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话的礼貌原则

会话的礼貌原则
会话的礼貌原则

会话的礼貌原则

会话的礼貌原则是语用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必须与别人交流、交谈以获取信息,获得知识,达到各种目的.为了取得交际成功,人们必须在与他人交谈中采用一些重要的会话策略.美国哲学家兼语言学家Grice提出了会话的合作原则(cooperative principle).Leech等语言学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发展,提出了会话的礼貌原则(politeness principle).

“礼貌是人类文明的标志,是人类社会活动的一条重要准绳.作为一种社会活动,语言活动也同样受到这条准绳的约束”.[1]大多数情况,人们说话交际是由人们的社会关系决定的,一种语言行为必定是一种社会行为.在交际中我们就必须考虑社会所能接受的各种因素,使用恰当的语言,规避不礼貌的话语,避免在交际中引起不必要的不快与误解.

1礼貌原则

Grice提出的会话合作原则只是解释了话语的字面意义和实际意义之间的关系,解释了人们的会话含义是如何产生和如何理解的,但却没有说明人们有时为什么又故意违反合作原则的某些准则,在交谈中不用直接的方式表达自己,有时甚至是语东话西、拐弯抹角地表达自己的真实意思.后来,Brown,Levinson,Leech等人在Grice的会话合作原则的基础上,提出了会话的礼貌原则.他们认为,人们在交际中不仅要遵循合作原则,同时也要遵循礼貌原则,这样才能达到更好的交际效果.也就是说,在交际中,说话人要注意遵循礼貌原则,说话人认为听话人也要注意遵循礼貌原则,并且说话人肯定听话人也注意到了这一点.

(1)A:We’ll all miss Bill and Agatha,won’twe?

B:Well,we’ll all miss Bill[2].

在(1)中,B只回答了A一半的问题,B的回答显然违反了合作原则中的数量准则.A说这句话的目的是要B对他的话“我们大家都想念Bill和Agatha”作出肯定或否定的回答.但是B的回答只是部分地肯定了A的话,他只肯定了想念Bill,却故意不提Agatha,他的回答的真正含义是“我们并不想念Agatha”.他在答话中故意违反会话合作原则中的数量准则,没有直截了当地说“…but notAgatha”完全是出于礼貌的考虑,他想给A留点面子,也不愿公开得罪Agatha.

(2)A:How do you like my playing thesaxophone?

B:I don’t have an earfor music,I’mafraid.

在(2)中,B的答话遵守了礼貌原则的赞同准则,他对A的演奏不以为然,但为了减少与A的正面冲突,故意违反合作原则中的关联准则,用答非所问的方法间接地表达了“我不喜欢”这个含义.在社会交际活动中,人们必须遵守一些特定的原则,才能达到相互友好交流,这些原则包括交际时要宽宏、谦虚、同情、得体等,英国著名语言学家Leech效法Grice划分语言交际中的合作原则,提出了礼貌原则的6项准则,其中每条准则都包含两条次准则.

1策略准则(Tact Maxim)减少表达有损于他人的观点.

(a)使他人受损最小;(b)使他人受惠最大.

2宽宏准则(Generosity Maxim)减少表达利己的观点.

(a)使自身受惠最小;(b)使自身受损最大.

3赞扬准则(Approbation Maxim)减少表达对他人的贬损.

(a)尽力缩小对他人的贬损;(b)尽力夸大对他人的赞扬.

4谦虚准则(Modesty Maxim)减少对自己的表扬.

(a)尽力缩小对自身的赞扬;(b)尽力夸大对自身的贬损.

5赞同准则(Agreement Maxim)减少自己与别人在观点上的不一致.

(a)尽力缩小自身对他人的分歧;(b)尽力夸大自身和他人之间的一致.

6同情准则(Sympathy Maxim)减少自己与他人在感情上的对立.

(a)尽力缩小自身对他人的厌恶;(b)尽力夸大自身对他人的同情[2].

人们在交际中一般都应遵守以上礼貌原则的各项准则,从以上各项准则和次准则中,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规律:说话人说话时应尽量多尊重别人,多给别人一些方便,尽可能多让自己吃一点亏,从而使交际双方都感到受尊重,同时又反过来使对方获得对自己的好感.“当然,人们并非在任何时候、任何场合都要恪守礼貌原则,例如在紧急的情形下,或在意外事件中,在激烈争辩或紧张工作的场合,或在十分亲密友好的朋友间,礼貌原则可能会让位于话语的内容,屈居于次要地位”.[3]例如,一个学生要请他的老师或同学帮忙,可能会用完全不同的话语:

(1)Excuse me,Prof.Johnson,but could Itrouble you for a minute?

对不起,Johnson教授,我能打扰您一会儿吗?

(2)Hey,John,got a minute?

嗨,John,有空吗?

