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肺动脉栓塞治疗策略及方案

急性肺动脉栓塞治疗策略及方案
急性肺动脉栓塞治疗策略及方案

急性肺动脉栓塞治疗策略及方案

一、急性期治疗策略

(一)合并休克或低血压肺栓塞患者(高危):(1)高危肺栓塞患者,推荐启动静脉普通肝素抗凝治疗不必延迟(I c)。(2)推荐溶栓治疗(I B)。(3)溶栓禁忌或失败的患者,推荐手术肺动脉栓子清除术(I c)。(4)全剂量静脉溶栓禁忌或失败的患者,应考虑经皮导管治疗作为手术肺动脉栓子清除术的替代治疗(Ⅱa c)。

(二)不合并休克或低血压肺栓塞患者(中危或低危):注射用抗凝剂和VKA联合抗凝治疗:(1)肺栓塞高度或中度临床可能性患者,诊断过程中推荐启动注射抗凝治疗,不必延迟(I c)。(2)对多数患者,推荐低分子量肝素或磺达肝癸钠为急性期注射抗凝治疗的方式(I A)。(3)推荐VKA,与注射抗凝治疗同步进行,使INR达到目标值2.5(范围2.0~3.0)(I B,表7,8)。再灌注治疗:

1.无休克或低血压的患者,不推荐常规直接静脉溶栓治疗(ⅢB)。

2.中一高危患者,推荐严密监测,早期发现血流动力学失代偿,及时启动补救性再灌注治疗(I B)。

3.中一高危肺栓塞患者,出现血流动力学失代偿的临床迹象,应该考虑溶栓治疗(Ⅱa B)。4.中高危患者,如预期溶栓后出血的风险高,可以考虑手术肺动脉栓子切除术(Ⅱb C)。5.中高危患者,如预期溶栓后出血的风险高,可以考虑经皮导管介入治疗(Ⅱb B)。

早期出院和家庭治疗:急性低危肺栓塞患者,如果能够提供合适的门诊治疗和抗凝治疗,应该考虑早期出院以及持续家庭治疗(Ⅱa B)。

(三)静脉滤器的推荐:(1)急性肺栓塞患者,抗凝治疗绝对禁忌时应考虑下腔静脉滤器置人(Ⅱ

a C)。(2)即使抗凝强度达到治疗水平肺栓塞仍复发时,应考虑下腔静脉滤器置入(Ⅱa c)。(3)不推荐肺栓塞患者常规使用下腔静脉滤器(ⅢA)。

二、抗凝治疗持续时间

肺栓塞后抗凝治疗持续时间推荐:

1.继发于短暂(可逆性)诱发因素的肺栓塞患者,推荐口服抗凝治疗3个月(I B)。

2.不明原因肺栓塞患者,推荐口服抗凝治疗至少3个月(I A)。

3.不明原因肺栓塞首次发病以及出血风险低的患者,应考虑延长口服抗凝治疗(Ⅱa B)。4.不明原因肺栓塞复发的患者,推荐长期抗凝治疗(IB)。

5.如果需要延长抗凝治疗,作为VKA的替代治疗(除非严重肾功能损害的患者),应该考虑利伐沙班(20 mg,每日.,1次)、达比加群酯(150 mg每日2次,而≥80岁患者或合用维拉帕米者110 mg每日2次)或阿哌沙班(2.5 mg,每日2次)治疗(长期口服新型抗凝剂进行肺栓塞二级预防的资料尚未公布)(Ⅱa B)。

6.延长抗凝治疗的患者,应定期进行风险一获益比的重新评价(I C)。

7.拒绝服用或不能耐受任何抗凝剂的患者,作为静脉血栓栓塞症二级预防的延长治疗,可以考虑阿司匹林(Ⅱb B)。

8.肺栓塞合并癌症的患者,起初的3~6个月内应该考虑体重调整的LMWH皮下注射(Ⅱa B)。9.肺栓塞合并癌症的患者,应该考虑长期或直至癌症治愈的延长抗凝治疗(起初3~6个月后)( Ⅱa C)。

三、慢性血栓栓塞性肺高压(CTEPH)慢性血栓栓塞性肺高压的治疗推荐:

1.肺栓塞幸存者出现持续呼吸困难,应该考虑CTEPH的诊断评价(Ⅱa C)。

2.目前不推荐对无症状肺栓塞幸存者筛查CTEPH(ⅢC)。

3.所有CTEPH患者均应由多学科专家团队进行诊断和评估(I c)。

4.所有CTEPH患者,推荐终身抗凝治疗(IC)。

5.CTEPH患者,推荐肺动脉内膜切除术(IC)。

6.由CTEPH团队(至少包括一名经验丰富的肺动脉内膜切除术外科医师)归类为无法手术的CTEPH,或手术治疗后持续性或复发性CTEPH,并且这些患者有症状,推荐使用利奥西呱治疗(I B)。

7.由CTEPH团队(至少包括1名经验丰富的肺动脉内膜切除术外科医师)归类为无法手术的CTEPH,并且这些患者有症状,可以考虑使用肺动脉高压靶向治疗药物(Ⅱb B)。

四、特殊临床情况

妊娠患者肺栓塞的治疗推荐:

1.妊娠期间疑似肺栓塞,保证使用公认标准方法进行正规诊断评估(I c)。

2.D一二聚体阴性结果,与非妊娠患者具有相似的临床意义,为了避免不必要的辐射,可以考虑进行D一二聚体检查(Ⅱb C)。

3.静脉加压超声可避免不必要的辐射,如发现深静脉近段血栓形成可提示肺栓塞(Ⅱb c)。:4.胸片正常而疑似肺栓塞的妊娠女性患者,可以考虑肺灌注显像排除诊断(Ⅱb c)。

5.胸片异常或肺灌注显像不能进行,应该考虑CT肺动脉造影(Ⅱa C)。

6.无休克或低血压的妊娠女性患者,体重调整的LMwH为推荐治疗(I B)。

癌症患者肺栓塞的治疗推荐:

1.癌症合并肺栓塞的患者,应采用与有症状肺栓塞患者相似的诊断治疗方法(Ⅱa c)。2.D一二聚体阴性水平与非癌症患者具有同样的阴性诊断价值(Ⅱa B)。

3.癌症合并肺栓塞的患者,起初3~6个月应该给予体重调整的LMwH皮下注射(Ⅱa B)。4.癌症合并肺栓塞的患者,应该考虑延长抗凝治疗(起初3~6个月后),直至无限期或癌症治愈(Ⅱa C)。

非血栓性肺栓塞包括:脓毒性肺栓塞,异物肺栓塞,脂肪栓塞,空气栓塞,羊水栓塞,肿瘤栓塞,但均未形成诊治推荐决策。

肺栓塞严重指数(sPESI)及其简化版本

项目原始版本(分)简化版本(分)

年龄以年龄为分数1(若年龄>80岁)

女性10 -

肿瘤30 1

慢性心力衰竭10

1

慢性肺部疾病10

脉搏≥110次/分30 1

收缩压<100mmHg 30 1

呼吸频率>30次/分20 -

体温<36℃20 -

精神状态改变60 -

动脉血氧饱和度<90% 20 1

Ⅰ级:≤65分,30天死亡风险0分=30天死亡风险1%

极低(0~1.6%)

