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故纳万境(诗话)

空故纳万境(诗话)
空故纳万境(诗话)

空故纳万境(诗话)

半山冷云欲无影,一世佛光何处寻。

大象无形真意显,万物静观皆有情。

——自创小诗

暑期,峨眉行。

那日,一路攀登,只为穿云破月的惊喜——一睹峨眉金顶的璀璨与壮观。

无奈,浓云微雨,迷茫徐行。以至于身处佛像脚下,却云深不知处。雨越下越大,身边除了游客,还能看到一群背着竹筐的当地人,他们的竹筐里装满了石块,在雨中躬着身子,每走几步,便用拐杖支撑着竹筐歇两下。趁着休憩的空隙,打听到金顶旁要造一座星级宾馆,所有的石块水泥沙子都需人工背上山,背一趟15块钱,"一天背个四五趟,挣个百把十块,就去耍!"语气里不见得有多愁苦,也许有佛祖的护佑,农忙之外,还有“外快”挣,已经是一种难得的恩惠了!

雨中,我看到了一个个单薄却坚定的背脊。

雨渐渐小了,风却大了起来。

虽看不清很远处,但能依稀分辨出有虔诚的佛家弟子。他们庄重地朝向金顶的方向低头、叩首,似乎要把自己埋到尘埃里,好像整个峨眉金顶都随同这个动作微微地震动。走近,细看:他们抬起的额头中央赫然而出的是厚厚的老茧。据说这老茧厚一层,虔诚就增一分,他们用这样的方式践行着对信仰的一往情深。超以象外,得其环中。一个人的朝圣,与其说走在路上,还不如说走在心中。的确,每个人不都走在不同的道路上吗?也许这样的一种朝圣,可以追寻到自己的圣地,更好地践行人生的意义吧。

风中,我记住了一个个诚恳而坚实的步履。

过了许久,不远处忽然传来一阵唏嘘声,抬头仰望,佛像的轮廓,已初显端倪,在朦胧的云气里现出隐隐的金光。既而,大片的云气渐渐飘散开来,人群中有了欢呼声,佛像日渐清明,以普渡众生的姿态,辉煌着。在她拈花微笑的神情里,我似乎感受到微妙至深的禅意:半山冷云欲无影,一世佛光何处明。

大象无形真意显,万物静观皆有情。

静观万象,万象如在镜中,光明莹洁,各得其所,呈现着它们各自的充实、内在、自由的生命,他们在静默里吐露光辉。一路攀登,原执意寻佛,却因浓云微雨,只得迷茫徐行,却被这不期而遇的静默光辉照亮:那单薄却坚定的背脊、诚恳而坚实的步履,让微妙至深的禅境纳入心境中。万物静观皆有情,以空灵明净之心行走在峨眉山林间,那每一歇脚处的寻常,也就不寻常了。

脑海中不觉跳出了苏东坡的诗:“静故了群动,空故纳万境。”(《送参寥师》),“空”形声字,本义是洞穴,引申为内无所有。然而,真的是一无所有吗?非也。顿悟到:以空明之心容万事之境,化有意为无意,以兼容百态的胸怀使得万境浸入人的生命,染上了人的性灵。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崔颢《黄鹤楼》

忽忆起课堂上教学《黄鹤楼》时,对诗中两处“空”字的探究。开篇一联“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此一“空”字意为只、仅仅。突显出黄鹤楼斯人已去、只剩楼台

的凄况,物是人非的惘然感清晰可见。而后一联“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用“空悠悠”仅仅是形容千年以来,白云在天上悠游自在的飘荡吗?显然,“悠悠”一词足以表达这一画面,把“空”字换成“飘”字,就可以表达那样的悠游自在。可是,“空”字一加上,似乎就有了沧桑之感,结合“黄鹤”与“白云”两个意象来比照,“黄鹤”从黄鹤楼处展翅,一飞冲天,可转瞬间划破长空倏然飞去,空留“白云”自流;且此一去便有千载。此“空”字究竟有何深意?于是,我让孩子们想象:若你是白云,你会怎么说?生1:黄鹤啊,你几时能回,叫我好等?生2:广阔无边的天空啊?何地才是我的归宿。生3: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情境创设,想象对话中,学生渐渐领悟:此“空”可作两种意思理解:一是,万里长空实在广阔辽远,几朵“白云”顿显空无,白云悠悠反衬出天空的阔大无边,此为空间之“空”。二是,“白云”无人做伴,独自空流,且空守千年之久。物是人非、孤独寂寞之感油然而生。到此处,与学生心领神会,自觉浑然天成。

然而,峨眉之行,让我对“空”字恋恋不舍,苏轼的“空故纳万境”又于我心间徘徊:这个“空”字里仅仅只有时空之悲吗?回过头来,细细体味“空”字,似有另一番深意:诗人感慨千年以来,白云虽空悠空悠哉,但千年不是空白,千年之内有多少文人墨客曾驻足于此凭眺感怀,可而今不仅“黄鹤”已去,就连骚客们也早已倾没,唯诗人独伫于此。换句话说,“白云”虽“空悠”,然人世未空,此“空”字最能显露出作者那份“逝者如斯夫”的慨叹吧。

我想:诗人站在黄鹤楼上,以仰观俯察的视角凭眺白云江水,参悟:天地大矣,在沧桑岁月面前万物皆为一粟,斯至今日,无论楼阁也罢,名士也罢,都逃不脱被荏苒春秋磨灭的命运。然而,悲怀之中更有深情,不然,若真彻悟了,亦不会有什么“愁”了,想必诗人仍是留念功名而执意人生的。虽未能及苏轼“空故纳万境”的胸怀,但此诗有时间的悠远(“千载”),有空间的阔大(“悠悠”),既有空灵的意象(“黄鹤”、“白云”),又有深深的情愁,诗境浑然一片,堪当“唐人七律第一”(严羽《沧浪诗话》)。

“空”也是诗歌中意境创造的一种艺术境界。“六朝如梦鸟空啼”“空里流霜不觉飞”“怀旧空吟闻笛赋”等等,它要经历一个“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的过程,继而在人生忘我的一刹那,用空明觉心,静观万象,则万象如在镜中,呈现着它们各自充实、内在、自由的生命。“天若有情天亦老”“月若无恨月长圆”,正因为空了,最终才能释怀悟空。那么,自会产生“大象无形真意显,万物静观皆有情。”的境界来吧!

