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位妊娠保守治疗的目前进展
异位妊娠的治疗进展

异位妊娠的治疗进展异位妊娠是妇产科的急腹症之一,是导致早期妊娠妇女死亡的首要原因,发达国家(北美、欧洲、新西兰、日本)由于异位妊娠而死亡的女性占总死亡人数的4.9%[1]。
近年来随着妇科炎症发病率的增加,异位妊娠发病率呈上升趋势。
由于超声技术提高,快速、敏感的尿血β-HCG的应用,使异位妊娠得到早期诊断,为保守治疗提供了时机,减轻了患者的痛苦,降低了病死率。
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及微创理念的推广,对输卵管妊娠的治疗已从传统的开腹切除输卵管的单一模式逐渐向微创、保守的多样化治疗过渡。
现就异位妊娠的治疗进展综述如下。
1 病因常见病因有慢性输卵管炎导致输卵管官腔粘连狭窄、堵塞或管型扭曲,阻碍孕卵的正常运送,使之未到达宫腔即在输卵管内着床;输卵管过长等发育异常及输卵管蠕动等生理功能异常亦可导致孕卵运送障碍,发生宫外孕;输卵管手术后可因瘢痕使官腔狭窄而致病;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可导致盆腔内广泛粘连,使输卵管扭曲变形,蠕动受到影响,从而导致宫外孕;另外,孕卵的游走可因移行时間过长,孕卵未及到达宫腔即在输卵管内着床,引起宫外孕[2]。
2 诊断异位妊娠诊断的主要根据是病史、临床症状、体征、后穹窿穿刺以及实验室检查。
但常在输卵管妊娠破裂流产,腹腔内出血,休克时才可以做出诊断,且病情危重。
所以正确诊断意外妊娠必须依靠详细了解病史,全面的查体,并借助B 超、实验室检验等辅助才能确诊[3]。
主要包括血HCG、血孕酮、B超、诊断性刮宫、后穹窿穿刺、腹腔镜检查。
3 治疗3.1期待疗法期待疗法是指对异位妊娠患者不予特殊处理,仅严密随访观察,以等待其自然痊愈。
部分异位妊娠胚胎种植部位不良,在孕早期胚胎即可因血供营养和激素不足而死亡,随后自行吸收消失,故此类患者即使不予治疗,仍有可能自行痊愈。
期待疗法避免了药物治疗引起的不良反应和手术带来的风险,但要严格掌握适应症。
一些文献总结期待疗法的指征应为:①临床上无症状;②β-HCG15%,是MTX治疗有效的一个很好的指标。
异位妊娠保守治疗的护理干预研究进展

异位妊娠保守治疗的护理干预研究进展1. 引言1.1 背景介绍引言异位妊娠是指受精卵在子宫腔以外的其他部位着床发育的一种疾病,其发生率逐年增加,对孕妇和胎儿的生命健康造成严重威胁。
异位妊娠可发生在输卵管、卵巢、宫颈及腹腔等位置,其中输卵管异位妊娠最为常见。
由于异位妊娠在早期症状并不明显,容易被误诊或延误诊治,导致严重并发症甚至危及孕妇生命。
及早诊断和治疗异位妊娠至关重要。
本文旨在综合分析异位妊娠保守治疗的护理干预研究进展,探讨当前保守治疗方法和护理措施的优劣,并展望未来的研究方向,旨在为临床提供更为有效的治疗和护理策略。
1.2 研究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通过对异位妊娠保守治疗的护理干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和总结,以探讨目前该领域的最新进展和发展趋势。