Ⅱ级:66~85分,死亡风险低

≥1分=30天死亡风险10.9%

(1.7~3.5%)

Ⅲ级:86~105分,死亡风险中

等(3.2~7.1%)

Ⅳ级:106~125分,死亡风险高

(4.0~11.4%)

Ⅴ级:>125分,死亡风险极高

(10.0~24.5%)

注:原始版本评分中,总分≤65分为Ⅰ级,66~85分为Ⅱ级,86~105分为Ⅲ级,106~125分为Ⅳ级,>125分为Ⅴ级;危险度分层;原始版本评分Ⅰ~Ⅱ级或简化版本评分0分为低危,原始版本评分Ⅲ~Ⅳ级或简化版本评分≥1分为中危,原始版本评分Ⅴ级为高危;简化版本慢性心力衰竭和(或)慢性肺部疾病评分为1分

急性肺动脉拴塞的应急预案及处理流程(2017版 聊城市人民医院呼吸科俞博)

急性肺动脉拴塞的应急预案及处理流程 一、急性肺动脉拴塞的危险因素及临床表现 常见的易患因素根据相对危险度( odds ratio,OR)分为: 强易患因素(OR >10,S)包括重大创伤、外科手术、下肢骨折、关节置换和脊髓损伤等; 3 个月内发生过心肌梗死或因心力衰竭、心房颤动或心房扑动住院等。 中等易患因素( OR 2—9,M)包括膝关节镜手术、自身免疫疾病、遗传性血栓形成倾向、 炎症性肠道疾病、肿瘤、化疗、应用促红细胞生成因子、输血、口服避孕药、激素替代治疗、中心静脉置管、卒中瘫痪、慢性心力衰竭或呼吸衰竭、浅静脉血栓形成、体外受精、 妊娠初期3个月、产后6周等。 弱易患因素(OR<2 ,W)包括妊娠、卧床 > 3 d、久坐不动(如长时间乘车或飞机旅行)、 老龄、静脉曲张、吸烟、肥胖、糖尿病、腹腔镜手术等。 急性肺栓塞缺乏特异性的临床症状和体征,易漏诊。 症状:缺乏特异性,表现取决于栓子的大小、数量、栓塞的部位及患者是否存在心、肺等 器官的基础疾病。多数患者因呼吸困难、胸痛、先兆晕厥、晕厥和(或)咯血而疑诊为急 性肺栓塞。胸痛是急性肺栓塞的常见症状。中央型急性肺栓塞胸痛表现可类似典型心绞痛,需与急性冠状脉综合征或主动脉夹层鉴别。呼吸困难在中央型急性肺栓塞患者中急剧而严重,而在小的外周型急性肺栓塞患者中通常短暂且轻微。既往存在心力衰竭或肺部疾病的 患者,呼吸困难加重可能是急性肺栓塞的唯一症状。咯血提示肺梗死,多在肺梗死后 24 h 内发生,呈鲜红色,数日内发生可为暗红色。晕厥虽不常见,但无论是否存在血液动力学 障碍均可发生,有时是急性肺栓塞的唯一或首发症状。急性肺栓塞也可完全无症状,仅在 诊断其他疾病或尸检时意外发现。 体征:主要表现为呼吸系统和循环系统的体征,特别是呼吸频率增加(> 20 次/min)、心率加快(> 90 次/min)、血压下降及紫绀。低血压和休克罕见,但一旦发生常提示中央型急性肺栓塞和(或)血液动力学储备严重降低。颈静脉充盈或异常搏动提示右心负荷增加。下肢静脉检查发现一侧大腿或小腿周径较对侧大超过 1 cm,或下肢静脉曲张,应高度怀疑VTE。其他呼吸系统体征还包括肺部听诊湿哕音及哮鸣音、胸腔积液等。肺动脉瓣区可出 现第 2 心音亢进或分裂,三尖瓣区可闻及收缩期杂音。急性肺栓塞致急性有心负荷加重,可出现肝脏增大、肝颈静脉反流征和下肢水肿等右心衰竭的体征。 二、急性肺动脉栓塞的处理措施 1. 发现疑似肺动脉栓塞患者后,立即通知医师及其他护理人员,嘱患者绝对卧床,避免 用力,缓解患者焦虑情绪,保持大小便通畅。

2021年急性肺栓塞诊断和治疗(全文)

2021年急性肺栓塞诊断和治疗(全文) 摘要 急性肺栓塞发病率高,症状的不典型性容易引起误诊。诊断和危险分层决定了急性肺栓塞的治疗策略。抗凝和系统性溶栓是几十年来的主要的治疗选择,腔内介入技术越来越多地应用于急性肺栓塞的治疗中。尤其对于存在出血风险的病人,可能可以达到降低病人的总体风险,改善预后的作用。仍需要大规模高质量研究数据提供更多临床证据完善相关诊疗方案。 急性肺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是全球第三大心血管病死亡原因。以往常常认为静脉血栓栓塞症(venous thromboembolism,VTE)的发病率在亚洲人群中低于西方国家。近年来随着临床医师对该疾病的重视程度日益增长、影像学技术的广泛应用,对于VTE的诊治率得到大大提高[1-2]。由于大多数急性PE病人的死亡发生在最初的数小时或数天,<70%的死亡发生在第一个小时,因此,早期识别和诊断PE,并进行适当的干预至关重要。 1 急性PE的诊断和危险分层

1.1 急性PE的诊断急性PE的症状表现多种多样,由于缺少特异性症状,临床上容易误诊漏诊。临床表现与血管栓塞栓子的多少、发生的速度和心肺的基础状态有关,包括呼吸困难、心动过速、氧饱和度下降、胸痛、晕厥、低血压等,胸背部或胁肋部压痛可能是肺梗死的表现。轻者可以无症状,严重者发生猝死。在临床上如果有以下情况,应注意警惕PE 的发生:与肺部体征不相称、难以用基础肺部疾病解释的呼吸困难;呼吸困难但病人可以平卧;突发昏厥或休克;急性右心室负荷增加的临床表现,特别对于长期卧床、手术史等有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危险因素的病人。通过整体病史和临床表现预测PE的可能性常用的量表有修正的Geneva评分和Wells评分。笔者中心常采用Wells评分进行评估。在辅助检查方面,常规胸部X线检查和心电图很难发现特异性改变。D-二聚体已是公认的PE首选的筛选检查。它具有很高的敏感度,但特异度低,肿瘤、创伤、感染、心脑血管疾病和年龄因素都可能使D-二聚体升高。其阴性结果可基本排除PE。但由于阳性预测值低,阳性结果不能确诊PE。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ransesophageal echocardiography,TEE)可以发现心内或肺动脉主干的栓子,并能观察到右心室负荷过重的征象。肺动脉CT血管成像(CTA)是诊断PE的金标准,其敏感度和特异度高。在肺动脉CTA中可以观察到肺动脉腔内充盈缺损或完全阻断。肺通气灌注核素扫描(V/Q)可用于不适合行CTA的病人,或当病人无法进行CTA使用便携式V/Q扫描。当怀疑有PE且无法进行肺血管检查时,双下肢静脉超声检查可能是一种辅助方法。诊断流程和检查方法的选择主要基于病人的PE临床可能性预测,见图1。

中国急性肺栓塞诊断与治疗指南(2020年)

