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企业员工激励机制的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
中小民营企业员工激励问题及解决方案(2篇)

中小民营企业员工激励问题及解决方案中小民营企业通常面临着员工激励的问题,这可能是由于资源有限、竞争激烈、制度不完善等原因造成的。
然而,员工激励对于企业的长期发展至关重要。
下面我将提出一些中小民营企业员工激励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问题一:薪酬不具竞争力由于资源有限或行业竞争激烈,中小民营企业往往无法支付与大型企业相匹配的高薪酬水平。
这会导致优秀的员工被吸引或挖走,激励制度的效果减弱。
解决方案一:灵活的薪酬制度中小民营企业可以采取灵活的薪酬制度,提供有竞争力的薪资。
这可以包括基本工资、绩效奖金、股权激励等,根据员工的表现和贡献给予相应的奖励。
此外,企业还可以提供其他福利,如带薪假期、培训机会等,以提高员工的满意度和忠诚度。
问题二:晋升与发展机会有限中小民营企业往往具有扁平的组织结构,晋升和发展机会有限,这使得员工缺乏职业发展的动力,容易流失。
解决方案二:职业发展规划和培训机会中小民营企业可以制定职业发展规划,与员工共同制定目标,并提供培训机会,帮助员工提升技能和能力。
此外,企业还可鼓励员工参与外部培训、学习交流,提供更广阔的发展机会。
问题三:缺乏激励文化和积极工作环境中小民营企业由于缺乏正规的人力资源管理机构,往往存在缺乏激励文化和积极工作环境的问题。
这会导致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力降低。
解决方案三:建立激励文化和积极工作环境中小民营企业可以通过加强内部沟通与交流,鼓励员工提出建议和改善意见,增加员工参与决策的机会。
此外,企业还可以组织员工活动,增加团队合作和归属感,并通过表彰和奖励制度激励员工的积极行为。
问题四:缺乏员工个人发展与人生价值的关联性中小民营企业常常只关注企业目标和业绩,忽视员工的个人发展和人生价值,这容易导致员工对工作失去激情和动力。
解决方案四:关注员工的个人发展和人生价值中小民营企业可以制定员工发展计划,协助员工实现职业目标和个人梦想。
企业还可以提供文化、艺术、体育等多方面的培训和活动,鼓励员工全面发展,提高工作满意度和幸福感。
民营企业员工激励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能力相同时,员工的个人绩效主要取决于组织对他的激
励水平。因此 , 可以通过有效的手段激励员工 , 充分调动
少, 承诺多兑现少 , 对员工的激励非常随意 , 没有一个明 确的标准,对于家族 内部的成员和外部的成员经常区别 对待, 使非家族成员感觉被视为“ 外人” 很多员工对这种 。
造性 的 目的 。
[ 词】 民营企业 ; 关键 员工激励 ; 对策研 究
【 中图分类号】 F4 . 213 3
【 文献标识码】 A
Pr lm sa ta e i son Em p o e o v to fPrv t t r is s ob e nd S r t g e l y e M t a n o i a e En e pr e i i
刘艳 莉
( 哈尔滨商业大学 管理学院 , 黑龙江 【 摘 哈尔滨 102 ) 5o8
要】 员工激励可以调动其工作的积极性, 提高员工的工作绩效和企业的竞争力。当前, 我国民营企业在激励机制
方面存在的主要 问题是企业对员工激励手段 单一 , 尤其是缺乏对 员工的培训激励和企 业文化激励 , 严重制约 了企业 员工生产 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发挥。我 国民营企业应加 强企业激励制度 建设和企业文化建设 , 注重满足 员工的精神 需求 。 提供培训和再 教育的机会 , 完善 企业激励机制 , 以此 来改进 民营企业对 员工的激励 , 不断强化企业 的凝聚 力 , 而达到增 强员工积极性、 从 创
二、 民营企业员工激励存在的 问题
1 . 缺乏系统的激励制度
民营企业员工满意度问题及激励对策研究

民营企业员工满意度问题及激励对策研究摘要:本文的研究目的就在于从员工满意的视角分析民营企业在激励机制当中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的提出改进建议。
关键词:民营企业管理激励一、引言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发展、“蝴蝶效应”在全球经济中的作用越加明显以及知识经济的兴起,企业当今面临的内外部经营环境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而这一变化使得企业间的竞争从以往集中在资金、设备等硬实力逐渐转变为管理能力、创新能力以及人力资源等软实力的较量。
而作为企业软实力重要载体的人才已成为企业创造和发展核心竞争力的关键。