从上述两例中我们可以看到,人们会根据不同的语言行为,采用不同的礼貌用语.学生在请教授帮忙时,言辞

会话含义与语言选择顺应性下合作原则对礼貌原则的背离

会话含义与语言选择顺应性下合作原则对礼貌原则的背离 语用学的研究离不开语境,而语境藏于会话之中。从语用学的定义出发,它是研究话语的使用,在使用中注意它的语境意义,以及在话语交际中选择和使用恰当的形式的学科。而实际应用当中,“恰当”这一准则却被使用者经常违背。会话含义,简称含义有四个主要特征,语境依赖性,可取消性,不可分离性以及可推导性,在一定情况下,对合作原则和礼貌原则是一种违背,而这种违背在话语的实际应用当中都有所体现。本论文将结合语境,会话含义主要特征以及语言选择顺应性的观点,对合作原则违背礼貌原则的原因加以阐述。 标签:语境;会话含义;合作原则;礼貌原则;语用照应选择 合作原则和礼貌原则是语用学研究的两个很重要的原则。合作原则是美国著名语言学家格莱斯于1976年提出,而礼貌原则是杰弗里·里奇于1983年提出。礼貌原则是对合作原则的补充,因为合作原则无法解释清楚人们为什么习惯用间接的方式表达自己所说的话,而这正是礼貌原则的作用,而里奇认为这正是礼貌原则促进了它的形成。 里奇认为反讽原则是说人们说话时为了避免对听话者的直接批评,而采用说反话的方式,而逗乐原则为了表示与对方的亲密关系,说一些明显不真实和不礼貌的话语。至于逗趣原则与乐观原则则是与它们自身的名字直接相关的,在此对其解释不做赘述。 可是在现实生活中有很多例子违背了以上任何标准,要注意的是这些标准虽然能找到符合的例子,但有很多情况下是违反的,也就是说无论格莱斯还是里奇提出的这些原则都是建立在一定的假设的基础之上的,并且提出这些理论的目的是为了让人们的交际朝着更有效的方向发展。可如果违背了这两者其中的任何一点,交际是否无法发展,或者说人际关系会不会因此破裂,这些问题都值得思考。研究这样的问题不得不谈到会话含义,这个定义的四个特征里就有一条是说明话语含义离开不了语境。而以上疑虑产生的话语效果的原因就应该从认知语用学的一些理论加以探讨。 一、格莱斯的会话含义与合作原则 格莱斯的合作原则当中的关联最大化是一条“无穷尽”条款,也是语用学研究者的众矢之的,对于合作原则的违反叫做flouting,这个词的原本意思就是藐视,是对于最大原则的藐视。 在Gillian Brown和George Yule编写的Discourse Analysis一书中对会话含义有这样的定义: “我们应该注意到这个事实,会话含义指的是语用中的语义,并且有着特定的自身特点。它们有一部分来自于约定俗成的或者话语的直接表达,在语境中由

中西方礼貌原则对比分析 语言学

中西方礼貌原则对比分析 不同文化类型中的“礼貌原则”存在着差异,这些差异在礼貌用语中有充分的体现。礼貌是对比语言学中语用对比研究一个不可忽略的问题,在迥异的中西方文化中更是如此。中西方两种文化的礼貌原则有着较大的差异,了解这种差异对我们的现实生活具有指导意义。 一、中西方“礼貌原则”的理论研究 1.西方文化中的礼貌概念 西方“礼貌”理论中较有影响的理论框架当属Brown & Levinson的“面子论”及Leech的“礼貌原则”。两种理论对礼貌的内涵及外延作了较为系统深刻的研究,对不同文化领域的礼貌研究都有一定影响和借鉴意义。Brown&Levinson的“面子”概念建立在Gofman的定义基础上。根据Gofman的理论,面子对每一个人来说是最神圣的、不可侵犯的,对每一个交际者来说是最基本的、不容忽视的。但Brown&Levinson 的面子概念更为具体,他们认为所有理性的社会成员都具有面子。他们根据个人需要把面子分为两类:消极面子(negative face),即个人拥有行动自由、不受干涉的权利;积极面子(Positive face),即个人的正面形象或“个性”包括希望这种自我形象受到赞许的愿望。面子有双层性,而且构成面子的双方面是相互矛盾的。在交往时,一方面我们需要与对方有所关联,或者关注对方,并且要向对方表示出我们的关注。面子的“关联”方面就是积极面子,Levinson把它称之为积极礼貌(Positive politeness)。“积极面子”所常用的语篇方略是:恭听对方谈话,对其表示兴趣,表示与对方有共同之处,相互以名字称呼等。如:“Agree,I have always believed that,too.”另一方面,我们要维护一定的独立性,并且向对方表示我们也尊重他们的独立需求。面子的“独立”方面就是消极面子,Levinson把它称之为消极礼貌(negative politeness)。实施消极面子的方略主要有:最低限度地推测别人的需求和兴趣,不把自己的意见强加于人,给别人以充分选择的余地。比如向别人建议时,可能会说“I’d enjoy going out for coffee,but I imagine you are very busy.”实施消极面子的所用方略的关键是不强加于人,使对方享有充分的自由和独立。在现实生活中,交际行为大都是威胁面子的,有时威胁积极面子,比如对别人的观点看法表示反对,抱怨或指责他人工作干得不好,有时说不敬的话或忌讳语电是对积极面子的威胁,这是因为说话者不顾及他人的社会价值。有时一些行为会威胁消极面子,比如命令、请求等,如果对方按照命令或请求去做,就等于他自己的行为自由受到了阻碍,受到了别人的强加。为了避免或减少对面子的威胁,并使正常交际进行下去,说话者要为自己和对方的面子做出一定的努力,这就是礼貌。 2.中国文化中的礼貌概念

小学文明礼仪活动方案(精)

“文明礼仪教育”活动月方案 一、活动意义: 为切实提高学生的文明礼仪水平,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理解、宽容、谦让、诚实的待人态度和庄重大方、热情友好、谈吐文明、讲究文明的行为举止,构建和谐校园,我校把培养学生“文明行为习惯”作为学生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通过学生“在校学习礼仪、走向社会实践礼仪、带动百万家庭传播礼仪”,来形成人人讲文明、重礼仪的良好氛围,从而全面提高德育教育工作水平,形成德育工作特色。 二、活动目标: 1.通过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主题教育活动,培养学生良好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习惯,使学生具备文明生活的基本素养。 2.通过文明礼仪测评活动,提高学生的文明修养,让校园洋溢文明之风。 三、组织机构: 参加成员:四年级三班全体学生 四、活动安排: 1.宣传学习阶段 A、组织学生学习《小学文明礼仪活动方案》。 B、利用晨会、国旗下讲话、校园广播站、学校网站、校宣传橱窗,宣传文明礼仪知识,提高学生礼仪素养。 C、班级内设立固定的文明礼仪宣传阵地。 2.行动实施阶段各班结合学校方案,开展有关活动。 (1利用学生对学生进行礼仪培训。

(2利用课堂、晨会、班队对学生“课堂礼仪、行进礼仪、问好礼仪、集会礼仪”等进行强化训练。 (3通过规范的指导和训练,逐步培养学生良好的文明举止。(如课前课后起立,进入办公室称谓等 (4多渠道、多手段、多方位地开展文明礼仪教育活动,如讲身边的礼仪小故事、文明礼仪情景剧等。 (5召开文明礼仪主题队会 从“坐、站、行”、排队出教室、礼貌用语、行为习惯等入手,通过规范的指导和训练,养成文明的举止。 3.考核评比表彰阶段 (1对学生文明礼仪进行测评,通过同学(班干、队干部、教师、家长对学生的评价让学生对自己有着正确的认识。 (2根据测评得分对达到要求的同学授予本班“文明学生”。 五、总结: 1.全面总结活动开展情况 2.评价文明礼仪之星。 “文明礼仪教育”班会 活动目的: 1、通过学习中学生在校礼仪,具体细致地了解在校学生应该做到的礼仪细则,去指导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 2、学生通过学习在校礼仪,能够指导学生走好人生之路,做个社会有用之人。

