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鸡营养与肉鸡生产性能

种鸡营养与肉鸡生产性能
种鸡营养与肉鸡生产性能

种鸡的营养对商品代肉鸡生长性能的影响

鸡胚的发育以及新出生雏鸡在其生命开始最初数小时之内的生长和

发育,几乎完全依赖于种蛋积蓄的营养。从而我们推论为,雏鸡出雏时的生理状况必然受到种母鸡营养的极大影响。种母鸡的营养状态影响着雏鸡的出生活重、健康活力、早期采食行为以及雏鸡的免疫力水平。

大部分的这些影响会伴随着肉鸡的整个一生。商品代肉鸡本身后天

的营养和管理也许能够补偿种鸡先天营养不足或雏鸡出雏时状况不良的现象,然而此种补偿却很少能达到尽善尽美。雏鸡质量以及日后的性能表现都是评估种鸡营养的重要参考成分。

由于涉及到许多营养成分、许多生理和新陈代谢机理方面,种鸡营

养和肉鸡生产性能之间方方面面的关系显得尤为复杂。当然,最重要的是,现代肉鸡品系中实际上尚有许多因素还未得到进一步的研究。在这一领域不太可能提供出简单的“投入-产出”的关系。

经济效果

商品代肉鸡生产性能中的哪些改进才能使我们为种鸡增加额外的饲

料成本?一只母鸡整个一生(0-64周龄,包括种公鸡的饲料配给量)大约耗料59公斤,产雏142只。我们计算出,每只商品代肉鸡一出生平均就占母鸡料量415克。这一料量的费用大约占英国每只商品代肉鸡总的饲养成本的43%(英国国家农协会数据),若包括投资成本,就占35%。

表一说明:在英国典型的成本条件下,孵化率和种鸡性能需要多大的改进才能抵销种鸡饲料成本的提高。

表1:特性改进

入孵种蛋出雏+4.7%

42日龄活重+240g

42日龄料肉比-31g/kg (-3%)

在上表的计算中,种鸡饲料成本增长幅度较大,+20%。

这些计算假定某项商品代肉鸡生产性能会单独出现。而现实中,这

些性能却以十分有利的趋势共同发展,使评估其中某一生产特性更为困难。

上述计算得出的结论告诉我们,确定种鸡饲料成分和成本时,需要

认真仔细考虑种鸡和商品代肉鸡两者的生产性能。

商品代肉鸡生产性能中只要有很小的改进就可以支付种鸡饲料中额外的费用。在此考虑的20%饲料成本的增长实际上是一个非常大的增

长。所以要从实验中或从实际生产研究中精确有效地测量出其应答也是不太可能的。因此,谨慎的营养学家在设定种鸡饲料时会使用较高水平的各种营养成分。

饲料质量和组成成分

饲料成分和种鸡成品料都应保持高水平的质量。再者,上述数据已

阐明;商品代肉鸡生产性能中极微小的变化很快就会抵销所涉及的成

本。最近北卡州立大学的研究强调了这一点;研究表明;母鸡采食了黄曲霉菌毒素,其孵化出的雏鸡的免疫能力受到极为严重的破坏。对于其它霉菌毒素或diacetoxyscitpenol , 则没有那么厉害,但是,不可掉以轻

心。该研究还表明黄曲霉菌毒素对鸡只生长以及0-16日龄死亡率的直接影响和对死亡率的影响。对于许多原料来说,特别是那些带有抗营养因子的植物原粮。目前尚无证明有种鸡传给下一代的延续作用。未经书面发表的证据和商业实际经验告诉我们;考虑到种鸡生产性能和孵化率时,用玉米为主要原粮的饲料比用小麦为主要原粮的饲料要好。当然,一方面的益处在于用玉米饲喂鸡只的蛋壳质量要好些,其结果孵化率有所提高,另一方面,其中一部分益处似乎可以转移到雏鸡身上。

有关饲料中脂肪水平和脂肪来源的证据有些冲突。但毫无疑问这方

面值得认真考虑。种鸡饲料中脂肪添加应保持在较低水平(1-3%)且最好使用不饱和的植物油,而不使用饱和的动物脂肪。再者,密西西比州立大学最近的研究表明:种鸡饲料中脂肪种类的效果完全超出种鸡的性能并影响到商品鸡的性能。该项工作对玉米油和禽类脂肪进行了比较,

一般都支持使用较多的不饱和脂肪。此种观点也许可以解释以玉米为原粮的种鸡料与小麦为原粮的种鸡料之间存在着些差异。

能量与蛋白质

种鸡料中能量和蛋白水平和饲喂水平的大多数效果都可以在种鸡生产性能中体现出来。如果这方面饲喂正确,还要另外考虑商品鸡的性

能。然而,早些时候在加拿大的研究工作的确说明;多余的能量会对商品代公鸡的生长速率有某些效应。能量和蛋白这两种因素都会影响蛋

重,尔后影响蛋黄与蛋白之间的比例。蛋白与蛋黄之间的比例会影响胚胎的发育,而且也许会影响雏鸡的生长。但这是需要更多信息的话题。通过控制饲料摄入,生产者寻求的是控制体重,维持产蛋量和蛋重至所需要的水平。虽然这种体重控制的效果最初由种鸡的生产性能来判定,但是体重控制的成功也可以从良好的雏鸡质量和更好的商品肉鸡的性能反应出来。七十年代法国的拉比尔博士提出一种可能性;即种蛋蛋黄中存在大量氨基酸对孵化和雏鸡生长具有重大意义。由种鸡获得的蛋白或氨基酸水平所关联的雏鸡生长的差异可以通过向种蛋内注射氨基酸加以弥补。该项研究需要进一步探讨,因为不断有间歇的田间实际生产报告称;种鸡摄入的蛋白对下一代的生长具有一定的影响。

主要的矿物质

营养成分钙的主要效应是蛋壳质量。蛋壳质量的提高通常会导致胚

胎晚期死亡降低,提高孵化率。钙的这一益处是否会传给下一代,改进雏鸡的质量和性能的问题尚未进行探讨。营养成分磷也是通过蛋壳质量来显示,但它直接影响出雏时雏鸡质量的事实已被证实。用常规的实用方法举例;(种鸡饲料中0.35-0.40%可获得磷) 可以证明种鸡料中使用较

高水平的磷,出壳雏鸡的骨灰量有所加大。这方面的商业意义不太明

确。正在生长的雏鸡,拥有健康的骨骼十分重要,但是用磷来改进骨骼状态是否有效尚未得到证明。这种优势只能作为一种成本费用进行开

发,因为据我们所知,种鸡饲料中将可获得的磷水平提高并超出常规的水平,就会导致种蛋蛋壳变薄和孵化率变差。虽然微量元素为胚胎发育的基本因素。由于价格低廉,一般情况下使用量都能达到满足。然而,

最近几年利用有机矿物质或矿物质的螯合物在种蛋内增加微量元素的使用量,有益于胚胎和雏鸡发育,这一可能性已得到广泛讨论和推广。硒已引起特别的商业注意,其原因在于有证据说明自然食品中的硒水平随着时间的推移正在减少。似乎无任何疑问,使用有机硒可使种蛋中含硒量有所提高。孵化率方面的改进很小,但确确实实地存在。

上述给出的统计说明,仅仅单独的一项产品-有机硒,其益处很小但需要我们给予充分注意。同时我们需要更多的研究,而且不同的饲喂条件所造成的结果也会不同,但这却是需要我们进一步发展的方面。