诚如管理学大师彼得·德鲁克在《管理的实践》中所言:“如果没有管理者的卓越领导,‘生产资源’终究只是资源,永远无法变成产品。
”可见,人才对于企业的成功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人才的流失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会造成严重的阻碍作用,企业也纷纷采取措施来避免该现象的发生。
民营企业在人才流失问题上相较于国企和外企在人才流失方面的问题更为严重,虽然民营企业也认识到了人才在企业中的重要作用,但在其的实际经营过程中,解决该问题的方式往往陷入一个“舍本逐末”的系统基模中,民营企业在遇到人才流失问题时采取的措施往往是忽略基模当中的根本解-提升员工满意度,却强化症状解-不停的更换员工,在这个过程中又导致了人力资源管理的成本增加这一副作用,这又形成了一个对根本解起阻碍作用的增强反馈,最终导致企业投入了物力和财力却不能有效解决问题。
二、民企激励机制中导致员工满意度低的主要问题1.薪酬福利管理体系缺乏科学性第一,很多民营企业对薪酬福利的定位不准确。
大部分民营企业家的观念仍然停留在传统的人事管理阶段,将员工仅仅看成是简单的“经济人”而非复杂的“社会人”,因此仍然将薪酬福利定义为企业的纯支出,他们往往更倾向于对企业有形资产的投资却不愿意提升员工的薪酬福利待遇;第二,民营企业在设计薪酬福利体系时重视普遍性而忽视特殊性。
他们使用的方法往往参照行业水平或照搬其他企业的制度体系但忽视企业自身的特点,最后导致的结果是其薪酬福利体系适应性不足,公司的人力部门对公司薪酬福利体系的解释是所在行业都是这样做的,所以公司也这样设计而没有考虑公司的实际情况;第三,薪酬福利体系缺乏透明度。
中小民营企业员工激励问题及解决方案(3篇)

中小民营企业员工激励问题及解决方案我国中小民营企业核心员工激励机制探讨[摘要]目前,我国中小型民营企业解决了国内大部分的就业问题,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对于我国社会进步产生了重要影响。
企业的发展离不开核心员工对企业价值的创造,为了保证企业的不断发展与创新,必须重视构建有效的针对核心员工发展激励机制,以提高他们的工作积极性,从而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核心员工的工作能力、工作情绪与工作态度是影响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企业核心员工的激励机制必须做到公平公正诚信,真正体现激励机制的价值。
目前。
我国中小民营企业核心员工激励机制仍存在许多不足。
下面将对此进行分析。
[关键词]中小企业核心员工激励机制1中小民营企业核心员工激励机制的不足目前我国中小企业能够解决___%以上的社会就业需求,创造了大量的物质财富与生产技术。
中小企业的发展关系到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还直接与社会和谐、国家发展等重大问题具有紧密的联系。
为了能够不断的让中小企业处于富有生机的状态,激发员工的内在潜力,企业需要重视员工的生理与心理需求,不断地完善企业管理制度,构建有利于员工发展的工作环境,做好核心员工的激励工作,来促进员工与企业主达成信任关系。
但是目前我国国内中小民营企业核心员工的激励机制存在以下不足,具体如下:1.1激励形式目前企业激励员工的主要形式有工资,奖金,年薪或者管理者持股等,这些都属于物质激励,而在精神激励方面并没有采取很好的措施。
核心员工在平时一般很少能够休假或者探亲的机会。
在日复一日的工作过程中,企业也很少给员工提供一些硬件条件,让他们能够在工作之余做一些文娱活动,舒缓工作压力,提升生活质量。
另外在劳资关系方面,由于企业雇主与员工之间只是纯粹的雇佣关系,员工从属于老板。
在家族企业中。
企业主对于员工具有较重的排外心理,这些都会让核心员工很难获得信任感和归属感。
1.2激励方式。
目前企业的激励方式主要分为短期激励和中长期激励。
企业员工奖励机制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企业员工奖励机制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法人才是现代市场经济的一项核心资源,人力资源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
而企业员工的激励机制作为人力资源管理的最核心内容,直接关系到一个企业的兴衰存亡,对企业来说尤为重要。
在我国,企业员工激励机制还不健全,存在着诸多的误区,影响着企业的长远发展。
企业员工奖励机制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法一、企业员工激励机制存在的误区(一)对激励涵义的理解存在片面性许多企业领导人,包括员工,都习惯从字面意思出发来理解“激励”二字,认为激励就是奖励,即用某些利益来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以达到提高效率提高业绩的目的。
