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代,周代 - 保良局王赐豪(田心谷)小学

合集下载

2024-2025学年江西省上饶市铅山县第五中学高一上学期9月检测历史试题

2024-2025学年江西省上饶市铅山县第五中学高一上学期9月检测历史试题

2024-2025学年江西省上饶市铅山县第五中学高一上学期9月检测历史试题1. 商朝时期,占卜之风盛行,国家大事诸如祭祀、征战、田猎、收成等都要通过占卜来决定,占卜所用的龟甲和兽骨上刻有大量的文字,被称为甲骨文。

从这些甲骨文的内容可以看出,商朝()A.内服与外服的关系B.青铜器制作工艺精湛C.已经有了成熟历法D.社会政治与经济状况2. 《商代田猎刻辞研究》中指出:“田猎是王室除祭祀、战争之外最为关心的一项活动。

”《逸周书》记载:“天子乃教于田猎,以习五戎”“因搜狩以习用武事,礼之大者也”。

这说明商周时期的田猎()A.成为农耕经济的补充B.彰显了王权高度集中C.承担着多种社会功能D.呈现出娱乐化的倾向3. 周人提出“惟命不于常”,认为“皇天无亲,惟德是辅”。

《尚书》记载:人无于水监,当于民监。

据此可知,周人的天命观()A.具有朴素唯物主义思想B.具备了一定的理性色彩C.蕴含人对自然的敬畏D.体现了鲜明的民主特征4. 河南境内新石器时代的贾湖遗址与商朝的殷墟遗址相距不过300公里。

两个遗址的先民都曾经在龟甲等器物上刻了一些记事标记(见下图)这些标记符号体现了().新石器时期中原地带遗址分布广泛B.中华文明源远流长C.商周时代石器是最主要的生产工具D.殷墟先民来自贾湖5. 孔子主张“仁者爱人”,要求统治者关爱百姓;孟子主张“民贵君轻”,强调百姓的重要性;荀子主张“君舟民水”,认为百姓能决定君主的统治。

这反映了先秦儒家()A.重视民众力量的思想倾向B.倡导统治者与民平等C.治国思想获得统治者青睐D.追求个人自由与公平6. 战国时期,商鞅在秦国进行变法,其中规定凡努力耕织,生产粮食和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同时废除世卿世禄制,根据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废除没有军功的旧贵族的特权()A.扩大了秦国的贫富差距B.体现了社会分工的细密C.推动了秦国的社会转型D.提高了秦朝的农业生产7. 春秋时期,北方有楼烦、林胡、赤狄、北戎、山戎等民族部落,而南方有巴、楚、吴、越等诸侯国;至战国后期,北方的少数民族数量减少,而南方也仅余楚、越两个诸侯国。

广东省廉江市实验学校2025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4次限时训练试题高补班

广东省廉江市实验学校2025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4次限时训练试题高补班

广东省廉江市试验学校2025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4次限时训练试题(高补班)1.商朝人崇信各种鬼神,把占卜、祭祀作为与神灵沟通的手段,负责通神事务的是商王和巫师(往往出身贵族)。

在商代,王是人,也是神,既是王朝的元首,又是群巫之长。

上述材料最能说明( )A.神灵主导着商朝的人事 B.商王垄断神权来强化王权C.祭神是生产力落后的结果 D.商朝阶级冲突比较尖锐2.杜佑《通典》卷一九《职官》载:“周成王既黜殷命,参改殷官,制为周礼,以作天地四时之名,谓之六卿。

立天官冢宰掌邦治,地官司徒掌邦教,春官宗伯掌邦礼,夏官司马掌邦政,秋官司寇掌邦刑,冬官司空掌邦事。

各有徒属,周于百事。

”材料主要表明西周( ) A.践行了“阴阳五行”之说 B.确立了森严的社会等级C.官僚政治日趋完善成熟 D.官员职责明确分工细化3.周代大封同姓,“割天下之半而归之姬氏之子孙,则渐有合一之势;而后世郡县一王,亦缘此以渐统一于大同,然后风教日趋于画一,而生民之困亦以少衰”。

据此可知,周代分封( )A.推动了多元文化的融合与认同 B.强化了中心集权体制C.为秦汉的政治统一奠定了基础 D.促进了郡县制的产生4.春秋战国时期,儒道争锋,儒墨争雄,儒法争用,可谓纵横捭阖,机锋迭起,才智纷呈,呈现出无穷的魅力。

