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定斯基关于“声音———图形”的通感理论———读《论艺术的精神》

康定斯基关于“声音———图形”的通感理论———读《论艺术的精神》
康定斯基关于“声音———图形”的通感理论———读《论艺术的精神》

康定斯基关于“声音———图形”的通感理论———读《论艺术的精神》

摘要:《论艺术的精神》是一部具有抽象主义宣言性质的理论著作,本文通过对书中绘画基本语言的理解,着重对“声音———图形”进行了通感分析。关键词:康定斯基;声音;图形;通感;理论

康定斯基是20世纪现代抽象艺术在理论和实践上的奠基人,他1886年出生在莫斯科,早年在莫斯科大学学习政治经济学和法律,1895年在莫斯科展出的法国印象派绘画作品对他步入艺术之路起到了触发作用,1900年他进入慕尼黑皇家美术学院。1910年创作了第一幅抽象画《即兴创作》,并写成《论艺术的精神》一书。此书素有“现代绘画启示录”之称,对

发展现代艺术起了重要作用。书中,康定斯基宣扬了他的基本艺术思想,认为艺术重要的是精神,并明确提出“内在需要”是构成抽象绘画的主导原则的观点。那么康定斯基又是如何用抽象绘画来反映“内在需要”呢?在《论艺术的精神》中有这样一段文字:“一般说精神是与肉体紧紧联结的,所以,一种强烈精神感受通过联想引发另外一种联想相适应的感觉就是可能的了。”其实,康定斯基所说的“联想”,就是修辞意义上的“通感”。在日常经验里,视觉、听觉、触觉、

嗅觉、味觉往往可以彼此打通,颜色似乎会有温度,声音似乎会有形象,冷暖似乎会有重量,气味似乎会有锋芒。比如听音乐通感到色彩和图形对我们来说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情了,当我聆听《秋日私语》这首曲子的时候,脑中总会浮现出金黄色的叶片随风轻扬飘落的画面;也听人说过,光谱中的橙色光线如同蚊蝇的嘈嘈之声。再譬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中有这样的一句话:“塘中的月光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上以所说的内容其实都是人的通感在起作用。所谓通感,是利用诸种感官相互交通的心理现象,是用一种感觉来描述表现另一种感觉,即感觉互为转移。审美主体有了一种感受,在客观上可以多种途径传达,但是殊途同归,令人体会到的是同一种结果,这就是通感形成的基础。或许“通感”是我们感知世界、理解世界的一把钥匙。如果真是这样的话,理解康定斯基的“内在需要”的抽象绘画原则也就不困难了。内在需要是绘画中一切问题的根基所以,他认为:“凡是由内在需要产生并源于灵魂的东西就是美的”。艺术家选择一根线条,一个图形,一块颜色都发自于心,因此都“只能以有目的地触碰人类的灵魂这一原则为基础。”康定斯基发挥了实验心理学关于物质要素与人的心理具有一种对应关系的理论成果,进而认为“形越抽象,它的感染力就越清晰和越直接。在一幅构图中,物质因素或多或少有些多余,多少会被纯抽象的形取而代之”,“艺术家越是采用这些抽象形式,他就越是可以深入地和充满信心地进入抽象王国”。可见,康定斯基认为构成抽象艺术的“内在需要”最终关系的是色与形的特性、色与色的关系、形与形的关系、色与形的关系等绘画基本元素的分析与价值的确认。依赖于对绘画元素的精、线、形、色等绘画语言成了表现的主体对象,语言内在的“运动”、“张力”等特质成了内容,语言的内在价值表现为精神价值。所以,康定斯基由抽象绘画语言的分析入手,提出了“内在声音”的概念。概括起来,康定斯基的“内在声音”有三种含义:

(1)指人的感官联通(即通感),主要是视觉和听觉;

(2)用于纯绘画的专门术语,特指“运动”、“张力”以及类似的状态;(3)专指与宇宙精神同一的特性。这三者中,用力最多的是第一和第二两点,并给予了陈述。首先确定点、线、面、色各自的独立表现价值(这是绝对声音);然后阐述各自的声音组合和谐的整体关系(旋律)。抽象的绘画符号洋溢着生命的博动;再经视———听通感的作用,使生命的博动与宇宙的规律协调

统一,抽象的符号转换成宇宙的和谐。为了更好地建构起抽象艺术的理论体系,康定斯基系统地阐释了他对抽象绘画元素的认识。康定斯基对每一种绘画元素都作外在和内在两方面分析,“就外在概念而言,每一根独立的线或绘画的形就是一种元素,就内在概念而言,元素不是形本身,而是活跃在其中的内在的张力。实际上,外在的形并不具有一件绘画作品内容的特点,而这种力度=活跃在这些形中的张力才成其内容”。比如,点从内在角度看,它“本身就是最简洁

的形”,是简化到极限的记号,是一切形象的最单纯化,它只有张力而没有方向,无论是圆的点,或是方的点,或是其它形状的点,它的“内在张力总是向心的”。假如点是处在方形

画面的正中,观者就清楚地听到一个单纯的声音,如果点不在画面的中心,而是处在画面的任意点上,立即就会出现两种声音,一个是点的绝对声音,另一个是点在画面所处位置的声音,这是点的离心结构的声音,如果在这种离心结构中再加上一个点,那么画面上就会变得更加复杂,点的重复成了强化内在声音的手段,点的大小与形状的改变,引起与抽象的点的相关的声音也改变了,他于一九二六年创作的油画《若干个圆》是他这一理论的实际运用。这幅画面由大小不等,颜色不同的圆点进行组合、迭置。每个圆点,每块颜色既在各自的位置发出自己的声音,又在相互的关系中制约与协调,构成一曲主次分明的点的旋律。抽象绘画的价值就是这种元素内在声音的和谐展示。其实点在任何艺术领域里都可以找到,它的意义是不可忽视的。比如,在音乐中“点类似于定音鼓或三角震动器的音响,且可用其他任何种类的乐器(特别是打击乐器)都可以制作出来,然而,当将点加以并置或按照顺序排列时,只有钢琴才创作出完整的曲子”。在版画中“点则充分发挥了自然性力量,那些作为物质手段的工具都可以通过这种力量表现出各种各样的形态和大小,这为点成为无数的各种各样音响提供了各种可能。

点在运动中留下的轨迹形成了线,或者我们可以说,一条线是一个点在散步,它的行进足迹形成了线。线在绘画基本元素中是最活跃、最富个性和易于变化

的,首先面的形态是由线界定的,不同的线表现不同的意念、情感和声音。线的简单与复杂变化在于作用力的不同和方向的变化,这就决定了线的内在声音必然表现为张力和方向。直线、折线、曲线张力和方向的不同变化,内在声音就有简单与复杂之分。比如直线,“直线(水平线和垂直线),是沉默的线,二者的声响最低不过了,与其说沉默,不如说是几乎听不见的喃语或安静更为确切……但当直线向偏离中心的位置任意徐徐移动时,就产生了随位置偏离的音响和产生由冲突而产生的震耳的声音。”那么,线在其它艺术中的表现又是如何呢?康定斯基也进行了阐述,如“各种乐器的固有的音高,可以用线的宽度来表示,从极弱到极强的音的强弱可以用线的锐度的增减乃至其浓淡来表现”;“曲线和直线的形式,还可以表现出诗句韵律匀整和谐的结构,诗句被朗诵时,还会出现一种音乐性———旋律性的线,这线不断变化,或是交替上升或下降,或是紧张和驰缓。面是线有秩序按一定方向移动的轨迹,它占有二维空间的范围并独立于周围的空间。对这一抽象绘画元素书中也进行了“视———听”通感阐析。他认为由两条水平线与两条垂直线构成的基础平面产生的是客观的音响,形成轮廓的两组线在音响方面各自具有相同的力。他还引用了出自物质界的“运动”、“上升”、“下降”等术语,并把它们理解为“单个”元素中的张力,以此来解释基础平面中的上、下、左、右及其声音关系。

