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风病中医研究进展

中风病中医研究进展

我国作为中风病高发地区,近年来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中医药治疗中风病具有其特点和优势,历史上也积累了丰富的治疗经验。总结中医药治疗中风病的研究进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辨证分型研究、基本方加减治疗、针刺疗法等方面总结了近5年来国内中医药对中风病治疗、研究的进展情况。在基本方加减治疗方面,本文进一步地从益气活血法,滋补肝肾法,祛风化痰、活血通络法进行了较为详细地分析概括。从研究现状看,中医药在本病的病机探讨和治法方药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有利于进一步提高本病的防治水平。今后应加强中医药治疗中风后遗症的研究,运用现代医学的先进设备与技术探求中药治疗本病的机理,并加强专方专药,提高中医药治疗本病的先进性。

标签:中风病;中医药疗法;辨证分型;针刺疗法

中风是一种以猝然昏仆、不省人事、伴有口眼歪斜、语言不利、半身不遂为主症的疾病。它具有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高及治愈率低等特点。我国是中风病的高发地区之一,近年来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多数中风病患者经中西医治疗缓解后,留有不同程度的后遗症,主要表现为:肢体僵硬,挛缩肿胀,神情抑郁甚至疼痛,失语等,严重危害着中老年人的身体健康。中医药对中风的研究已经积累了数千年的经验,具有一定的特点和优势,临床工作者也对其进行了广泛的探索。现就近5年来中医对中风的研究有关文献做一综述。

1辨证分型研究

罗家祺分析了中风证候分布规律,对中医证型、血脂水平、心肌酶谱、血糖、C2反应蛋白与脑梗死之间关系进行研究。实验研究结果是:在275例脑梗死患者中,风痰阻络型占51.2%,阴虚风动型占25.1%,这两个证型所占比例最高,其次为气虚血瘀、痰湿蒙窍。不同证型之间,心肌酶谱差异无显著性意义,C2反应蛋白、血脂水平(LDL)有一定差异,不同证型间血糖水平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脑梗死的中风患者以风痰阻络和阴虚风动型为主。卢明等为适应中风急性期“紧急”的救治特点,将九型辨证标准(简称为“行标”)简化为阴阳类证辨证标准(简称为“简标”),并检测两法的一致性。方法为将中风病急性期557例患者按照“简标”和“行标”的辨证标准进行同时期辨证,计算两者诊断的符合率及Kappa 值。结果显示,阳类证符合率为89.42%,阴类证符合率为98.37%,两种方法观察的一致率为95.33%,经Kappa计算K=0.89,说明两种辨证标准具有较高的一致性。结论为“简标”与“行标”之间有一定的共通性,并具有相当好的辨证一致性;使用“简标”法辨证,有助于更好地把握中风急性期的辨证规律。王彦华嘲总结著名中医郑绍周辨治中风三阶段,对于中风及其先兆症状的发病机制,一般多归纳为虚、火、痰、风、气、血六端,且认为肝肾阴虚或元气虚衰为其基础。郑师在多年的临床实践中发现,血瘀乃为发病关键之所在。虽然目前中风病仍以中老年者居多,尤其平素内伤积损易致肝肾阴虚或气虚,但这仅为病机的一个方面。若精血不足,脉道不充,血涩不行,即可导致血瘀;气虚无力运行血脉亦致血流瘀滞,日久又可与痰、浊、瘀相结为患,进一步导致宗气不行,精血难充,肝肾阴

中风后吞咽困难的中医研究进展

中风后吞咽困难的中医研究进展 中风是以猝然昏仆,不省人事,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语言不利为主症的病证[1]。中医对中风后吞咽困难还没有统一的命名,多将其归属于“中风”、“喑痱”、“喉痹”等范畴,对其病因病机的认识也多从中风病的角度阐述,气血衰少为本,风、火、痰、气、瘀为发病之标。目前治疗中风后吞咽困难无特效疗法,中医通过辨证论治,采用针灸、中药以及针药结合等方法治疗中风后吞咽困难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将近年来中医对中风后吞咽困难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1 病因病机认识 1.1古代文献研究《内经·脉解》云”内夺而厥,则为喑俳,此肾虚也”,《圣济总录》言“喑俳之状,舌喑不能语,足废不为用,蓋肾脉侠舌本,肾气内夺,气厥不至舌本,故不能语而为喑,肾脉循阴股循内联踝,入足下,肾气不顺,故足废而为俳”,提示了中风病及中风后吞咽困难的病本在于肾虚。明·戴思恭《证治要诀》云:“肝受风,则筋缓不荣,或缓或急,所以有?斜、瘫痪、不遂、舌强、语涩等证,治之宜调气为先。”《丹溪治法心要》云:“口眼歪斜,语言不正,口角流涎,此皆因元气平日虚弱,而受外邪,兼酒色之过所致。”均阐述了本病本虚标实的病理实质。总结历代医家对本病的认识,本病的病位虽在脑窍,但与肝肾密切相关,肝肾阴虚、气血衰少为致病之本,风、火、痰、气、瘀为发病之标。 1.2近代研究房晓宇等[2]认为,虽然从中风病范畴上看,本病的主要病机为风火痰瘀阻络,气血不畅、舌脉失养所致,但肾主生髓,髓充脑海,肾经气血又循经上达舌本、喉咙,因此中风后吞咽困难主要责之于肾。葛俊领等[3]通过多年临床观察总结,痰瘀是中风后假性球麻痹发生的重要因素,贯穿于疾病的各个阶段。杨孝芳等[4]采用文献整理及专家调查问卷的方法对中风后假性球麻痹的病因病机进行研究,结果显示:外受风寒之邪、纵酒淫逸、痰瘀阻络等为本病常见的致病或诱发因素;肾阳虚衰、心脾两虚是本病的病理基础;风、痰、火、瘀是本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病理因素。可见,现代对本病的研究认识与历代医家的观点相一致。 2 中医治疗进展 2.1针灸治疗裴烈娟[5]采用头部运动区配合颈项针刺治疗卒中后吞咽困难39例,取穴为头部运动区的中下2/3、风池、翳明、廉泉、外金津、玉液、供血、吞咽、治呛、百会,与西医常规药物治疗组相对照。结果显示,针灸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4.8%,明显优于对照组的59%有效率(P<0.05)。解越等[6]采用体针、头皮针加电针交替方法治疗卒中急性期吞咽困难70例,体针取患侧风池、完骨、翳风、廉泉、金津、玉液,头皮针围刺或齐刺,当体针或头皮针取得针感后通电治疗,对照组为康复训练组。结果显示,针刺组的洼田吞咽能力痊愈人数高于康复组(P<0.05),洼田饮水试验恢复正常的人数也高于康复组(P<0.05)。杜国英[7]运用变通后的”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中风后吞咽困难50例,取双侧风池、

