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力复习学案

合集下载

第十章 浮力 复习学案

第十章 浮力 复习学案

第十章浮力复习学案学习目标:1、认识浮力,知道浮力产生原因。

2、能通过实验探究浮力大小和什么因素有关,知道阿基米德原理。

3、知道物体的浮沉条件。

学习过程:学习活动(一)阅读教材P49——52页完成下列问题并记忆。

1、浸入或中的物体受到的力,这个力叫做浮力。

2、浮力方向是,施力物体是。

3、浮力产生的原因是。

公式。

4、F浮= —。

5、浮力大小和、因素有关。

学习活动(二)阅读教材P53——56页完成下列问题并记忆。

1、阿基米德原理: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浮力,浮力大小等于它排开的液体所受的,公式F浮= = 。

2、V排是指,和物体体积的关系是。

3、比较浮力大小:同样重的铜块甲和乙,甲浸没在水中,乙浸没在煤油中, 受浮力大,同样重的铝块和铜块,都浸没在煤油中,受浮力大,同样重的铝块和铜块,铜块浸没在煤油中,铝块浸没在水中,浮力大。

学习活动(三)阅读教材P57——60页完成下列问题并记忆。

1、实心物体放入液体中时,重力浮力,物体下沉,物体密度液体密度;重力浮力,物体悬浮,物体密度液体密度;重力浮力,物体上浮,物体密度液体密度,最终漂浮在液体表面。

2、悬浮和漂浮相同点是,不同点是。

3、钢铁做的轮船能漂浮在水面上是因为利用方法,增大增大可利用的浮力。

当轮船从江里驶入海里,不变,等于,变大,变小,所以轮船上浮一些。

轮船排水量是指,轮船满载时排开水的。

4、测量液体密度的仪器叫做,工作原理是漂浮在不同液体中,重力不变,等于,液体密度越大,越小(浸没在液体中的体积越小),所以越往下示数(越大、越小)。

5、潜水艇通过改变实现上浮和下潜的。

课堂检测1、用弹簧测力计吊着重力为10牛的金属块浸入水中,如果金属块的一半体积浸入水中,这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8牛,此时金属块受到水的浮力大小为牛。

如果将金属块全部浸没水中(金属块不接触容器底部),则金属块所受浮力大小为牛,这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牛。

2、A、B是两个完全相同的物体,物体C与A、B体积相等,将它们放入同种液体中,静止时的状态如图13所示。

浮力专题复习学案

浮力专题复习学案

浮力专题复习学案【温顾知新】一、 浮力的概念:1.浮力:一切浸入液体中的物体都要受到液体对它的 。

对“浸入”的理解:它包含两种情况:① ;② 。

2浮力的方向是 的(与二、浮力的测量1.(1(2)再测出 重力G 桶;(F2= )(3)将物体浸没在液体中,测出此时弹簧测力计的拉力F 拉;(F3= ) (4)将物体浸在液体中更深处,测出此时弹簧测力计的拉力F 拉‘,(F4= ) (5)测出 的重力G 总。

(F5= ) (6)分别算出F浮= = ;G排= = ;再比较大小:F浮G排,得出结论。

结论-----阿基米德原理内容:浸在液体中的物体 ; 公式:F 浮= =比较(4)、(5)可知: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与深度 关。

[小结一] 1、 求浮力的方法(一)称重法: (公式普遍适用) (二)原理法:【典型例题】例1. 如图所示,在空气中称石块重14.7N ;浸没在水中时弹簧测力计示数为4.9N ,求:(1)石块受到的浮力多大? (2)石块的体积是多大?2.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

如图所示是“探究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装置,请根据下图回答问题:(1) 分析图A、B、C可知金属块在浸没前所受的浮力随深度增加而。

分析图A、D、E可知金属块在浸没后所受的浮力与深度。

(2) 分析图A、B、C、D可以说明金属块所受浮力大小跟 __有关。

(3) 分析说明金属块所受浮力大小跟液体密度有关。

【小结二】 2、浮力大小只与和有关。

三、物体的浮沉条件:1.物体的浮沉条件:(1)下沉(运动过程):F浮 G物;最终沉底(静止状态),此时: V排 V物;ρ液ρ物;(2)悬浮(静止状态):F浮 G物; V排V物;ρ液ρ物;(3)上浮(运动过程):F浮 G物;最终漂浮(静止状态),此时: V排 V物;ρ液ρ物;F浮 G物。

