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次函数与几何图形结合练习
第八讲 二次函数与几何图形的综合运用1(含答案)

第八讲 二次函数与几何图形的运用一、知识梳理二次函数与三角形的综合运用:1、求面积及最值2、与三角形的综合运用3、与相似三角形的综合运用4、与四边形的综合运用二、例题例1:如图,已知抛物线y=﹣x 2+mx+3与x 轴交于A ,B 两点,与y 轴交于点C ,点B 的坐标为(3,0)(1)求m 的值及抛物线的顶点坐标.(2)点P 是抛物线对称轴l 上的一个动点,当PA+PC 的值最小时,求点P 的坐标.变式 1 如图,已知直线112y x =+与y 轴交于点A ,与x 轴交于点D ,抛物线212y x bx c =++与直线交于A 、E 两点,与x 轴交于B 、C 两点,且B 点坐标为 (1,0). (1)求该抛物线的解析式;(2)动点P 在x 轴上移动,当△PAE 是直角三角形时,求点P 的坐标.例2、如图,已知点A(0,2),B(2,2),C(﹣1,﹣2),抛物线F:y=x2﹣2mx+m2﹣2与直线x=﹣2交于点P.(1)当抛物线F经过点C时,求它的表达式;(2)设点P的纵坐标为y P,求y P的最小值,此时抛物线F上有两点(x1,y1),(x2,y2),且x1<x2≤﹣2,比较y1与y2的大小;(3)当抛物线F与线段AB有公共点时,直接写出m的取值范围.例3: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抛物线y=ax2+bx+2过B(﹣2,6),C(2,2)两点.(1)试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记抛物线顶点为D,求△BCD的面积;(3)若直线y=﹣x向上平移b个单位所得的直线与抛物线段BDC(包括端点B、C)部分有两个交点,求b的取值范围.例4:已知二次函数y=ax2﹣2ax+c(a>0)的图象与x轴的负半轴和正半轴分别交于A、B 两点,与y轴交于点C,它的顶点为P,直线CP与过点B且垂直于x轴的直线交于点D,且CP:PD=2:3(1)求A、B两点的坐标;(2)若tan∠PDB=,求这个二次函数的关系式.例5、如图1,二次函数y1=(x﹣2)(x﹣4)的图象与x轴交于A、B两点(点A在点B的左侧),其对称轴l与x轴交于点C,它的顶点为点D.(1)写出点D的坐标.(2)点P在对称轴l上,位于点C上方,且CP=2CD,以P为顶点的二次函数y2=ax2+bx+c (a≠0)的图象过点A.①试说明二次函数y2=ax2+bx+c(a≠0)的图象过点B;②点R在二次函数y1=(x﹣2)(x﹣4)的图象上,到x轴的距离为d,当点R的坐标为时,二次函数y2=ax2+bx+c(a≠0)的图象上有且只有三个点到x轴的距离等于2d;③如图2,已知0<m<2,过点M(0,m)作x轴的平行线,分别交二次函数y1=(x﹣2)(x ﹣4)、y2=ax2+bx+c(a≠0)的图象于点E、F、G、H(点E、G在对称轴l左侧),过点H 作x轴的垂线,垂足为点N,交二次函数y1=(x﹣2)(x﹣4)的图象于点Q,若△GHN∽△EHQ,求实数m的值.三、课堂练习1、如图,在Rt∠AOB的平分线ON上依次取点C,F,M,过点C作DE⊥OC,分别交OA,OB于点D,E,以FM为对角线作菱形FGMH.已知∠DFE=∠GFH=120°,FG=FE.设OC=x,图中阴影部分面积为y,则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是 ( )A.y=32x2 B.y=3x2 C.y=23x2 D.y=33x22、已知抛物线y=2x2+bx+c与直线y=﹣1只有一个公共点,且经过A(m﹣1,n)和B(m+3,n),过点A,B分别作x轴的垂线,垂足记为M,N,则四边形AMNB的周长为.3、直线y=kx+b与抛物线y=x2交于A(x1,y1)、B(x2,y2)两点,当OA⊥OB时,直线AB 恒过一个定点,该定点坐标为.4、如图,抛物线y=ax2+bx﹣经过点A(1,0)和点B(5,0),与y轴交于点C.(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以点A为圆心,作与直线BC相切的⊙A,请判断⊙A与y轴有怎样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3)在直线BC上方的抛物线上任取一点P,连接PB、PC,请问:△PBC的面积是否存在最大值?若存在,求出这个值和此时点P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5、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抛物线y=ax 2+bx+c 的顶点坐标为(2,9),与y 轴交于点A (0,5),与x 轴交于点E 、B . (1)求二次函数y=ax 2+bx+c 的表达式;(2)过点A 作AC 平行于x 轴,交抛物线于点C ,点P 为抛物线上的一点(点P 在AC 上方),作PD 平行与y 轴交AB 于点D ,问当点P 在何位置时,四边形APCD 的面积最大?并求出最大面积;(3)若点M 在抛物线上,点N 在其对称轴上,使得以A 、E 、N 、M 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且AE 为其一边,求点M 、N 的坐标.六、课后作业1、已知抛物线y=ax 2﹣3x+c (a ≠0)经过点(﹣2,4),则4a+c ﹣1= .2、a 、b 、c 是实数,点A (a+1、b )、B (a+2,c )在二次函数y=x 2﹣2ax+3的图象上,则b 、c 的大小关系是b c (用“>”或“<”号填空)3、已知二次函数n mx x y ++=2的图像经过点()1,3-P ,对称轴是经过()0,1-且平行于y轴的直线。
(完整版)二次函数与几何图形综合题

二次函数与几何图形综合题类型1二次函数与相似三角形的存在性问题1.(2015·昆明西山区一模)如图,已知抛物线y=ax2+bx+c(a≠0)经过A(-1,0),B(4,0),C(0,2)三点.(1)求这条抛物线的解析式;(2)P为线段BC上的一个动点,过P作PE垂直于x轴与抛物线交于点E,设P点横坐标为m,PE长度为y,请写出y与m的函数关系式,并求出PE的最大值;(3)D为抛物线上一动点,是否存在点D使以A、B、D为顶点的三角形与△COB相似?若存在,试求出点D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2.(2013·曲靖)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直线y=x+4与坐标轴分别交于A,B两点,过A,B两点的抛物线为y=-x2+bx+c.点D为线段AB上一动点,过点D作CD⊥x轴于点C,交抛物线于点E.(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当DE=4时,求四边形CAEB的面积;(3)连接BE,是否存在点D,使得△DBE和△DAC相似?若存在,求出D点坐标;若不存在,说明理由.3.(2015·襄阳)边长为2的正方形OABC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位置如图所示,点D是边OA的中点,连接CD,点E在第一象限,且DE⊥DC,DE=DC.以直线AB为对称轴的抛物线过C,E两点.(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点P从点C出发,沿射线CB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运动,运动时间为t秒.过点P作PF⊥CD 于点F.当t为何值时,以点P,F,D为顶点的三角形与△COD相似?