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除视差的方法

消除视差的方法
消除视差的方法

视差:

视差就是从有一定距离的两个点上观察同一个目标所产生的方向差异。从目标看两个点之间的夹角,叫做这两个点的视差角,两点之间的连线称作基线。只要知道视差角度和基线长度,就可以计算出目标和观测者之间的距离。

视差简介:

视差(PARALLAX)指摄影机中观景窗和镜头所取到的景框的差异。

观测者在两个不同位置看同一物体的方向之差。比如,当你伸出一个手指放在眼前,先闭上右眼,用左眼看它;再闭上左眼,用右眼看它,会发现手指相对远方的物体的位置有了变化,这就是从不同角度去看同一点的视差。视差可用观测者的两个不同位置之间的距离(基线)在天体处的张角来表示。

因为人的左、右眼有间距,造成两眼的视角存在细微的差别,而这样的差别会让两只眼睛分别观察的景物有一点点的位移。人类之所以能够产生有空间感的立体视觉效果,恰恰就是这种在医学上被称之为视差的位移,在大脑中的有机合成。别忘了:如果两眼之间没有6CM的距离,那么你永远无法享受3D!

视差及算法:

视差法

观测者在两个不同位置看同一天体的方向之差。可用观测者的两个不同位置之间的距离(基线)在天体处的张角来表示。天体的视差

与天体到观测者的距离之间存在着简单的三角关系,因此能以视差的值表示天体的距离,而以此测定天体距离的方法称为三角视差法。在测定太阳系内天体的距离时,以地球半径为基线,所得视差称为周日视差。周日视差随着天体的高度变化而改变,当天体位于地平时,它的周日视差达到极大值,称为周日地平视差。当观测者位于赤道时,天体的周日地平视差具有最大值,称为赤道地平视差。在测定恒星的距离时,以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半长径(即太阳和地球的平均距离)为基线,所得视差称为周年视差。假设恒星位于黄极方向时的周年视差称为恒星周年视差,简称恒星视差,用π表示。恒星视差只与恒星至太阳的距离有关,所以通常用π表示恒星距离。所有恒星的π值都小于1〃。由于太阳在空间运动所产生的视差称为长期视差,也称视差动。它取太阳在一年里所走过的距离为基线。

歧义的产生与消除

歧义的产生与消除 城阳二中张桂欣2008.5 学习目标: 1.歧义产生的原因及主要歧义类型。 2.学会辨析歧义现象,能准确判断并消除歧义。 学习重点: 1.熟悉语法组合形成的歧义现象。 2.明确语义组合中出现的混乱现象。 3.学会准确判断并消除歧义现象。 教学过程: 一、歧义的类型 (一)语音的歧义 1.这些产品quán bù合格。 2.这个人好说话。 3.我想起来了。 4.你不该打他。 (二)词语的歧义 1.王教练下课了。 2.那里有一家地下商店。 ▲(三)语法组合的歧义 1.领导交代让你跟我去一趟广州。 2.出租汽车经常出事。 3.学校领导一再强调,一定要指导学生读好书,不能不管不问。 4.主要的领导和记者都来了。 5.我们没有做不好的事情。

▲(四)语义组合的歧义 1.他的文章批评的人很多 2.老师告诉小李要注意自己的发音。 3.老张有一个女儿,在医院工作。 二、歧义的消除 (一)加必要词语 1.这是茅盾的书。 2.这个人连老张都不认识。 (二)改换词语 1.那家店铺关门了。 2.那本书我丢了。 (三)调整语序 1.江苏和浙江的部分地区下雨了。 2.两个球队的教练到了。 (四)设置具体语境 1.丁老师正在照相。 2.我看到他很不高兴。 (五)增加标点符号 1.我们球队打败了他们得了冠军。 2.县里通知说,让赵乡长本月十五日前去汇报。 3.养猪头头象喂鼠只只死酿酒缸缸好做醋坛坛酸 三、学习效果检测 (一)辨析下列各组句子,要求:①选出下列个题中没有歧义的一句。②找出有歧义句子的歧义点并消除。 1.A.10月2日和3日下午,学校组织大家进行了登山比赛,我们班以绝

消除视差的方法

消除视差的方法: 消除视差的方法是反复进行目镜和物镜调焦。直至眼睛上、下移动,读数不变为止。此时,从目镜端所见十字丝与目标的像都十分清晰。物镜调焦后,当眼睛在目镜端上下稍微移动时,有时会出现十字丝与目标有相对运动的现象,这种现象称为视差。产生视差的原因是目标通过物镜所成的像没有与十字丝平面重合。由于视差的存在会影响观测结果的准确性,所以必须加以消除。消除视差的方法是反复进行目镜和物镜调焦。直至眼睛上、下移动,读数不变为止。此时,从目镜端所见十字丝与目标的像都十分清晰。 水准仪: 水准仪(英文:level)是建立水平视线测定地面两点间高差的仪器。原理为根据水准测量原理测量地面点间高差。主要部件有望远镜、管水准器(或补偿器)、垂直轴、基座、脚螺旋。按结构分为微倾水准仪、自动安平水准仪、激光水准仪和数字水准仪(又称电子水准仪)。按精度分为精密水准仪和普通水准仪。 微倾水准仪 借助微倾螺旋获得水平视线。其管水准器分划值小、灵敏度高。望远镜与管水准器联结成一体。凭借微倾螺旋使管水准器在竖直面内微作俯仰,符合水准器居中,视线水平。

自动安平 借助自动安平补偿器获得水平视线。当望远镜视线有微量倾斜时,补偿器在重力作用下对望远镜作相对移动,从而迅速获得视线水平时的标尺读数。这种仪器较微倾水准仪工效高、精度稳定。 激光水准仪 利用激光束代替人工读数。将激光器发出的激光束导入望远镜筒内使其沿视准轴方向射出水平激光束。在水准标尺上配备能自动跟踪的光电接收靶,即可进行水准测量 数字水准仪 这是20世纪90年代发展的水准仪,集光机电、计算机和图像处理等高新技术为一体,是现代科技最新发展的结晶。

