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可爱的小企鹅教案
小班美术活动小企鹅(折纸)教案与反思

小班美术活动小企鹅(折纸)教案与反思
一、教案
1. 教学目标
1.了解小企鹅的外形特征;
2.学会用折纸的方法制作小企鹅;
3.提升手眼协调能力和观察能力。
2. 教学内容
制作小企鹅
3. 教学重点
学会折纸的方法制作小企鹅。
4. 教学难点
1.折纸的步骤需要注意细节;
2.学生可能会因为年龄和技能水平有限而难以完成。
5. 教学准备
纸张、剪刀、笔、饼干等。
6. 教学过程
第一步:引入
老师拿出一个小企鹅的模型,让学生猜猜这是什么动物,学生猜不出来可以给出提示。
随后老师介绍小企鹅的外形特征。
第二步:制作
1.老师向学生讲解折纸的方法;
2.学生跟随老师的示范折纸;
3.老师适时地给学生提供帮助和指导;
4.学生完成小企鹅后,可以在饼干上画出小企鹅的脸。
第三步:展示与分享
学生可以在小组内展示自己制作的小企鹅,表达自己的心得和感受。
7. 教学评价
老师观察学生在制作过程中有没有遇到困难,学生制作的小企鹅是
否符合要求。
二、教学反思
这堂课上,我通过引入小企鹅的外形特征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同时
也为接下来的制作过程奠定了基础。
在制作的过程中,我发现有些学
生步骤容易出错,所以我适时地给他们提供帮助和指导。
在总结中,
我要注意鼓励优秀表现的学生,并找出需要进一步提升的学生并给予
更多的辅导。
此外,我需要注意教学材料的选择,使其更加贴合学生
的需要和兴趣。
户外活动小班小企鹅运冰教案

户外活动小班小企鹅运冰教案教案标题:户外活动小班小企鹅运冰教案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了解小企鹅在冰上的运动特点。
2.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和协调能力。
3. 发展学生的身体平衡和协调能力。
教学重点:1. 学生对小企鹅运动的理解和模仿。
2. 学生之间的团队合作和协调。
教学准备:1. 一块光滑的冰面。
2. 一些小球或其他小道具。
3. 音乐播放设备。
教学过程:引入活动:1. 与学生一起观看有关小企鹅在冰上运动的视频片段。
2. 引导学生讨论小企鹅在冰上的特点,例如滑行、跳跃等。
活动一:小企鹅模仿1.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有3-5名学生。
2. 每个小组选择一名学生扮演小企鹅,其他学生扮演观众。
3. 在冰面上,小企鹅模仿视频中的动作,例如滑行、跳跃等。
4. 观众观察小企鹅的动作,并为其加油鼓劲。
活动二:小企鹅运球1. 将学生继续分组,每个小组有3-5名学生。
2. 每个小组选择一名学生扮演小企鹅,其他学生扮演球员。
3. 在冰面上放置一些小球或其他小道具。
4. 小企鹅的任务是将球推到指定的目标区域,球员的任务是帮助小企鹅将球推动。
5. 每个小组轮流进行,记录用时,看哪个小组最快完成任务。
活动三:小企鹅合作跳跃1. 将学生继续分组,每个小组有3-5名学生。
2. 每个小组选择一名学生扮演小企鹅,其他学生扮演跳跃伙伴。
3. 在冰面上划定一条起跳线和落地线。
4. 小企鹅的任务是从起跳线跳到落地线,跳跃伙伴的任务是帮助小企鹅保持平衡。
5. 每个小组轮流进行,记录跳跃的距离,看哪个小组跳得最远。
活动四:小企鹅舞蹈1. 为学生播放一首欢快的音乐。
2. 学生自由发挥,模仿小企鹅的动作,在冰面上跳舞。
3. 鼓励学生展示自己的创意和个性。
总结:1. 与学生一起回顾今天的活动,让他们分享自己的体验和感受。
2. 引导学生总结小企鹅运动的特点和他们在活动中学到的团队合作和协调能力。
拓展活动:1. 学生自由探索其他小动物在冰上的运动特点,如海豹、企鹅等。
小班体育教案——小企鹅运冰块

一、教学目标:1. 学习小企鹅模仿动作,发展幼儿的身体协调能力和灵活性。
2. 通过运冰块的游戏,锻炼幼儿的手臂力量和团队协作能力。
3. 培养幼儿勇敢、自信、坚持的品质。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学习小企鹅模仿动作,参与运冰块游戏。
难点:协调身体动作,顺利将冰块运送到目的地。