中风病中医病因病机及其治法研究进展

中风病中医病因病机及其治法研究进展 中风病中医病因病机及其治法研究进展 中风在现代医学中又称脑血管疾病,为高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疾病,是危害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之一,死亡率高于心血管疾病及癌症,其以猝然昏仆,不省人事,伴有口眼歪斜,语言不利,半身不遂,或不经昏仆而仅以喁僻不遂为主症的一种疾病。临床上将中风分为中经络和中脏腑两大类,中经络者,病位较浅,病情较轻,一般无神志改变,仅表现为口眼歪斜,语言不利,半身不遂;中脏腑病位较深,病情较重,主要表现为神志不清,喁僻不遂,其病死率、致残率均较高。本文就近年来中医在中风病病因病机及其治法方面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中风病病因病机 中风病的发病原因多种多样,其病理变化机制较为复杂,通过历代医家从临床实践中,对中风病症候的观察分析和辨证求因,总结出中风病的发生发展病因病机,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风邪入侵,中于经络,脉络瘀阻,筋脉失于濡养 关于中风病发病的病因病机学说,唐宋以前多以外风立论。如《素问?风论》提出:“风中五脏六腑之俞,亦为脏腑之风,各入其门户所中,则为偏风。风气循风府而上,则为脑风。”“风之伤人也,或为偏枯。”在《灵枢?九宫八风》指出,邪风“内舍于小肠,外在于手太阳脉,脉绝则溢,脉闭则结不通,善暴死。……,其有三虚而偏中于邪风,则为击骨、偏枯矣。”与今天的出血性中风和缺血性中风的描述颇有相似之处。隋代巢元方在《诸病源候论?风病诸候》中说:“风半身不随候:半身不随者,脾胃气弱,血气偏虚,为风邪所乘故也。”强调中风病由气血偏虚,风邪入侵所致。《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中也指出“皆因风邪中于经络”所致。近代医家张山雷也指出:“古之中风皆是外因,治必温散解表”,同时现代学者对于上呼吸道感染与中风发病关系的研究表明,气候突变是中风病的好发之时,尤其好发于冬季;在低温的环境中,中风发病率明显增高,这些均为风寒外

中风病中医研究进展

中风病中医研究进展 我国作为中风病高发地区,近年来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中医药治疗中风病具有其特点和优势,历史上也积累了丰富的治疗经验。总结中医药治疗中风病的研究进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辨证分型研究、基本方加减治疗、针刺疗法等方面总结了近5年来国内中医药对中风病治疗、研究的进展情况。在基本方加减治疗方面,本文进一步地从益气活血法,滋补肝肾法,祛风化痰、活血通络法进行了较为详细地分析概括。从研究现状看,中医药在本病的病机探讨和治法方药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有利于进一步提高本病的防治水平。今后应加强中医药治疗中风后遗症的研究,运用现代医学的先进设备与技术探求中药治疗本病的机理,并加强专方专药,提高中医药治疗本病的先进性。 标签:中风病;中医药疗法;辨证分型;针刺疗法 中风是一种以猝然昏仆、不省人事、伴有口眼歪斜、语言不利、半身不遂为主症的疾病。它具有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高及治愈率低等特点。我国是中风病的高发地区之一,近年来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多数中风病患者经中西医治疗缓解后,留有不同程度的后遗症,主要表现为:肢体僵硬,挛缩肿胀,神情抑郁甚至疼痛,失语等,严重危害着中老年人的身体健康。中医药对中风的研究已经积累了数千年的经验,具有一定的特点和优势,临床工作者也对其进行了广泛的探索。现就近5年来中医对中风的研究有关文献做一综述。 1辨证分型研究 罗家祺分析了中风证候分布规律,对中医证型、血脂水平、心肌酶谱、血糖、C2反应蛋白与脑梗死之间关系进行研究。实验研究结果是:在275例脑梗死患者中,风痰阻络型占51.2%,阴虚风动型占25.1%,这两个证型所占比例最高,其次为气虚血瘀、痰湿蒙窍。不同证型之间,心肌酶谱差异无显著性意义,C2反应蛋白、血脂水平(LDL)有一定差异,不同证型间血糖水平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脑梗死的中风患者以风痰阻络和阴虚风动型为主。卢明等为适应中风急性期“紧急”的救治特点,将九型辨证标准(简称为“行标”)简化为阴阳类证辨证标准(简称为“简标”),并检测两法的一致性。方法为将中风病急性期557例患者按照“简标”和“行标”的辨证标准进行同时期辨证,计算两者诊断的符合率及Kappa 值。结果显示,阳类证符合率为89.42%,阴类证符合率为98.37%,两种方法观察的一致率为95.33%,经Kappa计算K=0.89,说明两种辨证标准具有较高的一致性。结论为“简标”与“行标”之间有一定的共通性,并具有相当好的辨证一致性;使用“简标”法辨证,有助于更好地把握中风急性期的辨证规律。王彦华嘲总结著名中医郑绍周辨治中风三阶段,对于中风及其先兆症状的发病机制,一般多归纳为虚、火、痰、风、气、血六端,且认为肝肾阴虚或元气虚衰为其基础。郑师在多年的临床实践中发现,血瘀乃为发病关键之所在。虽然目前中风病仍以中老年者居多,尤其平素内伤积损易致肝肾阴虚或气虚,但这仅为病机的一个方面。若精血不足,脉道不充,血涩不行,即可导致血瘀;气虚无力运行血脉亦致血流瘀滞,日久又可与痰、浊、瘀相结为患,进一步导致宗气不行,精血难充,肝肾阴

中医药治疗中风研究进展

中医药治疗中风研究进展 摘要:中风是全球致残的主要原因和第二大死亡原因,也是我国成人致死、 致残的首位病因。中医药在中风治疗方面优势独特。 关键词:中风;中医药;出血性中风;缺血性中风 中风又称脑卒中、卒中、脑梗死等,是各种血管性因素引起的脑部局灶性血 液循环受阻导致细胞物质和能量代谢障碍,进而导致的急性或亚急性脑损害,以 突然昏倒、半身不遂、语言不利、口眼歪斜等为主要特征。中风是全球致残的主 要原因和第二大死亡原因,同时是严重危害我国国民健康的重大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是我国成人致死、致残的首位病因。它具有高发病率、高死亡率、高复发率、高致残率、高经济负等特点,我国中风患病率持续上升,并且随着社会人口老龄 化的加速,中风危险因素流行趋势明显,疾病负担日益增加[1]。 中医药治疗中风历史悠久,优势独特。唐孙思邈于《千金要方》中阐述了中 风当分中经络和中脏腑,前者温阳通脉,后者清热通里,选方以续命汤类为主。 刘完素以“内风”立论,认为中风的根本病机为心火暴盛而肾水亏虚,其火热的 产生源于“五志”“六气”,治疗以寒凉方剂为主[2]。明末清初著名医家喻昌以《金匮要略》为依据,结合《黄帝内经》并吸收历代医家的,在临床治疗中注重 四诊合参,以脉测证,祛风兼填空窍,养阴保津并祛风,为后世治疗中风提供了 思路[3]。近现代医家认为中风病机总为清窍滞闭,细分有瘀阻脑络、痰浊腑实、 痰热闭窍、风邪闭络等,治疗上以石菖蒲、郁金、安宫牛黄丸等醒脑开窍,以桃仁、红花、赤芍、水蛭等活血化瘀,以大黄、芒硝、厚朴等承气汤类通腑泻浊, 以天竺黄、全瓜蒌、鱼腥草、黄芩等清热化痰开窍。中风主要分为出血性中风和 缺血性中风两类。 1中医药治疗缺血性中风 单味中药水蛭制剂可改善缺血性中风急性期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状况。中药 桑白皮提取物桑黄酮上调胞质紧密黏连蛋白-1、闭合蛋白和紧密连接蛋白的表达,