其实不然,激励包括正面的激发、鼓励和负面的督促、批评甚至惩罚两个层面的意思。
如果一个企业只有较好的正激励机制而缺乏必要的负激励机制,那么就只可能达到褒扬先进的作用,而员工中存在的问题就不能得到及时的更正,这样的人力管理无疑是失败的,不能达到“扬善惩恶”、提高员工整体素质的目标。
(二)激励形式存在单一落后性许多企业管理人不能突破传统观念,一切以物质金钱为标准,激励形式永远用奖金或扣工资的方式进行。
这是一种有违“以人为本”理念的做法。
物质只是员工实现自我价值的一个方面且并非最为重要的一个方面。
在一个企业工作,员工希望得到的,除了金钱,还有个人能力的锻炼、综合素质的提高以及家一样的归属感等等思想和精神层面的东西。
(三)用同样的激励方式激励不同的人许多企业制定了一套系统的激励办法,条条框框,奖惩分明。
然而问题是,这套办法机械死板地适用于所有人,就会导致激励效果甚微。
每个人的价值追求是不一样的,有的人把金钱看得比较重要,而有的人更看重职位的升迁,有的人希望在工作中实现人生理想和价值追求。
如果用同样的标准和办法去激励所有人,势必达不到激发所有人的积极主动性的效果。
(四)激励机制未与其他企业管理制度有效结合科学有效的员工激励机制不应该是孤立存在的,如果不与企业的其他体制机制有机结合,再完善的激励机制也不能发挥其作用。
2024年中小民营企业员工激励问题及解决方案范文(3篇)

2024年中小民营企业员工激励问题及解决方案范文引言:中小民营企业在我国经济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但也面临许多挑战。
其中之一就是如何激励员工发挥最佳水平, 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和竞争力。
本文将探讨2024年中小民营企业员工激励问题, 并提出解决方案。
一、员工激励问题分析1.1 缺乏激励机制许多中小民营企业缺乏有效的员工激励机制, 导致员工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 工作效率低下。
1.2 薪酬福利不合理部分中小民营企业对员工的薪酬福利设计不合理, 无法吸引和留住优秀员工。
1.3 缺乏培训和发展机会中小民营企业缺乏培训和发展机会, 无法激发员工的学习和成长动力。
1.4 形式化的管理方式一些中小民营企业采用较为形式化的管理方式, 缺乏员工参与决策和发表意见的机会, 导致员工参与度低。
二、解决方案2.1 建立完善的激励机制中小民营企业可以建立完善的激励机制, 包括设立奖励制度、晋升通道和职业发展规划等。
通过激励机制, 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
2.2 合理设计薪酬福利体系中小民营企业应设计合理的薪酬福利体系, 包括基本工资、绩效奖金、福利待遇等。
薪酬福利的设计应与员工的贡献和表现相匹配, 能够吸引和留住优秀员工。
2.3 提供培训和发展机会中小民营企业可以提供培训和发展机会, 如内部培训、外部培训和跨部门交流等。
通过培训和发展机会, 激发员工的学习和成长动力, 提高员工的专业能力和素质水平。
2.4 倡导参与式管理中小民营企业可以倡导参与式管理, 鼓励员工参与决策和发表意见。
通过员工的参与, 提高员工的工作满意度和参与度, 增强员工对企业的归属感和主人翁意识。
三、解决方案的实施步骤3.1 研究员工需求中小民营企业首先要研究员工的需求, 了解员工对薪酬福利、培训和发展等方面的期望和需求。
可以通过员工调研、面谈等方式进行调查。
3.2 设计激励机制和薪酬福利体系中小民营企业根据员工的需求和企业的实际情况, 设计激励机制和薪酬福利体系。
中小型民营企业员工激励机制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

中小型民营企业员工激励机制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姓名:专业:导师姓名:摘要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与工业经济时代相比,人才问题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重视,企业间的竟争与其说是产品、技术等方面的竞争,不如说是人与人之间的较量,人才的数量和质量决定了企业的发展。
在人才竞争呈现国际化、全球化的今天,我国的民营企业如何吸引人才、留住人才,是关系到企业能否实现持续、稳健发展的重要问题。
而解决这个人力资源管理问题的关键就是要建立与完善民营企业的员工激励机制,以达到吸引外来人才、留住优秀人才、激励有用人才、提高组织效率的作用。