具体目的包括:1. 分析异位妊娠的保守治疗方法及其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情况;2. 探讨护理干预措施在异位妊娠治疗中的作用和意义;3. 对治疗效果评估和并发症预防进行全面的讨论和总结;4. 分析护理工作中可能面临的困难和挑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5. 探讨保守治疗在异位妊娠中的地位和护理干预在该领域的作用;6. 展望未来研究的方向和发展趋势,为进一步开展相关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通过本研究的开展,有望为改进异位妊娠的护理干预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为提高治疗效果和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供科学依据。
2. 正文2.1 异位妊娠的保守治疗方法异位妊娠是指受精卵着床在子宫以外的部位,常见于输卵管,也可发生在卵巢、腹腔等部位。
保守治疗是指通过药物或观察等非手术手段来处理异位妊娠的方法,对于未破裂的早期异位妊娠,保守治疗是一种常见选择。
保守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和观察治疗两种方式。
药物治疗主要是利用甲氨蝶呤(MTX)来抑制细胞增殖,促使妊娠组织逐渐被吸收。
观察治疗则是定期进行超声检查,监测妊娠组织的变化,如出现自发吸收的趋势则可以选择观察治疗。
在选择保守治疗方法时,需要考虑患者的年龄、症状、HCG水平、妊娠部位等因素。
异位妊娠保守治疗的护理进展

异位妊娠保守治疗的护理进展异位妊娠是指受精卵着床于正常子宫腔以外的任何部位。
根据着床的部位不同,有输卵管妊娠、卵巢妊娠、腹腔妊娠、宫颈妊娠等,其中以输卵管妊娠最为常见[1],约占异位妊娠95%近年来[2]。
异位妊娠有明显年轻化和增加趋势,对未育妇女和要求保留输卵管功能的年轻女性,保守治疗异位妊娠已显得日趋重要[3]。
由于治疗技术的进步技术,高敏度的放射免疫测定血β-HCG与B超尤其见检查水平提高,近80%异位妊娠早期诊断率已经显著提高[4]。
目前临床对异位妊娠的保守治疗和护理取得达进展,现报道如下。
1 异位妊娠保守治疗方法1.1 期待疗法是指对异位妊娠病人不给予特殊处理,只是严密观察,直到异位妊娠的孕卵自然死亡,吸收。
适用于:①临床上无症状;②输卵管妊娠表面直径<3cm;③无腹腔内积血;④血HCG<1000IU/L,且随后48h有所下降;⑤孕激素<10ng/L;⑥规律地监测,直到临床超声及生物学指标恢复正常[3]。
据文献报道异位妊娠病人最初孕酮水平<20.4mmoL∕L。
血HCG水平每日下降5%者,期待疗法成功率可高达97%[5]。
1.2 药物保守治疗如何判断保守治疗还是采用手术治疗,对实施保守治疗成功率十分关键[6]。
1.2.1 适应症①患者生命体征平稳,无明显腹痛,无明显腹腔内出血,血液动力学稳定,无明显贫血。
②无心、肝、肾及血液异常[7]。
③除外某些特殊情况,如宫角部妊娠,宫颈部妊娠。
1.2.2 禁忌症①明显内出血症状。
②B超提示有胎心搏动。
③血HCG大于1000IU/L。
④严重肝肾损害。
1.2.3 主要用药应用药物治疗主要是使药物抑制了滋养细胞的生长,使妊娠产物吸收.目前临床上多以甲氨喋呤(MTX)和米非司酮(MIF)联合用药治疗宫外妊最为常见[8]。
1.2.3.1 甲氨喋呤:甲氨喋呤是异位妊娠的最常用药物,是抗代谢类药物,能抑制二氢叶酸还原酶,干扰DNA的合成[9],它可杀死增生活跃的滋养细胞,使胚胎绒毛的滋养细胞变性、分解、坏死而脱落排出,降低血HCG水平,从而治疗异位妊娠,甲氨喋呤的给药方法由早期的肌肉注射或静脉注用药的全身给药法,发展为手术治疗或腹腔镜下用于病变部位直接注射给药[10]。
异位妊娠保守治疗的护理干预研究进展

异位妊娠保守治疗的护理干预研究进展异位妊娠 (ectopic pregnancy) 是指受精卵在子宫腔以外任何部位着床的一种异常妊娠,在所有妊娠中的比例为1%-2%,是一种常见的妊娠并发症。
由于异位妊娠的患者常常出现早期妊娠反应和腹痛等症状,所以对其进行早期诊断和治疗是十分重要的。
保守治疗是治疗异位妊娠的一个重要方式,目前已经取得了一些进展。