《沧浪诗话》与盛唐诗歌的经典化诗歌的

《沧浪诗话》与盛唐诗歌的经典化 【内容提要】 严羽《沧浪诗话》是集宋代诗学辨体理论大成的理论著作,它对明清诗学批评理论影响最大的是对盛唐诗歌的经典化。《沧浪诗话》对盛唐诗歌的经典化,是宋代诗学批评辨唐宋诗风差异的理论总结,也是对江西诗派的全面清算,同时显示了严羽试图在儒家理学体系之外建构诗学话语的努力,指引着明清诗学批评的基本路径,具有极其重要的诗学批评史意义。 【关键词】《沧浪诗话》;盛唐诗歌;宋代诗学 严羽《沧浪诗话》是整个宋代诗话中影响最为深远的理论著作,也是集宋代诗学辨体理论之大成的理论著作,它对明清诗学批评的最大影响是在标榜格调的理论旗帜下对唐诗尤其是盛唐诗歌的经典化。美国哈佛大学东亚系主任宇文所安教授认为:“《沧浪诗话》的流行产生了一个严重后果,那就是把盛唐诗经典化了,盛唐诗从此成为诗歌的永恒标准,其代价是牺牲了中晚唐诗人。虽然盛唐代表诗歌高峰的信念可以一直追溯到盛唐时代,但严羽给盛唐赋予了一种特殊的权威,一种类似禅宗之正统的文学之正统。绝对的诗歌价值存在于过去的某个历史时刻,这种观念,或好或坏,一直左右着后世读者对诗歌的理解。以盛唐诗为正统的观念时不时受到谨逊的限制或激烈的反对,但它始终是一种约定俗成的认识,其他见解都围绕着它做文章。”①对盛唐诗歌的经典化, 侧重于强调诗学批评中存在着某种凌驾于具体创作之上的具有普遍意义的标准 与典范,这种标准与典范首先建立在这样的理论假设上,即任何一种文学体裁都具有某种最典范的创作阶段,这一阶段该体裁的创作具有整齐划一的时代风格,而这一风格则是超越时代的典型范本,必然成为后世长期师法遵循但永远无法达到的创作楷模。对这种典型范本的归依与膜拜是古代诗学辨体理论的重要特征,也是格调派诗学复古的潜在内涵。 首先,《沧浪诗话》对盛唐诗歌的经典化,具有鲜明的现实针对性,是从贬抑宋诗新变的成就,重新思考诗歌发展路径开始的,具有正本清源的意味,也是宋代诗学批评辨析唐宋诗风差异的理论总结。 在严羽确立盛唐诗审美规范之前,北宋诗人黄庭坚、陈师道试图从中唐诗人杜甫、韩愈的刻意锤炼、辞必己出出发来奠定宋诗的崛奇拗峭、朴拙生硬的诗风;南宋诗人如陆游、杨万里试图从古诗及唐诗的美文传统中寻找新的审美规范来补救江西诗派末流的枯瘦艰涩、拗硬奇险的弊病,但是他们所景仰与效法的只是中晚唐诗歌的清新自然、圆转流丽的诗歌风格,与严羽取法乎上,效法盛唐的雄浑雅健、华采空灵的诗歌风格迥异。尤其是宋代诗人对传统儒家道德气节价值观与以美刺讽谏为中心的诗歌政治功能的强化,冲淡了其文学风格论的独特的诗学意义。故《沧浪诗话?诗评》称:“唐人诗与本朝人诗,未论工拙,直是气象不同。”② 《沧浪诗话》对盛唐诗歌的经典化,尤其是建立在对江西诗派的全面清算的基础上的。严羽在论述具体诗体上,如:“五言绝句中,众唐人人是一样,

全国高考语文课标卷1(乙)卷文言文原文及翻译

2016年全国高考语文课标卷Ⅰ(乙卷) 一、古文 【原文】 曾公亮,字明仲,泉州晋江人。举进士甲科,知会稽县。民田镜湖旁,每患湖溢。公亮立斗门,泄水入曹娥江,民受其利。以端明殿学士知郑州,为政有能声盗悉窜他境至夜户不闭尝有使客亡橐中物移书诘盗公亮报吾境不藏盗殆从者之廋耳索之果然。公亮明练文法,更践久,习知朝廷台阁典宪,首相 ..,与公亮等共定大议。 ..韩琦每咨访焉。仁宗末年,琦请建储 密州民田产银,或盗取之,大理当以强。公亮曰:“此禁物也,取之虽强,与盗物民家有间 矣。”固争之,遂下有司 ..纵人渔界河,又数通盐舟,吏不..议,比劫禁物法,盗得不死。契丹 敢禁,皆谓:与之校,且生事。公亮言:“萌芽不禁,后将奈何?雄州赵滋勇而有谋,可任也。”使谕以指意,边害讫息。英宗即位,加中书侍郎兼礼部尚书,寻加户部尚书。帝不豫,辽使至不能见,命公亮宴于馆,使者不肯赴。公亮质之曰:“锡宴不赴,是不虔君命也。人主有疾,而必使亲临,处之安乎?”使者即就席。熙宁三年,拜司空兼侍中、河阳三城节度使、集禧观使。明年,起判永兴军。居一岁,还京师。旋以太傅致仕。元丰元年卒,年八十。帝临哭,辍朝三日。公亮方厚庄重,沈深周密,平居谨绳墨,蹈规矩;然性吝啬,殖货至钜万。初荐王安石,及同辅政,知上方向之,阴为子孙计,凡更张庶事,一切听顺,而外若不与之者。尝遣子孝宽参其谋,至上前略无所异,于是帝益信任安石。安石德其助己,故引擢孝宽至枢密以报之。苏轼尝从容责公亮不能救正,世讥其持禄固宠云。 (节选《宋史·列传七十一·曾公亮传》)【译文】 曾公亮字明仲,泉州晋江人。推举为进士甲科,知会稽县。老百姓在镜湖旁种田,常常担心镜湖泛滥。曾公亮设置斗门,将湖水泄入曹娥江,老百姓享受到他的好处。以端明殿学士身份知郑州,治理政事有能干的声名,盗贼全部逃窜到其他州县,以至于夜不闭户。曾经有过客丢失袋中财物,发布文书诘查盗贼,曾公亮上报:“我所辖境没有窝藏盗贼,恐怕是随从人员私藏起来了吧。”对他搜查,果然如此。曾公亮明达详熟公文法令,经历处事久了,熟知朝廷台阁典章宪制,首相韩琦经常向他咨询。仁宗末年,韩琦请求立皇嗣,与曾公亮等共同商定大计。密州民田盛产银子,有人偷取银子,大理寺把他们以强盗论处。曾公亮说:“这是禁物,获得它虽经强行盗取,却与从百姓家中盗取财物有区别了。”坚持争论,于是就交给有关部门讨论,依照劫取禁物的法令,盗贼得以不死。契丹指使人在界河捕鱼,又多次通行盐船,官吏不敢禁止,都说:和他们较量,将要生出事端。曾公亮说:“刚开始不禁止,以后将怎么办呢?雄州赵滋勇敢有计谋,能够胜任。”派人告谕赵滋旨意,边境危害终于止息了。英宗即位,任中书侍郎兼礼部尚书,不久兼任户部尚书。仁宗身体不适,辽国使者到来不能接见,让曾公亮在馆中设宴,使者不愿赴宴。曾公亮质问使者说:“赐宴不赴,这是对君主的不敬。君主有病,却一定要让他亲自接见,觉得安心吗?”使者立刻赴宴。熙宁三年,授职司空兼侍中、河阳三城节度使、集禧观使。第二年,起任判永兴军。过了一年,回到京师,不久就以太傅身份辞官归居。元丰元年,去世,终年八十岁。神宗亲临悼哭,罢朝三天。曾公亮端方厚道严肃稳重,思虑深沉处事周密,平时谨守礼仪,遵守规矩,但天性吝啬,积累财富达巨万。当初推荐王安石,到和他一起辅政,才察知神宗正偏向王安石,暗中替子孙谋划,大凡改变行事计划,一概听从王安石,而表面上装作不赞成的样子。曾派遣他的儿子曾孝宽为其谋划,在皇上面前几乎与王安石没有什么不同,于是神宗更加信任王安石。王安石为了感激他帮助自己,因而引见提拔曾孝宽位至枢密院来报答他。苏轼曾经严肃地责备曾公亮不能救正补弊,世人讥讽曾公亮贪持俸禄稳固恩宠。

空故纳万境(诗话)