中国急性肺栓塞诊断与治疗指南(2020年) 急性肺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是我国常见的心血管系统疾病[1],在美国等西方国家也是常见的三大致死性心血管疾病之一[2]。PE是内源性或外源性栓子阻塞肺动脉引起肺循环障碍的临床和病理生理综合征,包括肺血栓栓塞症、脂肪栓塞综合征、羊水栓塞、空气栓塞、肿瘤栓塞等。其中肺血栓栓塞症(pulmonary thromboembolism,PTE)是最常见的PE 类型,指来自静脉系统或右心的血栓阻塞肺动脉或其分支所致疾病,以肺循环和呼吸功能障碍为主要临床表现和病理生理特征,占PE的绝大多数,通常所称的PE即指PTE。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是引起PTE的主要血栓来源,DVT多发于下肢或者骨盆深静脉,脱落后随血流循环进入肺动脉及其分支,PTE常为DVT的合并症。由于PTE与DVT在发病机制上存在相互关联,是同一种疾病病程中两个不同阶段的临床表现,因此统称为静脉血栓栓塞症(venous thromboembolism,VTE)。本指南相关推荐主要针对血栓性PE,非血栓性PE发病率低,临床证据很有限,暂不做相关推荐。 近年来,对PE的认识不断提高,但临床实践中仍存在误诊、漏诊或诊断不及时,以及溶栓和抗凝治疗等不规范问题。2010年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肺血管病学组、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专家组编写了“急性肺血栓栓塞症诊断治疗中国专家共识”[3],对规范我国急性PE的诊断流程和治疗策略,提高我国急性PE的诊治水平起到了极大了推动作用。在此后的5年中,肺血管疾病领域发展迅速,尤其在PE患者诊断、评估和治疗等方面,大量临床试验结果的发表,提供了新的循证医学证据,过去的指南已不能满足临床医师的需要。为此,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肺血管病学组专家组在2010年专家共识的基础上,对新近出现的临床证据系统研判,并参考国际最新急性PE诊断和治疗指南[4],经认真研究讨论,达成共识,制订了本指南。与我国2010年专家共识相比,本指南在易患因素、危险分层、诊断治疗策略、新型口服抗凝剂、慢性血栓栓塞性肺高压等方面进行了更新,并对妊娠期和肿瘤患者PE的治疗给出正式推荐,旨在为PE的诊治提供依据和原则,帮助临床医师作出医疗决策,但在临床实践中面对每一个具体患者时,应该根据个体化原则制定诊疗措施。 为了便于读者了解诊疗措施的价值或意义,多因素权衡利弊,本指南对推荐类别的表述仍沿用国际上通常采用的方式: I类:指那些已证实和(或)一致公认有益、有用和有效的操作或治疗,推荐使用。 Ⅱ类:指那些有用/有效的证据尚有矛盾或存在不同观点的操作或治疗。 Ⅱa类:有关证据/观点倾向于有用/有效,应用这些操作或治疗是合理的。 Ⅱb类:有关证据/观点尚不能充分证明有用/有效,可以考虑应用。 Ⅲ类:指那些已证实和(或)一致公认无用和(或)无效,并对一些病例可能有害的操作或治疗,不推荐使用。 对证据来源的水平表达如下: 证据水平A:资料来源于多项随机临床试验或荟萃分析。 证据水平B:资料来源于单项随机临床试验或多项非随机对照研究。 证据水平C:仅为专家共识意见和(或)小规模研究、回顾性研究、注册研究。 一、流行病学 急性PE是VTE最严重的临床表现,多数情况下PE继发于DVT,现有的流行病学多将VTE作为一个整体进行危险因素、自然病程等研究,其年发病率100-200/10万人[5,6]。 PE可以没有症状,有时偶然发现才得以确诊,甚至某些PE患者的首发表现就是猝死,因而很难获得准确的PE流行病学资料。根据流行病学模型估计[6],2004年总人口为4.544亿的欧盟6国,与PE有关的死亡超过317,000例。其中,突发致命性PE占34%,其中死前未能确诊的占59%,仅有7%的早期死亡病例在死亡前得以确诊。PE的发生风险与年龄增加相

肺栓塞的诊治原则

急性肺血栓栓塞症(APTE) 一、高危急性肺栓塞发作处理 1、RICU护理常规 (I)特护。 (2)软食或鼻饲。 (3)绝对卧床休息(合并下肢DVT者)。 (4)监测脉搏、呼吸、血压、血氧饱和度等生命体征。 (5)动态监测心电图、动脉血气分析。 (6)易消化饮食。 (7)保持大便通畅,避免用力。 (8)绝对卧床休息(对合并DVT患者,抗凝治疗INR值达到2.0左右方可活动)。 2.一般治疗 (1)氧疗(鼻导管或面罩)(低氧血症患者)。 (2)呼吸循环支持治疗(有创或无创,呼吸衰竭患者),应用机械通气中应尽量减少正压通气对循环系统的不良影响。 (3)适当使用镇静剂(有焦虑和惊恐症状者)。 (4)适当使用止痛药治疗(有胸痛者)。 (5)应用抗生素控制下肢血栓性静脉炎和预防肺栓塞并发感染。 (6)对右心功能不全、心排血量下降但血压尚正常的患

者,可给子具有一定肺血管扩张作用和正性肌力作用的药物,如多巴胺或多巴酚丁胺。 (7)若出现血压下降,可增大剂量或使用其他血管加压药物,如去甲肾上腺素等。血管活性药物在静脉注射负荷量后(多巴胺3~5mg,去甲肾上腺素1mg),持续静脉滴注维持。 (8)谨慎使用液体负荷疗法(过多液体负荷可能加重右心室扩张、影响心排血量)。 3.溶栓治疗 适应证:①两个肺叶以上的大块肺栓塞者;②不论肺动脉血栓栓塞部位及面积大小只要血流动力学有改变者;③并发休克和体动脉低灌注(如低血压、乳酸酸中毒和/或心排血量下降)者;④原有心肺疾病的次大块肺血栓栓塞引起循环衰竭者;⑤有呼吸窘迫症状(包括呼吸频率增加,动脉血氧饱和度下降等)的肺栓塞患者;⑥肺血栓栓塞后出现窦性心动过速的患者。 禁忌证:绝对禁忌证:①活动性内出血;②近期自发性颅内出血;相对禁忌证:①2周内的大手术、分娩、器官活检或不能压迫止血部位的血管穿刺;②2个月内的缺血性中风;③10d内的胃肠道出血;③15d内的严重创伤;⑤1个月内的神经外科或眼科手术;⑥难于控制的重度高血压(收缩压>180mmHg,舒张压>110mmHg);⑦近期曾行心肺复苏;⑧血小板计数低于100×109/L;⑨妊娠;⑩细菌性心内膜炎;

