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枣仁的药理作用知识讲解

酸枣仁的药理作用知识讲解
酸枣仁的药理作用知识讲解

酸枣仁的药理作用

酸枣仁的药理作用

1.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

酸枣仁有显著的镇静和催眠作用以及抗惊厥作用。酸枣仁高、中、低剂量组能明显抑制正常小鼠自发活动,使之活动次数减少,可抑制苯丙胺的中枢兴奋作用,明显增加戊巴比妥钠阈下催眠剂量的人睡动物数。其催眠作用主要是延长慢波睡眠的深睡阶段,可使大鼠慢波睡眠深睡阶段的平均时间延长,深睡的发作频率增加。

枣仁镇静安眠的有效成分是皂甙类和黄酮类化合物。枣仁皂甙的镇静催眠作用虽不如安定明显,但其效果比安定更持久、平稳,而副作用小,是一种具有独特作用机制的安眠成分。酸枣仁总皂苷、酸枣仁总黄酮都能明显减少小鼠的自发活动,协同戊巴比妥钠的中枢抑制作用,拮抗苯丙胺的中枢兴奋作用。

酸枣仁还具有明显的抗惊厥作用,可明显抑制青霉素钠对神经元细胞的兴奋作用,降低谷氨酸水平的升高,且有抗癫痫作用。

以苯二氮卓类为代表的镇静安眠药物通常具有严重的削弱学习记忆功能的副作用,而酸枣仁不但不会干扰小鼠的学习记忆功能,反而对其有加强作用。

2.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

酸枣仁苷类还表现出对心血管系统有明显的保护作用,把酸枣仁总皂苷加人到大鼠的心肌细胞培养液中,能明显减少缺氧缺糖、氯丙嗪和丝裂霉素C所致心肌细胞释放乳酸脱氢酶,在整体动物和细胞水平上均有抗心机缺血作用.

酸枣仁成分阿魏酸亦有抗氧化和消除自由基,降血脂及心血管调节作用。

3.免疫增强作用

酸枣仁水提取液具有明显的抗炎作用,能抑制小鼠腹腔,背部皮肤及耳廓毛细血管通透性,对大鼠后足蛋清性肿胀及大鼠腋下植入纸片产生的肉芽肿均有抑制作用。

4.其它作用

酸枣仁煎剂、总黄酮具有强烈的清除自由基作用,而总皂苷的作用不明显。枣仁总皂苷能减少血脑组织含水量及脂质过氧化物(MAD)含量,使脑组织中的SOD活性增高,乳酸含量下降,减轻缺血性脑损伤。

酸枣仁具有抗肿瘤作用.酸枣仁含有生物碱,皂苷和黄酮等多种药理成分。具有镇静催眠、镇痛、抗惊厥、降血脂、抗血小板聚集、增强免疫功能、降压、抗缺氧、抗心肌缺血、抗心率失常、抗衰老、抗辐射等作用。

酸枣仁功用:补肝,宁心,敛汗,生津。主治:虚烦不眠,惊悸多梦,体虚多汗和津伤口渴。酸枣仁在治疗失眠的中药制剂中,酸枣仁是最常用。

【来源】《本草纲目》

【原料】酸枣仁60克,大米400克。

【制作】将酸枣仁炒熟,放入铝锅内,加水适量煎熬,取其药液备用。将大米淘洗干净,放入锅内,再把药液例入煎煮,待米熟烂时即成。

【用法】早晚空腹服食,每次1小碗。

【疗效】养阴,补心,安神。适用于心脾两虚的心烦不眠等症。【来源】经验方:

【原料】酸枣仁15克,枣皮(山茱萸肉)15-20克,粳米100克,白糖适量。

【制作】先将山萸肉洗净去核,再与酸枣仁共煎,取汁去渣,入粳米同煮粥,待粥将熟时,加入白糖稍煮即可。

【用法】每日1-2次,10日为1疗程。

【疗效】补肝肾,养心安神。适用于妇女更年期综合征及肝肾不足所致的夜寐不安,面部潮红,手足心热,头晕耳鸣,带下,遗尿,小便频数等。

【注意事项】发热期间或小便淋涩者,均不宜食用。

失眠抑郁请喝酸枣仁粥!

酸枣仁粥能治失眠症,味美,方便,无任何副作用.方法:将炒酸枣仁3百克加水15百毫升煎至1千毫升去渣,粳米1-2两洗净后放入药液中煮粥,加少量食盐调味即可服用。酸枣仁含有较多的脂肪酸与蛋白质,并含有甾醇,三皂萜化合物,维生素c,还含有白桦脂肪.白桦脂酸.酸枣甙等,有镇痛.降低血压与调压与调节神经等作用, 一般7-10

天为一疗程,须服用3-5疗程.