本文是在明确民营企业内涵的基础上,首先对激励机制的相关概念、激励机制的内容体系进行了系统分析:其次,对民营企业员工激励机制现状、存在的问题等方面进行了深入分析,从而强化对民营企业员工激励机制的认识:最后,针对民营企业员工激励机制存在的问题,以西方的管理激励理论为指导,同时结合民营企业实际制定出相应的策略,并且对未来的员工激励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民营企业;员工;激励机制AbstractThe 21st century is the era of knowledge-based economy, as compared with the era of industrial economy, the issue of talents has been an unprecedented level attention, not so much between enterprises of competing products, technology and other aspects of competition, as it is a contest between people , talent determines the quantity and quality of the development of enterprises. During competition for talent show internationalization and globalization of today, China's private enterprises on how to attract and retain qualified personnel, is related to the ability of the business to achieve sustained and steady development of important issues. The solution to this critical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issues is to establish and perfect the staff of private enterprises incentives to attract more foreign talent, retain talent, motivate useful talents, enhance the role of organizational efficiency.This article is a clear connotation of private enterprise, based on the first incentives related to the concept of incentives to the contents of the system were analyzed: Secondly, the right incentives for private enterprise employees the status quo, existing problems and other aspects of the in-depth analysis, which strengthen the incentives for private enterprise employees knowledge: Finally, incentives for private enterprise employees problems in the management of Western theory of motivation as a guide, combined with the actual development of private enterprises to the corresponding strategy and future employees to stimulate the outlook.Key Words: private enterprises; staff; incentive mechanism目录1 引言 (1)2 激励机制的内涵 (1)3 民营企业员工激励机制存在的问题 (2)3.1缺乏有效的个体激励机制 (2)3.2激励形势单一,漠视对员工深层次的激励 (2)3.3激励措施针对性不强,结构不合理 (2)3.4对激励机制理解不正确、机制不配套、不平衡 (3)3.5负激励操作不规范 (3)3.6“以人为本”思想缺乏,人力资源管理理念薄弱 (3)3.8沟通反馈渠道不畅通 (4)4 民营企业员工激励机制改进对策和建议 (4)4.1有效建立公司的激励和考核制度 (4)4.2加强企业文化建设,为激励机制建立良好的文化环境 (5)4.3建立沟通与反馈机制 (5)4.4有效实施激励政策的关键是“三位一体” (6)4.5有效实施激励的手段、方法和技巧 (7)5 结束语 (9)致谢 (10)参考文献 (10)一、引言中国改革开放二十多年以来,民营经济得到了迅速发展,已成为国民经济发展、促进市场繁荣和社会稳定的重要力量,1978市场取向改革的初期,民营企业大多是依靠辛苦打拼,善于抓住时机建立起来的,但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入,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加入WTO后“国民待遇”的实施,民营企业的发展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各种新问题的不断出现影响了民营企业的健康发展,导致这些问题出现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企业激励机制是一个重要方面,如何提高企业竞争力,使民企企业稳定健康的发展,而竞争力的提升与否,都离不开,激励机制的建立。