空故纳万境(诗话) 半山冷云欲无影,一世佛光何处寻。 大象无形真意显,万物静观皆有情。 ——自创小诗 暑期,峨眉行。 那日,一路攀登,只为穿云破月的惊喜——一睹峨眉金顶的璀璨与壮观。 无奈,浓云微雨,迷茫徐行。以至于身处佛像脚下,却云深不知处。雨越下越大,身边除了游客,还能看到一群背着竹筐的当地人,他们的竹筐里装满了石块,在雨中躬着身子,每走几步,便用拐杖支撑着竹筐歇两下。趁着休憩的空隙,打听到金顶旁要造一座星级宾馆,所有的石块水泥沙子都需人工背上山,背一趟15块钱,"一天背个四五趟,挣个百把十块,就去耍!"语气里不见得有多愁苦,也许有佛祖的护佑,农忙之外,还有“外快”挣,已经是一种难得的恩惠了! 雨中,我看到了一个个单薄却坚定的背脊。 雨渐渐小了,风却大了起来。 虽看不清很远处,但能依稀分辨出有虔诚的佛家弟子。他们庄重地朝向金顶的方向低头、叩首,似乎要把自己埋到尘埃里,好像整个峨眉金顶都随同这个动作微微地震动。走近,细看:他们抬起的额头中央赫然而出的是厚厚的老茧。据说这老茧厚一层,虔诚就增一分,他们用这样的方式践行着对信仰的一往情深。超以象外,得其环中。一个人的朝圣,与其说走在路上,还不如说走在心中。的确,每个人不都走在不同的道路上吗?也许这样的一种朝圣,可以追寻到自己的圣地,更好地践行人生的意义吧。 风中,我记住了一个个诚恳而坚实的步履。 过了许久,不远处忽然传来一阵唏嘘声,抬头仰望,佛像的轮廓,已初显端倪,在朦胧的云气里现出隐隐的金光。既而,大片的云气渐渐飘散开来,人群中有了欢呼声,佛像日渐清明,以普渡众生的姿态,辉煌着。在她拈花微笑的神情里,我似乎感受到微妙至深的禅意:半山冷云欲无影,一世佛光何处明。 大象无形真意显,万物静观皆有情。 静观万象,万象如在镜中,光明莹洁,各得其所,呈现着它们各自的充实、内在、自由的生命,他们在静默里吐露光辉。一路攀登,原执意寻佛,却因浓云微雨,只得迷茫徐行,却被这不期而遇的静默光辉照亮:那单薄却坚定的背脊、诚恳而坚实的步履,让微妙至深的禅境纳入心境中。万物静观皆有情,以空灵明净之心行走在峨眉山林间,那每一歇脚处的寻常,也就不寻常了。 脑海中不觉跳出了苏东坡的诗:“静故了群动,空故纳万境。”(《送参寥师》),“空”形声字,本义是洞穴,引申为内无所有。然而,真的是一无所有吗?非也。顿悟到:以空明之心容万事之境,化有意为无意,以兼容百态的胸怀使得万境浸入人的生命,染上了人的性灵。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崔颢《黄鹤楼》 忽忆起课堂上教学《黄鹤楼》时,对诗中两处“空”字的探究。开篇一联“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此一“空”字意为只、仅仅。突显出黄鹤楼斯人已去、只剩楼台

沧浪诗话·诗辨原文精教版及翻译

沧浪诗话·诗辨原文精教版及翻译 -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

沧浪诗话·诗辨 夫学诗者以识为主,入门须正,立志须高,以汉魏晋盛唐为师,不作开元天宝以下人物。若自退屈,即有下劣诗魔入其肺腑之间,由立志之不高也。行有未至,可加工力;路头一差,愈骛愈远,由入门之不正也。故曰:学其上,仅得其中;学其中,斯为下矣。又曰:见过于师,仅堪传授;见与师齐,减师半德也。工夫须从上做下,不可从下做上,先须熟读楚辞,朝夕风咏,以为之本;及读古诗十九首、乐府四篇;李陵、苏武、汉魏五言皆须熟读;即以李杜二集枕藉观之,如今人之治经。然后博取盛唐名家酝酿胸中,久之自然悟入。虽学之不至,亦不失正路。此乃是从顶上做来,谓之向上一路,谓之直截根源,谓之顿门,谓之单刀直入也。 【译文】学诗的人要以识见为主:入门要须要正,取法应该高;要以汉、魏、晋、盛唐的诗人为师,不以开元、天宝之后的诗人为榜样。如果自己产生退缩屈从之心(不敢向盛唐诗人学习),就会有下劣诗魔进入他的胸臆,这是由于他立志不高。行路没有走到终点,这还是可以加油继续向前走得;假如开始走时路的方向就错了,那就会越跑越远了;(作诗取法不高)这就是入门不正啊!所以说:取法其上,仅得其中;取法其中,这就定得其下了。又所以说:智慧见识超过老师,(老师)仅可以传授(作诗之法)与他;智慧识见与老师相等同,(他所接受于老师的)就要减少到老师的一半了。学诗的工夫要从学习最好的作品开始,而不可从低下的作品学起。先要熟读《楚辞》,朝夕诵读吟咏,以作为学诗之根本;下及《古诗十九首》,《乐府》四篇,李陵、苏武诗和汉魏五言古诗都必须熟读;再将李白、杜甫的诗集反复研读,好像现在的人研治经书那样,然后广泛吸取盛唐名家诗之精华,酝酿于胸中,时间长了就自然深入领悟(作诗的奥妙)了。这样,虽然未必达到(学诗的)最高境界,也不会失去(学诗的)正路。这就是(佛教禅宗所说的)从顶门上做起,可以说是向上的门路,可以说是直接寻求到根本,可以说是顿入了法门,可以说单刀直入之法。 提示:提出学诗要以识见为主,取法要高。认为“学盛唐”以前之诗是学诗的正路。指出了具体的方法门径是多咏读作品,吸取营养,涵蕴于胸,自能领悟。 诗之法有五:曰体制、曰格力、曰气象、曰兴趣、曰音节。 【译文】作诗的方法有五种:体制、格力、气象、兴趣、音节。 提示:提出作诗有五种方法。 诗之品有九:曰高、曰古、曰深、曰远、曰长、曰雄浑、曰飘逸、曰悲壮、曰凄婉。其用工有三:曰起结、曰句法、曰字眼。其大概有二:曰优游不迫、曰沉着痛快。诗之极致有一:曰入神。诗而入神至矣!尽矣!蔑以加矣!惟李杜得之,他人得之盖寡也。 【译文】诗的风格有九类:高、古、深、远、长、雄浑、飘逸、悲壮、凄婉。作诗的用力处有三个:起结、句法、字眼。诗的总的风格类型有二种:从

《沧浪诗话·诗辩》 摘要

《沧浪诗话·诗辨》摘要 南宋诗论家严羽写下的《沧浪诗话》是最负盛名、对后世影响最大的一部诗话,全书系统性、理论性较强,是中国著名的诗歌理论著作。《沧浪诗话》的第一部分是“诗辨”,主要是论述学诗的门径、方法、诗歌的艺术风格和艺术特点。 一、“以识为主” “夫学诗者以识为主:入门须正,立志须高。”严羽提提出了“以识为主”,要求学诗要有眼力,辨认真伪邪正。认准学习对象,走正学习路子,这是学诗的第一步,即所谓“入门须正”。严羽把学习汉、魏、晋、盛唐当成“正路”,这几个时代的诗歌气象博大,形象鲜明,应该以他们为师。此外,“学其上,仅得其中;学其中,斯为下矣”,所以立志须高,应该学习一流的诗歌,这是一个新颖独特的学诗途径。 二、诗的九种风格 “诗之品有九:曰高、曰古、曰深、曰远、曰长、曰雄浑、曰飘逸、曰悲壮、 曰凄婉。” 三、以禅喻诗,重在妙悟。 “大抵禅道惟在妙悟,诗道亦在妙悟,且孟襄阳学力下韩退之远甚,而其诗独出退之之上者,一味妙悟而已。惟悟乃为当行,乃为本色。”学诗如学禅需要会妙悟,那才是诗中行家,诗中高手。而“悟”有两种含义: ①学习鉴赏前人的作品要“悟”,即对前人作品深入体会、反复琢磨,也就是 “熟参”的功夫。其中汉、魏、晋、盛唐的作品有透彻之悟,中晚唐和两宋诗歌为“一知半解之悟”. ②诗歌创作要“悟”,主要指捕捉形象,处理好“词、理、意、兴”的关系。 他运用“别材”“别趣”两个概念,强调了“诗者,吟咏情性也”,要运用艺术思维的规律寓情于物,突出具体可感的艺术形象,还可以“言有尽而意无穷”。而且“不涉理路、不落言筌者,上也。”,即不要抽象说教,不要引经据典掉书袋。因此,严羽反对“以文字为诗,以才学为诗,以议论为诗”。 四、严羽评价诗歌的最高标准是“入神” “诗而入神至矣!尽矣!蔑以加矣!”严羽评价抒情诗主要强调“气象”和“兴趣”,”气象”要深厚博大,“兴趣”则是形象鲜明,意境深远。严羽还推崇空明、超然的形象,从而使诗歌具有含蓄蕴藉的特点,如文中所说“透彻玲珑不可凑泊,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镜中之象,言有尽而意无穷。”诗歌自然含蓄,就会收到“一唱三叹”的艺术效果,而“东坡山谷始自出己意以为诗”则与之相背。