康定斯基的抽象艺术有很大一部分是在探究色彩的力量与脱离具像功能的活动力。他认为“颜色是直接对心灵产生影响的一种方式,色彩是琴键,眼睛是音槌,心灵是绷满弦的琴”。颜色经由视觉通道拨,那么“色彩的和谐只能以有目的地激荡人类灵魂这一原则为基础”。康定斯基还企图透过色彩创造造型与动态幻觉,产生一种视觉的效果。梵高已暗示出色彩和情感的关系,康定斯基则要找到色彩的原理及色彩所象征的特质,他甚至透过色彩尝试表现声音。他在《论艺术的精神》一书中写道:“色彩的声音非常明确,几乎没有人能用沉重的音调来表现鲜明的黄色,或用高音来表现深蓝色,色彩的调子和声音的调子一样,结构非常细密,它们能唤起灵魂里的各种感情,这些感情极为细腻,非散文所表达出来。比如“人们持久注视任何黄色的几何形状,它便使人感到心烦意乱,它刺激、骚扰人们,显露出急燥、粗鲁的本性,随着黄色的浓度填大,它的色调也愈更尖锐,犹如刺耳的喇叭声。”而“蓝天是典型的天空色,它给人强烈的感觉就是宁静。当蓝色接近黑色时,它表现出了超脱人世的悲伤,沉浸在无比严肃庄重的情绪之中,蓝色越浅,它也就越淡漠,给人以遥远淡雅的印象,宛如高高的蓝天。蓝色越淡,它的频率就越低,等到它变成白色时,振动就归于停止。”对于红色,书中写道:“每一个颜色都可以是既暖

又冷的,但是哪一个颜色的冷暖对比都比不上红色这样强烈。而且,不管其能量和强度有多大,

红色只把自身烧红,达到一种雄壮的成熟程度,并不向外放射许多活力。”它是“一种冷酷地燃烧着的激情,存在于自身中的一种结实力量”,“红色像乐队中小号的音响,响亮、清脆而且高昂”。以上是书中对抽象绘画基本元素的阐释,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康定斯基的“内在声音”说主要关系指的是抽象绘画元素的张力、方向与联觉(即通感)作用所唤起的主观精神,它是“内在需要”原则运用于抽象艺术的理论基础。比如,他1925年创作的油画《红色小梦》,即是按照绘画元素离心、向心的内在特性,根据“内在声音”的和谐方式构成的,整幅画面以红、黄二色为基调,上有劲挺的直线,规则的几何图形,柔软随意的曲线,以及不同形状的大小的点,组合成一个乐音起伏,声色交织的完满世界。

《论艺术的精神》一书着重了图形的基本元素与声音通俗浅显的通感分析,康定斯基的抽象作品也与他的理论主张相吻合,他用抽象的形式来抒发情感和展现精神内涵,并在绘画中引入音乐、戏剧等相关艺术的手法,创造了一种“真正不朽的艺术”形式,他的

抽象画论,集中体现了与他同时代的抽象画家的艺术追求与审美理想,他对绘画元素的分析,主张绘画借鉴音乐的构成手段,追求画面的音乐感受力等,正是当时抽象画家们集中探讨的问题。在他的理论里,音乐的某些探索提供给美术强有力的支持,或者至少可以说,视觉艺术从音乐那里汲取了丰富的灵感,他的绘画完全实践着他关于“视觉音乐”的理念。绘画和音乐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你可以听色彩和看声音。另外,更重要的一点是,康定斯基提出的“内在需要”、“内在声音”、“综合艺术”、“隐性结构”等概念,曾对20世纪视觉观念的变革产生过深远的影响,虽然他的探索以绘画为主,但却影响了艺术总体的发展,因为抽象艺术的原则是贯穿于整体艺术之中的,当我们今天回顾发端于上一世纪的抽象主义运动时,以康定斯基为代表的抽象艺术家,无论在绘画实践和理论上对于丰富艺术的表现手段,拓宽艺术的审美领域以及改善视觉形象的构成方式都具有建设性的贡献。但是,他也夸大了抽象艺术和抽象作品形式的作用,过于强调“纯粹的艺术形式”,在他看来,用抽象的色彩的点、线、面而不参照可见自然的任何东西,就足以表达画家的感情,就可以使观众得到精神上的满足及其他;他相信画面的内容可以由非具像的造型与色彩表达出来,而观者可以自行产生对画面的联想,以获得艺术家的意念,在这些问题上,我们还应客观对待。另外,康定斯基在《论艺术的精神》一书中的关于色彩的理论,他根据的是经验感觉,本质上还是浪漫的、精神的,而非任何明确的科学。

康定斯基

康定斯基《即兴二十八号》1912年,布面油画 [来源:来自网络] [作者:高原画廊] [日期:08-10-07] [热度:91] 康定斯基《即兴二十八号》1912年,布面油画 111.4x162.1厘米,纽约,古根海姆美术馆藏 康定斯基的许多画,都被冠以音乐的标题,如“即兴”、“抒情”,等等。仅以“即兴”为题的作品就有三十五幅之多,都被一一地编号。这些作品,起初还较为写实,到后来,则愈加变得简约和抽象。最终在画中仅留有几根主要线条,而客观内容的描述则被全然地抛弃。康定斯基认为,绘画与音乐具有相通性。他常常把绘画用音乐的术语来描述。他曾形象地用乐曲的弹奏来比喻画家的创作:“色彩好比琴键,眼睛好比音锤,心灵仿佛绷紧着弦的钢琴,艺术家就是弹琴的手,它有意按动着各个琴键,以激起心灵的和谐的震动。”康定斯基对音乐有着敏锐的感受力。他曾经将他自己早年的一幅描绘莫斯科暮色的画,用诗一般的语言形容成交响乐: “太阳将整个莫斯科融为一体,它象一支狂欢的大号,使人整个身心、灵魂为之震颤。……它只不过是这部交响乐中使每一种色彩达到最最强烈程度的最后一个音符而已,不过它确实迫使莫斯科象一支庞大的交响乐队,重复地奏出最强的音节。粉红色、淡紫色、黄色、白色、蓝色、淡黄绿色、火红的房屋和教堂——每一种色彩都是一首独立的歌——令人心醉的绿草、低声喃喃的树木和白雪,都随同成千个声音在歌唱,光秃秃的树枝奏出小快板,克里姆林宫那红红的、坚定庄严的围墙及上方精美的白色钟塔,象一声胜利的欢呼……。” 而当他后来在剧院听着瓦格纳的歌剧《罗恩格林》的时候,那乐曲的旋律,则又转化成这幅莫斯科暮色的画面上飞动的线条和璀璨的色彩: “对我来说,《罗恩格林》似乎是这个莫斯科的充分体现。小提琴,深沉的低音调,尤其是管弦乐器,那时在我看来都形象地层现了黄昏时分的冲突。我用心灵之眼去体会这色彩,粗野的、几乎着了魔似的线条在我的眼前飞舞。” 正是他的这种对音乐的敏感,使他总是把绘画和音乐相提并论。他认为,画家其实做着与音乐家同样的事情,他们都追求表现“内在精神”,所不同的只是前者用的是视觉的语言,而后者则是用听觉的语言。他把绘画当作由各种视觉要素所构成的交响乐,称其为“色彩的大合唱”。他说:“绘画是不同世界雷鸣般的碰撞……。每一件作品的创造恰似宇宙的创造一样——通过各种乐器浑然一体的喧嚣所形成的有如洪水爆发的那种巨大声响,来创造一支交响乐,创造一支天球的音乐。”