常用礼貌用语大全定稿版

常用礼貌用语大全 HUA system office room 【HUA16H-TTMS2A-HUAS8Q8-HUAH1688】

1、礼貌用语十个字:“您好,请,对不起,谢谢,再见”。 见面语:“早上好”、“下午好”、“晚上好”、“您好”、“很高兴认识您”、“请多指教”、“请多关照”等 感谢语:“谢谢”、“劳驾了”、“让您费心了”、“实在过意不去”、“拜托了”、“麻烦您”、“感谢您的帮助”等 打扰对方或向对方致歉:“对不起”、“请原谅”、“很抱歉”、“请稍等”、“请多包涵”等. 接受对方致谢致歉时:"别客气”、“不用谢”、“没关系”、“请不要放在心上”等 告别语:“再见”、“欢迎再来”、“祝您一路顺风”、“请再来”等 忌用语:“喂”、“不知道”、“ 笨蛋”、“你不懂”、“你能死了”、“狗屁不通”、“猪脑袋”等

2、礼貌用语顺口溜:“您好”不离口,“请”字放前头(放在请求别人做事的话之前),“对不起”时时有,“谢谢”跟后头(用在别人帮助我们之后),“再见”送客走。 3、礼貌用语荟萃 好请承蒙烦劳您奉惠玉垂 晚上好对不起对不住别客气请原谅不敢当不用谢不用送不远送明天见 请走好请光临甭客气多关照多保重没关系不要紧请指教请自便请光临 见外了辛苦了请留步回头见您贵姓 您请坐白头偕老比翼双飞称心如意大吉大利福如东海福星高照合家团圆青云直上 寿比南山心广体胖吉祥如意寿元无量天天向上万事大吉 实在对不起请多多包涵让您受累了请您让一让请自觉排队请您别着急

真过意不去请您抓紧时间请您注意安全给您添麻烦了这是我应该做的 4、礼貌用语的应用 在交谈中,一定要和善多用礼貌语。常用的礼貌语有“请”、“谢谢”、“对不起”、“您好”、“麻烦你了”、“拜托了”、“可以吗”、“您认为怎样”等等。同时,可根据礼貌用语表达语意的不同,选择不同的礼貌语。 问候语一般不强调具体内容,只表示一种礼貌。在使用上通常简洁、明了,不受场合的约束。无论在任何场合,与人见面都不应省略问候语。同时,无论何人以何种方式向你表示问候,都应给予相应的回复,不可置之不理。与人交往中,常用的问候语主要有:“你好”、“早上好”、“下午好”、“晚上好”等。与外国人见面问候招呼时,最好使用国际间比较通用的问候语。例如,英语应用Howdoyoudo(你好)等。 欢迎语是接待来访客人时必不可少的礼貌语。例如“欢迎您”、“欢迎各位光临”、“见到您很高兴”等。

英语生活文明礼仪用语

英语文明礼仪用语 1. hello ! 你好! 2. how are you ? 客人好!(叔叔好。/阿姨好。) 3. good morning . 早上好! 4. good morning, teacher ! 老师好! 5. good afternoon. 下午好! 6. goodbye. 再见。 7. see you later. 一会儿见。 8. see you tomorrow. 明天见。 16. sorry. 对不起。 17. not at all. 没关系。 18. can i help you ? 我能帮助你吗? 19. thank you . 谢谢。 20. thanks ,i can manage it . 谢谢,但我自己能行。 21. no thanks. 不用,谢谢。 22. take it easy. 别着急。 23. could you do me a favour? 可以帮帮我吗? 24. no problem. 没问题。 25. don’t worry. i will help you. 别担心,我会帮你的。 26. it’s my pleasure to help you . 我很愿意帮助你。 27. thank you for your help. 谢谢你的帮助。 28. it’s my pleasure. 这是我应该做的。 29. please tell me. 麻烦你告诉我一下。 30. may i ask a question? 我能问你一个问题吗? 31. of course. 当然可以。 32. let me think over,please. 请让我想一想。 33. add some trouble to you . 给你添麻烦了。 34. this way ,please. 请这边走。 35. keep environment tidy,please. 请保持环境卫生。 36. keep off the grass,please. 请不要践踏草坪。 37. please take care of safety. 请注意安全。 38. be quiet,please. 请安静。 39. wait a minute, please. 请稍等一下。 40. please queue up . 请自觉排队。41. please close the door. 请关上门。 42. please open the window. 请把窗户打开。 43. please close the tap. 请关上水龙头。 44. please be quiet in the classroom. 请在教室里保持安静。 50. have some water,please. 请喝水。 how are you / how do you do /hello! 你好! good morning/afternoon! 早上(下午)好! goodbye. /bye. /see you later. /see you tomorrow.再见. nice to meet you! 见到你很高兴! its so nice to see you again. 很高兴又见面了. im sorry to trouble you.对不起麻烦你. im sorry. /excuse me. /pardon.对不起. sorry, i dont understand. 对不起,我不懂. i cant follow you. 我跟不上你的节奏. never mind. /it doesnt matter. /not at all.没关系. let me help you. 让我来帮助你. can i help you /what can i do for you 我能帮你吗 can you give me a hand 请帮我个忙行吗 whats wrong /whats your trouble /whats the matter 你怎么了 is there anything i can do for you 我能为您做点什么 thanks for your help. 多谢你的帮助. thank you very much. /thanks a lot.谢谢你! let me show you around our school. this is our teaching building.让我带你参观我们的学校.这是我们的教学大楼. excuse me, could you tell me where the school library is 劳驾,你能告诉我学校图书馆在哪里吗 this way , please.请那边走. be careful!小心! its dangerous!危险! whats the time, please 请问几点了 its time to go to school. 该上学了. there goes

