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乳喂养与辅食添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母乳喂养与辅食添加

发表时间:2011-12-20T14:44:43.690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1年第36期供稿作者:陈亚杰

[导读] 一般认为,母乳喂养完全可以满足婴儿4-6个月能量,营养素的需要。

陈亚杰(吉林省中医院儿科 130021)

【中图分类号】R72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1)36-0061-02

婴儿期是儿童生长发育的关健时期。在这一时期应供给足够的营养,为其生长发育提供物质基础。在婴儿喂养中,母乳喂养和辅食添加具有同等重要的作用。本文将就这两个问题的相关方面综述如下:

1 母乳喂养

母乳是婴儿最理想的天然食物。2000年世界卫生组织及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倡导,婴儿出生后6个月内纯母乳喂养为最佳喂养方式[1]。

1.1 母乳喂养现状自创建爱婴医院以来,各地母乳喂养率逐年提高。连云港2001年4个内纯母乳喂养率为44.9%[2]。上海黄浦区半淞地区2003年4个月母乳喂养率为77.7%[3]。曾祥芬报道,贵州某地区2004年4个月母乳喂养率为53.1%[4]。深圳市4个月母乳喂养率为66.9%[5]。这些乳喂养率的提高,各地的妇幼保健人员都做了大量的工作,但与我国政府提出的4-6个月纯母乳喂养率达80%的目标还有一定的距离。

1.2 母乳喂养对婴儿体格发育和认知发育的影响目前的研究普遍认为4-6个月前纯母乳喂养可以保证婴儿体格发育达到良好的水平,其次体重、身长、头围、胸围显著优于非纯母乳喂养儿。长期母乳喂养在贫困或卫生条件较差地区的儿童中体现出来的营养益处要比在条件较好的地区更加明显[1]。

母乳中含有丰富的长链多不饱和脂肪酸,蛋白质的氨基酸比例适宜,可促进脑细胞的合成和分化。通过对婴儿智力发育的研究[6]发现,母乳喂养儿的精神发育指数和运动发育指数明显高于混合喂养儿和人工喂养儿。然而,也有学者认为婴幼儿认知发育不仅受母乳成分的影响,母乳喂养时对婴儿的感觉刺激也起很大作用。

1.3 母乳喂养与疾病的关系母乳中含有多种免疫成分和抗感染物质,可增强婴儿的抗感染能力。母乳对婴儿腹泻的保护作用已相当明确。富振英等[7]研究认为纯母乳喂养儿腹泻患病率显著低于非纯母乳喂养儿。

许多研究表明母乳喂养能降低儿童期超重和肥胖的发生。其机理可能是:其一,母乳作为生命早期的营养,对生命发育的关健时期的营养摄入及其代谢可能产“程序化”或留下“代谢印记”[8],并对机体结、功能及物质代谢产生长期的、终身的影响,以至影响到儿童期或成年后的健康。其二,就生理而言,婴儿对乳头吸吮的强度因饥饿程度而不同,乳汁的分泌又因吸吮刺激的强度不同而不同。结果是婴儿能按自已的需要自动地控制乳汁的摄入量。所以母乳喂养儿能建立起更为有效的能量摄入自我调节机制,能更好地调节能量的摄入[9]。

1.4 影响母乳喂养的因素可归结为社会因素和个人因素。社会因素包括媒体的宣传,国家相关法规的制订等都可以直接或间按地影响母乳喂养率。个人因素主要表现在母亲的文化程度、职业及自身的健康状况等。研究发现,文化程度与母亲信心及喂养知识显著相关,具有积极作用。对于职业女性来说,重返工作则是影响继续母乳喂养的重要因素。

1.5 纯母乳喂养的持续时间尽管人们对纯母乳喂养的必要性的认识是一致的,但对其应持续时间却存在不同的看法。本世纪初,WHO对已发表的适宜母乳喂养期限的科学文献进行了系统回顾,对3000多篇参考文献进行了独立的回顾和评价。专家协商会议建议纯母乳喂养应持续6个月,因为纯母乳喂养6个月对婴儿和母亲有若干优点。但纯母乳喂养6个月可导致易感婴儿铁缺。故应权衡纯母乳喂养的优缺点,并及时添加辅食,弥补母乳中一些营养素的不足。