酸枣仁PK失眠

熬夜症状:终于坚持着做完工作,可当晕晕乎乎地倒在床上时,大

脑却一片清醒,失眠了……

中医支招:酸枣仁

虽说熬夜很累,可由于压力、兴奋,常会使得人体循环紊乱,反而

失眠。酸枣仁具有宁心安神、敛

土地管理基础知识汇总

《土地管理基础知识》笔记二 第一节土地的概念 (一)土地的基本定义(掌握) 目前,从土地管理的角度分析,比较公认的土地定义是:土地是地球陆地表面由地貌、土壤、岩、水文、气候和植被等要素组成的自然历史综合体,它包括人类过去和现在的种种活动结果。这一定义包括以下几层含义。 1、土地是综合体。 2、土地是自然的产物。 3、土地是地球表面具有固定位置的空间客体。 4、土地是地球表面的陆地部分。 5、土地包括人类过去和现在的活动结果, 二、土地的特性(掌握) 土地的特性,包括自然特性和经济特性。土地的自然特性是指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自然属性;土地的经济特性则指人们在利用土地的过程中,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面表现的特性。 (一)土地的自然特性 1、土地面积的有限性。。 2、土地位置的固定性。 3、土地质量的差异性。 4、土地永续利用的相对性。 (二)土地的经济特性 1、土地经济供给的稀缺性。这一特性有两层含义:首先, 供给人们从事各种活动的土地面积是有限的;其次,特定地区,不同用途的土地面积也是有限的,往往不能完全满足人们对各类用地的需求,从而出现了土地占有的垄断性这一社会问题和地租、地价等经济问题。由于土地的稀缺性所引起的土地供不应求现象,造成了地租、地价的昂贵,迫使人们节约、集约地利用土地,努力提高土地的有效利用率和单位面积生产力。 2、土地用途的多样性。 3、土地用途变更的困难性, 4、土地增值性。 5、土地报酬递减的可能性。 三、土地的功能(熟悉) (一)人类生存的物质基础 (二)人类生产生活的场所 四.我国土地资源的特点(了解) (一)土地面积绝对数量大,相对数量小。虽然我国土地面积居世界第三位,但人均占有土地而积只有11.7亩,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1/3。而且耕地、林地和草地的人均占有量都远低于界平均数,分别为世界平均数的42.4%,11.6%和1/3强。 (二)后备土地资源有限。宜农荒地只有5亿亩,其中可开垦为耕地的仅有1亿亩,而且这1亿亩土地大多分布在边远地区,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障碍蛩兀枰隙嗟耐蹲史侥茏魑┮涤玫亍?/P> (三)土地类型多样,山地多于平地。全国山地占33%,高原占26%,丘陵地占10%,三项合计占全国土地面积的69%;盆地占19%,平原占12%,两项合计占全国土地的31%,海拔3000m以上的高山、高原占我国土地面积的25%,不宜于发展农林牧业。 (四)农地分布不均匀。我国右90%以上耕地、林地和水域分布在东南部的湿润、半湿润地区(该区土地面积,与全国的32.2%),其余10%的耕地、林地和水域分布于全国其它67.8%的地区。这种分布格局对我国农业生产的发展不利,形成了东南以农用地为主,西北以特用地为主的两大区域。 (五)森林覆盖率低,我国森林覆盖率为12.7%,美国为34%,原联为36%,日本为68%,瑞典为57%,德国为30%,世界平均为22%;人均森林面积我国为1.8亩,美国为22亩,原联为50亩,日本为4亩,瑞典为45亩,德国为2亩。无论是森林覆盖率还是人均林地,我国都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也低于门本、德国等人口密度较大的。 (六)土地质量较差。在现有的耕地中,有1/3以上为低生产力土地,包括盐地、红壤丘陵地、水土流失地、风沙干旱地和涝洼地等。解放初我国水土流失面积为116万km2(17.4亿亩),虽然至今已治理了40万KM2(6亿亩),但根据卫星测算结果,我国水土流失面积已达150万山(X.5亿亩),仍在不断扩大。目前,全国有1/3的草场处于退化之中,每亩产草量由原来的200kg减少到50—100 kg。我国约有沙漠化土地17万km2,其中:历史上形成的为12万km2,近半个世纪以来形成的为5万km2,还有潜在沙漠化土地15.8万km2,两者共32.8万km2,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3.4%。我国盐碱地估计有5亿亩,农作物单产不足百斤。此外,还有大量的“三废”污染地。 (七)水土资源不平衡。我国水资源总量约为28000多亿M2。长江、珠江、浙、闽、台及西南诸河流域的水量占全国总水量的82.3%,而这些地区的耕地,仅占全国耕地的36%;黄河、淮河及其它北诸河流域水量约占全国总水量的17%,而耕地却占全国的63.7%。

盐类的水解知识点总结

1.复习重点 1 ?盐类的水解原理及其应用 2 ?溶液中微粒间的相互关系及守恒原理 2?难点聚焦 盐的水解实质 H 2O H ++OH AB== B n — ” n+ 进水进一步电离. 类的水解程度小得多,故为万逆反应,真正发生水解的离子仅占极小比例。 (二)水解规律 如HPQ 及其三种阴离子随溶液 pH 变化可相互转化: pH 值增大 --------------------------------------- > — 2— 3 — H 『3PQ H 2PQ HPO 4 PQ 4 pH 减小 ③常见酸式盐溶液的酸碱性 碱性:NaHCO NaHS NmHPG 、NaHS. 酸性(很特殊,电离大于水解): NaHSO NaHPQ 、NaHSO 盐类的水解 简述为:有弱才水解,无弱不水解 具体为:1 ?正盐溶液 ①强酸弱碱盐呈酸性 ③强酸强碱盐呈中性 女口 NH 4CN CH 3CONH 碱性 中性 取决于弱酸弱碱 相对强弱 2 .酸式盐 ①若只有电离而无水解, ②若既有电离又有水解, 电离程度〉水解程度, 呈酸性 呈碱性 越弱越水解,弱弱都水解 ②强碱弱酸盐呈碱性 ④弱酸碱盐不一定 NH 4F 酸性 则呈酸性(如 NaHSC ) 取决于两者相对大小 电离程度v 水解程度, 强碱弱酸式盐的电离和水解: 谁强显谁性,等强显中性 HB (n -1)— 当盐AB 能电离出弱酸阴离 ) A(OH Hr 或弱碱阳离子(A n+),即可与水电离岀的 川或0H 结合成电解质分子,从而促 与中和反应的关系: 盐+水 由此可知, 水解 . 酸+碱(两者至少有一为弱) 中和 盐的水解为中和反应的逆反应,但一般认为中和反应程度大,大多认为是完全以应,但盐

土地管理基础知识

第一章土地管理概述 (6) 第一节土地的概念与特性 (6) 一、土地的概念 (6) 二、土地的特性 (7) 第二节土地资源构成及特点 (7) 一、土地资源构成及分布 (7) 二、土地资源特点 (8) 第三节土地管理的内涵与原则 (8) 一、土地管理的概念与性质 (8) 三、土地管理的职能和主要内容.. 9 四、土地管理的基本原则 (10) 第四节土地制度与政策 (10) 一、土地制度 (10) 二、土地政策 (12) 第五节土地管理体制 (12) 一、土地管理体制的含义 (12) 二、现行土地管理体制: (13) 第六节建国以来土地管理的演变历程 (13) 第七节土地管理与社会发展 (13) 一、土地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 (13) 二、土地管理在社会发展的中作用 (13) 第二章土地经济理论 (14) 第一节土地的供给与需求 (14) 一、土地的供给 (14) 二、土地的需求 (14) 三、土地供求关系 (15) 第二节土地报酬递减规律与土地集约利用 (15) 一、土地报酬递减规律的内涵 (15) 二、土地报酬曲线之间的关系以及 报酬三阶段分析 (15) 三、土地报酬递减规律对集约利用 的制约作用 (16) 第三节规模经济原理与土地规模利用 (17) 一、规模经济和规模经济原理。 17 第四节地租理论 (18) 一、地租概述 (18) 第五节土地金融与土地税收 (21) 一、土地金融 (21) 二、土地税收 (22) 第三章土地利用规划管理 (24) 第一节土地利用与土地利用规划 (24) 一、土地利用的涵义 (24) 二、土地合理利用的准则 (24) 三、影响土地利用的因素 (25) 四、土地利用规划的概念 (25) 五、土地利用规划的作用 (25) 六、土地利用规划的任务 (25) 七、土地利用规划的内容 (26)

