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江畔独步寻花》

合集下载

杜甫《江畔独步寻花》古诗翻译和赏析

杜甫《江畔独步寻花》古诗翻译和赏析

杜甫《江畔独步寻花》古诗翻译和赏析《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全诗脉络清楚,层次井然,是一幅独步寻花图,表现了杜甫对花的惜爱、在美好生活中的留连和对美好事物常在的希望。

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一些杜甫《江畔独步寻花》古诗翻译和赏析,欢迎大家前来阅读。

《江畔独步寻花》古诗其一江上被花恼不彻,无处告诉只颠狂。

走觅南邻爱酒伴,经旬出饮独空床。

其二稠花乱蕊畏江滨,行步欹危实怕春。

诗酒尚堪驱使在,未须料理白头人。

其三江深竹静两三家,多事红花映白花。

报答春光知有处,应须美酒送生涯。

其四东望少城花满烟,百花高楼更可怜。

谁能载酒开金盏,唤取佳人舞绣筵。

其五黄师塔前江水东,春光懒困倚微风。

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

其六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其七不是看花即索死,只恐花尽老相催。

繁枝容易纷纷落,嫩叶商量细细开。

《江畔独步寻花》古诗翻译其一我被江边上的春花弄得烦恼不堪,无处讲述这种心情只好到处乱走。

来到南邻想寻找酷爱饮酒的伙伴,不料他床已空十天前便外出饮酒。

其二繁花乱蕊像锦绣一样裹住江边,脚步歪斜走入其间心里着实怕春天。

不过眼下诗和酒还能听我驱遣,不必为我这白头人有什么心理负担。

其三深江岸边静竹林中住着两三户人家,撩人的红花映衬着白花。

我有去处来报答春光的盛意,酒店的琼桨可以送走我的年华。

其四东望少城那里鲜花如烟,高高的白花酒楼更是解人眼馋。

谁能携酒召我前往畅饮,唤来美人欢歌笑舞于盛席华筵?其五来到黄师塔前江水的东岸,又困又懒沐浴着和煦春风。

一株无主的桃花开得正盛,我该爱那深红还是爱浅红?其六黄四娘家花儿茂盛把小路遮蔽,万千花朵压弯枝条离地低又低。

眷恋芬芳花间彩蝶时时在飞舞,自由自在娇软黄莺恰恰欢声啼。

其七并不是说爱花爱得就要死,只因害怕花尽时迁老境逼来。

花到盛时就容易纷纷飘落,嫩蕊啊请你们商量着慢慢开。

注释其一①江畔指成都锦江之滨。

独步--独自散步。

②塔墓地。

③一簇一丛,无主:没有主人。

最新冮畔独步寻花古诗原文

最新冮畔独步寻花古诗原文

冮畔独步寻花古诗原文古诗句《冮畔独步寻花》由杜甫所作,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冮畔独步寻花古诗原文,欢迎参考阅读!江畔独步寻花作者:杜甫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注释1.独步:一个人散步或走路。

