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选修2-3第三章-统计案例阶段测试3(含详

数学选修2-3第三章-统计案例阶段测试3(含详
数学选修2-3第三章-统计案例阶段测试3(含详

数学选修2-3第三章-统计案例阶段测试3(含详细答案)

阶段测试三

(第三章统计案例)

(时间:120分钟,满分:15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1.下列关系中是相关关系的是()

①路程与时间、速度的关系;

②加速度与力的关系;

③产品成本与产量的关系;

④圆周长与面积的关系;

⑤广告费支出与销售额的关系.

A.①②④B.①③⑤

C.③⑤D.③④⑤

2.下列说法中表述恰当的个数为()

①相关指数R2可以刻画回归模型的拟合效果,R2越接近于1,说明模型的拟合效果越好;

②在线性回归模型中,R2表示解释变量对预报变量的贡献率,R2越接近于1,表示解释变量

和预报变量的线性相关关系越强;

③若残差图中个别点的残差比较大,则应确认在采集样本点的过程中是否有人为的错误或模型是否恰当.

A.0 B.1

C.2 D.3

3.(2016·重庆南开中学期末)巧克力很甜、很好吃,数学很妙、很有趣,某中学统计了部分同学“爱吃巧克力”与“数学成绩好”的关系,得到下表:

经计算得k≈4.167,由此可以判断()

参考数据:

A.至少有99%的把握认为“数学成绩好”

与“爱吃巧克力”有关

B .至少有95%的把握认为“数学成绩好”

与“爱吃巧克力”有关

C .

至少有99%的把握认为“数学成绩好”

与“爱吃巧克力”无关

D .至少有95%的把握认为“数学成绩好”

与“爱吃巧克力”无关

4.某车间为了规定工时定额,需要确定加

工零件所花费的时间,为此进行了5次试验,收集数据如下:

经检验,这组样本数据具有线性相关关系,那么对于加工零件的个数x与加工时间y这两个变量,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成正相关,其回归直线经过点(30,75)

B.成正相关,其回归直线经过点(30,76)

C.成负相关,其回归直线经过点(30,76)

D.成负相关,其回归直线经过点(30,75)

5.下列关于等高条形图说法正确的是() A.等高条形图表示高度相对的条形图

B.等高条形图表示的是分类变量的频数

C.等高条形图表示的是分类变量的百分比

D.等高条形图表示的是分类变量的实际高度

6.下面是调查某地区男女中学生喜欢理科的等高条形图,阴影部分表示喜欢理科的百分比,从下图可以看出()

A.性别与喜欢理科无关

B.女生中喜欢理科的比例为80%

C.男生比女生喜欢理科的可能性大些

D.男生不喜欢理科的比例为60%

7.(2016·大庆铁人中学期末)甲、乙、丙、丁四位同学各自对A,B两变量的线性相关性做试验,并用回归分析方法分别求得相关系数r与残差平方和m,如下表:

甲乙丙丁

r 0.8

2

0.7

8

0.6

9

0.8

5

m 11

5

10

6

12

4

10

3

则哪位同学的试验结果体现A,B两变量更强的线性相关性?()

A.甲B.乙

C.丙D.丁

8.下列四个命题中

①设有一个回归方程y=2-3x,变量x增加一个单位时,y平均增加3个单位;

②命题p:“?x0∈R,x20-x0-1>0”的否定綈p:“?x∈R,x2-x-1≤0”;

③设随机变量X服从正态分布N(0,1),若

P(X>1)=p,则P(-1<X<0)=1

2-p;

④在一个2×2列联表中,由计算得K2=

6.679,则有99%的把握确认这两个变量间有关系.

其中正确的命题的个数有()

本题可以参考独立性检验临界值表:

A.1个B.2个

C.3个D.4个

详解答案

1.C①②④都是确定的函数关系.

2.D

3.B∵k=4.167∈(3.841,5.024),∴至少95%的把握认为“数学成绩好”与“爱吃巧克力”有关,故选B.

4.B由收集的数据计算得x=30,y=76.又回归直线经过点(x,y),且正相关.

5.C等高条形图表示的是两个分类变量的频率的比值,即分类变量的百分比.

6.C从图中可以看出,女生喜欢理科的比例为20%,男生喜欢理科的比例为60%,这两个比例差值较大,说明性别与是否喜欢理科是有关系的.∴男生比女生喜欢理科的可能性大些.

7.D因为相关系数|r|越大,残差平方和m

越小,两变量的相关性越强,故选D.

8.C①中,x与y负相关,x增加一个单位时,y平均减少3个单位,故①错,②正确.③中,由正态分布曲线关于x=0对称知,③正确.④中,K2=6.679>6.535,则有99%的把握确认这两个常量有关系.故②③④正确.

9.(2016·大庆实验中学期末)通过随机询问110名性别不同的大学生是否爱好某项运动,得到如下的列联表:

由K 2=n (ad -bc )2(a +b )(c +d )(a +c )(b +d )

, 算得K 2=110×(40×30-20×20)260×50×60×50

≈7.8. 附表:

参照附表,得到的正确结论是( )

A .在犯错误的概率不超过0.1%的前提下,认为“爱好该项运动与性别有关”

B .在犯错误的概率不超过0.1%的前提下,认为“爱好该项运动与性别无关”

C .在犯错误的概率不超过1%的前提下,

认为“爱好该项运动与性别有关”

D .在犯错误的概率不超过1%的前提下,

认为“爱好该项运动与性别无关”

10.下表是降耗技术改造后生产甲产品过程

中记录的产量x(吨)与相应的生产能耗y(吨标准煤)的几组对应数据,根据表中提供的数据,可求出y关于x的线性回归方程y^=0.7x+0.35,则表中m的值为()

A.3B.3.15

C.4D.4.5

11.已知x,y的取值如下表,从散点图可知y与x线性相关,且回归方程为y^=0.95x+a,预测当x=10时,y的估计值约为()

A.12.1 B.12.2

C.13.1 D.13.2

12.为大力提倡“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某市通过随机询问100名性别不同的居民是否

能做到“光盘”行动,得到如下的列联表:

附:K2=

n(ad-bc)

(a+b)(c+d)(a+c)(b+d)

参照附表,得到的正确结论是()

A.在犯错误的概率不超过1%的前提下,认为“该市居民能否做到‘光盘’与性别有关”

B.在犯错误的概率不超过1%的前提下,认为“该市居民能否做到‘光盘’与性别无关”

C.有90%以上的把握认为“该市居民能否做到‘光盘’与性别有关”

D.有90%以上的把握认为“该市居民能否做到‘光盘’与性别无关”

二、填空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3.在研究身高和体重关系时,求得R2≈________时,可叙述为“身高解释了64%的体重变化”.