2018年高考全国卷文言文原文及翻译

鲁芝字世英,扶风郿人也。世有名德,为西州豪族。父为郭汜所害,芝襁褓流离,年十七,乃移居雍,耽思坟籍。郡举上计吏,州辟别驾。魏车骑将军郭淮为雍州刺史,深敬重之。举孝廉,除郎中。后拜骑都尉、参军事、行安南太守,迁尚书郎。曹真出督关右,又参大司马军事。真薨,宣帝代焉,乃引芝参骠骑军事,转天水太守。郡邻于蜀,数被侵掠,户口减削,寇盗充斥,芝倾心镇卫,更造城市,数年间旧境悉复。迁广平太守。天水夷夏慕德,老幼赴阙献书,乞留芝。魏明帝许焉。曹爽辅政,引为司马。芝屡有谠言嘉谋,爽弗能纳。及宣帝起兵诛爽,芝率余众犯门斩关,驰出赴爽,劝爽曰:“公居伊周之位,一旦以罪见黜,虽欲牵黄犬,复可得乎! 若挟天子保许昌,杖大威以羽檄征四方兵,孰敢不从!舍此而去,欲就东市,岂不痛哉!”爽懦惑不能用,遂委身受戮,芝坐爽下狱,当死,而口不讼直,志不苟免,宣帝嘉之.赦而不诛.俄而起为并州刺史。诸葛诞以寿春叛,魏帝出征,芝率荆州文武以为先驱。诞平,迁大尚书,掌刑理。武帝践祚,转镇东将军,进爵为侯。帝以芝清忠履正,素无居宅,使军兵为作屋五十间。芝以年及悬车,告老逊位,章表十余上,于是征为光禄大夫,位特进,给吏卒,门施行马。羊祜为车骑将军,乃以位让芝,曰:“光禄大夫鲁芝洁身寡欲,和而不同,服事华发,以礼终始,未蒙此选,臣更越之, word完美整理版

何以塞天下之望!”上不从。其为人所重如是。泰始九年卒,年八十四。帝为举哀,谥曰贞,赐茔田亩。(节选自《晋书·鲁芝传》) word完美整理版

王涣字稚子,广汉人也,父顺,安定太守,涣少好侠,尚气力,数通剽轻少年,晚而改节,敦儒学,习《尚书》,读律令,略举大义,为太守陈宠功曹,当职割断,不避豪右。宠风声大行,入为大司农。和帝问曰:“在郡何以为理?宠顿首谢曰:“臣任功曹王涣以简贤选能,主簿镡显拾遗补阙,臣奉宣诏书而已。”帝大悦,涣由此显名,州举茂才,除温令。县多奸滑,积为人患。涣以方略讨击,悉诛之。境内清夷,商人露宿于道。其有放牛者,辄云以属稚子,终无侵犯。在温三年,迁兖州刺史,绳正部郡,风威大行。后坐考妖言不实论。岁余,征拜侍御史。永元十五年,从驾南巡,还为洛阳令。以平正居身,得宽猛之宜。其冤嫌久讼,历政所不断,法理所难平者,莫不曲尽情诈,压塞群疑。又能以谲数发擿奸伏。京师称叹,以为涣有神算。元兴元年,病卒。百姓市道莫不咨嗟。男女老壮皆相与赋敛,致奠醊以千数。涣丧西归,道经弘农,民庶皆设盘槃于路。吏问其故,威言平常持米到洛,为卒司所抄,恒亡其半。自王君在事,不见侵枉,故来报恩。其政化怀物如此。民思其德,为立祠安阳亭西,每食辄弦歌而荐之。延熹中,桓帝事黄老道,悉毁诸房祀,唯特诏密县存故太傅卓茂庙,洛阳留王涣祠焉。自涣卒后,连诏三公特选洛阳令,皆不称职。永和中,以剧令勃海任峻补之。峻擢用文武吏,皆尽其能,纠剔奸盗,不得旋踵,一岁断狱,不过数十。威风猛于涣,而文理不及之。峻字叔高,终于太山太守。”(节选自《后汉书?王涣传》) word完美整理版

河南省上蔡县高三下学期语文第二次联考试卷

河南省上蔡县高三下学期语文第二次联考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共1题;共6分) 1. (6分)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 照片拍的好,诗歌写得有味,是由一个人的思想认识、艺术水平的高低决定的。 B . 如果在公共领域可以没有证据地、恶意地怀疑普通公民的善行,行善者就会人人自危,社会就将面对无人行善的尴尬局面。 C . 加大建设保障性住房,有效控制房价的过快上涨,已被确认为2011年乃至“十二五”期间广东改善民生的一件大事。 D . 据网络消息,“高额吸费电话”能大行其道,是因为电信运行商参与了不法垃圾短信公司和声讯服务台收益分成的结果。 二、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27分) 2. (6分) (2016高三下·枣阳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论苏轼的诗歌美学思想 旷世奇才苏轼不仅是杰出的文学家,而且是出色的文学批评家。在对诗歌的社会功能和审美特性的认识上,苏轼有自己的见解和思想渊源。 苏轼具有仁政爱民的思想和积极入世的精神。基于此,他重视文学积极的社会作用,强调有为而作,针砭时弊。他在《题柳子厚诗》中写道:“诗须要有为而作……好奇务新。乃诗之病。”所谓“有为而作”,目的在于揭发当世政治的过失和社会中的种种不平,从而达到“疗饥”“伐病”的功效。苏轼的意图十分明确,写诗就要充分发挥诗歌的社会功能,有所劝诫,有补于世。不能一味地粉饰现实,阿谀奉承。苏轼在向哲宗皇帝申述自己因诗获罪的原因时说:“昔先帝召臣上殿,访问古今,敕臣今后遇事即言。其后臣屡论事,未蒙施行,仍复作诗文,寓物以讽,庶几流传上达,感悟圣意。”这说明苏轼确是有意继承风、骚以来的现实主义精神,提倡充分发挥文学的社会功能,以揭发流弊、拯时救世。苏轼《答乔舍入启》中写道:“某闻人才以智术为后而以识度为先,文章以华采为末而以体用为本。国之将兴也,贵其本而贱其末:道之将废也,取其后而弃其先。用舍之间,安危攸寄。”作者把文章重“体用”还是重“华采”与国家的兴亡联系起来,强调“以体用为本”。“以体用为本”与“有为而作”的精神完