2019年整理esc急性肺栓塞诊断和管理指南中文完整版资料

2014ESC急性肺栓塞诊断和管理指南中文完整版 2014ESC急性肺栓塞诊断和管理指南中文完整版是由欧洲心脏病学学会(ESQ)袖珍指南之一,网上主要是关于它的解读,很少有完整版本,这个中文完整版是胡大一教授主审的,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2?概述 2.1流行病学静脉血栓栓塞症(VTE)包括深静脉血栓形成(DVT)和肺栓塞(PE),其年发病率为100-200/10万,为第三大常见心血管疾病。其中急性肺栓塞是VTE最严重的临床表现,是其发病、死亡及住院的主要因素。2004年,通过对六个欧洲国家的总人数约四亿五千四百余万人口流行病学调查中发现有超过317,000人死于VTE。其中,34%的患者死于突发致命性的PE,59%的患者死于生前未诊断出的PE,在早期死亡的患者中仅有7%在死前明确诊断出PE。年龄超过40岁的患者发生PE的风险较高,并且其危险度每十年将会提高近一倍,预计在未来越来越多的患者被诊断出(或者死于)PE。 2.2危险因素VTE是患者自身因素(长期因素)及环境因素(临时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在一些临时或者可逆的危险因素(如手术、创伤、制动、妊娠、口服避孕药或激素替代治疗等)的作用下,6周到3个月内发生的VTE被认为是诱发型,其它则被称为非诱发型。PE也可能发生在没有任何已知危险因素的情况下。与临时因素不同,长期因素可能影响PE患者的长期抗凝治疗方案的选择。

2.3病理生理 急性肺栓塞血液动力学障碍的关键因素

2.4临床分期和初始危险分层 急性PE发生的严重程度的临床分级是根据对PE患者院内发生的早期死亡风险或者30天死亡率。这个分层是根据患者临床表现来划分,对临床诊断及治疗方案发挥重要作用。存在休克或者持续的动脉低压的情况为高危PE。

-肺栓塞抗凝治疗

肺栓塞的抗凝治疗 抗凝治疗的作用:抗凝治疗属于血栓栓塞症的二级治疗,即阻止已形成血栓的延伸及新血栓的形成,并可能由于机体的内源性纤溶作用使已经存在的血栓缩小甚至溶解。 开始治疗的时间:只要是疑诊(不必确诊)肺栓塞而又不存在强烈禁忌症即可开始肝素抗凝治疗,同时进行下一步的确诊检查。 抗凝治疗的主要禁忌症:活动性出血,凝血机制障碍,严重的未控制的高血压以及近期手术史。当确诊有肺栓塞时,上述情况大多属于相对禁忌症。 药物的选择:主要有普通肝素、低分子肝素、华法令。抗凝治疗必须开始于肝素或低分子肝素,长期维持治疗可改为华法令。在妊娠头三个月及产前6周不可用华法令,如需抗凝应选用肝素或低分子肝素。 抗凝过程中的实验室监测项目 ①血常规(包括血小板)——肝素治疗期间应当每3天复查血小板。 ②激活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 ③凝血酶原时间(PT)——应当以国际标准化比率(INR)为准。抗凝开始之前应采血查上述三项指标的基础值。肝素抗凝效果以aPTT监测;华法令疗效以PT-INR监测;低分子肝素不必监测。 治疗方案 方案一:开始时静脉用普通肝素,然后过渡为口服华法令 方案二:开始时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然后过渡为口服华法令 方案三:整个疗程一直使用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 非大面积肺栓塞时上述方案可任选。低分子肝素对大面积肺栓塞的疗效尚无足够资料比较。 注意: ①抗凝治疗必须以肝素或低分子肝素(速碧林)开始,长期治疗可改为华法令维持。 ②华法令必须与肝素或低分子肝素重叠5天以上,其后若连续2天INR ≥2.0方可停用肝素。

普通肝素(UFH) 适用情况:作为没有严重循环障碍的肺栓塞的首选治疗以及溶栓后的继续抗凝治疗。有溶拴禁忌症的病例仍可考虑用肝素。 作用机制:与抗凝血酶Ⅲ(ATⅢ)结合使ATⅢ活性增加100~1000倍,肝素-ATⅢ复合物再与因子Ⅱa(即凝血酶)、Ⅹa、Ⅸa、Ⅺa、Ⅻa结合并灭活之。最重要的是抗-Ⅱa和抗-Ⅹa作用。 抗凝目标:使aPTT保持在基础值或正常对照值的1.5~2.5倍;或相当于肝素浓度0.2~0.4U/ml(鱼精蛋白滴定法)。 用法:首剂负荷量5000~10000 U或80 U/kg静脉注射,然后静脉输注18 U/kg/h(一般不低于1250 U/h),4小时后测aPTT,根据化验结果调整肝素的剂量,每4~6小时复查aPTT直到治疗水平,其后每日测aPTT 1次。静脉肝素的剂量调整可参考下表。 初始剂量80 U/kg 静脉注射,然后18U/kg/h 静脉输注 aPTT <35s (<1.2倍正常值) 80 U/kg 静脉注射,然后输注速度增 加4U/kg/h aPTT 35~45s (1.2~1.5倍正常值) 40 U/kg 静脉注射,然后输注速度增加2U/kg/h aPTT 46~70s (1.5~2.3倍正常 值) 剂量不变 aPTT 71~90s (2.3~3.0倍正常 值) 输注速度减少2U/kg/h aPTT >90s (>3倍正常值) 停用1小时,然后输注速度减少 3U/kg/h 在静脉注射负荷量以后也可使用皮下注射的方式,每日30000~40000 U,分2~3次使用,于注射后6~8小时采血查aPTT。但是在紧急情况下一般提倡使用静脉给药方式。 如果是溶栓后的继续抗凝治疗,则当aPTT回降至1.5倍以下再开始用,并且不用负荷量。 注意:需要强调足量抗凝的重要性。抗凝剂量不足不能阻止血栓的扩大,因而达不到治疗目的。虽然肝素剂量过大伴随出血的风险也增大,但是肝素抗凝治疗导致的出血更主要与病人的其他合并情况有关,如有创操作、凝血障碍、局部病变等。因此,假若肝素剂量的调整可能使aPTT偏离上述目标范围的话,宁可使aPTT略微超出2.5倍也不要低于1.5倍。

最新肺栓塞应急预案

肺血栓应急预案演练 一、演练目的 为提高肺血栓抢救成功率,保障医疗安全,进一步加强医疗质量管理,提高急性危重病例抢救的能力,结合医院实际,开展一场肺栓塞抢救应急预案演练。 二、成立演练指挥部 (一)领导小组 指挥长:王庆华赵平 副指挥长:彭小军席阳 参加科室:外一科 (二)指挥部下设演练组 组长:吴久海 副组长:严东平 医师:胡谊 护士:覃彩兰(护士A),陈艳娇(护士B),龙金璐(护士C) 患者:王小二、 (三)观摩团团长:方焱明 副团长:艾云涛郝光成赵俊王发玉江必珍罗宇航

成员:王艳妮李艳玲温海吴久海阮有松 郑玉高刘礼雄赵成刘锦华陈明智 席阳覃焱张迎梅杨万红临床各 科护士长 演练时间:2015年8月19地点:外一科病区 三、演练内容 1.职责分工 副主任医师:吴久海(负责医疗抢救的指挥) 主治医生:胡谊赵敏(具体负责抢救过程) 患者家属:姚太俊 护士:覃彩兰(护士A),陈艳娇(护士B),龙金璐(护士C) 患者:王小二 2.演练场景: (1)患者入院时情况: 患者:王小二男 58岁退休工人汉族已婚体重60Kg。 主诉:左下肢外伤疼痛肿胀半小时。 现病史:患者半小时前发生车祸致左下肢挤压伤,伤后立即出现左下肢疼痛肿胀,活动受限。由我院120急诊入院,急诊行左膝及左侧胫腓骨X线检查,提示:左侧胫骨平台骨折。