《合作原则、会话含义及礼貌原则》

合作原则、会话含义及礼貌原则 摘要:“合作原则”(cooperative principle)是美国哲学家Grice 提出的一套假想的原则,合作原则这条根本原则可以具体体现为四条准则,即数量准则,质量准则,关联准则和方式准则。但是在实际的日常生活中人们并不总是遵循这四条准则,其实也就是因为对合作原则下的这四条准则的违反才产生了“会话含义”(conversational implicature)。但是Grice 并没有解释人们为什么要违反“合作原则” (cooperative principle)。在此之后,Leech 又提出了“礼貌原则”(politeness principle),作为对合作原则的补充。Leech 认为在日常会话中,人们往往因为遵守礼貌原则而违反了合作原则。但是实际上,人们并不总是因为礼貌才违反合作原则的。 关键词:合作原则;会话含义;礼貌原则 一.合作原则和它的四个准则 合作原则(cooperative principle)是Grice1967年在哈佛大学的一次演讲中提出的,他认为,合作原则是一切成功的语言交际活动的基础,所以我们可以这样认为,所有参加交谈的人在他们进行交谈活动时采取的是合作的态度。 首先让我们来搞清楚什么是合作原则。它是一套设想的准则,如果在交谈过程中交谈双方都希望更好的理解对方的话语意思,就得遵循合作原则,Grice把它具体化为四条准则。 质量准则(quality maxim)——也就是说要尽量说真话 (1)不要说自己认为是不真实的话; (2)不要说缺乏足够证据的话 例1: A:你认为他适合做这个工作吗? B:当然了,完全适合。 数量准则(quantity maxim) A:使自己所说的话达到现时的交际目的所要求的详尽程度; B:不能使自己所说的话比要求的更详尽。

浅析跨文化交际中礼貌原则的差异

浅析跨文化交际中礼貌原则的差异 摘要:语言作为文化交流的工具,被不同的民族赋予了不同的文化内涵。而礼貌用语作为跨文化交际中重要的工具,应该被学习者认识和了解。本文列举了一些中西文化背景下的礼貌行为的差异,尤其是从称呼语、问候语、致谢语、道歉、对赞扬语的应答五个方面的异同之处及产生的原因,引起注意以运用于实践,避免文化冲突。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礼貌原则;称呼语;问候语;致谢语 A Brief Talk about Different Politeness Principle of Cultural Exchange Abstract:Language as a tool for cultural exchange, has been given the different ethnic and cultural connotations. Courtesy as a cross-culture communication is very important, particularly in the awareness and understanding by learner. This article lists some differences and causes of five aspects including addressing, greeting, acknowledgement, apology and response of the compliments, attention should be paid on applying practice and avoid cultural conflicts. Key words: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politeness principle; appellation;greeting; acknowledgement;apology;response of the commendation 语言学习的范围很广,学习者在语言学习的过程中不仅要注意语法学习,还要注重母语与外语之间的文化差异。礼貌以言语行动所表现的谦虚恭敬,广泛体现在各种语言中,但是由于民族形成时不同的社会背景和风俗习惯的差异,导致人们对礼貌的界定有着不同的见解。礼貌原则所维护的是“面子”(face)。但中西方文化中对于“面子”的认知因历史、社会、宗教等原因不尽相同。汉文化中因儒家所倡导的“中庸”而使大家在维护面子时更注重维持个体在公众面前的形象,希望获得赞同、夸奖。而西方文化因受宗教文化的影响主张个性解放,注重个人自由,而使大家在维护面子上更偏向于个体独立,不受外界干涉。礼貌的存在是客观的,但是礼貌的内涵和意义却是因文化而异的。因此在进行跨文化交际活动的同时,为了达到最好的交际效果,一定要对文化差异有所认识,以免引起误解。 一、中英文化中的礼貌原则 (一)英语文化中的礼貌原则 任何交际都是为了沟通,它是交际主体共同实施完成的动作,但是任何主体之间都存在着差异。美国语言学家Grice针对这一情况提出了合作原则,他认为,只有交际双方遵守一些共同的基本原则,否则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可能会造成双方的误解。他提出的合作原

文明礼仪的标题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讲话气势汹汹,未必就是言之有理。萨迪 不会宽容人的人,是不配受到别人的宽容的。——贝尔奈 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我们应当永远记住这个真理。——毛泽东 自觉心是进步之母,自贱心是堕落之源,故自觉心不可无,自贱心不可有。——邹韬奋好脾气是一个人在社交中所能穿着的最佳服饰。——都德 无论你怎样地表示愤怒,都不要做出任何无法挽回的事来。——培根 峣峣者缺,皎皎者易污。《阳春》之曲,和者必寡,盛名之下,其实难副。——范晔有谦和、愉快、诚恳的态度,而同时又加上忍耐精神的人,是非常幸运的。——塞涅卡谦固美名,过谦者,宜防其诈。——朱熹 当我们是大为谦卑的时候,便是我们最近于伟大的时候。——泰戈尔 卑己而尊人是不好的,尊己而卑人也是不好的。——徐特立 九牛一毫莫自夸,骄傲自满必翻车。历览古今多少事,成由谦逊败由奢。——陈毅一知半解的人,多不谦虚;见多识广有本领的人,一定谦虚。——谢觉哉 宋代的理学大师周敦颐在《通书》里的一句话很值得拿来看看:“礼,理也。乐,和也。阴阳理而后和。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兄兄弟弟,夫夫妇妇,万物各得其理,然后和。” 文明礼貌 学习争先虽重要,文明礼貌也要好。学校规定都遵守,见到老师有礼貌。同学之间相友爱,友谊之手牵的牢。爱护公物放心上,树立新风我做到。 礼仪的原则 礼仪、礼节、礼貌内容丰富多样,但它有自身的规律性,其基本的礼仪原则:一是敬人的原则;二是自律的原则,就是在交往过程中要克己、慎重、积极主动、自觉自愿、礼貌待人、表里如一,自我对照,自我反省,自我要求,自我检点,自我约束,不能妄自尊大,口是心非;三是适度的原则,适度得体,掌握分寸;四是真诚的原则,诚心诚意,以诚待人,不逢场作戏,言行不一。 礼仪的用语 用语:敬语,表示尊敬和礼貌的词语。如日常使用的“请”、“谢谢”、“对不起”,第二人称中的“您”字等。初次见面为“久仰”;很久不见为“久违”;请人批评为“指教’;麻烦别人称“打扰”;求给方便为“借光”;托人办事为“拜托”等等。要努力养成使用敬语的习惯。现在,我国提倡的礼貌用语是十个字:“您好”、“请”、“谢谢”、“对不起”、“再见”。这十个字体现了说话文明的基本的语言形式。 图书馆等公共产所礼仪 图书馆、阅览室:图书馆、阅览室是公共的学习场所。 ①要注意整洁,遵守规则。不能穿汗衫和拖拉鞋入内,不要为别人预占位置,查阅目录卡片时,不可把卡片翻乱或撕坏,或用笔在卡片上涂抹划线。 ②要保持安静和卫生。走动时脚步要轻,不要高声谈话,不要吃食物。 ③对图书馆、阅览室的图书桌椅板凳等等属于公共财产,也应该注意爱护,不要破坏。 礼仪的题目文明,是每个人必须具备的素质讲文明、创和谐 文明是城市之魂,美德是立身之本文明礼仪伴我行 加强道德建设,共建美好家园共建文明家园,同创美好未来 文明礼仪手抄报:教学礼仪规范 (一)组织教学上课时,学生起立向老师致敬,起立致意是为了表示对主讲人也就是教师的尊敬。师生互相问好,同时老师向同学点头致意,并对学生说:“请坐”。这些都是课堂的问候方式,使师生之间形成良好的交流与互动。 (二)课堂提问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在提问时,使用礼貌用语,如:“某同学,请你来回答”。在学生回答的过程中,用眼睛看着对话者脸上的三角部分,这个三角以双眼为底线,上顶角到前额。如果你看着对方的这个部位,会显得很严肃认真,别人会感到你有诚意。在学生