人教版五年级美术:康定斯基的艺术精神-素材.doc

康定斯基的艺术精神 在西方当代艺术时期中,出现了无数思潮跟流派,其中表现主义是20世纪重要的美术思潮。它是一种重视内在情感的表现与精神性存在,轻视客观物质再现的艺术风格。瓦西里?康定斯基(Wassily Kandinsky,1866~1944),一个注重内在精神的艺术家,他说:“任何艺术作品都是其时代的产儿,同时也是孕育我们感情的母亲。内在因素,既感情,它必须存在的的;否则艺术作品就变成了赝品。内在因素决定作品的形式。”在西方艺术中,大多都是一种对描写对象的形象摹写,而忽视其内在的精神追求,这是康定斯基一定要避免的事情。 康定斯基本是学经济与法律的,但却在30岁得时候爱上了绘画艺术,于是放弃自己的工作投身于艺术活动中,我认为这是一种对艺术的执着与对自己的忠诚。在一边学美术的同时,一边关注着各种艺术运动的发展,并积极地思考探索着自己的艺术道路。他的前期大量作品中收到印象主义与野兽派的影响,比如说他的《蓝色骑士》与《马背上的情侣》,以鲜艳浓烈的色彩去勾勒画中的故事,叙述者童话般的故事。但是慢慢开始,他的作品在逐渐的演变成熟,慢慢的脱离客观物象,通过精神的触摸,运用简单的造型元素,抽象的表达艺术作品,所以他被称之为抽象艺术的鼻祖。 康定斯基不仅在艺术作品上有卓越的成就,在思想理论上也有深度研究与造诣。他的《论艺术中的精神》一文,是二十世纪影响广泛的艺术理论之一。在这本书里,康定斯基认为:内在因素决定艺术作品的形式,而内在因素即感情。一件艺术作品的形式有不可抗拒的内在力量所决定,是一书中唯一不变的法则。 在康定斯基的著作中,“精神”是他的论述主题,精神至上,用自己内在的需要去表达一个客观物象。他认为一切的艺术表现都是精神的客观反映,他的这一观点与黑格尔(Georg Wilhelm Friedrich Hegel,1770。~1831)的绝对精神看做世界的本源一样,事物的更替、发展、永恒的生命过程,就是绝对精神本身的唯心主义。同时,他也深受德国学者沃格林(Wilhelm Worringer,1881~1965.)的表现主义美学思想的影响,沃格林认为:制约所有艺术想象的的根本原因是人的“艺术意志”,每部艺术作品就起最内在的本质来看,都只有“艺术意志的客观化”。也许在康定斯基的思想中,“内在需要”是一种最贴近于人类的思想与需求,是人们最想要表达出来的艺术,一种最真实干净的艺术目的,而不是以实现它的形式为目的,并不是当你在参观画廊的时候,发现了一些看起来很唯美的画,你仔细观察画上的物象,然后觉得很喜欢,过了一段当你再一次记起这幅画时,你能记得是它画面上的客观物象,但似乎缺乏了更令人心动的内在思想,亦没有那最初的惊艳之美。因为在很多时候,

康定斯基

康定斯基(ВасилийКандинский,格里历1866年12月16日-1944年12月13日),出生于俄罗斯的画家和美术理论家。与彼埃·蒙德里安和马列维奇一起,康定斯基认为是抽象艺术的先驱。毫无疑问,康定斯基是最著名的。他还与其他人共同成立了一个为时不长但很有影响力的艺术团体“蓝骑士”。康定斯基的绘画售价曾近一千五百万美元。索罗门·古根海姆美术馆是康定斯基作品的最大藏家之一。 2人物简介 哥萨克士兵(油画) 瓦西里·康定斯基[俄国](Wassily Kandinsky,1866-1944): 现代艺术的伟大人物之一,现代抽象艺术在理论和实践上的奠基人。他在1911年所写的《论艺术的精神》、1912年的《关于形式问题》、1923年的《点、线到面》。1938年的《论具体艺术》等论文,都是抽象艺术的经典著作,是现代抽象艺术的启示录。 3早年经历 1914年以前的康定斯基 康定斯基1866年生于莫斯科一个知识分子家庭,在良好的家庭环境中受到完美的教育;中学时代,不但成绩优异,而且是优秀的业余大提琴手和画家。在莫斯科大学学过法律和经济,仍保持着对绘画的兴趣。1889年到沃洛格达从事民族史与民俗学调查研究,广泛接触到俄罗斯民间绘画和装饰艺术,对它们的夸张的、非写实的表现手法和强烈的色彩,留下了深刻的印象。1893年大学毕业,获博士学位,并在大学任教。三十岁的时候,为了学画,他抛掉了法律教授的职位。来到了慕尼黑,在这里,他一下子就被弥漫在这个城市的新艺术运瓦西里·康定斯基动的气氛抓住了。1900年慕尼黑美术学院毕业,成为职业画家。1903年,他开始了欧洲及北非之行,并实地考察了各国现代艺术运动的发展状况,历时四载,从而加深了对欧洲文化的全面了解。1908年,康定斯基定居慕尼黑,并开始了他的职业艺术生涯。 弓箭手图像1909年,康定斯基加入德国表现派社团“慕尼黑新艺术家协会”,并担任首届主席。次年他完成了自己的第一部关于抽象艺术的重要理论著作《论艺术的精神》,并创作了第一幅抽象作品《即兴创作》。在这期间,康定斯基关于非客观物体的绘画或者没有实际主题的绘画正在萌芽。 1911年,康定斯基与马克共同退出“慕尼黑新艺术家协会”,另行组建了“青骑士派”,并出版自己的刊物《青骑士年鉴》。