2.蹊(xī):小路。

3.娇:可爱的。

4.恰恰:恰巧碰上。

一说鸟叫声。

5.留连:即留恋,舍不得离去。

本诗句用来形容蝴蝶在花丛中飞来飞去,恋恋不舍的样子。

“留连”是个“联绵词”。

构成联绵词的两个字仅仅是这个词读音的记录,而与词义无关,所以一个联绵词可能有几种不同的书写形式,如“留连”也写作“流连”,词的意义仍然一样。

赏析唐肃宗上元元年(公元760年)诗人杜甫在饱经离乱之后,寓居四川成都,在西郊浣花溪畔建成草堂,暂时有了安身的处所,心情比较舒畅。

春暖花开时节,他独自在江畔散步赏花,写下了《江畔独步寻花》一组七首绝句,这是其中的第六首。

首句“黄四娘家花满蹊”,点明寻花的地点。

“蹊”是小路。

“花满蹊”是说繁花将小路都盖住了,连成片了。

次句“千朵万朵压枝低”。

“千朵万朵”形容数量之多。

“压枝低”中的“压”和“低”两个字用得十分贴切、生动,形象地描绘了春花密密层层,又大又多,沉甸甸地把枝条都压弯了。

这句是上句“满”字的具体化。

第三句“留连戏蝶时时舞”。

“留连”是形容蝴蝶飞来飞去舍不得离开的样子。

这句从侧面写出春花的鲜艳芬芳。

其实诗人也被万紫千红的春花所吸引而留连忘返。

第四句“自在娇莺恰恰啼”。

“娇”是形容莺歌柔美圆润。

“恰恰啼”是说正当诗人前来赏花时,黄莺也在鸣叫。

只因为诗人内心欢愉,所以想当然地认为黄莺特意为自己歌唱。

这与上句说彩蝶留连春花一样,都是移情于物的手法。

由于诗人成功地运用了这一手法,使物我交融,情景相生,这首小诗读起来就更亲切有味。

创作背景这组诗作于杜甫定居成都草堂之后,唐肃宗上元二年(761年)或唐代宗宝应元年(762年)春。

上元元年(760年)杜甫在饱经离乱之后,寓居四川成都,在西郊浣花溪畔建成草堂,暂时有了安身的处所。

励志古诗词《江畔独步寻花》原文及赏析

励志古诗词《江畔独步寻花》原文及赏析

励志古诗词《江畔独步寻花》原文及赏析
江畔独步寻花,半缘修道半缘栽。

春色恰似今古,岂知此时此处!
《江畔独步寻花》是一首深具励志意义的古诗,出自晚唐诗人王安石之手。

这首诗带有浓浓的哲理思想,从古至今也引来不少读者的推崇。

这首诗在描写当时江边寻花的场景,表现出了诗人浓郁的愁绪与忧伤之情,引发了读者对诗作内容的同情与共鸣。

全诗以江畔独步寻花开篇,以“半缘修道半缘栽”结尾,中间以“春色恰似今古”句意看似静静荡漾的碧波,实则蕴重的哲思,突显出古往今来的一种芥蒂,加强了诗中的苦闷情绪。

《江畔独步寻花》既抒发了诗人情感,又勾起读者回忆,能够让人深深体会到诗人对于时间和空间的轮回苍老,多少有着一种凄然的孤独。

它揭示了一种朴素和沧桑的人生观,令读者激起心中的豁达之志,无论风吹草动,要继续奋斗,努力完成自己的理想使命。

《江畔独步寻花》抒发了诗人深深的沧桑感和淡淡的哲思,更激发着人们对于美好的希望与追求,令人鼓舞,引人共鸣,更让人重新审视自身,反思自己放弃和追求的精神,让生活变得充满希望。

小学三年级语文《江畔独步寻花》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

小学三年级语文《江畔独步寻花》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

【导语】《江畔独步寻花》写的是在⼀个春光明媚的⽇⼦,诗⼈独⾃漫步成都锦江江畔,欣赏春天花枝繁茂、蝶舞莺歌的动⼈景象。

以下是整理的⼩学三年级语⽂《江畔独步寻花》原⽂、教案及教学反思相关资料,希望帮助到您。

【篇⼀】⼩学三年级语⽂《江畔独步寻花》原⽂ 江畔独步寻花 杜甫 黄四娘家花满蹊, 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 ⾃在娇莺恰恰啼。

注释: 江畔:江边。

杜甫(712—770年):唐代诗⼈。

黄四娘:杜甫写这⾸诗时的村邻。

蹊:⼩路。

压枝低:花开得多,分量重,把花枝都压弯了。

流连:因为喜欢⽽不愿离去。

娇莺:可爱的黄莺。

译⽂: 黄四娘家花⼉茂盛把⼩路遮蔽,万千花朵压弯枝条离地低⼜低。

眷恋芬芳花间彩蝶时时在飞舞,⾃由⾃在娇软黄莺恰恰欢声啼。

 【篇⼆】⼩学三年级语⽂《江畔独步寻花》教案 ⼀、教学⽬标: 1、引导学⽣展开想象,了解古诗内容,读懂诗句,体会诗的意境和思想感情。

2、理解“蹊”、“留连”、“戏”、“娇”等词语的意思,能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这⾸诗。

3、感受春天的美丽和⽣机,领悟诗歌所描绘的优美意境。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词语,读懂诗句,想象古诗所描绘的景象,理解诗义。