土地估价师考试试卷(1)土地管理基础知识

土地估价师考试试卷(1)土地管理基础知识此部分由100道标准化试题构成,每一道题后有三或四个备选项,请将你认为正确的一个选项的代号填在空白处,每题1分,共:100分。答题时间为60分钟。 1.土地的供给可分为_______。 A.弹性供给和元弹性供给;B.国家供给和社会供给;C.自然供给和经济供给;D.划拨和征用 2.土地资源的总供给受______能提供的总量限制。 A.地球表层陆地B.地球表层空间C.地球表层空气D.地球总面积。 3.土地关系是指社会发展的某一阶段上人们在利用土地过程中发所生的______之间的关系。 A.人与人B.人与地C.地与地D.土地使用者与所有者4.社会主义条件下,实行土地有偿使用制度是完全符合马克思主义的______理论的。 A.土地使用B.地租C.价值 5.地价税是以______为课征对象。 A.土地B.地价C.土地所有者D基准地价 6.田赋是以______为课征标准,按年定期征收的一种土地税。 A.田地面积B.田地C.土地收益D.田上赋税 7.《中华人民共和国耕地占用税暂行条例》是______在19xx年4月1日发布的。

A.国务院B.农业部C.国家土地管理局D.国家税务总局 8.报酬递减规律所指的报酬递减是指______递减。 A.平均报酬B.总报酬C.边际报酬D.临界报酬 9.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土地所有权和土地使用权是 A.均不受限制的B.均受一定限制的C.所有权不受限制,使用权受一定限制D.以上答案都不对 10.我国土地制度改革主要是______改革。 A.土地所有制度和土地使用制度B.土地所有制度和土地管理制度 C.土地所有制度D.土地使用制度和土地管理制度 11.地籍最早是为______而建立的一种田赋清册或簿册。 A.产权B.不同用途C.征税D.土地估价 12.地籍调查包括土地权属调查和______两部分工作。 A.土地利用现状调查B.土地条件调查C.地籍测量 13.全国土地利用现状分类中一级地类共有______个。 A.10 B.6 C.8D.7 14.土地权属调查的内容包括:宗地权属状况调查和______调查,以及土地使用状况调查。 A.界址认定B.权源C.权属性质D.土地面积 15.土地登记的主要内容中的”土地位置”是指土地的______。 A.座落B.四至C.座落和四至D.土地所处地段的优劣。

高考专题盐类的水解知识点和经典习题

第25讲盐类的水解 基础考点梳理 最新考纲 1.理解盐类水解的原理,掌握盐类水解的规律和应用。 2.了解盐溶液的酸碱性,会比较盐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大小。 自主复习 一、盐类水解的定义和实质 1.盐类水解的定义 在溶液中盐电离出来的离子跟水所电离出来的H+或OH-结合生成弱电解质的反应,叫做盐类的水解。 2.盐类水解的实质 盐类的水解是盐跟水之间的化学反应,水解(反应)的实质是生成难电离的物质,使水的电离平衡被破坏而建立起了新的平衡。 3.盐类水解反应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盐类水解一般程度很小,水解产物也很少,通常不生成沉淀或气体,书写水解方程式时,一般不用“↑”或“↓”。盐类水解是可逆反应,除发生强烈双水解的盐外,一般离子方程式中不写===号,而写号。 4.盐类的水解与溶液的酸碱性 ①NaCl②NH4Cl ③Na2CO3④CH3COONa ⑤AlCl3 五种溶液中呈酸性的有:②⑤。 呈碱性的有:③④。 呈中性的有:①。 二、盐类水解的影响因素及应用 1.内因:盐本身的性质 (1)弱碱越弱,其阳离子的水解程度就越大,溶液酸性越强。 (2)弱酸越弱,其阴离子的水解程度就越大,溶液碱性越强。 2.外因 (1)温度:升高温度,水解平衡正向移动,水解程度增大。 (2)浓度 ①增大盐溶液的浓度,水解平衡正向移动,水解程度减小,但水解产生的离子浓度增大,加水稀释,水解平衡正向移动,水解程度增大,但水解产生的离子浓度减小。 ②增大c(H+),促进强碱弱酸盐的水解,抑制强酸弱碱盐的水解;增大c(OH-),促进强酸弱碱盐的水解,抑制强碱弱酸盐的水解。 3.盐类水解的应用(写离子方程式) (1)明矾净水:Al3++3H2O Al(OH)3+3H+。 (2)制备Fe(OH)3胶体:Fe3++3H2O错误!Fe(OH)3(胶体)+3H+。 (3)制泡沫灭火剂:Al3++3HCO错误!===Al(OH)3↓+3CO2↑。 (4)草木灰与铵态氮肥混施:NH错误!+CO错误!+H2O NH3·H2O+HCO - 。 3 网络构建

五味子酸枣仁泡水功效-

五味子酸枣仁泡水功效? 五味子和酸枣仁都是平时很常见的中药材,很多人喜欢用五味子和酸枣仁来泡水喝,其实将二者一起泡水喝的话,不仅可以安神,而且还能有效的帮助人睡眠,对于治疗失眠疗效是非常不错的,不过五味子酸枣仁泡水是可以长期喝的,但是如果身体出现了不良的反应,最好是停止食用。 五味子酸枣仁泡水功效 安神助眠 五味子味酸甘,性微温,具有补肾宁心的功效,其中的有效成分可以对人体的中枢神经系统有一定的镇静作用;酸枣仁味甘酸,性平,具有宁心安神的功效,主治虚烦不眠,惊悸怔忡等症,五味子酸枣仁泡水能在一定程度上帮助改善睡眠,缓解失眠症状。 固涩敛汗 五味子具有收敛固涩的特点,可敛一身之液;酸枣仁也具有一定的敛汗作用,五味子酸枣仁泡水对于汗出不止、自汗盗汗等症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 敛肺止咳 五味子入肺、心、肾经,具有收敛固涩的特点,能补五脏,收敛肺气以止咳,对于肺肾虚引起的久咳、虚咳、喘促气短等症有一定的治疗效果。 喝五味子酸枣仁泡水的注意事项 1、用量要注意一般五味子的药用量为2-6克,酸枣仁用量为