本文将就异位妊娠保守治疗的护理干预研究进展进行探讨。
一、异位妊娠保守治疗的原理异位妊娠保守治疗的目的是尽可能保留病人的生育功能和子宫结构,避免手术对患者造成的不良影响。
其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化学药物治疗利用甲状腺释放激素类似物(如甲状腺素制剂)或者降孕激素类似物(如醋酸甲羟孕酮)、前列腺素合成酶抑制剂等药物,抑制妊娠组织的生长和细胞分裂,从而达到降低激素水平,阻止胚胎组织的生长的效果。
2. 观察与监测利用超声诊断、临床症状观察、血HCG水平的监测等手段,对患者进行定期的跟踪观察,及时掌握病情的变化,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3. 保守手术对于尚未破裂且病情尚未严重的患者,可以进行保守手术,如腔镜手术,清除异位妊娠组织,保留输卵管的功能。
1. 护理干预对异位妊娠保守治疗的影响在异位妊娠的保守治疗中,护理干预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研究发现,专业的护理团队可以提供全面的护理服务,包括心理支持、术后康复指导、并发症的监测等,对患者的痊愈和康复起到了促进作用。
建立完善的护理体系,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素养和服务质量,对于提高异位妊娠患者的治疗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2. 甲状腺激素类似物在异位妊娠保守治疗中的应用甲状腺激素类似物在异位妊娠保守治疗中的应用已经成为一个研究热点。
研究发现,甲状腺激素类似物可以有效地降低HCG水平,抑制异位妊娠组织的生长,从而达到保守治疗的效果。
该药物对患者的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也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甲状腺激素类似物有望成为异位妊娠保守治疗的重要药物之一。
异位妊娠保守治疗的护理干预研究进展

异位妊娠保守治疗的护理干预研究进展【摘要】异位妊娠是一种危及孕妇生命的疾病,保守治疗的护理干预尤为关键。
本文首先介绍了异位妊娠的定义和发病机制,然后分析了当前保守治疗的现状,接着探讨了在保守治疗中的护理干预措施,并研究了护理干预对异位妊娠保守治疗的影响。
具体实施方式和效果评价也被归纳总结。
护理干预在异位妊娠保守治疗中的重要性不可忽视,未来研究方向和发展趋势也需进一步关注。
本研究对提高异位妊娠保守治疗的效果,保障孕妇的生命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异位妊娠、保守治疗、护理干预、研究进展、定义、发病机制、现状分析、措施、影响、实施方式、效果评价、重要性、未来研究、发展趋势。
1. 引言1.1 异位妊娠保守治疗的护理干预研究进展引言异位妊娠是指受精卵在子宫腔以外着床的一种怀孕并发症,是妊娠期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也是常见的妊娠终止原因之一。
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发展,异位妊娠的发病率逐渐增加,给女性的生殖健康带来了一定程度的威胁。
本文旨在探讨异位妊娠保守治疗的护理干预研究进展,通过分析异位妊娠的定义及发病机制、保守治疗的现状、护理干预措施以及护理干预对治疗效果的影响等方面,来探讨护理干预在异位妊娠保守治疗中的重要性和未来发展方向。
希望能为临床提供更有效的治疗策略,保障患者的健康和生活质量。
