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s版六年级下册 敦煌壁画 教案
语S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23 敦煌壁画 教案2

23* 敦煌壁画教学目标:1.帮助学生认识“凹、璀、璨、孜、摹”,积累“翩翩起舞、历历在目、孜孜不倦、璀璨夺目”等词语。
2.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认识敦煌壁画的特点和价值。
3.引导学生理解重点语段,体会我国古代艺术家的卓越才能和顽强意志,提高概括归纳能力。
教学重点:抓住重点语段,认识敦煌壁画的特点和价值,体会我国古代艺术家的卓越才能和顽强意志。
教学难点:通过理解重点语段,体会课文表达的情感,提高学生的概括归纳能力和领悟。
教学准备:1.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
2.建议学生查找有关敦煌及敦煌石窟、莫高窟壁画的图文资料。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引发阅读欲望(展示课件,同时播放古曲《阳关三叠》)敦煌,一个神奇的地方,鸣沙山、月牙泉、玉门关……每一处历史遗迹和自然景观都为它涂抹上一层梦幻般的色彩。
敦煌,一个神圣的名字。
莫高窟里的一尊尊彩塑、一幅幅壁画、一本本经卷造就了这座宏伟壮丽的艺术殿堂。
今天,就让我们踏上古老的丝绸之路,走进大漠敦煌,走近敦煌壁画,去探索、领略敦煌壁画的魅力所在。
(板书课题)二、初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1.出示学习要求。
2.学生完成自学及合作内容,教师巡视指导。
3.集体交流。
(1)指名认读生字新词,交流难理解的词语。
(2)积累词汇,补充“词语采集”。
(3)分段指名读课文,正音。
三、默读课文,理清课文层次1.默读课文,思考:课文介绍了敦煌壁画的哪些情况?2.理清课文结构。
(1)浏览课文,了解文章的结构特点。
(2)交流:本课采用了“总—分—总”的结构行文,先总体介绍敦煌壁画的地址位置,再从壁画特点和画师精神两方面来具体分述,最后总结敦煌壁画的重要价值。
四、精读课文,感悟语句(一)观壁画——品味绘画艺术之美。
1.默读课文第二部分,思考:文中哪些语句概括出了壁画的特点?画一画,读一读。
指名交流。
(规模宏大、风格各异,内容丰富、种类繁多,巧夺天工、技艺精湛)2.从相应的段落中找出具体说明敦煌壁画特点的语句,细细品读,简要批注,说说敦煌壁画美在哪里。
语文S版小学六年级下册语文《敦煌壁画》教案及教学反思

语文S版小学六年级下册语文《敦煌壁画》教案及教学反思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道敦煌莫高库是世界闻名的艺术宝库,为我国璀璨的古代艺术而骄傲。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能在词语中正确认识读多音字“佛”;能正确读写并理解16个新词语。
3.能照样子用“不仅……还……”造句;能抓住重点词语缩写句子;能按照课文给句子加上正确的标点符号。
4.能找出重点词句,正确理解第1、2、3自然段的主要意思;能按照课文内容回答有关问题;能背诵课文第4、5自然段。
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揭示课题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文化、艺术源远流长。
在中国古代艺术宝库中有一颗璀璨的明珠,它就是敦煌莫高窟。
今天我们就要走近它,了解它。
(二)了解自学情况。
1.标自然段、圈生字、划新词。
2.说说每个自然段的大概意思。
(第一自然段概括地介绍了敦煌莫高窟是世界闻名的艺术宝库。
第二自然段,简要地描述了莫高窟千佛洞的塑像每一尊都是一件精美的艺术品。
第三、四、五自然段,有面、有点地具体描写了敦煌壁画的艳丽多姿和栩栩如生。
全文结构是:总写——分述。
)3.学习生字、新词。
A、容易错的字:尊——遵奏——揍、凑B、多音字:佛(佛像)、(仿佛)C、词语:亭台楼阁——亭子、平台、楼房、高阁(四周开窗可凭高远眺望的楼),泛指风景区或庭园里的各种建筑物。