14.若一组观测值(x1,y1),(x2,y2),…,(x n,y n)之间满足y i=a+bx i+e i(i=1,2,…,n).若e i恒为0,则R2为________.

15.某工厂为了对新研发的一种产品进行合理定价,将该产品按事先拟定的价格进行试销,得到如下数据:

由表中数据,求得线性回归方程为y=-20x +a^.若在这些样本点中任取一点,则它在回归直线下方的概率为________.

16.某商场为了了解某品牌羽绒服的月销售量y(件)与月平均气温x(℃)之间的关系,随机统

计了某4个月的月销售量与当月平均气温,数据如下表:

由表中数据算出线性回归方程y=b^x+a^中b^≈-2.气象部门预测下个月的平均气温约为6 ℃,据此估计,该商场下个月羽绒服的销售量约为________件.

三、解答题(共70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7.(10分)观察两相关变量得如下数据:

求两变量间的线性回归方程.

详解答案

9.C

10.A 线性回归方程必过样本点的中心.x

=3+4+5+64=4.5. y =0.7×4.5+0.35=3.5.

又y =2.5+m +4+4.54.

∴2.5+m +4+4.54=3.5.

解得m =3.

11.A ∵x =0+1+3+44=2, y =2.2+4.3+4.8+6.74=4.5

∴4.5=0.95×2+a ,解得a =2.6.

∴y ^ =0.95x +2.6.

当x =10时,y ^ =0.95×10+2.6=12.1.

12.C K 2

(45+10+30+15)(45×15-30×10)2

(45+10)(30+15)(45+30)(10+15)=100×375×37555×45×75×25

=10033≈3.030>2.706,所以有90%以上的把握认为“该市居民能否做到‘光盘’与性别有关”.

13.0.64

解析:因为身高解释了64%的体重变化,所

以R 2≈0.64.

14.1

解析:残差平方和越小,模型的拟合效果越

好,R 2越接近于1,当残差e i 恒为0时,R 2=1.

15.13

解析:由表中数据计算得x =8.5,y =80,

又y ^=-20x +a ^,∴a ^=80+20×8.5=250,

∴y ^=-20x +250.代入表中x 的值计算得

(8,90),(8.2,86),(8.4,82),(8.6,78),(8.8,74),(9,70),与表中(x ,y )比较知,点(8.2,84),(9,68)在回归直

线的下方,故所求的概率为P =26=13

. 16.46

解析:x =14

(17+13+8+2)=10, y =14

(24+33+40+55)=38. 由题意得38=-2×10+a ^ ,∴a ^

=58.

y ^ =-2x +58.当x =6时,y ^ =46.

17.解:由表中数据计算得: x =0,y =0,∑10i =1x 2i =110,∑10i =1x i y i =330. ∴b ^ =∑10i =1x i y i -5x y ∑10i =1

x 2i -5x 2=188110≈1.71, a ^

=y -b x =0,

∴所求线性回归方程为y ^=1.71x .

18.(12分)(2016·江西省樟树中学期末)十八届五中全会公报指出:努力促进人口均衡发展,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完善人口发展战略,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提高生殖健康、妇幼保健、托幼等公共服务水平.为了解适龄公务员对放开生育二胎政策的态度,某部门随机调查了100位30到40岁的公务员,得到情况如下表:

(1)是否有95%以上的把握认为“生二胎与性别有关”,并说明理由;

(2)把以上频率当概率,若从社会上随机抽取3位30到40岁的男公务员,记其中生二胎的人

数为X ,求随机变量X 的分布列,数学期望.

?

????

附:K 2=n (ad -bc )2(a +b )(c +d )(a +c )(b +d ) P (k 2≥k 0)

0.050 0.010 0.00

1 k 0 3.841 6.635 10.8

28

19.(12分)(2016·全国卷Ⅲ)如图是我国2008

年至2014年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量(单位:亿吨)的折线图.

(1)由折线图看出,可用线性回归模型拟合y

与t 的关系,请用相关系数加以说明;

(2)建立y 关于t 的回归方程(系数精确到

0.01),预测2016年我国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量.

参考数据:∑i =17y i =9.32,∑i =17

t i y i =40.17,

∑i =17

(y i

-y -)2=0.55,7≈2.646. ( 参考公式:相关系数

r =

∑i =1n (t i -t -

)(y i -y -)∑i =1n (t i -t -

)2∑i =1n (y i -y -)2,回归方程y ^=a ^+b ^t

中斜率和截距的最小二乘估计公式分别为:b ^=

∑i =1n (t i -t -

)(y i -y -)∑i =1n (t i -t -

)2,a ^=y -b ^t -. )

20.(12分)一台机器使用的时间较长,但还

可以使用,它按不同的转速生产出来的某机械零件有一些会有缺点,每小时生产有缺点零件的多

数学选修2-3第三章-统计案例阶段测试3(含详

数学选修2-3第三章-统计案例阶段测试3(含详细答案)

阶段测试三 (第三章统计案例) (时间:120分钟,满分:15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1.下列关系中是相关关系的是() ①路程与时间、速度的关系; ②加速度与力的关系; ③产品成本与产量的关系; ④圆周长与面积的关系; ⑤广告费支出与销售额的关系. A.①②④B.①③⑤ C.③⑤D.③④⑤ 2.下列说法中表述恰当的个数为() ①相关指数R2可以刻画回归模型的拟合效果,R2越接近于1,说明模型的拟合效果越好; ②在线性回归模型中,R2表示解释变量对预报变量的贡献率,R2越接近于1,表示解释变量

和预报变量的线性相关关系越强; ③若残差图中个别点的残差比较大,则应确认在采集样本点的过程中是否有人为的错误或模型是否恰当. A.0 B.1 C.2 D.3 3.(2016·重庆南开中学期末)巧克力很甜、很好吃,数学很妙、很有趣,某中学统计了部分同学“爱吃巧克力”与“数学成绩好”的关系,得到下表: 经计算得k≈4.167,由此可以判断()

参考数据: A.至少有99%的把握认为“数学成绩好” 与“爱吃巧克力”有关 B .至少有95%的把握认为“数学成绩好” 与“爱吃巧克力”有关 C . 至少有99%的把握认为“数学成绩好” 与“爱吃巧克力”无关 D .至少有95%的把握认为“数学成绩好” 与“爱吃巧克力”无关 4.某车间为了规定工时定额,需要确定加 工零件所花费的时间,为此进行了5次试验,收集数据如下:

经检验,这组样本数据具有线性相关关系,那么对于加工零件的个数x与加工时间y这两个变量,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成正相关,其回归直线经过点(30,75) B.成正相关,其回归直线经过点(30,76) C.成负相关,其回归直线经过点(30,76) D.成负相关,其回归直线经过点(30,75) 5.下列关于等高条形图说法正确的是() A.等高条形图表示高度相对的条形图 B.等高条形图表示的是分类变量的频数 C.等高条形图表示的是分类变量的百分比 D.等高条形图表示的是分类变量的实际高度 6.下面是调查某地区男女中学生喜欢理科的等高条形图,阴影部分表示喜欢理科的百分比,从下图可以看出()

化学选修四第三章练习题

化学选修四第三章练习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pH相同的氨水、NaOH和Ba(OH)2溶液,分别用蒸馏水稀释到原来的X、Y、Z倍,稀释后三种溶液的pH仍然相同,则X、Y、Z的关系是() A. X=Y=Z B.X>Y=Z C.X<Y=Z D.X=Y<Z 2、现有浓度为1 mol/L的五种溶液:①HCl,②H2SO4,③CH3COOH,④NH4Cl ⑤NaOH,由水电离出的C(H+)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A.④>③>①=⑤>②B.①=②>③>④>⑤ C.②>①>③>④>⑤D.④>③>①>⑤>② 3、下列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HCO3-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HCO3-+H2O H3O++CO32- B.H 2SO3的电离方程式H2SO32H++SO32- C.CO 32-的水解方程式:CO32-+2H2O H2CO3+2OH- D.CaCO3的电离方程式:CaCO3Ca2++CO32- 4、下列事实一定能说明HF是弱酸的是() ①常温下NaF溶液的pH大于7;②用HF溶液做导电性实验,灯泡很暗; ③HF与NaCl不能发生反应;④常温下0.1mol/L的HF溶液的pH为2.3 ⑤HF能与Na2CO3溶液反应,产生CO2气体⑥HF与水能以任意比混溶 ⑦1mol/L的HF水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A.①②⑦B.②③⑤C.③④⑥D.①④ 5、下列反应达到平衡后增大压强或降低温度,平衡都向正反应方向移动的是() A.2NO2(g)N2O4(g);ΔH<0 B.3O2(g)2O3(g);ΔH>0 C.H2(g)+I2(g)(g);ΔH<0 D 2NH3(g) 3H2(g) + N2(g) ;ΔH>0 6、一定量混合气体在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xA(g)+yB(g) zC(g),达平衡后测得 A气体的浓度为0.5mol·L-1;恒温将密闭容器的容积扩大两倍并再次达到平衡时,测得A的浓度为0.3mol·L-1。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平衡向右移动 B. x+y >z C. B的转化率提高 D .C的体积分数增加7.反应:A(g)+3B(g)2C(g);△H<0达平衡后,将气体混和物的温度降低,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正反应速率加大,逆反应速率变小,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B.正反应速率变小,逆反应速率加大,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数学必修3测试题

数学必修3测试题 说明:全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考试时不能使用计算器. 参考:用最小二乘法求线性回归方程系数公式x b y a x n x y x n y x b n i i n i i i -=-?-= ∑∑==,1 2 21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程序框图符号“ ”可用于( ) A 、输出a=10 C 、判断a=10 D 、输入a=10 2、已知甲、乙两名同学在五次数学测验中的得分如下:甲:85,91,90,89,95; 乙:95,80,98,82,95。则甲、乙两名同学数学学习成绩( ) A 、甲比乙稳定 B 、甲、乙稳定程度相同 C 、乙比甲稳定 D 、无法确定 3、下列程序语句不正确...的是( ) A 、INPUT “MATH=”;a+b+c B 、PRINT “MATH=”;a+b+c C 、c b a += D 、1a c b - 4、 在调查分析某班级数学成绩与 物理成绩的相关关系时,对数据进行 统计分析得到散点图(如右图所示), 用回归直线?y bx a =+近似刻画 其关系,根据图形不计算,b 的数值最有 可能是( ) A 、 0 B 、 1.55 C 、 0.85 D 、 —0.24 5、用秦九韶算法求n 次多项式0111)(a x a x a x a x f n n n n ++++=--Λ,当0x x =时,求)(0x f 需要算乘方、乘法、加法的次数分别为( ) A 、 n n n n ,,2 ) 1(+ B 、n,2n,n C 、 0,2n,n D 、 0,n,n 6、为了在运行下面的程序之后得到输出16,键盘输入x 应该是( ) INPUT x IF x<0 THEN y=(x+1)(x+1) ELSE y=(x-1)(x-1) END IF PRINT y END 第4题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20 40 60 80 100 数学成绩 物理成绩 系列1

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二章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第二章《有理数及其运算》 单元测试卷 班级 姓名 学号 得分 温馨提示:亲爱的同学们,经过这段时间的学习,相信你已经拥有了许多有理数的知识财富!下面这套试卷是为了展示你在本章的学习效果而设计的,只要你仔细审题,认真作答,遇到困难时不要轻易言弃,就一定会有出色的表现!一定要沉着应战,细心答题哦!本试卷共120分,用100分钟完成, 一、耐心填一填:(每题3分,共30分) 1、52- 的绝对值是 ,52-的相反数是 ,5 2 -的倒数是 . 2、某水库的水位下降1米,记作 -1米,那么 +1.2米表示 . 3、数轴上表示有理数-3.5与4.5两点的距离是 . 4、已知|a -3|+ 24)(+b =0,则2003 )(b a += . 5、已知p 是数轴上的一点4-,把p 点向左移动3个单位后再向右移1个单位长度,那么p 点表示的数是______________。 6、最大的负整数与最小的正整数的和是_________ 。 7、() 1 -2003 +() 2004 1-= 。 8、若x 、y 是两个负数,且x <y ,那么|x | |y | 9、若|a |+a =0,则a 的取值范围是 10、若|a |+|b |=0,则a = ,b = 二、精心选一选:(每小题3分,共24分.请将你的选择答案填在下表中.) 1 A 0 B -1 C 1 D 0或1 2、绝对值大于或等于1,而小于4的所有的正整数的和是( ) A 8 B 7 C 6 D 5 3、计算:(-2)100+(-2)101 的是( ) A 2100 B -1 C -2 D -2100 4、两个负数的和一定是( )A 负 B 非正数 C 非负数 D 正数