9-15克,两者都是中药材,不宜服用过量,若五味子用量在13-18克以上,就可能会出现胃部烧灼感、打嗝、反酸、恶心等不适,酸枣仁服用过量可能会引发中毒反应。 2、防止过敏及不良反应有一部分人群服用五味子酸枣仁泡水可能会引发过敏或不良反应,通常五味子的过敏反应为:荨麻疹、发热、头痛、恶心等;酸枣仁的过敏及不良反应为:四肢麻木,咽喉异物感,舌头僵硬等,为防止出现过敏及不良反应,可以先服少量的五味子酸枣仁泡水,观察自身反应,若未出现不适,再继续服用。 喝五味子酸枣仁泡水的禁忌人群 咳嗽初起者 五味子虽有一定的止咳作用,但是只对于肺肾虚所致的咳嗽症状有一定的治疗作用,而对于感受外邪,咳嗽初起者,五味子不仅无法起到治疗作用,反而会因五味子的收敛功效而导致症状加重。 痧疹初起者 痧疹初起的治疗应以透疹发散为主,而五味子酸枣仁具有收敛的作用,痧疹初起者服之反而会加重痧疹症状。 实热郁火者 五味子酸枣仁具有一定的收敛作用,有面红目赤、口唇干裂、口苦燥渴、口舌糜烂、咽喉肿痛等实热症状者不宜服用,否则会加重不适。《本草经疏》中也有注:凡肝、胆、脾三经有实邪热者勿用,以其收敛故也。

土地管理基础知识及法规测试题.doc

土地管理基础知识与法规模拟测试 一、判断题(共10 题,题号1-10,请判断各题说法正确或错误,并将答题卡相同题号对应 的符号涂黑,正确涂“√”,错误涂“×”。每题 1 分,共10 分。判断错误每题倒扣 1 分,最多扣至判断题总分为0) 1.农用地是指直接用于农业生产的土地,包括耕地、林地、草地、农田水利用地、养殖 水面等。( ) 2.1987 年,颁布了《城镇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和转让暂行条例》,城镇土地有偿使用走 上法制化的轨道。( ) 3.粗放型土地利用方式,是指依靠增加物质和劳动投入来提高土地收益的利用方式。( ) 4.对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规划图的比例尺大多是大于1:1 万的;而对于土地利用详细 规划和专项规划,布局调整大多是在大比例尺上进行,其比例尺通常小于l:1 万。( ) 5.农村村民建住宅,应当符合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只能使用原有的宅基地和村内 空闲用地。( ) 6.因为土地使用权划拨的特点是无偿无限期使用,所以支付了土地征用补偿、安置等费 用的土地不属于划拨土地。( ) 7.土地的供求机制和价格机制是土地市场运行机制的核心。( ) 8.土地使用权的出让市场是土地一级市场,其主要市场活动是国家以土地所有者的身 份,将土地使用权按规划要求和投资计划及使用年限,出让给土地使用者或开发商。( ) 9.有基准地价的地区,协议出让最低价不得低于出让地块所在级别基准地价的50%。( ) 10.《物权法》规定,住宅建设用地使用权期间届满的,自动续期。( ) 二、单项选择题(共40 题,题号1~40,每题有a、b、c、d 四个备选项,其中只有一个 符合题意,请选择并将答题卡相同题号对应的字母涂黑。每题1 分,共40 分。选错不得分,不倒扣分) 1.《土地管理法》规定,建设用地是指建造建筑物、构筑物的土地,不包括( )。 a.城乡住宅和公共设施用地 b.工矿用地 c.交通水利设施用地 d.农田水利用地 2.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约定的使用年限为70 年,原土地使用者使用20 年后转让,受让 人的使用年限只有()年。 a、20 b.30 c.50 d.70 3.土地上承租人投资建造的建筑物、其他附着物归( )所有。 a.国家 b.出租人 c.承租人 d.出租人和承租人共同共有 4.( )年颁发了《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修正案草案》,明确了农村集体土地的范围,基 本形成了适应计划经济需要的土地管理体制。。 a.1960

土地管理专业知识

土地管理基本理论与基本知识,土地规划、测量、地籍管理、土地利用与管理等 土地资源管理学专业考试相关知识(事业单位考试专用) 土地的概念土地是由地球陆地表面一定立体空间内的气候、土壤、基础地质、地形地貌、水文及植被等自然要素和人类活动对其改造和利用的结果构成的自然经济综合体。土地的含义(概念)①土地是自然要素相互作用、相互制约构成的自然综合体;②土地是一个垂直系统;③土地的性质和功能取决于各自然要素的综合作用的结果;④土地是人类最基本的生产资料和生存条件,具有社会经济属性。土地资源的概念土地资源——指在一定的技术条件和一定时间内可以为人类利用的全部土地,或指当前和可预见的将来对人类具有利用价值的全部土地。土地与土地资源的关系土地是我们所研究的客观对象的总称,它包括了一切类型的土地;而土地资源则是从土地所具有的资源利用价值的角度来阐述其具体涵义,它的分类一般要经过对土地的资源价值和利用功能的评价以后,才能确定其是一种什么样的土地资源,土地资源的范围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正在不断扩大。即是:土地资源包含于土地。土地的特性(简答或填空)土地的资源特性:生产性、区域性、动态性、可更新性、多功能性、有限性、不可替代性土地的资产特性:商品特性、产权特性、增值特性、不动产特性土地与景观、环境的区别与联系景观指土地的具体一部分,与土地存在外延上从属关系;土地侧重于社会经济属性,景观强调其美学、生态价值及长期效益;环境是指环绕于人类周围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包括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它们以实体或非实体形式存在。景观是指构成人类环境的实体部分。土地资源学的概念土地资源学是资源科学和土地科学的重要分支科目,它是研究土地资源的类型与特征、数量与质量、调查与评价,以及开发与利用、治理与改造、保护与管理等诸问题的一门综合学科。土地资源学的研究内容(6 个方面)(1)土地资源学基础理论研究(2)土地类型和土地资源类型(3)土地资源调查与评价(4)土地生产潜力与土地人口承载潜力(5)区域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研究(6)土地资源的保护与管理土地资源学的研究方法(四种)1(土地)系统分析方法2现代技术应用方法。(3S 技术:GIS、RS、GPS)3景观生态分析方法4社会经济分析方法构成土地资源的自然要素:气候、地质、地貌、水文、土壤、生物等地学因素填空主要是一种区域性因素地学因素往往是使区域内的光温水土四大要素在大的气候规律控制下进行的重新组合分配土壤要素特征分析有 7 个指标土壤剖面土层厚度土壤质地土壤有机肥 可容性盐类土壤 PH 植土壤石灰质影响土地资源特征的最主要的气候要素是:光(太阳辐射)、水(降水)三个方面。、温(热量)评价某一地区的太阳辐射条件可用:光照强度、光照长度、光照质量衡量热量特征的指标主要有:温度、积温、无霜期在农业上较有意义的温度衡量指标有:≥0℃农耕期;≥5℃喜凉作物的起始温度;≥10℃喜温作物的起始温度,又称活动温度;≥15℃喜温作物的安全生长期积温:连续大于等于某一温度( 0℃、 10℃)起到连续小于等于

