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系统导学案
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 导学案

生态系统导学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学生能够描述什么是生态系统。
(2)学生能够说明生态系统的组成。
(3)能描述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
(4)学生能认同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
2、过程与方法多举实例,如根据录像引导学生分析生态系统的概念和组成;通过著名的有毒物质富集----日本的水俣事件等,明白人类的活动会通过食物链而影响生态系统。
等等。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生态系统自动调节能力是有限的学习,培养保护生态系统的情感。
(2)通过举例(草原沙漠化、水俣症),使学生明确人类的生产活动必须尊重生态系统的完整性。
以达到教育学生爱护生态系统,保护生态系统的目的。
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1.生态系统的组成。
2.食物链和食物网。
难点: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
三、课前准备:教师:课件《生态系统.ppt》学生:记录自己昨天在家中所吃的食品,列出目录以备上课时用。
四、教学设计:(一)、复习(师)前面我们学习过环境影响着生物,生物在适应环境的同时又影响着环境,那么生物与环境有什么关系呢?(生)它们是一个相互作用,不可分割的统一的整体。
(二)、引入下面我们观看一段录像是有关环境与生物的,我们一起看看录像中讲了什么。
(三)、授新课教师播放课件《生态系统.ppt》中的《美丽的大森林的》录像。
(师)我们在录像中都看到了什么?(生)树木、草、牛、猴子、无机环境……(师)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形成的统一整体叫做生态系统。
(师)那么,生态系统由什么组成的呢?教师播放课件《生态系统.ppt》中的《生态系统的组成》的录像。
(生)生态系统中有植物、动物、细菌和真菌等生物和非生物部分。
(师)在自然界中,植物能够通过光合作用把无机物摄取到体内转变为有机物,同时将光能转变为化学能并贮存在有机物中。
植物制造的有机物不仅为自己所需,而且还为很多动物提供食物,因此植物被称之为生产者。
而动物只能以现成的有机物为食物,在摄食过程中,食物中的物质和能量随之流入动物体内,因而叫消费者。
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导学案-2024--2025学年苏科版生物七年级上册

3、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
生物圈的范围包括大气圈的下层、水圈、岩石圈的上层,其中包含着的生态系统更是多种多样,如草原生态系统、“地球之肺”--森林生态系统、“地球之肾”--湿地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
每一个生态系统都与周围的其他生态系统紧密相连,一个生态系统的改变,往往会引起其他系统的变化。
因此,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1)通过以上材料分析,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
(2)若池塘生态系统中的水受到污染,则一些有害物质可能(填“会”或者“不会”)影响其他生态系统。
(3)写出下列生态系统的别称:
森林生态系统---- 湿地生态系统----
7、整理归纳(5分钟)生物圈2号失败的原因
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生物圈
8、学而
思、教学
相长
评价(优
秀良好
合格)
自评组评师评
评价时
间
时间时间时间
第2页共2页。
《生态系统》导学案

《生态系统》导学案
一、学习目标
(1)描述生态系统的概念;
(2)掌握生态系统的组成;(重难点)
(3)理解食物链和食物网;(重点)
(4)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爱护生物和保护生态系统的情感。
(重难点)
二、学习过程
驱动问题:你知道什么叫生态系统吗?它由哪些成分组成?是否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呢?
(一)自主学习:
阅读课本并结合老师播放的视频完成下列问题:
1、你看到或听到了什么?
2、什么叫生态系统?
3、树林中各种生物之间以及生物与非生物因素之间的关系吗?
(二)合作学习:
(1)通过观看PPT和小型辩论赛的方法,讲解生产者及消费者的相关知识,并回答问题:生产者与消费者哪个更重要?(通过各自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体现其重要性)
(2)教师展示教具,与学生互动讨论分解者,回答问题:分解者只具有腐烂其它事物的作用吗?
(3)结合生活常识分析非生物部分。
(4)总结出生态系统的功能。
(5)一起看视频,说明食物链和食物网。
(6)设问分析讨论:当某一种生物数量减少或增加时,生态系统中的其它生物数量会有所变化吗?