数学选修23第三章统计案例教案

第三章 统计案例 §3.1 独立性检验(1) 1. 某医疗机构为了了解呼吸道疾病与吸烟是否有关,进行了一次抽样调查,共调查了515个成年人,其中吸烟者220人, 不吸烟者295人.调查结果是:吸烟的220人中有37人患呼吸道疾病(简称患病),183人未患呼吸道疾病(简称未患病);不吸烟的295人中有21人患病,274人未患病. 问题:根据这些数据能否断定“患呼吸道疾病与吸烟有关”? 为了研究这个问题,(1)引导学生将上述数据用下表来表示: 一.建构数学 1.独立性检验: (1)假设0H :患病与吸烟没有关系. 若将表中“观测值”用字母表示,则得下表: 如果实际观测值与假设求得的估计值相差不大,就可以认为所给数据(观测值)不能否定假设0H .否则,应认为假设0H 不能接受,即可作出与假设0H 相反的结论. (2)卡方统计量: 为了消除样本对上式的影响,通常用卡方统计量(χ22 ()-=∑ 观测值预期值预期值 )来进行估计. 卡方χ2统计量公式: χ2() ()()()() 2 n ad bc a b c d a c b d -=++++(其中n a b c d =+++) 由此若0H 成立,即患病与吸烟没有关系,则χ2的值应该很小.把37,183,21,274a b c d ====代入计算得 χ211.8634=,统计学中有明确的结论,在0H 成立的情况下,随机事件“2 6.635χ≥” 发生的概率约为0.01,即2 ( 6.635)0.01P χ ≥≈,也就是说,在0H 成立的情况下,对统计量χ2进行多次观测, 观测值超过6.635的频率约为0.01.由此,我们有99%的把握认为0H 不成立,即有99%的把握认为“患病与吸烟有关系”. 象以上这种用2 χ统计量研究吸烟与患呼吸道疾病是否有关等问题的方法称为独立性检验.

(完整)高中化学选修四第三章测试题

高中化学选修4第三章单元测试题 (时间:100分钟共100分) 相对原子质量:H 1 O 16 Na 23 S 32 K 39 Ag 108 I 127 Ba 137 第I卷(选择题共50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 ....选项符合题意) 1、在pH=1的无色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A、NH4+.、Mg2+、SO42-、Cl- B.Ba2+、K+、OH-、NO3- C. Al3+、Cu2+、SO42-、Cl- D.Na+、Ca2+、Cl-、AlO2- 2、纯水在20℃和80℃时的pH A.前者大B.后者大C.相等D.无法确定 3、能正确表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A.铁跟盐酸反应:2Fe + 6H+=2Fe3+ + 3H2↑ B.磷酸二氢钙溶液跟氢氧化钙反应:H2PO4—+ 2OH—=PO43—+ 2H2O C.碳酸钙跟醋酸反应:CaCO3 + 2CH3COOH=Ca2+ + 2CH3COO—+ H2O + CO2↑ D.铜片跟稀硝酸反应:Cu + NO3-+ 4H+=Cu2++ NO↑+ 2H2O 4、用已知浓度的NaOH溶液滴定待测浓度的盐酸(盐酸置于锥形瓶中),以下操作会造成所测盐酸溶液浓度偏低的是 A.酸式滴定管未用待装溶液润洗 B.碱式滴定管未用待装溶液润洗 C.锥形瓶未用待装溶液润洗 D.在滴定前滴定管尖嘴部分有气泡,滴定后气泡消失 5、下列物质的水溶液能导电,但属于非电解质的是 A.CH3CH2COOH B.Cl2 C.NH4HCO3 D.SO2 6、将0.l mol·L-1醋酸溶液加水稀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溶液中c(H+)和c(OH-)都减小B.溶液中c(H+)增大 C.醋酸电离平衡向左移动D.溶液的pH增大 7、从下列现象可以判断某酸是强酸的是 A.加热该酸至沸腾也不分解 B.该酸可以与石灰石反应放出CO2 C.该酸可以把Al(OH)3沉淀溶解 D.该酸浓度为0.1 mol·L-1时的pH为1 8、常温下某溶液中由水电离产生的[H+]=1×10-5mol·L-1,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PH值为5 B.一定是酸溶液 C.可能是强酸的酸式盐溶液D.PH值可能为9

高一数学必修3测试题及答案

高一数学必修3测试题 一、选择题 1.给出以下四个问题,①输入一个数x ,输出它的绝对值.②求周长为6的正方形的面积;③求三个数a,b,c 中的最大数.④求函数1,0, ()2,0 x x f x x x -≥??+

2020版高中数学 第三章 统计案例 3.2 独立性检验的基本思想及其初步应用学案 新人教A版选修2-3

§3.2 独立性检验的基本思想及其初步应用 学习目标 1.了解分类变量的意义.2.了解2×2列联表的意义.3.了解随机变量K 2 的意义.4.通过对典型案例分析,了解独立性检验的基本思想和方法. 知识点一 分类变量及2×2列联表 思考 山东省教育厅大力推行素质教育,增加了高中生的课外活动时间,某校调查了学生的课外活动方式,结果整理成下表: 体育 文娱 合计 男生 210 230 440 女生 60 290 350 合计 270 520 790 如何判定“喜欢体育还是文娱与性别是否有联系”? 答案 可通过表格与图形进行直观分析,也可通过统计分析定量判断. 梳理 (1)分类变量 变量的不同“值”表示个体所属的不同类别,像这样的变量称为分类变量. (2)列联表 ①定义:列出的两个分类变量的频数表,称为列联表. ②2×2列联表 一般地,假设有两个分类变量X 和Y ,它们的取值分别为{x 1,x 2}和{y 1,y 2},其样本频数列联表(也称为2×2列联表)为下表. y 1 y 2 总计 x 1 a b a +b x 2 c d c +d 总计 a +c b +d a + b + c +d 知识点二 等高条形图 1.与表格相比,图形更能直观地反映出两个分类变量间是否相互影响,常用等高条形图展示列联表数据的频率特征. 2.如果通过直接计算或等高条形图发现a a + b 和 c c +d 相差很大,就判断两个分类变量之间有关系. 知识点三 独立性检验