中小民营企业员工激励问题及解决方案范文(2篇)

中小民营企业员工激励问题及解决方案范文摘要:企业发展理论和实践表明,员工激励问题对民营企业的发展有促进或者是制约作用。
本文分析了____民营企业在员工激励方面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
关键词:民营企业激励改进措施彼得·德鲁克说过:“企业只有一项真正的资源:人。
”可见,人力资源是企业在知识经济时代立于不败之地的宝贵资源,其中激励是人力资源管理的重点。
激励不仅能激发员工的干劲与潜能,吸引并留住优秀人才,还有助于提高企业绩效。
截止____年底,____市民营企业已超____万户,面对国家的政策支持,____民营企业正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契机,但在这些企业中很少建立科学合理的激励机制。
企业只有充分认清自身问题,采取有效激励方式,才能充分调动员工积极性和潜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一、____市民营企业员工激励存在的问题(1)员工地位低民营企业老板多把员工看做“经济人”,没有给予员工足够的尊重和温暖,使得员工对企业缺乏归属感和认同感,从而产生较高的离职率。
据统计,____民营企业普通员工年度流动率为____%,中高级管理人员、技术人员为____%,这极大增加了企业的管理成本。
(2)重视质激励而轻精神激励____民营企业一般采用基本工资加奖金或加提成的激励手段,重物质激励轻精神激励。
根据超y理论,人们是带着不同的需求和动机加入____,最重要的是实现其胜任感,而胜任感是可以持续不断地被激励的。
员工的需求不同。
要求激励方式也应多样。
(3)缺乏培训体系____民营企业普遍缺乏系统培训,由于认识不足,企业常把人力资源开发看作企业的生产成本,导致培训多流于口头承诺和形式化,缺乏科学合理的培训机制;加之资金投入不足,根本无法向员工提供充分学习和自我提升的机会。
二、____市民营企业员工激励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1)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理念落后____民营企业家多____资金和市场,忽视人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民营企业员工激励机制的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摘要】我国民营企业发展迅速,当前,民营企业已经成为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2007年9月,国家统计局的报告指出,2002年到2006年的5年中城镇非公有制经济吸纳就业人数4,387万人,民营企业的发展对我国的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起着巨大的作用。
但是,民营企业在发展中遇到日益严峻的人才流失问题,中国企业平均寿命为7.5年,民营企业寿命为2.9岁,由此可见,民营企业必须研究对策来完善其激励机制才是长久之计,所以研究如何有效的激励员工成为每一个民营企业面临的问题。
本文从民营企业员工激励机制存在问题出发,分析了当前民营企业在员工的激励机制方面存在着那些问题,然后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
【关键词】企业激励民营企业激励机制第一章绪论1.1 研究的现实意义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民营经济得到了迅速发展,已成为国民经济发展、促进市场繁荣和社会稳定的重要力量,1978市场取向改革的初期,民营企业大多是依靠辛苦打拼,善于抓住时机建立起来的,但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入,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加入WTO后“国民待遇”的实施,民营企业的发展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各种新问题的不断出现影响了民营企业的健康发展,导致这些问题出现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企业激励机制是一个重要方面,如何提高企业竞争力,使民企企业稳定健康的发展,而竞争力的提升与否,都离不开,激励机制的建立。