教案:歧义句的类型及消除歧义的方法

歧义句的类型及消除歧义的方法(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认识什么是歧义。 2.过程与方法:了解歧义产生的原因;掌握消除歧义的方法,能够消解句子的歧义。 3.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歧义的积极作用。 二.教学重难点: 了解歧义产生的原因;掌握消除歧义的方法,能够消解句子的歧义。 三.教学课时:1课时 四.复习过程: (一)导入 1、做脑筋急转弯题有个字千百年来都读错,请问是什么字?(“错”) 2、纪晓岚的故事 一个词、短语、句子表示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意义,这是语言的多义现象,运用得当能增添语言的趣味性。但大多数情况下,语言的多义会给读者或听者造成理解上的偏差,甚至是误解,即我们平常所说的歧义,这不符合语言表达“简明”的要求。 (二)考点:歧义属于“辨析并修改病句”中“表意不明”一项的重要内容

(三)考查内容:1、判断有无歧义(客观题)2、运用一定的方法消除歧义(主观题、作文) 两者都以明白歧义产生的原因为关键 (四)考题再现: 1.下列各句中,句意明确的一句是(A) A、她已经是一个有三个孩子的妈妈了,但是看起来还很年轻。 B、天色渐晚,自行车还没修好,修车的急坏了。 C、小刚和小花的爸爸到学校里来了。 D、张师傅看到徒弟非常高兴,把他们拉到车间里去了。 2.判断下面长句子中没有歧义的一句 A、松下公司这个新产品14毫米的厚度给人的视觉感受,并不像索尼公司的产品那样,有一种比实际厚度稍薄的错觉。 B、美国政府虽然表示仍然支持强势美元,但这到底只是嘴上说说还是要采取果断措施,经济学家对此的看法是否定的。 C、世界抗击艾滋病会议的代表中有中国中央电视台台长和东方电视台台长,香港凤凰卫视总裁也应邀列席了会议。 D、这一桩发生在普通家庭中的杀人悲剧在亲戚当中也有着不解和议论,要说小莉的妈妈不爱她家里人谁也不相信。 (五)产生歧义的原因 一)读音、轻重、停顿不确定引起歧义

下列句子都有歧义

下列句子都有歧义,试说出它们的不同理解。 ⑴他走了一个多小时。 ⑵马路的一边站着一个孩子。 ⑶躺在床上没多久,他想起来了。 ⑷遗产纠纷已告某某。 ⑸他借我一本书。 ⑹天快黑了,自行车还没修好,修车的急坏了。 ⑺这个人头发长的怪。 ⑻游击队对敌人的袭击有充分的准备。 ⑼山西和河南的部分地区遭到水灾。 ⑽身长等于头长和尾长的一半。 ⑾三个报社的记者来这里采访。 ⑿孩子们很喜欢离休干部王大伯,一来到这里就有说有笑,十分高兴。 ⒀他有一个女儿,在医院工作。 ⒁这份报告,我写不好。

⒂本市市长、市委书记和其他市领导同志出席了揭幕仪式。 ⒃他来了没几天,许多人还不认得。 ⒄我在屋顶上发现了他。 ⒅老李看到他很不高兴。 病句练习题(歧义) 一,改错: 1、我校这次为四川灾区募捐的活动,得到了许多学校老师和同学的积极响应,在不到一天的时间内就募集善款三万余元。 2、研究钱钟书的著作. 3、小李说:“老王这人真黑。” 4、棺材后面跟着三个妇女死者的母亲和她的两个女儿。 5、他在火车上画广告。 6、他谁都瞧不起。 7、这苹果不大好吃。

8、我们五人一组。 9、他的故事讲不完。 10、张连和黄惠的朋友。 11、爱护人民的军队。 12、开刀的是他的父亲。 13、一边站着一位同学,守卫着校门。 14、老李看到他很不高兴。 15、发现敌人的哨兵。 16、我在屋顶上发现了他。 17、我去上课。 18、我要炒肉丝。 19、这封信我读不好。 20、政府有关部门明令禁止取缔药品交易市场。 21、那些国家看不上2012年伦敦奥运会。 22、王林呆在实验室里半个月,好像与世隔绝了,所以他回到家,强迫自己看了十天的报纸。

歧义句子

2.状态补语语义指向在关联理论下分解歧义的语用功能 2.1关联理论的界定 赵艳芳(2000)在《认知语言学概论》中指出:“关联理论由巴黎大学的斯波伯(1986)和伦敦大学的威尔逊(1986)共同提出,他们认为,关联理论从信息处理的认知特点出发,认为语言交际是一种认知过程,即人们是通过相关知识来推导进一步的新信息,从而理解话语、认知世界。”1我们通过总结前人的论述,认为,关联理论是将相关知识进行推导,从而得出新信息的推理过程。我们把“相关知识”称为与新信息对应的“旧信息”。因此,关联理论就是将旧信息进行推导,从而得出新信息的推理过程。“推理”是指听话人根据说话人提供的相关信息激活相关认知心理,在认知心理的指引中努力寻找最佳关联,推断出说话人的交际意图,从而达到以有效的信息处理来努力获得最佳的表达效果。在推理过程中,人们的认知是以关联为取向的,所有人都自动地趋向于最有效的信息加工。任何话语都是有关联的,话语的理解过程就是寻找关联的过程,因此,人们 (旧信息为X;新信息为Y 5-1关联理论示意图 2.2状态补语语义指向在关联理论下分解歧义的语用功能 关联理论认为,任何话语都是有关联的,话语的理解过程就是寻找关联的过程,人们在努力寻找最佳表达效果的过程也是一个认知的过程,这就与分解歧义发生关系。因为歧义的分解也是一个人们通过话语的理解,来努力寻找话语的最佳表达效果的过程,通过这个过程,歧义才能得分解。状态补语语义指向分解歧义的语用功能章节中,首先列举了状态补语句出现歧义的类别,然后针对这些类别采用语义指向的方法来分解歧义。既然提到这是语义指向分析法来分解歧义,为什么会与关联理论发生关系呢?这是因为,用语义指向分解歧义的过程,也是一个认知推理过程,我们在给每个歧义句进行图示分解的过程,总会在心里进行各种信息的处理,通过相关信息的处理从而得出新信息,这个新信息就是将歧义 1赵艳芳.认知语言学概论.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174.