(3)点M为直线AB上一动点,点N为抛物线上一动点,是否存在点M,N,使得以点M,N,D,E 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若存在,请直接写出满足条件的点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类型2 二次函数与平行四边形的存在性问题1.(2014·曲靖)如图,抛物线y =ax 2+bx +c 与坐标轴分别交于A (-3,0),B (1,0),C (0,3)三点,D 是抛物线顶点,E 是对称轴与x 轴的交点.(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F 是抛物线对称轴上一点,且tan ∠AFE =12,求点O 到直线AF 的距离; (3)点P 是x 轴上的一个动点,过P 作PQ ∥OF 交抛物线于点Q ,是否存在以点O ,F ,P ,Q 为顶点的平行四边形?若存在,求出P 点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2.(2013·昆明)如图,矩形OABC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点A在x轴的正半轴上,点C在y轴的正半轴上,OA=4,OC=3,若抛物线的顶点在BC边上,且抛物线经过O,A两点,直线AC交抛物线于点D.(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求点D的坐标;(3)若点M在抛物线上,点N在x轴上,是否存在以点A,D,M,N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若存在,求出点N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3.(2015·昆明西山区二模)如图,抛物线y=x2-2x-3与x轴交于A、B两点(A点在B点左侧),直线l与抛物线交于A、C两点,其中C点的横坐标为2.(1)求A、B、C三点的坐标;(2)在抛物线的对称轴上找到点P,使得△PBC的周长最小,并求出点P的坐标;(3)点G是抛物线上的动点,在x轴上是否存在点F,使A、C、F、G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如果存在,求出所有满足条件的F点坐标;如果不存在,请说明理由.类型3二次函数与直角三角形的存在性问题1.(2015·云南)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抛物线y=ax2+bx+c(a≠0)与x轴相交于A、B两点,与y轴相交于点C,直线y=kx+n(k≠0)经过B、C两点,已知A(1,0),C(0,3),且BC=5.(1)分别求直线BC和抛物线的解析式(关系式);(2)在抛物线的对称轴上是否存在点P,使得以B、C、P三点为顶点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若存在,请求出点P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2.(2015·自贡)如图,已知抛物线y=ax2+bx+c(a≠0) 的对称轴为x=-1,且抛物线经过A(1,0),C(0,3)两点,与x轴交于点B.(1)若直线y=mx+n经过B、C两点,求线段BC所在直线的解析式;(2)在抛物线的对称轴x=-1上找一点M,使点M到点A的距离与到点C的距离之和最小,求出此点M的坐标;(3)设点P为抛物线的对称轴x=-1上的一个动点,求使△BPC为直角三角形的点P的坐标.3.(2015·益阳)已知抛物线E1:y=x2经过点A(1,m),以原点为顶点的抛物线E2经过点B(2,2),点A、B关于y轴的对称点分别为点A′,B′.(1)求m的值及抛物线E2所表示的二次函数的表达式;(2)如图,在第一象限内,抛物线E1上是否存在点Q,使得以点Q、B、B′为顶点的三角形为直角三角形?若存在,求出点Q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3)如图,P为第一象限内的抛物线E1上与点A不重合的一点,连接OP并延长与抛物线E2相交于点P′,求△P AA′与△P′BB′的面积之比.类型4 二次函数与等腰三角形的存在性问题1.(2015·黔东南)如图,已知二次函数y 1=-x 2+134x +c 的图象与x 轴的一个交点为A (4,0),与y 轴的交点为B ,过A 、B 的直线为y 2=kx +b .(1)求二次函数y 1的解析式及点B 的坐标;(2)由图象写出满足y 1<y 2的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3)在两坐标轴上是否存在点P ,使得△ABP 是以AB 为底边的等腰三角形?若存在,求出点P 的坐标;若不存在,说明理由.2.如图,抛物线与x轴交于A,B两点,直线y=kx-1与抛物线交于A,C两点,其中A(-1,0),B(3,0),点C的纵坐标为-3.(1)求k值;(2)求抛物线的解析式;(3)抛物线上是否存在点P,使得△ACP是以AC为底边的等腰三角形?如果存在,写出所有满足条件的点P的坐标;如果不存在,请说明理由.3.(2015·昆明官渡区二模)如图,已知抛物线y=ax2+bx+c(a≠0)交于x轴于A(-1,0),B(5,0)两点,与y轴交于点C(0,2).(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若点M为抛物线的顶点,连接BC、CM、BM,求△BCM的面积;(3)连接AC,在x轴上是否存在点P,使△ACP为等腰三角形;若存在,请求出点P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类型5二次函数与图形面积问题1.(2014·昆明)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抛物线y=ax2+bx-3(a≠0)与x轴交于点A(-2,0),B(4,0)两点,与y轴交于点C.(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点P从A点出发,在线段AB上以每秒3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B点运动,同时点Q从B点出发,在线段BC上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C点运动.其中一个点到达终点时,另一个点也停止运动.当△PBQ存在时,求运动多少秒使△PBQ的面积最大,最大面积是多少?(3)当△PBQ的面积最大时,在BC下方的抛物线上存在点K,使S△CBK∶S△PBQ=5∶2,求K点坐标.2.(2015·云南二模)如图所示,抛物线y =ax 2+bx (a <0)与双曲线y =k x相交于点A 、B ,点A 的坐标为(-2,2),点B 在第四象限内,过点B 作直线BC ∥x 轴,直线BC 与抛物线的另一交点为点C ,已知直线BC 与x 轴之间的距离是点B 到y 轴的距离的4倍,记抛物线的顶点为E .(1)求双曲线和抛物线的解析式;(2)计算△ABC 与△ABE 的面积;(3)在抛物线上是否存在点D ,使△ABD 的面积等于△ABE 的面积的8倍?若存在,请求出点D 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类型6二次函数与最值问题1.(2015·昆明盘龙区一模)如图,对称轴为直线x=2的抛物线经过A(-1,0),C(0,5)两点,与x轴另一交点为B,已知M(0,1),E(a,0),F(a+1,0),点P是第一象限内的抛物线上的动点.(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当a=1时,求四边形MEFP的面积最大值,并求此时点P的坐标;(3)若△PCM是以点P为顶点的等腰三角形,求a为何值时,四边形PMEF周长最小?