沧浪诗话

《沧浪诗话》评注 现时《沧浪诗话》一书包含五部分,分别是诗辨、诗体、诗法、诗评、考证。用现代术语来说,诗评近于文学批评。该部分是分列条目,并无具体系统,其评论依据自身的思路和批评格局,即是诗需有“兴象韵趣”“言有尽而意无穷”“以汉魏晋盛唐为诗”等等,因此,这些诗评时时会被后人反驳。读者有时同意其观点,有时不同意,这是必然之事,批评本来便是争战之地,批评家你来我往,在争持中显示各自的逻辑思路和结论,思路越多,眼界便越开阔。譬如严羽说唐诗高于宋诗,原因在于唐以诗取士,这很有道理,但在现代学者的研究下,发现这并不是最直接的原因。文学批评并不是“真理”,而是“观点”,在不同的观点中思考艺术、人生,这是一个不断开拓的疆域,大家策马奔驰,在不同的观点中找寻自我的路向,这也算是阅读文学批评的一种意义。 笔者就诗评部分做部分评注: 一 大历以前分明别是一副言语,晚唐分明别是一副言语,本朝诸公分明别是一副言语,如此见方许具一只眼①。 [注释] ①一只眼:禅家语,见于《传灯录》及《五灯会元》,意近于“正法眼”。[译文] 唐代大历以前,明明白白的另是一种言语风言语风格;晚唐,明明白白的另是一种言语风格;本朝各诗人,明明白白的另是一种言语风格;有了这种见识,才算具有“一只眼”。 [简评] 在这一条中,严羽认为诗歌有时代之声,一代有一代之风貌。“大历以前”即汉魏晋盛唐,但在这里似乎更指向“盛唐”。在盛唐、晚唐和两宋间,诗歌的风貌有巨大的差异,原因在于国力、时代环境、诗人特性等因素。盛唐“神气情”兼备,有宏大的时空魄力,格调高昂如旭日上升;晚唐格调小巧精致,有末代的孤清和浮艳;宋代如入中老年,诗歌有激情过后的冷静老练、哲思理性,也有人生感慨。这就是严羽所说的“别是一副言语”,此条亦可参考“诗体”所举的诗歌例子。

(完整版)2017全国二卷文言文详解与翻译

2017全国二卷文言文详解与翻译 赵憙字伯阳,南阳宛人也。少有节操【指人的气节、操行、正义感】。(赵憙字伯阳,是南阳宛县人。年轻时有节操。)从兄为人所杀,无子,憙年十五,常思报之。(堂兄被人杀害,没有儿子,赵憙十五岁,时常想着报仇。)乃挟兵结客【带着兵器,约上朋友】,后遂往复仇。而仇家皆疾病,无相距【通“拒”,抵御,抵抗】者。(于是带着兵器约好朋友,后来终于前去寻仇。仇人们全部生了病,没有人抵抗。)憙以因【趁着】疾报杀,非仁者【指有德行的人】心,且释之而去【离开】。顾谓【回头看着说。顾:1、<动>回头;回头看。《荆轲刺秦 王》:“荆轲顾笑武阳。”2、<动>视;看。《行路难》:“拔剑四顾心茫然。”3、<动>看望;拜访。《出师表》:“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4、<副>只是;不过。《荆轲刺秦王》:“吾每念,常痛于骨髓,顾计不知所出耳。”5、<副>但;却;反而。《廉颇蔺相如列传》:“顾吾念之,强秦之所 不敢加兵于赵者。”】仇曰:“尔曹【你们。曹,辈】若健,远相避也。”(赵憙认为乘别人生病报仇杀人,不是仁爱的人所应做的,就暂且放过他们而离开了,回头对仇人说:“你们如果病好了,躲我远远的。”) 更始【指公元23年二月,绿林军领导者王匡、王凤等人拥立刘玄为帝,恢复汉朝国号,建立的更始政权,自称玄汉王朝。消灭王莽政权后统治天下两年。公元25年九月,赤眉军攻入都城长安,投降赤眉,更始政权告终】即位舞阴大姓【指世家大族,人口众多的姓氏或某一地域人数众多、势力强大的姓氏】李氏拥城不下【占据城池不肯投降】更始遣柱天将军李宝降【使动用法,使……投降。可译为“劝降”】之不肯云闻宛之赵氏有孤孙憙信义著名愿得降之更始乃征憙。(更始帝登位,舞阴大姓李氏占据县城不肯投降,更始帝派柱天将军李宝招降,不肯,说:“听说宛县赵氏有个独孙子

“空静”观与“不能不为之”

“不能不为之”与“空静”观 摘要:“不能不为之”是苏轼针对艺术本源提出的文艺观点,前人已从多个角度对这一文艺观点进行了阐释,但却少有学者从佛教的角度进行探索。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之上,从“空静”观的角度来探讨“不能不为之”同佛教的关系,追寻这一文艺观点的哲学本源。 关键词:苏轼;“不能不为之”;“空静”观 “不能不为之”是苏轼在《叙》中提出来的,对此研究者已从多个角度进行了阐释:有的从“创作动机”、“灵感”或“情”的角度论述其内容,说明“不能不为”的具体所指;有的从西方文论文学的非功利性角度论述其创作所追求的自然风格,讨论“不能不为之”创作时候的心态。但很少有人从宗教的角度讨论苏轼的学说是否有着哲学的根源。本文就拟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之上,从“空静”观的角度来探讨“不能不为之”同佛教的关系,并进一步来追寻苏轼的这条文艺观点的哲学根源。 一 苏轼在《南行前集叙》中提出了“不能不为之”的文艺观点。己亥年,苏轼与其父苏洵、其弟苏辙第二次由蜀入京。他在途中写下了许多诗篇。此序是苏轼回忆自己在途中作诗的情形,同时也发表自己了对写诗的见解。“非能为之为工,乃不能为之为工也”,[1]这句话说明了苏轼认为的“工”是“不能不为之”的。“山川之有

云,草木之有华实,充满勃郁,而见于外,夫虽欲无有,其可得耶!”苏轼的文艺的触发点转向了心灵的自由抒发,这种状态下作文是不受“有意”之意识的控制的,作者完全处于一种不能自己的“不能不为之”的自由状态。在“不能不为之”的状态下所写的文章是“作文”,是“无意”之文;而在“能为之”的状态下所写的文章是“为文”,是“有意”之文。 从我们上面的分析可以很清楚的知道,“能为之”和“不能不为之”之间最主要的区别就在于作者写作时的心理状态。可以说“能为之”的“为文”状态是有意而为文,“不能不为之”的“作文”状态是无意而作文。前种状态下作者处于理性之中,并没有摆脱文学的功利性的束缚,心灵也没有达到一种完全自由的纯然状态,所以不能写出“工”的文章。后种状态下作者处于非理性中,体现的是文学的非功利性,抒发了积聚在内心的情感,心灵处于一种自由的状态,所以所作之文是“工”的文章。 “不能不为之”所对应的写作状态是“无意为文”,而“无意”的状态即是心灵自由之状态,写作时心灵是处于无目的和非功利的自由之中。由此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苏轼“不能不为之”的文艺本源论认为,文艺源于心灵的自由抒发。由此我们可以大体理解了苏轼“不能不为之”艺术本源论的含义,现在我们就可以探讨“不能不为之”同苏轼的哲学观有着怎么样的联系,这种“不能不为之”的心灵自由抒发状态是否有着其宗教的本源。