维生素

维生素是有关胚胎发育和鸡只生长性能讨论最多的重点。很奇怪,由于考虑到最低成本的因素,使用多大的量才能满足,其积极的应答

十分渺小,乃至无法正确建立一个标准。营养学家切务在种鸡饲料中使用维生素的补充品。维生素E似乎具有最明显的转递作用,影响肉鸡的生产性能,特别是相关的免疫系统。这些效果已明确证实且能使肉鸡维持到14日龄。父母代种鸡的饲料中应至少含100mg/kg的维生素E。提供这么多量的费用近几年已大大降低,种鸡饲料中增加50-100mg/kg的费用(大约0.5英镑/吨)完全可以由提高0.10%的孵化率或降低0.03%肉鸡的死亡率所包容。雏鸡免疫方面已有充分证据证明其有效益处,所以在实际生产中切务冒风险使用较低的水平。

其它维生素也具有相同的争论。我们需要更多的使用现代品系鸡只

的实验数据,但我们必须认识到要获得明显的效果的机遇非常的低有可能,测量种蛋维生素水平或主要的代谢能量会有助于评估实际鸡群中鸡只的维生素状况。然而,没有这一技术,聪明的营养学家在饲喂肉用父母代种鸡时会犯慷慨大方方面的错误。表2表明罗斯育种公司对种鸡饲料中维生素添加剂的建议。

每公斤玉米饲料小麦饲料

维生素 A i.u. 13000 12000

维生素D3 i.u. 3000 3000

维生素 E mg 100 100

维生素K mg 5.00 5.00

维生素B1 mg 3.00 3.00

维生素B2 mg 12.0 12.0

烟酸mg 50.0 55.0

泛酸mg 12.0 15.0

维生素B6 mg 6.00 4.00

生物素mg 0.30 0.25

叶酸mg 2.00 2.00

维生素B12 mg 0.03 0.03

表2建议的维生素水平用于预产料和产蛋料。

其它营养成分

上述特别强调的硒和维生素E的重要性使我们要注意胚胎组织和雏鸡的氧化稳定性。在这方面另外需要注意的营养成分是类胡萝卜素。虽然目前尚未有直接的证明,但有可能这是另一个导致玉米有益效果的因素。虽然类胡萝卜素产品在人类健康市场上价格不菲并持高不下,但它会在不远的将来用于饲料之中。总而言之,我们有强有力的证据表明要用良好且风险低的饲料来饲喂父母代肉用种鸡。雏鸡和商品肉鸡生产性能中得到的改进,且用来支付种鸡饲料成本中的差异非常非常小。具有良好结果的足够证据表明;要坚决反对在制定种鸡饲料配方时减少任何成本。(结束)

AA+商品肉鸡生产性能标准

AA+商品肉鸡生产性能标准 日龄温度湿度光照体重日增重克/只日累计料 量 次/日备注 13560-65245110108 23560-6524621114248 33460-6524761418428 43460-6523951922648 53360-65231152026908 63360-652313924291198 73360-652316526301498 83255-602319328321816 93155-602322532362176 103155-602325833402576 113055-602329436453026 123055-602333238513536 132955-602337341564096 142955-602341643614706 152855-602346246675374 162855-602351048726094 172855-602356050776864 182755-602361252827684 192755-602366654878554 202755-602372256919464 212655-6023779579610424 222655-60238396010211444 232655-60239006110512494 242655-60239636311013594 252555-602310276411314724 262555-602310936611715894 272555-602311606712117104 282555-602312286812719384 292555-602313976912519624 302555-602313677013320954 312555-602314387113722324 322555-602315107214023724 332555-602315837314425164 342555-602316577415026664 352555-602317317415028164 362455-602318057415829744 372455-602318807515931334 382455-602319547516532984 392455-602320297516734654 402455-602321047517436394

种鸡营养对子代生长发育的影响

种鸡营养对子代生长发育的影响 一、前言 鸡胚的发育和仔鸡孵出后的生长发育很大程度上依赖鸡蛋营养物质的沉积。因此,种母鸡营养大影响孵出时小鸡的生理状态,包括鸡只大小,活力状况以及免疫状态。过去十年,实际生产中人们越来越关注肉种鸡的表现,主要集中研究改善种鸡繁殖性能,但很少关注种鸡营养改善雏鸡的质量和子代生长性能,尽管这些因素能有效影响家禽业经济增长。其实,种鸡营养研究需求一直在提升,怎样用最低的饲料成本以获得最佳的生产和繁殖性能的目标越来越清晰,但其可能改进的空间却越来越小。查找文献发现,大多数可用的数据已过时,并且过多研究种鸡营养对受精率和孵化率影响,而对子代肉鸡生产性能的影响的研究较少。下文对种鸡营养对子代肉仔鸡机体生产性能和免疫功能等方面的影响进行了简单综述。 二、母代营养对子代生产性能的影响 1.蛋白和能量 表1列出了种鸡大量营养素(蛋白和能量)对子代生产性能影响相关文献。从表中很容易看出,蛋白质和能量现有的数据年代过早且时间间隔大,缺乏延续性。但鸡的遗传进展大大提高,这些旧的数据对现今遗传背景的种鸡并不是很适用。这些积极的想法要么成为家禽繁殖育种技术的一部分,要么因为遗传或饲养管理问题已经并摒弃。比如,一些营养调控措施已应用于实际饲粮配方中,比如降低产蛋后期饲粮粗蛋白含量。 表1 种鸡饲粮蛋白和能量营养对子代肉仔鸡生产性能影响

2.矿物元素 从表2列出的种鸡矿物元素营养对子代生产性能影响文献可看出,种鸡矿物元素营养研究进展缓慢。较近的两篇文献都是研究种母鸡饲粮添加有机锰、锌和铜对胚胎发育和子代生长发育的影响(Virden et al.,2003;Favero et al.,2013)。而且早期的文献多数针对缺乏症的研究,而不是以饲粮营养调控为目的。 表2 种鸡饲粮矿物元素营养对子代肉仔鸡生产性能影响

年出栏100万只优质肉鸡标准化养殖改扩建项目

第一章项目概况 一、项目名称 年出栏100万只优质肉鸡标准化养殖改扩建项目 二、建设单位、法人代表及所有制形式 建设单位:**合作社 法人代表:*** 所有制形式:合作社 三、建设地点 **** 四、建设规模主要内容 本项目在现有条件下对分布于***的合作社内23个社员的鸡舍及所依托龙头企业的部分鸡舍(该类鸡舍提供给社员免费使用),合计50幢进行标准化改造,改造鸡舍面积20000平方米;对当中18幢鸡舍加装自动饮水、湿帘、加温、通风等设备,其余32幢加装喷雾降温、通风等设备。 五、投资概算及资金来源 本项目总投资为570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120万元,流动资金450万元。 固定资产投资包括自动饮水设备16.2万元,湿帘设备28.8万元,加温设备36万元,喷雾设备6.4万元,消毒防疫设备3万元,粪污处理设备4万元,通风设备10.5万元,鸡舍改造5万元,消毒池等疫病防控设施2万元,粪污集中处理设施3万元,技术培训、推广费5万元。 申请财政扶持资金100万元,***合作社自筹470万元。