请说明理由.2.(2013·玉溪)如图,顶点为A的抛物线y=a(x+2)2-4交x轴于点B(1,0),连接AB,过原点O作射线OM∥AB,过点A作AD∥x轴交OM于点D,点C为抛物线与x轴的另一个交点,连接CD.(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关系式);(2)求点A,B所在的直线的解析式(关系式);(3)若动点P从点O出发,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着射线OM运动,设点P运动的时间为t秒,问:当t为何值时,四边形ABOP分别为平行四边形?(4)若动点P从点O出发,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线段OD向点D运动,同时动点Q从点C出发,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线段CO向点O运动,当其中一个点停止运动时另一个点也随之停止运动.设它们的运动时间为t秒,连接PQ.问:当t为何值时,四边形CDPQ的面积最小?并求此时PQ的长.类型7二次函数与根的判别式问题1.(2015·衡阳)如图,顶点M在y轴上的抛物线与直线y=x+1相交于A、B两点,且点A在x轴上,点B的横坐标为2,连接AM、BM.(1)求抛物线的函数关系式;(2)判断△ABM的形状,并说明理由;(3)把抛物线与直线y=x的交点称为抛物线的不动点.若将(1)中抛物线平移,使其顶点为(m,2m),当m满足什么条件时,平移后的抛物线总有不动点?类型8二次函数与圆1.(2015·昆明盘龙区二模)如图,已知以E(3,0)为圆心,以5为半径的⊙E与x轴交于点A,B两点,与y轴交于C点,抛物线y=ax2+bx+c经过A,B,C三点,顶点为F.(1)求A,B,C三点的坐标;(2)求抛物线的解析式及顶点F的坐标;(3)已知M为抛物线上一动点(不与C点重合).试探究:①使得以A,B,M为顶点的三角形面积与△ABC的面积相等,求所有符合条件的点M的坐标;②若探究①中的M点位于第四象限,连接M点与抛物线顶点F,试判断直线MF与⊙E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2.(2015·曲靖)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直线l⊥y轴于点B(0,-2),A为OB的中点,以A 为顶点的抛物线y=ax2+c(a≠0)与x轴分别交于C、D两点,且CD=4.点P为抛物线上的一个动点,以P 为圆心,PO为半径画圆.(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若⊙P与y轴的另一交点为E,且OE=2,求点P的坐标;(3)判断直线l与⊙P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
第22章二次函数 知识点过关练习题 二次函数与几何图形面积问题2021-2022人教九年级上册数学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数学《二次函数》知识点过关精准练(二次函数与几何图形面积问题)知识储备:1.对于二次函数y=-2x2+4x-5,当x=______时,y有最_______值,最_______值是_______.2.应用二次函数解决面积最值问题的步骤1.分析题中的变量与常量、几何图形的基本性质.2.找出等量关系,建立函数模型.3.结合函数图象及性质,考虑实际问题中自变量的取值范围,常采用配方法求出,或根据二次函数顶点坐标公式求出面积的最大或最小值.知识点过关精准练一、选择题。
1.用长40 m的篱笆围成一个矩形菜园,则围成的菜园的最大面积为( )A.400 m2B.300 m2C.200 m2D.100 m22. 如图,小明想用长为12 m的栅栏(虚线部分),借助围墙围成一个矩形花园ABCD,则矩形ABCD的最大面积是( )A.16 m2B.18 m2C.20 m2D.24 m23.已知在直角三角形中两条直角边的和为18,则当三角形的面积最大时,其中一条直角边长为( )A.8B.9C.10D.124.如图所示,在矩形ABCD的各边AB,BC,CD和DA上分别选取点E,F,G,H(不与A,B,C,D各点重合),使得AE=AH=CF=CG,如果AB=60,BC=40,那么四边形EFGH的最大面积是( )A.1 350B.1 300C.1 250D.1 2005. 已知一个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之和为20 cm,则这个直角三角形的最大面积为( )A.25 cm2B.50 cm2C.100 cm2D.不确定6.如图,△ABC是直角三角形,∠A=90°,AB=8 cm,AC=6 cm.点P从点A出发,沿AB方向以2 cm/s的速度向点B运动,同时点Q从点A出发,沿AC方向以1 cm/s 的速度向点C运动,其中一个动点到达终点时则另一个动点也停止运动,则△APQ 的最大面积是( )A.0 cm2B.8 cm2C.16 cm2D.24 cm27. 用长为12 m的篱笆,一边利用足够长的墙围出一块苗圃.如图,围出的苗圃是五边形ABCDE,AE⊥AB,BC⊥AB,∠C=∠D=∠E.设CD=DE=x m,五边形ABCDE的面积为S m2.则S的最大值为 ( )A.12√3 m2B.12 m2C.24√3 m2D.没有最大值二、填空题。
二次函数与几何图形结合题及问题详解

1.如图,已知抛物线21y x =-与x 轴交于A 、B 两点,与y 轴交于点C .(1)求A 、B 、C 三点的坐标;(2)过点A 作AP ∥CB 交抛物线于点P ,求四边形ACBP 的面积;解:(1)令0y =,得210x -= 解得1x =±令0x =,得1y =-∴ A (1,0)- B (1,0) C (0,1)- ……………………3分(2)∵O A =O B =O C =1 ∴∠BAC =∠AC O=∠BC O=45o∵A P ∥CB , ∴∠P AB =45o过点P 作P E ⊥x 轴于E ,则∆A P E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令O E =a ,则P E =1a + ∴P (,1)a a +∵点P 在抛物线21y x =-上 ∴211a a +=- 解得12a =,21a =-(不合题意,舍去)∴P E =3……………………………………………………………………………5分∴四边形ACB P 的面积S =12AB •O C +12AB •P E =112123422⨯⨯+⨯⨯=………………………………6分 2.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BC 是直角三角形,∠ACB =90,AC =BC ,OA =1,OC =4,抛物线2y x bx c =++经过A ,B 两点,抛物线的顶点为D .(1)求b ,c 的值;(2)点E 是直角三角形ABC 斜边AB 上一动点(点A 、B 除外),过点E 作x 轴的垂线交抛物线于点F ,当线段EF 的长度最大时,求点E 的坐标;(3)在(2)的条件下:①求以点E、B、F、D为顶点的四边形的面积;②在抛物线上是否存在一点P ,使△EFP 是以EF 为直角边的直角三角形? 若存在,求出所有点P 的坐标;若不存在,说明理由.解:(1)由已知得:A (-1,0) B (4,5)…………………1分∵二次函数2y x bx c =++的图像经过点A (-1,0)B(4,5)∴101645b c b c -+=⎧⎨++=⎩…………………………………………………2分 解得:b=-2 c=-3…………………………………………………3分(2)如26题图:∵直线AB 经过点A (-1,0) B(4,5)∴直线AB 的解析式为:y=x+1……………………………………4分∵二次函数223y x x =--∴设点E(t , t+1),则F (t ,223t t --)………………………5分∴EF= 2(1)(23)t t t +---………………………………………6分 =2325()24t --+∴当32t =时,EF 的最大值=254∴点E 的坐标为(32,52)………………………………7分 (3)①如26题图:顺次连接点E 、B 、F 、D 得四边形EBFD.