中医药对脑卒中康复的研究与应用

中医药对脑卒中康复的研究与应用脑卒中,又称中风,是指由于脑部血液供应中断或破裂导致的脑组 织缺血性或出血性坏死的疾病。脑卒中发病率高,治疗复杂,康复关 乎患者的生活质量。近年来,中医药在脑卒中康复中的研究和应用逐 渐受到重视。本文将探讨中医药在脑卒中康复中的研究进展和应用成果。 一、中医药对脑卒中康复的理论基础 中医药作为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注重整体观念和个体化 治疗。中医药认为脑卒中是气血运行失常、阴阳失衡以及脏腑功能失 调的结果。因此,中医药在脑卒中康复中的应用基于中医的辨证论治 理论,注重调整人体的气血阴阳平衡,以促进康复和恢复患者的功能。 二、中医药对脑卒中康复的药物研究 1. 中药汤剂的应用 中药汤剂是中医药在脑卒中康复中常用的治疗方法之一。根据患者 的辨证进行个体化的治疗,常用的中药汤剂包括桃仁降逆汤、四逆散、通窍活血汤等。这些中药汤剂能够改善血液循环、舒缓痉挛、降低血 液黏稠度等,促进脑部功能恢复。 2. 中草药的外用治疗

中草药的外用治疗在脑卒中康复中也有广泛的应用。例如,一些可 以活血化瘀的中草药可以直接敷于患者的瘫痪肢体上,通过渗透作用 促进血液循环、改善局部功能。 三、中医药对脑卒中康复的非药物研究 1. 针灸疗法 针灸疗法是中医药在脑卒中康复中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刺激特定 的穴位,可以调整人体的气血运行,改善痉挛和肌肉萎缩等症状。同时,针灸还可以影响神经递质的释放,从而调节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 2. 推拿按摩 推拿按摩是一种传统的中医治疗方法,对脑卒中康复也有积极的作用。通过揉捏按摩,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增强局部肌肉的张力和弹性,缓解痉挛和僵硬。 四、中医药的实际应用 中医药在脑卒中康复中的应用已经取得了一些实际的成果。一些临 床实践研究表明,中医药在脑卒中康复的效果明显,可以改善患者的 神经功能和生活质量。此外,中医药对脑卒中的预防也有一定的作用,可以减少脑卒中的发生率和死亡率。 综上所述,中医药对脑卒中康复具有重要的研究和应用价值。但需 要注意的是,中医药应用的合理性和安全性需要得到进一步的验证和 研究。此外,多学科合作和综合干预也是脑卒中康复工作的重要组成 部分。通过中医药与现代医学的有机结合,可以为脑卒中患者提供更

中医治疗中风后便秘的研究进展

中医治疗中风后便秘的研究进展 摘要:中风后便秘是中风后的常见并发证,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及预后。临床治疗中,中医在治疗中风后便秘方面较西医有着多方面的的 优势,不仅没有西药治疗的副作用,而且效果顯著,能改善患者胃肠功能,增强体质,是今后治疗中风后便秘的主要研究方向。现简要回顾近年来临 床报道的中风后便秘的中医治疗方法。 关键词:中风;便秘;综述 中风后便秘是指发生急性脑血管意外后出现的排便次数减少(每周少 于三次),大便干结难下,排出困难或者排便反射减弱等需要借外力辅助 排便的一类表现[1],或是指脑血管意外发生前在已有便秘的基础上有所 加重。根据国内外一些流行病学调查显示[2-4]:中风后发生便秘的几率 达到30%~60%。便秘不仅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而且还会因大便努挣而 引起血压升高诱发再次中风、甚至猝死[5],所以解决中风后便秘临床意 义重大。 1发病机制 中医认识便秘始于《内经》中的“后不利”,“大便不利”,“大便难”,并且随着历代医家的不断探索,并基于内经所述“大肠者,传道之官,变化出焉”,逐渐认识到便秘是一种病位在大肠,致病因素众多而导 致大肠传导不利的疾患。中风后便秘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根据文献报道 大致可归为以下几点:(1)脑中风类型以及中风时脑部受影响的区域, 都关系到便秘的发生率,其中以发生出血型中风以及基底节区中风时便秘 的发生率最高[6];(2)食量减少且过食精细食物缺乏纤维素[7]的饮食因素;(3)长期卧床缺乏运动导致胃肠蠕动减少[8]的活动因素;(4)突然

失去生活自理能力引起的焦虑、自卑、紧张等不良情绪[9]的心理因素,导致交感迷走神经功能失常,从而出现胃肠功能障碍;(5)中风后患者在治疗过程中联合使用的降压、调脂、脱水利尿等治疗药[10]的药物因素。 2中风后便秘的中医药治疗 21中医内治法中风者多为年过半百,脏腑虚衰,肝肾阴虚,加之情志过极,气机逆乱,五志过极而化火,发为内风,风火夹痰夹瘀上扰发为中风。所以最根本的病因可以分为两种,一是实证阳明气机不利,宣降失司以致水不行舟,二是虚证阴血亏虚,肠燥津亏以致水不载舟。此还有较为复杂的虚实夹杂之证。 211虚证便秘虚证多见于老年患者及罹患中风日久之人。老年患者年过半百而阴气自半,多为肝肾阴虚、脾肾阳虚,久病卧床多伤气,气虚则出恭无力。杜辉[10]以八珍汤加减治疗气血不足的虚证便秘,有效率为9565%,较西药酚酞片治疗效果更佳,且无副作用,停药后不会引起肠道紊乱,值得推广。曾莉莉等[11]以济川煎为主治疗脾肾阳虚型便秘,有效率933%较对照组乳果糖口服液有明显疗效优势,且无不良反应,药力平和。 212实证便秘实证多为素体痰湿壅于中焦,痰郁化火或因中风后脑络瘀阻,血瘀则气滞,最终都导致阳明腑气不降。葛畅等[12]以通腑泄热为大法以自拟方(全瓜蒌、芒硝、厚朴、炒枳实、炒黄芩、火麻仁、黄芪、甘草)治疗痰热腑实证中风后便秘,近期疗效明显,4周后随访疗效持久稳定。顾振杰[13]以星蒌承气汤加减治疗中风急性期痰瘀互结,热毒炽盛之便秘,结果不仅便秘症状得到改善,在偏瘫、口眼[某C20220228.tif]斜、偏身感觉障碍等神经功能缺陷的方面均有显著疗效。