2 辅食添加

2.1 辅食添加的时间在婴幼儿发育过程中,每种行为的出现有其相应的“敏感”期,这个时期是学习新行为的关键时期。在该时期,婴幼儿有一种内在的驱动力,促使他去尝试学习新行为。进食行为也是如此[10],出生4-6个月是训练婴儿学习咀嚼呑咽的敏感期[11]。理想的辅添加时间是根据婴儿营养需要和母乳摄入量来确定的。当母乳摄入量不能满足婴儿营养需要时,即可开始添加辅食。多数研究认为4个月前添加辅食,虽然补充了一些母乳外的能量和营养素,但会使母乳的摄入量降低,导致总的能量和营养素摄入减少,甚至会导致过早断奶[12]。因此,4个月前不宜添加辅食,但也不要超过6个月。否则既不能满足婴儿的营养需要,又会影响嗅觉、味觉和咀嚼功能的发育。

2.2 辅食添加的原则辅食添加的品种应由单一到多样,质地由稀到稠,量由少到多,制作由细到粗。在不同的月龄,由于婴儿神经和消化系统发育水平不同,所以能食用和消化的食物种类及成分也不同。4-6个月添加泥糊状食物,如米湖、蛋黄泥。6-7个月添加细的软食,可用勺、杯进食,能帮助婴儿口腔动作协调,学习吞咽。8个月左右添加质地较粗糙的食物对萌牙期的婴儿非常有益,可进食小的丁块状食物,帮助学习咀嚼。9-12个月可咀嚼各种煮软的蔬菜、切细的肉类。在此期间,可给婴儿添加手抓食物,既可增加婴儿进食的兴趣,又有利于眼、手动作协调和培养独立能力。12个月左右,口腔的下颌运动产生了食物在口腔内的转动,这对磨咬纤纤维性食物和感觉食物是很重要的[13]。目前营养学者和儿保医生建议辅食添加顺序依次为:谷类、蔬类、水果、动物性食物(蛋、鱼、禽、畜肉类),其中为了预防缺铁性贫血,建议谷类首选强化铁的米粉[14]。总之,在婴幼儿期尤其是出生后一年内,应根据婴儿的发育状况,逐步改变食物性状和摄食方式。

2.3 辅食添加中存在的问题

2.3.1 正确对待“厌新”问题儿童必须接受新食物,才能成功地从奶制品转变到成人食物。婴儿对于新添加的辅食表示出拒绝叫“厌新”

[13]。这只是因为他还能熟悉新食物的味道,并不表示他不喜欢。在辅食添加中,喂养人常遇到这样的问题:婴儿常常表现出对熟悉事物(乳类)的偏爱,对新口味恐惧拒绝,即使进食后,部分小儿会出现恶心甚至呕吐。有研究表明[15]:90%的婴儿能很快接受新的食物,而10%的婴儿经过先舔、勉强接受、吐出,再经过反复多次地喂养,最终也能接受每一种新食物。因此喂养人应耐心反复多次地喂养,就会改变婴儿恐惧新食物的心理。

2.3.2 喂养困难 6-24个月的婴幼儿为喂养困难的好发年龄。喂养困难的原因包括:①口腔功能问题;②疾病;③活动过少;④挑食偏食等饮食问题。其中以口腔功能问题居多,占51.3%[16]。主要是口腔的敏感性异常和口腔运动的不协调。口腔运动不协调的小儿表现为咬-嚼-呑咽的不协调,拒绝进食固体和半固体食物,或进食这类很困难。其原因主要是环境强化所致。如当小儿拒绝新食物时,喂养人则采取放弃辅食添加;或随小儿年龄增大,辅食的量或质地未作相应的改变。小儿因此未能充分尝试不同质地的食物,缺乏足够的学习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