大综合时代康定斯基的抽象绘画创作

2012年第24期总第326期前沿 Forward Position No.242012Sum No.326 论“大综合时代”康定斯基的抽象绘画创作 谢建华(南京视觉艺术学院,江苏南京211215) [摘要]1933年67岁的康定斯基定居巴黎近郊塞纳河畔的纳伊利,开始了他晚年的“大综合时代” 。在这一时期的作品中有《连续 》《带伴奏的中心》《纤细的固定》《两只绿点》《带伴奏的中心》《紧凑整齐的对比》《红色形状》《分割·统一》《孤立》等,他的表现手法由初期的写实转变到抽象表现主义,由非具象表现转变到几何学抽象构成和带有象征性的标记符 号,以及将画面构成分割成几个不同性质的矩形,也可以说是几个小画面被图像化地统一于一个大画面之中。[关键词]康定斯基;大综合时代;抽象构成;标记符号[中图分类号]J20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267(2012)24-0192-02 [作者简介]谢建华(1963— ),女,江苏南京人,博士,副研究员,南京视觉艺术学院摄影系主任,学报《视觉艺术》主编,主要研究方向为中西方艺术 史、艺术美学及艺术批评。 康定斯基的绘画创作的真正受人瞩目是他1910年康定斯基结识了德国画家弗朗兹·马尔克,并参加了新艺术家协会开始的,虽然1911年由于艺术观点的不同康定斯基离开了新艺术家协会,但他与乌尔克却成了一生的好友。1911年6月两人开始共同工作,组成了一个“青骑士”小组。在康定斯基看来,马以其力量和速度载着骑手向前跑,但是骑手指导着马。所谓艺术的“天分”就是以其力量和速度把艺术家推向高峰,不过驾驭这种“天分”的是艺术家。后来法国雕塑家与画家阿尔普、法国画家勃拉克等都参加了进来。12月在慕尼黑坦露豪斯画廊举办了第一届“青骑士”画展。1912年坦露豪斯画廊刊印了由康定斯基 和乌尔克编辑的《青骑士年鉴》 。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以康定斯基为中心的新绘画运动带来了挫折,并使他相继失去了麦凯和马尔克两位亲密的朋友。伤心的康定斯基辗转于苏黎世和斯德哥尔摩,1914年11月经意大利和巴尔干半岛回到俄国。1916年康定斯基与女友分手后,第二年2月11日与俄国姑娘尼娜·安德鲁斯卡娃结婚。1918年后康定斯基发挥了他作为组织者和教育者的作用,为苏维埃中央和地方美术事业的发展做出了极大的努力。1921年12月由于政治观念的不同康定斯基离开苏联,加入具有先锋意识的德国包豪斯学院,一直到鲍豪斯学院最终也被纳粹政府查封。康定斯基从柏林移居巴黎。1933年12月,已经67岁的康定斯基决定永远定居在巴黎近郊塞纳河畔的纳伊利。在那儿迎来了他集大成的晚年。他综合了以前旅行各地得来的各色各样的体验,伴随 着对作品科学性的严密验证的长期创作活动,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尼娜夫人称这一时期为“大综合时代”。在这一时期的作品中,纯粹属几何学性质的形态再一次减少,出现了各种独特的形象,展现了其成熟的画风。如1934年创作的《两者之间》,各色各样的形态一眼看去似乎是偶然被甩到画布上的,相互间似乎没有任何关联,但这样的构 成不仅能够打动观者的双目,更能感动观者的灵魂。这个不显露在外的关联,实际上就在其内部明显存在着,外形上的放纵在这儿形成了精神的融合。 康定斯基曾说 :“形态是经常会随时间推移而发生变化的,是相对的。那是因为今天的精神所显现的反响不会产生今天所要求的手法之外的东西。所以,反响是形态的灵魂。形态由于反响才有了生命,由内向外发生作用……将 形态作为金科玉律的作法是毫无道理的。 ”康定斯基的晚年创作贯穿了这一理论。如l934年创作的《纤细的固定》 ,画布上垂直线条与水平线条的交叉,以及数种形象的重复, 令人联想到建筑装饰的画稿,另一幅《两只绿点》 ,两只绿点可能是指画面中上部并列的两个小小的圆。明亮的背景上重叠了透明而又明亮的色块之后,带来了微妙的变化。 康定斯基在《具体艺术》一文中写道 :“所谓绘画的‘形成’,并非仅仅指。色彩而言。另有被称作‘图形’的,也是绘画的表现手段中绝对必要的部分。它是由‘点’开 始的。点是难以数计的其他所有形态的根本形式— ——这小小的点的存在实际上给人类精神带来了丰富多彩的影响。 ”康定斯基在定居巴黎前后,每年都要到世界各地旅行、办画展,1935年他与麦根格尼利、米罗、蒙德里安和德莱里在巴黎、斯德哥尔摩和米兰举办了联合展。频繁的旅行 生活,沿途的所见所闻,都使康定斯基有一种将此画出来的冲动。因此在晚年生活平静时他创作了许多这样的作品。 1935年创作的《连续》,画面由形态和色彩构成的形象被分成四段,成水平排列。右下方的空白使得形象的群体连 结起来,形成时间的起点,从而令形象的变化充满节奏感。 康定斯基晚年最辉煌的杰作是l937年他71岁时创作的 《带伴奏的中心》 ,画面中央所强调的大的形状是利用明亮色块相互重合得到的,这是康定斯基所特有的形象。周围 · 291·

康定斯基 《印象第3号》---通向抽象艺术的道路

康定斯基《印象第3号》---通向抽象艺术的道路 康定斯基《印象第3号》一通向抽象艺术的道路高阶秀尔著范钟鸣译 2011-02-18 13:48:03| 分类:看名画的眼睛| 标签:康定斯基作品印象绘画艺术|字号大中小订阅 康定斯基《印象·第3号》一一通向抽象艺术的道路 〔画布油画,95 x10 cm , 1908年作,慕尼黑市立兰巴赫美术馆藏〕 松明行列 要找出这幅画中的形象并不难。画面中央是一位骑着马的骑手。人和马的细部都被省略了,他们是以大胆的黑线勾勒出来的。马昂首直立,马背上人物的姿态也较明显,还有它们形体上的笔触和色彩都非常鲜明。这些形体、笔触和色彩加深了这幅画给观众的印象。 在人和马的背后是丰富多彩的街景。画面中央深处可以见到一座有山墙的神殿,在骑手的背后是一根高高突起的烟囱。画面左边,一堵白色的墙一直延伸到深处,墙边还

有两个人谈着话在散步。右边,马屁股的周围有许多人站着,他们上面飘着许多泡沫般的红色、橙色的圈。这幅画的另外一个题名是《松明行列》,也许这些圆圈正是人们手中执着的松明子吧。其实画上雕像般的人和马给整个画面带来了静止的感觉,而这些松明子却又赋予这静止的画面以活跃的气氛。 这些红色、橙色的松明子和背景上人物的红、黄、绿、蓝色的服装,这些斑斓的色彩,在粗浓黑线的支配下,闪烁着光彩。它们就象勃拉姆斯的交响乐一样,在暗淡、深沉之中表达了一种抒情性。马蒂斯《红色的室内景》一画上燃烧着的红色,会使人想起法国南部明亮阳光下水果的色彩,而康定斯基的红色却带有一种奇异的情调。 1908年慕尼黑是否真的有过“松明行列”或类似的活动我不知道。但也没有必要过于拘泥画的题名,因为康定斯基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的作品带有客观形象意义的题名,大都是在作品完成以后,根据对画面的联想而赋予。我们应该注意这幅作品的创作年代——1908 年,这是毕加索创作《亚威农少女》的第二年。就在这一年岁康定斯基经历了他改变二十世纪绘画发展方向的一次决定性的重要体验。 闪烁着光彩的美丽的绘画 关于这次重要体验,康定斯基在他自己的《回忆录》