舒展——伸展。
(三)作业指导1.抄写生字;2.复述课文主要内容。
第二课时(一)第一自然段。
总写“莫高窟”。
重点词语:世界闻名。
艺术宝库。
具体写法:用数字说明。
(二)第二自然段。
简要地介绍莫高窟的佛像。
抓“的佛像”“最小的佛像”印证第一句“每一尊佛像都是一件精美的艺术品”。
(三)学习第3——5自然段。
1.第3自然段。
用概括的语言总的写了壁画的内容:劳动、艺术表演。
2.第4自然段。
重点段。
着重描写了一幅画。
重点词:艳丽多姿。
这一段哪些句子写出了敦煌壁画的“艳丽多姿”?用“有的……有的……”句式表现内容。
重点句:“其中一个……”比较下列句子A、她提起腿,伸出两臂,把琵琶举到脑后拨琴弦。
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课文23《敦煌壁画》语文S版

敦煌壁画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独立默读课文,认识敦煌壁画的特点和价值,体会我国古代艺术家的卓越才能和顽强意志。
2、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内容,理解重点语段,提高学生的概括归纳能力和领悟文章思想感情的能力。
3、积累“翩翩起舞、历历在目、孜孜不倦、璀璨夺目”等词语。
教学重点:通过重点语句的学习,认识敦煌壁画的特点和价值,体会我国古代艺术家的卓越才能和顽强意志。
教学难点:理解重点语段,提高学生的概括归纳能力和领悟文章思想感情的能力。
课前准备:学生查找敦煌石窟、莫高窟壁画的资料。
教师查找相关图片、视频及文字资料,制作成多媒体课件。
课时:一课时一、激趣引题在古老的丝绸之路上,在茫茫的沙漠深处,有一颗璀璨的艺术明珠,它就是敦煌石窟。
它是整个世界壁画最多的石窟群,被称为墙壁上的美术馆。
今天我们一起去欣赏敦煌壁画。
(板书)让我们随着镜头领略一下(播放课件)二、这是一篇略读课文,学习略读课文需要我们自己去阅读、去发现,并进行交流探讨。
课前大家查找了相关资料,你对敦煌壁画有哪些了解呢?学生交流:种类、面积,伸展开来等信息。
敦煌有壁画的石窟有492窟,我们看的只是其中三个小型石窟的一个局部。
如此巨大的艺术宝库,文章怎么向我们介绍呢?让我们走进课文。
1、概览课文,粗知大意。
在预习中,你是否已经了解文章介绍哪几方面内容呢?壁画的位置、特点、画师、价值。
(随机板书)出示词语:翩翩起舞历历在目孜孜不倦璀璨夺目连绵不绝引人注目举世闻名规模很大风格各异内容丰富种类繁多丰富多彩巧夺天工技艺精湛别具一格感慨万千选用词语,进行说话。
通过重点词语,串联课文,从而概览课文内容。
2、探究写法,细读课文文章高度概括,却不乏对细节的精细刻画。
细细默读2-5段,想一想你从哪些细腻的描写中感受到壁画极高的历史文化价值?谈谈你的想法。
我们依次来看:(1)敦煌石窟的壁画规模宏大,风格各异。
站在那连绵不绝的画作前,我们仿佛回到古人生活的时代。
无论是行笔还是用色,每个朝代不同的绘画风格都历历在目。
六年级下语文教案-敦煌壁画语文S版2014

S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敦煌壁画》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敦煌是我国著名的历史古城。
敦煌莫高窟保存至今的彩塑、壁画和藏经洞是中华文化的瑰宝。
这篇略读课文介绍了敦煌莫高窟的壁画,表现了我国古代艺术家卓越的艺术成就和创造精神。
全文共有7个自然段,作者按照“总起引入——具体分述——概括总结”的思路行文,可分为四个部分来理解。
【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独默读课文,认识敦煌壁画的特点和价值,体会我国古代艺术家的卓越才能和顽强意志。
2.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内容,理解重点语段,提高学生的概括归纳能力和领悟文章思想情感的能力。
3.帮助学生认识“凹,璀,璨,孜,摹”读读记记“翩翩起舞,历历在目,孜孜不倦,璀璨夺目”等词语【教学重点、难点】敦煌壁画的特点。