可求出点F 的坐标(32,154-),点D 的坐标为(1,-4) S EBFD 四边行 = S BEF V + S DEF V=12531253(4)(1)242242⨯-+⨯- =758 ………………………………………………10分 ②如26题备用图:ⅰ)过点E 作a ⊥EF 交抛物线于点P,设点P(m ,223m m --)则有:25232m m --= 解得:1226m =-,2226m += ∴12265(,)2p -, 22265(,)2p + ⅱ)过点F 作b ⊥EF 交抛物线于3P ,设3P (n ,223n n --)则有:215423n n --=- 解得:112n = ,232n =(与点F 重合,舍去) ∴3P 11524(,-) 综上所述:所有点P 的坐标:12265(,)2p -,22265(,)2p +3P (11524(,-). 能使△EFP 组成以EF 为直角边的直角三角形.…………………………………… 13分3.如图,已知二次函数c bx x y ++=2的图象与x 轴交于A 、B 两点,与y 轴交于点P ,顶点为C (1,-2).(1)求此函数的关系式;(2)作点C 关于x 轴的对称点D ,顺次连接A 、C 、B 、D.若在抛物线上存在点E ,使直线PE 将四边形ABCD 分成面积相等的两个四边形,求点E 的坐标;(1)∵c bx x y ++=2的顶点为C (1,-2),∴2)1(2--=x y ,122--=x x y . ……………2分(2)设直线PE 对应的函数关系式为b kx y +=由题意,四边形ACBD 是菱形.26题备用图故直线PE 必过菱形ACBD 的对称中心M . ………3分由P (0,-1),M (1,0),得⎩⎨⎧=+-=01b k b .从而1-=x y , …5分设E (x ,1-x ),代入122--=x x y ,得1212--=-x x x .解之得01=x ,32=x ,根据题意,得点E (3,2) …………………………………7分.4如图,已知抛物线)0(2≠++=a c bx ax y 的顶点坐标为Q ()1,2-,且与y 轴交于点C ()3,0,与x 轴交于A 、B 两点(点A 在点B 的右侧),点P 是该抛物线上一动点,从点C 沿抛物线向点A 运动(点P 与A 不重合),过点P 作PD ∥y 轴,交AC 于点D .(1)求该抛物线的函数关系式;(2)当△ADP 是直角三角形时,求点P 的坐标;(3)在问题(2)的结论下,若点E 在x 轴上,点F 在抛物线上,问是否存在以A 、P 、E 、F 为顶点的平行四边形?若存在,求点F 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解:(1)∵抛物线的顶点为Q (2,-1)∴设()122--=x ay 将C (0,3)代入上式,得()12032--=a1=a ∴()122--=x y , 即342+-=x x y …(3分)(2)分两种情况:①当点P 1为直角顶点时,点P 1与点B 重合(如图)令y =0, 得0342=+-x x解之得11=x , 32=x∵点A 在点B 的右边, ∴B(1,0), A(3,0)∴P 1(1,0) (5分)②解:当点A 为△APD 2的直角顶点是(如图)∵OA=OC, ∠AOC=ο90, ∴∠OAD 2=ο45当∠D 2AP 2=ο90时, ∠OAP 2=ο45, ∴AO 平分∠D 2AP 2又∵P 2D 2∥y 轴, ∴P 2D 2⊥AO, ∴P 2、D 2关于x 轴对称设直线AC 的函数关系式为b kx y +=将A(3,0), C(0,3)代入上式得⎩⎨⎧=+=b b k 330, ∴⎩⎨⎧=-=31b k ∴3+-=x y ……………(7分) ∵D 2在3+-=x y 上, P 2在342+-=x x y 上,∴设D 2(x ,3+-x ), P 2(x ,342+-x x )∴(3+-x )+(342+-x x )=0 0652=+-x x , ∴21=x , 32=x (舍)∴当x =2时, 342+-=x x y =32422+⨯-=-1 ∴P 2的坐标为P 2(2,-1)(即为抛物线顶点)∴P 点坐标为P 1(1,0), P 2(2,-1) …………………………………………………(9分)(3)解: 由题(2)知,当点P 的坐标为P 1(1,0)时,不能构成平行四边形……………………(10分)当点P 的坐标为P 2(2,-1)(即顶点Q)时,平移直线AP(如图)交x 轴于点E,交抛物线于点F.当AP=FE 时,四边形PAFE 是平行四边形∵P(2,-1), ∴可令F(x ,1)∴1342=+-x x 解之得: 221-=x , 222+=x ∴F 点有两点,即F 1(22-,1), F 2(22+,1) ……………(13分)3. (2011,25,10分)如图,抛物线212y x x a =-+与x 轴交于A ,B 两点,与y 轴交于点C ,其顶点在直线y =-2x 上.(1)求a 的值;(2)求A ,B 两点的坐标;(3)以AC ,CB 为一组邻边作□ABCD ,则点D 关于x 轴的对称点D ´是否在该抛物线上?请说明理由.考点:二次函数综合题。
专题:二次函数与几何图形综合——图形面积问题(后附答案)【精品】

专题二次函数与几何图形综合——图形面积问题类型1 已知三角形的面积,求点的坐标
1.如图所示,二次函数y=ax2-4x+c的图象经过坐标原点,与x 轴交于点A(-4,0).
(1)求二次函数的解析式;
(2)在抛物线上存在点P,满足S△AO P=8,请求出点P的坐标.
2.如图,抛物线y=-x2-2x+3交x轴于点A,B,交y轴于点C,P为抛物线上在第二象限内的一点.若△PAC的面积为3,求点P的坐标.
类型2 已知三角形面积之间的数量关系,求点的坐标
3.如图是二次函数y=(x+m)2+k的图象,其顶点坐标为M(1,-4).(1)求出图象与x轴的交点A,B的坐标;
(2)在二次函数的图象上是否存在点P,使S△PAB=5
4
S△MAB?若存在,求出点P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类型3 求三角形面积的最值
4.如图,直线l:y=-3x+3与x轴、y轴分别相交于A,B两点,抛物线y=ax2-2ax+a+4(a<0)经过点B.
(1)求该抛物线的函数解析式;
(2)已知点M是抛物线上的一个动点,并且点M在第一象限内,连接AM,BM.设点M的横坐标为m,△ABM的面积为S,求S关于m的函数解析式,并求出S的最大值.。
北师版九年级数学下册作业课件 第二章 二次函数 专题训练(七) 二次函数与几何图形的综合

1 2
x-2=-2,∴
16a-2+c=0, 点A(-4,0),点C(0,-2),∴ c=-2,
解得 a=14, c=-2,
∴抛物线的表达
式为y=14 x2+12 x-2
(2)显然∠PMC≠90°,∴可分如下两种情况讨论:①当∠MPC=90°时,PC∥x
轴,∴yP=yC=-2,即
1 4
xP2+
1 2
xP-2=-2时,解得xP=-2或0(舍去),∴此时点
解:(1)根据题意可知抛物线的表达式为 y=-2 (x+1)(x-5),即 y=-2 x2+8 x+10
9
999
(2) ∵y=-2 x2+8 x+10 =-2 (x-2)2+2,∴点 C(2,2),可设点 P(2,m),∴
9 99
9
易得直线 BP 的函数表达式为 y=-13
mx
+5 3
m.又∵CE⊥PB,∴易得直线 CE 的函数表达
【思路点拨】(2)先设出点D的坐标为(m,am2+bm+c),则可用字母m表示出 点F的坐标,进而可用m表示出线段DF的长,再结合二次函数的性质即可求出线段 DF长度的最大值;(3)根据Rt△DFG中DF与DG的关系可表示出DG的长.
