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辨证论治老年性便秘

中医辨证论治老年性便秘
中医辨证论治老年性便秘

中医辨证论治老年性便秘

【摘要】便秘是老年常见病和多发病,病位在大肠,但是与肝、肺、脾胃、肾关系密切。根据老年人的生理特点,气血虚、肾虚是引起便秘的主要原因。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在临床中,发现由于肝郁气滞、湿滞大肠等引起便秘比较多见。治疗老年性便秘必须针对不同的致病原因,分别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在进行药物治疗的同时,必要的功能锻炼,合理的饮食等也很重要。

【Abstract】Constipation arecommon diseases and frequently occurring disease in the elderly . Location of disease for constipation is in the large intestine , but it is closely related to liver, lung , the spleen and stomach and kidney . According to the physiological feature of the aged people , we may draw such conclusions : vital energy and blood deficiency,renal dificiency are the main cause of senile constipation . The major constipation which caused by stagnation of QI due to depression of the liver and humidity hysteresis in large intestine are often occurredin clinical with people’s living standard deve lopment gradually.So we should aim at different pathogeny to select the corresponding treatment. It is showed that routine medicine is very important for senile constipation as well as necessary functional exercise and reasonable food and drink.

【Key words】Senile constipation Treat with TCM

便秘指的是大便次数减少或大便排出困难,其中包括大便质地干燥,坚硬而秘结不通;或大便质地并不干燥,呈软条状,仍努挣不畅,或排便间隔时间延长,或虽有便意但排出困难的病证,为老年常见病,多发病。

本证在《伤寒论》中,有“阳结”“阴结”及“脾约”名称,有火的是阳结,无火的是阴结,大便坚、小便数为脾约。

1 病因病机

饮食入胃,经过脾胃运化,吸收其精华之后,所剩糟粕,最后由大肠传送而出。如果胃肠功能正常,则大便通畅,不致发生便秘。便秘形成的病因有肠胃积热、肺失肃降、情志不畅、血虚津亏、气虚乏力、阴寒凝滞、湿滞大肠等,引起肠道津液耗伤,肠失濡养,传导功能失常,老年性便秘,实证比较少,多为虚症,或虚中夹实,尤以气血虚为多见。

老年人便秘的治疗方法

老年人便秘的治疗方法 文章目录*一、老年人便秘的治疗方法*二、老年人便秘的危害*三、老年人便秘食疗偏方 老年人便秘的治疗方法1、老年人便秘的治疗方法之坚持按摩 穴位按压法,即在大便时用左手食指用力按压左侧天枢穴下(约位于脐左边3厘米,直下1厘米外),至有明显酸胀感时即按住不动,坚持数10秒种后就会感到有便意,此时再配合屏气以增加腹内压力,即可排便。如一次无效,可反复数次直至排便。 2、老年人便秘的治疗方法之坚持规律排便 养成定时解大便的习惯,最好在早餐后20分钟。大便前饮水500毫升,并散步10-15分钟。起初即使无便意,也要根据自己规定的时间上厕所蹲10-20分钟,排大便是中枢神经支配下的全身性协调动作,排便时注意力要集中,不要看报、思考问题。 3、老年人便秘的治疗方法之坚持多喝水 若便秘是由于饮水量不足所致者,应把饮水视为服药,坚持每天早上空腹饮一杯凉开水或淡盐水,平时养成饮水习惯,对便秘也大有裨益。 4、老年人便秘的治疗方法之天然泻药 如果便秘患者正在户外或者是旅行,而导致没时间运动或者是吃不到蔬果而导致便秘的话,可以尝试甘油栓剂、镁乳或者李子汁这些天然泻药来进行治疗,有时候甚至一碗热汤也能加快便

秘患者的肠胃蠕动,可以有效缓解便秘的症状。 老年人便秘的危害1、导致五脏中毒:长期便秘,毒素在身体内不断地积聚,是体内五脏中毒现象,降低五脏功能,最终可能有小化大,造成其他疾病。 2、损害肝脏:便秘损害我们的肝脏功能,大便长期积于肠道,有毒物质被重新吸收入肝脏,就会损害到肝脏功能。 3、痔疮和肛裂:如果患者长期便秘的话,则是会导致静脉回流不畅,久而久之就会形成痔疮,而如果粪便划破肛门管的话,则是会形成肛裂。 4、细胞变异:长期的便秘可是肠道细菌发酵而产生的有毒物质刺激粘膜上皮细胞,导致异形增生,易诱发变异。 5、导致脑中风:因便秘而用力增加腹压,屏气使劲排便造成的心血管疾病发作有逐年增多趋势,如诱发心绞痛、心肌梗、脑卒中等。 6、肠梗阻:年老体弱者的肠道运动功能弱,不易排便,容易发生便秘,更容易形成粪石。粪便长时间停留肠道,导致粪便中的水分被吸收,使得粪便越来越干硬,形成粪团,即“粪石”。如果粪石长时间积存在肠腔,容易引起堵塞,造成急性或慢性肠梗阻的发生。 老年人便秘食疗偏方1、松仁粥,是要准备松仁,粳米,然后先

便秘病人的中医护理

便秘病人的中医护理 便秘在传统医学当中称为“大便难”、“脾约”等,其证型可分为“虚秘”“实秘”两种。目前,国内外对缓解便秘的研究多数为内服中西药泻剂、直肠栓剂、灌肠剂、润肠剂等治疗方法,这些方法容易形成依赖性,使患者长期得不到解决,成为严重便秘的诱因。以下为我们近年来用中医护理方法护理此类病人的过程中总结经验与方法。 行为治疗制定有规律的排便锻炼,增加参与排便肌肉的力量和协调性,医学教育|搜集整理对排出阻滞型和结肠通过正常型便秘有一定的效果。因长期卧床引起的便秘应选择在早餐后容易引起胃一结肠反射医学教育|搜集整理,借此时的排便反射,已逐渐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此方法惟一的影响效果的因素是病人能否坚持,与年龄、性别、体质其他因素无关,只要病人坚持定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针灸、电磁疗法主要取穴为大肠俞、天枢、支沟、上巨虚。热解便秘可配合合谷、曲池穴热解伤阴便秘者可配合三阴交、太溪穴肝火便秘配合气海、阳陵泉。实秘针用泻法,虚秘针用补发,寒秘针用灸法。用电磁疗法对每个穴位治疗分钟左右。 运动调节对于精神紧张、恐惧的病人每天至少进行一分钟松弛训练医学教育|搜集整理,可以做操,散步,跑,做深呼吸或气功,扭展腰肢等。可调节神经系统功能,可缓解因便秘产生的紧张、恐惧、焦虑等症状。 推拿按摩首先温暖腹部再用点穴压手、脚疗穴位。强刺激足三里、三阴交、合谷、支沟等穴位。每个穴位一分钟。 情志护理对便秘患者及早采取干预措施,改变患者排便时忧虑、恐惧的心理因素影响,解除患者思想顾虑,消除紧张情绪。保持良好的心态及愉悦的心情,可减轻因精神紧张、惧焦虑引起的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有助于便秘的改善和恢复。同时保证良好的睡眠,生活起居有规律也对改善便秘起至关重要的作用。对长期卧床病人进行有效地心理预防,能有效的解决便秘问题医学教育|搜集整理,达到减少痛苦尽早康复的目的。根据所了解的因素,给予患者精神心理方面的护理,病人一般在天内能够顺利排出大便。 给予足够的水分餐前半小时,喝杯淡盐水或白开水。或者在睡前及起床后各饮杯白开水,或用蜂蜜匙冲水饮服。如无禁忌每天至少摄人的液体。 中药缓泻大肠热结所致的便秘,可用生大黄,开水泡服。大肠积热所至的