高三化学盐类的水解知识点总结

水解 中和 盐 类的水解 1.复习重点 1.盐类的水解原理及其应用 2.溶液中微粒间的相互关系及守恒原理 2.难点聚焦 (一) 盐的水解实质 H 2O H +— n 当盐AB 能电离出弱酸阴离子(B n —)或弱碱阳离子(A n+),即可与水电离出的H +或OH —结合成电解质分子,从 而促进水进一步电离. 与中和反应的关系: 盐+水 酸+碱(两者至少有一为弱) 由此可知,盐的水解为中和反应的逆反应,但一般认为中和反应程度大,大多认为是完全以应,但盐类的水解程度小得多,故为万逆反应,真正发生水解的离子仅占极小比例。 (二)水解规律 简述为:有弱才水解,无弱不水解 越弱越水解,弱弱都水解 谁强显谁性,等强显中性 具体为: 1.正盐溶液 ①强酸弱碱盐呈酸性 ②强碱弱酸盐呈碱性 ③强酸强碱盐呈中性 ④弱酸碱盐不一定 如 NH 4CN CH 3CO 2NH 4 NH 4F 碱性 中性 酸性 取决于弱酸弱碱 相对强弱 2.酸式盐 ①若只有电离而无水解,则呈酸性(如NaHSO 4) ②若既有电离又有水解,取决于两者相对大小 电离程度>水解程度, 呈酸性 电离程度<水解程度, 呈碱性 强碱弱酸式盐的电离和水解: 如H 3PO 4及其三种阴离子随溶液pH 变化可相互转化: pH 值增大 H 3PO 4 H 2PO 4— HPO 42— PO 43— pH 减小

③常见酸式盐溶液的酸碱性 碱性:NaHCO3、NaHS、Na2HPO4、NaHS. 酸性(很特殊,电离大于水解):NaHSO3、NaH2PO4、NaHSO4 (三)影响水解的因素 内因:盐的本性. 外因:浓度、湿度、溶液碱性的变化 (1)温度不变,浓度越小,水解程度越大. (2)浓度不变,湿度越高,水解程度越大. (3)改变溶液的pH值,可抑制或促进水解。 (四)比较外因对弱电解质电离和盐水解的影响. HA H++A——Q A—+H2O HA+OH——Q 温度(T)T↑→α↑ T↑→h↑ 加水平衡正移,α↑促进水解,h↑ 增大[H+] 抑制电离,α↑促进水解,h↑ 增大[OH—]促进电离,α↑抑制水解,h↑ 增大[A—] 抑制电离,α↑水解程度,h↑ 注:α—电离程度 h—水解程度 思考:①弱酸的电离和弱酸根离子的水解互为可逆吗 ②在CH3COOH和CH3COONO2的溶液中分别加入少量冰醋酸,对CH3COOH电离程度和CH3COO—水解程度各有何影响 (五)盐类水解原理的应用 考点 1.判断或解释盐溶液的酸碱性 例如:①正盐KX、KY、KZ的溶液物质的量浓度相同,其pH值分别为7、8、9,则HX、HY、HZ的酸性强弱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 ②相同条件下,测得①NaHCO3②CH3COONa ③NaAlO2三种溶液的pH值相同。那实验么它们的物质的量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 因为电离程度CH3COOH>HAlO2所以水解程度NaAlO2>NaHCO3>CH3COON2在相同条件下,要使三种溶液pH值相同,只有浓度②>①>③ 2.分析盐溶液中微粒种类. 例如 Na2S和NaHS溶液溶液含有的微粒种类相同,它们是Na+、S2—、HS—、H2S、OH—、H+、H2O,但微粒浓度大小关系不同. 考点2.比较盐溶液中离子浓度间的大小关系.

《建设工程造价管理基础知识》

第一章建设工程造价管理相关法规与制度 §1、1 增建设工程造价管理相关法律法规 一.建筑法——《中华人民共与国建筑法》 1.建筑许可 ①按照国务院规定的权限与程序批准开工报告的建筑工程,不再领取施工许可证; ②申请施工许可证应具备的条件: a)已办理建筑工程用地批准手续; b)在城市规划区里的建筑工程,已取得规划许可证; c)需要拆迁的,其拆迁进度符合施工要求; d)已经确定建筑施工单位; e)有满足施工需要的施工图纸及技术资料; f)有保证工程质量与安全的具体措施; g)建设资金已经落实; h)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她条件。 ③施工许可证的有效期限:建设单位应自领取许可证之日起3个月内开工,延期以两次为限,每次不超过3个月。既不 开工又不申请延期或延期超时的,许可证自动废止。 ④在建工程因故中止施工的,建设单位应自中止施工之日起1个月内,向发证机关报告,并做好维护管理工作。 ⑤批准开工的建筑工程因故不能按期开工超过6个月的,应重新办理开工报告批准手续。 2.建筑工程承发包 ①联合承包:联合承包的各方对承包合同承担连带责任,并应按资质等级低的单位的业务许可范围承揽工程;将共同 投标协议连同投标文件一并提交; ②除总承包合同已约定的分包外,须经建设单位认可; ③但禁止承包单位将其承包的全部建筑工程转包给她人,或将其承包的全部建筑工程肢解以后以分包的名义全部转 包给她人;禁止分包单位将其承包的工程再分包; ④建筑工程总承包单位按总承包合同约定对建设单位负责,分包单位按分包合同约定对总承包单位负责,总承包单位 与分包单位就分包工程对建设单位承担连带责任; 3.建筑工程监理 实施建筑工程监理前,建设单位应将委托的工程监理单位、监理内容及监理权限,书面通知被监理的建筑施工企业; 4.建筑安全生产管理 1)“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 2)安全生产责任制度与群防群治制度