通过对激励理论和实践的回顾,建立一套适合我国国情的民营企业激励机制很有必要。
1.2 研究理论意义民营企业激励的研究是一个综合的体系,它包含了有关管理学中一般激励理论,人力资源薪酬管理理论,经济学里的企业理论,对问题研究有利于拓展民营企业激励理论思路,对民营企业激励研究还远远不够完善,还没有全面,系统理论结合实践的论述。
第二章民营企业员工激励机制的现状2.1民营企业员工激励机制存在的问题2.1.1用人机制落后,用工形式任人惟亲,导致高素质人才流失。
目前,我国私营企业还没有形成独具特色的企业文化,缺乏强大的凝聚力,严重制约了企业的健康发展。
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亲情关系至上,很难吸引高素质人才进入管理层。
现阶段,我国多数私营企业在用人上普遍存在着:“自家人总比外来人可信,把权交给他们放心”,从而形成很多私营企业都是“老子当董事长,儿子当总经理,老婆当财务主管”的以血缘、地域关系维系的劳动用工形式,导致高素质人才对企业缺乏认同感,从而离开企业。
二是在用人上只要忠诚,不看才能。
缺乏留住高素质人才的政策和措施,这对企业的长远发展是非常不利的。
对于私营企业来说,高素质的人才是其生存与发展的基础,是实现企业技术与管理创新的生力军。
如果他们在企业里得不到应有的尊重和信任,其自我在工作中得不到实现的时候,他们自然就缺乏工作的积极性,进而就影响到工作的效率和企业的发展。
2.1.2忽视员工社会福利保障方面的制度建设我国一些私营企业在员工的社会福利保障方面的制度建设很不完善,有些甚至是空白。
很多企业将社会保障看作是企业的多余开支和累赘。
由于只顾自身利益和眼前利益,忽视员工利益和企业的长远发展,而使员工缺乏安全感,从而造成人才的流失,使企业的发展受到阻碍。
2.1.3激励与约束机制不完善不少从私营企业跳出的人都称“私企只有压力,没有动力,无激励”。
这从侧面反映了私营企业激励机制不够完善的现实。
私营企业在激励机制上存在这样的不利现状:一些私营企业压根儿就没有相关制度,对核心员工的选拔、培养、激励还停留在人治上;一些私营企业建立了相关制度,但制度还不完善,或虽有一套完善的成文制度,但流于形式根本没能很好地执行下去。
一方面,企业虽然能以优厚的物质条件招聘人才,但在引进人才之后,由于其自身运作机制上的问题,并没有给他们提供富有挑战性的工作和宽松的工作环境,而这些人才恰恰又具有较高的自我实现的需要。
如果企业引进人才的个人成就感得不到实现,那么人才的流失就成为必然。
2.1.4在薪酬、考评体系和人力资本价值的实现等三方面还有不足之处。
第一,薪酬方面。
我国目前大多数私营企业,对于一般员工而言,实行的激励方式主要是薪酬,即工资和奖金或津贴;对于企业经营管理者和核心技术人员而言,主要有年薪制和销售提成等形式。
在这种传统薪酬激励体系下,企业员工、核心技术人员和其他骨干人员的收入,所体现的是他们当前对公司所作的贡献。
评定标准主要是当前公司经营业绩和个人业绩,与公司未来没有关系,不存在长期激励。
第二:考评体系方面。
对企业员工特别是高级经理人才的业绩考核评价指标单一陈旧,尚未建立起适应市场规律的考评体系。
第三:人力资本价值实现方面。
在私营企业中没有真正认识到人力资本的价值,致使人才的独立利益弱化。
2.2民营企业中员工激励机制存在问题产生的原因2.2.1缺乏有效的个体激励机制在民营企业里,普遍存在的问题有两个:一方面,大多数民营企业过于依赖组织中的管理制度和管理程序来约束员工完成的任务。
为此甚至延长劳动时间而不计加班报酬,或者剥夺员工公休假的权利,造成员工内动力不足,积极性不高;另一方面,在激励手段的运用上,通常只采用加薪方法,认为只要员工的薪酬提高了就可最大限度地发挥其潜能,而没有考虑员工的精神等高层次需求。
2.2.2激励形势单一,漠视对员工深层次的激励我国民营企业有的主要是物资激励,忽视了精神激励对员工的激励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压抑了员工的积极性,产生激励与需要的错位。
有的民营企业以空洞的精神激励调动员工的积极性,这更难以产生真正的持续激励。
民营企业形成了以物质激励,主要是员工资和奖金为主,辅之以各项规章制度的执行,但这种激励机制的执行力度与员工的付出、要求有所差距,引起了员工的不满;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又忽视了精神激励、情感激励。
2.2.3激励措施针对性不强,结构不合理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我国民营企业员工工资开始与市场接轨,经过加薪,我国民营企业员工的收入也越来越具有吸引力。
但是,从目前来看,在执行物质激励的时候,缺乏更多的有效手段选择,更多的时候加薪似乎成为唯一选择。