2. 正文2.1 异位妊娠定义及发病机制研究异位妊娠指的是受精卵在子宫腔以外的地方着床生长的一种情况,通常发生在输卵管、卵巢或腹腔等部位。
其发病机制主要涉及受精卵在输卵管内移位、着床障碍或植入不正常位置等情况。
导致异位妊娠的风险因素包括输卵管梗阻、异位妊娠史、子宫畸形、宫颈松弛等。
在正常妊娠中,受精卵会在输卵管内向子宫移动,并在子宫内膜着床发育。
而在异位妊娠中,受精卵未能到达子宫腔,而是在输卵管等其他地方着床,这可能导致输卵管破裂、内出血等严重后果。
及时诊断和治疗异位妊娠至关重要。
研究显示,异位妊娠的发病与多种因素有关,包括内分泌失调、生殖器官畸形、子宫内膜异位等。
异位妊娠保守治疗的病情分析及护理研究进展

异位妊娠保守治疗的病情分析及护理研究进展异位妊娠是临床常见的妇科急腹症,主要是指受精卵在子宫体腔之外的地方着床的情况,异位妊娠如果没有得到及时的处理,会导致患者死亡,临床治疗异位妊娠的药物主要有米非司酮、甲氨蝶呤等,护理则主要体现在心理、病情、生活与休息以及出院指导等方面。
新的社会环境与医疗环境,使得人们对治疗的效果与护理质量要求更高。
因此,对异位妊娠患者不仅要提供优质的临床护理服务,同时也要对患者采取有效的治疗手段,在充分尊重患者意愿的前提下,取得痊愈的治疗效果。
标签:异位妊娠;保守治疗;病情分析;护理异位妊娠是临床常见的妇科急腹症,主要是指受精卵在子宫体腔之外的地方着床的情况,异位妊娠如果没有得到及时的处理,会导致患者死亡,这也是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
临床中,最为多发且常见的异位妊娠情况是输卵管妊娠,有临床研究显示,输卵管的异位妊娠占全部异位妊娠类型的95%以上[1]。
近些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B超与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并且有研究显示,临床对早期异位妊娠情况的确诊率可以达到80%[2]。
确诊率的提升,有助于对异位妊娠患者进行早期的保守治疗,从而避免手术治疗对患者带来的痛苦[3]。
此次综述主要探讨异位妊娠保守治疗的病情情况以及相關的护理措施研究进展,内容经整理如下:1异位妊娠的保守治疗方法1.1期待疗法期待疗法要求患者不存在输卵管妊娠破裂的情况,并且随诊结果可靠,患者的疼痛感较轻而且出血量较少,患者没有腹腔出血的情况,而且患者的异位妊娠包块在3cm以下或者是没有被探及。
由于临床就诊的异位妊娠患者大多是超过了接受期待疗法的治疗条件,因此此种方式的临床应用范围较少,相关的研究文献不多。
1.2药物治疗方法药物治疗的方式主要是针对需要保留生育能力的患者而言,患者也必须符合以下几个治疗条件,①患者必须不存在药物治疗的禁忌证;②患者的β-HCG应该在2000U/L以下;③患者的附件包块直径应该在4cm以下;④患者不存在明显的出血倾向以及输卵管没有出现破裂,方可应用药物进行保守治疗。
2024年异位妊娠保守治疗中应用甲氨蝶呤治疗的临床疗效

2024年异位妊娠保守治疗中应用甲氨蝶呤治疗的临床疗效引言异位妊娠,又称为宫外孕,是一种常见的妇科急症。
保守治疗作为其中一种治疗方法,已经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实践。
甲氨蝶呤作为一种抑制叶酸合成的抗肿瘤药物,在异位妊娠保守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本文将详细探讨甲氨蝶呤在异位妊娠保守治疗中的临床疗效。
甲氨蝶呤的药理作用甲氨蝶呤是一种叶酸拮抗剂,通过抑制二氢叶酸还原酶的作用,从而抑制异位妊娠的滋养叶细胞的活性。
这种药物具有杀胚胎降低血HCG的作用,是异位妊娠保守治疗的一种常用药物。