【教学准备】师生共同查阅有关敦煌及敦煌石窟,莫高窟壁画的资料。
【设计理念】这篇课文时一篇略读课文,所以在教学时应该以课文后面的练习题为重点,放手让学生去自读,再引导学生相互交流自己的认识和体会。
提示学生先抓住相关段落去细细品读,注意文中哪些语句概括出了壁画的特点,哪些语句具体说明了这样的特点,作者运用了哪些写作方法。
讨论交流时,可借助观察文中插图。
还要结合朗读有关语句来表达自己心中的感受。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揭示课题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文化、艺术源远流长。
在中国古代艺术宝库中有一颗璀璨的明珠,它就是敦煌莫高窟。
今天我们就要走近它,了解它。
二、了解自学情况1.标自然段、圈生字、划新词。
2.说说每个自然段的大概意思。
(第一自然段概括地介绍了敦煌莫高窟是世界闻名的艺术宝库。
第二自然段,简要地描述了莫高窟千佛洞的塑像每一尊都是一件精美的艺术品。
第三、四、五自然段,有面、有点地具体描写了敦煌壁画的艳丽多姿和栩栩如生。
全文结构是:总写——分述。
)3.学习生字、新词。
A.容易错的字:尊——遵奏——揍、凑B.多音字:佛(佛像)、(仿佛)C.词语:亭台楼阁——亭子、平台、楼房、高阁(四周开窗可凭高远眺望的楼),泛指风景区或庭园里的各种建筑物。
六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设计课文23《敦煌壁画》语文S版

4.教师点评各小组的表现,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提高课堂氛围。
(四)课堂练习
1.设计填空、选择、简答等形式的练习题,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2.让学生运用课文中的词语、句子,描述一幅自己喜欢的敦煌壁画,提高写作能力。
3.创设情境,让学生扮演课文中的角色,进行角色扮演,体验壁画创作过程。
4.提醒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美,学会欣赏和创造美,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五、作业布置
1.结合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让学生选取一幅自己喜欢的敦煌壁画,运用课文中所学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写一篇描绘该壁画的作文,不少于300字。通过写作,培养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和语文素养。
2.请学生课后收集关于敦煌壁画的资料,包括图片、历史背景、艺术特点等,制作一份手抄报,展示敦煌壁画的文化魅力。此作业旨在提高学生的信息搜集整理能力和审美设计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知识与技能方面:重点是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掌握敦煌壁画的艺术特点及其在中国美术史上的地位;难点是培养学生运用语文知识,描述敦煌壁画美的能力,提高写作水平。
2.过程与方法方面:重点是引导学生通过多种途径,如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等,深入理解课文;难点是运用多媒体资源,创设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敦煌壁画的艺术魅力。
3.创设情境,让学生扮演课文中的角色,进行角色扮演,增强学生的参与感和体验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4.鼓励学生开展课外阅读,拓展知识面,了解敦煌壁画相关的历史、文化、艺术等背景知识。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通过学习敦煌壁画,使学生认识到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传承意识。