大物试卷

国防科技大学2014—2015学年春季学期 《 大学物理实验》考试试卷(B )卷 2、密封线左边请勿答题,密封线外不得有姓名及相关标记。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要求) 1.在迈克尔逊干涉仪测量氦氖激光波长实验中,观察到的等倾干涉图样是( ) A.同心圆; B.水平直线; C.竖直直线; D.双曲线。 2.全息照相光路安排应满足:( ) A .参考光与物光的光程差越小越好;B .参考光与物光的光强比越大越好; C .参考光与物光的夹角越小越好;D .参考光与物光的夹角越大越好。 3.用牛顿环测量透镜曲率半径实验中,如果显微镜叉丝没有准确通过干涉环圆心,将使实验 结果:( ) A.偏大; B.偏小; C.不受影响; D.产生系统误差。 4.牛顿环是—种:( ) A .不等间距的衍射条纹;B .等倾干涉条纹; C .等间距的干涉条纹;D .等厚干涉条纹。 5.利用霍尔效应测量磁感应强度,这种实验方法属于( ) A .比较法; B.模拟法; C.转换测量法;D .放大法。 6.在计算铜块的密度ρ和不确定度ρ?时,计算器上分别显示为“8.35256”和“0.06532” 则结果表示正确的是( ) A. ρ=(20.083510 0.07?±)(gcm – 3); B. ρ=(8.35±0.06)(gcm – 3); C. ρ=(8.35256±0.0653)(gcm – 3); D. ρ=(8.35±0.07)(gcm – 3)。 学号: 姓名: 学院: 旅营番号: 实验分组: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密 - 封 - 线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病句中的歧义句专项训练

病句中的歧义句专项训练 一、常见的歧义句式 (1)歧义语,是指同一语言材料,同时具有两种或两种以上意义的理解,如“咬死了猎人的狗”就有两种理解:A.“猎人的狗被咬死了”;B.“猎人被狗咬死了”。 下面的句子都有歧义: ①他才来,许多人还不认识。 ②三个学校的校长参加座谈。 ③几个工厂的工人。 ④学生的天职是读好书。 ⑤他要粉蒸肉。 ⑥这份报告我写不好。 ⑦我哥哥姐姐的同学。 ⑧你为什么打他? 歧义语体现了语言含义的丰富性,但它同时又是一种病态语言,妨碍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影响人们交际活动的正常进行 (2)造成歧义的原因 一.同读音易造成歧义 (1)有的词可轻读,也可重读。不同读法有时会使句子表示的意义不同。例如:

我想起来了。(“起来”读qǐ lǎi 时,表示“我想起身了”;读qi lai时,表示“我想到了”。) (2)逻辑重音不但能表示强调,有时也可表示不同的意思。例如: 浠水商场有的是化妆用品。(逻辑重音有“有的是”上,表示化妆用品多;逻辑重音在“化妆用品”上,表示没有你需要的东西,只有化妆用品。) (3)多音词在口语中不产生歧义,在书面语中因为没有注音,有时便会出现歧义。例如: 他在办公室看材料。(“看”读kān 时,表示“看守”;读kàn 时,表示“阅览”。) 空房间做什么用?(“空”读kōng 时,表示房间里没有东西;读kòng 时,表示把房间腾出来。) 二、不同停顿易造成歧义 在某种情况下,同一句话,说或读的停顿位置不同,显示出的语意和结构往往不同。例如: 这苹果不大/好吃。(苹果味道好) 这苹果/不大好吃。(苹果味道不好) 我们五人/一组。(我们这一组有五个人) 我们/五人一组。(每五个人分为一组) 三、词语限制模糊易造成歧义 (1)某些方位词、时间词因区界不严,容易产生歧

歧义句

歧义句 歧义就是一句话可以有两种以上不同的理解。歧义一般是由下面几种情况引起和形成。 一、多义词引起歧义 一句话里某个词是多义词,这个句子可能成为歧义句。 ① 这本书是黄色的。 “黄色”是指书的颜色而言,也可以就书的内容是色情的而言。 ② 躺在床上没多久,他想起来了。 “想”可能是”回忆”的意思,即把忘掉的东西回忆起来了。也可能是“打算、希望”的意思,即他不愿意继续躺着了,希望能坐起来。 ③ 这真是好球。 “好”的意义很多,如“精彩的”“合规则的”“质量优良的”“完好无损的”等等。“这真是好球”中的“好”用上边的不同义项就会使这句话产生不同的意思。 ⑴ 这真是好(精彩的)球。意思是这个球得到观众喝彩。

⑵ 这真是好(合规则的)球。 ⑶ 这真是好(质量优良的)球。意思是产品性能好。 ⑷这真是好(完好无损的)球。意思是质量好,用了很久或放了很久还好好的。 ④我你借他的钢笔,这么多天了。 “借”是向他借来的,还是借给他的?表意不清楚。 二、多音词引起歧义 句子中某个词是多音的,在书面表达时可能有歧义。 ① 这个人好说话。 “好”可读作“hào”,是“喜欢、爱好”的意思,即这个人很喜欢跟别人讲话。也可以读作“hǎo”,是“易于、便于”的意思,即这个人性格好,容易接受别人的话。 ② 刘备的胳膊长得怪。

如果熟悉《三国演义》之类的书,就会明白刘备长像特点“两耳垂肩、双手过膝”,那么“长”应读作“cháng”,是指长度的,即刘备的胳膊比一般人要长,双手垂下来超过了他的膝盖。不熟悉《三国演义》之类的书,“长”也可读作“zhǎng”,是“生长”的意思,即刘备的胳膊长得和别人不一样,比较奇怪。 多音词读出来以后,听话人就会分辩清楚。要是让读者看的话,就会产生歧义,不能确定作者所指的具体含义。 三、同音词引起歧义 汉语中有许多同音词,这种同音现象使一些句子在口头表述时可能产生歧义。 ① 这是致病的东西。 “致”与“治”是同音词,读“zhì”,当别人读出来后听话人会有不同的理解,口头表达会产生歧义。听为“致病的东西”,意思是导致生病的东西。听为“治病的东西”,意思是治疗疾病的东西。 ② 针织厂的产口全部合格。 “部”与“不”是同音词,读“bù”,口头表达会产生歧义。听为“全部合格”,意思是所有的产品全合格了。听为“全不合格”,意思是所有的产品全是次品。 ③ 她太骄气了。

(完整版)歧义句的类型及消除歧义的方法.