【典型例题】例2.把重为5N,体积为600cm3的物体投入水中,若不计水的阻力,当物体静止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g取10N/㎏) ()A.物体漂浮,F浮=6N B.物体悬浮,F浮=5NC.物体漂浮,F浮=5N D.物体沉在水底,F浮=6N【小结三】 3.求浮力的方法(三)条件法: F浮= (适用于漂浮或悬浮状态)4.判断物体浮沉情况的方法:(1)比较和的大小;(2)直接比较与大小。

《浮力》专题复习教案

《浮力》专题复习教案

《浮力》专题复习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教学内容选自教材第九章《浮力》一节,详细内容包括浮力的定义、计算方法、阿基米德原理、浮沉条件及其应用等。

二、教学目标1. 理解浮力的概念,掌握浮力的计算方法。

2. 掌握阿基米德原理,了解浮沉条件的判断。

3. 能够运用浮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浮沉条件的判断及浮力的计算。

重点:浮力的概念、阿基米德原理及其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浮力演示装置、物体浮沉实验器材。

学具:直尺、计算器、草稿纸。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浮力演示装置,展示不同物体在液体中的浮沉现象,引导学生思考浮力与物体浮沉的关系。

2. 知识回顾(10分钟)3. 例题讲解(15分钟)讲解浮力计算、浮沉条件判断的例题,强调解题关键步骤。

4. 随堂练习(10分钟)布置随堂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5. 知识拓展(5分钟)介绍浮力在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6. 课堂小结(5分钟)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计算题:求一个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

(2)判断题:判断下列物体在液体中的浮沉情况。

2. 答案(1)浮力计算题答案。

(2)判断题答案。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2. 拓展延伸推荐学生阅读有关浮力知识的课外书籍,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使学生掌握浮力知识,并能运用所学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同时,注重课后反思与拓展延伸,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其科学素养。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2. 例题讲解的细节3. 随堂练习的设计与实施4. 作业设计及答案的详细说明5.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的实际操作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1. 通过直观的实验现象,让学生感知浮力的存在,从而深入理解浮力的概念。

2. 利用图示和数学推导,详细解释阿基米德原理,使学生能够理解并运用该原理解决实际问题。

二、例题讲解的细节1. 选择具有代表性的例题,涵盖浮力的计算、浮沉条件的判断等知识点。

《浮力》复习教案

《浮力》复习教案

《浮力》复习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复习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11章《浮力》的相关内容。

包括浮力的概念、阿基米德原理、浮力的大小、物体的沉浮条件以及浮力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 理解浮力的概念,掌握阿基米德原理,能运用浮力的大小计算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2. 能够分析物体的沉浮条件,判断物体在液体中的状态。

3. 了解浮力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提高学生对物理知识应用的认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浮力的概念、阿基米德原理、浮力的大小计算。

难点:物体的沉浮条件的判断、浮力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浮力演示器、浮力计算器、多媒体教学设备。

学具:课本、练习册、笔记本、直尺。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利用浮力演示器展示物体在液体中的浮沉现象,引导学生思考浮力的概念。

2. 知识讲解:讲解浮力的概念,介绍阿基米德原理,引导学生理解浮力的大小计算方法。

3. 例题讲解:出示例题,讲解浮力的大小计算,让学生随堂练习。

4. 课堂讨论:讨论物体的沉浮条件,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实际问题。

5. 浮力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展示浮力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实例,如船舶、救生圈等,让学生了解浮力知识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6. 课堂小结:7. 布置作业:设计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浮力的概念、阿基米德原理、浮力的大小计算公式、物体的沉浮条件。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判断物体在液体中的状态。

(2)计算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

2. 作业答案:(1)物体在液体中的状态判断:根据物体的密度与液体密度的比较,判断物体在液体中的状态。

(2)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计算:根据浮力的大小计算公式,计算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知识讲解、例题讲解、课堂讨论等方式,使学生掌握了浮力的概念、阿基米德原理以及浮力的大小计算。

但在物体沉浮条件的讲解上,学生理解程度不够深入,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巩固。

浮力复习学案

浮力复习学案

初四物理《浮力》复习学案一、学习目标:1、认识浮力,知道阿基米德原理;2、知道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会求浮力大小;3、理解物体的浮沉条件;4、运用浮力知识分析、解决问题。

二、复习重难点:1、浮力产生的原因2、正确理解阿基米德原理3、物体的浮沉条件三、复习过程板块一认识浮力(一)知识点:1、产生的原因:浸在液体中的物体上下两表面受到的压力差就是浮力。

