钦州港口物流发展SWOT分析
钦州保税港区物流产业发展的SWOT分析及对策

钦州保税港区物流产业发展的SWOT分析及对策【摘要】钦州保税港区物流产业的发展,将促进保税港区内相关产业的发展,对加快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开放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叙述了钦州保税港区的概况,运用 swot 分析方法对钦州保税港区发展物流产业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进行了综合分析,探讨钦州保税港区物流产业发展的策略,以此来带动钦州保税港区相关产业的发展。
【关键词】保税港区;物流产业;swot分析;对策1.钦州保税港区概况钦州港口岸属国家一类口岸,是我国西南海岸线上的天然深水良港,具有亿吨大港的潜力。
“十一五”期末2010年,钦州港口岸共有码头泊位48个,年吞吐能力为6000万吨,年吞吐量突破3000万吨。
具有口岸功能的钦州保税港区于2008年5月获国务院批准设立,2011年2月钦州保税港区全面开港运营,是我国距东盟最近的保税港区,也是我国西部沿海唯一的保税港区,规划面积10平方公里,规划建设10万吨泊位8个,5万吨泊位2个,设计吞吐能力640万teu,目前已有8个10万吨级多用途泊位建成并交付使用,这将极大地增强整个港区的货物流通,促进港区贸易、物流等行业的大发展,这为钦州保税港区打造区域性国际航运枢纽、物流中心和出口加工基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目前钦州保税港区已吸引中石油、中海运、中外运等40多家航运、物流、贸易公司进驻开展业务。
保税港区国际酒类交易中心、进口汽车检测线、恒湘物流仓储、集装箱拆装箱库、吉运物流仓储、中外运物流仓储等项目已陆续建成并投产。
中石油原油储备库一期420万立方库区建成投产储油,二期580万立方库区已启动建设。
随着保税港区二期及三期工程的继续推进和项目的不断进入,钦州保税港区必将实现跨越式发展。
这对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物流产业的发展、区域经济合作、西南地区的对外开放,都将具有重要意义。
钦州港口集装箱吞吐量统计分析。
图1 钦州港口2005-2011年集装箱吞吐量由图1可知,2005年到2009年钦州港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增长缓慢,但随着钦州保税港区的批准设立和全面开港运营,集装箱码头的不断开发建设,2009年到2011年钦州保税港区的集装箱吞吐量增长速度飞快。
港口物流管理发展现状分析

港口物流管理发展现状分析港口物流管理发展现状分析随着国际经济与贸易的广泛发展,港口已进入全面发展的黄金时期,必将成为未来贸易的运输中心与物流平台。
港口物流的发展和营销体系的完善是一个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的过程。
以消费者需求为中心的市场营销体系能极大的推动港口物流的发展。
(一)优势(Strengths)1.交通便捷优势。
钦州港是广西省内三大港口之一,位于北部湾湾顶的钦州湾内,三面环陆,南面向海,距广西首府南宁128公里,东南距海南省海口市149海里,到越南海防163海里,距香港456海里。
大西南货物从钦州港进出,铁路运距比湛江港短约145公里(贵线)、294公里(走南昆线),比广州港短约517公里(走黔贵线)、667公里(走南昆线),是我国大西南、湘西、鄂西地区通往东南亚最便捷的出海通道。
2.建港优势。
钦州港避风条件良好,航道水深, 潮差大,回淤少, 腹地广,根据地质勘察情况表明,钦州港天然深水岸线63公里,是我国非常宝贵的天然深水良港。
可建1-30万吨级深水泊位200个,其中10-20万吨级大型深水泊位30 多个,25-30万吨级若干个;整个港口远期年吞吐能力可达亿吨以上。
钦州港有非常优越的建港优势。
3.区位优势。
钦州港是中国与东盟合作的最前沿,是沟通我国西南、华南、中南与东盟的枢纽。
肩负着服务“三南”,推动中国与东盟合作的重要使命。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是仅次于欧盟和北美自由贸易区的全球第三大自由贸易区。
钦州港也处于北部湾经济区和泛北部湾经济区的核心位置,这对钦州港口物流发展是积极因素。
(二)机遇(Opportunities)1.国家政策支持。
钦州作为西部沿海地区和广西“十一五”重点规划发展地区之一,它同时享受沿海开放城市政策、沿海地区开放政策、边境地区开放政策、民族区域自治政策、西部大开发政策、国家侨务政策等多项优惠政策,已经成为中国开放政策最为富集的经济区域之一,为钦州港现代物流发展提供了非常优越的政策环境。
广西钦州港口物流发展的SWOT分析