这种“争”,从根本上讲是各家( )A.不同阶级争夺国家统治权 B.不同的社会发展规划之争C.适应了封建统治者的须要 D.学术思想以及才智的创新5.《论语·学而》中说“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欤”,并由此断定“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

由此可见孔子( ) A.依靠外在礼仪谋求社会协调有序 B.通过推己及人实现人际关系和谐C.已经形成了完整的政治思想体系 D.借助人伦情感维系家国社会秩序6.孟子说过:“君有大过则谏,反复之而不听则易位”;启蒙思想家卢梭认为,统治者假如违反了民意,人民就有权推翻他。

0137商代文字的构造与“二书”说(上)

0137商代文字的构造与“二书”说(上)

商代文字的構造與“二書”說(上)(首發)黃天樹首都師範大學文學院/SrcShow.asp?Src_ID=433我今天演講的題目是《商代文字的構造與“二書”說》。

主要講以下五個問題。

一二書說二無聲字三有聲字四“加注聲符”、“形聲裂變”和“變形聲化”五無聲字與有聲字的權重這個演講的題目很大1,涉及問題相當廣泛,限於時間,不可能都充分展開來講。

下面,我準備圍繞商代文字構造中的一些問題,談談我的一些不成熟的看法,錯誤的地方懇請大家批評指正。

一二書說我們現在所能看到的商代文字資料,主要是甲骨文和金文。

此外还有陶文2、玉石文字3等。

其中,殷墟出土的甲骨文數量最多4,內容最豐富,爲研究商代文字的構造提供了第一手材料。

一般認爲,商代金文是鄭重場合使用的正體字;甲骨文是在頻繁的占卜活動中使用的比較簡便的俗體字5。

在龜甲獸骨上契刻文字,費時費力,刪繁就簡、趨易避難就變得很自然了。

甲骨文結構複雜多變,普遍存在省形和省聲等現象,這跟它是俗體字有着密切的關係。

漢字的結構錯綜複雜。

古人經過長期的觀察研究,把這變化多端的漢字結構歸納為“六書”,這是非常了不起的事情。

“六書”這個名稱最早見於戰國時所作的《周禮·地官·保氏》。

其中談到掌管教育的保氏用六書來教育貴族子弟識字。

但是,《周禮》並沒有具體說明“六書”的內容。

到了漢代,學者把“六書”解釋為文字的六種結構類型,即象形、指事、會意、形聲、轉注6、假借。

漢代對六書的詮釋主要有鄭眾、班固和許慎三家。

據考證,三家“六書”說的名稱和順序略有不同,實際上都源於西漢末年的古文經學家劉歆。

其中,以許慎的說法最爲詳備。

他在《說文解字·敘》中分別給六書下了定義,並舉了例字。

這是最早關於漢字構造的系統理論。

此外,他又提出“省形”、“省聲”等,可以看作是對六書理論的補充。

今天看來,六書說的理論大部分是正確的,所以作為六書名稱的象形、會意、形聲、假借等術語,至今仍為學術界所普遍採用。

保良局王赐豪(田心谷)小学

保良局王赐豪(田心谷)小学

第 11 頁
保良局王賜豪(田心谷)小學
2008-2009 學校報告
我們的學生
班級組織(08/09) 班級組織( /09
級 班 別 一年級 二年級 三年級 四年級 五年級 六年級 數 5 61 62 123 4 77 52 129 4 60 68 128 3 46 32 78 4 48 53 101 5 82 77 159 總數 25 374 344 718
男生人數 女生人數 學生總數
學位空缺率
10.00 8.00 百 6.00 分 率 4.00 2.00 0.00 08/09 07/08 年份 06/07
2.72 1.10 1.02
第 12 頁
保良局王賜豪(田心谷)小學
2008-2009 學校報告
學生出席率
100.00 90.00 80.00 70.00 60.00 % 50.00 40.00 30.00 20.00 10.00 0.00 小一 小二 小三 小四 小五 小六
第2頁
保良局王賜豪(田心谷)小學
2008-2009 學校報告
教師方面 1. 發揚教師專業精神,奮力投入教育工作,並以學生整體利益為依歸。 2. 重視教師專業操守和態度,言教及身教並重,並與各持分者 (同事、 家長、學生……)建立良好的關係。 3. 追求教師專業發展和進步,積極參與交流分享和持續進修,以不斷 提高教學效能。 4. 全體員工以團隊精神,齊心參與和通力合作,為建設明日美好的社 會而努力。
190 169 192
200
150
日 100 數
50
0 08/09 07/08 06/07
小一至小三 小四至小六
全年學生上學總日數為190 天,而實際上課日數為169天,當中 不包括因人類豬型流感 H1N1 肆虐而停課的日子。