第二章建设内容 一、项目规划和布局 (一)规划 选择鸡舍位置要求:一是鸡舍距离交通要道、学校、居民区50O 米以上,离城市规划区、规模养殖场、畜产品加工厂2公里以上;二是水源充足,饮用水质量符合标准;三是周边无环境污染对养鸡造成危害;四是肉鸡养殖不会对周边人居环境及饲养员本人造成危害;五是要有能满足规模养殖的道路与外界相通。 在社员及所依托龙头企业的养殖鸡舍中,选取50个鸡舍进行标准化改建,改善鸡舍内部温度、湿度、通风等环境,使肉鸡每一分钟都处于最适合生长的环境中,提高饲料转化率,节约饲养成本,从而增加利润。 (二)布局 要求改建后养殖区块按养殖用房、生活管理用房、病鸡隔离区、病死鸡处理区、粪便污水处理区分块,对功能区块不完善的养殖鸡舍进行功能区块的增加。各区块周边建有围墙或相当围墙功能的隔离设施,场内设净道和污道,二者严格分开。 二、生产技术方案 (一)创建现代化、标准化的管理模式 1.根据社员鸡舍所在位置的具体环境加装不同的现代化的养殖设备,引入先进的温控、湿控、自动饮水等设备,对肉鸡生长的各个

改善种鸡营养,提高雏鸡质量

改善种鸡营养,提高雏鸡质量 好的初生重以及完全的营养储备、良好的健康状况和完善的免疫功能。有了这样一个基础, 再为雏鸡提供适当的饲养环境和营养水平, 商品肉鸡的生产性能才能达到最佳效果。 胚胎及刚孵出的雏鸡的生长发育完全取决于种蛋的营养储备状况, 因此刚出生的雏鸡的生理状态受到种母鸡营养水平的极大影响。 回顾一下种鸡营养, 肉种鸡的营养问题应该包含两个方面, 即饲料中各种营养素的含量和种鸡的饲料摄入量。这两方面应达到良好的平衡状态, 以确保鸡只每日营养摄入量准确无误。有一点我们必须清楚:给种鸡提供高质量的饲料而生产出的每羽雏鸡所花费的饲料成本, 相比于生产每羽肉鸡所花费的总的饲料成本而言是非常低的。Calin i(2006) 通过计算, 种鸡每生产一羽雏鸡的饲料成本只占生产一羽25KG 肉鸡所消耗的饲料成本的7% 。这就充分说明了种鸡饲料营养价值的重要性。 肉种鸡饲料营养水平 当考虑种鸡的饲料营养时, 营养学家必须密切关注种鸡饲料的每一种营养成分。首先来谈一下蛋白质, 很多研究结果表明产蛋期饲料中的蛋白质水平会影响雏鸡的初生重和最终的肉鸡生产性能。种鸡饲料中蛋白质含量和雏鸡初生重之间有明确的因果关系。 根据这个情况, 种鸡饲料能量在2750 大卡/ 公斤时, 饲料蛋白质水平应该为15% 时最佳。必须切记的是: 这是最佳的蛋白质水平而不是最低水平。种鸡饲料蛋白质含量过高和过低同样对鸡群有害, 特别是在蛋白含量过高时, 受精率会下降。另外, 还必须注意饲料中蛋白质的质量, 营养学家应确保饲料中使用高质量的蛋白质来源, 而且氨基酸必须平衡。 种鸡饲料中能量水平对雏鸡质量的影响不如对蛋白质研究得透彻。通过查阅各方面的资料, 种母鸡最佳的能量摄入量为440-480 大卡/羽/天时, 雏鸡的质量最佳。这相当于摄入 160-175 克/羽/ 天、能量为2750 大卡/公斤的词料。 在考虑饲料能量时, 必须注意饲料中的脂肪成份, 特别是一些不饱和脂肪酸的需求, 如亚油酸等。这种必需脂肪酸对细胞膜的完整性、兔疫功能和胚胎的正常发育所必需的, 会直接影响到下一代雏鸡质量。在实际生产中, 词料中添加的脂肪量应保持在较低水平, 而且, 尽可能添加不饱和脂肪。 矿物质, 特别是钙、磷、钠、钾、锰和氯参与了蛋壳的形成, 改善蛋壳质量从而提高种蛋和雏鸡质量。母源性磷水平的变化会影响到来源于初产母鸡的雏鸡骨路中的灰份。所以,种鸡饲料中必须提供适当水平的磷, 以确保雏鸡早期生长发育阶段骨髓的完整性。对于饲料中的矿物质研究, 最重要的是使用何种有效的化合物形式以提高母体将这些物质传输到组织、种蛋、胚胎内的能力。目前, 绝大多数都集中于抗氧化剂方面的研究, 以及硒的作用方面的研究。硒-蛋氨酸 a 能改善维生素 E 及种蛋、胚胎、10 日龄以内的雏鸡的抗氧化能力。补充锌-蛋氨酸和锰-氨基酸混合物可以提高雏鸡的免疫力和成活率。

蛋鸡、肉鸡家禽饲料原料中能量和营养成分的评估

蛋鸡、肉鸡家禽饲料原料中能量和营养成分的评估EVALUATING THE ENERGY AND NUTRITIONAL COMPOSITION OF FEED INGREDIENTS FOR POULTRY Nick Dale 佐治亚大学家禽科学系 对于没有学过家禽饲养和家禽营养的人,这两个内容常常混淆不清。这是十 分遗憾的,因为营养是家禽生产中最为基本的方面。饲养家禽的目的是利用鸡、 鸭、火鸡等作为生化机器将我们称为“饲料原料”的物质中的蛋白质和氨基酸浓 缩到可用于人营养的物质中去。我们的特定目的是从植物材料、有时还有动物副 产品中取得蛋白质,借助家禽的帮助将其转化为蛋和肉。 营养过程是极为复杂的,牵涉到很多生化问题,而实际的养鸡技术则是容易 理解的。不同类型的家禽(产蛋鸡、肉仔鸡等)有特定的营养需要。这些需要是 很符合逻辑的。比如,一只肉仔鸡雏鸡要在生命的第一周内使体重增加两倍,其 蛋白质需要量当然要比一只待屠宰的大鸡高得多。而一只每天产一个蛋的母鸡则 需要大量的钙来形成优质的蛋壳。过去75 年以来,已弄清了家禽对大约40 种营 养素的需要量,有时对这些需要量做些修正以反映遗传上的进展。 营养的第二个组成部分是把这些营养素以经济的方式提供给鸡。为此,应对 一切可用作饲料原料的物质进行评估,并将其营养含量做成文献。这些饲料原料 的各种化学成分对于鸡的生长和蛋的合成都具有特殊的作用。把这想象成一个和 盖房子大致相同的过程会有助于我们的理解。首先必须有非常坚固的基础和框 架。在鸡,这就是骨骼。在框架上再装置墙壁、天花板等材料。在鸡,就可比作 附着在骨骼上的肉和羽毛。在我们的建筑工程中,需要用大量的能量把建筑材料 安放到位。同样,鸡也需要能量来维持其身体和构建蛋白质。 对饲料原料的能量和营养素进行量化是绝对必要的,因为这些物质在日粮中 的缺乏和过剩都不利于鸡达到最佳的性能。为了正确地为禽群配制饲料,营养学 家懂得每种原料的营养成分是很重要的。本报告的目的是回顾一下,营养学家应 如何定量评估饲料原料的能量和营养素以便确信其配制的饲料能满足家禽的营 养需要。