(三)交流展示:
检测合作学习中的内容: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功能及其自动调节能力。
(四)播放PPT动画
希望在情感上提升学生的环保意识,增强爱护生物、保护生物的情感。
(五)课堂猜名游戏:
教师在PPT上面呈现出生态系统、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非生物部分、食物链、食物网等概念名词,随机请两位同学做这个小游戏。
方法:
面对PPT的同学以肢体语言形象表现出以上的概念名词,而背对PPT 的同学则根据肢体语言猜测出这些概念名词。
生态系统导学案

生态系统导学案生态系统是生态学中重要的概念之一,指的是生物群落与非生物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总体。
生态系统内有许多元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并形成一个相对稳定的生态平衡。
了解生态系统的构成和运行机制对于保护环境、维护生物多样性以及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导学案将介绍生态系统的基本概念、组成要素、分类、功能以及影响因素。
一、生态系统的基本概念生态系统是由生物群落(包括各种生物种群)和非生物环境(如空气、水、土壤等)共同组成的功能性系统。
生物群落是由一定类群的生物种群组成的,而非生物环境则提供了生物群落生存和繁衍所需的各种资源。
生态系统通过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等方式维持其内部稳定性和动态平衡。
二、生态系统的组成要素1. 生物要素:包括植物、动物、微生物等各种生物种群构成的生物群落。
2. 非生物要素:包括土壤、水、空气、阳光等非生物环境因素。
3. 能量要素:指生态系统中能量的输入、转化和输出过程。
太阳能是维持生态系统运行的重要能量来源。
4. 物质要素:包括水、碳、氮、磷等生态系统中物质的循环和转化过程。
三、生态系统的分类1. 森林生态系统:包括针叶林、阔叶林、混交林等各种类型的森林生态系统。
2. 草原生态系统:包括草原、草甸、草地等各种类型的草原生态系统。
3. 湿地生态系统:包括沼泽、湿地、河流、湖泊等各种类型的湿地生态系统。
4. 海洋生态系统:包括海洋、海岸、海底等各种类型的海洋生态系统。
四、生态系统的功能1. 能量流动:生态系统通过食物链和食物网的形式实现能量的传递和转化。
2. 物质循环:生态系统中的水循环、碳循环、氮循环等物质循环过程维持了生态系统的运行。
3. 生物多样性维持:生态系统内物种的多样性保证了生物群落的稳定性和适应性。
4. 环境影响调节:生态系统对环境影响具有缓冲和调节作用,保护了生物和非生物环境的平衡。
五、生态系统的影响因素1. 气候:气温、降水、风向等气候因素对生态系统的生物种群分布和多样性产生影响。
5. 2生态系统导学案.docx

5. 2生态系统导学案—、要点梳理1、 __________________ 生态系统由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组成;生物群落包括生物;2、生态系统可有大小之分,但是其结构和_______ 是相同的;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各种生态系统中最复杂的是____ 生态系统;这里的群落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现象;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生态系统中一定存在成分和成分;5、 ____________________ 生物成分包括_________ 、和:生态系统的生物成分中中不能缺少的是 ________ ;6、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非生物的成分包括非生物的和;7、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生态系统中,物质和能量流动的渠道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食物链表示生物间的____ 关系;8、 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书写食物链时,要以_____________________ 为起点,为终点;不应包括_______ 和_____________ ;9、生态农业是运用原理,把传统农业的精华和现代科学技术结合起来的一种新型农业。
这是一个复合的生态系统;目前我国已有多种生态农业模式,其中比较成功的有 ________ 生态农业模式和________ 生态农业模式。
二、温馨提示1、能量在流动过程中是逐级递减的,在食物链中,营养级越高,所舍的能量越少,所包括的动物数量越少;2、在食物网中,如果某一动物的天敌消失,则这一动物在一定时间内数量会明显增多,当增多到一定数量后,由于食物不足,则其数量又会减少;3、生物在生态系统中食性越单一,生存的稳定性越小。
必修三第5章生态系统导学案