高二化学下册盐类的水解知识点总结

高二化学下册盐类的水解知识点总结 世界由物质组成,化学则是人类用以认识和改造物质世界的主要方法和手段之一。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高二化学下册盐类的水解知识点,希望可以解决您所遇到的相关问题,加油,一直陪伴您。 (一)盐类水解口诀: 有弱才水解,越弱越水解,双弱双水解,谁强显谁性. (1)有弱才水解 要求盐要有弱酸根离子或者弱碱金属离子(包括铵离子). 如:NaCl中的Na+对应的碱是强碱NaOH,则Na+是强碱金属离子,不会水解.NaCl中的Cl-对应的酸是强酸HCl ,则Cl-是强酸根离子,也不会水解. 所以,NaCl在水溶液中不会发生水解. 又如:CH3COONa中的CH3COO-对应的是弱酸CH3COOH,则 CH3COO-是弱酸根离子,会水解.消耗H2O电离出的H+,结合成CH3OOH分子.使得水中OH-多出. 所以,CH3COONa的水溶液显碱性. (2)越弱越水解 盐中的离子对应的酸或碱的酸性越弱或碱性越弱,水解的程度越大. 如:Na2CO3和Na2SO3 CO3^2-对应的酸是H2CO3;SO3^2-对应的酸是H2SO3

由于H2CO3的酸性弱于H2SO3 则,CO3^2-的水解程度比SO3^2-的水解程度更大,结合的H+更多. 所以,Na2CO3的碱性比NaSO3的碱性强. (3)双弱双水解 当盐中的阳离子对应的碱是弱碱并且盐中的阴离子对应的是弱酸时,则盐的这两种离子都会发生水解.阳离子水解结合水电离出的OH-;阴离子水解结合水电离出的H+,所以双水解发生的程度往往较大. 如:CH3COONH4 中的NH4+对应的碱是弱碱NH3*H2O ;CH3COO-对应的酸是弱酸CH3COOH 则NH4+和CH3COO-都会发生水解,NH4+结合OH-形成 NH3*H2O;CH3COO-结合H+形成CH3COOH,相互促进,水解程度较大. (4)谁强显谁性 主要是针对双水解的盐,即弱酸弱碱盐,由于盐中的阴离子水解结合H+,阳离子水解结合OH- 要判断盐溶液的酸碱性,则要比较阴离子的水解成度和阳离子的水解程度的大小. 如:(NH4)CO3 ,由于NH3的碱性比H2CO3的酸性强(实际上比较的是两者的电离度,中学不做要求,只需记忆),则NH4+的水解程度比CO3^2-的水解程度弱,使得水溶液中消耗的H+

酸枣仁《中国药典》

酸枣仁《中国药典》:酸枣仁 【拼音名】 Suān Zǎo Rén 【英文名】 SEMEN ZIZIPHI SPINOSAE 【别名】山枣仁、山酸枣 【来源】本品为鼠李科植物酸枣Ziziphus jujuba Mill. var. spinosa (Bunge)Hu ex H.F.Chou的干燥成熟种子。秋末冬初采收成熟果实,除去果肉及核壳,收集种子,晒干。【性状】本品呈扁圆形或扁椭圆形,长5~9mm,宽5~7mm,厚约3mm。表面紫红色或紫褐色,平滑有光泽,有的有裂纹。一面较平坦,中间有1条隆起的纵线纹;另一面稍凸起。一端凹陷,可见线形种脐;另端有细小凸起的合点。种皮较脆,胚乳白色,子叶2,浅黄色,富油性。气微,味淡。 【鉴别】 (1)本品粉末棕红色。种皮栅状细胞棕红色,表面观多角形,直径约15μm,壁厚,木化,胞腔小。内种皮细胞棕黄色,表面观长方形或类方形,壁连珠状增厚,木化。子叶表皮细胞含细小草酸钙簇晶及方晶。 (2)取本品粉末1g,加甲醇30ml,加热回流1 小时,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甲醇0.5ml 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酸枣仁皂苷A、B对照品,分别加甲醇制成每 1ml各含1mg 的混合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附录Ⅵ B)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5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水饱和的正丁醇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1%香草醛硫酸溶液,立即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炮制】 酸枣仁除去残留核壳。用时捣碎。 炒酸枣仁取净酸枣仁,照清炒法(附录Ⅱ D)炒至鼓起,色微变深。用时捣碎。 【性味】甘、酸,平。 【归经】归肝、胆、心经。 【功能主治】补肝,宁心,敛汗,生津。用于虚烦不眠,惊悸多梦,体虚多汗,津伤口渴。【用法用量】 9~15g。 【贮藏】置阴凉干燥处,防蛀。 【摘录】《中国药典》 页首 《*辞典》:酸枣仁 【出处】《雷公炮炙论》 【拼音名】 Suān Zǎo Rén 【别名】枣仁(《药品化义》),酸枣核(《江苏植药志》)。 【来源】为鼠李科植物酸枣的种子。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将果实浸泡一宿,搓去果肉,捞出,用石碾碾碎果核,取出种子,晒干。 【原形态】 酸枣(《本经》),又名:棘(《诗经》),槭(《尔雅》),山枣(陶弘景),野枣(任防《述异记》)。 落叶灌木或小乔木,高1~3米。老枝褐色,幼枝绿色;枝上有两种刺,一为针形刺,长约2厘米,一为反曲刺,长约5毫米。叶互生;叶柄极短;托叶细长,针状;叶片椭圆形至卵状披针形,长2.5~5厘米,宽1.2~3厘米,先端短尖而钝,基部偏斜,边缘有细锯齿,主脉3条。花2~3朵簇生叶腋,小形,黄绿色;花梗极短1萼片5,卵状三角形;花瓣小,5片,与萼互生;雄蕊5,与花瓣对生,比花瓣稍长;花盘10浅裂;子房椭圆形,2室,埋

盐类的水解知识点(学生版)教学文案

盐类的水解知识点(学 生版)