我国肉鸡生产水平的现状

浅谈我国家禽业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及与国外的差距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在畜牧业中占有重要地位和比例的家禽业也取得了空前的发展,改善了以前人们缺蛋少肉的生活。但是我国畜禽业从家庭副业的散养方式向规模集约化进程中暴露了很多的问题亟待解决,准确把握这些问题及其根源是解决问题、提升家禽业生产水平的基础。本文将从我国家禽业的现状入手分析存在的问题和与世界发达国家比较明确差距,以便推动我国家禽业的可持续发展。 一、家禽业生产现状 1.1蛋鸡行业现状 目前我国蛋鸡行业主力小规模养鸡业,虽经过多年的发展,为行业积累了一定的技术力量和市场运作能力,但由于大多养殖企业“大群体小规模”的局限性,行业整体过于关注眼前利益,所以在设备、设施上往往因陋就简,生产工艺上有时也不能严格按照全进全出原则。使得我国平均每只入舍鸡72周产蛋量只有16~17公斤,与世界先进水平20~22公斤相比,差距巨大。由于蛋鸡行业特殊的市场特点,企业经常盲目追求眼前利益,从众心理严重,导致市场波动幅度偏大,生产周期平衡受到影响,时而造成资源浪费现象的发生而小规模大群体在祖代种禽行业中的具体体现更表现为恶性竞争和对资源的浪费,不利于国际对引种总量的调控。但总体上看,经过严峻市场考验,技术水平高,管理得当的优势企业发展速度明显,优势企业在提高行业整体生产力水平上正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强势祖代种禽企业,由于与国际相关行业往来密切,技术力量雄厚, 在带动行业整体水平发展方面意义重大。 1.2肉鸡行业现状 自1993年以来,我国鸡肉产量超过巴西,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2位。据统计,1998年我国鸡肉产量为774万t(不包括淘汰母鸡所提供的肉量),占世界总产量的15.10%。从国际贸易情况看,近年来我国仍属于鸡肉进口大国。1998年、1999年我国鸡肉的出口量分别为35.4万t 和34万t,而进口量分别为80万t和120万t,超过俄罗斯,成为世界第一鸡肉进口大国。但是,进出口值基本相似,因为我国出口的主要是分割鸡和西装鸡,而进口的主要是价值较低的鸡翅、鸡脚等。从鸡肉进出口国家和地区的分布来看,美国、巴西、泰国等是鸡肉出口的主要国家,很少进口。1998年供港鸡肉30.6万t,日本、俄罗斯和中东地区绝大多数国家都是鸡肉的主要进口国。从鸡肉进口国(或地区)的分布看我们同样具有地理方面的优势。我国禽肉人均占有量明显低于世界平均水平,1998年和1999年世界人均禽肉占有量分别约为10.3 kg和10.9 kg,我国则约为9.4 kg和9.9 kg。国内生产的鸡肉可以分为4个大的类型:快大型肉鸡、黄(麻)羽优质肉鸡、土鸡和淘汰母鸡。其中土鸡在南方各省区和北方一些成市中的销售价格最高,快大型肉鸡、黄(麻)羽优质肉鸡次之,淘汰母鸡只是在部分省市的城镇和多数省市的农村被食

肉鸡养殖技术,肉鸡养殖方法

肉鸡养殖技术要点 《农业正版VCD光盘——肉鸡养殖技术套装》(4片/套+书籍一套,168元包特快专递邮费)本片教您如何创办、管理好一个肉鸡养殖场。内容包括:场址选择与鸡场布局;肉鸡优良品种与引种措施;肉鸡的营养与常用饲料配方;养鸡场的日常饲养管理;肉鸡的孵化技术;肉鸡的育雏技术;肉鸡的育肥技术;肉鸡疾病综合防治技 术。 《CCTV7农广天地正版VCD光盘——蛋鸡养殖技术大全(套装)》(4片/套+配套书籍=168元包特快专递邮费)蛋鸡从出壳到淘汰大约需 要饲养72周,故有蛋鸡饲养500天之说。根据蛋鸡生长发育的特点和规律可将蛋鸡饲养划分为不问的几个饲养管理阶段。要想使蛋鸡的高产性能充分发挥,以获取最佳的饲养效益,除品种因素外关键在于熟悉并掌握蛋鸡在不同生长阶段的需求和饲养管理技术要点。《CCTV7农广天地正版VCD光盘——科学养鸡系列》(4片/套,108元含特快专递邮费)内容包括:简易节能开放型鸡舍,鸡孵化技术夏季维持蛋鸡稳产高产技术,绿色肉鸡配套笼养技术肉鸡养殖技术,蛋鸡增效要点。 《CCTV7中国农影音像出版社正版VCD光盘——良种肉鸡配套饲养技术(1-2)》(2片/套,78元含特快专递邮费)讲授:1、现代规模肉鸡饲养;2、肉鸡饲养的基础设施;3、肉种鸡平养;4、肉鸡

孵化技术;5、肉种鸡笼养;6、商品肉鸡饲养;7、疫病综合防治;8、全价配合饲料应用 《正版农业技术光盘——疫苗与疾病防治》(4片/套,108元含特快专递邮费)(1)疫苗使用现状;(2)根据鸡病的流行程度,及初发还是再发选择疫苗;(3)接种后家禽的反应 《CCTV7农广天地正版VCD光盘——养鸡技术》(5片/套,128 元含特快专递邮费)本片共分六个专题详细介绍了养鸡的技术环节和管理措施。主要包括:养鸡的基础知识和养鸡生产必须准备的条件,鸡的孵化和鸡的育雏,育成鸡的饲养管理,蛋鸡和肉鸡的生产技术等内容。适合家庭和规模养鸡专业户使用学习。 《CCTV7农广天地正版VCD光盘——养禽学》(5片/套,128元含特快专递邮费)重点讲授鸡的外貌和生理特征,鸡的品种,鸡的饲养环境和养鸡设备,鸡的遗传繁育体系,鸡的营养与饲料配合技术,鸡的繁殖与人工授精技术,蛋鸡、肉鸡饲养管理技术,鸡场的经营管理及卫生防疫,鸭、鹅、鹌鹑、鹧鸪、孔雀、鸸鹋、鸵鸟、肉鸽生产技术等内容。 《CCTV7农广天地正版VCD光盘——山鸡养殖》(野鸡养殖技术)(68元含特快专递邮费)山鸡,学名环颈雉,也叫雉鸡,是一种具有观赏、药用和食用价值的特种禽类。山鸡的全身是宝。山鸡肉营养丰富,各种维生素成分含量多,而且是高蛋白低脂肪的上等美味;常吃山鸡肉可以健身强体、益寿延年,还可使人聪明。本片介绍:1、“棚架式”鸡舍的建造;2、引种;3、孵化前的准备工作;4、孵化程序;