急诊以“左小腿上段挤压伤,左侧胫骨平台骨折”收入院。 既往史:有高血压病史10年余,口服“硝苯地平缓释片”控制血压,血压控制情况不佳。无“冠心病、糖尿病”病史,无传染病史,无手术史,药物过敏史。 个人史:吸烟30余年,20支/日。 体格检查:T:36.8℃,P:98次/分,R:22次/ 分,Bp:155/95mmHg。神志清楚,表情痛苦,查体合作,左膝左下肢肿胀明显,皮下大片淤血,皮温稍高,左膝及左下肢活动障碍,左足背稍肿胀,左足背动脉搏动可触及,左足感觉未见明显异常,余未见明显异常。 辅助检查:左膝及左侧胫腓骨X线示:左侧胫骨平台粉碎性骨折。 诊断:左下肢挤压伤,左侧胫骨平台粉碎性骨折。 突发状况:患者今日入院第二天,早晨8:25在家属及管床护士(A)协助患者在床上大便时突然出现大汗淋漓,左侧胸痛,晕厥,呼吸困难,呼之不应。立即通知值班医生(胡谊)。初步考虑诊断为:下肢深静脉血栓脱落,肺栓塞,肺源性休克。 立即进入初步抢救: (1)、处置流程: ①护士(A、B、C)协助患者取平卧位。

肺栓塞诊断标准

肺栓塞诊断标准 肺栓塞在临床上是各种内源性以及是外源性栓子堵塞肺动脉或其分支引起肺循环 障碍的一组疾病或临床综合征的总称,它包括肺血栓栓塞症、脂肪栓塞综合征、羊水栓塞和空气栓塞等。PTE是PE的最常见类型,占PE中的绝大多数,通常所说的PE即指PTE。有资料显示,在西方国家PTE的年发病率约为50/10万,已经构成了世界性的重要医疗保健问题。过去我国医学界曾将PTE视为“少见病”,但这种观念近年来已经发生彻底改变。虽然我国目前尚无PTE准确的流行病学资料,但随着诊断意识和检查技术的提高,诊断例数已有明显增加。最新统计资料显示:我国每年约60万人患PE占死因的第四位。 PTE不仅发病率高,而且未经治疗的PTE的病死率为25-30%,同时由于PTE发病和临床表现的隐匿性和复杂性,临床医生对PTE的漏诊率和误诊率普遍较高。由此可见PTE对人类健康构成了极大威胁。因此,采取有效的方法早期诊断PTE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现就PTE的诊断现状与进展做如下综述。 诊断程序与诊断措施 PTE的临床表现复杂,有时隐匿,缺乏特异性,确诊需要特殊检查。检出PTE的关键是提高诊断警惕性,对于高危人群中出现疑似表现者,应及时安排相应检查。诊断程序通常包括疑诊、确诊、求因三个步骤。 (一)根据临床情况疑诊PTE(疑诊) 对于有创伤、手术、骨折、恶性肿瘤、长期卧床、应用止血剂和口服避孕药等血栓形成危险因素的患者在活动后突然出现不明原因呼吸困难或气促、胸痛、晕厥、低血压、休克、咯血、烦躁不安、惊恐甚至濒死感的情况下,尤其是伴有单侧或双侧不对称性下肢肿胀、疼痛的患者,应及时进行如下检查,以尽可能提供进一步支持或排除PTE的证据。

2019年整理esc急性肺栓塞诊断和管理指南中文完整版资料

2014ESC急性肺栓塞诊断和管理指南 中文完整版 2014ESC急性肺栓塞诊断和管理指南中文完整版是由欧洲心脏病学学会(ESQ)袖珍指南之一,网上主要是关于它的解读,很少有完整版本,这个中文完 整版是胡大一教授主审的,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2?概述 2.1流行病学静脉血栓栓塞症(VTE)包括深静脉血栓形成(DVT)和肺栓塞(PE),其年发病率为100-200/10万,为第三大常见心血管疾病。其中急性肺栓塞是VTE最严重的临床表现,是其发病、死亡及住院的主要因素。2004年,通过对六个欧洲国家的总人数约四亿五千四百余万人口流行病学调查中发现有超过317,000人死于VTE。其中,34%的患者死于突发致命性的PE,59%的患者死于生前未诊断出的PE,在早期死亡的患者中仅有7%在死前明确诊断出PE。年龄超过40岁的患者发生PE的风险较高,并且其危险度每十年将会提高近一倍,预计在 未来越来越多的患者被诊断出(或者死于)PE。 2.2危险因素VTE是患者自身因素(长期因素)及环境因素(临时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在一些临时或者可逆的危险因素(如手术、创伤、制动、妊娠、口服 避孕药或激素替代治疗等)的作用下,6周到3个月内发生的VTE被认为是诱发型,其它则被称为非诱发型。PE也可能发生在没有任何已知危险因素的情况下。与临时因素不同,长期因素可能影响PE患者的长期抗凝治疗方案的选择。

2.3病理生理 急性肺栓塞血液动力学障碍的关键因素

2.4临床分期和初始危险分层 急性PE发生的严重程度的临床分级是根据对PE患者院内发生的早期死亡风险或者30天死亡率。这个分层是根据患者临床表现来划分,对临床诊断及治疗 方案发挥重要作用。存在休克或者持续的动脉低压的情况为高危PE。

ESC急性肺栓塞诊断和管理指南中文完整版

ESC急性肺栓塞诊断和管理指南中文完整版

2014ESC急性肺栓塞诊断和管理指南 中文完整版 2014ESC急性肺栓塞诊断和管理指南中文完整版是由欧洲心脏病学学会(ESQ)袖珍指南之一,网上主要是关于它的解读,很少有完整版本,这个中文完整版是胡大一教授主审的,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2?概述 2.1流行病学静脉血栓栓塞症(VTE)包括深静脉血栓形成(DVT)和肺栓塞(PE),其年发病率为100-200/10万,为第三大常见心血管疾病。其中急性肺栓塞是VTE最严重的临床表现,是其发病、死亡及住院的主要因素。2004年,通过对六个欧洲国家的总人数约四亿五千四百余万人口流行病学调查中发现有超过317,000人死于VTE。其中,34%的患者死于突发致命性的PE,59%的患者死于生前未诊断出的PE,在早期死亡的患者中仅有7%在死前明确诊断出PE。年龄超过40岁的患者发生PE的风险较高,并且其危险度每十年将会提高近一倍,预计在未来越来越多的患者被诊断出(或者死于)PE。 2.2危险因素VTE是患者自身因素(长期因素)及环境因素(临时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在一些临时或者可逆的危险因素(如手术、创伤、制动、妊娠、口服避孕药或激素替代治疗等)的作用下,6周到3个月内发生的VTE被认为是诱发型,其它则被称为非诱发型。PE也可能发生在没有任何已知危险因素的情况下。与临时因素不同,长期因素可能影响PE患者的长期抗凝治疗方案的选择。