放血疗法治疗中风的研究进展

放血疗法治疗中风的研究进展 放血疗法是我国传统医学急救方法之一,具有简便验廉的特点,在古今临床 中的应用疗效确切,该法应用于急性中风病意识障碍的急救已被列为中医药管理 局第二批中医临床适宜技术进行全国推广。临床多有报道运用放血疗法急救中风、颅脑外伤、中毒性脑病等疾病的治疗,该法可改善患者意识状态、缩短苏醒时间 及改善预后等作用。现将近年来有关放血疗法在中风病中的临床应用归纳如下。 1.放血疗法在中风中的临床应用 中风后意识障碍研究[1]已证实井穴刺络疗法在ACNI 中具有促醒和改善神 经缺损症状的疗效,2008 年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列为“急性中风病意识障碍的 井穴刺络放血应急救治技术”在中医临床基层推广[2]。何剑炜[3]报道西医常 规治疗基础上联合井穴刺络及中药灌肠法可改善急性大脑中动脉闭塞患者的昏迷 状态,有效控制多种并发症。 中风后偏身感觉障碍感觉障碍和肢体麻木是中风后主要症状之一,常表现 为感觉的缺失、减退、过敏、异常等以及肢体的麻木感。多项临床研究也观察了 井穴刺络疗法对脑梗死后遗症的影响,阮建国等[4]报道了该法可促进急性脑梗 死患者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恢复;周黎等[5]报道井穴刺络放血联合 针刺可有效改善中风后偏身感觉障碍。 中风后失语症失语症是中风后最常见症状之一,表现为自发的谈话、听理解、复述、命名、阅读和书写6 个基本方面能力的残缺或丧失。曹氏[6]多采用刺络金津、玉液两穴,令患者张口并将舌体向上翻转暴露两穴,常规消毒后针刺两 穴各2~3次使之出血2~3 ml,取得良好效果;潘氏[7]运用针刺八脉交会穴合点刺舌面部放血,取内关、列缺、公孙、照海、外关、足临泣、申脉、后溪八穴常 规消毒针刺后,将患者舌面按前中后三线,分左中右各三,逐一针刺此九点,以 出血为佳,取得良好效果。

中医药在中风康复中的研究进展

中医药在中风康复中的研究进展中风(cerebral stroke)是指由于脑血管疾病引起的脑组织灌注不足 或出血性病变所引起的急性神经功能障碍综合症。它是世界范围内造 成人类死亡和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中风后以神经功能障碍为主要表现,如瘫痪、失语、认知障碍等。目前,中医药在中风康复中的研究 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将就中医药在中风康复中的研究进展进 行探讨。 一、中医药理论在中风康复中的应用 中医药理论独特地将中风归类为脑中风,并将其视为“痰浊瘀症”的 范畴。在中医药理论中,中风被认为是由于脑血管阻塞或破裂引起痰 浊瘀滞,导致脑血液循环受阻,进而引起脑组织缺氧、营养不良等症状。因此,中医药在中风康复中主要通过疏通经络、调和气血、化痰 祛瘀等方法,以促进脑血流的恢复和改善神经功能。 二、中医药药物在中风康复中的应用 中医药药物在中风康复中的应用主要包括中草药和中药制剂。中草 药作为一种传统的治疗方式,被广泛应用于中风康复中。例如,川芎、丹参、桑枝等草药被认为具有活血化瘀、通络止痛的功效,常用于中 风康复期的治疗。此外,中医药制剂也被广泛用于中风康复中,如丹 参注射液、川芎嗪注射液等。这些中药制剂具有提高脑血流、改善微 循环和抗氧化作用等,能有效改善中风患者的症状和康复情况。 三、针灸在中风康复中的应用

针灸作为中医药康复治疗的重要方法之一,在中风康复中有着独特 的应用价值。通过刺激特定的穴位,针灸可以调节机体的气血平衡, 促进脑血液循环,改善神经功能。研究表明,对于中风康复患者,针 灸能够提高运动功能、语言功能和认知功能等,并且具有较好的安全 性和耐受性。因此,针灸在中风康复中被广泛运用,并取得了显著的 疗效。 四、中医药康复方法在中风康复中的应用 中医药康复方法是指综合运用中医药理论与技术,进行个体化的康 复治疗。在中风康复中,中医药康复方法主要包括药物治疗、针灸治疗、艾灸治疗、推拿按摩等。这些方法能够通过多种途径促进脑血流 的恢复,改善神经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通过综合应用这些方法,并结合康复训练,可以更好地帮助中风患者康复。 综上所述,中医药在中风康复中的研究取得了显著进展。中医药理 论为中风康复提供了独特的指导思想,并通过中草药、中药制剂、针 灸和中医药康复方法等途径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与验证。然而,中医药在中风康复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如缺乏标准化的药物疗法和治 疗方案等。因此,未来的研究还需要进一步深入,以更好地推动中医 药在中风康复中的应用和发展。

中医药治疗缺血性中风研究进展

中医药治疗缺血性中风研究进展 关键词:缺血性中风;中医药;综述 中风病,为中医风、痨、臌、膈四大顽症之首,历来受到医学界的重视。缺血性中风主要是脑动脉粥样硬化基础上的血栓形成所致,它具有发病率高、病死率高、致残率高等特点。中医理论对缺血性中风有独特的认识。中医药治疗缺血性中风又颇具优势,建立了针对性强、简便、有较好疗效的治则治法。其总体思路为“以法立方,随证加减”。现将近几年中医对缺血性中风的研究综述如下。 1 病因病机 历代医家立论侧重点不同,大体有以下几种认 识:①风:中风之“风”有内外之别,唐宋以前多以外风立论,坚持“内虚邪中”之外风说,当今部分医家仍坚持这种观点,由于正气虚弱,感受外邪,经脉痹阻,营卫失和,营气不能达于外,则出现肢体麻木不仁,半身不遂。营气不能达于内则神昏、舌强语骞等症。但是大部分医家趋向于“内风”,即风非外来之风,而是由内所生,即张景岳所说之“非风”,风之产生在于肝肾阴精亏耗,阴亏于下,风动于上。②痰:痰浊凝脉,气血

