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至十讲任务型外语教学

合集下载

任务型教学法-英语

任务型教学法-英语

(一)任务型教学法的定义及其基本理念任务型教学(T ask-based Language Teaching)是指教师通过引导语言学习者在课堂上完成任务来进行的教学。

这是20世纪80年代兴起的一种强调“在做中学”(learning by doing)的语言教学方法,是交际教学法的发展.Skehan在“Task—based instruction”中对任务做了如下描述:“意义优先,任务完成为主,评估基于任务完成与否。

”也就是说,任务重视学生如何沟通信息,而不是强调学生使用何种语言形式;任务具有在现实生活中发生的可能性,而不是“假交际”;学生应把学习的重点放在如何完成任务上,对任务进行评估的标准是任务是否成功完成。

我们可以把任务型语言教学定义为:任务就是人们在日常生活、工作、娱乐活动中所从事的各种各样有目的的活动。

任务型语言教学的核心思想是要模拟人们在社会学校生活中运用语言所从事的各类活动,把语言与学习者在今后日常生活中的语应用结合起来任务型语言教学的理论依据来自许多方面,有心理学、社会语言学、语言习得研究等等.其中一个理论基础是“输入与互动假设”(input and interaction hypothesis)。

掌握语言大多是在交际活动中使用语言的结果,而不是单纯训练语言技能和学习语言知识的结果。

学生掌握语言必须通过“可理解性的输入”,这有利于学生掌握所学语言。

英语课堂教学应具有“变化性互动"的各项活动,即任务。

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进行对话性互动,进而掌握所学语言。

社会建构主义理论也是任务型教学法的重要理论基础之一。

社会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和发展是社会的合作活动.这种活动是无法被教会的。

知识是由学习者自己建构的,而不是有他人传递的。

这种建构发生在与他人交往的环境中,是社会互动的结果.它强调学习者个人从自身经验背景出发,建构对客观事物的主观理解和意义,重视学习过程而反对现成知识的简单传授.它强调人的学习与发展发生在与其他人的交往和互动中。

任务型教学的意义、步骤及其应遵循的原则

任务型教学的意义、步骤及其应遵循的原则

任务型教学的意义、步骤及其应遵循的原则英语新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感知、体验、实践、参与和合作等方式,实现任务的目标,感受成功。

新课程标准所倡导的任务型学习,是外语教学法研究者和第二语言习得研究者,在大量研究和实践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有重要影响的学习理论。

该模式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交际教学思想的一种发展,它把语言运用的基本理念转化为有实践意义的课堂教学模式。

一、任务型教学的意义David Nunan指出,任务是指一系列促进语言学习的计划,它具有特定的内容、规定的程序和一系列结果等特征。

他还指出,任务型学习中的任务与真实生活中的任务有很多相似之处,根据其相似程度可将其分为“真实世界的任务”(real-world tasks)和“教育任务”(pedagogical tasks)。

任务型教学就是指教师围绕着特定的交际目的和语言项目,设计出操作性强的、任务化的教学活动,学生通过多种语言活动完成任务,达到学习语言和掌握语言的目的。

任务型教学对于新课程标准的实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1. 任务型教学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和以人的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

它可以根据学生的水平设计出不同的任务化活动,突出了以学生为主体的地位,让学生通过与学习伙伴合作去完成任务,最大限度地调动和发挥学生的内在潜力,提高其解决问题和发现问题的能力,通过学习发展其认知策略,培养其与人共处的合作精神和参与意识,还可以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体验成功的喜悦,实现自我价值。

2. 任务型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

通过完成任务,使学生在掌握语言知识的同时,对英语单元有更深刻的了解;具备了听说读写译的能力;学会用英语开展调查研究,探究未知的领域;培养学生从众多的信息中筛选所需信息的能力;陶冶学生情操,激发其对生活、对科学、对自然和对祖国的热爱。

3. 任务型教学模式为多层次、多角度和多形式地评价学生提供了可操作的条件。

任务型教学模式是保证教学活动的顺利实施和评定教学目标的达成率的重要手段,教师在学生完成任务的过程中,通过对学生的测评、考查、观察和交流,对学生的书面作业的完成情况、口头问答、课堂展示、学习态度、参与程度和合作精神等方式获取评价信息,做出恰如其分的评价。