便秘的中医辨证分型、治发及方药

6月28日每日一问“便秘的辨证分型、治法及方药” 2.5.1肠道实热证:主症:(1)大便干结。(2)舌红苔黄 燥。次症:(1)腹中胀满或痛。(2)口干口臭。(3)心烦不寐。(4)小便短赤。(5)脉滑数。 2.5.2 肠道气滞证:主症:(1)欲便不得出,或便而不 爽,大便干结或不干(2)腹满胀痛。次症:(1)肠鸣矢 气。(2)嗳气频作。(3)烦躁易怒或郁郁寡欢。(4)纳 食减少。(5)舌苔薄腻。(6)脉弦。 2.5.3 肺脾气虚证:主症:(1)大便并不干硬,虽有便 意,但排便困难。(2)用力努挣则汗出短气。次症:(1) 便后乏力。(2)神疲懒言。(3)舌淡苔白。(4)脉弱。 2.5.4 脾肾阳虚证:主症:(1)大便干或不干,排出困 难。(2)脉沉迟。次症:(1)腹中冷痛,得热则减。(2)小 便清长。(3)四肢不温。(4)面色白光白。(5)舌淡苔白。 2.5.5 津亏血少证:主症:(1)大便干结,便如羊粪。 (2)舌红少苔或舌淡苔白。次症:(1)口干少津。(2)眩 晕耳鸣。(3)腰膝酸软。(4)心悸怔忡。(5)两颧红。(6)

脉弱。 3.1 辨证治疗 3.1.1 肠道实热证:治法:清热润肠。主方:麻子仁丸(《伤寒论》)。药物:火麻仁、芍药、杏仁、大黄、厚朴、枳实。 3.1.2 肠道气滞证:治法:顺气导滞。主方:六磨汤 (《证治准绳》)。药物:沉香、木香、乌药、枳实、槟榔、大黄。 3.1.3 肺脾气虚证:治法:益气润肠。主方:黄芪汤 (《金匮翼》)加味。药物:炙黄芪、麻子仁、陈皮、白蜜、枳实、生白术、莱菔子。 3.1.4 脾肾阳虚证:治法:温润通便。主方:济川煎 (《景岳全书》)。药物:当归、牛膝、肉苁蓉、泽泻、升麻、枳壳。 3.1.5 津亏血少证:治法:滋阴养血,润燥通便。主方: 润肠丸(《沈氏尊生书》)。药物:当归、生地、火麻仁、桃仁、枳壳、肉苁蓉。

便秘中医护理

便秘中医护理 The latest revision on November 22, 2020

便秘是指大便秘结不通,排便间隔时间延长,或有便意而排出困难的一种病证。西医为习惯性便秘,或暂时性肠蠕动功能失调的便秘,以及因其它疾病而并发的便秘,均属本证范畴。 1、病因病机 便秘的发生,除大肠本身功能失职外,凡脾、胃肾、肺诸脏的功能紊乱,均能引起肠道气机失调,传导失常而形成便秘。 (1)燥热内结;素体阳盛,或过食辛辣厚味,以致肠胃积热,化燥伤津;或由于热病后期,余热留恋,津液不足,致使肠道燥结干枯,不能濡润,传导失常,以致大便干结,难以排出而成热秘。 (2)气机郁滞:忧愁思虑过度,情志不舒,或久坐少动,引起气机郁滞不畅,于是通降失常,传导失司,糟粕内停,不能下行而成便秘。 (3)气血两亏:饮食劳倦内伤或大病、久病、产后以及年老体弱,致气血两亏。气虚则大便传导无力;血虚则肠道失润。亦可因发汗、利尿太过,或肾之真阴亏损,均可致肠道干枯,排便困难而成便秘。 (4)阴寒凝结:素体阳虚,或年高体弱,命门火衰,温煦无权,阴寒内生,阳气不通,津液不行,大便为寒所滞,发为冷秘。 2、辨证论治 便秘临证,首先要分辨虚实。燥热、气滞不行为实,气血不足、阴亏、冷秘为虚。治疗时应针对其传导失常,津液不足或不行,采用调理气机,滋润肠道之法。在辨证论治时不可专用通下,否则津液愈伤,复下复结。正如李东垣所说:“治秘必究其源,不可一概以牵牛、巴豆之类下之。” (1)实秘: ①燥热内结:证候:大便干燥不通,数日不行,面赤身热,腹部胀满或疼痛,口唇胀满或疼痛,口唇干燥生疮,口臭心烦,小便短赤,舌红苔黄燥,脉滑数。 治法:清热润肠。 主方:麻仁丸。 ②气机郁滞:证候:嗳气频作,胸胁痞满,甚则腹胀腹痛,食少纳呆,大便秘结,欲便不得,苔薄白而腻,脉弦。 治法:顺气行滞。 主方:六磨汤。 (2)虚秘: ①血虚肠燥:证候:大便燥结难下,头晕目眩,面色白,唇甲无华,心悸,舌淡苔白,脉沉细。 治法:养血润燥。 主方:润肠丸。 ②气虚不运;证候:便秘或排便不畅,虽有便意,临厕努挣乏力,气短汗出,大便先结后软或并不一定干硬,面色白,神疲气怯,舌淡苔白,脉虚弱。 治法:益气润肠。