六年级下册语文优秀说课稿课文23《敦煌壁画》语文S版

应对措施:
1.针对学生的理解困难,我将通过生动的案例讲解和多媒体辅助教学,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
2.加强课堂互动,通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3.课后评估教学效果,根据学生的反馈和作业完成情况,调整教学方法和时间安排。
课后,我将通过以下方式进行反思和改进:
主要知识点包括:敦煌壁画的历史背景、艺术特点、主要内容以及其在世界艺术宝库中的地位。本节课涉及到的壁画类型有佛像、菩萨像、飞天、佛本生故事等,同时引导学生了解敦煌壁画所表现的宗教文化、民间传说、历史故事等。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敦煌壁画的历史背景、艺术特点、主要内容;培养学生对美术作品的形式、色彩、线条等方面的审美能力。
2.写作练习:请学生撰写一篇关于敦煌壁画的短文,描述自己最喜欢的一幅壁画及其特点,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3.研究性学习:鼓励学生自主选择一个与敦煌壁画相关的课题,进行深入研究,培养他们的研究能力和创新精神。
作业的目的是巩固课堂所学知识,拓展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和综合素质。
五、板书设计与教学反思
3.联想拓展:请学生分享他们对敦煌或壁画的了解,鼓励学生将已有的知识与新课内容相联系,为新知的学习奠定基础。
(二)新知讲授
在新知讲授阶段,我将逐步呈现知识点,引导学生深入理解:
1.基础知识:首先介绍敦煌壁画的历史背景、地理位置和艺术地位,为学生构建知识框架。
2.知识细节:通过展示敦煌壁画的图片,分析其艺术特点,如线条、色彩、构图等,引导学生关注壁画的美学价值。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讨论、分析,让学生掌握欣赏美术作品的基本方法,提高审美鉴赏能力。
六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设计23《敦煌壁画》语文S版

敦煌壁画教学设计教材简析:敦煌是我国著名历史古城。
敦煌莫高窟保存至今的彩塑、壁画和藏经洞是中华文化的瑰宝。
这篇略读课文就介绍了敦煌莫高窟的壁画,表现了我国古代艺术家卓越的艺术成就和创造精神。
全文共有7个自然段,按照“总起引入—具体分析—概括总结”的思路行文,可分为四个部分来理解。
第一部分(第一自然段)敦煌壁画的地址。
第二部分(2-5自然段)敦煌壁画的特点。
第三部分(第六自然段)敦煌壁画的画师。
第四部分(第7自然段)敦煌壁画的的价值。
课文编排了三幅插图。
一副是敦煌石窟的外观远景图(照片),另一副是敦煌壁画中的飞天图(局部),再一副是敦煌壁画中的九色鹿故事图(局部)。
教学中,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协作探究,讨论交流,师生互动,体会我国古代艺术家卓越的艺术成就和创造精神,从而达到获取知识,激发情感,培养能力的教学目的。
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独立默读课文,认识敦煌壁画的特点和价值,体会我国古代艺术家卓越才能和顽强意志。
2.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内容,理解重点语段以及表达的情感,提高学生的概括归纳能力和领悟文章思想感情的能力。
3.帮助学生认识“凹、璀、璨、孜”,读读记记“翩翩起舞、历历在目、孜孜不倦、璀璨夺目”等词语。
教学重点:理解重点语段,认识敦煌壁画的特点和价值,体会我国古代艺术家卓越才能和顽强意志。
教学难点:理解重点语段以及表达的情感,提高学生的概括归纳能力和领悟文章思想感情的能力。
教学准备:建议学生查找敦煌石窟、莫高窟壁画的资料。