第五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第1节生态系统的结构学习目标:1、举例说明生态系统概念和组成成分2、举例说出生态系统的范围和分类3、简述生态系统组成成分之间的关系,养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科学自然观4、举例说明食物链与食物网并说出其中的生物所处的营养级,养成环境保护的意识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5、尝试建构生态系统的结构模型6、举例说明食物网的复杂程度与生态系统抵抗外界干扰能力及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关系学习重点:1、举例说明生态系统概念和组成成分2、简述生态系统组成成分之间的关系,养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科学自然观学习难点:1、说明生态系统是一个统一整体。
学法指导:1、阅读教材填写预习案并提出相应问题,课堂探讨2、小组共同学习突破疑难问题课前预习案1、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1)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A物质:______、_______和无机盐等 B能量:_____、热能等;作用:为生物提供物质和能量,是生物群落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2)生产者:A生物类群:______生物(同化类型),主要是______________,还包括_____________,是生态系统的主要的成分B作用:将_____物制造成_____物,把_________能转变成可被生物利用的______________,是生态系统的基石。
(3)消费者:A生物类群:主要是动物,属于________生物,分类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等B作用:把有机物转化成__________,加速___________________,帮助植物传粉和中子的传播。
(不是生态系统的必备成分)分解者:A生物类群:属于__________生物,主要是营腐生生活的___________等B作用:把动植物遗体和动物排泄物中的______________分解为无机物。
请用箭头表示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的相互关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生态系统的结构》 导学案

《生态系统的结构》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理解生态系统的概念,能够举例说明生态系统的类型。
2、阐明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及其作用,构建生态系统组成成分之间的关系模型。
3、分析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掌握食物链和食物网的概念及相关知识。
二、学习重点1、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及其作用。
2、食物链和食物网。
三、学习难点1、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之间的关系。
2、食物网中各种生物之间的关系及影响。
四、知识梳理(一)生态系统的概念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
例如:一片森林、一个池塘、一块农田等都可以看作一个生态系统。
(二)生态系统的类型1、自然生态系统(1)森林生态系统:分布在较湿润的地区,动植物种类繁多,是地球环境的“绿色水库”和“基因库”。
(2)草原生态系统:多分布在干旱地区,动植物种类相对较少。
(3)荒漠生态系统:分布在干旱地区,降水稀少,生物种类稀少。
(4)湿地生态系统:具有净化水质、蓄洪抗旱的作用,有“地球之肾”之称。
(5)海洋生态系统:海洋中的植物绝大部分是微小的浮游植物,动物种类很多。
2、人工生态系统(1)农田生态系统:以农作物为主体,动植物种类相对较少。
(2)城市生态系统:人类起主导作用,植物的种类和数量少,消费者主要是人类。
(三)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1、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1)物质:包括水、空气、无机盐等。
(2)能量:阳光、热能等。
2、生产者(1)主要类群:自养生物,主要是绿色植物。
(2)作用:通过光合作用将无机物转化为有机物,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从而为其他生物提供物质和能量。
3、消费者(1)主要类群:动物,包括植食性动物、肉食性动物、杂食性动物和寄生动物等。
(2)作用:加快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对植物的传粉和种子传播等具有重要作用。
4、分解者(1)主要类群:细菌和真菌等营腐生生活的微生物。
(2)作用:将动植物遗体和动物的排遗物分解成无机物,供生产者重新利用。
第23章 第2节生态系统概述导学案

第2节生态系统概述导学案一、学习目标(一)知识目标: 1.了解生态系统的概念;2.理解生态系统的组成以及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等概念;3.通过对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之间的相互关系的分析,理解各组成成分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二)能力目标:通过文本阅读、观察图片、小组讨论等多种方法,提高自学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逐渐培养团队合作意识和语言表达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渗透生物与环境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以及生物与环境相统一的辩证观点。