抽象艺术的通感表达_康定斯基艺术理论的现象学阐释

抽象艺术的通感表达 ——康定斯基艺术理论的现象学阐释 廖雨声 【摘要】康定斯基对抽象绘画中的通感问题进行了探索。在他看来,通感是心灵作用下的感觉相通。艺术根源于人的心灵,因此,探索艺术中的通感问题自然成了康定斯基艺术理论的应有之义。康定斯基在他的艺术理论中建构一套抽象艺术的通感语言体系。每一种艺术都有自己独特的艺术语言,但是色彩、声音、线条、触觉等这些因素由于通感的存在而实现相互沟通,因此艺术之间的交融是可能的。康定斯基在通感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未来艺术”观念。在现象学看来,灵与肉并不是对立的,而是有机地统一在身体——主体中,它先于主客的分裂。知觉是身体的本源性体验,感官从根本上来说是统一的,由于身体原初的统一性,通感就成了身体——主体的原初性体验。艺术所关注的就是这种原初性的通感体验,把这种原初状态仅仅理解为心灵的体验是不够的,因为体验根源于身体——主体与世界的相互交流。 【关键词】抽象艺术;通感;综合艺术;康定斯基;艺术理论;现象学 所谓通感(Synaesthesia),指的是感觉之间的联接,即一种感觉能够触发另一种感觉,视觉、听觉、触觉等感觉并不各自独立,而是相互沟通。在绘画中,画家借助于特定的艺术形式,能够给欣赏者带来视觉之外的感觉体验。通感问题是理解康定斯基艺术理论的一个关键问题。在《艺术中的精神》等艺术理论著作中,康定斯基对抽象绘画中的通感问题进行了探索。在此理论基础上,他进一步提出了“整体艺术”的观念。 一、心灵与通感 在康定斯基看来,通感的产生乃是由于心灵的敏锐。“高度敏感的人与其心灵是如此接近,其心灵自身是如此敏锐,以致任何味觉印象都能立刻传递到心灵,再由心灵传递给其他感官,比如眼睛。……敏感的人就像一把制作精良且究竟演奏的小提琴,其琴弓的每一次触碰,都能引起心灵的死死触动。”[1](P70)在高度敏感的人那里,也就是现代认知学科通感研 究中所谓的“通感者”,感觉与心灵 紧密相连,任何感觉都直接传递给心 灵,在心灵的作用下,产生其他的感 觉。可见强调心灵的作用是康定斯基 通感理论的基础。在心灵的作用下, “视觉不只是与味觉相谐,也与其他 感觉相谐。比如,从触觉方面来说, 我们形容颜色,常说‘粗糙’、‘尖锐’、 ‘平滑’、‘柔顺’,以至于人们看到 颜色,比如暗青、硌绿和深茜红,往 往有想去用手触摸的倾向。从触觉出 发,我们甚至把色彩区分为冷色和暖 色。同样地,某些颜色,如深茜红。 我们觉得柔软,而另一些颜色,如硌 绿、氧化青绿等,却显得坚硬,甚至 当它们从软管里挤出来,我们也觉得 ‘干巴巴’的。” [1](P71)康定斯基在 此注意到了日常用语中普遍的通感现 象,并且把这种现象与人的体验联系 在一起,虽然未深入,但其认识是比 较深刻的。 心灵是康定斯基关注的核心。 在他看来,当前的时代已经被物质 主义统治,“物质主义噩梦把人类生 活卷入邪恶无聊的玩乐旋涡”[1](P38), 心灵被物质的迷雾所遮蔽。要想“重 新摇响心灵之铃”,必须借助于艺术 这一手段,因为艺术关注于人的内 心驱力(inner necessity)和内在情 感。绘画中的任何一个色彩、一个 点、一条线、一个面,都在激荡着人 的心灵。“色彩直接作用于心灵。如 果说色彩是琴键的话,那么眼睛便是 音槌,心灵则是绷满丝弦的钢琴,而 艺术家便是那弹琴的巧手,经过一番 刻意敲弹,引来心灵的激荡。”[1](P72) 艺术家通过对色彩的精心安排,使得 在欣赏者那里也取得共振。但是康定 斯基对传统的具象绘画非常不满意, 认为它已经被物质主义所侵蚀,被迫 在物质中寻找材料,把反映客体作为 自己的任务。因此,抽象艺术必须取 代具象艺术,把人的精神、心灵、内

马列维奇简介

马列维奇简介 个人简介: 俄国画家卡西米尔·塞文洛维奇·马列维奇(Kazimir Severinovich Malevich,1878——1935),至上主义艺术奠基人。1878年2月11日生于波兰基辅的一个贫困家庭,具有立体主义和未来主义的特色。曾参与起草俄国未来主义艺术家宣言。1935 年5月15日卒于列宁格勒(今圣彼得堡)。 他从接受严谨的西方艺术美学的教育开始,后和康定斯基、蒙德里安成一起成为早年几何抽象主义的先锋,最终以朴实而抽象的几何形体,以及晚期的黑白或亮丽色彩的具体几何形体,创立这个几乎只有他一个人独舞的至上主义艺术舞台。“模仿性的艺术必须被摧毁,就如同消灭帝国主义军队一样。”这就是他铿锵有力的表白。 马列维奇的至上主义思想影响了塔特林的结构主义和罗德琴柯的非客观主义,并通过李西茨基传人德国,对包豪斯的设计教学产生影响。20年代初,苏联文艺界对非写实艺术不再包容和接受,马列维奇只得终止其对抽象艺术的探求,而以教学谋生。1927年,他唯一的一本理论著作《非客观的世界》在德国出版。1935年,他在贫困和默默无闻中离开人世。 生平简介: 1913年,马列维奇的立体主义突然转向一种图表式形象拼凑,构成半画谜,半招贴画式的性质。这一幅《一个英国人在莫斯科》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在这幅画上,具体的形象以反逻辑方式并列,是一种前达达派的构想。画上有俄罗斯教堂、马刀、蜡烛、剪刀、文字、锯子、鱼和梯子等等,这些在生活逻辑上风马牛不相及的事物,完全按画家的自由意志杂乱地并存在画面上。它们大小不均,事物间也毫无可供联想的因素。 十月革命后,马列维奇和另一位俄国画家--抽象主义绘画的创始人康定斯基同在苏联的“И30”工作。他们作画,搞雕塑,还搞设计与舞台美术。在工作中,他们联系现代的机械文明,开始探索自己将要发动的大规模造型活动,这就是“构成主义”新观念的起端。十月革命前,俄国的美术界受到西方现代派运动的启迪,在艺术探索上表现得非常活跃。如拉里奥诺夫在实验“光辐射主义”,马列维奇在创造“至上主义”等等。十月革命胜利后,这些俄国现代艺术流派的成员都满腔热诚地欢呼革命的到来。革命结束了原来的艺术集团,他们又重新把它们集结起来。而且这些崇尚现代派艺术的人被称作“左派”,尊重传统的巡回展览画派被划入“右派”。马列维奇的“至上-构成主义”自称是左派画家。马列维奇在1919~1921年间在莫斯科和列宁格勒教学时期,还大肆宣场他的抽象艺术的哲学观。1926年,借

康定斯基的绘画作品

康定斯基的绘画作品 瓦西里·康定斯基(1866.12.4~1944.12.13)Wassily Wasilyevich Kandinsky ,俄裔法国画家,艺术理论家,被认为是抽象主义的鼻祖。 出生于莫斯科一个知识分子家庭,在良好的家庭环境中受到完美的教育;中学时代,不但成绩优异,而且是优秀的业余大提琴手和画家。在莫斯科大学学过法律和经济,仍保持着对绘画的兴趣。1889年到沃洛格达从事民族史与民俗学调查研究,广泛接触到俄罗斯民间绘画和装饰艺术,对它们的夸张的、非写实的表现手法和强烈的色彩,留下了深刻的印象。1893年大学毕业,获博士学位,并在大学任教。三十岁的时候,为了学画,他抛掉了法律教授的职位。来到了慕尼黑,在这里,他一下子就被弥漫在这个城市的新艺术运动的气氛抓住了。1900年慕尼黑美术学院毕业,成为职业画家。1903年,他开始了欧洲及北非之行,并实地考察了各国现代艺术运动的发展状况,历时四载,从而加深了对欧洲文化的全面了解。1908年,康定斯基定居慕尼黑,并开始了他的职业艺术生涯 1909年,康定斯基加入德国表现派社团“慕尼黑新艺术家协会”,并担任首届主席。次年他完成了自己的第一部关于抽象艺术的重要理论著作《论艺术的精神》,并创作了第一幅抽象作品《即兴创作》。在这期间,康定斯基关于非客观物体的绘画或者没有实际主题的绘画正在萌芽。 1911年,康定斯基与马克共同退出“慕尼黑新艺术家协会”,另行组建了“青骑士派”,并出版自己的刊物《青骑士年鉴》。

z 1917年回到俄国,十月革命后任莫斯科人民教育委员。但因其艺术主张与苏维埃政策相抵触,1921年以接受德国魏玛包豪斯学院邀请为理由离开苏联。1933年定居法国讷伊。 康定斯基的艺术创作经历了早期的具象主义、中期的抽象表现主义、后期的几何抽象主义和晚期的将早期直觉式画风和几何抽象主义结合这四个阶段。

