遵纪守法,遵守医院及科室的各项规章制度,尊敬师长,工作积极,态度诚恳、虚心求教。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将所学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应用于实践。三周的时间虽然很短暂,但在带教老师的细心、耐心指导下,我掌握了新生儿蓝光治疗、淋浴、盆浴、鼻饲、喂奶、动脉采血和静脉留置针等护理操作技术;掌握了心电监护仪和输液微量泵的使用;熟悉了新生儿窒息的抢救流程;了解了新生儿科常见疾病护理常规(如新生儿窒息、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黄疸、新生儿败血症、新生儿肺炎、早产儿的护理)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我的知识也不断地积累。在此过程中我不断总结,尽力提高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独立工作的能力。在此非常感谢护士长和科室老师们的指导,特别要谢谢我的带教老师的细心、耐心的教导。记得第一次进入病房,给我的第一印象就是病房很干净,病床突然小了一号,看到的都是些小朋友。当看到这些孩子时,我会从心底的可怜他们。刚来到这个世界就要面临死亡的考验。现在想想,不由得感叹:人活着就是一种幸福,因为再也没有比生命的存在更具有意义的事情了!篇二:儿科实习出科自我鉴定 儿科实习出科自我鉴定 短短的1个月儿科实习即将结束,回想这期间的点点滴滴,似乎在尝试无味瓶里的味道一样。临床的实习是对理论学习阶段的巩固与加强,也是对临床技能操作的培养和锻炼。我们倍偿珍惜这段时间,珍惜每一天的锻炼和自我提高的机会,珍惜与老师们这段难得的师徒之情。 儿科是一个独特的科室,面对的是个个脆弱的小生命。这更让我意识到医生不仅要医术高,更要懂得如何和他们沟通。对待患儿和蔼可亲,态度良好,虽然有些时候会遇到很多焦虑的患儿家属口不择言,而我们医护人员能做的就是宽容。我们可以体会他们的心情,孩子生病,谁的心里都会着急万分的,说一些伤人的话我们是可以理解的。我们能做的就是继续为患者服务,力争做到最好。每天接触很多患儿和他们亲人的时候,我明白了人生最大的财富不是金钱而是生命和健康,而我们的职责正是捍卫健康的生命。 在实习期间我遵纪守法,遵守医院及儿科室的各项规章制度,尊敬师长,团结同学,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做到了不迟到、不早退、不无故旷工及擅自离开工作岗位。对待病人和蔼可亲,态度良好,努力将所学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用于实践,在此过程中我不断总结学习方法和临床经验,尽力提高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独立工作的能力,培养自己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崇高思想和良好的职业道德,经过1个月的实践我基本掌握了病程记录、会诊记录、出院记录等医疗文件的书写;掌握了临床儿科的特点及儿科常见、多发病人的诊治;掌握了常见化验的正常值和临床意义及和各类危、重、急病人的初步处理。今后,我会继续以“热情、求实、尽职”的作风,持着主动求学的学习态度,积极各科室的老师学习,秉着“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信念,孜孜不倦地吸收医学知识为日后的学习、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矗不断追求,不断学习,不断创新,努力发展自我,完善自我,超越自我是我崇尚的理念。儿科护士实习自我鉴定:熟悉疾病的病因及临床特点,了解其诊疗常规,常见急症的处理方法。 个人自我鉴定:本人在儿科实习期间,遵守医院及科室各项规章制度,尊敬老师,团结同学,关心病人,不迟到早退。在带教老师的悉心指导下能完成生命体征的测量,新生儿的各项生活护理,以及新生儿培养箱,蓝光箱,心电监护仪的使用。希望在接下的科室能更完善自己,提高自己。 带教老师评语: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该生在妇科实习期间,严格遵守医院各项规章制度,尊敬老师,团结同学。无菌观念强,基本掌握儿科常见病的护理常规。篇三:实习护士出科自我鉴定

新生儿败血症临床路径(最新整理)

新生儿败血症临床路径 一、新生儿败血症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新生儿败血症(ICD-10:A41.900)。 (二)诊断依据。 根据《实用新生儿学(第4版,邵肖梅,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年)、《诸福棠实用儿科学(第8版,胡亚美、江载芳、申昆玲,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年)。 1.临床表现包括体温不升或发热、少吃、少哭、少动、黄疸、呕吐、腹泻、腹胀、皮肤发花或硬肿、呼吸暂停甚至惊厥等。 2.实验室检查 (1)白细胞总数增加或减少,未成熟中性粒细胞增加,C 反应蛋白、血清降钙素原升高,血小板降低。 (2)血培养出现阳性结果。 临床表现加血培养阳性结果可确诊;具有临床表现,血培养阴性但其他非特异检查符合≥2条可诊断临床败血症。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实用新生儿学(第4版,邵肖梅,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年)、《诸福棠实用儿科学(第8版,胡亚美、江载芳、申昆玲,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年)。