广西钦州港口物流发展的SWOT分析作者:乐喜声陶德馨来源:《物流科技》2008年第08期摘要:钦州在构建环北部湾经济区南北钦防沿海城市群中,发挥着核心城市带动经济发展的作用,其港口物流的发展将会极大地促进区域合作、资源协调和聚集竞争力,有助于南宁打造区域性国际物流基地;文章运用SWOT方法对当前环境下广西钦州发展港口物流的优势、劣势、机遇、威胁和挑战进行综合分析,在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钦州港口物流发展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钦州;港口物流;SWOT方法中图分类号:F1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3100(2008)08-0032-03Abstract: Qinzhou exert an influence on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as a core city in the construction of Northern Bay Economic Region among the coastal cities of open economy containing Nanning, Beihai, Qinzhou and Fangcheng. The development of port logistics will greatly promote regional cooperation, resource harmony and pool competitive power. This will help Nanning become a inter-regional and international logistics base. This article fully analyses Qinzhou city, Guangxi Province the development of port logistics which includes advantages, disadvantages, opportunities, risks and challenges in current environment by using SWOT. On the base of analysis, the author put forward some suggestion on the development of Qinzhou port logistics.Key words: Qinzhou; harbor logistics; SWOT method随着“两廊一圈”的提出和北部湾经济区的建设,自治区政府《在广西南北钦防经济区域发展规划纲要》中把钦州市定位为临海工业城市,钦州港为临海工业港。
钦州港口物流系统评价体系分析

钦州港口物流系统评价体系分析钦州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钦州港口物流系统评价体系分析院系商学院专业物流管理学生班级 2008级1班姓名黄浩荣学号 0801402121指导教师单位商学院指导教师姓名朱芳阳李守亭指导教师职称副教授2012 年 4 月钦州港口物流系统评价体系分析物流管理专业2008级本科1班黄浩荣指导教师朱芳阳李守亭摘要港口是城市发展的动力源,是区域经济腾飞的基石,其作为物流系统的重要节点,在现代国际贸易、区域贸易和物流服务中发挥着重要的战略作用。
钦州港作为广西北部湾经济开发区三大港口之一和面向东盟的重要港口,是我国大西南最便捷的出海通道,其对钦州、广西经济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随着广西北部湾经济的进一步开发,为钦州港口物流的发展提供了契机,但钦州港口物流的发展与东部发达港口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港口物流总体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本文将以模糊综合评价法为主,物流系统理论为指导,理论探讨与实证分析相结合,采用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方法,针对目前钦州港口物流发展的优势和存在的问题,对钦州港口物流系统问题进行分析与研究。
关键词:模糊综合评价法,评价体系,物流系统,钦州港Qinzhou port logistics system analysis of the evaluationsystemLogistics Management 2008 undergraduate class 1 Huang HaorongInstructor Zhu Fangyang Li shoutingAbstractPort is the power source of urban development, the cornerstone of regional economic growth, as an important node in the logistics system, in the modern international