不畅,痹阻脑脉,神机失用,是缺血性中风的基本病机,同时也是缺血性中风的重要因素。痰浊与瘀血密不可分,往往交互为患。一种情况是由痰致瘀,由于脉内痰浊黏凝、气血不畅,最后痰瘀互阻;一种情况是因瘀致痰,痰由瘀生,瘀血阻 碍津液敷布,津凝为痰。③瘀:血行不畅、痹阻脑脉是缺血性中风的重要病机,亦为现代研究所证实,血瘀贯穿于缺血性中风发生发展的全过程,往往与气虚、痰阻、肾虚相兼为患而成气虚血瘀证、痰瘀阻络证和肾虚血瘀证。④火(毒):主要指内生之火,一则七情六欲刺激心肝火旺,或生活失调,烦劳过度,虚火内生,阴虚火旺,气血上逆犯脑,震扰脑络,发为中风。一则由痰瘀互阻而中焦壅滞,升降失常,肝失疏泄,气郁化火,邪热风火充斥三焦,痰浊化热 腑气不通。再者,脑脉痹阻日久,血瘀痰生,热结毒生,毒损脑络,损伤脑之神机,神经失治而生缺血性中风。⑤虚:主要指肾虚。本病多发于中老年人,中老年人肾脏渐亏,或高年多病,久病及肾,肾虚则脏腑功能活动渐衰,致气血亏虚,血流滞缓而为瘀。肾虚气化失职,聚湿成痰,最后形成肾虚血瘀痰阻,发为中风。 2 治疗方法

中医药治疗中风后遗症的研究进展

中医药治疗中风后遗症的研究进展 摘要:随着社会的进步,医学的发展,中风即为西医中的脑卒中,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的特点,是中国成年人残疾的首要原因。中风后遗症期(stroke sequela,SS)包括不同程度的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肢体麻木等表现。常规西医在调脂、稳定斑块、降压等基础治疗上给予阿司匹林进行抗血小板治疗,可一定程度改善神经功能。中医认为中风后遗症主要是由于阴阳不合、气血逆乱导致的中风发作,由于气血亏损、运化无力导致的气血瘀滞不散而瘀阻经脉,致筋骨无以濡养,造成肢体功能废用。治疗以活血化瘀、补益气血为主。 关键词:中医药治疗;中风后遗症;研究进展 引言 近年来,由于人们工作压力的增加和持续的不良生活习惯(如暴饮暴食、经常熬夜、缺乏锻炼等),中风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中风后遗症主要有语言障碍、肢体障碍、心理障碍等,后遗症严重者甚至完全失去感觉。西医治疗中风后遗症采用营养神经、抗血小板聚集治疗或抗凝治疗,但费用昂贵,治疗效果有限。祖国医学认为,中风为本虚标实之症,平素喜食肥甘厚腻,体力劳动减少,水液不化,日久导致气血逆乱、津血黏稠、瘀滞脑络而发病,治疗中风应以活血化瘀、通络祛滞、扶正补气为基本原则。 1现代医家对于中风后遗症的中医研究 对于中风后遗症的病因病机,目前临床上主要有以下认识。中医学把缺血性脑卒中和出血性脑卒中遗留后遗症病程在6个月以上的都称作中风后遗症,其临床主要表现为语言障碍、吞咽障碍、运动障碍、智力障碍等。运行于脉络中的气血升降失常,久而不通,则化为瘀血,阻塞于脉络,以致气不能统摄血,血不能载气运行,从而导致脑脉闭阻。中医有“离经之血便是瘀”的理论,瘀血不祛,则新血不生。中风后遗症的病机为瘀血内阻,蒙蔽脉络清窍,故治疗应以理气活血化瘀为主。结合临床经验认为,中风后遗症多与肾虚(尤其是肾阳虚)相关,并

中医结合现代康复治疗中风偏瘫的临床研究进展

中医结合现代康复治疗中风偏瘫的临床 研究进展 摘要:中风偏瘫,是中风患者严重的合并症之一,又称为“半身不遂”,即为同一侧上下肢、面肌与舌肌下部的运动障碍。研究表明,脑卒中患者中,发生偏瘫的占55%到75%,通过积极康复训练,能够使患者病情得到有效缓解,并促进患者早日康复。与此同时,临床表明中医在治疗中风偏瘫方面的疗效显著。因此,本文在对中风偏瘫疾病定义、流行病学、疾病类型进行概述的基础上,进一步对中医结合现代康复治疗中风偏瘫的临床研究进展展开综述分析,旨在全面提升中风偏瘫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关键词:中风偏瘫;中医;现代康复治疗;流行病学;分类;治疗效果 中风,即“脑卒中”疾病,此类疾病患者主要表现为口眼喎斜、语言不利、半身不遂等。其中,半身不遂,又可称之为“偏瘫”[1]。在中风偏瘫的基础上,会对患者的生存质量构成严重威胁。为了改善中风偏瘫患者的生存质量,则需采取及时有效的治疗干预方法。近年来,国内有学者表示,中医结合现代康复治疗中风偏瘫的疗效显著,可改善患者的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由此可见,从中风偏瘫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提升角度考虑,本文围绕“中医结合现代康复治疗中风偏瘫的临床研究进展”展开综述分析研究价值意义显著。 1.中风偏瘫疾病相关内容概述 1.1中风偏瘫的定义 中风偏瘫,指的是半个身体的完全麻痹,即由各类因素诱发的中枢神经性损伤,易引发一侧肢体(上、下肢)偏瘫,通常患者伴有同侧脑神经损伤,为脑卒中患者常见的合并症之一。 1.2中风偏瘫的流行病学

在中风的影响下,便易发生偏瘫,从我国老看,年均新发脑卒中患者病例在200万人左右,大概55%到75%脑卒中患者处于恢复期表现出了和偏瘫相关的运动 障碍。在儿童群体当中,偏瘫发生率为0.6‰-1‰之间[2]。 1.3中风偏瘫疾病类型 中风偏瘫的类型较多,通常以患者病情发展时间为依据,分成三种类型,就 如下: (1)急性偏瘫。又称之为“发作性偏瘫”,此类患者起病比较急,患者在 数分钟,或者数小时内,症状会达到高峰状态,出血性脑卒中、缺血性脑卒中均 可发生急性偏瘫。 (2)亚急性偏瘫。指的是数天,或者数周逐渐进展的情况下,引发的偏侧 躯体功能缺损表现,在硬膜下血肿影响下,易诱发亚急性偏瘫。 (3)慢性偏瘫。指的是数月内进展的偏侧躯体功能缺损表现,受脑卒中疾 病退行性病变影响,易诱发此病。 2.中医结合现代康复治疗中风偏瘫的临床研究进展分析 中风偏瘫对患者的生存质量威胁很大,需采取及时有效的治疗干预方案。从 最新临床研究进展来看,中医结合现代康复治疗中风偏瘫的主要方法及疗效情况 如下: 2.1中医针灸结合现代康复治疗方法的应用 中医针灸是中医领域常见的一种方法,用于中风偏瘫患者,主要取百会、风池、合谷、尺泽、曲池、手三里、内关、足三里、太冲、阴陵泉、太溪、解溪、 丰隆、四关诸穴;选择患肢穴位,刺入得气后,以平补平泻、电针刺激法,留针0.5h,并以患者耐受程度,对刺激强度进行合理调整,将针刺治疗控制在1次/d,以10d为1个疗程。若为迟缓性偏瘫患者,可选膀胱经、厥阴经展开针灸治疗。 在康复治疗方面,主要指导患者进行患侧上下肢训练,使患者的肌肉活动程度得 到有效改善,使肌肉萎缩得到有效避免。在配合相关器械设备对患者展开康复训