a-b+c=0, 16a+4b+c=0
a=-12, b=32,
解:(1)根据题意,得 c=2,
,解得 c=2, ∴该抛物线的函数表达
式为 y=-1 x2+3 x+2 22
(2)易得直线 BC 的函数表达式为 y=-1 x+2,设点 D(m,-1 m2+3 m+2),
2
2
2
0<m<4,则点 F(m,-1 m+2),∴DF=-1 m2+3 m+2-(-1 m+2)=-1 m2+
二次函数与几何图形综合(压轴题)-含答案

二次函数与几何图形综合题类型一 线段数量关系/最值问题1. (2019滨州)如图①,抛物线y =-18x 2+12x +4与y 轴交于点A ,与x 轴交于点B ,C ,将直线AB 绕点A 逆时针旋转90°,所得直线与x 轴交于点D .(1)求直线AD 的函数解析式;(2)如图②,若点P 是直线AD 上方抛物线上的一个动点.①当点P 到直线AD 的距离最大时,求点P 的坐标和最大距离;②当点P 到直线AD 的距离为524时,求sin ∠P AD 的值.第1题图2. 如图,直线y =x +2与抛物线y =ax 2+bx +6相交于A (12,52)和B (4,c ). (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点P 是直线AB 上的动点,设点P 的横坐标为n ,过点P 作PC ⊥x 轴,交抛物线于点C ,交x 轴于点M .①当点P 在线段AB 上运动时(点P 不与点A ,B 重合),是否存在这样的点P ,使线段PC 的长有最大值?若存在,求出这个最大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②点P 在直线AB 上自由移动,当点C 、P 、M 中恰有一点是其他两点所连线段的中点时,请直接写出n 的值.第2题图类型二面积数量关系/最值问题1. (2019成华区一诊)如图,抛物线经过原点O,与x轴交于点A(-4,0),且经过点B(4,8).(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设直线y=kx+4与抛物线两交点的横坐标分别为x1,x2(x1<x2),当1x2-1x1=22时,求k的值;(3)连接OB,点P为x轴下方抛物线上一动点,过点P作OB的平行线交直线AB于点C,连接OC、OP,当S△POC∶S△BOC=1∶2时,求点P的坐标.第1题图2. (2019武侯区一诊)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y =mx +3与抛物线交于点A (9,-6),与y 轴交于点B ,抛物线的顶点C 的坐标是(4,-11).(1)分别求该直线和抛物线的函数表达式;(2)D 是抛物线上位于对称轴左侧的点,若△ABD 的面积为812,求点D 的坐标; (3)在y 轴上是否存在一点P ,使∠APC =45°?若存在,求出满足条件的点P 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二次函数与几何综合(习题及部分答案)

二次函数与几何综合(习题)➢例题示范例1:如图,抛物线y=ax2+2ax-3a 与x 轴交于A,B 两点(点A 在点B 的左侧),与y 轴交于点C,且OA=OC,连接AC.(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若点P 是直线AC 下方抛物线上一动点,求△ACP 面积的最大值.(3)若点E 在抛物线的对称轴上,抛物线上是否存在点F,使以A,B,E,F 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若存在,求出所有满足条件的点F 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yA OB xC第一问:研究背景图形【思路分析】读题标注,注意到题中给出的表达式中各项系数都只含有字母a,可以求解A(-3,0),B(1,0),对称轴为直线x=-1;结合题中给出的OA=OC,可得C(0,-3),代入表达式,即可求得抛物线解析式.再结合所求线段长来观察几何图形,发现△AOC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过程示范】解:(1)由y=ax2+2ax-3a=a(x+3)(x-1)可知A(-3,0),B(1,0),∵OA=OC,∴C(0,-3),将C(0,-3)代入y=ax2+2ax-3a,解得,a=1,∴y=x2+2x-3.1第二问:铅垂法求面积【思路分析】(1)整合信息,分析特征:由所求的目标入手分析,目标为S△ACP的最大值,分析A,C 为定点,P 为动点且P 在直线AC 下方的抛物线上运动,即-3<x P<0;(2)设计方案:注意到三条线段都是斜放置的线段,需要借助横平竖直的线段来表达,所以考虑利用铅垂法来表达S△ACP.第三问:平行四边形的存在性【思路分析】分析不变特征:以A,B,E,F 为顶点的四边形中,A,B 为定点,E,F 为动点,定点A,B 连接成为定线段AB.分析形成因素:要使这个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首先考虑AB 在平行四边形中的作用,四个顶点用逗号隔开,位置不确定,则AB 既可以作边,也可以作对角线.画图求解:先根据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来确定EF 和AB 之间应满足的条yA Q OB xPC23件,再通过平移和旋转来尝试画图,确定图形后设计方案求解.①AB 作为边时,依据平行四边形的判定,需满足 EF ∥AB 且 EF =AB ,要找 EF ,可借助平移.点 E 在对称轴上,沿直线容易平移,故将线段 AB 拿出来沿对称轴上下方向平移,确保点 E 在对称轴上,来找抛物线上的点 F .注意:在对称轴的左、右两侧分别平移.找出点之后,设出对称轴上 E 点坐标,利用平行且相等表达抛物线上 F 点坐标,代入抛物线解析式求解.②AB 作为对角线时,依据平行四边形的判定,需满足 AB , EF 互相平分,先找到定线段 AB 的中点,在旋转过程中找到 EF 恰好被 AB 中点平分的位置,因为 E 和 AB 中点都在抛物线对称轴上,说明 EF 所在直线即为抛物线对称轴,则与抛物线的交点(抛物线顶点)即为 F 点坐标.画图或推理,根据运动范围考虑是否找全各种情形. 【过程示范】(3)①当 AB 为边时,AB ∥EF 且 AB =EF , 如图所示,设 E 点坐标为(-1,m ), 当四边形是□ABFE 时,由 A (-3,0),B (1,0)可知,F 1(3,m ), 代入抛物线解析式,可得,m =12, ∴F 1(3,12);当四边形是□ABEF 时,由 A (-3,0),B (1,0)可知,F 2(-5,m ), 代入抛物线解析式,可得,m =12, ∴F 2(-5,12).②当 AB 为对角线时,AB 与 EF 互相平分, AB 的中点 D (-1,0),设 E (-1,m ),则 F (-1,-m ), 代入抛物线解析式,可得,m =4, ∴F 3(-1,-4).综上:F 1(3,12),F 2(-5,12),F 3(-1,-4).结果验证:➢巩固练习1.如图,直线y =-1x 与抛物线y =-1x2 + 6 交于A,B 两点,2 4C 是抛物线的顶点.(1)在直线AB 上方的抛物线上有一动点P,当△ABP 的面积最大时,点P 的坐标为.(2)若点M 在抛物线上,且以点M,A,B 以及另一点N 为顶点的平行四边形ABNM 的面积为240,则M,N 两点的坐标为.yCBO xAyCBO xA42.已知抛物线y=-mx2+4x+2m 与x 轴交于点A(α,0),B(β,0),且1+1=-2 .抛物线的对称轴为直线l,与y 轴的交点为点αβC,顶点为点D,点C 关于l 的对称点为点E.(1)抛物线的解析式为.(2)连接CD,在直线CD 下方的抛物线上有一动点G,当S△CDG=3,点G 的坐标为.(3)若点P 在抛物线上,点Q 在x 轴上,当以点D,E,P,Q 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时,点Q 的坐标为.53.