国文·小学·典故大全:问鼎语_课件模板

国文·小学·典故大全:问鼎语_课件模板
用典 骆宾王 夏日游德州赠高四(并 序):
雾卷天山静,烟销太史空。鸟声流向薄, 蝶影乱芳丛。 柳阴低椠水,荷气上薰风。风月芳菲节, 物华纷可悦。 将欢促席赏,遽尔又归别。积水带吴门, 通波连禹穴。 赠言虽欲尽,机心庶应绝。潘岳本自闲, 梁鸿不因热。 一瓢欣狎道,三月聊栖拙。栖拙隐金华, 狎道访仙查。 放旷愚公谷,消散野人家。一顷南山豆,
国文·小学·典故:问鼎语
用典 骆宾王 夏日游德州赠高四(并 序):
野衣裁薜叶,山酒酌藤花。白云离望远, 青溪隐路赊。 傥忆幽岩桂,犹冀折疏麻。
谢谢您对 传统文化的关注!
长怀问鼎气,夙负拔山雄。
全文: 三千初击浪,九万欲抟空。天地犹惊否, 阴阳始遇蒙。 存贞期历试,佐贰伫昭融。多谢时康理, 良惭实赖功。 长怀问鼎气,夙负拔山雄。不学刘琨舞, 先歌汉祖风。 英髦既包括,豪杰自牢笼。人事一朝异, 讴歌四海同。
国文·小学·典故:问鼎语
用典 李隆基 巡省途次上党旧宫赋(并 序):
沈吟问鼎语,但见东波流。
全文: 楚子故宫地,苍然云水秋。我来览从事, 落景空生愁。 伯业没荆棘,雄图成古丘。沈吟问鼎语, 但见东波流。 征鸿引乡心,一去何悠悠。晴湖碧云晚, 暝色空高楼。 迢递趋远峤,微茫入孤舟。空路不堪望, 西风白浪稠。
国文·小学·典故:问鼎语
用典 李隆基 巡省途次上党旧宫赋(并 序):
国文·小学·典故:问鼎语
用典 骆宾王 夏日游德州赠高四(并 序):
未展从东骏,空戢图南翼。时命欲何言, 抚膺长叹息。 叹息将如何,游人意气多。白雪梁山曲, 寒风易水歌。 泣魏伤吴起,思赵切廉颇。凄断韩王剑, 生死翟公罗。 罗悲翟公意,剑负韩王气。骄饵去易论, 忌途良可畏。 夙昔怀江海,平生混泾渭。千载契风云, 一言忘贱贵。 去去访林泉,空谷有遗贤。言投爵里刺,

第8课 夏商周时期的科技与文化【分层作业】【教学评一体化】大单元整体教学

第8课 夏商周时期的科技与文化【分层作业】【教学评一体化】大单元整体教学

第8课《夏商周时期的科技与文化》分层作业考向1.夏商周时期的医学成就、天文历法、《诗经》与楚辞,是新教材新增内容,是重要考向。

考向2.青铜器与甲骨文属于高频考点,青铜器主要考查其代表、特点;甲骨文主要考查其内容与地位。

考向3.《学史崇德》屈原与端午节,涵养家国情怀。

1.【跨学科・语文】考古学家在殷墟遗址发现的甲骨卜辞(甲骨文)中有大量“受禾”“求雨”“求晴”的内容。

这反映出()A.商朝的天文历法发展完善B.商朝的中心工作是农业生产C.商朝统治者重视农业生产D.甲骨文记载的内容十分丰富2.【跨学科・天文历法】古代中国是农业大国,基本上是“靠天吃饭”,因此人们迫切希望制定精确的历法,以把握季节轮替、气候变化的规律,指导农业生产,而精确历法的关键之一是精确圆周率。

材料突出体现了()A.中国古代科技进步与农业密切相关B.中国古代农业生产技术落后C.历法的制定离不开对天体的观察D.圆周率能直接指导农业生产3.【跨学科・医学】《黄帝内经·素问》中记载,圣人在春夏保养阳气以适应生长,在秋冬保养阴气以适应收藏,就能与万物一样,在生、长、收、藏的生命过程中运动发展。

由此可知,《黄帝内经》推崇()A.临床医学B.顺应自然C.经验传承D.高超医术4.【新材料・时政】内丘扁鹊祭祀,2006年列入首批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内丘是扁鹊行医圣地、生前封地和逝后葬地,祭祀扁鹊规模最大的祭祀地、扁鹊文化发祥地。