外语教学法主要流派介绍

外语教学法主要流派介绍

1、听说法的历史背景 2、听说法的主要代表人物
1)弗里斯(C.C Fries) 2)拉多(do) 3、听说法的理论基础 1)语言学的理论基础 2)心理学的理论基础
4、听说法的基本原则 1)听说领先 2)反复实践 形成习惯 3)以句型为中心 4)排斥或限制母语 5)对比语言结构 确定教学难点 6)及时纠正错误 培养正确的语言习惯
日常交际 完整的交际活动 1、理论基础
1)语言习得理论 2)社会建构理念 3)课程理论
2、教学原则与特点 原则: 1)言语、情景真实性 2)形式---功能性 3)任务相依性 4)做中学 5)脚手架
特点: 1)目标 2)教师的输入 3)教学技巧与方式 4)教师角色 5)学生角色 6)评价方式与内容
1、功能法产生的时代背景 威尔金斯《意念大纲》
( “Notional Syllabuses”,1978 )
2、功能法的理论基础 1)语言学理论基础 2)心理学理论基础
3、功能法的基本原则 1)以单元---学分体系组织语言教学 2)以功能意念为纲 考虑交际要素 3)教学过程交际化 4)基本目的语和专业目的语兼顾
4、对自觉对比法的评价 附:自觉实践法
七、认知法(cognitive Approach)
• 按照认知规律 • 调动学生的智力潜能 • 努力发现和掌握语言规则 • 创造性地活用语言 • 一种外语教学法体系 • 又称为认知——符号学习理论
1、认知法产生的背景 2、认知法的理论基础 3、认知法的基本原则
语言教学法流派介绍
第二语言教学法的主要流派
一、语法翻译法 二、直接法 三、听说法 四、视听法 五、认知法 六、自觉实践法 七、交际法
(一)全身反应法 (二)咨询法 (三)暗示法 (四)沉默法

任务型教学法的由来、概念及应用

任务型教学法的由来、概念及应用

任务型教学法(Task-Based Language Teaching, TBLT)是一种语言教学方法,它以任务为核心,让学生在完成真实的交际任务时学习语言。

这种方法的由来可以追溯到20世纪70年代的英国,当时的语言教学方法主要是以传统的教材为中心,注重语法和词汇的学习。

然而,人们发现,这种方法并不能让学生真正的运用语言进行交流,所以出现了以任务为中心的教学方法。

任务型教学法的核心理念是让学生在完成真实的交际任务时学习语言。

在这种方法中,任务是指学生要完成的具体目标,比如谈论一个话题、写一篇文章或是解决一个问题。

在完成任务时,学生需要使用语言进行交流,并通过语言来完成任务。

这样,学生就可以在实际的交流中学习语言,而不是单纯的学习语法和词汇。

任务型教学法的应用非常广泛,它可以用于各种语言水平的学生,也可以用于各种语言学习的目的。

例如,在小学语文课中,老师可以让学生以游戏的形式学习语言;在高中英语课中,老师可以让学生利用英语进行研讨会或是辩论;在大学英语课中,老师可以让学生通过撰写论文或是参加模拟谈判来学习语言。

在任务型教学法中,老师需要根据学生的语言水平和学习目标来设计合适的任务。

这些任务通常分为三个阶段:预备阶段、任务循环阶段和后续阶段。

在预备阶段,老师会向学生介绍任务的目的和内容,并为学生提供必要的语言工具。

在任务循环阶段,学生会完成任务,并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习语言。

在后续阶段,老师会帮助学生总结任务的经验,并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评估。

任务型教学法的优点在于,它能让学生在实际的交流中学习语言,这比单纯的学习语法和词汇更有意义,也更能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此外,任务型教学法也能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让学生在学习中更加自主。