即:F浮=F向上-F向下2、定义:浸在液体(或气体)里的物体受到液体(或气体)竖直向上的力叫做浮力。

3、浮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上。

4、施力物体:液体(或气体)5、测量:F浮=G-F拉(二)自我检测题一1、如图1所示,浸没在水中小球所受浮力的方向应为图中的方向(选填序号),这是因为。

2、如图2所示,双拱桥中间的桥墩浸没在水中的体积是10m3,它受到的浮力是N3、如图3所示,一边长为10cm的正方体木块浸在水中的深度为6cm,则木块下表面受到的压强为pa,压力为N,此时受到浮力为N。

4、如图4所示,物体在水中全部浸没时受到的浮力为N.板块二阿基米德原理(一)实验回顾:如图5甲所示是“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的实验过程示意图(1)你认为合理的实验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实验步骤和____可以测出物块排开的水所受的重力G排=N;步骤和____可以测出物块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F浮= N。

(3)通过实验你能得出的结论是: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等于。

(4)图5乙是物块缓慢浸入水中时,弹簧测力计示数F随浸入深度h变化的关系图像。

分析图象,可得关于浮力大小的初步结论:①物块浸没前,_______,物块所受的浮力越大;②物块浸没后,所受的浮力大小与_______无关。

(二)知识点:阿基米德原理1、内容: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到的浮力,大小等于它排开的液体所受的重力。

2、公式:F浮=G排=m排g=ρ液gV排3、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是液体的密度和排开液体的体积4、适用范围:适用于液体或气体(三)自我检测题二1、如图6甲所示,弹簧测力计示数为5N。

(word完整版)初三物理浮力复习教案.doc

(word完整版)初三物理浮力复习教案.doc

初三物理浮力复习( 6 课时)钟楼校区一、课程名称:浮力二、课程说明:浮力是对力学知识的总结和延伸,是初中力学部分的一个重点,其主要内容包括浮力的概念,浮力的大小及物体的沉浮条件和浮力的应用,是对密度,力,力的平衡,压强等知识的深化。

三、教学目的 :1)知识与技能:进一步了解浮力的现象,加深对阿基米德原理的理解,知道物体沉浮的条件和掌握浮力的应用。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了解浮力的产生,通过收集浮力的应用资料,了解浮力应用的社会价值。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乐于探索生活中的物理知识的兴趣,养成协作、探究问题的意识,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四、课程类型:复习课五、课时安排:6h六、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理解浮力,理解阿基米德原理,浮力在生活中的应用。

2)难点:浮力的应用和物体的沉浮条件七、教具:电子教案八、教学过程:1.浮力( F浮)(1)定义:浸入液体中的物体,受到液体对其向上托的力叫浮力。

说明: (1)浸入包括全部没入或部分没入液体中两种情况。

(2)浮力的施力物:液体。

受力物:浸在液体中的物体。

(3)浮力的方向:竖直向上。

(4)浸在气体中的物体同样会受到气体对它的浮力。

( 2)产生原因:液体(气体)对浸入的物体向上和向下的压力差就是物体受到的浮力。

即 F浮F向上F向下( 3)用测力计测浮力的原理:F浮G物F拉2.阿基米德原理(1)内容: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它排开液体受到的重力。

( 2)公式:F浮G 排液液gV排说明: (1)在气体中时,F浮G排气气gV排(2) 注意公式中的V排,当物体部分浸入时,V排V物,当物体全部浸入时,V排V物。

3.浸没在液体中物体的浮沉条件当 F浮G物或液物,物体上浮当 F浮G物或液物,物体下沉当 F浮G 物或液物,物体悬浮漂浮在液面上物体的浮沉条件F浮G 物4.浮沉条件及漂浮条件的应用:(1)潜水艇:下潜和上浮过程中,其体积不变,所受浮力不变(未露出水面)通过改变自身重力来实现其上浮或下沉。

初中物理《浮力》复习教案

初中物理《浮力》复习教案

初中物理《浮力》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浮力的概念,理解浮力的大小与物体在液体中排开的液体体积的关系。

2. 能够运用阿基米德原理计算浮力,并能解释生活中的浮力现象。

3. 培养学生动手实验、观察现象、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浮力的概念及其单位。

2. 浮力的大小与物体在液体中排开的液体体积的关系。

3. 阿基米德原理及其应用。

4. 生活中的浮力现象分析。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浮力的概念、阿基米德原理及其应用。

2. 难点:浮力大小与物体在液体中排开的液体体积的关系。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浮力产生的原因。