老年性便秘的中医治疗

老年性便秘的中医治疗 发表时间:2012-11-15T13:24:48.530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2年第26期供稿作者:彭吉彬[导读] 便秘是指大便秘结不通,排便时间延长,或欲大便但又艰涩不畅的一种病症。彭吉彬(重庆奉节县青龙镇中心卫生院 404600)【摘要】目的便秘是指大便秘结不通,排便时间延长,或欲大便但又艰涩不畅的一种病症。便秘是中医临床常见症状之一,与脾胃及肾脏 的关系甚为密切,一般表现大便次数减少,数日才能排大便一次,或次数正常,但粪质干燥硬结,排出困难,不能顺利排出,其发病机理多归纳为四个方面:体素阳盛,肠胃积热;情志失和,气机郁滞;气血不足,下元亏损;阳虚体弱,阴寒内生。西医对老年性便秘缺乏根治方法,且治疗后副作用大,现用中药治疗老年性便秘疗效显著,无毒副作用,值得推广。【关键词】老年性便秘中医治疗通便 便秘是大肠传导功能失常的一种病症。在中医的辩证分型中分为实证和虚证,实证包括有热秘和气秘;虚证包括有气虚、血虚及阳虚。热秘以面赤生热,口臭唇疮,尿赤、苔黄燥,脉滑实等为辩证特点,可用清热润肠之麻仁丸治疗;气秘以嗳气频作,胸肋痞满,腹胀痛,苔薄腻,脉弦为特点,可用顺气行滞之六磨汤治疗;气虚便秘以面色晄白,神疲气怯,临厕努挣乏力,甚则汗出短气,大便并不干硬,舌嫩苔薄,脉虚为特点,可用益气润肠之黄芪汤治疗;血虚便秘以面色五华,头昡心悸,舌淡,脉细涩为特点,可用养血润燥的《尊身》润肠丸治疗;阳虚便秘谓之冷秘,以面色晄白,尿清肢冷,喜热恶凉,苔白润,脉沉迟为特点,用温阳通便的济川煎治疗。以上是中医正统治疗便秘的方法,故在此不再重述,中医治疗便秘,并非单用清热泻下之方法,多强调辩证施治,同时还应注意生活饮食习惯,保持精神良好,心情舒畅,定时入厕等配合调理,方可取得良好效果,笔者经过临床实践,在此重点介绍几种有特效的中医药治疗老年性便秘的方法,供大家参考。 一、白术、生地通便:便秘与脾胃的关系甚为密切,治病必求于本,运化脾阳是治本之图,脾胃之药,首推白术,尤需生用、重用为宜,轻则30—60克,重则120—150克。生地,乃养阴生津之品,轻者30—60克,重者80—150克,然后再分辨阴阳,佐之它药可也。如便难下而不干结,其苔灰而质滑,脉细弱者,应轻用生地,增加肉桂、附子、厚朴、干姜等温化之品,不必通便而便自通。 二、当归、肉苁蓉通便秘:便秘与肾脏也有着密切的关系,对治疗老年性便秘,用当归、肉苁蓉为主药,酌加火麻仁、郁李仁、蜂蜜。肉苁蓉能壮肾阳,兼有润肠通便之功,取其滋肾润燥;当归可养血润燥,对阴虚血亏,肠中干燥者用之显效;火麻仁、郁李仁可滋脾生津,増液润肠;蜂蜜润肠通便,诸药为伍,滋肾养血,津血自生,润燥通便,可得良效。 三、决明子、桃仁、杏仁通便秘:老年人或体虚之人患大便秘结,不可强通之,应给予润剂,切勿盲目攻下。决明子性平,微苦,入肝经,有清热润肠、通便之功,对老年人或体质虚弱者疗效甚佳;桃仁味苦甘,性平,有润燥滑肠的作用,对大肠津液不足之便秘更为适宜;杏仁味苦,性温,擅治大肠气滞之便秘,尤其对老人、产妇等体弱患者的肠中津液不足,或兼有大肠气滞之便秘更为显效,诸药合用,增强生津、润燥、通便之功。 四、单用芦荟亦可通便:芦荟性味苦寒,有清热通便、清肝泄热的作用,对肝火过旺而有便秘者更适用,此法简便易行,勿需配伍。可将芦荟烘干研细,成人每次服3—5克,一日2次,用糖开水温服,但阳气虚弱者忌用。 讨论 便秘属于内科疾病的常见病症之一,其病因复杂多样,西医常采用灌肠、外导之法,或抗炎治疗,虽疗效迅速,但效果不能持久,并且副作用大。对老年性便秘的治疗,中医则根据整体观念,再进行辨证施治,对症用药,临症加减。平时多注重饮食调理,多吃含粗纤维的饮食,多喝水,多吃蔬菜水果,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切不可盲目使用大黄、芒硝、巴豆之类的泻下之品,以免治病无效,反而损伤人体正气,导致抵抗力下降。中医治病是采用扶正与祛邪相结合的办法,做到正邪兼顾,用“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的原则,标本兼治,坚持扶正不留邪、祛邪不伤正。应在学习前人经验的基础上继续努力钻研,争取取得更好的成绩,以便更好的为人类的健康服务。参考文献 [1]张伯臾,中医内科学,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101. [2]凌一揆,中药学,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4 6 1.

中医内科学(便秘)-试卷1

中医内科学(便秘)-试 卷1 -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

中医内科学(便秘)-试卷1 (总分:46.00,做题时间:90分钟) 一、 A1型题(总题数:7,分数:14.00) 1.何人首倡便秘分“虚”“实”两类 (分数:2.00) A.张洁古√ B.李东垣 C.刘完素 D.张仲景 E.王清任 解析:解析:《伤寒杂病论》提出便秘当从阴阳分类。张洁古首倡实秘、虚秘之别。 2.便秘的基本病机是 (分数:2.00) A.肠胃不和 B.肝气郁结 C.湿热下注 D.肺失开合 E.大肠传导失常√ 解析: 3.便秘与何脏腑功能失调无关 (分数:2.00) A.肝 B.肺 C.心√ D.脾、胃 E.肾 解析: 4.便秘的病理关键是 (分数:2.00) A.阴寒内生,胃肠凝滞 B.气血亏虚,大肠无力 C.热盛伤津,肠道津枯 D.大肠传导功能失调√ E.气机阻滞,胃肠障碍 解析: 5.肠胃积热型便秘的代表方 (分数:2.00) A.麻子仁丸√ B.六磨汤 C.大承气汤 D.增液汤 E.润肠丸 解析:

6.下列除哪项外均为热秘的辨证要点 (分数:2.00) A.口干口臭 B.尿赤便秘 C.肠鸣矢气√ D.腹胀腹痛 E.苔黄燥,脉滑实 解析: 7.便秘预防不包括 (分数:2.00) A.经常服用润肠通便药物√ B.勿过食辛辣厚味,饮酒过度 C.多吃粗纤维的食物及水果 D.保持心情舒畅,加强身体锻炼 E.按时登厕,定时排便 解析: 二、 A3型题(总题数:1,分数:6.00) 刘某,男,39岁,性情素喜抑郁。久患便秘,欲便不得,伴胸胁胀满,脘腹胀闷,食后尤甚,暖气频作,舌苔略腻,脉弦。(分数:6.00) (1).其中医辨证为(分数:2.00) A.肝脾气滞 B.胃肠气滞 C.肝脾胃肠气滞√ D.气滞食阻 E.气滞湿阻 解析: (2).其中医治法为(分数:2.00) A.疏肝理脾,通便 B.和胃宽肠,通便 C.行气化滞,消食 D.行气化滞,除湿 E.顺气行滞,通便√ 解析: (3).其常用方剂为(分数:2.00) A.柴胡疏肝散 B.四逆散 C.六磨汤√ D.大承气汤 E.木香顺气丸 解析: 三、 A3型题(总题数:3,分数:6.00) 8.患者,男,68岁,大便艰涩难下,面色咣白,四肢不温,喜热畏冷,腹中冷痛,腰脊亦冷,小便清长,舌淡嫩苔白,脉沉迟。其治法是 (分数:2.00) A.益气通便