1.定义:利用随机变量K2来判断“两个分类变量有关系”的方法称为独立性检验. 2.K2=n(ad-bc)2 (a+b)(c+d)(a+c)(b+d) ,其中n=a+b+c+d为样本容量. 3.独立性检验的具体做法 (1)根据实际问题的需要确定容许推断“两个分类变量有关系”犯错误概率的上界α,然后查表确定临界值k0. (2)利用公式计算随机变量K2的观测值k. (3)如果k≥k0,就推断“X与Y有关系”,这种推断犯错误的概率不超过α;否则,就认为在犯错误的概率不超过α的前提下不能推断“X与Y有关系”,或者在样本数据中没有发现足够证据支持结论“X与Y有关系”. 1.列联表中的数据是两个分类变量的频数.( √) 2.事件A与B的独立性检验无关,即两个事件互不影响.( ×) 3.K2的大小是判断事件A与B是否相关的统计量.( √) 类型一等高条形图的应用 例1 为了解铅中毒病人与尿棕色素为阳性是否有关系,分别对病人组和对照组的尿液作尿棕色素定性检查,结果如下: 组别阳性数阴性数总计 铅中毒病人29736 对照组92837 总计383573 试画出列联表的等高条形图,分析铅中毒病人和对照组的尿棕色素阳性数有无差别,铅中毒病人与尿棕色素为阳性是否有关系? 考点定性分析的两类方法 题点利用图形定性分析 解等高条形图如图所示: 其中两个浅色条的高分别代表铅中毒病人和对照组样本中尿棕色素为阳性的频率. 由图可以直观地看出铅中毒病人与对照组相比,尿棕色素为阳性的频率差异明显,因此铅中毒病人与尿棕色素为阳性有关系.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第三章测试题(经典含解析)

人教版选修4第三章《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测试题(A 卷) (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1--6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7-10有2.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5分,共50分。) 1. 用水稀释0.1mol/L 氨水时,溶液中随着水量的增加而减小的是( ) A .) O H NH () OH (23?-c c B . ) OH ()O H NH (23-?c c C .c (H +)和c (OH -)的乘积 D .OH -的物质的量 2. 某学生的实验报告所列出的下列数据中合理的是 A .用10mL 量筒量取7.13mL 稀盐酸 B .用托盘天平称量25.20g NaCl C .用广泛pH 试纸测得某溶液的pH 为2.3 D .用25mL 滴定管做中和滴定时,用去某浓度的碱溶液21.70mL 3. 下列溶液加热蒸干后,能析出溶质固体的是 A .AlCl 3 B .KHCO 3 C .Fe 2(SO 4)3 D .NH 4HCO 3 4. 一定量的盐酸跟过量的铁粉反应时,为了减缓反应速度,且不影响生成氢气的总量,可向盐酸中加入适量的 ①NaOH 固体 ②H 2O ③NH 4Cl 固体 ④CH 3COONa 固体 ⑤NaNO 3固体 ⑥KCl 溶液 A .②④⑥ B .①② C .②③⑤ D .②④⑤⑥ 5. 在25℃时,100mL 0.4mol/L 的盐酸与等体积0.6mol/L 的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后,溶液的pH 值为 A .6 B .5 C .12 D .13 6.下列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HCO 3-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HCO 3-+H 2O H 3O ++CO 32- B.H 2SO 3的电离方程式H 2SO 32H ++SO 32- C .CO 32-的水解方程式:CO 32-+2H 2O H 2CO 3+2OH - D.CaCO 3的电离方程式:CaCO 3 Ca 2++CO 32- 7. 氢氰酸(HCN )的下列性质中,可以证明它是弱电解质的是 ( ) A .1mol/L 该酸溶液的pH 约为3 B .HCN 易溶于水 C .10mL 1mol/L HCN 恰好与10mL 1mol/L NaOH 溶液完全反应 D .在相同条件下,HCN 溶液的导电性比一元强酸溶液的弱 8..下列溶液中有关物质的量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 A .pH=2的HA 溶液与pH=12的MOH 溶液任意比混合: c (H +) + c (M +) == c (OH -) + c (A -) B .pH 相等的CH 3COONa 、NaOH 和Na 2CO 3三种溶液: c (NaOH)<c (CH 3COONa)<c (Na 2CO 3) C .物质的量浓度相等CH 3COOH 和CH 3COONa 溶液等体积混合: c (CH 3COO -) +2c (OH -) == 2c (H +) + c (CH 3COOH) D .0.1mol ·L -1的NaHA 溶液,其pH=4:c (HA -)>c (H +)>c (H 2A)>c (A 2-) 9. 盐酸、醋酸、纯碱和碳酸氢钠是生活中常见的物质。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 .在NaHCO 3溶液中加入与其等物质的量的NaOH ,溶液中的阴离子只有CO - 23和OH -

(完整)高中数学必修三练习题

第三章 质量评估检测 时间:120分钟 满分:1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从甲、乙、丙三人中任选两名代表,甲被选中的概率( ) A.12 B.13 C.2 3 D .1 2.将骰子向桌面上先后抛掷2次,其中向上的数之积为12的结果有( ) A .2种 B .4种 C .6种 D .8种 3.在面积为S 的△ABC 的内部任取一点P ,则△PBC 的面积小于S 2 的概率为( ) A.14 B.12 C.34 D.23 4.从一批产品中取出三件产品,设A =“三件产品全不是次品”,B =“三件产品全是次品”,C =“三件产品不全是次品”,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 .A 与C 互斥 B .B 与 C 互斥 C .任何两个均互斥 D .任何两个均不互斥 5. 如图,是由一个圆、一个三角形和一个长方形构成的组合图形,现用红、蓝两种颜色为其涂色,每个图形只能涂一种颜色,则三个形状颜色不全相同的概率为( ) A.34 B.38 C.14 D.18 6.给甲、乙、丙三人打电话,若打电话的顺序是任意的,则第一个打电话给甲的概率是( ) A.16 B.13 C.12 D.23 7.在区间[-π,π]内随机取两个数分别记为a ,b ,则使得函数f (x )=x 2+2ax -b 2 +π2 有零点的概率为( ) A.π4 B .1-π4C.4π D.4 π -1 8.如图所示,茎叶图表示的是甲、乙两人在5次综合测评中的成绩,其中有一个数字被污损,则甲的平均成绩超过乙的平均成绩的概率是 A.25 B.710 C.45 D.910 9.节日前夕,小李在家门前的树上挂了两串彩灯,这两串彩灯的第一次闪亮相互独立,且都在通电后的4秒内任一时刻等可能发生,然后每串彩灯以4秒内间隔闪亮,那么这两串彩灯同时通电后,它们第一次闪亮的时刻相差不超过2秒的概率是( ) A.14 B.12 C.34 D.78 10.一个数学兴趣小组有女同学2名,男同学3名,现从这个数学兴趣小组中任选2名同学参加数学竞赛,则参加数学竞赛的2名同学中,女同学人数不少于男同学人数的概率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三第二章单元测试(二)及参考答案