试述中风病的三次突破性进展

试述中风病的三次突破性进展 试述中风病的三次突破性进展 〔提要〕本文将历代医家对中风病的论述进行比较,随着中医学的不断发 展,笔者认为,时中风病的认识,经历了病因、病机、治疗三次突破性进展,使时中风病的认识更具完善。 〔主题词〕中风/诊治/进展 中风,又称卒中。因其发病急骤,如矢初步奠定了中风病的基础。从经典到庸、石之中故名。是一种病变复杂,包括现代医 学的出血性、缺血性脑血管疾患。历代医家 从不同的角度对中风进行了论述,随着临证 的不断提高,中风病变在病因、病机、治疗 上有着三次突破性进展。现试述如下,以、就 正于同道。 以前各医家均为外风致中立论。《灵枢· 宫八风篇》曰:“其有三虚而偏于邪风, 为击仆偏枯矣”。所指出的击仆、偏枯, 1.从外风论到内因致中说,为中风病 因上的突破 中风渊源于《内经》、《难经》,以后 《伤寒论》、《金医要略》又进一步论述, 为本病,为外风所致。《难经·五十八难》 指出:“伤寒有五,有中风、有伤寒,有湿 温,有热病,有温病”。《伤寒论》也说: 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 风”。伤寒为外感病的总称,中风为其中之 一,均属外风。隋·《诸病源候论》、唐 《千金方》、《外台方》均为摆脱经典的束 缚。宋·严用和对中风有所认识,认为“喜

怒忧思惊恐,或饮食不节,或劳役过伤”有 关,但最后还是没有跳出“外邪致中”之外 围。唯金.刘河间在币氮病因上创立新说, 认为“六气皆从火化”、“五志过极为热 甚”第一次把火性急速与中风发病急骤有机 进行联系。他指出:“所谓中风痪瘫者,由 于将息失宜,而心火暴甚,肾水虚衰不能制 、 之,则阴虚阳实而热气佛郁,心神昏冒,筋 骨术用而卒倒无所知也”。把中风由外风致 中转折到内因致病,为金元时期学术争鸣起 到了良好的开端,对丹溪、东垣的学术均有 一定的影响,丹溪结合江南水土气候,他观 察到肥胖之人易患中风,而且多数患者有痰 涎奎盛。因而提出“湿士困兰痰,痰化热,热 生风”的痰热致中说。东垣以气虚中风立 论,从而使中风病因转入内因致中之说,这 是中风病因学上的俄破。 2.开创中风“血冲脑之说”为中风病 机上的突破 唐宋以前诸医家在中风病机上没有摆脱“外邪致中之说。《金医要略》指出:“邪 在于络,则肌肤不仁,邪在于经,则重不胜;邪人于腑,则不识人多邪入于脏,舌即难言,口吐涎”。指出了中风病外邪由表入里。据此,以后医家将中风分为三大纲,即中经络,中脏、中腑。金元时期,刘河间以火热致中说。东垣指出:“中风者,非外来风邪,乃本气自病也”,创“气虚致中”说,丹溪以痰热致中论。因此,从火从痰从虚论述中风的病变机理,是中风病机上的一大进步,对后世医家有一定的影响。明·李时珍指出“脑为元神之府”。尤 其晚清时期,西医传入我国,许多医家将中医理论与西医知识进

中医治疗缺血性中风的进展

【关键词】缺血性中风中医药疗法综述 脑血管病是当代人类死亡的三大原因之一。其中缺血性中风的发病与出血性中风相比约为3:1。用中医治疗缺血性中风,已取得一定的疗效和研究成果。现将近年有关文献综述如下: 1分期分型治疗 许多医家根据缺血性中风的临床表现、发病过程及病机特点,分期分 型论治。赵钦波[1]将脑梗塞急性期分为风痰阻络、阴虚阳亢、阳亢痰热、肝风 痰湿4型,分别以大秦艽汤合牵正散、镇肝熄风汤、羚羊角汤合星萎承气汤 (先服安宫牛黄丸或紫雪丹)、导痰汤或涤痰汤加减治之;恢复期分为气虚血瘀、肝阳上亢、肝肾阴虚、痰浊上泛、元气虚衰5型,分别以补阳还五汤、天麻钩 藤饮、杞菊地黄汤或大定风珠、半夏白术天麻汤合泽泻汤、地黄饮子加减治之, 观察42例,基本治愈20例,总有效率95.2%。郑勇[2]治疗老年缺血性中风 70例,分4型。气虚瘀阻型选用黄芪、丹参、当归、赤苟、鸡血藤、桃仁、红花、地龙、川芎、牛膝;阴虚风动型选用龟板、代赭石、石决明.丹参、白芍、 天冬、天麻、钩藤、菊花、当归、全蝎;气滞血瘀型选用丹参、当归、赤芍、 鸡血藤、红花、燊枝、牛膝、川朴、香附;痰瘀阻络型选用丹参、石菖蒲、天 竺黄、天麻、钩藤、郁金、赤芍、法半夏、胆南星。结果痊愈21例,显效16 例,好转19例,无效11例,恶化3例,总有效率达80%。黄承才[3]将80例 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分3型辨证治疗:肝阳上亢型(26例),用镇肝熄风汤加减,总有效率88.5%;风痰阻络型(28例),用导痰汤加味治疗,总有效率88.9%; 气虚血瘀型(26例),用补阳还五汤加味治疗,总有效率93.3%。 2中药针剂治疗 中药针剂治疗缺血性中风,常用的有血塞通注射液、灯盏细辛注射液、 黄芪注射液、脉络宁注射液、葛根素注射液等。周筱燕[4]等用灯盏细辛注射液 治疗急性脑梗死30例,总有效率90%。张琦等[5]用脉络宁治疗缺血性中风恢 复期90例,治愈15例,显效15例,好转23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92%。 罗翌等[6]用黄芪注射液合灯盏细辛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40例,并设对照组。 方法:治疗组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黄芪注射液合灯盏细辛注射液;对照 组用西医常规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0%。治疗后气虚血瘀证积分、血浆 纤维蛋白原等指标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这些中药针剂的 推广使用,改变了传统给药途径,提高了疗效。 3中成药治疗 根据偏瘫患者需长期服药的特点,许多医家在临床实践中,通过对药物的筛选和民间验方的使用以及剂型改革,研制了一些治疗缺血性中风有效的中成药。柳清等[7]用脑心通胶囊治疗气虚血瘀型缺血性中风140例,基本痊愈7例,显效62例,有效53例,无效18例,总有效率87. 1%。王永升[8]用复方丹参滴丸治疗缺血性中风40例,基本痊愈25例,显著进步2例,无效或恶化1例,总有效率97.5%,鲍娟等[9]用千草脑脉通口服液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90例,治疗4周后基本痊愈23例,显著进步30例,进步24例,无变化13 例,总有效率85.6%。戴其军等[10]用三虫胶囊(焙水蛭、炙地龙、炙蜈蚣)治疗脑梗死92例,并与对照组复方丹参注射液200ml静脉滴注相比较,结果治疗组肌群力级数明显优丁•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 05)。 4 经验方治疗 不少学者运用验方治疗缺血性中风疗效显著。刘健红[11]用补阳还五