康定斯基

康定斯基 摘要 康定斯基的作品以抽象绘画最为经典。通过点、线、面的运用,康定斯基在当中找到自己的艺术风格和绘画乐趣,并形成有别于人的理论体系。其实,无论怎样的流派和风格,其形成的过程是时代意识、人文环境的综合体现。在分析康定斯基的艺术中,我们找到属于他那段艺术史的依据。同时,展望未来,康定斯基的理论继续在我们的设计中,发挥无穷的魅力和作用。 关键词:康定斯基,理性,绘画,设计点线面理论 1866年12月4日一位著名的画家在出生了,他就是瓦西里·康定斯基。康定斯基是现代艺术的伟大人物之一,现代抽象艺术在理论和实践上的奠基人。 康定斯基出生在莫斯科一个知识分子家庭,在良好的家庭环境中受到完美的教育;中学时代,不但成绩优异,而且是优秀的业余大提琴手和画家。在莫斯科大学学过法律和经济,仍保持着对绘画的兴趣。1889年到沃洛格达从事民族史与民俗学调查研究,广泛接触到俄罗斯民间绘画和装饰艺术,对它们的夸张的、非写实的表现手法和强烈的色彩,留下了深刻的印象。1893年大学毕业,获博士学位,并在大学任教。三十岁的时候,为了学画,他抛掉了法律教授的职位。来到了慕尼黑,在这里,他一下子就被弥漫在这个城市的新艺术运动的气氛抓住了。1900年慕尼黑美术学院毕业,成为职业画家。1903年,他开始了欧洲及北非之行,并实地考察了各国现代艺术运动的发展状况,历时四载,从而加深了对欧洲文化的全面了解。1908年,康定斯基定居慕尼黑,并开始了他的职业艺术生涯。 20世纪是艺术精神的“分析时代”。在西方,野兽派、立体派、未来派、达达派、表现派、超现实主义、抽象主义、波普艺术等等流派的产生和更替波澜壮宽,而抽象主义是最能体现“分析时代”的精神。 20世纪的西方现代派美术的出现受到政治、经济、文化和哲学的影响,与社会发展的进程关系密切。由新技术革命引起的一系列变化,使社会结构以及人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发生了变化,促使人们用开放的态度对待艺术创新。当时摄影技术的日益成熟,严重地动摇了一向视模仿自然为全部目的的绘画信念。在画家的作品中也产生不同程度的反映,为了摆脱西方现实社会的种种弊端,这就出现了艺术精神“分析的时代”。而抽象派的前身是超现实主义,也是在这样一个背景下产生的。 1909年,他加入德国表现派社团“慕尼黑新艺术家协会”,并担任首届主席。次年,他完成了自己的第一部关于抽象艺术的重要理论著作《论艺术的精神》,1912年出版的《论艺术的精神》一书中,康定斯基把他当年在俄国求学时,头脑里盘旋的一些思想加以条理化,一个严肃的学生,总是要把很多时间用在艺术和音乐之间的关系上。他在马奈的绘画中,第一次觉察到物体的非物质化问题,并且不断地吸引着他。 1914年他创作了第一幅抽象作品《即兴创作》。这幅《即兴》,已多少蕴含

康定斯基论点线面读书报告

康定斯基论点线面读书报告 瓦西里·康定斯基,出生于俄罗斯的画家和理论美术家是现代抽象艺术在理论和实践上的奠基人。 他于1911年所写的《论艺术的精神》1912年的《关于形式问题》1923年的《点,线到面》1938年的《论具体艺术》等论文都是抽象艺术的经典著作。是现代抽象艺术的启示录。 一康定斯基的点线面理论 1926年康定斯基出版的《点,线到面》一书中,给组成作品要素的点、线、面和他们之间的关系,理性的下了一个绝对的定义。这个定义就是指一个要素对另一个要素及对整体的关系。 (一)康定斯基关于点的理论 、点是“雄辩与沉默”。何以理解这话?举例说,一个点在一个空白的画面上,它是“雄辩”着自己的存在;要是点的数量增加了,这时的点在画面上不再是“雄辩”,而是“沉默”。点在数量上的改变,可以改变点的意向。当然不仅仅是数量上的改变会有这种变化,即便是点的大小、形状,同样使点的意向有所相应的改变。点的数量、大小与形状可以改变,所引起的内在声音也随之改变。如从颜色上说,把背景颜色与点的颜色进行对比或者调

和,改变点的大小,所体现的意向也不一样。几何学上的点是简洁的,绘画上的点在本质上是最简洁的形,通过绘画创作,点就有目的地激发人类的情感。 点是由于绘画工具表面最先的接触而形成的,通过这最初的接触,产生了最基础的面。点的表现形式主要有:形状、方向、大小、位置、多少等诸多方面的变化。点的外形是灵活的,有可视性,一旦物质化,点就必然被规定了大小、占据画面的位置。也就是说:点可以扩展,并形成面。康定斯基曾写道:“我用调色刀在画布上划成条状,画成点状的颜料,让它们尽可能自己表达出我要表达的东西。”点不断积聚在面上,强调了点的发展 过程。而在这过程中,点本身就阐释出它特有的性质。点只有张力而没有方向,无论是圆的点或者是方的点或者是其他形状的点,它的“张力”是向心的。康定斯基在1926年创作的油画《圆之舞》,是体现点的代表作。这幅画面由大小不等、颜色不同的圆点进行组合,叠置。每个圆点、每块颜色既在各自的位置上 发出自己的声音,又在相互的关系中制约与协调,给人感觉是画面构成了一曲主次分明的旋律。根据点的特质,可以提出这样一个问题:是点本身的变化,而引起了与它相关的其它元素的改变呢?还是由于点相关的其它元素变化了,而改变点本身的改变呢?对于这个问题,康定斯基认为这取决于技法的表现,以及构图的需要。譬如说,在点的大小比例上的任何改变,它本身的“张力”就从中央扩展开,其结果就相对减弱了它的中心张力,这引

浅谈康定斯基的抽象绘画语言及对中国意象油画的影响

浅谈康定斯基的抽象绘画语言及对中国意象油画的影响 一.论文的研究目标及主要任务 在中国当代油画蓬勃发展的大环境下,涌现出一大批以意象画抽象画为代表的艺术家。面对意象及抽象油画的不断更迭与创新,不少学院派学生乃至许多年轻艺术家如一叶小舟在艺术的海洋望不到灯塔的星光,随波浮沉。此论文通过对抽象绘画之父——康定斯基的解读,以研究西方抽象绘画及中国当代写意油画发展道路及方向为主要目标。通过阐述康定斯基的抽象绘画语言让我们的绘画道路更加明确,让写意油画在中国的创作发展更上一层楼。 二.论文的主要内容 (一)抽象绘画是西方油画发展的必然趋势 抽象艺术是塞尚开创的西方现代主义艺术的最终目的,西方绘画经过了古典主义,印象主义,后印象主义,野兽派,立体派,未来主义,及抽象表现主义之后最终走向了抽象主义绘画。抽象艺术真可称得上是二十世纪典型的艺术形式了,是西方现代主义史上最伟大的成果。 (二)对康定斯基绘画中的抽象语言解读 1.艺术的本质精神(本节简单概括康定斯基的艺术精神,主要目的是引 出后部分对于绘画元素的论述) 他关注艺术家的真挚情感和生命了,提出内在需要的原则,认为形式都必须服从这种内在需要,否则艺术就没有了生命了,就变成了赝品,形式要传达精神,一切表现内在需要的形式都是美的, 2.绘画中点线面和颜色的理解应用(此部分为重点论述的部分会把画面 中的绘画元素点线面颜色等做重点的论述) 从抽象的角度对对点,线,面及颜色的功能做出了全面深刻的元素分析,对每一种绘画的元素都做内在和外在的分析。 3.关于画面的形式语言问题 形式语言是我们在绘画创作中应掌握的根本:形式语言的构成要素是绘画表现的基础;绘画材质是绘画的载体;美的法则是应遵守的基本规律,我们应了解、明确和熟悉,并在实际绘画创作中能运用。 4.关于具体艺术的综述 (三)通过上述解读对中国意象油画的影响(本节内容为个人对此篇论文的引申部分,对于中西绘画的结合的理解,以及对个人毕业创作的帮助)论述中国绘画的意象表现之所在,通过对康定斯基绘画形式语言的了解展开对中国意象表现油画的分析,以中国意象画家吴冠中和华裔画家朱德群,赵无极为例。通过对康定斯基的分析结合吴冠中先生的作品提出油画民族化的重要性。