2018-2019学年必修三第二章训练卷 统计(二)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已知x ,y 是两个变量,下列四个散点图中,x ,y 是负相关趋势的是( ) A. B. C. D. 2.一组数据中的每一个数据都乘以2,再减去80,得到一组新数据,若求得新的数据的平均数是1.2,方差是4.4,则原来数据的平均数和方差分别是( ) A.40.6,1.1 B.48.8,4.4 C.81.2,44.4 D.78.8,75.6 3.某篮球队甲、乙两名运动员练习罚球,每人练习10组,每组罚球40个.命中个数的茎叶图如右图,则下面结论中错误的一个是( ) A.甲的极差是29 B.乙的众数是21 C.甲罚球命中率比乙高 D .甲的中位数是24 4.某学院A ,B ,C 三个专业共有1200名学生,为了调查这些学生勤工俭学的情况,拟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抽取一个容量为120的样本.已知该学院的A 专业有380名学生,B 专业有420名学生,则在该学院的C 专业应抽取的学生人数为( ) A.30 B.40 C.50 D.60 5.在一次歌手大奖赛上,七位评委为某歌手打出的分数如下:9.4、8.4、9.4、9.9、9.6、9.4、9.7,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后,所剩数据的平均值和方差分别为( ) A.9.4,0.484 B.9.4,0.016 C.9.5,0.04 D.9.5,0.016 6.两个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是一种( ) A.确定性关系 B.线性关系 C.非确定性关系 D.非线性关系 7.如果在一次实验中,测得(x ,y )的四组数值分别是A (1,3),B (2,3.8),C (3,5.2),D (4,6),则y 与x 之间的回归直线方程是( ) A.y =x +1.9 B.y =1.04x +1.9 C.y =0.95x +1.04 D.y =1.05x -0.9 8.现要完成下列3项抽样调查: ①从10盒酸奶中抽取3盒进行食品卫生检查. ②科技报告厅有32排,每排有40个座位,有一次报告会恰好坐满了听众,报告会结束后,为了听取意见,需要请32名听众进行座谈. ③东方中学共有160名教职工,其中一般教师120名,行政人员16名,后勤人员24名.为了了解教职工对学校在校务公开方面的意见,拟抽取一个容量为20的样本. 较为合理的抽样方法是( ) A.①简单随机抽样,②系统抽样,③分层抽样 B.①简单随机抽样,②分层抽样,③系统抽样 C.①系统抽样,②简单随机抽样,③分层抽样 D.①分层抽样,②系统抽样,③简单随机抽样 9.从存放号码分别为1,2,…,10的卡片的盒子中,有放回地取100次,每次取一张卡片并记下号码,统计结果如下: 此卷只装 订 不 密 封 班级 姓名 准考证号 考场号 座位号

高中数学第三章统计案例2独立性检验教学案北师大版选修2_3

§2独立性检验 [对应学生用书P40] 1.2×2列联表 设A ,B 为两个变量,每个变量都可以取两个值,变量A :A 1,A 2=A - 1;变量B :B 1,B 2 =B - 1,用下表表示抽样数据 并将此表称为2.χ2 的计算公式 χ2 = n ad -bc 2a +b c + d a +c b +d . 3.独立性判断的方法 (1)当χ2 ≤2.706时,没有充分的证据判定变量A ,B 有关联,可以认为变量A ,B 是没有关联的; (2)当χ2>2.706时,有90%的把握判定变量A ,B 有关联; (3)当χ2>3.841时,有95%的把握判定变量A ,B 有关联; (4)当χ2>6.635时,有99%的把握判定变量A ,B 有关联. (1)独立性检验是一种假设检验,在对总体的估计中,通过抽取样本,构造合适的统计量,对假设的正确性进行判断. (2)使用χ2统计量作2×2列联表的独立性检验时,一般要求表中的4个数据都大于5,数据越大,越能说明结果的普遍性. [对应学生用书P41]

[例1] 在调查的6名患有色盲,试作出性别与色盲的列联表. [思路点拨] 在2×2列联表中,共有两类变量,每一类变量都有两个不同的取值,然后出相应的数据,列表即可. [精解详析] 根据题目所给的数据作出如下的列联表: [一点通] 1.下面是一个2×2列联表:则表中a ,b 处的值分别为( ) A.32,40 B C .74,82 D .64,72 解析:a =53-21=32,b =a +8=40. 答案:A 2.某学校对高三学生作一项调查后发现:在平时的模拟考试中,性格内向的426名学生中有332名在考前心情紧张,性格外向的594名学生中在考前心情紧张的有213人.试作出2×2列联表. 解:列联表如下: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第三章《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测试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第三章《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测试试题(含答案)第三章《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测试题 一、单选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关于强弱电解质及非电解质的组合完全正确的是( ) A B C D 强电解质NaCl H2SO4CaCO3HNO3 弱电解质HF BaSO4HClO NaHCO3 非电解质Cl2CS2C2H5OH SO2 A.A B.B C.C D.D 2.25℃时,水的电离可达到平衡:H2O H++OH-△H>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向水中加入少量固体硫酸氢钠,c(H+)增大,K w不变 B.向水中加入稀氨水,平衡逆向移动,c(OH-)降低 C.向水中加入少量固体CH3COONa,平衡逆向移动,c(H+)降低 D.将水加热,K w 增大,pH不变 3.向 10 mL pH=12的某碱溶液中加入10 mL pH=2的盐酸,充分反应后滴入酚酞试液,溶液变红,则此碱一定是( ) A.一元强碱 B.多元强碱 C.弱碱 D.任何强碱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弱酸HA的溶液中存在三个平衡,HA的电离平衡,H2O的电离平衡,A-的水解平衡B.可利用反应2CO(g)=2C(s)+O2(g) (ΔH>0、ΔS≤0)来消除CO污染 C.除去Cu粉中混有的CuO,可将混合物加入稀硝酸中,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 D.根据过渡态理论,反应物转化为生成物的过程中要经过能量较高的状态 5.判断下列化学基本概念的依据不正确的是( ) A.溶液的酸碱性:溶液中c(H+)和c(OH-)的相对大小 B.强弱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大小 C.离子化合物:化合物中是否含离子键 D.氧化还原反应:元素化合价是否变化 6.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NaHS溶于水: NaHS = Na+ + H+ + S2- B.Al(OH)3电离: H2O+AlO2-+H+=Al(OH)3=Al3++3OH- 1/ 11