优质鸡

优质肉鸡品种 1.AA白羽肉鸡 是爱拔益加肉鸡的简称,又叫双A鸡。由美国爱拔益加种鸡公司培育而成,其特点为生长快、耗料少、耐粗饲、适应性和抗病力强。商品鸡羽毛整齐,均匀度好。公母平均6周龄体重1.86公斤,耗料5.87公斤,肉料比1∶2.14。 2.艾维茵白羽肉鸡 是美国艾维茵国际禽业有限公司培育的肉用鸡种,该品种是选用了产蛋高的母系鸡与成活率高、增重快的父系鸡育成的品系配套肉鸡。该鸡种的怙恃代种母鸡24周龄体重2.57-2.72公斤。66周龄体重为3.58-3.74公斤。 3.彼德逊白羽肉鸡 是美国彼德逊公司推出的白羽肉鸡品种。怙恃代种母鸡24周龄体重为2.57-2.68公斤。 4.狄高红羽肉鸡 澳大利亚狄高公司培育的肉用鸡种。怙恃代母鸡24周龄体重为2.5公斤,66周龄体重为3-3.5公斤。肉料比为1∶1.77。 5.红波罗红羽肉鸡 又名红宝,是加拿大谢弗种鸡有限公司培育的红羽肉用鸡种。该品种具有黄喙、黄脚、黄皮肤的“三黄”特征。怙恃代母鸡24周龄体重2.22-2.38公斤,66周龄体重3-3.2公斤。肉料比1∶2.2。 6.海佩科红羽肉鸡 荷兰培育的肉用鸡种。羽毛大局部为红色,杂有少许白羽。64周龄体重3.4-3.5公斤,总耗料51.5-53.5公斤。 7.黄羽肉鸡 由我国地方黄羽鸡种与引进肉鸡品种杂交选育而成,具体分如下三种:(1)石岐杂肉鸡。产于广东省中山市,母鸡体羽麻黄、公鸡红黄羽、胫黄,皮肤橙黄色。(2)新兴黄鸡2号。华南农大与温氏南方家禽育种有限公司合作培育,抗逆性强,能适应粗放管理,毛色、体型均匀一致。(3)岭南黄鸡,是广东农科院畜牧研究所培育的黄羽肉鸡,具有生产性能高、抗逆性强,体型外貌美观、肉质好和“三黄”特征。

黄羽肉鸡营养与饲料技术研究动态

黄羽肉鸡营养与饲料技术研究动态 1国外肉鸡营养与饲料研究发展动态 2012年,国际上关于优质鸡营养与饲料方面的研究较少,仅见3篇相关的研究报道。Laudadio等研究了豌豆替代豆粕对珍珠鸡生长性能和胴体品质的影响。Rikimaru等发现胆囊收缩素A型受体与日本本地鸡(Hina-dori)生长性能之间存在高度相关性,可用于改善肉鸡生长性能。Saika等分离并比较了商品鸡和印度本地鸡大肠杆菌及其志贺样毒素的分子特性。 2国内黄羽肉鸡营养与饲料研究最新进展 2.1黄羽肉鸡营养与饲料 在营养需要方面,国内学者主要研究了不同生长阶段岭南黄羽肉鸡钙、微量元素硒、维生素A、维生素E、核黄素需要量,如皋黄鸡代谢能需要量以及文昌鸡粗蛋白需要量。 饲料资源开发与利用方面,阮栋等报道了饲粮棉粕水平对1-21日龄黄羽肉鸡生长性能、血液生化和棉酚残留的影响。Tang等和闫理东等研究了发酵棉粕代替豆粕对黄羽肉鸡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和免疫功能的影响,表明6%添加量效果最佳。 新型饲料添加剂开发应用方面,主要集中在益生菌、酶制剂、植物提取物、中草药制剂、硫辛酸、山梨酸、α-酮戊二酸等绿色安全饲料添加剂的开发与应用,相关研究报道多达17篇。 2.2肉鸡营养代谢及调控 国内黄羽肉鸡营养代谢及调控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①肉鸡营养代谢程序化研究:饲粮代谢能、蛋白质水平对子代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和肉品质的影响,不同硒源对母代及子代抗氧化酶基因表达的影响,以及母体瘦素对子代肝脏瘦素分泌、脂质代谢和相关基因mRNA 表达的调控;②营养与免疫研究,特别是营养素调控肉鸡肠道健康的研究:益生菌、酪酸梭状芽孢杆菌、L-茶氨酸对岭南黄鸡生长性能、免疫功能和盲肠菌群的影响,早期限饲降低黄鸡胃肠道肌肉卫星细胞的活力和基因表达;③肉品质的营养调控研究:比较北京油鸡与AA 鸡肌肉代谢、肌肉组织学和肉品质的差异以及二者脂肪酸合成酶基因表达的不同,测定江村黄鸡肌肉肌酐酸和脂肪酸含量,采食蝗虫提高散养青脚麻鸡肌肉抗氧化性能和货架期;④应激的营养调控研究:通过全球基因表达分析证实CYP基因在淮南麻鸡冷应激中发挥主要作用。 3存在问题与发展建议 为满足黄羽肉鸡市场发展需要,应对饲料资源短缺难题,需加强对本地饲料资源营养价值和安全性评价、对饲料霉菌毒素污染与解毒技术的研究。 随着黄羽肉鸡产业的快速发展,应继续加强通过饲料营养调控,缓解各种应激、改善肉品质、延长货架期领域的研究。

广西优质肉鸡的推广状况

广西优质肉鸡的推广状况 我区各级党政机关和有关部门以及广大人民群众,认真贯彻落实党在农村的各项经济政策,充分调动了城乡居民发展养殖业的积极性。家禽生产得到长足的健康发展。2003年,全区家禽年末存栏量达到24504.5万羽,其种鸡l 8250.92万万羽,占74.48%;鸭5644.83万羽,占23.03%;鹅608.75万羽,占2.48%;当年出栏肉用禽52020.06万羽,典中鸡37372.72万羽,占家禽出栏总量71.84%,鸭13320.01万羽,占出栏总量25.6 1%,鹅1327.3 3万羽,占2.5 5%:禽肉产量,2003年76.96万吨,其中鸡肉5 0.83万吨,鸭肉22.38万吨,鹅肉3.8 l万吨,分别占禽肉总产量的66.05%,29.00%和4.95%。这些数字表明,我区家禽生产,养鸡占着主导地位。 改革开放以厉,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养鸡科学技术的提高,有力地促进了我区养鸡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尤其是1990年以后,发展速度进入了快车道,连续13年增产增收。2003年肉鸡出栏量37372.72万羽,比1990年同期增加30254.72万羽,增长4.25倍;鸡肉产量50.83万吨,比1 990年增加4 1.73万吨,增长4.5 8倍,在全国排位中居笫6名。 我区养鸡企业不仅追求生产规模的扩大和产量的增加,更重要的是重在产品质量的提高和产品安全的保证.近十年来,在各级业务主管部门的指导下,牢固地树立了科学发展观,坚持以市场经济为导向,以消费者为主线,以质量为重点,根据市场的需求,着重调整种鸡结构,选优淘劣的发展方向,以优质的广西三黄鸡、广西霞烟鸡,广西糯洞鸡、广西灵山香鸡、广西凉亭土鸡、广西玉林参皇鸡、广西宝中宝鸡、广西桂林大发铁脚麻鸡、广西东兰乌鸡等地方鸡种为重点,对本品种全面开展了纯系选育工作,努力提高种鸡质量的同时,各地各企业根据市场行情的需求,结合当地的具体情况与自身的条件,以本地鸡种为素材,适度引进外血,采用现代育种方法,科学地进行配套杂交改良工作。经过多年的努力,现已育成许多鸡种(配套系)。如广西南宁市良凤农牧有限责任公司的良凤花鸡,广西宏华生物实业股份有限公司的柳州麻花鸡,广西凤翔家禽有限责任公司的凤翔麻鸡、桂香鸡和桂凰鸡,广西南宁市金陵种鸡场的金陵麻鸡。广西华桂源种禽有限公司的特快黄鸡等等 黄鸡、广西霞烟鸡,广西糯洞鸡、广西灵山香鸡、广西凉亭土鸡、广西玉林参皇鸡、广西宝中宝鸡、广西桂林大发铁脚麻鸡、广西东兰乌鸡等地方鸡种为重点,对本品种全面开展了纯系选育工作,努力提高种鸡质量的同时,各地各企业根据市场行情的需求,结合当地的具体情况与自身的条件,以本地鸡种为素材,适度引进外血,采用现代育种方法,科学地进行配套杂交改良工作。经过多年的努力,现已育成许多鸡种(配套系)。如广西南宁市良凤农牧有限责任公司的良凤花鸡,广西宏华生物实业股份有限公司的柳州麻花鸡,广西凤翔家禽有限责任公司的凤翔麻鸡、桂香鸡和桂凰鸡,广西南宁市金陵种鸡场的金陵麻鸡。广西华桂源种禽有限公司的特快黄鸡等等。 经过选育、培育出的新鸡种各具特色,其共同的主要优点是体型矮小、体重适中,体躯紧凑,体态优美,羽毛贴身,色泽靓丽,行动灵活,成熟期早.,皮黄光泽,皮下脂肪含量适中,肉质细嫩,肉味香郁,外观上给人留下舒爽的感觉。 这些鸡种,由于品种的不同,饲养日龄和体重也有各异。微型种如三黄鸡、灵山香鸡等饲养110-120目龄,体重1.4~1.5千克;中型种如良凤花鸡、铁脚麻鸡,饲养70~80目龄,体重1.6~1.8千克;快大型种如柳州麻花鸡、良凤花鸡(快大型)等,饲养49~65日龄,体重1.5~1.7千克以上。 这些鸡种具备上述特点和优点正是优质的具体体现。 关于优质鸡的概念,到目前为止,国内外末见有统一的标准。在不同的国家,不同地域,不同的民族和不同的生活习惯,对优质的概念有所不同。据广东省中山市永宁野生动物研究所所长、研究员陈啓荣先生,于2000年7月在广西家禽业协会举办的“黄羽肉鸡饲养技术高级研讨会”上的文献《两广鸡十大提要》讲述中关于优质鸡的标准概念显示:以黄羽肉鸡(含麻羽、黄麻羽、黑麻羽)体型矮小,体躯结实,羽毛光亮,鸡冠鲜红,体重在项鸡1.3-1.7千克,