读《沧浪诗话》有感

读《沧浪诗话》有感 严羽的《沧浪诗话》是宋代最负盛名、对后世影响最大的一部诗话,也是中国著名的诗歌理论著作。全书系统性、理论性较强,对诗歌的形象思维特征和艺术性方面的探讨,论诗标榜盛唐,主张诗有别裁、别趣之说,重视诗歌的艺术特点,批评了当时经文字、才学、议论为诗的弊病,对江西诗派尤表不满。又以禅喻诗,强调“妙悟”,对明清的诗歌评论影响颇大。 严羽论诗最为突出的特点是将禅宗的思维方法引入诗学,并借用禅宗话语进行言说,即“以禅喻诗”。整个《沧浪诗话》贯穿着禅学思想,因此表现出极为鲜明的禅学化色彩。严羽说:“以禅喻诗,莫此亲切。《沧浪诗话》论诗方式的一个特点是“以禅喻诗”。 《沧浪诗话》,它的“别材别趣”“兴趣”、“妙悟”、“气象”、“入神”诸说以及诗歌体制之辨,都紧紧围绕这一中心展开。“妙悟”说为中心的的审美主体论,以“兴趣”说为重心的审美特征论和以“入神”说为极诣的审美理想论,成为构建严羽美学思想内在体系的三大理论主干。别材、别趣说所谓材,指题材,非指天才;所谓趣,指旨趣,非指风趣。这里严羽提出了一个诗歌创作的题材选择和思想倾向的问题严羽主张诗要用形象思维,要意境莹澈,反对纯议论化和概念化。别材”反对依赖书本,“别趣”反对依赖说理。 “兴趣”说是严羽美学思想中最具本质意义的理论纲领。严羽“兴趣”说的审美内涵包括下列两个方面:(一)诗歌的内在质素为“吟咏情性”,亦即抒发诗人的情感意绪。(二)诗歌以少总多的艺术手法

和含蓄隽永的审美效果或艺术魅力,亦即外现途径及诗成后的境界。其《沧浪诗话·诗辨》说:“诗者,吟咏情性也。盛唐诸人惟在兴趣,羚羊挂角,无迹可求。故其妙处透彻玲珑,不可凑泊,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镜中之象,言有尽而意无穷。”严羽用了“空中之音”等四个象喻,似乎比较玄虚,但这段话的落脚点是“言有尽而意无穷”。可以说,严羽在此提出了自己的审美理想,这“四中”之说重在无迹,重在委曲,重在空灵。“镜象水月”之空灵迷离,浑成无迹,被严羽借来说明诗歌的艺术美所体现的极致,或曰“理想境界”,简言之就是“兴趣”。 与“兴趣”和“入神”二说相比,“妙悟”说是严羽美学理论中突出审美主体性、弘扬自我性灵的最具独创性的命题。这是宋代禅宗美学在诗歌理论中结下的硕果。“妙悟”说主要是针对北宋以来诗坛上弥漫的一股“以文字为诗,以才学为诗,以议论为诗的恶劣风气,特别是针对江西诗派的雕琢剿窃与四灵、江湖诗派的步趋晚唐的陋习有感而发的理论主张。“妙悟”说的思想渊源,主要本自不立文字、直指本心、一朝顿悟的佛教禅宗学说。“妙悟”之义域为:通过熟参历代诗歌特别是汉魏晋盛唐诗歌,诗人创作由自为质变为自在的艺术创造的自由无碍的最佳审美境界和学习诗歌创作的上乘之法。所谓“学诗者以识为主”,“大抵禅道惟在妙悟,诗道亦在妙悟”。严羽的“妙悟”说其实是突出“心”的作用。“惟悟乃为当行,乃为本色”:严羽独探骊珠,相到精当而深刻地揭集了诗之所以为诗、有别于哲理议论文字的独具的美感特征。

2018年高考全国卷文言文翻译

2018年高考全国卷文言文翻译 《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课程标准实验版)》(修订版)对文言文阅读翻译考点的考查要求是: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理解B级。 所谓“理解”,是正确领会文章的内容,正确理解文意和句意;所谓“翻译”,是说能用现代汉语把文言文的内容准确传达出来;所谓“文中”,是说试卷所给你的“那篇文章当中”,要求翻译的句子就从中产生,文中所有的语言现象都在“理解”之列。正确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是用现代汉语的词汇和语法来准确翻译所提供的文言语句,做到文通字顺,简明规范,畅达流利,文句优美。 一、理解文中的句子。对文言文句子的理解是翻译文言文语句的第一步,理解文言语句必须遵循古文的一般规律并把握其特殊性。对句意的理解要注意以下几点:(1)要在全文中理解句子。无论何种句子,都不能脱离全文或文段去理解,要注意作者的基本观点和感情倾向。要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比如:对“襄阳土俗,邻居种桑树于界上为志(《南齐书?韩孙伯传》)”的翻译,就要注意这是在介绍韩孙伯所处的社会环境,所以翻译成“按襄阳当地的风俗,邻里之间要在各自的分界处种上桑树作为分界的标志”。(2)要注意省略句、倒装句、词类活用、通假字、互文见义和偏义复词的理解,对这些现象的理解把握,往往是翻译文言语句的关键。比如:“冉氏尝居也,故姓是溪为冉溪。”(语出《愚溪诗序》)此句中“居”后省略了宾语“于此”或“于是溪”,“姓”是名词作动词“给……取姓”

的意思。那么此句就可翻译成:姓冉的人家曾经在这条小溪居住,所以就给小溪取此姓,叫做冉溪了。(3)对句子中难懂的地方,不能采取忽略或笼统翻译的办法去逃避,而应该通过前后推导,或选项推敲分析等方法,进行认真理解。如:“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语出《论语?季氏将伐颛臾》)这是孔子教育子路、冉有的话,文中难懂之处是“疾”“舍”“为之辞”几处,既是教训之语,那么“疾”就不可能是“生病”之意,当是“厌恶”之意;“而”有表示并列和表示转折关系两种理解,依据意味推敲,自然当作转折关系理解更好,那么“舍曰欲之”与“为之辞”就在语意上相反了,以此推断“舍”是“停止”之意,“辞”是“托词”“借口”之意。整句意思就可翻译成:品格高尚的人厌恶那些不说自己想做什么事却去找借口推脱责任的人。(4)利用文言排比句、对偶句、并列结构,把握句意。也就是说,在理解文言句子时,要充分利用对应词语的用法和意义去把握文句意思。如:“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语出《谏太宗十思疏》)这是一个对偶句,前后两句对应词语的词性担当的句子成分完全相同,甚至有些对应词语的意思根本一样,如“望”“求”,都应该是想、希望之意。所以整句可以翻译成:源流不深却希望水流到很远的地方,根生得不牢固却想要树木长得高而茂盛。(5)对复杂的不好理解的句子,最好做成分分析,先抓主干,再看枝叶;或抓住关键词语,分析句间关系。如:“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分析主干,“古人……鸟兽”是主语,“之”取消句子独立性,主语中“古人”与“观于……鸟兽”是一种主谓关系。