2.3病理生理 急性肺栓塞血液动力学障碍的关键因素

2.4临床分期和初始危险分层 急性PE发生的严重程度的临床分级是根据对PE患者院内发生的早期死亡风险或者30天死亡率。这个分层是根据患者临床表现来划分,对临床诊断及治疗方案发挥重要作用。存在休克或者持续的动脉低压的情况为高危PE。

肺栓塞的诊断与治疗指南

肺栓塞的诊断与治疗指南 2005-5-9 1.一、前言(略) 二、名词与定义 肺栓塞(PE)是以各种栓子阻塞肺动脉系统为其发病原因的一组疾病或临床综合征的总称,包括肺血栓 栓塞症、脂肪栓塞综合征、羊水栓塞、空气栓塞等。肺血栓栓塞症(PTE)为来自静脉系统或右心的血栓 阻塞肺动脉或其分支所致疾病,以肺循环和呼吸功能障碍为其主要临床和病理生理特征。PTE为PE的 最常见类型,占PE中的绝大多数,通常所称PE即指PTE。肺动脉发生栓塞后,若其支配区的肺组织因 血流受阻或中断而发生坏死,称为肺梗死(PI)。引起PTE的血栓主要来源于深静脉血栓形成(DVT)。 PTE常为DVT的并发症。PTE与DVT共属于静脉血栓栓塞症(VTE),为VTE的二种类别。 三、危险因素(略) 四、病理与病理生理(略) 五、临床征象 1.症状:PTE的临床症状多种多样,不同病例常有不同的症状组合,但均缺乏特异性。各病例所表现症 状的严重程度亦有很大差别,可以从无症状到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甚或发生猝死。以下根据国内外对 PTE症状学的描述性研究,列出各临床症状、体征及其出现的比率:(1)呼吸困难及气促(80%~90%),是 最常见的症状,尤以活动后明显。(2)胸痛,包括胸膜炎性胸痛(40%~70%)或心绞痛样疼痛(4%~12%)。 (3)晕厥(11%~20%),可为PTE的唯一或首发症状。(4)烦躁不安、惊恐甚至濒死感(55%)。(5)咯血 (11%~30%),常为小量咯血,大咯血少见。(6)咳嗽(20%~37%)。(7)心悸(10%~18%)。需注意临 床上出现所谓“肺梗死三联征”(呼吸困难、胸痛及咯血〉者不足30%。 2.体征:(1)呼吸急促(70%),呼吸频率>20次/分,是最常见的体征。(2)心动过速(30%~40%)。 (3)血压变化,严重时可出现血压下降甚至休克。(4)紫绀(11%~16%)。(5)发热(43%),多为低热, 少数患者可有中度以上的发热(7%)。(6)颈静脉充盈或搏动(12%)。(7)肺部可闻及哮鸣音(5%)和(或) 细湿罗音(18%~51%),偶可闻及血管杂音。(8)胸腔积液的相应体征(24%~30%)。(9)肺动脉瓣区第 二音亢进或分裂(23%),P2 > A2,三尖瓣区收缩期杂音。 3.深静脉血栓的症状与体征:注意PTE的相关症状和体征,并考虑PTE诊断的同时,要注意发现是否 存在DVT,特别是下肢DVT。下肢DVT主要表现为患肢肿胀、周径增粗、疼痛或压痛、浅静脉扩张、皮 肤色素沉着、行走后患肢易疲劳或肿胀加重。约半数或以上的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无自觉临床症状和明 显体征。 4.动脉血气分析:常表现为低氧血症、低碳酸血症、肺泡-动脉血氧分压差[P(A-a)O2]增大。部分 患者的结果可以正常。 5.心电图:大多数病例表现有非特异性的心电图异常。较为多见的表现包括V1-V4的T波改变和ST 段异常;部分病例可出现SIQⅢTⅢ征(即I导S波加深,IE导出现Q/q波及T波倒置);其他心电图 改变包括完全或不完全右束支传导阻滞;肺型P波;电轴右偏,顺钟向转位等。心电图改变多在发病后 即刻开始出现,以后随病程的发展演变而呈动态变化。观察到心电图的动态改变较之静态异常对于提示 PTE具有更大意义。 6.胸部X线平片:多有异常表现,但缺乏特异性。可表现为:区域性肺血管纹理变细、稀疏或消失, 肺野透亮度增加;肺野局部浸润性阴影;尖端指向肺门的楔形阴影;肺不张或膨胀不全;右下肺动脉干 增宽或伴截断征;肺动脉段膨隆以及右心室扩大征;患侧横膈抬高;少至中量胸腔积液征等。仅凭X 线胸片不能确诊或排除PTE,但在提供疑似PTE线索和除外其他疾病方面,X线胸片具有重要作用。

肺栓塞诊断程序

肺血栓栓塞症诊断程序 1.高危(危险因子+症状+体征) 2.疑诊时常规检查 (1)动脉血气分析:低氧血症,低碳酸血症 (2)心电图:注意动态观察 V1-V4 T波改变和ST段异常、SⅠQⅢTⅢ征(即Ⅰ导S波加深,Ⅲ导出现Q/q波及T波倒置)、完全或不完全右束支传导阻滞、肺型P波、电轴右偏、顺钟向转位等(3)胸部X线平片: 区域性肺血管纹理变细、稀疏或消失、楔形阴影、右下肺动脉干增宽或伴截断征、肺动脉段膨隆、右心室扩大征、与胸片不相符的低氧血症 (4)超声 超声心动图、右室壁局部运动幅度降低、右心室和/或右心房扩大、肺动脉高压、下肢静脉doppler超声 (5)血浆D-二聚体(D-dimer) 对急性PTE有较大的排除诊断价值 3.确诊 螺旋CT和CT造影(CT肺动脉造影,CTPA) 4.分型 (1)高危患者:有休克临床表现或是低血压(体循环动脉收缩压<90mmHg,或较基础值下降幅度≥40mmHg,持续15min以上);除外新发生的心律失常、低血容量或感染中毒症所致血压下降。伴有或不伴有超生心动图监测发现右室功能不全、临床右心衰表现及肌钙蛋白升高。 (2)中危患者:无休克临床表现或是低血压,超声心动图表现有右心室运动功能减弱或临床上出现右心功能不全表现伴有或不伴有肌钙蛋白升高。 (3)低危患者:既无休克临床表现或是低血压,又无又是功能不全及肌钙蛋白升高5.求因:先天或后天危险因子? 肺栓塞治疗程序 1.一般处理 绝对卧床 保持大便通畅 避免用力 2.呼吸循环支持治疗 常规给与鼻导管或面罩吸氧,需机械通气患者给与无创通气或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避免气管切开 有右心衰表现可以应用血管扩张剂及正性肌力药,血压下降休克表现给与多巴胺等生压治疗。限制液体入量。 3.溶栓治疗 适应症:高危患者,中危患者较重的五禁忌症也可溶栓。 绝对禁忌证 活动性内出血 近期自发性颅内出血 相对禁忌证 二周内的大手术

中国急性肺栓塞诊断与治疗指南(2015)