二、重点、难点重点:①生态系统的概念②生态系统中不同组成成分的作用难点:①活动“分析森林中的生物及其生活环境”②生态系统中各种组成成分的作用三、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1、生态系统的概念:在一定的 内,所有 及其生活的 共同构成 。
2、生态系统的组成(二)合作探究探究一、生态系统的概念1、下列是否构成生态系统?(对的打“ⅴ”,错的打“ⅹ”):(1)一片草地上的全部动物。
( ) (2)朝阳中学校园。
( )生态系统植物 者动物 者 细菌、真菌 者阳光、空气、水、土壤等(3)一根朽木以及上面生长着的苔藓,蚂蚁,真菌等所有生物。
()(4)生物圈()(5)一片森林()(6)森林中所有的树()2、举出常见的生态系统。
探究二、生态系统的组成1、观察草原生态系统,该生态系统有哪些组成部分?2、分析生态系统各个部分组成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1)根据各种生物的生活,分析生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2)分析非生物环境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总结非生物环境最终为生态系统提供了什么?植物:作用生物动物:作用生态系统腐生性微生物:作用环境:作用3、生态系统各组成部分的关系(1)讨论分析生态系统各个组成之间的关系。
(2)将各个组成之间关系用图示的形式表达出来。
呼吸作用无机环境呼吸作用呼吸作用分解作用(三)强化训练1、选择题(1)下列各项中,能看做一个生态系统的是( )A.一片森林中的所有树木B.一条小河中的所有植物和动物C.一个池塘中所有的生物及其中的无机环境D.一个草地上的阳光、土壤、空气等无机环境2.北碚公园池塘里生长了大量水草,生活着一群鱼儿、青蛙,还有一些细菌,这些生物和它们的生活环境共同构成了()A.一群生物B.一个生态系统C.一个食物网D.一个生物圈3.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是指()A.以生产者为食的动物B.以食草动物为食的动物或人C.自己不能够制造有机物的生物D.直接或间接地以绿色植物为食的动物或人4.下列四项中,均属于非生物环境的一组是()A.植物、阳光、土壤的湿度等B.阳光、空气、温度、水分等C.动物、植物、微生物、空气等D.植物、微生物、阳光、水分等5.下列哪组生物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A.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B.细菌和蘑菇C.老鼠和黑尾鹿D.蚊子和跳蚤6.生产者为消费者和分解者提供()A.空气和水分B.水分和无机盐C.空气和无机盐D.有机物和能量7.据观察,蚯蚓在土壤中以植物枯叶.朽根为食,你认为它在生态系统中应属于()A.生产者B.消费者C.分解者D.生产者兼消费者8.生态系统的最终能量来源于( )A.绿色植物B.吃植物的动物C.空气和土壤D.阳光9.有一类细菌,它可以利用无机物合成有机物,这类细菌在生态系统中应该属于()A.生产者B.消费者C.分解者D.生产者和分解者10.一片草地上属于分解者的生物是()A.牧草B.蚂蚱C.牛和羊D.蜣螂11.下列关于生产者叙述不正确的是()A.生产者可以将光能转化为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B.生产者都是自养生物C.生产者都是指绿色植物D.在生态系统中生产者可以将无机物转变成有机物12.下列关于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叙述正确的是()A.消费者能够自己制造有机物B.消费者都是吃现成的植物C.消费者都是吃现成的动物D.消费者都是直接或间接地以植物为食13.蘑菇、小麦、蝗虫、燕子这些生物在生态系统中的成分依次是()A.生产者、生产者、消费者、消费者B.生产者、生产者、分解者、消费者C.分解者、生产者、消费者、消费者D.分解者、生产者、分解者、消费者14.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应包括()A.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B.非生物部分和生物部分C.全部的食物链D.非生物部分、消费者、分解者15.下列哪一组词汇可以描述同一个生物体?()A.自养生物、分解者B.异养生物、草食动物C.异养生物、绿色植物D.生产者、肉食消费者16.以下可以称为生态系统的是()A.一个湖泊中的所有浮游生物、分解者和各种动物B.一个森林中的所有植物、动物和各种各样的微生物C.一个鱼缸中的所有金鱼、鱼虫和各种各样的微生物D.一个容器中的取自池塘的水、泥土和各种浮游生物17.以下属于生产者与消费者的关系是()A.青蛙捕食蝗虫B.蛇捕食青蛙C.松鼠吃蘑菇D.松鼠吃松子18.为了保护南极的生态环境,科学工作者不仅要把塑料等难以降解的垃圾带离南极,还要把粪便等生活垃圾带走,这是因为当地的自然环境中()A.生产者过多B.缺少生产者C.没有消费者D.分解者很少19.如果要维持一个生态系统的稳定,生态系统中的生物成分必须具有()A.生产者和消费者B.生产者和分解者C.消费者和分解者D.草食消费者和肉食消费者(三)探究题1.请阐述朝阳中学校园生态系统的组成2. 灿烂的阳光照耀着大地,一只雄鹰从它栖息的树枝上扑啦啦飞起,展翅滑翔在点缀着鲜花的田野上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鲁科版初一生物新授课导学案序号08第二章第四节生态系统(第一课时)班级姓名等级备课人备课时间 10、9 上课时间审核人:耿国力【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掌握生态系统的概念、组成及其个部分之间的关系。