数学必修三全册试卷及答案

第I 卷(选择题) 一、单选题(60分) 1.某班级有名学生,其中有名男生和名女生,随机询问了该班五名男生和五名503020女生在某次数学测验中的成绩,五名男生的成绩分别为, , , , 116124118122,五名女生的成绩分别为, , , , ,下列说法一定正确的120118123123118123是(B ) A . 这种抽样方法是一种分层抽样 B . 这五名男生成绩的方差大于这五名女生成绩的方差 C .这种抽样方法是一种系统抽样 D . 该班级男生成绩的平均数小于该班女生成绩的平均数 2.掷两枚均匀的骰子,已知点数不同,则至少有一个是3点的概率为( C ) A .103 B .185 C .31 D .4 1 3.如图,矩形中点位边的中点,若在矩形内部随机取一个点,ABCD E CD ABCD Q 则点取自内部的概率等于( D ) Q ABE A . B . C . D . 4131322 14.某杂志社对一个月内每天收到的稿件数量进行了统计,得到样本的茎叶图(如图所示),

则该样本的中位数、众数分别是( D ) A . 47,45 B . 45,47 C . 46,46 D . 46,45 5. 在一个袋子中装有分别标注数字1,2,3,4,5的五个小球,这些小球除标注数字外完全相同,现从中随机取2个小球,则取出的小球标注的数字之和为3或6的概率是( B )A. B. C. D.11231015110 6.高三毕业时,甲、乙、丙、丁四位同学站成一排照相留念,则甲丙相邻的概率为( A )A . 12 B .13 C .23 D .14 7.将2005x =输入如下图所示的程序框图得结果( A ) A .2006 B .2005 C .0 D .2005 - 8.98和63的最大公约数为( B )A.6 B.7 C.8 D.9 9.某工厂生产A 、B 、C 三种不同型号的产品,产品数量之比依次为k:5:3,现用分层抽样

必修三第二章统计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必修三统计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1.①某学校高二年级共有526人,为了调查学生每天用于休息的时间,决定抽取10%的学生进行调查;②一次数学月考中,某班有10人在100分以上,32人在90~100分,12人低于90分,现从中抽取9人了解有关情况;③运动会工作人员为参加4×100 m 接力赛的6支队伍安排跑道.就这三件事,恰当的抽样方法分别为( ) A .分层抽样、分层抽样、简单随机抽样 B .系统抽样、系统抽样、简单随机抽样 C .分层抽样、简单随机抽样、简单随机抽样 D .系统抽样、分层抽样、简单随机抽样 2. 某单位有840名职工,现采用系统抽样方法抽取42人做问卷调查,将840人按1,2,…,840随机编号,则抽取的42人中,编号落入区间[]481,720的人数为 ( ) A .11 B .12 C .13 D .14 3从2007名学生中选取50名参加全国数学联赛,若采用下面的方法选取:先用简单随机抽样从2007人中剔除7人,剩下的2000人再按系统抽样的方法抽取,则每人入选的可能性( ) A .不全相等 B .均不相等 C .都相等,且为140 D .都相等,且为50 2007 4. 某大学数学系共有学生5 000人,其中一、二、三、四年级的人数比为4∶3∶2∶1,要 用分层抽样的方法从数学系所有学生中抽取一个容量为200的样本,则应抽取三年级的学生人数为( ) A.80 B.40 C.60 D.20 5.下列数字特征一定是数据组中数据的是( ) A .众数 B .中位数 C .标准差 D .平均数 6.某公司10位员工的月工资(单位:元)为1234,,,x x x x ,其均值和方差分别为x 和2 s ,若从下月起每位员工的月工资增加100元,则这10位员工下月工资的均值和方差分别为 ( ) A.2,s 100x + B. 22+100,s 100 x + C.2 ,s x D.2 +100,s x 7.一组数据中的每一个数据都乘以2,再减去80,得到一组新数据,若求得新的数据的平均数是1.2,方差是4.4,则原来数据的平均数和方差分别是( ) A .40.6,1.1 B .48.8,4.4 C .81.2,44.4 D .78.8,75.6 8.如图所示的茎叶图记录了甲、乙两组各5名工人某日的产量数据(单位:件).若这两组数据的中位数相等,且平均值也相等,则x 和y 的值分别为( ). A.3和5 B.5和5 C.3和7 D.5和7 9.如果在一次实验中,测得(x ,y )的四组数值分别是A (1,3),B (2,3.8),C (3,5.2),

单元测试:选修2-3第三章《统计案例》

选修2-3第三章《统计案例》 (时间120分钟 满分150分) 一、选择题(共60分) 1.下列属于相关现象的是( ) A.利息与利率 B.居民收入与储蓄存款 C.电视机产量与苹果产量 D.某种商品的销售额与销售价格 2.已知盒中装有3只螺口与7只卡口灯泡,这些灯泡的外形与功率都相 同且灯口向下放着,现需要一只卡口灯泡,电工师傅每次从中任取一只并不放回,则在他第1 次抽到的是螺口灯泡的条件下,第2次抽到的是卡口灯泡的概率为 ( ) A.310 B.29 C.78 D.79 3.如图所示,图中有5组数据,去掉组数据后(填字母代号),剩下的4组数据的线性相关性最大( ) A.E B.C C.D D.A 4.为调查吸烟是否对患肺癌有影响,某肿瘤研究所随机地调查了9965人, 得到如下结果(单位:人) 根据表中数据,你认为吸烟与患肺癌有关的把握有( ) A.90% B.95% C.99% D.100% 5.调查某医院某段时间内婴儿出生的时间与性别的关系,得到下面的数据表: 你认为婴儿的性别与出生时间有关系的把握为( ) A.80% B.90% C.95% D.99% 6.已知有线性相关关系的两个变量建立的回归直线方程为$ y a bx =+,方程中的回归系数b ( ) A.可以小于0 B.只能大于0 C.可以为0 D.只能小于0 7.每一吨铸铁成本c y (元)与铸件废品率x %建立的回归方程568c y x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废品率每增加1%,成本每吨增加64元 B.废品率每增加1%,成本每吨增加8% C.废品率每增加1%,成本每吨增加8元 D.如果废品率增加1%,则每吨成本为56元 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①若0r >,则x 增大时,y 也相应增大;②若0r <,则x 增大时,y 也相应增大;③若1r =,或1r =-,则x 与y 的关系完全对应(有函数关系),在散点图上各个散点均在一条直线上( )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②③ 9.有一个同学家开了一个小卖部,他为了研究气温对热饮销售的影响,经过统计,得到一个卖出的热饮杯数与当天气温的对比表: 不患肺病 患肺病 合计 不吸烟 7775 42 7817 吸烟 2099 49 2148 合计 9874 91 9965 晚上 白天 合计 男婴 24 31 55 女婴 8 26 34 合计 32 57 89