trade, regional trade and logistics services play an important strategic role. Qinzhou Port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in Guangxi Beibu Gulf ports and one of the three major port for the ASEAN, China's southwest is the most convenient access to the sea, its Qinzhou, Guangxi's economic development has a significant place. With the Guangxi Beibu Gulf Economic further development, the development of logistics for the Qinzhou Port has provided an opportunity, but the development of Qinzhou port logistics and eastern ports, there are still some gaps, the overall level of port logistics to be further improved. This will be the fuzzy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method based logistics systems theory, theory and empirical analysis of the combination, using a combination of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analysis methods, Qinzhou port logistics development for the current advantages and problems of the Qinzhou Port Logistics system problem analysis and research.Keywords:fuzzy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method, evaluation system, logistics system, Qinzhou Port目录一绪论 (5)(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5)(二)本文的研究目标与主要内容 (5)(三)文献综述 (7)二港口物流系统评价体系的建立 (8)(一)港口物流系统相关理论 (8)1港口物流及港口物流系统的定义 (8)2 港口物流系统的要素 (9)3 港口物流系统的功能特征 (9)(二)影响港口物流发展的因素 (9)(三)港口物流系统评价体系建立的原则 (10) (四)港口物流系统评价指标体系构成 (11)三港口物流系统评价方法选择 (13)(一)几种评价方法介绍与评析 (13)1 主成分分析法 (13)2 层次分析法 (13)3 模糊综合评价法 (13)(二)钦州港口物流系统评价方法的选择 (14)1 模糊综合评价法基本原理 (14)2 模糊综合评价法模型和实施步骤 (14)四钦州港港口物流系统评价分析 (16)(一)钦州港港口物流现状分析 (16)1 钦州港口基本状况 (16)2 钦州港口功能定位 (17)3 钦州港口发展目标 (18)(二)钦州港港口物流服务环境分析 (18) (三)钦州港港口物流系统综合模糊评价分析 (21)1 钦州港口物流系统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21)2 指标权重求解的步骤 (23)(四)钦州港港口物流发展存在的问题 (27) (五)提高钦州港港口物流系统的措施与途径 (28) 五结论与展望 (29)致谢 (30)参考文献 (30)附录 (32)一绪论(一)研究背景和意义如今,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不断加强,使港口在经济发展中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广西钦州港港口物流的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

广西钦州港港口物流的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摘要]广西钦州港港口物流有优越的建港条件、良好的区位条件和广阔的物流市场等有利条件,但也存在口岸服务系统不完善、物流业发展无序、信息化程度偏低、集疏运瓶颈现象严重等问题。