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这⾸古诗。

教学难点:理解诗句“留连戏蝶时时舞,⾃在娇莺恰恰啼。

”根据古诗想象出景象,领悟意境。

三、教学准备:录⾳机、磁带。

四、教学过程: (⼀)导⼊新课,板书课题 1、同学们,你们知道哪些描写春天的词语或成语? 2、是呀,春天是万物复苏的季节,春天是五彩动⼈的季节,它的优美怡⼈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今天⽼师就要和⼤家⼀起去欣赏春⾊,学习我们伟⼤的诗⼈杜甫的⼀⾸《江畔独步寻花》。

同学们,有兴趣吗?(板书:江畔独步寻花) 3、齐读课题。

你从课题中知道了什么呢? 4、请学⽣解题。

(在江边独⾃⼀⼈⼀边散步,⼀边赏花。

) 5、师⽣交流有关诗⼈的资料。

杜甫,字⼦美。

他是我国古代伟⼤的现实主义诗⼈,和李⽩并称李杜,代表着唐代诗歌的两座⾼峰。

高中语文 课外古诗文 杜甫《江畔独步寻花》原文、译文、赏析不分版本

高中语文 课外古诗文 杜甫《江畔独步寻花》原文、译文、赏析不分版本

高中语文课外古诗文杜甫《江畔独步寻花》原文、译文、赏析不分版本杜甫《江畔独步寻花》原文、译文、赏析江畔独步寻花唐杜甫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作者简介]杜甫 (712~770) 唐代诗人。

字子美。

祖籍襄阳〔今属湖北〕,生于河南巩县。

由于他在长安时一度住在城南少陵附近,自称少陵野老,在成都时被荐为节度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后世又称他为杜少陵、杜工部。

杜甫是以饥寒之身永怀济世之志,处穷困之境而无厌世思想;在诗歌艺术方面,集古典诗歌之大成,并加以创新和开展,给后代诗人以广泛的影响。

杜甫在世时,他的诗歌并不为时人所重视,逝世40年以后,始见重于韩愈、白居易、元稹等人。

白居易、元稹的新乐府运动,在文艺思想方面显然受到杜诗的影响。

李商隐近体诗中讽喻时事的名篇,在内容和艺术上都深得杜诗的精髓。

宋代著名诗人如王安石、苏轼、黄庭坚、陆游等,对杜甫都推崇备至,他们的诗歌各自从不同方面继承了杜甫的传统。

宋末民族英雄文天祥被元人俘虏,囚居狱中,用杜甫五言诗句集诗200首,在《集杜诗·自序》里说:“凡吾意所欲言者,子美先为代言之。

〞杜诗的影响所及,不局限于文艺范围,更重要的是诗中爱国爱人民的精神感召着千百年来的广阔读者,直到今天还有教育意义。

〔详见第五册“江南逢李龟年〞〕[注释] 江畔:江边。

独步:一个人散步或走路。

蹊(xī):小路。

压枝低:因为花开得很多,把枝条压得低垂下来。

戏蝶:蝴蝶飞舞,好似在游戏。

时时:常常。

自在:自由安闲,不受拘束。

娇莺:娇美的黄莺。

娇:可爱的。

恰恰:恰巧碰上。

这里形容黄莺啼叫悦耳和谐的声音。

留连:即留恋,舍不得离去。

本诗句用来形容蝴蝶在花丛中飞来飞去,恋恋不舍的样子。

“留连〞是个“联绵词〞。

构成联绵词的两个字仅仅是这个词读音的记录,而与词义无关,所以一个联绵词可能有几种不同的书写形式,如“留连〞也写作“流连〞,词的意义仍然一样。

[译诗]黄四娘家百花盛开遮蔽了园中的小蹊,千朵万朵沉甸甸的已把枝头压得很低。

杜甫《江畔独步寻花》古诗原文赏析

杜甫《江畔独步寻花》古诗原文赏析

杜甫《江畔独步寻花》古诗原文赏析《江畔独步寻花》是唐代大诗人杜甫所作的一组绝句诗,共七首。

其中最著名的是第六首: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江畔独步寻花杜甫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诗文解释】1、黄四娘家的花儿拥满了小径,一团团一簇簇压弯了枝条。