歧义句的类型及消除歧义的方法(教案) 湖南岳云中学王丽纯 一导入 1、做脑筋急转弯题有个字千百年来都读错,请问是什么字?(“错”) 2、猜字谜“李”字去了木是什么字?(“子”“一”) 一个词、短语、句子表示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意义,是语言的多义现象,运用得当能增添语言的趣味性。如:唐时汪伦想邀请诗人李白到自己居住的地方游玩,于是寄了一封信给李白,信中写道:“先生好游乎?此地有十里桃花,先生好饮乎?此地有万家酒店。喜欢游山玩水和饮酒的李白,听汪伦说那里有遍地桃花,又有万多家酒店,十分向往,于是欣然赴约。谁知到达之后却看不到桃花,也见不到一万多家酒店。你说这是为什么?(原来酒店老板姓万,桃花潭方圆十里) 但大多数情况语言的多义会给读者或听者造成理解上的偏差,甚至是误解,即我们平常所说的歧义,这不符合语言表达“简明”的要求。 先看报刊上的几个标题 A、四个三峡历史之谜被破解?(《文摘周报》) B、京城工地打工人(《中国青年报》) C、销售女强人(《湖南日报》) D、高考语文试题中的病句分析(《语文月刊》) 二、考点:歧义属于“辨析并修改病句”中“表意不明”一项的重要内容 三、考查内容: 1、判断有无歧义(客观题) 2、运用一定的方法消除歧义(主观题、作文) 两者都以明白歧义产生的原因为关键 四、产生之因 一)读音、轻重、停顿不确定引起歧义 1、这个人好说话。(“好”读上声,是“易于、便于”之意;读去声,是“爱好、喜欢”之意) 2、到1999年底,他还欠款1000元(人民币)。(“还”hái 是“仍旧”之意,huán是“归还”之意) 3、他俩真是一对难兄难弟。(“难”读nán指两兄弟或泛指两人同样低劣。Eg:他俩一个不求上进,一个得过且过,真是一对难兄难弟。读nàn指彼此曾共患难的人,彼此处于同样困难处境的人。) 4、一个季度就生产了五百台录音机。(太少了)一个季度就生产了五百台录音机。(真不少)(89年高考题) 5、你为什么打他?(应该好好教育嘛!)你为什么打他?(该打的是我呀!)(89年高考题) 6(这份报告)我写/不好。(不赞成自己写)(这份报告)我/写不好。(没有把握) 7、你说/不过他也得说。(两人都得说)你说不过他/也得说。(一个说) 8、这一桩发生在普通家庭中的杀人悲剧在亲戚当中也有着不解和议论,要说小莉的妈妈不

视差及其消除方法

视差: 是在光学实验的调整过程中,随着眼睛的晃动(观察位置稍微改变),标尺与被测物体之间产生相对移动,造成难以进行准确的实验测量的一种现象。 视差产生的原因:由于度量标尺(分划板)与被测物体(像)不共面,使得当眼睛晃动(观察位置稍微改变)时,标尺与被测物体之间会有相对移动。 消除视差的方法: 若待测像与标尺(分划板)之间有视差时,说明两者不共面,应稍稍调节像或标尺(分划板)的位置,并同时微微晃动眼睛,直到待测像与标尺之间无相对移动即无视差。 具体办法是: 在分光计目镜前上下晃动眼睛并观察:当眼睛向上移动时,若绿十字像向下移动,则说明绿十字像位置在分划板前面,因此只需将目镜略微移出来一点即可;反之,若绿十字像向上移动,则说明绿十字像位置在分划板后面,将目镜略微移进去一点即可;反复多次调节,直至像与标尺之间无相对移动即可完全消除视差。 百度解释 视差就是从有一定距离的两个点上观察同一个目标所产生的方向差异。从目标看两个点之间的夹角,叫做这两个点的视差,两点之间的距离称作基线。只要知道视差角度和基线长度,就可以计算出目标和观测者之间的距离。 分光计的光路 为了准确定位和测量,必须把像与叉丝或分划板标尺调到一个平面上,即作消视差调节。例如,用直尺直接测量长度,尺和物必须紧贴才能使测量和读数准确。 精度较高的仪表,其指针与标尺之间总会有一段小距离,应尽量在正视位置进行读数。有些表盘上安装平面镜,用以引导正确的视点位置,眼睛、指针、指针象三点一线,从而减小视差,使读数更准确。有视差时,若眼睛没有保持在中心位置,瞄准点可能会有偏差。

读数显微镜的线性测量 图中虚线为被测对象。第一步调整仪器,是仪器横丝(竖丝)与刻线间距方向平行(垂直)。 第二步进行测量。测量时用刻线左边缘和右边缘读数的平均值。转动测量鼓轮瞄准第一条刻线a 的左侧边读数得a 1,继续瞄准右侧边读数得a 2,同样瞄准第二条刻线的左右边读数得b 1和b 2,则刻线间距为2 22121a a b b D +-+= 仪器的校准与调整 1、鼓轮零刻度与分划板零位的校准与调整 (1)对鼓轮零刻线与分划板零位的校准 校准时只需旋转测微鼓轮使十字丝竖丝与毫米刻度尺零刻度线重合,读取测微鼓轮的读数≤0.2格时合格,>0.2格时则需要进行调整。