护理服务常用的文明礼貌用语和禁语

护理服务常用的文明礼貌用语和禁语 一、文明礼貌用语: 1. 常用礼貌用语:请、您、谢谢、对不起、再见、请原谅、没关系、不要紧、别客气、你早、您好。 2. 电话礼仪用语:(接电话不许说喂!)您好!××医院××科,请问您有什么事请问您找谁对不起,他不在,您有什么事要我帮助和转达的吗不用谢,这是我应该做的。对不起,我们这里没有这个人,请您仔细核对一下好吗请您对我们的工作多提宝贵意见,我们一定改进。(挂断电话说)再见! 3. 接待礼貌用语:您好,我能为您提供什么服务您有什么事需要我帮忙行,请稍等。对不起,您的手续不齐全,现在暂时不能办理,您还需补齐××手续,请到××科办理。您所反映的问题,我们将及时转达给××医生或××护士。您所反映的问题,我们会认真研究的。 4. 欢迎语:欢迎您、欢迎光临。 5. 问候语:您好、早安、午安、您早、早上好、下午好、晚上好、路上辛苦了。 6. 告别语:再见、晚安、明天见、祝您健康、祝您平安、祝您早日康复。 7. 称呼语:老师、教授、主任、大伯、大娘、阿姨等 8. 道歉语:对不起、请原谅、打扰您了、失礼了。

9. 道谢语:谢谢、非常感谢。 10. 应答语:是的、好的、我明白了、谢谢您的好意、不用客气、没关系、这是我应该做的。 11. 征询语:请问您有什么事吗我能为您做什么吗需要我帮您做什么吗您还有别的事吗您喜欢(需要、能够……)请您……好吗 二、卫生行业服务禁语: 1. 喂! 2. 象个××。 3. 不知道。 4. 墙上贴着,没长眼睛。 5. 急什么,烦死人了。 6. 急什么,没看到我在忙。 7. 哪个,他不在。 8. 不舒服,你别来。 9. 快点,说完了没有。 10. 就这么说,怎么样 11. 有本事,你去告 12. 讲了半天,还没听懂 13. 这么大人,怎么什么都不懂! 14. 喊什么,等一下。 15. 出去,今天不上班。 16. 你问我,我问谁

(完整版)合作原则与礼貌原则之间的关系

试论会话中合作原则与礼貌原则之间的关系 一.会话中的合作原则 会话含义理论是理解自然语言的一种学识,它是由格莱斯于1967年在哈佛大学的讲座中提出。这个理论提出,谈话的参与者都必须有把谈话进行下去的愿望。所谓成功的言语交际需要会话双方互相合作互相配合,要求每一个交谈参与者在整个交谈过程中,所说的话符合这一次交谈的目标或方向。正是交谈者的这种配合,使得他们能够持续地进行有意义的语言交际。交谈者在交际中所遵循的那些原则和准则就是所谓的“合作原则”,即Cooperative Principle,简称CP。 合作原则又可以具体体现为四条准则 1)质量准则( The Maxim of Quality): A.不要说自已认为是不真实的话。 B.不要说自己缺乏足够证据的话。 2)量的准则( The Maxim of Quantity): A.使自己所说的话达到(交谈的现实目的)所要求的详尽程度。 B.不能使自己所说的话比所要求的更详尽。 3)关联准则( The Maxim of Relation): 说话要贴切。 4)方式准则(The Maxim of Manner) 表达要清楚 A.避免晦涩的词语 B.避免歧义

C.说话要简要(避免赘述) D.说话要有条理 但是,后来人们发现,在实际交往中,人们不可能时时刻刻都遵循这四条准则,甚至有时是故意违反这些准则。那么我们就可以从人们故意违反这些准则中来,探究隐含在语言之下的那些言外之意,有时会达到幽默的效果,有时却会引起听者的误解,以至于有时说话者不得不额外的注以解释。例如在(1)对话中: 女孩:我漂亮吗? 男孩:你带眼镜的时候很漂亮。 在这个对话中女孩所期待的回答是:是的,你很漂亮。这样也遵守了合作原则。但偏偏男孩没这样回答,也就是说他违反了合作原则,所以令女孩产生了误解,她完全有理由这样想:“那就是说我不带眼镜的时候很丑了”。而男孩为了不让女孩误解,赶紧接着说“你不带眼镜的时候更漂亮。”以此来消除前句话有可能带来的负面的效果。 例(2)He is a machine. (3) Tom has wooden ears. 上面这两句话都违背了质量准则里的第一条,因为人不可能是机器,人的耳朵也不可能是木制的。但是我们却可以从中推导出特殊的会话含义。比方说,说他是个机器,可能是想描述“他工作努力”,“他只知道干活”,“他不理解女孩的心”等,视具体情景而定。而(3)则可能说他对音乐,或其他的能用耳朵来听的东西没有鉴赏能力等等。 (4)A: Where does John live?