不同地区的民营企业员工收入存在较大的区别,但在同一地区不同部门、不同职务、不同级别民营企业员工的收入却没有明显差别,以通过工资来体现激励机制,奖勤罚懒,激励能干的、高效的、有才干的,调动民营企业员工的积极性,民营企业对员工的最佳需要的捕捉仍然停留在简单的粗略估计上,没有科学的需要分析为基础,结合公司自身的特点来制定激励政策和措施,因此有些激励政策缺乏针对性和及时性,激励空挡现激措施不当的错位现象,造成了人力、物力资源的浪费。
比如,个人绩效是企业奖惩的依据仍有相当部分民营企业对员工的个人业绩考核仅仅取决于领导者和管理者的主观判断和主观评价。
2.2.4 对激励机制理解不正确、机制不配套、不平衡一段时间内,人们曾简单地理解激励就是奖励,员工对物质激励兴趣较大,有一种向“钱”看的趋势。
这与民营企业片面理解、执行激励机制有关系,与各种激励机制的不配套和不平衡有关系。
一些企业以物质奖代替一切,忽视了对员工精神和情感的交流,致使干群关日渐疏远,甚至紧张。
此外,很多民营企业虽然制定了内部激励机制,但是执行不彻底,因而异,随意性强。
这样失信于员工,往往容易造成员工积极性不高,甚至导致人才流失。
2.2.5“以人为本”思想缺乏,人力资源管理理念薄弱以人为本就是以人为中心。
由于体制、历史和文化等诸多原因,我国行政组织的人事管理仍然没有摆脱传统人事管理观念的影响,没有真正地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
传统的人事管理主要是以事为中心,讲究组织和人员的调配,多注重于事的管理而忽略了人的积极因素,因此多见“人浮于事”。
它要求因事择人,过分强调人适应工作,而不重视员工潜能的开发和利用,更忽视了人是一种“资源”的战略意义,往往是对其短见而没有节制地利用,却没有为了合理地应用而持续地培养开发。
同时,它只重视物质的奖惩,忽视了对人的重视和尊重,忽视了人是管理之本。
2.2.6未建立健全优秀的企业文化正如企业文化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企业组织的文化也对实现民主企业、提高企业效率起着巨大的作用。
企业组织的健康发展需要一个文化、精神、道德的纽带。
在我国,民营企业员工对企业缺乏一种认同感,将自己视作为企业打工,没有一种主人翁的态度,“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工作没有动力,没有积极性。
企业文化的不足,使企业部门内部,部门之间缺少凝聚力,企业部门人心涣散,遵循“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办事方针,部门之间互相推委、扯皮。
很多工作不是站在社会整体利益的角度来考虑,而是利用所掌握的企业资源谋取部门利益、个人利益,置企业全局于不顾。
2.2.7 沟通反馈渠道不畅通由于企业各种工作分工的固有特点,部门与部门之间以及同部门不同办公室之间的民营企业员工可能很少有经常见面的机会,而且上级与下级之间无法频繁交流。
在工作生活中的其他问题难以得到及时解决时,民营企业员工就很有可能将所发生的牢骚、抱怨、不满情绪带到工作中,从而影响其工作效率。
同时,由于沟通反馈渠道的不畅通,领导难以了解下面的情况,一些违规执行激励制度的行为难以被及时了解被制止;而管理层的意图也难以完全落实,传达的层级多,难免出现曲解,并且存在为别有用心者误传的可能。
第三章改进和完善民营企业员工激励机制的对策民营企业员工激励机制是指企业引导民营企业员工的行为方式和价值观念,激发民营企业员工的行为,以实现共同的目标,按预定的标准和程序将企业资源分配给民营企业员工的过程。
完善民营企业员工激励机制不仅仅要完善其手段,更重要的是从思想、制度、组织等层面完善。
3.1 有效建立公司的激励和考核制度绩效评估也是企业的一个重要激励手段,但许多民营企业却忽略了这一点,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民营企业建立必要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在工作分析的基础上,结合自身特点设置岗位,明确岗位职能与责任。
这样不但可以有效避免工作指派上的随意性,而且能克服招人用人的盲目性,也为员工业绩考核提供了客观公正的依据,有利于充分发挥组织效率。
不少企业的内部管理失效,归根到底就是没有建立相应的管理制度。
事实上,制度化和灵活性是相辅相成的,关键在于将灵活的机制纳入制度之中。
同时,制度必须有利于组织的协调,坚决摒弃“末位淘汰制”之类严重挫伤员工积极性的制度。
在当今知识经济时代,管理者对人性的假设是一种现实人性,以正面的自然的激励和民营企业员工自发的愿望,促使他们自己提高工作效率为假设,以人为中心,实施人本管理。
因此,民营企业首先要在观念上摆脱传统人事管理观念的束缚,将人力资源管理理念引入企业员工管理,深刻认识到人力资源不仅是自然资源,而且更重要的是一种资本性资源,将民营企业员工作为一种稀缺性的资源加以开发利用。
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针对民营企业员工不同层次的需要,采取人性化的激励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