1.抗感染治疗。 2.对症支持治疗。 (四)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新生儿败血症(ICD-10:A41.900)。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五)住院期间的检查项目。 1.必需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需要随病情变化而复查; (2)C反应蛋白、血清降钙素原,监测血气分析、电解质、血糖,需要随病情变化而复查; (3)血培养,必要时复查; (4)腰椎穿刺,脑脊液检查,排除化脓性脑膜炎。 (六)治疗方案与药物选择。 1. 抗感染治疗:收集标本送检培养后,及时使用抗生素。根据患儿情况初步判断可能的病原,经验性选用抗生素。一旦有药敏结果,及时进行相应调整。败血症的抗生素疗程7-14天。 2.支持对症治疗:扩容、输注血浆、应用血管活性药物。在肠内足量喂养之前给予胃肠外营养。 3.监测血压、心率、经皮血氧饱和度、尿量、凝血功能,

氨基酸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观察分析

最新资料推荐 氨基酸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观察分析 氨基酸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观察分析魏德萍杨洁(云南省 玉溪市妇幼保健院儿保科云南玉溪653100)【摘要】目的探讨氨基酸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本院儿科2019 年12 月以来收治的164 例新生儿黄疸 患儿随机分为三组。 A 组给予常规治疗和蓝光照射,适当补液。 B 组在光疗基础上给予小儿复方氨基酸注射液滴注。 C 组光疗加用人血白蛋白滴注。 结果三组治疗前血清胆红素比较无统计学意义;治疗72h 及治 疗完成后B、C 两组总胆红素水平下降明显超过A 组,但差异无统 计学意义。 在住院时间上A 组较B 、C 两组明显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小儿复方氨基酸联合光疗治疗新生儿黄疸具有较好的疗效,可以缩短黄疸持续时间,快速补充蛋白质,降低血清胆红素,临床应用安 全有效。 【关键词】新生儿黄疸胆红素氨基酸【中图分类号】R722.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2019)34-0109-01 新生儿黄疸亦称为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 由新生儿的代谢特点或其他疾病引起,若不及时治疗,严重高胆 1/ 6

红素血症可能导致胆红素脑病,遗留后遗症,给社会和家庭带来沉重负担。 因此,及时治疗新生儿黄疸,促使胆红素水平维持在相对安全的 范围内具有临床意义,应用小儿复方氨基酸治疗新生儿黄疸获满意疗效,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2019 年12 月2019 年11 月我院共收治164 例新生儿黄疸,其中男89 例,女75 例,患儿均为足月儿,首诊治疗。 入院后检测其血清胆红素超过新生儿生理性黄疸标准[1] 。随机 将患儿分为A 组60 例,B 组68 例,C 组36 例。三组患儿在 病因,性别,日龄,胎龄,喂养,治疗前血清胆红素水平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差异详见表一,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A 组: 给予蓝光照射治疗,适当补液(5%葡萄糖注射液+氯化钠注射 液);蓝光治疗方法采用XHZ 型新生儿黄疸治疗箱,黑棉布遮盖新 生儿双眼,会阴,肛门部位,其余部位裸露,双面持续照射812h 。 B 组: 在蓝光照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6%小儿复方氨基酸注射液 (18AA-Ⅱ)10ml/(kg.d)(上海长征富民金山制药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号: H10920197 )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以比例为1:1 静脉滴注,1 次 /d

新生儿败血症

新生儿败血症 概念:指新生儿期致病菌侵入血液循环,并在血中生长繁殖,产生毒素而造成全身性感染。新生儿期该病发生率较高。 病因 1病原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肺炎球菌常见。 2感染途径生前通过胎盘生时通过产道感染生后感染最常见。 3自身免疫低下尤其是早产儿和极低出生体重儿。 临床表现 生后3天内发病多为宫内或产程中感染,3天后发病多为生后感染。 表现无特征性,仅为严重中毒症状。 轻症反应低下、拒乳、体温不升或发热、皮肤黄染或出血点。 重症呼吸困难面色青灰心音低钝心率慢肝脾肿大。 实验室检查: 治疗原则 1抗生素的应用2清除局部病灶。3对症支持治疗。 护理评估 1健康史询问产前产程中产后有无感染史。 2症状和体征 3社会心理因素 护理诊断 1体温改变 2营养失调 3潜在并发症化脓性脑膜炎。 护理措施 1维持体温稳定

2控制感染的护理清除病灶,脐炎用3℅过氧化氢清洗后涂以2℅碘酊1-2次/日。皮肤小脓包,用无菌小针头刺破。其他部位破损及感染应给予及时处理。遵医嘱合理使用抗生素。对母亲又感染而又正在哺乳者,应治疗母亲感染并注意隔离措施。 3保证营养供给。 4严密观察病情变化 ①症状体征的观察:体温面色精神食欲是否好转。 ②并发症的观察: ③观察药物的疗效和毒副作用 5健康教育。 新生儿黄疸 概念由于新生儿时期血中胆红素浓度增高而出现皮肤,巩膜等被黄染。 新生儿胆红素代谢特点 1胆红素生成较多①②③ 2肝功能不成熟①②③ 3肝肠循环特殊 新生儿黄胆的分类 1生理性黄疸①生后2-3天出现②5-7天达高峰③10-14天消退④早产儿3-4周消退⑤一般状况良好。 2病理性黄疸①黄疸出现过早生后24小时出现②黄疸进展快③黄疸程度重④黄疸持续时间长⑤黄疸退而复现或进行性加重。 原因 1感染性因素 新生儿肝炎综合症:特点 1 病毒通过胎盘或在产程中感染,以巨细胞病毒和乙肝病毒最为常见。2黄疸一般在生后2-3周出现。3有肝功能障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