用合作原则和礼貌原则分析《士兵突击》选段'

用合作原则和礼貌原则分析《士兵突击》选段 摘要:本文使用语用学上的合作原则和礼貌原则,对《士兵突击》中的选段进行简要的语用分析,揭示该作品语言中的语用特点在烘托人物性格方面的作用。 关键词:合作原则;礼貌原则;士兵突击 一. 合作原则和礼貌原则 合作原则最初是由Grice提出的。Grice认为人们在交际过程中必须要遵循一般的原则——合作原则,即根据目前交际的目的或方向,使谈话始终符合交际的需要(何自然,陈新仁,2004:32)。在合作原则之下,Grcie 细分出了体现合作交际的四条准则,共九条次则,即:(1)质的准则:努力使你说的话真实。A. 不要说你认为是假的话。B不要说你认为缺少足够证据的话。(2)量的准则:A话语应包含有满足交际所需的信息。B话语不应包含超过交际所需的信息。(3)关系准则:要有关联。(4)方式准则:说话要清楚明白。A避免晦涩B避免歧义C要简练D要有条理。 根据Grice的理论,这四条准则是合作原则的基本准则。然而,在日常交际中,很多时候说话人并不完全遵循合作原则的这四条基本的准则,却照样可以顺利地完成交际,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这是因为人们在违反合作原则时为了达到礼貌的目的遵循了另一种原则,使自己的话语带有一种特殊的含义,实现特殊的交际目的。这就是 Leech 在后来的研究中从修辞学和语体学的角度提出的礼貌原则。 根据Leech 的理论,礼貌原则是对合作原则的补充。礼貌是人类文明的标志,是人类社会活动的一条重要准则。作为一种社会活动,语言活动也同样受到这条准绳的约束。因此礼貌原则是增加和维护交际双方和睦关系的一种原则。Leech提出了制约人们言语交际的六

礼貌用语教案

12.礼貌用语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知道日常生活中常用的礼貌用语。 2情感目标:感受到使用礼貌用语的好处,愿意学习并使用礼貌用语。 3行为目标:正确使用日常生活中的礼貌用语:“请”、“你好”、“谢谢”(别客气)、“对不起”(没关系)、“再见”等。 重、难点:学生愿意学习并正确使用礼貌用语,做到言行一致。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同学们,喜欢听歌吗?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首歌曲,一起来听听吧。 (多媒体播放《看谁懂礼貌》) 2、你听懂了什么? 3、教师小结:是啊,同学们说的真好,人人都喜欢有礼貌的孩子,没有礼 貌的孩子大家都不欢迎。你想成为有礼貌的孩子吗?这节课老师给大家介绍几位好朋友,和它们交上了朋友,你一定会成为一个有礼貌的孩子。它们就是礼貌用语。(贴版贴画) 二、感知明理 1、在生活中你经常用到哪些礼貌用语?(教师将十字礼貌用语贴在黑板上) 2、这就是我们生活中最常用的礼貌用语。礼貌用语要用在合适的场合,相 信同学一定在生活中积累了不少的经验,下面这些情景应该使用什么礼貌用语呢? 3、唤起经验,举一反三。 (1)多媒体播放学生图片:早晨两个学生见面问好“你好”。 a.你什么时候用过“你好”?怎么说的? b.“你好”和“您好”的区别。 c.小结:你好是问候语。互相问候了“你好”,心里暖融融的,人与人之 间的交往都从这美好的问候中开始。 (2)多媒体:借书 a.你什么时候用过“请”?怎么说的? b.小结:请是请求别人用的。同时,用上了“请”就表示对别人尊重,是 很有礼貌的表现。 (3)多媒体:还书 a.你什么时候用过“谢谢”?怎么说的? b.小结:得到别人的帮助、关心和礼物时都应说上一句“谢谢”,对方也 要有礼貌地说句“不用谢”或“别客气”。这样就让我们的友情更加深厚了。 (4)多媒体:撞倒 a.光说对不起,行吗?我们要言行一致,说了礼貌用语,也要付出行动。 b.你什么时候用过“对不起”?怎么说的?

中外礼貌原则对比

中西礼貌原则比较 摘要:对人们日常生活的交际语言中所运用到的礼貌原则进行比较、分析,简要说明中西方礼貌原则的相通之处、和由于地方历史文化差异所引起的一些不同。主要运用到了Leech的礼貌原则、Brown&Levinson的面子策略和顾曰国的礼貌准则。 关键词:礼貌原则、面子、礼貌准则。 礼貌是人类为维系社会正常生活而要求人们共同遵守的最起码的道德规范,它是人们在长期共同生活和相互交往中逐渐形成,并且以风俗、习惯和传统等方式固定下来。对一个人来说,礼貌是一个人的思想道德水平、文化修养、交际能力的外在表现。 理思想的基本概念之一。好礼、有礼、注重礼仪是中国人立身处世的重要美德。而中国人向来又非常注重面子,所以人们在交往的过程中往往会注重礼貌,给他人和自己留面子。 一、中西方礼貌原则 根据英国语言学家杰弗里.利奇(Geoffrey Leech)在Gricede 的“合作原则”后,提出的“礼貌原则”(Politeness Principle),而礼貌原则可分为六条准则,分别是:得体准则(Tact Maxim),尽量少让别人吃亏,尽量多使别人受益;慷慨准则(Generosity Maxim),尽量少让自己受益,尽量多使自己吃亏;赞誉准则(Approbation Maxim),尽量少贬低别人,尽量多赞誉别人;谦逊准则(Modesty Maxim)尽量少赞誉自己,尽量多贬低自己;一致准则(Agreement Maxim),尽量减少双方的分歧,尽量增加双方的一致;同情准则(Sympathy Maxim),尽量减少双方的反感,尽量增加双方的同情。在上实际的交流中,人们常常会因为某种交流目的而违背了“合作原则”,Leech认为,当说话人违反合作原则的时候,是出于礼貌的需要,所以才要表达的更为直接。 Brown和Levinson1978年提出的礼貌策略认为:礼貌就是人们为满足面子需 求所采取的各种理性行为。面子是每个社会成员想为自己争取的公开的自我形象,在交际活动中,人们希望彼此维护对方的面子,并随着面子威胁程度的增大而采用较高程度的礼貌策略。而面子策略则又分为正面面子策略和负面面子策略,当说话的目的不一样时,采用的策略也会不一样。 在研究了现代的礼貌原则和中国古代的“礼”后,针对汉文化的礼貌特点,顾曰国在此基础上总结出了五条礼貌准则:1、贬己尊人准则,指谓自己或自己相