论中国传统绘画的“空白加减法”及其运用

论中国传统绘画的“空白加减法”及其运用 论文摘要:空白在中国古典艺术里是有着极其深刻的渊源,受中国哲学思想思维模式的影响。“静故了群动,空故纳万境”,苏轼的这一诗句可以说是中国画“空白加减法”很好的写照。本文从中国传统绘画中“空”的表现形式、中国传统绘画中“空”所蕴含的哲学观、中国传统绘画中“空”的抽象运用等级个方面探讨中国传统绘画的“空白”空间及其运用。 论文关键词:传统绘画,空白,加减,运用 中国水墨画艺术的“空白”运用深层积淀是以中国古典哲学与中国传统美学的基础的,也就必然重视作品中“意象空白”的美学意义,因为中国艺术的存在形式是以这种“自知加减”的思维方式来决定的,其中进一步领悟到老子“知其白、守其黑”的审美意义。它总是会继承过去的优秀部分,而加入时代进步的部分,在创作的程式中强调笔墨意识的同时,也把“空白”的审美价值放在了重要位置。 一、中国传统绘画中“空”的表现形式 1.疏可走马 在绘画中疏密关系的表达大致可分两类,一是符合客观情理的疏密变化,根据现实中景物的不同而构造的疏密情况,通常我们在一般意义上的绘画中便能察觉,另一类是经过缜密的艺术构思,通过艺术化的加工处理将画面中的繁密或疏简布置于作品全局,使画面达到繁不嫌塞,疏不嫌空,可谓密不透风,疏可跑马的艺术高度。疏密与繁简互有异同,相辅相成。 传统水墨画特别强调用笔用墨的疏密关系,“疏可走马,密不透风”,便是对这一关系的总体概括,中国传统绘画的疏密关系是靠空白来完成的,“空白加减法”的运用程度直接影响着整幅作品的节奏感。“加法”不一定密,“减法”不一定疏。上部密下部疏,但是密中有疏、疏中有密,加中有减,减中有加。这就是布局中所谓的繁简和疏密相间,繁密的布局中,可山峦重叠,简疏的画中疏树横坡,就如王蒙与倪云林的画,一密一疏间,各有其趣,何其乐哉。 2.计白当黑 在长期的绘画实践中,历代画家们正是在这一传统哲学理论的指导下,总结出了一整套关于空白的规律,有时候“减法”也可以当做“加法”来运用自如。画家们提出“计白当黑”、“知白守黑”等法则,使中国画的创作表现进入了一个新的高峰。清人汤贻汾深有感触地说,人但知有画处是画,不知无画处皆画,画之空处全局所关,王昱在《东庄论画》中也这样讲:“奇者,不在位置,而在气韵之间;不在有形处,而在无形处。”[1]戴照似乎说得更为贴近国画创作实际。在他们看来,传统绘画中最突出的地方,不在实处,而在无笔无墨的空白处。笔墨不着的空白处,为何却成了一幅画最紧要之处?清代华琳在《南宗抉秘》中道出了个中原委:“于通幅之留空白处尤当审慎。有势当宽阔者窄狭之,则气促而拘;有势当窄狭者宽阔之,则气懈而散。务使通体之空白,亦即通之龙脉矣。”[2]有黑才有白,有了黑色的“加法”在画中的绝妙运用,“减法”才能在画中因此而妙了起来。画面中的空白并不是虚无他物,只是偶然的表现,其中贯彻着独立的审美价值。 正如清代王夫之所说:“凡虚空皆气也,聚则显,散则隐,隐则人谓之无。”正是居于上述认识,历代国画家都很重视构图布白的问题。”[3]柳宗元《江雪》诗:“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可谓是一幅减笔水墨图,运用大片空白,渲染了寒江雪霁的气氛。 3.大象无形 “大象无形”一语出自老子《道德经》第四十一章。"大象无形"可以理解为:世界上最伟

沧浪诗话校释

沧浪诗话校释 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 本书自言见到宋本;明都穆重刻沧浪先生吟卷。亦言元刻本。 今以宋元本均未见。 置不论。 其别出者以说郛及津逮秘书二本为最流行。 此后各种翻刻之本。 沧浪诗话大抵不出此三种。 但此三种实亦同出一源。 无大区别。 《沧浪诗话校释》中校释之语以一部分是旧稿。原系文言。 虽经删改。 未必能改得纯粹。 为求统一起见。 即此校释说明。 也不免难些浅近文言。 这是需向读者声的。 中文名,沧浪诗话校释。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作者,严羽。 译者,郭绍虞。 类型,文言文。 内容简介。 沧浪诗话附见沧浪吟卷。 自言见到宋本;明都穆重刻沧浪先生吟卷。 亦言元刻本。 今以宋元本均未见。 置不论。 其别出者以说郛及津逮秘书二本为最流行。 此后各种翻刻之本。 大抵不出此三种。 但此三种实亦同出一源。 无大区别。 《沧浪诗话校释》中校释之语以一部分是旧稿。原系文言。 虽经删改。 未必能改得纯粹。 为求统一起见。 即此校释说明。 也不免难些浅近文言。

这是需向读者声的。 作者资料。 严羽。 南宋诗论家。 诗人。 字丹丘。 一字仪卿。 自号沧浪逋客。 世称严沧浪。 邵武莒溪人。 生卒年不详。 据其诗推知主要生活于理宗在位期间。至度宗即位时仍在世。 早年就学于邻县光泽县学教授包恢门下。包恢之父包扬曾受学于朱熹。 一生未曾出仕。 大半隐居在家乡。 与同宗严仁。 严参齐名。 号三严;又与严肃。 严参等8人。

沧浪诗话号九严。 严羽论诗推重汉魏盛唐。 号召学古。 所著《沧浪诗话》名重于世。 被誉为宋。 元。 明。 清四朝诗话第一人。 他的《沧浪诗话》也影响了明代著名文学批评家高棅和明代中后期的前后七子。 《沧浪诗话校释》的作者是严羽,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 本书自言见到宋本;明都穆重刻沧浪先生吟卷,亦言元刻本。 今以宋元本均未见,置不论。 其别出者以说郛及津逮秘书二本为最流行。 此后各种翻刻之本,大抵不出此三种。 但此三种实亦同出一源,无大区别。 《沧浪诗话校释》中校释之语以一部分是旧稿,原系文言,虽经删改,未必能改得纯粹。 为求统一起见,即此校释说明,也不免难些浅近文言,这是需向读者声的。 内容简介沧浪诗话附见沧浪吟卷,自言见到宋本;明都穆重刻沧

论严羽沧浪诗话》诗歌理论

论严羽《沧浪诗话》诗歌理论 《沧浪诗话》主要包含两方面内容:一是破,攻三百年诗病;一是立,提出诗的宗旨、诗的作法等,这一点是作者的主要贡献。全书有一个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的,其核心在《诗辩》,它包含了严羽的诗歌理论“仆之《诗辨》,乃断千百年公案,诚惊世绝俗之谈,至当归一之论。”(《答吴景仙书》),而其余部分则基本上是他对其诗歌理论的具体运用。 严羽主要通过他的“妙悟说”和“兴趣说”,展开了他对诗歌刨作中的作者和作品两大部分的分析,从而形成了他的诗歌理论。 一 《沧浪诗话》开篇以论诗如论禅而引出其“妙悟说” 大抵禅道惟在妙悟,诗道亦在妙悟,且孟襄阳学力下韩退之远甚、而其诗独出退之之上者,一味妙悟而已。惟悟乃为当行,乃为本色。然悟有浅深、有分限、有透彻之悟,有但得一知半解之悟。(《诗辩》之四) 此段话之核心,在于指出诗歌之道在于“妙悟”,严羽的“悟”是一种自然的审美直觉思维,而“妙悟”就是这一心理活动的最佳状态。严羽认为诗人最本质的东西就是“悟”,它与个人学历没有必然的关系,一个人即使学富五车,可以成为一个大学问家,但要是没有“悟”,他永远也当不了一个诗人。这是非常关键的一点,当一个诗人在创作的时候,他要摆脱现实世界的形象束缚,摆脱抽象思维的羁绊,来把自己整个的生命、情感切入对象,他的理智、情感、意志在瞬间融合为一体,直接去体悟、把握对象,从而洞见世界、人生的意义。因为这种创作主体感情的表达很难以用日常的言语来进行表达,所以严羽借用了禅家语言“妙悟”来笼统概述之。 但是“悟”是一种审美直觉思维,虽然可能是人所共有的,但要进入“妙悟”的境界不是所有人都能一蹴而就的,所以严羽在讲了“妙悟”之后,紧接着讲“学诗者以识为主”(《诗辩》之一),强调“识”对学诗者的重要性。“识”也就是审美鉴赏能力,即辨别诗歌高下