补中益气汤治疗老年人便秘

补中益气汤治疗老年人便秘 【关键词】补中益气汤;老年便秘 补中益气汤来自于《脾胃论》,是由黄芪、人参、甘草、升麻、柴胡、白术、当归、陈皮、生姜、大枣组成。其中黄芪补气固表为主,人参益气补脾为辅,白术健脾,当归补血和血,陈皮理气为佐,升麻、柴胡以升清阳之气为引,全方合而共奏补脾胃、益气升阳之效,笔者在临床上灵活用此方治疗老年人便秘,疗效显著,现将3例资料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例1,患者,男,75岁,农民,2006年6月初诊。主诉:大便秘结不畅,7~8天1次,脘腹痞满,腹胀喜按,食欲不振,时有呕逆,按胃肠实满,消化不良治疗无效。伴有气短乏力,已2年余。证见:面色萎黄无光泽,体质虚弱,言语无力,舌质淡无苔,脉虚弱无力。治法:补中气,健脾胃。方药:补中益气汤加味治疗。黄芪35 g,焦白术25 g,陈皮10 g,升麻5 g,柴胡15 g,党参25 g,甘草15 g,当归15 g,半夏10 g,砂仁10 g,大枣5枚。服法:3剂水煎服,日1剂分2次口服。二诊:服药后痞满好转,食欲稍有增加,呕逆止,大便每天1次,舌无苔,脉滑,上方加山药20 g,干姜10 g,以增加健脾温中之力。又服药10剂基本治愈。 按:该患者年老体虚,气血已衰,中气必虚,脾胃转输力弱,经辨证属假实真虚证。补中益气汤虽是临床常用方剂,但用时必须辨证精样,加减灵活运用方能效果显著。

例2,患者,男,69岁,城镇居民,大便秘结多年,常用番泻叶或麻仁丸泄下通便,然而屡通屡秘,痛苦难解,2006年7月15日就诊,见其大便未解已10天,经采用“通里泻下,润肠通便”后不见效。现症:自觉燥便坠于肛门口,屡欲登厕而努责不下,食后脘腹胀满不适,声低息微,头昏眼花,面黄神萎,苔薄白,脉沉无力。证属脾肺气虚,清阳不升,推动无力。治宜益气润肠,通便。用补中益气汤加味,处方:黄芪30 g,党参15 g,升麻6 g,当归12 g,甘草6 g,全瓜蒌(打)30 g,柴胡6 g,陈皮12 g,桔梗10 g,何首乌15 g,火麻仁30 g。服头剂4 h即有便意,此后大便解除顿觉脘腹舒适。服3剂后大便正常。按:便秘一病,临床见证,有虚实寒热之分,审证选方,最当细辨,切莫妄投,犯虚虚实实之戒。本案其病因是由于年老脾肺气虚加之久病屡用苦寒之品,使脾胃更虚,中气下陷,清阳不升,则浊阴不降,肠燥气弱则大肠传导无力而燥屎内结。治当升其清气,使清阳之气上升,则肠中之气可以展舒,津液下布。故用补中益气汤加火麻仁、全瓜蒌等益气以升清,润肠以下浊,使清升浊降而诸症自除。例3,患者,女,76岁,因大便困难1个月余,于2007年8月2日来诊。患者2个月前出现心悸、胸闷憋气,心电图示心肌劳累,静滴香丹注射液、维脑路通等药物未见明显好转,却出现大便困难,应用通便疗法不但无效,反而加重,小腹坠胀,频繁临厕,欲解无力,甚至满头大汗,筋疲力尽,大便反而稀薄,现患者神疲气怯、面色萎黄、头晕失眠、胸闷气短、乏力自汗,活动后加重,上至二楼即满脸大汗,语不接续,月经量少色淡,舌淡胖有齿痕,苔薄白而腻,

便秘中医护理

便秘是指大便秘结不通,排便间隔时间延长,或有便意而排出困难的一种病证。西医为习惯性便秘,或暂时性 肠蠕动功能失调的便秘,以及因其它疾病而并发的便秘,均属本证范畴 1、病因病机 便秘的发生,除大肠本身功能失职外,凡脾、胃肾、肺诸脏的功能紊乱,均能引起肠道气机失调,传导失常而形成便秘。 (1)燥热内结;素体阳盛,或过食辛辣厚味,以致肠胃积热,化燥伤津;或由于热病后期,余热留恋,津液不足,致使肠道燥结干枯,不能濡润,传导失常,以致大便干结,难以排出而成热秘。 (2)气机郁滞:忧愁思虑过度,情志不舒,或久坐少动,引起气机郁滞不畅,于是通降失常,传导失司,糟粕内停,不能下行而成便秘。 (3)气血两亏:饮食劳倦内伤或大病、久病、产后以及年老体弱,致气血两亏。气虚则大便传导无力;血虚则肠道失润。亦可因发汗、禾U尿太过,或肾之真阴亏损,均可致肠道干枯,排便困难而成便秘。 (4)阴寒凝结:素体阳虚,或年高体弱,命门火衰,温煦无权,阴寒内生,阳气不通,津液不行,大便为寒所滞,发为冷秘。 2、辨证论治 便秘临证,首先要分辨虚实。燥热、气滞不行为实,气血不足、阴亏、冷秘为虚。治疗时应针对其传导失常, 津液不足或不行,采用调理气机,滋润肠道之法。在辨证论治时不可专用通下,否则津液愈伤,复下复结。正如李东垣所说:“治秘必究其源,不可一概以牵牛、巴豆之类下之。” (1)实秘: ①燥热内结:证候:大便干燥不通,数日不行,面赤身热,腹部胀满或疼痛,口唇胀满或疼痛,口唇干燥生疮,口臭心烦,小便短赤,舌红苔黄燥,脉滑数。 治法:清热润肠。 主方:麻仁丸。 ②气机郁滞:证候:嗳气频作,胸胁痞满,甚则腹胀腹痛,食少纳呆,大便秘结,欲便不得,苔薄白而腻, 脉弦。 治法:顺气行滞。 主方:六磨汤。 (2)虚秘: ①血虚肠燥:证候:大便燥结难下,头晕目眩,面色白,唇甲无华,心悸,舌淡苔白,脉沉细。 治法:养血润燥。 主方:润肠丸。 ②气虚不运;证候:便秘或排便不畅,虽有便意,临厕努挣乏力,气短汗出,大便先结后软或并不一定干硬, 面色白,神疲气怯,舌淡苔白,脉虚弱。 治法:益气润肠。 主方:黄芪汤。