任务型语言教学

任务型语言教学

覃桂修等(2004),岳守国(2002),袁昌 覃桂修等(2004),岳守国(2002),袁昌 寰(2002),夏纪梅(2001),丰玉芳等 寰(2002),夏纪梅(2001),丰玉芳等 (2004)等文章主要涉及到任务的界定、任 2004)等文章主要涉及到任务的界定、任 务的类型、任务教学法的定义及优势、任务 的设计原则等方面。有关任务型教学法的文 章多对任务方法持肯定态度,覃桂修等 (2004)指出了实施任务法所面临的一些困 2004)指出了实施任务法所面临的一些困 境,
21世纪教育的四大支柱: 21世纪教育的四大支柱: 学会认知 学会做事 学会共同生活 学会生存
(UNESCO 的报告《学习, 财富蕴含其中》)。 的报告《 财富蕴含其中》
任务型教学正是以这四大目标为宗旨的。
四、任务型语言教学的原则
确保适当的任务难度水平 每一课有明确的目标 使学生对于完成任务有明确的定位 确保学生在任务型课堂上积极主动 鼓励学生敢于冒险 确保学生在完成任务时主要关注的是意义 提供给学生关注语言形式的机会 要求学生评价自己的能力表现与发展
任务设计的资料来源
电视、广播和录像,新闻和体育报道 报纸、杂志和文学 学术与社交场景
六、任务型教学的课堂教学过程
PrePre-task 目标 典型技巧 Main task 目标 典型技巧 重构句子、思维,追寻语言, 减轻认知压力 培养语言意识, 培养语言意识,准备、计划 平衡、融合 语言的准确度和流利度 选择任务 控制压力
任务型教学
学生是课堂活动的主体,可以自由选择话题、控制 话题的进展,教师只担当辅助者 教师提供的课堂问题是开放性的,没有唯一的答案, 学生可以自由阐述自己的观点 教学中会安排小组活动,提供机会让学生一同协商 活动中遇到的问题 不论学生的表现好坏,教师教会对学生的观点给予 反馈 重复属于学生个人的行为,当学生认为他人的某些 观点有意义时,学生可以重复、记录和模仿。

任务型教学法解析

任务型教学法解析
5
Feez(1998:17)就任务法的基本内容概括如下:
焦点在过程上,而不在结果上。 基本要素是强化交际和意义表达,进行有目的的活动。 在进行活动和完成任务中,学习者有目的地多开口讲话,
彼此产生影响。 语言活动和任务既是学习者现实生活的需要,也是课堂教
学特定的教学目标。 教学活动和任务应该按难度大小循序渐进。 一项任务的难度取决于一系列因素,包括学习者先前的学
29
1. 任务前(Pre-task)
教师先讨论新的话题,引入任务即呈现和学习完成任务所 需的语言知识,介绍任务的要求及实施任务的步骤。
教师可以先介绍本课的背景知识,包括对文章语言点和词 汇的介绍,以及对本课主题的介绍。适当介绍和激活学生的 背景知识,可以帮助学生扫除使用语言的障碍,让学生对将 要学习的内容有一定了解,激发其学习语言的欲望,为完成 任务而进行知识和能力方面的储备。
21
常用大纲
图表:列出课文的人物、情节、事物发展的顺序 时间表:根据信息提示,绘制表格 画图:看图说话、看图作文 地图:描述位置 互补阅读 列举 排序 比较 预测
22
Design: Type of learning and teaching activity
1. Pica等人根据完成任务过程中所产生的互相影响把任务分 为五类: (1)拼板式任务(Jigsaw task) (2)信息差任务(Information gap task) (3)解决问题式任务(Problem solving tasks) (4)做决定式任务(Decision making tasks) (5)交换意见式任务(Opinion exchange tasks)
错误而缩手缩脚,而不畏犯错,并从错误中发现不足,基本

英语任务型教学法之浅见

英语任务型教学法之浅见

英语任务型教学法之浅见任务型教学鼓励学生“在做中学”,其目的是让学生通过使用语言完成任务的方式来学习语言,提高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其理论的提出为教学一线的教师转变教学方法,提供了新视角、新思路。

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教师们在面对新要求的同时,也遇到了新问题。

该文从任务型教学法的内涵出发,阐述了任务型教学法对教师提出的要求;实际中存在的问题;对策建议和任务设计实例几个方面的内容。

标签:任务型教学法;要求;问题;对策;实例一、任务型教学法的理论与实施现状(一)任务型教学法的内涵任务型语言教学源于1982年英国教育学家珀拉胡介绍英语教学时采纳的新教学方法,提倡把语言教学真实化和课堂社会化。

澳洲语言学家大卫·钮南(DavidNunan)认为:“任务型教学”作为一种教学法具有结构性,它由教学目标、信息输入、活动方式、师生角色、教学环境等要素组成[1]。

任务型教学法主要关注外语教学的心理语言学过程和认知过程,力图为学习者提供机会,通过课堂上以围绕意义展开的活动,参与开放型的交际任务。

其课堂操作程序表现为一系列的教学任务,在任务执行过程中,学习者注重语言交际的意义,充分利用自己已经获得的目的语资源,通过交流获取所需信息,完成任务,其学习过程沿着开放的途径行进,以期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近年来,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任务型外语教学在我国逐步兴起。