论艺术的精神

《论艺术的精神》读后感 瓦西里·康定斯基[俄国](Wassily Kandinsky,1866-1944): 现代艺术的伟大人物之一.现代抽象艺术在理论和实践上的奠基人.他在1911年所写的《论艺术的精神》、1912年的《关于形式问题》、1923年的《点、线到面》。1938年的《论具体艺术》等论文,都是抽象艺术的经典著作,是现代抽象艺术的启示录 摘要:1987年,由中国社会出版社出版的《论艺术的精神》是查立译,腾守尧校对的,是李泽厚的美学译文丛书中的一册。此书收集了康定斯基的四篇论文,即:《论艺术的精神》、《点、线、面》、《关于形式的问题》和《论具体艺术》其中,《论艺术的精神》与《点、线、面》是比较著名的,也是康氏的美学理论精华《论艺术的精神》素有“现代绘画的启示录”之称。本文是作者暑期读书计划中的一篇读书笔记。从《论艺术的精神》的总体架构、知识内容以及对设计的帮助上做出了一定的理解和自我诠释。 在康定斯基的《论艺术的精神》中,艺术完全由一个具有着亚裔血统欧洲人用“精神”的力量释放包围——艺术,在伟大的20世纪显现出了它前所未有的内在力量,被无数注重人性的艺术家和理论家重新解读与创造。从这本书的总体风格来看,书中弥漫着沃林格尔对艺术表现的本质解释以及20世纪整个思想文化氛围下的尼采、叔本华等所提倡的自我意志的含混氤氲,这是把二元论作为世界观的典型体现,并且也是康定斯基的抽象绘画创作的思想源泉及理论基础。 自康德起,艺术就不断地寻找它自律的道路,像现代人寻找个人位置一样,艺术在欧洲经历了几百年的注重“写实”的探索之后,逐渐的开启了新的方法道路。“为艺术而艺术”的口号,不但深刻影响了19世纪的法国文坛,同样在艺术领域里掀起了轩然大波。直到20世纪,抽象主义作为主导艺术之一“决定着我们这个世纪的面貌”(米歇尔.瑟夫)叔本华在《康的哲学批判》一书中作了这样的描述“我们生活于其中的可见世界幻觉的产物,是一种骗人的巫术,一种把视觉幻想和空间加以比较所产生的无根基、即无自身本质的外观,这个可见世界是一层环绕着人类意识的浑浊的迷雾,它是那种同时是错误和真实的东西,这种东西人们可以在说他不存在的同时说他是存在的。”康定斯基在欧洲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思想文化产生着巨变的背景之下,追求精神自由,强调内在力量的作用,成为了《论艺术的精神》的原动力与理论出发点。 第一篇论艺术的精神 论艺术的精神,是康定斯基的最重要的理论文献之一,这篇文章分为了概论与绘画两个部分。概论中用引言、运动、精神转折点与金字塔四个小部分解释了他对于艺术品、艺术家等的定义与互动把艺术的过程与变化归结到精神的作用并以一种运动的方式把这个过程展现给读者。 第一部分概论 “所以一件艺术作品的形式有不可抗拒的内在力量所举,这是艺术中唯一不变的法则。一件优美的作品是内涵和外表统一和谐的结果:换句话说,一幅画是个精神有机体,他像一切物质有机体一样,是由很多部分组成的。”艺术的原动力来自于强大的精神力量,这种力量积极向上、催人奋进。在作者对人类自身的认知中,灵魂与肉体紧密相连,它通过各种感觉媒介产生印象。演绎了欣赏艺术品的整个过程:感情(艺术家的)——>感受——>艺术作品——>感受——>感情(观赏者的)。在这里,整个过程包含了几个概念:艺术家的感情,感受1,艺术作品,感受2,观赏者感情。整个过程似乎揭示了作者的理论主旨:精神至尚。艺术品的形式应该“内在的,所以它孕育着希望和未来。”艺术作品包含着艺术家的灵魂,艺术家是“能够描绘一切事物的人。”抽象的论述和高亢的基调铺垫了艺术精神的“运动”,精神生活所代表的“巨大的锐角三角形”,也许也是康定斯基绘画思维的产物,又也许是他

美术九年级下册第3课《画布上的抽象》教案(两课时)

美术九年级下册 第3课《画布上 教学对象:九(3—7)班 教学时间:2016年4月5-15日 教学用具:PPT课件、教案、课本等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对抽象艺术的两种基本形态、美术走向抽象的简单过程以及抽象艺术的语言、艺术上的美有一个大致的了解,不必求全。 2、过程与方法: 1、了解抽象艺术的概念和鉴赏抽象艺术的一般过程或方法 2、能从抽象艺术的形态、语言、艺术美等方面表述自己对抽象艺术的看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名画赏析开阔眼界、增长知识、陶冶情操,提高艺术鉴赏的能力。 2.以美的角度在生活中寻找美,创造美,使学生热爱生活热爱艺术。 教学重点: “培养审美的眼睛”,掌握美术鉴赏的一般方法,认识美术鉴赏对于个人未来人生发展的重要价值和意义。 教学难点: 如何理解、评价抽象艺术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对比引入新课 比较具象、意象抽象艺术作品 学生区分什么样的作品是具象、意象、抽象的引出课题(板书)三幅作品初步认识抽象艺术--抽象艺术是被发现的 1、讲述康定斯基如何’发现’抽象艺术。教师总结看似偶然,其实它的出现是必然的。 2、了解抽象艺术产生的背景(摄影、摄像技术的发明)

3、对比欣赏蒙得里安的《红树》、《灰树》、《开花的苹果树》。学生答:红树比较像树,灰树有些像又有些不像,而开花的苹果树则非常不像树。 4、教师归纳:具像发展到意象,最后才到抽象。所以抽象艺术的出现是必然的。《红树》、《灰树》、《开花的苹果树》。 二、赏析评述: (一)冷抽象 1、蒙得里安和《百老汇的爵士乐》 2、什么是冷抽象 一、欣赏蒙得里安作品《百老汇的爵士乐》学生谈感受[学生交流内容] 学生1:我看起来就像坐在飞机上鸟瞰城市时的景象。 学生2:我觉得蒙得里安像一位预言家,作品是二十世纪40年代的画,却像我们这个时代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电子网络一样。 学生3:纵横交错的线条像美国发达的交通网,小方块像各式各样的汽车在大道上奔驰。 学生4:直线与方块的构成,画面不拘一格,就像美国人那种开朗的性格与灵活多变思维。 学生5:我觉得各式各样的方块就像夜总会和歌剧院一样遍布于百老汇街的大街小巷。 学生6:我觉得像霓红灯随着爵士乐的节奏而闪烁。鲜艳的色块象百老汇夜晚的霓红灯光闪闪烁烁、一明一暗;直线和竖线象百老汇大街小巷横平竖直;其中的大小方块象街道上跑的汽车,鸣着喇叭象萨克斯和小号的滴滴答答悠扬的声音、金属的光泽、还象音乐上的五线谱高音低音跳跃的鼓点。 二、提问;这幅画的语言元素有什么特点,(引导学生从点、线、面方面分析)学生;全是由直线构成,形成直角关系,并由方块构成,互相平行且垂直。 老师归纳;凡是由直线、几何形构成,看起来比较冷静、理性的抽象作品就是冷抽象作品。蒙德里安是冷抽象代表人。(板书) 1、《百老汇的爵士乐》 2、蒙德里安简介 三、归纳总结: 抽象艺术是人类认识和把握世界的一种重要方式,只不过它使用的是纯粹的艺术语言,这是它与具象艺术和意想艺术的区别所在。抽象艺术的两种基本形态是"冷抽象"和"热抽象