2022年10月底,邢台市扁鹊祭祀等非遗项目入选2022年“全国非遗与旅游融合发展优选项目”。

扁鹊在历史上的贡献是()A.总结出望、闻、问、切的中医“四诊法”B.著作为《黄帝内经》C.写有《论语》一书D.发明了“麻沸散”5.【跨学科・语文】郭沫若说:“一片甲骨惊天下。

”“惊天下”的甲骨文()A.完整记录了夏朝历史B.发现于春秋战国时期C.至今文字全部被破译D.是中国已知最早文字6.【跨学科・语文】文字是文化的载体,是民族联系的纽带。

三字经课件15夏有禹,商有汤。周文武,称三王。夏传子,家天下。四百载,迁夏社。

三字经课件15夏有禹,商有汤。周文武,称三王。夏传子,家天下。四百载,迁夏社。

少康中兴
从建朝起,夏朝就陷入了动荡 之中。夏启生活荒淫,而且,他一去 世,他的儿子们就开始争夺王位。太 康时,夏朝政权被后羿掌握。到了帝 相时,后羿被亲信寒浞zhuó杀死。
随后,寒浞又开始攻打帝相。 帝相的妻子已经怀孕,慌乱中偷跑出 去,生下儿子少康。少康在苦难中长 大,他时刻不忘家仇国恨,后来在一 些诸侯的帮助下,击败了寒浞,夺回 了王位。
当时除了禹的儿子启,再也找不到 更合适的接班人,而且启是大家推举 的。
夏朝是中国历史 上的第一个王朝
夏朝还 建立了军队, 制定刑法, 设置监狱, 制定历法对 国家进行管 理。
太康失国
启死后,传位给太康。太康 沉醉于打猎,无心于国政,被东 夷有穷氏首领后羿趁机取而代之, 史称“太康失国”。以后虽有 “少康复国”,但夏朝的国力已 呈颓败之势。
有一回,父亲叫舜修补粮仓顶。当舜用梯子爬 上仓顶后,父亲把梯子抽走,还在下面放火,想把舜 烧死。但舜随身带了两顶遮太阳用的笠帽,他双手拿 着笠帽,像飞鸟一样跳了下来。
父亲又叫舜去淘井。舜跳下井后,父亲和象就 往井里丢石块,想把舜埋在里面。舜在井边掘了一个 孔道,又安全地回家了。
以后,舜还是像过去一样对待他的父母和弟弟, 父亲和象被感动了,不再暗害舜了。
夏传子:夏禹开始将王位 传给自己的儿子。
载:年
夏传子,家天下。四百载,迁夏社。
迁:改变
社:社稷,指国家政权
禹年老时,把王位传给了儿子启,不再选贤禅让, 从此天下被一个家族统治,代代相传。夏朝历时四百 余年,直到夏桀因暴虐荒淫被商汤放逐到南巢。
按黄帝直至尧舜以来的传统,王 位更替一直采用推举贤能的方式,也 就是禅让制,包括大禹也是依靠自己 的才能和德操才走上王位的,然而到 了大禹离世时禅让制度被打破了。中 国历史从此进入了家天下的时代。

《商周文化瑰宝》课件

《商周文化瑰宝》课件
天文和历法
商朝的天文和历法也有一定成就, 如日食记录、月食周期等。
周朝的科技成就
01
02
03
农业技术
周朝时期,铁犁牛耕得到 普及,提高了农业生产效 率。
《周易》
周朝的《周易》是中国古 代哲学和自然科学的重要 著作,对后世影响深远。
数学和物理学
周朝在数学和物理学方面 也有所贡献,如《周髀算 经》等。
商周交替的影响
商周交替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次重大事 件,深刻地影响了中国历史的发展进 程。
商周战争中,周武王联合其他诸侯击 败了商军主力,建立了西周政权。
02
商周文化特点
商朝文化特点
青铜器文化
商朝时期,青铜器工艺 高度发达,其造型和纹 饰展现了独特的艺术风
格。
甲骨文
商朝人使用甲骨文进行 占卜,这种文字形式对 后世汉字的发展产生了
宗教与信仰的相互影响
商周时期,不同宗教和信仰相互影响,形成了多元一体的宗教信仰体 系。
制度与习俗的借鉴
商周文化在制度与习俗方面相互借鉴,例如商朝的青铜器制造技术和 周朝的礼乐制度都在各自时期得到了发展和完善。
03
商周时期的艺术瑰宝
商朝的艺术瑰宝
01
02
03
04
青铜器
商朝的青铜器工艺精湛,造型 独特,如著名的司母戊大方鼎
深远影响。
宗教与祭祀
商朝社会高度重视宗教 和祭祀活动,这些活动 在当时的社会生活中占
据重要地位。
建筑风格
商朝建筑风格独特,以 高大的城墙和巍峨的宫 殿为特点,展现了强大
的王权。
周朝文化特点
礼乐制度
周朝建立了严格的礼乐制度,强调社 会秩序和等级观念,对后世儒家文化 产生了深远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商代,周代