中国急性肺栓塞诊断与治疗指南(2015)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肺血管病学组 急性肺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是我国常见的心血管系统疾病[1],在美国等西方国家也是常见的三大致死性心血管疾病之一[2]。PE是内源性或外源性栓子阻塞肺动脉引起肺循环障碍的临床和病理生理综合征,包括肺血栓栓塞症、脂肪栓塞综合征、羊水栓塞、空气栓塞、肿瘤栓塞等。其中肺血栓栓塞症(pulmonary thromboembolism,PTE)是最常见的PE类型,指来自静脉系统或右心的血栓阻塞肺动脉或其分支所致疾病,以肺循环和呼吸功能障碍为主要临床表现和病理生理特征,占PE的绝大多数,通常所称的PE即指PTE。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是引起PTE的主要血栓来源,DVT多发于下肢或者骨盆深静脉,脱落后随血流循环进入肺动脉及其分支,PTE常为DVT的合并症。由于PTE与DVT在发病机制上存在相互关联,是同一种疾病病程中两个不同阶段的临床表现,因此统称为静脉血栓栓塞症(venous thromboembolism,VTE)。本指南相关推荐主要针对血栓性PE,非血栓性PE发病率低,临床证据很有限,暂不做相关推荐。 近年来,对PE的认识不断提高,但临床实践中仍存在误诊、漏诊或诊断不及时,以及溶栓和抗凝治疗等不规范问题。2010年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肺血管病学组、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专家组编写了“急性肺血栓栓塞症诊断治疗中国专家共识”[3],对规范我国急性PE的诊断流程和治疗策略,提高我国急性PE的诊治水平起到了极大了推动作用。在此后的5年中,肺血管疾病领域发展迅速,尤其在PE患者诊断、评估和治疗等方面,大量临床试验结果的发表,提供了新的循证医学证据,过去的指南已不能满足临床医师的需要。为此,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肺血管病学组专家组在2010年专家共识的基础上,对新近出现的临床证据系统研判,并参考国际最新急性PE诊断和治疗指南[4],经认真研究讨论,达成共识,制订了本指南。与我国2010年专家共识相比,本指南在易患因素、危险分层、诊断治疗策略、新型口服抗凝剂、慢性血栓栓塞性肺高压等方面进行了更新,并对妊娠期和肿瘤患者PE的治疗给出正式推荐,旨在为PE的诊治提供依据和原则,帮助临床医师作出医疗决策,但在临床实践中面对每一个具体患者时,应该根据个体化原则制定诊疗措施。 为了便于读者了解诊疗措施的价值或意义,多因素权衡利弊,本指南对推荐类别的表述仍沿用国际上通常采用的方式: I类:指那些已证实和(或)一致公认有益、有用和有效的操作或治疗,推荐使用。 Ⅱ类:指那些有用/有效的证据尚有矛盾或存在不同观点的操作或治疗。 Ⅱa类:有关证据/观点倾向于有用/有效,应用这些操作或治疗是合理的。 Ⅱb类:有关证据/观点尚不能充分证明有用/有效,可以考虑应用。 Ⅲ类:指那些已证实和(或)一致公认无用和(或)无效,并对一些病例可能有害的操作或治疗,不推荐使用。 对证据来源的水平表达如下: 证据水平A:资料来源于多项随机临床试验或荟萃分析。 证据水平B:资料来源于单项随机临床试验或多项非随机对照研究。 证据水平C:仅为专家共识意见和(或)小规模研究、回顾性研究、注册研究。

急性肺栓塞的诊疗流程方案

急性肺栓塞治疗手册 (河池市第三人民医院心胸外科) 急性肺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是我国常见的心血管系统疾病, PE是内源性或外源性栓子阻塞肺动脉引起肺循环障碍的临床和病理生理综合征,包括肺血栓栓塞症、脂肪栓塞综合征、羊水栓塞、空气栓塞、肿瘤栓塞等。其中肺血栓栓塞症(pulmonary thromboembolism,PTE)是最常见的PE类型,指来自静脉系统或右心的血栓阻塞肺动脉或其分支所致疾病,以肺循环和呼吸功能障碍为主要临床表现和病理生理特征,占PE的绝大多数,通常所称的PE即指PTE。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是引起PTE的主要血栓来源,DVT多发于下肢或者骨盆深静脉,脱落后随血流循环进入肺动脉及其分支,PTE常为DVT的合并症。由于PTE与DVT在发病机制上存在相互关联,是同一种疾病病程中两个不同阶段的临床表现,因此统称为静脉血栓栓塞症(venous thromboembolism,VTE)。 一、易患因素

注:OR= odds ratio,相对危险度 二、临床表现 PE缺乏特异性的临床症状和体征,给诊断带来一定困难,易被漏诊。 1. 症状:PE的症状缺乏特异性,症状表现取决于栓子的大小、数量、栓塞的部位及患者是否存在心、肺等器官的基础疾病。多数患者因呼吸困难、胸痛、先兆晕厥、晕厥和/或咯血而被疑诊PE。胸痛是PE常见症状,多因远端PE引起的胸膜刺激所致。中央型PE胸痛可表现为典型的心绞痛性质,多因右心室缺血所致,需与急性冠脉综合症(acute coronary syndrom, ACS)或主动脉夹层相鉴别。呼吸困难在中央型PE急剧而严重,而在小的外周型PE通常轻微而短暂。既往存在心衰或肺部疾病的患者,呼吸困难加重可能是PE的唯一症状。咯血,提示肺梗死,多在肺梗死后24h内发生,呈鲜红色,或数日内发生可为暗红色。晕厥虽不常见,但无论是否存在血液动力学障碍均可发生,有时是急性PE的唯一或首发症状。PE也可以完全没有症状,只是在诊断其他疾病或者尸检时意外发现。 2. 体征:主要是呼吸系统和循环系统体征,特别是呼吸频率增加(超过20次/分)、心率加快(超过90次/分)、血压下降及发绀。低血压和休克罕见,但却非常重要,往往提示中央型PE和/或血液动力学储备严重降低。颈静脉充盈或异常搏动提示右心负荷增加;下肢静脉检查发现一侧大腿或小腿周径较对侧增加超过1 cm,或下肢静脉曲张,应高度怀疑VTE。其他呼吸系统体征有肺部听诊湿啰音及哮鸣音,胸腔积液等。肺动脉瓣区可出现第2心音亢进或分裂,三尖瓣区可闻及收缩期杂音。急性PE致急性右心负荷加重,可出现肝脏增大、肝颈静脉反流征和下肢水肿等右心衰竭的体征。 三、辅助检查 1.动脉血气分析:血气分析的检测指标不具有特异性,可表现为低氧血症、低碳酸血症、肺泡-动脉血氧梯度[P(A-a)O2]增大及呼吸性碱中毒,但多达40%的患者动脉血氧饱和度正常,20%的患者肺泡-动脉血氧梯度正常。检测时应以患者就诊时卧位、未吸氧、首次动脉血气分析的测量值为准。 2. 血浆D二聚体:急性血栓形成时,凝血和纤溶同时激活,可引起血浆D二聚体的水平升高。D二聚体检测的阴性预测价值很高,正常D二聚体水平往往可以排除急性PE或DVT。许多其他情况下也会产生纤维蛋白,如肿瘤、炎症、出血、创伤、外科手术等,所以D二聚体水平升高的阳性预测价值很低。因此血浆D二聚体测定的主要价值在于能排除急性PE,尤其是低度可疑患者,而对确诊PE无益。 3. 心电图:急性PE的心电图表现无特异性。可表现为胸前导联V1~V4及肢体导联Ⅱ、Ⅲ、aVF的ST段压低和T波倒置, V1呈QR型,SⅠQⅢTⅢ(即Ⅰ导联S波加深,Ⅲ导联出现Q/q 波及T波倒置),不完全性或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上述改变为急性肺动脉阻塞、肺动脉高