歧义句的类型及消除歧义的方法(教案)(人教版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

歧义句的类型及消除歧义的方法(教案)(人教 版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 一导入 1、做脑筋急转弯题有个字千百年来都读错,请问是什么字?(“错”) 2、猜字谜“李”字去了木是什么字?(“子”“一”) 一个词、短语、句子表示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意义,是语言的多义现象,运用得当能增添语言的趣味性。如:唐时汪伦想邀请诗人李白到自己居住的地方游玩,于是寄了一封信给李白,信中写道:“先生好游乎?此地有十里桃花,先生好饮乎?此地有万家酒店。喜欢游山玩水和饮酒的李白,听汪伦说那里有遍地桃花,又有万多家酒店,十分向往,于是欣然赴约。谁知到达之后却看不到桃花,也见不到一万多家酒店。你说这是为什么?(原来酒店老板姓万,桃花潭方圆十里)但大多数情况语言的多义会给读者或听者造成理解上的偏差,甚至是误解,即我们平常所说的歧义,这不符合语言表达“简明”的要求。 先看报刊上的几个标题

A、四个三峡历史之谜被破解?(《文摘周报》) B、京城工地打工人(《中国青年报》) C、销售女强人(《湖南日报》) D、高考语文试题中的病句分析(《语文月刊》) 二、考点:歧义属于“辨析并修改病句”中“表意不明”一项的重要内容 三、考查内容: 1、判断有无歧义(客观题) 2、运用一定的方法消除歧义(主观题、作文) 两者都以明白歧义产生的原因为关键 四、产生之因 一)读音、轻重、停顿不确定引起歧义 1、这个人好说话。(“好”读上声,是“易于、便于”之意;读去声,是“爱好、喜欢”之意) 2、到1999年底,他还欠款1000元(人民币)。(“还”hái 是“仍旧”之意,huán是“归还”之意) 3、他俩真是一对难兄难弟。(“难”读nán指两兄弟或泛指两人同样低劣。Eg:他俩一个不求上进,一个得过且过,真是一对难兄难弟。读nàn指彼此曾共患难的人,彼此处于同样困难处境的人。)

歧义句子竟有六个解法

歧义句子竟有六个解法 英语虽是当今的世界语,但依然充斥着歧义句,含糊不清,往往一句两解,不太明确。 英国近代两位文法大师Jocobs 与Rosendbaum合著的English Transformational Grammar 为我们提供了“一句六解”的例句,可说是当代歧义句子之中的最高纪录。 请大家细读这句有史以来最多解法的话: The Seniors were told to stop demonstrating on campus. 暂时不要往下看,动一动脑筋,看看能列出多少个解法。 自我挑战,学思并重,也是提高中英语文水平的诀窍! 语文巨擘Jocobs 与Rosenbaum说:非英语国家的学生能揣摩出三解就已很棒了!你试一试,可能也会觉得趣味盎然。 这个句子的第1解: (1)The seniors were demonstrating and were asked, on campus, to desist. (高年级的学生在示威,校方在校园要求他们停止示威。) 第2个解法: (2)The seniors were demonstrating and were asked to desist on campus (although they could demonstrate elsewhere). (高年级学生在示威,校方要求他们停止在校园中示威(但可在其他地方示威)。 第3个解法是: The seniors were demonstrating on campus and were asked to desist. (高年级的学生在校园示威,校方叫他们停止示威。) 第4个解法是: People were demonstrating on campus, and seniors were asked to stop them. (有人在校园中示威,高年级生被要求去制止他们。) 第5个解法: People were demonstrating and seniors were asked, on campus, to stop them . (有人在示威,高年级生在校园中被要求去制止他们。) 第6个解法: People were demonstrating and seniors were asked, to stop them from doing so on campus (although they could do it elsewhere) (有人在示威,高年级生被要求去制止他们在校园中示威(但他们可在别处示威)。)(寄自香港)

句子歧义产生的常见原因及其消除方法

句子歧义产生的常见原因及其消除方法 “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礼记·学记》),“利可共而不可独”(曾国藩)。知识共享,欢迎转发。所谓句子的歧义,就是指一种语言表达形式产生两种或两种以上可能的理解。近几年来,语文高考试题中关于歧义内容的考查也常有出现,有的考查歧义句的辨识,有的考查歧义句多种意思的理解,也有的考查歧义的消除,等等。因此,很有必要引导学生对歧义现象产生的常见原因及消除方法进行 分析和归纳,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理解和运用语言的能力。那么,句子歧义产生的常见原因和消除它的方法又有哪些呢? 一、歧义产生的常见原因 1.读音不同造成歧义 汉字绝大多数是单音的,但也有一些字词是多音的,这种多音的字词在口语表达时不会造成歧义,但在书面表达时有时会造成歧义。例如: ①这个人的头发长得奇怪。 ②好a读书不好b读书。 例①中的“长”字是一个多音字,既可读zhǎng,作动词用;又可读cháng,作形容词用。在句中“长”字读音不同时,意思显然不一样。 例②中的“好”字也是一个多音字,既可读hǎo,“易于,

便于”的意思;又可读hào,“喜爱、喜欢”的意思。“好a”和“好b”两者读音互异时,句子的意思就不同。 2.重音不同造成歧义 朗读时因对句中词语的重音停顿不同,整句话的意思就会不一样。这种情况在口语表达时不一定会出现歧义,但在书面表达时会出现歧义。例如: ①你为什么打他? ②天亮时,我想起来了。 例①中朗读的重音分别停在“打”和停在“他”时,整句话的意思就不一样了。如果停在“打”,那说明不应该动手打,而应该采取其他的方法好好教育;如果停在“他”,那说明该打的对象不是“他”,而应该是其他人。 同样,例②中朗读的重音分别停在“想”和停在“起来”时,整句话的意思也不一样了。如果停在“想”,那意思是回忆起什么来了;如果停在“起来”,那是想起身、起床的意思了。 3.停顿不同造成歧义 有时句子因停顿的地方不同,会引起意义上的差别,这在口语中不会造成歧义,但在书面表达时会引起歧义。例如: ① a.这份报告,我写/不好。b.这份报告,我/写不好。 ② a.你说不过他/也得说。 b.你说/不过他也得说。 例①因停顿不同,就表达出了两种意思。a句表示不赞