【重点】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对资料分析,描述生物部分与非生物部分以及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之间的关系。
3、情感态度与价值目标:认同生态系统的每个部分都是缺一不可的。
认识保护生物的必要性。
【教学过程:】【前置作业】 1、环境在不断__________,生物也在不断___________,适应___________。
生物与环境的相互作用造就了今天欣欣向荣的__________。
2、生物与环境的关系:1)、,2)3)境3、(淄博2010学业考题)沙蒿在西北干旱贫瘠的土壤中生长,并且能固沙,这说明A.生物能影响环境B.生物能适应环境C.生物对环境没有影响D.生物能影响环境,也能适应环4(潍坊市2010学业考题)下列关于植物与环境关系的叙述,最合理的是A.影响植物生活的环境因素是指阳光、温度、空气和水分等非生物因素B.植物对于环境的适应是有一定限度的C.植物开花结果时,所吸收的水分主要用于光合作用D.可采取人工延长光照时间的方法,让菊花提前开花【自学指导一:】(仔细阅读课本26—28页的文字及图片,独立思考→组内讨论、交流→展示→识记)一.生态系统的概念: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区域内,__ _ __与___ __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
举例:二.生态系统的组成1、观察27页两幅图讨论以下问题:①树、昆虫幼虫和啄木鸟三者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提示)树为昆虫幼虫提供和住所,昆虫幼虫从树中吸收,啄木鸟啄食②长有蘑菇的腐烂树桩最终会消失吗?腐烂后树桩中的物质跑的哪里去了?。
因为树桩上的蘑菇能吸收腐烂树干中的,还能进一步分解使它更加腐烂,最终会把消耗光。
腐烂树干中的物质一部分转化成为,另一部分被还有一部分流失到,这一部分物质也可被周围的。
③在生态系统中,植物、动物和真菌分别扮演着什么角色?(1)植物能够通过_________制造有机物,有机物中储存着来自_____的能量。
植物制造的有机物,不仅养活了植物自身,还为动物的生存提供食物,因此,植物是生态系统中的______者。
(2) 动物不能自己制造______,它们只能直接或间接地以_____为食,因而叫做______者。
(3) 细菌和真菌将有机物分解成_____的物质,归还土壤,供_____重新利用,被称为______者。
2、生态系统中除了生物外,还有、、等非生物部分。
3、生态系统中各成分之间的关系:非生物部分与生物部分_________,生产者、消费者与分解者之间是_________的关系,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是____ __关系。
(下图所示)【练一练】(课本32页):用图解归纳生态系统的组成【达标检测】1、下列属于生态系统的是()A.黄河中的鲤鱼B.洞庭湖中的所有生物C.内蒙古草原上的全部羊D.泰山林区2.生态系统包括()A生产者、消费者B生产者、分解者C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 D 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3.下列各组生物中,全部属于生产者的一组是( )A、海带梨树蘑菇B、洋葱蘑菇鸡蛋C、苹果树香焦树大肠杆菌D、果树白菜菠菜4.下列生物中,属于分解者的是A山羊B草C蘑菇D阳光人二、填空题1.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叫做。
2.在生态系统中,是生产者,因为它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制造,不仅养活了自身,还为的生存提供食物。
3.动物不能自己制造有机物,它们直接或间接地以植物为食,因而叫做.4.细菌和真菌能分解自然界中的动植物遗体,被称为。
5.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之间是的关系。
非生物部分与生物部分_________6.消费者和生产者之间的关系,主要是吃与被吃的关系,这样就形成了 .鲁科版初一生物新授课导学案序号09第二章第四节生态系统(第二课时)班级姓名等级备课人备课时间 10、9 上课时间审核人:耿国力【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理解食物链、食物网、生态平衡等概念。
理解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过程极其复杂性。
【难点】过程与方法目标:学会食物链的书写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目标:认同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是有限的,不要人为破坏。