老年便秘中医诊疗方案

老年便秘(老年功能性便秘)中医诊疗方案(2012)一、诊断 (一)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 参照中华中医药学会发布的《功能性便秘诊疗指南》(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1年) 主要症状:便意与便次减少,排便艰难或排便不畅,或有便质干结。 次要症状:腹胀、腹痛、乏力。 具有主要症状,且符合中医辨证之虚证范畴者,即可诊断。 2.西医诊断标准 参照功能性便秘罗马Ⅲ诊断标准:必须包括下列2个或2个以上症状:①至少25%的排便感到费力;②至少25%的排便为块状便或硬便;③至少25%的排便有排便不尽感;④至少25%的排便有肛门直肠的梗阻感;⑤至少25%的排便需人工方法辅助(如指抠、盆底支持);⑥每周少于3次排便。如果不使用泻药,松散便很少见到。诊断肠易激综合征依据不充分。患者须在诊断前6个月出现症状,在最近的3个月满足诊断标准。 (二)证侯诊断 1.中气不足证:虽有便意,但排便困难,汗出气短,便后乏力,神疲懒言。舌淡苔白,脉弱。 2.脾肾阳虚证:排便困难,腹中冷痛,四肢不温,小便清长。舌淡苔白,脉沉弱。 3.津亏肠燥证:大便干结,口渴喜饮,皮肤干燥。舌红苔燥,脉细。 二、治疗方法 (一)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中成药 1.中气不足证 治法:升清降浊 推荐方药:补中益气汤加减。生白术、生黄芪、麻子仁、陈皮、当归、枳实、莱菔子、升麻等。 中成药:芪蓉润肠口服液等。

2.脾肾阳虚证 治法:温补脾肾 推荐方药:温补脾肾 推荐方药:济川煎加减。当归、牛膝、肉苁蓉、泽泻、升麻、枳壳等。 3.津亏肠燥证 治法:滋阴润肠 推荐方药:增液汤合润肠丸加减。生地黄、玄参、麦冬、火麻仁、桃仁、当归、枳壳等。 中成药:麻子仁丸 (二)针灸治疗 主穴:多选大肠腧、天枢、脾俞、三阴交等穴。配穴:乏力者加针足三里、腹胀加针大横。针刺时,将治疗部位常规消毒后,选用毫针直刺或斜刺进针,行补法,得气后留针20分钟,留针期间行针1次,每天治疗1次。阳气不足者可加艾灸,可在针刺基础上加灸神阙、气海。 (三)灌肠疗法 生大黄、桃仁、当归等,制成煎剂达150-200ml,用时加温至40℃灌肠,在肠道内药液保留约20分钟后,排除大便。根据病情需要,可3-4小时后重复灌肠。每日不超过两次。连续使用不超过3天。若应用该治疗后,出现明显的腹泻症状,或其他严重不良反应,应立即停用。 (四)健康指导: 1.饮食指导:少食辛辣、油腻食物,避免过度饮酒,适当食用蜂蜜、水果和蔬菜,多饮水。 2.生活起居:适当运动如餐后散步,摩腹;避免久坐、久卧。心脑血管病患者应避免排便时过分用力。 3.情志调摄:保持心情舒畅,避免情志刺激、思虑过度。 三、疗效评价 (一)评价标准 1.疾病疗效标准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年)中便

浅谈老年人功能性便秘的干预治疗与心理疏导

浅谈老年人功能性便秘的干预治疗与心理疏导 发表时间:2014-01-07T16:21:34.590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3年第32期供稿作者:蒋璐1 冯国强1 王燕2 [导读] 便秘在老年人群中较为普遍, 老年人便秘患病率随年龄增高而增加。 蒋璐1 冯国强1 王燕2 (1新疆军区西安第一干休所卫生所710061;2解放军323医院消化科 710054) 【关键词】老年人功能便秘干预指导心理疏导 【中图分类号】R44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2013)32-0045-02 功能性便秘( FC) 是一种持续性排便困难、排便次数减少或有排便不尽感的功能性肠病[1]。根据排便困难发生部位和动力障碍类型, FC 分为慢传输型( slow transit constipation,STC) 、出口梗阻型( outlet obstructive constipation, OOC) 和混合型(MIX) 。根据流行病学报道,美国、英国和加拿大约10%~15%的人群受便秘困扰[2], 亚洲地区便秘患病率约4%[3]。我国功能性便秘的发病率为3%-17%,近1O年来在 我国一直呈上升趋势,其中女性高于男性,年龄越大,发病率越高,中老年人中的发病率为11%- 16%,患心脑血管疾病的老年人有10%左右的死亡诱因为便秘[4]。功能性便秘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之一。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也是心绞痛、脑出血等症状的诱发因素。研究显示FC 患者同时存在病理生理和精神心理障碍。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0年5月至2012年5月期间本干休所中所有老年患者中慢性功能性便秘患者100例(多数人已确诊为慢性功能性便秘),女性68例,男性32例,年龄60~85岁。 1.2 研究方法: 采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5]、汉密顿焦虑量表( SAS) [6]、抑郁自评量表( SDS)、便秘罗马二诊断标准[7]和自行设计便秘量表进行调查。汉密顿焦虑量表共14 个条目, 评分﹥29 分为严重焦虑, ﹥21 分为明显焦虑, ﹥14 分有肯定的焦虑, ﹥7分可能有焦虑, ﹤7 分无焦虑。自评抑郁量表共20 个条目,评分﹤0.5 无抑郁, 0.5~0.59 轻度抑郁, 0.60~0.69 中度抑郁,0.70 以上重度抑郁。符合罗马Ⅲ“慢性功能性便秘诊断标准”,在过去12个月中至少12周连续或间断出现以下2个或2个以上的症状:(1)排便感到费力;(2)排便为硬粪块;(3)排便有不完全排尽感; (4)排便有肛门直肠阻塞感;(5)排便需手法协助(如指抠、盆底支持等);(6)每周排便少于3次,不用泻药则软便少见,也不符合IBS诊断标准。以上患者同时经结肠镜或消化道造影检查(结肠器质性病变除外)确诊。 1.3 治疗方法: 1.3.1心理治疗是指应用心理学的原则和方法, 通过治疗者与患者的相互作用关系, 治疗患者的心理、情绪、认知行为等问题。临床医师应与患者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 取得患者信任, 帮助其恢复信心。让患者认识和找出不良想法、感觉和行为, 充分了解应激、情绪、症状三者间的关系, 逐渐改善自身异常的心理和行为, 使之向更合适、理性的方向发展[8]。指导患者多饮水、进食富含纤维的食物、多运动、养成定时排便习惯等。 1.3.2中西医结合治疗 目前对于老年患者慢性功能性便秘的治疗,主要依靠生物反馈疗法、药物治疗法和手术治疗三方面[9]: ①生物反馈疗法属于物理疗法,通过训练患者肛门括约肌功能来达到防止便秘的作用。很多患者因起效慢时间长久等原因导致中途训练放弃疗效,作为医生应及时指导患者保持良好心态,坚持完成每日训练,改善便秘情况。 ②药物治疗:目前临床上常用的药物有缓泻剂和促进胃肠动力的药物联合使用。常用的有:莫沙必利、乳果糖、四磨汤、舒泰清、麻子仁汤、补中益气汤、润肠丸加味等药物,各种药物都会有一定的不良反应,腹痛、腹泻、恶心呕吐、头晕乏力症状,应建议患者在医生指导下合理用药,任何药物都会有耐药性及依赖性,应嘱患者饮食+锻炼+药物联合使用。 2.结果 2.1 疗效标准:记录每日的有效排便次数,根据Bristol大便性状图谱记录大便性状(Bristol大便性状分型:1型为分离的硬团;2型为团块状;3型为干裂的香肠状;4型为柔软的香肠状;5型为软的团块;6型为泥浆状;7型为水样便),记录腹痛、腹胀、排便困难等便秘伴随症状。 2.2 治疗结果评价:显效为两周之内大便次数及形状恢复正常;有效为两周之内大便次数及形状二者之一恢复正常;无效为两周之内大便次数及形状均未达到正常[10]。大便次数正常标准为:每周3次至每天1次;大便形状正常标准为Bristol图谱中的4~6型。100例患者,经7-14 d疗程治疗后,临床治愈者47例,占41.11%;显效者22例,占24.44%;有效者31例,占34.44%,全部有效。3.讨论 便秘在老年人群中较为普遍, 老年人便秘患病率随年龄增高而增加。便秘多种疾病的发生有关, 如甲状腺功能减低、冠心病等, 可引起腹部不适、恶心、厌食, 以及头晕、头痛、乏力、焦虑等伴发症状, 并发症主要是粪便嵌塞, 会因此引起肠梗阻、结肠溃疡等病症。极大地影响了老年人的身心健康。本研究结果显示,在老年便秘患者中,多因素占有主导地位,部分患者长期依赖缓泻剂等药物,部分患者因心理因素而导致症状加重,作为临床医生,因根据就诊患者个体情况及时给与调整药物的使用,特别是对于部分心理因素患者应及时沟通疏导,并嘱其联合使用生物疗法进行肛门括约肌功能锻炼,合理使用药物。治疗功能性便秘应对症对因,中西医结合治疗,这样才能为患者带来更多的收益。 参考文献 [1] Longstreth GF, Thompson WG, Chey WD, et al.Functional bowel disorders. Gastroenterology, 2006, 130(5): 1480-1491. [2]Dennison C, Prasad M, Lloyd A, et al. The health-relatedquality of life and economic burden of constipation.Pharmacoeconomics, 2005, 23 (5): 461-476. [3]Cheng C, Chan AO, Hui WM, et al. Coping strategies,illness perception, anxiety and depression of patientswith idiopathic constipation: a population-based study.Aliment Pharmacol Ther, 2003, 18 (3): 319-326. [4]王霄萧,李应昆.中西医治疗慢性功能性便秘的现状分析[J].内蒙古中医药,2012,(31):108—109.