测量学复习题

《测量学》复习题A 一、填空题 1.我国水准原点设在,其高程是(85基准)。2.测量工作的基本观测元素有、、。 3.三个标准方向是指、、。4.水准测量中,前后视距相等能消减、和对高差的影响。5.某距离往返丈量结果为99.990m和100.010m,则平均距离为,相对误差为。6.测量误差的主要来源有、、三个方面。 7. 地物符号分为、、和四种。 二、选择题 1. 地面点的空间位置是用()来表示的。 A.地理坐标; B.平面直角坐标; C.坐标和高程; D.假定坐标 2. 绝对高程的起算面是()。 A.水平面; B.大地水准面; C.假定水准面; D.参考椭球面 3.产生视差的原因是( )。 A.仪器不完善; B.物像与十字丝面未重合; C.对中不正确; D.水准器不平。 =-0.428m,则B点比A点() 4.在水准测量中,测得A、B间高差为h AB A. 不确定; B. 等高; C. 高; D.低 5.两点高程分别为12.5米和19.9米,若等高距为2米,两点间能绘()条等高线。 A.3; B.4; C.5; D.7 6.已知直线AB的坐标方位角为186°,则直线BA的坐标方位角为()。 A.93°; B.276°; C.6°; D.186° 7.坐标方位角是以()为标准方向,顺时针转到测线的夹角。 A.真子午线方向; B.磁子午线方向; C.坐标纵轴方向; D.任意方向 8.圆水准器轴与管水准器轴的几何关系为( )。

9.在水准测量中转点的作用是传递()。 A.方向; B.高程; C.距离; D.角度 10.GPS定位至少要参观到()颗卫星? A.1; B.2; C.3; D.4 三、名词解释 1.测图 2.大地水准面 3.绝对高程 4.系统误差 5.等高线 四、简答题 1、测量工作的基本原则有哪些?遵循这些原则的目的是什么? 2、单一水准路线的布设形式有几种?分别如何计算高差闭合差? 3、GPS系统有哪几部分组成?GPS接收机的作用有哪些? 4、闭合导线内业计算中已知数据、观测数据和推算数据各有哪些? 5、等高线的特性有哪些? 6、地形图有哪些基本应用? 五、计算题 1、叙述经纬仪测回法测水平角的步骤(一测回),并填算下表。 2、 如图,A、B为地面上相互通视的两点。

汉语歧义句

汉语歧义句 1、多音产生歧义 2007年,他还欠款1500元。 他在办公室看材料。 2、多义词和多义短语产生歧义 这批书送北大图书馆。(赠送、运送) 他走了一个多钟头了。(离开、行走) 天色渐暗,自行车还没修好,修车的急坏了。(自行车主、师傅) 北京图书馆收藏着章太炎的书。(章太炎写的、章太炎收藏的) 我买的那只灯泡早就报销了。(核销、报废) 独联体国家看不上2002年世界杯比赛。(看不到、瞧不起) 他的故事讲不完。(关于他的故事、他讲的故事) 他想不起来了。(忘了、不起床) 3、兼类词产生歧义 我要热饭。(形、动) 这辆车没锁。(动、名) 他背着总经理和副总经理偷偷地把这笔钱存入了两家银行。(连、介) 他爬过山没有?(助、动) 4、施事者不明产生歧义 巴勒斯坦游击队对以色列的进攻是早有准备的。 我去上课。 鸡吃过了。 小王租小周两间房子。 这个人连老张都不认识。 开刀的是他的父亲。 5、结构切分不确定产生歧义 浙江和江苏的部分地区,明天会有大到暴雨。(浙江/和江苏的部分地区、浙江和江苏/的部分地区) 院子里有许多孩子种的花。(许多/孩子种的花、许多孩子/种的花) 数百位死难者的亲属参加了会议。(数百位/死难者的亲属、数百位死难者/的亲属) 学生家长都来齐了。(学生/家长、学生(的)家长) 有的作品写年轻的妻子死了丈夫发誓再不结婚。(年轻的妻子死了/丈夫发誓再不结婚、年轻的妻子死了丈夫/发誓再不结婚) 6 、语义指向不明产生歧义 妈妈要和王玲和她的同学一起去。(妈妈、王玲) 当他把钱还给美兵时,他对他笑了笑。(他、美兵) 一边站着一位同学,守卫着学校。(两边、一边) 我说服妈妈和你一起去。(我、妈妈) 我在屋顶上发现了小明。(我、小明、我和小明) 他在火车上写了几个字。(火车里、火车外) 他们早已经喝完了酒。(酒、喝酒) 这次不进门就问他们。(进门就问、进门) 7、省略不当产生歧义 我看到你那年才6岁。(你、我) 孩子们喜欢离休干部李大伯,一来到这里就有说有笑、十分高兴。(李大伯、孩子们)

关于歧义句

关于歧义句 08对外黄小明一.(是什么?) 歧义句是在理解上会产生两种可能的句子,换句话说,就是可以这样理解也可以那样理解的句子。先跟大家分享几个歧义句: 第一,简单: 例1 我想起来了。 1)我想(站、爬)起来了;2)我想起(甚么东西)来了。我想/起来了;我想起/来了。 例2放弃美丽的女人让人心碎。 1)是男人放弃了美丽的女人心碎 2)如果理解为女人放弃了追求美丽的权利,那可真是件令人心碎的事。 例3 我叫他去。 1)“叫”可理解为让、使、派,这个句子的意思就是“我派他去”; 2)“叫”也可以理解为“喊、唤、招”等意思,这个句子就是“我去叫他”或“我去喊他”。 第二,复杂: .有这么一个句子:“一对夫妇特意赶在结婚纪念日这天来到捐助中心,一人捐献了1000元钱。”设计这道题的人说,这是一个有歧义的句子,应该将“一人”改为“每人”。可见,命题人认为:这个句子既可以理解为“夫妻二人其中一个人捐款1000元”,也可以理解为“夫妇二人每人各捐了1000元”。这个句子真的有歧义吗?我以为这是脱离语言环境后对词语的孤立的理解。这样理解句子,后患无穷。 第三,还有许多很幽默! 1、“他背着媳妇做了不少事”这句话中的“背”就有不解之缘,不过这句话也可理解为他做事不让爱人知道。 下面是几个人命关天的句子。 “咬死了猎人的狗”中的猎人和狗谁死谁活竟然难以分清。 “开刀的是他父亲。”这句话打算让谁上手术台还很值得研究。 “鸡不吃了。”到底是鸡不吃饭了还是人不吃鸡了,这对于鸡先生抑或是鸡小姐来说可是生死攸关的。 “鸟不打了”,是鸟不打架了还是人不打鸟了。鸟打架十分有趣,人打鸟那真要令好人心酸了。 二.(为什么)造成歧义的原因: 1.同读音易造成歧义