养鸡常用四种营养性饲料添加剂介绍

养鸡常用四种营养性饲料添加剂介绍 ①维生素 维生素类添加剂有单一的制剂,如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E等,也有复合维生素制剂,如德国产的“泰德维他”,国内各地产的“多种维生素”等、对于笼养鸡和肉用仔鸡,饲喂青绿饲料不太方便,配合饲粮中要注意添加各种维生素制剂。添加时按药品说明决定用量,饲料中原有的含量只作为安全裕量,不予考虑。鸡处于逆境时,如高温、运输、转群、注射疫苗、断喙时对该类添加剂需要量加大。 ②微量元素 目前,市售的微量元素产品大多是复合微量元素,对于笼养鸡或肉用仔鸡,配料时必须添加。另外,如果是缺硒地区,还要注意添加剂含硒的复合微量元素,否则很可能会引起鸡的缺硒症。添加微量元素制剂时,按药品说明决定用量,饲料中原有的含量只作为安全裕量,不予考虑。 ③氨基酸 目前使用较多的主要是人工合成的蛋氨酸和赖氨酸。在鸡饲料中,蛋氨酸是第一限制性氨基酸,它在一般的植物性饲料中含量很少,不能满足鸡的营养需要,若配合饲粮不使用鱼粉等动物性饲料,必须要添加蛋氨酸,添加量通常为0.1%~0.5%。据试验,在一般饲粮中添加0.1%的蛋氨酸,可提高蛋白质的利用率2%~3%;在用植物性饲料配成的无鱼粉饲粮中添加蛋氨酸,其饲料效果同样可以接近或达到有鱼粉饲粮的生产水平。

④赖氨酸 赖氨酸也是限制性氨基酸,它在动物性蛋白质饲料和豆科饲料中含量较多,而在谷实饲料中含量较少。在粗蛋白质水平较低的饲粮中添加赖氨酸,可提高饲粮中蛋白质的利用率。据试验,在一般饲粮中添加赖氨酸后,可减少饲粮中粗蛋白质用量的3%~4%。一般赖氨酸在饲粮中的添加量为0.1%~0.3%。 南京旭润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优质肉鸡育种必须了解的七要素

优质肉鸡育种必须了解的七要素 优质肉鸡的育种,其实施对象主要是种鸡,即原种、祖代、父母代等,通过对它们进行育种,最终在商品代体现出育种的成果。肉鸡育种一般要符合下面七点要素: 1、羽色 鸡的羽色虽与鸡的种质、鸡肉营养与味道没有特定的关系,但由于在活鸡市场上,消费者偏爱黄羽或黄麻羽,不少地方还通常把三黄鸡与优质肉鸡的概念相等同。因此,在优质肉鸡的育种中羽色选择要予以充分的重视,优先选育的性状就是黄(或麻)羽。个体选择可以发挥较大的作用,即从表型选择纯黄羽或麻羽,采用闭锁群体选育法,同质选配,经过几个世代,使群体毛色的一致性提高。尤其对于羽色较为混杂(如有麻色、黑色、棕色、白色、芦花色等多种杂乱颜色)的鸡群采用闭锁群体选育法,更有助于白色和其他杂色有进一步纯合和暴露的机会,再通过表型选择,将杂色羽个体全部淘汰。有时也可借助测交方式,从基因型上清除杂色基因。 2、体型性状 体型一般有大、中、小三种,其中以小型优质黄(麻)羽肉鸡经济价值较高,应根据不同品种和不同消费习惯来选择肉鸡的体型。无论何种体型,都要求头小、颈短、胸宽、胫矮、胫细、胴体丰满。对于胫的长度、粗细和颜色,选择方法是先选出体重合适的个体,再从中选出胫短而细、颜色偏黄的个体,其中对公鸡胫长的选择标准适当放低些,以保证公鸡有足够的体重,而母鸡则加大选择力度,尽量选出胫短而细的个体,其体重相应降低一点也是允许的,因为母鸡体重对后代影响相对较小。除体型大小和胫的长度、粗细和颜色外,每世代都选留冠红,体斜长适中,尾短、毛滑光亮的个体,相应地坚持淘汰体躯过窄过长、尾太翅、羽毛蓬松的个体。 3、肉质性状 肉质主要决定于品种,以肌纤维细、肌束小的鸡种为好,中速、慢大型品种能符合要求,经饲养90-130天后,皮薄骨细,肌肉嫩滑,皮下和肌间脂肪分布均匀,适于各种烹调,尤其适合制作白切鸡、盐焗鸡。育种对肉质所起的作用在短时间内是有限的,我们不能指望用几年时间,把外国引进的某一快大品种改造成为肌纤维细嫩、鸡味浓郁的品种。也就是说,要有的放矢,少走弯路,对于期望值不高的鸡种,尽早更换为好。除此之外,还要有合理的饲养管理等措施相配套,因为肉质受到饲料、年龄、性别以及屠宰加工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4、对繁殖性能的选择 要同时考虑产蛋率、受精率、孵化率、成活率等性状,并兼顾各家系的生长速度、体型羽色等,所以可以通过家系选择法,各世代用综合指标进行评定,然后确定选留和淘汰,中选家系再组成核心群,进行下一代的选育。由于对优质肉鸡进行繁殖性能选择与对蛋鸡、其它肉鸡相似,没有显著的不同,此处不赘述。