人教版化学选修4课本练习题答案(最新)

化学选修4课本课后练习题答案 第一章第一节(P.6) 1. 化学反应过程中所释放或吸收的能量,叫做反应热,在恒压条件下,它等于反应前后物质的焓变,符号是ΔH,单位是kJ/mol。例如1 mol H2 (g)燃烧,生成1 mol H2O(g),其反应热ΔH=-241.8 kJ/mol。 2. 化学反应的实质就是反应物分子中化学键断裂,形成新的化学键,重新组合成生成物的分子。旧键断裂需要吸收能量,新键形成需要放出能量。当反应完成时,若生成物释放的能量比反应物吸收的能量大,则此反应为放热反应;若生成物释放的能量比反应物吸收的能量小,反应物需要吸收能量才能转化为生成物,则此反应为吸热反应。 第二节(P.10) 1. 在生产和生活中,可以根据燃烧热的数据选择燃料。如甲烷、乙烷、丙烷、甲醇、乙醇、氢气的燃烧热值均很高,它们都是良好的燃料。 2. 化石燃料蕴藏量有限,不能再生,最终将会枯竭,因此现在就应该寻求应对措施。措施之一就是用甲醇、乙醇代替汽油,农牧业废料、高产作物(如甘蔗、高粱、甘薯、玉米等)、速生树木(如赤杨、刺槐、桉树等),经过发酵或高温热分解就可以制造 甲醇或乙醇。由于上述制造甲醇、乙醇的原料是生物质,可以再生,因此用甲醇、乙醇代替汽油是应对能源危机的一种有效措施。 3. 氢气是最轻的燃料,而且单位质量的燃烧热值最高,因此它是 优异的火箭燃料,再加上无污染,氢气自然也是别的运输工具的优秀燃料。在当前,用氢气作燃料尚有困难,一是氢气易燃、易爆,极易泄漏,不便于贮存、运输;二是制造氢气尚需电力或别的化石燃料,成本高。如果用太阳能和水廉价地制取氢气的技术能够突破,则氢气能源将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4. 甲烷是一种优质的燃料,它存在于天然气之中。但探明的天然 气矿藏有限,这是人们所担心的。现已发现海底存在大量水合甲烷,其储量约是已探明的化石燃料的2倍。如果找到了适用的开采技术,将大大缓解能源危机。 5. 柱状图略。关于如何合理利用资源、能源,学生可以自由设想。 在上述工业原材料中,能源单耗最大的是铝;产量大,因而总耗能量大的是水泥和钢铁。在生产中节约使用原材料,加强废旧钢铁、铝、铜、锌、铅、塑料器件的回收利用,均是合理利用资源和能源的措施。 6. 公交车个人耗油和排出污染物量为私人车的1/5,从经济和环 保角度看,发展公交车更为合理。 第三节(P.14) 1. C(s)+O2 (g) == CO2 (g) ΔH=-393.5 kJ/mol 1

高一数学必修3概率和统计测试题

高一数学必修3概率和统计测试题 班级: 学号: 姓名: 分数: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1.从学号为0~50的高一某班50名学生中随机选取5名同学参加数学测试,采用系统抽样的方法,则所选5名学生的学号可能是( ). A. 5,15,25,35,45 B. 1,2,3,4,5 C. 2,4,6,8,10 D. 4,13,22,31,40 2.某小组有3名男生和2名女生,从中任选2名同学参加演讲比赛,那么互斥不对立的两个事件是( ). A .至少有1名男生与全是女生 B .至少有1名男生与全是男生 C .至少有1名男生与至少有1名女生 D .恰有1名男生与恰有2名女生 3.A ,B 两名同学在5次数学考试中的成绩统计如下面的茎叶图所示,若A ,B 两人的平均成绩分别是B A x x ,,观察茎叶图,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 B A x x <,B 比A 成绩稳定 B. B A x x >,B 比A 成绩稳定 C. B A x x <,A 比B 成绩稳定 D. B A x x >,A 比B 成绩稳定 4.如图,在半径为R 的圆内随机撒一粒黄豆,它落在阴影部分内接正三角形上的概率是( ) A . 4 B .4 C .4π D .4π 5.O 为边长为6的等边三角形内心,P 是三角形内任一点, 使得OP<3的概率是( ). A . 123 B .93 C .123π D .9 3π (第10题图)

6、有五根细木棒,长度分别为1,3,5,7,9(cm).从中任取三根,能搭成三角形的概率是( ) A. 203 B.52 C.51 D.10 3 7.某公司在甲、乙、丙、丁四个地区分别有150个、120个、180个、150个销售点,公司为了调查产品销售的情况,需从这600个销售点中抽取一个容量为100的样本,记这项调查为(1);在丙地区中有20个特大型销售点,要从中抽取7个调查其销售收入和售后服务情况,记这项调查为(2)。则完成(1)、(2)这两项调查宜采用的抽样方法依次是 ( ) A 、 分层抽样法,系统抽样法 B 、分层抽样法,简单随机抽样法 C 、系统抽样法,分层抽样法 D 、简单随机抽样法,分层抽样法 8.下列对一组数据的分析,不正确的说法是 ( ) A 、数据极差越小,样本数据分布越集中、稳定 B 、数据平均数越小,样本数据分布越集中、稳定 C 、数据标准差越小,样本数据分布越集中、稳定 D 、数据方差越小,样本数据分布越集中、稳定 10.先后抛掷质地均匀的硬币三次,则至少一次正面朝上的概率是 ( ) A. 81 B. 83 C. 85 D. 8 7 11 若由资料可知y 对x 呈线性相关关系,则y 与x 的线性回归方程y=bx+a 必过的点是( ) A .(2,2) B .(1,2) C .(3,4) D .(4,5) 12.函数[]2 ()255f x x x x =--∈-,,,在定义域内任取一点0x ,使0()0f x ≤的概率是 ( ). A. 1 10 B. 23 C.310 D. 4 5 二、填空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3.一栋楼房有4个单元, 甲,乙两人住在此楼内 ,则甲,乙两人同住一单元的概率为 . 14 已知200辆汽车通过某一段公路时的时速 的频率分布直方图如右图所示,则时速在 [60,70]的汽车大约有_________辆.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