从不同的角度出发,我国专家们对任务型教学的理解也有所差异。

程晓堂(2004)指出,任务型教学主张为学习者提供一系列交际任务,要求学习者使用目的语来完成这些任务,在完成任务中学习语言[2]。

李万铁、李雁卿(2007)则提出任务型教学是以模拟真实交际为基础的教学方式[3]68-73。

(二)任务型教学法对教师提出的要求1.正确定位教师角色。

教师在新的教学模式下所起到的作用不应该仅仅是课本内容的灌输者,更应该是中介者和设计者。

而有相当一部分教师认为,任务型教学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就是把教师支配的课堂时间还给学生,实现一种课堂时间分配的简单排列组合。

《任务型教学》课件

《任务型教学》课件

《任务型教学》ppt课件xx年xx月xx日•任务型教学概述•任务型教学的理论基础•任务型教学的基本要素与特点•任务型教学实践目•任务型教学的优势与局限性•任务型教学实例分析录01任务型教学概述任务型教学是一种强调学生在真实语境中通过完成任务来学习和使用语言的教学方法。

定义以任务为核心,学生通过参与、合作、交流和表达来实现语言习得;注重语言的意义而非形式;与现实生活紧密相连,使学习更具实际意义。

特点任务型教学的定义与特点任务设计原则任务的设计应该具有真实性、可操作性和趣味性,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任务型教学的基本原则任务难度原则任务的设计应该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水平和语言能力,难度适中,能够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

任务评价原则任务的评价应该以学生的实际表现和任务完成情况为依据,采用多种评价方式,如学生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等,以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语言能力。

历史任务型教学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其理论基础是心理语言学和社会语言学。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任务型教学逐渐得到广泛应用和推广,成为世界范围内广为接受和应用的语言教学方法之一。

发展随着语言教学领域的不断发展和演变,任务型教学也在不断更新和完善。

近年来,任务型教学开始与计算机技术和互联网结合,出现了基于网络的虚拟任务和自主学习平台等新型教学方式,使任务型教学更加灵活、多样化和高效。

任务型教学的历史与发展02任务型教学的理论基础知识是主动建构的学生不是被动接受信息,而是主动地根据自己的经验背景和感知理解,对新知识进行加工和处理,实现新旧知识的融合和内化。

教师是促进者、合作者教师的作用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提供适当的任务和问题,帮助学生理解和应用新知识,而不是单纯的知识传授者。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语言习得与学习过程相似语言习得是通过自然语言环境中的大量接触和使用,逐渐形成语言能力的过程。