便秘的中医辨证

便秘 便秘,是指大便秘结不通,或有便意而排出困难的症状。本篇所讨论的是经常发作的习惯性便秘;至于并见于其他疾患过程中的便秘,则为一时性的现象,这里不予叙述。 【病因】 1.辛辣炙食品,进食过多,燥热内盛,热移于下,致令肠间干燥,宿垢滞留,发生便秘。 2.忧思郁结,气机失于疏畅,以致津液不行,肠失传导之职,形成便秘。 3.气血亏虚,气虚则传送无力,血虚则肠失濡润,而治便秘。一般多见于老年体弱,或产后失血过多,或大病之后气血未复的患者。 4.肾阳不足,蒸化无能,肠失温润,以致浊阴凝结,引起便秘。正如张景岳所说:“凡下焦阳虚,则阳气不行,阳气不行,则不能传送,而阴凝于下。” 【辨证施治】 便秘的一般症状,是大便燥结,排出困难,三、五日或六、七日大便一次。有些患者除便秘外,并无其它兼证,但长期便秘患者,往往因粪便的燥结,引起痔核或肛门造裂;或有腹胀嗳气,头晕纳减等

现象。兹根据不同的致病原因,分述如下: 1.燥热内结:口有热臭味,腑胀溲赤,苔薄黄腻,脉滑实有力,治宜清润通便,用麻子仁丸①或更衣丸②。 2.气滞不行,腹胀或痛,嗳气胸痞,苔薄腻,脉象多弦。治宜顺气行滞,用六磨汤③加减。 3.气血亏虚:气虚的,便后乏力,气短汗出,舌薄腻,脉虚软,治宜益气润肠,用黄芪汤④加味;血虚的,形瘦唇白,头晕目眩,咽干口燥,舌多中剥,质淡红,脉细小,治宜滋阴润燥,用五仁丸⑤加生熟地、当归、鲜首乌之类。 4.浊阴凝结:一般多见于老人,很少伴有其它兼症,或有轻度腹痛,按之则舒,得温则减,口和舌淡,脉多沉迟,治宜温肾通便,用半硫丸⑥或苁蓉润肠丸⑦,随症选用。 【附方】 ①麻子仁丸(《伤寒论》):麻仁,杏仁,芍药,大黄,川朴,枳实。 ②更衣完(录自《时方妙用》):芦荟,朱砂。 ③六磨汤《证治准绳》:沉香,槟榔,木香,乌药,大黄,枳实。

老年人便秘的原因及防治

老年人便秘的原因及防治 便秘是老年人的常见病。据有关调查资料显示,在60岁以上的老年人中经常发生便秘者约占28%~50%。老年人之所以易发生便秘,主要有以下原因: 1、老年人的脏器功能已发生生理性衰退,肠道蠕动能力下降,易导致粪便滞留在肠道内而排泄不出。 2、老年人的直肠肌和腹肌已发生萎缩,肌张力低下,致使排便无力,导致粪便不易排出。 3、老年人的活动量减少,而饮食又过于精细,食物中的膳食纤维较少,易导致排便困难。 老年人便秘有哪些危险? 老年人得了便秘,如能及早治疗并不可怕,也不会引发意外。但如果不治疗,任其发展,就很可能导致上述老人的严重后果。为什么会这样呢?这是因为,老年人常常患有高血压、动脉硬化和冠心病等疾病。而患有高血压、脑动脉硬化又经常便秘的老人,如果排便时用力过猛,会使全身肌肉紧张、血管收缩,而导致血压骤升;同时由于排便时用力,患者胸腔和腹腔的压力也会增大,致使血液冲至脑内血管,造成颅内压力剧增,导致脑血管破裂而发生脑出血。 另外,老年人得了便秘在排便时,若突然用力,还会因腹压增高、精神紧张使机体出现应激反应,引起心肌暂时性缺血,导致心律失常或心肌梗死,甚至猝死。因此,老年人必须重视便秘,一旦得了便秘,要及时治疗。以免由此引发各种意外。 那么,老年人怎样治疗和预防便秘呢?老年人一旦出现经常性的便秘,应先到医院进行检查,弄清是功能性便秘,还是继发性便秘。若患的是继发性便秘,要先查明病因,然后再进行治疗;若患的是功能性便秘则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防治: 1、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要确定一个适合自己的排便时间(最好是早晨),到时候不管有无便意,或能不能排出,都要按时蹲厕所,只要长期坚持,就会形成定时排便的条件反射。