然而,甲氨蝶呤在抑制滋养叶细胞活性的同时,也会对正常的人体细胞产生一定的抑制作用,可能导致一系列的不良反应。
临床疗效观察适应症选择在异位妊娠保守治疗中,甲氨蝶呤主要适用于妊娠未发生破裂及流产、已流产或破裂但生命体征平稳、无明显内出血、肝肾功能正常、白细胞和血小板数值正常等条件的患者。
对于病情严重、异位妊娠发生破裂、伴有腹腔内出血、心肺功能较差的患者,甲氨蝶呤治疗可能效果不佳,需要及时进行手术治疗。
治疗方法甲氨蝶呤的治疗方法通常为单次肌内注射50mg/m^2,随后序贯肌肉注射20mg/d,连续治疗3天。
在治疗期间,需要对患者的生命体征、阴道流血情况、腹痛状况以及药物不良反应进行严密监测。
同时,定期复查血β-HCG和盆腔超声,以及肝肾功能,以确保治疗效果和患者的安全。
疗效评价甲氨蝶呤在异位妊娠保守治疗中的疗效评价主要包括治愈和无效两个标准。
治愈是指患者接受药物保守治疗14天后,血β-HCG下降,且连续3次检查,血β-HCG结果均为阴性。
无效则是指在治疗过程中,患者出现腹痛加剧、血β-HCG水平持续上升、包块明显增大等情况,需要转为手术治疗。
安全性评估尽管甲氨蝶呤在异位妊娠保守治疗中具有一定的疗效,但其安全性问题也不容忽视。
常见的副作用包括胃肠道不适、肝肾功能损伤、过敏反应等。
其中,胃肠道不适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腹泻等;肝肾功能损伤则需要通过定期复查肝肾功能来进行监测;过敏反应则可能表现为皮肤瘙痒、丘疹等症状。
异位妊娠保守治疗的护理干预研究进展

异位妊娠保守治疗的护理干预研究进展
异位妊娠是一种危险的妊娠并发症,常见于输卵管。
由于异位妊娠易发生破裂、出血等危险情况,因此需进行保守治疗。
本文就异位妊娠保守治疗的护理干预研究进展进行简要介绍。
1. 患者的评估
在保守治疗异位妊娠之前,需要对患者进行详细的评估,以了解患者的病情和身体状况。
评估包括:
1)询问患者症状、疼痛程度、出血情况以及病史等信息。
2)进行身体检查,包括腹部压痛、腹壁肌张力、阴道检查等。
3)进行B超检查,了解胚胎发育情况、胎囊位置以及胎儿是否存在心跳等情况。
2. 护理干预
在评估后,护士需要对患者进行护理干预,以预防和监测并发症的发生,确保患者的安全。
1)安静休息:让患者保持安静休息,尽可能减少活动,避免承受过多压力和重物,以避免胎囊破裂和出血等情况。
2)密切观察症状:患者需要密切观察自己的症状,包括疼痛、出血、肚子胀气或腹泻等情况,如出现危险症状,需要立即就医。
3)监测体温:定期检测患者的体温,如发热时,需要进行相应的处理。
4)液体管理:对于有出血情况的异位妊娠患者来说,需要加强液体管理,保证患者的水分和电解质平衡。
5)营养支持:需要为患者提供充足的营养支持,以维持患者的身体功能。
6)心理护理:异位妊娠对患者来说是一种心理冲击,需要进行心理护理,帮助患者减轻焦虑和恐惧。
3. 结语
以上就是关于异位妊娠保守治疗的护理干预研究进展的简要介绍。
护士在评估和干预患者时需认真细致,确保患者的安全和健康,为患者提供最佳的医疗护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异位妊娠保守治疗的目前进展摘要:近年来异位妊娠发病率明显升高,其中绝大多数患者尚有生育要求,随着各种诊断技术的发展,如血β-HCG水平的测定、腹部及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的应用使异位妊娠的早期诊断率明显提高,使得异位妊娠保守治疗成功率逐年增加,药物保守治疗被提上了重要地位。
本文重点介绍了异位妊娠的早期诊断要点,目前常用的药物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对象选取标准及评价药物疗效的标准,并对影响异位妊娠保守治疗结局的相关因素进行述。