浅析语用学中的礼貌原则

浅析语用学中的礼貌原则 摘要:本文主要从语用学的角度对语言交际中的礼貌现象进行了研讨,以旨更全面地向读者展示语用礼貌观。本文共分四部分:(1)礼原则的由来;(2)礼貌原则的解析;(3)礼貌策略;(4)礼貌原则的应用。加深对礼貌原则的理解可以有助于提升自身的语用能力。 关键词:语用学礼貌原则教学应用 一.礼貌原则的由来 (一)礼貌的界定。 在众多关于礼貌的各种文献中,围绕“礼貌”一词进行的研究主要有五个方面,具体如下: (1)礼貌是人们在交际中的一种现实目的(Politeness as areal-world goa1)。人们在说话过程中运用礼貌原则的目的就是取悦他人。 (2)礼貌是一种敬重(Politeness as the deference)。 (3)礼貌是一种语体(Politeness as the register)。语体是指“与社交语境有关的系统化变体”(Lyons,1977)。或者指在一定场合下人们说话或写作时的语言变化(Holliday,1978)。 (4)礼貌是一种话语表层现象(Politeness as an utterancelevel phenomenon)。该观点认为,礼貌是一种表层语法编码,该观点主要是离开语言运用的实际环境去研究礼貌问题。 (5)礼貌是一种语用现象(Politeness as a pragmatic phi—nominee)。该观点在语用学界已经成为人们的一种共识(Thomas,1995)。总之.在语用学领域,人们关心的不是说话人是否真正对他人友善,而是他说了什么,以及他的话语对听话人产生了什么影响。把礼貌看成敬重、语体,是一种社会语言学现象,不属于语用学的范围,而把礼貌看成一种话语表层现象,就是脱离了语境去谈礼貌,这是一种超理想化的理论,因为语言形式是和语境、说话人和听话人之间的关系紧密联系的。(二))礼貌原则提出的必要性。 在英语语用学习领域中,提及言语行为理论(Speech ActTheory).人们会很自然地联想到美国语言哲学家格赖斯(H.P.Grieve)的会话含义学说(Convocational Implicate),即为了保证会话的顺利进行,谈话双方必须共同遵守一些基本原则,尤其是用来解释会话结构的“合作原则”(Cooperative Principle)。合作原则和四项有关质量、数量、相关、方式的次准则(Quantity,Relation,Manner)用以指导说话人和听话人如何成功地进行会话。不论他们遵循或是违背这项原则,都会产生会话含义,也就是一种特殊的非自然意义。 在合作原则中.Grieve指出谈话的双方必须怀着一个相同的愿望,且双方的话语能相互理解,共同配合。然而,谈话的一方若未能遵守“合作原则”,并非为了说谎或是出于故意,有时他可能由于礼貌或语境的需要。说了一些违反合作原则的话。当另一方觉察到对方的话没有遵守合作原则时,他就迫使自己越过对方话语的表面意义去设法领会说话人话语中的弦外之音。寻求说话人在什么地方体现着合作原则,由此产生会话含义,也就是一种特殊的非自然意义。后来学者们注意到.谈话双方不遵守合作原则有时是出于礼貌上的需要.所以在讨论合作原则的同时,应充分考虑礼貌原则(Politeness Principle)。语言学家利奇(G.N.Leech)曾指出,礼貌原则完善了会话含义学说,解释了合作原则无法解释的现象,因此,礼貌原则和合作原则是互为益补的关系,用Leech的话说,礼

文明礼仪有哪些

文明礼仪有哪些? 礼仪是人类为维系社会正常生活而要求人们共同遵守的最起码的道德规范,它是人们在长期共同生活和相互交往中逐渐形成,并且以风俗、习惯和传统等方式固定下来。对一个人来说,礼仪是一个人的思想道德水平、文化修养、交际能力的外在表现,对一个社会来说,礼仪是一个国家社会文明程度、道德风尚和生活习惯的反映。重视、开展礼仪教育已成为道德实践的一个重要内容。 礼仪教育的内容涵盖着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从内容上看有仪容、举止、表情、服饰、谈吐、待人接物等;从对象上看有个人礼仪、公共场所礼仪、待客与作客礼仪、餐桌礼仪、馈赠礼仪、文明交往等。在人际交往过程中的行为规范称为礼节,礼仪在言语动作上的表现称为礼貌。加强道德实践应注意礼仪,使人们在“敬人、自律、适度、真诚”的原则上进行人际交往,告别不文明的言行。 礼仪、礼节、礼貌内容丰富多样,但它有自身的规律性,其基本的礼仪原则:一是敬人的原则;二是自律的原则,就是在交往过程中要克己、慎重、积极主动、自觉自愿、礼貌待人、表里如一,自我对照,自我反省,自我要求,自我检点,自我约束,不能妄自尊大,口是心非;三是适度的原则,适度得体,掌握分寸;四是真诚的原则,诚心诚意,以诚待人,不逢场作戏,言行不一。 一、个人礼仪 ( 一)仪表:仪表是指人的容貌,是一个人精神面貌的外观体现。一个人的卫生习惯、服饰与形成和保持端庄、大方的仪表有着密切的关系。 1、卫生:清洁卫生是仪容美的关键,是礼仪的基本要求。不管长相多好,服饰多华贵,若满脸污垢,浑身异味,那必然破坏一个人的美感。因此,每个人都应该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做到入睡起床洗脸、脚,早晚、饭后勤刷牙,经常洗头又洗澡,讲究梳理勤更衣。不要在人前“打扫个人卫生”。比如剔牙齿、掏鼻孔、挖耳屎、修指甲、搓泥垢等,这些行为都应该避开他人进行,否则,不仅不雅观,也不尊重他人。与人谈话时应保持一定距离,声音不要太大,不要对人口沫四溅。 2、服饰:服饰反映了一个人文化素质之高低,审美情趣之雅俗。具体说来,它既要自然得体,协调大方,又要遵守某种约定俗成的规范或原则。服装不但要与自己的具体条件相适应,还必须时刻注意客观环境、场合对人的着装要求,即着装打扮要优先考虑时间、地点和目的三大要素,并努力在穿着打扮的各方面与时间、地点、目的保持协调一致。 (二)言谈:言谈作为一门艺术,也是个人礼仪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1、礼貌:态度要诚恳、亲切;声音大小要适宜,语调要平和沉稳;尊重他人。