中国养殖模式下肉鸡维生素营养需要

中国养殖模式下 白羽肉鸡维生素最适营养需要量 马秋刚副教授博士生导师 中国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 动物营养国家重点实验室

维生素种类NRC1994NYT2004①NYT2004②OVN 维生素A, IU/kg15008000/6000 /270010000/6000 /2700 11000-15000/ 10000-12500 维生素D, IU/kg2001000/750 /4002000/1000 /400 3000-5000 +HYD 0.069 维生素E, IU/kg1020/10/1030/10/10150-300/50-100 维生素K, mg/kg0.500.51/0.5/0.53-4 维生素B1,mg/kg 1.80 2.0 2.03-4/2-3 维生素B2,mg/kg 3.6/3.6/3.08/5/510/5/58-10/7-9/6-8 维生素B6,mg/kg 3.5/3.5/3.0 3.5/3.0/3.0 4.0/3.0/3.04-6 烟酰胺,mg/kg35/30/2535/30/3045/30/3060-80/50-80 泛酸,mg/kg10101015-20/12-18/10-15叶酸,mg/kg0.55/0.55/0.50.55/0.55/0.5 1.00/0.55/0.52-2.5 维生素B12,ug/kg10/10/710/10/710/10/720-40/20-30 生物素,ug/kg150/150/120180/150/100200/150/100200-400/200-300胆碱,mg/kg1300/1000/7501300/1000/7501500/1200/750400-700/400-600

鸡的营养需要

鸡的营养需要 鸡对营养物质需求较其它家畜高,因为鸡的新陈代谢旺盛,生长发育速度快,生产性能高,要求营养全面,容易消化吸收。构成鸡的日粮营养物质包括40多种,其中有能量、蛋白质、13种维生素、13种必须氨基酸、12种容易缺乏的矿物质和微量元素等。 1.能量 1.1能量的作用 能量是供鸡体正常生长、繁殖、运动、呼吸、血液循环、消化、吸收、排泄、神经传导、体液分泌和体温调节等生理功能的需要。据研究,在鸡的日粮种维持一定的能量水平是保证家禽健康与高产的重要条件。 1.2能量来源与需要 能量来源主要是饲料中的碳水化合物和脂肪,以及蛋白质分解时产生的能量,脂肪氧化时产生的能量最大,约为39千焦/克,比碳水化合物高2.25倍,比蛋白质高1.66倍。但是,养鸡用饲料主要是碳水化合物,只有在特殊情况下,如饲养肉仔鸡,早春育雏时可在日中添加1-5%的饲用脂肪,有利于雏鸡生长发育,增强抗寒能力和改善肉的品质。日粮的能量单位用代谢能(兆焦/千克)表示。 鸡对代谢能的需要量受品种、生产和产蛋、环境气温高低等

影响。经试验研究测定;维持代谢能,笼养母鸡在16-24℃环境每千克体重需要481.16千焦/(只〃日),笼养雏鸡40克体重需要33.94千焦/(只〃日)。生长代谢能每增重1克体重需要6.28千焦-12.55千焦。产蛋代谢能每产1克重的蛋需要9.21千焦。日常活动代谢能是维持代谢能需要量的50%。由上述的基本单位对代谢能的需要量可以帮助掌握配制不同生产类型时参考。饲养标准中规定,0周龄-4周龄蛋雏鸡日粮代谢能为11.51兆焦/千克-12.43兆焦/千克;肉仔鸡则为12.89兆焦/千克-14.27兆焦/千克;产蛋高峰日粮代谢能为11.07兆焦/千克-13.37兆焦/千克;限制饲养日粮代谢能为10.90-11.51兆焦/千克。 1.3能量需要的特点 鸡对能量需要应科学掌握,保证既满足鸡在不同生长阶段和生产时期的最佳需要,又防止能量的浪费或饲喂过量造成过肥现象。 1.3.1鸡每日摄取到的维持代谢能量基本不变,一般体重的蛋用母鸡每日约需要900千焦。因此,鸡随日粮代谢能高低不同,采食量也会不同。产蛋鸡每日总摄取的代谢能量应满足生命为此,活动、增重、产蛋等方面的需要,所以随产蛋率的高低和蛋重大小而变化。 1.3.2日粮能量水平高低变化,会直接影响到鸡对蛋白质和其它营养物质的食入量,所以在配制日粮时应掌握饲养标准

肉鸡饲料中添加油脂的副作用与调控

肉鸡饲料中添加油脂的副作用与调控 1:油脂的添加比例在1%——6%时效果显著,超过10%时,出现食欲降低或腹泻 2:前期饲料中添加1.8%的油脂时,猝死率为3.94%. 3:油脂添加量一般控制在3%以下. 4: 考虑到日粮经济和肉鸡肉鸡生长发育阶段,一般前期日粮添加0.5%—2%、中期添加1%—3%、后期添加2%—4%. 5: 生产颗粒饲料时,把油脂的30%加入到颗粒饲料中,另70%喷到颗粒饲料表面上,从而提高适口性。 6:动植油脂混合添加,效果优于单独添加。植物油与动物油脂比例为0.5:1—1:1添加适宜。7:预防肉鸡猝死添加0.5%碳酸氢钠、硫酸钠、0.3%氯化钾、碳酸氢钾3.6千克/吨等调节电解质平衡,预防猝死发生; 在每千克饲料中添加生物素300微克以上,有效减少该病的死亡率《认为有效方法》。心速宁口服液0.01毫升,有效降低该病发生 8: 添加0.15——0.25的柠檬酸预防热应激 9:脂肪在代谢过程中产生的代谢热低于碳水化合物 10: 摘自《养禽与禽病防治3的36页》 怎样给肉鸡配用油脂饲料 中国养殖网2010-1-29 8:45:04 种类与添加量油脂饲料包括动物油和植物油。动物油如猪油、牛油、鱼油等,其代谢能在33.5兆焦/千克以上,植物油如菜籽油、棉籽油、玉米油等代谢能较低,也在29.3兆焦/千克。一般来讲,肉鸡日粮中油脂的最佳配比为:前期0.5%,后期5%~6%。 添加使用方法因油脂黏性大,添加时要先加热熔化,再由少到多加入粉料,均匀拌和,逐渐扩大稀释,最后与剩余日粮的其他部分混匀,切忌将油脂直接与添加剂混合,以防黏结成琼,无法拌匀。也可用喷雾器把油脂均匀地喷洒到颗粒饲料表面。有条件生产颗 粒饲料的,也可把添加量的30%油脂加入到颗粒饲料中,另70%喷到颗粒料表面,从而提高适口性。 应注意的问题 一、不可使用变质油脂。 二、要注意日粮中营养的平衡。油脂添加以后,由于提高了日粮中的能量水平,饲料中其他营养成分也要作相应的调整,特别是要保持蛋白能量比不变。 三、饲养储存时间不宜过长。储存时间过长或在高温条件下存放易发生酸败。一般来讲,含油脂饲料夏天储存不要超过7天,冬天不超过21天。 四、饲料中应加入抗氧化剂,以防止酸败。 饲用油脂的营养价值 中国养殖网2009-11-9 9:31:29 饲用油脂的价值主要表现在其代谢能价值。近年的研究表明,原来的代谢能体系低估了油脂的能量价值,主要是油脂具有“额外热能效应”和“额外代谢效应”。额外热能效应是指饲料合成体内脂肪时所需的能量相对较少,但油脂却能提供较高的净能值。额外代谢效应是指消 化饲料养分时所出现的正效应,因此油脂可以改善饲料报酬。Mattos提示,添加脂肪提高整个日粮的代谢能,是由于降低了饲料在食道