如何消除语法歧义

歧义是人类语言所共有的一种特性。歧义的产生涉及多种因素,如语音、词汇、语法结构、习惯用语等。按照不同的标准和角度,歧义可作不同分类。就触发歧义的语言层面而言,歧义可分为:构词歧义、语音歧义、语义歧义、句法歧义和语用歧义(邱述德1998: 20) ,其中以句法歧义现象最为复杂。对此,国内学者(林洪志2001;马登阁2003)等多采用生成语法模式对英语句子结构歧义进行了分析和剖解。与一味追求结构形式描写的形式语言学不同,以Halliday为首的功能语言学派强调语言成份的功能,主张通过语言的使用来解释语言结构。功能语法在解释歧义现象方面显现出了一些优势,这为歧义的分析开拓了一条新路(邱述德1998: 584)。但目前在学术界,仅有少数学者选取功能语言学视角对英语歧义进行过分析(马博森1995;孔亚明2007) ,这方面的研究还较少。笔者拟从功能语言学视角出发,主要以Halliday系统功能语法为理论框架,重点讨论英语名词词组和限定动词产生的歧义,并尝试对这些结构歧义现象进行分析解读。 2.名词词组产生的歧义 2. 1形容词作前置限定词产生的歧义 英语中, 名词词组通常由“修饰词+中心词”构成。我们以一首英文歌曲的名称Red Red W ine为例。这个歌名存在歧义:它既可以被理解为“红红的酒”,又可被解释为“红色的葡萄酒”。类似这样的歧义例子还有许多。Halliday在论述名词词组的经验结构(experiential structure)时,提出了类属词(Classifier)和修饰语(Epi2thet) 的概念(1994: 184)。类属词的功能是说明事物类别:例如, bus station, railway station, train station 中的bus, railway和train这些词的功能是区分车站的不同种类;修饰语的功能是说明所修饰物体的特征,例如:在new station, noisy station这两个词组中,形容词new和noisy的功能只是展现车站的某些特点,而不是对“车站”这个概念进行精细分类。 Bloor和Bloor认为类属词和修饰语都可用于名词词组中,对中心词进行限定。如果脱离语境,在类属词和修饰语的功能区分方面,许多表达都是歧义的(2001: 138)。据此,上文提到的例子Red Red W ine可被作如下分析: (1) Red Red Wine (a) Red Red Wine 修饰语类属词事物 红葡萄酒 (b) Red Red Wine 修饰语修饰语事物 红红的酒 例(1)的两种解释分别是“红葡萄酒”和“红红的酒”。〓24〓作前一种意思(a) 讲时,第一个Red的语义功能为修饰语,第二个Red的语义功能是类属词,表明事物的种类,整个词组的意思是“酒类的一种———红葡萄酒”;作后一种意思(b) 理解

视差之见(一)

视差之见(一) 今天的英语里面,“pig”指的是农民喂养的牲畜,“pork”则是我们吃的肉。阶级差异明摆在这里:“pig”是一个古老的撒克逊词语,撒克逊人是地位低下的农民;而“pork”来自法语“porque”,为享有特权的诺曼征服者使用,这些人吃的猪肉却正是农民提供的。这个二元性标示出了生产与消费之间的鸿沟。柄谷行人在他令人肃然起敬的著作《跨越性批评:康德和马克思》中,将其作为一个“视差”的例子提了出来。作为他那一代最引人注目的日本文学批评家,柄谷行人早就声名卓著(他的《日本现代文学的起源》已由弗雷德里克·詹姆逊介绍到了英语世界)。现在,柄谷已经从《作为隐喻的建筑学》的一系列思考抽身出来,转向一个根本性的尝试:重铸反抗现时代资本帝国的哲学政治学基础。在异端的理论野心和对另类革命传统(此处主要指无政府主义)的关注方面,《跨越性批判》或许堪与罗伯特·昂格尔(RobertoUnger)在巴西出版的政治学三部曲比肩。但是,柄谷的思想世界更接近马克思,他身后是德国古典哲学的传统。 柄谷发难道:当我们面对一个精确的康德意义上的二律背反,什么才是合适的反应?他回答说,我们不应指望化约一方面而迁就另一方面(甚或规定对立面的某种“辨证综合”)。恰恰相反,我们应该坚持二律背反的不可消解,并构想一个基本的批判立场,这不是某个与其他立场相抵牾的既定立场,而是立场之间不可消除的鸿沟所在——它们之间纯建筑学的裂隙。康德看事物的姿态是:“既非从自己的视角,又非从他人的视角,而是直面由差异(视差)暴露的现实。”柄谷从康德的“物自体”(超越现象的本体)概念读出的,并不是一个超出我们理解的先验实体,而是只有凭借现实经验不可消解的二律背反特征才能辨认之物。 价值理论 在柄谷看来,马克思面对古典政治经济学(李嘉图及其劳动价值论——相当于哲学上的理性主义)和新古典主义的价值非实质纯关系简缩(贝利——相当于哲学上的经验主义)之间的对立,他的《政治经济学批判》也恰恰突破了视差视野。马克思将这种对立看作是康德式的二律背反,那就是,价值必须既由外流通(生产上的)产生,又由内流通产生。马克思之后的“马克思主义”(包括社会民主的和社会主义的形式)都丧失了这种视差透视法,倒退回到生产的单向度,并将其当作真理所在,以对抗交换和消费的“虚幻”领域。如柄谷所强调,自青年卢卡奇经阿多诺直到詹姆逊,即使是最复杂的关于具体化的理论——商品拜物教理论——也难逃这个陷阱。这些思想家解释说,革命运动的缺乏是因为工人的意识被消费社会的诱惑所迷惑,并且/或者被文化霸权的意识形态强权所操纵。由此,他们批判工作的焦点转向了文化批评(所谓“文化转向”),转而揭露置工人于资产阶级意识形态魔咒下的意识形态机制(或利比多机制:西方马克思主义中的精神分析在此起到了关键性作用)。细读马克思对商品形式的分析,柄谷触及到一个难以逾越的视差鸿沟,这是产品致死一跃(saltomortale)为商品时存留下来的: 这个价格铁以金来表达],一方面是铁包含的劳动时间量即铁的价值量的指数,同时又表示出铁的虔诚愿望——想变成金,也就是想赋予它本身所包含的劳动时间以一般社会劳动时间的形式。如果这个变体没有实现,这吨铁就不仅不再是商品,而且不再是产品;因为它所以是商品,只是由于它对它所有者是非使用价值,或者说,他的所有者的劳动只有作为对别人有用的劳动才是真正的劳动,它只有作为抽象的一般劳动才对它的所有者有用。因此,铁的任务,或者说,铁的所有者的任务,是在商品世界中找到铁吸引金的地方。但是,如果像我们在这里分析简单流通时所假定的那样,卖确实完成了,那么这种困难,即商品的惊险的跳跃就渡过了。这吨铁通过它的转移,即通过从把它当作非使用价值的人的手里转到了把它当作使用价值的人手里而实现为使用价值,同时也就实现了自己的价格,从不过是想像的金变成了实在的金。 商品售出才成其为商品,这一跳跃,不是一个(观念中的)价值内在自我增长的结果,而是