已知抛物线y=ax2-4ax+b 的对称轴为直线x=2,顶点为P,与x 轴交于A,B 两点,与y 轴交于点C,其中A(1,0),连接BC,PB,得到∠PBC=90°.(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抛物线上是否存在异于点P 的一点Q,使△BCQ 与△BCP 的面积相等?若存在,求出点Q 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3)若点E 是抛物线上一动点,点F 是x 轴上一动点,是否存在以B,C,E,F 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若存在,求出点F 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64.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ABC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BAC=90°,A(1,0),B(0,2).抛物线y=ax2-ax-b 与y 轴交于点D,且经过点C,连接AD,可得AB=AD.(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平移该抛物线的对称轴所在直线l.当l 移动到何处时,恰好将△ABC 的面积分为相等的两部分?(3)点P 是抛物线上一动点,点Q 是抛物线对称轴l 上一动点,是否存在点P,使以P,Q,A,B 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若存在,求出点P 的坐标;若不存在,说明理由.75.如图,二次函数图象的顶点为坐标系原点O,且经过点A(3,3),一次函数的图象经过点A和点B(6,0).(1)求二次函数与一次函数的解析式;(2)如果一次函数图象与y轴相交于点C,点D在线段AC上,与y轴平行的直线DE与二次函数图象相交于点E,∠CDO=∠OED,求点D的坐标;(3)当点D在直线AC上的一个动点时,以点O、C、D、E为顶点的四边形能成为平行四边形吗?请说明理由.6.已知关于二次函数y=x2﹣(4k+2)x+4k2+3k的图象与x轴有两个交点.(1)求k的取值范围;(2)若二次函数与x轴的两个交点坐标为(a,0),(b,0),并满足(a﹣b)2=2,求k的值,并写出二次函数的表达式;(3)如图所示,由(2)所得的抛物线与一次函数y=﹣3x +的图象相交于点C、点D,求三角形CDP的面积.7.如图1,二次函数y=a(x2﹣x﹣6)(a≠0)的图象过点C(1,﹣),与x轴交于A,B两点(点A在x轴的负半轴上),且A,C两点关于正比例函数y=kx(k≠0)的图8象对称.(1)求二次函数与正比例函数的解析式;(2)如图2,过点B作BD⊥x轴交正比例函数图象于点D,连接AC,交正比例函数的图象于点E,连接AD,CD.如果动点P从点A沿线段AD方向以每秒2个单位的速度向D运动,同时动点Q从点D沿线段DC方向以每秒1个单位的速度向点C运动,当其中一个点到达终点时,另一个点随之停止运动,连接PQ,QE,PE,设运动时间为t秒,是否存在某一刻,使PE,QE分别平分∠APQ和∠PQC?若存在,求出t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8.如图,二次函数图象的顶点为坐标原点O,y轴为对称轴,且经过点A(3,3),一次函数的图象经过点A和点B(6,0).(1)求二次函数与一次函数的解析式;(2)如果一次函数图象与y轴相交于点C,E是抛物线上OA段上一点,过点E作y轴平行的直线DE与直线AC交于点D,∠DOE=∠EDA,求点E的坐标;(3)点M是线段AC延长线上的一个动点,过点M作y轴的平行线交抛物线于F,以点O、C、M、F为顶点的四边形能否为菱形?若能,求出点F的坐标;若不能,请说明理由.9.小明在学习时遇到这样一个问题:如果二次函数y=a1x2+b1x+c1(a1≠0,a1,b1,c1是常数)与y=a2x2+b2x+c2(a2≠0,a2,9b,c2是常数)满足a1+a2=0,b1=b2,c1+c2=0,则称这两个函数互为“旋转函2数”.求y=﹣x2+3x﹣2函数的“旋转函数”.小明是这样思考的:由y=﹣x2+3x﹣2函数可知a1=﹣1,b1=3,c1=﹣2,根据a1+a2=0b1=b2,c1+c2=0,求出a2,b2,c2,就能确定这个函数的“旋转函数”.请参考小明的方法解决下面的问题:(1)写出函数y=﹣x2+3x﹣2的“旋转函数”;(2)若函数y=﹣x2+mx﹣2与y=x2﹣2nx+n互为“旋转函数”,求(m+n)2016的值;(3)已知函数y =﹣(x+1)(x﹣4)的图象与x轴交于A,B两点,与y轴交于点C,点A,B,C关于原点的对称点分别是A,B1,C1,试证明经过点A1,B1,C1的二次函数与函1数y =﹣(x+1)(x﹣4)互为“旋转函数”.10.如图,已知二次函数y=ax2+bx﹣3a经过点A(﹣1,0),C(0,3),与x轴交于另一点B,抛物线的顶点为D.(1)求此二次函数解析式;(2)连接DC、BC、DB,求证:△BCD是直角三角形;(3)在对称轴右侧的抛物线上是否存在点P,使得△PDC为等腰三角形?若存在,求出符合条件的点P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11.如图,抛物线y=ax2+bx+c与x轴交与A(1,0),B(4,0)两点,与y轴交于点C (0,4)(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点P为抛物线上一动点,满足S△PBC =S△ABC,求P点的坐标.(3)点D为抛物线对称轴上一点,若△BCD是锐角三角形,求点D的纵坐标n的取值范围.1012.如图,已知直线y=x+2交x轴、y轴分别于点A、B,抛物线y=ax2+bx+c(a≠0)的对称轴为直线x =﹣,且抛物线经过A、B两点,交x轴于另一点C.(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点M是抛物线x轴上方一点,∠MBA=∠CBO,求点M的坐标;(4)过点A作AB的垂线交y轴于点D,平移直线AD交抛物线于点E、F两点,连结EO、FO.若△EFO为以EF为斜边的直角三角形,求平移后的直线的解析式.13.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对于图形G,若存在一个正方形γ,这个正方形的某条边与x轴垂直,且图形G上的所有的点都在该正方形的内部或者边上,则称该正方形γ为图形G的一个正覆盖.很显然,如果图形G存在一个正覆盖,则它的正覆益有无数个,我们将图形G的所有正覆盖中边长最小的一个,称为它的紧覆盖,如图所示,图形G为三条线段和一个圆弧组成的封闭图形,图中的三个正方形均为图形G的正覆盖,其中正方形ABCD就是图形G的紧覆盖.(1)对于半径为2的⊙O,它的紧覆盖的边长为.(2)如图1,点P为直线y=﹣2x+3上一动点,若线段OP的紧覆盖的边长为2,求点P的坐标.(3)如图2,直线y=3x+3与x轴,y轴分别交于A,B,11①以O为圆心,r为半径的⊙O与线段AB有公共点,且由⊙O与线段AB组成的图形G的紧覆益的边长小于4,直接写出r的取值范围;②若在抛物线y=ax2+2ax﹣2(a≠0)上存在点C,使得△ABC的紧覆益的边长为3,直接写出a 的取值范围.14.如图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矩形OABC如图所示放置,点A在x轴上,点B的坐标为(n,1)(n>0),将此矩形绕O点逆时针旋转90°得到矩形OA′B′C′,抛物线y=ax2+bx+c(a≠0)经过A、A′、C′三点.(1)求此抛物线的解析式(a、b、c可用含n的式子表示);(2)若抛物线对称轴是x=1的一条直线,直线y=kx+2(k≠0)与抛物线相交于两点D (x1,y1)、E(x2、y2)(x1<x2),当|x1﹣x2|最小时,求抛物线与直线的交点D和E 的坐标;(3)若抛物线对称轴是x=1的一条直线,如图2,点M是抛物线的顶点,点P是y轴上一动点,点Q是坐标平面内一点,四边形APQM是以PM为对角线的平行四边形,点Q′与点Q 关于直线CM对称,连接MQ′、PQ′,当△PMQ′与平行四边形APQM重合部分的面积是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的时,求平行四边形APQM的面积.1215.