2. 利用实验演示法,让学生直观地观察浮力现象。

3. 运用案例分析法,分析生活中的浮力现象。

4. 采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合作探究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轮船、木筏等浮力现象,引导学生思考浮力产生的原因。

2. 讲解浮力的概念及其单位,让学生理解浮力的基本含义。

3. 演示实验:让学生观察物体在液体中受到的浮力,引导学生发现浮力大小与物体在液体中排开的液体体积的关系。

4. 讲解阿基米德原理,让学生学会计算浮力。

5. 案例分析:分析生活中的浮力现象,如游泳、船只等,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现象。

6. 小组讨论:让学生探讨浮力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并提出改进措施。

7.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浮力的概念、阿基米德原理及其应用。

8. 布置作业:设计有关浮力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通过提问方式检查学生对浮力概念和阿基米德原理的理解。

2. 实验观察:评估学生在实验中观察浮力现象的仔细程度和对实验结果的分析能力。

3. 案例分析报告:评估学生对生活中浮力现象的分析能力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4. 小组讨论记录: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参与程度和提出的见解。

七、教学反思1. 反思教学内容:评估学生对浮力概念和阿基米德原理的掌握程度,确定是否需要补充讲解或重复实验。

《浮力》复习学案

《浮力》复习学案

《浮力》复习学案一、复习目标1、通过实验探究,认识浮力;2、经历探究浮力大小过程,知道阿基米德的原理;3、知道物体浮沉条件。

二、知识再现,基知巩固(一)浮力及浮力的方向1.观察课件图片,说出浮力是一个什么样的力?方向如何?2.漂浮在死海海面上的人受到哪些力的作用?请在右图中画出漂浮在死海海面上的人所受力的示意图。

3.在液体中下沉的物体受不受浮力的作用?你能否设计一个实验进行验证?(二)浮力的测量1.如何测量浸在液体中物体所受的浮力?2. 根据上述实验,你能求出哪些物理量?(三)探究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实验器材:实验方法:(四)阿基米德原理1.实验器材:实验方法:2.内容:3.公式:4.拓展浮力产生的原因是液体对物体向上和向下的压力差,你能否利用此知识点和压强的相关知识,推出如图漂浮在液面上的正方体物体所受的浮力大小等于它排开的液体所受到的重力。

已知正方体的下表面距液面的距离为h。

5.练习(说出题中的解题思路及用到的物理公式。

)某同学用阿基米德原理测量一种未知液体的密度:他把一个铁块用细绳悬挂在弹簧测力计的挂钩上,铁块在空气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4.74N,把铁块浸没在该液体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4.11N,该液体的密度是多少?铁的密度为7.9×103 kg/m3。

6.请比较以下浮力的大小。

(已知铜的密度大于铝的密度)(1)同样重的两个铜块甲和乙,甲浸没在水中,乙浸没在煤油中,哪个受到的浮力大?(2)同样重的铝块和铜块,都浸没在煤油中,哪个受到的浮力大?(五)物体的浮沉条件1.物体的浮沉条件物体的浮沉取决于物体浸没时所受的浮力和重力的大小。

2.推导出物体的浮沉与密度的关系3.漂浮条件(六)总结浮力的计算公式1.总结计算浮力的四种方法2.练习(说出题中的解题思路及用到的物理公式。

)某一木块的体积为200cm3,密度为0.8ⅹ103 kg/m3,把它浸没在水中放手,为什么木块不能悬浮在水中?木块最终在水中静止时,浸在水中的体积有多大?(七)应用1.轮船(1)原理:(2)排水量:(3)练习:①排水量为1000t的轮船在河水中航行,满载时船及货物总重__________N,受到河水的浮力是___________N,如果河水的密度为1.0×103kg/m3,船排开河水的体积是___________m3。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九章浮力复习学案
复习目标:
1.会利用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来比较浮力大小
2.掌握求解浮力的四种方法
3.会判断物体的浮沉
4.熟练应用浮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5.掌握称重法测密度这一典型题型
考点一: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
例1、如图2所示,体积相同的甲、乙、丙三个物体浸没在水中。

甲上浮、乙悬浮、丙下沉,在甲露出水面之前,关于它们所受浮力的说法正确的
是()
A.甲受到的浮力大 B.乙受到的浮力大
C.丙受到的浮力大 D.甲、乙、丙受到的浮力一样大
变式训练:同样重的铁块甲和乙,甲浸没在水中,乙浸没在煤
油中,______铁块受到的浮力大。

考点二、各种求浮力
①称重法测浮力,公式______________
例2.一物体用细线挂在弹簧秤下,弹簧秤的示数是4.5N,当把物体浸没在水中时,弹簧秤的示数是1.5N,那么浸没在水中受到的浮力是______N。