关键词:药物保守治疗异位妊娠联合用药预后相关因素1.概述异位妊娠(ectopic pregnancy,EP)是指受精卵在子宫体腔以外着床,依受精卵在子宫体腔外种植部位不同又分为:输卵管妊娠、卵巢妊娠、腹腔妊娠等,以输卵管妊娠最为常见,约占95%左右。
本病为妇科常见急腹症,发病率约2%,是孕产妇死亡原因之一。
二十年来,异位妊娠的发病率有了明显的上升趋势,对妇女的健康造成非常大的影响。
许多未婚或已婚无子女患者迫切要求保留生育功能,因此治疗的同时保留患者生育功能显得尤为重要。
过去本病的治疗方案以手术治疗为主,但手术治疗存在各种风险如损伤、麻醉及术后并发症等,不仅给患者带来身体上的痛苦,还增加了经济负担,甚至使患者失去再次妊娠的机会。
近年来,随着实验室诊断技术(即血清β-HCG测定)准确度的提高和高分辨B型超声诊断技术的运用,异位妊娠的早期诊断率得到了明显提高,为保守治疗提供了机会。
国内外对异位妊娠的治疗要求也从抢救生命转变为早诊断、早治疗以及尽可能的保留生育功能。
因此,药物保守治疗成为有生育要求妇女的首选治疗方法之一。
现结合国内外文献就近年来异位妊娠的保守治疗进行如下综述。
2.症状体征异位妊娠典型的临床表现如包括如下几种:停经、阴道少量出血、腹痛,并伴随恶心、呕吐等早孕期症状,停经史一般为6-8周。
当异位妊娠包块在已发生破裂或将要破裂时,部分患者会出现腹部撕裂样疼痛,主要表现在下腹部,且以患侧为甚,并出现腹痛拒按、晕厥、休克等危重症状,若处理不及时、不得当,有可能会危及妇女生命。
但有的患者临床症状及体征均不典型,还需结合超声检查,血、尿HCG测定等,尽早确定妊娠部位,或异位妊娠有无破裂等以便及时予以适合的治疗方式,挽救患者生命。
3.异位妊娠的辅助检查3.1 血清HCG测定:HCG是由胎盘的合体滋养细胞分泌的一种糖蛋白,它是由α和β两个亚基组成。
因α亚基与机体内多种激素如:FSH(卵泡刺激素)、LH(黄体生成素)和TSH (促甲状腺激素)等基本相似,故相互间能发生交叉反应,而β亚基的结构则具有特异性,因此血清β-HCG的检测成为目前诊断妊娠状态的特异生化标志。
目前有研究表明:正常宫内早孕在妊娠早期每48小时血清β-HCG增加大于50%,若孕妇血清β-HCG增长低于这一水平则考虑异位妊娠的可能性大。
另也有研究表明当血β-HCG<2000 U/L时,异位妊娠患者血β-HCG每48小时也可呈现倍增现象,但是当高于该水平时则血清β-HCG增长水平逐渐下降进入平台期。
说明血清β-HCG在诊断异位妊娠方面有其重要的作用,但是其倍增现象和宫内早孕的变化存在一定范围的交叉,因此单独使用血清β-HCG无法早期确诊异位妊娠。
3.2超声检查:输卵管异位妊娠超声表现为卵巢旁的异常结构,但异位妊娠发生的时间不同,声像图表现差异很大。
早期未破裂亦无先兆流产的输卵管妊娠典型的超声表现为卵巢旁探及厚壁囊性结构,内可见卵黄囊及胎芽,可伴有胎心搏动,盆腔常无游离液体,这类异位妊娠较易诊断;有时已停止发育且无明显腹腔内出血的输卵管妊娠病灶较小,易发生漏诊;已发生输卵管妊娠流产或破裂的患者,盆腔内常可见游离液体,附件区可见输卵管妊娠病灶及凝血块包裹所形成的包块。
但在异位妊娠的某一时期可出现如下情况称:假妊娠囊或蜕膜管型,即输卵管异位妊娠病灶很小,超声检查无法探及妊娠囊,而此时宫腔内有少量积血,表现为类妊娠囊样囊性结构,易误诊为宫内早孕并发胚胎停育,而此时的鉴别点在于有无“双蜕膜征”,宫内早孕可见包蜕膜与壁蜕膜形成的“双蜕膜征”,而输卵管早期异位妊娠则无此表现。
因此超声检查对于异位妊娠的诊断具有安全、无创、快捷、无痛苦、准确、可重复检查等优势,但仍有一定的漏诊率,需密切结合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及其他实验室诊断,以免延误患者病情,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