如图①,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抛物线y =x2﹣x﹣2分别与x轴交于A,B两点,与y轴交于C点,直线EF垂直平分线段BC,分别交BC于点E,y轴于点F,交x轴于D.(1)判定△ABC的形状;(2)在线段BC下方的抛物线上有一点P,当△BCP面积最大时,求点P的坐标及△BCP面积的最大值;(3)如图②,过点E作EH⊥x轴于点H,将△EHD绕点E逆时针旋转一个角度α(0°≤α≤90°),∠DEH的两边分别交线段BO,CO于点T,点K,当△KET为等腰三角形时,求此时KT的值.16.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抛物线y =﹣x2+bx+c与x轴交于点A,B,与y轴交于点C,直线BC的解析式为y=﹣x+6.(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点M为线段BC上方抛物线上的任意一点,连接MB,MC,点N为抛物线对称轴上任意一13点,当M到直线BC的距离最大时,求点M的坐标及MN+NB的最小值;(3)在(2)中,点M到直线BC的距离最大时,连接OM交BC于点E,将原抛物线沿射线OM 平移,平移后的抛物线记为y′,当y′经过点M时,它的对称轴与x轴的交点记为H.将△BOE绕点B逆时针旋转60°至△BO1E1,再将△BO1E1沿着直线O1H平移,得到△B 1O2E2,在平面内是否存在点F,使以点C,H,B1,F为顶点的四边形是以B1H为边的菱形.若存在,直接写出点B1的横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参考答案】1415。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2 与几何图形结合3.2.1 与等腰三角形结合1、如图,直线y=3x+3交x 轴于A 点,交y 轴于B 点,过A 、B 两点的抛物线交x 轴于另一点C (3,0). ⑴求抛物线的解析式;⑵在抛物线的对称轴上是否存在点Q ,使△ABQ 是等腰三角形?若存在,求出符合条件的Q 点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2、如图,已知直线y=x 与交于A 、B 两点.(1)求交点A 、B 的坐标;(2)记一次函数y=x 的函数值为y 1,二次函数的函数值为y 2.若y 1>y 2,求x 的取值范围;(3)在该抛物线上存在几个点,使得每个点与AB 构成的三角形为等腰三角形?并求出不少于3个满足条件的点P 的坐标.y =x2y =x23、如图,已知二次函数的图象经过点A (3,3)、B (4,0)和原点O 。
P 为二次函数图象上的一个动点,过点P 作x 轴的垂线,垂足为D (m ,0),并与直线OA 交于点C .(1)求出二次函数的解析式;(2)当点P 在直线OA 的上方时,求线段PC 的最大值;(3)当m >0时,探索是否存在点P ,使得△PCO 为等腰三角形,如果存在,求出P 的坐标;如果不存在,请说明理由.3.2.2 与直角三角形结合1、二次函数的图象的一部分如图所示.已知它的顶点M 在第二象限,且经过点A(1,0)和点B(0,l).(1)试求,所满足的关系式;(2)设此二次函数的图象与x 轴的另一个交点为C ,当△AMC 的面积为△ABC 面积的倍时,求a 的值;(3)是否存在实数a ,使得△ABC 为直角三角形.若存在,请求出a 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2yaxbxc a b 542、已知一次函数的图象与x 轴交于点A .与y 轴交于点B ;二次函数图象与一次函数的图象交于B 、C 两点,与x 轴交于D 、E 两点且D 的坐标为(1,0)(1)求二次函数的解析式;(2)在x 轴上是否存在点P ,使得△PBC 是直角三角形?若存在,求出所有的点P ,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3、如图,直线y=x+2与抛物线y=ax 2+bx+6(a ≠0)相交于A 和B (4,m ),点P 是线段AB 上异于A 、B 的动点,过点P 作PC ⊥x 轴于点D ,交抛物线于点C .(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是否存在这样的P 点,使线段PC 的长有最大值,若存在,求出这个最大值(3)求△PAC 为直角三角形时点P 的坐标.y =12x +1y =12x 2+bx+c y =12x +112,52?è???÷3.2.3 与等腰直角三角形结合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现将一块等腰直角三角板ABC放在第二象限,斜靠在两坐标轴y=ax2+ax-2上,且点A(0,2),点C(-1,0),如图所示:抛物线经过点B.(1)求点B的坐标;(2)求抛物线的解析式;(3)在抛物线上是否还存在点P(点B除外),使△ACP仍然是以AC为直角边的等腰直角三角形?若存在,求所有点P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2、如图,抛物线-(m>0)与x轴的另一个交点为A,过P(1,-m)作PM⊥x轴于点M,交抛物线于点B.点B关于抛物线对称轴的对称点为C.(1)若m=2,求点A和点C的坐标;(2)令m>1,连接CA,若△ACP为直角三角形,求m的值;(3)在坐标轴上是否存在点E,使得△PEC是以P为直角顶点的等腰直角三角形?若存在,求出点E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3、已知抛物线y ax 2bx c a 0与x 轴的两个交点分别为A(-1,0)、B(3,0),与y 轴的交点为点D,顶点为C,(1)求出该抛物线的对称轴;?(2)当点 C 变化,使60°≤∠ACB≤90°时,求出 a 的取值范围;?(3)作直线CD 交x 轴于点E,问:在y 轴上是否存在点F,使得△CEF 是一个等腰直角三角形?若存在,请求出 a 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3.2.4 与特殊四边形结合1、(2014?大港区一模)如图,抛物线m:y=ax2+b(a<0,b>0)与x轴于点A、B(点A在点B的左侧),与y轴交于点C.将抛物线m绕点B旋转180°,得到新的抛物线n,它的顶点为C1,与x轴的另一个交点为A1.若四边形AC1A1C为矩形,则a,b应满足的关系式为()A.ab=﹣2 B.ab=﹣3 C.ab=﹣4 D.ab=﹣52、(2014秋?广水市校级月考)如图,抛物线y=﹣x2+bx+c与x轴交于A、B两点(A 点在B点左侧),与y轴交于点C,对称轴为直线x=,OA=2,OD平分∠BOC交抛物线于点D(点D在第一象限).(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和点D的坐标;(2)在抛物线的对称轴上,是否存在一点P,使得△BPD的周长最小?若存在,请求出点P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3、(2016?贵阳模拟)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抛物线经过A(﹣4,0),B(0,﹣4),C(2,0)三点.(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若点M为第三象限内抛物线上一动点,点M的横坐标为m,△AMB的面积为S.求S关于m的函数关系式,并求出S的最大值.(3)若点P是抛物线上的动点,点Q是直线y=﹣x上的动点,判断有几个位置能够使得点P、Q、B、O为顶点的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直接写出相应的点Q的坐标.4.