三、教学准备:1. 教具:小企鹅头饰、冰块玩具、音乐播放设备。
2. 场地:宽敞的场地,无障碍物。
四、教学过程:1. 热身活动(3分钟):教师带领幼儿做简单的热身运动,如捉迷藏、老鹰捉小鸡等,提醒幼儿注意动作的舒展、放松。
2. 教学基本动作(5分钟):1. 教师示范小企鹅的模仿动作,包括走路、跳跃、转弯等。
2. 幼儿跟随教师学习小企鹅动作,注意动作的准确性。
3. 幼儿分组进行练习,互相纠正动作。
3. 运冰块游戏(5分钟):1. 教师讲解游戏规则,将幼儿分成若干小组,每组有一个“小企鹅”负责运冰块。
2. “小企鹅”用筷子或勺子将冰块运送到指定地点,其他组员协助。
3. 运冰块过程中,要保持冰块稳定,不能掉落。
4. 比赛结束后,评选出最佳团队。
五、教学反思:1. 回顾教学过程,总结幼儿在模仿动作和运冰块游戏中的表现。
2. 针对幼儿在教学中的不足,思考改进措施。
3. 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情绪和需求,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六、教学扩展:1. 增加难度:在运冰块游戏中,设置障碍物,增加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增加趣味性:在模仿动作中,加入小企鹅的其他特征,如摇摆尾巴、点头等。
七、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模仿动作和运冰块游戏中的表现,评价其身体协调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2. 搜集幼儿在活动中的照片或视频,作为评价依据。
八、教学建议:1.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个体差异,给予每个幼儿充分的关注和指导。
2. 鼓励幼儿主动参与活动,培养其自主学习能力。
九、教学注意事项:1. 确保活动场地安全,无障碍物,避免幼儿在活动中受伤。
2. 在运冰块游戏中,注意冰块的温度,避免幼儿受伤。
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小企鹅

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小企鹅【引言】在幼儿园小班的科学教学中,小企鹅是一个生动又有趣的主题。
通过学习小企鹅,幼儿们可以探索冰雪世界的奥秘,了解小企鹅的生活习性,培养他们对动物的兴趣和保护环境的意识。
本教案将以小企鹅为主题,结合幼儿园小班科学教学大纲,为教师提供一些启发和指导,让幼儿在学习中快乐成长。
【教学目标】1. 认识小企鹅的外貌特征,了解它们生活在冰雪世界。
2. 探索小企鹅的生活习性,了解它们的生态环境和食物。
3. 培养幼儿们对动物的兴趣和爱护动物的意识。
4. 发展幼儿们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动手能力。
【教学准备】1. 多媒体教具:播放小企鹅的视频、图片等。
2. 实物教具:小企鹅模型、图片。
3. 图书资料:插图生动、简单易懂的幼儿科普书籍。
【教学过程】一、导入环节1. 教师呈现一张关于小企鹅的图片,引发幼儿们的好奇心,问:“这是什么动物?”引导幼儿进行讨论和猜测。
2. 教师播放展示小企鹅的视频,让幼儿们感受小企鹅的形象和世界。
二、学习小企鹅的外貌特征1. 围绕幼儿的感官,教师向幼儿们描述小企鹅的外貌特征,如:身体黑白相间、圆乎乎的肚子、翅膀像尖尖的短小桨一样等。
2. 教师出示小企鹅的图片和模型,引导幼儿们通过观察和比较,认识小企鹅的外貌特征。
三、了解小企鹅的生活习性1. 教师与幼儿们交流小企鹅生活在哪里,引导幼儿们了解小企鹅的生态环境——冰雪世界。
2. 利用多媒体教具播放小企鹅生活片段,让幼儿们观察小企鹅在冰雪世界中的行动。
3. 通过问题引导,让幼儿们了解小企鹅是怎么行走、游泳的,以及它们是如何保护自己的。
四、探索小企鹅的食物1. 引导幼儿们回忆观察到的小企鹅画面,提问:“小企鹅吃什么呢?”鼓励幼儿们进行猜测和讨论。
2. 教师出示图片,让幼儿们观察并回答:“小企鹅吃鱼。
”进一步展开讨论,让幼儿们了解小企鹅是如何捕鱼的。
五、培养对动物的兴趣和保护环境的意识1. 教师介绍小企鹅是一种珍稀的动物,生活环境受到威胁,需要人类的保护。