游戏的蝴蝶在花丛中翩翩起舞,自在的黄莺不时发出婉转的鸣叫。

2、黄四娘家的小路上开满了鲜花,千朵万朵压垂了枝条。

嬉戏彩蝶在花间恋恋不舍不停地飞舞,自在娇媚的黄莺发出恰恰的啼叫声。

【词语解释】蹊:小路。

恰恰:频频,不断。

独步:一个人散步或走路。

蹊(xī):小路。

娇:可爱的。

留连:即留恋,舍不得离去。

本诗句用来形容蝴蝶在花丛中飞来飞去,恋恋不舍的样子。

“留连”是个“联绵词”。

构成联绵词的两个字仅仅是这个词读音的记录,而与词义无关,所以一个联绵词可能有几种不同的书写形式,如“留连”也写作“流连”,词的意义仍然一样。

名句: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①黄四娘:唐代尊称妇女为娘子。

②蹊:小路。

这两句是说,去黄四娘家的路上,满是鲜花;花色秾丽,繁花沉甸甸地把枝条都压弯了。

景色历历在目,生活情趣较浓,颇有民歌味。

“压”、“低”二字用得十分准确、生动。

【诗文赏析】春意盎然,风光无限,流连在花丛中的诗人被眼前的繁花与彩蝶深深陶醉了。

诗人在饱受离乱之苦后终于有了自己的安居之所,又恰逢这春光美景,怎能不为之心旷神怡呢?全诗色彩绚丽,描绘刻画细腻生动。

声韵及用字遣词不拘常法,尤其是双声叠韵词的运用更为巧妙,充分表达了看花人陶醉于美景中的惊喜之情。

这是一首别具情趣的写景小诗。

小路上花团锦簇,长满花朵的枝条被压得低垂下来,花瓣之上是流连忘返的彩蝶,它们围绕着花枝翩翩起舞。

从这里,我们嗅到了浓郁的花香。

花旁的小路上,有清脆啼鸣的黄莺,它们活泼自在的神态,给人一种轻松愉悦的感觉。

诗人用“时时”、“恰恰”这些极富韵律的字眼,使得全幅明丽纷繁的画面充满了动感,也使得诗歌有着更明快、更流利的节奏。

初中语文古诗文赏析杜甫《江畔独步寻花》绝句七首原文、译文及赏析

初中语文古诗文赏析杜甫《江畔独步寻花》绝句七首原文、译文及赏析

杜甫《江畔独步寻花》绝句七首原文、译文及赏析《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杜甫1江上被花恼不彻,无处告诉只颠狂。

走觅南邻爱酒伴,经旬出饮独空床。

2稠花乱蕊畏江滨,行步欹危实怕春。

诗酒尚堪驱使在,未须料理白头人。

3江深竹静两三家,多事红花映白花。

报答春光知有处,应须美酒送生涯。

4东望少城花满烟,百花高楼更可怜。

谁能载酒开金盏,唤取佳人舞绣筵。

5黄师塔前江水东,春光懒困倚微风。

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6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7不是爱花即欲死,只恐花尽老相催。

繁枝容易纷纷落,嫩蕊商量细细开。

【译文】1我被江边上的春花弄得烦恼不堪,无处讲述这种心倩只好到处乱走。

来到南邻想寻找酷爱饮酒的伙伴,不料他床已空十天前便外出饮酒。

2繁花乱蕊像锦绣一样裹住江边,脚步歪斜走入其间心里着实怕春天。

不过眼下诗和酒还能听我驱遣,不必为我这白头人有什么心理负担。

3深江岸边静竹林中住着两三户人家,撩人的红花映衬着白花。

我有去处来报答春光的盛意,酒店的琼桨可以送走我的年华。

4东望少城那里鲜花如烟,高高的白花酒楼更是解人眼馋。

谁能携酒召我前往畅饮,唤来美人欢歌笑舞于盛席华筵?5来到黄师塔前江水的东岸,又困又懒沐浴着和煦春风。

一株无主的桃花开得正盛,我该爱那深红还是爱浅红?6黄四娘家花儿茂盛把小路遮蔽,万千花朵压弯枝条离地低又低。

眷恋芬芳花间彩蝶时时在飞舞,自由自在娇软黄莺恰恰欢声啼。

7并不是说爱花爱得就要死,只因害怕花尽时迁老境逼来。

花到盛时就容易纷纷飘落,嫩蕊啊请你们商量着慢慢开。

【注释】1.江:指作者在成都的草堂边的浣花溪。

独步:独自散步。

2.彻:已,尽。

3.颠狂:放荡不羁。

颠,即“癫”。

4.南邻:指斛斯融。

诗原注:“斛斯融,吾酒徒。

”5.旬:十日为一旬。

6.稠:密。

畏(wēi):通“隈”,山水弯曲处。

一作“里”。

7.行步:脚步。

欹(qī):歪斜。

实:一作“独”。

8.在:语助词,相当于“得”。

【经典诗句】江畔独步寻花古诗

【经典诗句】江畔独步寻花古诗

【经典诗句】江畔独步寻花古诗[导语]《江畔独步寻花》唐杜甫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注释: 1、独步:一个人散步或走路。