(2015?德州)已知抛物线y=﹣mx2+4x+2m与x轴交于点A(α,0),B(β,0),且=﹣2,(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抛物线的对称轴为l,与y轴的交点为C,顶点为D,点C关于l的对称点为E,是否存在x轴上的点M,y轴上的点N,使四边形DNME的周长最小?若存在,请画出图形(保留作图痕迹),并求出周长的最小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3)若点P在抛物线上,点Q在x轴上,当以点D、E、P、Q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时,求点P的坐标.6.(2015?毕节市)如图,抛物线y=x2+bx+c与x轴交于A(﹣1,0),B(3,0)两点,顶点M关于x轴的对称点是M′.(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若直线AM′与此抛物线的另一个交点为C,求△CAB的面积;(3)是否存在过A,B两点的抛物线,其顶点P关于x轴的对称点为Q,使得四边形APBQ 为正方形?若存在,求出此抛物线的解析式;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8.(2015?鄂尔多斯)如图,抛物线y=x 2﹣x ﹣2与x 轴交于A 、B 两点(点A 在点B的左侧),与y 轴交于点C ,M 是直线BC 下方的抛物线上一动点.(1)求A 、B 、C 三点的坐标.(2)连接MO 、MC ,并把△MOC 沿CO 翻折,得到四边形MO M ′C ,那么是否存在点M ,使四边形MO M ′C为菱形?若存在,求出此时点M 的坐标;若不存在,说明理由.(3)当点M 运动到什么位置时,四边形ABMC 的面积最大,并求出此时M 点的坐标和四边形ABMC 的最大面积.3.2.5 线段和差最值1、在直角坐标系XOY 中,定点A (-2,5)、B (3,-2),动点P 在x 轴上,则PA+PB 的最小值是;|PA-PB|最大值是2、(2013?贵港)如图,点A (a ,1)、B (﹣1,b )都在双曲线y=上,点P 、Q 分别是x 轴、y 轴上的动点,当四边形PABQ 的周长取最小值时,PQ 所在直线的解析式是()A .y=xB .y=x+1C .y=x+2D .y=x+33(x 0)xp3、如图,抛物线y=--x+2的顶点为A ,与y 轴交于点B .(1)求点A 、点B 的坐标;(2)若点P 是x 轴上任意一点,求证:PA-PB ≤AB ;(3)当PA-PB 最大时,求点P 的坐标.5、(2014学年?文澜月考)如图,已知抛物线与x 轴交于点B 、C ,y 轴交于点E ,且点B 在点C 的左侧.抛物线过点M (-2,-2),(1)求实数a 的值;(2)求出四边形CEMB 的面积;(3)在抛物线的对称轴上找一点H ,使的值最大,直接写出点H 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6、如图,二次函数的图象经过点D(0,),且顶点C 的横坐标为4,该图象在x 轴上截得的线段AB 的长为 6. ⑴求二次函数的解析式;⑵在该抛物线的对称轴上找一点P ,使PA+PD 最小,求出点P 的坐标;412x124yx x a CHEH 7397、(2010?绵阳)如图,抛物线y=ax 2+bx+4与x 轴的两个交点分别为A (﹣4,0)、B(2,0),与y 轴交于点C ,顶点为D .E (1,2)为线段BC 的中点,BC 的垂直平分线与x 轴、y 轴分别交于F 、G .(1)求抛物线的函数解析式,并写出顶点D 的坐标;(2)在直线EF 上求一点H ,使△CDH 的周长最小,并求出最小周长;(3)若点K 在x 轴上方的抛物线上运动,当K 运动到什么位置时,△EFK 的面积最大?并求出最大面积.8、(2015?贵阳模拟)如图,二次函数的图象交x 轴于A ,B 两点,交y 轴于点C ,顶点为D .(1)求A ,B ,C 三点的坐标;(2)把△ABC 绕AB 的中点M 旋转180°,得到四边形AEBC ,求出四边形AEBC 的面积;(3)试探索:在直线BC 上是否存在一点P ,使得△PAD 的周长最小?若存在,请求出P 点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2323333yx x9、已知二次函数.(1)当二次函数的图象经过坐标原点O (0,0)时,求二次函数的解析式;(2)如图,当时,该抛物线与y 轴交于点C ,顶点为D ,求C 、D 两点的坐标;(3)在(2)的条件下,x 轴上是否存在一点P ,使得PC+PD 最短?若P 点存在,求出P 点的坐标;若P 点不存在,请说明理由10、(2015?绵阳模拟)如图,抛物线与x 轴交于A 、B 两点(A 在B 点左侧),与y 轴交于点C ,对称轴为直线,OA=2,OD 平分∠BOC 交抛物线于点D (点D 在第一象限);(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和点D 的坐标;(2)点M 是抛物线上的动点,在x 轴上存在一点N ,使得A 、D 、M 、N 四个点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求出点M 的坐标;(3)在抛物线的对称轴上,是否存在一点P ,使得△BPD 的周长最小?若存在,请求出点P 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11、(2014春?西湖区校级月考)如图,已知△OAB 的顶点A (3,0),B (0,1),O 是坐标原点.将△OAB 绕点O 按逆时针旋转90°得到△ODC .(1)写出C ,D 两点的坐标;(2)求过C ,D ,A 三点的抛物线的解析式,并求此抛物线的顶点M 的坐标;(3)在对称轴上找一点P ,使得PB+PD 最小,求出最小值和P 点坐标.2221y x mx m 2m 212yx bx c 12x3.2.6 与面积结合问题1、如图,抛物线与x 轴交于O 、B 两点,C 为顶点,点P 为抛物线上一点,使得求P 点坐标.2、已知二次函数的图象与x 轴交于A 、B 两点,在抛物线上有一点C ,其横坐标为2,则△ABC 面积为____________.3、如图,一小球从斜坡OA 的O 点处抛出,球的抛出路线可以用二次函数刻画,斜坡可以用一次函数刻画,小球的落点是A ,连接抛物线的最高点P 与点O 、A 得△POA ,求△POA 的面积.224y x x OBC OCP S S V V 223y x x 24y x x y =12x4、如图,在直角坐标系xOy 中,二次函数的图象与x 轴相交于O 、A 两点,在这条抛物线的图象上有一点B ,使△AOB 的面积等于6,求点B 的坐标.5、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抛物线与x 轴交于A .B 两点,点A 在x 轴负半轴,点B 在x 轴正半轴,与y 轴交于点C ,顶点为D .求△CBD 的面积.6、如图,抛物线过点O (0,0),A (3,3)和B (4,0).(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若抛物线的顶点为M ,求四边形OMAB 的面积.7、如图,抛物线与x 轴交于A (﹣1,0)、B (3,0)两点,与y 轴交于点C ,此抛物线的对称轴与抛物线相交于点P ,与直线BC 相交于点M ,连接PB .抛物线上是否存在点Q ,使△QMB 与△PMB的面积相等?23y x x 223y x x 223y x x11、如图,在直角坐标系中,抛物线与x 轴交于A (1,0)、C (-4,0)两点(点C 在点A 的左侧),与y 轴交于点B .已知点P 是抛物线上的一个动点,且在B 、C 两点之间,(1)试求直线BC 的解析式;(2)问当点P 运动到什么位置时,△PBC 的面积最大?并求出此时点P 的坐标和△PBC 的最大面积.21325()228y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