小企鹅教案

小企鹅教案小企鹅教案教案主题:小企鹅教学目标:1. 了解小企鹅的基本信息和习性;2. 培养学生对小企鹅的兴趣,增强动物保护意识;3. 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力。
教学重点:1. 小企鹅的基本信息和习性;2. 小企鹅的饲养和保护。
教学工具:1. 彩色图片;2. 小企鹅模型;3. 电脑和投影仪;4. 捐赠箱。
教学过程:一、引入1. 引导学生回忆上一节课学习的内容,提问:“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动物?”2. 准备一张小企鹅的图片,展示给学生看,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这是什么动物?你们知道这种动物的名字吗?”二、学习小企鹅的基本信息1. 展示小企鹅的图片,介绍小企鹅的外貌特征、生长环境等基本信息;2. 利用电脑和投影仪,播放一段小企鹅的视频,让学生感受小企鹅的行动特点;3. 鼓励学生提问,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三、小组讨论1.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派出一个代表发言;2. 设定问题,如“你们觉得小企鹅是不是可爱的动物?为什么?”;3. 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讨论,鼓励他们发表自己的观点;4. 选择几组代表进行现场发言。
四、动手制作小企鹅模型1. 给每位学生发放一份小企鹅模型的图纸;2. 解释制作步骤,并示范一遍;3. 引导学生按照步骤逐步制作小企鹅模型;4. 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给小企鹅模型增添一些装饰。
五、展示和分享1. 邀请学生逐个展示自己制作的小企鹅模型,并介绍自己设计的亮点;2. 对每个学生的展示给予肯定和鼓励;3. 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小企鹅的特点,以及制作小企鹅模型的感受。
六、小企鹅保护行动1. 在教室设立一只捐赠箱,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小企鹅的保护行动;2. 通过组织募捐活动,筹集善款用于小企鹅的保护;3. 将募捐的善款捐给相关的动物保护组织,以表达学生对小企鹅保护的关心和支持。
七、课堂小结1. 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问学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们对小企鹅有了哪些了解?”2. 鼓励学生提问和发表自己的观点,激发他们对动物保护的意识。
快乐的小企鹅社会小班教案反思

快乐的小企鹅社会小班教案反思标题:快乐的小企鹅社会小班教案反思教案目标:1. 帮助学生了解小企鹅的特征和生活习性。
2.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3. 提高学生合作与沟通技巧。
4. 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兴趣和保护意识。
教案内容:1. 导入:- 通过播放一段小企鹅生态的视频,引起学生对小企鹅的好奇心。
- 与学生进行简单讨论,了解学生对小企鹅的了解程度。
- 引导学生提出他们对小企鹅生活的猜测和想象。
2. 活动一:小企鹅的特征与习性展示- 准备一些小汽水瓶,并填充适量的水,成为“小企鹅的家”。
- 给每个学生分配一个小汽水瓶,让他们给小企鹅瓶做上身体特征的标记(如眼睛、嘴巴、翅膀等)。
- 以小组形式让学生观察和描述其他小企鹅瓶的特征。
3. 活动二:小企鹅队列游戏- 将学生分成小组,并给每个小组分发一些小企鹅玩偶。
- 老师给出指令,例如“站成一列”、“走起来”、“停”、“转圈圈”等,小企鹅玩偶必须按照指令进行动作。
- 鼓励学生沟通和合作,确保每个小组都能完成指令。
4. 活动三:小企鹅拼图- 给每个学生分发一份小企鹅拼图。