肉种鸡的营养需要和管理

肉种鸡的营养需要和管理CraigN.Coon(美国阿肯色州立大学) 1肉种鸡的能量需要 肉种鸡的能量需要主要涉及维持、增重和产蛋3个方面的代谢能需要。目前比较令人关注的问题是给肉种鸡提供了过多的能量。很多养殖者在产蛋高峰期给鸡群饲喂的饲料达到每天150--,180g,大大超出这三方面的实际能量需要。肉种鸡在不同的生长阶段对能量的需求不同。育成阶段,维持能量需要占总能比例逐渐下降;达到性成熟后用于生长的能量逐步下降,维持需要的能量需求增长;产蛋期间产蛋的能量需求增加,维持需要的能量需求下降。 温度对肉种鸡能量需要的影响主要限于维持能量需要方面,对于增重和产蛋方面影响不大。当环境温度上升接近生长最适温度时能量需要下降,超出最适温度后会出现应激,能量需求开始上升。当温度继续上升达到一定程度,鸡只通过加快呼吸等方式释放多余的热量,能量需要增加。 以Cobb500为例,《种鸡管理指南》中对能量需求的规定是:31周龄,体重3.33蚝,维持需要2.86g/d,产蛋需要46.86g/d;45周龄,体重3.54kg,维持需要2.14g/d,产蛋需要43.10g/d。Keyes、Spratt、Rabello等对平养肉种鸡的代谢能需要进行的研究显示,对肉种母鸡在210(2时维持需要、日增重等方面结果差异显著。这可能与养殖方式有关,前两者为笼养,后者为平养,在此方式下肉种鸡的活动范围加大用于维持的能量相对增加。在总能需要方面,结果则非常接近。对于笼养肉种鸡来说,16.30MJ/kg是比较适合的能量水平,足以满足能量需要。 2肉种鸡的氨基酸需要 目前对肉种鸡的氨基酸需要的研究非常少,主要是因为相关试验成本的限制。在过去5年,作者所在的实验室做了大量有关肉种鸡氨基酸需要的研究。研究表明,每天提供19g可消化粗蛋白,基本上可以满足肉种鸡的蛋大小、蛋重和产蛋率的需要,以及其本身的维持需要。就产蛋高峰期产蛋和维持的可消化氨基酸需要量来看,比较重要的可消化赖氨酸需要量为889mg。 家禽理想氨基酸组成如果以赖氨酸量为100计算,对于蛋鸡比较重要氨基酸的比例分别为:蛋氨酸49、总含硫氨基酸81、精氨酸120、异亮氨酸86、苏氨酸64、色氨酸20、缬氨酸102。对肉鸡重要氨基酸的比例分别为:精氨酸117、蛋氨酸53、胱氨酸53、异亮氨酸97、缬氨酸92、苯氨酸78、色氨酸29、苏氨酸73。需要指出的是,当日粮蛋白水平降至一定水平(140/o--'15%)时异亮氨酸和缬氨酸会成为限制性氨基酸,对蛋鸡和肉鸡都会产生影响。 很多研究结果显示日粮高蛋白水平会降低种蛋受精率。近来研究表明,异亮氨酸和赖氨酸对种蛋受精率的影响最显著,尤其是异亮氨酸,在人工授精条件下,随着异亮氨酸水平的升高受精率降低。产生影响的原因目前还不是太清楚,可能是由于异亮氨酸和赖氨酸的储存条件更加适宜,能够生成酮体的缘故。 3影响家禽能量营养利用的因素 3.1环境温度 1976年AftervanKampen对家禽代谢能摄入、产热、蒸发散热和体温及环境温度的关系进行了系统研究。当饲喂肉种母鸡高水平含硫氨基酸日粮时,随着代谢能的增加(0.79MJld增至1.21MJ/d),环境温度为21qC时,产蛋量呈线性上升(EM=35.27+0.0593x),体增重逐渐减少;当环境温度为27℃或35℃时,产蛋量线性增加的趋势好于21℃(EM=27.09+0.0838x),体增重则维持一定的水平,变化不大;无论环境温度如何,产蛋数随着代谢能的增长呈线性增长,线性方程分别为21℃,74.13+0.0398x;27/35oC,40.8+0.162x。对于蛋重,在高温环境下依然呈线性增长(EMT=49.81+0.0396x),在适宜温度(21℃)时,蛋重增长按照先升后降再升的趋势,回归方程式为EMT=I14.63-0.423x+0.0008x2。高温环境下体脂总量的增长高于低温环境。 3.2光照程序 光照程序对于鸡群的腿病发生、共济失调、产

最新肉鸡饲料配方说明

肉鸡饲料配方说明 --------------------------------------------------- (一)饲料配方设计的目标和要求 生产肉鸡是为了获得高质量的鸡肉.肉鸡生动产中饲料成本占总生产成本的50~75%以上.饲料配方必须使肉鸡能以最快速度生长,劲可能少耗料,才能达到肉鸡配方设计的目的.按配方生产的配合饲料用于饲养肉鸡,7~8周龄体重达到2千克或2千克以上,料肉比达到2或2以下,饲养期间肉鸡死亡率不超过3%,才酸是达到了肉鸡饲料配方设计的基本目标.饲料配方设计达不到这一目标,肉鸡的生产成本还会进一步提高. 显而易见,肉鸡是一种高产出,也需要高饲料投入的家禽,所以饲料配方设计必须做到”三高”,即高营养水平,高饲料营养质量,高饲料适口性,才能为达到预期目标提供可靠的年个月秒年个基础.肉鸡是一种高度选育了的肉禽,”三高”配方还必须结合高质量的饲料加工调制,选择适宜的配合饲料管理技术才能酸是达到目的. 1.0~3周饲料配方表中配方1和配方2除了能量浓度约有差异外,其他营养物质浓度均一样.配方选料用料类似于乳猪

饲料配方,动物性饲料选用的种类较多.但是每肉鸡选用动物性饲料的目的不是因为小鸡营养生理上的限制,而是基于充分利用自然饲料中的营养未知因子.选用蚕蛹还为了在配方中尽量减少油脂用量,同时避免利用过高比例大豆,有助于提高饲料适口性.选用鱼粉和血粉有利于满足配方高蛋白质水平的需要,维持饲料的适宜容积,使肉鸡能有效摄入营养物质,保证生长.配方中用玉米蛋白粉的目的是为了利用其中的黄色素,有利于肉鸡沉积皮下黄色素,提高商品质量.配方中不选用豆粕也是为了减少油脂使用过量,避免饲料脂肪酸败过快,而且还为了避免因饲料中可能使用过量抗氧化剂影响适口性.按上述用料技术处理,配方1能量浓度较高,还需要额外添加油脂,但用量不高,用一般饲料加工设备配合饲料,都不会影响加工质量.0~3周龄小鸡生长速度很快,利用配方2更有利于控制鸡过度生长,产生发育异常.2个配方均宜生产成颗粒破碎料使用,不宜生产成颗粒饲料和粉状饲料使用.颗粒饲料容易使鸡过量采食,造成生长发育异常,不利于以后生长.粉状饲料不容易使鸡采食足够的饲料,降低正常生长速度.配方设计为了充分提高饲料利用效率,加强了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用量,特别考虑了维生素在加工制粒过程中可能引起的损失,也尽量考虑了生长促进剂,抗氧化剂,保健剂的利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