《危重急症抢救流程解析及规范》题目(含答案)

省临床住院医师规化培训 专业选修课考试试卷 《危重急症抢救流程解析及规》 考试时间:120分钟 2010年 一、单选题:(共70题,每题1分) 1、下列哪项不属于“ABBCS方法”快速评估的容?(D) A、气道是否通畅 B、是否有呼吸 C、是否有体表可见大量出血 D、是否有发热 E、神志是否清醒 2、立即解除危及生命的情况(如果有危及生命的紧急情况则迅速解除)不包括(E) A、立即开放气道 B、保持气道通畅 C、心肺复 D、立即对外表能控制的大出血进行止血(压迫、结扎等) E、对发热者进行物理和药物退热 3、下列哪项是次紧急评估采用“Crash Plan”的顺序(A) A、心脏、呼吸、腹部、脊柱、头颅、骨盆、四肢、动脉、神经。 B、头颅、心脏、呼吸、腹部、脊柱、骨盆、四肢、动脉、神经 C、头颅、神经、心脏、呼吸、腹部、脊柱、骨盆、四肢、动脉

D、神经、呼吸、心脏、腹部、脊柱、头颅、骨盆、四肢、动脉 E、心脏、呼吸、腹部、神经、动脉、脊柱、头颅、骨盆、四肢 4、解除气道异物造成的严重气道梗阻,下列哪项措施是错的?(B) A、反复腹部冲击法:对有意识的成人和大于1岁的儿童患者采用腹部冲击法是解除气道异物可行和有效的方法 B、反复腹部冲击法:对有意识的成人和儿童、婴幼儿患者采用腹部冲击法是解除气道异物可行和有效的方法, C、胸部冲击法:对肥胖而不能环绕腹部的患者和妊娠未期的孕妇应当采取胸部冲击法。 D、冲击法无效或者严重者仍然存在气道梗阻者立即建立人工气道。紧急情况下可以进行环甲膜穿刺。 E、若气道异物梗阻的成年患者丧失了意识,应立即将其安放在地面上,迅速启动院前急救体系(EMS),并开始徒手心肺复术(BLS)。 5、下列哪种心律失常不是造成突发心跳骤停的常见致命性心律失常?(D) A、室颤 B、无脉性室速, C、心脏停搏 D、心率>200次/min的PSVT E、无脉电活动。 6、.以下何种技术是错误的:( B) A、畅通呼吸道所采取姿势为压额头抬下巴

《危重急症抢救流程解析及规范》题目(含答案)

福建省临床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专业选修课考试试卷 《危重急症抢救流程解析及规范》 考试时间:120分钟2010年 一、单选题:(共70题,每题1分) 1、下列哪项不属于“ABBCS方法”快速评估的内容?(D) A、气道是否通畅 B、是否有呼吸 C、是否有体表可见大量出血 D、是否有发热 E、神志是否清醒 2、立即解除危及生命的情况(如果有危及生命的紧急情况则迅速解除)不包括(E) A、立即开放气道 B、保持气道通畅 C、心肺复苏 D、立即对外表能控制的大出血进行止血(压迫、结扎等) E、对发热者进行物理和药物退热 3、下列哪项是次紧急评估采用“Crash Plan”的顺序(A) A、心脏、呼吸、腹部、脊柱、头颅、骨盆、四肢、动脉、神经。 B、头颅、心脏、呼吸、腹部、脊柱、骨盆、四肢、动脉、神经 C、头颅、神经、心脏、呼吸、腹部、脊柱、骨盆、四肢、动脉

D、神经、呼吸、心脏、腹部、脊柱、头颅、骨盆、四肢、动脉 E、心脏、呼吸、腹部、神经、动脉、脊柱、头颅、骨盆、四肢 4、解除气道异物造成的严重气道梗阻,下列哪项措施是错的?(B) A、反复腹部冲击法:对有意识的成人和大于1岁的儿童患者采用腹部冲击法是解除气道异物可行和有效的方法 B、反复腹部冲击法:对有意识的成人和儿童、婴幼儿患者采用腹部冲击法是解除气道异物可行和有效的方法, C、胸部冲击法:对肥胖而不能环绕腹部的患者和妊娠未期的孕妇应当采取胸部冲击法。 D、冲击法无效或者严重者仍然存在气道梗阻者立即建立人工气道。紧急情况下可以进行环甲膜穿刺。 E、若气道异物梗阻的成年患者丧失了意识,应立即将其安放在地面上,迅速启动院前急救体系(EMS),并开始徒手心肺复苏术(BLS)。 5、下列哪种心律失常不是造成突发心跳骤停的常见致命性心律失常?(D) A、室颤 B、无脉性室速, C、心脏停搏 D、心率>200次/min的PSVT E、无脉电活动。 6、.以下何种技术是错误的:( B) A、畅通呼吸道所采取姿势为压额头抬下巴

肺栓塞应急预案24892教案资料

预览: 2016-07-25 地点: 抢救室培训方式 培训人赵雅菲记录人 参加人员责任护士、值班医生 培训内容肺栓塞应急预案及处理流程 培训目标做好护理人员的培训及演练, 做到人人知晓应急预案及流程, 确保患者生命安全, 发生肺栓塞时能够得到积极有效的抢救。 演练场景及记录肺栓塞患者的急救处理 [ 流程] 发现患者病情变化一吸氧一通知医生一建立静脉通路一心电监护一观察生命体征及病情f告知家属f记录抢救过程 [(1) 患者入院时情况: 患者:王小二男58 岁退休工人汉族已婚体重60Kg。 主诉: 左下肢外伤疼痛肿胀半小时。 现病史:患者半小时前发生车祸致左下肢挤压伤, 伤后立即出现左下肢疼痛肿胀, 活动受限。由我院120急诊入院,急诊行左膝及左侧胫腓骨X线检查,提示:左侧胫骨平台骨折。急诊以“左小腿上段挤压伤, 左侧胫骨平台骨折”收入院。 既往史:有高血压病史10年余, 口服“硝苯地平缓释片”控制血压,血压控制情况不佳。无“冠心病、糖尿病”病史, 无传染病史,无手术史, 药物过敏史。 个人史:吸烟30余年,20 支/日。 体格检查:T:36.8 C,P:98次/分,R:22次/分,Bp:155/95mmHg神志清楚,表情痛苦, 查体合作, 左膝左下肢肿胀明显, 皮下大片淤血, 皮温稍高, 左膝及左下肢活动障碍, 左足背稍肿胀, 左足背动脉搏动可触及, 左足感觉未见明显异常, 余未见明显异常。 辅助检查:左膝及左侧胫腓骨X线示:左侧胫骨平台粉碎性骨折。 诊断: 左下肢挤压伤, 左侧胫骨平台粉碎性骨折。 突发状况:患者今日入院第二天,早晨8:25在家属及管床护士(A)协助患者在床 上大便时突然出现大汗淋漓, 左侧胸痛, 晕厥, 呼吸困难, 呼之不应。立即通知值班医生。初步考虑诊断为: 下肢深静脉血栓脱落, 肺栓塞, 肺源性休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