- 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将拼图正确地拼凑在一起,并展示给其他同学观看。
- 鼓励学生描述拼图的特征并提问其他学生。
5. 结束:- 合理安排课堂时间,让其他学生分享他们喜欢的动物,并解释他们选择该动物的原因。
- 引导学生反思本节课所学习到的关于小企鹅的知识和技能,以及他们与小组成员合作的感受。
教案反思:本节课以小企鹅为主题,通过各种活动引发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对小企鹅的学习和探究。
学生通过观察、沟通和合作,增加了对小企鹅生活特征和行为习性的了解。
在活动中,学生有机会展示自己的创造力和动手能力,并通过与同伴的互动加强了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教师的角色主要是引导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提供必要的指导和支持。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活动,学生能够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提高了对自然动物及环境保护的认知能力。
关于小班《小企鹅》教案范文

小班《小企鹅》教案范文一、课程目标1.认识小企鹅:了解小企鹅的外貌和特征;2.认识数字:学习数字1、2、3;3.能够描述小企鹅:学习描述形容词;4.能够运用所学数字和形容词描述小企鹅。
二、教学重点1.数字1、2、3的认识与掌握;2.相关形容词的学习与掌握;3.小朋友能够通过所学习的数字和形容词描述小企鹅的外貌和特征。
三、教学难点小朋友能够准确地掌握所学数字和形容词,并且能够运用它们进行描述。
四、教学活动1.引入活动:采用唱歌和动画的形式,让孩子们学习数字1、2、3。
唱歌:小小蜜蜂动画:数字1、2、3的出现和表现2.学习活动:讲解小企鹅的外貌和特征,引导孩子们学习描述形容词。
讲解内容:小企鹅是一种黑白相间、身材健壮的鸟类,他们的羽毛习惯性呈现出黑白相间的颜色。
小企鹅的大眼睛,圆圆的身体,短短的小腿和迷你的小爪子都是它们可爱的特征。
引导孩子学习相关形容词:黑白相间的、身材健壮的、圆圆的、迷你的、可爱的。
通过TPR等方式让孩子们在快乐中掌握这些形容词。
3.活动延伸:提供小企鹅的图片和纸板,让孩子们进行简单的手工制作。
同时要求他们进行数字的认识和描述形容词的运用。
四、教学资料1.数字唱歌:小小蜜蜂小小蜜蜂飞呀飞飞到黄花梨树上采一朵花儿送给你哦小小蜜蜂飞呀飞飞到黄花梨树上采一朵花儿送给你哦2.小企鹅图片:【这里插入一张可爱的小企鹅图片】3.纸板手工:准备一些素色手工纸板,通过简单的剪切和粘贴来制作一个可爱的小企鹅。
五、教学反思本次教案采用了唱歌、动画、讲解形容词、手工制作等多种教学方法,既能让孩子们在快乐的氛围中学习数字和形容词,又能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和想象力。
但是,同时也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
教学时间较短,难以深入地讲解一些小企鹅的相关知识。
孩子们在手工制作中难免出现操作不够规范和困惑的情况,需要老师在旁边进行引导。
还有,在形容词的学习中,孩子们可能还很难准确地把握形容词的定义和运用,需要进行更多的巩固和复习。
小班音乐教案小企鹅

小班音乐教案小企鹅教案:小班音乐——小企鹅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用教材《音乐》的第11章,内容为歌曲《小企鹅》。
歌曲《小企鹅》是一首富有童趣的乐曲,旨在让学生感受和学习简单的韵律和节奏,通过模仿小企鹅的走路、跳跃等动作,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二、教学目标1. 学生能熟练地唱出歌曲《小企鹅》,理解歌曲的意义。
2. 学生能够通过动作表现出小企鹅的形象,培养音乐表现力。
3. 学生能在团队活动中积极参与,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歌曲《小企鹅》的韵律、节奏及动作表现。