3.3阴道后穹窿穿刺:后穹窿穿刺术是一种传统的诊断腹腔内出血简易且快速的方法。
腹腔内出血最易积聚于盆腔的最低位置,即直肠子宫陷凹,也称道格拉斯腔,即使血量不多也能经阴道后穹窿穿刺抽出血液。
抽出暗红色不凝血液,说明血腹存在。
一般报道显示后穹窿穿刺术的阳性率在异位妊娠破裂型可达85%,在未破裂型可达65%。
但值得注意的是,当异位妊娠无腹腔内出血、出血量很少、血肿位置较高或直肠子宫陷凹有粘连时,可能抽不出血,因此后穹窿穿刺阴性亦不可完全排除异位妊娠诊断。
3.4腹腔镜检查:此为异位妊娠诊断的金标准,有文献报道其早期确诊率可达到99.4%。
另外在诊断的同时亦可行手术治疗,且手术时间短,保留器官(输卵管)的可能性大,患者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具有明显优越性。
但约有3%-4%的患者因输卵管内妊娠囊直径过小而被漏诊,或因输卵管扩张积水和颜色改变而误诊为异位妊娠,故仍需结合患者病史及多项实验室检查等以明确异位妊娠诊断。
4.异位妊娠的保守治疗4.1条件目前大家普遍采纳的异位妊娠采取保守治疗的条件为:①异位妊娠病灶未破裂或流产;②患者生命体征平稳,血流动力学稳定;③无活动性内出血倾向;④无剧烈腹痛;⑤无甲氨蝶呤使用禁忌症。
4.2保守治疗药物药物治疗种类包括:甲氨蝶呤(MTX),米非司酮(RU 486),前列腺素类,放线菌素D,5-氟尿嘧啶,中医中药,高渗葡萄糖及氯化钾等。
高渗葡萄糖及氯化钾主要适用于宫内,宫外同时妊娠的异位妊娠的治疗。
目前临床运用最为广泛的治疗方案为甲氨蝶呤50mg/m2单次肌肉注射并联合米非司酮口服治疗。
4.2.1 MTXMTX属于一种叶酸还原酶抑制剂,主要对二氢叶酸还原酶进行抑制,使二氢叶酸无法向四氢叶酸还原,而四氢叶酸具有一定的生理活性,从而阻碍一碳基团在嘌呤核苷酸等生物合成过程中的转移作用,抑制DNA 的生物合成,进而在极大程度上抑制滋养细胞的分裂增殖,破坏绒毛组织的结构,引发胚胎组织脱落等,现阶段在异位妊娠药物保守治疗中,已经得到了极为广泛的应用。
4.2.2 RU 486RU 486属于一种孕酮受体拮抗药,能够结合糖皮质激素及孕酮受体,和黄体酮相比具有显著较强的子宫内膜孕酮受体亲和力,从而将较强的抗孕酮作用产生出来,使妊娠的蜕膜组织及绒毛组织变性,将胚胎杀死,并为其排出提供良好的前提条件。
同时,还可引发子宫内膜释放内源性前列腺素,降低黄体生成素,溶解黄体,如果绒毛组织没有黄体依赖,那么其就会变性、坏死等,对胚胎发育进行有效阻滞,最终达到流产的目的。
二者作用靶点不同,因此,联合应用MTX和RU 486能够起到协同作用,使异位妊娠保守治疗的成功率提高,且有报道称联合使用二者可使保守治疗后输卵管复通率高于单用MTX。
自该方案实施推广以来多地均有报道,此法用于异位妊娠的保守治疗,可使成功率可达90%以上,相较于单用甲氨喋呤治疗的70%左右有了明显的提升。
4.3保守治疗成功及失败标准4.3.1成功标准:①用药后14 d血清β-HCG 持续下降,连续3次监测阴性;②腹痛缓解或消失;③阴道流血减少或者停止。
4.3.2失败标准:①用药后血HCG无下降,或出现上升,或下降<15%;②临床症状无改善,甚至出现急性腹痛或输卵管破裂症状,则需立即中转手术治疗。
5.与保守治疗结局相关的因素通过参阅目前所发表的相关文献,列出如下相关因素进行分析①血清β-HCG值②盆腔包块的大小③停经天数④盆腔积液。
5.1血β-HCG值沈醒杭等研究表明当血清β-HCG<1000mIU/ml时MTX联合RU 486治疗成功率可达90%以上,β-HCG1000~2000mIU/ml时成功率为70%左右,β-HCG>2000mIU/ml时成功率显著低于前两者。