康定斯基抽象艺术理论及其对现代设计理念的影响

康定斯基抽象艺术理论及其对现代设计理念的影响瓦西里·康定斯基((?),1866—1944)是出生于俄罗斯的抽象主义画家和艺术理论家。他是二十世纪西方现代抽象主义绘画的奠基人,是现代艺术革命的先锋,也是"世界现代设计的摇篮"——德国包豪斯学院最重要的"形式大师"之一。康定斯基最突出的艺术成就集中在他的抽象艺术理论方面:《论艺术的精神》一书被誉为现代抽象艺术的"圣经"和"启示录",《点·线·面》被奉为"形式美学的名著"等等。它们对现代抽象绘画和现代设计均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他的抽象艺术理论以"内在需要"为基本原则,其主要审美特征是"主体性"和"表现性"。目前,中国设计遭遇了"中国制造"的瓶颈,创造力不足的问题困扰着设计界。人们掀起了重新审视、借鉴"包豪斯"现代设计理念的热潮。康定斯基作为"包豪斯"重要的一员,他的抽象艺术理论及其对现代设计理念的影响值得结合时代精神进行梳理。本文希望在对其历史价值、现实意义和理论局限的探讨中抛砖引玉,为中国当代设计问题的解决带来一定的思考。本文主要包含绪论、主体和结语三大部分。绪论主要是对选题背景、研究现状综述以及研究方法、研究目的和创新之处三个部分进行了论述和说明。第一部分首先阐明本文与已有的康定斯基相关研究的最大不同之处:本文是从绘画与设计的跨学科视野出发,研究康定斯基的抽象艺术理论与现代设计理念的关系及其对现代设计理念的影响。其次,概述研究对象康定斯基的背景和主要艺术成就。第二部分分类详细介绍目前本研究的国内外现状。国内外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他对现代绘画理念和实践的影响方面,与本文

相近的专题研究比较薄弱。虽然还有一些与本研究相关的论断颇有见地,但是常散见于设计类、美学类、设计美学类以及包豪斯丛书等著作之中。就国外研究现状而言,俄罗斯近年来越来越重视对康定斯基的全面研究,西方一些国家也加大了对包豪斯学院进行研究和系统梳理的力度,其中对康定斯基与"包豪斯"及现代设计的关系研究也在逐渐深入。就国内研究成果而论,设计和美学领域的专家、学者们已然意识到了康定斯基的重要地位和影响,但是相关专项、系统研究还有待加强。第三部分概述本文的研究方法、研究目的和创新之处,阐述本文的理论和应用价值。第一章探讨康定斯基抽象艺术理论的美学渊源。首先剖析了康定斯基抽象艺术理论产生的文化艺术背景。俄罗斯文化艺术对康定斯基的精神滋养,启发着他的抽象艺术思维,成为他 的创作母题、形式和风格的重要源泉。西方现代绘画流变的冲击和积淀,引发了康定斯基抽象艺术及其理论从内在精神到外在形式的全面革命,推动着他的艺术实现了由具象到抽象的本质跨越。文化审美的滋养是深入骨髓的,绘画流变的冲击则为他的抽象艺术变革积蓄着形式和精神的力量,它们的合力共同催生了康定斯基的抽象艺术理论。其次,挖掘了康定斯基抽象艺术理论的美学思想渊源。康德关于"美"的本质的主观论、"自由"精神及其"理性神学"的思想,启迪着康定斯基关于艺术之"美"的"主体性"思考以及理性形式的思辨。黑格尔思想体系中处于首要地位的"理念"和"精神",被康定斯基发展成为"内在 精神"是艺术的灵魂所在的核心抽象艺术理念。尼采关于"意志主体"、"酒神精神"的思想以及社会巨变的预言,助推康定斯基艺术精神"主

高中美术第五课走进抽象艺术教案

美术作品可以什么都不像吗 ——走进抽象艺术 教学目标: 一、通过名画赏析开阔眼界、增长知识、陶冶情操,提高艺术鉴赏的能力。 二、感受抽象艺术的语言和艺术上的美。 三、让学生产生巨大的感性认识和思想疑问。 教学重点: 了解和认识抽象艺术是怎样产生的及其两种基本形态。 教学难点: 如何结合实例讲清美术的主要分类方法、美术鉴赏的概念、一般过程及方法,使学生了解艺术、认识世界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 是不是乱画的都算抽象艺术? 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作品一副。 教学方法设计: 讲授法、演示法、讨论法 教学环节设计: 一、导入新课 1、出示课前准备的作品 问:①你看到的画面里有什么?(线、大小不同的色块、好看的颜色);②作品的线条有什么特点?有形还是无形?(乱、没有具体形)。 复习美术的基本艺术语言(点、线、面、色)。 2、欣赏两段音乐(《二泉映月》和《新春到》)(两端音乐可以选择一首传统的和一首非主流形势的对比,以此来引出抽象艺术) 问:你能从音乐中听到音乐给我们描述了作曲家什么样的内心世界吗? 引语:音乐可以通过音符、旋律表现出作曲家的内心世界,为我们所感知。美术作品也可以通过点、先、面、色呈现抽象的主观世界,为我们所感知。 引出课题:美术作品可以什么都不像吗——走进抽象艺术 二、课堂发展

(一)、两种抽象艺术: 抽象艺术的概念和背景。 1、介绍蒙德里安,分享一段爵士乐 问:听到这段曲子让你联想到什么?(繁华的夜景、霓虹闪烁、歌舞生平……) 欣赏蒙德里安作品《百老汇的爵士乐》学生谈感受 问:这幅画的语言元素有什么特点?(引导学生从点、线、面方面分析) 老师归纳:凡是由直线、几何形构成,看起来比较冷静、理性的抽象作品就是冷抽象作品。蒙德里安是冷抽象代表人。 2、康定斯基简介,欣赏康定斯基的作品《即兴之31》 问:从即兴二字,我们可以看出画家当时是怎样的心态?(充满激情) 这幅画的结构又是怎样的?是不是还是由直线,几何形构成的比较冷静、理性的呢? (它是由曲线,比较乱的形构成,一点也不理性,相反比较随意) 老师:康定斯基的这幅画是典型的热抽象作品,我们只要记住像这种由曲线,自由形构成,感受性较强,笔势较明显的大都是热抽象作品,康定斯基是热抽象代表人。 3、学生练习辨别冷抽象和热抽象作品 让学生辨别一些作品,哪些是冷抽象,哪些是热抽象。(通过提问,回答并说出为什么,来巩固理解两种抽象风格) 完善表格。 (二)、艺术如何走向抽象 1、欣赏新石器时代《人面鱼纹彩陶盆》和《蒙娜丽莎》、高一集体照,讲述艺术由抽象走向具象再回归抽象的必然规律。 2、画家是怎么做的? 欣赏蒙德里安《红树》、《灰树》、《开花的苹果树》; 欣赏毕加索的11稿公牛图; (三)、理解抽象艺术的艺术美 抽象艺术的艺术美:形式与色彩、构图与笔触、材料与肌理、空间与透视、光影与运动; 分组欣赏,学生谈感受。 三、尝试练习画抽象画 大师能创作抽象艺术,我们能不能创作抽象作品呢? 欣赏更多的抽象艺术,尝试结合背景音乐《命运交响曲》进行即兴创作 问:当你听到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的时候,你对那几声沉重的敲击声会有什么感觉?你能用抽象艺术的形式把你的感觉表现出来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