【自学指导二】:三.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和物质流(根据下列问题阅读28—29页的文字及图片,独立思考→组内讨论、交流→分组展示→记忆)(1) 进入生态系统的能量是植物通过_________固定的_______,这些能量以_______的形式贮存在植物体内。
(2) 生物为了获取_____而捕食其他生物形成的食物联系称为_______。
(正确写出草原上的草、田鼠和鹰组成的食物链:)______ _相互交叉形成了食物网。
(3)【观察思考】29页生态系统图完成讨论题:(4) 能量在食物链的流动过程中被多种生物逐步_____,因此_____者固定能量的多少决定着生态系统中_____者的数目。
【归纳总结:】 1、在生态系统中,物质和能量沿着_______和_______流动。
2、能量流动是_________的;物质流动是_________的。
3、分析31页资料讨论解答以下问题:(1)如果积累了很多毒素的鱼被人吃了,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提示:有毒物质在生物体内特点是难以分解、无法排出)(2)为什么食物链中营养级别越高的生物,体内的有毒物质积累的越多?4、有毒物质通过食物链不断积累(富集)【自学指导三】四、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和生态破坏(认真阅读31---32页的文字解答下列问题)1、生态平衡: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和是,形成一种。
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
2、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但这种调节能力是有的。
如果外界干扰超过了这个限度,生态系统就会。
例如:草原上3、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的影响:当人类活动排放的有毒物质进入,有毒物质会通过不断积累,危害生态系统中的许多生物,最终威胁人类自身。
【达标检测】1、下列食物链正确的是()A.草→蚱蜢→食虫鸟→蛇→鹰 B.蚱蜢→草→食草子的鸟→鹰→狐C.狐→鹰→食虫鸟→蚱蜢→草 D.草←蚱蜢←食虫鸟←鹰←蛇2、在“草→兔→鹰”这个食物链中,如鹰被大量捕杀,则草的数量会()A . 增加 B. 减少 C.先少后多 D. 先多后少3、从食物中获得的能量,最终来自( )A. 植物 B.有机物 C. 动物 D.阳光4、生态系统中最主要的成分是()A食物链和食物网B分解者C生产者 D 消费者5、物质流和能量流的特点分别是:A 循环循环B 单向循环C 单向单向D 循环单向【中考试题连接】5、淄博2010学业考题: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A.生物之间是通过食物关系而互相联系成食物链的B.植物能为动物提供能量C.分解者在生态系统中是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D.动植物的残体形成煤、石油后就不再参与碳循环了6、(临沂2010学业考)下列能正确表示食物链的是A.草←食草昆虫←青蛙B. 草→食草昆虫→青蛙→细菌和真菌C. 阳光→草→食草昆虫→青蛙D. 草→食草昆虫→青蛙二、填空题1、生态系统是指2.消费者和生产者之间的关系,主要是吃与被吃的关系,这样就形成了 .3.一个生态系统中,往往有很多条食物链,它们彼此交错连接,形成了.4.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虽然在不断变化着,但是在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是。
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能力。
5、是对生态系统影响最大的因素。
当人类活动排放的有毒物质进入,有毒物质会通过不断积累,危害生态系统中的许多生物,最终威胁人类自身。
三、识图题:观察28页图是森林生态系统中的生物,根据图回答问题:1.辨认它们是什么生物?在图中写出它们的名称。
2.用箭头表示出它们之间的捕食关系。
3.在这个生态系统中有条食物链。
4.营养级别最低的生物是,营养级别最高的生物是5.想一想,在生态系统中,总体上看,植物的数量总是比草食动物的数量,草食动物的数量总是比肉食动物的数量。
7、(菏泽2010学业考题)下图是处于平衡状态的某草原生态系统的食物网。
请根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这个食物网由条食物链构成。
(2)此草原中的所有生物及其生活环境共同构成。
(3)对猫头鹰而言,能量消耗最少的食物链是。
(4)猫头鹰体内的有机物最终是来源于进行的作用。
(5)如果当地有人开办工厂,导致该生态系统发生了重金属污染,则图中内的重金属含量最高。
6.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这就是。
四、资料分析题:曾经震惊世界的日本水俣病是人误吃了被甲基汞污染的鱼所引起的。
经检测,水俣湾海水中甲基汞含量最高为0.00017mg/L。
假设当地海水中生活着A、B、C、D四种生物,由于海水被污染,生物体内残存甲基汞的含量如下表所示:生物 A B C D甲基汞浓度(毫克/0.05 5.00 0.51 50.00升)请分析表中信息,并回答问题:(1)这个生态系统的成分中,生物A属于。
(2)生物体内甲基汞含量的积累是通过这条途径实现的。
(3)根据上述数据分析,四种生物形成的食物链应是:(用字母和箭头表示)(4)甲基汞在生态系统中的传递规律是营养级别越高的生物,,其原因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