中医药治疗缺血性中风病的研究进展

中医药治疗缺血性中风病的研究进展 通过查阅中医药治疗缺血性中风病的相关文献,对其进行整理、分析、总结,以期为临床医生治疗缺血性中风病提供理论依据。缺血性中风病治法主要有活血化瘀、益气活血、化痰通腑、平肝熄风化痰、补肾益气活血、醒脑开窍、清热解毒、祛风通络、扶正护脑、育阴通络、益气温阳通络等,涉及主要方剂有血府逐淤汤、补阳还五汤、三化汤、天麻钩藤饮、镇肝熄风汤、补肾活血汤、安宫牛黄丸、黄连解毒汤、续命汤、参麦饮、滋水清肝饮等。治法以活血化瘀法、益气活血法、化痰通腑法最为多见,方药以补阳还五汤应用频率最高。 标签:缺血性中风病;中医药治疗;研究进展 中风病是在气血内虚的基础上,因劳倦内伤、忧思恼怒、嗜食厚味及烟酒等诱因,引起脏腑阴阳失调,气血逆乱,直冲犯脑,导致脑脉痹阻或血溢脑脉之外,临床以突然昏仆,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謇涩或不语,偏身麻木为主症的一种常见病。中风病相当于西医急性脑血管疾病,又称脑卒中。具有高发病率、高病残率、高死亡率、高复发率及多并发症的“四高一多”特点。近年来,中医药在治疗缺血性中风病方面的研究较多,凸显了中医药独特的优势及良好的发展前景。现笔者就中医药治疗缺血性中风病的现状,主要从治法及方药方面进行综述。 1活血化瘀法 中医认为年四十而阴气自半,正气自虚。缺血性中风病好发于中老年人,在素体本虚的基础上,因脏腑功能失调,导致气血运行缓慢,日久则气血瘀滞,瘀血痹阻脑脉,则形成本病。任继学教授曾提出:“脑中血海之血脉,络脉、毛脉受损造成血络、血道循环障碍,轻则血失气煦,血为之凝,凝则为瘀,血瘀痰生,热结、毒生,脑络脉瘀塞,损伤脑之神机,神机失治而生缺血性中风”。胡国恒等论述了瘀阻脑络为缺血性中风的病机关键,并提出活血化瘀大法。谭凯文认为缺血性中风不论其在急性期、恢复期还是后遗症期,瘀血贯穿始终,活血化瘀为治疗脑缺血性中风的主线,应用愈早愈好,应贯穿整个缺血性中风治疗的全过程。由此可见在缺血性中风病中血瘀是基础,故临床治疗时活血化瘀极为重要。此法代表方为血府逐淤汤等。血府逐瘀汤为清·王清任《医林改错》主治瘀血的基础药方,具有益气、活血、通络、祛瘀之功效。苏楠等通过临床观察证实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显著。 2益气活血法 《灵枢·刺节真邪》:“虚邪偏客于身半,其入深,内居荣卫,荣卫稍衰,则真气去,邪气独留,发为偏枯”指出中风偏枯的重要机制是气虚。清·王清任首次提出“气虚血瘀”理论,认为中风半身不遂之本源于元气亏损,并创立了治疗中风病气虚血瘀证的千古名方“补阳还五汤”,为后世医家治疗中风病奠定了理论基础,同时也成为了益气活血法的代表人物。此法代表方为补阳还五汤等。王金树将68例脑卒中急性期、恢复期患者给予补阳还五汤治疗,依方循证疗效显著。

中医治疗中风后便秘的研究进展

中医治疗中风后便秘的研究进展 摘要:患者在中风之后出现便秘是比较常见的并发症,这个症状会降低患者的生 活质量,造成不良的影响,而对它的研究也成为了对中风相关并发研究中的热点。在治疗中风后便秘方面有着一定的优势,副作用比较少,效果明显,能够缓解患 者在胃部肠道方面的不适反应,固本强元,增强患者的体质,这也是在治疗中风 后便秘的研究方向。本文将对中医治疗中风后便秘的研究进展展开讨论。 关键词:中医;中风后便秘;治疗 引言: 中风在医学上被称为脑卒中,是因为急性的发生血管或者血流异常问题,导 致了脑血液的循环出现障碍,而神经功能受到破损,是一种综合征。当下人口老 龄化不断加剧,人们的生活压力也越来越大,中风的现象是比较明显的,而且发 病概率比较高,在我国中风已经成为了威胁人们健康和生命的主要疾病,中风的 病人长期的躺在床上,这时候他的胃肠蠕动性就会慢慢的减弱,而在饮食方面又 是比较精细的,另外一些患者会使用脱水剂,这时候就会产生便秘的情况,而中 风后的便秘也是比较常见的并发症,给患者的身心带来了不良的影响。因为这些 中风患者在排练的时候感觉很吃力,如果使力不当的话,就会导致脑血管意外甚 至心肌梗死,加重病情,中风后的便秘治疗已经成为了中风相关并发症研究中的 热点问题。本文将对相关的研究进行综述,值得注意的是其中还有一些有待解决 的问题,还需要日后进行深入的研究。 一、发病原因 在中医里对便秘的认识是来自于《内经》中的“后不利”,“大便不利”,“大便难”,并且通过一代代医学家的不断探索和努力,同时根据内经中描述的“大肠者,传道之官,变化出焉”,慢慢的认识到便秘是因为有病在大肠,而大肠又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传导出现了问题,这时候就会形成疾患。而中风之后产生的并发症——便秘,对它的发病机制还不明确,根据文献的研究可以分为以下五点。第一 点是患者的脑中风类型,以及在中风的时候脑部受到影响的区域都会影响患者便 秘的发生概率,如果患者出现了出血型的中风或者是基底节区中风,出现便秘的 概率是非常高的。[1]第二种是患者因为肠胃不适食量减少,或者是吃了一些比较 精细的食物,缺乏纤维素。第三种是患者因为中风长期的在床上,没有锻炼运动,那么肠胃的蠕动性就会减弱。第四种是中风患者突然失去了生活自理的能力,在 心情上就会变得焦虑,生了自卑,紧张的情绪。而长期的又没有对这些不良情绪 进行疏导,慢慢的就会郁结在心里,给患者的身心带来不良影响。例如这些不良 情绪会交感迷走神经功能,而神经功能又会影响胃肠功能。最后一种是患者在中 风之后,治疗的时候使用的一些降压药,调脂药,脱水剂等药物。 二、中风后便秘的中医药治疗方法 (一)中医内治法 在治疗中风后便秘的中医药治疗方法中,中医内治法是比较常见的中风,而 大多数的年龄都超过了半百,他们的肝脏呈现出比较虚弱,枯竭的状态,另外, 如果他们情绪长期处于比较消极的状态,不良情绪就会使他们的精神打乱,五志 过极而变成了火,最后又变成内风,内风又夹带着痰,瘀,最后就会变成中风。[2] (二)实证便秘法 实证的时候,患者的痰湿郁结在中焦,如果比较浓的话就是变成了火气,因