【盐类的水解知识大复习】 一、探究盐溶液的酸碱性 结论:强酸弱碱盐显酸性,强碱弱酸盐显碱性,强酸强碱盐显中性。 二、盐溶液呈现不同酸碱性的原因 三、盐的水解原理 1.定义:在溶液中,盐电离出来的阴离子或阳离子与水所电离出来的H+或OH-结合生成弱电解质,这种作用叫做盐类的水解。 2.实质及结果 实质:促进水的电离平衡。 结果:盐的溶液呈现出不同程度的酸、碱性。 3.水解条件 a.盐必须溶于水中 b.生成盐的酸或碱是弱酸或弱碱(有弱才水解,无弱不水解,都弱双水解) 4.水解特征 水解是微弱、可逆的,用可逆符号“” 【小结】水解规律: 有弱才水解,无弱不水解,都弱双水解,谁强显谁性,都强显中性 5 盐溶液中水的电离规律 【例题】1、pH=3的HCl和pH=11的NaOH溶液中由水电离出来的c(H+)水 2、pH=3的NH4Cl和pH=11的CH3COONa溶液中由水电离出来的 c(H+)水 【小结】盐溶液中水的电离有如下规律:

a.在强酸弱碱盐溶液中,盐的水解促进了水的电离,水的电离程度比纯水、酸或碱溶液(抑制水的电离)中水的电离程度大。 b.在酸或碱溶液中,c (H +)、c (OH -)中小的那一个表示水的电离;在盐溶液中,c (H +)、c (OH -)中大的那一个反映了水的电离程度。 四、水解方程式的书写 (1)判断能否水解; (2)水解是微弱的,用可逆符号表示。通常不生成沉淀或气体,也不发生分解。在书写离子方程式时一般不标“↓”或“↑”,也不把生成物(如H 2CO 3、NH 3·H 2O 等)写成其分解产物的形式; (3)多元弱酸的盐分步水解,以第一步为主。 (4)多元弱碱盐的水解视为一步完成。 (5)双水解——不完全双水解与完全双水解 不完全水解用可逆符号,完全水解用等号表示。 五、盐类水解的影响因素 1.内因——越弱越水解(越热越水解,越稀越水解) 以醋酸钠为例:CH 3COO -+H 2O CH 3COOH+OH - K h 弱酸或弱碱的电离常数越(越弱),其所生成的盐水解的程度就越大。 2.外因:温度、浓度、酸or 碱、盐溶液 a W h K K H c COO CH c H c OH c COOH CH c COO CH c OH c COOH CH c K =???=?=+-+---)()()()()()()()(3333

全国土地估价师考试试卷(1)土地管理基础知识

全国土地估价师考试试卷(1)土地管理基础知识 此部分由100道标准化试题构成,每一道题后有三或四个备选项,请将你认为正确的一个选项的代号填在空白处,每题1分,共:100分。答题时间为60分钟。 1.土地的供给可分为_______。 A.弹性供给和元弹性供给;B.国家供给和社会供给;C.自然供给和经济供给; D.划拨和征用 2.土地资源的总供给受______能提供的总量限制。 A.地球表层陆地B.地球表层空间C.地球表层空气D.地球总面积。 3.土地关系是指社会发展的某一阶段上人们在利用土地过程中发所生的______之间的关系。 A.人与人B.人与地C.地与地D.土地使用者与所有者 4.社会主义条件下,实行土地有偿使用制度是完全符合马克思主义的______理论的。 A.土地使用B.地租C.价值 5.地价税是以______为课征对象。 A.土地B.地价C.土地所有者D基准地价 6.田赋是以______为课征标准,按年定期征收的一种土地税。 A.田地面积B.田地C.土地收益D.田上赋税 7.《中华人民共和国耕地占用税暂行条例》是______在1987年4月1日发布的。 A.国务院B.农业部C.国家土地管理局D.国家税务总局

8.报酬递减规律所指的报酬递减是指______递减。 A.平均报酬B.总报酬C.边际报酬D.临界报酬 9.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土地所有权和土地使用权是 A.均不受限制的B.均受一定限制的C.所有权不受限制,使用权受一定限制 D.以上答案都不对 10.我国土地制度改革主要是______改革。 A.土地所有制度和土地使用制度B.土地所有制度和土地管理制度 C.土地所有制度 D.土地使用制度和土地管理制度 11.地籍最早是为______而建立的一种田赋清册或簿册。 A.产权B.不同用途C.征税D.土地估价 12.地籍调查包括土地权属调查和______两部分工作。 A.土地利用现状调查B.土地条件调查C.地籍测量 13.全国土地利用现状分类中一级地类共有______个。 A.10 B.6 C.8 D.7 14.土地权属调查的内容包括:宗地权属状况调查和______调查,以及土地使用状况调查。 A.界址认定B.权源C.权属性质D.土地面积 15.土地登记的主要内容中的"土地位置"是指土地的______。 A.座落B.四至C.座落和四至D.土地所处地段的优劣

酸枣仁的副作用

酸枣仁的副作用 【导读】随着近年来酸枣仁在市场上愈加受到人们的欢迎,在购买酸枣仁的同时越来越多的人们也开始担心酸枣仁的副作用。在食用酸枣仁的时候,我们除了关心酸枣仁的功效,也应该了解酸枣仁的副作用。下面就为大家详细介绍酸枣仁的副作用的相关问题。 对于酸枣仁的功效和作用,大家可能了解得很多,但是对于酸枣仁的副作用,可能就比较陌生一些。 根据相关研究有专家指出,一些人在食用酸枣仁的时候可能会出现肢体麻木的情况,或者感觉咽喉有异物堵塞,舌头僵硬还可能伴随着流口水的情况,甚至一些人还可能会心律紊乱。并且研究发现在煎服酸枣仁的时候偶尔会出现过敏反应,有的患者表现为关节疼痛,恶寒发热,有的患者表现为全身皮肤瘙痒,甚至出现大片荨麻疹。且值得大家注意的是,如果内服酸枣仁剂量过大很可能会引起中毒反应。 有很多受失眠困扰的人们常常饮用酸枣仁汤来改善睡眠,减轻失眠症状。这里大家可以放心酸枣仁汤的原料都是十分常用的重要,并没有发现什么不好的作用,大家可以放心饮用。但是治疗失眠不能光依靠外力,还是需要患者养成调整好心态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才行。综合来说,酸枣仁作为一种中药来说,副作用是比较小的,但还是需要我们注意。出于对自身健康的考虑,还望大家在选择酸枣仁时也了解酸枣仁的宜忌,遵循专家和医生的指导。 酸枣仁的美味吃法 酸枣仁虽然有一定的副作用,但是它还是一味具有多重神奇功效的极佳的中药材。下面就为大家介绍几种既健康又美味的酸枣仁的吃法。 一、酸枣仁汤 材料:酸枣仁8克,甘草6克,知母12克,茯苓6克,川芎6克。 做法: 1、取以上五味药材,洗干净之后放入清水中浸泡大约一个小时。 2、浸泡过后放入锅中加入水开始加热,一般水的比例以略微高过药材为宜,大约在500毫升左右。 3、加热至沸腾后,改用文火煎半小时左右即可。 功效:可以治疗出汗后,不能继续睡眠,或这体虚劳累,心烦意乱导致的失眠等情况。二、酸枣仁粥 材料:酸枣仁10g,生地黄15g,粳米100g。 做法: 1、将酸枣仁洗干净后放入锅中炒熟备用。 2、将炒熟的酸枣仁放入铝锅内,加适量的水和生地黄一起煎煮,取其药液备用。 3、将粳米洗干净,放入锅内,倒入药液煎煮,待米熟烂时即可。 枣仁、地黄水煎取汁,入粳米煮粥食。 功效:这种做法用酸枣仁以滋养安神,用生地黄以养阴清心,可用于心阴不足,心烦发热,心悸失眠等情况。 三、酸枣仁人参汤茶 材料:酸枣仁少许,冷水约一壶。 做法: 1、将酸枣仁洗干净备用。 2、将酸枣仁与适量的水一起煎煮。 3、煎好之后去除沉淀物,可选择装入暖水瓶当汤或当茶饮用。 功效:充分发挥酸枣仁养心安神的功效,适用于出现神经衰弱、心悸、失眠、多梦、黑眼