任务型教学注重提供真实的语言材料和情境,帮助学生自然地习得语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识的感性认识。
2)Practice(实践) 通过听说读写不同形式的训练,使学生获得初步的
实践能力。在充分操练的基础上上,由教师帮助或启发 学生归纳必要的语言知识,使学生能够理解基本的语法 知识和实践要点。
3)Production(产出) 在操练和理解的基础上,组织学生进行创造性的语
言实践。
2020/8/25
5
▪ 教学大纲
任务大纲 教学单元:由任务组成 课堂教学:完成具体的交际任务 语言输入:自然
2020/8/25
6
▪ 任务型教学法的主要任务类型
1、信息差任务(Information-gap tasks)
师生双方互相沟通和交流,由一个或一组师生 有一系列信息,而另一个或另一组师生有另外一 系列互补作用的信息。
2020/8/25
16
▪ 任务型教学原则
1、互动性原则 双向或者多向交流; 外语教学的基本原则;
2、语言材料的真实性原则 直接接触目的语文化,获得真实体验;
2020/8/25
17
3、过程性原则; 强调活动过程;
4、重视学习者个人经验对学习的促进作用原则; 强调以学习者为中心;
2020/8/25
9
▪ 任务型教学法中的PTP教学模式
1、Pre-task(前任务) 教师想学生引入任务,即向学生介绍话题和布置任务;
2020/8/25
10
2、Task-circle(任务环)
学生通过运用自己已学的语言知识完成任务;
A.任务(task) 该阶段为学生完成任务阶段。学生以小组或其他形式完成
任务型外语教学
一、任务的定义
Long认为:“任务是一项为别人或为自己所做的无偿 的或有偿的工作。”
Richards,Platt and Weber 认为:“任务是为加工或 理解语言而进行的活动。”
Nunan认为“任务是一项以意义为主的课堂活动,包 括学习者理解、处理、产出或用目标语互动。他们的注 意力主要集中在意义上而非形式上。”
教师才可能让学生完成一两个任务。 PTP教学模式更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更能体现“以学生
为中心”的教学理念。 2. PPP教学模式:教师首先呈现语言项目,然后操练,最后让学 生用所学的语言进行运用。
PTP 教学模式:呈现阶段被取消,并且操练也淡化了,更多的 注意学生的表达,这就增加了学生参加活动的机会。 3. PTP教学模式: 注重的是意义、信息的沟通,而不仅仅是语 言的形式。并且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真正的做到了语言知 识与交际的结合,学习者可以在积极的交际过程中提高使用 语言的流利程度与语法的准确度。 PPP教学模式:只注重语言形式的正确和语言知识的把握。
2020/8/25
15
▪ 任务型教学的特征 (Nunan)
1、强调通过用目的语相互作用和影响学会交际; 2、将真实文本引入学习环境; 3、为学习者提供不仅关注语言,而且关注学习过程本身 的机会; 4、增强学习者个人经历作为重要的、促进课堂学习的要 素的作用; 5、努力使课堂语言学习与课外语言激活联系起来;
任务,教师对学生的任务完成进行监控,鼓励各种形式的交流, 并给予适当的提示或指点其错误。
B.计划 各组学生准备如何向全班报告任务完成的情况。
C.报告(reporting) 各组学生在班上汇报自己任务的完成,而教师这时就充当
主席的角色,评价各组的完成情况并加以点评。
2020/8/25
11
3) Post-task (后任务)
该阶段为讲解语言知识点让学生反思自己的任务完成情 况,并进行适当的操练。
A.分析 学生通过分析各组执行任务的情况,学习新单词、短语和
句型。
B.操练(practice) 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进行语言操练,学会运用语言。
2020/8/25
12
▪ 传统课堂教学的基本模式
PPP模式(“3P”模式)
1)Presentation(呈现) 通过听、读的方式,让学生获得语言信息和语言知
2020/8/25
8
▪ 讨论
食品安全问题为什么总是屡进屡出?
1)学生必须通过互相交流信息才能进一步完善自己的答案; 2)而对于食品安全问题产生的原因学生在互相交流的过 程中会发现别人不同的观点; 3)在任务后阶段,对于“怎么解决食品安全问题?”需 要学生个体根据前面的原因进行推理,不同学生的推理 结果可能有差异,互动性的交流可以引导学生发现这些 推理结果的差异。
教师纠错
立即纠错
任务
意义(meaning) 有 任务完成与否 自由 先观察后改正
2020/8/25
3
▪ 任务的特征(Skehan)
1、意义是首要的;
2、有某个交际问题需要解决; 3、与真实世界中类似的活动有一定关系; 4、完成任务是首要的考虑;
5、根据任务的结果评估任务的执行情况;
2020/8/25
e.g.
①猜词游戏: A: The opposite of here B: There B: It's a place you go to when you
want to see the animals. A: A zoo.
2020/8/25
7
2、观点差(opinion-gap tasks) 3、推理差( reasoning-gap tasks )
13
▪ PPP模式的缺点
1、以教师为中心 2、应试为向导 3、学生缺乏足够的输入 4、在学习方法上误导学生
2020/8/25
14
▪ 任务型教学法的PTP教学模式与传统PPP教学模式 的区别:
1. PTP教学模式:学生在每个阶段都在完成任务; PPP教学模式:只有在最后阶段即运用(production)中,
4
▪ 任务型教学的产生与发展
20世纪70年代,交际教学法的盛行; a)温和派(弱) 学会用英语(learning to use English) b)激进派(强) 用英语学英语(using English to learn it)
20世纪80年代 英籍印度语言学家N. S. Prabhu
2020/8/25
Jane Willis认为:“任务是一种活动,在活动中学习 者用目的语进行交际并获得结果。”
共同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都认为任务是一种活动,活动者在活动中起着积极的 作用,都有一定的目标、交际环境和结果。
2020/8/25
2
▪ 任务与练习的区别:
练习
侧重点
形式(form)
现实生活情景 无
评估方面
语言形式
控制语言
严格控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