2、蹊(xī):小路。

3、娇:可爱的。

4、恰恰:恰巧碰上。

一说鸟叫声。

5《江畔独步寻花》唐·杜甫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注释:1、独步:一个人散步或走路。

2、蹊(xī):小路。

3、娇:可爱的。

4、恰恰:恰巧碰上。

一说鸟叫声。

5、留连:即留恋,舍不得离去。

本句用来形容蝴蝶在花丛中飞来飞去,恋恋不舍的样子。

“留连”是个“联绵词”。

构成联绵词的两个字仅仅是这个词读音的记录,而与词义无关,所以一个联绵词可能有几种不同的书写形式,如“留连”也写作“流连”,词的意义仍然一样。

赏析:唐肃宗上元元年(公元760年)诗人杜甫在饱经离乱之后,寓居四川成都,在西郊浣花溪畔建成草堂,暂时有了安身的处所,心情比较舒畅。

春暖花开时节,他独自在江畔散步赏花,写下了《江畔独步寻花》一组七首绝句,这是其中的第六首。

首句“黄四娘家花满蹊”,点明寻花的地点。

“蹊”是小路。

“花满蹊”是说繁花将小路都盖住了,连成片了。

次句“千朵万朵压枝低”。

“千朵万朵”形容数量之多。

“压枝低”中的“压”和“低”两个字用得十分贴切、生动,形象地描绘了春花密密层层,又大又多,沉甸甸地把枝条都压弯了。

这句是上句“满”字的具体化。

第三句“留连戏蝶时时舞”。

“留连”是形容蝴蝶飞来飞去舍不得离开的样子。

这句从侧面写出春花的鲜艳芬芳。

其实诗人也被万紫千红的春花所吸引而留连忘返。

第四句“自在娇莺恰恰啼”。

“娇”是形容莺歌柔美圆润。

“恰恰啼”是说正当诗人前来赏花时,黄莺也在鸣叫。

只因为诗人内心欢愉,所以想当然地认为黄莺特意为自己歌唱。

这与上句说彩蝶留连春花一样,都是移情于物的手法。

由于诗人成功地运用了这一手法,使物我交融,情景相生,这首小诗读起来就更亲切有味。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古诗三首
第一课时
马寨小学
曹秋霞
请同学们背背有关春天的诗:
春 晓 春 眠 不 觉 晓,处 处 闻 啼 鸟。 夜 来 风 雨 声,花 落 知 多 少。 惠崇《春江晚景》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咏 柳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水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理解诗意
去往黄四娘家的小路上开满了鲜花, 鲜花千朵万朵,压得枝条都弯下了身。 戏闹的蝴蝶在花丛间翩翩起舞,好象舍不得离去。 自由自在的小黄莺唱着婉转动听的歌。
课堂小结
同学们,在杜甫的眼中,春天万紫千红、 生机勃勃,置身于这样的春景之中,他心 情舒畅,诗兴大发,让我们再次齐声背诵 《江畔独步寻花》。
学习《江畔独步寻花》
江畔独步寻花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恋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了解诗人
杜甫(公元712年-公元770年),字子美,自号少陵野 老。汉族,祖籍襄阳,河南巩县(今河南省巩义)人。唐 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 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 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
初读感知:
1、借助拼音读准生字,读通古诗,利用注释和工具书理 解词语的意思。
2、学生自渎,与同桌相互检查。
读一读
江畔 花满蹊
日暮 五侯
娇莺

啼叫
御柳
数重山
强调:“莺”是后鼻音,“暮”读“mù”,不要读成“mò”, “数”是多音字,此处读第四声。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理解词义
• 江畔:江边; • 蹊:小路; • 御柳:皇家花园的柳树; • 泊船:将船停下; • 京口、瓜洲、钟山都是地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