2019年高考全国1卷文言文试题及翻译

2019年全国1卷文言文试题及翻译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贾生名谊洛阳人也年十八以能诵诗属书闻于郡中吴廷尉为河南守闻其秀才召置门下甚幸爱孝文皇帝初立,闻河南守吴公治平为天下第一,故与李斯同邑而常学事焉,乃征为廷尉。 廷尉乃言贾生年少,颇通诸子百家 ....之书。文帝召以为博士。是时贾生年二十余,最为少。每 诏令 ..议下,诸老先生不能言,贾生尽为之对,人人各如其意所欲出。诸生于是乃以为能不及也。孝文帝说之,超迁,一岁中至太中大夫。贾生以为汉兴至孝文二十余年,天下和洽,而 固当改正朔,易服色,法制度,定官名,兴礼乐 ..,乃悉草具其事仪法,色尚黄,数用五,为 官名,悉更秦之法。孝文帝初即位,谦让未遑也。诸律令所更定,及列侯悉就国 ..,其说皆自贾生发之。于是天子议以为贾生任公卿之位。绛、灌、东阳侯、冯敬之属尽害之,乃短贾生曰:“洛阳之人,年少初学,专欲擅权,纷乱诸事。”于是天子后亦疏之,不用其议,乃以贾生为长沙王太傅。贾生既辞往行,及渡湘水,为赋以吊屈原。为长沙王太傅三年。后岁余,贾生征见。孝文帝方受釐,坐宣室。上因感鬼神事,而问鬼神之本。贾生因具道所以然之状。至夜半,文帝前席。既罢,曰:“吾久不见贾生,自以为过之,今不及也。”居顷之,拜贾生为梁怀王太傅。梁怀王,文帝之少子,爱,而好书,故令贾生傅之。文帝复封淮南厉王子四 死。 (节选自《史记·屈原贾生列传》)10.下列对文中画被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贾生名谊/洛阳人也/年十八/以能诵诗属书闻于郡中吴廷尉/为河南守/闻其秀才/召置门下/甚幸爱/ B.贾生名谊/洛阳人也/年十八/以能诵诗属书闻于郡中/吴廷尉为河南守/闻其秀才/召置/门下甚幸爱/ C.贾生名谊/洛阳人也/年十八/以能诵诗属书闻于郡中/吴廷尉为河南守/闻其秀才/召置门下/甚幸爱/ D.贾生名谊/洛阳人也/年十八/以能诵诗属书闻/于郡中吴廷尉为河南守/闻其秀才/召置门下/甚幸爱/

诗与禅(一)

诗与禅(一) 关键字:诗禅禅宗是最具中国气派的佛教,也可以说它是中国自己的佛学。佛教自东汉传人中国以来,到唐代禅宗的建立,花了600年的时间,这是中国对佛教这种外来文化的漫长的消化过程。禅宗的通达、印“放的精神,质朴明快和讲求实际的作风,都是中国固有的民族性格的表现。也正因为如此,所以禅宗一出现,就表现出很强的生命力,其影响迅速扩大到社会文化的各个领域,对文学的影响当然也非常显著。唐宋时期,诗人与禅僧交往是一种很时髦的事,象唐代的王维、韦应物、刘禹锡、颜真卿、权德舆,宋代的苏轼、黄庭坚等人,都与禅僧过从甚密,他们都是禅的爱好者,有的甚至是忠实信奉者,所写的诗有着浓厚的禅味。杜甫是一个“一饭未曾忘君恩”的典型的儒家诗人,但连他也说过:“余亦师粲可,身犹缚禅寂。”(《夜听许十一诵诗爱而有作》)韩愈是个排佛很激烈的人,但他后来也忍不住和禅僧交往起来,可见禅宗对当时诗人的吸引力。再从禅僧方面来看,由于禅宗扫除了种种戒律和坐禅仪式,他们也就有充裕的时间去与公卿文士交往、去涉猎外典、去搞艺术。禅宗中的诗僧很多,如唐代的灵一、清江、皎然、灵澈,五代的贯休、齐己,宋代的惠崇,参寥、洪觉范都是很著名的,他们在诗中除了证性谈禅之外,也吟咏世俗情,文人士大夫很欣赏他们的作品。此外,在禅家内部的参禅悟法的功课中,诗歌也是很重要的工具,祖师开示机缘,门徒表达悟境,往往离不开诗。诗与禅的联系既然如此密切,那么人们从理论上来探讨二者的关系,也就是很自然的了。概观唐以后的人对诗禅关系的看法,似乎可以归结出这样几种意见,一是诗禅相异说,二是诗禅相似说,三是诗禅相同说。对于这几种意见,我们不能简单地说它们哪个对、哪个错,因为它们有各自的不同角度,所以意见难免有互相抵牾的地方。但如果拨开这些浅层上的现象,我们即可发现各派理论在深层上的相互补充,它等待着我们今人在综合各代各派意见的基础上把它发明出来。 一、诗禅相异说 如果从较为外在的角度来看禅的宗旨,它与诗的对立性是很明显的。佛家所主倡的本体是寂然不动的自性,而禅宗则把这种自性看成是每个人的空明静寂的本来心情,六祖惠能说:内见自性不动,名曰禅。就是说,禅家是以发现自己的本心,回复到自己本心为归依的。如果从心理学的角度上来看这种“本心”,它实际上是不被外界所惑、不动心起念,没有分别心、没有执着心,当然也更没有感情活动的--种主观状态。惠能所谓“憎爱不关心,长伸两脚卧”,就是这种境界。黄檗曾把佛心比作恒河的沙子:“诸佛菩萨释梵诸天步履而过,沙亦不喜;牛羊虫蚁践踏而行,沙亦不怒;珍宝馨香,沙亦不贪;粪尿臭秽,沙亦不恶。”(《黄檗山断际禅师传心法要》)它没有喜怒哀乐之情,因此也就能处处自在,而诗则完全相反。按照中国传统的见解,诗的核心不是别的,就是喜怒哀乐的感情,它是“情动于中而形于言”,“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的。而且中国传统诗论中所特别推崇的是诗人的忧患意识,强调悲愤的感情是好诗的来源,古人赏乐以悲为美,司马迁说诗经三百篇都是“圣贤发愤之所作”,韩愈讲“不平则鸣”,以及后人所谓的“诗穷而后工”、“不愤不作”等等,都是这种例子。如果说,一切感情都属于佛家所要扫灭的“烦恼”之列,那么悲愤的感情是表现得最直接、最强烈、也最折磨人的烦恼,所以也就更为佛家所不容。韩愈有一篇《送高闲上人序》,是写给-位叫做高闲的和尚的,他是个书法艺术的爱好者,特别喜欢学张旭的字。但韩愈老实不客气地告诉他:书法是情感的表现,张旭的书法之所以写得好,是因为他“喜怒窘穷,忧悲愉陕、怨恨、思慕、酣醉、无聊,不平有动于心,必于草书焉发之”,而僧人却是“一生死、解外腰,其心必泊然无所起,其于世必淡然无所嗜”,心中没有张旭的情感,只是外在的学习张旭的笔法,“未见其能旭也”。韩愈这里所说的虽然是书法,但其道理尤其适用于诗。后来明末人陈宏绪说:“诗以道性情,而禅则期于见性而忘情,说诗者曰: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而咏歌之,申之曰:发乎情,民之性也。是则涛之所谓性者,不可得而指示,而悉征之于情。而禅岂有是哉?一切感触等于空华阳焰,漠然不以置怀,动于中则深以为形,而况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