②压力差法求浮力,公式______________
例3.一个边长为10cm的正方体木块浮在水面,它露出水面的部分高4cm,求木块受到的浮力多大?③阿基米德原理求浮力,公式______________
例4.一小球所受的重力为5N.体积为 5 × 10-4 m3。

将它浸没在水中时,所受的浮力大小为______N(取 g=10N/kg),浮力的方向是________。

④二力平衡法求浮力,公式______________(适用于______和______状态)
例5.有一个木块,把它漂浮在盛满水的溢水杯中时,从杯中溢出10g水,若把它漂浮在盛满酒精的溢水杯中,所受的浮力为______N.(酒精密度是0.8×103kg/m3,水的密度是1.0×l03kg/m3,木块的密度是0.5×103kg/m3).
考点三:物体的浮沉判断
例6.“海宝”是2010年世博会的吉祥物,其形象如图3所示。

小玲的爸爸从上海给她带回一个“海宝”。

经测量,她发现该“海宝”的质量为200g,体积为300 cm3。

已知水的密度ρ水=1.0×103 kg/m3,g=10 N/kg,则()
A.将该“海宝”浸没在水中,它受到的浮力为2 N
B.将该“海宝”浸没在水中,放手后“海宝”将下沉
C.将该“海宝”浸没在水中,放手后“海宝”将上浮
D.将该“海宝”浸没在水中,放手后“海宝”将悬浮
变式训练 1.有一个实心球形物体,用弹簧测力计在空气中称重时,测力计的示数为12N;当把物体一半体积浸入水中时,测力计的示数为5N。

把物体从弹簧测力计上取下投入水中静止时,物体将______(填“漂浮”、“悬浮”、“沉底”)
变式训练2.将以质量为80g的小球,浸没到盛满水的溢水杯中,从杯中溢出了100g 水,那么放手后,它将________(填“上浮”、“悬浮”、“下沉”),静止时将______(填“漂浮”、“悬浮”、“沉底”)
图3
图2



综合能力提升
例7.密度为0.9×103kg /m 3质量为8.1 kg 的石蜡,求:(1)放入足量水中,
石蜡受到的浮力多大?(2)若放在密度为0.8×103kg /m 3煤油中,浮力是多少?
变式训练1、将一蜡块放入盛满水的容器中,溢出水的质量为6g ,将蜡块放入盛满酒精的容器中,溢出酒精的质量_______ g (ρ酒精=0.8×103kg/m 3,ρ蜡=0.9×103kg/m 3)
总结与提升:求浮力F浮或排开液体的质量m 排 第一步:先判断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步:①若___________,则用F浮=___________ m 排=___________
②若___________,则用F浮=___________
m 排=___________
考点四:“称重法”测密度
例8、学习了浮力知识后,小华找到了一种测小石块密度的新方法:先将小石块挂在弹簧测力计下,读出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2N ,然后将石块慢慢浸没在水中,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1.5N 。

(g 取10N/kg )
求:(1)小石块的质量 (2)小石块所受浮力 (3)小石块的体积 (4)小石块的密度
变式训练:一石块在空气中称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5N ,浸没在水中称时,
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2N ,浸没在另一种液体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1.4N ,则:(1)石块在水中受到的浮力是多少?(2)石块的体积是多少? (3)石块的密度是多少?(4)石块在另一种液体中受到的浮力是多少?
(5)另一种液体的密度是多少?
考点五:浮力的应用
例9.轮船从河里驶向海里,浮力________,排开水的质量(排水量)_______,排开
水的体积 ___________。

(选填 “变大”、“不变” 或“变小”)
例10.密度计是测量液体密度的仪器.如图:同一支密度计漂浮在三种不同的液体里,?哪杯液体的密度大?
变式训练1.潜水艇潜在水下航行,当它下潜的深度增加时,比较它所受到的水的压强和浮力的关系( )
A 压强变大,浮力变大
B 压强变大,浮力不变
C 压强不变,浮力变大
D 压强不变,浮力不变 变式训练2.将同一木块分别放入三种液体中,如图所示,三种液体分别为水银、酒精、水,则木块在三种液体中受到的浮力大小关系和液体种类的判断正确的是( )
A .F 甲=F 乙=F 丙 乙为水银
B .F 甲=F 乙=F 丙 甲为酒精
C .F 甲>F 乙>F 丙 丙为水
D .F 甲<F 乙<F 丙 无法判断
第2题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