文章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港口物流;北部湾;系统港口物流是指中心港口城市利用其自身的口岸优势,以先进的软、硬件环境为依托,强化其对港口周边物流活动的辐射能力,突出港口集货、存货、配货特长,以临港产业为基础,以信息技术为支撑,以优化港口资源整合为目标,发展具有涵盖物流产业链所有环节特点的港口综合服务体系。
在《全国沿海港口布局规划》中,广西钦州港港口被列为全国25个地区性重要港口。
港口物流已成为广西钦州港港口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1广西钦州港港口物流现状1.1建港条件优越广西钦州港港口资源丰富,具有建设成为3亿吨综合性大港口的自然条件。
钦州港可建1万~30万吨级以上深水泊位200个,其中10万~30万吨级大型深水泊位30多个,远期吞吐能力可达亿吨以上,具备成为大港的自然条件。
1.2区位条件良好钦州港港口与东盟连接,是通向东盟的陆路、水路要道,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钦州港港口将成为中国内地与东盟地区合作的重要窗口和前沿基地,区位优势明显,战略地位突出,对广西及大西南的经济发展有极大的带动作用。
1.3物流市场前景广阔广西钦州港港口腹地广阔,资源和市场都十分丰富。
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广西钦州港港口将成为中国内地与东盟地区合作的连接纽带之一,是大西南进一步开放和通往国际市场的重要出海通道和跳板。
由于我国外贸货物运量的85%通过海运实现,这为港口业的发展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2广西钦州港港口物流发展的主要问题2.1口岸服务系统不完善港口物流服务尚处于发展初期阶段,仍缺乏能适应货物交易、航运交易、信息发布、金融结算、数据传输等社会化信息服务要求的信息网络,缺乏具有较强组织协调能力和相当服务规模的经营主体及大规模发展相关物流业的合理空间,相关物流企业功能单一、规模偏小、服务层次较低、系统化的物流服务能力欠缺。
我国港口物流发展面临的挑战及应对策略

我国港口物流发展面临的挑战及应对策略
1. 空间有限:由于我国沿海地区的港口集聚,港口的土地资源有限,与此同时海运量持续增长。
这导致港口仓储和堆场的面积不足,无法满足物流需求。
2. 物流效率低下:我国港口物流环节繁多,各个环节缺乏有效的协同和信息共享机制,导致物流效率低下。
港口企业之间存在竞争,缺乏合作,增加了物流成本。
3. 港口设施落后:部分我国港口设施老化严重,难以适应现代物流需求。
港口设施维护和更新需要大量投资,但由于市场环境和政策制约,港口运营商在这方面投资不足。
4. 效能低下:一些港口的行政管理效能低下,各部门之间存在沟通不畅、协调不力的问题。
这阻碍了港口物流的快速发展。
为了应对这些挑战,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几项策略:
1. 加强港口规划管理:通过制定科学合理的港口规划,合理规划港口用地和港口设施,以满足日益增长的物流需求。
加强港口管理,提高港口效能,加快物流运输速度。
2. 推进港口信息化建设:建立港口物流信息平台,实现各港口之间信息的共享和协同,提高物流环节效率。
加强港口与物流企业之间的信息交流,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
3. 加大投资力度:加大对港口设施的投资力度,对老化的港口设施进行升级改造,提高港口的运营效率和服务质量。
鼓励社会资本参与港口建设和运营,引入市场机制,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4. 加强政府监管:建立健全港口监管体制,严格执法,加大对港口的监管力度,加强对港口运营商的监督。
加强港口环境保护,提高港口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我国港口物流发展面临着一系列挑战,但只要我们采取适当的措施和政策,可以克服这些困难,促进港口物流的健康发展。
对我国港口物流业的SWOT分析

对我国港口物流业的SWOT分析作者:周耀光孙乾来源:《金融教学与研究》2010年第04期SWOT分析又称为态势分析,它是具体分析一个企业或经济体的优势(strength)、劣势(Weakness)、机会(Opportuni-ty)和威胁(Threat),用于制定其发展策略。
下面对经过全球金融危机冲击后的我国港口物流业目前的基本态势加以分析。
1优势分析。
(1)受此次金融危机的影响较小,恢复较快。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这场全球性金融危机使各国的港口物流业都受到巨大冲击,我国也深受影响。
据统计,2008年,全国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70.22亿吨,增速比上年回落5.5个百分点;完成外贸货物吞吐量19.86亿吨,增速回落7.2个百分点;完成集装箱吞吐量为1.28亿国际标箱(TEU),增速回落10.2个百分点。