交谈的常用礼貌用语

交谈的常用礼貌用语 导读:本文是关于交谈的常用礼貌用语,希望能帮助到您! 1、交谈态势语 (1)姿态--站、坐姿优雅,手势语清晰 (2)表情--目光专注、注意聆听、产生共鸣 (3)距离--美国爱德华提出四种人际交往距离(私人空间) - 1.亲密距离- 2.个人距离 50~120cm 熟人 - 3.社交距离 120~360cm 联系不多的商务、公务 - 4.公众距离 360cm以上演讲、难于沟通者 2、正式场合 A.姓+职称/职务等-徐教授、郭厂长,爱德华公爵。 B.姓名- 彭华、吴兰、大卫麦肯锡。 C.泛尊称-同志、先生、女士、小姐。 D.职业称+泛尊称-司机同志、秘书小姐、议员先生。 3、称呼中三忌 一忌:无称呼语,如说:"那个穿红大衣的过来!","那个背包的别走!"; 二忌:用"嗨!"、"喂!"等字称呼人,如:"嗨!靠边点!"、"喂!帮我个忙。’’三忌:不用尊称叫人,如把老大爷叫"老头!"、把某某叫"秃头!"等。 只有在称呼上尊重对方,才能继续良好的交往。 4、谈话内容 主题明确,围绕中心,观点鲜明。 语句简练、不重复、不罗嗦。

言之有据,有理、求实求是。 语言生动,有趣味。 需要时留有余地。 涉外谈话注意: - 不谈论隐私问题 - 不谈论荒诞离奇、黄色淫秽、疾病、死亡等不愉快事情 - 不谈论双方国家内政和民族、宗教问题 - 不背面议论上司、长辈、同事,回避对方不愿触及的问题 - 用共同听懂的语言,讲大家参与的内容 - 可谈论中性的话题(天气、艺术、体育) 5、常用的礼貌用语 1)问候语:用于见面时的问候。如"您好!"、"早上好!" 2)告别语:用于分别时的告辞或送别。如"再见。"、"晚安。" 3)答谢语:答谢语应用的范围很广,有些表示向对方的感谢,如"非常感谢!"、"劳您费心!"。有些表示向对方的应答,如"不必客气。"、"这使我应该做的。" 4)请托语:请托语常用在向他人请求。如"请问?"、"拜托您帮我个忙。" 5)道歉语:做了不当的或不对的事,应该立即向对方道歉。如说"对不起,抱歉。’’ 6)征询语:当要为他人服务时常用征询语。如"需要我帮忙吗?"、"我能为您做些什么吗?" 7)慰问语:表示对他人的关切。如他人劳累后,可说"您辛苦了!"、"望您早日康复!"

2016年日常文明礼貌用语大全

2016年日常文明礼貌用语大全 下面为大家介绍了2016年日常文明礼貌用语大全,一起来看看吧!希望可以帮助到你。2016年日常文明礼貌用语大全 问候语 问候语一般不强调具体内容,只表示一种礼貌。在使用上通常简洁、明了,不受场合的约束。无论在任何场合,与人见面都不应省略问候语。同时,无论何人以何种方式向你表示问候,都应给予相应的回复,不可置之不理。与人交往中,常用的问候语主要有:“你好”、“早上好”、“下午好”、“晚上好”等。与外国人见面问候招呼时,最好使用国际间比较通用的问候语。例如,英语应用Howdoyoudo?(你好)等。 欢迎语 欢迎语是接待来访客人时必不可少的礼貌语。例如“欢迎您”、“欢迎各位光临”、“见到您很高兴”等。 接听电话用语 1.xx同志不在,我可以替您转告吗?(请您稍后再来电话好吗?)。 2.我就是,请问您是哪一位?……请讲。 3.请问您有什么事?(有什么能帮您?)请稍等,我记录一下。 4.您放心,我会尽力办好这件事。 5.不用谢,这是我们应该做的,再见。 打电话用语 1.您好!请问您是XX单位吗? 2.我是广州市统计局XX处(室、中心、分院),请问怎么称呼您? 3.请帮我找一下XX同志,谢谢! 4.(若打错联系电话)对不起,我打错电话了。 致歉语 在日常交往中,人们有时难免会因为某种原因影响或打扰了别人,尤其当自己失礼、失约、失陪、失手时,都应及时、主动、真心地向对方表示歉意。常用的致歉语有“对不起”、“请原谅”、“很抱歉”、“失礼了”、“不好意思,让您久等了”,等等。当你不好意思当面致歉时,还可以通过电话、手机短信等其他方式来表达。 请托语 请托语,是指当你向他人提出某种要求或请求时应使用的必要的语言。当你向他人提出某种要求或请求时,一定要“请”字当先,而且态度语气要诚恳,不要低声下气,更不要趾高气扬。常用的请托语有“劳驾”、“借光”、“有劳您”、“让您费心了”等等。在日本,人们常用“请多关照”、“拜托你了”。英语国家一般多用“Excuseme(对不起)”。 上文为大家介绍的2016年日常文明礼貌用语大全,你了解了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