老年便秘(老年功能性便秘)中医诊疗方案

老年便秘(老年功能性便秘)中医诊疗方案 一、病名 中医病名:老年便秘 TCD编码:BNP0O0 西医诊断:老年功能性便秘 ICD-10编码:K59.001 二、诊断 (一)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 参照中华中医药学会发布的《功能性便秘诊疗指南》(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1年)。 主要症状:便意与便次减少,排便艰难或排便不畅,或有便质干结。 次要症状:腹胀、腹痛、乏力。 具有主要症状,且符合中医辨证之虚证范畴者,即可诊断。 2、西医诊断标准 参照功能性便秘罗马Ⅲ诊断标准(Rome Committee.Rome criteria[J].Gastroenterology,2006年):必须包括下列2个或2个以上的症状:①至少有25%的排便感到费力;②至少25%的排便为块状便或硬便;③至少有25%的排便有排便不尽感;④至少有25%的排便有肛门直肠的阻塞感;⑤至少有25%的排便需要人工方法辅助(如指抠、盆底支持); ⑥每周少于3次排便。如果不使用泻药,松散便很少见到。诊断肠易激综合征依据不充分。患者须在诊断前6个月出现症状,在最近的3个月满足诊断标准。 (二)证候诊断 1、中气不足证:虽有便意,但排便困难,汗出气短,便后乏力,神疲

懒言。舌淡苔白,脉弱。 2、脾肾阳虚证:排便困难,腹中冷痛,四肢不温,小便清长。舌淡苔白,脉沉弱。 3、津亏肠燥证:大便干结,口渴喜饮,皮肤干燥。舌红苔燥,脉细。 (三)鉴别诊断 肠易激综合征:肠易激综合征(IBS)是一组持续或间歇发作,以腹痛、腹胀、排便习惯和(或)大便性状改变为临床表现,而缺乏胃肠道结构和生化异常的肠道功能紊乱性疾病。典型症状为与排便异常相关的腹痛、腹胀,根据主要症状分为:腹泻主导型;便秘主导型;腹泻便秘交替型。精神、饮食、寒冷等因素可诱使症状复发或加重。 二、治疗方法 (一)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中成药 1、中气不足证 治法:升清降浊。 推荐方药:补中益气汤加减。生白术、生黄芪、麻子仁、陈皮、当归、枳实、莱菔子、升麻等。 中成药:芪蓉润肠口服液等。 2、脾肾阳虚证 治法:温补脾肾。 推荐方药:济川煎加减。当归、牛膝、肉苁蓉、泽泻、升麻、枳壳等。 3、津亏肠燥证 治法:滋阴润肠。 推荐方药:增液汤合润肠丸加减。生地黄、玄参、麦冬、火麻仁、桃

便秘的中医辨证和治疗

便秘的中医辨证和治疗 便秘系因气阴不足,阳虚寒凝,或燥热内结,痰湿阻滞,使大肠传导功能失常所致的,以排便间隔时间延长,大便干结难解,或虽有便意而排出困难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证。 【范围】 西医学中因肠动力减弱、肠道刺激不足引起的便秘,肠神经功能紊乱引起的便秘,直肠肛门病变如肛裂、痔疮等引起的便秘,以及药物作用引起的便秘,热病伤阴后的便秘等,均可参照本篇辨证论治。便秘可以作为独立存在的疾病,也可以见于许多疾病病变过程中。 【病因病机】 一、病因 1.饮食因素过度饮酒,或恣食辛辣肥甘厚味、煎烤之品,以致胃肠积热,津液耗伤,燥热内结于肠道,肠道失于濡润;或食量不足,或进食蔬菜过少,或饮水不足,或经常食用方便食品等,均可使水谷精微化源不足,肠道津液不足。以上因素使大肠津亏而失于濡润,粪便滞留大肠而成便秘。 2.情志因素忧愁思虑,或郁怒伤肝,七情不和,均可使气机郁滞,进而导滞大肠传导失司,粪便滞留大肠,而成便秘;或气郁不解,而化火伤津,肠道失润,无水行舟,故大便干结不行;或气郁导致水津不布,肠道失润,而大便干结,或欲便不出。 3.劳逸过度贪逸嗜卧坐久少动,易致意志消沉,体力下降,脏腑失调,气血郁滞,以致胃肠运动减弱,气机呆滞,大肠传导失职,久则中气暗耗,津液布散失常,气机壅滞,营血不畅,传导失职而为便秘。用脑过度,或积思难解,或长期夜间苦读,可致阴血暗耗,中气受损,血虚则肠道失于濡润,气虚则大肠传送无力,而成便秘。房劳过度,放纵嗜欲,可致肾精亏损中气耗伤,气虚则大肠传送无力,精亏则肠道干涩而为便秘。

4.正气亏虚久病之后,或失血,或过用发汗、利小便之法,皆可致阴津受损,血虚津亏则大肠失荣,肠道不润,而排便艰难。或病后阳虚,或素体阳虚或因过用苦寒药物,伐伤阳气,均可致阴寒内盛,滞留于肠道,阳气不运,阴津凝而固结,使津液不行,大肠传导失常致便秘。 二、病机 1.发病本病多见于年老体衰,或久病,或饮食不节嗜食辛辣醇酒者。多缓慢发病。 2.病位在大肠,与脏腑功能失调有关,与肾、肝、肺三脏关系最为密切。 3.病性为实证、虚证和虚实夹杂证。虚为气虚、阳虚、血虚、津亏、精亏;实为热结、气郁、寒凝。 4.病势初起多为其它脏腑失调而影响大肠致病,久则病势逐渐向大肠发展,大肠传导失常,伤阴耗液,反过来又影响其它脏腑。 5.病机转化初起多为肠道积热,耗伤津液,或七情不和,气机郁滞;病情进一步发展则耗气伤津,形成虚实夹杂;久则气血不足,下元亏损,阳虚阴寒内生,乃成虚证。 【诊断与鉴别诊断】 一、诊断依据 1.排便时间延长,间隔3天以上,粪便干燥坚硬,难以排出,可伴少腹胀急、神倦乏力、胃纳减退等症。 2.排除肠道器质性疾病。 3.多见于老年、大病久病体弱、体质偏盛偏衰者。 二、鉴别诊断 1.大肠癌粪便形状进行性变细,原有排便正常而近期出现便秘,年龄在45岁以上,粪便表面可见鲜血,或隐血试验持续阳性,肛门指检多可触到结节状坚硬肿块,指尖常染有血迹,直肠