尽管我国港口货物、集装箱吞吐量增速明显放缓,但相比之下,还是保持相对较高的增长速度。
以2008年前三季度集装箱吞吐量为例,在世界主要港口中。
我国上海、深圳、青岛、香港等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增长速度均处于世界前列,见表1。
从2008年9月我国港口物流业开始出现了负增长,但随着我国一系列刺激经济增长政策的实施,2009年第2季度情况便开始有所好转,并形成回升的势头。
(2)内贸运输成为港口发展的巨大动力。
从2002年开始,我国外贸集装箱吞吐量的增长率由33.4%降低到2007年的16v8%,2008年回落到6.6%。
而同期我国的内贸集装箱以每年40%以上的速度增长,即使在2008年受金融风暴影响,全球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增长仅为3%的形势下,我国集装箱吞吐量仍有12%的增长速度,其中内贸集装箱增长35%。
在全面拉动内需成为当前经济社会主旋律时,广阔的国内市场将成为港口物流业未来发展的强大动力。
(3)我国政府高度重视物流业的发展。
2009年2月25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了《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这是我国物流业的第一个规划,为今后我国物流业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新的契机。
钦州港口物流发展SWOT分析

钦州港口物流发展SWOT分析前言随着中国加入WTO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我国泛珠江三角洲区域经济合作的全面推进及自治区政府《在广西南北钦防经济区域发展规划纲要》中把钦州市定位为临海工业城市[1],钦州港为临海工业港的契机,将极大地促进钦州港港口建设和临港工业的发展,钦州港将跨进亿吨级世界大港行列,同时形成大港口、大工业、大物流、大旅游良性、互动发展格局,进而发展成为工业、生态、旅游、人居协调和谐发展的现代化综合性港口,因此,钦州作为一个新兴的港口城市,大力发展现代港口物流对推动临海工业的快速发展和带动城市经济的发展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钦州港口物流发展SWOT分析(一)钦州港口物流发展的优势(1)区位优势钦州港位于中国南部沿海的北部湾,处于广西南( 宁) 北( 海) 钦( 州) 防( 城) 沿海经济区的地理中心位置,距广西首府南宁仅128 公里,东南距海南省海口市149 海里,到越南海防港163 海里,距香港456 海里。
大西南货物从钦州港进出,铁路运距比湛江港短约145 公里( 走黔贵线) 、294 公里( 走南昆线) ,比广州港短约517 公里( 走黔贵线) 、667 公里( 走南昆线) ,面向东南亚,处于两大经济走廊的交汇点上,是我国大西南和湘西、鄂西地区通往东南亚最便捷的出海通道之一。
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钦州港将成为中国内地与东盟地区合作的重要窗口和前沿阵地[1]。
是广西及“三南”地区对外开放,参与经济全球化,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重要平台,对钦州及大西南的经济发展有极大的带动作用。
因此,钦州港成为广西规划发展中的以南宁—钦州为中轴的临海工业带的南部海陆运输枢纽。
(2)广阔的经济腹地钦州港腹地广阔、资源丰富、品种齐全,其直接腹地为广西整个北部湾及沿南海地区,间接腹地为南昆线、黔桂线、昆贵线、黔湘线及枝柳线沿线的广西、云南、贵州、四川、湖南等五省部分地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前言随着中国加入WTO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我国泛珠江三角洲区域经济合作的全面推进及自治区政府《在广西南北钦防经济区域发展规划纲要》中把钦州市定位为临海工业城市[1],钦州港为临海工业港的契机,将极大地促进钦州港港口建设和临港工业的发展,钦州港将跨进亿吨级世界大港行列,同时形成大港口、大工业、大物流、大旅游良性、互动发展格局,进而发展成为工业、生态、旅游、人居协调和谐发展的现代化综合性港口,因此,钦州作为一个新兴的港口城市,大力发展现代港口物流对推动临海工业的快速发展和带动城市经济的发展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钦州港口物流发展SWOT分析(一)钦州港口物流发展的优势(1)区位优势钦州港位于中国南部沿海的北部湾,处于广西南( 宁) 北( 海) 钦( 州) 防( 城) 沿海经济区的地理中心位置,距广西首府南宁仅128 公里,东南距海南省海口市149 海里,到越南海防港163 海里,距香港456 海里。