难点:学生对韵律、节奏的把握,以及团队协作的协调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音响设备、黑板、粉笔。
学具:歌曲乐谱、动作卡片、小企鹅头饰。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教师穿着企鹅服装,进入教室,引发学生兴趣。
2. 歌曲学唱:教师带领学生学习歌曲《小企鹅》,讲解歌词的意义,让学生熟悉歌词和旋律。
3. 动作教学:教师示范小企鹅的走路、跳跃等动作,引导学生模仿并练习。
4. 分组练习: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动作进行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5. 团队协作:学生分组进行团队协作,完成完整的歌曲表演。
6. 课堂展示:每组学生进行课堂展示,其他学生进行评价。
六、板书设计黑板上写出歌曲《小企鹅》的,下方列出歌词中的重点字词和动作。
七、作业设计1. 请学生回家后,向家人展示所学歌曲和动作。
2. 家长签字确认,加强家校沟通。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教师对本次课程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针对学生的表现,调整教学策略。
同时,可以组织学生进行音乐比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难点的解析1. 韵律和节奏的把握:歌曲《小企鹅》的韵律和节奏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学生需要通过反复练习才能熟练掌握。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对学生韵律和节奏感的培养,可以通过拍手、跺脚等动作帮助学生感受节奏,通过模仿、跟唱等方式让学生体验韵律。
2. 团队协作的协调性:在分组练习和团队协作环节,学生需要学会与他人配合,完成完整的歌曲表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小班可爱的小企鹅教案
1
教案一:可爱的小企鹅
活动目标:
初步了解企鹅的外形特征及生活习性。
活动准备:
1、制作动画片。(一群姿态不一的企鹅在南极的雪地上嬉
戏)
2、企鹅头饰若干。配班教师扮大企鹅。
2
3、企鹅标本一个。
活动过程:
1、幼儿观看动画片《可爱的小企鹅》。
提问:这些可爱的小动物叫什么?
小企鹅们在雪地里干什么?
小企鹅们在什么地上生活?教师向幼儿介绍南极。
3
2、出示企鹅标本,请幼儿观察。
提问:企鹅的羽毛是什么颜色的?有几只翅膀?
它是怎样站立的?
是怎样走路的?幼儿学一学小企鹅走路。
3、配班教师扮演的“大企鹅”和小朋友见面。
幼儿自由向“大企鹅”问关于企鹅的问题,“大企鹅”一一回
答。
小结:企鹅身上因为有厚厚的脂肪能抵御寒冷,还因为他
们每天都在风雪中活动,所以企鹅一点也不怕冷。
4
4、幼儿带上头饰,到户外和“大企鹅”一起走企鹅步,跳
企鹅舞。
表扬幼儿不怕冷。
建议:课后可组织幼儿画画、唱唱、跳跳、看看,进一步
了解企鹅。
评价:喜欢企鹅憨态可掬的形象,乐意模仿,开心地跳企
鹅舞。
2
5
教案二:可爱的小企鹅
活动目标
1、尝试利用纸蛋糕盘和辅助材料制作小企鹅。
2、体验制作过程的愉悦。
活动准备
小企鹅的玩具或图片,双色纸盘2个,彩色即时贴2张(见
幼儿活动资源包),制作小企鹅的步骤图,剪刀,胶棒。
活动过程
6
1、出示企鹅的玩具和图片,请幼儿说一说有关企鹅的知
识。
2、请幼儿观察有关“可爱的小企鹅”的制作材料和步骤图,
相互交流制作方法。
3、幼儿进行制作活动。
①将纸盘上方两边向里对折,在折痕一半处剪开,向上
折,形成企鹅的一对翅膀。
②给企鹅的两个翅膀涂上颜色。
③用彩色卡纸做出企鹅的嘴巴、眼睛、脚,并粘贴在纸
7
盘上。
4、幼儿相互欣赏、交流作品。
5、欣赏诗歌《奇妙的服装》。
奇妙的服装
好好瞧一瞧,
小企鹅多么爱漂亮呀,
他穿着晚礼服,
从来也不脱下。
8
每次遇到它,
你别想能猜透:
他正要出门呢,
还是刚回家?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