浅谈中医如何治疗老年性便秘

浅谈中医如何治疗老年性便秘 便秘是指粪便在肠内滞留过久,秘结不通,排便间隔时间延长,或周期不长,但粪质干结, 排便困难,或粪质不硬,虽有便意,但便而不畅的病证。多由大肠积热,或气滞,或寒凝, 或阴阳气血亏虚,使大肠的传导功能失常所致。中医临证论治本病常慎审其因,详辨其病, 权衡轻重主次,灵活变通治疗。 1 病因及病机 1.1气血不足因年老体虚,脾胃功能不足,气血生化无源,气虚则大肠传导无力,血虚则津 液枯竭,大肠失去濡润,而形成便秘。 1.2阳虚寒凝年高体弱,阳气不足,则阴寒内生,凝滞肠胃,致阳气不运,津液不行,肠道 传导无力,形成便秘。 1.3阴液不足老年体弱或久病,或服用泻下药物过多,导致津液大伤,肠道干枯,大便燥结 难下。 1.4气机郁滞老年之人,多忧善虑或久坐少动,致气机郁滞,腑气不通,糟粕内停而致便秘。 1.5肠胃积热素体阳盛,或饮酒过度,或过食辛辣厚味,致肠胃积热,或热病之后,余热未尽,耗伤津液,使肠道失于濡润而致便秘。 2 治疗 2.1非药物治疗应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注意饮食调理及身体锻炼,特别是功能性便秘更应 如此。食物应富含纤维并多饮水。 2.2药物治疗便秘临床上分为气秘、虚秘、冷秘和热秘。虚秘又分为气虚和血虚2种。 2.2.1气虚便秘特点为虽有便意,但临而努挣乏力,大便并不干硬,神疲气怯,舌嫩苔薄, 脉虚。药用黄芪、茯苓、山楂、木香、佛手、香椽、麻仁、白蜂蜜等。 2.2.2血虚便秘特点为大便秘结,面色苍白,舌淡脉细。药用当归、麻仁、玉竹、生地、熟地、元参、佛手、香椽、枳壳、生黄芪、白蜂蜜等。 2.2.3冷秘特点为大便难涩,腹中或有冷痛,喜热恶冷,舌淡苔白,脉沉迟。药用当归,仙 灵脾、肉苁蓉、木香、枳壳、麻仁、生黄芪等。 2.2.4气秘特点为大便秘结,噫气频作,腹胀痛,胸胁痞满,苔薄腻、脉弦。药用木香、槟榔、佛手、郁金、枳实、麻仁、柴胡、内金等。 2.2.5热秘特点为大便干结,口渴喜冷饮,苔黄燥,脉数。药用大黄、炙枳实、白芍、生地、元参、生芪等。 3 讨论 老年人脏腑功能减弱,肠道传送无力,故成便秘。以虚秘、冷秘、气秘为主。在治疗时,不 可妄用泻火通便之药,而应以润肠通便为主,同时加入理气健脾之品。虽然饮食及疾病等如 饮酒或过食辛辣厚味,也可出现热秘,但多为虚实夹杂。故应慎用泻火通便及破气之药。如 通便药久用或用量过大,则干扰正常条件反射,形成药物依赖,同时也使气血津液更加受损,致肠道津液干枯,反而加重便秘。通便药的应用须中病即止,便秘缓解后,即去通便药,而 根据病因,分别继续施用健脾、益气、温阳、养血、润燥等法,以治其本,防止便秘再发。

中医治疗老年人便秘的方法

中医治疗老年人便秘的方法 中医治疗老年人便秘的方法1、白术散可治疗老年人便秘取生白术适量,粉碎成极细末,每次服用白术散10克,每天3次。此法对虚性便秘疗效颇佳,一般用药3~5天,大便即可恢复正常,大便正常后即可停药,以后每星期服药2~3天,即可长期保持大便正常。 2、芍甘汤加味可治疗老年人便秘 取生白芍30克,生甘草20克,枳实15克,加水2碗煎成大半碗,每天1剂,分2次服用。此法特别适用于老年、久病体弱的成人便秘患者,但孕妇慎用。中医治疗老年人便秘 3、连翘可治疗老年人便秘 先取连翘15~30克,然后用沸水当茶饮,每天服用1次,而小孩就可以用白糖或冰糖服用,但是不用兑糖效果好,持续服用1~2周,即可停服。此方还特别适用于手术后便秘、妇女便秘、外伤后便秘、高血压便秘、习惯性便秘、老年无力便秘、脑血管病便秘及癌症便秘等。 4、车前子可治疗老年人便秘 每日取车前子30克,加水煎煮成150毫升,每日3次,饭前服,1周为1个疗程。一般治疗1~4个疗程即可痊愈。服药期间停服其他药物。本方不仅可以治疗便秘,而且还有降血压作用,特别适用高血压而兼便秘患者。另外,以车前子为主治疗糖尿病便秘患者,

均有明显的近期、远期疗效。 5、中医贴耳穴治疗便秘的方法 主穴:大肠、便秘点、脾、直肠下段。 配穴:热秘加耳尖、肾上腺;气秘加肝、交感;冷秘加肾、肾上腺;虚秘加肾、脾、小肠。主穴每次取3个,配穴每次取两个。 方法:耳廓常规消毒后,用0.5厘米×0.5厘米的小块胶布,中间粘1粒光滑饱满的王不留行或莱菔子,对准耳部一侧穴位贴压,每天每穴早中晚各按压两次,每次按压3分钟,以耳部有酸沉麻木或轻微疼痛为度。可留置两日后换另一侧耳部再行更换按压。 老年人便秘的危害增加患直肠癌的机会:据资料表明,严重便秘者约10%患有结肠癌。慢性便秘者,结肠、直肠肿瘤的发生率明显增高,这是因为肠腔中的残渣、废物中的有毒物质,使肠腔超常吸收和对肠黏膜和肌层的超常刺激。便秘还可能导致肠腔内压力增高,引起巨结肠症和巨直肠症。中医治疗老年人便秘引起老年痴呆等精神症状:便秘时肠内的有害物质还有可能干扰大脑功能,突出表现是记忆力下降、注意力分散、思维迟钝等。长期的便秘会引起老人食欲不振、头晕、头痛、乏力、失眠、脾气焦躁、左下腹压胀感等。严重的甚至会出现老人对排便的恐惧心理或精神异常。 老年人便秘的饮食调理主食掺和粗杂粮,粗加工的谷类如糙米、全麦食物、燕麦片、荞麦、黑米、玉米以及薯类、豆类等。 增加蔬菜水果的摄入量,韭菜、芹菜、白菜、洋葱、土豆、海藻、苹果、香蕉、核桃等,不但食物纤维含量多,且营养丰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