大西南货物从钦州港进出,铁路运距比湛江港短约145 公里( 走黔贵线) 、294 公里( 走南昆线) ,比广州港短约517 公里( 走黔贵线) 、667 公里( 走南昆线) ,面向东南亚,处于两大经济走廊的交汇点上,是我国大西南和湘西、鄂西地区通往东南亚最便捷的出海通道之一。
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钦州港将成为中国内地与东盟地区合作的重要窗口和前沿阵地[1]。
是广西及“三南”地区对外开放,参与经济全球化,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重要平台,对钦州及大西南的经济发展有极大的带动作用。
因此,钦州港成为广西规划发展中的以南宁—钦州为中轴的临海工业带的南部海陆运输枢纽。
(2)广阔的经济腹地钦州港腹地广阔、资源丰富、品种齐全,其直接腹地为广西整个北部湾及沿南海地区,间接腹地为南昆线、黔桂线、昆贵线、黔湘线及枝柳线沿线的广西、云南、贵州、四川、湖南等五省部分地区。
全部腹地土地面积136万平方公里,人口2亿多,资源和市场都十分丰富。
钦州港是既是广西的海上通道,也是云南、贵州、四川、重庆、湖南等省市的海上通道。
随着北部湾经济开放开发,环北部湾经济圈、泛珠三角经济圈、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不断推进,钦州港的腹地将更为广阔,钦州港也必将成为中国内地与东盟地区合作的连接纽带。
且北部湾区域连接华南,辐射大西南,是大西南通往国际市场的主要出海通道。
我国外贸货物运量的85%通过海运实现,为钦州港口的大发展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3)便捷的集输海运通道钦州港交通便捷,铁路方面南防线和钦北线、黎钦线在此相接,通过南防线、湘桂线及南昆线可与全国干线联网,从成都、重庆、贵阳、昆明、南宁启程至钦州港铁路里程分别为1921‘1487、1016、963、152公里,黎(塘)钦(州)铁路1998年底建成后,西南诸省市至钦州港的铁路里程缩短10公里,是西南地区最近的出海口。
公路方面钦州市境内有多条高级公路和二级公路在此交汇,已建成通车的滨海公路串联各个港区,使港区的疏运更为便捷。
水路方面除海运外,茅岭江和钦江可乘潮通航内河船舶,待平陆运河开通后,可与珠江流域水路网相连。
航空方面港口开发区至南宁和北海两个机场只需要一个小时左右的车程,空运也十分便利。
(4)优良的港湾条件钦州港三面环陆,港湾水深,内湾茅尾海面积达130多平方公里,东北有钦江注入,西北有茅岭江注入,南面向海港池地形隐蔽宽阔,是我国西南海岸上的天然深水良港,潮差大,回淤少,腹地广水域宽阔,风浪小,来沙量少,岸滩稳定,,避风条件好,具有建设深水泊位的有利条件,是我国天然深水良港之一。
整个北部湾具有建设17亿吨综合性大港口的自然条件。
其中钦州港规划岸线86公里,深水岸线60公里,目前投入使用的泊位有7个,其中万吨级泊位4个,5000吨专用液化气泊位1个,在建3000吨至万吨级泊位11个,已建成仓储(库)11个,总投资24.45亿元[3]。
估计远期可建l—30 万吨级深水泊位200 个,其中10—20 万吨级大型深水泊位30 多个,25—30 万吨级若干个;整个港口远期年吞吐能力可达亿吨以上。
(二)钦州港口物流发展的劣势(1)港口基础设施差,大型化、专业化深水泊位不足钦州港虽有万吨级以上泊位4个,但吞吐量也只有800 万吨,与建设成为年吞吐量达亿吨以上的大港仍有很大差距。
大型专业化深水码头、集装箱吞吐能力仍显不足,出海航道不能适应船舶大型化要求,许多大型船舶需要中转船的帮助才能完成装卸任务,延长了货物和船舶的滞港时间,严重降低了港口的作业效率。
(2)港口物流技术水平低,且发展无序钦州港港口的功能仍停留在装卸、仓储、运输上,很少企业能提供综合的物流服务,物流的统筹规划和精细化组织与管理的能力明显不足[4]。
码头前方装卸与后方仓储、运输间发展不够协调,后方仓储、运输的信息管理和技术手段较落后,多数仍为粗放式经营,停留在传统的物流阶段且处于无序的状态之上,港口宏观建设规划实力不足,还存在无序发展等状况,临港工业园区、物流园区建设相对滞后,影响了港口整体效率的发挥。
(3)港口信息化程度偏低由于缺乏对信息系统重要性的认识及对其的整体规划,各物流系统间缺少沟通相对独立,港口物流的查询、跟踪和管理仍采用传统的电话或简单的网络登记模式,难以满足客户的需要。
另一方面钦北防也没有形成一个能统一调控的公共信息平台,这对统筹协调沿海物流不利。
EDI、条形码、GPS等先进技术在钦州港没得到广泛应用,科技开发和科技创新在港口物流发展中应用比较滞后,很大程度上阻碍了钦州港口物流的发展(4)物流专业人才缺乏由于钦州港口物流起点低起步又较晚,钦州本地高校之一钦州学院也只是升本近几年刚开设物流专业,且钦州学院发展还相对落后,物流专业学科教学设置不完善及该学科教师师资匮乏且专业水平低,学生难以获得好的实践机会。
又由于条件限制,对引进该方面的人才存在较大的难度。
这些都导致了钦州港物流人才的缺乏。
(5)港口运输配套系统不完善,集疏运水平落后钦州港连通了铁路和高速公路,进出口货物的疏运和集港主要是通过铁路和公路来完成。