教学设计:一、导入新课在我国西北部的荒漠中,有一座艺术宝库——敦煌壁画。
敦煌壁画规模宏大、风格各异;不仅内容丰富、种类繁多,且巧夺天工、技艺精湛。
凝聚了我国古代画师顽强的精神和意志及卓越的创造能力。
真可谓“千年敦煌壁,万古绝世画”。
都说“不到长城非好汉”,我认为还要添一句:“不去敦煌真遗憾”!1、板书:敦煌2、谈话:“敦,大也;煌,盛也。
”盛大辉煌的敦煌有着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敦煌——是一个谜,一个梦,一个永远难以企及的智慧——她地处河西走廊西端的戈壁沙洲,是汉唐丝绸之路的咽喉要塞,它历经千百年沧桑,在茫茫戈壁沙漠的怀抱中,闪烁着绚丽的光彩……3、你对敦煌有多了解呢?学生交流相关资料。
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课文23《敦煌壁画》语文s版[001]
![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课文23《敦煌壁画》语文s版[001]](https://img.taocdn.com/s3/m/0d821ad60975f46527d3e157.png)
敦煌壁画教学目标:、引导学生独立默读课文,认识敦煌壁画的特点和价值,体会我国古代艺术家的卓越才能和顽强意志。
、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内容,理解重点语段,提高学生的概括归纳能力和领悟文章思想感情的能力。
、积累“翩翩起舞、历历在目、孜孜不倦、璀璨夺目”等词语。
教学重点:通过重点语句的学习,认识敦煌壁画的特点和价值,体会我国古代艺术家的卓越才能和顽强意志。
教学难点:理解重点语段,提高学生的概括归纳能力和领悟文章思想感情的能力。
课前准备:学生查找敦煌石窟、莫高窟壁画的资料。
教师查找相关图片、视频及文字资料,制作成多媒体课件。
课时:一课时一、激趣引题在古老的丝绸之路上,在茫茫的沙漠深处,有一颗璀璨的艺术明珠,它就是敦煌石窟。
它是整个世界壁画最多的石窟群,被称为墙壁上的美术馆。
今天我们一起去欣赏敦煌壁画。
(板书)让我们随着镜头领略一下(播放课件)二、这是一篇略读课文,学习略读课文需要我们自己去阅读、去发现,并进行交流探讨。
课前大家查找了相关资料,你对敦煌壁画有哪些了解呢?学生交流:种类、面积,伸展开来等信息。
敦煌有壁画的石窟有窟,我们看的只是其中三个小型石窟的一个局部。
如此巨大的艺术宝库,文章怎么向我们介绍呢?让我们走进课文。
、概览课文,粗知大意。
在预习中,你是否已经了解文章介绍哪几方面内容呢?壁画的位置、特点、画师、价值。
(随机板书)出示词语:翩翩起舞历历在目孜孜不倦璀璨夺目连绵不绝引人注目举世闻名规模很大风格各异内容丰富种类繁多丰富多彩巧夺天工技艺精湛别具一格感慨万千选用词语,进行说话。
通过重点词语,串联课文,从而概览课文内容。
、探究写法,细读课文文章高度概括,却不乏对细节的精细刻画。
细细默读段,想一想你从哪些细腻的描写中感受到壁画极高的历史文化价值?谈谈你的想法。
我们依次来看:()敦煌石窟的壁画规模宏大,风格各异。
站在那连绵不绝的画作前,我们仿佛回到古人生活的时代。
无论是行笔还是用色,每个朝代不同的绘画风格都历历在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3* 敦煌壁画
教材简析:
敦煌是我国著名历史古城。
敦煌莫高窟保存至今的彩塑、壁画和藏经洞是中华文化的瑰宝。
这篇略读课文就介绍了敦煌莫高窟的壁画,表现了我国古代艺术家卓越的艺术成就和创造精神。
全文共有7个自然段,作者按照“总起引入—具体分析—概括总结”的思路行文,可分为四个部分来理解。
第一部分(第一自然段)敦煌壁画的地址。
第二部分(2-5自然段)敦煌壁画的特点。
这是全文的分述,有三层意思。
第一层意思(第二自然段)讲第一个特点:规模宏大,风格各异。
第二层意思(第3、4自然段)讲第二个特点:内容丰富,种类繁多。
点面结合地先介绍了壁画的种类,后介绍了壁画的内容。
第三层意思(第5自然段)讲第三个特点:巧夺天工,技艺精湛。
第二部分(第六自然段)敦煌壁画的画师。
这是全文的分述二,有两层意思。
先讲近代画家临摹壁画,传承敦煌艺术。
再讲古代画师创造壁画,表现出令人钦佩的精神和意志。