土地管理基础知识:土地可持续利用制约因素

土地管理基础知识:土地可持续利用制约因素 一、单项选择题(共25题,每题2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事最符合题意) 1、统计资料显示,我国城镇人均住宅面积已由1997年末的17.6平方米提高到2002年末的22平方米,则这期间城镇人均住宅面积年平均增长.【2004年考试真题】 A:4.6% B:3.8% C:5.0% D:5.7% E:土地 2、依法属于国家所有的土地有__。 A.城市市区的土地 B.城市郊区的土地 C.农村中依法没收、征用、征收、征购,收归国有的土地(依法划定或者确定为集体所有的除外) D.国家未确定为集体所有的林地、草地、山岭、荒地、滩涂、河滞地以及其他土地 E.国家已确定为集体所有的林地,草地、山岭、荒地、滩涂、河滩地以及其他土地 3、根据作物吸收肥力的难易程度不同,可将土地肥力分为()。 A.自然肥力和人工肥力 B.经济肥力和有效肥力 C.经济肥力和潜在肥力 D.有效肥力和潜在肥力 4、某企业出资150万元购建一厂房,预计可使用20年,净残值为10万元,若采用平均年限法计提折旧,则月折旧额为万元。 A:7.00 B:1.25 C:14.94 D:0.58 E:土地 5、A市两个定级单元B、C的级别分别为5级、6级;D市的某个定级单元E 的土地级别为4级,关于B、C、E三个定级单元土地质量比较正确的判断是。A:E<B<C B:C<B<E C:C<B,B、C与E不可比 D:B<C,E与C不可比 E:合法性 6、目前我国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项目用地的获取方式以为主.【2007年考试真题】

A:行政划拨 B:招标出让 C:拍卖出让 D:挂牌出让 E:土地 7、控制性详细规划的主要内容不包括。 A:估算工程量和总造价 B:规定建筑后退红线距离 C:规定各地块建筑高度、容积率等控制指标 D:确定各级支路的红线位置、控制点坐标和标高 E:土地 8、某宗地(丘)有5个界址点,其坐标分别为11(5,1)、J2(6,1)、J3(4,4)、J4(2,2)、J5(3,1),则该宗地的面积数值为.【2006年考试真题】 A:6.5 B:7.5 C:13.0 D:15.0 E:土地 9、下列用地在城市用地中占比例最大的是用地。 A:居住 B:工作 C:商业 D:绿地 E:时间因素 10、以下__方法不适宜地租量的求取。 A.从房租中分离出地租 B.从地价中求出地租 C.从土地开发成本中求出地租 D.用类似剩余法的方法求出地租 11、根据《农用地估价规程》,农用地基准地价评估可以采用的技术路线包括()。A.级差收益测算法 B.样点地价平均法 C.定级指数模型法 D.标准田法 E.样地法 12、市场比较法以替代关系为途径,所求得的价格称。 A:收益价格 B:替代价格 C:比准价格 D:等同价格 E:合法性 13、预收账款是按合同规定向购买单位预收的货款,它属于__。 A.长期负债 B.或有负债

土地管理基本知识

土地管理基本知识 课前准备: 一主要思考: 1土地管理的概念; 土地管理的概念可以这样描述,国家综合运用行政、经济、法律、技术等手段,为维护土地所有制,调整土地关系,合理组织土地利用,而进行的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等综合性活动。其本质是对土地的行政管理。这一概念包括6个方面的含义: ①土地管理的主体是国家。②土地管理的客体是土地,以及土地利用中产生的人与人、人与地、地与地之间的关系。③土地管理的目的是维护土地所有制、调整土地关系和合理组织土地利用。目标是不断提高土地利用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以满足社会日益增长的需求。④综合运用行政、经济、法律、技术等手段管理土地。⑤管理的职能是计划、组织、指挥、协调与控制。⑥土地管理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其目的和特点受社会环境的制约,特别受社会制度、土地制度的制约。 2征地和转地含义,土地征用费的构成; 土地征用,是指国家为了社会公共利益的需要,依据法律规定的程序和批准权限批准,并依法给予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及农民补偿后,将农民集体所有土地使用权收归国有的行政行为。国家行政机关有权依法征用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财物、土地等。 土地转让有两种情况: 1、土地所有人将土地所有权有偿或无偿地转移给他人。有偿的是买卖,无偿的是赠与或遗赠。土地转让行为只能发生在土地私有制的社会里,我国在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之后,土地变私有制为公有制,因而不允许土地转让。但是土地的使用权可以依法转让,受让人仅对土地享有使用权,而所有权仍属于国家或集体。 2、在土地家庭承包经营的情况下,土地转让指承包人自找对象,由第三者代替自己向发包人履行承包合同的行为。转让的合同内容虽无改变,但是变更了承包人,终结了原承包人与发包人的权利义务关系,确立了受让人与发包人的权利义务关系。土地承包经营权转让时,承包方与第三者应订立书面协议。 3批地的含义和供地的方式; 土地供应的含义及土地供应的三种基本方式 土地供应关系到政府的房地产调控、关系到国有土地的有效利用,对国计民生至关重要。那么,土地供应究竟指的是什么呢?供应方式又有哪些? 土地供应 土地供应指地方政府第二年准备投放到土地市场上以及用于基础设施建设的土地数量,以及土地的位置、用途、土地规划利用条件等内容的总称。 供地方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