商代社會由麻織物進而發展至 養蠶取絲造衣,使服飾的原料 進一步豐富起來。手工業和紡 織工業的不斷進步使服飾愈加 多樣、精美。
到了周代,分封制確立後,等 級制度也成形。中國的冠服制 度也在這一時期出現。從此, 貴賤有別,衣冠等級在服飾中 有了嚴格的區分。

西周貴族服飾
春秋戰國

深衣剪裁獨特,衣與衫相連在 一起,製作時上下分裁,中間 有縫連接。 深衣非常流行,不分男女,不 論尊卑都穿。所以深衣既被用 作禮服,又可日常穿著,是一 種非常實用的服飾,倍受人們 喜愛。 在西周、春秋戰國時,深衣的 用料多為麻布,領、袖、襟等 部位鑲彩色邊,作為裝飾。
唐代織錦,無論在織造技術或 花樣圖案上,都已達到前所未 有的高水平。

中唐女服
清代

清代的服裝制度是中國歷代最 為繁雜的。服飾既保留了滿族 的習俗,同時兼收並蓄漢族的 服飾特點。 清代男子主要服飾有長袍、馬 褂和馬甲。袍服最大特點是袖 口形狀似馬蹄,因滿族人善騎 射,把馬蹄形演變在服裝袖口 上。「褂」是穿在袍外的衣 服,不分男女,都可以穿,是 一種禮服。「馬甲」也叫「背 心」,它的造型多樣,主要特 點是在馬甲上有彩繡裝飾。

清代百褶裙

宋代開襠褲
古代的鞋子

古時稱鞋為履。
古代有用不同材料製作鞋子, 如漢代的青絲履、晉朝用絲線 編織的鞋子、唐代的雲頭錦 履,還有木製鞋。

清代的朝靴
晉朝用絲線編織的鞋子
古代常用的首飾

釧:現稱手鐲。古時人們普遍 戴手鐲,延續至今日也是人們 主要的首飾之一。古代的手鐲 材料有玉、獸骨、金、銀等。 指環:也稱戒指、約指、代 指、手記等。戒指是一種裝飾 物,同時也是人與人交往的信 物。它也是婚禮、訂情的信 物。

清代馬蹄袖袍
民國初期

到了三、四十年代,旗袍進入 全盛時期,這時的旗袍才發展 成窄袖、收腰、無袖等款式變 化,更加舒適、合體、美觀, 突出女性的曲線美感。
男子服飾主要有長衫、馬褂, 青年人穿西裝和「學生裝」, 「中山裝」則成為民國時期最 時髦的服裝。

旗袍
中國古代的外衣
主要有兩種

一為上衣,如:唐代短襦(一 種窄袖短上衣),另外有無袖 短上衣 另一為衣裳相連,如:春秋戰 國的深衣和清代旗袍。

元代短襦
清代馬褂
古代的衣帶

古代除有布和帛製成的衣帶 外,還有用皮革製成的皮帶。
早期的皮帶和今天的皮帶不一 樣,它是一種帶式的腰帶,一 頭為帶鈎,另一頭是帶扣,這 種款式在春秋戰國和秦漢時期 極為流行。

春秋戰國時期帶鈎
古時的下裳

古時稱裙為下裳,到了商朝才 出現褲子。
早期的褲子多為套褲、開襠 褲,主要穿在裙袍裡面。 漢代以後,褲子開始被用作外 服。所以廣義來說,下裳可以 包括下身穿的裙子和褲子。
此外,古代的首飾還有耳環、 髮簪、步搖、釵等


上衣下裳相連的服裝 —深衣
秦代,漢代

秦代的袍服是一種有絮棉的夾 層內衣,穿著時在袍服的外面 要罩一件外衣。 這種穿著習慣到了漢代產生了 變化,袍服除了作為內衣,很 多婦女時興把袍服當外衣穿, 令袍服逐步演變為外衣,成為 一種十分流行的服飾。

秦代的袍服
唐代

貴婦人的禮服多以袒胸、低 領、大袖為主,同時又有襦 裙、半臂(短袖)肩披帛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