歧义句

一、常见的歧义句式 (1)歧义语,是指同一语言材料,同时具有两种或两种以上意义的理解,如“咬死了猎人的狗”就有两种理解:A.“猎人的狗被咬死了”;B.“猎人被狗咬死了”。 下面的句子都有歧义: ①他才来,许多人还不认识。 ②三个学校的校长参加座谈。 ③几个工厂的工人。 ④学生的天职是读好书。 ⑤他要粉蒸肉。 ⑥这份报告我写不好。 ⑦我哥哥姐姐的同学。 ⑧你为什么打他? 歧义语体现了语言含义的丰富性,但它同时又是一种病态语言,妨碍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影响人们交际活动的正常进行 (2)造成歧义的原因 一.同读音易造成歧义 (1)有的词可轻读,也可重读。不同读法有时会使句子表示的意义不同。例如:我想起来了。(“起来”读qǐ lǎi 时,表示“我想起身了”;读qi lai时,表示“我想到了”。) (2)逻辑重音不但能表示强调,有时也可表示不同的意思。例如: 浠水商场有的是化妆用品。(逻辑重音有“有的是”上,表示化妆用品多;逻辑重音在“化妆用品”上,表示没有你需要的东西,只有化妆用品。) (3)多音词在口语中不产生歧义,在书面语中因为没有注音,有时便会出现歧义。例如: 他在办公室看材料。(“看”读kān 时,表示“看守”;读kàn 时,表示“阅览”。) 空房间做什么用?(“空”读kōng 时,表示房间里没有东西;读kòng 时,表示把房间腾出来。) 二、不同停顿易造成歧义 在某种情况下,同一句话,说或读的停顿位置不同,显示出的语意和结构往往不同。例如: 这苹果不大/好吃。(苹果味道好) 这苹果/不大好吃。(苹果味道不好)

我们五人/一组。(我们这一组有五个人) 我们/五人一组。(每五个人分为一组) 三、词语限制模糊易造成歧义 (1)某些方位词、时间词因区界不严,容易产生歧义。例如: 他在永春旅社前一站下车。 (A.未到旅社; B.过了旅社; C.旅社对面) (2)相对意义之间有中间概念,容易出现歧义。例如: 这场足球我不赢。(虽然排除了“赢”意,但不一定就表示“输”,因为还有“不输不赢”,即和局。) (3)词语选择不当,使限制范围出现漏洞,结果出现歧义。例如: A. 2002年元月1日前按时交货。 B. 2002年元月1日前必须交货。 C. 2002年元月1日前全部交货。 C无歧义,A、B在量方面缺少限制,会造成不同的理解,将引起合同纠纷。四、词语含义的多义性易造成歧义 (1)兼具有施动和受动意义的词语,有时易产生歧义。例如: 小王租小周二间房子。(A.租房给小周;B.向小周租房) (2)兼类词易造成歧义。 例如:思维科学。(A.“科学”为名词,关于思维方面的科学;B.“科学”为形容词,思维方式很正确) 例如:他爬过山没有? (A.他爬过去这座山没有?过,动词B.他以前有没有爬山?过,助词) (3)多义词产生歧义。在某种情况下,一个词可作几个义项理解,便会产 生歧义。 例如,我要炒白菜。(“要”可以是:A.将要;B.需要) 例如,如:他走了一个多钟头了。(“走”可理解为“行走”、“离开”。)(4)偏正短语有时也会产生歧义。例如: 他的故事讲不完。(A.他讲的故事;B.关于他的故事) 如:他的小说看不完。 (A.他收藏的小说多,看不完;B.他写的小说多,看不完。) 五、不同的层次和结构关系易造成歧义 (1)数量定语易产生歧义。例如: 两个师范的学生来到锦江公园。(A.两个学校;B.两个学生) 如:学校来了三个医院的医生。 (A.学校来的医生只有三个,是一个医院的;B.学校来的医生共三个,来自三个医院。) (2)多个定语或状语易产生搭配上的歧义。例如: 大红皮箱拿来了。(A.大红色的皮箱;B.又大又红的皮箱) ①介词短语做定语常产生歧义。(介词的管辖范围不确定而产生歧义) 如:对大家的批评。(A.大家的/批评;B.对/大家的批评) 如:对老师的看法如何?(A.老师的看法;即看法是老师的;B.对老师的看法;即看法不是老师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