第四部分(第7自然段)敦煌壁画的的价值。
课文编排了三幅插图。
一副是敦煌石窟的外观远景图(照片),另一副是敦煌壁画中的飞天图(局部),再一副是敦煌壁画中的九色鹿故事图(局部)。
设计理念:
确立学生的自主地位,并尽可能多地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的实践活动中,动脑、动口,很好地落实《语文课程标准》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教师在学生自主探究的过程中,适时地进行引导,履行主导的职责。
整合拓展课程资源。
教学中,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协作探究,讨论交流,师生互动,体会我国古代艺术家卓越的艺术成就和创造精神,从而达到获取知识,激发情感,培养能力的教学目的。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独立默读课文,认识敦煌壁画的特点和价值,体会我国古代艺术家卓越才能和顽强意志。
2.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内容,理解重点语段以及表达的情感,提高学生的概括归纳能力和领悟文章思想感情的能力。
3.帮助学生认识“凹、璀、璨、孜”,读读记记“翩翩起舞、历历在目、孜孜不倦、璀璨夺目”等词语。
教学重点:
理解重点语段,认识敦煌壁画的特点和价值,体会我国古代艺术家卓越才能和顽强意志。
教学难点:
理解重点语段以及表达的情感,提高学生的概括归纳能力和领悟文章思想感情的能力。
教学准备:
建议学生查找敦煌石窟、莫高窟壁画的资料。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设计:
一、导入新课
1、板书:敦煌
2、谈话:“敦,大也;煌,盛也。
”盛大辉煌的敦煌有着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敦煌——是一个谜,一个梦,一个永远难以企及的智慧——她地处河西走廊西端的戈壁沙洲,是汉唐丝绸之路的咽喉要塞,它历经千百年沧桑,在茫茫戈壁沙漠的怀抱中,闪烁着绚丽的光彩……
3、你对敦煌有多了解呢?
学生交流相关资料。
4、今天,我们一起去敦煌看看壁画。
(板书:壁画)
二、自读感知
一边默读,一边思考:课文介绍了敦煌壁画的哪些情况?(注意生字读音。
)
三、交流领悟
1、学习生词。
齐读,说说词语意思,在文中指什么?
(翩翩起舞、历历在目、孜孜不倦、璀璨夺目……)
2、围绕以下两个问题进行交流。
(1)敦煌壁画的主要特点有哪些?
(课文介绍了敦煌壁画的三个特点。
第二自然段讲第一个特点:规模宏大,风格各异。
第3、4自然段讲第二个特点:内容丰富,种类繁多。
点面结合地先介绍了壁画的种类,后介绍了壁画的内容。
第5自然段讲第三个特点:巧夺天工,技艺精湛。
)
引导学生读书:你对哪一点最感兴趣?为什么?
【允许学生选择喜欢的内容深入学习,学生的学习主动,才能够有自己的独特的见解。
】(2)画师们是怎样创造、传承敦煌壁画的?你体会到什么?
(引导学生根据张大千的话,展开想象:当年的画师在创作时的苦与乐。
)
【“想象”,总是学生喜欢的的一项训练。
在想象中,人物的形象越来越清晰,越来越接近学生……】
3、总结:正是一代代伟大艺术家凭着自己精湛的技艺和顽强的毅力,创造了这人间的奇迹和瑰宝——敦煌壁画。
我们要好好保护它,让它永远散发迷人的魅力!
四、练读拓展
1、为敦煌壁画写一个简短的宣传词。
2、阅读相关的参考资料。
练习设计
比一比,组词。
璀()孜()
催()玫()
摧()枚()
2、抄写喜欢的语句。
从这个句子,你感受到
补充建议
1、对“文章主要从哪几个方面介绍了敦煌壁画的特点”这一问题,要提示学生先抓住相关段落去细细品读,注意文中哪些语句概括出了壁画的特点,哪些语句具体说明了这样的特点,作者运用了哪些写作方法。
可借助插图和课件资料。
2、提示学生注意张大千感叹的那些话语,去想象当时画面的环境和情景,从而在自己的脑海里树立起古代画师们生动而感人的形象。
讨论交流时,要结合朗读有关语句来表达自己心中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