港口的大宗散货以铁路集疏运为主,但面临着铁路运输能力严重不足的局面。
而且,由于南防铁路是地方投资建设,运价高于全国实行的铁路运价,加大了货主的运输成本,因此,不少货主选择运输成本较低的其他港口。
同时由于钦州缺少大型的公路货物运输企业,用于港口与城市间的货物疏运和集港的运力不足,运输配套设施不完善,交通压力过大。
由于运输配套设施不够完善,货物集疏运水平落后,港口经常会出现船舶和货物压港现象。
集疏运成了港口发展的瓶颈。
(6)钦州地方落后,知名度不高由于钦州本地经济较为落后,既没有像北海一样的旅游资源,港口的知名度也比不上临近的防城港。
因此,政府可用于港口建设的资金相对较少,招商引资的难度也较大。
这些都相对阻碍的钦州港口的发展。
(三)钦州港口物流发展的机遇(1)国家政策的支持和政府的高度重视钦州地处广西,属于少数民族自治区,同时又属于西部及沿海地区,是广西“十一五”重点规划发展地区,它同时享受国家“西部大开发”的优惠政策、沿海开放城市政策、沿海地区开放政策、边境地区开放政策、民族区域自治政策、西部大开发政策、国家侨务政策等。
所以钦州等沿海地区已经成为中国开放政策最为富集的经济区域,对钦州发展现代物流提供了非常优越的政策环境。
(2)北部湾经济区和泛北部湾经济合作带来的机遇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是国家西部大开发的重点发展地区,而泛北部湾经济区则涵盖了海上东盟六个国家。
将合作延伸到了隔海相邻的东盟各国,将利于广西北部湾经济充分发挥中国—东盟海上通道的作用,进一步密切与海上六国的经贸联系,联合参与南海资源开发,大力发展海洋经济和临海工业,打造经济新高地。
(3)加入WTO和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立带来的巨大推动力许多国外大型企业随着中国加入WTO纷纷入驻中国,给中国带来了包括物流方面的许多先进的理念和技术。
而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是仅次于欧盟和北美自由贸易区的全球第三大自由贸易区。
它的建成加强了中国和东盟之间的经济联系,创造了一个拥有18亿消费者、近2万亿美元国内生产总值、1.2万亿美元贸易总量的经济区。
广西(包括钦州)是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前沿地带和“桥头堡”。
这些在推动钦州发展的同时也必将加大其对钦州物流业的需求。
(四)钦州港口物流发展的威胁与挑战(1)周边港口物流的竞争钦州港面临与周边临近港口的竞争压力,如北部湾经济区内的防城港、北海港。
同时,北部湾(广西)经济区内防城、钦州、北海三港面临广东湛江港的竞争压力。
湛江港规模较大,现有吞吐能力在2 500万吨左右,远远超过广西沿海各港口的总和,据统计,贵州省每年70%以上进出口物资经过湛江港。
广西沿海港口与湛江港在港口功能、经济腹地、主要集疏运路线上已经形成相互竟争的态势。
此外,越南北方的第一个深水港——盖林(Cai Lan)港,目前已建成3个万吨级码头泊位。
它有利于促进中越“昆明—老街—河内—海防—广宁”经济走廊的建设与发展,且将成为云南省货物进出东南亚的又一个重要口岸。
(2)其他行业物流的竞争自我国加入WTO后,国外物流企业纷纷进入中国市场,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设、进一步推进西部大开发战略、构建泛珠三角经济区域合作、中越建设“两廊一圈”经济区的启动,国内外发达地区的物流企业将会趁着这个时机纷纷进入广西,对物流业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需要。
(3)国际港口物流发展的趋势钦州经济、科技等各方面指标落后,且港口物流起点低,起步晚。
我国物流业相对于国际尚显很大的差距,钦州与国际物流业水平那更显巨大的差距了。
在目前钦州港连基础都没打好的情况下,国际港口物流又对其提出了新的要求。
(4)对物流人才的争夺激烈物流虽然发展历史长久,但作为一个学科来研究也是近几十年才开始的事情,而钦州本地高校之一钦州学院也是近几年才开设的物流专业。
随着各级政府对物流行业的重视和物流业的迅猛发展,物流人才显得非常缺乏。
此外,由于条件限制,钦州引进和留住物流方面的人才显得较为困难。
这些都导致钦州港物流人才缺乏,难以与其他发达地区或外企进行人才争夺。
二对钦州港口物流发展的几点建议(一)完善钦州港口基础设施建设钦州港的开发建设比较晚,与国内其他港口相比,发展还比较落后,基础设施建设还不完善,离区域性国际航运中心的要求也还有相当大的距离。
有必要根据港口物流的货源情况和发展规划,结合港口自身的条件借鉴其他成功港口的经验,高标准、高要求建设和完善现有的航道、码头、装卸设备、堆场、集疏运系统、港口信息系统等基础设施,并合理配置、充分发挥已有资源,调整港区作业,按照专业化和提高作业效率的要求,使港口的硬件设施达到较高水平,缩短货物在港的停泊时间,提高港口物流的运转效率[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