缺血性中风(痰瘀互阻型)中医药研究进展

缺血性中风(痰瘀互阻型)中医药研究进展 标签:缺血性中风;痰瘀互阻型;中医药 缺血性中风属中医学“中风”的范畴,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其发病率、致残率、复发率高,严重影响人类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中医药治疗本病具有广阔的前景,并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本文就缺血性中风的中医药研究进展予以简要综述。 1病因病机 缺血性中风的病因病机十分复杂,历代医家论述颇多。但归纳起来不外乎风、火、痰、瘀、虚。而在此病理基础中,痰瘀是重要的病理环节。痰瘀是中风的重要致病因素,这在古代医籍中已早有论述。如《素问·生气通天论》云“阳气者,大怒则形气绝,血菀于上,使人薄厥”。《丹溪心法》载“中风大率主血虚有痰”并主张“治痰为先”。《医学问对》载“中风内者……风火由下直上,将胃中津液顷刻化为痰浊,壅塞上焦……麻痹不仁者,血痹不流也”。《本草新编》更明确指出“中风未有不成痰瘀者也”。痰浊和瘀血作为缺血性中风的主要病理产物和治病因素,均可单独见于缺血性患者,但是,由于痰瘀在病理上密切相关,因此,痰浊和瘀血往往相互胶结,相兼为病。正如《明医杂著》云:“所以古人论中风偏枯麻木、酸痛、不举诸证,以气虚死血痰饮为言。言论其病根源,以血病痰病为本也”。《医方考》云:“中风,手足不用,日久不愈者,经络中有湿痰死血也”。《诸病源候论》则曰“诸痰者,此由血脉壅塞,饮水积聚而不消散,故成痰也”。《血证论》亦主张“须知痰水之雍,由瘀血使然,但去瘀血,则痰水自消”。痰、饮可致瘀,瘀血、死血又可化饮,如董汉良所述,“痰滞则血瘀”,“血瘀则痰滞”。痰阻血瘀,经脉痹阻,气血运行不畅,筋骨肌肉失养,故生口角歪斜,半身不遂诸证。由此可见,痰和瘀在中风发生发展变化中是相互联系和不可分割的一对矛盾,二者相互依存相互转化,导致痰瘀互结。林心君等[1]认为,痰浊和瘀血是缺血性中风的主要病理产物和致病因素,痰瘀是缺血性中风病邪实的主要方面,可贯穿于本病之全过程。陈理书等[2]对100例中风病人进行临床分析后认为,痰瘀互阻是缺血性中风的病理基础。同时研究发现,缺血性中风患者都有血管病变、血压改变和血液理化改变,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血管的痉挛、硬化和梗死,这就是中医学所说的“瘀”的病理变化。另有研究表明,血清脂类含量的升高,是形成痰浊的主要生化物质基础。血脂的升高可降低红细胞膜的流动性,使其变形能力降低,增高血液黏滞性,而血黏度的增高又进一步影响血小板聚集,从而致瘀;瘀证的血液循环基础是血液流变的改变,即血液浓稠性、黏滞性、聚集性和凝固性增高,而这也是痰证的重要基础。李富汉[3]通过文献及临床研究提出,缺血性中风的发病,以血流变化而言,具有血流动力学障碍、血液黏稠度和凝固性增高、血压下降、血液缓慢等特点,与中医学之血瘀证有相近之处。血瘀与局部缺血缺氧、血液循环障碍、血液流变性异常、血液凝固性增高、动脉粥样硬化有关,并将血栓、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等定为有形之瘀;将血液黏稠度增加、血流动力学障碍定为无形之瘀。因而,瘀血也可以看成是缺血性中风的病理基础。研究还显示,脑血管病大部分是在动脉粥样硬化的基础上,由各种诱因引起脑部血液供应障碍、缺血缺氧,导致脑组织坏死软化或局部血管破裂出血形成血肿。无论是出血

益气活血养阴法医治中风研究进展

益气活血养阴法医治中风研究进展 作者:秦秀德,王换新,周喜燕,朱磊,陈杰,路永坤,黄燕 【关键词】益气活血养阴;中风 中风为常见的中老年疾病,具有多发病率、高病死率、高复发率和并发症多等特点,严重影响人类生命健康和病人的生活质量,而且随着社会人口的老龄化其发病率呈逐年增高的趋势,因其中风病的防治是现今一项极具挑战的任务。益气、活血、养阴法是中风病常常利用的治法,普遍应用于临床,以下就这方面的有关内容进行综述,以期能取得一些规律性结论有助于指导临床诊疗工作。 1 益气活血养阴法医治中风的理论依据 古文献关于益气、活血、养阴法相关阐释《素问·至真要大论》中以为医治疾病的最主要手腕就是“疏其气血,令其条达,而致和平。”《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有“定其血气,各守其乡,血实者宜决之,气虚者宜掣引之”的论述,论述了益气与活血的治则。《灵枢》以为中风病机“虚邪客于身半,其入深者,内居荣卫,荣卫衰则其气去,邪气独留,发为偏枯。”

《金匮要略》初创中风病名,对于卫阳虚,经脉不利所致肢体活动障碍的中风初期病证,创建黄芪桂枝五物汤。仲景《伤寒杂病论》记载用侯氏黑散医治中风,方中就有人参、白术益气配伍当归、川芎活血的组方式则。 张景岳在《景岳全书》中指出:“中风麻木不仁等证,因其血气不至,所以不知痛痒,盖气虚则麻,血虚则木,麻木不已,偏枯痿废,渐至日增。” 清朝医家王清任《医林改错》中指出:“人过半百元气已虚,气虚无力推动血行,使之淤血偏滞于体,乃罹患偏瘫”,“半身不遂,亏损元气,是其本源。”提出“元气既虚,必不能达于血管,血管无气,必停留而淤”学说,医治强调在补气的基础上配合活血化淤药以增进气血运行,经脉通达。创建补阳还五汤益气活血法医治中风,成为千古名方。 中风后证型以气虚、血淤、阴虚为主证的研究进展杜玉玲等[1]按照邓铁涛望舌诊断标准,对132例中风恢复期病人的舌质、舌体、舌态、舌苔等特征进行比较,结果显示中风恢复期病人的证候特征以气阴两虚为主,其次也存在淤血。杨牧祥等[2]观察259例缺血性中风患者不同分期、病情程度、既往病史与证型的关系,结果表明血淤证为恢复期前3个月最多见证候,气虚、血淤证为恢复期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