因此随着血清β-HCG上升,MTX 联合RU 486治疗的成功率有下降的趋势,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β-HCG是异位妊娠保守治疗成功的危险因素,故异位妊娠患者在选择保守治疗时一定要充分考虑血清β-HCG值的高低,否则既延长了患者的治疗时间又未达到治疗效果。
5.2盆腔包块的大小张海鹰等研究表明当异位妊娠盆腔包块的直径<25mm时,成功率高达89.7%,25~35mm时,下降至56.5%,>35 mm时跌至29.6%,因此,包块的大小在某些程度上也可预测异位妊娠保守治疗的预后。
但也有学者如王文慧等分析认为包块的大小对治疗结局无预测意义,其原因在于B超显示异位妊娠包块并不是单纯的妊娠囊包块大小,而是由周围的血凝块及周围组织粘连包裹形成的,也有可能是输卵管妊娠流产导致输卵管血肿形成。
因而,包块的大小并不能直接反应滋养细胞的活性和血供,仍需结合血清β-HCG值、包块性质和彩超等来综合考虑,选择患者的最终治疗方案。
5.3盆腔积液王文慧等分析认为盆腔积液量超过生理量(>1.5 cm,但小于5cm,否则为盆腔大量出血表现)治疗成功率高,提示异位妊娠病灶少量出血是治疗成功的有利因素,原因可能是盆腔积液量超过生理量(>1.5cm)是输卵管妊娠流产血液积聚于盆腔所致。
对于部分盆腔积液量小于生理量而治疗成功者,考虑为输卵管妊娠流产发生早,积液已吸收,或者输卵管血肿型流产没有盆腔积液,多见于血清β-HCG值低,滋养细胞活力不强,预示治疗成功高或无需治疗。
最重要的是既无盆腔积液,血清β-HCG值又高是滋养细胞活力强的表现,保守治疗成功率低。
但仍有多项研究表明盆腔积液深度与异位妊娠保守治疗的最终结局没有相关性。
综上所述,近年来随着对异位妊娠诊断的不断深入研究,彩超、血清β-HCG已作为首选诊断异位妊娠的方法;根据患者的综合情况选择最佳的治疗方法,成为临床医生的首要目标;另外药物治疗对于选择性病例已取得了良好的疗效,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
参考文献[1]王霞.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的疗效研究[J].中国临床医生杂志.2015,43,(9):29-31.[2]肖雪莲,刘祉君,王玉娟.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38例疗效观察[J].贵州医药.2015,9,39(9):800-801.[3]沈醒杭,刘淑华,毛晓红.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孕酮监测在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片治疗异位妊娠中的临床价值[J].中国妇幼保健.2003,28:1099- 1101.[4]刘颖.不同血HCG浓度宫外孕采用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治疗的临床分析[J].当代医学,2015,8(395):135-136.[5]张海鹰,张志红.异位妊娠甲氨蝶呤保守治疗失败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J].新疆医学.2015,10,45(10):1407-1410.[6]王文慧,帅翰林,罗新.异位妊娠保守治疗危险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J].广东医学.2008,7,29(7):1140-1142.作者简介:冯志萍(1990.12),女,汉族,四川乐山,现在是妇产科学的在读研究生,单位就是青海大学附属医院马生秀:青大附院,妇科,主任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